19世纪欧美文学复习资料 精简版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史 欧美部分 中编(第一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 欧美部分 中编(第一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中编(第一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考点】一: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和基本特征。

一、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失望情绪、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欧美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从浪漫手法到浪漫主义思潮的文学发展过程。

)二、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雨果指出:“浪漫主义……只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

第二,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第三,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重新挖掘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同时,也把这段历史作为描写的内容。

第四,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表现在:第一,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第二,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第三,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

浪漫派作家已经懂得丑在美学上的重要价值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大大发展了传统的夸张手法。

第四,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

三、浪漫主义的人文观念(结合导论部分)浪漫主义文学的自由观念和生命意识,实际上是欧洲文学的人文观念的新发展,是19世纪人道主义思想的一种表现形态,具体地讲,它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中的人本意识———尤其是世俗人本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艺术形态的再现。

人文主义的人本意识强调人智对神智的反抗和人的原欲对宗教禁欲主义的反抗;浪漫主义的个性自由强调人的自然天性和自由情感对包括封建专制和道德、科学理性、物质文明、资本主义现存制度在内的人类文明的反抗。

19世纪欧美文学

19世纪欧美文学
夹叙夹议。拜伦似乎常常按捺不住自己,在叙述 中随时向他的主人公和读者大发议论,或评点国 事和人物,或追思遐忆,或赞叹大自然的神奇。
语言风格多样,极富变化,把愤怒的揭露、辛辣 的揶揄、尖刻的辩论、俏皮的嘲笑、热烈的抒情 和哲学的沉思表现的恰到好处。
第三节 法国文学
特点:法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复辟与反 复辟的曲折斗争,决定了法国浪漫主义具 有更为鲜明的政治色彩 。
1830年3月25日,雨果创作的《欧那尼》正 式 上 演,引发了浪漫派和古典主义派之间的决战。 《欧那尼》的上演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大获 全 胜。
• 《东方集》赞美希腊人民民族 解放斗争
• 《秋叶集》抒写家庭和个人生 活
• 《晨夕集》抒发忧郁情怀憧憬 未来希望
• 《心声集》回忆家庭生活描绘 自然美景
约翰·济慈(1795—1821)
长诗《伊莎贝拉》借 助中世纪的题材批判 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
在《夜莺颂》、《秋 颂》等著名诗篇中描 写大自然美景,抒发 着自己追求人生真理 的激情。
拜伦(1788—1824)
第二代诗人拜伦和雪 莱把英国浪漫主义文 学推向高峰。
思想核心是自由与正 义。在他看来,自由 是正义的灵魂,先有 了自由,然后才能谈 得上正义。
内容:雨果通过小说向读 者展现了一个他所理解的 世界。这个世界分为世俗 的和圣灵的两个层面。
故事梗概
狂热的人群在巴黎圣母院前欢度愚人节,选出了最丑的愚人王——巴 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喀西莫多。美丽的吉卜赛少女爱斯美拉达带着一头 会耍杂技的小羊在广场上卖艺。圣母院教堂的副主教克罗德·弗洛罗 被少女的美丽所吸引,指使喀西莫多夜间在街头劫持姑娘。爱斯美拉 达被国王的弓箭队长弗比斯救出,她从此爱上了这个轻薄的军官。

19世纪外国文学史文学复习资料

19世纪外国文学史文学复习资料

19世纪外国文学史文学复习资料一、简介19世纪是外国文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世界各地的作家创作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学作品。

本文档将回顾19世纪外国文学史的主要作品和作家,为您的复提供资料。

二、主要作品1.《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是19世纪俄国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它以细致入微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拿破仑时代欧洲战争的庞大背景,并讲述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人物故事。

-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Leo Tolstoy)2.《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汀-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小说之一,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展现了18世纪社会中的阶级和婚姻问题。

小说中的伊丽莎白·本受到广泛赞誉,成为文学中的经典角色。

- 作者:简·奥斯汀(Jane Austen)3.《远大前程》- 查尔斯·狄更斯- 《远大前程》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杰作之一,以其扣人心弦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而著名。

这部小说描述了一个普通人通过努力和天赋在社会中取得成功的故事,展示了社会阶级和人性的冲突。

- 作者: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4.《战争的恰当方式》- 埃尔内斯特·海明威- 《战争的恰当方式》是一部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文学作品,通过描绘战争带来的残酷和心理影响,传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思熟虑。

这本书以其简洁明了的写作风格和强烈的感情表达而闻名。

- 作者:埃尔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三、主要作家1.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被广泛认为是文学的经典之作。

2.简·奥斯汀(1775-1817)- 简·奥斯汀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等深受读者喜爱,她以细腻的描写和幽默的对话风格而闻名。

外国文学史欧美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复习要点

外国文学史欧美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复习要点
欧文:美国文学之父。
库柏:美国民族文学奠基人,以《皮袜子故事集》为代表的边疆传奇小说。
爱伦·坡:创作了最早推理小说。
3后期浪漫主义代表:
霍桑《红字》;
惠特曼《草叶集》:草叶象征:①生命力的象征;②发展的象征;③民主的象征。
主题:自我、创造、民主。(创造自由体诗的新形式)
麦尔维尔《白鲸》
③包罗万象的瑰奇雄伟气势
法国通俗小说: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主人公:唐泰斯;莫尔赛夫夺人之妻;
维勒福落井下石;唐格拉尔陷害唐泰斯主谋。
科幻小说:凡尔纳“科幻小说之父”。
三方面:①在地球上的漫游和冒险;《海底两万里》
②星际旅行和空中历险;《从地球到月球》
③在一地的科学发现.《机器岛》
俄国
1茹科夫斯基第一位俄国抒情诗人(消极浪漫主义诗人)
提出本世纪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沉沦(冉阿让);饥饿使妇女堕落(芳汀);
黑暗使儿童羸弱(柯赛特)。
②雨果描绘悲惨世界,目的在于消灭这种现象;(警探沙威--法律的化身)
③雨果力图以仁爱精神去对抗恶;(仁爱化身--福来主教)
④除了仁爱,还需实现共和。
《悲惨世界》艺术特征:①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
②对照艺术的应用;
④大量运用同位语隐喻;⑤想象丰富;⑥语言丰富,韵律运用自如,
手法灵活。
6)《九三年》煞尾之作。哲理性历史小说。“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的
正确的人道主义。
7)小说艺术特征:(为什么雨果是浪漫主义集大成者?或雨果浪漫主义手法?)
①雨果是运用对照手法的大师;(巴黎圣母院,美与丑的对照)
②善于塑造下层人物形象;(小说主人公几乎都是底层人民)
④忧郁感伤的情调。
2具体各国: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 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 复习资料

( 一) 着重于表现作家的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浪漫主义文学的鲜明特征之一是浓厚的主观抒情色彩。

浪漫主义作家多重主观、轻客观, 个人生活中的成败得失、心得体悟, 是他们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

《维特》是部半自传体的小说, 记述了歌德青年时代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少年维特之烦恼》绝大部分内容都是维特以日记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向读者述说自己的遭遇和情怀,因此具有日记体所表现的生活的真实感和情感的真挚性。

歌德借维特这个人物, 阐述着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 抒发着刻骨铭心的爱情苦痛。

在第二篇中,虽然歌德借用了友人耶鲁撒冷为爱殉情的故事, 但维特的许多思想、情绪, 仍带有歌德强烈的个人色彩。

《少年维特之烦恼》绝大部分内容都是维特以( 二)感情与理智的直接对抗喜欢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浪漫主义者首先以对情绪情感的高扬开始了对启蒙运动的反拨。

在《维特》中, 歌德塑造了两位性格迥异的男主人公: 维特和阿尔伯特。

维特率真、感性、冲动, 不论爱憎, 都分外鲜明、强烈, 这正是狂飙突进时期德国青年的典型形象; 阿尔伯特却理智、冷静, 不论爱憎, 都不走极端, 分寸得当, 这种形象, 恰得启蒙时代理性精神之要旨。

维特与阿尔伯特同样深爱着聪慧娴淑的好女孩绿蒂, 他们是朋友, 又是情敌, 这样的关系, 也似乎颇能隐喻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关系。

( 三) 将大自然和资本主义文明相对立,着力描写自然景物,歌颂大自然。

浪漫主义作家崇拜、热爱自然。

远离工业文明的浸染, 充满原始色彩的雄伟诡异、纯朴宁静的大自然, 是浪漫主义作家的益友良师, 可以平复创痛,启迪心智, 丰富哲思, 激发灵感。

这样的思想, 在《维特》中, 也可见端倪。

维特致友人的信文, 充满了对自然的讴歌。

比如, 刚一进入瓦尔海姆, 维特就被那里纯美的景致深深吸引: “一棵棵树, 一排排树篱, 都是花团锦簇, 我愿变成一只金甲虫, 在这芬芳的海洋中浮游, 觅取全部养料。

外国文学史19世纪文学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19世纪文学复习资料

19世纪文学复习资料第一节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繁盛)一、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对个人的独立和极端自由的强调,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

)浪漫主义把创作视为一种自我表现,一种个性的外化和一种情感的宣泄,因而作品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浪漫主义文学表现了对自然的崇拜,对都市文明的厌倦,对“异国情调”的浓烈兴趣。

在浪漫主义诗人那里,自然的崇高和“异国情调”与都市文明的庸俗丑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浪漫主义文学有一种“中世纪精神”(Medievalism),它表现为对基督教的美化、对民间文学的重新发现、对非古希腊罗马的神话的浓厚兴趣浪漫主义文学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倡导艺术的独创性和个人色彩,强调情感、想象、天才、灵感和无意识。

二、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状况(一)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思潮的发源地)早期浪漫主义( 1797至1802)1、“耶拿派”:是欧洲第一个浪漫主义团体,核心人物是施莱格尔兄弟,创办《雅典娜神殿》杂志,宣传浪漫主义的文艺主张。

2、“耶拿派”的另一作家是诺瓦利斯,诗的内容多为赞美死亡,描写黑暗,充满浓厚的悲观情绪和宗教神秘主义色彩,如诗集《夜的颂歌》是为悼念早逝的未婚妻而作;另一作家则是蒂克,他著有《民间童话集》三卷,开创了童话小说的新题材。

●中期浪漫主义(1803至1815 )1、“海德尔堡浪漫派”:代表是布仑塔诺和阿尔尼姆,他们关注现实,重视发掘民族文化遗产,搜集整理民间诗歌,编纂了德国民歌集《男孩的神奇号角》。

2、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所搜集的童话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后期浪漫主义:1、霍夫曼:是颓废派神秘主义的始祖。

风格怪诞,制造幻境,现实和幻想交织,善于刻画人物心理。

代表作:《金罐》、《侏儒查克斯》2、海涅:其早期倾向于浪漫主义,后期则倾向于批判现实主义。

代表作:理论著作《论浪漫派》标志着浪漫主义在德国文学中的统治地位的结束。

后期代表作讽刺长诗《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欧美文学史复习重点

欧美文学史复习重点

欧美文学史复习重点17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古典主义文学1.哲学基础:勒内•笛卡尔的唯理主义2.思想特征:①受到王权直接干预,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国王,把文学和现实政治结合得非常紧密;②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③尖锐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④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

3.艺术特征:①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②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格和标准。

例如“三一律”;③主张语言准确、精练、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④人物塑造类型化。

4.代表及其作品:(法国)♦弗朗索瓦•德•马莱布《劝慰杜佩里埃先生》古典主义文学的开创者。

♦皮埃尔・高乃依《熙德》、《西拿》、《波里厄克特》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

♦让-拉辛《安德洛玛克》、《费得尔》、《爱丝苔尔》、《阿塔莉》♦让•德•拉封丹《寓言诗》♦尼古拉•布瓦洛《诗的艺术》提出了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

(英国)♦约翰•德莱顿《论戏剧体诗》、《押沙龙与阿奇托菲尔》♦亚历山大•蒲柏《批评短论》、《夺发记》、《致阿巴斯诺特医生书》(德国)♦高特舍特《批判诗学试论》推崇理性,倡导“三一律”。

二、巴罗克文学1.来源:西班牙文barruco,在16世纪用在首饰行业中,指的是“一颗不圆的珍珠”。

这种艺术以富丽繁复、精雕细刻为特点。

2.代表及其作品:(意大利)♦马里诺《阿多尼斯》(西班牙)♦贡戈拉《莱尔马公爵颂》、《波吕斐摩斯和加拉特亚的寓言》、《孤独》“夸饰主义"/ “贡戈拉主义”:比喻新奇,形象奇特,典故冷僻,词汇夸张,句式对偶。

♦佩特罗•卡尔德隆《人生如梦》(德国)♦汉斯《痴儿西木传》(法国)♦奥诺雷•德•于而菲《阿丝特雷》♦阿格里帕•多比涅《惨景集》♦马莱布《圣彼得的眼泪》三、反映清教徒思想的文学1.弥尔顿《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2.班扬《天路历程》第二节莫里哀一、生平和创作1.创作的四阶段①光耀剧团以里昂为活动中心进行演出的12年;②古典主义戏剧的开创期《多情的医生》、《可笑的女才子》、《太太学堂》③古典主义戏剧的成熟期《伪君子》、《吝啬鬼》、《唐璜》、《恨世者》④为宫廷喜庆活动写剧《贵人迷》、《司卡班的诡计》、《女博士》、《没病找病》2.思想内容①直接描绘现实;②具有强烈的战斗精神,适应当时的君主专制政治制度;3.艺术成就①改造喜剧形式,闹剧成为描绘人物的一种方法;②善于从情节和场景中制造笑料,语言手法具有创新意义。

第八章 19世纪后期欧美文学

第八章  19世纪后期欧美文学

第八章19世纪后期欧美文学试题库一、填空题1、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怎么办》,以“ ”为副题,小说中这一人物是俄国文学中一个职业革命家的形象。

2、奥斯特罗夫斯基享负盛名的揭露“黑暗帝国”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品是《》。

3、托尔斯泰的自传体三部曲《》、《》和《》显示了他心理分析的才能,车尔尼雪夫斯基使用了一个特定的术语“ ” 来概括这种才能的特点。

4、《战争与和平》是以、、和四家贵族的生活和命运为主线,着重刻画了两个理想人物和,用诗意的笔调塑造了这一优美的女性形象,在宗法制农民____身上则体现了作者宿论思想。

5、《安娜•卡列尼娜》是由两条而又相互联系的线索构成的,一条以为中心,另一条以为中心。

6、托尔斯泰根据自己的经历见闻写成的《》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了战争。

《》是作者根据自己早年在农庄进行“农事改革”的亲身体验写成的中篇小说;《》是根据他在瑞士游历时的真实见闻写成的中篇小说,批判了资本主义的“文明”。

两篇小说的主人公都是,这个人物后来又出现在托尔斯泰晚年作品《》中。

《哥萨克》的主人公是。

为了对托尔斯泰有个正确理解,列宁曾写过《》等七篇文章,专门论述。

聂赫留朵夫公爵是的典型。

在《复活》中,托尔斯泰认为人人身上皆有和的矛盾。

7、契诃夫在1980年曾不顾旅途的艰苦,带病前往考察流放犯的生活,小说《》就是此行的产物。

小说主人公的死宣告了的破产。

8、契诃夫早期嘲笑小市民奴性心理的小说有《变色龙》、《》等,反映劳动人民的贫苦和孤苦无告的小说则有《万卡》、《》等。

90年代创作的小说《》中塑造了一个旧制度的卫道者、新事物的反对者的形象,批判了小市民庸俗习气的小说则《》等。

9、契诃夫戏剧的代表作是《》,描写了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贵族庄园彻底崩溃的情景。

作品中塑造了三类形象:旧式贵族和嘎耶夫;商人企业主;平民知识分子即“新人” 和安妮雅等。

10、莫泊桑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

11、中篇小说《》和《蜚蜚小姐》被誉为莫泊桑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小说的“双璧”。

19世纪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19世纪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意识流文学20世纪20年代,欧美一些作家借用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人的意识比喻为流动的“河流”或“流水”的概念,认为文学应表现人的意识流动,尤其是表现潜意识的活动,而人的意识流动遵循的是“心理时间”而非物理时间,这就形成了意识流文学。

其特色是采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的表现手法。

代表作家作品是[法]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爱]乔伊斯《尤利西斯》、 [英]弗吉尼亚·沃尔夫《到灯塔去》、[美]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等。

社会问题剧社会问题剧指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响应丹麦评论家勃兰兑斯“文学要有生气,就必须提出问题来”的号召,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戏剧。

共有十几部,著名的四大社会问题剧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以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的热情,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荒谬。

“我从高处看人群,看清了他们的真正本性……”——易卜生《在高原》“自然派”19世纪40年代俄国形成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以果戈理的创作为基础,以别林斯基的理论为指导,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冈察洛夫、谢德林、陀思妥耶夫斯基等都是这一流派的重要成员。

其文学主题继承发扬了由果戈理开创的传统,特点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批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农奴制,描写下层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对俄国社会方方面面的现状予以了深刻的批判。

《草叶集》《草叶集》是19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共收有诗歌三百余首,诗集得名于集里的一句诗:“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

”草叶代表理想希望平等,象征发展活力,诗风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乐观精神,《草叶集》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总汇,也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

作品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充分反映了19世纪中叶美国的时代精神。

诗人站在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上讴歌美国这块“民主的大地”,以民主的内容与革新的形式对美国及世界诗坛产生了深刻影响。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复习资料[1]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复习资料[1]
1、普劳图斯(前254-前184):出身下层平民。他的喜剧大都根据希腊新喜剧改编,用的是希腊的题材,反映的却是罗马人的生活。
2、贺拉斯(前65-前8):奥古斯都时期的杰出诗人,有重要影响的文艺理论家。他关于文学的论文都是用诗简的形式写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篇后人称之为《诗艺》。他明确提出“寓教于乐”的原则来阐释文艺的作用。
5、史诗用自然、质朴的口语写成。
6、“荷马史诗”不仅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作品,也是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对后世欧洲文学的发展,也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第三节:希腊戏剧
古希腊的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酒神颂——酒神节)
一、希腊悲剧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的仪式。酒神祭祀有歌队表演,唱赞美酒神的颂歌,歌队队长讲述酒神的故事,后来又加进了表演动作的演员,悲剧由此产生。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复习资料
使用说明:
本复习资料是课堂笔记和书本重点的结合,基本不存在错别字的可能,最终解释权归阿崽所有,仅供参考。
带☆的课程是重点,带△的是次重点。蓝色小五号字的内容非老师所画重点,是本人觉得应该了解的背景材料。标明下划线的是易错和可能考填空题的地方。粗体和红字是重中之重。
对戏剧的贡献:
(1)写实:取材神话和英雄传说,但剧情已接近日常生活。
(2)心理刻画(例,美狄亚杀不杀儿子的心理斗争):西方把心理分析引入戏剧的第一人。
4、小结: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的剧作题材都取之于神话,悲剧风格却各有特点:埃斯库罗斯的风格是悲壮、雄浑、自豪而又充满信心;索福克勒斯是悲愤、迷惘、上下求索;欧里庇得斯是悲痛、憎恨和寻找出路。古希腊悲剧往往以人与命运的斗争为主题,有人称希腊悲剧为“命运悲剧”。
法国是骑士文学最兴盛的地方。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诗体传奇)。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是骑士抒情诗的中心地。他们的诗作歌唱现实生活和爱情,歌唱骑士的冒险,同时也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弥漫宗教神秘思想,并且掺杂着一些怪异故事,骑士文学对以后的欧洲长篇小说有很大的影响。

19世纪外国文学史复习知识点

19世纪外国文学史复习知识点

19世纪外国文学史复习知识点“文学史”作为一种新的著述体裁形成于19世纪下半期的欧洲。

19世纪西方文学史主流采用的是把文学创作活动及作品的资料与其他历史因素相联系的历史主义的文学史观。

中国于20世纪初随着大学设置文学史课程开始编写文学史教材。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以下店铺搜集整合了:19世纪外国文学史的复习知识点,欢迎参考阅读!19世纪外国文学史复习知识点第一节概述一、历史背景及现实主义文学思潮1.在文学方面,现实主义文学继承了古希腊以来文学的优良传统,其特点:(1)现实主义要求作家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这和浪漫主义作家通过主观折射来反映社会不同。

现实主义作家往往从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取材,如家庭生活、政治斗争等。

(2)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二个特征是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

高尔基认为“这个流派的特征是它那锋利的唯理主义和批判精神”。

称它为批判的现实主义。

(3)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是人道主义思想。

人道主义是西欧文学在思想上的重要特征。

它宣传抽象的人类爱和改良主义。

**(4)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第四个基本特征是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恩格斯在总结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基础上,提出“除细节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标准。

*二、法国文学(现实主义)2.法国最早具有现实主义因素的作家是民主诗人贝朗瑞。

3.司汤达发表文学评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提出实际上是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这部著作,被认为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部理论著作。

1830年出版《红与黑》,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

4.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西欧现实主义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

他的《人间喜剧》。

5.梅里美中篇小说《高龙巴》、《卡门》(又译《嘉尔曼》、《卡尔曼》的故事发生在西班牙,主人公是卡门。

6.福楼拜是巴尔扎克以后法国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

7.十九世纪中期,浪漫主义作家:雨果、拉马丁、维尼等,还有大仲马、欧仁&S226;苏、戈蒂耶(是诗人、文艺理论家)和乔治&S226;桑(女作家,作品《安吉堡磨工》)。

欧美卷下复习资料修改.doc

欧美卷下复习资料修改.doc

第二章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P225—P387△第二节斯丹达尔(司汤达)法国P230—P2501.法国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2.斯丹达尔(1783-1842)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

3.《拉辛与莎士比亚》被认为是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宣言书。

P2304.他的代表作《红与黑》(1830)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

P2445.于连的形象:P243斯丹达尔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是法国复辟王朝时期个人奋斗者的典型。

(1)反抗精神。

在德•瑞拉市长家做家庭教师,具有平民意识的他应膊的条件是和主人桌吃饭,显示出反抗的精神。

(2)虚伪(3)妥协、冷酷、野心十足。

他的行动是个人盲目的,他的反抗具有极大的动摇性,一旦个人的追求满足后就妥协投降。

(4)重视反抗平民阶级意识。

入狱后,他开始反省,认识所走的道路的虚伪和痛苦。

法庭演说是于连对贵族大资产阶级的谴责和对社会的抗议,也是他反抗精神的爆发和悲剧命运的总结。

6.小说的艺术成就(特色)在P2447.“红”与“黑”的含义及其政治意义。

P2458.都德《小东西》《柏林之围》《最后一课》P2319.鲍狄埃是巴黎公社文学的代表,代表作《国际歌》P23110.“一派出色的小说家”:狄更斯、萨克雷、夏洛蒂•勃朗特、盖思凯尔夫人等。

P23211.柯南道尔:侦探小说家,代表作《福尔摩斯集》12.普希金是俄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人,《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 的形象,短片小说《驿站长》开“小人物”先河。

P235-P23613.世纪短片小说大师:莫泊桑、契科夫、欧•亨利(《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滕叶》《警察与赞美》)P238第三节巴尔扎克(法国)P250—P2631.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代表作《人间喜剧》,主要作品有《舒昂党人》P251、《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P259—-2622.《人间喜剧》的“分类整理"和“人物再现”:分类整理和人物再现的方式将《人间喜剧》组合成有机整体。

19世纪后期欧美文学

19世纪后期欧美文学

第八章19世纪后期欧美文学第一节概述一、19世纪后期文学的社会历史背景十九世纪后期,首先是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大国如美、德、法、英等国走上了帝国主义阶段,他们拼命压榨本国人民,疯狂掠夺殖民地。

为巩固自己的寄生特权,他们收买工人上层分子,使之充当工人运动中资产阶级的代理人。

散布各种谬论,组织各种反对派。

例如,英国的工联主义,法国的无政府主义和俄国的孟什维克。

这个时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各宗主国和殖民地附属国之间,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空前激化。

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异常激烈。

其次,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它深刻地暴露了资产阶级统治的腐朽和反动。

公社虽然在反革命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了。

但是政府和社会风气多都十分腐败的资产阶级第三共和国无力解决复杂的社会矛盾。

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四次经济危机,使欧美各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劳动人民的境况日益恶化。

在这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劳资矛盾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冲击,使得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哲学思潮先后出现。

早在19世纪前期,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就发表了他的鼓吹生存意志,敌视理性的“唯意志论”学说,给人们带来消极的影响。

他们仇视革命,蔑视民主。

到了19世纪后期,在资产阶级文化出现衰落的情况下,叔本华的学说进一步流行开来。

在叔本华之后,尼采则推出他的权力意志论,认为不择手段,不顾一切约束去实现个人的欲望是人的本性。

尼采在反对旧的传统道德和基督教的同时,大力宣扬他的超人哲学,他把人分成两类,一种是天生统治别人的强者,一种是天生统治别人的弱者。

而弱肉强食是一切生物的本性。

这种极端个人主义的理论,受到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欢迎,后来还成了法西斯分子的理论基础。

19世纪后期盛行的实证主义哲学也对这时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者们宣称:自己对生活采取纯科学的客观态度,避免下结论,不探求任何客观的规律。

他们主张以事实代替结论,以使他们的学术超越于唯物与唯心主义之上。

第八章 十九世纪后期欧美文学

第八章 十九世纪后期欧美文学

第一节 概述
奧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 1854-1900),爱尔兰作家、诗人、 剧作家、童话家、艺术家,英国 王尔德 和道格 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 拉斯 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 童话:《快乐王子》、《夜莺 与玫瑰》等 戏剧:《认真的重要》、《莎 乐美》等
莫罗: 《莎乐美》
第一节 概述

象征主义文学 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后扩及欧美各国 的文学潮流。象征主义在题材上侧重描写个 人幻影和内心感受;在艺术方法强调用有质 感的形象和暗示、烘托、对比、联想的方法 来创作;作品多重视音乐性和韵律感。代表 作家:波德莱尔。
《【 希法 望】 》夏 凡 纳
第一节 概述

唯美主义文学 19世纪中期起源于法国,后兴盛于英国的文 学潮流。唯美主义者标榜“为艺术而艺术” 的口号,认为艺术不应反映生活,无须顾及 道德;作品多以爱情和欢乐为基本主题,追 求诉诸感觉、印象的纯粹美感。代表作家: 王尔德。

第一节 概述

5、非主流文学 自然主义文学 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后影响世界各 国的文学潮流。自然主义追求绝对的客观性, 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 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 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代表 作家:左拉。
《【 拾法 穗】 者米 》勒 :
《道连· 格雷的画像》
艺术高于生活、艺术反映现实的唯 美主义思想,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 充分的体现。主人公道连一步步走 向堕落,并沦为杀人犯,在他自身 的容貌上并没有得到反映,他依然 像以往那么年轻英俊。但作为艺术 作品的画像,却记录他的种种劣迹, 画像中的他变得难看和衰老了,说 明只有艺术才能反映人的个性和思 想的变化,而现实现实是做不到的。

19世纪欧美文学

19世纪欧美文学

“拜伦式英雄”: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
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 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时又显得忧郁、 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 路。例如,抒情长诗《恰尔德· 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 哈洛尔德,《东方叙事诗》之一《海盗》中的主人公康拉 德,哲理剧《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等。 这类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具有矛盾性:一方面,他们热 爱生活,追求幸福,有火热的激情,强烈的爱情,非凡的 性格;敢于蔑视现在制度,与社会恶势力誓不两立,立志 复仇,因此,他们是罪恶社会的反抗者和复仇者。另一方 面,他们又傲世独立,行踪诡秘,好走极端,他们的思想 基础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在斗争中单枪匹马,远离群 众,而且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诗圣歌德说: ‚拜伦是19世纪最伟 大的天才。‛普希金 称誉拜伦是‚思想界 的君王。‛鲁迅也说: ‚我早期对压迫民族 和人民‘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的思想和 ‘不克厥敌,战则不 止’的精神,都是从 拜伦那里学来的。‛
(2)雪莱: 诗剧《解放了的普罗 米修斯》 《西风颂》 《致云雀》

泼西· 毕希· 雪莱是英国19世纪最伟大的 抒情诗人。1792年8月4日出生于英国塞克 斯郡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1810年,雪莱 开始进入文学领域。1815年,雪莱的父亲 去世。并逐渐进入了创作的盛年。1816年, 雪莱结识了拜伦。1819年,雪莱写了著名 的《西风颂》。
《西风颂》是欧洲诗歌史上的艺术珍品。全诗共五节, 由五首十四行诗组成。从形式上看,五个小节格律完整, 可以独立成篇。从内容来看,它们又熔为一体,贯穿着一 个中心思想。第一节描写西风扫除林中残叶,吹送生命的 种籽。第二节描写西风搅动天上的浓云密雾,呼唤着暴雨 雷电的到来。第三节描写西风掀起大海的汹涌波涛,摧毁 海底花树。三节诗三个意境,诗人幻想的翅膀飞翔在树林、 天空和大海之间,飞翔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形象鲜明,想 象丰富,但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就是歌唱西风扫除腐朽、 鼓舞新生的强大威力。从第四节开始,由写景转向抒情, 由描写西风的气势转向直抒诗人的胸臆,抒发诗人对西风 的热爱和向往,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而中心思想仍然是 歌唱西风。因此,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主题集中,是 《西风颂》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

外国文学19世纪欧美文学

外国文学19世纪欧美文学

19世纪欧美文学一、浪漫主义文学简答题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 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 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尤为突出) 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名词解释:德国耶拿派:1. 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以施莱格尔兄弟为代表。

2. 19世纪他们在耶拿创办的杂志上第一次提出了浪漫主义这个名称,并且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强调想象与情感,强调文学创作的绝对自由,追求宗教的神秘和象征感。

海德堡浪漫派:1. 19世纪一批作家在海德堡创办《隐士报》,形成了海德堡派。

2.功绩:收集和整理德国民间文学。

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收集编写的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都是对德国民族文学的重要贡献。

主要作家及作品:霍夫曼和莎米索的创作充满了神秘和怪诞的色彩。

海涅:在浪漫主义影响下开始走上创作道路。

《论浪漫派》的发表,结束了浪漫主义在德国文学的统治地位。

早期代表作:《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后期代表作:《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抒情长诗)抒发了对德国封建制度和停滞的社会现实的仇恨与憎恶。

二英国湖畔派(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1英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2他们远离城市隐居湖区,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以此来抵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

华兹华斯(湖畔派中成就最高):《抒情歌谣集·序》称为英国浪漫主义划时代的宣言。

《抒情歌谣》与柯勒律治合作。

柯勒律治:喜欢描写超自然的人与事。

代表作《古舟子咏》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雪莱(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麦布女王》:(长诗)雪莱的“预言”首先体现。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下)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下)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复习资料第四节福楼拜一、生平和创作居斯达夫·福楼拜(1821-1880)是19世纪中叶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的“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理论和精雕细刻的艺术风格,在法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情感教育》是福楼拜第二部以当代生活为题材的重要小说。

小说的副题是“一个青年的故事”。

70年代,福楼拜创作了三个探索人生价值的短篇——以《三故事》为名发表,包括《圣·于连的传说》、《一颗简单的心》、《希罗狄亚》。

其中《一颗简单的心》是他的短篇小说杰作。

二、代表作《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夫人》的副题是“外省风俗”,小说描写外省一个富裕农民的独生女爱玛的悲剧性一生。

1、《包法利夫人》人物介绍:爱玛——包法利夫人;包法利——乡村医生;赖昂——大学生,包法利夫人的情夫;罗道耳夫——庄园主,包法利夫人的情夫;勒内——服装商人。

2、爱玛悲剧的原因:(1)不切实际的教育毒害了她;修道院教育和社会上流传的消极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对她的不良影响。

(2)残酷的社会把她推向了深渊:①福楼拜冷静地剖析爱玛走向毁灭的主、客观原因,不动声色地将一群卑鄙自私的证人君子和一个“不正经”的女人作对比;②不健康的宗教生活和文化生活,单调沉闷的外省环境和腐化淫靡的社会习俗。

爱玛追求幸福却身败名裂,最后服毒而死,但把她逼向死亡的无耻之徒,如罗道耳夫之类却活得悠闲自得,在这对比中我们看到了作者对社会的愤怒,我们看到了当时法国污浊的现实。

第五节波德莱尔沙尔·波德莱尔(1821-1867)是19世纪中期法国著名诗人和文学评论家,西方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

《恶之花》是波德莱尔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中惊世骇俗的不朽著作。

“恶之花”的法文原意是“病态的花”。

《恶之花》第二版有六个部分:《忧郁与理想》《巴黎风貌》《酒》《恶之花》《叛逆》《死亡》。

《恶之花》的第一部分是《忧郁和理想》,这是全集中分量最重的部分,充分反映了诗人精神上和肉体上的苦难以及他为求得解脱而做出的精神上的努力。

十九世纪后期欧美文学共46页文档

十九世纪后期欧美文学共46页文档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十九世纪后期欧美文学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欧美文学史19世纪前重点简答

欧美文学史19世纪前重点简答

简答1.荷马史诗的思想主题:歌颂希腊民族光荣史迹,赞美勇敢、正义、无私、勤劳等善良品德,讴歌乐观主义精神,肯定人与生活的价值。

(一)英雄主义的理想观(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三)朴素的宗教观和人文意识(四)通过对人与命运的冲突,表现了悲剧意识。

用有限生命抗拒无限的困苦和磨难,在短促的一生中使生命最大限度地展现自身价值,使它在抗争的最炽烈的热点上闪耀出勇力、智慧和进取精神的光华。

把对生命的热爱之情上升为对人生价值的追寻,这是古希腊人的人生观,也是西方“悲剧意识”的源头。

2.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1)谋篇布局:《伊利亚特》围绕阿喀琉斯的愤怒展开,全诗内容跌宕起伏,读来扣人心弦。

《奥德赛》虽用“双线发展”,但故事焦点一直或明或暗对准奥德修斯的回归。

史诗在题材处理和谋篇布局上显示了惊人的水平。

两部史诗都涉及10年时间所发生的事,但都是采取戏剧式的集中、概括和浓缩的手法,把故事集中在一个人物,一个事件和某一段时间上,从而把众多的人物、纷繁的情节和丰富的生活画面浓缩成一个严谨的整体。

《伊利亚特》把10年的战事集中在最后51天,在51中又突出地描写关键的20多天,20多天中重点又是4天的战况。

在情节的布置上,整个诗篇围绕着阿喀琉斯的两次愤怒展开。

《奥德赛》把10年历险故事压缩在40天,具体又只写5天;结构上分两条线索,一条是海上历险,一条是家中求婚者的包围,两条线索互相映衬,更突出情势的紧急。

(2)性格刻画:阿喀琉斯英勇善战,珍视友情,但任性倨傲,不能顾全大局,残忍又不失同情之心;赫克脱耳英勇善战,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丰富深沉的思想情感;奥德修斯足智多谋同时意志顽强、英勇不屈;阿伽门农刚愎自用又勇于自责;珀涅罗珀美丽,聪明、贤淑、忠贞。

(3)荷马史诗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以一种充分外现的描写使一切都清晰可感、具体透彻,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充分得以体现。

①程式语言:孩子是“年幼无知的”,妇女是“束腰紧身的”,话语是“长了翅膀的”,枪矛是“投影深长的”,大海是“深蓝色的”;②一些主要人物都有固定的形容词,比如“捷足的阿喀琉斯”,“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欧美文学复习资料精简版浪漫主义文学:1.1798年,华兹华斯(湖畔派中成就最高)与柯勒律治合作《抒情歌谣集》,标志英国浪漫文学兴起。

《抒情歌谣集·序》称为英国浪漫主义划时代的宣言。

2.英国湖畔派:(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①英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②他们远离城市隐居湖区,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以此来抵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

3.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4.拜伦(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贵族、反叛者、自由与正义)长篇讽刺诗《唐璜》 (1818-1823)5.拜伦式英雄: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

这些英雄大多出自于拜伦的《东方叙事诗》里。

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

例如,抒情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哈洛尔德,《东方叙事诗》之一《海盗》中的主人公康拉德,哲理剧《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等。

6.东方叙事诗:①1813—1816年拜伦完成了一组以东方故事为题材的故事,称《东方叙事诗》。

包括《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之围》、《巴里西纳》6部长诗。

②叙事诗中的主人公被称作“拜伦式英雄”,这些叙事诗又叫“叛逆者叙事诗”。

7.拜伦长篇讽刺诗《唐·璜》热情、玩世不恭、但不绝望、忧郁。

8.雨果《(克伦威尔)序言》的发表,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书。

9.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夏多布里昂10.雨果(法国浪漫主义的主将和领袖)11.《巴黎圣母院》(1831)美丑对照12.《悲惨世界》(1862):人道主义思想主要人物:冉阿让、芳汀、柯塞特。

13.惠特曼(美国浪漫主义最伟大的诗人):《草叶集》“自由诗体”14.麦尔维尔《白鲸》(1851)自然主义文学:1.左拉:《苔蕾丝·拉甘》:是左拉的第一部自然主义小说。

《卢贡-马卡尔家族》:是左拉自然主义大型系列小说,长河小说,它的副标题“第二帝国时期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

1871-1881创作第一阶段,1882-1893第二阶段。

《小酒店》(1876):第一部获得巨大成功的作品。

主人公少妇:绮尔维丝《娜娜》(1879-1880):是《小酒店》的续篇。

绮尔维丝的女儿:娜娜《萌芽》:描写劳资矛盾。

主人公青工:艾蒂安·朗蒂埃2. 自然主义:是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倾向。

作为创作方法,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

在文学艺术上,以“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作为出发点的自然主义创作倾向,是同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一样源远流长的。

但作为一个比较自觉的、具有现代含义的文艺流派,自然主义则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然后波及欧洲一些国家,并影响到文化和艺术的许多部门。

唯美主义: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一种形式主义文艺思潮,最初产生于绘画领域,后来扩展到诗歌、小说、戏剧领域。

这些艺术家反对浪漫主义的情绪外露诗风,也不满现实主义的真实化倾向,明确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走进艺术的“象牙之塔”。

代表作家有佩特,王尔德等人。

象征主义文学:1.波德莱尔是象征派的先驱。

2.标志着象征主义正式诞生的是:莫里亚斯的《象征主义宣言》3.象征主义三大诗人:兰波:《醉舟》、魏尔伦:《无词浪漫曲》(诗集)、马拉美(法国):《牧神的午后》4. 象征主义:从浪漫主义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文学思潮和派别,也是现代主义文学产生最早、影响最大、波及面最广的一个文学流派。

在西欧的文学史上,19世纪后期的象征主义称前期象征主义,以与20世纪的象征主义相区别。

象征主义重视借助外在具体事物表达内心感受,注重联想、暗示,讲究诗歌的神秘性、音乐性以及“交感”手法。

代表诗人有兰波、魏尔伦、马拉美。

5. 波德莱尔《恶之花》①结构:《忧郁和理想》、《巴黎风貌》、《酒》、《恶之花》、《反抗》和《死亡》。

②内容:诗人第一次把大都会的生活和丑陋事物带进了诗歌王国;在这样的背景下,波德莱尔展示了个人的苦闷心理,写出了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悲剧命运。

③艺术特色:第一是通感的运用。

他的《通感》一诗,既提出了理论,又有具体运用,描写各种感觉的相通相似。

此外,在波德莱尔的笔下,各种艺术种类之间也是相通的。

第二是象征手法的运用。

《忧郁之四》最具代表性。

忧郁本是一种难以捉摸的、十分抽象的、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心态。

波德莱尔别出心裁地用各种意向来表现这种心态。

以实写虚,以有形写无形,但又不是实实在在的有形,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去思索和理解。

这些意向往往采用拟人化或意义的手法。

更特别的是,波德莱尔他常常颠倒比喻次序。

这种手法的美学效果是以奇取胜,它能产生一种压抑感,因为在这种比喻中,由大变小,使人产生一种局促、憋闷的感觉。

波德莱尔的诗歌充满想象,他认为想象是各种才能的母后,它能创造一个新世界。

第三,《恶之花》的语言极为精辟。

诗人曾说:“我整个一生都用来学习构造字句。

”他重新开掘十四行诗,使之发出新的光彩。

现实主义文学:司汤达(现实主义的奠基人)1.《拉辛与莎士比亚》(1823-1825):被认为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部理论著作。

1830年长篇小说《红与黑》的出版,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作者创作的高峰。

2.《红与黑》中于连形象分析:斯丹达尔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是法国复辟王朝时期个人奋斗者的典型。

①于连的阶级地位和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他的英雄主义热情和虚荣心。

出生地位低下,于连很早就形成了一种反抗和仇恨贵族大资产阶级的心理。

爱读书身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培养了他的平民崇拜拿破仑,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然而封建等级制使他希望破灭;而后他看到教会盛极一时,他投靠了教会,于连以虚伪为武器、以反抗和投协为手段,开始了个人奋斗式的道路。

②于连的性格是矛盾的。

受压后就反抗,当个人名利得到满足后就妥协、投降。

在德·雷纳尔市长家做家庭教师,具有平民意识的他应聘的条件是和主人桌吃饭,显示出反抗的精神。

在贝尚松神学院:为了出人头地,于连在险恶的环境中把对教会的仇恨埋在心底。

不信教却是神学院最虔诚的教徒,又是彼拉尔院长的宠儿。

在这里具有对抗意识的青年逐渐成了一个和教会同流合污的野心家。

在德·拉莫尔侯爵府:于连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忠心为侯爵效劳、和侯爵女儿玛蒂尔德恋爱、结婚最终得到了一份颇丰的地产和官衔。

③于连的平民阶级意识并未完全泯灭。

入狱后,他开始反省,认识所走的道路的虚伪和痛苦。

法庭演说是于连对贵族大资产阶级的谴责和对社会的抗议,也是他反抗精神的爆发和悲剧命运的总结。

④人物形象的局限性。

他的行动是个人盲目的,他的反抗具有极大的动摇性,一旦个人的追求满足后就妥协投降。

3.《帕尔马修道院》(1839)(法布利斯吉娜莫斯卡伯爵克莱莉娅)巴尔扎克:(主要是傅雷译)1.第一部作品:《克伦威尔》(五幕诗体悲剧)长篇小说《舒昂党人》(1829):揭开序幕。

2.《人间喜剧》由96篇长中短篇小说组成,分三部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

主干部分“风俗研究”又分:“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6个部分。

创作阶段:一:1829-1835 《苏镇舞会》《高布塞克》《家庭复仇》《长寿药水》(1830)《欧也妮·葛朗台》(1833) 、《高老头》(1834-1835)二:1835-1842 《古物陈列室》(1836-1839)《赛查·皮罗托盛衰记》(1837)《纽沁根银行》《公务员》(1838)《于絮尔·弥罗埃》《搅水女人》(1841)《幻灭》(1837-1843)(吕西安)三:1842-1848 《烟花女荣枯记》(1843-1847)《农民》(1844-1853)《贝姨》(1846)《邦斯舅舅》(1847)3.《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

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为我们展现了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

①作品深刻描写了封建贵族衰亡史。

在《古物陈列室》和《农民》中:作者通过描写资产阶级和贵族间的矛盾,来揭露封建贵族必将灭亡的客观历史规律。

《高老头》中他情场失意,被资产阶级小姐击败逼迫离开巴黎,是贵族厄运的写照。

《弃妇》中男爵卡斯顿经不起金钱的诱惑,抛弃了她。

贵妇人再次受到社会的弃绝,就这样资产阶级妇女靠金钱击败了贵族妇女并代替她们活跃于上流社会。

②资产阶级的发家史。

作者通过一系列本质相同而形象各异的资产阶级人物真实地再现了资产阶级的发家史。

《高利贷者》中的高布赛克是单纯的高利贷者,不懂商品的流通和资本的周转。

《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懂得在流通中使资本增值。

《纽沁根银行家》中纽沁根是交融资产阶级的典型,不仅懂得怎样获得高利润,还会制造谣言、假象等。

③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金钱罪恶。

《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不让女儿爱破了产的查理,断送了女儿的青春。

被查理抛弃,使她即遭到金钱关系的摧残,又受到金钱关系的毒害,罪恶,是其父的牺牲品。

④对共和主义者的赞美和对社会理想的探索。

对共和主义者即不完全理解他们的思想实质,但又看不到他们是高尚品德的人。

《幻灭》中的克雷斯蒂安、《农民》中的尼雪龙艺术形象虽不够丰满,但描写他们的精神却十分突出。

4.伏盖公寓: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故事中的一个地点,它是巴黎拉丁区一所古旧、剥落的包饭客房,是一个姓伏盖的老妇人开的,所以叫伏盖公寓。

高老头一开始就是租住在这里的。

5.分析拉斯蒂涅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中的主人公拉斯蒂涅是复辟王朝后期到七月王朝时期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野心家的典型。

(小说描写他由一个没落贵族子弟腐化成资产阶级野心家的典型过程)。

他的性格发展有三个阶段:①他到巴黎上大学,想通过勤奋努力,刻苦攻读争取一番功名。

但是经不起上流社会的诱惑。

3年的巴黎生活使他看清了社会的本质:法律和道德对有钱人无效,财产才是金科玉律。

于是他决定走另一条道路:往上爬!不顾一切地往上爬。

②经过人生两个导师的教唆,拉斯底涅开始了明显的蜕变。

鲍赛昂夫人亲自教他读“人生这部分”培养他自私自利的人生观,传授他以牙还牙对付社会和个人的伎俩。

最后鲍赛昂夫人的隐退使他进一步认识到金钱的重要作用。

伏脱冷要求拉斯蒂涅同自己合伙,教他与维多莉恋爱,自己杀死维多莉的哥哥,以获取泰伊番的财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