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说课稿
狐假虎威说课稿
![狐假虎威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a8f5bf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7.png)
狐假虎威说课稿狐假虎威说课稿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狐假虎威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说教材:《狐假虎威》是一个成语故事。
故事记叙了一只狐狸被凶猛的老虎逮住了,狡猾的狐狸灵机一动,告诉老虎自己是老天爷派来管百兽的。
它见老虎不相信,还带着老虎在百兽面前走了一趟,小动物们见了老虎吓得纷纷逃跑了。
凶恶的老虎上当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
课文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把狐狸的狡猾,老虎的愚蠢刻画得生动、形象。
2、说学情:《狐假虎威》的故事学生比较熟悉,故事内容浅显易懂,对学生有吸引力。
课文的语言生动,狐狸和老虎的对话部分适合朗读训练,但由于受年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的影响,对于有些词难以理解,如:一愣、蒙住、半信半疑、大摇大摆等。
在没有理解意思的情况下,也就不能读出狐狸和老虎对话时的不同语气语调。
3、说教学目标:见“教学设计”。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见教学设计)。
需注意第三个教学目标“懂得‘狐假虎威’的寓意”,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其在课文中的意思,即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教师可以直接告知学生成语的寓意。
1、说教法: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读为本,读为主线,在读中积累,读中感悟。
2、说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扶放结合,指导学生运用“读读、演演、议议、说说”的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课文,表演课文,评评议议,展开联想续编故事,加强学生的朗读、思维、语言表达的能力。
3、说实施: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先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说说狐狸和老虎分别是怎么样的,然后以课文的插图入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看看图中的狐狸和老虎的神态又是怎样的,通过比较使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相对弱小的狐狸的神情是得意洋洋的,而凶猛的老虎反而乖乖地跟在后面”,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
《狐假虎威》说课稿[5篇范文]
![《狐假虎威》说课稿[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acd2d9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64.png)
《狐假虎威》说课稿[5篇范文]第一篇:《狐假虎威》说课稿《狐假虎威》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1课《狐假虎威》,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狐假虎威》一课是一篇根据成语改编的有趣的童话故事。
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是揭示“狐假虎威”的寓意。
在教学时要注重让学生通过表演理解课文中两个小动物的形象,这对于二年级小朋友会有很大吸引力。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狐假虎威》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把课文插图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
二、学情分析学生年龄小,容易被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因此,本课学习起来并不难。
本课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学生朗读的欲望很强,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文,读后分析人物特点。
此外,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让学生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学习词汇,明白寓言故事。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四个成语的含义并能表演出来;理解“狐假虎威”的字面意思;能够读懂、读通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在读中体会故事动物的心理、动作和神态;以演为辅,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抓重点词语、带神态动作读帮助充分理解动物心理和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培养探索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的习惯;体会课文中动物的心理、动作和神态四、教学方法1、重视朗读,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与感受。
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自主梳理故事内容,理解寓言寓意。
而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适度启发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
2、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例如:自主学习字词,抓重点词句理解文本内容等。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说课稿(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18082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c.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说课稿第【1】篇〗设计说明《狐假虎威》是根据《战国策·楚策一》改写的。
课文讲述了一只狐狸如何狡猾地骗过老虎,不仅使自己逃脱危险,还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的故事。
这篇课文是一个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学生都非常喜欢,很感兴趣。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了。
低段阅读目标中指出: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课文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特别是从对狐狸和老虎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可以看出两者的不同特点——狐狸的狡猾与老虎的愚昧。
适合学生朗读和表演,所以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采用“边扶边放”的方法,让学生揣摩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再通过表演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和感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狐狸、老虎头饰,相关课件及生字词的卡片。
学生准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组织学生说说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
如:《守株待兔》《掩耳盗铃》《坐井观天》《乌鸦喝水》等。
2.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通过简短的故事,告诉我们简单的道理。
3.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
(板书课题:狐假虎威)4.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狐狸与老虎的特点。
5.解题,识字。
(1)认读“威”字,引导学生理解“威风”的意思。
(2)学习多音字“假”。
“假”是多音字,在这里读三声jiǎ,是“借用,利用”的意思。
6.齐读课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题的意思。
设计意图:课题的导入从已经学过的寓言故事及识字辨音入手,加深了对寓言的认识,又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长句的停顿。
2.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狐假虎威》说课稿(通用5篇)
![《狐假虎威》说课稿(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9fc7b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3.png)
《狐假虎威》说课稿《狐假虎威》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狐假虎威》说课稿(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狐假虎威》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
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
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情景,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全文的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和表演。
二、说目标知识和技能:(1)学会本课10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三、说方法(1)能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会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像,复述课文。
四、说学生本班学生由15名职工子女,28名农村学生组成。
农村学生在自主学习,表达能力,表演方面除少部分学生外,其余都差。
所以在教学时我要求以上方面好的学生和小组长要关心他们,让他们都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让他们都得到锻炼。
五、说过程: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卡片:2、“狐假虎威”中“假”的意思?“威”的意思?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个环节是帮助学生回顾全文,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为该课时的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描写来理解课文的教学重点做准备。
)二、细读课文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细读课文,看看狐狸是怎样借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请一位同学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听后告诉老师,老虎、狐狸原来是怎样的?你是怎么知道的?(2)这一小段主要讲了什么?2、分角色读第二部分(2~5自然段)(1)轻声朗读2至5自然段,其他同学用横线画出狐狸的话,波浪线画出老虎说的话,注意表示它们的神态和动作的词。
狐假虎威说课稿
![狐假虎威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baaed2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9.png)
狐假虎威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没有本领。
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
全文的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和表演。
二、及意图:面对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我选择了加强读书训练和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这一指导思想来备课,把指导学生读书与加强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结合起来。
于是,我预设这样几个环节:一、揭题导入。
课一开始,我先出示了狐狸和老虎的图片,并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狐狸、老虎,以此激活学生知识储备,再现学生生活经历,并对角色形象进行初步的价值判断,为学习下文做铺垫。
我告诉学生今天所学的是故事,让他们在思想上做好接受的准备,寓写字教学于课题板书之中,注重培养学生“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指导。
读通课文这是第一课时的重头戏。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应当是“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
在这个过程中,我帮学生扫除生字障碍,着重进行了字词句基本功训练。
让学生结合初读弄清生字字音,并初步理解字义,感知字形因为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做到正确连贯的朗读课文是低年段的教学重点。
因此,教学时,我将力气用在培养学生借助拼音快速准确的认字、识词连词成句,连句成段上,我以为,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字词句的训练,也是初步的语感体验过程,三、整体感知。
在全文通读之后,我没有急着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个局部上,而将全篇作为一个知觉整体感知,从而获得一个鸟瞰式的全景图。
首先在解题时让学生初次从整体感知了课文,我先让学生了解“假”的意思,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理解新知,通过让学生比较,自己去发现“假”的含义,其次在再读课文之后,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意思。
这一阶段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书,要求读得正确、流利、琅琅上口。
四、教学生字。
这是低年段的重点,不能忽视,因此,我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写字训练。
狐假虎威》说课稿
![狐假虎威》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342030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b.png)
《狐假虎威》说课稿
一、说教材
《狐假虎威》是一则寓言故事,具有深刻的寓意和教育意义。
文章通过讲述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的故事,揭示了不能依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人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读并理解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体会寓言的寓意。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以及如何在生活中避免这种现象。
四、说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朗读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通过讲述故事或播放动画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课题。
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内容,圈出生字词。
3.学习生字词:采用多种方式认读生字词,如指名读、开火车读等。
4.精读课文:通过分角色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狐狸和老虎的形象特点。
5.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类似“狐假虎威”的现象,加深对寓言寓意的理解。
6.总结环节:总结课文内容和寓意,强调正确的价值观。
六、说板书设计
简单呈现课文的主要情节和重点词句,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评委!。
狐假虎威说课稿
![狐假虎威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ce4a08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8.png)
狐假虎威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成语“狐假虎威”这一常用成语,通过阅读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成语“狐假虎威”的含义和用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运用成语“狐假虎威”进行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多媒体设备、教学素材、课件等。
2. 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记本、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与成语“狐假虎威”相关的视频或者动画,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提问学生对于这个成语是否有了解,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于这个成语的理解。
2. 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成语“狐假虎威”的字面意思和引伸意义,并对学生进行解释和讲解。
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匡助学生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
3. 例句分析(15分钟)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包含成语“狐假虎威”的例句,并对例句进行分析和解读。
让学生理解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和含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语境运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一个小组选择一个与成语“狐假虎威”相关的故事或者情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和表演。
鼓励学生在讨论和表演中运用成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5. 总结归纳(10分钟)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表演,总结归纳成语“狐假虎威”的含义和用法,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
同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和运用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成语“狐假虎威”的小作文,要求在作文中运用成语,并且要求写出自己对于这个成语的理解和体味。
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记录成语的使用情况。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成语“狐假虎威”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狐假虎威》 说课稿
![《狐假虎威》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072768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8.png)
《狐假虎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狐假虎威》。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狐假虎威》是一篇经典的寓言故事,出自《战国策·楚策》。
这则寓言讲述了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退百兽的故事,讽刺了仗势欺人的奸诈狡猾之徒,也教育人们要看清事物的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形象,情节有趣,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
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素材,提高阅读能力,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说学情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对生动有趣的故事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是,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对于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领会。
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基础,能够初步理解简单的文本内容。
然而,对于一些较难的字词和复杂的句子结构,可能还需要教师进一步指导。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假、威”等 15 个生字,会写“食、物”等 8 个字。
(3)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角色的心理和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狐假虎威”的含义。
(2)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做仗势欺人的人。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1)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五、说教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课文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
《狐假虎威》说课稿
![《狐假虎威》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de1c84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3.png)
《狐假虎威》说课稿引言概述:《狐假虎威》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描述狐狸假扮老虎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以虚张声势欺骗他人,也不要被别人的威势所吓倒。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这个故事的内涵。
正文内容:1. 狐假虎威的故事情节(1.1)- 描述狐狸在森林中假扮老虎的过程;- 狐狸利用虚张声势吓唬其他动物;- 其他动物被狐狸的威势所吓倒。
2. 狐假虎威的寓意(2.1)- 警示人们不要以虚张声势欺骗他人;- 虚假的威势只是一时的,最终会被揭穿;- 人们应该真实面对自己的能力和实力。
3. 狐假虎威的启示(3.1)- 鼓励人们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通过真实的努力和实力去取得成功;- 不要被他人的威势所吓倒,要有自信。
4. 狐假虎威的教育意义(4.1)- 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 培养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培养对权威的正确认识和判断。
5. 狐假虎威的现实意义(5.1)- 在社会中,有些人利用虚张声势欺骗他人;- 通过这个故事,人们可以认识到这些欺骗行为;- 引导人们追求真实和诚实的生活方式。
总结:通过《狐假虎威》这个寓言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狐狸利用虚张声势欺骗他人的行为,以及其他动物被狐狸的威势所吓倒的情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以虚张声势欺骗他人,也不要被别人的威势所吓倒。
我们应该真实面对自己的能力和实力,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同时,这个故事也教育我们要诚实守信,培养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以及正确认识和判断权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利用虚张声势欺骗他人的人,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认识到这些欺骗行为,并引导人们追求真实和诚实的生活方式。
《狐假虎威》说课稿
![《狐假虎威》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bd8d09908a1284ac8504368.png)
《狐假虎威》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没有本领。
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
全文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和表演。
二、学情分析学生年龄小,容易被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因此,本课学习起来并不难。
本课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学生朗读的欲望很强,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文,读后分析人物特点。
此外,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让学生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学习词汇,明白寓言故事。
三、教法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准,以读代讲,在反复诵读中体验课文情境,感悟文章主要思想感情。
因此本课采用诵读法和讲解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教学媒体为辅助,利用白板的聚光灯、拖拽、擦除等功能,让学生在生动、形象、愉悦的情境中品读、感悟课文。
四、学法本篇课文的学习主体是小学中年级儿童,他们在语文知识和能力水平方面还不是很高,还不能独立由语言文字来切实感悟文章深意。
因此,学生要融入一定的课文情境,合作交流,反复诵读,这样才能体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六、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揭示寓意。
七、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导入: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忍不住地走出家门。
看,这是谁?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狐狸和老虎吗?(聪明、狡猾;凶猛、威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狐狸和老虎之间的故事。
(板书课题:狐假虎威)(二)品读课文,感受体味。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在书上找一找,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老虎本的威猛?(理解:窜过、扑过去、逮住了)(2)指导朗读。
(完整)狐假虎威说课稿最终版
![(完整)狐假虎威说课稿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efe0e2fdf12d2af90342e617.png)
《狐假虎威》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1课《狐假虎威》,我的说课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科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课程资源开发。
一、教材分析《狐假虎威》一课是一则寓言故事,写的是一只狐狸狡猾地骗过老虎,不但使自己逃脱了危险,而且借着老虎的威风让其他动物纷纷逃窜的故事。
本则寓言紧扣本单元“探索动物世界"的主题,通过塑造形象鲜明的狐狸和老虎形象,使学生体会到寓言的趣味。
通过生动、富有哲理的情节使学生明白“狐假虎威”的深刻道理,即比喻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二、学情分析学生年龄小,容易被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因此,本课学习起来并不难.本课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学生朗读的欲望很强,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文,读后分析人物特点。
此外,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让学生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学习词汇,明白寓言故事。
三、学科模式设置情境──激发动机──组织教学──应用新知──检测评价──巩固练习──拓展与迁移。
1、读、演结合。
爱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
我让学生边读边表演狐狸神气活现、大摇打摆的样子以及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神态,让学生体会并理解这几个词,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形象地表演,学生感兴趣,这也是课后的一个练习要求.这一教学过程迎合了学生爱表现的天性及心理需求,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情感的体验,然后再通过积极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表演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采访法.在学生表演过程中采访“小动物”,在采访中引导学生体会动物的心理和课文内容。
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自由朗读、带动作神态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表演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想象、自主总结道理,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理念.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生字教学,第二部分是第一至第五自然段的学习,第三部分是第6至第八自然段的学习,最后一部分是总结这则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狐假虎威》 说课稿
![《狐假虎威》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edd9c0c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0d.png)
《狐假虎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狐假虎威》。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狐假虎威》是一篇经典的寓言故事,出自《战国策·楚策》。
这则寓言讲述了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生动形象地比喻了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本文语言生动有趣,情节跌宕起伏,非常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寓言故事的魅力,还能从中领悟到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二、说学情我所面对的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相对较弱。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假、威”等生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明白不能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要学会独立思考和勇敢面对。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狐假虎威”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愚昧,以及从中领悟到的道理。
五、说教法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课文的魅力,提高学习积极性。
2、朗读指导法:通过有针对性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3、问题引导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预习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合作精神。
《狐假虎威》说课稿
![《狐假虎威》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dc054a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0f.png)
《狐假虎威》说课稿引言概述:《狐假虎威》是一部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通过狐狸借助虎的威势来欺骗其他动物的故事,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本文将从故事背景、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寓意以及现实意义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故事背景1.1 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狐假虎威》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古代的一个山林之间,动物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中。
1.2 动物们的生活状态在这个山林中,各种动物和谐相处,互相帮助,形成了一个和谐团结的社会。
1.3 狐狸的出现狐狸是这个山林中的一员,它在故事中扮演了一个欺骗其他动物的角色。
二、主要人物2.1 狐狸狐狸是故事中的主要反面人物,它利用虎的威势来欺骗其他动物,展现了狡诈和欺骗的一面。
2.2 老虎老虎是故事中的虎威来源,它并不知道狐狸在利用它的名声来欺骗其他动物。
2.3 其他动物其他动物包括狗、猫、猴等,它们在故事中被狐狸欺骗,展现了各自的性格和行为特点。
三、故事情节3.1 狐狸借助虎的名声狐狸在故事中利用虎的威势,吓唬其他动物,让它们服从自己的命令。
3.2 狐狸被揭穿最终,狐狸的欺骗行为被其他动物发现,它失去了虎的支持,被其他动物揭露出真实面目。
3.3 动物们团结起来在揭露狐狸的欺骗后,其他动物团结起来,共同对抗狐狸,恢复了山林的和平与安宁。
四、寓意4.1 警示人们警惕欺诈《狐假虎威》寓意着人们要警惕欺诈行为,不要被表面的虚假所迷惑。
4.2 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故事中动物们团结起来对抗欺骗,强调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欺骗和邪恶。
4.3 引导人们正直行为通过狐狸的欺骗行为,故事告诫人们要坚持正直,不要利用他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五、现实意义5.1 反映社会现实《狐假虎威》这个故事反映了社会中存在的欺骗现象,引导人们警惕欺骗行为。
5.2 引导人们正确行为故事中动物们的团结合作和正直行为,对于现实社会中的人们也有着积极的引导意义。
5.3 提倡诚实守信通过故事,人们应该学会诚实守信,不要利用他人的力量来欺骗他人,要坚持正义和真理。
《狐假虎威》说课稿
![《狐假虎威》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b95d28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1.png)
《狐假虎威》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第8课《狐假虎威》。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写的是一只狐狸狡猾地骗过,不但使自己逃脱了危险,而且让其他纷纷逃窜的故事。
比喻依仗别人势力来欺压人。
这则寓言,生动形象的语言适于“读”,极具争议的人物适于“评”,引人入胜的情节适于“演”。
二、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1.识字、写字。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3、既要尊重学生对狐狸的做法有现代的独特见解,又要注意健康的价值取向。
难点:揭示寓意。
四、说教法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因此本课采用诵读法和讲解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教学媒体为辅助,让学生在生动、形象、愉悦的情境中品读、感悟课文。
五、说学法本篇课文的学习主体是小学低年级儿童,他们在语文知识和能力水平方面还不是很高。
因此,学生要融入一定的课文情境,合作交流,反复诵读,这样才能体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六、说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孩子们,看,这是谁?你能用词语形容一下狐狸和老虎吗?(聪明、狡猾;凶猛、威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和它们两个有关的寓言故事。
伸出手跟一起写课题。
(板书课题:狐假虎威)强调狐的右边是瓜,威的里面有一小横。
我把写字教学和课题板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
(二)初读感知,以读铺路。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应当是“通读全文”,所以我让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然后随机找9位逐段读课文,并且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做好帮助别人的准备。
在这个过程中,我帮学生扫除生字障碍,着重进行了字词句基本功训练。
(三)品读课文,感受体味。
1.学习第1自然段。
在这一段的学习中,我主要是抓住:窜、扑、逮这三个词来理解感受狐狸窜过时行动的迅速和老虎的威猛。
狐假虎威说课稿第一课时狐假虎威的说课教案
![狐假虎威说课稿第一课时狐假虎威的说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40984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7.png)
狐假虎威说课稿第一课时狐假虎威的说课教案一、说教材《狐假虎威》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了其他动物,从而让老虎相信它有强大的力量。
这个故事寓意深刻,旨在教育学生要善于识别事物的本质,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二、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
(2)教育学生要善于识别事物的本质,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三、说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理解狐狸借助老虎威风的心理描写,以及老虎被欺骗的原因。
四、说教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说学法1.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狐假虎威》,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让学生猜测课题含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生字词教学(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组内交流,互相解释生字词的含义。
4.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狐狸和老虎的形象。
(2)学生小组讨论,分析狐狸是如何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的。
5.情境体验(1)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狐狸和老虎,体验故事情节。
(2)学生表演,感受狐狸和老虎的心理变化。
6.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7.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思考狐狸和老虎在故事中的表现,写一篇心得体会。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回顾上节课的故事情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狐假虎威》说课稿一.说教材:《狐假虎威》是二年级上册的寓言故事。
寓言往往用虚构的简短的故事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或教训。
讲的是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文的特点、新课标的要求及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3个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三.说学生:二年级是属于低年级,学生课堂注意的时间不会太长,他们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主要是通过“读”来获得,二年级的学生对寓言故事非常感兴趣,所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不难,难的是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五. 说教学准备及教学安排: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在课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还准备了如挂图、生字卡片、头饰、小黑板、多媒体课件等教学用具。
六.说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节。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回忆旧知学生曾经学过一篇课文《狐狸和乌鸦》,对狐狸的本性有了一些认识,我就让学生从回忆这篇课文入手,认识狐狸狡猾的本性,利用旧知与新课产生联系。
2.观察图画在学生回想了《狐狸和乌鸦》中的狐狸之后,紧接着以谈话设问的形式过渡到这篇课文的学习。
今天,这只狡猾的狐狸出来玩,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事?请小朋友们看图(出示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看图后简单地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
第一幅图狐狸被老虎逮住了;第二幅图老虎又把狐狸放了,其他动物都被吓跑了。
这样既让学生在自己编的故事中饶有兴致地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大致的了解,又培养了学生看图说话的兴趣和能力。
3.导入新课学生看图后我再直接导入课题:这两幅图上画的内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寓言故事《狐假虎威》。
板书课题:狐假虎威。
这样导课让学生利用学过的课文和生动的实物挂图连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从插图中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4.解题让学生齐读课题,加深印象,对应插图初步理解课题中的“狐”指狐狸,“虎”指老虎,“威”是威风。
这些学生很容易理解,对于“假”暂时设疑在下面打上红点,并设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让学生学完寓言后再回答。
这样让学生每一次读书都是“有的放矢”,不仅仅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同桌互读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养成了预习新课的习惯,所以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读通课文并不难,但对于少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我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读,互相听,不会读的互相教一教,这样就照顾了所有学生,好的学生读得更好,差的学生在好生的带动下至少能够读通。
2.检查读书情况①开火车读生字卡片,②指名读去拼音的生字词,③组词读让学生对生字能够读准字音,达到会读的目的。
④引导学习多音字“朝”。
这样多形式的读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和生字更加熟悉。
3.初步识记,描红部分生字。
让学生自由记忆生字字形并描红,认为难写、难记的生字打上着重号。
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4.学生交流反馈,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学习记忆生字的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加强生字的学习记忆。
5.结合学生的交流反馈重点指导“派”和“威”的写法。
达到初步识记会写一部分生字的目的。
(三)再读课文,理解题意1.小组比赛读,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检查学生的课文是否真的读通了。
并及时给予评价,以红花奖励小组。
2.默读课文,读后在文中用“~~~~”勾画出能说明题目意思的一句话。
因为默读不出声音,教室里非常安静,给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
3.交流反馈。
先同桌交流勾画内容,再指名反馈。
这样做,给予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培养了学生简单初步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用文中的语句理解题意,还降低了学生理解上的难度也完成了解题时留下的疑问,前有呼,后有应,让学生理解了题目的意思,也理解了“假”是“借着”的意思,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1.角色分析这篇课文是一篇很好的朗读训练的素材。
在朗读训练前,我先引导学生从老虎和狐狸的性格及当时的情况分析,找好感情朗读的基调。
2.小组合作,围绕故事内容,找重点词。
这样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
3.指名反馈,教师相机板书:摇尾巴、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跟、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吓百兽(跑)。
4.分角色朗读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分角色朗读他们比较感兴趣,因为他们能在朗读中表现自我,再说分角色朗读又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我再通过及时的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适当的教师范读指导,给了学生朗读上的示范和指导,让学生有样可依。
(五)读、演结合,体会寓意1.读、演结合。
爱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
我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狐狸神气活现、大摇打摆的样子以及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神态,可以借助课件或插图,让学生体会并理解这几个词,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形象地表演,学生一定非常感兴趣,课堂气氛也一定会很活跃,这也是课后的一个练习要求。
这一教学过程迎合了学生爱表现的天性及心理需求,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情感的体验,然后再通过积极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表演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谈感受,解寓意。
通过表演读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最后我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寓意。
这样就使理解寓意化难为易(六)总结复述,布置作业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次感受课文内容。
2.读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也就是复述课文。
这是检验学生是否学懂课文的一个较好的方法。
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复述课文,这是教学的重点,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讲故事”比用“复述课文”更适合他们的心里需求。
3.布置学生回家把这个寓言故事讲给家长听。
讲故事是学生展现自我的一个很好的机会,这样做还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七)说板书下面是我根据课文的教学内容和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的板书:8 狐假虎威借着摇跟神气活现半信半疑摇头摆尾东张西望吓跑(百兽)这个板书充分体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突出了重难点,对比鲜明,充分体现了狐狸的狡猾,仗势欺人及老虎不动脑筋任由狐狸利用的憨样,是学生复述课文的拐杖。
整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1.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2.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3.利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好生带动差生,人人动口动脑动手,把课堂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体现了课堂的主体性教学。
4.以读促学,读中感悟,整堂课的教学环节都贯穿了读,学生读书的时间比较充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基本上都是从读中感悟出来的。
《狐假虎威》说课稿二一、教材分析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没有本领。
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
全文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和表演。
二、学情分析学生年龄小,容易被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因此,本课学习起来并不难。
本课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学生朗读的欲望很强,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文,读后分析人物特点。
此外,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让学生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学习词汇,明白寓言故事三、教法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准,以读代讲,在反复诵读中体验课文情境,感悟文章主要思想感情。
因此本课采用诵读法和讲解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教学媒体为辅助,利用白板的聚光灯、拖拽、擦除等功能,让学生在生动、形象、愉悦的情境中品读、感悟课文。
四、学法本篇课文的学习主体是小学中年级儿童,他们在语文知识和能力水平方面还不是很高,还不能独立由语言文字来切实感悟文章深意。
因此,学生要融入一定的课文情境,合作交流,反复诵读,这样才能体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六、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揭示寓意。
七、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导入: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忍不住地走出家门。
看,这是谁?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狐狸和老虎吗?(聪明、狡猾;凶猛、威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狐狸和老虎之间的故事。
(板书课题:狐假虎威)(二)品读课文,感受体味。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在书上找一找,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老虎本的威猛?(理解:窜过、扑过去、逮住了)(2)指导朗读。
多么凶猛的老虎啊,你们这么读,让我感到狐狸未必被老虎逮到。
再读——齐读。
2.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教师导入:老虎多么凶猛,眼看狐狸就要成为老虎口中的美味佳肴,接下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请大家自己读读2—5自然段。
⑴指名分角色读2~5自然段,其他同学用横线画出狐狸的话,用波浪线画出老虎说的话,注意表示它们的神态和动作的词。
{多媒体出示课文}(2)集体讨论:①“狐狸的眼珠子骨碌一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狐狸在想什么呢?②“扯着嗓子说”是什么意思?③“你敢吃我?”这句反问句是什么意思?该怎样读狐狸的话?(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具有威吓性)④老虎听了狐狸的话有什么反应?画出描写老虎动作的词。
(一愣、松开了爪子)这两个动作说明了什么?老虎为什么被蒙住呢?(3)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诵课文。
【多媒体出示课文,抓住对狐狸的说话语气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狐狸面对老虎其实是胆怯的,更突出狐狸的本质的狡猾。
】3.学习六至八自然段。
教师导入:接下来狐狸又想出了什么招数,想在老虎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请大家自己读读6—8自然段。
(1)指名读文。
(2)分组讨论:既然老虎放了狐狸,狐狸为什么不赶快逃命,反而要带老虎在百兽前走一趟呢?(验证自己刚才所编造的谎言)(3)它们往森林走的时候各是什么样子?你读懂了吗?狐狸是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是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4.表演配音(四)揭示寓意、拓展升华。
1、导入:百兽是被谁吓跑的?(老虎)从哪里看出是被老虎吓跑的,而不是被狐狸吓跑的?填空:原来()是借着()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总结:人们把“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比喻借别人的威势来吓唬人的行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