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违约损失率研究与ISDA’s全球风险管理活动
新巴塞尔协议和操作风险监管原则

?新巴塞尔协议和操作风险监管原则新巴塞尔协议和操作风险监管原则钟伟沈闻一摘要:一个典型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应该包含辨识和定义公司所面临的风险,评估它们的强度,使用各种手段来缓释风险,并且为潜在的损失配置资本和计提准备等基本要素,目前国际上优秀的商业银行主要是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来完善风险管理系统的,但是不是所有的风险都能够很容易地被量化并且纳入模型之中。
90风险,????????????Morgan对于操作风险的定义是,操作风险是各公司业务和支持活动中内生的一种风险因素,这类风险表现为各种形式的错误、中断或停滞,可能导致财务损失或者给公司带来其他方面的损害。
英国银行家协会(BBA)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或外部事件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从1998年至今,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定义均沿用了BBA的定义????????????。
????????????操作风险按风险类型可以分为四种,分别为内部操作流程,人为因素,体制因素和外部事件;按风险因素可以分为七种类型,包括:内部欺诈(Internal????????????fraud);外部欺诈(Externalfraud);雇员活动和工作场所的安全问题(Employm entpracticesand????????????workplacesafety);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的安全问题(Clients,products&busin ess????????????practices);银行维系经营的实物资产损坏(Damagetophysical)等英国(这????????????。
此外,在BBA,ISDA,RMA所作的全球性调查中(该调查覆盖了54%的全球性大规模银行,5%的投资银行,5%的资产管理公司,9%的财务公司和27%的现金中心和零售银行),发现已有84%的银行实行了操作风险管理,其中30家机构有自己的操作风险定义和政策,24家机构对跨国公司操作风险进行评估,22家机构将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相联系,19家机构执行和发展了操作风险自我评估体系,18家机构进行了操作风险管理训练。
ISDA

ISDA主协议ISDA的全称是国际掉期交易协会(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ISDA),是一家非营利性组织,成立于1985年,目前有来自46个国家超过600个机构会员,其中包括世界主要从事衍生性商品交易的金融机构、政府组织、使用OTC衍生性商品管理事业风险的企业以及国际性主要法律事务所等。
ISDA自成立以来,在衍生商品品种、ISDA法律文件、净额结算(netting)及担保品(Collateral)方面的法律意见以及风险管理具有显著的贡献或参与。
同时也致力于参与各国政府机关维持密切沟通管道,促使这个交易市场更健全发展。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监管包括事前(exante)的规管和事后(expost)的争议处理,包括官方监管和行业自律,包括国内监管安排和国际监管合作等。
交易所市场更多接受官方监管,OTC 市场(场外市场)主要依赖行业自律。
下面将就行业自律和官方监管这两个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行业自律历史上,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不像证券市场那样受官方监管较多,近年来,监管更是不断私人化。
行业自律包括事前和事后两方面。
事前的行业自律主要包括国际互换和衍生产品协会(ISDA)为OTC产品及其交易制定的规则和各个交易所和自律机构为交易所产品及其交易制定的规则。
事后的监管主要是指争议的处理。
OTC市场主要由民间规则制约,这些规则的源泉是ISDA制定的相关文件。
ISDA成立于1985年,是代表OTC市场主要参与者的一个全球性行业协会。
目前有550个机构会员,来自于全球41个国家。
其目标是促进所有成员金融衍生业务的高效发展,制定和维持金融衍生产品的标准化文本。
ISDA 包括三级会员:主要会员、辅助会员和定购者。
只有主要会员具有投票权,可以成为ISDA的官员,主要会员限于交易商,ISDA由大型交易商主导。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最终用户可以成为会员,但没有投票权,不能在ISDA任职。
人民币CDS产品的初步设计、定价及相关思考

人民币CDS产品的初步设计、定价及相关思考一、合理发展人民币信用衍生产品日益迫切当前愈演愈烈的美国次贷危机部分是由于滥用金融衍生产品所造成的,也是对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特点和缺陷的综合检验与反映,但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次贷危机也证明了一些衍生产品的积极作用,如信用违约互换等产品,因为该类产品结构简单透明,并且为投资人提供了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功能,在危机状况下起到了有效保护投资人的重要作用。
而当前人民币市场的信用衍生产品,缺乏合理、市场化的信用风险定价,这已严格抑制了企业、机构通过债券市场进行正常的投融资活动,市场融资效率受到很大影响。
从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中学习信用风险管理的经验,适时推出合理有效、清晰透明的信用衍生产品已十分必要。
2007年10月银监会下发《关于有效防范企业债担保风险的意见》,要求商业银行不再为企业债发行提供担保,因此企业债券的发行只能采用集团担保、第三方担保或无担保的形式。
这一举措是推动信用风险市场化定价的重要举措,但在缺乏信用风险定价基准和相关衍生产品的情况下,发行企业的信用风险是被动地进入市场定价阶段。
无担保债券要求投资者完全承担发行体的信用风险。
但当前国内投资者多数尚不具备对信用风险进行定价的能力,且国内缺乏对冲信用风险的工具和市场,投资者对信用风险只能简单持有,这不仅使信用类债券定价陷入困境,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也面临严重瓶颈。
截至2008年6月底,企业类债券余额5890.45亿元,仅占人民币债券市场总额的4.27%,而其中真正无担保的纯企业信用类债券则更加稀少,发行的无担保纯信用类企业债券(不含短期融资券)为855亿元,占企业类债券发行总量的48.5%(见图1)。
其中的中期票据,是今年人民银行发行信用类债券的有益探索,全部为无担保产品,但仅限于5年以内期限,且已被暂时停发。
如将其扣除,截至2008年6月底,当年发行的其他信用类债券为120亿元,仅占当年企业类债券发行总量的11.67%(见图2)。
信用违约互换与CDS解析全集

信用违约互换与CDS全解析一、信用违约互换简介1、信用违约互换的定义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 CDS)又称为信贷违约掉期,是进行场外交易的最主要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之一,也是目前全球交易最为广泛的场外信用衍生品。
信用违约互换是一种能够将参照资产(Reference Obligation)的信用风险从信用保护的买方(Protection Buyer)转移给信用保护卖方(Protection Seller)的金融合约。
在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中,违约互换购买者定期向违约互换出售者支付一定费用(称为信用违约互换点差),而当参照实体(Reference Entity)一旦出现信用类事件(主要指债券主体无法偿付),违约互换购买者将有权利将债券以面值递送给违约互换出售者,从而有效规避信用风险。
违约互换的出售者向购买者所遭受的损失进行的这种赔付是一种或有偿付,即当合约到期时,如果参照实体没有发生任何信用事件,则信用保护的卖方无需向买方进行任何资金支付,合约终止。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A借钱给了B,每年得到一定的利息,到期B还本付息,但是借出去的钱总有一定风险,万一B未能按时将钱还给A,则A会遭受损失。
此时C提供一项服务,只要A 支付给C一定部分的利息或保险费用,若B未能按时偿付A的本息,由C来对A进行偿付。
这个A和C达成一致协议所签订的合约就是CDS。
此外,C还可能将CDS打包后再卖给其他人,这样风险就会层层传递下去。
查看原图通常CDS交易发生在两个参与主体之间,购买CDS称作购买保护或多头保护,违约互换的购买者被称作“信用保护的买方”,出售CDS称作出售保护或空头保护,违约互换的卖方被称作“信用保护的卖方”。
信用保护的买方一般为银行,卖方通常为投资银行或主承销商。
参考实体违约才会触发违约互换,违约和违约事件的概念略有不同,违约事件情况是由有关金融交易的法律文件中所规定的事件。
根据国际互换和衍生工具协会(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以下简称ISDA)有关的信用违约互换的标准文件(2003),违约事件包括:(1)破产,无力偿还破产导致触发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分析师如何评估企业的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

信用分析师如何评估企业的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信用风险是金融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而对于信用分析师来说,评估企业的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是他们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信用分析师如何进行这样的评估,并介绍相关的方法和技巧。
一、违约概率评估违约概率是指企业在特定时间内无法履行其债务的可能性。
评估企业的违约概率需要收集并分析大量的数据,以了解该企业的财务状况、行业环境、市场竞争力等因素。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和指标用于评估违约概率:1. 财务比率分析:信用分析师通常会分析企业的财务比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杠杆比率等,以确定企业的偿还能力和财务风险。
2. 信用评级模型:信用评级模型是一种基于统计学和经济学原理的模型,用于预测企业的违约风险。
这些模型通常基于历史违约数据和相关变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企业的违约概率。
3. 行业研究和趋势分析:了解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环境和市场趋势对评估违约概率非常重要。
信用分析师可以分析行业的发展前景、竞争格局、供需关系等因素,进而评估企业的违约概率。
二、违约损失评估违约损失是指在企业违约时,债权人可能面临的损失。
评估违约损失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企业的偿还能力、资产质量、担保品价值等。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和指标用于评估违约损失:1. 担保物估值:对于有担保的债务,信用分析师需要评估担保品的价值,以确定在违约情况下债权人可能获得的回报。
担保物估值通常需要进行独立评估或参考市场价格。
2. 违约矩阵模型:违约矩阵模型是一种常用的评估违约损失的方法,它基于历史违约数据和违约事件发生时债权人损失的比例。
通过分析各种违约情况的概率和损失比例,信用分析师可以估计企业违约时债权人可能面临的损失。
3. 经济环境影响分析:经济环境对企业的违约损失有着重要的影响。
信用分析师需要考虑宏观经济因素,如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行业景气度等,以评估企业违约时可能面临的损失。
三、综合评估方法信用分析师通常会综合使用多种方法和技巧来评估企业的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
抵押贷款的违约损失率(LGD)研究

抵押贷款的违约损失率(LGD)研究摘要:新巴塞尔资本协定将违约概率(PD)和违约损失率(LG D)纳入监管资本衡量的大体框架,国际活跃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指标已从不良贷款率转向PD和LGD。
本文简要综述了国际上LGD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功效,并对国内商业银行抵押贷款LGD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与管理建议。
关键词:新巴塞尔资本协定,抵押,违约损失率自巴塞尔新资本协定将违约概率(PD)和违约损失率(LGD)一同纳入监管资本衡量的基本框架以来,违约损失率(LGD)引起了监管界、业界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
一、关于违约损失率(LGD)的研究综述违约损失率LGD(或1—回收率)是指预期违约的损失占风险暴露(exposure)的百分比,违约时风险暴露(EAD,exposure at defaul t)是指由于债务人违约所导致的可能承受风险的信贷业务的余额。
反映信用风险的重要指标—预期损失率(Expected Loss, EL)是LGD 和PD的乘积,即:预期损失率(EL)=LGD × PD。
(一)国外及港台的研究企业举债取得资金的主要渠道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的各项公司债具有次级市场价格,违约后可以通过该债务工具违约后一定时点的市场价格为基础估算违约损失率。
对于间接融资,则需依靠银行积累的违约贷款数据资料来推估违约损失率。
公开市场资料较易取得,因此违约损失率的研究也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
Robert C. Merton于1974年发表的“on the Pricing of Corporate De bt: the Risk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一文是现代信贷违约概率和回收率分析的理论基础文章。
其不足之处是没有解决信用资产质量的实际观测问题,在实证中的应用受到限制,这也是模型诞生后大量后续工作的重心所在。
针对Merton(1974)模型在实证应用领域的困难,有若干文献尝试提供变通的解决办法。
CDS的意思

Cds[编辑本段]1.内容分发服务内容分发服务(Content Distribution Service)的缩写,CDS.内容分发服务是互联网的一项新技术。
是否具备CDS已成为衡量IDC综合能力的标志之一;是否具备全国或全球范围内的内容分发网络(CDN,Content Distribution N etwork)已成为ICP等选择合作伙伴的考虑因素之一。
本文将着重介绍CDS的技术原理及应用状况。
内容分发技术主要是针对各类门户网站。
电子商务网站、专业类以及社区类网站而提供的服务。
通过此种服务使各地的Internet客户在访问这些网站时,可以访问最接近本地缓存服务器中缓存的内容,从而缩短请求响应时间和网络延迟,减轻网站服务器的负载。
目前,内容分发技术已被国际上许多IDC服务提供商应用,如Adero、CacheWa re、Exdous、Digital Isand、Mirror Image Internet等。
据Forrester研究机构调查:Y 网站的页面访问量达到约6亿次/天,其中48%的页面访问是由其租用Aka mai公司的缓存服务器来完成的。
由此可见,内容分发技术不仅给采用此技术的网站带来被访速度上的优势,而且也为提供此项增值服务的IDC服务供应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我国的各大基础网络运营商也已开始逐步建立并提供各种形式的CDS。
1 CDS技术众所周知,ISP所提供的上网带宽以及网站接入带宽所造成的网络延迟是影响上网访问速度的主要因素。
在有效解决Internet带宽问题的同时,专家们也在研究如何使网站服务器与各地的客户尽可能地“接近”,从而减少访问请求和响应所途经的网络节点,达到缩短网络时延的目的。
缩短网站与客户之间“距离”的方案主要有两种。
方案一:在各地建立网站远程镜像站点。
网站异地镜像服务的实现方式是:通过更新数据中心用户DNS中的域名记录,把广域网负载平衡设备设置为用户应用服务器的指定授权域名解析服务器,从而当Internet客户访问该网站时,广域网负载平衡设备即会接收到该Internet客户的域名解析请求,并依据一定的负载平衡算法为该客户就近访问该网站“指明道路”。
AIG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及启示

AIG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及启示王茂琪1摘要:在这一轮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国际集团公司(AIG)成为最严重的受害者之一。
本文分析了AIG在此次危机中陷入财务困境的直接诱因及5个深层原因,提出了需要重新审视我国保险业国际化、多元化发展思路的观点,以及对我国保险业的3点启示。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美国国际集团(AIG),信用违约掉期合约(CDS)美国国际集团(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Inc,下简称AIG)是美国最大的保险集团之一,根据2008福布斯全球2000大企业排行榜,AIG列全球第18位。
2008年9月16日,美联储向由于次贷危机陷入财务困境的AIG提供了850亿美元贷款,作为代价,美联储将持有AIG 79.9%的股权,而AIG需要出售资产以偿还这笔巨额债务。
10月8日,美联储宣布,再次向AIG提供高达378亿美元的贷款,用以帮助AIG补充资金流动性,此时的AIG实质上已经被收归国有。
探究AIG在次贷危机中失足的背后原因,罪魁祸首应该是AIG旗下的金融产品部门(AIG Financial Product,下简称AIGFP)发行的大量信用违约掉期合约(下简称CDS)。
但AIG事件背后还有很多深层次原因,其中自身风险控制不力和外部监管缺失,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同时,AIG的失足也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保险业多元化战略的发展思路。
由于一味地追求业务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可能会导致很多风险不能得到很好识别和控制,这一点对尚处于开放初期的中国保险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
1、导致AIG陷入财务困境的直接原因1.1 AIG并非失足于传统保险业务表1是AIG 2008年前三个季度的经营情况数据。
从这张表可以看出,2008年的前三个季度,AIG的核心保险业务并没有出现亏损,反而比2007年同期有6.8%的增长。
但是投资收益的下降和在CDS产品方面的亏损,导致了AIG的财务状况急剧恶化。
新PD、LGD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原理

7.78 15.61 21.24 25.20 27.91 30.26 31.79 32.98 33.95 34.93 35.92 36.91 37.99 39.72 39.62
11.22 20.45 27.46 31.92 35.14 37.59 39.66 40.97 41.76 42.27 42.83 43.24 43.46 43.70 43.95
——《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 第444条
二维评级与信用风险量化
ISDA— The 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 BBA — The British Bankers’ Association RMA— The Risk Management Association
内部评级的治理结构与流程
数据管理与IT系统
什么是客户评级
客户评级本质上是依据一定的评级标准或风险因素对 借款人/机构信用等级的划分。 风险的同质性 同一信用等级内的借款人/机构应当具有类似的风险特征
等级的区分度
不同信用等级间的借款人/机构应当具有不同的风险特征 风险的数量化
不同的信用等级应当表示不同的风险程度
PD、LGD在风险管理中的 运用原理
PD、LGD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原理
一、评级量化结果应用概述 二、违约概率与损失计量 三、RAROC与贷款定价 四、客户评级与限额设定 五、风险预警和报告
一、评级量化结果应用概述
银行使用评级进行信贷决策、管理信用风险有五六十年的历史;90年 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信用风险评估方法不断推陈出新,管理技术日 臻完善,推动了信用风险向科学地量化的方向发展。
AA+ AA AAA+ A ABBB+
常用的违约风险评级模型

常用的违约风险评级模型
常用的违约风险评级模型包括以下几种:
1. Moody's KMV模型:该模型基于KMV公司开发的一种违
约概率模型,在企业级别评估违约风险。
该模型结合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市值以及市场波动情况等因素,计算企业的违约概率。
2. Altman Z-Score模型:Z-Score模型是美国学者Edward Altman开发的一种多变量线性判别模型,用于评估企业的违
约风险。
该模型以企业的财务指标为输入变量,包括债务比率、净营收比率、市值比率等,通过计算Z-Score来评估企业的违
约概率。
3. S&P评级模型:标准普尔评级机构开发的一种违约风险评
级模型,用于评估债券的违约概率。
该模型基于债券发行人的财务情况、市场条件以及行业风险等因素,对债券进行评级,从AAA到D不同级别表示不同的违约风险。
4. Fitch模型:Fitch评级机构开发的一种违约风险评级模型,
用于评估企业的违约概率。
该模型基于企业的财务指标、市场条件以及行业风险等因素,对企业进行评级,从AAA到D不
同级别表示不同的违约风险。
5. Basel模型:巴塞尔协议中规定了一套风险评级模型,用于
评估银行的违约风险。
该模型基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管理能力等因素,对银行进行评级,从1到7不同级别表
示不同的违约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评级模型可能适用于不同的行业和情况,选择合适的评级模型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摩根大通伦敦鲸巨亏暴露的风险控制问题(可编辑)

摘要金融衍生品是一把双刃剑。
金融衍生品能够在现今社会得到飞速发展主要是金融全球化的影响,同时由于金融自由化的步伐的加快 ,各种与市场相关的风险也应运而生。
金融衍生品能够很大程度上达到降低市场风险的目的,但是投资者不仅仅是在转移风险,还可以投机。
也就是说, 潜伏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的风险是很大的。
所谓摩根大通伦敦鲸巨亏事件,具体是指发生在衍生交易产品交易中并且是全球金融处于非稳定状态下的独立风险事件。
在这种风险事件中的高风险在于衍生交易产品自身高的杠杆率,衍生交易产品实行的大多是保证金的交易,也就是说在缴纳少量保证金的条件下能够交易的产品价值可以高于保证金数倍。
在套期保值的交易中,如果现货与衍生交易的产品价值不匹配,那么交易主体额外收益或者亏损就可能超过现货的市场价格。
在投机交易的条件下,随着交易市场运行方向的不断变动,交易主体的盈利或者亏损将会多于保证金数倍。
加上目前我国不少企业都涉足衍生交易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好衍生交易风险是每一个企业的首要任务。
本文在摩根大通伦敦鲸巨亏事件的案例上,首先分析研究了伦敦鲸事件的背景和发生过程,并深入探讨了巨亏暴露出的问题,接着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文章最后为我国企业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许多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借鉴以往案例来综合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中储棉和国储铜事件、雷曼兄弟、巴林银行、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等等巨型企业的倒塌事件,结合我国金融行业背景从风险控制角度独立分析摩根大通伦敦鲸巨亏事件及其原因,从而为我国企业加强风险控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AbstractThe huge losses of JPMorgan Chase London whale is an independent risk even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global economy and financial instability arising from derivative products trading. It has a significant risk of derivatives products because of the high leverage. Because the products are mostly derived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rgin trading transaction, you can pay less margin trading margin products several time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hedging transactions, if the spot and derivatives trading product does not match the value of the transaction subject traders may get more additional gain or loss than the spot market price. In speculation trade, along with the trends of market direction, the subject of the trade will gain several times more profits than the margin of profit or loss in the transaction. Coupled with many Chinese companies large involved in derivative products, strengthening internal control and managing derivative risk is a primary task of every enterprise.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s to learn from the 2004 China Aviation Oil ( Singapore ) Corporation , the storage of cotton in 2005 and the State Reserve copper , Lehman Brothers, Barings Bank , 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 collapse huge corporate events risk control analysis methods, combined with China's financial industry background from a risk management perspective of an independent analysis of JP Morgan in London whale huge loss events and their causes so as to strengthen risk control of Chinese enterprises made constructive comments .导论美国货币监理署的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第四季度全球衍生品总敞口达到707亿美元,如果得不到控制,如此庞大的衍生品敞口很可能会对全球金融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新PD、LGD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原理

7.78 15.61 21.24 25.20 27.91 30.26 31.79 32.98 33.95 34.93 35.92 36.91 37.99 39.72 39.62
11.22 20.45 27.46 31.92 35.14 37.59 39.66 40.97 41.76 42.27 42.83 43.24 43.46 43.70 43.95
0.59 1.62 3.35 4.94 6.29 7.62 8.88 9.41 10.43 11.20 11.75 12.24 12.67 13.14 14.02
0.87 2.78 5.14 7.32 9.43 11.56 13.20 14.69 15.86 16.81 17.87 19.71 19.08 19.18 19.29
AA+ AA AAA+ A ABBB+
8.50% 12.00% BBB
12.00%
20.00%
100%
20.00%
100.00%
100%
BBBBB B
平均违约 概率 0.21%
0.43% 0.70% 1.17% 1.97% 3.56% 5.68% 7.41% 10.05%
21.40% 30% 100%
●信用评级理论、资产组合管理理论、风险回报理论的发展 ●引入统计和数学的方法使风险的量化成为可能; ●信用风险建模技术(基于历史数据的挖掘技术和提取技术
来建立基础统计模型) ●历史违约数据的积累(信用风险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计量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鼓励商业银行 自主研究风险的测量和管理方法,既强化了银行进行风险管理和建立 内控机制的责任,又增加了银行风险管理手段的灵活性。
信用违约互换与CDS解析全集

信用违约互换与CDS全解析一、信用违约互换简介1、信用违约互换的定义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 CDS)又称为信贷违约掉期,是进行场外交易的最主要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之一,也是目前全球交易最为广泛的场外信用衍生品。
信用违约互换是一种能够将参照资产(Reference Obligation)的信用风险从信用保护的买方(Protection Buyer)转移给信用保护卖方(Protection Seller)的金融合约。
在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中,违约互换购买者定期向违约互换出售者支付一定费用(称为信用违约互换点差),而当参照实体(Reference Entity)一旦出现信用类事件(主要指债券主体无法偿付),违约互换购买者将有权利将债券以面值递送给违约互换出售者,从而有效规避信用风险。
违约互换的出售者向购买者所遭受的损失进行的这种赔付是一种或有偿付,即当合约到期时,如果参照实体没有发生任何信用事件,则信用保护的卖方无需向买方进行任何资金支付,合约终止。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A借钱给了B,每年得到一定的利息,到期B还本付息,但是借出去的钱总有一定风险,万一B未能按时将钱还给A,则A会遭受损失。
此时C提供一项服务,只要A 支付给C一定部分的利息或保险费用,若B未能按时偿付A的本息,由C来对A进行偿付。
这个A和C达成一致协议所签订的合约就是CDS。
此外,C还可能将CDS打包后再卖给其他人,这样风险就会层层传递下去。
查看原图通常CDS交易发生在两个参与主体之间,购买CDS称作购买保护或多头保护,违约互换的购买者被称作“信用保护的买方”,出售CDS称作出售保护或空头保护,违约互换的卖方被称作“信用保护的卖方”。
信用保护的买方一般为银行,卖方通常为投资银行或主承销商。
参考实体违约才会触发违约互换,违约和违约事件的概念略有不同,违约事件情况是由有关金融交易的法律文件中所规定的事件。
根据国际互换和衍生工具协会(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以下简称ISDA)有关的信用违约互换的标准文件(2003),违约事件包括:(1)破产,无力偿还破产导致触发信用违约互换。
财政部关于印发《地方政府外债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地方政府外债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08.02.05•【文号】财金[2008]20号•【施行日期】2008.02.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债正文财政部关于印发《地方政府外债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08年2月5日财金[2008]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为规范和加强地方政府外债风险管理工作,积极规避汇率、利率变动等市场风险,有效控制和降低外债成本,依据《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赠款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38号)和《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债风险管理工作的通知》(财金〔2007〕84号),现将我们制定的《地方政府外债风险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为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将《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债风险管理工作的通知》(财金〔2007〕84号)附上,供你们参考。
附件:1.地方政府外债风险管理暂行办法2.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债风险管理工作的通知(只发主送单位)(略)附件1:地方政府外债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地方政府外债风险管理工作,有效规避外债风险,依据《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赠款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38号)和《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债风险管理工作的通知》(财金〔2007〕84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地方政府外债(以下简称外债)是指省级(含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同)财政部门负责管理的通过财政部和银行转贷借入本地区的全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含一、二、三类项目贷款)。
本办法所称外债风险主要指因国际资本市场汇率、利率变动而导致外债成本增加的市场风险。
外债风险管理是指在符合国家外债外汇管理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利用适当的金融工具或产品进行交易,以规避外债风险,降低外债成本,同时,严格控制为偿还外债本息而存放的外汇资金规模和时间,严禁规模过大和存放期限过长。
信用风险管理的法规与合规要求

信用风险管理的法规与合规要求信用风险是指在金融活动中,债务人或担保人无法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其债务或担保责任,导致债权人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
为了规范金融市场,维护金融秩序,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与合规要求,以确保金融机构能够有效管理信用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信用风险管理的法规与合规要求。
一、信用风险管理的整体要求1. 法规的制定依据各国的信用风险管理法规制定主要依据国家的金融法律法规、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和金融市场运行特点等因素。
这些法规致力于促进金融机构的稳定经营和风险控制,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2. 信用风险管理的核心原则信用风险管理的核心原则包括风险分析与评估、建立适当的风险管理框架和制度、制定风险政策和限额、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程序等。
3. 合规与监管要求金融机构必须依照国家法规与合规要求,建立与实施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并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和审查。
金融机构需要向监管部门报告信用风险管理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可能的风险。
二、国内1. 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信用管理暂行办法》此法规规定了商业银行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包括开展客户信用评级与决策、建立征信制度、风险防范和风险暴露管理等。
2. 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个人信用报告征集与使用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规定了商业银行个人信用报告的征集与使用,以及个人信用信息的保护、查询与纠正等事项,保障个人隐私权和个人信用信息的安全。
3. 中国银保监会《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指引》该指引是针对全部金融机构而制定的,强调了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指导原则,包括信用风险管理框架、信用风险评估与控制、信用风险相关制度等。
4. 中国银保监会《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指引》该指引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要求,包括流动性风险管理、利率风险管理、外汇风险管理等方面。
三、国际1. 巴塞尔委员会《巴塞尔III》协议该协议是国际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发布的一份全球性的监管标准,旨在加强银行的资本充足性和风险管理。
考虑ESG_表现的企业违约风险预警研究

摘要:近年来,企业ESG 表现(即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治理水平方面的表现)在违约风险预警中的作用得到了广泛关注。
使用2020年和2021年共417家A 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探究ESG 表现与企业违约风险之间的联系,构建加入ESG 指标的企业违约风险预警模型,同时进行样本内检验和样本外预测。
结果显示,ESG 表现与企业违约风险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较高的ESG 得分对应着更低的违约风险,且这种负向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
加入ESG 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预警模型的准确度,有效降低第二类错误。
研究结论为考虑ESG 因素的企业违约风险研究提供了更有力的参考,并对ESG 指标在金融市场上的应用提出了相关建议,对助力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绿色金融;ESG 表现;企业违约风险;预警模型;Logistic 回归文章编号:1003-4625(2023)04-0045-13中图分类号:F832.5文献标识码:A刘学娟1,常如月1,张静怡1,邸浩2(1.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2.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100020)考虑ESG 表现的企业违约风险预警研究收稿日期:2022-12-21基金项目:本文为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北京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及管理对策研究”(20JCB06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学娟(1982—),女,河北沧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风险管理;常如月(1999—),女,河北张家口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风险管理;张静怡(1997—),女,河北承德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风险管理;邸浩(1986—),男,山东临沂人,博士,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投资。
一、引言在“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等全球化风险蔓延的大背景下,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峻的威胁与挑战(刘宽红,2012)[1]。
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冲击,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意识到追求短期高回报的经济发展是不现实的,长期稳健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未来社会的主流。
CDS是具体事什么

CDS是怎样一个东西?什么是CDS ?所谓CDS,用通俗的金融语言来说,就是将违约风险定价并买卖,当债券的违约风险低时,那么价格就低,当债券的违约风险高时,那么价格就高,说白了,CDS就是风险权证。
比如A发行债券,B购买债券,但是B担心债券风险,于是C提供担保,只是这种风险权证可以转让。
我们知道,CDS在美国次贷危机期间大发神威,将很多金融机构搞得破产的破产,被兼并的被兼并,非常狼狈,它能将风险对冲、转移,但也容易引起连锁性的系统风险,可谓一把双刃剑。
将股指期货当做股市的风险对冲武器的话,但股指期货同样带来了中国股市的绵绵熊市,因为股指期货套保的因素越来越低,投机做空的力量越来越强,原本的套保对冲的作用减弱,投机肆虐的力量加强。
CDS也可以看做债市的股指期货,因此CDS就如股指期货对股市的影响一样,也必然对债市带来长期深远的影响。
A、从此债市的刚兑将会被频繁打破,真正回归市场化机制,因为有了CDS,可以进行风险对冲,即使刚兑打破,很多金融机构也可以对冲风险,不至于血本无归。
B、对当前的债市影响是偏正面的,当前债券违约频发,尤其是大金额债券项目,给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C、如果推出CDS,那么在债券风险频发的特殊时期,有利于提高大家购买债券的信心,因为同时可以买入CDS对冲,不会导致大量债券发行卖不出去。
D、但是同样要明白,CDS是把双刃剑,可能会导致债券市场故意被做空,或者主动违约,然后被一些投机机构提前买入CDS套利。
这是在特殊时期,推出的一项完善机制,但是在房地产泡沫比较大,违约频发的情况下,这是一把非常锋利的武器,正如一把菜刀,你可以用来切菜,但也可以用来做其它事情。
我们就打个比方说中国推出CDS的目的是什么:自从中国的CDS制度刚出台后,大量的文章和分析解读为,这是空头的大武器,是为了做空房地产,因为美国次贷危机前,正是因为美国的大空头利用CDS做空美国房市,引发了房地产泡沫的破灭。
由房地产泡沫的破灭,进而引发了美国的金融危机,如此肆虐美国的大杀器,进入中国,自然会被一些人联想到是用来做空中国房地产的。
cds是什么意思

cds是什么意思信用违约互换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又称为信贷违约掉期,也叫贷款违约保险,是目前全球交易最为广泛的场外信用衍生品。
ISDA(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于1998年创立了标准化的信用违约互换合约,在此之后,CDS交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信用违约互换的出现解决了信用风险的流动性问题,使得信用风险可以像市场风险一样进行交易,从而转移担保方风险,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发行债券的难度和成本。
贷款违约保险的内容是:定义:A:申请贷款者B:放贷者(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C:保险提供者流程:A向B申请贷款,B为了利息而放贷给A,放贷出去的钱总有风险(如A破产,无法偿还利息和本金),那么这时候C出场,由C对B的这个风险予以保险承诺,条件是B每年向C支付一定的保险费用。
如万一A破产的情况发生,那么由C补偿B所遭受的的损失。
信贷违约掉期是一种新的金融衍生产品,类似保险合同。
债权人通过这种合同将债务风险出售,合同价格就是保费。
如果买入信贷违约掉期合同被投资者定价太低,当次贷违约率上升时,这种“保费”就上涨,随之增值。
CDS(信用违约掉期)是一种发生在两个交易对手之间的衍生产品,类似于针对债券违约的保险。
CDS的购买者通常向卖方付款,购买某种债券如果违约,可从卖方获得的赔偿,合同可能长达一至五年。
其价格以BP表示,价格越高代表双方认为债券违约的可能性越大。
1000个BP即相当于1标准合同为针对1000万美元的债券,每年要付年保险费100万美元。
CDS也常常会被对冲基金、投资银行等用于对赌某家公司的未来是否会破产,而交易者并不真的持有某家公司的债券。
美国CDS的市场规模巨大,覆盖的债券和贷款的市场高达62万亿美元。
在CDS合约中,CDS买方定期向CDS卖方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个费用一般用基于面值的固定基点表示。
如果不出现信用主体违约事件,则CDS卖方没有任何现金流出;而一旦信用主体出现违约,CDS卖方有义务以现金形式补偿债券面值与违约事件发生后债券价值之间的差额,或者以面值购买CDS买方所持债券。
cds是什么意思

cds是什么意思信用违约互换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又称为信贷违约掉期,也叫贷款违约保险,是目前全球交易最为广泛的场外信用衍生品。
ISDA(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于1998年创立了标准化的信用违约互换合约,在此之后,CDS交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信用违约互换的出现解决了信用风险的流动性问题,使得信用风险可以像市场风险一样进行交易,从而转移担保方风险,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发行债券的难度和成本。
贷款违约保险的内容是:定义:A:申请贷款者B:放贷者(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C:保险提供者流程:A向B申请贷款,B为了利息而放贷给A,放贷出去的钱总有风险(如A破产,无法偿还利息和本金),那么这时候C出场,由C对B的这个风险予以保险承诺,条件是B每年向C支付一定的保险费用。
如万一A破产的情况发生,那么由C补偿B所遭受的的损失。
信贷违约掉期是一种新的金融衍生产品,类似保险合同。
债权人通过这种合同将债务风险出售,合同价格就是保费。
如果买入信贷违约掉期合同被投资者定价太低,当次贷违约率上升时,这种“保费”就上涨,随之增值。
CDS(信用违约掉期)是一种发生在两个交易对手之间的衍生产品,类似于针对债券违约的保险。
CDS的购买者通常向卖方付款,购买某种债券如果违约,可从卖方获得的赔偿,合同可能长达一至五年。
其价格以BP表示,价格越高代表双方认为债券违约的可能性越大。
1000个BP即相当于1标准合同为针对1000万美元的债券,每年要付年保险费100万美元。
CDS也常常会被对冲基金、投资银行等用于对赌某家公司的未来是否会破产,而交易者并不真的持有某家公司的债券。
美国CDS的市场规模巨大,覆盖的债券和贷款的市场高达62万亿美元。
在CDS合约中,CDS买方定期向CDS卖方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个费用一般用基于面值的固定基点表示。
如果不出现信用主体违约事件,则CDS卖方没有任何现金流出;而一旦信用主体出现违约,CDS卖方有义务以现金形式补偿债券面值与违约事件发生后债券价值之间的差额,或者以面值购买CDS买方所持债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太违约损失(LGD)率研究
是什么 ?
一个集合违约损失率统计资料的数据库
为什么重要 ?
违约损失率(LGD)不但是个别交易风险等级化重要的 一环, 也是衡量贷款组合的监管与经济资本时,非常 重要的一部分
为何作这样的集合研究 ?
在一个更大的数据库的基础上获得更加具有统计显著 性的观察值
一旦债务人违约, LGD 衡量将要损失的那部分风险暴露(头寸)
2
LGD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那一部分?
支柱一的要求 - 信用风险
IRB 初级法 IRB 高级法
内部评级结果
由监管者提供 内部测量
由监管者提供 内部测量
由监管者提供 内部测量
PD
LGD
M(Maturity)
EAD
风险权重
X
EAD =
风险加权资产
(RWA)
Cre信di用t R风is险k C资a本pital 8% RWA
3
IRB 信用风险计算法的重要部分
违约概率 (PD – Probability of Default) – 债务人违约的可能性,与信用评级相关 违约损失率(LGD – Loss Given Default) – 损失程度,与贷款清收率相关 违约时风险暴露 (EAD – Exposure At Default) – 银行暴露总额 有效到期日(M – Maturity)
4
LGD 简介
债务人一旦违约,损失(即 LGD)将包括 : 本金的损失 不良贷款的费用,如利息抵消、融资成本等 处置贷款的费用,如清收、法律费等
减除 : 清偿的款额,包括抵押品、清算收益和保证 情况等
5
LGD 简介
违约损失有三大类 :
Market LGD
以违约债券或贷款的市价为依据
Workout LGD
16
研究报告
总结报告包括
违约/清收率 现金流 资金使用率等 按行业、贷款种类、抵押品种类等分类报告 客户定制报告 – 可按银行、国家等分类 将自有的数据掩饰于其他所有的数据,以取 得最大的伸缩性 电子或纸章版本 各地区研究的数据,如有相同,可互相交换
17
研究报告 – 样本
18
LGD 参加者须知
ISDA – 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 国际掉期及衍生工具协会
9
RMA – 风险管理协会
非盈利专业协会。执力于协助其1600名会 员机构与个人加强风险管理的实践法 创办于1914年,总部设在费城 (Philadelphia), 拥有80位专业职员。服务包括教育训练,主 办会议,出版刊物,监管事项及研究 全球超过16,000 位个人伙伴。拥有超过 120 活跃的分会,遍布北美、香港、墨尔本 、新加坡、悉尼和伦敦
12
LGD 研究目的 (1)
成立一个富有国际参与的组织, 以便吸引更多金 融机构加入 北美州 (1995) – 11 家银行 欧州 (2001) – 13 家银行 加拿大 (2002) – 所有加拿大银行 (共8家) 亚州 (2003/4) – 越多越理想 设立一个有系统及一致定义的中央数据库
13
处置及清收后,估计现金流的数额,加以折算 出来
Implied Market LGD
以资产估价模型,按同类未违约债券的利差与 价格计算
6
2003 年七月:银监会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银监会主席致巴塞尔委员会主席的回信摘 要:
“经过认真考虑,至少在十国集团2006年底开始实施新协议的 几年内,我们仍将继续执行1988年的老协议。....我们还 强调,在满足最低资本监管要求的同时,银行还应该重视改善 风险管理。考虑到其国内和海外经营的性质和规模,大银行应 建立有效的、与新协议一致的内部评级体系;而小银行应该尽 可能多地引进信用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另外,各银行应该开 始着手收集借款人和债项的所有必要的信息,为今后采用定量 分析方法监测、管理信用风险做好基础性工作。在一段时间之 后,如银行条件具备,我们将考虑使用内部评级法进行资本监
11
帮助策划研究的银行
马来亚银行 Maybank ,吉隆坡 华侨银行 OCBC Bank ,新加坡 渣打银行 Standard Chartered Bank ,新加坡 三井住友银行 Sumitomo Mitsui Banking Corporation ,东京 泰华农民银行 Thai Farmers Bank ,曼谷 西太平洋银行 Westpac Banking Corporation ,悉尼
10
ISDA – 国际掉期及衍生工具协会
非盈利专业协会,代表其超过600名机构 会员,积极推动场外衍生产品的交易与增 长 创办于1985年,总部设在纽约,也在伦敦 、华盛顿、东京及新加坡设有办事处。主 要的活动包括制定ISDA主协议及相关文件 ,法律意见及净扣合法性的正式确认,与 及推广健全的风险管理实践和法门
LGD 研究目的 (2)
促进先进模型的应用 – 让参与机构能够达到一 定的基本要求,采用更加精密复杂的方法来计 算监管及内部经济资本
促进金融业内各行业及抵押品种类数据的互相 比较
促进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评估及资本分配
帮助与监管当局对话,关于计算资本充足率时, 设立合理的 LGD 参数
向外界如评级公司等,解释银行业整体 LGD 数据的情况
14
效益与费用 效益
跟 BIS 对破产、违约事故的定义,拥有共同 的词汇 对抵押品实现价值的校准 对违约时风险暴露的校准 避免对信用和操作风险的重复计算 符合 Base参加者分享数据
15
效益与费用 费用
参加费 – 每年 US$15,000. 内部准备及提交工作的费用
参加者将持有数据的拥有和控制权。任何使 用方法都必须得到所有参加者的批准 赞助机构不会有数据的拥有权 RMA 将是数据经理,其职责以 RMA 、ISDA 、银行之间的参加协议书为标准 数据将会归还给参加机构 将会按照严格的保安及保密的指导原则 赞助机构将以参加者的需要为重 法律架构和有关程序将取得最大的隐私权
管,并为银行改进风险管理提供激励机制。”
7
亚太违约损失率(LGD)研究
研究过程
向导委员会将检定数据的格式,按照各地区 的需求,对数据与报表格式作适当的调整 招收研究会员 数据测试与初步呈交 RMA 提呈报告 与参加者作年度复查
8
亚太违约损失率(LGD)研究 研究赞助机构
RMA - The Risk Management Association 风险 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