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竞赛讲座 第八讲 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

合集下载

【九年级】九年级数学竞赛转化―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方程讲座

【九年级】九年级数学竞赛转化―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方程讲座

【九年级】九年级数学竞赛转化―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方程讲座【例题求解】[示例1]如果思路点拨视为整体,令,用换元法求出即可.【例2】如果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a.b.c.d.通过平方合理化,将对无理平方根个数的讨论转化为对一元二次方程实根个数的讨论,但要注意注记的隐含约束注:转化与化归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数学学习与解数学题中,我们常常用到下列不同途径的转化:实际问题转化大为数学问题,数与形的转化,常量与变量的转化,一般与特殊的转化等.求解以下方程式:(1);(2);(3).按照解决复杂难题的常规思维方式,对其进行适当改造。

对于(1),使用互惠关系交换元素;对于(2),来自启蒙运动;对于(3),set,可以导出和的结果注:换元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换元不拘泥于一元代换,可根据问题的特点,进行多元代换.【例4】如果方程只有一个解(等效解也算作一个),则要尝试的值与方程的解相同思路点拨先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把分式方程解的讨论转化为整式方程的解的讨论,“只有一个解”内涵丰富,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求出的值.注:从分数阶方程到积分方程的变换不一定是等价变换。

它可能会产生额外的根。

分数阶方程只有一个解,这可能足以在变换后得到积分方程的一个解,或者变换后的积分方程有两个解,其中一个是原始方程的附加根。

因此,对分数阶方程解的讨论应采用判别式综合分析法,如根加法等知识【例5】已知关于的方程有两个根相等,求的值.通过改变元素,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带参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并使用判别式得到值注:运用根的判别式延伸到分式方程、高次方程根的情况的探讨,是近年中考、竞赛中一类新题型,尽管这种探讨仍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为基础,但对转换能力、思维周密提出了较高要求.学术培训1.若关于的方程有增根,则的值为;若关于的方程曾=一1的解为正数,则的取值范围是.2.解方程3.已知方程有一个根是2,则=.4.方程所有实根的乘积为()a.60b.一60c.10d.一105.如果关于的方程的解不产生附加根,则“是”的值为()a.2b.1c.不为2或一2d.无法确定6.如果已知实数满足,则的值为()a.1或一2b.一1或2c.1d.一27.(1)如表所示,方程式1,方程式2,方程式3,。

湖南省临武县楚江中学九年级数学竞赛讲座(共10讲)

湖南省临武县楚江中学九年级数学竞赛讲座(共10讲)

目录第一讲分式方程(组)的解法第二讲无理方程的解法第三讲简易高次方程的解法第四讲有关方程组的问题第五讲函数的基本概念与性质第六讲二次函数第七讲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第八讲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应用第九讲判别式及其应用第十讲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第一讲分式方程(组)的解法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转化的基本方法是去分母、换元,但也要灵活运用,注意方程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变形.变形时可能会扩大(或缩小)未知数的取值范围,故必须验根.例1 解方程解令y=x2+2x-8,那么原方程为去分母得y(y-15x)+(y+9x)(y-15x)+y(y+9x)=0,y2-4xy-45x2=0,(y+5x)(y-9x)=0,所以y=9x或y=-5x.由y=9x得x2+2x-8=9x,即x2-7x-8=0,所以x1=-1,x2=8;由y=-5x,得x2+2x-8=-5x,即x2+7x-8=0,所以x3=-8,x4=1.经检验,它们都是原方程的根.例2 解方程y2-18y+72=0,所以y1=6或y2=12.x2-2x+6=0.此方程无实数根.x2-8x+12=0,所以x1=2或x2=6.经检验,x1=2,x2=6是原方程的实数根.例3 解方程分析与解我们注意到:各分式的分子的次数不低于分母的次数,故可考虑先用多项式除法化简分式.原方程可变为整理得去分母、整理得x+9=0,x=-9.经检验知,x=-9是原方程的根.例4 解方程分析与解方程中各项的分子与分母之差都是1,根据这一特点把每个分式化为整式和真分式之和,这样原方程即可化简.原方程化为即所以((x+6)(x+7)=(x+2)(x+3).例5 解方程分析与解注意到方程左边每个分式的分母中两个一次因式的差均为常数1,故可考虑把一个分式拆成两个分式之差的形式,用拆项相消进行化简.原方程变形为整理得去分母得x2+9x-22=0,解得x1=2,x2=-11.经检验知,x1=2,x2=-11是原方程的根.例6 解方程次项与常数项符号相反,故可考虑用合比定理化简.原方程变形为所以x=0或2x2-3x-2=2x2+5x-3.例7 解方程分析与解形式与上例相似.本题中分子与分母只是一次项的符号相反,故可考虑用合分比定理化简.原方程变形为当x≠0时,解得x=±1.经检验,x=±1是原方程的根,且x=0也是原方程的根.说明使用合分比定理化简时,可能发生增根和失根的现象,需细致检验.例8 解方程解将原方程变形为例9 解关于x的方程将x1=a-2b或x2=b-2a代入分母b+x,得a-b或2(b-a),所以,当a≠b时,x1=a-2b及x2=b-2a都是原方程的根.当a=b时,原方程无解.例10 如果方程只有一个实数根,求a的值及对应的原方程的根.分析与解将原方程变形,转化为整式方程后得2x2-2x+(a+4)=0.①原方程只有一个实数根,因此,方程①的根的情况只能是:(1)方程①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即△=4-4·2(a+4)=0.(2)方程①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而其中一根使原方程分母为零,即方程①有一个根为0或2.(i)当x=0时,代入①式得a+4=0,即a=-4.这时方程①的另一个根是x=1(因为2x2-2x=0,x(x-1)=0,x1=0或x2=1.而x1=0是增根).它不使分母为零,确是原方程的唯一根.(ii)当x=2时,代入①式,得2×4-2×2+(a+4)=0,即a=-8.这时方程①的另一个根是x=-1(因为2x2-2x-4=0.(x-2)(x+1)=0,所以x1=2(增根),x2=-1).它不使分母为零,确是原方程的唯一根.因此,若原分式方程只有一个实数根时,所求的a的值分别是练习一1.填空:(3)如果关于x的方程有增根x=1,则k=____.2.解方程3.解方程4.解方程5.解方程6.解方程7.m是什么数值时,方程有根?第二讲无理方程的解法未知数含在根号下的方程叫作无理方程(或根式方程),这是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特殊形式的方程中的一种.解无理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把无理方程转化为有理方程来解,在变形时要注意根据方程的结构特征选择解题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乘方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设辅助元素法、利用比例性质法等.本讲将通过例题来说明这些方法的运用.例1 解方程解移项得两边平方后整理得再两边平方后整理得x2+3x-28=0,所以x1=4,x2=-7.经检验知,x2=-7为增根,所以原方程的根为x=4.说明用乘方法(即将方程两边各自乘同次方来消去方程中的根号)来解无理方程,往往会产生增根,应注意验根.例2 解方程方公式将方程的左端配方.将原方程变形为所以两边平方得3x2+x=9-6x+x2,两边平方得3x2+x=x2+6x+9,例3 解方程即所以移项得例4 解方程解三个未知量、一个方程,要有确定的解,则方程的结构必然是极其特殊的.将原方程变形为配方得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得所以x=1,y=2,z=3.经检验,x=1,y=2,z=3是原方程的根.例5 解方程所以将①两边平方、并利用②得x2y2+2xy-8=0,(xy+4)(xy-2)=0.xy=2.③例6 解方程解观察到题中两个根号的平方差是13,即②÷①便得由①,③得例7 解方程分析与解注意到(2x2-1)-(x2-3x-2)=(2x2+2x+3)-(x2-x+2).设则u2-v2=w2-t2,①u+v=w+t.②因为u+v=w+t=0无解,所以①÷②得u-v=w-t.③②+③得u=w,即解得x=-2.经检验,x=-2是原方程的根.例8 解方程整理得y3-1=(1-y)2,即(y-1)(y2+2)=0.解得y=1,即x=-1.经检验知,x=-1是原方程的根.整理得y3-2y2+3y=0.解得y=0,从而x=-1.例9 解方程边的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只有一些项的符号不同,则可用合分比定理化简方程.根据合分比定理得两边平方得再用合分比定理得化简得x2=4a2.解得x=±2a.经检验,x=±2a是原方程的根.练习二1.填空:2.解方程3.解方程4.解方程5.解方程6.解关于x的方程第三讲简易高次方程的解法在整式方程中,如果未知数的最高次数超过2,那么这种方程称为高次方程.一元三次方程和一元四次方程有一般解法,但比较复杂,且超过了初中的知识范围,五次或五次以上的代数方程没有一般的公式解法,这由挪威青年数学家阿贝尔于1824年作出了证明,这些内容我们不讨论.本讲主要讨论用因式分解、换元等方法将某些高次方程化为低次方程来解答.例1 解方程x3-2x2-4x+8=0.解原方程可变形为x2(x-2)-4(x-2)=0,(x-2)(x2-4)=0,(x-2)2(x+2)=0.所以x1=x2=2,x3=-2.说明当ad=bc≠0时,形如ax3+bx2+cx+d=0的方程可这样=0可化为bkx3+bx2+dkx+d=0,即(kx+1)(bx2+d)=0.方程ax4+bx3+cx+d=0也可以用类似方法处理.例2 解方程(x-2)(x+1)(x+4)(x+7)=19.解把方程左边第一个因式与第四个因式相乘,第二个因式与第三个因式相乘,得(x2+5x-14)(x2+5x+4)=19.设(y-9)(y+9)=19,即y2-81=19.说明在解此题时,仔细观察方程中系数之间的特殊关系,则可用换元法解之.例3 解方程(6x+7)2(3x+4)(x+1)=6.解我们注意到2(3x+4)=6x+8=(6x+7)+1,6(x+1)=6x+6=(6x+7)-1,所以利用换元法.设y=6x+7,原方程的结构就十分明显了.令y=6x+7,①由(6x+7)2(3x+4)(x+1)=6得(6x+7)2(6x+8)(6x+6)=6×12,即y2(y+1)(y-1)=72,y4-y2-72=0,(y2+8)(y2-9)=0.因为y2+8>0,所以只有y2-9=0,y=±3.代入①式,解得原方程的根为例4 解方程12x4-56x3+89x2-56x+12=0.解观察方程的系数,可以发现系数有以下特点:x4的系数与常数项相同,x3的系数与x的系数相同,像这样的方程我们称为倒数方程.由例5 解方程解方程的左边是平方和的形式,添项后可配成完全平方的形式.所以经检验,x1=-1,x2=2是原方程的根.例6 解方程(x+3)4+(x+1)4=82.分析与解由于左边括号内的两个二项式只相差一个常数,所以设于是原方程变为(y+1)4+(y-1)4=82,整理得y4+6y2-40=0.解这个方程,得y=±2,即x+2=±2.解得原方程的根为x1=0,x2=-4.说明本题通过换元,设y=x+2后,消去了未知数的奇次项,使方程变为易于求解的双二次方程.一般地,形如(x+a)4+(x+b)4=c例7 解方程x4-10x3-2(a-11)x2+2(5a+6)x+2a+a2=0,其中a是常数,且a≥-6.解这是关于x的四次方程,且系数中含有字母a,直接对x求解比较困难(当然想办法因式分解是可行的,但不易看出),我们把方程写成关于a的二次方程形式,即a2-2(x2-5x-1)a+(x4-10x3+22x2+12x)=0,△=4(x2-5x-1)2-4(x4-10x3+22x2+12x)=4(x2-2x+1).所以所以a=x2-4x-2或a=x2-6x.从而再解两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得练习三1.填空:(1)方程(x+1)(x+2)(x+3)(x+4)=24的根为_______.(2)方程x3-3x+2=0的根为_____.(3)方程x4+2x3-18x2-10x+25=0的根为_______.(4)方程(x2+3x-4)2+(2x2-7x+6)2=(3x2-4x+2)2的根为______.2.解方程(4x+1)(3x+1)(2x+1)(x+1)=3x4.3.解方程x5+2x4-5x3+5x2-2x-1=0.4.解方程5.解方程(x+2)4+(x-4)4=272.6.解关于x的方程x3+(a-2)x2-(4a+1)x-a2+a+2=0.第四讲有关方程组的问题在教科书上,我们已经知道了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以及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利用这些知识,可以研究一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图像以及与此有关的问题.本讲再介绍一些解方程组的方法与技巧.1.二元二次方程组解二元二次方程组的基本途径是“消元”和“降次”.由一个二次和一个一次方程组成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一般解法是代入法,由两个二次方程组成的二次方程组在中学阶段只研究它的几种特殊解法.如果两个方程的二次项的对应系数成比例,可用加减消元法消去二次项.例1 解方程组解②×2-①×3得4x+9y-6=0.方程组中含有某一未知数的对应项的系数的比相等,可用加减消元法消去这个未知数.例2 解方程组解②×(-2)+①得3y2+3y-6=0,所以y1=1,y2=-2.解方程组与得原方程组的解方程组中至少有一个方程可以分解为一次方程的方程组,可用因式分解法解.例3 解方程组解由②得(2x+y)(x-2y)=0,所以2x+y=0或x-2y=0.因此,原方程组可化为两个方程组与解这两个方程组得原方程组的解为如果两个方程都没有一次项,可用加减消元法消去常数项,再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例4 解方程组解由①-②×2得x2-2xy-3y2=0,即(x+y)(x-3y)=0,所以x+y=0或x-3y=0.分别解下列两个方程组得原方程组的解为2.二元对称方程组方程中的未知数x,y互换后方程保持不变的二元方程叫作二元对称方程.例如x2-5xy+y2-3x-3y=7,等都是二元对称方程.由二元对称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作二元对称方程组.例如等都是二元对称方程组.我们把叫作基本对称方程组.基本对称方程组通常用代入法或韦达定理求解.例5 解方程组解方程组中的x,y分别是新方程m2-5m+4=0的两个解.解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得m1=1,m2=4,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这个方程组亦可用代入法求解(略).由于一般的二元对称式总可以用基本对称式x+y和xy表示,因此在解二元对称方程组时,一定可以用x+y和xy作为新的未知数,通过换元转化为基本对称方程组.例6 解方程组解原方程组可变形为①×2+②得令u=x+y,则即而方程组无实数解.综上所述,方程组的解为例7 解方程组分析本题是一个对称方程组的形式,观察知它可转化为基本对称方程组的形式.解由①得xy=16.④由②,④可得基本对称方程组于是可得方程组的解为例8 解方程组分析本题属于二元轮换对称方程组类型,通常可以把两个方程相减,因为这样总能得到一个方程x-y=0,从而使方程降次化简.解①-②,再因式分解得(x-y)(x+y-10)=0,所以x-y-0或x+x-10=0.解下列两个方程组得原方程组的四组解为例9 解方程组解法1用换元法.设4x+5=A,4y+5=B,则有即③-④并平方得整理得所以因此A-B=0或分别解下列两个方程组与经检验,A=B=9适合方程③,④,由此得原方程组的解是解法2①-②得即所以x-1与y-1同号或同为零.由方程①得所以x-1与y-1不能同正,也不能同负.从而x-1=0,y-1=0.由此解得经检验,x=1,y=1是方程组的解.练习四1.填空:(1)方程组的解有_____组.(2)若x,y是方程组(3)已知3a+b+2c=3,且a+3b+2c=1,则2a+c=_____.(4)已知实数x,y,z满足方程组则xyz=________.2.解方程组:3.设a,b,c,x,y,z都是实数.若4.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1)(x+2)+b(x+2)(x+3)+c(x+3)(x+1)=0 有两根0,1,求a∶b∶c.5.(1)解方程组第五讲函数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一条主线,也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使我们从研究常量发展到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这是对事物认识的一大飞跃,而且对于函数及其图像的研究,使我们把数与形结合起来了.学习函数,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概念,而且要把解析式、图像和性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解题中自觉地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从图像和性质对函数进行深入的研究.1.求函数值和函数表达式对于函数y=f(x),若任取x=a(a为一常数),则可求出所对应的y值f(a),此时y的值就称为当x=a时的函数值.我们经常会遇到求函数值与确定函数表达式的问题.例1 已知f(x-1)=19x2+55x-44,求f(x).解法1令y=x-1,则x=y+1,代入原式有f(y)=19(y+1)2+55(y+1)-44=19y2+93y+30,所以f(x)=19x2+93x+30.解法2f(x-1)=19(x-1)2+93(x-1)+30,所以f(x)=19x2+93x+30.可.例3 已知函数f(x)=ax5-bx3+x+5,其中a,b为常数.若f(5)=7,求f(-5).解由题设f(-x)=-ax5+bx3-x+5=-(ax5-bx3+x+5)+10=-f(x)+10,所以f(-5)=-f(5)+10=3.例4 函数f(x)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并且对任意实数x,y,有f(x+y)=f(xy).若f(19)=99,求f(1999).解设f(0)=k,令y=0代入已知条件得f(x)=f(x+0)=f(x·0)=f(0)=k,即对任意实数x,恒有f(x)=k.所以f(x)=f(19)=99,所以f(1999)=99.2.建立函数关系式例5 直线l1过点A(0,2),B(2,0),直线l2:y=mx+b过点C(1,0),且把△AOB分成两部分,其中靠近原点的那部分是一个三角形,如图3-1.设此三角形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图像.解因为l2过点C(1,0),所以m+b=0,即b=-m.设l2与y轴交于点D,则点D的坐标为(0,-m),且0<-m≤2(这是因为点D在线段OA上,且不能与O点重合),即-2≤m<0.故S的函数解析式为例6 已知矩形的长大于宽的2倍,周长为12.从它的一个顶点作一条射线,将矩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且这条射线与矩形一边x,试写出梯形面积S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解设矩形ABCD的长BC大于宽AB的2倍.由于周长为12,故长与宽满足4<BC<6,0<AB<2.由题意,有如下两种情形:CE1=x,BE1=BC-x,AB=CD=2(BC-x),所以(2AB+x)+AB=6,所以3.含绝对值的函数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含有绝对值符号的函数所对应的图像是由若干条线段和射线所组成的折线;二次函数的图像是抛物线,而y=|ax2+bx+c|的图像是将y=ax2+bx+c 在x轴下方的图像按x轴为对称轴翻到x轴的上方.对于一些其他的含绝对值符号的函数和方程的图像,需要按区间分段讨论.例7 作函数y=|3-x|+|x-1|的图像.解当x<1时,y=(3-x)+(1-x)=-2x+4;当1≤x<3时,y=(3-x)+(x-1)=2;当x≥3时,y=(x-3)+(x-1)=2x-4.所以它的图像如图3-3所示.例8 作函数y=|x2-5x+6|的图像.解当x≤2或x≥3时,x2-5x+6≥0,于是y=x2-5x+6;当2<x<3时,x2-5x+6<0,于是y=-(x2-5x+6).所以于是,得图像如图3-4所示.例9 点(x,y)满足方程|x-1|+|y+2|=2,求它的图像所围成区域的面积.解当x≥1,y≥-2时,x-1+y+2=2,即y=-x+1.当x≥1,x<-2时,x-1-(y+2)=2,即y=x-5.当x<1,y≥-2时,-x+1+y+2=2,即y=x-1.当x<1,y<-2时,-x+1-(y+2)=2,即y=-x-3.于是,所得图像如图3-5所示.由此可知,|x-1|+|y+2|=2的图像是一个对角线长为4,边长为2例10m是什么实数时,方程x2-4|x|+5=m有四个互不相等的实数根?解法1将原方程变形为x2-4|x|+4=m-1.令y=x2-4|x|+4=m-1,则它的图像如图3-6,而y=m-1是一条与x轴平行的直线.原方程有四个互不相等的实根,即直线应与曲线有四个不同的交点.由图像可知,当0<m-1<4,即1<m<5时,直线与曲线有四个不同的交点,所以,当1<m<5时,方程x2-4|x|+5=m有四个互不相等的实数根.说明本题是一个方程问题,我们利用图形来研究,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法.当然,本题不用图像也是可以解的,下面给出解法,请读者比较一下.解法2原方程变形为(|x|-2)2=m-1,练习五1.填空:(1)已知f(x-1)=19x2+55x-44,则f(x)=_______.(2)对所有实数x,f(x2+1)=x4+5x2+3,那么对所有实数x,f(x2-1)=_______.(3)设x与y2成反比例,y与z2成正比例.当x=24时,y=2;当y=18时,z=3,则z=1时,x=_______.(4)已知y=2x2+mx+5的值恒为正,且m为实数,则m的范围是_______.函数,且当x=2,x=3时,y的值都为19,则y的解析式为y=_______.(6)如果y+m与x+n成正比例,且当x=1时,y=2;当x=-1时,y=1,则y与x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_______.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里,点A的坐标是(4,0),点P是第一象限内一次函数y=-x+6的图像上的点,原点是O,如果△OPA的面积为S,P点坐标为(x,y),求S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3.平面直角坐标上有点P(-1,-2)和点Q(4,2),取点R(1,m),试问当m为何值时,PR+RQ有最小值.试求k的取值范围.5.设y=|x+2|+|x-4|-|2x-6|,且2≤x≤8,试求y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6.作y=2|x-3|,y=x-a的图像,问a取什么值时,它们可以围出一个平面区域,并求其面积.7.m是什么实数时,方程|x2-4x+3|=m有三个互不相等的实数解.第六讲二次函数二次函数是一类十分重要的最基本的初等函数,也是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在中学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初中代数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另外,二次函数在工程技术、商业、金融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对二次函数的学习,使我们能进一步理解函数思想和函数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掌握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是学好二次函数的关键.1.二次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例1 (1)设抛物线y=2x2,把它向右平移p个单位,或向下移q个单位,都能使得抛物线与直线y=x-4恰好有一个交点,求p,q的值.(2)把抛物线y=2x2向左平移p个单位,向上平移q个单位,则得到的抛物线经过点(1,3)与(4,9),求p,q的值.(3)把抛物线y=ax2+bx+c向左平移三个单位,向下平移两个单位析式.解(1)抛物线y=2x2向右平移p个单位后,得到的抛物线为y=2(x-p)2.于是方程2(x-p)2=x-4有两个相同的根,即方程2x2-(4p+1)x+2p2+4=0的判别式△=(4p+1)2-4·2·(2p2+4)=0,抛物线y=2x2向下平移q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2x2-q.于是方程2x2-q=x-4有两个相同的根,即△=1-4·2(4-q)=0,(2)把y=2x2向左平移p个单位,向上平移q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为y=2(x+p)2+q.于是,由题设得解得p=-2,q=1,即抛物线向右平移了两个单位,向上平移了一个单位.解得h=3,k=2.原二次函数为说明将抛物线y=ax2+bx+c向右平移p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是y=a(x-p)2+b(x-p)+c;向左平移p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是y=a(x+p)2+b(x+p)+c;向上平移q个单位,得到y=ax2+bx +c+q;向下平移q个单位,得到y=ax2+bx+c-q.例2 已知抛物线y=ax2+bx+c的一段图像如图3-7所示.(1)确定a,b,c的符号;(2)求a+b+c的取值范围.解(1)由于抛物线开口向上,所以a>0.又抛物线经过点(0,-1),合a>0便知b<0.所以a>0,b<0,c<0.(2)记f(x)=ax2+bx+c.由图像及(1)知所以a+b+c=a+(a-1)-1=2(a-1),-2<a+b+c<0.例3 已知抛物线y=ax2-(a+c)x+c(其中a≠c)不经过第二象限.(1)判断这条抛物线的顶点A(x0,y0)所在的象限,并说明理由;(2)若经过这条抛物线顶点A(x0,y0)的直线y=-x+k与抛物线的另一解(1)因为若a>0,则抛物线开口向上,于是抛物线一定经过第二象限,所以当抛物线y=ax2-(a+c)x+c的图像不经过第二象限时,必有a<0.又当x=0时,y=c,即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为(0,c).因为抛物线不经过第二象限,所以c≤0.于是所以顶点A(x0,y0)在第一象限.B在直线y=-x+k上,所以0=-1+k,所以k=1.又由于直线y=-x+1经过-2x2+2x.2.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求二次函数y=ax2+bx+c(a≠0)的解析式,需要三个独立的条件确定三个系数a,b,c.一般地有如下几种情况:(1)已知抛物线经过三点,此时可把三点坐标代入解析式,得到关于a,b,c的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可得系数a,b,c.或者已知抛物线经过两点,这时把两点坐标代入解析式,得两个方程,再利用其他条件可确定a,b,c.或者已知抛物线经过某一点,这时把这点坐标代入解析式,再结合其他条件确定a,b,c.(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h,k),这时抛物线可设为y=a(x-h)2+k,再结合其他条件求出a.(3)已知抛物线与x轴相交于两点(x1,0),(x2,0),此时的抛物线可设为y=a(x-x1)(x-x2),再结合其他条件求出a.例4 设二次函数f(x)=ax2+bx+c满足条件:f(0)=2,f(1)=-1,解由f(0)=2,f(1)=-1,得即c=2,b=-(a+3).因此所求的二次函数是y=ax2-(a+3)x+2.由于二次函数的图像在x轴上所截得的线段长,就是方程ax2-(a+3)x+2=0两根差的绝对值,而这二次方程的两根为于是因此所求的二次函数表达式为例5 设二次函数f(x)=ax2+bx+c,当x=3时取得最大值10,并且它的图像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4,求a,b,c的值.分析当x=3时,取得最大值10的二次函数可写成f(x)=a(x-3)2+10,且a<0.解因为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3,又因为图像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是4,所以由对称性,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1,5.因此,二次函数又可写成f(x)=a(x-1)(x-5)的形式,从而a(x-3)2+10=a(x-1)(x-5),所以例6 如图3-8,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b<0)的图像与x轴、y轴都只有一个公共点,分别为点A,B,且AB=2,b+2ac=0.(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一次函数y=x+k的图像过点A,并和二次函数的图像相交于另一点C,求△ABC的面积.解(1)因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故b2-4ac=0,而b+2ac=0,所以b2+2b=0,b=-2(因为b<0).点B的坐标为(0,c),AB=2,由勾股定理得所以1+a2c2=4a2.因为ac=1,所以4a2=2,练习六1.填空:(1)将抛物线y=2(x-1)2+2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三个单位,得到的图像的解析式为______.(2)已知y=x2+px+q的图像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1,0),则(p,q)=____.(3)已知二次函数y=a(x-h)2+k的图像经过原点,最小值为-8,且形(4)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过点A(-1,0),B(-3,2),且它与x轴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4,则它的解析式为________.(5)已知二次函数y=x2-4x+m+8的图像与一次函数y=kx+1的图像相交于点(3,4),则m=___,k=_____.(6)关于自变量x的二次函数y=-x2+(2m+2)x-(m2+4m-3)中,m是不小于零的整数,它的图像与x轴交于点A和点B,点A在原点左边,点B在原点右边,则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2.设抛物线y=x2+2ax+b与x轴有两个不同交点.(1)把它沿y轴平移,使所得到的抛物线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的长度是原来的2倍,求所得到的抛物线;(2)通过(1)中所得曲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及原来的抛物线的顶点,作一条新的抛物线,求它的解析式.3.已知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顶点为C.(2)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b2-4ac的值;(3)若b2-4ac=12,试判断△ABC的形状.4.有两个关于x的二次函数C1:y=ax2+4x+3a和C2:y=x2+2(b+2)x+b2+3b.当把C1沿x轴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的顶点恰与C2的顶点关于x轴对称,求a,b.5.已知二次函数y=x2-2bx+b2+c的图像与直线y=1-x只有一个公共点,并且顶点在二次函数y=ax2(a≠0)的图像上,求a的取值范围第七讲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我们常常遇到求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问题,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归结为求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这类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解法灵活,因而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讲从四个方面来讨论如何求解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1.一次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一次函数y=kx+b在其定义域(全体实数)内是没有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但是,如果对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有所限制时,一次函数就可能有最大值和最小值了.例1 设a是大于零的常数,且a≠1,求y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大值a.例2 已知x,y,z是非负实数,且满足条件x+y+z=30,3x+y-z=50.求u=5x+4y+2z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析题设条件给出两个方程,三个未知数x,y,z,当然,x,y,z的具体数值是不能求出的.但是,我们固定其中一个,不妨固定x,那么y,z都可以用x来表示,于是u便是x的函数了.解从已知条件可解得y=40-2x,z=x-10.所以u=5x+4y+2z=5x+4(40-2x)+2(x-10)=-x+140.又y,z均为非负实数,所以解得10≤x≤20.由于函数u=-x+140是随着x的增加而减小的,所以当x=10时,u有最大值130;当x=20时,u有最小值120.2.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例3 已知x1,x2是方程x2-(k-2)x+(k2+3k+5)=0解由于二次方程有实根,所以△=[-(k-2)]2-4(k2+3k+5)≥0,3k2+16k+16≤0,例4 已知函数有最大值-3,求实数a的值.解因为的范围内分三种情况讨论.-a2+4a-1=-3例5 已知边长为4的正方形截去一个角后成为五边形ABCDE(如图3-12),其中AF=2,BF=1.试在AB上求一点P,使矩形PNDM有最大面积.解设矩形PNDM的边DN=x,NP=y,于是矩形PNDM的面积S=xy,2≤X≤4.易知CN=4-x,EM=4-y,且有二次函数S=f(x)的图像开口向下,对称轴为x=5,故当x≤5时,函数值是随x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对满足2≤x≤4的S来说,当x=4时有最大值例6 设p>0,x=p时,二次函数f(x)有最大值5,二次函数g(x)的最小值为-2,且g(p)=25,f(x)+g(x)=x2+16x+13.求g(x)的解析式和p的值.解由题设知f(p)=5,g(p)=25,f(p)+g(p)=p2+16p+13,所以p2+16p+13=30,p=1(p=-17舍去).由于f(x)在x=1时有最大值5,故设f(x)=a(x-1)2+5,a<0,所以g(x)=x2+16x+13-f(x)=(1-a)x2+2(a+8)x+8-a.由于g(x)的最小值是-2,于是解得a=-2,从而g(x)=3x2+12x+10.3.分式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法是去分母后,化为关于x的二次方程,然后用判别式△≥0,得出y的取值范围,进而定出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去分母、整理得(2y-1)x2+2(y+1)x+(y+3)=0.△≥0,即△=[2(y+1)]2-4(2y-1)(y+3)≥0,解得-4≤y≤1.时,取最小值-4,当x=-2时,y取最大值1.说明本题求最值的方法叫作判别法,这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在用判别法求最值时,应特别注意这个最值能否取到,即是否有与最值相应的x值.解将原函数去分母,并整理得yx2-ax+(y-b)=0.因x是实数,故△=(-a)2-4·y·(y-b)≥0,由题设知,y的最大值为4,最小值为-1,所以(y+1)(y-4)≤0,即y2-3y-4≤0.②由①,②得所以a=±4,b=3.4.其他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处理一般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我们常常用不等式来估计上界或下界,进而构造例子来说明能取到这个上界或下界.解先估计y的下界.又当x=1时,y=1,所以,y的最小值为1.说明在求最小(大)值,估计了下(上)界后,一定要举例说明这个界是能取到的,才能说这就是最小(大)值,否则就不一定对了.例如,本题我们也可以这样估计:但无论x取什么值时,y取不到-3,即-3不能作为y的最小值.例10 设x,y是实数,求u=x2+xy+y2-x-2y的最小值.分析先将u看作是x的二次函数(把y看作常数),进行配方后,再把余下的关于y的代数式写成y的二次函数,再配方后,便可估计出下界来.又当x=0,y=1时,u=-1,所以,u的最小值为-1.例11 求函数的最大值,并求此时的x值,其中[a]表示不超过a的最大整数.练习七。

初中变量和常量的概念教案

初中变量和常量的概念教案

初中变量和常量的概念教案1. 让学生理解变量和常量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 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变量和常量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培养学生运用变量和常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变量和常量的定义及其区别和联系。

2. 实际问题中变量和常量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1. 掌握变量和常量的概念,能够从实际问题中识别变量和常量。

2. 理解变量和常量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变量和常量的存在。

2. 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共同探讨变量和常量的特点和应用。

3. 采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变量和常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图,让学生观察图中的变化,引出变量和常量的概念。

2. 新课:介绍变量和常量的定义,讲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 实例分析: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识别其中的变量和常量,并探讨它们的运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变量和常量的特点,以及如何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变量和常量的概念进行归纳总结,强调它们在数学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6.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运用变量和常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变量和常量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在实际问题中,学生应能够识别变量和常量,并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应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变量和常量。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问题意识。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变量和常量的概念,培养学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题讲座第八讲动态几何与函数问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题讲座第八讲动态几何与函数问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题讲座第八讲 动态几何与函数问题【前言】在第三讲中我们已经研究了动态几何问题的一般思路,但是那时候没有对其中夹杂的函数问题展开来分析。

整体说来,代几综合题大概有两个侧重,第一个是侧重几何方面,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代数知识来考察。

而另一个则是侧重代数方面,几何性质只是一个引入点,更多的考察了考生的计算功夫。

但是这两种侧重也没有很严格的分野,很多题型都很类似。

所以相比昨天第七讲的问题,这一讲将重点放在了对函数,方程的应用上。

其中通过图中已给几何图形构建函数是重点考察对象。

不过从近年北京中考的趋势上看,要求所构建的函数为很复杂的二次函数可能性略小,大多是一个较为简单的函数式,体现了中考数学的考试说明当中“减少复杂性”“增大灵活性”的主体思想。

但是这也不能放松,所以笔者也选择了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复杂计算题仅供参考。

【例1】如图①所示,直角梯形OABC 的顶点A 、C 分别在y 轴正半轴与x 轴负半轴上.过点B 、C 作直线l .将直线l 平移,平移后的直线l 与x 轴交于点D ,与y 轴交于点E.(1)将直线l 向右平移,设平移距离CD 为t (t≥0),直角梯形OABC 被直线l 扫过的面积(图中阴影部份)为s ,s 关于t 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OM 为线段,MN 为抛物线的一部分,NQ 为射线,且NQ 平行于x 轴,N 点横坐标为4,求梯形上底AB 的长及直角梯形OABC 的面积.(2)当24t <<时,求S 关于t 的函数解析式.【思路分析】本题虽然不难,但是非常考验考生对于函数图像的理解。

很多考生看到图二的函数图像没有数学感觉,反应不上来那个M 点是何含义,于是无从下手。

其实M 点就表示当平移距离为2的时候整个阴影部分面积为8,相对的,N 点表示移动距离超过4之后阴影部分面积就不动了。

脑中模拟一下就能想到阴影面积固定就是当D 移动过了0点的时候.所以根据这么几种情况去作答就可以了。

初中数学竞赛安排

初中数学竞赛安排

初一第一讲有理数的巧算尤宁·第二讲:数轴与绝对值尤宁·第三讲求代数式的值袁劲松·第四讲一元一次方程袁劲松·第五讲方程组的解法袁劲松·第六讲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组)的解法徐渊楫·第七讲含绝对值的方程及字母方程沈惠娟·第八讲绝对值不等式及应用徐渊楫·第九讲待定系数法尤宁·第十讲整式的乘法与除法(包括乘法公式)张圆圆·第十一讲线段与角张圆圆·第十二讲平行线问题李托·第十三讲从三角形内角和谈起李托·第十四讲等积变形李托·第十五讲奇数与偶数张圆圆·第十六讲质数与合数兰冲·第十七讲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解法谢春记·第十八讲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谢春记·第十九讲* 几何图形的计数问题谢春记·第二十讲简单的面积问题兰冲·第二十一讲应用问题解题技巧(设元技巧、设而不求)兰冲·第二十二讲生活中的数学(一)——储蓄、保险与纳税沈惠娟·第二十三讲生活中的数学(二)——地板砖上的数学徐渊楫第二十四讲因式分解沈惠娟第十六讲符号[x]及{}x徐启门第十七讲多边形潘俊第十八讲四边形李开国第十九讲中位线及其应用裘良第二十讲比例线段及相似三角形李开国第二十一讲射影定理黄金分割, 李开国第二十二讲锐角三角函数姜超伟第二十三讲解直角三角形姜超伟第二十四讲一元二次方程及应用姜超伟第二讲韦达定理及其应用刘伟第三讲分式方程及解法刘伟第四讲无理方程及解法阮晓黎第五讲简易高次方程的特殊解法阮晓黎第六讲方程组问题阮晓黎第七讲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金瑜第八讲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金瑜第九讲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金瑜第十讲二次函数与根的分布综合卢东波第十一讲圆的基本性质卢东波第十二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沈洁敏第十三讲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沈洁敏第十四讲四点共圆问题沈洁敏第十五讲三角形的四心问题顾彩梅第十六讲平面几何中的定值、最值问题顾彩梅第十七讲分类与讨论朱成敏第十八讲整体思想的应用朱成敏第十九讲数形结合朱成敏第二十讲反证法和构造法赵肖东第二十一讲探索性问题赵肖东第二十二讲应用性问题顾彩梅第二十三讲函数与动态几何赵肖东第二十四讲空间图形与旋转体卢东波说明:(1)后面一栏填写备课老师姓名.(2)格式要求:一份教案12⎧⎨⎩()知识点整理()典型例题(两节课的内容)一份课外练习(3)完成后先发给备课组长,完成的最迟时间2007年6月30日(4)教案和课外练习都附上解答,(过程可写得简单一点,但思路结构要交代清楚)(5)若你觉得内容不够充实,可以自己选定上面没有的内容备进去。

九年级数学思维培训第八讲 构造相似辅助线——A、X字型

九年级数学思维培训第八讲   构造相似辅助线——A、X字型

第八讲 构造相似辅助线——A 、X 字型
一、知识要点与思维方法
1、了解特征:与三角形一边平行的直线,在原三角形上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解题方法:(1)当题目图中出现“A ”“X ”型时,可利用比例线段求解;
(2)当图中出没有“A ”“X ”型时,可作平行线辅助线,构造“A ”“X ”型,得到比
例线段.
二、例题选讲
例1、如图,E 是□ABCD 的边AB 的中点,AC EF FD AF ,,31 相交于G ,求GC
AG 的值
例2、如图,已知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一点,且BE=AC ,延长BE 交AC 于F.
求证:AF=EF
C
例3、如图,直线交△ABC的BC,AB两边于D,E,与CA延长线交于F,若BD
DC=
FE
ED=2,
求BE:EA的比值.
三、课堂练习
1、如图,在△ABC中,AB=AC,D在AB上,E在AC的延长线上,BD=3CE,DE交BC于F,求DF:FE的
值.
2、如图,在ABC
∆中,D为BC边的中点,E为AC边上的任意一点,BE交AD于点O.
(1)当
1
A2
AE
C
=时,求
AO
AD
的值;
(2)当
11
A34
AE
C
=、时,求
AO
AD
的值;
(3)试猜想
1
A1
AE
C n
=
+

AO
AD
的值,并证明你的猜想.
A
C
F
E
B D
E
D C
A
O。

九年级数学竞赛讲座: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

九年级数学竞赛讲座: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

九年级数学竞赛讲座: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数学漫长的发展历史大致历经四个时期:以自然数、分数体系形成的萌芽期;以代数符号体系形成的常量数学时期;以函数概念产生的变量数学时期;以集合论为标志的现代数学时期.函数是数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变量数学的标志,“函数”是从量的侧面去描述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从量的侧面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动态和它们的相互制约性.函数的基本知识有: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关的概念、函数概念、函数的表示法、函数图象概念及画法.在坐标平面内,由点的坐标找点和由点求坐标是“数”与“形”相互转换的最基本形式.点的坐标是解决函数问题的基础,函数解析式是解决函数问题的关键,所以,求点的坐标、探求函数解析式是研究函数的两大重要课题.【例题求解】【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A(2,2),B(2,-3),点P在y轴上,且△APB为直角三角形,则点P的个数为. (河南省竞赛题)思路点拨先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描出A、B两点,连结AB,因题设中未指明△APB的哪个角是直角,故应分别就∠A、∠B、∠C为直角来讨论,设点P(0,x),运用几何知识建立x的方程.注:点的坐标是数与形结合的桥梁,求点的坐标的基本方法有:(1)利用几何计算求;(2)通过解析式求;(3)解由解析式联立的方程组求.【例2】如图,向放在水槽底部的烧杯注水(流量一定),注满烧杯后,继续注水,直至注满水槽.水槽中水面上升高度h与注水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大致是下列图象中的( )思路点拨向烧杯注水需要时间,并且水槽中水面上升高0h.注:实际生活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形象地通过图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如心电图、,股市行情走势图等,图象中包含着丰富的图象信息,要善于从图象的形状、位置、发展变化趋势等有关信息中获得启示.【例3】南方A市欲将一批容易变质的水果运往B市销售,共有飞机、火车、汽车三种运输方式,现只可选择其中的一种,这三种运输方式的主要参考数据如下表所示:运输工具途中速度(千米/时)途中费用(元/千米)装卸费用(元)装卸时间(小时)飞机200 16 1000 2火车100 4 2000 4汽车50 8 1000 2x 千米.(1)如果用Wl 、W2、W3分别表示使用飞机、火车、汽车运输时的总支出费用(包括损耗),求出Wl 、W2、W3与小x间的函数关系式.(2)应采用哪种运输方式,才使运输时的总支出费用最小?(湖北省黄冈市中考题)思路点拨每种运输工具总支出费用=途中所需费用(含装卸费用)+损耗费用;总支出费用随距离变化而变化,由Wl —W2=0,W2一W3=0,先确定自变量的特定值,通过讨论选择最佳运输方式.【例4】已知在菱形ABCD中,∠BAD=60°,把它放在直角坐标系中,使AD边在y轴上,点C的坐标为(23,8).(1)画出符合题目条件的菱形与直角坐标系;(2)写出A、B两点的坐标;(3)设菱形ABCD的对角线交点为P.问: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得点P与点F关于菱形ABCD的某条边所在的直线对称,如果存在,写出点F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题)思路点拨 (1)关键是探求点A是在y轴正半轴上、负半轴上还是坐标原点,只须判断∠COy 与∠CAD的大小;(2)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A,B两点坐标;(3)设轴上存在点F(0,y),则P 与F只可能关于直线DC对称.注:建立函数关系式,实际上都是根据具体的实际问题和一些特殊的关系、数据而抽象、归纳建立函数的模型.【例5】如图,已知在Rt△ABC中,∠B=90°,BC=4cm,AB=8cm,D、E、F分别为AB、AC、BC边上的中点,若P为AB边上的一个动点,PQ∥BC,且交AC于点Q,以PQ为一边,在点A 的右侧作正方形PQMN,记PQMN与矩形EDBF的公共部分的面积为y.(1)当AP=3cm时,求的值;(2)设AP=cm时,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3)当y=2cm2,试确定点P的位置.(2001年天津市中考题)思路点拨对于(2),由于点P的位置不同,y与x之间存在不同的函数关系,故需分类讨论;对于(3),由相应函数解析式求x值.注:确定几何元素间的函数关系式,首先是借助几何知识与方法把相应线段用自变量表示,再代入相应的等量关系式,需要注意的是:(1)当图形运动导致图形之间位置发生变化,需要分类讨论;(2)确定自变量的几何意义,常用到运动变化、考虑极端情形、特殊情形等思想方法.学力训练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4,0)、B(4,4),∠OAB =90°,有直角三角形与Rt △ABO 全等且以AB 为公共边,请写出这些直角三角形未知顶点的坐标 . (贵州省中考题)2.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4,0),B(0,2),如果点C 在x 轴上(C 与A 不重合),当点C 的坐标为 时,使得由点B 、O 、C 组成的三角形与△AOB 相似(至少找出两个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 (广西桂林市中考题)3.根据指令(S ≥0,0°<A<180°),机器人在平面上能完成下列动作:先原地逆时针旋转角度A ,再朝其面对的方向沿直线行走距离S .现机器人在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且面对x 轴的正方向,(1)若给机器人下了一个指令,则机器人应移动到点 ;(2)请你给机器人下一个指令 ,使其移动到点(一5,5).(浙江省杭州市中考题)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与x 轴的夹角为60°,且点A 的坐标为(一2,0),点B 在x 轴上方,设AB =a ,那么点B 的横坐标为( ) A .22a - B .22a + C .22a -- D .22a +-(年南昌市中考题)5.一天,小军和爸爸去登山,已知山脚到山顶的路程为300米,小军先走了一段路程,爸爸才开始出发.图中两条线段分别表示小军和爸爸离开山脚登山的路程(米)与登山所用的时间(分钟的关系)(从爸爸开始登山时计时),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爸爸登山时,小军已走了50米 B .爸爸走了5分钟,小军仍在爸爸的前面 C .小军比爸爸晚到山顶D .爸爸前10分钟登山的速度比小军慢,10分钟之后登山的速度比小军快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题) 6.若函数mx x y ++=212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一切实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m<lB .m=1C . m>lD .m ≤17.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4,0)、点B(0,3),若有一个直角三角形与Rt △ABO 全等,且它们有一条公共边,请写出这个直角三角形未知顶点的坐标(不必写出计算过程). (常州市中考题)8.如图,用同样规格黑白两色的正方形瓷砖铺设矩形地面,请观察下列图形并解答有关问题: (1)设铺设地面所用瓷砖的总块数为y ,请写出y 与n (n 表示第n 个图形)的函数关系式; (2)按上述铺设方案,铺一块这样的矩形地面共用了506块瓷砖,求此时n 的值; (3)若黑瓷砖每块4元,白瓷砖每块3元,在问题(2)中,共需花多少元钱购买瓷砖? (4)是否存在黑瓷砖与白瓷砖块数相等情形?请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吉林省中考题)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正方形ABCD ,它的4个顶点为A(10,0),B (0,10),C(一10,0),D(0,一10),则该正方形内及边界上共有 个整点(即纵横坐标都是整数的点). (上海市初中数学竞赛题)10.如图,已知边长为l的正方形OABC在直角坐标系中,A、B两点在第一象限内,OA与x轴的夹角为30°,那么点B的坐标是.11.如图,一个粒子在第一象限运动,在第一分钟内它从原点运动到(1,0),而后它接着按图所示在与x轴、y轴平行的方向上来回运动,且每分钟移动1个单位长度,那么在1989分钟后这个粒子所处位置为.(美国高中数学考试题)12.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1,1),在x轴上确定点P,使△AOP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 )A.1个 B.2个 C. 3个 D.4个 (2001年湖北赛区选拔赛题)13.已知点P的坐标是(a+2l,b+2),这里a、b是有理数,PA、PB分别是点P到x轴和y 轴的垂线段,且矩形OAPB的面积为2,则P点可能出现的象限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江苏省竞赛题)14.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条道路去B地,途中都使用两种不同的速度Vl与V 2(Vi<V2),甲用一半的路程使用速度Vl、另一半的路程使用速度V2;关于甲乙二人从A地到达B地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图象及关系,有图中4个不同的图示分析.其中横轴t表示时间,纵轴s表示路程,其中正确的图示分析为( )A.图(1) B.图(1)或图(2) C.图(3) D.图(4)(河北省初中数学创新与知识应用竞赛试题)15.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公民每月工资、薪金收入不超过800元,不需交税;超过800元的部分为全月应纳税所得额,都应交税,且根据超过部分的多少按不同的税率交税,详细的税率如下表:级别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 不超过500元部分 52 超过500元至2000元部分10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部分15……(1)(2)设表示每月收入(单位:元),y表示应交税款(单位:元),当1300<x≤2800时,请写出y 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3)某企业高级职员2002年11月应交税款55元,问该月他的总收入是多少元?(四川省竞赛题)16.如图,在△ABC中,∠C=90°,AC=3,BC=4,点D是AB上任意一点(A、B两点除外),过D作AB垂线与△ABC的直角边相交于E,设AD=x,△ADE的面积为y,当点D在AB上移动时,求y关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17.现计划把甲种货物1240吨和乙种货物880吨用一列货车运往某地,已知这列货车挂有A、B两种不同规格的货车厢共40节,使用A型车厢每节费用6000元,使用月型车厢每节费用为8000元.(1)设运送这批货物的总费用为y万元,这列货车挂A型车厢x节,试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每节A型车厢最多可装甲种货物35吨和乙种货物15吨,每节月型B车厢最多可装甲种货物25吨和乙种货物35吨,装货时按此要求安排A、B两种车厢的节数,那么共有哪几种安排车厢的方案?(3)在上述方案中,哪个方案运费最高?最少运费为多少元? (广州市中考题)18.如图,梯形OABC中,O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4,0),(14,3),(4,3).点P、Q同时从原点出发,分别作匀速运动,其中点P沿OA向终点A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点Q沿OC、CB向终点B运动,当这两点中有一点到达自己的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1)设从出发起运动了x秒,如果点Q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试分别写出这时点Q在OC上或在CB上时的坐标(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设从出发起运动了x秒,如果点P与点Q所经过的路程之和恰好为梯形OABC的周长的一半,①试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这时点Q所经过的路程和它的速度;②试问:这时直线PQ是否可能同时把梯形OABC的面积也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如有可能,求出相应的x的值和P、Q的坐标;如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苏州市中考题)参考答案。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座19讲(全套)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座19讲(全套)

第一讲 有 理 数一、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二、有理数的计算:1、善于观察数字特征;2、灵活运用运算法则;3、掌握常用运算技巧(凑整法、分拆法等)。

三、例题示范例1、 已知数轴上有A 、B 两点,A 、B 之间的距离为1,点A 与原点O 的距离为3,那么满足条件的点B 与原点O 的距离之和等于多少?满足条件的点B 有多少个?例2、 将9998,19991998,9897,19981997----这四个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用“<”连结起来。

提示1:四个数都加上1不改变大小顺序;提示2:先考虑其相反数的大小顺序;提示3:考虑其倒数的大小顺序。

例3、 观察图中的数轴,用字母a 、b 、c 依次表示点A 、B 、C 对应的数。

试确定三个数ca b ab 1,1,1-的大小关系。

分析:由点B 在A 右边,知b-a >0,而A 、B 都在原点左边,故ab >0,又c >1>0,故要比较ca b ab 1,1,1-的大小关系,只要比较分母的大小关系。

例4、 在有理数a 与b(b >a)之间找出无数个有理数。

提示:P=na b a -+(n 为大于是 的自然数) 注:P 的表示方法不是唯一的。

2、符号和括号在代数运算中,添上(或去掉)括号可以改变运算的次序,从而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

例5、 在数1、2、3、…、1990前添上“+”和“ —”并依次运算,所得可能的最小非负数是多少?提示:造零:n-(n+1)-(n+2)+(n+3)=0注:造零的基本技巧:两个相反数的代数和为零。

3、算对与算巧例6、 计算 -1-2-3-…-2000-2001-2002提示:1、逆序相加法。

2、求和公式:S=(首项+末项)⨯项数÷2。

例7、 计算 1+2-3-4+5+6-7-8+9+…-2000+2001+2002例8、 计算9999991999999个个个n n n +⨯ 提示1:凑整法,并运用技巧:199…9=10n +99…9,99…9=10n -1。

初中数学竞赛讲义:第08讲-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

初中数学竞赛讲义:第08讲-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

第八讲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数学漫长的发展历史大致历经四个时期:以自然数、分数体系形成的萌芽期;以代数符号体系形成的常量数学时期;以函数概念产生的变量数学时期;以集合论为标志的现代数学时期.函数是数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变量数学的标志,“函数”是从量的侧面去描述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从量的侧面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动态和它们的相互制约性.函数的基本知识有: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关的概念、函数概念、函数的表示法、函数图象概念及画法.在坐标平面内,由点的坐标找点和由点求坐标是“数”与“形”相互转换的最基本形式.点的坐标是解决函数问题的基础,函数解析式是解决函数问题的关键,所以,求点的坐标、探求函数解析式是研究函数的两大重要课题.【例题求解】【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A(2,2),B(2,-3),点P在y轴上,且△APB为直角三角形,则点P的个数为.思路点拨先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描出A、B两点,连结AB,因题设中未指明△APB的哪个角是直角,故应分别就∠A、∠B、∠C为直角来讨论,设点P(0,x),运用几何知识建立x 的方程.注:点的坐标是数与形结合的桥梁,求点的坐标的基本方法有:(1)利用几何计算求;(2)通过解析式求;(3)解由解析式联立的方程组求.【例2】如图,向放在水槽底部的烧杯注水(流量一定),注满烧杯后,继续注水,直至注满水槽.水槽中水面上升高度h与注水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大致是下列图象中的()思路点拨向烧杯注水需要时间,并且水槽中水面上升高0h.注:实际生活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形象地通过图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如心电图、,股市行情走势图等,图象中包含着丰富的图象信息,要善于从图象的形状、位置、发展变化趋势等有关信息中获得启示.【例3】南方A市欲将一批容易变质的水果运往B市销售,共有飞机、火车、汽车三种运若这批水果在运输(包括装卸)过程中的损耗为200元/小时,记A、B两市间的距离为x 千米.(1)如果用W l、W2、W3分别表示使用飞机、火车、汽车运输时的总支出费用(包括损耗),求出W l、W2、W3与小x间的函数关系式.(2)应采用哪种运输方式,才使运输时的总支出费用最小?思路点拨每种运输工具总支出费用=途中所需费用(含装卸费用)+损耗费用;总支出费用随距离变化而变化,由W l—W2=0,W2一W3=0,先确定自变量的特定值,通过讨论选择最佳运输方式.【例4】已知在菱形ABCD中,∠BAD=60°,把它放在直角坐标系中,使AD边在y轴上,点C的坐标为(23,8).(1)画出符合题目条件的菱形与直角坐标系;(2)写出A、B两点的坐标;(3)设菱形ABCD的对角线交点为P.问: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得点P与点F 关于菱形ABCD的某条边所在的直线对称,如果存在,写出点F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关键是探求点A是在y轴正半轴上、负半轴上还是坐标原点,只须判断∠COy 与∠CAD的大小;(2)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A,B两点坐标;(3)设轴上存在点F(0,y),则P 与F只可能关于直线DC对称.注:建立函数关系式,实际上都是根据具体的实际问题和一些特殊的关系、数据而抽象、归纳建立函数的模型.【例5】如图,已知在Rt△ABC中,∠B=90°,BC=4cm,AB=8cm,D、E、F分别为AB、AC、BC边上的中点,若P为AB边上的一个动点,PQ∥BC,且交AC于点Q,以PQ为一边,在点A的右侧作正方形PQMN,记PQMN与矩形EDBF的公共部分的面积为y .(1)当AP =3cm 时,求的值;(2)设AP=cm 时,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3)当y=2cm 2,试确定点P 的位置.(2001年天津市中考题)思路点拨 对于(2),由于点P 的位置不同,y 与x 之间存在不同的函数关系,故需分类讨论;对于(3),由相应函数解析式求x 值.注:确定几何元素间的函数关系式,首先是借助几何知识与方法把相应线段用自变量表示,再代入相应的等量关系式,需要注意的是:(1)当图形运动导致图形之间位置发生变化,需要分类讨论;(2)确定自变量的几何意义,常用到运动变化、考虑极端情形、特殊情形等思想方法.学力训练1.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4,0)、B(4,4),∠OAB =90°,有直角三角形与Rt △ABO 全等且以AB 为公共边,请写出这些直角三角形未知顶点的坐标 . 2.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4,0),B(0,2),如果点C 在x 轴上(C 与A 不重合),当点C 的坐标为 时,使得由点B 、O 、C 组成的三角形与△AOB 相似(至少找出两个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3.根据指令[S ,A](S ≥0,0°<A<180°),机器人在平面上能完成下列动作:先原地逆时针旋转角度A ,再朝其面对的方向沿直线行走距离S .现机器人在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且面对x 轴的正方向,(1)若给机器人下了一个指令[4,60°],则机器人应移动到点 ;(2)请你给机器人下一个指令 ,使其移动到点(一5,5).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与x 轴的夹角为60°,且点A 的坐标为(一2,0),点B 在x 轴上方,设AB =a ,那么点B 的横坐标为( ) A .22a -B .22a +C .22a --D .22a +-5.一天,小军和爸爸去登山,已知山脚到山顶的路程为300米,小军先走了一段路程,爸爸才开始出发.图中两条线段分别表示小军和爸爸离开山脚登山的路程(米)与登山所用的时间(分钟的关系)(从爸爸开始登山时计时),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爸爸登山时,小军已走了50米B .爸爸走了5分钟,小军仍在爸爸的前面C .小军比爸爸晚到山顶D .爸爸前10分钟登山的速度比小军慢,10分钟之后登山的速度比小军快6.若函数mx x y ++=212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一切实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m<lB .m=1C . m>lD .m ≤17.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4,0)、点B(0,3),若有一个直角三角形与Rt △ABO 全等,且它们有一条公共边,请写出这个直角三角形未知顶点的坐标(不必写出计算过程). 8.如图,用同样规格黑白两色的正方形瓷砖铺设矩形地面,请观察下列图形并解答有关问题: (1)设铺设地面所用瓷砖的总块数为y ,请写出y 与n (n 表示第n 个图形)的函数关系式; (2)按上述铺设方案,铺一块这样的矩形地面共用了506块瓷砖,求此时n 的值; (3)若黑瓷砖每块4元,白瓷砖每块3元,在问题(2)中,共需花多少元钱购买瓷砖? (4)是否存在黑瓷砖与白瓷砖块数相等情形?请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正方形ABCD ,它的4个顶点为A(10,0),B (0,10),C(一10,0),D(0,一10),则该正方形内及边界上共有 个整点(即纵横坐标都是整数的点).10.如图,已知边长为l 的正方形OABC 在直角坐标系中,A 、B 两点在第一象限内,OA 与x 轴的夹角为30°,那么点B 的坐标是 .11.如图,一个粒子在第一象限运动,在第一分钟内它从原点运动到(1,0),而后它接着按图所示在与x 轴、y 轴平行的方向上来回运动,且每分钟移动1个单位长度,那么在1989分钟后这个粒子所处位置为 .12.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1,1),在x 轴上确定点P ,使△AOP 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 共有( )A .1个B .2个C . 3个D .4个13.已知点P 的坐标是(a +2l ,b +2),这里a 、b 是有理数,PA 、PB 分别是点P 到x 轴和y轴的垂线段,且矩形OAPB的面积为2,则P点可能出现的象限有()A.1个B.2个C.3个D.4个14.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条道路去B地,途中都使用两种不同的速度V l与V2(Vi<V2),甲用一半的路程使用速度V l、另一半的路程使用速度V2;关于甲乙二人从A 地到达B地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图象及关系,有图中4个不同的图示分析.其中横轴t表示时间,纵轴s表示路程,其中正确的图示分析为( )A.图(1) B.图(1)或图(2) C.图(3) D.图(4)15.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公民每月工资、薪金收入不超过800元,不需交税;超过800元的部分为全月应纳税所得额,都应交级别…(1)某公民2002年10月的总收人为1350元,问他应交税款多少元?(2)设表示每月收入(单位:元),y表示应交税款(单位:元),当1300<x≤2800时,请写出y 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3)某企业高级职员2002年11月应交税款55元,问该月他的总收入是多少元?16.如图,在△ABC中,∠C=90°,AC=3,BC=4,点D是AB上任意一点(A、B两点除外),过D作AB垂线与△ABC的直角边相交于E,设AD=x,△ADE的面积为y,当点D在AB上移动时,求y关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17.现计划把甲种货物1240吨和乙种货物880吨用一列货车运往某地,已知这列货车挂有A、B两种不同规格的货车厢共40节,使用A型车厢每节费用6000元,使用月型车厢每节费用为8000元.(1)设运送这批货物的总费用为y万元,这列货车挂A型车厢x节,试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每节A型车厢最多可装甲种货物35吨和乙种货物15吨,每节月型B车厢最多可装甲种货物25吨和乙种货物35吨,装货时按此要求安排A、B两种车厢的节数,那么共有哪几种安排车厢的方案?(3)在上述方案中,哪个方案运费最高?最少运费为多少元?18.如图,梯形OABC中,O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4,0),(14,3),(4,3).点P、Q同时从原点出发,分别作匀速运动,其中点P沿OA向终点A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点Q沿OC、CB向终点B运动,当这两点中有一点到达自己的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1)设从出发起运动了x秒,如果点Q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试分别写出这时点Q在OC 上或在CB上时的坐标(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设从出发起运动了x秒,如果点P与点Q所经过的路程之和恰好为梯形OABC的周长的一半,①试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这时点Q所经过的路程和它的速度;②试问:这时直线PQ 是否可能同时把梯形OABC的面积也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如有可能,求出相应的x的值和P、Q的坐标;如不可能,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及习题解答含答案共30讲改好278页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及习题解答含答案共30讲改好278页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及习题解答含答案共30讲改好278页初中奥数辅导讲义培优计划(星空课堂)第一讲走进追问求根公式第二讲判别式——二次方程根的检测器第三讲充满活力的韦达定理第四讲明快简捷—构造方程的妙用第五讲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整数解第六讲转化—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方程第七讲化归—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第八讲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第九讲坐标平面上的直线第十讲抛物线第十一讲双曲线第十二讲方程与函数第十三讲怎样求最值第十四讲图表信息问题第十五讲统计的思想方法第十六讲锐角三角函数第十七讲解直角三角形第十八讲圆的基本性质第十九讲转化灵活的圆中角2第二十讲直线与圆第二十一讲从三角形的内切圆谈起第二十二讲园幂定理第二十三讲圆与圆第二十四讲几何的定值与最值第二十五讲辅助圆第二十六讲开放性问题评说第二十七讲动态几何问题透视第二十八讲避免漏解的奥秘第二十九讲由正难则反切入第三十讲从创新构造入手3第一讲走进追问求根公式形如a某2b某c0(a0)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而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最普遍、最具有一般性的方法。

求根公式某1,2bb24ac内涵丰富:它包含了初中阶段已学过的全部代数运算;它回答了2a一元二次方程的诸如怎样求实根、实根的个数、何时有实根等基本问题;它展示了数学的简洁美。

降次转化是解方程的基本思想,有些条件中含有(或可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的问题,直接求解可能给解题带来许多不便,往往不是去解这个二次方程,而是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来代换,从而使问题易于解决。

解题时常用到变形降次、整体代入、构造零值多项式等技巧与方法。

【例题求解】【例1】满足(n2n1)n21的整数n有个。

思路点拨:从指数运算律、±1的特征人手,将问题转化为解方程。

【例2】设某1、某2是二次方程某2某30的两个根,那么某134某2219的值等于()A、一4B、8C、6D、0思路点拨:求出某1、某2的值再代入计算,则计算繁难,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根的定义及变形,使多项式降次,如某123某1,某223某2。

8第八讲二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与数学期望(22)

8第八讲二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与数学期望(22)

.
则:FZ
(z)
8
2 d
0
zr 0 (r 2 1)3 dr
1 1
(z 1)2
1
1 (z 1)2
,
当z
0时,
FZ (z)
0,
当 z 0 时.
fZ (z)
3 , 当 z 0 时, (z 1)3
0,
当 z 0 时.
第八讲 二维变量函数分布与数学期望
二. 二维变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分布 设随机变量X与Y 独立,它们的分布函数分别为FX (x) 及 FY ( y),
第八讲 二维变量函数分布与数学期望

:FYi
(
y)1 e Biblioteka 0,3y,
y0 y0
再求仪器使用寿命Z 的分布函数
仪 器 是Y1 ,Y2的 并 联 , 并 联 组 的 最 大寿 命 的 一 个 就 是 仪 器
的寿命,即Z max(Y1,Y2 ),且因为Yi 0,所以Z 0 FZ (z) P(Z z) P[max( Y1,Y2 ) z] P(Y1 z,Y2 z)
第八讲 二维变量函数分布与数学期望
推广到有限多个独立随机变量的情形, 有
n
n
Fmax(z) Fi (z) Fmin (z) 1 [1 Fi (z)]
i 1
i 1
特别地, 若 X1 , X 2 ,, X n 独立同分布,设它们的分布函数为F z,
则 Fmax(z) F (z) n Fmin (z) 1 1 F (z) n
(2) 最小值的分布 (最小大于号,大于都大于)
Fmin (z) P( min ( X ,Y ) z ) 1 P( min ( X ,Y ) z )
1 P[(X Y z) (Y X z)]

初中数学竞赛教程

初中数学竞赛教程

七年级第一讲 有理数(一)一、【能力训练点】1、正负数,数轴,相反数,有理数等概念。

2、有理数的两种分类:3、有理数的本质定义,能表成mn(0,,n m n ≠互质)。

4、性质:① 顺序性(可比较大小);② 四则运算的封闭性(0不作除数);③ 稠密性:任意两个有理数间都存在无数个有理数。

5、绝对值的意义与性质: ① (0)||(0)a a a a a ≥⎧=⎨-≤⎩ ② 非负性 2(||0,0)a a ≥≥③ 非负数的性质: i )非负数的和仍为非负数。

ii )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他们都为0。

二、【典型例题解析】:1. 如果m 是大于1的有理数,那么m 一定小于它的( )A.相反数B.倒数C.绝对值D.平方2.已知两数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x 的绝对值是2,求220062007()()()x a b cd x a b cd -+++++-的值。

3.如果在数轴上表示a 、b 两上实数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那么||||a b a b -++化简的结果等于( ) A.2a B.2a - C.0 D.2b4.有3个有理数a,b,c ,两两不等,那么,,a b b c c ab c c a a b------中有几个负数?5.设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可表示为1,,a b a +的形式式,又可表示为0,ba,b 的形式,求20062007a b +。

6.三个有理数,,a b c 的积为负数,和为正数,且||||||||||||a b c ab bc ac X a b c ab bc ac=+++++则321ax bx cx +++的值是多少?7.若,,a b c 为整数,且20072007||||1a b c a -+-=,试求||||||c a a b b c -+-+-的值。

第二讲 有理数(二)一、【能力训练点】: 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① |||0|a a =-表示数a 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初中数学竞赛讲座——数论部分8(同余系的应用)

初中数学竞赛讲座——数论部分8(同余系的应用)

第8讲剩余系及其一次同余方程一、基础知识:(1)剩余系对于任意正整数n而言,一个整数除以m所得的余数只能是0,1,2, …,n-1中的某一个。

依次可将整数分成n个类(例如n=2时,就是奇数或偶数),从每一类中各取一个数所组成的集合就称为模的一个完全剩余系,简称为模的完系。

定义1:如果一个剩余系中包含了这个正整数所有可能的余数(一般地,对于任意正整数n,有n个余数:0,1,2,...,n-1),那么就被称为是模n的一个完全剩余系。

定义2:剩余系:设模为m,则根据余数可将所有的整数分成m类,分别记成[0],[1],[2],…[m-1],这m个数{0,1,2,…m-1}称为一个完全剩余系,每个数称为相应类的代表元。

例如:当m=10则,{0,1,2,3,4,5,6,7,8,9} 最小非负完全{-5,-4,-3,-2,-1,0,1,2,3,4} 绝对值最小{-4,-3,-2,-1,0,1,2,3,4,5} 绝对值最小(一)根据剩余类的概念,很容易得到以下几条有关剩余类的性质:①每一个整数一定包含在而且仅包含在模m的一个剩余类中②整数p所属的模m的剩余类中的每一个数都可以写成km+p的形式,这里k是整数用符号p mod m表示p所属的模m的剩余类,这条性质写成数学表达式就是p mod m= {p+km(k是整数)}③整数p、q在模m的同一个剩余类中的充要条件是p、q对模m同余。

这条性质用数学符号就可表示为:p mod m= q mod m p≡q(mod m)实际上,同余式就是剩余类等式的一个特殊情况,是集合中的一个元素,前面有关同余的一些性质对剩余类仍然成立。

这条性质表明,对于模m的两个剩余类要么相等,要么它们的交集为空集,因此,模m有且仅有m个剩余类,它们是:0mod m,1 mod m,2 mod m,…(m―1)mod m。

在解决一些有关模m余数的问题时,我们就可以查看m个数:0,1,2,…,m―1,从而得相应的剩余类的情况,使问题变得异常简单,具体例子,请看后面的例题。

初中复习方略数学第八讲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初中复习方略数学第八讲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5x-1>3x-4
1.(2021·邵阳中考)下列数值不是不等式组-31x≤23-x
的整数解的是( A )
A.-2
B.-1
C.0
D.1
2.(2021·荆州中考)若点 P(a+1,2-2a)关于 x 轴的对称点在第四象限,则 a 的取值
范围在数轴上表示为( C )
3x+2>x-2, 3.(2020·仙桃中考)解不等式组x-3 3≤7-53x, 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3 >-1.
【思路点拨】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即可.
【自主解答】解不等式 2x-3≤1,得:x≤2, x+1
解不等式 3 >-1,得:x>-4, 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4<x≤2, 将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如图:
x-1<0,
【典例 4】(2021·宿迁中考)解不等式组5x+2
3 > 2 -1. 2(2x-1)>3(3x-2)-6……第一步 4x-2>9x-6-6……第二步 4x-9x>-6-6+2……第三步 -5x>-10……第四步 x>2……第五步
任务一:填空:①以上解题过程中,第二步是依据____________(运算律)进行变形的. ②第________步开始出现错误,这一步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请直接写出该不等式的正确解集.
【自主解答】(1)设该参赛同学一共答对了 x 道题,则答错了(25-1-x)道题,依题意 得:4x-(25-1-x)=86,解得:x=22. 答:该参赛同学一共答对了 22 道题. (2)设参赛者需答对 y 道题才能被评为“学党史小达人”,则答错了(25-y)道题,依题 意得:4y-(25-y)≥90,解得:y≥23. 答:参赛者至少需答对 23 道题才能被评为“学党史小达人”.

初中数学常量与变量PPT课件

初中数学常量与变量PPT课件

古固镇定景不点变:的量砚是池: ___________
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是:_________
圆面积公式是: S= πr2
半径r(cm)
1
圆面积S(cm2) π
1.5 2
3
5

2.25π 4π 9π 25π
龙门当天气温变化记录图
温度T(摄氏度)
10 5 0
6 12 14 18 24 时间t(时)
导游
固定不变的量是:__没_有____ 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是:___t_和__T_____
什么叫常量? 在一个过程中,固定不变的量称为常量.
什么叫变量? 在一个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称为变量.
指出下列事件中的常量与变量
⒈ 假设钟点工的工资标准为25元/时,设工作时数
t(时),应得工资额为m(元),则 m = 25 t. 其中常量是 ___2_5___ ,变量是___m__,__t ___ .
知识梳理:
1. 常量和变量的概念 2.字母可以表示常量,常量和变量 是对于一个过程而言的,是相对的
常量数学
变量数学
观察思考:
1.直三棱柱有几个面? 5个面
直四棱柱有几个面? 6个面
直五棱柱有几个面? 7个面
2.直n棱柱有几个面?若用m表示直n棱 柱的面数,试写出m与n之间的关系式;
直n棱柱有(n+2)个面
常量和变量
大千世界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 如何来研究这些运动变化并寻找规律呢?
数学上常用变量与函数来刻画各种运动变化.
学校
1分钟 2分钟
t分钟
假S设=v车t ,子匀V=速1.5行公驶里,/分 每t(分分)钟行…1.5公1 里。2 6 t
s用(公s表里)示…行驶1的.5总路3程. 9 1.5t

初中八年级数学教案-变量-“十市联赛”一等奖

初中八年级数学教案-变量-“十市联赛”一等奖
学习
目标
1、掌握常量、变量的概念,体验在一个过程中常量与变量是相对存在的;
2、通过实例探究,在具体的问
,20cm,30cm时,圆的面积s分别为多少用含r的式子表示s
(3),,4m,时,它的邻边长y分别为多少用含的式子表示y
3总结变量与常量的概念
(1)思考:在刚才的题中出现了几种量
(2)归纳: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怎样找常量与变
二.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1弹簧的长度与所挂重物有关.如果弹簧原长为10cm,每1千克重物使弹簧伸长,设重物质量为mg,受力后的弹簧长度为Lcm,怎样用含m的式子表示L
,每1千克重物使弹簧压缩,则用含重物质量m(g)的式子表示受力后的弹簧长度Lcm为
学生独立思考,并汇报结果
学生思考汇报结果:
(1)L=10
当堂检测பைடு நூலகம்
6道题
作业布置
大册子
课后反思
1 教学理念:常量与变量的概念是由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产生的本节是实践性很强的内容,因此,教学中,无论是知识的发生过程,还是应用过程,都应充分运用实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的要求,本节的教学,以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模式展开,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以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为主,引导学生亲身实践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认知过程由于本节课所学习的“常量”与“变量”是两个抽象的新概念,必须让学生通过大量实例感知来接受新的概念,这既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学生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数量关系的变化规律,使学生从中感受常量和变量的意义,从而有效突出重点、突破本节的难点
课题名称
《常量与变量》

初中数学竞赛第八讲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含答案)

初中数学竞赛第八讲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含答案)

第八讲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数学漫长的发展历史大致历经四个时期:以自然数、分数体系形成的萌芽期;以代数符号体系形成的常量数学时期;以函数概念产生的变量数学时期;以集合论为标志的现代数学时期.函数是数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变量数学的标志,“函数”是从量的侧面去描述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从量的侧面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动态和它们的相互制约性.函数的基本知识有: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关的概念、函数概念、函数的表示法、函数图象概念及画法.在坐标平面内,由点的坐标找点和由点求坐标是“数”与“形”相互转换的最基本形式.点的坐标是解决函数问题的基础,函数解析式是解决函数问题的关键,所以,求点的坐标、探求函数解析式是研究函数的两大重要课题.【例题求解】【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A(2,2),B(2,-3),点P在y轴上,且△APB为直角三角形,则点P的个数为.思路点拨先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描出A、B两点,连结AB,因题设中未指明△APB的哪个角是直角,故应分别就∠A、∠B、∠C为直角来讨论,设点P(0,x),运用几何知识建立x的方程.注:点的坐标是数与形结合的桥梁,求点的坐标的基本方法有:(1)利用几何计算求;(2)通过解析式求;(3)解由解析式联立的方程组求.【例2】如图,向放在水槽底部的烧杯注水(流量一定),注满烧杯后,继续注水,直至注满水槽.水槽中水面上升高度h与注水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大致是下列图象中的( )思路点拨向烧杯注水需要时间,并且水槽中水面上升高0h.注:实际生活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形象地通过图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如心电图、,股市行情走势图等,图象中包含着丰富的图象信息,要善于从图象的形状、位置、发展变化趋势等有关信息中获得启示.【例3】南方A市欲将一批容易变质的水果运往B市销售,共有飞机、火车、汽车三种运若这批水果在运输(包括装卸)过程中的损耗为200元/小时,记A、B两市间的距离为x 千米.(1)如果用W l、W2、W3分别表示使用飞机、火车、汽车运输时的总支出费用(包括损耗),求出W l、W2、W3与小x间的函数关系式.(2)应采用哪种运输方式,才使运输时的总支出费用最小?思路点拨每种运输工具总支出费用=途中所需费用(含装卸费用)+损耗费用;总支出费用随距离变化而变化,由W l—W2=0,W2一W3=0,先确定自变量的特定值,通过讨论选择最佳运输方式.【例4】已知在菱形ABCD中,∠BAD=60°,把它放在直角坐标系中,使AD边在y轴上,点C的坐标为(23,8).(1)画出符合题目条件的菱形与直角坐标系;(2)写出A、B两点的坐标;(3)设菱形ABCD的对角线交点为P.问: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得点P与点F 关于菱形ABCD的某条边所在的直线对称,如果存在,写出点F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关键是探求点A是在y轴正半轴上、负半轴上还是坐标原点,只须判断∠COy与∠CAD的大小;(2)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A,B两点坐标;(3)设轴上存在点F(0,y),则P与F只可能关于直线DC对称.注:建立函数关系式,实际上都是根据具体的实际问题和一些特殊的关系、数据而抽象、归纳建立函数的模型.【例5】如图,已知在Rt△ABC中,∠B=90°,BC=4cm,AB=8cm,D、E、F分别为AB、AC、BC边上的中点,若P为AB边上的一个动点,PQ∥BC,且交AC于点Q,以PQ为一边,在点A的右侧作正方形PQMN,记PQMN与矩形EDBF的公共部分的面积为y.(1)当AP=3cm时,求的值;(2)设AP=cm时,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3)当y=2cm2,试确定点P的位置.思路点拨对于(2),由于点P的位置不同,y与x之间存在不同的函数关系,故需分类讨论;对于(3),由相应函数解析式求x值.注:确定几何元素间的函数关系式,首先是借助几何知识与方法把相应线段用自变量表示,再代入相应的等量关系式,需要注意的是:(1)当图形运动导致图形之间位置发生变化,需要分类讨论;(2)确定自变量的几何意义,常用到运动变化、考虑极端情形、特殊情形等思想方法.学历训练A 组1.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4,0)、B(4,4),∠OAB =90°,有直角三角形与Rt △ABO 全等且以AB 为公共边,请写出这些直角三角形未知顶点的坐标 . 2.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4,0),B(0,2),如果点C 在x 轴上(C 与A 不重合),当点C 的坐标为 时,使得由点B 、O 、C 组成的三角形与△AOB 相似(至少找出两个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3.根据指令[S ,A](S ≥0,0°<A<180°),机器人在平面上能完成下列动作:先原地逆时针旋转角度A ,再朝其面对的方向沿直线行走距离S .现机器人在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且面对x 轴的正方向,(1)若给机器人下了一个指令[4,60°],则机器人应移动到点 ;(2)请你给机器人下一个指令 ,使其移动到点(一5,5).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与x 轴的夹角为60°,且点A 的坐标为(一2,0),点B 在x 轴上方,设AB =a ,那么点B 的横坐标为( ) A .22a -B .22a +C .22a --D .22a +-5.一天,小军和爸爸去登山,已知山脚到山顶的路程为300米,小军先走了一段路程,爸爸才开始出发.图中两条线段分别表示小军和爸爸离开山脚登山的路程(米)与登山所用的时间(分钟的关系)(从爸爸开始登山时计时),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爸爸登山时,小军已走了50米;B .爸爸走了5分钟,小军仍在爸爸的前面;C .小军比爸爸晚到山顶;D .爸爸前10分钟登山的速度比小军慢,10分钟之后登山的速度比小军快。

20XX年中招考试:《初中数学》竞赛讲座(8)

20XX年中招考试:《初中数学》竞赛讲座(8)

20XX年中招考试:《初中数学》竞赛讲座(8)提供了“220XX年中招考试:《初中数学》竞赛讲座”,帮助考生梳理知识点,备战20XX年中招考试。

竞赛专题讲座08-几何变换【竞赛知识点拨】一、平移变换1. 定义设是一条给定的有向线段,T是平面上的一个变换,它把平面图形F上任一点X变到X‘,使得 = ,则T叫做沿有向线段的平移变换。

记为X X’,图形F F‘ 。

2. 主要性质在平移变换下,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直线变为直线,三角形变为三角形,圆变为圆。

两对应点连线段与给定的有向线段平行(共线)且相等。

二、轴对称变换1. 定义设l是一条给定的直线,S是平面上的一个变换,它把平面图形F上任一点X变到X’,使得X与X‘关于直线l对称,则S叫做以l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变换。

记为X X’,图形F F‘ 。

2. 主要性质在轴对称变换下,对应线段相等,对应直线(段)或者平行,或者交于对称轴,且这两条直线的夹角被对称轴平分。

三、旋转变换1. 定义设α是一个定角,O是一个定点,R是平面上的一个变换,它把点O仍变到O(不动点),而把平面图形F上任一点X变到X’,使得OX‘=OX,且∠XOX’=α,则R叫做绕中心O,旋转角为α的旋转变换。

记为X X‘,图形F F’ 。

其中α0时,为逆时针方向。

2. 主要性质在旋转变换下,对应线段相等,对应直线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四、位似变换1. 定义设O是一个定点,H是平面上的一个变换,它把平面图形F上任一点X变到X‘,使得=k· ,则H叫做以O为位似中心,k为位似比的位似变换。

记为X X’,图形F F‘ 。

其中k>0时,X’在射线OX上,此时的位似变换叫做外位似;k【分析】取AC、BD的中点E、F,令AC A‘C’,则A‘BC’D是一个符合条件的平行四边形。

延长AF、CC‘交于G。

∵E是AC的中点且EF∥CC’,FC‘∥EC,∴F、C’分别为AG、CG的中点。

∴AD+BC=BG+BC≥2BC‘=A’D+B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讲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数学漫长的发展历史大致历经四个时期:以自然数、分数体系形成的萌芽期;以代数符号体系形成的常量数学时期;以函数概念产生的变量数学时期;以集合论为标志的现代数学时期.函数是数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变量数学的标志,“函数”是从量的侧面去描述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从量的侧面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动态和它们的相互制约性.函数的基本知识有: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关的概念、函数概念、函数的表示法、函数图象概念及画法.在坐标平面内,由点的坐标找点和由点求坐标是“数”与“形”相互转换的最基本形式.点的坐标是解决函数问题的基础,函数解析式是解决函数问题的关键,所以,求点的坐标、探求函数解析式是研究函数的两大重要课题.【例题求解】【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A(2,2),B(2,-3),点P在y轴上,且△APB为直角三角形,则点P的个数为.思路点拨先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描出A、B两点,连结AB,因题设中未指明△APB的哪个角是直角,故应分别就∠A、∠B、∠C为直角来讨论,设点P (0,x),运用几何知识建立x 的方程.注:点的坐标是数与形结合的桥梁,求点的坐标的基本方法有:(1)利用几何计算求;(2)通过解析式求;(3)解由解析式联立的方程组求.【例2】如图,向放在水槽底部的烧杯注水(流量一定),注满烧杯后,继续注水,直至注满水槽.水槽中水面上升高度h与注水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大致是下列图象中的( )思路点拨向烧杯注水需要时间,并且水槽中水面上升高0h.注:实际生活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形象地通过图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如心电图、,股市行情走势图等,图象中包含着丰富的图象信息,要善于从图象的形状、位置、发展变化趋势等有关信息中获得启示.【例3】南方A市欲将一批容易变质的水果运往B市销售,共有飞机、火车、汽车三种运输方式,现只可选择其中的一种,这三种运输方式的主要参考数据如下表所示:若这批水果在运输(包括装卸)过程中的损耗为200元/小时,记A、B两市间的距离为x 千米.(1)如果用W l、W2、W3分别表示使用飞机、火车、汽车运输时的总支出费用(包括损耗),求出W l、W2、W3与小x间的函数关系式.(2)应采用哪种运输方式,才使运输时的总支出费用最小?思路点拨每种运输工具总支出费用=途中所需费用(含装卸费用)+损耗费用;总支出费用随距离变化而变化,由W l—W2=0,W2一W3=0,先确定自变量的特定值,通过讨论选择最佳运输方式.【例4】已知在菱形ABCD中,∠BAD=60°,把它放在直角坐标系中,使AD边在y轴上,点C的坐标为(23,8).(1)画出符合题目条件的菱形与直角坐标系;(2)写出A、B两点的坐标;(3)设菱形ABCD的对角线交点为P.问: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得点P与点F 关于菱形ABCD的某条边所在的直线对称,如果存在,写出点F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关键是探求点A是在y轴正半轴上、负半轴上还是坐标原点,只须判断∠COy 与∠CAD的大小;(2)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A,B两点坐标;(3)设轴上存在点F(0,y),则P 与F只可能关于直线DC对称.注:建立函数关系式,实际上都是根据具体的实际问题和一些特殊的关系、数据而抽象、归纳建立函数的模型.【例5】如图,已知在Rt△ABC中,∠B=90°,BC=4cm,AB=8cm,D、E、F分别为AB、AC、BC边上的中点,若P为AB边上的一个动点,PQ∥BC,且交AC于点Q,以PQ为一边,在点A的右侧作正方形PQMN,记PQMN与矩形EDBF的公共部分的面积为y.(1)当AP=3cm时,求的值;(2)设AP=cm时,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3)当y=2cm2,试确定点P的位置.(2001年天津市中考题)思路点拨对于(2),由于点P的位置不同,y与x之间存在不同的函数关系,故需分类讨论;对于(3),由相应函数解析式求x值.注:确定几何元素间的函数关系式,首先是借助几何知识与方法把相应线段用自变量表示,再代入相应的等量关系式,需要注意的是:(1)当图形运动导致图形之间位置发生变化,需要分类讨论;(2)确定自变量的几何意义,常用到运动变化、考虑极端情形、特殊情形等思想方法.学力训练1.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4,0)、B (4,4),∠OAB =90°,有直角三角形与Rt △ABO全等且以AB 为公共边,请写出这些直角三角形未知顶点的坐标 .2.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 (4,0),B (0,2),如果点C 在x 轴上(C 与A 不重合),当点C 的坐标为 时,使得由点B 、O 、C 组成的三角形与△AOB 相似(至少找出两个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3.根据指令(S ≥0,0°<A <180°),机器人在平面上能完成下列动作:先原地逆时针旋转角度A ,再朝其面对的方向沿直线行走距离S .现机器人在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且面对x 轴的正方向,(1)若给机器人下了一个指令,则机器人应移动到点 ;(2)请你给机器人下一个指令 ,使其移动到点(一5,5).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与x 轴的夹角为60°,且点A 的坐标为(一2,0),点B 在x 轴上方,设AB =a ,那么点B 的横坐标为( ) A .22a -B .22a +C .22a --D .22a+-5.一天,小军和爸爸去登山,已知山脚到山顶的路程为300米,小军先走了一段路程,爸爸才开始出发.图中两条线段分别表示小军和爸爸离开山脚登山的路程(米)与登山所用的时间(分钟的关系)(从爸爸开始登山时计时),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爸爸登山时,小军已走了50米B .爸爸走了5分钟,小军仍在爸爸的前面C .小军比爸爸晚到山顶D .爸爸前10分钟登山的速度比小军慢,10分钟之后登山的速度比小军快 6.若函数mx x y ++=212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一切实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m <lB .m =1C . m >lD .m ≤17.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4,0)、点B (0,3),若有一个直角三角形与Rt △ABO 全等,且它们有一条公共边,请写出这个直角三角形未知顶点的坐标(不必写出计算过程).8.如图,用同样规格黑白两色的正方形瓷砖铺设矩形地面,请观察下列图形并解答有关问题:(1)设铺设地面所用瓷砖的总块数为y ,请写出y 与n (n 表示第n 个图形)的函数关系式; (2)按上述铺设方案,铺一块这样的矩形地面共用了506块瓷砖,求此时n 的值; (3)若黑瓷砖每块4元,白瓷砖每块3元,在问题(2)中,共需花多少元钱购买瓷砖? (4)是否存在黑瓷砖与白瓷砖块数相等情形?请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正方形ABCD ,它的4个顶点为A (10,0),B (0,10),C (一10,0),D (0,一10),则该正方形内及边界上共有 个整点(即纵横坐标都是整数的点).10.如图,已知边长为l 的正方形OABC 在直角坐标系中,A 、B 两点在第一象限内,OA 与x轴的夹角为30°,那么点B的坐标是.11.如图,一个粒子在第一象限运动,在第一分钟内它从原点运动到(1,0),而后它接着按图所示在与x轴、y轴平行的方向上来回运动,且每分钟移动1个单位长度,那么在1989分钟后这个粒子所处位置为.12.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1,1),在x轴上确定点P,使△AOP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 )A.1个B.2个C.3个D.4个13.已知点P的坐标是(a2),这里a、b是有理数,P A、PB分别是点P到x轴++2l,b和y轴的垂线段,且矩形OAPB的面积为2,则P点可能出现的象限有()A.1个B.2个C.3个D.4个(江苏省竞赛题) 14.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条道路去B地,途中都使用两种不同的速度V l与V2(Vi<V2),甲用一半的路程使用速度V l、另一半的路程使用速度V2;关于甲乙二人从A 地到达B地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图象及关系,有图中4个不同的图示分析.其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其中正确的图示分析为( )A.图(1) B.图(1)或图(2) C.图(3) D.图(4)15.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公民每月工资、薪金收入不超过800元,不需交税;超过800元的部分为全月应纳税所得额,都应交税,且根据超过部分的多少按不同的税率交税,详细的税率如下表:(1)某公民2002年10月的总收人为1350元,问他应交税款多少元?(2)设表示每月收入(单位:元),y表示应交税款(单位:元),当1300<x≤2800时,请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3)某企业高级职员2002年11月应交税款55元,问该月他的总收入是多少元?16.如图,在△ABC中,∠C=90°,AC=3,BC=4,点D是AB上任意一点(A、B两点除外),过D作AB垂线与△ABC的直角边相交于E,设AD=x,△ADE的面积为y,当点D在AB上移动时,求y关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17.现计划把甲种货物1240吨和乙种货物880吨用一列货车运往某地,已知这列货车挂有A、B两种不同规格的货车厢共40节,使用A型车厢每节费用6000元,使用月型车厢每节费用为8000元.(1)设运送这批货物的总费用为y万元,这列货车挂A型车厢x节,试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每节A型车厢最多可装甲种货物35吨和乙种货物15吨,每节月型B车厢最多可装甲种货物25吨和乙种货物35吨,装货时按此要求安排A、B两种车厢的节数,那么共有哪几种安排车厢的方案?(3)在上述方案中,哪个方案运费最高?最少运费为多少元?18.如图,梯形OABC中,O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4,0),(14,3),(4,3).点P、Q同时从原点出发,分别作匀速运动,其中点P沿OA向终点A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点Q沿OC、CB向终点B运动,当这两点中有一点到达自己的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1)设从出发起运动了x秒,如果点Q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试分别写出这时点Q在OC上或在CB上时的坐标(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设从出发起运动了x秒,如果点P与点Q所经过的路程之和恰好为梯形OABC的周长的一半,①试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这时点Q所经过的路程和它的速度;②试问:这时直线PQ是否可能同时把梯形OABC的面积也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如有可能,求出相应的x的值和P、Q的坐标;如不可能,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