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听吴正宪老师上课》的心得体会
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有感
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有感本学期我读了《听吴正宪老师评课》这本书,本书引发了我对课堂教学的多角度思考。
看了此书,我认为教师应该用心研究学生,通过学生的课堂反馈反思自己的教学。
并且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会上课,更要学会去听课、评课,评课应该成为促进教师交流、共享智慧的重要手段。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执教质量。
吴正宪老师有对儿童数学教育的独特理解,对教育事业饱含热情。
让我真正理解到什么叫做“专业地读教材,用心地读书学,智慧地读课堂”。
阅读了此书,对我之后的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帮助,让我更好的认识到如何去听课,如何做好课后反思。
听课不是简单的去听一节课,而是有不同理念、不同思维碰撞最终达成一致的过程。
在听课时做到以下三个方面:1、注重和授课老师的交流,提出和发现更好的优化教学方法,每个人给出一丝丝的想法,才能有助于一节课的整体提升。
2、注重和学生的交流,去倾听学生的声音,有时候很多疑惑教师想不明白的地方或许可以从孩子身上找到启发,以学生的视角去评价课堂,认真思考不同的学生给予的每一句评价观点。
如果想要读懂学生就要充分的信任学生,不能一昧的用自己的思想方式去理解学生。
3、教师要注重重点把控,一节课更主要的仔细研读教材,挖掘教材的数学价值,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的技术层面。
本书还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师的不同评价和鼓励带给了学生不同的感受。
在《圆的认识》这一课,一位老师给2位学生不同评价,一个是你的话不多但是精要,另一位是这个知识点我们之后会学到,
显然第二位学生听后会比较失落,因为她的超前理解没有得到老师的夸奖。
因此我需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多给予孩子们一句简单的鼓励。
读《听吴正宪老师上课》有感
读《听吴正宪老师上课》有感牛顿曾说:”我之所以取得现在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很多人认为这是牛顿的谦虚之词,其实不然,牛顿用这句话说出了他成长和成功的在本质,这是一句非常实在的话,值得每个人深思和学习。
从教育者的角度讲,这告诉每一个青年教师在专业化成长道路上要善于学习名师、亲近名师、阅读名师文章和著作,用名师的精神、教育经验阅和艺术帮助自己成长,加快自己成长的步伐。
吴正宪老师是我国著名特级教师,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近日,有幸读到《听吴正宪老师讲课》一书,再次感受名师教育智慧、学习名师教书育人的艺术。
书中给我们呈现了大量的精彩教学片断,并对这些教学片断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分类、总结,做了独到的分析、品读和解读,而不仅仅是一些原始的教学案例或者实录。
这样的品读能够帮助阅读者更深入地学习、了解、品读,有利于引起读后的思考,引领学习者把自己的课堂和吴老师的教学课堂进行比较,找出差距,找到自己需要改善和完善的地方,也找到自己教学过程中自身的优点。
全书共有10节,通过真情流淌的生命课堂、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纵横联通的简洁课堂、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追本溯源的寻根课堂、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真诚交流的对话课堂、着眼未来的发展课堂。
无疑,这每一个方面都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的课堂,而该书从一个特级教师的角度立足学生、着眼于课堂,放眼于大教育观,从学生成长的角度贴近学生的灵魂与思维进行教育,与学生进行生命的对话、灵魂的交流,这样的教育,才是新课程需要的教育,更是每个青年教师需要学习的教育课堂。
作为我来说首先要转变思想——实施生命化课堂教学的保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正确发挥其主导作用,师生之间才能产生相互作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才得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成长才得到充分的保障,才会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其次,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
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心得体会
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心得体会吴正宪老师是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在小学数学教育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暑假中,我有幸拜读了《听吴正宪老师评课》一书,再次感受到名师教育的智慧和教书育人的艺术。
这本书展现了吴老师和她的教育团队智慧的结晶,是对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上具有指导意义的专业书籍。
书中呈现了大量的精彩教学片段,并对这些教学片段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分类、总结,对教育教学的思想方法做出了独到的分析和解读。
教学这么多年来,一直不知如何对一节课做出恰当的评价,通过学习吴正宪老师的评课,我认识到,评课不仅要研究教材教法,更要研究教育思想;不仅要研究教师的教,还要研究学生的学。
评课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要引发教师们参与,要互动评课,要从多角度来思考课堂教学。
此外,教师还要用心研究学生,通过学生的需求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在本书中,吴老师的评课主要关注了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对学生的课后访谈,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让学生参与评课,以学生的视角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学论教。
二是注重与教师对话,使教师在交流与思考中互相启发,提出好的观点、好的方法,教师既是智慧的分享者又是智慧的奉献者。
三是注重方向的引领,评课要引领教师对课堂教学背后的教育理念及数学教育价值的讨论,使评课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品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一书,引发了我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进
一步思考,深感自己与教育名家的差距之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践行吴老师的教育思想,结合学生实际将名家的教育智慧融入我们的课堂,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听吴正宪老师的讲课及讲座有感
2014年寒假作业听吴正宪老师的讲课及讲座有感-—------——--—如何做孩子们喜欢的数学教师今年寒假我有幸在网上聆听了北京著名教育家吴正宪老师的几节讲课,这是第一次听聆听吴老师的讲课,听后有一种如饮甘露,如沐春风的感受。
平时老师们课下聚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抱怨:孩子们不喜欢数学课,上课不听讲,这课真没法上;今天领导听课,孩子们都跟哑巴一样,谁也不回答问题了,真生气;那么简单的问题讲了好几遍,还是不会做,太笨了等等。
听了吴老师的讲座后我深深地体会到如果我们都能像吴老师那样去驾驭课堂,那我们何愁孩子们上课不听讲呢?何愁孩子们上课不积极回答问题呢?何愁孩子们不爱学习数学呢?又何愁孩子们学不好数学呢?要让孩子们喜欢数学,要做一个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老师,教师本身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教师要注意情感的交流,尊重、善待、理解每一个孩子。
听了吴老师几节课,我发现了吴老师在课堂上总是把自己当成孩子们中的一员,和孩子一起学习探讨,共同成长,她注重对孩子的情感的交流,尊重、善待、理解每一个孩子。
例如,吴老师的《平均数》那节课,就是让学生去猜,平均数可能是多少。
最大的数大概是1300,最小的数700,共5个数,让学生猜一猜平均数可能是多少。
很多同学猜1000,900,1100,980,1050,突然间有一个学生冒出来2000,当时吴老师没动声色,2000,接着猜。
但是这时候,吴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这是你们猜的,准不准呢?”孩子们马上说:“我们自己试试吧!”试的结果平均数正好是1000。
一般情况下呢,老师们就可能会说那个学生:“怎么会是2000呢?最大的数才是几?你先坐下吧."试想一下,如果这样说,那个孩子势必会觉得自己错了,其他的孩子也会嘲笑他,他就会不好意思而抬不起头,下面的课还能听进去吗?以后还敢回答问题吗?吴老师没有这样做,吴老师说:“哎,2000那位你在哪儿呢?你问问同学们,人家怎么都是1000,1100,900呢?”他也挺有意思,问道:“你们怎么猜得那么准?”其他学生反问他:“你看看最大的才是几?1300.”老师就要这样挑动学生,促使他们之间产生互动.老师们看学生问话多好:“最大的才是1300,那平均数可能是2000吗?”他说:“哎呀,我错了!"挠挠头“我错了!”吴老师问:“为什么错了?"那位学生说:“平均数不是多的给少的,少的长高了,匀乎匀乎的那个数吗?对呀,那怎么可能比最高的还高呢?”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它的区间,通过孩子的对话已经很好的完成了.这个知识点的完成不是老师枯燥的讲解,告白,而是通过学生的自问自答弄明白的,是他们自己学会的,不是老师填鸭式地教会的.这个时候吴老师还特别关注了情感的交流,吴老师没让这个孩子尴尬的回去,也没有让他很难为情地坐下,而是对他说了一句话:“今天你们的思考有根有据,不过今天吴老师呢,更要表扬我身边刚才说错的同学。
听吴正宪老师课的感受
听吴正宪老师课的感受解放村小学邱素婷参加工作已经有十几年,数学的教学成绩也可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曾经也梦想做一名出色的、优秀的数学教师,然而,那天,在听了吴正宪老师的一堂“搭配的学问”课后,使我几近麻木、颓丧的神经震醒了。
细细对比吴正宪老师的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不禁对自己提出了如下的质问:在时间和情感及角色上,你舍得了吗?1、时间上: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主阵地。
虽然我们在备课的时候,把教学目标里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准备得非常充分。
然而,在实际上课的时候,却只是把完成教学任务当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奋斗目标,学生会做了,能做对了,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2、情感上: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信奉着师道尊严的教育理论。
课堂上,总是板着一副冷面孔,用命令和生硬的语气让学生去思考,去练习,想想这样的老师会受到学生的喜欢吗?而吴老师的教学语言却是如此亲切、朴素而自然,没有一点造作,虚伪,对学生的评价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从言语中体现了吴老师与学生的平等相处的教育思想,达到了一种师生合一的境界。
3、角色上:老师是学生的领航人。
课堂上,教师领着学生走,一步一个脚印,学生不会说的,老师说给你听;学生不会做的,老师解释给你听,做给你看,跟着学……一遍不会再来一遍,直到你学会为止。
吴老师上课给我最大的印象是她有很强的感染力。
整堂课下来,学生也是个个快乐开心极了。
在愉快中学到了知识。
记得吴老师在上课开始时,为了拉近同学生的距离,还特意问了同学们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是喜欢玩还是喜欢上课?吴老师本想同学们会回答“喜欢玩”,可以在玩中开始新课,可大部分同学回答“不喜欢玩”。
引起了全礼堂的一片轰动。
可见我们老师在平时向同学们灌输的是什么思想,在老师的心中“爱学习”才是好学生。
殊不知,爱玩才是孩子的天性。
我们老师即要孩子学好,当然也得让孩子玩好,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才能真正搞好教学听了全国特级名师吴老师的课,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多么的重要。
第1篇:《听吴正宪老师上课》心得体会《听吴正宪老师上课》心得体会
第1篇:《听吴正宪老师上课》心得体会《听吴正宪老师上课》心得体会.doc-免费下载第1篇:《听吴正宪老师上课》心得体会《听吴正宪老师上课》心得体会初次看到这本书是在省图书馆,当时封面上的一段话引起了我的兴趣。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玉仁说:“每次听吴老师的上课,我总被她和学生的”思维共振、情感共鸣“的精彩互动场景感动,被她”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的孩子们乐学的氛围吸引。
听她的课的确是一种享受。
”怀着这样一种享受的心理,我翻开了《听吴正宪老师上课》这本书,仔细体味书中的每一章节的文字,感受吴正宪老师上课的艺术魅力。
“真情”,是品味吴老师的课堂,最突出且最有力的字眼。
她用这真情诠释着生命课堂的深刻内涵,用真情润泽学生的心灵,用真情培育和谐的课堂环境,用真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用真情点燃孩子创新的思维火花。
她的课堂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充满了童趣,洋溢着激情与智慧。
她以人格影响人格,用智慧启迪智慧,用数学的真谛滋润孩子的心田,让孩子们快乐地享受着课堂生活的'幸福。
品味此书,我被吴老师的教育理念所深深震撼。
1、尊重每一个学生。
吴老师把孩子看成一个有尊严的个体,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去探索和获取知识,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数学。
她总是以热情的鼓励、殷切的期待、巧妙的疏导与孩子们思维共振,情感共鸣,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从不强迫学生去认同。
2、为学生营造思维的磁场。
孙晓天教授说。
吴老师的课堂“教”的色彩很淡,“商量”的气氛很浓,“为什么”很多,留给学生的“空间”很大,适时的点拨与指导随处可见。
吴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各种不平衡的问题情景或“陷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探究、猜想、思考,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维空间。
3、为学生设计有过程的参与。
吴老师在课堂上总是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把知识的来龙去脉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全体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
观看吴正宪教学视频心得体会(共3篇)
观看吴正宪教学视频心得体会(共3篇)第1篇:吴正宪教学心得吴正宪教学心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四部曲在培养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次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才方面,小学数学教学肩负着重要的职责。
我认为,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学生创造性思想活动的过程。
通过教学,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次性品质得以展现,以推动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1 .唤起创新意识——使学生要创造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
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要创造。
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
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发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才会确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
我认为,爱惜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他们经常会对一些问题感兴趣,发生疑问,从而发生好奇心理,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
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创设这样的环境。
课堂上我经常提出一些疑问:“你能根据9 +几的计算方法计算8 +几吗?”“你知道为什么车轮子要制成圆的?” …… 同学们之间出经常开展互相质疑活动。
疑问使学生发生好奇,好奇又萌发起学生要实践、要创新的意识。
- 1成受教育者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推动者。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的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它是师生之间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它既是以传授和吸收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
因此,师生之间不仅有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而且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
正如一位心理学家在论述教学活动实质特征时所论述的那样:“教学是一次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和情绪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过程。
”“建立平等、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
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师生之间人格的接触、碰撞和融通。
在师生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情感对整次教学工作的情感活动起重要的能动作用。
学习吴正宪心得体会
学习吴正宪心得体会学习吴正宪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学习吴正宪心得体会1有幸聆听了小学数学教育专家吴正宪老师的讲座,再一次感受了她那温柔、清新的语言,感受了她非凡的教学魅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吴老师不仅仅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更可贵的是作为一个老师来说,对于学生的热爱与生命的尊重。
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做好授业解惑的同时,更注重将启迪学生智慧、完善学生人格作为我们教师的工作重心来对待。
优质的数学课堂不光注重学术的严谨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还应该能够让数学课体现出“数学味”来。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该选取合适的具体事例,贴近学生生活,巧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俯下身子备课,钻进孩子脑子里想问题,读懂学生的学习需求,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退到学生的思维水平去想问题。
争取打造有效的、合理的、生动课堂。
课堂上还要注重把握智慧的生成、关注学生思维的碰撞,巧妙利用课堂上生成的意外作为教学资源,及时组织学生在讨论中质疑,在操作中获得,在实验中感悟,在交流中学习,使学生最大程度地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掌握所学知识。
优秀的数学教师还应该是知识丰富,人格高尚的人。
我们都应该力求做到教会知识、培养技能,同时能教出品位、教出境界。
数学是一门科学,必须求真与踏实,让“真实、踏实、诚实”的教育思想伴随着我们的每一堂课,让科学的严谨性和教育的艺术性蕴藏在我们的每一堂课,让知识巩固和思想教育贯穿在我们的每一堂课。
学习吴正宪心得体会2过学习吴正宪老师的教育理念,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尤其是吴正宪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精湛的教学理论是我的教学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一名老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道理。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在当今这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我们老师也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的老师。
人们常说:“你想要给学生一碗水,就得准备好一桶水,甚至要准备一条流淌不息的江河”。
从吴正宪老师的教学专著中吸取了许多教育教学营养,转变了我的教学观念,提升了我的教学理论层次。
【学习分享】听吴正宪老师上课有感
【学习分享】听吴正宪老师上课有感方程就是讲故事——听吴正宪老师上课有感大足区刘圣萍名师工作室学员、沙桥小学周菊2014年12月20日我有幸参加在重庆市高新区实验一小举办的“和美课堂”之“同课异构”学习观摩会。
听了聂军和吴正宪老师对《认识方程》一课的“同课异构”,吴老师的《认识方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吴老师的课就如一股小溪,清晰流畅,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新知,她态度谦逊平和,与学生真诚的沟通。
听完之后,感觉自己受益颇多。
下面,将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分享:一、直入课题,问题指向明确。
课一开始,吴老师直入课题,出示“方程”,让学生用“你……你……你……”针对方程提问题,学生提的问题很多,表达了对方程的了解和疑惑,后来,吴老师引导学生聚焦到“方程是怎么来的?方程有什么用?”两个问题上。
吴老师通过孩子们对方程的疑惑摸清了孩子的认知水平,便于老师的教学。
二、由直观到抽象,加深对方程的理解。
吴老师出示自己用纸制作的简单的天平教具,告诉学生现在天平是平的,并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来演示。
当左边放了50克的砝码,右边放了30克的砝码时,会怎么样?吴老师边说边放砝码图片。
请两个学生在黑板上摆弄天平,其余学生用自己手臂的一高一低表示天平的不平衡,请学生用数学方法记录现象。
接着老师告诉学生如果右边放20克的砝码会怎样?学生立即摆出了平衡姿势,老师又立即让学生记录并板贴。
之后吴老师把20克的砝码拿走,把“不知重量”的香蕉图片放在了天平上并随即提问:“能记录吗?”后来老师又把30克的砝码拿走,把“不知重量”的苹果图片放在右边的天平上方。
老师又问:“天平会怎样?能记录吗?”吴老师在引导孩子操作体验的过程中,还不忘对学困生的关注,请小老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通过一连串的操作,引导学生用式子记录下来:20+30=50,30+x=50,30+x<50,30+x>50,30+□=50……三、分类有方法,教学有技巧。
通过引导学生用天平原理把以上式子分类,通过分类让学生在比较中归纳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听吴正宪老师讲座体会1
我听了吴正宪老师她讲到数学教师不只是要传授知识与技能给学生,更应把启迪学生智慧、完善学生人格作为我们教师的重要责任来看待。
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是夯实知识基础的教师,要与时俱进地看待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能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数学知识连成“知识链”、构建“知识网”,形成立体的“知识模块”,避免对数学知识的肤浅化、形式化。
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还应该是能教出数学味道的教师,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严整、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
全国特级教师吴正宪,她曾经是一名小学教师。
她在讲座中把理论结合自己教学中的点点滴滴。
讲述了自己成功的历程、课堂的心得。
她的成功之路就是对学生那份深深的爱,和学生真诚相处,她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着学生。
她善于感悟文字的美,课堂的美,善于发现学生的美,她容易感动学生,也被学生感动。
看到她就能感觉到对人生积极向上的活力。
她在课堂的情感、激情能点燃学生对生命、生命的热爱。
这样的老师怎能不受学生欢迎?怎能不成功呢?吴老师说教师应该是孩子们一生经历中一位重要的朋友,是孩子们学习路上的引路人。
数学教师要创造学生喜欢的数学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数学教育,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那需要成长为一个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的老师。
“教书必然育人——这是不可逃避的历史事实,教书必须育人——这是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世界上没有无教育的教学!”吴老师以她的话指导新教师成长,同时点明在成长过程中要关注的一些问题,“在育人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更重要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更重要的,在交往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尊重个性,真诚交流更重要。
”吴老师的讲座让我很受鼓舞,我希望自己也能够沿着这样的成长道路,早日成为一名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只要在教学中学生思想出现的火花要及时捕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的情感态度要及时引导,吴老师还提出了包括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错误也是一笔很好的资源,教师要及时利用这个资源让学生从迷惑中自己能主动去探求,以达到自己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个性得以民展等目的。
教师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有感范文
教师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有感范文要上好一堂“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课”,难!这也是我心中一直以来的疑惑,拜读完吴正宪老师的《听吴正宪老师评课》一书后,我有所顿悟了,我也在认真地体悟着什么叫“专业地读教材,用心地读学生,智慧地读课堂”。
评课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对一节课效果的评价。
吴老师的评课关注了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对学生的课后访谈,让学生参与评课;二是注重与教师的对话,教师既是智慧的分享者,又是智慧的奉献者;三是注重方向的引领,引领教师对课堂教学背后的教育理念及数学教育价值的讨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过吴老师对一节课或一个教学片断进行深入剖析与点评,我有这样一些收获: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在一节课中一定有几个主线的提问,能将这节课的魂抓住。
恰到好处的提问,会成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有效的问题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问题是提高课堂思维含量,激发学生思考兴趣,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核心因素。
吴老师也提倡教师要学会等待,等待是一种教育理念,等待是一种教学策略,等待是一种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要善于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精心创设学习情境。
当然,情境的设计并不是简单的取悦学生的游戏,而是创设学生主体参与的一条主线,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
同时,情境设计也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也要保证这一活动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
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正如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的:“要让孩子们重蹈人类思想发展中的那些关键步子。
而且仅仅是关键步子”。
在课堂上,也要注意渗透数学文化,如在《生活中的负数》这一课中,自然地引出数学文化史实:“对负数的认知,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一节好的数学课给予学生的绝不是单纯的数学知识,适时适度地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文化的发展,欣赏数学文化的智慧,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尊重、理解,是促进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策略。
听吴正宪老师上课读后感3-有趣的课堂
读《听吴正宪老师上课》读后感---构建有趣的课堂听吴正宪老师的课程,了解吴老师简洁的课堂,学会了把教学知识点变简单的过程,通过重建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建立认知结构,学会探索知识间的内部联系。
让我们的孩子在学习中生成知识链、组建知识网,不仅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还使学生活获得学习的方法。
在上课开始前,吴老师通过知识整合把数学知识改成具有相互联系的知识结构,教学结束后,还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的方式来把知识点联系起来。
让学生的学习变得简单、明了且清晰。
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学习,懂得学习。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般都是一打开课本就学习,课堂上很多的名词和概念一通讲下来,立马就混乱了,不知道讲的什么,学生在学习前如果没有建立一个学生的概念,那么学生在黑压压的课本中是难以做好学习的准备的。
建立知识点结构网,是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事。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一般找出学习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让学生进行分类,把知识点区分和联系起来,那么同学们在学习数学概念时就能明白概念的相关性,学习也能建立简单的联系。
在学习四边形时,我们把不同的四边形找出来,让同学们动手把做出四边形,在同学们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不同的四边形,让同学们通过进行区分讨论,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学生动手找到了四边形的定义,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会的什么是四边形,四边形的哪些类型、这些不同的类型通常代表了什么,都有什么样的含义。
在这样的学习中,我们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这个是一个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成长。
动手参与课堂,在课堂中思考、在课堂上讨论找到自己的问题和思考方式,这就是一种学习的进步。
在学习图形的概念上,我们通过不同的图形和相似的图形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和自主构建只是体系,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创造性,让我们的孩子成为课堂的中心,让学生在学习中唤醒对知识问题的思考力,让我们的学生通过归纳、总结,把这些看似不同又有点相似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自己形成条理化、系统化的知识脉络。
【读书心得】 《听吴正宪老师评课》读后感
精彩的师生互动评课---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有感这本书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学生参与进来评课,把评课的话语权也交给了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感受老师教学的风格、领略数学学习的魅力。
通读本书中吴老师和学生互动点评的文章,我感受让学生参与进来评课有以下优势:一、师生互动评课,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由于每个授课教师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不同,教学认识不同,有时教学设计难免顾此失彼,出现教学上的偏差,师生互动的评课方式可以直击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弥补课堂教学的缺失。
当然,这需要听课的老师有敏锐的洞察力、访谈问题要精准,直至问题要害,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吴老师评《认识圆柱》一课:上课时老师的圆柱教具全是高高瘦瘦的,下课后,吴老师举起两个圆柱,一个是又矮又胖的月饼盒,一个是又瘦又高的薯片筒,看着吴老师手上的两个不同的圆柱体,杨老师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上完课后的“轻松愉悦”,立刻被“如坐针毡”取代。
吴老师:谁告诉我,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水立方是长方体,不是正方体。
生2:我知道了茶叶桶是圆柱体。
吴老师:(举起又高又瘦的薯片桶)这是什么形状?生:圆柱体。
吴老师:(举起又矮又胖的月饼盒)这是什么形状?生1:这个物体也是圆柱体吧。
生2:不是圆柱,圆柱又高又瘦,它太胖了。
生:对,太胖了,不是圆柱!……吴老师在听课中准确地发现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通过课后互动式点评,将其传递给教师们。
评课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这样的评课不仅仅为了评价教学,更是为了引发教师主动地反思,进而自主地改变课堂教学设计,提升专业水平。
二、师生互动评课,暴露学生的疑问学透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环环相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确实能很顺利地掌握知识,可是一旦离开这样的此情此景,孩子们往往就会陷入思维的混沌,束手无策;甚至学习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也难以有机会提出,得不到大家的帮助。
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做到面对全体学生,一定要适时地“停一停”,让学生有个学习缓冲的过程,消化所学的知识所掌握的技能;“等一等”,让接受能力稍慢的学生把心中的疑惑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共同朝胜利的目标前进。
听吴正宪讲座心得体会
听吴正宪讲座心得体会一、师生的关系。
听吴老师的课,就像享受春天的阳光,在课堂上她和孩子们的关系处理得是那么得体,以至于我都怀疑,这是在上课吗,分明就是老师和学生在一起聊天,谈心,上课的痕迹只能在黑板上找到。
那种呆板的标准课堂模式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没有,取而代之是洒脱的交流,师生心灵上的碰撞。
刚开始学生还是有点紧张,出现一些小意外,但是在吴老师亲切的语言交流下,氛围逐渐缓和,师生关系变得融洽。
“这个小东西。
”这是吴老师对其中一个学生的昵称,成人之间如果说这种话,有骂人的嫌疑,但是在这种场合下,学生很受用,也很喜欢这个老师对自己的称呼。
二、随意的语言不随意。
吴老师在课堂中,看似随意的、不经意的语言,仔细想来确实相当的不随意。
这些语言有些都不严谨,像什么“小东西”、“还是10不10了”等等,这些随意的语言,必定是经过老师长时间缜密的思考后的结果。
记得全国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曾经在一节课中,说了这样一句话“你就这样上来了?”,这句话黄老师想了三天,反复改了几次,最后才决定用这句话。
这才是一句话,一节课用好多句话,一节课磨出来有多么的不易。
这看似随意的下面经历了多少个不随意,我想只有这节课的设计者才会深刻理解和体会。
三、数学思想的渗透。
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很难搞清楚什么是数学思想,但是根据教材的编排,需要渗透一些比较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转化的思想和集合的概念等等。
这就需要教师去挖掘教材深层次的东西,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吴老师这节课设计得比较巧妙,很流畅的引入课题,并逐渐展开教学。
四、教师的应变能力。
在本次吴老师讲的这节课中,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很顺利,学生和老师由于比较陌生,配合并不是很好,在这种情况下,吴老师给我们示范了生动的活教材,通过师生的对话和交流,逐渐的进入上课状态。
当出现一些尴尬时,吴老师很快就能不留痕迹的化解。
作为一个听课者,听吴老师讲课,简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听吴正宪讲座心得体会 [篇2]2015年10月11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著名教育名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
《听吴正宪老师上课》读后感(
一、教师要真正了解课堂、了解所教知识
经常听到有些老师抱怨这知识点真难教,没办 法讲明白,看似简单的课堂知识,倘若你要讲清楚, 这是对教师真正的磨练。
俗语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要教会孩子们 知识,要从基本功锻炼起。
吴老师的课总是那么生动,而且不是流于形式 的热闹,而是真正的有内涵。
吴老师的追问:“肯定吗?”“为什么?”“有一 个锐角,不能保证其他两个角也都是锐角。”在这些问 题的追问下,都是激发孩子思考的因素,让课堂真正活 跃起来。
二、让孩子在做中学会知识
吴老师的课经常有学生动手操作的场景,这非常值得 学习,让孩子在动中真正学会知识,让孩子们有自己发现、 研究的味道,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吴老师的课堂是活跃的,孩子们是快乐的,因为孩子 们真正在动中掌握知识,感觉自己成为知识的主人。
而且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地牢固,因为这是他自己研究 出来的知识点。
如果每位老师都可以增加孩子动手的时间,相信每位 孩子的思维会更加活跃,创造力也会增强。
三、寻根课堂的教学模式,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吴老师的课中,经常会出现一个知识点的寻根,先 出示知识点的来源,让孩子们觉得知识点不是一个单纯的 知识点,是通过人类努力而得到的。
吴老师真正了解每一节的教学知识点,每一个 问题目的性都很明确。
一、教师要真正了解课堂、了解所教知识
如:吴老师在任教《三角形的认识》中,吴老师展 示了多个角,让孩子们去辨识三角形的种类。
看似简单的一个教学设计,其实是老师对教材的十 分了解,吴老师充分理解三种三角形的特征,估能设计 出这么好的教学环节,让孩子真正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的 特征。
三、寻根课堂的教学模式,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鸡兔同笼”中,吴老师讲述了我国的《九章 算术》、《孙子算经》等名著,在吴老师的熏陶下,孩子 们的学习激情异常高涨。
我向往的课堂----听吴正宪老师的课心得体会
数学教师听课心得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早就对全国小学数学名师吴正宪钦佩不已,业余时间我认真观看了吴老师的视频讲座,再次感受到名师教育的智慧、和教书育人的艺术。
在《平均数》一课中,吴老师上课直接问“有没有听说过平均数?”有的学生回答的是听说过平均分苹果---这就是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平均分。
还有的学生回答算过平均分等等。
吴老师的课没有凭借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抓住学社的眼球,而是凭借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对孩子的已有的知识储备的了解。
课件只是辅助手段。
吴老师这节课的课件大部分都是一张幻灯片,都是与生活紧密相连,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如在平均数一课中用了一张课件:北京市六岁以下儿童1。
1米乘车免票标准,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建议?让学生通过讨论,深入理解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吴老师的课堂中,讲台前通常都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在一起。
学生就是老师的助手,和老师默契的配合。
吴老师的数学课能激发学生思考,在动脑筋的过程中让人变得越来越聪明。
吴老师讲解,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把严谨的数学课上的津津有味。
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浓;课已完,意未尽。
整堂课始终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中不是教师的讲授,而是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如在平均数教学中,一组数据:7,4,6,3。
先让学生猜一猜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多少。
学生猜的结果不统一:4,6。
5。
8等。
教师不做评价,让学生再算一算是多少。
当学生算出平均数是5时。
找出当时猜测平均数是8的学生,让他向同学们发问:“你们为什么不猜是8呢?”从而得出平均数的范围是比最大的数要小,比最小的数要大。
这样的生生对话比老师单纯的告知结果,学生会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记住。
同时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让学生从统计学的角度理解平均数。
原来的教学注重从算法上理解平均数,把概率与统计方面的课上成了计算课。
忽略了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是它能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因此吴老师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平均数的理解和在生活中的应用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听吴正宪老师上课》的心得体会
新干县城北小学李瑛子
首先,非常感谢团队工作室送给我的《听吴正宪老师上课》这本书。
对于一名数学教师来说,“吴正宪”这个名字自然不会陌生,她是小学数学教学界中的精英人物,很荣幸在2016年现场感受过吴老师的精彩课堂,听她的课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顺理成章。
当时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吴老师有着一口标准的北京腔调的普通话,非常慈祥,像一个活菩萨,非常精神,课堂上更是娓娓道来。
通过研读这本书让我全面地了解了吴老师的课堂。
书中展示的众多课例让我感受到吴老师的教学思想、教育智慧和精湛的教学艺术。
她的课堂不仅给孩子们传授知识,更是用她那颗充满大爱的心灵感染着每个孩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着每个孩子。
她的课,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她的课充满了童趣,乐趣。
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
40分钟的数学课,像磁铁那样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整本书没有长篇大论的理论知识,更多地是向我们呈现吴老师的课堂,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睿智的语言,独特的课堂评价。
课堂上,经常会听到吴老师对孩子们由衷的赞赏与热情的鼓励,把她“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在每节课中。
比如,吴老师在《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伊始便抛出了一个问题,这把椅子摇晃了,需要加固一下,这根木条钉在哪里比较合适呢?学生说出了
三种不同的情况:将木条横着钉,将木条竖着钉,将木条斜着钉。
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了新知的学习,接着让3个学生上台把这个用木条钉成的三脚架拉动,发现三角形木架拉不动,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最后,学生自己例举了大量的生活事例来说明三角形的稳定性。
看完这本书,意犹未尽,让我了解了为什么孩子们那么喜欢上吴老师的课,同时反思自己,回想自己的课堂总是给予上课举手发言、答案回答正确的学生,却忽视需要特别关注的孩子,其实有时他们的回答或许是最有价值的,或许能帮助他们从不会到会。
走进吴老师的生命课堂,让我们的专业得到不断的成长,也渐渐感受到什么是快乐;高品位享受教师职业的幸福,真情的教学情感,让我看到了自主学习的魅力;善于欣赏每一个孩子,面向全体学生。
书中的每个课例都值得我认真揣摩研究学习,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会看得更远……
通过看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不能因为年龄的原因而停止学习的脚步,应该活到老学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