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1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第1节Ⅰ补-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基础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考查内容

试卷

理解文中重要概

念和句子的含义

筛选并整合

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思想

分析概括作者在

文中的观点态度2016全国甲卷√√√

2016全国乙卷√√√

2016全国丙卷√√√

2015全国Ⅰ卷√√√

2015全国Ⅱ卷√√√

2014全国Ⅰ卷√√√

2014全国Ⅱ卷√√√

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并且采用选误的形式,题目为3道,9分,此专题的考查近年来呈现出一种较为稳定的模式。

2.从考题考点上看,一般论述类文章的考查有何特点?

选择的文本的题材非常广泛,几乎涵盖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理论、历史、美学、建筑等各个方面。考点包括“理解(B)”“分析综合(C)”两个层级,共有6条具体的测试要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该考点的两个层级、六个考点在每年的试题中均有所侧重地考查,其中概念理解、信息筛选、内容归纳、观点概括是论述类文章阅读题考查的重点。

第一节整体感知真题剖析

——研透高考真题,探讨阅读规律

Ⅰ.补——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基础知识

一、论述类文章的三要素

1.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文章的灵魂。论点的特点:

第一,论点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一种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式,它必须是明确的表态性

的句子。从全文来看,论点不是某一段的中心句,而是能统摄全文的中心句。

第二,论点在文本中的位置:①有的直接出现在文本的开头,开门见山;②有的放在文本的结尾,篇末点题,大多以“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归根结底”等表示总结性的词语为标志;③有的放在文本的中间;④有的标题就是全文论点。当然,有少数文本并没有明确表明论点的语句,这就要由读者自己进行概括。

第三,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全篇应紧紧围绕着这一中心论点来展开议论。为了论述得更深刻,更有条理,中心论点之下可以有若干分论点。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与被统率的关系,而各分论点之间不能相互矛盾、交叉或包含。

2.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正确性和可行性的材料。

论据有两种:①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②理论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们公认的道理等。运用事实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理论论据要准确恰当,论据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顺序。

对论据的要求有三点:一是典型;二是新颖;三是能证明论点,与论点有内在联系。

3.论证

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一般来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二、论述类文章的类型

1.立论文

立论文指对某个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意见的论述类文本。如罗迦·费·因格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标题就鲜明地摆出了作者的观点。论述类文本大多是立论文。

2.驳论文

驳论文指反驳对方的论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的论述类文本。如马南邨的《不求甚解》,先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接着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全面解释了陶渊明的话,揭示了“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在批驳过程中阐述了“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读”的主张。

驳论文中反驳的方法有三种:①驳论点;②驳论据;③驳论证。

三、论述类文章的结构

(一)基本结构

1.引论

引论是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问题。好的引论简明新颖。

2.本论

本论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析问题,用论据来证明论点。好的本论紧承引论,纵横展开,有理有据,严密紧凑。

3.结论

结论是文章的结尾部分,与引论相呼应,解决问题。好的结论能深化论点,照应开头。

(二)论证结构

1.并列式

展开的各层次,关系是平等的,没有主次之分。或是分论点之间关系的并列表述;或是围绕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论证同一观点。

如钱钟书的《谈中国诗》,在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之后,接着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中国诗的特点:一是讲求篇幅短小;二是富于暗示性;三是“笔力轻淡,词气安和”;四是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这四个方面的关系是并列的,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论述,使读者获得了对中国诗的丰富认识。

2.层进式

文本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可以是由表及里,从现象入手,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指明性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林庚的《说“木叶”》,在提出中国诗歌大量用“木叶”而少用“树叶”的现象后进行分析,首先指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再进一步分析“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层层推进,从而论证了“‘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的观点。

3.对比式

把两种观点加以对比,通过二者的对比,突出论证其中一方面的正确性。往往一方面用墨较多,作为论证的重点;而另一方面着墨较少,只作陪衬。

如朱光潜的《咬文嚼字》,在说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时,先以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的三、四两句为例,说明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使诗的意旨丰富蕴藉;再指出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形成“套板反应”。正反对比,突出了文字的联想意义必须要善用的观点。

4.总分式

文章各层次之间有总说与分说的关系,论点在各层次的分论点当中体现,而各层次的分论点由总论点统领,可以先总后分,也可以先分后总,还可以先总后分再总。

如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分别从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和西方现代实验精神在科学中的重要性两个角度论述,最后得出结论: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先分后总,结论水到渠成。

5.综合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