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与隋唐盛世的形成

合集下载

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若干问题

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若干问题

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若干问题从东汉开始,西北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或因被中原王朝所征服,或因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纷纷向中原迁徙,其中主要有匈奴、羯、乌丸、氐、羌和鲜卑等。

几乎达到五六百万、形成了以汉民族为主体包括匈奴、鲜卑、羯、氐、羌在内的各民族交错杂居的局面,其地域基本限于黄河中下游的陕西、山西、河北和河南等地。

开始于一世纪中叶的我国北方民族大迁徙,不仅补充了中原的劳动力,而且对中原社会经济的恢复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共同的生活区域以及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相互渗透,为北方各族人民的大融合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二、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条件(一)共同地域的形成。

北方民族的迁徙从三国至北魏,大致可分第一阶段,为三国至西晋末。

军阀混战,使中原人口锐减,这就给北方民族内迁创造了有利条件。

因此,原居于西北的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汉族居住的广大地区开始形成多民族杂居的局面,如关中地区,出现了“华夷参半”的现象。

第二阶段,为十六国时期。

这个时期的民族迁徙与三国及北魏时期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强制性迁徙表现得更为突出,各个政权为驱使更多劳动力为其服役,经常掠夺人口。

第二,由于战乱、天灾和阶级压迫、民族压迫,造成北方人口的大量流亡迁徙。

北方少数民族除自沿边迁居中原外,又在关中和中原地区辗转流徙。

中原地区的汉人也大批背井离乡向江东、辽东、陇右、河西、蜀汉等地迁徙。

第三,由于北方各地人口大量交错迁徙及军队民族成分的复杂化,内迁各族不少打破原有组织,分散地与汉人或他族错杂而居。

第三阶段,为北魏时期。

北魏初,强迫民族迁徙的事例不少。

但统一北方之后,民族迁徙事件便减少了,各族基本上稳定下来,此后,较大的一次迁徙就是孝文帝迁都洛阳和大批南徙代人变为洛阳人。

(二)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的形成。

当形成了“共同地域”即杂居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趋同在所难免,这种趋同促成了语言(包括文字)的同化;而语言的同化又反过来促成“共同经济生活”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中国史纲要重点知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中国史纲要重点知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中国史纲要重点知识之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二、中国古代的封建化进程1.概念:边疆落后的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的封建经济(农耕经济)、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儒家为主文化)促进本民族的社会发展的过程,也称为汉化。

2.过程:贯穿于整个封建史。

典型:北魏、唐少数民族、五代辽宋夏金元、满清3.影响:促进了祖国边疆的开发;促进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促进民族的交融和中华民族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巩固。

三、门阀士族兴衰: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开发:五、知识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对隋唐盛世的影响。

政治上(制度创新基础):国家由长期分裂走向新的大一统,各民族政权的制度创新为隋唐制度奠定了制度和政治基础。

经济上(经济繁荣基础):人口的大量南迁,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隋唐经济繁荣奠定经济基础。

文化上(文化繁荣、文化观):民族文化交流,南北文化差异虽明显但走向交融,为隋唐开明兼收并蓄的的文化观奠定基础;科技持续领先世界,儒、释、道三教共同发展,玄学产生,文学艺术丰富多彩,为隋唐文化繁荣奠定文化基础。

民族关系上(民族观、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五胡内迁,尤其北方地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和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开明的民族观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繁荣奠定民族基础。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时代特征: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二、安史之乱的历史影响:1.中央集权和权威削弱,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2.边防空虚,少数民族政权趁机侵扰,边疆频频告急;3.严重破坏北方黄河流域经济,大量北民南迁,经济中心开始南移;4.战乱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促使了两税法的推行;5.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唐从此由强盛走向衰落。

浅谈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

浅谈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

浅谈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作者:张艳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6年第02期摘要:隋朝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一统。

隋朝之所以能够完成全国的统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魏晋以来的民族融合与民族矛盾的消失是其主要的原因之一。

民族融合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民族融合使民族矛盾与隔阂逐渐消失,从而为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前提条件。

关键词:隋朝;统一;民族融合;途径;作用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20-01民族融合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魏晋南北朝上承秦汉帝国的消亡,下启隋唐盛世的兴起,长达360余年的时间是一段民族大分化、大动荡、大融合的历史,对统一王朝的再次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途径是多种的,且表现在各个方面。

一、民族迁徙在魏晋南北朝一个动乱的时代,民族迁徙十分频繁。

民族迁徙使各民族形成交错杂居的局面,这就方便了各民族的交流、了解与学习。

民族迁徙是实现民族融合的一种重要方式。

魏晋时期以“五胡”内迁最为著名,而周边少数民族的内迁并非都始于魏晋,早在汉代就开始了。

如匈奴在东汉时至少约有50余万人陆续内附。

其后曹操又将这些内徙匈奴分为五部,使其各居其地。

晋太康中,匈奴五部的地域分布是“左部居太原兹氏,右部居祁,南部居蒲子,北部居新兴,中部居大陵”,“皆居于晋阳汾涧之滨”。

[1]后赵建国后,也大批羯人内迁。

前燕与后赵作战,曾有一次“摧歼羯寇八万余人”。

[2]石氏败后,冉闵杀羯人“死者二十余万”,[3]这些仅指后赵国都邺城附近被杀的羯人。

从中可以看出内迁羯人的数量。

在当时内徙的少数民族中,鲜卑人数应是较多的一支。

二世纪中期,鲜卑大人檀石槐统一漠北地区,建立一个“从上谷以西至敦煌,二十余邑”[4]的军事大联盟,从中可以略知相当数量的鲜卑人已迁抵今天的河西走廊一带。

公元398年,已立国的鲜卑拓跋部正式迁都平城,遂南下散居于黄河流域,与当地居民杂居局面形成。

第5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5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
③文化: 大兴文治
④军事: 改革兵制
2.民族交融
(唐太宗认为) 夷狄亦人耳,其情与 中夏不殊。人主(君 主)患德泽不加,不 必猜忌异类。盖德泽 恰,则四夷可使如一 家;猜忌多,则骨肉 不免为仇敌。
——《资治通鉴·唐 纪十三》
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②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 ③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 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 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局限性: ①全面推行汉化,使鲜卑族丧失 作为一个民族的这就加 ;②鲜卑族失去尚武的民族精神
速了北魏的衰亡。
隋朝修建运河的意义是什么?
①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②促进运河沿岸城市经济发展; ③巩固统一,对当代及后世的水运起到了重 要的作用。
3、隋朝的灭亡
材料:隋末,天下地主武装 纷纷起兵造反,而以李唐政 权为根据地的关中地区最多, 关中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地主 阶级上层人物,在地方上势 力强大,在社会上声望卓著, 在政治上辐射很广。
士族政治
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 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 会阶层,称为“士族”。
南朝历史
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篡夺皇位, 国号宋。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4个王 朝,合称“南朝”(420-589),定都南京。
1.士族政治
(1)士族,又称门第、世族、世家、巨室、门阀 等。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
(3)影响: ①原有民族布局被打破,各民族差异逐渐缩小 ②促使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界线发生变动;促进了内迁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③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④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为以后隋唐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奠定了基础
知识拓展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专题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口袋书】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专题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口袋书】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专题0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魏蜀吴西晋十六国东 晋北魏宋齐梁陈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十国注:图片修改方法—将图片复制到PPT 中则可编辑`【知识点01】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制度变迁、民族交融和文化成就【难点】中国古代文明的曲折性南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包括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几个阶段,除西晋外都处于分裂状态。

尽管战火连绵,形势动荡,但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进步,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文化领域也有不少重要成果。

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一、政权更迭【任务一】请各位同学思维导图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情况,指出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很短暂的原因.【提示】第一: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严重矛盾、政治腐败1、过多封王(27个同姓王),导致诸侯手中权力过大2、惠帝司马衷天生愚笨,即位后贾后掌权,外戚干政与分封诸侯矛盾加剧3、八王之乱(导火索)4.、奢侈腐败严重(如石崇王凯比阔气)第二:士族门阀政治的影响:士族门阀在中央把持朝政、在地方拥兵自重,形成潜在的割据势力第三:民族问题汉末以来一些少数民族内迁,统治者没有处理好新旧住民与各民族的矛盾,导致激化民族矛盾。

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第四、人民起义【小结】西晋统一短暂迅速灭亡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素质、政府决策的失误(如封王过多)、政治的腐败以及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政府又未及时处理好与内迁少数民族的矛盾;在“八王之乱”打击和“五胡乱华”的背景下最终被内迁的匈奴贵族所灭。

当然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也是其根因。

【任务二】指出该时期政权更迭的特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的特点:更迭频繁,短暂统一,长期分裂,南北对峙。

但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

二、制度变迁:1、中央机构的变化——三省制的形成:魏晋南北朝,形成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知识体系-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知识体系-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魏晋至隋唐时期(220—907年)是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时期。

政治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北方战乱,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民族交融;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局面形成,政治制度不断发展,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不断完备,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逐渐成熟;唐朝安史之乱后政局动荡,唐后期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经济封建经济由遭到破坏到繁荣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隋唐时期,经济政策调整,农耕经济繁荣发展,对外交往空前繁荣思想文化封建思想文化繁荣发展,兼容并蓄。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独尊地位受到佛教、道教冲击;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特立独行的士人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民族关系 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交融时期,少数民族内迁和北民南迁;隋唐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加快,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发展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程标准】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2.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时空坐标】【知识梳理】 一、三国与西晋 1.三国国家 建立者 都城 起止时间 魏 曹丕 洛阳 220-265 蜀刘备 成都 221-263 吴孙权建业222-2802.西晋的短暂统一(1)建立: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2)统一: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3)八王之乱与五胡内迁 1)八王之乱①根源:西晋建立之初,分封宗室子弟为王者27人,以郡为国,王国各自成立国军。

②影响:北方地区破坏惨重,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自此中国进入长期政权分立的时期。

2)五胡内迁①原因:三国至西晋中原内乱,人口锐减,统治阶级为补充兵源及劳动力,强迫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内迁中原;少数民族本身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而内迁;中原内乱,军事力量薄弱。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要点·勾连】【历史脉络·廓清】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程 标准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民族交融、制度创新和区域开发。

素养解读 1.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状况,从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政权更迭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

2.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从史料实证的角度认识江南区域经济的发展成就。

3.结合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意义。

【必备知识梳理·基础】一、三国与西晋1.三国鼎立国号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魏220年曹丕洛阳蜀221年刘备成都吴229年孙权建业(1)背景: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

(2)建立: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3)统一: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3.西晋的灭亡(1)背景①自东汉到西晋,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还有活动在长城边缘的鲜卑。

②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

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且逐渐主导了局势。

(2)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

(3)影响: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

[思考点1] 阅读教材P28页“三国鼎立形势图(262年)”:试从地理因素,分析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提示:蜀有剑阁、三峡之险,进可攻,退可守。

吴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

二、东晋与南朝1.东晋(1)建立: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士族政治①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②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2.南朝: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篡夺皇位,改国号宋。

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材料二 何晏、王弼,祖述玄宗(道教),递相夸尚,景附草靡,皆 以农(神农)、黄(黄帝)之化,在乎己身,周、孔之业,弃之度外。
——颜之推《颜氏家训》 材料三 服冕之家,流品之人,视寒素之子,轻若仆隶,易如草芥, 曾不以之为伍。
——李昉等《文苑英华》 材料四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无不熏衣剃面, 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
域的新成就。
的意义,培育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时空坐标·历史脉络】
知识归纳 | 识记理解
三国与西晋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魏国的建立 __2_2_0_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东汉灭亡 蜀国的建立 刘备称帝,定都 __成__都___,国号汉,史称蜀汉 吴国的建立 __孙__权___称帝,定都建业,国号吴
主观因素:自身的腐朽。
【要点总结】 士族制度的特点、形成和衰落原因 (1)特点。
政治上 经济上 社会生活上 文化上
按门第高低享受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 雄厚的庄园经济 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2)形成原因。
历史根源 经济原因
④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 ⑤一些统治者采取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 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2)影响。 ①对经济布局的影响: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南北差距日益缩小, 南北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了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②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 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元明清时期工商业 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 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南迁有利于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 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人口迅速 膨胀,导致我国南方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知识梳理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知识梳理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

专题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1.三国与西晋(1)三国(220—280年)国号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魏年曹丕洛阳汉221年刘备成都吴229年孙权建业(2)西晋(266—316年):实现了国家的短暂统一。

①少数民族向内地迁徙。

②八王之乱加速西晋灭亡。

2.东晋与南朝(1)政治特点:士族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①原因:北方战乱,人口南迁,补充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自然条件优越。

②表现: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明显进步。

③影响:促进江南经济发展,文化进步,民族交融。

3.十六国与北朝(1)十六国统治①民族交融: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的割据政权都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②淝水之战:前秦政权迅速崩溃,民族矛盾加剧。

(2)北魏孝文帝改革①措施a.政治: 。

b.社会习俗: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同汉族通婚。

②影响: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

[小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阶段特征1.政治:政权并立,更迭频繁。

2.经济:江南经济获得开发。

3.思想:儒释道三教思想交融。

4.民族:民族交融。

答案:220 匈奴、羯、氐、羌、鲜卑迁都洛阳民族矛盾二、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一)隋朝兴亡1.概况:581年建立,定都长安;589年,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统一;618年隋朝灭亡。

2.兴建仓库: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

3.大运河开通的意义: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1.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定都长安。

2.唐朝前期的繁荣(1)贞观之治(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2)武则天的统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__1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__1
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 (2)南北政权并立、对峙。
(2)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使我国 政治 (3)九品中正制成为主要选官制度。
古代政治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对后世产 (4)门阀士族政治特色鲜明,初步形
生深远影响。 成三省体制。
(3)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边疆地区进一 (5)北方各族逐渐封建化,民族交融
_东__晋__顾_恺__之__提__出__“__以__形_写__神__”__;__隋__唐__题_材__广__泛__,__风__格__多_样__,__“__画__圣__”_ 绘画 _吴__道__子______
雕塑
佛教石窟
类别 数学 农学 医学 地理学 天文学 印刷 火药
代表 时期
祖冲之 南朝 贾思勰 北朝 孙思邈 唐朝
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足的 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 有了保障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
后 两税法 按田亩缴纳地租,取消租调和
期 (780年) 一切杂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
两次纳税。
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税收对象, 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它“唯以资产 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 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 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3、从汉至唐的制度创新
时期
中枢政务 制度
两汉 中外朝
魏晋 三省制
隋唐
三省六部 制
发展趋 君主专制 势 不断强化
选官制度
边疆治理
赋税制度
察举制
河西四郡、西域都护府、乌 桓校尉、屯戍政策
九品中正 制

科举制
隋朝推行郡县制。唐朝设立 大都护府,羁縻州刺史,安 西、北庭都护府,安北、单 于都护府,安东都护府,安 南都护府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与隋唐盛世的形成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与隋唐盛世的形成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与隋唐盛世的形成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与隋唐盛世的形成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它上承秦汉帝国的消亡,下启隋唐盛世的兴起,长达360 余年的时间实在是一段民族大分化、大动荡、大融合的历史,对统一王朝的再次形成并走向兴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东汉末年由于宦官、外戚专权,地主、豪强兼并,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尖锐,统一的王朝统治实在无法维持下去,终于在农民大起义的号角声中土崩瓦解。

继之而起的三国鼎立,虽然对立的三方都想以自己的实力和方式问鼎中原,重新统一天下。

整日攻城略地,争战不已,但终究无法改变其分裂形势。

三国之后,西晋的暂短统一也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未几又陷入更大的分裂割据之中。

以东晋为首的汉族统治集团偏安江南一隅,北方则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拉开了民族大分化、大融合的帷幕。

三国时期的分裂战争及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使中原地区长期受到战争的摧残, 人口锐减,百姓流离, 土地荒芜, 广阔空旷的空间为周边少数民族的内徙提供了条件。

于是两汉以来居住于塞垣内外的各少数民族纷纷内徙, 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 用战争的手段不断扩大领土面积和活动范围, 其中以匈奴、羯、鲜卑、氐、羌等族为主, 他们前后相继, 在中原大地演出了一幕幕激烈悲壮、生动传神的大剧。

一、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内徙周边少数民族的内徙, 并非始自魏晋, 而是从汉代开始。

例如匈奴在东汉时期就至少有约50 余万人陆续内附[ 1] 。

其后, 曹操又将这些内徙之匈奴人分为五部, 使各居其地。

晋太康中, 匈奴五部的地域分布是“左部居太原兹氏, 右部居祁, 南部居蒲子, 北部居新兴, 中部居大陵”,“皆居于晋阳汾涧之滨”[ 2] , 即今山西省汾河流域, 在内徙各少数民族中占有一定优势。

羯人石勒在长安称帝, 其拥护者应是以其本民族百姓为主的。

石勒的继承者石季龙在和前燕作战时, 曾以“五丁取三, 四丁取二”的比例简选兵士, 最后连同在邺城的军队, 共组织起50 万人的队伍。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复习课件】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复习课件】

(2)影响: ①同佛教和道教有关的建筑和艺术得到迅速发展。 ②使人民甘心忍受剥削压迫,安于现状,但没有解脱人民的灾难,反而 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③寺院经济发展,与官府争夺劳动力和税收,威胁封建统治。 ④出现了反佛教的斗争,以范缜最为突出。范缜的《神灭论》揭穿了统 治阶级利用佛教进行的欺骗。 ⑤道教一度成为农民阶级斗争的武器。 ⑥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同时又使儒学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发 展。
魏晋至隋唐时期,制度不断创新发展
(1)选官制度方面,曹魏创立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开始看家世和德才,两晋时期 主要看家世门第;隋朝建立后创立科举制,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唐太宗时以进士 和明经科为主,武则天时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 考试的地位。北宋时,重文轻武,增加科举取士人数。科举制使选官标准由重门第 转向重才能,进一步打击了没落士族,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加 强了中央集权。 (2)中枢机构方面,隋文帝时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职责分明,彼此制约,提高了 办事效率,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赋役制度方面,魏晋实行按户征收的租调制;北魏孝文帝时实行均田制,受田 农民承担租调和徭役;唐初实行租庸调制(纳绢布代役为庸),纳庸代役保证了农 民生产时间,提高了政府收入;唐玄宗后期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实行两税 法,规定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分夏秋两次征税,简化了税目, 保证了国家收入,减轻了政府的人身控制(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佛教、道教盛行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①社会动荡不安,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为佛教、道教的流 行提供了土壤,人民容易接受宗教。 ②当时佛教、道教都讲究人生的终极关怀,对普通民众有很强的吸引力。 佛教所宣传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 的现实转移到来世幸福上;道教提倡互助互利,关爱穷苦人群,很容易 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信任,得到下层民众的支持。 ③统治阶级的提倡与支持。为维护统治,当时统治阶级大力提倡佛教和 道教,尤其是唐朝统治者为用神权强化李唐政权的合法性,以老子后裔 自居,更是大力提倡道教。

第04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讲)-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

第04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讲)-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
核心知识点1——三国两晋南北朝
3.东晋与南朝 (1)东晋的统治(317-420年)①建立:317 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②士族统治:三国以来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他们既是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也因为争权夺利,造成自身势力逐渐衰弱。(2)南朝的更替(420—589年):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合称“南朝” 。(3)江南开发 原因: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表现:①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②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影响: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交融。
典例精练
C
(2021·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三国时期,孙吴立国江东59年,前后四帝共有18个年号,如黄龙、赤乌、神风、天册、天玺、天纪等,而曹魏和蜀汉此类符瑞年号较少。据此可知,孙吴政权( )A.推崇天人感应思想 B.权力更迭导致年号更换频繁C.借助年号宣扬正统 D.大力削弱儒家思想主导地位
典例精练
A
(2022·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期末练习·3)魏晋时期,曹魏政权在北方开凿了淮阳渠、百尺渠、广漕渠等运河,东吴、西晋、东晋等政权也在南方开凿了运河。这些运河的开凿( )A.加剧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B.推动了纳庸代役的赋税改革C.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开发 D.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03
Part Three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04
Part Four
核心考点巩固
A
核心知识点1——三国两晋南北朝
1.三国鼎立(220—280年)(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①魏国:220 年,曹丕取代东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②吴国:孙权定都建业,国号吴。 ③蜀汉:刘备仍用汉的国号,定都成都,史称蜀汉,后世简称蜀。(2)三国鼎立局面的结束①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②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③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2.西晋的统治(1)五族内迁①时间:东汉末到魏晋时期。②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鲜卑。(2)八王之乱: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迁徙与融合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迁徙与融合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迁徙与融合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在经过秦汉400多年统一之后出现的又一次动荡、战乱和分裂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里,社会人口大量频繁地迁徙,而迁徙的主要和基本的形式是民族迁徙。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上承秦汉帝国的消亡,下启隋唐盛世的兴起,长达360余年的民族大分化、大动荡、大融合,对统一王朝的再次形成并走向兴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迁徙和融合作简要叙述。

关键词:民族迁徙、融合、途径、影响由于三国时期的分裂战争及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使中原地区长期受到战争的摧残,人口锐减,百姓流离,土地荒芜,广阔空旷的空间为周边少数民族的内徙提供了条件。

连绵不断的战争打破了各少数民族原有的分布格局,改变了他们原来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惯,使他们不得不不断地适应新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惯,在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道路上前进。

北方内迁各少数民族,因与汉族长期错居杂处,在汉族的影响下,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并在加速封建化的过程中,逐渐与汉族形成了共同的经济体制,最后多融合于汉族。

而在南方,由于大批北方汉人南迁及少数民族出居平地,也造成某些杂居局面,使一部分与汉族关系密切的少数民族逐渐汉化,也有一些迁居或以其他途径进入民族地区的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

融合的前提在于消除各民族之间的隔阂。

要消除民族隔阂以及各种阻碍民族融合的社会因素,既要有各族之间互相接近的社会依担和条件,又要有促进融合的社会斗争,并且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而这一切魏晋南北朝时期刚好符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匈奴、鲜卑、揭、氏、羌等族大规模进入中原,纷纷建立政权,成为统治阶级,先后建立各类政权持续近3个世纪,而原居于统治民族地位的北方汉族则往往变成被统治民族。

这就直接造成一个后果:在中原地区形成了胡汉杂居的局面,为各民族的融合提供了先决条件。

各族在长期杂居相处与通婚中,互相依存、互相吸收,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特别是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相互斗争又相互结合,关系更为密切。

复习课件: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复习课件: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的管辖 .
归附: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南移,归附唐朝 册封: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瓦解:9世纪回鹘政权瓦解。隋唐时期的回纥人是维吾尔族 先民的主体
统一: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吐蕃 和亲: 文成公主入藏 .
西南
会盟:9世纪中期,唐蕃会盟
南诏 南诏王多经唐朝加封;遣子弟入唐学习
东北 靺鞨 册封:唐玄宗册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618年 唐朝建立
江南经济发展
907年 唐朝灭亡
九品中正制
孝文帝改革
三省体制、 租调制
科举制
开明民族政策
三省六部制、御史台、 租庸调制、两税法
主题概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和隋唐时期,这是中华文明的成熟时期,具体表现在: (1)民族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出现民族交融局面;隋唐时期结 束分裂,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3)制度创新:选官制度由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 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 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 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 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 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深化拓展]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1.内涵:民族交融是指各民 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 言、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等趋向一致。 2.原因 (1)根本原因:在共同生活的地域内,民族之间密切交往,互相影响。 (2)具体原因:先进文化吸引;战争影响;统治政策推进。 3.方式 (1)民族迁徙:少数民族内迁,与汉族人民杂居相处。 (2)联合斗争:各族人民联合斗争,反对统治者剥削压迫,民族联系更加密切。 (3)友好往来:北方几次短暂统一造就的和平环境使民族交融加快。 (4)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与隋唐盛世的形成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它上承秦汉帝国的消亡,下启隋唐盛世的兴起,长达360 余年的时间实在是一段民族大分化、大动荡、大融合的历史,对统一王朝的再次形成并走向兴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东汉末年由于宦官、外戚专权,地主、豪强兼并,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尖锐,统一的王朝统治实在无法维持下去,终于在农民大起义的号角声中土崩瓦解。

继之而起的三国鼎立,虽然对立的三方都想以自己的实力和方式问鼎中原,重新统一天下。

整日攻城略地,争战不已,但终究无法改变其分裂形势。

三国之后,西晋的暂短统一也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未几又陷入更大的分裂割据之中。

以东晋为首的汉族统治集团偏安江南一隅,北方则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拉开了民族大分化、大融合的帷幕。

三国时期的分裂战争及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使中原地区长期受到战争的摧残, 人口锐减,百姓流离, 土地荒芜, 广阔空旷的空间为周边少数民族的内徙提供了条件。

于是两汉以来居住于塞垣内外的各少数民族纷纷内徙, 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 用战争的手段不断扩大领土面积和活动范围, 其中以匈奴、羯、鲜卑、氐、羌等族为主, 他们前后相继, 在中原大地演出了一幕幕激烈悲壮、生动传神的大剧。

一、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内徙周边少数民族的内徙, 并非始自魏晋, 而是从汉代开始。

例如匈奴在东汉时期就至少有约50 余万人陆续内附[ 1] 。

其后, 曹操又将这些内徙之匈奴人分为五部, 使各居其地。

晋太康中, 匈奴五部的地域分布是“左部居太原兹氏, 右部居祁, 南部居蒲子, 北部居新兴, 中部居大陵”,“皆居于晋阳汾涧之滨”[ 2] , 即今山西省汾河流域, 在内徙各少数民族中占有一定优势。

羯人石勒在长安称帝, 其拥护者应是以其本民族百姓为主的。

石勒的继承者石季龙在和前燕作战时, 曾以“五丁取三, 四丁取二”的比例简选兵士, 最后连同在邺城的军队, 共组织起50 万人的队伍。

同时石季龙还一次迁徙辽西、北平、渔阳等地的百姓万户于兖、豫、雍、洛之地。

除组织了50万人的军队外,石季龙还组织了50 万人的造甲工匠, 17 万人的船夫[ 3] , 总数多达120 余万人。

其中羯人当占一定的比例。

前燕与后赵作战, 曾一次“摧歼羯寇八万余人”[ 4] 。

石氏败后, 冉闵杀羯人,“死者二十余万”[ 5] 。

这些仅是指后赵国都邺城附近被杀的羯人。

以上数字虽难以具体统计, 但从中亦可见后赵统治下羯人的大致数量。

在当时内徙的少数民族中, 鲜卑应是人数较多的一支。

即以建立燕国的鲜卑慕容部来说, 秦汉之际即有“控弦之士二十余万”[6] 。

东汉末年, 鲜卑势力大盛, 不断南向寇略东汉的北部边境, 而且还“北拒丁零, 东却夫余, 西击乌孙, 尽据匈奴故地”,据有了“东西万四千余里, 南北七十余里”的地方。

后其首领檀石槐又分其地为三部: “从右北平以东至辽东, 接夫余、氵岁貊二十余邑为东部; 右北平以西至上谷十余里为中部; 上谷以西至敦煌、乌孙二十余邑为西部”[7] 。

势力之盛, 可以想见。

西晋初年, 鲜卑内徙, 虽具体数字不详。

但东晋穆帝永和五年( 349) 慕容俊即燕王位时, 仅前锋都督慕容垂即“简精卒二十余万以待期”[ 8] , 其部众、百姓之数于此可见一斑。

氐人原居略阳临渭( 今甘肃省安县) 一带, 内徙后所建立的政权以长安为都, 史载苻坚伐东晋时, 曾“率戎卒六十余万, 骑二十七万, 前后千里,旗鼓相照”[9] 。

士兵号称80 余万, 其统辖下的氐族百姓数字亦可略知一二。

羌族亦居于今甘肃境内,成为东汉西部主要边患。

东汉初年被陇西太守马援打败, “后悉归服,徙置天水、陇西、扶风三郡”[ 10] 。

西晋时再次内徙,后赵石勒于长安称帝时, 曾一次“徙氐、羌十五万落于司州、冀州”[11] 。

后羌人首领姚弋仲又率众内徙。

弋仲死后, 其子姚襄率六万户南徙阳平、元城等地[ 12] 。

姚苌时, 又招降北地、新平、安定诸羌十余万户[ 13] , 估计内徙诸羌总数起码也在百万人以上。

除上述匈奴、羯、鲜卑、氐、羌等五种民族外,还有零星内徙的其他各少数民族也不可忽略, 如苻坚建立政权后, 曾徙“关东豪杰及诸杂夷十万户于关中, 处乌丸杂类于冯翊、北地, 丁零、翟斌于新安”等[ 14] 。

总体来讲, 西晋末年内徙到中原的少数民族总数最少不低于七、八百万, 占到北方汉族人口数字的绝大多数。

二、内徙各少数民族的汉化进程少数民族内徙到中原地区, 面临的首先是生存与发展问题。

为了生存, 他们不得不和残酷压迫、奴役他们的西晋统治阶级作斗争, 纷纷以武装起义的形式建立自己的政权, 并不断以战争的手段捍卫国土, 消灭敌人, 扩大战果。

这就使得整个十六国时期, 战争连绵不断, 刀光剑影之象、腥风血雨之气笼罩着整个中原。

每次大的战争, 都是血流成河, 尸横遍野, 人们在战争中重新分化组合,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经受磨砺。

这种连绵不断的战争打破了各少数民族原有的分布格局, 改变了他们原来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惯, 使他们不得不不断地适应新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惯, 在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道路上前进。

少数民族内徙后, 面临的第二个问题, 就是原有的本土文化与中原地区传统汉族文化的冲突问题。

一般来讲, 内徙各少数民族大多是游牧民族,过着迁徙不定的生活, 有着与之相适应的语言、文字与生活习俗。

到了中原, 由于地理条件关系, 已不可能再从事游牧活动, 只能是按中原地区的生活方式生活。

所以他们自从进入中原起, 就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汉民族文化的影响和熏陶, 力求改变自己原有的文化习俗与生产、生活方式,这主要表现在对儒家文化的吸纳和适应地理形势,进行汉民族传统的农耕活动。

匈奴人刘曜在中原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前赵之后, 首先从学习汉文化着手,“立太学于长乐宫东, 小学于未央宫西。

简百姓年二十五以下十三以上, 神志可教者千五百人, 选朝贤宿儒明经笃学以教之”[ 15] 。

羯人石勒刚刚平定司州、冀州等地, 首先采取措施, 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接着也是“立太学, 简明经善书吏署为文学掾, 选将佐子弟三百人教之”。

被封为赵王后, 建都襄国( 今河北邢台) , 又“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训十余小学于襄国四门, 简将佐豪右子弟百余人以教之”[16] 。

继石勒之后的石虎, 虽然“昏虐无道”,但却“颇慕经学”,在石勒设置大、小学博士的基础上, 又设立国子博士、祭酒, 令各郡国普遍设立五经博士, 并派国子博士到洛阳写石经, “校中经于秘书”,还诏令国子祭酒聂熊注《谷梁春秋》,列于学宫, 供学生研习[ 3] 。

石季龙养孙、汉人冉闵于晋穆帝永和六年( 350) 即位后, 更是“清定九流,准才授任。

儒学后门, 多蒙显进。

于是翕然, 方之为汉魏之初”[ 5] 。

前燕的建立者慕容氏, 在接受和学习汉文化方面已达到很高的造诣。

其政权的创始人慕容皇光“雅好文籍, 勤于讲授, 学徒甚盛, 至于千人”。

他还专门为大臣子弟设立学校, 自己每月亲临检查, 考试优劣。

优异者即可充当近侍。

慕容皇光还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经常巡行郡县, 劝课农桑, 给贫穷无地的百姓提供耕地, 给买不起耕牛的人提供耕牛。

虽然这些作法的后果是租赋率提高, 但毕竟使无地无牛的贫民有了基本的生产条件,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17] 。

氐人苻坚称大秦天王后, 也是“修废职, 继绝世, 礼神祗, 课农业, 立学校。

”并一月三次亲临太学, 与太学生们研习五经, 考其优劣, 择贤而用。

苻坚重用汉人王猛, 整齐风俗, 使“政理称举, 学校渐立”。

苻坚重视农业, 能根据气候情况, 制定合理可行的农作计划。

如在天旱时提倡区种法, 以节约水源。

在朝廷上下提倡节俭, 禁止一切不急之务。

尽最大可能医治战争创伤, 使百姓安居乐业。

史称苻坚在长安建立政权前后的一段时期, 前秦所统辖的北方“关陇清晏, 百姓丰乐。

自长安至于诸州, 皆夹路树槐柳。

二十里一亭, 四十里一驿, 旅行者取给于途, 工商贸贩于道。

百姓歌之曰: ‘长安大街,夹树杨槐。

下走朱轮, 上有鸾栖。

英彦云集, 诲我萌黎。

’”[ 18] 一派升平景象, 简直可和西汉时期的长安相媲美。

以此也可见其接受汉族传统文化影响程度之深。

五胡十六国时期, 每个曾在中原驻足的少数民族, 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汉族传统文化的熏陶, 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经受汉族传统文化的洗礼, 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这一时期, 接受和学习汉族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程度也标志着这些进入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的进步程度。

这也正是苻坚能够在群雄如林的情况下战而胜之, 统一北方的原因所在。

三、北魏政权的彻底汉化前秦政权瓦解后, 北方又进入分裂战争之中,直至鲜卑拓跋部再次统一北方, 建立北魏政权, 北方的战争才宣告结束。

北魏政权建立后, 即大张旗鼓地推行汉化政策, 把民族融合的进程又大大推进了一步。

鲜卑拓跋部是活动在大兴安岭北端的一支游牧民族, 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据载其祖先拓跋毛时, 因其“聪明武略”而为“远近所推”,曾“统国三十六, 大姓九十九。

威震北方, 莫不率服”[ 19] 。

显然, 这时的“三十六”国、“九十九”姓还是部落联盟的组织形式, 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国家政权。

其后至其首领拓跋力微三十九年( 公元258 年) , 始迁都盛乐( 今内蒙古和林格尔) , 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 藉此统一了中国北部地区的各个部落。

并派质子与魏、晋通好, 主动接受汉文化的影响。

力微死后, 辗转传位至其子禄官, 拓跋部势力又有了很大的发展。

于是禄官分全国为三部: 禄官自率一部坑于东方, 统辖上谷( 今河北怀来) 以北、濡源以西之地, 其东与鲜卑的另一支宇文接界。

文帝沙漠汗之子猗统率一部, 统辖代郡之参合陂( 今山西大同北边) 以北地区。

猗之弟猗卢统率一部, 统辖定襄之盛乐( 今内蒙古和林格尔) 地区。

其时, 鲜卑“财富富实, 控弦骑士四十余万”。

其后, 猗卢又“出并州, 迁杂胡北徙云中、五原、朔方。

又西渡河击匈奴、乌桓诸部”,势力大增, 辖地也不断向南发展,“自杏城( 今陕西省中部县西南) 以北八十里, 迄长城原, 夹道立碣, 与晋分界”[ 19] 。

禄官死后, 猗卢即位, 曾应晋大将军刘锟的邀请, 助晋参加了中原地区的内战, 被西晋王朝封为代王, 部落也随之向南迁移, 进入陕西北部长城以南的地区。

其后鲜卑内乱, 猗卢被杀, “部众四散”。

公元338 年( 晋成帝咸康四年, 后赵石虎建武四年, 成汉李寿汉兴元年)什翼犍即代王位, “始置百官, 分掌众职”[ 19] , 鲜卑重又振兴。

之后又经历了被前秦苻坚征服的惨重失败。

直到淝水之战前秦溃败, 北方重又陷入分裂战争之中, 拓跋氏的又一首领拓跋珪才又重新在盛乐建立代国, 同年改国号为魏, 史称北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