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本规划是武汉市第7轮总体规划,上一轮是1996-2020。
由市规划院完成,2004年就开始编制了,这个版本也不算是最终版本,毕竟发展形势太快,比如轨道交通又重新修编了。
最终版本应由市人大通过,再报国务院通过。
文中的黑体字是强制性规划。
总则一、编制背景1.《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以来,对武汉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主要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
为落实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引导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建设部批准,武汉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2.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国际国内制造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区域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全面落实“五个统筹”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武汉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城乡统筹,建设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城市。
3.总体规划本着延续历史,面向未来,立足武汉城市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和新挑战,突出按照“战略性、科学性、协调性、法制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原则,确定规划的主要任务是:(1)突出城市发展重点和方向,拉开城市空间发展框架,调整优化主城区空间布局,建立开放式城市空间结构体系。
(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积极促进工业化发展,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3)培育和提升金融商贸、科教文化、交通物流和通信信息产业功能,形成系统完整、特色突出、集聚力强、辐射面广的现代服务功能体系,增强中心城市多元化服务能力。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街办事处二〇一七年七月为更好地保障“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根据湖北省国土资源厅、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的统一部署,对《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进行调整。
一、主要目标执行情况(一)耕地保护压力大规划期内,沌口街严格保护耕地,落实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推进网格化管理,但因新增建设占耕量较大,但街内耕地后备资源有限,到2015年末,全街耕地面积565.60公顷(实有耕地563.66公顷,可调整耕地为1.94公顷),已低于规划确定的目标(721公顷)。
(二)新增建设用地空间已使用完毕规划实施以来,沌口街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2010-2015年,全街累计获批新增建设用地606公顷,6年时间内使用了98%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二、调整的必要性(一)适应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汉南区融合发展,保障重点项目落地的需要2014年1月,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整体托管汉南区,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两区将按照“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相协调的思路,推动两区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完善交通体系,促进两区在行政管理、城市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六个方面实现一体化。
但现行规划已经没有剩余空间,亟需调整完善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二)适应两规合一、多规融合的需要2014年以来,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对都市发展区内的控规导则进行了优化,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也组织编制了《武汉开发区(汉南区)一体化规划》,客观上导致了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的不一致;当前,武汉市正在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对军山街土地利用做出了新安排,各行业各部门也编制了“十三五”规划,迫切需要开展土地规划调整完善,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在规划用地方面做好承前启后,推进两规动态合一。
湖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湖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二〇〇九年三月目录前言第一章规划背景 (1)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 (1)第二节上轮规划回顾 (3)第三节机遇与挑战 (4)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原则 (5)第一节指导思想 (5)第二节基本原则 (6)第三章土地利用目标 (6)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6)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 (7)第三节土地利用目标 (8)第四章土地利用重点任务 (9)第一节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9)第二节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10)第三节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12)第四节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14)第五章统筹区域土地利用 (16)第一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16)第二节区域土地利用政策 (19)第三节市州土地利用调控 (24)第六章土地用途管制 (25)第一节用途管制分区 (25)第二节用途管制导则 (25)第七章土地整治重大工程 (28)第一节高产农田建设工程 (28)第二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 (29)第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1)第一节法律措施 (31)第二节行政措施 (31)第三节技术手段 (32)第四节利益调节机制 (33)第五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33)第六节公众参与机制 (34)附表规划主要指标表前言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全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求,湖北省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湖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根据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和土地利用的供需状况,确定2006~2020年全省土地利用目标、土地利用重点任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规划》是全省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土地宏观调控、用途管制、城乡建设的重要依据。
武汉市蔡甸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
武汉市蔡甸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第一章规划背景1.1.城市概况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长江、汉水交汇处。
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
东端在新洲区柳河乡将军山,西端为蔡甸区成功乡窑湾村,南端在江夏区湖泗乡刘均堡村,北端至黄陂区蔡店乡下段家田村。
市区由隔江鼎立的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成,通称武汉三镇。
周边与湖北省黄州、鄂州、大冶、咸宁、嘉鱼、洪湖、仙桃、汉川、孝感、大悟、红安、麻城等12个市、县接壤,形似一只自西向东的彩蝶。
在我国经济地理圈层中,武汉处于优越的中心位置,与邻省的长沙、郑州、洛阳、南昌、九江等大中城市相距600公里左右,与京、津、沪、穗、渝、西安等特大城市均相距在1200公里左右。
1.2.规划范围概况蔡甸区位于武汉市西大门,地处长江和汉江夹角地带,京珠、沪蓉高速公路在此交汇。
距武汉中心10公里,距汉口火车站、武汉港各20公里,距天河机场30多公里。
蔡甸资源丰富,南湖水质清纯,景点密布;环绕6个街镇的沉湖水系,鱼肥水美,百鸟鸣栖,有天然珍稀湿地保护面积150万亩;闻名遐迩的莲花湖穿布城关,形成“三面荷花一面柳,满城春光半城湖”的亮丽风貌;境内的“江汉平原第一峰”九真山、佛教圣地嵩阳山,均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1.3.1 蔡甸区城市总体规划蔡甸区城市总体规划将建始中心城区定义为武汉市域主中心区的重要城市,也是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富硒、铁矿石等特色矿产加工、旅游服务和物资集散为主的山地宜居城市,而蔡甸片区为建始中心城区发展的两组团其中之一,蔡甸片区用地功能结构为“一站、一心、两区”:“一站”是指武汉火车站;“一心”是指围绕火车站站前广场、汽车站和停车场布置的商业金融用地、市政用地以及其他公共设施用地,形成小垭门组团的中心;“两区”是指北部的居住小区和南部的物流园区。
第二章区位分析2.1.宏观区位分析武汉市是湖北省重点的发展城市,在重大项目建设上得到国家更多的优惠条件及政策支持。
蔡甸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蔡甸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局的坚强领导下,以尽职尽责保护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为主线,推动我区自然资源管理工作。
现将我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一、2021年工作回顾(一)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引导城市高质量发展一是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全面启动了《蔡甸区国土空间规划》,形成了初步成果。
已完成大集街、玉贤街、索河街和张湾街的规划编制。
二是编制重点功能区控制性规则。
蔡甸城南、滨江、祁连的城市设计已经启动。
三是专项规划。
完成9个街乡《“擦亮小城镇”三年行动规划》,补齐了“擦亮小城镇”中规划短板。
编制完成了《蔡甸区“十四五”土地利用及优化空间布局基本思路研究》,并组织开展了《消泗灾后重建项目》《常北大道、星光大道、九康路区域道路景观综合提升规划及示范段详细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强化自然资源支撑作用,保障全区发展用地需求一是加强项目土地保障。
积极开展土地审批工作。
截至2021年12月23日,我区已批地77宗,总批地面积12225.2亩,批地面积居全市前列,有效保障了中法半岛、复兴四期、王龙五期、欧派二期、秦川公路等一批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
同时,为解决水田指标紧张问题,完成了蔡甸区永安街道石城等两个村两项提质改造工程(变旱地为水)的竣工验收和备案工作,为我区新增水田36.88公顷。
二是深入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交易服务体系建设。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我区公开出让土地36宗,土地出让金总收入达146.58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100亿元!第三,英雄以亩产量为标准,节约集约用地。
2021年,我区闲置土地处置率、已批未供土地消化率均实现目标任务,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值在全市综合考核结果中为好,居武汉市第七位。
四是推进城市更新改造。
索河总规PPT介绍
27
2.8 镇区规划
鸟瞰图
分析篇
规划篇 规划篇
工程篇
28
2.9 旅游专项
发展定位
主题定位——花香农乐田园,渔歌佛韵水镇。
核心业态 市场地位—— 都市近郊农渔休闲、唐风佛禅文化养生 业态类型 业态内容
分析篇
规划篇 规划篇
工程篇
花 香 水 镇 主题
田园养生度假、花卉主题休闲、生态美食体验、滨水生态娱 近期:以都市近郊亲子游、家庭游为龙头,做精湖北省
内地级城市市场。
重点业态
乐、小镇慢活度假、文化老年安养
农 乐
中远期:依托嵩阳寺特色禅修项目,参与湖北省宗教旅 现代农业观光、本土民俗体验、乡村湿地观光、森林生态休
闲、隐逸文化度假、会议会展、乐活文化休闲、国学修学体 游线路串线,吸引省外宗教养生度假市场;依托“花香
医疗设施:
缺乏功能完备的乡域卫生服务中心。
红星小学(废)
石山小学
石港小学
24
2.7 公共服务设施
规划建设
建设思路: 建设和完善“三校(中心中学、中心 小学、中心幼儿园)、两院(中心卫
分析篇
规划篇 规划篇
工程篇
生院、综合性敬老院)、三中心(文
化中心、科普中心、体育中心)”等 社会服务设施。 重点工程:
8
1.2 现状概况分析
城乡建设
城乡建设工作内容:Βιβλιοθήκη 分析篇 分析篇规划篇
工程篇
城乡建设工作思路:
旅游景区建设 民营经济建设 现代农业建设 特色城镇建设 基层设施建设 和谐社会建设
9
1.2 现状概况分析
用地评价
西北高 东南低 制高点
分析篇 分析篇
蔡甸“知音汇”都市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武汉规划研究院
一、审时势——背景及要求
Idyllic Urban Complex Concept Planning 蔡甸都市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
3 理思路
thinking
新思维 · 新转型
突破传统城乡规划范式
对标武汉市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标准、建设任务、保障措施的要求,本次规划应是“产业规划(定功能)+主题策划(定特色)+空间规划(定布局)”三者综合的统筹 性、全局性规划,以规划为引领,整体打造、综合示范,整合项目、聚合资金,集中连片、整体推进。
(五) 突出“持续”理念
坚持内生动力,可持续发展。建设都市田园综合体不是人工打造的盆景,更不能借此机会,开发房地产或度假村之类的大规模建设项目,要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集聚要素资源,激发内生动力,在各建设主体各有侧重、各取所需的基础上,为农业、农村、农民探索出一套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全 新生产、生活方式。
(三) 突出“生态”理念
坚持宜居宜业,三生统筹。生态是都市田园综合体的根本立足点。要把生态的理念贯穿到都市田园综合体的内涵和外延之中,要保持农村田园生态风光,保护好青山绿 水,留住乡愁,实现生态可持续。要建设循环农业模式,按照自然规律运行的绿色发展模式。将生态绿色理念牢牢根植在田园综合体之中,始终保持生产、生活、生态 统筹发展,成为宜居宜业的生态家园。
在此总体部署下,蔡甸区积极行动,从全区长远发展的角度,积极探索,认真谋划,研究制定全区都市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积极打造都市田园综合体蔡甸亮点, 激活传统农村内生动力,推进全区三产融合、三生同步、三位一体。
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2010年武汉市蔡甸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武汉市蔡甸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时间:2011-05-25 来源:2010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克难奋进、扎实工作,在战胜特大洪涝灾害的同时,国民经济强劲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继续改善,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时期主要任务,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2010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5.9亿元,比上年增长 16.8%。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7.43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01.47亿元,增长19.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 47.02亿元,增长15.9%。
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0.5:61.2:28.3,与上年相比,一产业下降3.5个百分点,二产业提高3.4个百分点,三产业提高0.1个百分点。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628元。
年末全区从业人员23.48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7.27万人、第二产业从业7.36万人、第三产业从业8.85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856人,登记失业率为4.2%。
二、农业2010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9.06亿元,比上年增长4.6%。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7.2万亩,产量15.06万吨,比上年减少12.9%;棉花种植面积3.81万亩,产量0.36万吨,比上年减少51.8%;油料种植面积9.18万亩,产量1.1万吨, 比上年减少15.4%。
蔬菜种植面积29.5万亩,产量52.24万吨,比上年增长6.1%,其中莲藕种植面积5.7万亩,产量6.67万吨,比上年减少 8.1%。
全年牲猪出栏18.02万头,增长1.0%;禽蛋产量10642吨,增长8.4%;水产品产量5.53万吨,增长5.1%。
年末全区实有耕地面积38.6万亩,常用耕地面积38.3万亩,在常用耕地面积中:水田21.0万亩,旱地17.3万亩。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0.5万亩,占年末实有耕地面积的79.0%。
TD/T_1020-2008 市(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I
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1 适用范围
பைடு நூலகம்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市级行政区域(市、地、州、盟,下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的制 作。本规范规定了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的数学基础、图件内容、图件种类、要 素表达、图幅配置等内容。
中心城区图件挂图,比例尺以 1:1 万~1:2.5 万为主;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较大的, 可根据区域面积和图纸幅面调整图件比例尺,比例尺可采用 1:5 万或根据情况作进一步调整。 3.2.3 比例尺—地图册
A3 幅面地图册,以挂图比例尺的三分之一作为地图册比例尺。 A4 幅面地图册,以挂图比例尺的四分之一作为地图册比例尺。 3.3 图件内容 3.3.1 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主要反映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的空间引导和调控, 重点是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农用地、其他土地)在规划期内的转换关系。
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制图规范
国土资源部
目录
前 言 .............................................................................................................................................. I 1 适用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总则.............................................................................................................................................1 4 一般规定.....................................................................................................................................3 5 土地利用现状图.........................................................................................................................6 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7 7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8 8 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8 9 土地整治规划图.........................................................................................................................9 10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10 11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10 12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11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土地用途规划分类及含义 ...................................................................13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表达的规划要素及含义 ...................................15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采用土地用途区为主要表达要素的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表达的 规划要素及含义 ............................................................................................................................. 16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土地用途规划分类要素表达图式 .......................................................17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规划要素表达图式........................................20 附录 F(规范性附录)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要素表达图式....................................................22 附录 G(规范性附录) 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要素表达图式 ...................................................22 附录 H(规范性附录) 土地整治规划图要素表达图式 ...........................................................23 附表 I(规范性附录)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要素表达图式.............................................24 附录 J(规范性附录)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中规划要素表达图式.................................25 附录 K(规范性附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基础地理要素表达图式 ...................................30 附录 L(规范性附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记表达图式....................................................31 附录 M(规范性附录) 图幅配置示意图 ..................................................................................32 附录 N(资料性附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内容说明 ...........................................34
蔡甸堡家咀村新农村改造项目规划方案
蔡甸堡家咀村新农村改造项目规划方案如下:一、规化原则1、坚持要充分开展利用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发展生产,把获取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又要注意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2、坚持“资源持续利用”的原则。
要把建设合理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合理的经济有机地统一起来,找准发展的结合点。
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构筑生态家园。
以确保生态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要立足高起点、高标准。
规化既要体现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更要突出前瞻性和先进性。
因此,乡村发展的各个项目都必须根据本地的具体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搞好建设规划。
4、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因此,要按照每个阶段不同的目标要求确定近、远的实施目标分解落实。
遵循可执行性、可操作性原则,突出重点,分布实施。
二、规划期限蔡甸堡家咀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期限为5年,即20xx-20xx年。
三、村庄建设规划建设因地制宜,规划以人为中心,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着意刻画优质生态环境,强调全村建设的整体性,包括:功能布局、住宅分布、道路系统、绿化系统与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形成整体。
为村民营造自然优美、舒适便捷、卫生的安全之地。
1、功能布局通过对现状用地布局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之达到科学合理的使用土地、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使村庄用地面局规划有利于改善村民的生活居住条件,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村部设村民活动文化中心、村民广场、公共设施等,便于村民休闲、医疗;新村道路采用棋盘式道路系统;排水通过暗渠集中处理排出。
2、住宅规划充分考虑到现状和经济条件及可操作的原则,对村住宅及外部空间采取既保留又更新的规划模式。
(1)、保留:对砖混结构,质量较好,与村庄环境与整体规划冲突不大的,采取保留措施,维持现状。
(2)、整治:对建筑质量尚好,但建筑风貌和外观与村庄环境有冲突或平面布局部分不适应,对其外立面及内部平面进行整治和改造。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如何落实“三区三线”——以《武汉市蔡甸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为例
1072023.16 /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城乡规划·设计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红线[1]。
落实“三区三线”划定,这也是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任务和关键,是关乎国家战略的一件大事,在确保“三条控制线”的基础上,如期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任务。
鉴于以上背景,蔡甸区严格落实上级要求,压实责任,结合蔡甸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编制(2021—2025),依照国家明确的划定规则,按照市局工作程序,创新自身工作思路,统筹开展划定“三区三线”工作。
2项目基本情况2.1地理位置及地势分布蔡甸区位于武汉市西部,隶属于武汉市新城区,东接汉阳区,西邻汉川市,西南邻仙桃,北依汉水,南与武汉经济开发区(汉南区)相邻。
全区国土面积1 093.17 km 2。
山水资源丰富,河泊众多。
南部为洼地,北部为平原,中部为丘陵岗地,坡度较缓,地势由中部向南北逐渐降低。
2.2规划编制情况蔡甸区分区规划起步是随着2018年全市推进了市级国土空间规划、新城区和开发区分区规划、村庄规划编制应运而生,当时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相关技术标准尚未正式明确,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是一次紧紧围绕改革趋势的创新探索。
蔡甸区以市政府城建工作会议审议通过的《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过渡版)为指导,以蔡甸区行政区为单元,开展《蔡甸区2030年分区规划》编制工作,该分区规划于2019年经过区人民政府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审查,并于2019年7月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且该规划法定内容已纳入市规划局“一张图”管理。
本轮启动新一轮蔡甸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25)是在“三区三线”划定基础上结合2020年12月区委区政府提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着力构建“两城引领、三带联动、六镇协同”的总体空间发展框架,高质量发展产业及空间布局,进行优化、充实、完善。
摘要 随着自然资源部对湖北省“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正式批复启用,其已成为建设用地组卷报批依据。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国务院关于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0〕24号湖北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审批〈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总体规划》实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做好武汉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要按照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逐步把武汉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三、重视城乡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8494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主城区要依托“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自然格局,逐步完善汉口、武昌、汉阳的功能,促进一体化发展。
要加快卫星城镇发展,依托主要交通干线,建成以主城区为核心的多轴、多中心、开放式的城市空间布局,防止城市无序蔓延。
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有重点地发展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优化村镇布局,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四、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主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502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50平方公里以内。
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积极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避免主城区人口过度集聚。
根据武汉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坚持集中紧凑的发展模式,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重视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
五、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要加快公路、铁路、水运和民航等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充分发挥武汉市的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功能。
蔡甸城关镇总体规划
前言随着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武汉市城乡一体化进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区域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汉江开发战略的启动实施,为主城外围城镇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蔡甸城关镇位于武汉主城西部,北濒汉江、东邻京珠高速公路,南接南湖旅游度假区,凭藉着良好的区位与生态优势,城关镇正步入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的快车道。
为合理布局建设用地,统一配置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土地价值,引导城镇有序发展,受蔡甸区政府委托,我院组织工作专班进行《蔡甸城关镇总体规划(2003~2020年)》修编工作。
第一部分总则第一章规划背景一、宏观背景1、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成为时代的主流,信息化、知识化和市场化成为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可持续发展已经从一种思想逐步发展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行动准则。
2、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战略,以及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以民营经济为主,实现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对城市规划建设及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3、从产业布局的发展趋势来看,全国正在实现新的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中部地区作为东、西部经济交流的跳板,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特别是武汉周边,各区各镇都在极力强化自身的优势要素,提高投资吸引力,竞争趋于白热化。
为创造具有强大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城镇物质空间环境,抓住良好的发展机会,开展蔡甸新城总体规划修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二、中、微观背景1、湖北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发挥武汉的龙头作用,拓展和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加快形成武汉都市圈,增强辐射带动作用的要求。
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在21世纪头20年以“一主三化”为核心,建设城郊经济圈的战略目标。
2、武汉市轻轨四号线直达蔡甸新城中心,汉蔡公路复线已经在武汉市交通委员会立项,大汉阳战略规划中汉江生活干线连通蔡甸旧城与什湖地区,蔡甸与武汉主城的联系更加紧密。
3、武汉市汉江开发项目已提上日程,汉江沿岸城区将借此契机进行景观建设及功能重组,作为武汉市郊距离最近的沿江新城,必将抓住这一契机促进城市更新与发展。
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前言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基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必须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根据《湖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5-2020年》,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立足于武汉市土地资源供需状况和未来15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确定全市2006-2020年土地利用主要目标和控制指标,统筹安排各类各业各地区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明确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利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的管控要求,布局和安排土地整治工程和重点建设项目,提出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调控政策和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年,2006-2020年为规划期,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远期目标年。
《规划》是指导全市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和统筹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总则一、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家加快中西部发展和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战略机遇,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根本指导方针,统筹区域、城乡、近远期的用地需求,协调保障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关系,为加快建设中部地区龙头城市和生态宜居滨江城市提供用地保障。
(二基本原则1、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立足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8~2020)
第一章总则一、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特编制《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8~2020)》,规划目的如下:1.立足武汉市市情,加强全市土地资源利用的宏观控制,协调各业用地需求,为社会经济协调民展提供土地保障;2.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切实保护耕地,满足规划期间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3.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提升城市功能,把武汉市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二、规划依据1.《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4.《湖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5.《武汉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
三、规划任务1. 在国家及湖北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指导下,落实湖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土地利用指标;2. 明确土地利用的目标,科学划定全市土地利用分区、合理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为实施土地用途管制提供依据;3. 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确定耕地保护、整理、复垦和开发等各项工作的分阶段任务;4. 确定全市国民经济各部门用地规模和布局,合理安排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5. 制定土地生态保护的原则和措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6. 制定全市各类用地控制指标,将全市主要土地利用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区,指导各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
四、规划期限本规划的编制以2008年为规划基期,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
第二章 武汉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1 研究区概况武汉是湖北省省辖市,湖北省省会。
位于江汉平原东缘,长江与汉水交汇处。
北距首都北京1190公里。
蔡甸都市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PPT课件
探索·创新
7
2 审要求
Requirement
新发展 ·新探索
一、审时势——背景及要求
Idyllic Urban Complex Concept Planning
蔡甸都市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
抓手·平台
总本安排 建设方式 建设规模 建设目标
一年做准备,三年高起色,五年见成 效
采用改造与新建相结合 的
从2017年开始,力争用5年时间在全市建设2-3 个 30-50平方公里的大型都市田园综合本。
11
二、 思共识——选址与研判
1 、武汉都市田园综合本选址原则 2 、蔡甸都市田园综合本选址研判 3、 挑战及应对
二、思共识——选址与研判
Idyllic Urban Complex Concept Planning
蔡甸都市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
1
武汉都市田园综合体选址原则
Location principle
新时代 ·新战略
武汉作为成长中的国家中心城市,亟待在城市发展中实现城市转型。
最好的发展机遇期
重要的建设转型期
武汉的转型需求
全球层面:武汉作为潜在全球城市的新机遇;
经济方面
GDP超过1万亿元
2016年GDP总量11912.61亿元
经济发展面临转型
国家层面:"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 家战 略均将武汉作为其中重要战略节点,武 汉面临 成为超大城市的新机遇;
二、思共识——选址与研判
Idyllic Urban Complex Concept Planning
蔡甸都市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
选址范围
15
2
蔡甸都市田园综合体选址研判
Site select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甸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武汉市蔡甸区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七月目录一、现行土地规划实施情况 (1)(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1)(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二、调整完善的必要性 (2)(一)适应“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二)适应两规动态合一、提高管理效率的需要 (3)(三)保障农业地区重点急需项目落地的需要 (3)三、指导思想和调整原则 (4)(一)指导思想 (4)(二)调整原则 (4)四、调整的主要内容 (4)(一)关于规划期限 (4)(二)关于耕地目标调整 (5)(三)关于基本农田目标调整 (5)(四)关于建设用地规模调整 (5)(五)关于基本农田布局优化 (5)(六)关于建设用地布局优化 (6)(七)关于预留指标 (6)五、“三线”划定 (6)(一)城镇开发边界 (6)(二)永久基本农田 (7)(三)生态保护红线 (7)六、与相关规划衔接 (8)七、重点项目安排 (9)(一)综合交通 (9)(二)能源工程用地 (9)(三)市政设施用地 (9)(四)风景旅游用地 (10)(五)工业园区建设 (10)(六)新农村建设 (10)八、保障措施 (10)(一)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 (10)(二)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10)(三)加强规划实施公众参与 (11)(四)同步更新规划数据库 (11)为更好地保障“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确保耕地数量稳定、质量不下降,提高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水平,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根据国土资源部和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的统一部署,对《武汉市蔡甸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进行调整完善。
一、现行土地规划实施情况《蔡甸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于2014年6月获省政府批复(鄂政函〔2014〕95号)。
按照规划期限,至2015年已实施了6年。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1、充足的新增建设用地支撑了经济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蔡甸区GDP年均增长13%,2015年达到371.26亿元,位列武汉市6个新城区中第五位。
“十二五”时期,也是蔡甸区抢抓发展机遇、快速建设时期,各项建设对用地的需求量较大,2010-2015年间全区累计获批新增建设用地24.94平方公里,占规划目标的47%,与规划预期相当。
充足的新增建设用地为蔡甸区重大项目落地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建设用地投入和产出水平明显提升。
受经济和投资快速增长影响,蔡甸区建设用地产出水平和投资强度有显著提高。
2015年,全区建设用地地均二、三产业产值为14.81万元/亩,是2009年(4.78万元/亩)的 3.1倍,年均增速为25.4%;单位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为15.67万元/亩,是2009年(3.73万元/亩)的4.2倍,年均增速为33.3%,均高于规划预期。
3、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
全区纳入耕地保护面积465.74平方公里,划定基本农田面积359.10平方公里,实现了武汉市下达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特色农产品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建设了消泗万亩油菜花海、索河梅池特色村、香草花田等赏花游重点项目,举办了油菜花节、莲花节、推出西甜瓜、葡萄、翠冠梨、橘子采摘、捕鱼等多条乡村体验游一日旅游线路。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很重。
蔡甸区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为35531公顷,占2015年全区实有耕地面积(40813.06公顷)的比例为87.99%。
从空间来看,全区建设用地扩展边界以外的区域基本上都是基本农田,缺乏缓冲和弹性空间,制约了农业地区重点急需项目落地。
2、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不高、产出效益偏低的现象客观存在。
2015年,蔡甸区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产值为18.28万元/亩,为全市平均水平(37.03万元/亩)的49%。
二、调整完善的必要性(一)适应“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武汉市“十三五”规划提出大力推进经济、城市、民生升级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
蔡甸区“十三五”规划提出深入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两业并举、工业先导、四化同步、开放创新、绿色发展的战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蔡甸建成中法国际合作创新区、全国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湖北对外开放新高地。
土地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各项建设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需要在土地规划中予以落实,需要优化规划空间布局,更好的适应和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适应两规动态合一、提高管理效率的需要武汉市“两规合一”的规划管理体制对于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强化空间资源管控、提高规划管理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2014年以来,市局组织对都市发展区内的控规导则进行了优化,编制了生态绿楔控规导则,全域生态框架规划;蔡甸区也组织对乡镇总体规划进行了优化,客观上导致了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的不一致;同时,武汉市也启动了2030年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迫切需要开展土地规划调整完善,实现两规的动态合一。
(三)保障农业地区重点急需项目落地的需要蔡甸区辖区面积1093平方公里,除去水域和城镇建设用地,还有约670平方公里的土地承担着“菜篮子”、“米袋子”、农业人口就业、农耕文化、生态休闲等功能,广阔的农村地区一直是规划的薄弱地区、管理的难点地区,特别是农业配套、风景旅游、农民还建等项目面积较小、布局分散,不到实施阶段难以准确定位,往往不符合土地规划,迫切需要开展土地规划调整完善,优化基本农田布局,保障稳增长、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落地。
三、指导思想和调整原则(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强化规划管理和用途管制,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调整原则1、总体稳定,局部优化。
在保持现行土地规划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布局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生态框架规划等充分衔接,优化用地空间布局。
2远近结合,突出重点。
根据市政府下达的规划主要指标,着重做好建设用地和基本农田布局调整,优先确保“十三五”重点急需项目落地,对于本次调整完善难以解决的,纳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考虑。
3、上下协调,充分衔接。
构建市、区、乡联动协调机制,做好与城乡规划、“十三五”规划、部门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四、调整的主要内容(一)关于规划期限规划基期调整为2014年,规划期限调整为2015-2020年。
(二)关于耕地目标调整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实有耕地数量稳定、质量不下降,到2020年蔡甸区耕地保有量为40676公顷,比调整前减少5149公顷。
(三)关于基本农田目标调整按照基本农田数量和布局基本稳定、优质耕地优先保护的原则,到2020年蔡甸区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为33822公顷,比调整前减少1709公顷。
(四)关于建设用地规模调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到2020年蔡甸区建设用地总规模为25110公顷,比调整前增加459公顷。
2015-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为3078公顷。
(五)关于基本农田布局优化在落实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和保持现有基本农田布局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对基本农田布局作适当调整。
一是将现有基本农田中的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非耕地调出;二是将未来建设会占用的基本农田调出;三是考虑现代农业发展、郊野公园建设需要,调出部分基本农田。
调出的基本农田主要集中在消泗街、索河街、张湾街、侏儒街。
同时将城市周边(蔡甸城关周边)、道路沿线应当划入而尚未划入的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做到基本农田保护数量基本稳定、布局更加优化,调入的基本农田主要集中在蔡甸街、大集街、军山街和沌口街。
(六)关于建设用地布局优化按照“两规合一、多规融合”的要求,对建设用地布局进行调整。
一是与2030年城市总体规划对接,优化城镇空间,划定城镇开发边界。
二是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接,落实区委区政府重大发展战略,保障蔡甸城关、中法生态城、常福新城用地。
三是与乡镇体系规划对接,利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促进农民住宅向集镇、中心村集中。
四是与休闲农业、风景旅游、综合交通等相关规划的对接,保障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用地。
(七)关于预留指标全区预留新增建设用地机动指标48公顷(其中13公顷用于武汉开发区使用),实行台账管理,用于规划允许建设区之外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项目类型和规划调整要求按照国土资源部和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的有关要求执行。
五、“三线”划定(一)城镇开发边界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结合道路、河流、湖泊等明显地物,划定城镇开发边界。
蔡甸区城镇开发边界包括未来新城建设地区、街镇建设地区,以及为改善城市宜居环境必须保护和控制的结构性绿地、绿化隔离带、生态廊道、山体、水面等生态要素。
城镇开发边界分为城市开发边界、镇开发边界。
城市开发边界主要包括蔡甸城关、中法生态城和常福新城等集中建设区域,以及以上区域必须保护和控制的生态要素。
镇开发边界主要包括各新市镇的集中建设区范围,以及新市镇集中建设区中必须保护和控制的生态要素。
城镇开发边界管制规则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执行。
(二)永久基本农田在保持现有基本农田布局总体稳定的前提下,按照应保尽保、优进劣出、量质并重的要求,依据二次调查和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成果,优先将城镇周边、交通沿线、平原地区的优质耕地和已建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将现状为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以及不符合划定要求的林地、草地等划出,规划到2020年,蔡甸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33822公顷。
同时,将永久基本农田“落地块、明责任、设标志、建表册、入图库”,将保护责任落实到各级人民政府,落实到村组、农户。
(三)生态保护红线按照《湖北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鄂政发〔2016〕34号)要求,将重要水域保护地(重要河流、湖泊、水库)、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小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国家一级生态公益林、省级生态公益林、I级保护林地等划入生态红线,划定的范围、面积以主管部门为准。
根据《湖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红线区划分为一类管控区和二类管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