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学会与家长沟通
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技巧

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技巧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更好地与家长沟通,班主任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首先,班主任需要以礼相待,给家长让座并倒杯水,这样能够缓解家长的情绪,让他们更容易接受班主任的解释和处理方案。
其次,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需要实事求是,讲究方法。
例如,当家长为自己孩子辩护时,班主任可以先肯定孩子的进步,让家长感受到班主任对孩子的关爱,然后再引出这件事情进行分析,让家长能够理智地接受和教育自己的孩子。
第三,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不仅要报忧,更要报喜。
班主任应该及时告知家长孩子的进步和成绩,这样能够增强家长的信任和对班主任的支持。
最后,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应该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家长的需求和关注点,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当今社会,由于家庭中孩子的数量逐渐减少,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越来越艰巨。
我们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而在家庭中,两个或几个家长只面对一个孩子,这种教育资源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因此,让家长与班主任合作,进行沟通和交流,成为今后班主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直接关系到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也关系到我们老师的工作能否得到家长的认可,这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
教育是一个全面的过程,班主任在学生的成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研究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班主任需要与学生的家长建立紧密的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班主任需要了解家长的期望和关注点,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以便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研究和生活情况。
同时,班主任也需要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针,以便家长能够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在沟通过程中,班主任需要注重方法和技巧。
班主任需要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需要坚持学校的教育方针。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家校合作是学生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班主任作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重要的沟通任务。
良好的家长沟通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成绩,还能有效解决学生问题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班主任如何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的方法和策略。
一、建立密切联系班主任应及时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建立家长群或班级微信群等方便沟通的平台。
通过这样的平台,班主任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而家长也能及时了解学校的通知和教育活动。
班主任可以定期发布学生学习和班级活动情况,并鼓励家长参与,促进教育过程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倾听家长意见班主任应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信任和尊重。
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的看法。
同时,班主任还可以设立意见箱或线上问卷调查,让家长对学校的工作进行匿名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三、及时沟通问题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心理问题。
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或行为问题时,班主任应积极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探讨解决之道。
班主任可以与家长约定固定时间,进行家访或电话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四、提供有效信息班主任应定期向家长提供学生的学习信息和班级管理情况,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进展。
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通讯录、学生作品展示以及学生评价等方式,向家长展示学生的优秀成果和班级活动的丰富内容,提高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认同感。
五、适时关怀家长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也要关心家长的情况。
班主任可以在重要节日或家庭喜庆事项时,送上贺卡或问候电话,表达对家长的关心和祝福。
在学校举办家长活动时,班主任可以积极组织参与,并与家长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信任。
六、处理问题及时妥善在与家长沟通中,难免会出现矛盾和问题。
班主任应保持耐心和冷静,妥善处理各种问题。
当与家长产生分歧时,班主任可以借助学校领导或专业人士的支持,共同协商解决。
班主任与学生父母沟通教案

班主任与学生父母沟通教案。
一.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沟通,是保证教育质量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班主任应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对学生的要求和学生在家里的生活情况,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计划,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提供更加优秀的服务和帮助。
同时,这种沟通方式也可以搭建起家校沟通的桥梁,促进双方间的交流、互动,建立良好的教育合作关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二.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方式及技巧班主任与家长沟通,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打电话沟通:在特殊情况下,班主任可以打电话联系家长,询问学生在家里的情况以及关心学生的学习及事态问题,披露信息,并根据家长的反映进行协调。
2.面对面交流:班主任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可以充分沟通和理解双方的需求,提高理解和信任,并能够解决一些问题。
班主任应该在课前、课后或周六日等时间找到适当的机会,与家长面谈。
如果家长有时间限制,则可以通知家长第二天或下次再面谈。
3.发送信息:班主任还可以使用电子邮件、微信或短信等方式发送信息。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关于学生的学习进展、意见等信息。
班主任在从事短信以及电子邮件等通信工作时,应文明用语、不泄露学生隐私和避免过度干涉家庭生活。
在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还需要有一些特别的技巧:1.认真倾听:家长在班主任面前有时会抱怨并对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提出质疑,这时班主任应采取客观、充分倾听、认真分析家长所反映问题的原因,适当发表自己的意见。
2.避免依赖性:班主任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一定程度上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岗位的责任。
应以中立、公正、客观的态度出现,避免过分依赖、过分搭桥,严禁与家长争吵、口角,用言行维护好班级的形象。
3.温和表达:班主任在表达问题时,应尽量使用温和、不侵犯家长自尊心的措辞。
班主任应当注意到,家长和他们的孩子是平等的交付方。
因为文化程度不同,家长或许不能了解和掌握许多学生的专业知识,对专业问题的解决深感困难和不安。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1、对待家长要一视同仁其实,每一个家长都是望子成龙心切的。
我们要尊重家长的这个基本的心态,给与一定的理解,不要与家长生气,当你尊重家长的一切优点与缺点时,你会觉得家长更好接近了。
孩子的问题也就会在平和的心态下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法。
2、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角度看问题在共同的教育好孩子目标的前提下,我们当老师的要善于替家长着想,实施换位思考。
能从家长的立场上思考,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考虑到家长的困难,设身处地为家长谋划,协助他们走出困境,从而赢得了家长的信赖,那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现在,社会正处在转型与变革的时期,外面的世界很激烈也很精彩,家长的工作压力大,精彩的世界对孩子的诱惑也不可忽视,对家长来说,家庭教育的难度是很大的,如果我们没有诚心,不知道为家长着想,不注重家长的生命成长,只一味的追究和追加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之责,最终我们只会将自己孤立于家庭教育外,失去家长的配合。
3、以礼待人,以德服人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不要一次说得太多,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用“这孩子很笨”这样的话。
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在说学生缺点,语气要舒缓婉转,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对他的孩子充满信心。
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
让家长明白他的意见很主要谦虚诚恳,专心倾听,会让家长感到自己很受重视。
即使是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家长,在一个具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善于倾听的班主任面前,常会被“软化”得通情达理。
要认真耐心地听家长倾述,同时要辅以眼神、动作,间或插以“对”或“是”这样的短语呼应,最好是动笔记一下要点;同时要表现出对家长心情的理解,坦诚地与家长交流,这样能够对学生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班主任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作

班主任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作班主任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家校沟通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家校沟通,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和个人成长,还可以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和认同。
因此,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作是班主任需要重视和关注的问题。
一、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班主任需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交流。
要善于用言行来传达自己对家长的尊重和关心之情。
在开学第一天,班主任就应该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介绍班级的情况、教育教学计划以及自己的教育理念。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电子邮件等多种渠道来传递。
班主任还可以邀请家长到学校进行参观或者组织班级家长会等活动,加深与家长之间的互动。
二、及时向家长传递信息班主任在开学后应该制定良好的教育教学计划,各项工作应该按照计划有序地进行。
在此过程中,班主任要及时向家长传递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日常表现以及家长关心的其他方面。
这些信息应及时向家长进行通报,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情况。
同时,班主任应该询问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收集家长反馈,并及时作出反应和改进。
三、解决家校矛盾和困难家校矛盾和困难是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面对的问题,班主任应该积极处理这些问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班主任需要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理解家长的顾虑和困惑,与家长进行开诚布公的交流,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
班主任可以邀请家长到学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充分沟通,达成共识。
四、提高家长教育和参与度家长教育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班主任们应该积极发挥自己在家长教育中的作用。
班主任可以邀请校外专家来学校进行培训,也可以通过家长会等形式组织家长参与培训。
班主任还可以向家长提供教育资源,如学习资料、书籍等,加强家长的教育知识储备。
同时,班主任应该鼓励家长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和学校的各项活动,如主题讲座、参观等,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和认同。
五、注意保护学生隐私班主任需要保护学生的隐私,不泄露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家庭信息。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关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班主任作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纽带,负责联系和协调双方的工作。
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班主任如何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一、了解家长需求班主任作为学生家长的代表,首先要了解家长的需求和关注点。
只有真正了解家长的期望,才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帮助学生成长。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班主任可以进行家访活动,逐一了解每个学生家庭的情况,对于家庭环境、教育观念等有所了解后,才能更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
二、及时反馈学生情况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要及时准确地反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家长希望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包括学习成绩、行为表现等。
班主任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家校通讯等形式,将学生的情况及时告知家长,并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帮助,让家长更好地关心和引导孩子。
三、倾听家长意见班主任要善于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作为家长的代表,班主任要尊重家长的意见,并及时回应。
如果家长有任何疑虑或建议,班主任应积极沟通,给予解答和反馈。
这样可以增强家长的参与感,提高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效果。
四、定期召开家长会为了加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
家长会是了解家长需求、解决问题的重要平台。
班主任可以通过家长会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分享学生的学业进展和班级的教育活动。
同时,也是班主任听取家长建议和意见的重要机会,通过讨论和交流,增进家校合作关系。
五、积极解决问题在沟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矛盾。
班主任要以积极的心态去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要保持冷静和耐心,听取各方意见,理解家长的关切。
然后,与家长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共同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最佳方案。
通过及时解决问题,可以增进家长对班主任和学校的信任,促进良好的合作关系。
六、加强家校互动班主任要积极与家长保持定期的互动和联系。
可以定期发送家校通讯,介绍学校的教育活动、班级的学习计划等。
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技巧引言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良好沟通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也可以使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需求,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一些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帮助班主任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一、主动亲近家长作为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建立联系,表达对家长的重视和关心。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亲近家长:1.班级家长会:定期组织班级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和班级的工作安排,同时也提供了一个与家长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2.家长信箱:建立家长信箱,让家长可以随时向班主任提问、反映问题或提出建议。
3.家访: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情况,与家长深入交流。
4.电话和短信:及时通过电话或短信向家长传达相关信息,增加与家长的交流机会。
二、善于倾听和理解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善于倾听和理解家长的需求和关切。
以下是一些倾听和理解的技巧:1.给予专注:在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时,保持良好的姿态,用眼神和肢体语言表达出自己的专注和关注。
2.有效提问:善于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家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家长的需求。
3.接纳不同观点: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决定,即使意见不同也要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
三、明确沟通目标在与家长沟通之前,班主任需要明确沟通的目标和内容,以便更加有效地进行交流。
以下是一些明确沟通目标的技巧:1.侧重问题解决:在与家长沟通时,关注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方法,确保沟通的实质目标能够达到。
2.确定学习目标:与家长讨论学生的学习目标、困难和需求,制定适当的计划和支持。
3.传递正面信息:向家长传递学生的积极表现和进步,增强家长对孩子的信心和支持。
四、积极反馈和沟通成果在与家长进行沟通后,班主任需要及时给家长反馈沟通成果,以及同家长共同分享解决方案。
以下是一些反馈和沟通成果的技巧:1.感谢信:在与家长沟通后,及时给家长写一封感谢信,表达对家长参与和合作的感谢之情。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作为一名班主任,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班主任与家长建立有效沟通的经验。
首先,班主任应该保持积极的沟通态度。
无论是与家长面对面交流,还是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沟通,班主任都应该保持耐心和友好的态度。
有时候家长可能会有一些不满或者抱怨,但班主任要学会倾听和理解,不要轻易发脾气或者争辩。
只有保持积极的沟通态度,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
其次,班主任应该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学习情况、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未来的发展计划。
同时,班主任还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表现和问题。
如果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者有不良行为,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通过及时的沟通,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况,共同关心和引导孩子的成长。
另外,班主任还应该注重与家长的互动。
除了正式的家长会,班主任还可以通过一些非正式的方式与家长互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比如,班级可以组织一些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增强家校合作的氛围。
班主任还可以定期向家长发送一些学习资料或者教育文章,提供一些有益的教育信息。
通过这些互动,班主任可以更好地与家长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
此外,班主任还应该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他们对孩子的了解和关心是无可替代的。
班主任应该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仅可以帮助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学生,还可以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班主任可以定期向家长征求意见,开展家校合作的座谈会,共同探讨学生的教育问题和解决办法。
通过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班主任可以更好地与家长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最后,班主任还应该注重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沟通是一门艺术,班主任需要学会运用一些沟通技巧,更好地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作为一名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家校沟通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教育合力。
那么,班主任究竟应该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呢?首先,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沟通观念。
要明确与家长沟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而不是指责或抱怨。
要以平等、尊重、合作的态度对待家长,将家长视为教育伙伴,共同为孩子的未来努力。
在沟通之前,班主任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方面的信息,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能够更加有针对性,也能让家长感受到班主任对孩子的关注和用心。
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今,沟通方式多种多样,包括面对面交流、电话沟通、微信或短信交流、家长会等。
对于重要或紧急的事情,面对面交流往往是最佳选择,这样能够更直接、更深入地探讨问题。
而对于一些日常的情况通报或简单的信息传递,微信或短信则更加便捷高效。
电话沟通则适用于一些需要及时处理但又不方便面对面交流的情况。
在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语言的表达。
使用温和、诚恳的语气,避免使用生硬、指责的言辞。
多从家长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心情和期望,让家长感受到班主任的同理心。
例如,不要直接说“您的孩子这次考试成绩很差”,而是说“您孩子这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原因,看看怎么帮助他提高。
”班主任要善于倾听家长的意见和想法。
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先给家长充分的时间讲述他们对孩子的期望、担忧以及在家中的表现等。
认真倾听能够让家长感受到被尊重,也有助于班主任更全面地了解学生。
沟通的内容要有重点、有条理。
可以先从学生的优点和进步说起,让家长感受到孩子在学校的成长,然后再客观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对于问题的描述要具体、准确,避免模糊不清或夸大其词。
同时,要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让家长知道如何配合学校共同帮助孩子改进。
比如,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班主任可以这样与家长沟通:“孩子最近在课堂上有时候会走神,我观察到他可能是对某些知识点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所以会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有以下几点:1. 倾听和尊重:在与家长沟通时,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关注,尊重他们的观点和感受。
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期望,并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和理解。
2. 及时沟通:保持及时沟通的机制,及时向家长通报学生的情况和学校的政策。
及时回应家长的问题和关切,确保信息畅通。
3. 清晰明确:在沟通中要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和观点,确保双方都能理解和接受。
避免使用模糊或含糊的语言,以免引起误解或产生不必要的猜测。
4. 积极解决问题:对于家长提出的问题或困惑,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并与家长共同商讨。
与家长合作解决问题,共同关心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5. 肯定与感谢:及时对家长的支持和关注表示肯定和感谢,让家长感受到自己的重视和认可。
对于家长提供的建议和意见,要表示出真诚的感谢和接受。
6. 保护隐私:在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权,不泄露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家庭情况。
确保沟通内容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7. 灵活处理:在与家长沟通时,要灵活处理不同家庭的不同需求和要求。
尽量多角度考虑问题,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
8. 持续更新: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仅仅是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
定期更新家长关于学生的情况和学校的发展,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9. 保持专业:在沟通中要保持专业和客观,不带个人情感和偏见。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沟通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10. 协调合作: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关心学生的教育和发展。
在沟通中,要强调双方的合作和共同努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班主任应该怎样协调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班主任应该怎样协调与学生家长的关系班主任是学生与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如何协调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探讨班主任应该如何协调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一、沟通是关键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
沟通的双方应尽量保持交流畅通,及时解决问题。
班主任要在每学期的开学时向家长介绍班级情况,解答家长的疑虑。
在学生存在问题时,班主任与家长一定要保持沟通,了解家长的观点和看法,并及时给出建议、解决方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而在沟通中班主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坦诚:需要以真诚的心态与家长进行沟通,并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表现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2.耐心:与家长沟通可能会面临很多不同的想法和角度,班主任可以通过耐心倾听和讨论,化解矛盾,达成共识。
3.灵活:不同家庭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班主任需要根据家长的要求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了解家庭背景班主任不仅要了解学生本人的情况,同样需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
这对于班主任了解学生的行为反应,以及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非常有帮助。
针对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教育方式,班主任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帮助学生。
在了解学生家庭背景时,班主任需要关心的方面包括以下几点:1.学生的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教育背景和职业情况。
2.学生的家庭情况,如家庭成员的数量、居住环境等。
3.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家庭从小教育方式。
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班主任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教育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三、适时反馈班主任需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让学生及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成绩等情况。
及时的反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做好自身的调整和学习规划,而且也能够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况。
在给学生及家长反馈时,班主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具体:反馈的内容要具体,不能模糊。
2.积极:反馈的方式要积极,体现出对学生积极的支持和帮助。
3.客观:反馈的方式要客观,不能偏颇或者过于主观。
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32篇)

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32篇)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精选32篇)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篇11、班主任要尊重家长,打好与家长沟通的基础。
尊重学生家长是班主任与家长取得有下沟通的首要条件,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西鲍特(J&W&Whibaut)和凯利(H&kelley)提出的社会互动理论(theory of social interaction)认为,任何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互动,而互动的核心是相互依赖,社会学中将这种相互依赖称之为相倚,应该说,教师与家长的互动追求应当是彼此相倚型的互动,因为在这种类型的互动中,才能真正凸现双方的主体地位,体现主动性。
但是现实中的情况往往是,教师是互动的主动方,决定了互动的激起、进行和结束,而家长属于被动方,总是被牵着鼻子走,因此尊重家长,让家长在心理上取得与教师地位的平等,就为沟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尊重家长首先要礼貌待人,要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不论在任何情况请家长到校,应主动给家长让座、倒水,要有为人师表的风度和人格魅力。
第二,尊重家长要有理智的情绪。
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要求学生家长到校时更应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出现爱屋及乌的晕轮效应,本来是孩子的过错,由于恼怒而把不满发泄到家长的身上。
第三,尊重家长要讲求谈话的方法和策略。
尽可能先说、多说孩子的优点,不应该当着学生家长的面训斥他的孩子,不管怎么样,听别人训斥自己的孩子肯定不好受。
可先把家长叫出办公室,在一个单独的环境里向学生家长说明情况,形成一致意见。
第四,尊重家长要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现在的学生家长很多都有很高的学历,有很高的认识水平和管理孩子的水平,如能经常征求并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见,会让家长觉得我们当班主任的比较民主、诚实可信,有利于班主任和家长的联系沟通。
2、班主任与家长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平台:沟通是一种复杂的社会与心理现象,信任是合作的台阶,没有高度的信任就不可能有非常成功的沟通。
班主任培训学习总结4篇: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建立良好关系

班主任培训学习总结4篇: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建立良好关系班主任是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桥梁,作为中间人,班主任需要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
在班主任培训学习中,我们学到了许多有关有效沟通和建立良好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总结四篇文章,介绍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和建立良好关系的一些经验和技巧。
一、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首先要做到积极主动。
我们作为班主任,不能仅仅等待家长来找我们,我们需要主动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注点,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
我们可以经常给家长打电话或发邮件,邀请家长参加家长会和家长讲座等活动。
同时,我们可以将班级的最新情况通过微信和其他社交网络传达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二、倾听家长的想法和建议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倾听家长的想法和建议,因为他们了解自己的孩子更多。
我们可以邀请家长就班级教学、课程设置和教育方式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同时,我们可以向家长咨询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孩子需要哪些帮助和支持,以便更好地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三、耐心解答家长的疑问和困惑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还需要耐心地解答他们的疑问和困惑。
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非常关心,因此他们常常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
我们需要了解每个家长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解答。
同时,我们也需要适时地安慰和鼓励家长,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孩子的成长问题。
四、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与家长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非常关键,因为只有信任和合作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协调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尊重家长的意见和选择,同时也需要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教育理念和目标,以促进我们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我们也需要积极参与家长的教育工作,并与家长一起制定孩子的教育计划和目标。
总之,与家长有效沟通和建立良好关系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师如何与学生家长沟通(通用17篇)

老师如何与学生家长沟通(通用17篇)老师如何与学生家长沟通篇1第一,与学生家长沟通,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地点。
人人都有情绪化或心情不佳的时候,那么此时就不是与家长进行交谈的时候,与家长沟通,应先间接地向学生了解其家中的情况,以便决定是否适合与家长交谈。
第二,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多数老师约见家长时,说得多听得少,只顾自己痛快,啪啪一通数落,情绪发泄完了,自己累了,家长的耳朵也塞满了,回去便拿孩子撒气。
我们要时刻保持亲切的笑容,去面对他们,去体谅做父母的心情,以一个教师特有的耐心去面对他们,通过换位思考去了解他们,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信心把他们的孩子教育好。
第三,与家长沟通,要讲究语言的艺术,要深入浅出,将大道理说小。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教养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护短”的粗鲁家长,那就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多数学生在学校作了错事之后是不会向家长说的,反而说别人怎样错,老师又如何袒护那些同学,这往往引起家长的误解,所以老师应该在家长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只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就可以应付自如了。
老师如何与学生家长沟通篇2一、赞美法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每一个家长都望子成龙,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所以没有一个家长喜欢听老师只诉说罪状,所以,老师要多抓住孩子的闪光点表扬孩子的优点、成就,并且因人而异,运用共同语言。
老师如与家长语言不通,或受教育程度不一致,不注意语言的运用,就难以沟通。
对于受教育程度低,平常也不关心教育的家长,沟通时就要找好切入点,满口“教育理念”,家长哪里听得懂。
应针对不同对象,转化成家长能理解的语言,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
若进行电话交流注意电话中的语辞和声调。
电话看不到对方表情,所有的感觉、印象都来自电话中的声音,不论家长的语气、言语如何?老师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
称赞肯定时,语气要坚定;诉说孩子问题时,语气要婉转。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引言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不仅仅受到学校的教育影响,家庭环境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良好沟通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以帮助班主任与家长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
第一部分:互相理解1. 倾听家长的关切和期望在与家长沟通时,班主任首先应该倾听家长的关切和期望。
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和期待,班主任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和耐心,理解家长的观点。
通过倾听家长的需求,班主任能更好地了解家庭背景和家庭对孩子教育的期望。
2. 保持积极的态度在与家长的沟通中,班主任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不论遇到何种问题或困难。
如果班主任表现出消极或抱怨的态度,家长也会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进而导致沟通失效。
积极的态度能够帮助班主任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推动孩子的教育发展。
第二部分:有效沟通1. 及时沟通班主任应该与家长保持及时沟通,不仅仅是定期的家长会或家庭访问。
在学生表现出问题或进步时,班主任应该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讨论解决方案。
及时沟通能够让家长了解到孩子的最新情况,也能够让班主任及时了解到家长的关切。
2. 清晰明了的信息传递为了保证沟通有效,班主任应该用清晰明了的语言向家长传递信息。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或复杂的术语,能够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孩子的教育。
此外,在传递信息时,班主任也应该充分考虑家长的接受能力,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以确保信息准确地被理解。
3. 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不仅仅是传递信息和了解学生情况,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当面临问题时,班主任应该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并与家长一起寻找解决方案。
这样的做法能够向家长传递班主任真心关注学生发展并愿意与家长共同努力的信息。
第三部分: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1. 制定沟通计划为了确保与家长的有效沟通,班主任可以制定沟通计划。
例如,每学期安排一次家长会或电话沟通,定期发送学生学习情况的报告等。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保持有效的沟通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保持有效的沟通作为班主任,与家长保持有效的沟通是一个重要而且必要的工作。
家长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重要伙伴和支持者。
只有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况,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更好地完成我们的工作。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班主任如何与家长保持有效的沟通。
一、建立联系和信任首先,班主任需要与家长建立联系和信任。
可以在家长会、班级通讯录、微信群等渠道上公布班主任的联系方式,让家长方便联系到班主任;并在班级会上、家长会上或上学期初等时机,与家长介绍一下自己的背景、教学理念和管理方式,让家长有机会更好地认识班主任,了解自己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情况。
同时,班主任要做到诚信、坦诚和负责。
在跟家长沟通中,不隐瞒任何事情,不误导和欺骗家长。
只有真诚地与家长沟通,建立信任,我们才能更好的与家长合作,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
二、及时沟通和反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许多问题可能会出现。
如果及时沟通和反馈,往往可以避免问题的扩大化,并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因此,班主任要做到及时与家长沟通和反馈。
如有重要信息,应及时告知家长,以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与孩子沟通交流并做出应对措施。
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通讯录、微信群等方式定期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特别是孩子有不良行为或出现问题时,班主任应及时通知家长,并与家长积极沟通,探讨解决方案。
三、关注家长需求班主任不仅需要关注孩子的成长,也需要关注家长的需求和反馈。
在家长会、班级聚会等活动中,班主任应设身处地地考虑家长需求和关切,并尽可能地为家长和孩子提供支持和帮助。
比如,在学习方面,班主任可以提供一些学习方法、思维导图、复习计划等指导;在生活方面,班主任可以提供一些健康饮食、节约用水等方面的指导。
总之,班主任需要关心家长的需求,并尽可能地为家长提供帮助和支持。
四、善于倾听和沟通在与家长沟通中,班主任需要善于倾听和沟通。
我们需要认真倾听家长给出的反馈、建议和意见,并尊重家长的意见。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有效的沟通

班主任应该学会与家长有效的沟通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因此,班主任工作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家校联动,形成合力,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在这方面作为班主任怎样和家长有良好的沟通习惯和沟通方式就很关键了。
与家长沟通,的确是班主任工作比较难的。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交流与沟通,如何获得家长的理解、配合与支持,我想在与家长交流时的方法、心态就十分重要了。
一、以平等的身份与家长交谈。
以诚相待,用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
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们愉快地与自己合作。
积极接纳每一位家长,把家长当作是自己的朋友,多倾听家长的话,引导家长提出宝贵建议,答应家长只要自己能办到的事一定会尽力而为,如果不能办到的我也坦然相告争取家长的谅解。
在与家长提出共同促进孩子发展的措施时,采用商量的口吻,征求家长的意见,常用的句式是“您看这样行不行”、“您觉得这样好不好”等。
这样,让家长感觉到得到老师的尊重,更从感情上也拉近了距离,与家长的谈话自然就轻松多了,家长也就会经常愿意主动和你联系和沟通了。
二、与家长谈及孩子的缺点时注意方式方法。
老师与家长的谈话都是为了孩子,作为老师,必须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如:孩子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特长和爱好、优点和缺点等等。
因此,和家长谈及孩子的发展情况时是比较具体的,从不笼统、模糊和泛泛而谈,没把握和不准确的不说,让家长感到我对孩子的关心和重视,感觉到我工作的细致、认真和负责。
与家长交流时,对孩子的评价也是客观而全面的,既肯定孩子的优点与进步,也真诚地提出其不足之处及改进办法。
在谈到孩子的缺点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区别对待,与很熟悉的家长我就说得直率一些;而有些家长自尊心强的,会把谈孩子的缺点视为对自己的批评而感到有压力的,就说得委婉一些,注意家长的可接受性,同时也表达对家长心情的理解,以心换心,坦诚地与家长交流。
三、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和修养都不同,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1.建立互信和尊重的关系:班主任需要在家长面前展现出专业且友善
的形象,表达出自己对学生的关心和责任心。
同时,也要尊重家长的意见
和建议,认可他们在教育上的作用。
3.有效沟通技巧:班主任应该善于倾听,给予家长充分的表达机会。
他们的关切和问题需要得到认真对待和回应。
同时,班主任在回应时要简
洁明了、清晰具体,用家长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表达。
4.积极正面的语言:班主任在与家长交流时,要用积极正面的语言,
鼓励孩子的优点,帮助家长发现孩子的潜力,而不是只聚焦于问题和不足。
5.确定共同目标:班主任与家长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制定共同
的目标,形成一致的价值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稳定和一致的支持。
6.提供专业指导和建议:班主任应该具备一定的教育专业知识,在与
家长交流时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教育指导和建议,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
引导孩子。
7.定期交流: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或家长学校等活动,开展教
育主题的讲座和培训,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问题,提高他们的教育意识和
能力。
8.尊重家庭差异:班主任要尊重不同家庭的差异,不要过度干涉家长
的教育方式和决策,而是要与家长进行合作,形成互相支持的关系。
9.关注家庭环境:班主任可以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
和背景,这有助于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关爱和支持。
10.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班主任可以与家长一起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明确沟通的频率和方式,形成持续和稳定的合作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要学会与家长沟通班主任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和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进行教育上的合作。
因为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而,我们更应懂得和家长建立联系,进行教育上的合作,让孩子在一个充满关心、爱意的氛围中成长。
在小学的起始年级,往往是家长最重视孩子的时期之一。
孩子刚上一年级,这个时候的家长一方面既心里在对老师进行审视观望,一方面是非常热情而又焦急地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
家长的这种心理只要是做父母的都能明白。
过了这一阶段,在小学,除非有什么大变动,家长不会再有这样的热情参与学校教育了。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抓住时机,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这就需要我们做教师的一、沟通方式,无处不在。
实际而有效的指导是家长们迫切需要的。
年轻的家长们,在忙碌的同时又无不渴望“子成龙,女成凤”,可是由于忙碌,加上自身的条件,使他们对孩子只有爱的“渴望”,却缺乏爱的“能力”。
所以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其实是以教师为主动的,对家长具有一定指导的交流。
定期地召开家长会是教师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教师指导家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家长会上,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育目标、思路公布,将自己的教育方法传达,家长们也能互相交流。
家长会切忌流于形式,缺乏实效。
同时,家长会毕竟开得少,一学期一次已经非常不错了。
所以单靠家长会那是远远不够的。
实际工作中还有一些沟通方式也常被班主任们运用:1、家长信的方式。
与家长定时进行书面交流,把要布置的任务,家长需注重的方面,以及自己的想法可以清楚有条理地写在纸上,让孩子带回家,家长阅读后还可以回信。
家长信的优点是简便,无需劳师动众,教师也可以有一定的准备。
一些平时难开口的话可以写在信上以取得支持或谅解。
2、面对面交流的方式。
低年级家长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多,这正是班主任与家长交流的良机。
老师能把孩子当日或近几日的情况与父母交流,又能了解孩子在家情况,而且是直接地、近距离地与家长接触,便于老师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家庭即他的生长土壤。
这种沟通是非常有针对性的,虽比不上家访了解地系统深入,却以“短、平、快”为长,很有实效。
但是几乎每天的面对面接触需要老师保持良好的心态与清醒的头脑,一天的工作无疑是琐碎而又累人的,如若不注意,带着情绪与家长交流,那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后果往往是难以补救的。
3、电话、短信交流的方式。
接送时的交流固然好,但是涉及到因父母上班而无法接送的家庭,要想经常联系就可依靠现代的通讯工具了,电话,手机,短信,很多老师和家长采用,方便、及时和有效。
学生考试得了好成绩,发个短信报喜,家长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师的关注;学生身体不舒服,及时打个电话通知家长,家长会觉得老师工作细致,孩子交到老师手上放心;过节过日,手机上收到一条条祝福的话语,教师会感到舒心;假期里家长来询问有关学习的问题让老师感受到肩头的责任……电话等的交流,虽比不上面对面来得真实与自然,可是却能随时随地,又能应对突发事件,是一种灵活的沟通方式。
4、博客交流的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传递各种信息给家长。
可以把各种文件放到自己的博客上,比如:学生的照片、教学计划、教学心得、学习资料、复习题等等。
这样就可以让家长更全方位的了解多方面信息。
家长还可以在网上给老师留言,家长们也可以互相沟通。
这也是在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我们做教师的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
二、沟通内容,方方面面。
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当然是围绕孩子的教育问题,那主要涉及到哪些方面呢?首先,我觉得在教育思想的统一和转变上。
多数家长的教育思想比较陈旧狭隘。
对孩子,不是“卡”、“管”,就是无限制地放纵,再加上目前教育普遍有“唯分数至上”的倾向,对于成绩,家长又是非常的关注和重视,从小学入学开始,每一次小小的测试成绩家长总是特别在乎,哪怕是一分两分,而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对于老师的工作开展也有很大的阻碍。
所以,从一年级新生入学后,教师就要把转变家长教育观念作为大事来对待。
我接了一个一年级新班,开学了,我就在家长会上摆事实,讲道理,告诉家长,家庭的教与不教,会教与不会教,是造成孩子“天壤之别”的根源所在!起始学段儿童都需要成人的帮助,有人需要的多一些,长久一些;有人需要的少一些,很快就能放手。
当家长对儿童需要置之不理的时候,教师的努力终因家长那边的松懈而事倍功半。
由于这次家长会,很多家长意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于是每天为孩子辅导功课,教师得及时引导才不致于落入只注重学习成绩的死胡同。
于是我又写一封家长信:家长关心孩子成绩(分数)的心是可以理解的,确实,读书上大学是孩子长大获得更好生活的重要途径。
但对一年级孩子来说,分数的好坏都是暂时的,有时甚至是偶然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美好品格的培养更为重要,错过了这个阶段,以后再要去注重培养就困难了。
其次,哪怕家长已有了正确的育人观念,但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确实是非常缺乏的。
而对低年级还特别需要家长的孩子来说,教法是极其重要的。
新生入学,是一个关口,家长的准备工作需要老师的指导。
从孩子的情绪调节到学习习惯的养成,从孩子的安全到置办学习用品,有了教师的参与,家长工作会有实效性和针对性,孩子更容易适应学校生活,同时教师工作也会得心应手了。
再次,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作为班主任,我觉得还应以自身的素质去影响家长,引导家长。
有的家长望子成龙,自己却从来不读书,不看报。
认为学习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让孩子看电视,自己却下了班,打扑克,玩麻将。
有的家长在家休息,把孩子关在自己小屋里学习,自己却在沙发上磕瓜子,看电视,手里拿着遥控器,一边换着频道,一边在门缝里看孩子是不是真的写作业,嘴里还不停地喊:“要认真写,写不好可得重写一遍。
”要求孩子去好好学习,自己却不天天向上,这样的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三、沟通技巧,有效为本。
(一)重视第一次家长会,给家长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每次新接一个班后的第一次家长会,我总是努力推销我自已,接班后的第一次家长会,总会有不少家长是第一次接触,正像我们想了解这些家长一样,家长也会十分关心他们孩子的新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他们同样希望能借此了解自已孩子的老师,以便确信他们的孩子是否能更好地学习与生活。
因此,这接班后的第一次家长会就显得格外重要。
要让家长们相信我这位新老师是一个好老师,是一位可以令他们信任的老师,只有让家长信任老师,甚至佩服我这位新老师,他们今后才会积极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反之,如果家长对你这位老师心存疑虑,甚至有所轻视,那么,老师今后的工作也就难以开展。
因此,我格外精心地准备了我的讲稿,在讲稿中,我毫不谦虚地告诉家长们我曾经取得的成绩,我的教育教学能力,让他们了解了我个人的网站。
除此之外,我还在讲稿中比较清晰地阐述我对本班学生的教学、教育设想及准备进行的一些活动,同时,也借此向家长提出明确的要求,以求得家长最初的配合与理解。
讲稿准备好后,我像对待一次演讲比赛一样熟悉我的讲稿,我想,流利清晰地语言同样会给家长们一个好印象,从而使他们对我讲稿中所讲的内容深信不疑。
这一点很重要,这绝不是在家长面前炫耀自已,而只是为了给家长一份信心,让他们相信,他们孩子的新老师是一个好老师,是一个有能力教好他们孩子的老师,只有家长对你产生足够的信任,他们才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配合老师,而这种信任也会对他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作用,最终也给了我这位老师一份能教好这些孩子的信心与热情。
(二)以诚相待,用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与学生家长沟通,讲究一个“诚”字。
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愉快地与你合作,有效地促进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班主任应用诚心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不管是家访还是家长来学校交换意见,我们应该立即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这个家庭的朋友,与家长说话就变得容易多了,千万不要板起面孔去教育家长或指示家长怎样怎样,否则是很难解决问题的。
家长来访时,应尽量做到起身欢迎,端椅递茶,家长走时要起身相送。
而且要尽量使用文明用语,如“请坐”、“请喝茶”等等。
这样就会使家长明白你是一个很有道德修养的班主任,为彼此间的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让家长知道你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情况以及你为这个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最好拟一个简单的提纲。
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就能让他产生老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的感觉以及班主任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好印象。
这样从情感上就更容易沟通。
让家长表达他的意见很重要,谦虚诚恳,专心倾听,会让家长感到自己很受重视。
即使是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家长,在一个具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善于倾听的班主任面前,常会被“软化”得通情达理。
要认真耐心地听家长倾述,同时要辅以眼神、动作,间或插以“对”或“是”这样的短语呼应,最好是动笔记一下要点;同时要表现出对家长心情的理解,坦诚地与家长交流,这样可以对学生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三)讲求艺术,巧妙接待不同类型家长。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有时我们甚至会遇到一些粗鲁的家长,那就要求我们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
1、对于高素质的家长,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向家长反映,主动请他们提出教育的措施,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学生家长一起,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有些家长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其实是很有一套的,例如某班学生的父亲,学历很高,和他的几次交流后班主任发现这是一个对子女教育非常钻研且很内行的家长,无论是谈到如何激发小孩的学习兴趣,还是考后的试卷分析,甚至连某些学科当中的具体问题,他都能谈得头头是道。
于是班主任就可以通过这个家长来激发其他家长的家教兴趣的想法,在一次家长会上专门开辟时间让他就自己的家教经验给其他家长做报告,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2、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长,班主任要多报喜,少报忧,使学生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期望心理,改变对子女放任不管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对孩子的教育活动。
同时,还要委婉地向家长指出放任不管对孩子的影响,使家长明白,孩子生长在一个缺乏爱心的家庭中是很痛苦的,从而增强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程度,加强家长与子女间的感情,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
跟家长讲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赚钱虽然重要,但子女的教育更重要,毕竟子女是自己的希望,要求他们担负起做家长的责任,并告诉他们作为青春期的孩子思想波动比较大,如果长期离开父母的监督和沟通是非常危险的。
3、对于后进生的家长,我们要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