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正式)
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与防范措施

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与防范措施随着电气设备的普及和电力系统的发展,电气误操作事故也逐渐增多。
这些事故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了解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至关重要。
1.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电气设备操作要求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有时候由于操作人员的教育水平和培训水平不够,导致操作不当,引发事故。
2.人为疏忽和粗心大意:人们在操作电气设备时常常会疏忽大意,没有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状况,或者没有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从而引发事故。
3.设备老化和磨损:长时间的使用会导致电气设备的老化和磨损,从而导致一些隐患逐渐显现。
如果在更换设备或修复设备时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就容易引发事故。
4.不规范的操作流程:有些单位或个人没有建立和完善标准的操作流程,操作人员没有准确的操作规程,或者没有规范的操作许可证,导致操作不当,引发事故。
为了防范电气误操作事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对于电气设备操作人员,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安全知识。
2.建立和完善操作规程:单位和个人应该建立和完善标准的操作规程,确保操作流程的规范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3.强化设备维护和检测:单位和个人应该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维护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更换。
4.使用合格的设备和器材:单位和个人在购买和使用电气设备和器材时,应该选择具有合格认证的产品,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
5.加强隐患排查和整改:对于存在的电气安全隐患,单位和个人应该积极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及时整改问题,防范事故的发生。
总之,电气误操作事故是一种常见的安全隐患,防范措施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至关重要。
操作人员应该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单位和个人应该加强设备维护和检测工作,使用合格的设备和器材,并加强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共同营造安全的电气环境。
变电值班员电气误操作原因及预防措施

变电值班员电气误操作原因及预防措施变电值班员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岗位之一,负责监控和调度变电站的运行,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气误操作是造成变电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仅会对电网造成严重的影响,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对于变电值班员来说,加强电气误操作的预防意识和措施十分必要。
一、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1.1 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变电值班员,缺乏充分的电力系统知识和技能可能导致误操作。
由于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和变化多端性,变电值班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运行经验,才能够正确地操作和调度变电设备。
1.2 工作疲劳和粗心大意长时间的轮班工作和大量的工作任务可能导致变电值班员产生工作疲劳和粗心大意,从而造成误操作。
特别是在夜间或节假日的值班情况下,变电值班员需要特别警惕,避免由于疲劳导致的误操作。
1.3 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变电设备的故障和异常情况也可能引发误操作。
当变电站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时,变电值班员需要根据相关规程和流程进行处理,否则可能导致误操作的发生。
1.4 规章制度不健全如果变电公司的规章制度不健全,相关操作流程和安全措施不清晰,变电值班员可能会因为缺乏明确的操作规定而导致误操作的发生。
1.5 人为因素一些变电值班员为了节省时间或者为了其他目的,可能会违反操作规程,进行违规操作,从而导致误操作的发生。
二、电气误操作预防措施为了提高变电值班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变电公司应该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不断加强变电值班员的培训和学习,确保他们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2.2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变电公司需要加强对变电值班员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醒他们在进行值班操作的时候要时刻关注安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杜绝粗心大意和违规操作。
2.3 定期的体检和健康管理为了避免由于工作疲劳导致的误操作,变电公司需要对变电值班员进行定期的体检和健康管理,确保他们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2.4 健全的设备维护和预警系统为了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异常情况,变电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和预警系统,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误操作的风险。
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及解决措施1.操作人员缺乏必要的电气知识和技能。
一些人员可能没有受过专业的电气培训,对电气设备的性能、操作步骤和安全规定不了解。
2.操作人员疏忽大意。
操作人员在操作电气设备时可能存在心不在焉、疲劳倦怠等情况,导致对操作步骤或安全规定的忽视。
3.操作人员对设备或系统的维护和保养不当。
设备长期没有进行检修、保养,或者使用了失效的电气元器件,容易导致电气设备故障,从而引发事故。
4.设备或系统存在缺陷。
电气设备本身存在设计、制造缺陷或者老化、损坏,这些问题可能增加了操作人员出现误操作的风险。
为了解决电气误操作事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通过组织相关的培训课程,提高操作人员的电气知识和技能水平,使其具备正确操作设备的能力。
2.完善操作规程和制度。
制定清晰明确的操作规程和制度,明确要求操作人员按照规程进行操作,避免任意操作和疏忽大意。
3.强化安全意识。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增加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使其认识到误操作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4.定期维护和检修设备。
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元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5.使用安全可靠的设备。
选择符合标准要求,并经过认证的电气设备,避免使用低质量或非正规的设备,减少设备本身导致事故的可能性。
6.加强监督和管理。
建立健全的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操作不当的情况。
7.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装备。
为操作人员提供适当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装备,减少事故发生时的伤害程度。
综上所述,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加强操作人员培训、制定规程、强化安全意识、定期维护设备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与防范措施完整版

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与防范措施完整版首先,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技术素质不高。
电气设备操作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果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就会容易出现误操作。
2.人为疏忽和粗心大意。
在操作电气设备时,操作人员在思想上不够重视,或者由于一时疏忽导致了误操作。
3.操作程序不规范。
电气设备的操作程序应该是规范化的,但是一些操作人员缺乏对操作程序的正确理解和执行,致使误操作的发生。
4.无意的操作错误。
有时操作人员并不是故意操作错误,但是由于操作中的误解或者概念的混淆,导致误操作出现。
为了预防和避免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具体如下:1.强化培训教育。
对于操作人员来说,必须提高其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使其具备操作电气设备的能力和素质。
此外,还要重视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的教育,让其认识到误操作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从而提高其操作的谨慎性和规范性。
2.制定并执行操作规程。
制定具体和明确的操作规程是避免电气误操作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
操作规程应当详细描述每个步骤和操作的要领,让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对规程进行认真学习,并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每个操作都是规范化和合法化的。
3.加强检查和监督。
对于电气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必须加强检查和监督,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这种检查和监督可以通过定期的检查和考核、随机的抽查和督查等方式进行,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罚。
4.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
为了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如安全手套、绝缘工具、绝缘胶鞋等。
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安全警示标识和标志的设置,以提醒和警示操作人员注意安全。
5.强化事故应急预案。
对于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必须制定和完善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方面的应急处理措施和责任分工。
同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以检验和提高事故应急响应的能力和效果。
总之,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复杂多样,防范措施必须全面细致。
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措施及有关规定

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措施及有关规定电气误操作事故是由于电气设备或器材使用不当而引起的一类意外事件。
因此,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及时做好相关的规定和指导,防范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介绍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措施和有关规定,以期帮助大家提高电气使用的安全性。
一、电气误操作事故发生原因1、设备质量问题:低劣的设备质量或者设备本身存在安全隐患。
2、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知识:有些电工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和实践,对电器的使用及维护不熟悉。
3、操作不当:工作人员操作设备时没有按照规范操作,或者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4、设备过度老化:设备过度老化或者损耗导致电器设备功能性能下降,出现控制不稳定、电气短路和电击等安全隐患。
二、防范电气误操作事故的措施1.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根据设备特点,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设备操作流程。
并明确规定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考核力度。
例如,员工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并向上级领导汇报,其工作能力得到专业检验后方可上岗。
2. 完善设备标识设备标识是防范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必要条件。
相关标识可对设备的工作状态、安全戒备等情况进行提示和提醒。
标语可以设置在设备周边等显眼的位置,这样可以随时提醒工作人员注意设备的安全使用。
3. 加强售后服务售后服务是一个直接关系到设备使用安全的环节。
在购买电气设备时,选购产品的品牌和制造商,对售后服务的要求也应该格外关注。
毕竟,设备售后可以提供设备安全、设备故障分析、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帮助。
三、有关规定1.电气设备操作必须有专人负责,禁止无证无照的操作。
2.电气设备操作必须服从专业人员的指挥和管理。
3.操作电气设备时,必须穿上专业防静电工作服。
4. 根据电气设备的特点和特殊性,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5.操作电气设备时,必须使用符合标准的安全工具或手套等。
6. 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电气误操作事故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不仅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停电等直接经济损失,还可能危及人员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
因此,深入分析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一)人为因素1、操作人员技能不足部分操作人员对电气设备的性能、操作方法和操作规程不熟悉,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判、误操作等情况。
2、工作态度不认真一些操作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时精神不集中,存在麻痹大意、敷衍了事的心态。
例如,在操作前未认真核对设备编号、名称和状态,导致误操作。
3、违规操作个别操作人员为了省事或赶时间,违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例如,未履行操作票制度,无监护操作,跳项操作等。
(二)设备因素1、设备标识不清电气设备的编号、名称、指示灯等标识不清晰、不准确或不规范,容易导致操作人员误认设备,从而引发误操作事故。
2、设备老化和故障部分电气设备长期运行,老化磨损严重,性能下降,容易出现故障。
例如,开关拒动、刀闸卡涩等,可能导致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出现错误判断。
3、防误闭锁装置不完善防误闭锁装置是防止电气误操作的重要手段,但一些设备的防误闭锁装置存在设计缺陷、安装不当或维护不到位等问题,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三)管理因素1、规章制度不完善部分电力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对电气操作的规定不够详细、明确,缺乏可操作性。
2、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企业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重视不够,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形式单一,导致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对电气误操作的危害认识不足。
3、监督管理不力在电气操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对违规操作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
二、电气误操作事故的解决措施(一)加强人员培训1、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定期组织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其熟悉电气设备的性能、操作方法和操作规程。
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及解决措施电气误操作会直接造成设备损坏,甚至会造成人身伤亡和重大电网事故。
湖北省超高压局自1982年以来,电气误操作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2000年先后发生2起电气误操作事故,给企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
2000年下半年开始,该局从硬件建设入手,投入近百万资金,对3座500kV变电站防误闭锁装置进行改造。
在软件方面,加强了对运行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技术培训和防误装置的运行管理,有效地杜绝了电气误操作事故。
1 误操作事故的原因分析1.1 人员违章(1) 无票操作。
简单操作不填票,或不带操作票,凭记忆到现场进行操作,继而出现跳项、漏项,或操作顺序颠倒的现象。
(2) 无监护操作。
操作人在无人监护时单独操作,或监护人代替操作人操作,失去监护职责,导致走错间隔,选错操作设备。
(3) 不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和状态进行操作。
操作人、监护人工作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操作目的不明确,把本应拉开的接地刀闸给合上了,或者带电合上接地刀闸。
1.2 装置违章(1) 设备"五防'功能先天不足。
1982年投产的500 kV凤凰山变电站和双河变电站,500 kV和220 kV断路器没有防误装置。
1996年投产的500 kV玉贤变电站有6组500 kV接地刀闸无防误闭锁功能,给运行维护工作留下重大隐患。
(2) 机械电磁锁锈蚀卡涩。
室外使用10年以上的机械电磁锁,锈蚀严重,有的甚至打不开。
因是进口设备,备品难买,少数防误闭锁装置被迫停用。
(3) EL型防误闭锁装置可靠性差。
为了更新机械电磁锁,研制了EL型防误闭锁装置,但该装置受隔离开关辅助接点的制约,往往切换不到位,可靠性差。
1.3 防误装置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万用解锁钥匙管理不善;运行维护不到位,锈蚀快;检修不及时,装置完好率低。
2 防误闭锁装置的完善(1) 微机防误闭锁装置能够从技术上防止5种电气恶性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2001年,凤凰山变电站和双河变电站选用FY2000型防误闭锁装置,在原模拟操作屏上进行改造,加装微机防误闭锁操作程序和单板工控机等设备;玉贤变电站安装一套DNBS-2 型微机防误闭锁装置。
变电值班员电气误操作原因及预防措施

变电值班员电气误操作原因及预防措施变电值班员电气误操作是指在变电站值班过程中,由于工作疏忽、技术不熟悉、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电气设备故障、事故发生的情况。
下面就变电值班员电气误操作的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详细分析。
一、原因分析1. 工作疏忽:值班员工作繁忙,工作压力大,可能出现疏忽大意的情况,例如忽略操作步骤、跳过必要的检查等。
2. 技术不熟悉:值班员缺乏操作经验,对电气设备的性能、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不够了解,无法正确判断和处理突发事件。
3. 操作失误:可能是由于疲劳、分心、精神状态不佳等因素导致操作失误,例如误操作开关、操纵不当导致电器设备损坏。
4. 缺乏应急意识:值班员对突发事件缺乏应变能力,不能及时正确处理和应对,容易导致事态扩大。
二、预防措施1. 加强岗前培训:对新员工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包括电气设备的性能、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等,提高岗位业务水平。
2. 做好记录与备份:值班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包括操作步骤、设备参数、检查结果等,及时备份数据,以备查验和追溯。
3. 提供健康环境:保证值班员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减少因疲劳、分心等问题导致的误操作。
4. 加强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培训值班员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提高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
5. 实行双人制值班:对一些重要的设备或环节,可以采取双人制值班的方式,相互监督和协作,降低误操作的风险。
6. 强化安全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值班员对安全意识的培养,促使其能够形成安全第一的思维,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工作。
7. 设备标识和分级保护:对设备进行标识,明确各设备的功能、使用方法和限制条件,实施分级保护,设置密码保护等手段,限制非授权人员的操作权限。
8. 强调监督和管理:加强对值班员的监督和管理,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对违规操作进行纠正。
通过以上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变电值班员电气误操作的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和电气设备的安全性。
电气设备误操作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电气设备误操作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一.误操作原因的分析:1.员工技术不过关。
员工对本岗位专业知识的准备缺陷,对某些问题存在模弄两可的现象,导致在操作过程中员工对操作目的不清楚,造成被动操作或机械性操作,特别是在事故处理过程中不能及时地开展分析、判断致使误操作或误处理造成事故范围扩大,增加了事故的严重性及破坏性.2.员工素质不过关。
员工中有10%初中以下毕业,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就匆匆上岗,操作中存在模弄两可的现象,导致在操作过程中糊里糊涂,机械式地操作造成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3.员工没有良好的工作状态。
家庭负担及家庭事务过重压力过大,过多的外界事因造成不良的心情及状态,致使操作过程中精力分散,导致误操作。
如:丧事、婚事、生子及节假日活动等;4.安全氛围差,反违章工作不能得到落实。
职工没有把反违章行为,看成是自身安全工作的需要。
值班过程中,未认真执行变电站运行工《六不行为》。
班前甚至班中喝酒,导致工作中精力不集中造成误操作。
5.操作过程不规范.a.值班工与电调联系工作双方互传信息时语句含糊不清,不复述,技术用语不规范。
b.操作人员行为不规范,习惯性违章。
操作前未认真填写操作票,或根本就未填写操作票而在操作后开展补填,出现无票操作现象;未开展图板演习,或演习不到位埋下事故隐患;操作中未认真覆行监护、唱票复诵制,没有认真核对设备铭牌;一次带多张操作票,操作中根本就没有按操作票开展逐项操作;违反操作要求,无监护人的情况下单独操作;操作前未养成认真检查安全用具的良好习惯,对人身及设备的安全埋下隐患。
c.未认真详细的做好记录,交班不清,接班人员未认真核对记录是否与实际的运行情况相符。
只注重记录,对实际情况不清楚。
下一班对前一班的操作票未开展详细的审验,过份地相信前一班,而填票人则依赖于审票人把关,审票人又过份的相信填票人导致推委现象,造成使用错票开展操作。
6.设备原因.a.防误操作不灵敏甚致锈死,致使操作过程中解不开闭锁装置,延误操作时间及事故处理时间,扩大事故范围.处理时无外乎采用砸锁及使用万能钥匙,这就埋下了误操作的隐患.b.防误操作设备损坏未及时开展更换,导致其形同虚设.二.防范措施:1.加强技术培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空间对全厂职工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完全掌握《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专业技术,不断提高其自身的思想素质及文化技术水平,严格按照规定开展考核,强化考核力度,抓违章、堵源头,使工作人员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去对待每一项操作。
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电气误操作事故是指在使用、维护或安装电气设备时由于人为操作错误而引起的事故。
这种事故可能会导致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甚至火灾爆炸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于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一、原因分析:1.人员素质低下:操作人员对电气设备的操作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充分,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从而导致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2.忽视安全规定:操作人员对电气设备操作的安全规定缺乏重视,没有遵守电气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从而造成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3.不良习惯:操作人员习惯性采取一些不安全的操作方法,或者存在随意操作的习惯,增加了电气误操作的风险。
4.缺乏安全意识:操作人员对电气设备操作的安全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危险,从而引发误操作事故。
5.设备不合格:电气设备自身存在缺陷或质量问题,导致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发生故障或意外。
二、防范措施:1.提高操作人员素质: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包括操作技能、安全知识、操作规范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水平,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2.加强安全教育:通过定期召开安全教育培训会议,宣传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引导操作人员自觉遵守相关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
3.建立标准化操作规程:制定操作规程、操作指南和操作手册等,明确操作步骤和要求,提供给操作人员参考,并严格执行。
4.定期维护和检修: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预防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或意外。
5.强化安全监控:安装电气设备的监控系统,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对电气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隐患。
6.引入安全设备和技术:如安装断电保护装置、防爆器等安全设备,采用遥控操作、自动控制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减少人为误操作的风险。
7.加强事故调查和总结:对电气误操作事故进行认真的事故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找出事故的原因和不足之处,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
电气倒闸操作误操作原因及防范措施

电气倒闸操作误操作原因及防范措施
电气倒闸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一种操作,在电力系统中,电气
倒闸操作的作用是切除某一短路间和进出线间的电路,以保护电力
设备的安全运行。
然而,在电气倒闸操作中,误操作也是经常发生
的问题。
误操作引起的事故往往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和破坏性,为了
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有必要对电气倒闸误操作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误操作的原因
1. 操作人员缺乏经验
很多操作人员在进行电气倒闸操作时,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
实践,对操作流程不熟悉,对操作的危害性和风险没有足够的认识。
这种情况下就容易造成误操作。
2. 操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
在进行电气倒闸操作时,操作人员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比如来访者、电话等。
这种情况下,操作人员的注意力难以集中,
就容易造成误操作。
3. 设备状态不正常
电力设备的状态对电气倒闸操作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如果设
备出现问题,比如绝缘损坏,短路等,就不能进行电气倒闸操作,
否则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危害。
4. 操作人员心理因素
1。
电气倒闸操作误操作原因及防范措施

安全管理文书电气倒闸操作误操作原因及防范措施日期: 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电气倒闸操作误操作原因及防范措施倒闸操作是电站(变电站)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运行人员在倒闸操作过程中如发生误操作,轻则导致机组停机、线路跳闸,重则可能造成全厂停电,危及设备、人身和电网安全,而且社会影响大,因此对倒闸操作工作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强防范。
1电站电气倒闸操作误操作原因分析1 )、倒闸操作时未合理安排操作人员,如健康状况不良或情绪不好的运行人员进行操作,运行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认识不够,认为填写或执行操作票、采取安全措施等仅仅是一项工作任务,是应付检查,忽略这是保证自己切身利益。
电气运行人员实行轮班工作制,个别值班员在工作中,尤其是上后夜班时,容易处于疲劳状态。
此时,如果进行倒闸操作而不升级监护,很可能出现记忆错误,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2))倒闸操作时工具准备不充分或工器具不合格,如使用超周期的验电器和操作杆,绝缘手套漏气不及时更换,都可能影响操作安全。
因此,必须定期检查试验,以确保操作工具完好。
实际在准备工作中按规定应由2人共同进行,但实际过程中由于缺少监督检查程序,操作中缺这少那或东拉西扯,延长操作时间。
甚至存在没有安全工器具和安全措施,没有照明等原因引起触电或走错间隔。
3)、接受调度指令时未听清指令内容,造成误停电或甩负荷,或停错机组;在操作时发生疑问或意外的,没有汇报处理,却自作主张,继续操作;到达操作地点后,不能认真执行“四对照”,即检查所操作设备的名称、编号、位置、拉合方向,有的监护人站在操作人的背后唱票,失去监护作用。
电气设备命名编号不准确或不清晰。
造成运行人员走错间隔引起误操作;操作过程中电脑钥匙对位故障,编码锁打不开,不能做到查清后再操作,而是抢时间用万能钥匙解锁操作,使闭锁程序失去作用,为误操作埋下隐患。
4)、保护压板的投退不准确或未进行投退,引起保护误动或拒动。
【电力技术】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及对策

【电力技术】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及对策在电力系统中,电气运行人员在倒闸操作过程中发生误操作,轻则造成设备损坏、供电中断、电量损失,重则引起电网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而且性质非常严重,影响大,后果恶劣,常期以来被电力安全管理者列为严禁性的违章行为,误操作是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虽然经几年努力,基本上得到控制,但还有存在误操作风险,要求我们必须给予重视,加强防范。
变电运行人员在倒闸操作中,很容易发生误操作。
为了杜绝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必须认真分析误操作发生的各种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电气误操作发生的原因很多,文章就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进行分别论述。
电气误操作几种原因人为的因素1)人员违章。
体现在漠视倒闸操作相关规章制度,如跳项、漏项、失去监护、擅自使用万用钥匙、强行解锁等。
其根源就是有章不循存在图省事、投机取巧的心理。
2)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差。
表现在操作、核对、检查不认真,忽略操作中的危险因素,如操作设备前不认真检查设备情况,对潜在的设备缺陷不能及时发现,给后续操作留下隐患。
3)技术水平不高,业务能力不强。
如220kV代路操作、倒母线操作,一、二次操作的配合较为复杂,若运行人员没有相应的技术业务素质,操作过程稍有差错,都可能酿成重大事故。
4)倒闸操作相关人员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认真进行逐级审核操作票;操作前不认真进行模拟预演;微机防误的正常倒闸操作结束后,不回传电脑钥匙;运行人员和工作负责人验收不认真;检修专业工作结束后不恢复检修前的运行方式等。
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这方面主要表现在使用职责不清防误装置维护、检修、使用、管理职责不明确,倒闸操作填票、审核、模拟、执行、检查等环节没有详细的执行标准,或各项制度不能得到严格落实。
防误闭锁装置不完善或管理不严防误闭锁装置是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强制性技术措施,当人为因素造成失误时,只要有完善可靠的防误闭锁装置,也可防止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5705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正式样本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概述电气运行人员在倒闸操作和停送电操作中,很容易发生误操作。
误操作所产生的后果轻则损坏设备,重则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因此,为了防止误操作事故的发生,人们长期以来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想了不少办法,但误操作事故仍有发生。
为了杜绝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必须找出误操作事故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
本人作为作为一名有十几年工作经验的电气运行值班员,对电气误操作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与总结,有以下几方面原因:有运行管理方面的原因;有操作人员业务水平差的原因;有操作人员自身人为因素造成的原因;有家庭社会因素造成的原因;有班组管理方面的原因;有操作任务安排不当的原因等。
下面就电气误操作的原因进行分析论述。
2电气误操作发生的原因2.1运行管理方面2.1.1规程不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不见全必将导致误操作的发生。
各种技术规程是电气运行值班员进行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技术指导和依据。
如果技术规程不完善,必将产生错误的指导,从而导致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近几年来,电网结构愈来愈复杂,对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的要求相对提高。
认真分析电气误操作事故的朱因及防范对策,对确保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电气误操作的原因人员技术素质不高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要求电气运行人员具有丰富的电网运行知识,熟悉设备、系统和基本原理;熟悉操作和事故处理;熟悉本岗位的规程和制度,必须掌握(1—2)次设备的操作配合以及倒闸操作的技术原则。
不遵守倒闸操作的规定,习惯性违章运行人员习惯性违章操作的表现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1)不执行复诵命令:(2)不认真填写与审核操作票;(3)不进行模拟预演;(4)不认真进行监护复诵制度;(5)一次操作多带或少带操作票;(6)不按操作票的顺序进行操作,跳项、漏项或倒项操作;(7)操作中使用不合格的安全用具,没有养成使用前首先检查安全用具的良好习惯;(8)装设接地前不验电或不按照验电“三步骤”执行;(9)无票操作;(10)单人操作;(11)操作前不认真核对操作位置,不核对设备的名称、编号、不核对模拟图;(12)不详细认真做好操作记录;(13)岗拉交接班制不严,交接不认真、不清楚;(14)对操作质量不认真检查;(15)盲目解锁。
防误闭锁装置不完善或管理不严防误闭锁装置是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强制性技术措施,当人为的因素造成失误时,只要有完善可靠的防误闭锁装置,也可防止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目前我们使用的防误闭锁装置多为机械式程序锁、电磁锁和微机闭锁装置。
由于推广使用时间不长,性能尚不稳定,部分产品制造质量和安装调试质量不良,以及运行人员使用维护不当等原因,容易造成防误闭锁装置卡涩、失灵等故障,延误、影响操作时间和事故处理,该开的时候打不开,不该开的时候又打开了。
造成该装设的程序锁不装设,该完善的防误区闭锁装置不完善,并且在使用中只要锁打不开,不论什么原因就盲目解锁,不按规定使用总母钥匙,甚至将锁砸坏,使防误闭锁装置未能完全发挥作用造成误操作。
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及防止措施

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及防止措施电气运行人员在倒闸操作过程中发生误操作,轻则造成设备损坏,供电中断,电量损失,重侧引起电网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而且社会影响大,性质严重,是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必须予一重视,加强防范。
1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分析1.1不认真执行操作票制度电气工作人员不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违章操作,是发生恶性电气误操作事故的根本原因。
主要表现有:(1)无票操作认为操作简单,不开票或者开了票也不带到现场,或者事后补开票,补打勾,应付检查;有的不按操作票顺序操作,跳项或漏项操作造成事故;(2)不唱票,不复诵,不核对名称编号,监护制流于形式。
操作人和监护人错位,不履行各自的职责,实际上往往变成单人操作,失去监护;(3)模拟图与现场实际不相符。
设备运行状态改变后,模拟图没有及时进行变更,或倒闸操作前没有模拟预演。
(4)操作票填些不认真,审核不细,不严,操作票不合格。
(5)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
(6)不按规定发倒闸操作令,导致操作错误。
(7)操作人和监护人对操作意图,目的不清楚,盲目操作。
(8)操作过程中擅自变更操作顺序,操作项目,跳项,漏项,有疑问时不搞清楚就随意解除闭锁装置或凑合操作,操作后不进行检查。
1.2防误闭锁装置不完善防误闭锁装置是防止变电站发生误操作事故的一种比较有效的防范措施,闭锁装置检修或退出运行,解锁钥匙管理混乱也是造成电气误操作事故的重要原因。
1.3运行检修人员误碰误动检修中刀闸试分合的操作缺乏规范化管理,职责不清,措施不完善,操作中没有监护;刀闸电动操作箱没有上锁,电动操作按钮没有使用双重名称编号,电动按钮缺乏防误碰措施,操作后操作电源没有及时断开等,留下误操作的可能。
1.4操作工具不符合要求使用安全规范合格的安全工器具是保证倒闸操作安全的基本条件,若安全工器具不合格,或不用安全工器具,则出现误操作后造成的伤害几铝将大大提高。
1.5管理人员违章指挥管理人员不了解现场设备实际状况和运行方式,违章指挥,干扰运行人员正常工作秩序和思维,擅自下令改变设备运行方式或安全措施,造成运行误判断,误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正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7640-67 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概述电气运行人员在倒闸操作和停送电操作中,很容易发生误操作。
误操作所产生的后果轻则损坏设备,重则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因此,为了防止误操作事故的发生,人们长期以来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想了不少办法,但误操作事故仍有发生。
为了杜绝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必须找出误操作事故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
本人作为作为一名有十几年工作经验的电气运行值班员,对电气误操作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与总结,有以下几方面原因:有运行管理方面的原因;有操作人员业务水平差的原因;有操作人员自身人为因素造成的原因;有家庭社会因素造成的原因;有班组管理方面的原因;有操作任务安排不当的原因等。
下面就电气误操作的原因进行分析论述。
2电气误操作发生的原因2.1运行管理方面2.1.1规程不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不见全必将导致误操作的发生。
各种技术规程是电气运行值班员进行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技术指导和依据。
如果技术规程不完善,必将产生错误的指导,从而导致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因此必须在规程完善方面下功夫,针对系统改造,运行方式改变及时对规程加以修订。
2.1.2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发生误操作的主要原因。
即使各种规章制度很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很健全,但是电气运行值班员在实际工作中,不去严格执行,在具体操作中,不按规程办事,行为不规范,就必然导致误操作的发生。
其中表现最多的是不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及操作监护制度。
不认真填写操作票,不根据系统实际运行方式填写操作票,监护人及值班负责人又不认真审核操作票,致使不合格操作票甚至错误操作票得以许可;重大操作不组织人员进行讨论制定必要方案,采取必须措施,更不必说进行危险点分析;无票操作,操作前不核对设备名称、编号,不按唱票、复诵、比划、操作步骤进行;操作中态度不端正,操作跳项,漏项,不按规定顺序进行操作,监护人不认真监护,对操作人操作的正确性不进行监督检查,干与工作无关的事,使操作人失去监护或监护人代替操作人进行操作,操作中遇到疑问,不去分析原因,主观臆断擅自更改操作票,强行解锁等等。
这些导致最终结果就是做错间隔发生误停,误送;带负荷拉合刀闸;误入带电间隔;带电挂(合)地线(地刀),带地线(地刀)合闸送电恶性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1993年7月8日在进行#3机甲乙内冷水泵电机电源切电操作时,因运行人员不执行操作票制度,操作前不核对设备名称、编号,不按唱票、复诵、比划、操作步骤进行,走错间隔,误停#4机甲乙内冷水泵电机电源,造成#4发电机断水,险些造成发电机解列事故。
1994年3月15日因值班人员工作不负责任,在水源变110KV1母检修后送电时,无票操作,严重违反操作票制度和操作监护制度,漏断110KV1母接地刀闸,造成带地刀合闸送电引起水沙线跳闸的恶果。
2.1.3防误闭锁装置技术措施不完善,五防闭锁管理不严也会导致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某变电站母线停电检修,由于母线接地刀闸程序锁损坏,便将闭锁解除并合上接地刀闸。
这一情况不做记录,不进行交接班,在母线检修完后送电时,在未断开母线接地刀闸情况下就给母线充电,其结果也是带地刀合闸送电,造成变电站全停事故。
2.2值班人员技术水平差值班人员技术水平差主要表现为:对设备、系统不熟悉;缺乏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工作经验不足,欠缺。
2.2.1值班人员对对设备、系统不熟悉是发生误操作的常见原因。
#2机组因220KV母线故障,发电机解列,运行人员在进行事故处理时,由于对系统不熟悉,没有分析故障原因,盲目强合6KV备用开关,造成发电机给#01B误送电事故。
2.2.2缺乏操作经验也是发生误操作的常见原因。
对于参加工作时间较短的人员来说,没有经过实际操作的锻炼,实践经验操作少,操作中很容易发生失误。
某厂一次6KV备用分支停电操作,在拉开6KV备用侧小车刀闸时,因操作人员经验不足,操作前监护人没有交代清楚,6KV备用侧小车刀闸拉开时产生弧光,操作人员见了害怕,在刀闸未拉开的情况下跑开,结果拉弧造成弧光短路导致6KV备用变压器跳闸事故。
有些运行人员虽参加工作时间较长,但是自己不去摸索,不去总结积累经验,也不去与别人交流,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因缺乏经验而发生失误。
2.3操作人员自身人为因素2.3.1电气误操作的发生与值班员的工作态度密切相关。
即使各种规章制度健全,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比较高,但操作人员态度不端正,情绪不稳定操作不认真不仔细就会发生误操作。
在一次6KV高压转机测绝缘操作,操作人将转机电源切除后,操作人监护人一边说笑一边工作,没有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就将相邻间隔设备柜门后盖打开,在对被测设备进行验电时发现设备带电,一检查才发现走错间隔了,真是不幸之万幸,幸喜进行验电,否则将会发生人身触电死亡事故。
2.3.2电气误操作的发生与运行人员的精神有关。
运行人员在值班期间,如果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精力充沛,头脑清醒,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则发生误操作的可能性较少。
反之,运行人员在值班期间无精打采,头昏脑胀,精力分散,操作票的填写,审查就会出差错,措施制定不会完善,操作时易发生做错间隔、误拉合开关刀闸等误操作。
造成精神状态不佳的原因是上班前休息不好,如上班前不睡觉,打牌,玩游戏,看电视等,于是值班期间身体困乏,昏昏欲睡,操作时头脑不清。
2.4家庭及社会影响不可忽视2.4.1由于社会因素引起的值班员心理状态失衡是诱发误操作的原因.有些值班员受社会现象的干扰,心理失去平衡,导致工作上没有信心,技术上不钻研,抱着混日子的思想,对待日常操作采取应付的态度,工作不细心从而诱发误操作。
2.4.2家务事务处理不好也会导致误操作。
有些值班员家务事多,或矛盾错综复杂,由此消耗过多的体力,上班时筋疲力尽,反应迟钝,或心烦意乱,精力无法集中在操作上而发生误操作。
2.5班组管理方面的原因2.5.1电气误操作的发生还与班组的精神面貌有关。
如果班组管理混乱,劳动纪律松懈必定要发生误操作。
2.5.2班组管理水平差也是发生误操作的原因。
如果班组管理能力强,误操作发生的几率就少。
班组长要管好自己的班组,首先要严于律己,分配公平,不搞特殊化,不计较个人得失,奖罚合理,营造一个良好氛围,使班员在工作中思想健康,情绪稳定,精神饱满。
班组长还应对每个班员的思想情绪,精神状态,业务水平,工作责任心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再分配操作任务时得心应手,恰到好处,才会有效地防止误操作的发生。
2.6操作任务安排不合理会导致误操作事故的发生2.6.1交接班进行操作是误操作发生的危险时段。
交接班时间进行操作,操作人员急于完成操作任务,心理状态混乱,很容易发生操作漏项或操作顺序颠倒,该检查的不检查,装设地线(合地刀)不验电等。
因此尽量避免在交接班时间进行操作,这是防止误操作的有效措施。
2.6.2电气误操作的发生还与当班操作量的多少有关。
当班操作任务繁重,无法按时完成,容易发生误操作,这是因为在众多操作任务的夹攻下值班员受到多方面的督促和干扰,难以静下心来审查操作票,也无法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另外操作人和监护人接受任务仓促,没有足够的时间审查和分析操作票的有关具体内容,急于求成,草率行事,最终导致误操作。
2.7技术措施方面的原因:1.无五防闭锁装置2.五防闭锁装置功能不全3.五防闭锁装置失灵等3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措施3.1加强安全教育。
定期组织职工在班组开展安全活动,组织职工开展安全技术知识竞赛,有利于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加强职工思想品德教育,增强职工责任感以及对运行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人员的安全认识及责任心。
3.2贯彻执行规章制度,加强运行管理,很反习惯性违章,杜绝违章作业,开展万次无差错活动使运行人员的操组行为规范化,标准化。
搞好技术培训,使值班人员达到“三熟三能”要求。
公司部门班组三级培训认真到位,现场考问,技术问答,反事故演习,技术讲课要有针对性,使运行人员有良好的技术素质,熟练的操作技能,特别是全能值班员的学习。
3.3操作前进行“三对照”,操作中坚持“三禁止”,整个操作要贯彻“五不干”。
“三对照”即:1)对照操作任务,运行方式,由操作人填写操作票。
2)对照模拟审查操作票,丙预演;3)对照设备名称编号无误后方可操作。
“三禁止”:1)禁止操作人监护人一起动手操作,失去监护。
2)禁止有疑问盲目操作。
3)禁止边操作边干与工作无关的事,分散精力。
“五不干”:操作任务不清不干;无操作票不干;操作票不合格不干;无监护人不干;设备名称编号不清不干。
3.4加强防误闭锁装置的管理与维护。
当前配电装置五防闭锁装置不完善,应进行完善,运行人员要正确使用防误闭锁装置,不得随意解锁。
钥匙要加强管理。
3.5关心职工生活,调理职工情绪,解决实际困难,稳定运行职工队伍,发现职工思想不稳定时要善于疏导,防止心理压力和精神紧张而发生误操作。
4结束语以上是我结合电力系统多年来发生误操作事故总结而出,有片面性,但只要我们善于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做到防微杜渐,误操作事故一定能杜绝的。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