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检测技术操作流程修订稿

合集下载

3.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操作流程

3.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测量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评估 准备 测体温 测脉搏 测呼吸
★核对 年龄、性别
★询问 病情、解释目的
★了解 测量前有无影★再次核对,解释 ★摆体位
★擦干腋下汗液 ★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病人腋窝深处并贴紧皮
肤,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 ★测 5~10min 取出,检视并记录体温值
★将示指、中指、无名指指腹放于桡动脉搏动 处测量计数
★记录测量结果
★测量脉搏后护士继续保持诊脉手势,观察病人 胸部或腹部的起伏,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
★记录测量结果
测血压
★脱去测量侧衣袖或将衣袖卷至肩 ★准备测量 ★关闭输气球阀门充气 ★判断收缩压及舒张压 ★记录测量结果
整理
★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用物处理 ★规范洗手 ★绘制,记录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操作流程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技术操作流程一、按医院要求着装二、评估1、评估病人的病历: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时间、入院缘由、有无过敏史、既往史;各项化验有无异样、心电图是否正常;近几天的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2、到病房评估病人自我介绍: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我是***,一会儿我要给您测量生命特征,包括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您不用惊慌,不会感觉难受的。

请问您在30分钟内有没有猛烈运动、进行冷热敷吃过凉过热的食物?有没有淋浴?检查腋下有无破损、伤口、出汗;检查被测量血压侧肢体有无偏瘫、功能障碍、皮肤有无损伤;患者意识清晰,可与护士协作。

三、打算操作护士:护士回治疗室后,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用物打算:清洁干燥治疗车、快速手消、大治疗盘:容器两个(一个是清洁容器、一个为盛放运用后体温计)、手表(有秒针)、体温计(水银柱已甩至35°并检查)、必要时打算棉球(测量呼吸时用)---------------------- 清点、检查并擦干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记录单、笔 ------ 检查血压计、听诊器是否完好四、操作过程1、核对并向病人说明,赐予舒适、平安卧位,并留意保暖2、体温测量:帮助患者解开衣物,有汗应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水银端放置于病人腋窝深处贴紧皮肤、屈臂过胸夹紧。

说明:体温计请您夹好,您不要动,过非常钟以后我会给您取出体温计,现在给您测量脉搏。

3、测量脉搏:帮助患者手臂放松,手臂向上,护士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放在病人的槎动脉表面,计数30秒。

4、测量呼吸:测量脉搏后手仍旧按在病人的手腕上,视察患者的腹部或胸部的起伏,一呼一吸为一次,计数为30秒。

5、测量血压:帮助患者取卧位或坐位(被测肢体的肱动脉、心脏、血压与零点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坐位时平第四肋,卧位时平腋中线)帮助患者暴露被测肢体打开血压计开关,驱尽袖带内空气,正确捆绑袖带于测量部位(袖带下缘距肘窝上2-3Cm;袖带松紧度,以可以放一指为宜),听诊器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轻加压(操作者蹲下,使目光与水银柱平行)松开气门匀速缓慢放气,速度以4mmHg为宜,同时听搏动音并双眼平视水银柱下降所指刻度,当听到第一声搏动,所指刻度数值为收缩压,接着放气当听到声音突然减弱或消逝时,所指的刻度为舒张压。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一、操作目的1. 判断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有无异常。

2. 动态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协助诊断,为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提供依据。

3. 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功能。

二、评估要点1. 询问患者身体情况:①病情、营养状况、意识状态、年龄、合作程度。

②患者30分钟内有无进食、冷热饮、行冷热敷、沐浴、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基础血压值,使用兴奋剂(如浓茶、咖啡)、使用镇静剂或洋地黄类药物等。

③被测量部位有无创伤、手术、炎症、偏瘫、功能障碍。

2. 向患者解释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

三、物品准备1. 治疗盘内: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清洁容器(内备已消毒体温计1支)、另备一容器(放使用后的体温计)、含消毒液的纱布或棉球、弯盘;2. 表(带有秒针);3. 记录纸、笔;4. 测量肛温时另备润滑剂、棉签、卫生纸;5. 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四、操作流程1. 体温测量:①洗手,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将水银柱甩至35度以下。

②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等因素选择测量方法(腋温、口温、肛温)。

③测量5—10分钟后取出,读取体温数,消毒体温计。

2. 脉搏测量:①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姿势,手臂轻松置于床上或者桌面。

②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在桡动脉表面,计数30秒x2(异常脉搏测一分钟)。

3. 呼吸测量:观察患者胸廓或腹部起伏次数,一呼一吸为一次,计数30秒x2(呼吸不平稳时测一分钟)。

4. 血压测量:①嘱患者伸直肘部,掌向上,暴露上臂。

②肱动脉与心脏成一水平线,驱尽袖带空气,缠绕袖带(袖带距肘窝2-3厘米,松紧能放入一指)。

③打开血压计开关,关闭气门,向袖带内均匀充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升高20-30mmHg。

④以4mmHg/秒的速度均匀放气,同时观察水银柱下降,听到第一声搏动音为收缩压,搏动音消失或者变音为舒张压。

五、注意事项①婴幼儿、意识不清或者不合作的患者测体温时,护理人员应当守候在患者身旁。

生命体征监测护理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修订稿

生命体征监测护理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修订稿
12
㈡短绌脉搏的测量
应由两人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一人测脉率,两人应同时开始,由听心率者发出“起”与“停”口令,计时1分钟,以分数式记录,记录方法为8、呼吸的测量:
一般与测脉搏同时进行,诊脉后,检查者手指仍放在原处,保持诊脉姿势以分散患者注意力,观察胸廓的起伏,计数30秒,异常呼吸测1分钟。
12
㈢肛温:协助患者取侧卧位,俯卧或屈膝仰卧位,暴露肛门,润滑肛表前端,轻轻插入3—4㎝,看时间,3分钟取出,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用卫生纸擦净肛门。
注:3种测温方法,任选其一即得相应分值。
12
7、脉搏的测量:
㈠一般脉搏的测量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手臂轻轻放在床上或桌面上,腕部伸展,掌心向下,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压桡动脉力度适中,以能感觉到脉搏波动为宜,看时间,测量时间为30秒,注意脉律。
治疗车下层: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2
2、在处置室清点体温计,检查体温计的水银是否在35℃以下,检查血压计有无破损,水银柱有无裂隙,汞柱平面是否在零处。(摘口罩)
4
操作步骤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病室、床号、姓名。
3
2、询问、了解患者的自身状况,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
2
3、评估患者腋下及双上肢活动情况。
生命体征监测护理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生命体征监测护理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科室:姓名:成绩:监考人:操作时间:
考核标准
分数
得分
仪表要求
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
物品准备
准备并检查用物:
1、治疗车上层:治疗盘、容器两个(一个清洁容器放已消毒的体温计,另一个健之素缸放用过的体温计),纱布一块、听诊器、血压计、生命体征记录单、笔、有秒针的表、处置卡,如测肛温另备润滑油、卫生纸、消毒纱布一块。

生命体征测量操作技术与流程

生命体征测量操作技术与流程

生命体征测量操作技术与流程1.体温测量技术与流程:体温是人体内部机能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常见的体温测量方法有口腔、腋下和肛门测温。

其中口腔测温是最常用的方法。

操作流程:首先选择一个可靠、安全、舒适的温度计,由于电子温度计操作简单,且测量时间短,因此常用电子温度计。

使用前,需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对温度计进行预热。

然后,将温度计温柄放入患者口腔下侧舌根部,要求患者闭上嘴唇,用舌尖轻轻碰触温度计的感应点。

当体温计品字型显示屏数字稳定后,可读取体温。

2.心率测量技术与流程:心率是人体心脏跳动的频率,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操作流程:常用方法包括手动触摸测量和心率监测仪测量。

手动触摸测量方法是通过手指触摸患者动脉搏动来计算心率。

操作时,需选择手指指腕、颈动脉等有搏动的部位,用手指轻轻按压触摸动脉,记录30秒内的心动次数,然后将心动次数乘以2即可得到心率。

心率监测仪测量是通过将心电图或脉搏波信号传感器固定在患者身上,实时测量心率。

3.呼吸频率测量技术与流程:呼吸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呼吸的次数,是判断肺部功能的指标之一操作流程:观察患者胸部起伏或听到呼吸声来计算呼吸频率。

操作时,让患者保持安静的状态,观察患者腹胸部起伏,计算30秒内呼吸的次数,然后将次数乘以2即可得到呼吸频率。

4.血压测量技术与流程:血压是指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对动脉血管壁施加的压力,是评估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操作流程:测量血压需要使用血压计。

首先,需告知患者停止剧烈活动、进食咖啡等刺激性物质,需要尿液排空,腰带松脱,足底放平。

操作时,将血压计的袖带固定在患者上臂上,并调整袖带位置以确保紧贴皮肤。

然后,按照袖带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包括充气、放气、听音等步骤。

根据听到的心音开始和消失的时刻,确定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

在进行生命体征测量的全过程中1.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解释测量的目的和过程,并确保患者的合作和舒适。

2.保持测量环境的安静和舒适,以避免干扰测量结果。

2023三基比武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流程

2023三基比武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流程操作前准备:用物准备:治疗盘、体温计、挂表、血压计、听诊器、纱布块操作前准备2块、容器2个(放置消毒体温计、75%酒精)笔、记录单、洗手液。

操作者穿戴整齐:“衣帽整洁,指甲已修剪,规范洗手”。

大声向评委报告:报告评委,1号做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准备完毕,请指示!评委说:开始1.操作者核对医嘱(操作前查),大声说:“双人护士站三查八对核对医强与治疗卡,核对无误,用物准备齐全,性能正常,可以使用”2.携用物至床旁:操作者评估环境:“环境清洁安全,光线良好”。

3.解释:“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x**是吧,我是您的责任护士**,请让我看一下您的腕带,好吗?”,操作者查对患者腕带、对床头卡。

“为了给您的诊疗提供依据,现在我遵医嘱给您进行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请问您这半小时内是否有剧烈运动、进食、洗澡呢?是否服用升压或降压药物呢?”,“好的请您稍等,我马上准备用物”.4.清洁双手(用快速手消毒剂,六步洗手法)。

5.“1床,X老师对吧?”“对”,“x您好,请让我再看一下您的腕带,好,先给您测体温,请让我检查您的肢窝情况可以吗? “腋窝皮肤完好无破损”给予纱布清洁汗液。

6.“取体温计,计完好无破损”,动作:将水银柱甩至35℃以下,诉“体温计已甩至3度以下”,夹至患者上月腋下,“请保持屈臂过胸、夫紧防止脱落”。

记录测量体温的开始时间。

7.脉搏测量方法,口述:将患着近侧手臂腕部使展、置纤适位置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压桡动脉,力度适中,以能感觉到肤搏博动为宣,触及桡动脉表面计脉搏次数(30秒)异赏脉搏需测1分钟,核实无误后及时报告。

脉搏短促的患者应有2名护士同时测量,1人听心率,1人测脉搏同时开始计数1分钟。

(由听心率的护士记时)。

呼吸测量呼吸方法(口诉):手指保持不动似诊脉状,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起伏、计脉搏次数(30秒),危重患者呼吸不易观察时,用少许棉絮置于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吹动情况,计数1分钟,”8.将手放于患者桡动脉,看挂表,测量脉搏及呼吸。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操作流程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本文将介绍生命体征测量技术的操作流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技术。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生命体征测量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检查测量设备是否正常,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要确认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测量数据与患者信息一致。

最后要做好沟通工作,与患者进行简单交流,让患者了解测量过程并获得配合。

2. 体温测量。

体温是人体的一项重要生命体征之一,正常体温范围在36.5℃-37.2℃之间。

体温测量可以通过口腔、腋下、耳朵等部位进行,操作时要选择合适的测量部位,并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操作。

测量完成后要记录测量数值,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3. 血压测量。

血压是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指标,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120mmHg-140mmHg,舒张压80mmHg-90mmHg。

血压测量时要让患者保持安静,选择合适的袖带尺寸,并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操作。

测量完成后要记录测量数值,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4. 心率测量。

心率是人体心血管系统的重要指标,正常心率范围在60次/分钟-100次/分钟之间。

心率测量可以通过手动测量或使用心电图仪进行,操作时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式,并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操作。

测量完成后要记录测量数值,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5. 呼吸频率测量。

呼吸频率是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指标,正常呼吸频率范围在12次/分钟-20次/分钟之间。

呼吸频率测量可以通过观察胸部起伏或使用呼吸监测仪进行,操作时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式,并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操作。

测量完成后要记录测量数值,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6. 总结。

生命体征测量技术操作流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在进行生命体征测量时,我们要做好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测量方式,并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操作。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规程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规程
1
操 作 前 准 备
测 量 体 温 操 作 步 骤
测 量录 与 处 置
体 温 健 康 教 育 脉 搏 呼 吸 血 压
(3)血压计:打开,垂直放妥,开启水银槽开关。 (4)缠袖带: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患者上臂中部,袖带下缘距肘窝 2.5 厘米,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 (5) 充气: 触摸肱动脉搏动, 将听诊器胸件置于搏动最明显处, 一手固定, 另一手握加压气球, 关气门, 充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升高 20~30mmHg。 (6)放气:缓慢放气,以恒定速度使水银柱下降 2~6 mmHg/秒为宜,注意水银柱刻度和肱动脉声音的变化。 (7)判断:听诊器出现第一声搏动音,此时水银柱所指刻度即为收缩压;当搏动音突然消失,水银柱所指刻度即为舒张压。获取舒张压数值后, 快速放气至零。<12 岁以下儿童、妊娠妇女、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主动脉关闭不全及柯氏音不消失者将变音作为舒张压。 ▲腘动脉 (1)体位: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俯卧、侧卧位。 (2)患者:卷裤,卧位舒适。 (3)缠袖带:袖带缠于大腿下部,其下缘距腘窝 3~5cm,听诊器置腘窝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4)记录时注明下肢血压。 (5)其余操作同肱动脉。 2.整理血压计:排尽袖带内余气,扪紧压力活门,整理后放入盒内;血压计盒盖右倾 45°,使水银全部流回槽内,关闭水银槽开关,盖上盒盖,平 稳放置。 3.恢复体位,必要时协助穿衣、裤。 4.记录:记录血压数值(记录方式:收缩压/舒张压 mmHg) 。 1.根据测量体温的方式不同决定取出体温计的时间,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读数并记录。 2.消毒处置: ④ ⑤ (1)肛表、口表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 ,应将体温计充分清洗干净并晾干后及时完全浸泡在 70~80%酒精中 30 分钟 ,取出后用清水冲洗,擦干后 放入清洁容器中备用,以免酒精刺激机体。 (2)注意口表、肛表、腋表应分开消毒. (3)浸泡体温计的容器必须密闭。 (4)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属于低度危险性物品,应保持清洁,遇有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采用 70~80%酒精消毒(血压计袖带采取浸泡消毒法, ⑥ 听诊器采取擦拭法) 。 3.洗手或手消毒。 4.将监测结果绘制体温单上或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中。必要时向医生汇报。 1.告知患者测体温前 20~30 分钟应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运动、进食。 2.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教会患者学会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以保证测量效果的准确性。 3.指导患者处理体温计意外损坏后防止汞中毒的方法。 4.指导患者切忌把体温计放在热水中清洗或放在沸水中煮,以免引起爆破。 5.介绍体温的正常值及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6.教会患者体温的动态观察,提供体温过高、体温过低的护理指导,增强自我护理能力。 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脉搏、呼吸监测的重要性及正确的测量方法,指导其对脉搏进行动态观察。 2.教会自我护理的技巧,指导患者精神放松,并使患者具有识别异常脉搏、呼吸的能力。 3.教会患者对异常呼吸进行自我护理。 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血压的正常值及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血压计和测量血压,帮助患者创造在家中自测血压的条件,以便患者能够及时掌握自己血压动态变化。 3.教会患者正确判断降压效果,及时调整用药。 4.指导患者采用合理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生命体征检测技术

生命体征检测技术

(二)生命体征检测技术流程说明1.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总称。

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生命体征,可了解机体重要脏器的功能活动情况,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资料和依据。

2.物品准备:体温计、血压计、手表、笔、纸、清洁的纱布。

3.测量前应嘱咐患者休息15~30min,以消除各种因素对生命体征测量结果的影响。

4.测量结果与病情不符时应重新测量,结果有异常时应及时与医师联系。

5.体温测量的注意事项:(1)测量腋温时要擦干腋下行业,腋下有伤者禁测腋温。

(2)测量肛温时,体温计前端要涂润滑剂,插入动作轻柔,避免擦伤肛门及直肠粘膜,插入3~4cm即可,直肠或肛门手术、腹泻及心肌梗死患者禁测肛温。

3)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口腔疾患者禁用口表测温,测量时护理人员应守候在患者身旁。

(4)极度消瘦的患者不宜测腋温。

(5)为防止交又叉感染,每次体温表用完后都应严格消毒:体温计应定期检査其准确性。

方法:将全部体温计水银柱甩至35℃以下,于同一时间放入已测好的40℃以下的水中,3min 后取出检视,凡误差在0.2℃以上或玻璃有裂痕者不能再使用。

6,脉搏测量的注意事项(1)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博动较强,易与患者的脉搏相混淆:对心脏病患者应测量脉搏lmin。

(2)对脉搏短绌患者,应由两个人测量,一人数脉搏,一人听心率,两人同时开始,由听心率者发出起、停的指令,数1min,记录方式为心率/脉搏。

(3)为偏瘫患者测量脉搏应选择健侧。

(4)除桡动脉外,可测颞动脉、肱动脉、颈动脉、股动脉、腘动脉、主动脉等7.呼吸测量的注意事项:(1)呼吸的速率受意识的影响,测量时不必告诉患者。

(2)如患者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需稳定后测量。

(3)呼吸不规律者及婴儿应当测量1min。

8. 血压测量的注意事项(1)测成人血压时,血压计袖带内囊应长24cm、宽12cm(2)测血压时肱动脉、水银柱“0”刻度与心脏在同一水平,若手臂高于心脏,测得的血压偏低,反之则偏高。

生命体征测量操作技术和流程

生命体征测量操作技术和流程

清远市新城医院护士培训教材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技术操作、流程与护理第一讲: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一、体温的测量(一)目的1、测量、记录患者体温。

2、监测体温变化,分析热型及伴随症状。

(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测量体温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2)评估患者适宜的测温方法。

2、操作要点:(1)洗手,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将水银柱甩至35度以下。

(2)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等因素选择测量方法。

(3)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的汗液,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

测量5—10分钟后取出。

(4)测口温时应当将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闭口3分钟后取出。

(5)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的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

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

(6)读取体温数,消毒体温计。

3、指导患者:(1)告知患者测口温前15-30分钟勿进食过冷、过热食物,测口温时闭口用鼻呼吸,勿用牙咬体温计。

(2)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以指导患者学会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

(三)注意事项1、婴幼儿、意识不清或者不合作的患者测体温时,护理人员应当守候在患者身旁。

2、如有影响测量体温的因素时,应当推迟30分钟测量。

3、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符时,应当复测体温。

4、极度消瘦的患者不宜测腋温。

5、如患者不慎咬破汞温度计,应当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者牛奶延缓汞的吸收。

若病情允许,服富含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

二、脉搏的测量(一)目的1、测量患者的脉搏,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2、监测脉搏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

(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2)向患者讲解测量脉搏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2、操作要点:(1)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姿势,手臂轻松置于床上或者桌面。

(2)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压桡动脉,力度适中,以能感觉到脉搏搏动为宜。

(3)一般患者可以测量30秒,脉搏异常的患者,测量1分钟,核实后,报告医师。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流程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流程
用物准备:体温计、体温表盒2个、听诊器、血压计、纱布、手表、(必要时备棉球)
注意事项:
1.如病人不慎咬破体温计,应立即清除玻璃碎屑以免损伤唇、舌、口腔、食管和胃肠道
粘膜,再口服蛋清或牛奶以延缓汞的吸收。

若病情允许可服用粗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出。

2.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搏动较强,易与病人的脉搏相混淆。

3.为偏瘫或肢体有损伤的病人测脉率应选择健侧肢体,以免患侧肢体血液循环不良影响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测量脉率的同时,还应注意脉搏的节律、强弱、动脉管壁的弹性、紧张度等,发现异
常及时报告医生并详细记录。

5.需长期观察血压的病人应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6.为偏瘫、肢体外伤或手术的病人测血压时应选择健侧肢体测量。

7.袖带过宽过紧,测得血压值偏低;袖带过窄过松,测得血压值偏高。

8.肱动脉高于心脏水平,测得血压值偏低;肱动脉低于心脏水平,测得血压值偏高。

9.视线低于汞柱,测得血压值偏高;视线高于汞柱,测得血压值偏低。

10.发现血压异常或听不清时,应重新测量。

重测时,应先将袖带内空气驱尽,汞柱降至
“0”点,稍等片刻后再测量,一般连测2~3次,取其最低值,必要时可行双侧肢体血压测量对照。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2 1
每少一件用物扣1分
实施70分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协助取合适体位。
2、体温测量
(1)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等因素选择测量方法。
(2)测腋温:酌情擦干腋窝,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屈臂过胸夹紧患者舌下,闭口3分钟后取出.
测肛温: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的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3~4cm,3分钟后取出.擦拭体温计。
10 8 6 4 2
2 1
4 3 2 1
8 6 4 2
2 1
4 3 2 1
6 4 2
8 6 4 2
质量评价10分
1、举止端庄,语言温和。
2、关注患者舒适。
3、与患者交流用语规范、自然、针对性强。
4、操作流程熟练,动作规范。
5、完成时间:8分钟.
2
2
2
4
2 1
2 1
2 1
4 3 2 1
(3)听诊器胸件放于肱动脉搏动点,注气,放气均匀,监听数值,水银降至“0”。
(4)松袖带,整衣袖,取舒适体位。
(5)整理好血压计使水银全部进入贮槽,记录.
6、整理用物,分类处理.
7、洗手,将所测数值按要求绘制。
4
2
6
4
10
10
2
4
8
2
4
6
8
4 3 2 1
2 1
6 4 2
4 3 2 1
10 8 6 4 2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项目
操作程序
标准分
扣分
准备20分
1、着装整齐。
2、准备生命体征记录本。
3、根据操作项目评估患者,解释测量生命体征的目的。

生命体征测量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测量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测量操作流程生命体征测量是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准确测量,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为医疗护理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介绍生命体征测量的操作流程,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生命体征测量之前,首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包括检查测量仪器是否正常,确保电源充足,仪器已经校准,测量部位清洁整洁,同时也要确认患者是否处于适合进行测量的状态。

2. 血压测量。

血压测量是生命体征测量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进行血压测量时,需要选择合适大小的袖带,将袖带绑在患者的上臂上,确保袖带位置正确。

然后启动血压计,等待仪器完成测量,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

3. 体温测量。

体温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因此体温测量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进行体温测量时,可以选择口腔、腋下或耳朵等部位进行测量。

使用体温计进行测量时,需要将体温计放置在测量部位,等待一定时间后读取体温数值。

4. 心率测量。

心率是人体心脏跳动的频率,也是生命体征测量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进行心率测量时,可以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测量心率,也可以使用心电图仪器进行测量。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需要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呼吸频率测量。

呼吸频率是人体呼吸的频率,也是生命体征测量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进行呼吸频率测量时,需要观察患者的胸部或腹部的起伏情况,记录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6. 记录和分析。

在完成生命体征测量后,需要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病历或护理记录中,以便医护人员进行分析和评估。

对于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采取相应的医疗护理措施。

7. 清理和整理。

在完成生命体征测量后,需要对测量仪器进行清洁和整理,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卫生和安全。

同时也要对测量记录进行整理和归档,以便日后的参考和追踪。

通过以上操作流程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生命体征测量的操作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生命体征测量,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患者的健康提供重要保障。

生命体征测量法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测量法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测量法【评估】一、测量前30分钟内患者舒适体位,情绪稳定,无进食、喝冷热饮料、运动、冷热应用、洗澡、灌肠等(如有应隔30分钟再测)。

二、环境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

【计划】一、操作者准备:规范着装、备挂表、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二、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置:清洁方盒(内盛已消毒的体温计且读数在35℃以下,纱布若干)、体温计消毒盒(内盛消毒液)、血压计、听诊器、垫巾、记录本、笔、弯盘。

【实施】一、核对解释:携用物至床旁→举手→核对并解释。

二、腋温测量:解开患者上衣上部纽扣→打开体温计盒盖→取纱布轻轻抹干患者对侧腋下汗液→将体温表水银端放于患者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嘱患者屈臂于胸前→夹紧体温表(不可用力)→看时间(测10分钟)。

三、脉搏测量:将患者近侧手平放,掌心向下→操作者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在患者桡动脉表面→一般患者数半分钟乘以2即为每分钟脉搏数(异常情况数1分钟,脉搏短绌者,两名护士同时测量,1人听心率,1人数脉搏,记数1分钟)。

四、呼吸测量:维持数脉搏状→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的起伏次数→正常情况下数半分钟乘2(气弱不易观察者用棉花少许置于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吹动次数→数1分钟)。

五、血压测量:患者取平卧位(或坐位)→露出近侧手臂→手臂位置与右心房同一水平(坐位:平第四肋,卧位:平腋中线)→袖子上卷至肩部(袖口不可太紧,如太紧可脱掉近侧衣袖)→伸直肘部→手掌向上→取垫巾包裹上臂中段→取血压计→平放于近侧手臂外侧→打开血压计→取出袖带→驱净袖带内空气→平整无折地缠于上臂中部(其下缘距肘部2~3㎝,松紧以能插入1指为宜)→打开水银槽开关→在肘窝部扪及肱动脉的搏动→戴听诊器→将听诊器胸件贴肱动脉处→左手固定→右手握加压气球→关闭气门→打气(使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升高20-30㎜Hg)→放气(使水银柱以每秒4㎜Hg的速度缓慢下降),眼睛视线与水银面同一高度→当听到第一声搏动声时→水银柱所指刻度即为收缩压→搏动音减弱或消失时→水银柱所指刻度为舒张压→放尽余气→撤除血压计袖带→将患者衣袖放下或穿好衣服→将血压计右倾45°,使水银全部进入水银槽后→关水银槽开关→将袖带折叠平整,放入血压计盒内→盖好血压计盒盖→将血压计、听诊器放于治疗盘内。

生命体征测量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测量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测量操作流程测量生命体征的注意事项一、测量体温时的注意点:1、30分钟以内不能进食、喝水、剧烈活动。

体温表汞柱必须甩至35度以下。

2、测量方法有三种:口腔温度和肛温测量的时间都是3分钟,测量腋温的时间是十分钟。

3、腋温要擦干汗液,紧贴皮肤,曲臂过胸。

二、测量脉搏时的注意点:1、了解30分钟前的活动情况,测量婴幼儿的脉搏应在测体温和血压前进行。

2、一般选择桡动脉为测量部位,健侧肢体,不用大拇指诊脉。

3、测量半分钟,异常脉搏、危重患者应测一分钟,测不清用听诊器。

4、测量时注意脉搏节律、强弱、紧张度、动脉管壁的弹性。

5、遇到脉搏短拙的患者应同时测量心律和脉搏。

三、测量呼吸的注意点:1、测量脉搏后,仍保持诊脉姿势似数脉搏状避免患者察觉。

2、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起伏约半分钟,呼吸不规则及婴儿应测一分钟。

3、不宜观察呼吸时用棉絮。

4、同时注意呼吸的深度、接律、有无异常声音等。

四、测量血压的注意点:1、选择合适的袖带。

2、一般安静休息5至10分钟,必要时休息30分钟。

3、应做到四定:部位、时间、体位、血压计。

4、选择部位:1)一般选择右上肢,偏瘫、肢体外伤者选择健侧。

除右上肢外,均应注明测量部位,如下肢血压。

2)手外展,掌心向上,血压计、被测肢体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3)绑袖带时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袖带下缘距肘窝2-3厘米。

4)当听不清搏动音的变化或测量到异常血压时,应保持镇静,并重新测量。

稍等片刻再测第二次,一般连测2-3次,取其低值。

最后提几点建议: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必须认真测量,因为这是基本生命体征。

2、新病人的首次生命体征很重要。

3、在四个体征中最重要的是脉搏、呼吸,但容易轻视。

4、要重视体温不升的病人。

5、疼痛是第五生命体征,要重视病人的疼痛主诉。

生命体征检测技术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检测技术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检测技术操作流程
治疗车上层:性能完好的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弯盘、干纱布1块、
含氯消毒纱布一块、记录单、纸、笔
治疗车下层:弯盘
自我介绍 核对床头牌 准备用物,检测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
洗手、戴口罩
举手
将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床头牌解 释松开衣领,干纱布擦干对侧腋下将体温计水银断放置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屈臂过胸 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在患者桡动脉表面计脉搏次数(30秒) 手仍按在患者腕上,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起伏、计脉搏次数(30秒) 卷近侧上肢衣袖,手掌向上伸直肘部袖带缠绕使袖带下缘距肘窝上约2cm ,松紧合适,血压计的“0”点和肘动脉、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听诊器至于
肱动脉搏动处,一手稍加固定
打开水银槽开关,关闭输气球气门
打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升高20-30mmHg
取下袖带,驱尽袖带内空气、放车上
安置患者
洗手、看表取出体温计(3~5分钟)
用含氯消毒液纱布擦拭、读表、甩至35℃以下
整理血压计
洗手,记录数值 推车回处置室处理用物
洗手、取下口罩、记录
举手。

生命体征技术操作流程

生命体征技术操作流程

体温测量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时间:考核得分2017年7月护理部修订注意事项1.避免影响测量准确性的各种因素,如运动、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坐浴、灌肠、情绪激动等。

2.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口腔疾患、口鼻手术、张口呼吸者禁忌口温测量;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腋下出汗较多者,肩关节受伤或消瘦夹不紧体温计者禁忌腋温测量;直肠或者肛门手术、腹泻,禁忌肛温测量;心肌梗死病人不宜测肛温,以免刺激肛门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导致心动过慢。

3.若病人口温测量不慎咬破体温计时,首先应及时清除玻璃碎屑,以免损伤唇、舌、口腔、食管、胃肠道粘膜。

再口服蛋清或牛奶,以延缓汞的吸收。

若病情允许,可服用粗纤维食物,加速汞的排出。

4.为防止交叉感染,对测量体温后的体温计,应采用化学消毒灭菌法中的浸泡消毒法。

5.体温计应定期检查,若误差在0.2℃以上、玻璃管有裂痕、水银柱自行下降,则不能使用。

消毒体温计:消毒液浸泡(5分钟),冲洗(清水)、离心或甩体温计至35℃以下,再浸泡(30分钟),冲洗(冷开水),擦干备用检测体温计:水银柱35℃以下;于同一时间放入已测好的40℃以下的水中,3分钟后取出检视;合格体温计擦干备用脉搏及呼吸测量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时间:考核得分2017年7月护理部修订注意事项1.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搏动较强,易于病人的脉搏混淆。

2.异常搏动病人,测量时间应1分钟。

若搏动短绌者,应两人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搏,两人同时开始计数一分钟,以分数式记录心率/脉搏。

3.由于呼吸受意识控制,所以测量时应不使病人察觉。

4.异常呼吸病人,测量时间为1分钟。

呼吸微弱或危重者,可用少许棉花置于病人鼻孔前,观察棉花被吹动的次数,以得到准确的结果。

血压测量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核时间:考核得分2017年7月护理部修订健康教育1.教会对血压的动态观察,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指导,增强自我护理能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血压的正常值及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生命体征流程操作

生命体征流程操作
操作目的 评估患者 实施要点
注意事项
操作目的
通过对生命体征的观察,可以了解疾 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情况,为临床诊
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评估患者
1.询问、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有无运动 、 进食、肢体有无疾病、既往史。
2.评估病人适宜的测量方法
3.了解病人病情、自理程度及心理状况。
实施要点
(一)护士仪表:衣帽整齐,修剪指甲,洗手, 戴口罩。 (二)操作用物:
9、长期测血压者,应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
体位、定血压计。
谢谢!
治疗盘、体温表、清洁干燥的容器(盛放体温 表)、盛有消毒液的容器、血压计、听诊器、手 表、纱布、记录本、笔。
实施要点
(三)操作步骤: 1.双人核对医嘱。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评估患者。
3.洗手、戴口罩。
4.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核对、解释。
5.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必要时松开衣着, 注意保暖。
实施要点
9、测血压:成人收缩压90~139(mmHg) 成人舒 张压60~89(mmHg)
(1)卷袖,露出上臂,伸直肘部,掌心向上,外展15°, 保持血压计''0''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 ( 2)放平血压计,排尽袖带内空气,平整无折地缠于上 臂中部,下缘距肘窝2-3cm ,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打 开水银槽开关。 (3)戴好听诊器,将听诊器胸件紧贴肱动脉处,打气至 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上升20-30mmHg;然后以每秒 4mmHg的速度缓慢放气。 (4)测量完毕,排尽袖带余气,将血压计右倾45°关闭 水银槽开关,整理妥善。
10、操作后,告诉患者测量数值,并向病人作 简要解释。协助患者穿衣,安置舒适体位,整 理床单位,询问患者需要。 11、用物按医疗垃圾分类处理。 12、洗手、取口罩。 13、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体征检测技术操作
流程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生命体征检测技术操作流程
治疗车上层:性能完好的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弯盘、干纱布1块、
含氯消毒纱布一块、记录单、纸、笔
治疗车下层:弯盘
自我介绍
核对床头牌
解释
举手
核对床头牌


将体温计水银断放置腋窝深处
紧贴皮肤、屈臂过胸
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在患者
桡动脉表面计脉搏次数(30秒)
或腹部起伏、计脉搏次数(30秒)
使袖带下缘距肘窝上约2cm ,松紧合适,血压计的
“0”点和肘动脉、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听诊器至于
肱动脉搏动处,一手稍加固定
打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升高20-30mmHg
缓慢放气,听到第一声搏动时汞柱所指刻度为收缩压
搏动声突然变弱或消失时汞柱所指刻度为舒张压
取下袖带,驱尽袖带内空气、放车上
洗手、看表取出体温计(
3~5分钟)
用含氯消毒液纱布擦拭、读表、甩至35℃以下
洗手,记录数值 推车回处置室处理用物
洗手、取下口罩、记录
举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