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件工资制度可行性分析分析
车间计件工资制度方案
![车间计件工资制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28e8b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19.png)
车间计件工资制度方案一、背景介绍在车间生产中,计件工资制度是一种常见的工资支付方式。
它通过根据员工完成的工作量来确定工资的多少,激励员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车间生产的高效运行。
本文将针对车间计件工资制度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方案设计。
二、计件工资制度的定义计件工资制度是一种按照员工完成的工作量计算工资的制度,即根据员工完成的产品数量或者工作任务的标准时间来确定工资的多少。
这种制度可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产产量,从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益。
三、计件工资制度的优势1. 激励员工:计件工资制度可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因为工资和工作量成正比,员工工作越多,收入越高。
2.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计件工资制度,员工会更加努力地完成任务,提高生产产量,从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3. 公平公正:计件工资制度可以根据员工完成的工作量来确定工资,避免了按照固定工资支付的方式可能带来的不公平现象。
四、计件工资制度的设计要素1. 工作任务的量化:需要将工作任务进行量化,例如产品数量、标准时间等,作为计算工资的依据。
2. 工资计算公式:根据工作任务的量化指标和工资水平确定工资计算公式,例如工资=完成产品数量*单价。
3. 工资水平确定:需要根据企业经济状况、行业水平等因素确定工资水平,保证工资既能激励员工,又能符合企业的可承受能力。
4. 考核与监督机制:需要建立相应的考核与监督机制,确保计件工资制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五、计件工资制度的实施步骤1. 制定计件工资制度方案:根据车间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计件工资制度方案,明确工作任务的量化指标、工资计算公式等要素。
2. 员工培训与沟通:对车间员工进行计件工资制度的培训,让员工了解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运作方式,并与员工进行沟通,采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3. 实施计件工资制度:根据制定的方案,正式实施计件工资制度,开始按照计件方式支付工资。
4. 监督与评估:建立相应的考核与监督机制,对计件工资制度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计件工资管理制度
![计件工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4343e7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9.png)
计件工资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在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提高工作效率和精确计算工作量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更好地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实现公平公正的薪酬分配,许多企业采用了计件工资管理制度。
计件工资管理制度是一种根据员工完成的任务数量或者工作产出计算薪酬的方式,以此激励员工高效完成工作,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二、计件工资管理制度的优势1. 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计件工资制度可以鼓励员工主动增加工作数量或者提高工作质量,因为薪酬与工作成果直接挂钩,绩效更加容易量化,员工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工作带来的直接回报。
2. 增加企业生产效率。
通过计件工资制度,企业可以鼓励员工迅速完成任务,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量的提升。
3. 公平公正的薪酬分配。
计件工资制度的好处之一是它的公正性。
薪酬按照工作完成的数量进行计算,使得每个员工都能够公平地获得与付出相符合的报酬。
4. 提升企业竞争力。
计件工资制度可以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进而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并提升竞争力。
三、计件工资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1. 制定明确的计件标准。
企业应该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和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制定出合理的计件标准,使其既能够激励员工,又能够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利润增长。
2. 建立计件考核系统。
企业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考核体系,以量化员工的工作成果,并根据考核结果计算薪酬。
该考核系统应该公平、透明、可靠,员工能够清楚地了解如何进行工作计量和考核评估。
3. 培训员工和定期评估。
为了保证计件工资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企业应该向员工提供相关的培训,让他们熟悉计件标准和考核流程。
同时,企业也需要定期评估员工的工作绩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4. 及时反馈和奖励机制。
为了激励员工更好地完成任务,企业应该及时给予员工工作完成量的反馈,并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对于工作表现出色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5. 监控和调整。
计件工资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不断的监控和调整。
装配计划执行计件工资的分析
![装配计划执行计件工资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b6880a87c24028915fc361.png)
装配计划执行计件工资的分析推行装配计件工资制,可解决掉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以下就针对其优劣势进行分析:一、计件工资制的优势:1-1、在订单稳定的前提下,可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及生产效率,执行的是多劳多得,员工一般不会偷懒,与每个人的利益相关,团队会排挤懒惰者、斗争不按规矩影响团队利益者;1-2、员工在工作中,会自动提出改进工作效率的方法,与加强劳动技能的学习,员工与员工间自动形成了竞争的氛围;1-3、公司人工费用支出相对明白,能有效控制成本,能发掘出隐性的浪费;1-4、现场管理干部会自主对员工人数、现场质量风险、工单料件、设备工具、工单完工入库进行把控。
1-5、会有效地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单位小时的产能,满足出货时间与数量;二、计件工资制的劣势:2-1、员工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对质量要求有逆反的情绪;2-2、员工间工资发放的公平度,与工资差异的评判标准的严谨度不能满足,造成员工对工资不满意;2-3、小批量订单换线频繁,影响计件工资;2-4、新产品工艺不稳定、料件质量不稳定、产出率不高影响计件工资;2-5、生产过程中质量问题解决慢影响产出工资;2-6、计件单价的合理性不强,造成工价偏低的没人愿意干;工价高的要进行调整员工不满意;2-7、计件工资没到达员工预期的工资水准,甚至不如计时,员工会消极怠工,造成员工队伍不稳定。
2-8、员工作业漏失次数多,造成返工次数多,收入减少,员工稳定度差,管理干部不好管理;2-9、试产次数多,产出量少,影响员工收入,不愿配合,反感多次的试产;2-10、淡旺季员工工资收益差距大,政策不明朗,员工稳定性差,不利于品质稳定与传承;三、解决计件工资劣势的主要方法:3-1、产品在输出到生产环节,必须对产品的全面品质控制进行策划,包含的资料有:图纸、产品参数表、CDF表、FFU测试要求、环保料件清单、PFEMA生产失效模式分析、PPAP送样料件清单、料件检验卡、首件检验点、巡检检验点、终检检验点、调试及实验大纲、制程重点管制点、设备清单、sop、QC工程图,工时测定表,试产总结报告;3-2、产品在生产试产阶段,员工的培训、现场管理人员的培训很重要,特别是品质要求的培训,过去同类产品的异常点、客户投诉点的培训;强调对新员工的培训,不但是技能的培训,关键是产品品质要求的培训,落实自检、互检的责任;3-3、现场的标识很重要,关键工序、限度样、良品与不良品、待修品的区分,最好用颜色标识进行区分清楚;3-4、区分清楚产生异常工时的责任,并规定出常见异常的处理方式;3-5、按sop工序的工时测定来规范产品单价,减少单价的不合理;3-6、建立工程部门的权威性,树立其第三方机构的位置,起到对制程中影响工时的正确、公正判定;3-7、所有的异常工时均要按流程进行提报、审查、分析、责任判定、索赔这个环节;3-8、新产品首批生产不列入计件考核中,按实际工时计算工资;3-9、明确异常工时的责任区分:3-9-1、因料件来料不良,超出5%时,生产部门产生的挑选或加工费用,由采购部门按20元/小时索赔供应商追回;3-9-2、因客户临时追加的品质要求造成的工时,业务部门不能要求客户担当费用的,业务部门申请公司批准,按16元/小时补贴生产员工;3-9-3、客户抱怨、验货需返工的费用,成品检验标准内有要求的,费用由品质终检按16元/小时担当;3-9-4、批量检验结果与实验要求、检验要求存在差异(试产未通过),为满足出货时间要求,公司决议生产的订单,产生的维修工时,由公司按16元/小时吸收;3-9-5、产品设计缺陷,造成产线良率低,产生的维修工时,由技术部项目组按16元/小时吸收,项目奖励费用中扣回;3-9-6、上班对员工的管理要求、技能、品质要求等培训超出0.5小时的,按12元/小时由公司补贴员工;(要有公司主管副总批准的培训记录表)3-9-7、物料上线延误超出0.5小时的(造成停工、待料、数量不足),按16元/小时由物流部门吸收;3-9-8、因停电、停水、停气造成超出0.5小时的异常工时,按16元/小时由公司补贴员工;3-9-9、新产品第一次试产工时,按16元/小时由公司补贴员工;新产品第二次(含)以上试产工时,按16元/小时由技术部吸收,项目奖励费用中扣回;3-10、不计算工资的异常工时,由装配自行吸收:3-10-1、品质异常:由于生产线自己的原因造成的返工、全检(品质在首件、巡检、终检有发现,且用《质量异常单》反馈给了装配部门,反之生产线与品质各承担50%);在sop、巡检与终检的检验表中,都没有要求的漏失,责任及工时费用由工程部担当;3-10-2、工治具异常:在制程中出现工治具无法使用与效率低,装配没有书面提出申请整改需求的,产生的异常工时装配自行吸收,反之责任及工时费用由工程部担当;3-10-3、信息、资料错误:装配自己把资料用错、看错、信息传递错生产的工时自行吸收,如其他发文单位错误,由发文单位担当工时费用;3-10-4、所有的质量异常,首件有发现且有告知生产线管理者,2小时内的由装配自行吸收,超过两小时的装配与巡检各承担50%;3-10-5、生产线的管理漏失、人员自检、互检的漏失、料件用错、没按SOP作业装配自行吸收工时;四、重点在推行计件工资前要建立一套结合公司的考勤、奖惩、提案、6S管理制度的《计件工资制度》。
计件工资方案范文
![计件工资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97373a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3.png)
计件工资方案范文计件工资方案是一种基于工作量的薪资制度,即根据一个员工完成的任务数量来确定他们的薪资。
这种工资方案可以激励员工更高效地完成工作,并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下面将探讨计件工资方案的优势、不足以及实施计件工资方案的建议。
首先,计件工资方案有以下几个优势。
首先,它可以激励员工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因为薪资与工作数量直接相关,员工会更加努力地完成任务,以获得更高的报酬。
其次,计件工资方案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成本。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员工的工作任务和薪资水平,从而更好地平衡生产成本和效率。
此外,计件工资方案也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员工有动力追求高产量和高质量的工作,并且可以灵活应对生产的变动需求。
然而,计件工资方案也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可能导致员工过度劳累和缺乏休息时间。
由于薪资与完成任务数量直接相关,员工可能会加班或者不停工作,以完成更多的任务,而忽略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其次,计件工资方案可能导致质量问题。
员工可能为了完成更多的任务而忽视产品质量,最终导致质量下降,从而影响企业的声誉和竞争力。
此外,计件工资方案也有可能导致员工之间的竞争和矛盾。
员工可能会争夺更多的任务以获得更高的薪资,从而影响团队的合作和协作。
因此,在实施计件工资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建议。
首先,要确保薪资与完成任务的质量相符。
应该考虑将工作质量与数量平衡,以避免牺牲质量而追求数量。
其次,要确保员工的合理安排和休息时间。
单位时间内的工作任务应该合理分配,避免过度劳累和忽视生活需求。
此外,员工应该有机会参与工作方案的制定和监督,以增加员工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最后,企业应该设立监督和激励机制,确保员工的表现与计件工资方案的预期一致,并及时给予奖励或调整薪资,以激励员工持续努力。
综上所述,计件工资方案是一种能够激励员工高效完成工作,并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的薪资制度。
然而,为了避免不足和问题的出现,企业在实施计件工资方案时需要注意合理分配任务和休息时间,平衡工作质量与数量,并设立监督和激励机制,以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工厂实施工资“计件”到底好不好,来分析分析
![工厂实施工资“计件”到底好不好,来分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dcc3c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1.png)
工厂实施工资“计件”到底好不好,来分析分析有人说:计件工资是最好的管理制度,做的多赚钱就多。
你怎么看呢?工资方案很重要:长期接触做机械一线的兄弟,对机械厂的工资方案多少了解,工资方案或多或少都不尽人意。
机械厂的兄弟们,一边是抱怨,一边是不断努力,也许,生活就是这样吧!1工厂普遍的工资方案不同的工厂采用的计薪方式不尽相同,有计时也有计件(大部分工厂是采用计件的方式),计件方案好不好?2工厂计件工资制度好处:一、可以提高员工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由于是多劳多得,员工完全凭自身能力赚工资,所以,只要真是个做事的人,一般都不会偷懒!二、员工自己会自发去改进劳动方法,加强劳动技能!可以形成强烈的竞争氛围,让员工与员工之间形成你追我赶的心理。
三、让企业的支出相对明明白白,利于成本控制,有效控制住隐性浪费。
坏处:一、员工容易只讲数量,不讲质量。
对品质要求容易产生对抗情绪。
二、只要是计件制,就会有不平均的现象发生,矛盾较多,处理不好,容易产生波动。
三、小单不好处理,花心力太大,产生的效益却很少。
四,新产品难度大的,对管理人员要求提高很多。
3计件工资注意事项一、需要一名熟悉工艺,精通生产流程的管理人员,精准,权威。
这是首要条件,所谓的不是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定工价的那个人,一定要见多识广,一定要是从一线做起来的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及职业素养的人。
学历再高,理论素养再强,只要没有长时间的一线生产操作经验,都是白搭。
他还要有一颗精于计算的头脑,一个人的算计深度要超过企业所有一线工人所能算计的总和!这个人相当难找,这也是很多企业采用计件制问题百出的根源所在!4计件工资不是越高越好?哪个工厂都要赚钱,视情况定吧。
如果冲压厂效益好,利润高,可以适当高点。
如果效益一般般,不求太高,但整体工资要比同行高那么一点点。
因为计件制度一旦形成,那么,真正能留在企业里长年工作的基本上都是些行业里技能过硬,能打能拼的工人。
没有整体高于同行的薪资待遇,招不到人,留不住人,很多事都不好整改和推行。
关于计件工资的分析与思路
![关于计件工资的分析与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4dbe0ddaa58da0116c174994.png)
对目前公司一线员工薪酬状况的分析与改进思路一、生产员工薪酬现状目前我公司一线操作工人全部采取纯计件工资的形式。
员工的收入完全与完成的产量挂钩,目前各分厂的薪酬水平如下表所示:园区普通、关重岗位工资对比.x l s 二期&注塑分厂普通、关重岗位工资对比.对现有工资水平的解读:1.车间内部比较:同一车间,同样的目标工资(园区分厂按照50元/8小时),计件工资却参差不齐,其原因归纳如下:1)设备、模具异常2)材料供应不畅,出现停工待料现象3)订单不能满足产能需求4)自身效率较低2. 车间之间比较:注塑分厂的平均计件工资普遍高于园区分厂417.42元。
从以下3方面比较:a.注塑与贯流风叶计件原则不同:吨位小于380T,员工平均60元/天,大于380T小于800(不含),员工平均70元/天,大于800T,员工平均80元/天;园区分厂各车间均按照50元/天来核定单价。
b.注塑分厂的有效生产时间存在差异,园区有效生产时间一般在9-11小时,注塑分厂一般在12小时/天(因为注塑机是24小时连续生产的);c.注塑分厂的生产节拍的控制方式不同,注塑分厂是按照工艺设定相对固定的参数,不完全受员工的主观因素影响。
二、计件工资的核算过程1、生产员工薪酬的核算流:员工领取工票(一式两联)登记小组成员姓名根据班长下达的任务到库房领取原材料生产检验合格入库将签字的工票一联交统计员,核算整个小组计件工资,然后根据组员的岗位系数进行分配。
弊端:采取小组计件方式,不能清晰地反映个人绩效,有的车间为了便于工资核算,采用小组成员平均分配的核算方式,这样更容易打消员工的生产积极性,熟练工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存在“大锅饭”的现象。
2、生产员工的工资结构:计件工资+平工工资(少量,甚至为0)。
弊端:工资结构单一,缺乏激励机制,纯粹的计件核算模式,不存在基本的保障性收入,淡旺季薪酬相差非常明显,使员工缺乏安全感。
3、产品单价的测算过程:由技术品管科工艺技术员核定工时定额,对于新品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材料定额和利润利,采取的方式一般是现场操作实测。
试论计件工资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试论计件工资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1a00c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8.png)
试论计件工资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引言 (1)一、计件工资概况 (1)(一)计件工资的提出 (1)(二)计件工资的含义及形式 (2)(三)计件工资的实施效果 (2)(四)计件工资的应用范围 (3)二、计件工资应用分析 (3)(一)雇佣关系中的不对称信息 (3)(二)委托代理理论与计件工资 (4)(三)计件工资博弈分析 (4)三、计件工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6)(一)忽视产品质量 (6)(二)计件工资率设计困难 (6)(三)破坏员工之间的信任和团队精神 (6)(四)棘轮效应 (6)(五)忽略了人性的其它方面 (7)四、针对计件工资问题的解决方案 (7)(一)改革计件单价B的确定方法 (7)(二)实现不同产品计件单价的统一衡量标准 (8)(三)实行鼓励雇主守诺的市场声誉模型 (8)(四)引入增进团队意识的团队计件工资 (9)(五)强化计件工资制中的非物质激励因素 (9)结论 (9)附录1 (10)附录2 (11)文献原文 (11)参考文献 (19)致谢 (20)计件工资制,作为一种高激励强度的薪酬制度受到众多管理学家的推崇。
自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泰勒推行科学管理以来,计件工资在一系列的改革中不断完善,广泛的应用于生产型企业。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内容的丰富,在现实应用中,计件工资的激励效果并没有充分发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摒弃这种工资制度。
其原因在于计件工资存在一些诸如忽视产品质量的缺陷,企业在运用过程中并没有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结果没有充分发挥激励作用,反而对企业经营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企业和员工之间,对员工实际努力、外生不确定性因素和员工产出等情况存在不对称信息,构成委托-代理关系(Principal-Agent)。
本文初步尝试运用产权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计件工资制的缺陷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计件工资概况对有效激励机制的探寻很可能自人类出现以来就已经开始。
现代工资理论研究表明,工资具有十分重要的激励功能。
工资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
![工资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cf99a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4.png)
工资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在当今的企业管理中,工资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的日益复杂,传统的手工工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需求。
因此,开发一个高效、准确、便捷的工资管理系统成为了许多企业的迫切需求。
本文将对工资管理系统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操作可行性等方面。
一、技术可行性1、现有技术水平目前,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各种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如 Java、Python、C 等,都能够满足开发工资管理系统的需求。
同时,数据库技术如 MySQL、Oracle 等也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支持。
2、技术团队企业内部通常拥有一定的技术人员,或者可以通过外包的方式聘请专业的软件开发团队。
这些技术人员具备丰富的开发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胜任工资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
3、系统性能要求工资管理系统对于系统性能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上。
通过合理的数据库设计、优化的算法和高效的编程,可以确保系统能够快速处理大量的工资数据,并且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安全性在技术方面,有多种手段可以保障工资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如设置用户权限、数据加密、防火墙等。
这些技术已经在众多的信息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有效地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
综上所述,从技术角度来看,开发工资管理系统是完全可行的。
二、经济可行性1、开发成本开发工资管理系统的成本主要包括软件开发费用、硬件设备采购费用、人员培训费用等。
如果企业选择自主开发,可能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如果选择外包开发,则需要支付相应的开发费用。
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开发成本在逐渐降低。
2、运行成本系统的运行成本主要包括服务器维护费用、数据存储费用、软件升级费用等。
这些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进行有效控制。
3、效益分析采用工资管理系统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首先,它可以大大提高工资管理的效率,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错误和时间浪费,从而降低人力成本。
计件工资制薪酬管理制度
![计件工资制薪酬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a942f6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6.png)
计件工资制薪酬管理制度计件工资制是一种根据劳动者的工作量支付工资的薪酬管理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劳动者根据完成的工作数量或质量来计算工资。
计件工资制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生产制造业和农业领域。
本文将从薪酬管理的角度阐述计件工资制度的基本原则、优点和不足之处。
首先,计件工资制度的核心原则是根据工作量来计算工资。
这种制度可以激励劳动者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产出。
劳动者可以通过提高工作速度或改进工作方法来增加收入。
同时,计件工资制度还可以给予高产出的劳动者更多的回报,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促进整个企业的发展。
其次,计件工资制度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由于工资与工作数量直接相关,劳动者会更加重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完成工作任务,减少浪费和拖延。
这种积极性和责任心的提升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计件工资制度还可以提高工作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由于工资与工作数量相关,劳动者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
他们可以在繁忙时多加班赚取更多的工资,而在闲暇时适量减少工作量。
这种灵活性和适应性有助于提高生产调度的效率,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然而,计件工资制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计件工资制度过于关注工作数量,忽视了工作质量的重要性。
劳动者可能会为了追求数量而降低工作质量,这样会影响企业的形象和产品质量。
其次,计件工资制度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劳动者的工资随着工作数量的变化而波动,这给工人的经济生活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为了克服计件工资制度的这些不足,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对工作质量的考核和监督。
在计件工资制度下,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工作质量的提高。
其次,要适当增加工资的稳定性和保障性,给劳动者一定的经济保障。
此外,也可以探索与计件工资制度结合的绩效考核制度,综合考虑工作数量和质量的因素来评价劳动者的绩效。
总体而言,计件工资制度是一种有效的薪酬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增加劳动者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计件与绩效工资制度分析
![计件与绩效工资制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111f1c10a6f524ccbf85fa.png)
塑胶事业部 计件工资制度分析报告人:James2011-4-181Contents1 采用计件制工资管理办法的前提条件 2 计件工资与的优缺点 3 计件工资实施流程 4 需要提前预防和解决的问题 5 绩效管理制度发展趋势2Designed by James1 采用计件制工资管理办法的前提条件具备采用计件工资制度的前提条件 完善的产出的产品数量能够准确计量 单工序时间节拍稳定 产量基本饱满 原料充足,员工努力可以提高产量 生产过程稳定,不需要经常调整过程 员工理解计件制度,并且普遍认可 符合当地的法律,《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
Input计件工资制度Output企业与员工双 赢。
支付合格产品 人工费用,方 便公司进行成 本控制。
促进员工自 发学习技术, 多劳多得。
Input3Designed by James2 计件工资与的优缺点计件制模式 模式定义 计时制(绩效奖金)模式 绩效激励主要与团队或个人的KPI考核得分挂钩,完成产品的数 绩效激励主要与完成的产品数量或 量或工作量只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 工作量挂钩 – – 收入相对稳定,员工安全感强; 牵引员工不止关注任务完成情况,同时还兼顾质量、设备、材 料消耗及持续改进等; 有利于多技能工、新员工的培养,岗位轮换,人员的跨班组、 跨车间调动与调配; 有利于培养员工团队合作意识和班组建设; 有利于组织工厂及团队力量进行系统改善。
优点– – –激励性强,多劳多得; 监督成本低,对管理人员能力要求 – 低; 简单,易于沟通。
– – 员工倾向于关注完成的产品数量, 对质量、设备、工艺改善、成本等 保持最低限度的投入或抵制; – 员工更关注个人短期利益,漠视团 – 队利益; – 不利于培养多技能员工和跨单位的 人员调配; 不利于生产工艺、流程的系统改善。
定额管理水平高、易于用数量衡量 绩效、生产系统稳定且任务饱满、 员工对完成数量控制力强; 任务导向,鼓励员工完成更多的数 量。
工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工资可行性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014171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5f.png)
工资可行性分析报告b3可行性分析报告——学校内部工资管理系统1引言1.1编写目的本文提出一个信息化管理学校内部工资管理的系统,以解决人工记账费時费力的缺点。
1.2项目背景工资管理是公司企业内部很重要的一个管理事项,但目前大多公司内部工资的管理,基本上是手工操作或是基于excel或word下的应用,这样对信息的管理者有诸多不便,因此有必要开发一个基于网络的工资管理系统,能实現数据的录入、插入、删除、查询、统计、更新、打印等功能。
同時,為了信息的保密与安全,系统还要提供一定的安全机制1.3参考资料[1]王忠群.软件工程.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XX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2.1要求工资管理系统应便于对不同类型职工的工资进行发放和管理,提高财务处的工作效率,提高工资统计的准确性,便于操作,能有效地对数据进行添加、删除、数据统计、报表打印、数据库备份、查询和系统维护,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現办公自动化。
(1)功能工资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月工资发放和处理、标准工资库维护、临時工资发放、查询与系统维护和系统帮助。
(2)性能方便、快捷、有效地完成工资发放的各项任务,在工资数据统计和报表打印等方面,具有准确率高、速度快等特点。
(3)系统的输入输入所有职工的标识,如职工的姓名、工号、所在部门、各项应发的金额和各项应扣的金额。
(4)系统的输出输出各种报表、上报的文件和上报的磁盘。
(5)安全和保密要求本系统在使用前必须正确输入密码,否则系统将不能运行。
进入系统后,要想修改密码或对系统的一些信息进行修改,也必须输入高级用户密码,对数据库中的关键数据应该要求保密。
2.2目标本系统开发目标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人力与设备费用的相对减少;数据处理速度的提高;数据统计精度的和准确率的提高。
2.3条件、假定和限制项目开发中所具备的条件、假定和所受到的限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所建议系统运行寿命的最小值。
系统运行寿命的最小值应达三年。
计件工资制度可行性分析
![计件工资制度可行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49145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9.png)
3
基本思路(一)
• 分析一线员工的工资构成,W=W0+RQ,W指员 工所获报酬;W0保底工资;R计件单价;Q员工所 完成的产品数量。如有保底工资的一线员工,在确 定保底工资时要考虑生产技术复杂程度、劳动繁重 程度、工资责任大小、劳动环境的状况、岗位任职 资格等因素。
计件工资方法
• 计件单价的计算 • 计件单位=1300∕(21.7×7.5×3600)×(h1+h2) • 式中:1300元为月基本计件工资 • h1=纯加工时间(秒) • h2=必要加工准备时间,如必要时间的调机、调大头等。采用微分积分
法必须注意: • 计件测算的对象是十分熟练的工人,操作程序必要方法得体。如操作本
10
补时工资
• 1 在当日生产计划中主要生产任务不足支持 正常工作时间,当值人员分配到其它工作岗位, 并有主管以上级干部签名确认的有效记录,计 算补时工资.
• 2 因机械故障或其它因素影响到生产停滞1小 时以上,作业人员接受其它工作安排的,可计算 补时工资。
• 注:为便于操作, 补数类生产订单中,不作产 11 品难度等级区分.
9
不良折扣
• 产出之不良品造成的浪费,以不良品数量从良品件资中按不良品单价的 规则扣除相应的损耗.
• 不良品: • 下一工序剔除的; • 下一工段退货的; • 批量不良另案规定处理. • 不良品单价: • 无配件产品与不良装配 =件资单价*-100%; • 含低值配件与不良装配类产品=件资单价*-200%; • 高成本类=件资单价*-400%; • 不良折扣=不良单价×不良数
第二点:
计件工资要比计时高,让每个员工因实 行计件得到更多实惠。实行计件,老板 少操多少心?管理少费多少劲?非直接 生产的管理人员又可以少聘请多少?一 个企业,管理人员越少,效率将越高, 企业将越有活力。
工资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工资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6f44b0e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b1.png)
工资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将对工资系统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报告。
工资系统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确保员工的合理薪酬和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对工资系统可行性的分析。
一、技术可行性:1. 基础设施支持:工资系统需要有稳定的网络环境和数据库支持。
确定企业已有的IT基础设施是否满足工资系统运行的需求。
2. 技术人员支持:工资系统的开发和维护需要有技术人员的支持。
确定企业是否有足够的技术人员来开发和维护工资系统。
3. 数据安全性:工资系统涉及到大量的敏感信息,如员工的薪酬和个人信息。
确定工资系统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措施来保护这些信息的安全。
二、经济可行性:1. 成本效益分析:开发和维护一个工资系统是需要成本的,需要考虑是否具有足够的经济效益来支持这一成本投入。
2. 提高工作效率:一个好的工资系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资计算和发放的时间和工作量。
需要评估这个工资系统是否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产生经济效益。
3. 减少人力成本:一个好的工资系统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如减少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量。
需要评估这个工资系统是否能减少人力成本。
三、组织可行性:1. 组织文化适应性:工资系统需要与企业现有的组织文化相适应。
需要评估工资系统的实施是否与企业现有的组织文化相适应。
2. 员工接受度:工资系统将直接涉及到员工的薪酬和个人信息,需要评估员工对这个工资系统的接受程度,保证其顺利实施。
3. 运营流程改进:一个好的工资系统应当能够改进企业的运营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需要评估这个工资系统是否能够改进企业的运营流程。
根据以上可行性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本次可行性分析显示,工资系统在技术、经济和组织方面是可行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工资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员工的接受度和组织文化适应性,确保其顺利实施和发挥作用。
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评估工资系统的具体功能需求,并与市场上的相关产品进行比较和选择。
薪酬体系优化可行性分析
![薪酬体系优化可行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b0774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13.png)
薪酬体系优化可行性分析引言薪酬体系是企业对员工工资和福利的管理和分配方式,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激励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传统的薪酬体系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因此,优化薪酬体系成为了许多企业关注的焦点。
然而,薪酬体系优化是否可行,需要进行全面的可行性分析。
优化薪酬体系的目的和意义优化薪酬体系的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一方面,通过适当的薪酬激励,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激发其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优化薪酬体系可以使企业更具吸引力,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可行性分析1. 内外部环境分析在进行薪酬体系优化的可行性分析时,需要考虑企业内外部的环境因素。
内部环境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文化和员工群体特点等;外部环境包括行业竞争情况、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等。
只有全面了解和分析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才能更好地制定和实施薪酬体系优化方案。
2. 目标设定和需求调研在优化薪酬体系前,需要明确优化的目标和员工的需求。
通过调研和调查员工对现有薪酬体系的评价和期望,了解员工的工资福利需求和心理预期,有针对性地进行薪酬体系优化。
只有满足员工的合理期望和需求,才能更好地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
3. 成本效益分析薪酬体系的优化涉及到企业的经济成本和效益。
在进行薪酬体系优化时,需要考虑优化方案所需的成本投入和预期的经济效益。
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可以评估薪酬体系优化的投入产出比,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4. 法律法规和社会责任优化薪酬体系的可行性还需要考虑法律法规和社会责任。
薪酬体系的优化应该符合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合理合法地管理和分配员工的工资福利。
同时,还需要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遵守激励机制的公平和公正原则,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5. 可操作性和持续改进薪酬体系优化的可行性还需要考虑可操作性和持续改进。
优化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在实施过程中得到员工的支持和配合。
浅谈计件工资方式的利弊
![浅谈计件工资方式的利弊](https://img.taocdn.com/s3/m/7a91311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b.png)
浅谈计件工资方式的利弊
推行计件工资制需要一名精通工艺,精通工价预估的管理人员,精准,权威。
这是首要条件。
定工价的那个人,一定要见多识广,一定要是从一线做起来的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及职业
素养的人。
此外,企业计件工资不是越高越好,需要视情况而定。
如果企业效益好,利润高,可以适当高点。
如果效益一般般,不求太高,但整体工资要比同行高那么一点点。
因为计件制度一旦形成,那么,真正能留在企业里长年工作的基本上都是些行业里技能过硬,能打能拼的工人。
没有整体高于同行的薪资待遇,招不到人,留不住人,很多事都不好整改和推行。
十一、在计件制度下,最好每周一次汇总计件员工的工资,并张贴公布。
这样一来,员工就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工作效率,而不会认为是工厂的问题。
同时,也可以提醒现场管理人员注意调整岗位,避免因工价偏差而导致工资差距过大的情况。
最后,先改变一部分工序和人员,周密安排好工艺及流程,偷偷进行工艺流程改造,将功劳算到计件制改造的头上,顺利推行计件制。
工厂计件工资方案
![工厂计件工资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d1172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e.png)
工厂计件工资方案工厂计件工资方案1. 引言工厂计件工资方案是一种常见的工资计算方式,它根据员工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来确定工资水平。
这种方式可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产率,同时也能够更为公平地分配工资。
本文将介绍工厂计件工资方案的基本原理、优点和缺点,以及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工厂计件工资方案的原理工厂计件工资方案基于员工的工作产量或者工作量进行计算,通常会将员工的工作量与标准产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工资水平。
具体而言,工厂计件工资方案通常包含以下几个要素:2.1 标准产量标准产量是根据某种评估体系确定的,它代表了在标准工作时间内,员工应该完成的工作量。
标准产量可以根据工种和工作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2 单价单价是指每个产品或每个单位工作量对应的报酬金额。
单价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类型和难度进行设定,从而体现不同工作的价值。
2.3 实际产量实际产量是指员工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工作量。
实际产量可以通过生产记录或者其他方式进行统计和计算。
2.4 工资计算公式工资计算公式通常是将实际产量与单价相乘得到的,即:```工资 = 实际产量 * 单价```3. 工厂计件工资方案的优点工厂计件工资方案相对于其他工资计算方式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点:3.1 激励员工提高效率由于工资与实际产量直接相关,工厂计件工资方案可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以达到更高的产量。
这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3.2 公平分配工资工厂计件工资方案能够更加公平地分配工资,因为工资是根据实际产量来确定的。
不同员工在相同工作时间内完成相同产量时,他们的工资水平也应该是一样的。
这可以避免一些其他工资计算方式可能出现的不公平现象。
3.3 系统透明易管理工厂计件工资方案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员工和管理人员都能够清楚地了解工资如何计算。
这使得工资管理更加透明并且便于管理。
4. 工厂计件工资方案的缺点工厂计件工资方案也存在一些缺点需要考虑:4.1 对员工的压力较大由于工资直接与实际产量相关,员工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
车间计件工资制度方案
![车间计件工资制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4dc24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7.png)
车间计件工资制度方案一、背景分析在车间生产过程中,提高员工积极性、提升生产效率是关键。
计件工资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生产效率。
本方案旨在为车间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计件工资制度,以促进车间生产目标的实现。
二、制定原则1.公平原则:确保工资分配的公平性,让员工感受到付出与回报的对等。
2.激励原则:通过工资激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3.可行性原则:制定的方案要符合实际生产情况,易于操作和实施。
4.持续改进原则:根据生产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完善工资制度。
三、具体方案1.工资构成(1)基本工资:根据员工岗位、技能、工龄等因素确定,保障员工基本生活需求。
(2)计件工资:根据员工完成的产品数量、质量等因素计算,体现员工的劳动价值。
(3)奖金:设立全勤奖、优秀员工奖等,对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奖励。
2.计件工资计算方式(1)确定计件单价:根据产品工艺、生产难度、市场行情等因素,合理制定计件单价。
(2)计算计件工资:员工计件工资=完成产品数量×计件单价。
3.考核指标(1)产品质量:对完成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不合格产品不计件。
(2)生产效率:以生产计划为基准,考核员工完成产品的速度。
(3)工作态度:对员工的工作态度进行评价,包括遵守纪律、团队合作等方面。
4.工资发放(1)工资发放时间:每月底发放当月工资。
(2)工资发放方式:通过银行代发,确保工资安全。
四、实施步骤1.宣传培训:向员工宣传计件工资制度的好处,提高员工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2.制定实施细则:根据车间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3.监督执行:设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计件工资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4.反馈改进:定期收集员工意见,对计件工资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
五、预期效果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计件工资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2.提升产品质量:员工为了获得更高的计件工资,会更加关注产品质量。
计件分析报告
![计件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1ab00b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0.png)
计件分析报告1. 引言计件是一种常见的工资计算方式,特别适用于以生产为主的行业。
计件制度通过量化员工工作的产出,提高工作效率和优化生产流程。
本报告旨在对某公司的计件分析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2. 数据收集和整理为了进行计件制度的分析,我们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以下是收集到的数据内容:•员工信息:包括员工编号、姓名、所属部门等;•工作时间:记录每个员工的工作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产量数据:每个员工在一定时间内的产量数据。
在收集到数据后,我们进行了数据整理和清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计件制度评估3.1 平均产量我们首先计算了每个员工的平均产量,以此作为计件制度的评估指标之一。
通过统计每个员工的产量数据,我们得出了每位员工的平均产量。
结果如下:员工编号姓名平均产量001 张三100002 李四120003 王五90004 赵六1103.2 工作效率为了评估计件制度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我们计算了每个员工的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的计算公式为:工作效率 = 平均产量 / 工作时间。
员工编号姓名平均产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001 张三100 8小时12.5002 李四120 6小时20003 王五90 7小时12.9004 赵六110 9小时12.2从上表可以看出,计件制度对于不同员工的工作效率具有不同的影响。
并且工作效率的高低与工作时间、平均产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3.3 产量波动性为了评估计件制度对产量稳定性的影响,我们计算了每个员工的产量波动系数。
产量波动系数的计算公式为:产量波动系数 = 标准差 / 均值。
员工编号姓名平均产量产量标准差产量波动系数001 张三100 10 0.1002 李四120 5 0.04003 王五90 8 0.09004 赵六110 12 0.1从上表可以看出,计件制度对于不同员工的产量波动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产量波动系数较低的员工产量相对稳定,波动系数较高的员工产量波动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补时工资
• 1 在当日生产计划中主要生产任务不足支持 正常工作时间,当值人员分配到其它工作岗位, 并有主管以上级干部签名确认的有效记录,计 算补时工资.
• 2 因机械故障或其它因素影响到生产停滞1小 时以上,作业人员接受其它工作安排的,可计算 补时工资。
• 花红(第十三个月工资)。等于每个员工全年实际总收入除以12个月。
16
注意事项:
将计件工资进行到底! 就连管理人员也不例外!
第一点:
凡事有个基本原则,实行计件工资的基 本原则就是公司、老板、员工的利益要 一致。比如对机器设备实行改造,公司 以及老板都会获利,但员工却可能面临 裁员。
第二点:
计件工资要比计时高,让每个员工因实 行计件得到更多实惠。实行计件,老板 少操多少心?管理少费多少劲?非直接 生产的管理人员又可以少聘请多少?一 个企业,管理人员越少,效率将越高, 企业将越有活力。
13
实施策略
工人的心理: 1)渴望竞争,获取高工资; 2)希望稳定,希望得到一份固定的收入; 如果设定一个方案,皆备计时工资与计件工
资的优点,那就实现了劳资双赢
计件工资方法
• 计件单价的计算
• 计件单位=1300∕(21.7×7.5×3600)×(h1+h2) • 式中:1300元为月基本计件工资 • h1=纯加工时间(秒) • h2=必要加工准备时间,如必要时间的调机、调大头等。采用微分积分 法必须注意: • 计件测算的对象是十分熟练的工人,操作程序必要方法得体。如操作本 应用右手拿钳,而由于习惯非要用左手,加工时频繁倒手拿工具的员工 不应做为测算对象。再如每次动作是否是最近的距离,因走的路钱不当, 延长了时间,不宜做测算标准。 • 计件测算的人员一定要有工作经验的PE技术人员参加。
8
基本思路(五)
• 1.计件工资上不封顶:生产正常或生产旺季的情
况下计件员工的工资应按实际情况计算工资,旺季 上不封项。 • 2. 生产淡季的保底工资:生产淡季或产量较少的 月份,计件工资达不到深圳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下, 从《计件工资发放(比率)单价》之外的额度中以 其它工资形式补足员工最低工资标准。
• 实际产量=当日拉生产数量; • 计件工资=件资单价× 实际产量;10 Nhomakorabea 不良折扣
• 产出之不良品造成的浪费,以不良品数量从良品件资中按不良品单价的 规则扣除相应的损耗.
• 不良品: • 下一工序剔除的;
• 下一工段退货的;
• 批量不良另案规定处理. • 不良品单价:
• 无配件产品与不良装配 =件资单价*-100%;
• 设备滥用,事故频发,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实行 计件工资以后,企业往往只以工人生产产品的数量 来确定其工资收入,由此产生了工人盲目高产出以 取得高收入,从而出现了“拼设备”的做法,忽视 了设备正常的保养和维修,以致使一些设备的寿命 没有达到适用年限;某些工人为了取得较高的报酬, 违反安全生产操作规定,频频出现设备和人身事故, 对企业和个人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9
如何计算计件工资
• 当日计划生产数量在10000PCS以上,换料次数在5次以内(含
5次),按件资计算. • 若提前完成额定目标产量,超出部分按累积件资计算. • 个人主观原因未能达到额定产量的,不另计薪资. • 件资单价=目标拉日产量× 难度系数;
• 目标拉产量=理论工作时× IE产能周期× 100%
24
实行计件工资制度的缺点(一)
• 盲目追求生产效率,忽略了企业的经营销售情况,
造成产品积压。实行计件工资后,企业对工人的考 核主要看产品数量和产品合格率的完成情况,只要 完成这两项指标,工人的工资也就上去了。这样, 就会造成工人追求数量,质量仅达到要求即满足的
状态。
25
实行计件工资制度的缺点(二)
计件工资制度 ------------可行性分析
ROB LUO 2011-01-29
前言~~
• 计件工资便以其作为一种最简单、最容易体现 工人劳动价值的计算工人劳动报酬的工资分配方 案为广大企业职工所接受,在执行过程中起到非 常积极的作用,增加了工人的收入,促进了企业 的发展,完全可以实现劳资双赢!
• 6.计件奖励工资。产品数量或质量达到某一水平就给予一定奖励;
4
基本思路(一)
• 分析一线员工的工资构成,W=W0+RQ,W指员
工所获报酬;W0保底工资;R计件单价;Q员工所 完成的产品数量。如有保底工资的一线员工,在确 定保底工资时要考虑生产技术复杂程度、劳动繁重 程度、工资责任大小、劳动环境的状况、岗位任职
• 2.间接计件工资。按工人所服务的计件工人的工作成绩或所服务单位的 工作成绩来计算支付工资; • 3.有限计件工资。对实行计件工资的工人规定其超额工资不得超过本人 标准工资总额的一定百分比; • 4.无限计件工资。对实行计件工资的工人超额工资不加限制;
• 5.累进计件工资,工人完成定额的部分按同一计件单价计算工资,超过 定额的部分,则按累进递增的单价计算工资;
15
工资制度
• 计件工资制只是工资支付形式,具体的工资制度是结构工资制,包括三 大单元:
• 计件工资,这是保障工资,为300元,凡任务量饱满,技术操作熟练, 方法得体,不加班,表现好的员工都可以得到300元工资。
• 浮动工资,浮动的确定运用综合指数和表现指数:
• • 综合指数1---25,考虑相对静态的因素包括:学历、工龄、工 种特殊 性(技术要求、培训时间、责任、强度);动态的因素仅包括加工量。 表现指数0.7---1.2,超过1者为特奖获得者,表现差者为1以下,表现 指数体现了的重罚特色,该厂员工考评细则共设6个惩罚等级56项条款。 惩罚原因之多,内容之细,是极为罕见的。
目的
实行计件工资制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劳动者实际付出 的劳动量,对个人劳动投入与收入直接挂钩,激励
作用显著,同时反映劳动者之间的生产效率差别,
体现多劳多得,员工也比较能接受这种公平性,它
还能促使工人自觉地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技术水平
和劳动生产率。
3
计件工资具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 1.直接计件工资。计件工人按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和计件单价来支付工 资;
时间的产量定额;
• 2、计件单价=单位时间工资标准× 单位产品的工时 定额,根据对企业的作业分析选择合适的计件单价 计算方式。
7
基本思路(四)
• 如一线员工生产的产品不只一种,那么我们有两种 应付计件工资设计方式,
• 1、应付计件工资=(本月生产每种产品产量× 该种 产品计件单价); • 2、应付计件工资=本月生产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 和× 该工人小时工资率。
22
计件工资制度的积极意义(二)
• 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劳 动者在完成生产任务过程中,要提高劳动效 率,取决于熟练的操作技术和有效地利用工 时。
23
计件工资制度的积极意义(三)
• 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实行计
件工资,必须以大量的数据为依据,数据越全,越 细越科学,劳动定额考核就越准确,劳动者的收入 就越合理。
理人员只要重点做好计划、沟通与协调工作,不需 要过多的监督和控制,效果也不错。只是前期的各 种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要相对合理、细致,否则执 行起来容易脱节。
21
计件工资制度的积极意义(一)
• 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工人收入,促进企业的发展。实 行计件工资,工人的劳动报酬体现在他们所生产的合格 产品的数量以及原材料消耗等方面。
资格等因素。
5
基本思路(二)
• 接着确定计件工资形式,形式有:
• 1、无限计件工资;2、有限计件工资;
• 3、全额计件工资;4、超额累进计件工资;
• 5、间接计件工资;6、集体计件工资; • 7、提成工资。
6
基本思路(三)
• 再确定计件单价,计件单价有两种计算方式:
• 1、计件单价=单位时间岗位工资标准/该岗位单位
2011-01-29
将计件工资进行到底
28
第三点:
计件一定要普遍实行,管理人员也不能脱离计件而
选择计时。如果计件工人的工资和奖金已经与产量、
质量、工装和物料损耗,还有要求的工序、日期、生
产安全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合理地挂上钩了,那么,管
理人员的工资和奖金就可以直接与计件工人的工资和
奖金挂钩了
20
最后
• 一直以来,我觉得计件管理这种方式挺省心的,管
• 注:为便于操作, 补数类生产订单中,不作产 品难度等级区分.
12
补计工时
• 符合补时工资条件的,需有当事人和现场管理有效记
录含有时间、地点、谁、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完 成结果的日报内容.并有主管以上级干部签名确认的。 生产作每日统计,否则补时工资无效。 • 补时金额=6元/H× 补计工时. • 日工资=总件件资-不良折扣
26
实行计件工资制度的缺点(三)
• 忽视了对特殊人群的关怀,影响和谐社会建设。
有些企业只以工人最终产品数量的多少来实行计件 工资,致使一些年纪较大、体质较弱的职工纵然努 力积极工作,但由于自身客观条件的限制,完成产 品数量较少,收入较低,从而造成家庭经济困难。
27
THE END!
THANKS A 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