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联合诊治管理制度(yiwuke)
医院多学科诊疗(MDT)制度
医院多学科诊疗(MDT)制度为更快适应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趋势以及医院未来发展总体要求,进一步提高我院各专业临床诊疗水平,加强学科间协作,使涉及多系统疾病的复杂、疑难病例得到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的诊治,以期较大幅度提高治愈率和医务人员对疑难危重病例的诊治能力,我院特制定多学科诊疗(MDT)制度。
1.病房MDT制度:(1)由医务科遴选多学科专家成立MDT专家组。
(2)MDT专家组采取联席模式,针对某个或几个患者,通过召开MDT讨论会,专家共同参与的病例讨论,共同查看病人和相关临床资料,提出诊疗意见,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2.MDT专家组如下:组长:业务院长副组长:医务科科长组员: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及副主任3.职责(1)定期召集召开小组会议,研究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组员对患者本专业诊治方案有决定权。
组织本科室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自查本科室工作流程的执行情况。
(3)组长对患者的综合诊治方案有最终决定权并对治疗方案负总责。
4.工作制度(1)申请MDT应在完成各项常规检查及针对性检查之后。
如患有其他科室疾病者,申请前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交叉会诊,确保患者能够得到科学合理及时有效的治疗。
(2)对于需进行MDT的病人,实行科主任或医疗组长负责制,经所在科室向MDT小组提出申请。
由组长(或副组长)牵头、协调各组员,根据每位病人的机体状况、疾病不同类型制定最佳的综合诊治方案,以解决临床疑难病例的诊断与治疗问题。
申请科室要做好记录,积累临床证据和经验。
(3)院内多学科综合会诊时,申请会诊科室必须提前2-3天通知医务科并明确会诊主持人。
医务科根据申请确定会诊专家后,及时通知会诊专家。
(4)MDT以病例讨论形式进行。
(5)下列情况原则上必须申请医务科组织院内MDT:①临床诊治困难的疑难、危重患者;②拟邀请院外专家会诊或院内多科室会诊的病例;③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④已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投诉或可能出现纠纷的病例。
5.监督管理(1)MDT的实施可使患者接受到规范化、专业化的治疗,实现提高医疗质量目的。
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管理制度(试行)
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管理制度(试行)1.目的与意义1.1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
针对住院患者,可以探索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制定单病种多学科诊疗规范,建立单病种多学科病例讨论和联合查房制度,为住院患者提供多学科诊疗服务。
1.2逐步将麻醉、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药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多学科诊疗团队,促进各专业协同协调发展,提升疾病综合诊疗水平和患者医疗服务舒适性。
2.多学科协作诊治(MDT)定义是由多个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相对固定的专家组,针对某种疾病进行临床讨论,在综合各学科意见的基础上为病人制定出最佳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模式。
3.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3.1住院患者下列情况必须向医务科申请组织 MDT 讨论3.1.1各类恶性实体肿瘤病例(肺癌、肝恶性肿瘤、消化道肿瘤、头颈部肿瘤、腹膜后肿瘤、垂体瘤等);3.1.2疑诊恶性肿瘤病例;3.1.3肺结节病例;3.1.4诊断不明或治疗不佳感染病例;3.1.5临床确诊困难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病例(疑难关节疾病、脉管性疾病、癫痫等);3.1.6新发现的疑似传染病病例;3.1.7出现并发症≥3个专业学科的病例3.1.8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3.1.9其他临床科主任认为有必要进行 MDT 讨论的病例。
3.2门诊患者下列情况建议向门诊办申请组织 MDT 讨论3.2.1糖尿病足病例;3.2.2甲状腺结节病例;3.2.3椎间盘突出症病例;3.2.4肺结节病例3.2.5诊断不明或治疗不佳感染病例3.2.6出现并发症≥2个专业学科的病例;3.2.7一月内在门诊就诊≥3次的病例(同一系统疾病);3.2.8其他有需要进行 MDT 讨论的病例。
4.管理机制4.1医院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门诊患者 MDT 由门诊办负责管理,住院患者 MDT 由医务科负责管理。
4.2参与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相关学科应为病种相关的临床科室、相关医技科室(如医学影像科、病理科、超声科、临床药学、检验科等)及相关职能部门(医务、护理、质控、院感、精神心理科等)。
中医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
中医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一、目的定义(一)目的。
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我院疑难危重及肿瘤患者的诊疗服务质量。
(二)定义。
多学科联合诊疗是指以患者为中心,针对特定疾病,依托多学科团队,制定规范化、个体化具有连续性的联合诊疗方案,让患者获得最佳的诊疗服务。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医技科室、医务科。
三、诊疗范畴(一)临床确诊困难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危重患者。
(二)疑难危重的恶性肿瘤患者。
(三)出现严重并发症并涉及多学科的病例。
(四)涉及多学科,已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投诉或可能出现纠纷的病例。
四、管理标准(一)组建诊疗组1.组建多学科联合诊疗组组长:患者科室主任副组长:医务科负责人组员:相关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或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
联合诊疗组下设常务办公室在医务科,由医务科负责联合诊疗组的协调组织工作。
2.多学科联合诊疗组职责(1)组长。
负责主持多学科联合诊疗组的工作,制定整体诊疗方案,对多学科联合诊疗结论具有最终决定权,是各专业多学科联合诊疗小组的核心。
(2)副组长。
负责多学科联合诊疗组的组织协调工作。
(3)组员。
参与多学科联合诊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需要时及时到场会诊,协助对患者进行诊治。
(二)工作模式1.以多学科联合诊疗为主要工作模式。
2.设立多学科联合诊疗组,由组长组织相关学科共同参与讨论,共同制定符合该患者全面情况的诊疗方案。
3.诊疗实施过程中,科室应及时向诊疗组反馈患者病情转归,副组长负责适时跟进了解诊疗过程,必要时向医务科汇报。
4.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必要时经治医师可提请多学科联合诊疗组再次会诊。
具体流程参见多学科联合诊疗工作流程。
(三)工作程序1.知情告知。
申请多学科联合诊疗前,应及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
会诊前,须取得患者、家属或授权委托人的同意并签署多学科联合诊疗知情同意书;会诊后,多学科联合会诊结论与诊疗方案以知情告知方式向患者、家属或授权委托人进行沟通,并签署多学科联合诊疗意见告知书(附件3)。
多学科协作诊疗管理规定(试行)
多学科协作诊疗管理规定(试行)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管理制度(试行)各科室、各部门:为进一步加强交叉学科诊疗工作的协同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对多学科、多系统、多器官疑难及复杂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按照《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国卫医发〔2017〕73号)有关工作安排,根据国家卫计委《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结合医院实际,制订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以下简称MDT)管理规定,现予以颁布,请遵照执行。
一、下列情况必须向医务科申请组织MDT讨论:1.各类恶性实体肿瘤病例(肺癌、肝恶性肿瘤、消化道肿瘤、头颈部肿瘤、腹膜后肿瘤、垂体瘤等);2.疑诊恶性肿瘤病例;3.临床确诊困难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病例(疑难关节疾病、脉管性疾病、癫痫等);4.新发现的疑似传染病病例;5.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6.其他临床科主任认为有必要进行MDT讨论的病例。
二、下列情况建议向门诊部申请组织MDT会商:1.糖尿病足病例;2.甲状腺结节病例;3.椎间盘突出症病例;4.其他有需要进行MDT讨论的病例。
三、MDT管理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科室必须保证随时能找到参与诊疗的人员。
四、参与MDT讨论的诊疗医师应由科室主任(副主任)或相应资质医师担任。
科室主任因故不能参加的,可指派科室副主任、副高以上职称或高年资主治医生参与诊疗,不允许住院医师参与。
五、MDT诊疗方案的确定必须依据于国内最新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意见,如国内指南或专家共识意见未涉及的地方可参照国外最新指南或专家共识意见。
六、参与MDT相关学科应为病种相关的临床科室、相关医技科室(如医学影像科、病理科、超声科、临床药学、检验科等)及相关职能部门(医务、护理、质控、院感、精神心理科等)。
七、拟组织院内MDT会商时,申请诊疗科室必需至少提早一天向医务科或门诊部递交《多学科协作诊疗申请表》并明确诊疗牵头人(牵头人须为科室主任、副主任或副高职称以上医师)。
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管理办法
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管理办法为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宗旨,提高医务人员对疑难病症的诊治能力,促进各学科融合,协调多学科(亚专科)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规范、高效地开展临床工作,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所称“多学科联合诊疗”来自三个及以上相关学科的专家,形成相对固定的专家组,针对某一器官或系统疾病,通过进行定期定时的临床讨论会,提出诊疗意见的临床治疗模式,即多学科联合诊疗(Multi Disciplinary treatment)团队,以下简称MDT团队。
MDT是医疗业务协作组织不属于二级业务科室,不具备独立人事权,不作为独立经济核算单元,原则上不新增工作场地和人员编制。
团队的运行实行负责人负责制。
第二条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需进行多学科联合诊疗:1、门诊或住院病人所患疾病病情涉及多学科、多系统、多器官需要多个专科协同诊疗或综合解决者;2、门诊病人就诊3个专科或者在一个专科就诊3次以上尚未明确诊断者;3、恶性肿瘤患者;4、其他需要多学科联合诊疗的患者。
第三条申请或成立MDT团队应当满足以下条件:(一)团队负责人应为本院内本专业领域的权威,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其他相关学科参与MDT的成员原则上应具备副高级以上职称,特殊情况下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主治医师(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也可参与,参与科室之间有较强的专业互补性,其合作预期可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二)团队有明确的建设与发展规划,对诊疗相关病种有明确界定,制定相关疾病的诊疗常规、治疗方案及工作流程。
(三)团队成员自愿参加,人员相对固定,定期、定时、定址进行会议,提出诊疗意见。
第四条MDT团队的申报和审批遵循以下流程:(一)团队负责人填写并提交《XXX疾病MDT团队申请表》;(二)医务处初审;(三)院内公示;(四)医务处组织专家评审;(五)院长办公会审议批准,各类疾病的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在院内只设置一个;(六)在医院网站上发布公告。
多学科综合诊疗制度及流程
一、对需要多学科会诊的患者,首先科室进行相关检查,积极治疗,对效果做出评价,科室讨论后认为诊治方面还需要多学科会诊,向医务科提出申请,医务科根据科室提出的问题,组织相关科室专家进行会诊。
二、讨论内容包括:患者目前的诊断、治疗方案是否准确、适宜,需要进一步进行的相关检查,目前患者最需要紧急解决的问题,并发症的处理,预后分析,确定今后诊疗方案,最后讨论结果记录于病历中。
三、受邀请参加会诊的学科必须仔细阅读会诊材料,了解本次讨论内容,对诊断、临床分期、病理诊断、预后评估、治疗方案等做出判断。
应派出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参加会诊。
四、组织讨论科室必须按照讨论结果意见,认真执行,并及时将诊治情况反馈相关科室,以便评价治疗效果。
五、多学科联合查房,科室根据患者病情决定需要由多学科联合查房时,向医务科申请,并将患者病历资料发送至相关科室。
医务科协调相关专家并派人参加查房。
查房时按照三级医师查房标准进行,查房后认真讨论,得出下一步诊疗方案。
六、受邀请学科专家严格按照医务科活总值班确定的时间、地点准时参加。
多学科联合诊疗(MDT)管理制度
1.目的多学科联合诊疗(以下简称MDT)是针对特定疾病,依托多学科团队,为患者制定规范化、个体化、连续性的综合治疗方案,弥补单一治疗的不足,提高病例的诊疗效果,使患者受益最大化,同时提升学科的诊疗能力和学术水平。
为规范MDT的开展,特修订本制度。
2.目标明确诊断、准确评估、优化治疗,为患者制定最佳诊疗方案,提高患者疾病治愈率、远期生存期及生活质量,提升学科的诊疗能力,打造学科品牌,促进医、教、研融合发展。
3.适用范围全院临床科室。
4.名词定义MDT:是指临床多学科工作团队,通常是三个及以上的相关学科,由副高级及以上资质的专家组成固定的工作组,针对某种疾病进行定期定时、固定地点的临床讨论会,提出临床诊治方案。
5.内容5.1组织架构5.1.1 MDT负责人:申请MDT讨论的科室主任、医务处负责人5.1.2团队专家:医院相关学科的科主任、科副主任及具有副主任医师职称的专家等组成。
5.1.3秘书:由申请MDT讨论的科室主任指定,报医务处备案5.1.4参加MDT人员:MDT申请科室主任、MDT秘书、经管医师、主管护师、相关学科专家、相关科室主治及以下医师5.2病种入选标准与申报流程5.2.1入选标准:5.2.1.1以牵头科室作为申报单位,结合自身学科的优势及影响力,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邀请其他相关学科共同开展。
5.2.1.2 以专科或亚专科为单位申报 MDT 团队,病种原则上以常见肿瘤、多发肿瘤、某一类重大疾病及涉及多学科专业的危重疑难疾病为主。
5.2.1.3该学科在医院总体学科建设与发展及提升竞医院争力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5.2.2管理要求:5.2.2.1 MDT 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5.2.2.2 MDT相关病种的诊疗规范或指南。
5.2.3 申报流程:5.2.3.1填写《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多学科诊疗团队申请表》,提交至医务处;5.2.3.2向医务处递交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人员报备等资料,经医院讨论并审定通过。
多学科综合门诊管理规定
多学科综合门诊管理规定
1、门诊部、医务科共同负责多学科综合门诊工作的管理、协调和持续改进。
2、门诊多学科综合诊治由门诊部进行定期分析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持续改进综合门诊会诊质量,并反馈给相关临床、医技科室。
3、参与会诊的专家必须按时出诊,不得随便迟到早退,如遇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参加出诊的需提前找本科室主任换好专家出诊,无故缺岗者每次扣除科室绩效工资50元。
4、收费标准:患者费用按照物价部门规定暂收取各会诊专家挂号费。
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管理办法
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管理办法为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宗旨,提高医务人员对疑难病症的诊治能力,促进各学科融合,协调多学科(亚专科)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规范、高效地开展临床工作,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所称“多学科联合诊疗”来自三个及以上相关学科的专家,形成相对固定的专家组,针对某一器官或系统疾病,通过进行定期定时的临床讨论会,提出诊疗意见的临床治疗模式,即多学科联合诊疗(Multi Disciplinary treatment)团队,以下简称MDT团队。
MDT是医疗业务协作组织不属于二级业务科室,不具备独立人事权,不作为独立经济核算单元,原则上不新增工作场地和人员编制。
团队的运行实行负责人负责制。
第二条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需进行多学科联合诊疗:1、门诊或住院病人所患疾病病情涉及多学科、多系统、多器官需要多个专科协同诊疗或综合解决者;2、门诊病人就诊3个专科或者在一个专科就诊3次以上尚未明确诊断者;3、恶性肿瘤患者;4、其他需要多学科联合诊疗的患者。
第三条申请或成立MDT团队应当满足以下条件:(一)团队负责人应为本院内本专业领域的权威,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其他相关学科参与MDT的成员原则上应具备副高级以上职称,特殊情况下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主治医师(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也可参与,参与科室之间有较强的专业互补性,其合作预期可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二)团队有明确的建设与发展规划,对诊疗相关病种有明确界定,制定相关疾病的诊疗常规、治疗方案及工作流程。
(三)团队成员自愿参加,人员相对固定,定期、定时、定址进行会议,提出诊疗意见。
第四条MDT团队的申报和审批遵循以下流程:(一)团队负责人填写并提交《XXX疾病MDT团队申请表》;(二)医务处初审;(三)院内公示;(四)医务处组织专家评审;(五)院长办公会审议批准,各类疾病的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在院内只设置一个;(六)在医院网站上发布公告。
重症、疑难患者多科联合会诊管理制度
重症、疑难患者多科联合会诊管理制度一、总则为提高重症、疑难患者的诊断质量和临床疗效,为患者提供最佳的个体化综合诊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有效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及控制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医院特制定重症、疑难患者多科联合会诊管理制度。
二、多科联合会诊的申请1. 凡遇重症、疑难病例,或本专业范围以外的涉及多专科情况突出时,应及时申请多科联合会诊,共同讨论制定诊疗方案。
2. 对重症、危重患者,特别是涉及多专科的重症患者,建立由医务科总协调,多学科专家参与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由专科经治医师提出申请,经科主任(或科主任指定的负责人)同意后报医务科审核并通知相关科室专家参加会议。
3. 紧急情况下多学科联合会诊:如涉及多专科急诊手术术前会诊、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会诊,医务科接到临床科室提交书面申请或紧急电话要求后即开始组织会诊,各受邀科室接到通知后必须按急会诊管理规定及时派专家到现场参加会诊、讨论和联合抢救工作。
三、多科联合会诊的组织实施1. 各临床和医技科室必须积极有序地配合多学科联合诊疗工作,临床科室要设专人负责安排每天专家会诊排班,病理科、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等医技科室,也要设置会诊联络人,以保证在接到会诊通知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安排人员参加多学科联合诊疗工作。
2. 多科会诊讨论内容包括:患者目前的诊断、治疗方案是否准确、适宜,需要进一步做的相关检查,目前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下一步的治疗计划及预期目标,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与教育等。
3. 多科会诊结束后,由医务科负责整理会议记录,并将最终会诊意见反馈给患者及经治医师。
经治医师根据会诊意见对患者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四、多科联合会诊的保障措施1. 医院设立多科联合会诊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多科联合会诊的开展。
2. 医务科负责多科联合会诊的组织协调工作,确保会诊的顺利进行。
3. 医院对参与多科联合会诊的专家给予一定的补贴,以激励专家积极参与多科联合会诊工作。
多学科联合诊治管理制度最新版
多学科联合诊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制度旨在建立和完善多学科联合诊治管理机制,提高医疗资源的整合和协同效应,优化患者的诊疗体验和治疗效果。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的多学科联合诊治管理工作,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标是通过多学科的协同合作和优化医疗流程,提供全面、高效、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第二章诊疗团队的组织和管理第四条诊疗团队应由不同学科的医疗专家组成,包括但不限于医生、护士、药师、康复师等。
第五条诊疗团队应由一名主治医生负责组织和协调,确保团队成员的合理分工和有效协作。
第六条诊疗团队应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病例诊治方案,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进行跟踪和评估。
第三章诊疗流程的优化和协同第七条诊疗流程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调整,确保诊疗过程的连贯性和协同性。
第八条诊疗流程应包括初步诊断、综合评估、治疗方案制定、治疗执行和随访等环节,每个环节应有明确的责任人和工作内容。
第九条诊疗流程应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和流转,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安全性。
第四章质量评估和结果监测第十条诊疗团队应定期对诊疗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通过临床路径、指标监测等方式,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第十一条诊疗团队应对治疗结果进行跟踪和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第十二条诊疗团队应积极参与相关的学术研究和教育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和学术地位,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第五章管理与监督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和监督制度,确保多学科联合诊治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证。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诊疗团队的培训和评估,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技能和协作能力。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加强与其他学科和机构的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医疗服务的综合效益。
第六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医疗机构所有,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修订和补充。
三甲需要:疑难、重症患者多学科联合诊治管理制度及程序
疑难、重症患者多学科联合诊治管理制度及程序㈠为提高住院疑难、重症患者诊断质量和临床疗效,为患者提供最佳的个体
化综合诊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有效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及控制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凡遇疑难、重症病例,或本专业范围以外的涉及多专科情况突出时,应及时申请多科联合会诊,共同讨论制定诊疗方案。
㈡对疑难、危重患者,特别是涉及多专科的重症患者,建立由医务科总协调,多学科专家参与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由专科经治医师提出申请,经科主任(或科主任指定的负责人)同意后报医务科审核并通知相关科室专家参加会议。
㈢紧急情况下多学科联合会诊:如涉及多专科急诊手术术前会诊、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会诊,医务科接到临床科室提交书面申请或紧急电话要求后即开始组织会诊,各受邀科室接到通知后必须按急会诊管理规定及时派专家到现场参加会诊、讨论和联合抢救工作。
㈣各临床和医技科室必须积极有序地配合多学科联合诊疗工作,临床科室要设专人负责安排每天专家会诊排班,输血、病理科、药学部、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和核医学科等医技科室,也要设置会诊联络人,以保证在接到会诊通知的
情况下能够及时安排人员参加多学科联合诊疗工作。
㈤医务科将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列入医疗管理的常规工作,由医务科主要负责行政协调,并负责监督管制度落实,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持续改进多学科联合诊治质量,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完整版)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
(完整版)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宣威云峰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部分疑难病症患者由于病情复杂涉及多个专科,而单一的专科处理难以全面诊断病情。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解决这类疑难病症患者多学科就诊的困难和不便,医院决定建立多科联合诊疗制度。
一、多科联合诊疗的患者类别医师在接诊下列患者时,在征得患者本人同意的前提下,填写会诊申请单,报经科室主任审核签字后,及时申请多科联合诊疗:(一)已在本院经过2个以上专科诊治,但仍不能明确诊断或治疗方案的患者;(二)患2 种或2 种以上疾病需明确诊断或治疗方案的患者;(三)疑难危重病需尽快明确诊治方案的患者;(四)疾病诊断明确,但需采取不同治疗方案的患者;(五)外院转诊的疑难病例。
二、多科联合诊疗程序(一)提出会诊:患者符合以上多科联合诊疗条件时,主诊科室医师告知患者多科联合诊疗目的及所需费用,征得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并签署意见后,开具会诊单,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为会诊做好充分准备。
(二)预约会诊:患者凭会诊单到门诊部办公室登记预约。
门诊部办公室根据主诊科室医师提出的要求或患者病情,邀请相应科室专家会诊。
会诊当日患者须携带门诊或住院病历、辅助检查报告、影像学资料,按约定时间抵达指定地点,等候会诊。
(三)组织会诊:门诊部专人负责组织会诊,首先由主诊科室医师向专家组做详细病史报告。
专家集中讨论,形成会诊方案,必要时可以现场问诊、体检患者。
讨论结束后,专家将会诊结果告知患者或家属,并解答其疑问。
(四)会诊后转归:会诊结束后,专家组形成书面会诊意见书,一式两份,一份交患者,一份留门诊部保存。
需要住院的患者由归口专科直接收住入院, 门诊治疗的患者由归口专科负责接待复诊。
归口的专科医师负责对会诊患者进行追踪观察, 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确保会诊质量。
三、会诊地点:门诊楼多科综合诊室。
四、会诊专家资格: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
五、收费:按照物价局批准标准,收取专家会诊费。
多学科联合诊疗(MDT)管理办法
县人民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MDT)管理办法(试行)为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对多学科、多系统、多器官疑难及复杂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依据《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国卫医发〔2017〕73号)、《市公立综合医院考核方案》及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一、本办法所称的多学科联合诊疗(简称MDT)是指针对涉及多学科、多器官、多系统的疾病或症状,由来自三个及以上不同学科的专家,形成相对固定的会诊团队,在综合各学科意见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最佳诊疗方案,实现疑难病症“一站式”诊疗。
二、诊疗服务对象:1、病情复杂、涉及多学科、多系统、多器官需要多个专科协同诊疗的住院患者;2、专科医师评估,科内讨论需要申请多学科会诊的患者;3、症状特殊或疑难杂症患者主动申请;4、同一专科就诊3次以上或在多个专科就诊,仍未明确诊断或未得到明确治疗方案的门诊患者。
三、适用范围:1、各类恶性实体肿瘤病例(肺癌、肝恶性肿瘤、消化道肿瘤、头颈部肿瘤、腹膜后肿瘤、垂体瘤等);2、疑诊恶性肿瘤病例;3、临床确诊困难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病例;4、新发现的疑似传染病病例;5、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6、其他有必要进行MDT 讨论的病例。
四、MDT负责人及专家成员至少具备副高及以上职称,特殊情况下临床高年资主治医师(聘用主治医师3年及以上)可参与;医技专家需具备主治及以上职称;成员之间需有较强的专业互补性。
五、试行阶段由医务科指定科室牵头组建MDT,符合设置条件的疾病MDT在院内只设置一个。
六、每成功发起1例MDT诊疗,给予发起科室医生100元奖励。
七、参与MDT诊疗的医师,医院分别给予相应的额外劳务补偿,高年资主治医师40元/人次;副主任医师60元/人次;主任医师80元/人次,发起科室参与者不再享受额外劳务补偿。
八、医务科根据各MDT工作量,每月审核后制作报表交财物科核发,费用直接打到各MDT牵头人帐户。
多学科综合门诊管理制度
多学科综合门诊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落实"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 改善就诊流程,简化就诊手续,对疑难杂症提供全方位、多学科综合诊疗,同时缩短患者就诊等候时间和多次往返各门诊的不便,减少就诊环节,实现医学整合,满足患者需求,提高医疗质量,方便门诊患者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多学科综合诊治服务,我院门诊推出多学科综合诊疗(Multi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DT)服务。
为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特制订多学科综合门诊管理制度,内容如下:一、组织在分管院长领导下,门诊部设立“多学科综合门诊”室,由门诊部、医务科负责组织协调。
二、诊疗范围1、门诊病人就诊3个专科或一个专科就诊三次以上尚未明确诊断者。
2、门诊病人所患疾病诊断较为明确,但病情涉及多学科、多系统、多器官需要多个专科协同诊疗者(主要是肿瘤、慢性疾病患者)。
3、外院转来本院的疑难复杂病患者。
4、病人或其家属主动要求疑难复杂病会诊,经审核符合多学科综合门诊条件者。
三、会诊申请1、对需要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的患者,门诊医师应在征得病人或家属同意后认真填写《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申请表》并交门诊部,门诊部根据申请表的要求和患者病情决定参与多学科综合门诊的科室。
2、病人或其家属主动要求疑难复杂病会诊,也可直接向接诊医师提出会诊要求,接诊医师填写《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申请表》并交门诊部,门诊部根据患者病情决定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的必要性以及参与多学科综合门诊的科室。
四、多学科综合门诊诊疗会诊制度1、多学科综合门诊由门诊部牵头,各临床科主任协调,各相关学科的专家参与,对一周中遇到的疑难复杂病例进行讨论,共同拟定患者的诊断,为其制定最佳的综合治疗方案。
2、多学科综合门诊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对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患者或经复诊仍不能确诊者,首诊科室对患者诊治全面负责,严禁推诿,互相扯皮,贻误病情。
医院多学科综合门诊管理制度
XXX医院多学科综合门诊管理制度随着医学的发展,服务理念的不断更新,改进门诊传统就医模式,将相关的多种专业科室整合在一起,建立一站式“多学科综合门诊”,使各学科专家能够互相合作、互相补充,促进诊治的规范化、科学化,使患者得到实惠,以改善和提高门诊医疗服务质量,重塑医院人性化的服务气氛,减少病人辗转在一个与多个专科的奔波之苦。
为此医院开设多学科综合门诊,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一、诊疗对象1、门诊病人就诊3个专科或在一个专科就诊3次以上尚未明确诊断者。
2、门诊病人所患疾病诊断较为明确,但病情涉及多学科、多系统、多器官需要多个专科协同诊疗者。
3、外院转来本院的疑难病患者。
二、申请流程1、对需要多学科会诊的患者,门诊医师应在征得病人或家属同意后认真填写《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申请表》并交门诊部,门诊部根据申请医师的要求和患者病情决定参与多学科综合门诊的科室。
2、病人或其家属主动要求疑难病会诊,也可直接向接诊医师提出会诊要求,接诊医师填写《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申请表》并交门诊部甄别,门诊部根据患者病情决定多学科会诊的必要性以及参与多学科综合门诊的科室。
三、会诊要求及各科职责1、多学科综合门诊每周五下午开诊。
由门诊部牵头,各学科主任协调,各主要学科的专家参与,对疑难和复杂病例进行讨论,共同拟定患者的诊断,为其制定最佳的综合治疗方案。
2、多学科综合门诊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对不能确诊疑难重患者或经复诊仍不能确诊者,首诊科室对患者诊治全面负责,严禁推诿,互相扯皮,贻误病情。
3、对科室之间“临界病人”应由首诊科室负责诊治。
4、多学科综合门诊初诊医师要求主治医师及以上资质。
5、会诊病人必须携带门诊病历、检查报告、化验结果等全部资料如约提前抵达指定地点,等候会诊专家问诊与体检。
6、为了满足特殊或病情较重的患者需要,门诊部可根据实际情况临时组织专家会诊,望各科室积极配合。
四、会诊工作流程1、对需要多学科会诊的患者,经患者或家属同意后由首诊医师或接诊医师填写《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申请表》并交到门诊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学科联合诊治管理制度
一、政策
各临床多学科联合诊疗组进行多学科联合诊治时,必须遵守的规程。
二、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规范诊疗行为,节约医疗资源,控制医疗费用,解决乱收治问题,提高我院疑难危重及肿瘤患者的诊疗服务质量,决定建立多学科联合会诊机制,开展多学科联合诊治。
三、定义
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是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观,以多学科共同诊治程序为基础;并将诊疗程序系统地运用到临床诊治中的指导思想。
其目标是将病人作为一个整体,根据病人多系统医疗问题以及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多方面需求,为病人提供最佳的个体化诊疗。
四、标准
(一)工作模式
以多学科联合会诊为主要工作模式,设立首席专家,由首席专家组织专业组、相关专业组、护理及相关学科的专家共同参与
讨论,共同制定符合该患者全面情况的诊断和/或诊疗方案,并由专科经治医师及护士负责实施治疗和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专科经治医师可随时提请多学科联合诊疗组共同商讨。
(二)组织及人员组成
1、按专科(病种)成立多学科联合诊疗组,每个诊疗组包括专业组、相关专业组、护理组(门诊随访组)。
2、多学科联合诊疗组的成员由正(副)主任医师/技师/护师资格以上的医务人员担任,部分学科可以由高年资主治医/护师担任。
3、设立诊疗组秘书,由专业组成员担任。
(三)工作制度
1、各多学科联合诊疗组在首席专家的主持下,按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专科的诊疗规范或指南,并制定本诊疗组的工作制度。
2、多学科联合诊疗适用于诊断不明确、诊断明确但疗效欠佳、治疗涉及多个专科等情况,各多学科联合诊疗组可以按照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应症。
3、要及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会诊前要取得病人及/或家属的同意,会诊后应将讨论结论告知病人及/或家属,必要时签署《医患沟通记录表》,避免因沟通不及时或不清楚而造成纠纷,。
4、凡遇有联合会诊需求的门诊患者,可通过门诊主诊医生
提出会诊申请,填写会诊申请单,经首席专家审核签字后,交至医务部,由医务部协助组织会诊。
5、凡住院患者,应由经治医师提出多学科联合诊治会诊申请,科室应有讨论,确定有会诊必要,填写会诊申请单,经科主任审核同意后,交医务部,由医务部协助组织会诊。
6、多学科联合诊疗组在首席专家或次席专家的主持下开展工作,联合会诊的最终结论由首席专家决定,并对讨论结果签字认可,各专业组或相关专业组科室应严格执行会诊结论,(不得擅自更改)。
如病情变化确需更改,应请首席专家会诊后确定。
必要时应再次召开多学科联合会诊。
7、会诊讨论应有记录,并形成讨论记录,格式参照疑难病例讨论记录,首席专家签字确认后由诊疗组秘书保存,会诊结论由经治医师记录在病程记录上。
(四)注意事项
1、会诊前经治医师应准备好会诊资料,包括病历摘要及有关检查材料,并将资料提供给多学科联合诊疗组的有关成员或秘书。
2、多学科联合会诊时间采取预约制,原则上自提出会诊申请72小时内完成会诊。
3、各诊疗组成员应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准时出席联合诊疗组组织的会诊活动和学术活动。
4、多学科联合诊疗组每季度召开工作会议一次,由首席或
次席专家主持,对本季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
(五)监督
1、病案室月报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病种的出院患者人数。
2、医务科负责对各多学科诊疗组开展工作进行协调和督促和指导。
质控科每季度各多学科联合诊疗组进行监控,包括会诊结论的执行、该进行联合会诊的患者而未进行等情况,并对相关科室进行批评,提出改进措施和要求。
五、人员职责
1、首席专家:由本领域(公认的实际)学术带头人担当,其技术和理论水平处于本市领先地位或有创新性技术成果,负责主持本专业多学科联合诊疗组的工作,制定本专业临床诊疗规范、整体诊疗方案、随访体系建立和学术研讨等,对多学科联合会诊讨论结论具有最终决定权,是各专业多学科联合诊疗小组的核心。
2、次席专家:由本专业专业组学科带头人担当,其技术和理论水平处于本院领先地位或有创新性技术成果,主要协助首席专家制定本专业临床诊疗规范、整体诊疗方案、随访体系建立和学术研讨等,是多学科联合诊疗组的实际操作者,首席专家缺席或授权时,代行首席专家职责。
3、专业组:指主要开展该疾病诊疗的科室,比如乳腺癌与食道癌均以手术为主,因此专业组就是相关的外科,危急重症主要是重症医学科。
4、相关专业组:与专业组并行的多个科室,如肿瘤放疗科、
化疗科、病理科等。
医学影像科、介入治疗室
5、护理组:负责本专业的护理规范的修订,同时制定多学科诊疗患者的护理计划和随访康复计划。
6、秘书:负责多学科联合诊疗组日常组织会诊、专家协调、数据收集、会议记录等。
六、流程
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