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原理与设备详细知识点

合集下载

制冷原理与设备

制冷原理与设备
qzvq v1 0h1v 1h4 kJ/m3
3
pk, TK 2’ 2
po, To
4
1
0
理论循环p-h图
h
式中: v1—压缩机入口处状态点1的比体积。
制冷剂的质量流量:
qmqvv1h kg/s 式中: qvh—压缩机的理论输气量,m3/s。
(2)压缩过程和比功
p
理论比功:
与制冷剂的种类和 工作条件有关
节流过程特点 ➢ 节流过程是不可逆过程。。 ➢ 节流时绝热膨胀,对外不作功。。
p
3
pk, TK 2’ 2
po, To
4
1
0
理论循环p-h图
h
➢ 节流前后焓值不变;但节流过程非等焓过程。 h4h3
➢ 整个循环比功与压缩机的理论比功相等。
(5)制冷系数: q0 h1h4
w h2h1
p
3
pk, TK 2’ 2
制冷系数: 制冷循环的重要参数是制冷系数,工程上也称之为制冷装置的工作性能系数,用符号COP表示
。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冷库温度越低,制冷系数就越小。(因此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没有必 要把冷库的温度定得超乎寻常的低。这也是一切实际制冷循环遵循的原则。)
人工制冷的分类
制冷循环包括压缩式制冷循环、吸收式制冷循环、吸附式制冷循环、蒸气喷射制冷循环及半 导体制冷等。压缩式制冷循环又可分为压缩气体制冷循环和压缩蒸气制冷循环。目前世界上运行 的制冷装置绝大部分是压缩气体制冷循环。以往,制冷循环应用的制冷剂多半为商品名为氟利昂 的氯氟烃物质CFC、含氢氯氟烃HCFC和氨等。但由于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CFC、HCFC正逐渐 被对环境友善的新型制冷剂替代。
临界点K右边的粗实线为饱和蒸气线,线上任何 一点代表一个饱和蒸气状态,干度 x=1。

制冷原理及设备吴业正

制冷原理及设备吴业正

制冷原理及设备吴业正在制冷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制冷原理及其相关设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制冷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家用空调、冷库、冷链物流等。

本文将介绍制冷原理及其常见设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一、制冷原理1. 蒸发冷却原理:制冷循环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

液体在吸热蒸发时会带走周围的热量,使环境温度下降。

蒸发冷却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冰箱、空调等设备中。

2. 压缩冷却原理:制冷设备常见的工作原理之一。

通过压缩气体使其温度升高,然后将热量排出,使环境温度降低。

这种原理常见于空调、冷冻设备等。

3. 热泵原理:这是一种将热能从低温热源转移到高温热源的原理。

通过热泵设备,可以将低温环境中的热量转移到高温环境中,实现环境温度调节。

二、制冷设备1. 压缩机:是制冷设备中的核心部件,主要用于压缩制冷剂,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

常见的压缩机有往复式压缩机和螺杆式压缩机。

2. 冷凝器:用于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放出的热量散发出去,使制冷剂转变为高温高压液体。

3. 蒸发器:用于吸收热量使制冷剂蒸发,实现冷却效果。

蒸发器有多种类型,例如板式蒸发器、管壳式蒸发器等。

4. 膨胀阀:调节制冷剂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的流量,控制制冷剂的蒸发过程,实现温度调节。

5. 冷媒:制冷设备中的介质,用于传递热能。

常见的制冷剂包括氟利昂、氨、丁烷等。

6. 风扇和冷却塔:用于排出热量,使环境温度下降,保持设备正常运行。

三、应用领域1. 家用空调:家庭生活中最常见的制冷设备之一。

通过制冷循环过程,调节室内温度,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2. 商用冷库:用于冷藏和冷冻各种物资,例如食品、药品等。

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延长物品的保鲜期。

3. 冷链物流:保持货物在冷藏状态下运输,确保货物质量和安全。

冷链物流广泛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

4. 工业冷却: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设备和物料的温度进行控制,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质量。

5. 航空航天:在航空航天领域,制冷技术用于航空器和航天器的温度控制和环境调节。

制冷空调原理与基础知识

制冷空调原理与基础知识

制冷空调原理与基础知识一、空调制冷原理将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蒸气吸入,并将其压缩到冷凝压力,然后排至冷凝器。

将来自压缩机的高压制冷剂蒸气冷凝成液体。

在冷凝过程中,制冷剂蒸气放出热量,故需用水或空气来冷却。

制冷剂液体流过节流装置时,压力由冷凝压力降到蒸发压力,一部分液体转化为蒸气。

使经节流装置供入的制冷剂液体蒸发成蒸气,以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

蒸发器是一个对外输出冷量的设备,输出的冷量可以冷却液体载冷剂,也可直接冷却空气。

二、制冷基本概念:制冷量:空调器进行制冷运行时,单位时间内从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除去的热量总和,单位:KW、Rt、Kcal/h等。

制热量:空调器进行制热运行时,单位时间内送入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的热量总和,单位:KW、Rt、Kcal/h等。

房间送风量(循环风量):空调器在通风门和排风门完全关闭、并在额定制冷运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向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送入的风量,单位:m³/h。

能效比(EER):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空调器进行制冷运行时,制冷量与有效输入功率之比,其值用KW/KW表示。

性能系数(COP):在额定工况(高温)和规定条件下,空调器进行热泵制热运行时,制热量与有效输入功率之比,其值用KW/KW 表示。

输入功率(KW):机组总的消耗功率,包括压缩机、电机、控制系统发热、压缩机加热带等所有部件的消耗功率总和。

三、中央空调产品分类水系统室外机一般称为冷热水机组,室内机一般称为风机盘管,通过水管连接。

(室外机压缩冷媒,冷媒再去与水换热,产生冷/ 热水,用水泵将水送入每个室内机,室内空气与水换热达到温度调节的目的。

风管系统室外机通过冷媒管与一台风管式室内机连接,风管式内机统一处理室内空气,然后通过风管把处理过的空气送入每个房间。

冷媒系统冷媒系统室外机通过冷媒管 ( 一般是铜管 ) 与多台室内机连接,每个房间的内机均为冷媒与空气直接换热。

( 室外机对冷媒进行压缩,然后冷媒通过铜管被输送到室内机,在室内机处冷媒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 ) 风冷与水冷冷水机组有风冷和水冷之分,其实就是冷却方式的差异。

制冷原理与装置-制冷设备

制冷原理与装置-制冷设备

制冷装置热交换设备的结构
第二节 制冷装置的换热设备
水冷式冷凝器 工作原理:用水作为冷却介质,带走制冷剂冷凝时放出的热量。
(一)冷凝器
特点:水在管内流动,制冷剂蒸气在管外凝结。 壳管式冷凝器的形式及适用场合: 立式壳管式冷凝器,适用于大型氨制冷装置;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普遍使用大、中型氨或氟利昂制冷装置中。
干式壳管式蒸发器的特点是:
墙排管 顶排管 搁架式排管
冷却空气的干式蒸发器: 冷却自由运动空气的蒸发器:
2)冷却强制流动空气的蒸发器(又称冷风机):
套片管
管:φ7~16mm紫铜管
管间距:25mm~35mm
翅片:铝箔,
δ=0.1~0.4mm
翅片间距:2~4mm
风速:2.5~3.5m/s
传热系数:
节流机构的种类: 手动调节的节流机构 用液位调节的节流机构 用蒸汽过热度调节的节流机构 用电子脉冲调节的节流机构 不调节的节流机构 手动膨胀阀 手动调节的节流机构:一般称做手动节流阀。以手动方式调整阀孔的流通面积来改变向蒸发器的供液量,其结构与一般手动阀门相似。多用于氨制冷装置。
02
对于制冷剂液体主要在高压侧(冷凝器或高压贮液器)的制冷机,采用高压浮球阀。它的浮球感受冷凝器或高压贮液器的液位。当液位升高时,阀开大,增大蒸发器供液量;当液位降低时,阀关小,减少供液量。
水冷冷凝器计算举例
例:现有一台配用612.5FG压缩机的冷水机组,制冷剂为R22。额定工况t0=2℃,冷凝温度tk=40℃,冷却水进口温度tw1=31℃,制冷量Q0=340KW,试为该机组设计一台卧式水冷冷凝器。
01
02
03
04
05
例:制冷量Q0=2.8KW,空气的进口参数:干球温度t1=27℃,

制冷知识基础

制冷知识基础

制冷知识基础制冷是指将物体的温度降低到低于周围环境温度的过程。

制冷技术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和保鲜的食品。

本文将从制冷原理、制冷剂、制冷循环和制冷设备等方面介绍制冷知识的基础内容。

一、制冷原理制冷原理基于热力学的第一和第二定律。

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守恒,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使得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

而第二定律则说明热量自然向低温传递的趋势,即热量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利用这些原理,制冷系统可以将热量从室内或食品中移除,使其温度降低。

二、制冷剂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用于传递热量的介质。

常见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丙烷等。

制冷剂具有低沸点和高蒸发潜热的特性,可以在低温下蒸发吸收热量,然后在高温下冷凝释放热量。

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循环流动,起到传递热量的作用。

三、制冷循环制冷循环是制冷系统中的核心部分,通过循环流动的制冷剂实现热量的传递。

常见的制冷循环有蒸发冷凝循环和吸收制冷循环。

蒸发冷凝循环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组成,通过制冷剂的蒸发和冷凝来实现热量的传递。

吸收制冷循环则利用制冷剂和吸收剂的吸收和析出来实现热量的传递。

四、制冷设备制冷设备是实现制冷过程的关键装置。

常见的制冷设备包括冰箱、空调和冷库等。

冰箱利用制冷循环原理,将室内的热量传递到冷凝器外,使冷藏室内温度降低。

空调则通过循环流动的制冷剂将室内的热量带走,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冷库则利用制冷设备将空间内的温度降低到低于周围环境温度,用于食品的储存和保鲜。

五、制冷效率制冷效率是衡量制冷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

制冷效率通常用COP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来表示,即单位制冷量所需的功率。

COP越高,表示制冷设备的能效越高。

提高制冷效率可以通过优化制冷循环、选择高效制冷剂和改进设备设计等方式来实现。

六、制冷系统的应用制冷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家用制冷设备如冰箱、空调等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和新鲜的食品。

制冷技术入门知识点总结

制冷技术入门知识点总结

制冷技术入门知识点总结一、基本原理1. 制冷效应制冷效应是指通过外界的助力,把热能从低温的物体或物体的低温部分转移到高温的物体或物体的高温部分的现象。

在自然界中,有几种使物体变凉的方法,如蒸汽凝结、蒸发冷却、压缩膨胀等,就是其中的一些例子。

2. 理想制冷循环制冷循环是制冷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由四个基本过程组成: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

这些过程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进行,从而实现将热量从低温的物体或系统中移开的目的。

二、常见制冷设备1. 制冰机制冰机是一种常见的制冷设备,它是用来冻结水或其它液体的设备,将液体冷冻成固体状态,从而实现冷却的目的。

2. 冰箱冰箱是一种家庭电器,用于储藏食物和保鲜食物。

它通过制冷剂的循环往复运动,将室内的热量带走,从而实现室内温度的降低。

3. 空调空调是一种用于调节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的设备。

它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等部件,配合制冷剂循环工作的方式,将室内的热量转移到室外,从而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4. 制冷舱制冷舱是一种用于运输食品、药品、化工品等易变质品的车辆或设备,它通过制冷系统的工作方式,将舱内的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实现货物的保鲜和保质。

三、制冷剂1. 制冷剂的选择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起着传递热量和吸收热量作用的物质。

常见的制冷剂有氨、氯氟烃等。

在选择制冷剂时,需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性能等因素。

2. 制冷剂的循环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循环起到传热、吸热的作用,是制冷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关键部件。

一般来说,制冷剂需要具备一定的蒸汽压、凝固点等性能参数,才能满足制冷系统的工作要求。

四、制冷系统1. 制冷系统的组成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等部件组成。

这些部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工作,通过制冷剂的循环,实现对物体或系统的制冷效果。

2. 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缩机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然后通过冷凝器散热,将制冷剂冷却成液体,再通过膨胀阀降压并将制冷剂喷射到蒸发器中,实现对空气或物体的制冷效果。

制冷知识点总结

制冷知识点总结

制冷知识点总结制冷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在保鲜、储存、交通运输、医药、化工、航天和军工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制冷技术不仅可以让人们在炎热的夏天享受清凉舒适的环境,也能有效保障食品、医药等物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资源的日益枯竭,制冷技术的能耗和环保问题也备受关注。

因此,对制冷知识的深入了解和掌握对于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基本原理、常见制冷设备、能源利用、环保等方面进行制冷知识点的总结,并给出一些案例和实践应用。

一、制冷基本原理1. 制冷循环制冷循环是一种通过不断循环流动的化学药剂将热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技术。

在制冷循环中,常用的介质包括制冷剂、空气、水等。

制冷循环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等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其中,蒸发器是用于吸收外部热量的部件,压缩机是用于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的设备,冷凝器则是用于散热的部件,膨胀阀则是用于降低制冷剂压力和温度的部件。

2. 制冷剂的选择制冷剂是制冷循环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负责在制冷循环中循环流动,完成热量转移的任务。

制冷剂应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如低沸点、低凝点、不易燃烧、不易爆炸和对环境友好等特点。

常见的制冷剂包括氨、氟利昂、丙酮、氟化碳等。

3. 制冷循环中的热力学原理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原理主要是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热量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因此需要通过外力的作用才能完成。

而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是自然流动的,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不会反向流动。

通过这些热力学原理,制冷循环可以实现对热量的转移和控制。

4. 制冷循环中的熵增原理在制冷循环中,熵增原理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

熵是热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反映的是系统的混乱度和无序度。

根据熵增原理,任何一个封闭系统中,熵都会不可逆地增大。

在制冷循环中,通过控制系统的混乱度和无序度,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热量的转移和控制。

制冷原理及设备

制冷原理及设备

制冷原理及设备
制冷原理是通过物质的相变过程实现的,主要涉及到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等设备。

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然后将高温高压气体传递给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制冷剂散发热量,从而被冷凝成高压液体。

接下来,高压液体通过节流装置进入蒸发器,此时制冷剂压力骤降,变成低压液体。

低压液体在蒸发器中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从而蒸发成低温低压气体。

最后,低温低压气体再次被吸入压缩机,形成一个循环。

制冷设备主要包括家用空调、商用冷柜、制冷车及工业冷机等。

家用空调通过制冷循环过程,将室内的热量排出室外,以保持室内的舒适温度。

商用冷柜则利用制冷循环原理,将室内热量吸收,将食品、药物等物品保持在低温状态,以延长其保存期限。

制冷车主要通过冷藏或冷冻方式,将货物保持在特定的温度区间内,确保货物的质量和新鲜度。

工业冷机则多用于工业制冷领域,包括化工、电子、食品等行业,满足不同领域对温度的要求。

总之,制冷原理是通过物质相变和制冷循环工作原理实现的,它在很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人们提供了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更好的储存和运输条件。

制冷原理与设备

制冷原理与设备

制冷原理与设备
制冷原理是利用热力学原理,通过吸热和排热的方式实现物体的降温。

制冷设备利用制冷剂的循环运动和相变过程,将热量从一个特定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从而降低后者的温度。

制冷设备通常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等核心部件组成。

制冷原理中的压缩机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压缩机的作用,制冷剂在高压下变得非常热,并将此热量转移到冷凝器中。

冷凝器通常是一个管道,制冷剂在其中经历了冷却和凝结过程。

冷凝过程中,制冷剂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温度暴降,从而使制冷装置一侧的温度显著降低。

冷凝后的制冷剂通过节流阀进入蒸发器,此时压力骤然下降,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的状态,从而吸收周围的热量并蒸发。

这个过程使蒸发器内的温度急剧下降,为制冷物体提供了冷却效果。

完成蒸发后,制冷剂再次进入压缩机,循环往复,不断实现吸热和排热的循环,从而持续降低目标区域的温度。

除了核心组件外,制冷设备还需要其他辅助部件,如冷却风扇、蓄冰槽等,以提高制冷效果。

冷却风扇能够加快散热速度,使冷凝器更加高效地散热。

蓄冰槽可以储存大量冰块,通过对热量的吸收将温度降低到更低的程度。

总结来说,制冷原理是通过循环往复的制冷剂流动和相变过程,实现对目标区域温度的降低。

制冷设备的核心部件是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通过它们的协同作用,制冷设备能
够实现快速的降温效果。

辅助部件如冷却风扇和蓄冰槽可以增强制冷效果。

制冷原理与设备

制冷原理与设备

制冷原理与设备制冷: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将某物体或流体冷却,使其温度降到环境温度以下,并保持这个低温。

制冷方法有四种:液体气化制冷、气体膨胀制冷、涡流管制冷和热电制冷。

液体气化制冷循环:由工质低压下汽化、蒸气升压、高压气液化和高压液体降压四个基本过程组成。

蒸气压缩式、吸收式、蒸气喷射式制冷都属于液体气化制冷。

以机械能或电能为补偿的:蒸气压缩式、热电制冷式制冷机以热能为补偿的:吸收式、蒸气喷射式、吸附式制冷机饱和状态:当液体处在密闭容器内时,若容器内除了液体及液体本身的蒸气外不存在任何其他气体,那么液体和蒸汽在某一压力下将达到平衡,这种状态称饱和状态。

汽化潜热:液体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该热量称为汽化潜热制冷系数、热力系数(性能系数COP)热力完善度压缩机:节流阀;蒸发器;冷凝器;过冷:制冷剂液体的温度低于同一压力下饱和状态的温度称为过冷。

两者之差称为过冷度。

制冷剂液体离开冷凝器进入节流阀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的过冷度。

过冷总是有利的。

过热:制冷剂液体的温度高于同一压力下饱和状态的温度称为过热。

两者之差称为过热度。

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其中完全蒸发后人然要继续吸收一部分热量,这样,在他到达压缩机之前就处于过热状态。

有害过热和有效过热。

氨不宜采用过高的过热度,吸入蒸气的过热会对往复式压缩机的容积效率有所改善,所以,对氨而言,也希望有5 C左右的过热度闪发蒸气:液体节流产生的蒸气是饱和蒸气,又称闪发蒸气,以区别于加热液体后产生的饱和蒸气。

制冷★制冷: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将某物体或流体冷却,使其温度降到环境温度以下,并保持这个低温。

◆制冷方法有四种:液体气化制冷、气体膨胀制冷、涡流管制冷和热电制冷。

★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蒸汽压缩式制冷属于液体汽化制冷方式。

液体汽化制冷循环由工质低压下汽化、蒸汽升压、高压气液化和高压液体江亚四个基本过程组成。

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组成,用管道将其连成一个封闭的系统。

制冷原理及设备

制冷原理及设备
• 通常使用制冷剂为氟利 昂以及氨等
空调设备
• 在车辆和建筑物内用于 改善空气质量和温度
• 常用制冷剂包括R-22、 R-410A和R-404A等
冷冻设备
• 用于冻结食品和医药等 物品,常见于餐饮业和
• 制常药用业制冷剂包括氨和二 氧化碳等
冷冻技术应用领域
1
食品加工
食品加工行业需要大规模的冷冻技术,以冷冻或冷藏肉类、蛋类、奶制品等
3
新方法和新科技
科技进步将推动制冷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例如,磁性制冷、医用降温等新技术的 出现将为未来的制冷技术提供更多的方法。
制冷循环流程
1 蒸发器
液态冷媒进入蒸发器时,它吸收周围环境的 热量,并转化为蒸气。
2 压缩机
蒸发器的蒸汽通过压缩机压缩为高温、高压 气体。
3 冷凝器
高温气体通过冷凝器时,散发热量并冷却为 液态冷媒。
4 节流阀
液态冷媒通过节流阀时,压力降低,温度下 降,再次转化为蒸汽形态。
常见的制冷设备
冷藏设备
• 用于冷藏食品或医药品, 常见于超市或药房
能效比
能源效率等级和评估标准指导选择制冷设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关键因素。
定期维护
设备一旦安装使用,就需要定期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扩大使用寿命以及减少维护次数。
节能环保的制冷技术
低温摄氏度制冷
按摩行业利用恒温提供服务,采 用低温摄氏度制冷,也能保存和 娱乐身体和心灵。
高温工作液制冷
高温工作液加热传统制冷环境使 温室气体比含水量比其他液体更 高,可以有效地减缓对全球变暖 的影响。
2
医疗保健
在制药和保健领域,冷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药、血液储存等领域
3

制冷系统原理及基础知识

制冷系统原理及基础知识

工作原理
蒸发冷凝循环系统,压缩机,冷凝器,制冷剂, 蒸发器,扩散阀
基础知识
选择制冷剂,能效比与能源消耗,维护和保养, 常见故障和解决方法
制冷系统原理及基础知识
工作原理 基础知识
蒸发冷凝循环系统 压缩机 冷凝器 制冷剂 蒸发器 扩散阀
选择制冷剂 能效比与能源消耗 维护和保养 常见故障和解决方法
制冷系统原理及基础知识
制冷系统原理及基础知识
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蒸发冷凝循 环系统。还将探讨制冷剂的选择、能效比与能源消耗以及制冷系统的维护和 保养。让我们开始吧!
工作原理
1 蒸发冷凝循环系统
制冷系统的核心是蒸发冷凝循环系统,通过 制冷剂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循环流动来实 现制冷效果。
扩散阀
扩散阀控制制冷剂的流量,使其能够在蒸发器和冷 凝器之间形成合适的压力差。
制冷系统的运行原理
1
冷凝
2
高压气体通过冷凝器冷却成高压液体。
3
蒸发
4
低压制冷剂通过蒸发器吸热变成低压蒸 发汽体。
压缩
压缩机将低压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压气 体。
膨胀
高压液体通过扩散阀过渡到低压状态, 形成低压制冷剂。
制冷系统原理及基础知识
2 压缩机
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关键组件,负责将制冷 剂压缩成高压气态,使其能够释放热量。
3 冷凝器
冷凝器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冷却成 液体,释放热量到外部环境。
4 制冷剂
制冷剂是用于传递热量的介质,常见的制冷 剂包括氟利昂和氨气等。
基础知识
1 制冷剂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制冷剂对于制冷系统的性能和环 保性都非常重要。
1

制冷原理及相关设备

制冷原理及相关设备

制冷原理及相关设备一、制冷原理制冷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物理过程,将热量从低温环境中吸收,然后传递到高温环境中,从而实现将物体的温度降低的过程。

制冷原理的基础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的增加原理。

1. 压缩式制冷系统压缩式制冷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制冷方式。

它由四个主要组件组成: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

•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吸入,经过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然后将高温高压的气体排出。

•冷凝器: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放入冷凝器,通过流体或空气传热的方式,使其冷却并转化为高压液体。

•膨胀阀:控制高压液体制冷剂流量的阀门,将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放到低温低压区域,使其蒸发。

•蒸发器: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蒸发为制冷剂气体,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从而使环境温度下降。

2. 蒸发冷却原理蒸发冷却原理是利用液体蒸发时吸热的特性,通过蒸发剂的蒸发过程将周围环境的热量吸收,从而实现降低温度的目的。

蒸发冷却主要应用于一些小型空间或个人使用的冷却设备,如家用空调、冷风扇等。

二、相关设备1. 空调空调是一种常见的制冷设备,主要通过压缩式制冷系统实现室内温度的控制。

空调由室内机和室外机两部分组成。

•室内机:包括蒸发器和风扇,通过蒸发器吸收室内热量并通过风扇对室内空气进行循环,从而降低室内温度。

•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和冷凝器,通过压缩机将室内吸入的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放入冷凝器冷却并转化为高压液体。

2. 制冷冰箱制冷冰箱利用压缩式制冷系统实现食物和饮料的冷藏和冷冻。

它包括一个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工作原理与空调类似。

•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吸入并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冷凝器,通过传热的方式将热量散发到周围环境。

•高压液体进入膨胀阀膨胀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进入蒸发器。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食物和饮料的热量,使其冷藏和冷冻。

3. 制冷车载冰箱制冷车载冰箱是一种特殊的冰箱,用于在车辆中保持食物和饮料的冷藏和冷冻。

制冷行业的知识点总结

制冷行业的知识点总结

制冷行业的知识点总结一、制冷原理1. 制冷循环制冷循环是制冷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循环压缩和膨胀工质,使其在不同压力下发生相变,从而吸收或释放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

2. 制冷剂制冷剂是制冷循环中的介质,主要分为氨、三氟甲烷、丙烷等多种气态和液态制冷剂。

不同的制冷剂适用于不同的制冷系统,具有不同的工作性能和环保性能。

3. 制冷循环的组成制冷循环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组成,通过这些组件完成了制冷剂的循环压缩和膨胀过程,实现了制冷效果。

二、制冷设备1. 压缩式制冷系统压缩式制冷系统采用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散发热量,使其冷凝成液体,再由膨胀阀进入蒸发器释放热量,完成制冷循环过程。

2. 吸收式制冷系统吸收式制冷系统采用吸收剂和制冷剂的相互吸收来完成制冷循环过程,通过加热使吸收剂从溶液中释放制冷剂,再通过冷却使制冷剂冷却成液体,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3. 蒸发器蒸发器是制冷设备中的重要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制冷剂从液态转化为气态,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实现降温效果。

4. 冷却剂冷却剂是制冷设备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其常见种类包括制冷水、制冷油、制冷气等,通过循环运行实现散热效果。

三、制冷系统1. 商用制冷系统商用制冷系统主要应用于商业场所如超市、酒店、餐馆等,其主要特点是制冷量较大、运行稳定性好、散热效果好等。

2. 家用制冷系统家用制冷系统主要应用于家庭生活中,主要包括冰箱、空调等,其主要特点是制冷量适中、外形美观、节能环保等。

3. 工业制冷系统工业制冷系统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主要包括制冷塔、冷却水箱等,其主要特点是制冷量大、运行稳定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等。

四、制冷技术1. 制冷量计算制冷量是制冷系统的核心参数之一,它是指制冷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热量的能力。

计算制冷量需要考虑到环境温度、制冷剂种类、制冷循环方式等多个因素。

2. 温度控制温度控制是制冷技术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合理设置制冷系统的温度控制参数,可以实现对环境温度的精准控制,满足不同场合的制冷需求。

制冷原理与制冷设备

制冷原理与制冷设备

制冷原理与制冷设备制冷是一种将热能从一个空间移动到另一个空间的过程,使得被冷却的空间温度下降,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热量的传递和排除,将空间中的热能转移出去。

在现代社会中,制冷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工业等各个领域,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本文将介绍制冷的基本原理以及常见的制冷设备。

一、制冷原理1. 蒸发冷却原理蒸发冷却是一种常见的制冷原理,它利用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的特性来降低空间的温度。

当液体处于低压环境下,其分子将从液态转化为气态,吸收周围的热量。

这个过程中,液体的温度将下降,从而使得周围的空气或物体的温度也随之下降。

通过控制蒸发的速率和循环系统的设计,可以实现对空间温度的制冷效果。

2. 压缩机制冷原理压缩机制冷是一种常用的制冷原理,它主要通过物质的压缩和膨胀来实现制冷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经过压缩机被压缩成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释放热量,使制冷剂转化为液体。

接着,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在蒸发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从而降低空间的温度。

二、常见的制冷设备空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商业场所的制冷设备。

它通过利用压缩机制冷原理将热量转移到室外,使得室内的空气温度下降。

空调设备由室内机和室外机组成,室内机通过冷凝器释放热量,室外机通过蒸发器吸收热量,实现制冷效果。

现代空调设备还具备除湿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

2. 冰箱冰箱是一种常见的家用制冷设备,它主要通过蒸发冷却原理来实现制冷效果。

冰箱内部有一个蒸发器,冷冻剂在其中蒸发吸热,使得冰箱内部的温度下降。

通过调节压缩机的工作状态和控制器的温度设定,可以实现冷藏和冷冻功能,保持食物的新鲜和品质。

3. 制冷车制冷车是一种用于运输食品、医药等易受温度影响的物品的专用车辆。

它通常配备有制冷设备和保温材料,可以在运输过程中保持物品的低温状态。

制冷车主要通过压缩机制冷原理来实现制冷效果,将车内的热量排出,实现对物品温度的控制。

4. 工业制冷设备工业制冷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电子等领域。

制冷设备的知识点总结

制冷设备的知识点总结

制冷设备的知识点总结制冷设备是用于降低物体温度的设备,主要用于工业、商业和家庭等场合。

制冷设备的种类繁多,有冰箱、冷柜、空调、冷库等。

在现代社会中,制冷设备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对于食品保鲜、气候调节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对制冷设备的基本原理、种类和应用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制冷设备。

一、制冷设备的基本原理制冷设备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物质的相变过程来吸收热量,从而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

常见的制冷原理包括蒸发冷却、压缩冷凝和吸收式制冷等。

1. 蒸发冷却蒸发冷却是利用液体蒸发时吸收热量的性质来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

当液体蒸发时,其表面温度会下降,从而吸收周围的热量导致环境温度下降。

这种原理常用于冰箱、冷柜等制冷设备中,通过控制液体的蒸发来实现制冷效果。

2. 压缩冷凝压缩冷凝是利用气体在压缩和膨胀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来实现制冷。

当气体被压缩时,其分子活动增加导致温度升高;而在膨胀时,气体吸收了周围的热量使得温度下降。

这种原理常用于空调和制冷设备中,通过压缩和膨胀气体来实现制冷效果。

3. 吸收式制冷吸收式制冷是利用溶液在溶解和析出过程中的热量吸收和释放来实现制冷。

这种原理常用于吸收式冰箱和制冷设备中,通过控制溶液的浓度变化来实现制冷效果。

以上这些制冷原理都是利用物质的相变过程来降低温度,是制冷设备实现制冷效果的基本原理。

二、制冷设备的种类制冷设备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种类。

主要包括冰箱、冷柜、空调、冷库等。

1. 冰箱冰箱是一种用于食品保鲜和冷藏的制冷设备,主要通过压缩冷凝和蒸发冷却原理来实现制冷效果。

冰箱内部通常设有冷凝管和蒸发管,通过压缩机和蒸发器来实现制冷效果,并且具有温度控制功能。

现代化的冰箱通常还具有制冷快速、融霜、保鲜等功能,对于日常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冷柜冷柜是一种用于商业和工业场所的制冷设备,主要用于存储和展示食品。

冷柜通常比冰箱体积大,制冷效果更好,适用于超市、餐饮等场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冷原理与设备详细知识点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制冷原理与设备复习题绪论一、填空:1、人工制冷温度范围的划分为:环境温度~-为普通冷冻;-℃~℃为低温冷冻;℃~接近0k为超低温冷冻。

2、人工制冷的方法包括(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几种。

3、蒸汽制冷包括(单级压缩蒸气制冷)(两级压缩蒸气制冷)(复叠式制冷循环)三种。

二、名词解释:人工制冷;制冷;制冷循环;热泵循环;制冷装置;制冷剂。

1. 人工制冷:用人工的方法,利用一定的机器设备,借助于消耗一定的能量不断将热量由低温物体转移给高温物体的连续过程。

2.制冷: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空间或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环境介质的过程称为制冷。

3.制冷循环: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所经历的一系列热力过程总称为制冷循环4.热泵循环:从环境介质中吸收热量,并将其转移给高于环境温度的加热对象的过程。

5.制冷装置:制冷机与消耗能量的设备结合在一起。

6.制冷剂:制冷机使用的工作介质。

三、问答:制冷原理与设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制冷原理的主要内容:1.从热力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制冷循环的理论和应用;2.介绍制冷剂、载冷剂及润滑油等的性质及应用。

3.介绍制冷机器、换热器、各种辅助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作用、型号表示等。

第一章制冷的热力学基础一、填空:1、lp-h图上有_压强_、_温度_、_比焓_、__比熵_、_干度_、比体积_六个状态参数。

2、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压缩机__、__蒸发器_、_节流阀、_冷凝器___几大件组成。

3、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绝热压缩、_等压吸热_、_等压放热_、__绝热节流_几个过程组成。

4、在制冷技术范围内常用的制冷方法有_相变制冷_、__气体绝热膨胀制冷_、_气体涡流制冷_、_热电制冷_几种。

5、气体膨胀有__高压气体经膨胀机膨胀_、_气体经节流阀膨胀_、_绝热放气制冷三种形式。

6、实际气体节流会产生零效应_、热效应_、冷效应_三种效应。

制冷是应用气体节流的_冷_效应。

理想气体节流后温度_不变_。

二、名词解释: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制冷系数;热力完善度;热力系数;洛伦兹循环;逆向卡诺循环;1.相变制冷:利用液体在低温下的蒸发过程或固体在低温下的融化或升华过程从被冷却的物体吸取热量以制取冷量。

2.气体绝热膨胀制冷:高压气体经绝热膨胀以达到低温,并利用膨胀后的气体在低压下的复热过程来制冷3.气体涡流制冷:高压气体经涡流管膨胀后即可分离为热、冷两股气流,利用冷气流的复热过程即可制冷。

4.热电制冷:令直流电通过半导体热电堆,即可在一段产生冷效应,在另一端产生热效应。

5制冷系数:消耗单位功所获得的制冷量的值,称为制冷系数。

ε=q。

/w。

6.热力完善度:实际循环的制冷系数与工作于相同温度范围内的逆向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之比。

其值恒小于1。

7.热力系数:获得的制冷量与消耗的热量之比。

用ζ0表示8.洛仑兹循环:在热源温度变化的条件下,由两个和热源之间无温差的热交换过程及两个等熵过程组成的逆向可逆循环是消耗功最小的循环,即制冷系数最高的循环。

9.逆向卡诺循环:当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温度不变时,具有两个可逆的等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的绝热过程组成的逆向循环,称为逆向卡诺循环三、问答:1、分析高低温热源温度变化对逆向卡诺循环制冷系数的影响。

答:制冷系数与低温热源的温度成正比,与高低温热源的温差成反比。

当高低温热源的温度一定时,制冷系数为定值。

制冷系数与制冷剂的性质无关。

2、比较制冷系数和热力完善度的异同。

答:制冷系数与热力完善度的异同:1.两者同为衡量制冷循环经济性的指标;2.两者定义不同。

制冷系数为制冷循环总的制冷量与所消耗的总功之比。

热力完善度为实际循环的制冷系数与工作于相同温度范围内的逆向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之比。

3.两者的作用不同。

制冷系数只能用于衡量两个工作于相同温度范围内的制冷循环的经济性,热力完善度可用于衡量两个工作于不同温度范围内的制冷循环的经济性。

4.两者的数值不同。

制冷系数一般大于1,热力完善度恒小于1。

3、热泵循环与制冷循环有哪些区别答:热泵循环与制冷循环的区别:1.两者的目的不同。

热泵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温(制热),也就是着眼于放热至高温热源;制冷机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低温(制冷),也就是着眼于从低温热源吸热。

2.两者的工作温区往往有所不同。

由于两者的目的不同,热泵是将环境作为低温热源,而制冷机是将环境作为高温热源。

对于同一环境温度来说,热泵的工作温区明显高于制冷机。

4、洛伦兹循环的制冷系数如何表示答: 所以洛伦兹循环的制冷系数等于一个以放热平均温度Tm 和以吸热平均温度TO 为高低温热源的逆向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

5、分析热能驱动的制冷循环的热效率。

aoiod om i bak om omi oicdTdsq T q q T T T ds Tdsε===---⎰⎰⎰答:o o H aoH a o Hq T T Tq T T Tζ⎛⎫⎛⎫-== ⎪⎪-⎝⎭⎝⎭通过输入热量制冷的可逆制冷机,其热力系数等于工作于Ta、T0之间的逆向卡诺循环制冷机的制冷系数与工作在 TH、Ta之间的正卡诺循环的热效率的乘积,由于后者小于1,因此:ζ0总是小于ε0。

第二章制冷剂、载冷剂及润滑油一、填空:1、氟里昂制冷剂的分子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命名规则是R________________。

2、按照氟里昂的分子组成,氟里昂制冷剂可分为(氯氟烃)、(氢氯氟烃)、(氢氟烃)三类。

其中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作用最大。

3、无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是R7(该无机物分子量的整数部分)。

4、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命名规则是R4()。

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命名规则是R5()。

5、制冷剂的安全性通常用(毒性)和(可燃性)表示,其安全分类共分为(6)个等级。

6、几种常用制冷剂的正常蒸发温度分别为:R717 ts=℃_R12 ts=℃;R22ts=℃;R718 ts=100℃;R13 ts=℃;R502 ts=℃;R507 ts=℃7、几种常用制冷剂与油的溶解性分别为:R717(几乎不溶解);R12(完全互溶);R22(部分溶解);R11_易溶与矿物油___;R13__不溶于矿物油___;R502(82℃以上与矿物油有较好的溶解性); R410A (不能与矿物油互溶);R407C(不能与矿物油互溶);R507(能容于聚酯类润滑油)。

8、润滑油按照其制造工艺可分为(天然矿物油)、(人工合成油) 两类。

二、名词解释:1、氟里昂制冷剂:饱和烃类的卤族衍生物。

2、共沸混合制冷剂: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纯制冷剂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具有共同的沸点一类制冷剂。

3、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露点、泡点;润滑油的絮凝点:三、问答:1、为下列制冷剂命名:(1)CCI2F2:R12 (2)CO2:R744 (3)C2H6:R170 (4)NH3:R717(5)CBrF3 :R13 (6)CHCIF2:R22 (7)CH4:R50 (8)C2H4:R150(9)H2O :R718 (10)C3H6 R2702、对制冷剂的要求有哪几方面答:1、热力学性质方面(1)在工作温度范围内,要有合适的压力和压力比。

即:PO>1at,PK不要过大。

(2)q0和qv要大。

(3)w和wv(单位容积功)小,循环效率高。

(4)t排不要太高,以免润滑油粘度降低、结焦及制冷剂分解。

2、迁移性质方面(1)粘度及密度要小,可使流动阻力减小,制冷剂流量减小。

(2)热导率3、物理化学性质方面(1)无毒,不燃烧,不爆炸,使用安全。

(2)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经得起蒸发和冷凝的循环变化,不变质,不与油发生反应,不腐蚀,高温下不分解。

(3)对大气环境无破坏作用,即不破坏臭氧层,无温室效应。

4、其它原料来源充足,制造工艺简单,价格便宜。

要大,可提高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减小换热面积。

3、简述对制冷剂热力学方面的要求。

(1)在工作温度范围内,要有合适的压力和压力比。

即:PO>1at,PK不要过大。

(2)q0和qv要大。

(3)w和wv(单位容积功)小,循环效率高。

(4)t排不要太高,以免润滑油粘度降低、结焦及制冷剂分解。

4、简述对制冷剂物理化学性质方面的要求。

(1)无毒,不燃烧,不爆炸,使用安全。

(2)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经得起蒸发和冷凝的循环变化,不变质,不与油发生反应,不腐蚀,高温下不分解。

(3)对大气环境无破坏作用,即不破坏臭氧层,无温室效应。

5、简述氨制冷剂的性质。

1)、热力参数t临=℃;t凝= ℃;ts= ℃。

温度和压力范围适中。

1at下,r=23343KJ/Kmol=1373KJ/Kg;qv标=2161KJ/m32)、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当氨蒸汽在空气中的容积浓度达到(~)%时,人在其中停留半小时即可中毒。

3)、有一定的燃烧性和爆炸性。

空气中的容积浓度达到(11~14)%时,即可点燃;达到(16~25)%时,可引起爆炸。

要求车间内工作区域氨蒸汽的浓度不大于L。

4)、能以任意比例与水相互溶解。

但其含水量不得超过%。

5)、与油溶解度很小。

6)、氨对钢、铁不起腐蚀作用,但当含有水分时,会腐蚀锌、铜、青铜及其它铜合金,磷青铜除外。

7)、不影响臭氧层,制造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容易获得。

6、简述氟里昂制冷剂的共同性质。

1)同种烃类的衍生物分子式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越少,其燃烧性和爆炸性越小;含氯原子的个数越少,其毒性及腐蚀性越小。

2)、腐蚀性与水作用会慢慢发生水解,腐蚀含镁量大于2%的镁、铝、锌合金。

3)、与水不溶。

4)、能溶解有机塑料及天然橡胶。

5)、绝热指数较氨小,t排低。

6)、无毒,但当空气中含量超过30%时,人在其中停留1小时会引起窒息。

7)、不太易燃,但遇到400℃以上的明火,也会点燃。

(R12会分解出有毒的光气)8)、无色无味,泄漏时不易被发现。

7、简述R600a的性质。

1)、热力参数ts=℃; t凝=-160 ℃;P临< P临R12。

一般压比>R12,qv < qvR12,t排< t排 R122)、毒性极低,但可燃,A3级,电气绝缘要求较高。

后被氟替代,但氟破坏环境,又采用R600a。

3)、与油互溶4)、与水溶解性极差5)、检漏应用专用的R600a检漏仪。

6)、ODP值及GWP值均为0,环保性能较好8、盐水对金属的腐蚀性如何常用的防腐措施有哪些1)、不能使溶液浓度太低,并尽量采用闭式循环。

2)、盐水溶液呈弱碱性时,其腐蚀性最小,(PH=时最小)应在盐水溶液中添加防腐剂,调整其PH值,使其呈弱碱性3、盐水溶液以纯净为最佳。

4、盐水溶液在一定的密度时,腐蚀性最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