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如何立意指导
千古文章意为本——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开头句
关键词句
对话句 结语句
例1、有人问巴西球王贝利:你最满意的进 球是哪一个,贝利答道:下一个。
这“下一个”三字掷地有声,既体现出永不满 足的进取精神,又蕴含着艺无止境,不断创新的哲 理,闪耀着人格、智慧、精神的光芒。抓住了这个 关键,审题到这样的程度,立意与命题还能成为问 题吗?
立意:永不满足 再接再厉
立意:好奇,往往是发明和创新的原动力
例3、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 很难捕获到它们。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 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 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 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但走过一段路后,如果是安 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猎人就是根据野兔 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 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 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立意: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的世界
从蜗牛角度:贪图安逸享乐必酿成苦果;越是看似不堪一 击的对手,越是不可掉以轻心。 从萤火虫角度:某些短处,有时恰是成功的利器。
学以致用
◆训练题7
鲜花感谢细雨:“是你把我滋润得这般俊俏, 这般美丽。” 细雨说道:“要感谢还得感谢春风妈妈,是 她让我这样做的。” 多么动听的语言,多么和谐的春天,只有经 历过严冬的人,才能感受到这景象的可爱。
上面材料的主旨是赞美荆棘鸟以顽强的精神唱 出最美的生命之歌。
从材料中的议论部分可这样立意: ①最美好的东西需要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 ②以生命作为代价,开出美丽的生命之花,也 是对生命的一种爱。
2、以果溯因法(因果分析法)——任 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 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 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 有效的方法。
2024届高考作文复习指导:如何审题立意+课件33张
开头句 结尾句 对话句 结语句
例1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
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 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 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 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 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 个!”
(一)一类卷:48~60分切合题意,能够从材料出发,概括提炼出“面对自身缺陷不 回避,直面不足”“运用智慧,灵活应变”“抓住关键,化解难题”“运用智慧,善于 思考”“思维开拓与创新”等紧扣材料中心的观点;能够立足自我,从“当今学子”这 一角度来写,考生身份特征明显,时代气息浓厚;结构严谨,材料丰富,论据充实,语 言表达有表现力。
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立意: • 1、因付出而重要(珍贵、不同寻常)|付出,
让你的收获更显珍贵 • 2、因为用心而美丽(独特、独一无二) • 3、美,只因自己用血汗浇灌过 • 4、有所倾注,才有所不同
多则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知识梳理
一、相同型
多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之处。
对策:求同法
其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 涵,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 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 意所在。
【材料】 1.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
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 能长到三寸来长。然而,将这 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 可以长到一尺长。
2.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 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 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 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 生存下来。
(四)四类卷:25~35分偏离题意,如写心灵美、读史、选择、技术等。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十大方法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十大方法一、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常见最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准确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会使所写文章切题又有深度。
写作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
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
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四个方法(二)一元多维-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写作指导大课堂
材料作文是指材料作文是提供与作文有关的材料、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按照提示和要求进行写作的命题方式。
在《(一)技巧指导》中已经精要地总结了材料作文的常见失误和审题方法。
这里便不赘述。
而材料作文的分类非常多样,有按内容分类的,有按类型的,有按形式的,这里按照关键词个数分类,可以分为一元二元三元等等,这里主要探讨一元多维的审题立意方法。
一、一元多维的含义“元”,元素;“维”,维度。
元素指的是材料中的关键词,有几个关键词就是几元。
维度指的是材料中的层次关系/维度层面,一般有几个层次关系/维度层面,就设置几个分论点(主体段),解读材料对我们文章结构的确立有很重要的作用。
2023年新课标高考I 卷就是这种一元多维型作文。
二、一元多维的审题1.抓取关键找出材料的中心句,并确定关键词。
2.分析关系划分材料层次,揭示材料围绕关键词阐述的维度层面/层次关系。
3.多个角度在基于材料的解读上,可以根据材料任务的要求,进行合理的联想与延申。
4.整体把握确定材料给出的前提/条件、或者情境,整体把握材料,不要片面抓取某个点。
三、例题示范(湖北腾云联盟8月开学考)“严肃”与“乐观”两个词看起来毫无关联,但“严肃的乐观主义”却是哲学领域一道重要命题。
“严肃的乐观主义”,是诠释人们面对艰难生活时的精神底色。
很多人在承认人生“荒谬”的同时,也在尽力而为地创造“对我而言”的意义和价值体系,并为自己的自由选择承担责任。
这,就是“严肃的乐观主义”。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任务一:技巧点拨1.抓取关键(1)材料的关键词是什么?严肃与乐观并列结构二元❌严肃的乐观主义偏正结构一元✔点拨:关键词,其实就是关键词语,意思就是对事物重要的部分,在一段时间内,能对事物起决定性作用。
其实就是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反复说明,反复阐述的,与主题有关的词语。
最新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审题技巧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通用
最新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审题技巧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通用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审题技巧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篇一审题就是对题目要求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准确领会其含意,把握写作方向和要求,切忌片面理解,顾此失彼,舍本逐末。
一篇文章在审题上站稳了,这篇文章的大方向就把握住了,写起来一般不会出太大问题。
一、审题的关键是准确审题首先要逐字逐句地把作文题全面、细致地读清楚,同时注意关键字词,把这些关键字词反复咀嚼并仔细揣摩,还要细读命题中的“要求”或“注意”,并把它们全都体现在文章当中。
考场上,怎样才能做到准确审题呢?审题的过程与构思作文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1.审清“标志”,确定文章体裁审题首先是确定文章体裁。
一般情况下,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体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语,就可以确定所给题目属于哪种体裁,应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2.审清要求,确定文章范围审题不仅要确定文章的体裁,还要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
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
3.审清“题眼”,确定写作重心审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定文章的重点,而确定文章重点的关键就是抓住“题眼”,比如关键词、重点句、暗示语等。
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
4.审清因素,确定文章内容有些作文命题所给因素较少,表意也比较概括宽泛,有的甚至抽象朦胧,这就给审题增加了难度。
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审清已知因素,并在已知因素上增加相关联的新的因素,就能准确地确定文章的写作内容,题旨就能清楚地显现出来,审题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
用“戴着镣铐跳舞”来形容考场作文可谓形象而熨帖。
这个比喻已经形象地告诉大家,考场作文是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它有自己的规则,不可能让你信马由缰、天马行空,因此,拿到题目后,务必三思而后行,切忌草草了事。
另一方面,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审题,使作文题意明确和观点鲜明,完全是能够做到的。
审题年年有,年年有跑题。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有时是因为考生的态度不够端正,缺少了一点耐心和细心。
新材料作文如何选准立意角度
4 8
中学教学参考f二 J旬) 2 0 . 总第 2 0 91 0 8期
口
. 中
么启示。由关键因素得出的道理或启示, 就是
由今 年高考作 文评分 细则 中提 到的 “ 中心 角 度” 而得出的立意 , 这种立意是最切合题意的 ;
因 把握不好角度, 立意出 现偏差, 导致作文被
打入低分之列 , 中不乏一些写作尖子生 。在 其 高考考场上 , 作为语文半壁江山的作文 如果
现这种问 , 题 无疑是令人极其痛心的。 因此, 新
材料作文的写作如何避免立意 出现偏差 , 切中 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去立意至关重要。 学生审读材料 出现偏差一般有三种情况 。 是断章取义 , 就如瞎子摸象 , 只见局部不顾 整体 , 没有全 面整体 地去把握材料 , 而是用材
一
隹
—I ‘
4 ! m"
由相关因素得出的道理或启示, 就是由今年高
考 作文评分 细则 中提 到的 “ 重要角度 ” 而得 出 的立意 , 这样的立意肯定是符合题意的。 以2 0年 的高考考题为例。 06 按照上 面的方 法, 可得 出这 样 的思考 过程 , 一 : 其 主角是 乌 鸦 ,主体事件是因羡慕 老鹰 而去学它抓山羊 ,
料中的某个情节去立意。 (6 如2(年全国高考题 ) )
/ 蔓
I 中, 的学生就从材料中的这么一个情节 卷 有 “ 于是乌鸦模 仿老鹰 的俯 冲姿势拼命练 习” 得 出“ 只有不畏艰苦才能练就本领 ” 这个观点。20 年的漫 07
的关键是它有高远 的 目标又有实际的行动 , 并 且尽 了 自己最大 的努力 , 启示 了人们要不 以成 败论英 雄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详解
材料作文意在让学生在原材料中提炼观点,如果不作引论, 不叙原材料,不分析原材料,习作观点横空出世,就会使 人摸不着头脑。因此每篇习作的开头即要求学生在简洁的 引论部分叙、析、评三结合。叙述原材料要简洁,侧重于 为习作者提炼观点服务。分析材料是关键,须鞭辟入里, 要为提炼观点作铺垫。提炼观点是全文的灵魂,要在分析 基础上水到渠成,且语言简要明确。
分析:结果——鲤鱼、鲫鱼、米虾、空白 追溯原因——井里捞鱼 空间不宽 水域狭窄 藏鱼不多
立意:到广阔的空间去撒网,方有丰硕的收获。
方法二:找关键词句法 材料四: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 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 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 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 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例3: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 分析:
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 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
材料作文的原材料多种多样,模式不同,要求不 同,学生应分类辨析,“对症下药”,扣题而写。 此其二。 材料可分三类:一类是材料情感意向决定了
习作的主题性质,如上文所述;一类是材料提供学生写 作的社会生活背景,让学生了解所写事情的性质、范畴; 一类是提供材料让学生质疑或反其道而行之进行写作。
如
有一则材料说王安石在某地见“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蕊” 两句诗,认为对方写错字造成错误,于是改成“明月当空 照,黄犬卧花荫”;其实,“明月”是当地的一种鸟, “黄犬”是一种小毛虫。材料说:“王安石没有调查,结 果弄错了作者的原意”。原材料本身的情感意向是批评王 安石的,但如果作文要求中写道:“是王安石改诗错误, 还是原诗有缺点?请你谈谈看法。”这时完全可以一反原 材料的意向,批评原诗用词的冷僻和表现的晦涩。
【高考写作指导】单则材料作文简易实用审题立意七招
综观全篇材料,重点和主要篇幅在后面的对比, 体育只是引出后文观点的一个比方。人的身体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强弱只是暂时的,后天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先天客观的形势。滥用 其强者会变弱,勤于锻炼者会变强,由此蕴含的第一层意思是后天 努力可以改变先天条件,这是自立,是人定胜天的自信。“生而强 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悲”,这是不认命不服输的自尊。 “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我生来就弱, 也许这是上天在暗示我要多加锻炼(深层义为后天的努力作为)让 我变强。这是逆境中不甘沉沦、强手面前不怕失败的自强。从这三 个层面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自尊、自信、自强,是面对强者不怕挑 战、面对困境敢于破局的志气和勇气。
• 二、抓关键句法
• 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兼有议论、表达观点)语句 及命题者的提示性语句,如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抓住这些关 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 步骤:
• 第一步阅读材料,按上述思路查找勾画关键词、句。
• 第二步以关键词语为中心话题进行联想扩展,确定立意。即“我”要写的东 西。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 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 多角度入手:
: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 向去考虑。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 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 审题的基本原则
即审题立意时要从材料整体出发,全面把握材料 的意旨。最忌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断章取义,脱离材料立意。
材料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角度可以 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读材料。(多人物、多 说法)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汇总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汇总一、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
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第三步:提出是什么/怎么做/为什么(中心论点-角度)
典题引路: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近年来有些低俗话语开始在一些校园流传。“日照香炉烤鸭店,鸡鸭鱼肉在眼前。口水流 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
无独有偶,无论在《水浒传》还是在《金瓶梅》里,都是一个地痞恶棍形象的西门庆, 眼下却成了“红人”。山东临清市推出“金瓶梅文化旅游区”招商项目,“西门庆院落”是 重点内容之一;山东阳谷县即将向游人开放的狮子楼旅游城扩建工程中,“西门庆府院”也 成为一大看点。
关键句就是首尾句。
首句:“苏东坡非常重视民间智慧,善于从调查研究中发现解决问 题的办法”。 尾句“苏东坡高兴地采纳了这个建,由此彻底解决了西湖水体淤 积的难题。”
命题人感情倾词句有:“非常重视”“善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深受百姓拥戴”“非常焦急”“赶 紧”“于是”“整治一新”“并未安心”“再次”“请教破解之道”“高兴 地采纳”“彻底解决”等。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联系实际,写一 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 0 0 字。
审材料 作文提供的材料共有三段话,第1 段和2 、3 段为总分关系。 第1 段,总说苏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方式方法——“非常重视民间智慧,善于从调查
三、整体把握,抓住关键: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整体把握: 全面理解材料,了解材料所涉及的对象和限制的范围,审题
时必须有整体观,切忌断章取义。 抓住关键: 阅读分析材料时能抓住关键词句,并做上标记,这些关键
词句往往是立意的角度。
审题立意的步骤:(从材料入手)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30张
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②要培养良好心 理素质。
七、互补完善法
材料 •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 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 方向。”
讲析
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 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 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 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 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 而又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 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 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 的人生之路。
2、材料: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邻居——一 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竟然发 现黄油的分量不足。以后,他定期称量, 每回都是这样。于是,面包师把农民告到 了法官那里。农民在法官面前辩解说: “面包师向我购买黄油的同时,我也一直 从他那里购买同样重量的面包,并且以他 的面包作为称黄油的砝码。如果我的砝码 不准,那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 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
• 讲析
• 《引狼逐鹿》:1、从材料中看,鹿和狼的关系, 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狼和鹿共处,相克相生, 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据此可立意为: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 亦如此,自然规律不可违。2、从鹿和周围自然生 活环境的关系看,鹿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 太安逸、舒适,于是体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的 介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 复了生机。可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八、提炼中心法(主旨领悟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 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 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 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 来立意。
高考议论文写作训练专题10:材料作文(议论文)审题立意五步法
材料作文(议论文)审题立意五步法【训练目的】学习材料作文(议论文)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
【写作指导】给材料作文除了能考查考生的语言功底、表达能力之外,还可以考查考生阅读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思想认识能力等。
总之,是全方位的考查。
因此,这种作文形式审题立意的难度比较大,成为作文过程中的难点所在。
一、审题立意五步法古人云:“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
又说:“故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也,即作者立意之本意也”。
古代先贤以“帅”、“主脑”为喻,形象地说明了文章中心的重要作用。
作文立意不准,则文不扣材,离题万里,满盘皆输。
因此,准确把握材料内涵,正确审题立意,乃是此种作文形式的关键一环。
那么,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该如何进行呢?具体说来,给材料作文(就议论文而言)的审题立意可分五步走。
(一)读材料给材料作文的依据是材料,因此对所给材料必须认真研读,准确把握内涵、中心。
因为所给材料的类型不同,把握材料中心的根据、方法也就有所不同。
如果材料是单一型(一则材料),可以根据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来把握中心。
例⑴:“一个赵国人牵了一匹马到集市上去卖,卖了三天,无人问津。
他找到伯乐,要伯乐围着他的马转三圈,然后离开。
离开时要三次回头看马。
如果伯乐这样做,他付给伯乐一天的工钱。
伯乐照着赵国人的话做了,马很快卖掉了,而且马价提高了十倍。
”文中的人物有卖马人、伯乐和买马人(未点明),但主要人物是卖马人。
中心事件是卖马人请伯乐帮忙,以好价钱卖掉了一匹劣马。
据此可以确定材料的中心是谴责那种不择手段欺骗别人,从而谋取私利的人。
有的材料属正反对比型,则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概括;但中心往往侧重表现在正面材料上,反面材料只起到对比、衬托的作用。
例⑵:“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三个和尚没水吃是因为不团结、不齐心;三个皮匠能顶诸葛亮是因为齐心协力。
正反对比,中心明显: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
作文立意
方法二: 方法二:异中求同
①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 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 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 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 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 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 小李第一次演讲, ②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 准备,但一走上台, 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 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 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 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练习:(二 练习:(二) :(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①“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宗璞《紫藤萝瀑布》 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宗璞《紫藤萝瀑布》)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 ②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 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冰心《谈生命》 (冰心《谈生命》) ③“生命不光有风和日丽 也有苦雨和凄风。 生命不光有风和日丽, ③“生命不光有风和日丽,也有苦雨和凄风。面 对风雨,我是阳春。用你的激情点燃生命的一把火, 后是阳春。用你的激情点燃生命的一把火,去迎 接生命的挑战。 高建群《感谢创伤》 接生命的挑战。”(高建群《感谢创伤》)
(三)上述三则材料的主要事件是名人参与慈善 公益事业,关键词是“慈善” 共同点是“ 公益事业,关键词是“慈善”,共同点是“名人 热心于慈善公益事业” 据此, 热心于慈善公益事业”。据此,可以形成下述若 干观点: 干观点: 慈善时尚化会是一种进步。 ①慈善时尚化会是一种进步。 构建和谐社会,我们需要相信爱。 ②构建和谐社会,我们需要相信爱。 奉献点滴爱,社会更和谐。 ③奉献点滴爱,社会更和谐。 奉献爱心,社会更和谐。 ④奉献爱心,社会更和谐。 要有感恩和回馈之心。 ⑤要有感恩和回馈之心。 用慈善行动来表达我们的爱。 ⑥用慈善行动来表达我们的爱。 让更多的人拥有对社会的爱和责任。 ⑦让更多的人拥有对社会的爱和责任。 做个慈善的人,让世界更美好。 ⑧做个慈善的人,让世界更美好。 拥有一颗慈善之心,生活将更丰盈。 ⑨拥有一颗慈善之心,生活将更丰盈。 慈善源于对生命的爱。 ⑩慈善源于对生命的爱。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大技巧:1、主旨领悟法,2、关键把握法,3、由果溯因法,4、寓意揭示法,五、细节切入法。
作为高考作文的题型样式,倘若不是事先已有接触、曾经操练的话,材料作文是最能考量考生的真实水准的。
因为在考你写作能力之前,首先考你的阅读能力,即对材料的理解、把握能力。
较之那种类似话题、内容宽泛、只要不超出范围主题完全可由作者自己掌控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基本能杜绝用所谓以往操练过的不变“经典”来应对万变考题的套题弊端。
然而面对材料作文,不少考生因未能真正吃透材料,熟练掌握审题立意、观点提炼的方法,时常造成所提炼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似是而非,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甚至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的重大失误——即使你的文章结构再严谨、论证再充分、事例再丰富、语言再优美,也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
可见,材料作文的观点提炼,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方能吃透材料,紧扣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呢?以下方法谨供参考。
一、主旨领悟法 这是材料作文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
示例 《华尔街日报》报道:海湾战争前夕,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国陆战队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帐篷里,待命的军舰上,美国的官兵正在争相研读中国的《孙子兵法》。
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子兵法》为陆战队官兵必读书。
综观材料,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官兵之所以学习中国的《孙子兵法》,是用以指导他们的战术,材料的主旨十分清晰,据此,可提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类的观点。
当然,这是显性的;从隐性看,外国人尚且如此重视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学习,那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则更应“重视祖国文化遗产的传承”,而这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深意。
二、关键把握法 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
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与写作指导
例2:①李时珍经过27年的调查研究,写成《本草 纲目》;②埃文利希发明了六零六药物,失败了605 次;③巴甫洛夫研究条件反射30年,才写出了《大脑 两半球机能讲义》;④马克思用14年时间才写成《资 本论》;⑤爱迪生发明电灯也经历了数百次失败。
审题分析:材料分别列举了五件事,但相互间都 存在着共性——伟人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是 因为他们都能认准目标后就坚持不懈,长期奋斗,不 怕失败。这个共性就是材料的中心内涵,也就是我们 要归纳的中心论点。
找关键词句: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 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 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 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 就更表现了他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
3、从辨明关系入手。
事物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 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 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辨明这些关系, 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审题方法一:找关键词句
抓关键词、句入手。有的材料为 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 词、句(开头、结尾、对话),抓住 这些关键词、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 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鞋匠的好奇
审
题
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
方 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
法 一 : 找 关 键 词
审
三性四清
题
的
原
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
则 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
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
几个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
4.析清含义: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 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 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 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精选6篇)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精选6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篇一【说明】本文系本人于20xx年XX月11日晚在“生成语文研究中心专题讲座”上的讲座稿之浓缩版。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趋向于选取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作为材料,要求考生“结合生活体验与思考”,对相关事件“表明态度,阐述看法”。
面对这些时事类材料作文,教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的指导呢以下我将结合自身在日常作文教学中的体会与做法——姑且大言不惭地说成是“现身说法”吧——以20xx年以来受《文道》杂志(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广东《少男少女》杂志社编辑出版)“时新素材·热点追踪”栏目和《作文合唱团·鲜素材》杂志(江苏人民出版社)“直播新素材·时事聚焦”栏目之约所写的时事评论类文章(截取片段),略谈拙见。
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有应该肯定、值得褒扬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或者同一件事情,既有值得褒扬之处,又有应当贬抑之处,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会有不同的见解。
在命题上,此类材料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要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当然,在考场上为了提升作文分数,应尽量选取最佳的角度来立意;应避免模棱两可的“擦边球”式立意。
或者,也可以从二至三个方面来立意,但一定要注意行文时呈现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因果关系等,不可前后自相矛盾。
其实,时评类文章的审题立意和观点陈述最能体现高考考纲在写作“发展等级”中“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有启发作用”的能力要求。
教师可以围绕这些能力要求指导学生对时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构思行文。
以下从四个方面举例说明。
一.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知道,很多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特别是当前一些新生事物,更是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单则材料作文立意方法指导
单那么材料作文立意方法指导一.由果溯因法任何事物的产生、开展和变化,都有一定的原因,因此从材料的结果出发,寻找其原因,然后从原因入手进展分析立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1]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到家,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
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
刚要切,爸爸赶忙喊道:“切错了!切错了!〞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道:“爸爸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那么的五角星。
结果:是小孩子切苹果发现了规那么的五角星图案。
原因:是小孩子没有按常规竖切而是横切苹果。
立意: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演练:1.[2006年全国卷〔乙卷〕]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
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得意呀!〞结果:乌鸦没有捉到山羊,自己反而被牧羊人抓住了。
原因:乌鸦模仿老鹰,想往上飞,可是自己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
立意:2.[2008年全国卷2]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
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
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
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
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查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平安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
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
结果:原因:立意:二.抓主体立意法新材料作文允许学生自主确定角度,进展立意,但角度的选取又成为学生的一个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作文如何立意指导
一、有主旨句的材料作文题
有的材料作文题,在所给材料中,命题人会设置具有提示作用的主旨句,明确写作的核心话题,提示考生立意的方向。
这类材料作文题,与话题作文有相近之处,不妨称为话题式材料作文题。
面对这类材料作文题,考生要抓住材料中的主旨句,围绕主旨句立意。
“童话大王”郑渊洁去参加笔会,有位作家在发言时,大谈自己读了很多书,此人在说完一位外国作家的书后,问郑渊洁:“你知道这本书吗?”郑渊洁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
世界那么大,知识那么多,谁都不可能全知道。
说“不知道”体现了一种态度、一种品质、一种精神、一种胸怀…
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悟,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019年山东青岛市中考材料作文题)
这道材料作文题中的材料分两段。
第一段叙述了一件事,第二段对所述事件进行评析,指出“说‘不知道体现了一种态度、一种品质、一种精神、一种胸怀……”。
这句话就是材料中的主旨句,提示了写作立意的方向,即“说‘不知道”表现出的品格和胸怀。
考生要围绕这句话来立意,不可偏离。
可据此确定“说‘不知道”体现诚实、实事求是、有自知之明等主题,然后选择恰当的文体和材料表现主题。
材料作文题中的主旨句,一般是起总领或总结作用的议论句或抒情句,可能出现在材料的开头,也可能出现在中间或结尾。
二、没有主旨句但预设立意导向的材料作文题
有的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只叙述了一件事,或只描述了一种现象,其中没有主旨句,没有立意提示,但材料本身预设了立意方向。
面对这类材料作文题,考生要认真研读材料,根据材料内容,把握暗含在材料中的命题人预设的立意方向,从而准确立意。
学校要求同学们将社会实践活动等材料上传到“综合素质评价”网络平台上,初三学生王晓阳正准备自己动手上传,妈妈却说:“听说这些材料关系到中考录取,很重要的。
这些事还是要你爸爸替你做,这样我们会更放心一些。
”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9年湖南长沙市中考材料作文题)
这道材料作文题中的材料,客观地叙述了一件事,从表面上看,材料中没有立意提示。
仔细揣摩,会发现材料指向較单一,暗含着命题人预设的立意导向。
其中妈妈阻止孩子自己上传材料,说让爸爸替孩子做,觉得这样更放心等内容,表现出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家长帮助孩子不讲究方法、简单包办,对孩子不放心、不放手,不重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立精神。
这就是材料中预设的立意方向。
题目中虽然有“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这样的提示,但考生可“自选”的立意角度并不多,“自主”的空间并不大。
当然,具体立意时,可以围绕材料中反映的问题,选择从孩子的立场或者妈妈的立场立意。
三、既没有主旨句又没有预设立意导向的材料作文题
有的材料作文题,开放性极强,既没有主旨句,又没有预设立意导向。
面对这类材料作文题,不少学生会发蒙,一时不知如何下手。
其实,这类材料作文题中的材料,主题往往是多向的,给考生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面对这类材料作文题,考生要多角度分析材料,列出从材料中挖掘出的立意角度。
时钟对指南针说:“什么时候你都指向南方,真是太固执了!”
指南针微笑着回答:“如果我像你一样不时地指向不同的方向,早就被人当垃圾扔掉了。
”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9年河南省中考材料作文题)
这道材料作文题,既没有主旨句,又没有预设立意导向。
考生可从多角度考虑立意。
可从时钟角度立意,如不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不要在不了解、不理解别人的情况下盲目指责别人等。
可从指南针的角度立意,如认准目标、坚定不移,相信并坚守自己的价值,坚持自我、不因他人的评议而轻易改变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等。
也可综合考虑,从时钟和指南针的角度立意,如事物各有其价值,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等。
当立意角度有多个时,须结合实际,做最优选择,从中选择出扣材料最紧、最新颖,自己最有感触、最有话可说的角度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