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态分析 含步长、步幅等[专家学习]
步态分析常用术语
步速、步行周期和时相
• 步速(walking velocity) 行走时单位时间内在行进的方 向上整体移动的直线距离称为步速,即行走速度,通常 用m/min表示。一般健全人通常行走的速度约为65~ 95m/min。也可以用步行10m所需的时间来计算。 • 步行周期(gait cycle) 在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 足跟再次着地的过程被称为一个步行周期,通常用时间 秒(s)表示。一般成人的步态周期约为1~1.32 s左右。 • 步行时相(gait phase/period) 行走中每个步态周期都 包含着一系列典型姿位的转移。人们通常把这种典型姿 位变化划分出一系列时段,称之为步态时相(gait phase),一个步行周期可分为支撑相(stance phase) 和摆动相(swing phase)。一般用该时相所占步态周期 的百分数(cycle%)作为单位来表达,有时也用秒(s) 表示。
步态分析常用的术语
• 正常步行必须完成三个过程:支持体重, 单腿支撑,摆动腿迈步。 • 步态分析中常用的基本参数包括步长、步 幅、步频、步速、步行周期、步行时相, 其中步长、步频和步速是步态分析中最常 用的3大要素,其内涵是有关行走的生物 力学分析所涉及的最基本知识,进行步态 分析者应当熟练掌握。
步长(step length)
单支撑相
通常指一侧下肢足跟着地到同侧足尖离地的过程,单位为s,一 般占一个步行周期的40%。为了进行步态矫正和训练的方便,提 出以下动作要点: (1)足跟着地:下肢伸肌张力增高,伴有足下垂、内翻的患者难 以完成。 (2)全足底着地:自步行周期的7.6%开始,全足底在地面放平。 伴有足内翻、 足下垂的病人难以完成。 (3)重心转移到同侧:由于单侧下肢支撑身体重量,偏瘫、关节 疼痛、平衡能力低下的患者往往时间过短。 (4)足跟离地:自步行周期的41.5%开始,是向下蹬踏的起始动 作, 偏瘫病人往往完成不充分。 (5)膝关节屈曲增大:自步行周期的54.1%开始,偏瘫病人由于 下肢伸肌占优势,膝关节屈曲活动受限,完成困难。 (6)足尖离地:自步行周期的60%开始,身体的重心线移到踝关 节前方, 足趾用力着地,通过下肢的蹬踏动作,产生向前的推 进力。偏瘫患者由于下肢痉挛,足下垂、内翻,下肢分离运动不 充分,所以不能较好地完成此动作,是步态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维步态分析
三维步态分析引言三维步态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研究领域,用于评估人类步行和跑步的运动特征。
它可以提供关于运动技术和生物力学参数的详细信息,有助于了解和改善人类运动表现、预防运动损伤以及设计合适的康复措施。
本文将介绍三维步态分析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原理三维步态分析基于运动捕捉技术,结合力学模型和数学算法,可以精确地测量和分析运动。
常用的运动捕捉系统包括摄像机、传感器和惯性测量单元(IMU),它们可以记录身体的运动轨迹和力量。
然后,通过计算机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步态参数和相关指标。
三维步态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空间参数:包括步幅、步长、步宽等,用于描述运动轨迹。
2. 时间参数:包括步频、步态周期等,用于描述运动的节奏和速度。
3. 关节参数:通过测量关节角度和力量,评估运动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4. 力学参数:包括力量、能量、冲量等,用于研究运动的机械特征。
方法三维步态分析通常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和软件来实施。
以下是常见的步骤和方法:1.数据采集: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运动捕捉系统进行数据采集。
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设备和传感器。
然后,在实验室或合适的环境中,对被测试者进行步行或跑步等运动,同时记录相关数据。
2.数据处理:采集到的数据包括时间序列的位置、力量等信息,需要经过数据处理和滤波,去除噪声和异常值。
然后,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插值、平滑和分段等处理。
3.参数计算: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利用计算机算法进行参数计算。
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关节角度计算、力量计算、轨迹重建等。
这些计算可以使用专业的运动分析软件或自行编写的程序进行实现。
4.数据分析:根据计算得到的步态参数,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可以使用图表、统计学方法等手段,对不同个体、不同条件下的步态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
应用三维步态分析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运动训练与评估:三维步态分析可以帮助运动员和教练员评估和改善运动技术。
步态分析
内容:
• 掌握正常步态的步行周期 • 掌握步态的评定方法(定性和定量分析) • 熟悉常见的异常步态
一、正常步态
步态分析(gait analysis):
• 利用力学原理和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对人类 行走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包括步 行和跑两种状态。
• 旨在通过生物力学和运动学手段,揭示步态异常
二、步态的评定方法
步态观察
• 步态临床观察要点(p120)
步态内容 观察要点
步行周期
步行节律 疼痛 肩臂、躯干、骨盆、
时相合理、左右对称、行进中流畅
节律、速率
ROM MMT
• 观察分析表的应用 — 美国加利福尼亚RLA步态分
析依据评定表
二、步态的评定方法
步态检查的注意事项
• 向病人明检查的要求,以期病人的良好配合
股四头肌、腓肠肌、 腓肠肌、比目鱼 肌 臀中肌
腓肠肌、比目鱼 肌、股四头肌和 髂腰肌
胫前肌、髂腰
肌、股四头肌
胫前肌
腘绳肌、臀大肌、 胫前肌、股四头肌
小腿三头肌的作用
常速步行时髋、膝踝各关节的屈伸活动
支撑相(Stance phase)
– 早期 – 中期 – 末期
摆动相(Swing phase)
的影响因素,从而协助康复评估治疗。
一、正常步态
基本组成
一、正常步态
步行参数
步频(cadence) 单位时间内行走的步数。 步/分(steps/min) 正常值:95~125steps/min 步速(velocity) 沿前进方向单位时间内步行的距离。 米/秒(m/s) 正常值:1.2m/s
一、正常步态
• 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了解步态异常的可能原因
步态分析
支撑前期:足跟着地,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伸直,踝关节中立位,地面反 应力位于髋关节的前面。
支撑初期:从足跟着地到全足着地,髋关节进行向心性收 缩以克服屈髋,屈膝20°,地面反应力位于踝关节后方。
支撑中期:髋关节逐渐由屈曲过渡到伸直,地面反应力通 过髋关节以消除髋伸肌的收缩,膝关节的地面反应力由后 方转移到前方,股四头肌由被动离心性收缩变为主动向心 性收缩。
定量分析法: 一、运动学分析:1.步态距离参数的测量 2.步态时间参数的测量 通过直接测量(电子关节角度计)与成像测量技术(多次 曝光照片、电视摄像等)分析关节运动角度。
行走能力的评定
功能独立性测量评分采用7分制,最高7分,最低1分,具 体如下: 7分:完全独立,不使用辅助设备或用具,在合理的时间 内至少能安全的步行50m,不用轮椅。 6分:有条件的独立,步行者可以独立步行50m,但需要使 用辅助器具,如下肢矫形器、假肢。可上行30°的斜坡, 能在地毯上操作轮椅,能通过门槛。 5分:可以步行50m,但需要他人监护、提示及做行走前的 准备。患者不能独立步行50m,在没有他人帮助或辅助器 械的情况下可以步行17m,达到室内生活的功能水平。
4.足偏角:在行走时人体前进的方向与足的长轴所形成的 夹角称为足角,如图IV,健全人约为6.75°。
5.步频:指行走中每分钟迈出的步数称为步频,又称 步调,双人并肩行走时,一般是短腿者步频大于长 腿者,通常用steps/min表示。 6.步速:行走时单位时间内在行进的方向上整体移动 的直线距离称为步速,即行走速度,通常用m/min 分钟表示。
支撑末期,躯干由中立位变为前倾位,髋关节的地面反应 力在其后方,被动型的产生伸髋,当足跟离地时踝关节前 方的地面反应力产生的踝背屈力矩诱发踝跖屈。
步态分析 含步长、步幅等[专家学习]
步长的个体差异主要与腿长有关
一类特制
6
步幅
行走时,由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 地所行进的距离,又称复步长或跨步长
通常是步长的两倍
一类特制
7
步宽
在行走中左、右两足间的距离 通常以足跟中点为测量参考点,以cm表示 正常人约为8± 3.5cm
一类特制
8
足角
在行走中人体前进的方向与足的长轴所形 成的夹角,通常用°(度)表示
一类特制
2
正常步态特征
稳定性 周期性 方向性 协调性 个体差异性
一类特制
3
基本参数
一类特制
4
步态分析中常用的基本参数包括步长、步幅、 步频、步速、步行周期、步行时相等
步长、步频、步速是罪常用的三大要素
一类特制
5
步长
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到紧接着的对侧足跟着 地所行进的距离,又称单步长,以cm表示
在支撑相,能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以防止身 体向前倾斜
一类特制
30
正常步态的动力学变化
1.步行中的动力学改变 2.正常行走状态的动力学区别
一类特制
31
正常步态的动力学变化
人体在行走过程中承受着来自地面的地面反应 力和力矩。
地反应力分为垂直分力,前后分力和侧向分力。
一类特制
32
正常步态的动力学变化
助为依据来评定
一类特制
39
临床定性分析
步行能力恢复的预测:
偏瘫患者:Up-right control test,UCT/直立控 制实验 截瘫患者:Ambulatory motor index,AMI/步行 运动指数 脑瘫患者:4岁不能独坐,6岁不能独立跪立行走, 则是将来不能独立步行的指征。
关于步态分析的全面介绍,经典不容错过!
关于步态分析的全面介绍,经典不容错过!基本概念步态是人类步行的行为特征。
步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与其它动物区别的关键特征之一。
正常步行并不需要思考,然而步行的控制十分复杂,包括中枢命令,身体平衡和协调控制,涉及足、踝、膝、髋、躯干、颈、肩、臂的肌肉和关节协同运动。
任何环节的失调都可能影响步态,而某些异常也有可能被代偿或掩盖。
临床步态分析旨在通过生物力学和运动学手段,揭示步态异常的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从而协助康复评估和治疗,也有助于协助临床诊断、疗效评估、机理研究等。
一、概述(一)自然步态1、步行的基本功能从某一地方安全、有效地移动到另一地方。
2、自然步态的要点(1)合理的步长、步宽、步频。
(2)上身姿势稳定。
(3)最佳能量消耗或最省力的步行姿态。
3、自然步态的生物力学因素(1)具备控制肢体前向运动的肌力或机械能。
(2)可以在足触地时有效地吸收机械能,以减小撞击,并控制身体的前向进程。
(3)支撑相有合理的肌力及髋膝踝角度,以及充分的支撑面。
(4)摆动相有足够的推进力、充分的下肢地面廓清和合理的足触地姿势控制。
(二)步行周期1、支撑相下肢接触地面和承受重力的时相,占步行周期的60%,包括:(1)早期(early stance) 包括首次触地和承重反应,正常步速时占步行周期的10%~12%。
①首次触地指足跟接触地面的瞬间,使下肢前向运动减速,落实足在支撑相的位置的动作。
参与的肌肉包括胫前肌、臀大肌、腘绳肌。
首次触地异常是造成支撑相异常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②承重反应指首次触地之后重心由足跟向全足转移的过程。
骨盆运动在此期间趋向稳定,参与的肌肉包括股四头肌、臀中肌、腓肠肌。
③双支撑相支撑足首次触地及承重反应期相当于对侧足的减重反应和足离地,由于此时双足均在地面,又称之为双支撑相。
双支撑相是步行周期中最稳定的时期。
双支撑相的时间与步行速度成反比。
双支撑相时间延长,使步行速度越慢,步行越稳定;而双支撑相时间缩短,使步行速度加快,但步行越不稳定;到跑步时双支撑相消失,表现为双足腾空。
步态分析
股神经损伤时,屈髋关节、伸膝关节受限。行走时,由于 股四头肌无力,不能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膝将倾向于“屈 服”,支撑相膝后伸.
(四)胫前肌步态
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是早期足跟着地之后不久 “拍地”,行走时,由于胫前肌无力使足下垂,摆 动相足不能背屈,以过度屈髋、屈膝,提起患腿, 完成摆动。
1.支撑相 支撑相是指在步行中足与地面始终 有接触的阶段,支撑相包括单支撑相和双支撑相。
单支撑相:通常指一侧下肢足跟着地到同侧足 尖离地的过程,一般占一个步行周期的40%。
摆动相是指在步行中始终与地无接触的阶 段,通常指从一侧下肢的足尖离地,到同侧 足跟着地的阶段,一般占一个步行周期的 40%。
3.剪刀步态:髋内收机张力过高,行走时双足尖点地,交叉前行呈 剪刀状。
4.舞蹈步态:四肢肌张力增高,行走时,双上肢屈曲,不协调抖动,
双下肢跳跃呈舞蹈状。
2.臂杖、腋杖、手杖或助行架行走步态
(1)手杖步态:常用的有两点支持步态和两点一点 交替支持步态。
1)两点支持步态(不完全脊髓损伤):手杖→患 腿→健腿。(速度慢)
、股薄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收缩,启动迈步期。
作用于膝关节的肌群
股二头肌(短头)、股薄肌、
缝匠肌向心性收缩引起膝关节屈曲
作用于踝关节的肌群 ,防止足趾拖地
背屈肌收缩使踝关节呈中立位
正常步态中主要下肢肌群活动
人体在行走过程中承受着来自地面的地反 应力和力矩。地反应力分为垂直分力、前后 分力和侧向分力,此外还有扭矩。
2)两点一点交替步态(不完全脊髓损伤):手 杖+患腿→健腿。(速度快)
(2)臂杖步态:动作的方法和使用对象与手杖相同。 (3)腋杖步态:动作的方法与平行杠内的步行相同。
步态分析评定
腓肠肌步态
原因: 胫神经损伤时,屈膝关节,足跖屈受限。 特点:支撑相足跟落地后,身体向患侧倾斜,患侧髋关节足下垂, 蹬地无力。 缺点:行走速度和稳定性均降低。
疼痛步态
直腰步态: 脊柱疾患者行走时,为避免脊柱振动,压迫神经,引起疼痛,常挺直腰板, 小步慢走。 侧弯步态: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神经,导致一侧腿痛的患者。为减轻疼痛,躯干向 健侧倾斜,脊柱侧弯,足跟着地后,患腿支撑相缩短。 踮脚步态:各种原因引起一侧下肢负重疼痛者。行走时,患侧支撑相缩短,健侧摆动 相提前并加快,以减轻患者负重。 足尖步态:髋关节疼痛者,行走时,支撑相,以足尖着地为态:剪刀步态
原因: 髋内收肌张力高。 特点: 摆动相缺乏屈膝和屈髋动作;
支撑相足尖着地,支撑面积小 。 缺点:步态稳定性差,能量消耗高。
脑瘫步态:舞蹈步态
表现: 双下肢大关节快速、无目的和不对称性运动, 多见于四肢张力均增加。 特点: 支撑相足内翻,踝缺乏背屈,足尖着地,身体 不能保持平衡;摆动相双髋关节、膝关节屈曲困难。 缺点:双下肢跳跃,呈舞蹈状。
脑瘫步态:蹒跚步态
表现: 由小脑共济失调引起的。表现为步行摇晃不稳,不能 走直线,状如醉汉,又称酩酊步态。 特点:行走时,步宽加大,步幅长短不一,速度快慢不一。 缺点:重心上下、左右移动幅度大,稳定性差。
脑瘫步态:慌张步态
表现: 由帕金森病所引起。 特点:行走时,躯干前倾,双上肢缺乏摆动,步幅较小, 越走越快。 缺点:重心上下、左右移动幅度大,稳定性差。
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髂腰肌:
支撑相中期开始至足趾离地前,髂腰肌呈离心性收缩,最终使髋关节从支撑相末期由伸展转为屈曲。 摆动相初期,使髋关节屈曲,以保证下肢向前摆动。
股四头肌:
始于摆动相末期,至支撑相负重期达最大值,产生离心收缩以控制膝关节屈曲度。 足跟离地后,作为髋关节屈肌,提拉下肢进入摆动相;作为膝关节伸肌,通过离心收缩来限制和控制摆 动。
步态分析技术(康复评定技术课件)
1.步长(steplength)步长指行走时,从一侧足跟着地至 对侧足跟着地所行进的距离,通常用 cm 表示,健全人平地 行走时,一半步长为 55~85cm。
步态分析基本时-空参数
2.步幅(stridelength)步幅指行走时,从一侧足跟着地到 该侧足跟再次着地所进行的距离,又称跨步长,用 cm 表示, 通常是步长的两倍。
步态分析基本时-空参数
7.步频(cadence)步频指单位时间内行走的步数.通常用 steps/min 表示。一般健全人通常步频为 95~125steps/mino 8.步速(velocity)步速指单位时间内行走的距离,通常用 m/min 表示。健全人通常行走的速度为 65~95m/min。
步态分析基本时-空参数
3.步宽(stridewidth)步宽指在行走中双侧足中线间的距 离,用 cm 表示,健全人约为(8±3.5)cm。 4.足偏角(footangle)足偏角指在行走中人体前进的方 向与足底中心线所形成的夹角,通常用(度)表示,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 约为 6.75。
步态分析基本时-空参数
5.步长时间(steptime)步长时间指行走时,一侧足跟着 地至对侧足跟着地的平均时间,通常用时间单位秒(s)表示, 约为 0.5s。 6.步行周期(gaitcycle)步行周期指行走时,从一侧足跟 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所用的时间,通常用时间单位秒(s) 表示。一般成年人的步行周期为 1~1.32s。
步态分析
步态分析步态分析是一种通过观察和研究人体行走姿态的科学方法。
在这个领域,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和分析步态特征,可以获得有关一个人健康状况、运动能力和运动损伤等信息。
步态分析可以应用于医学、运动科学、安全监控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帮助和支持。
步态分析主要研究人体行走时的各种参数和特征,例如步幅、步频、步态节奏等。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参数,可以得出一个人的步态特征和步态模式。
步态分析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图像分析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等。
在传感器技术方面,步态分析使用各种传感器来获取人体运动的数据。
例如,加速度计可以测量人体的加速度和运动方向,陀螺仪可以测量人体的旋转和转动。
通过这些传感器,可以获得人体行走时的加速度、角速度和其他运动参数,从而进行步态分析。
在图像分析技术方面,步态分析使用摄像机和图像处理算法来获取人体行走的图像数据。
通过分析这些图像数据,可以得出一个人的步态特征。
例如,可以分析人体的关节角度、肢体运动轨迹等。
通过这些图像分析技术,可以得到人体行走时的姿势和动作,从而进行步态分析。
在模式识别技术方面,步态分析使用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算法来识别和分类不同的步态模式。
通过训练一个模型,可以将不同的步态特征和步态模式区分开来,从而判断一个人的步态是否正常或异常。
这种模式识别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患者的步态问题,也可以帮助运动科学家研究和改进人体运动和训练方法。
步态分析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运动康复中,通过分析患者的步态特征,可以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和治疗效果。
在神经科学中,步态分析可以帮助研究人体运动控制和运动障碍的机制。
在老年保健中,步态分析可以用来评估老年人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此外,步态分析还可以应用于运动训练、运动损伤预防和犯罪侦查等领域。
总之,步态分析是一种研究人体行走姿态的科学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步态特征,可以获得有关一个人健康状况、运动能力和运动损伤等信息。
步态分析可以应用于医学、运动科学、安全监控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帮助和支持。
步态中常用的5项参数
步态中常用的5项参数步态是人体走路姿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体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观察和分析步态中的参数,可以了解人体的运动状态,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诊断和研究各种疾病。
下面将介绍步态中常用的五项参数,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1. 步频:步频是指每分钟迈出的步数。
它是衡量步态中步行速度的关键参数之一。
步频过快可能意味着紧张、焦虑或者兴奋,而步频过慢则可能表示疲劳、虚弱或其他健康问题。
通过合理控制步频,可以提高步态的美感和舒适度。
2. 步幅:步幅是指每一步行走的距离。
它与步频密切相关,两者共同构成了步行速度。
步幅过大可能导致姿势不稳、摔倒等意外伤害,而步幅过小则可能表示肌肉力量不足或者关节问题。
因此,步幅的合理掌握对于保持稳健的步态至关重要。
3. 双支持时间:双支持时间是指两脚同时触地的时间。
在正常的步态中,双支持时间应该占整个步态周期的一小部分,约为10%。
双支持时间过长可能是由于肌肉力量不足、不稳定的关节或其他运动障碍引起的。
通过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训练,可以减少双支持时间,提高步态的稳健性。
4. 单支持时间:单支持时间是指每次行走时只有一只脚着地的时间。
在正常步态中,单支持时间约占步态周期的40%。
单支持时间过短可能表示步行姿势不稳定,容易摔倒。
而单支持时间过长可能是步行效率低下的表现。
通过核心肌群训练和平衡训练,可以改善步态的稳定性和效率。
5. 揭地时间:揭地时间是指脚离地的时间。
在正常的步态中,揭地时间应该是短暂的,约为步行周期的16%。
揭地时间过长可能表明步行时脚部的支撑不足或者肌肉受损。
通过增强脚部肌肉力量和灵活性,可以改善步态的平衡和协调性。
综上所述,步态中常用的五项参数包括步频、步幅、双支持时间、单支持时间和揭地时间。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人体的运动状态,发现健康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通过合理掌握这些参数,可以改善步态的美感、舒适度和稳定性,提高步行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通过对步态参数的掌握和应用,我们可以为自己的运动健康提供指导和参考。
正常步态参数等
一、正常步态参数:(一)、正常步态的基本参数(步长、步幅、步频、步速、步行周期、步行时相等)1、正常人一般步长:50~80cm2、步幅:通常为步长的两倍。
3、步宽:健全人(足跟中点为测量点)8±3.5cm4、足角:健全人约6.75°。
5、步频:健全人约95~125steps\min。
东方男性步频约为112.2±8.9steps\min,女性约123.4±8.0steps\min。
6、步速:健全人步行速度约为65~95m\min。
7、步行周期:约1~1.32s。
(一侧足跟着地至该侧足跟再次着地的过程)(二)步态分析:另PPT二、偏瘫步态:1、提髋型:在摆动前期或早期,由于患侧股四头肌不恰当的运动,使患侧下肢呈现伸肌痉挛模式占优势,再加上屈髋肌无力、腘绳肌收缩和不充分的跖屈肌活动,使得摆动相不能屈膝、踝背屈,患侧通过躯干像健侧倾斜、提髋来代偿性地提起下肢,完成下肢的摆动。
2、膝过伸性:由于股四头肌无力或痉挛,踝跖屈肌无力或痉挛、踝背屈肌无力和跟腱挛缩,或行走时股四头肌与股二头肌收缩不协调,使患者的膝关节在支撑相出现过度伸展、髋后突。
此过程中增加了重心向患侧移动和下降的幅度,使能耗加大。
结局使膝后关节囊和韧带受到损伤,出现疼痛、韧带松弛或骨畸形,加之髋关节稳定性差,影响安全。
3、瘸拐型:由于股四头肌痉挛,或腘绳肌痉挛,加上踝关节跖屈肌的持续收缩,出现行走时摆动相不能选择性的屈、伸膝关节,摆动患腿,如摆动相开始时,患侧腿髋关节即屈曲,同时由于屈肌共同模式为打破,膝关节屈曲,足呈内翻状,在摆动相结束时,膝关节需伸展,此时又诱发了伸肌共同运动模式,患足跖屈,踝关节不能着地,患侧在支撑时不能负重,行走不稳或呈瘸拐状。
4、画圈型:由于患侧下肢屈髋肌、屈膝肌和髋内收肌收缩能力下降,或伴有股四头肌痉挛,出现行走时摆动相患腿髋内收、屈髋、屈膝及踝背屈动作困难,为了抬起患腿,只得将骨盆上提,向后旋转,髋关节外旋、外展,呈环形运动或跨栏步态,此时身体重心上下移位加大;支撑相患足落地时,不是足跟先着地,而是足见或整个足掌“蹬”地,又加重了患侧腿伸肌痉挛模式,造成足内翻、足趾跖屈,使得患侧支撑相持重差,在身体重心转移时左右摆动幅度加大。
八 步态分析
第八章步态分析一、概念:步行周期:是指一侧下肢完成从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时所经过的时间,根据下肢在步行时的位置分为站立相和迈步相。
站立相∶迈步相=6∶4二、步行周期分期分期:站立相分解为五个分期,迈步相分解为三个分期①首次着地②承重反应期③站立中期④站立末期⑤迈步前期⑥迈步初期⑦迈步中期⑧迈步末期三、时空参数(一)步频与步速1.步频cadence(步数/min)单位时间内行走的步数。
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频约为95-125步/min。
2.步行速度velocity (m/s)单位时间内行走的距离。
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速约为1.5m/s。
(二)步长与跨步长1.步长step length (cm)行走时左右足跟或足见先后着地时两点间的纵向距离。
正常人约为75cm。
偏瘫患者:健侧步长缩短,患侧步长延长。
2.跨步长stride length指同一侧足跟前后连续两次着地点间的纵向直线距离,相当于左右两个步长相加,约为150cm。
(三)步宽与足偏角1.步宽stride width指左右两足间的横向距离,通常以足跟中点为测量点。
2.足偏角指贯穿一侧足底的中心线与前进方向所成的夹角。
中枢神经损伤的病理步态:1偏瘫步态:原因——患足下垂内翻,下肢外旋或内旋,膝不能屈曲表现——摆动腿向前迈步时患腿常经外侧回旋向前,故又称回旋步或划圈步;上肢常出现屈曲内收,停止摆动2截瘫步态:又称交叉步或剪刀步原因——小腿三头肌和胫前肌瘫痪,下肢内收肌痉挛表现——迈步相会出现明显的足下垂,患者只有增加曲髋跨步来克服足廓清的障碍,形成跨槛步态。
足落地时因缺乏踝关节控制故稳定性降低,患者通常采用膝过伸的姿态以增加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稳定性。
3脑瘫步态:原因——小腿肌肉痉挛导致足下垂和足外翻或足内翻,髋关节内收肌痉挛导致迈步相膝关节屈曲、足偏向内侧等表现——行走时双膝内侧常互相摩擦碰撞,足尖着地,步态不稳,呈剪刀步或交叉步,交叉严重可使步行困难。
4小脑共济失调步态:蹒跚步态原因——小脑功能障碍表现——患者行走时不能走直线,而呈曲线或呈“Z”形前进,且步宽加大,步幅长短不一,双上肢外展以保持身体平衡。
步态分析技能操作方法包括
步态分析技能操作方法包括步态分析是一种通过观察和评估个体行走方式的方法,可以用于诊断和评估与步行有关的问题和疾病。
下面我将介绍步态分析的操作方法。
1. 采集步态数据:步态分析的第一步是采集步态数据。
这可以通过使用一些工具和设备来完成,包括运动捕捉系统、压力板、摄像机等。
运动捕捉系统可以捕捉到个体的身体动作和关节角度,压力板可以测量脚底的压力分布,摄像机可以用来记录和分析步态过程。
2. 观察步态的外观特征:在步态分析中,观察个体行走时的外观特征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步长、步速、步态稳定性、腿部和臀部的摆动角度、膝关节曲张和伸直角度等。
观察这些外观特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个体的步态模式和异常。
3. 分析步态的节律性:步态具有明显的节律性,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个体的步态周期来了解其节律性。
一个完整的步态周期包括两个相邻的脚底接触地面的时刻。
通过分析步态周期的时长、左右脚的协调性和相位差等参数,可以评估个体行走的节律性。
4. 评估步态的力量和平衡:步态分析还需要评估个体行走时的力量和平衡状态。
这可以通过压力板来测量脚底的压力分布和力量输出,以及评估个体行走时的身体姿态和动态稳定性来完成。
这些评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个体的力量和平衡问题,并指导相关的康复和治疗措施。
5. 使用步态分析仪器和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现代步态分析通常会使用一些专业的步态分析仪器和软件来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这些仪器和软件可以提取和计算各种步态参数,并生成可视化的分析结果。
通过对这些分析结果的解读,可以更全面地评估个体的步态特征和异常。
总之,步态分析是一种通过观察和评估个体行走方式的方法,可以用于诊断和评估与步行相关的问题和疾病。
采集步态数据、观察步态的外观特征、分析步态的节律性、评估步态的力量和平衡,并使用步态分析仪器和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是步态分析的基本操作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个体的步态,并为相关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指导。
步态中常用的5项参数
步态中常用的5项参数步态是人体行走时身体姿势和动作的表现,是人体运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不仅体现了个体的生理状态,还反映了个体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
步态分析对于临床诊断、康复训练以及运动科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步态分析中,常用的参数有五项,分别是步幅、步频、着地角、摆臂角和步态节奏。
首先,步幅是指每一步行走过程中前脚跟起始点到下一次起始点之间的距离。
正常步态中,步幅通常在1-1.5米之间。
步幅的大小与个体的身高、年龄、性别和运动能力有关。
步幅的增加表明个体运动能力的增强,而步幅的减小可能暗示着潜在的行走障碍或运动能力下降。
其次,步频是指每分钟行走步数。
正常步态中,步频通常在80-120步之间。
步频的大小和个体的身体机能、运动控制能力以及行走速度有关。
步频过快可能导致动作不稳定,步频过慢可能导致姿势不协调。
通过调整步频,可以改善个体的行走姿势和提高行走效率。
第三,着地角是指每次着地时足底与地面之间的角度。
正常步态中,着地角通常在20-30度之间。
着地角的大小与步态的稳定性、关节活动度以及肌肉力量有关。
着地角过大可能导致步态不稳定,着地角过小可能增加对关节的压力。
通过适当地调整着地角,可以改善个体的步态稳定性和减轻关节负荷。
再次,摆臂角是指上肢在步态过程中的摆动范围。
正常步态中,摆臂角通常在0-45度之间。
摆臂角的大小与个体的上肢力量、协调性以及步态控制能力有关。
摆臂角过小可能影响平衡能力和行走效率,摆臂角过大可能增加能量消耗。
通过训练和调整摆臂角,可以提高个体的行走姿势和节约能量。
最后,步态节奏是指每分钟行走步数和行走节拍之间的比例关系。
正常步态中,步态节奏通常为1:1。
步态节奏的大小与个体的运动控制能力、协调性以及步行速度有关。
步态节奏不协调可能导致步行不稳定和动作不流畅。
通过训练和调整步态节奏,可以提高个体的协调性和行走效果。
综上所述,步态分析中常用的五项参数包括步幅、步频、着地角、摆臂角和步态节奏,它们都对个体的行走姿势、协调性和运动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步态分析完整版
步态分析完整版步态分析是研究人类行走过程中身体各部位运动规律和协调性的科学方法。
它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走姿态,评估人的运动功能,帮助医生、康复师和运动教练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训练计划。
本完整版文档将详细介绍步态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应用以及最新研究成果。
一、基本概念1. 步态周期:行走过程中,从一侧脚跟触地到下一次该脚跟触地的整个过程,称为一个步态周期。
一个完整的步态周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支撑相和摆动相。
2. 支撑相:指脚与地面接触的时间段,占整个步态周期的60%左右。
在这个阶段,身体的重心从一侧脚转移到另一侧脚。
3. 摆动相:指脚离开地面向前摆动的阶段,占整个步态周期的40%左右。
在这个阶段,身体的重心向前移动。
4. 步态参数:包括步长、步频、步宽、步速等。
这些参数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行走能力和运动状态。
二、步态分析方法1. 观察法:通过肉眼观察行走过程中的姿态和动作,评估步态的异常情况。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主观性强,误差较大。
2. 动态足迹分析:通过测量行走过程中脚与地面接触的痕迹,分析步态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较为客观的数据,但无法观察整个行走过程。
3. 三维运动捕捉技术:利用多个摄像头捕捉行走过程中身体各部位的运动轨迹,三维模型,进行详细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最全面、最精确的数据,但成本较高,技术要求较高。
4. 动力分析:通过测量行走过程中地面反作用力和关节力矩,分析步态的动力学特征。
这种方法可以深入了解行走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和肌肉活动,但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三、步态分析应用步态分析在临床医学、康复医学、运动训练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1. 诊断神经系统疾病:通过步态分析,可以早期发现帕金森病、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为治疗提供依据。
2. 评估康复效果: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通过步态分析,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行走能力变化,评估康复效果,调整训练方案。
3. 优化运动训练:对于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步态分析可以帮助发现行走过程中的不足,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提高运动表现。
步态时空参数-步态分析中常用的基本时空参数包括步长、步幅、步频、步速、步行周期
步态时空参数-步态分析中常用的基本时空参数包括步长、步幅、步频、步速、步行周期步态时空参数-步态分析中常用的基本时空参数包括步长、步幅、步频、步速、步行周期、步行时相,其中步长、步频和步速是步态分析中最常用的3大要素。
学术术语来源——个性化方案修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早期减压有利于神经功能改善和恢复文章亮点:1 文章将步态时空参数纳入到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因素中,可为临床评估患者病情、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及术后康复提供参考。
2 文章结果显示,治疗前病程、步速、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脊髓信号改变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术后疗效有显著相关性。
3 文章通过观察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修复效果,证实对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宜早期诊断、充分减压,有效地促进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状的改善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脊髓压迫的病程过长是影响修复效果的重要因素,减压手术的实施应当在病程早期、神经损害尚轻微、运动功能及括约肌功能尚未受累时。
关键词:植入物;脊柱植入物;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疗效;脊髓信号;JOA评分;步态;步态时空参数;步速;影响因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题词:颈椎;骨化,后纵韧带;步态;因素分析,统计学摘要背景: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是脊髓、神经根受压的原因之一,对于有神经症状的患者常需手术治疗,而影响后纵韧带骨化症修复效果的因素较多。
目的:观察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评估影响修复效果的影响因素。
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14年6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64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17分法)进行评估,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率结果分为4个等级:75%-100%优,50%-74%良,25%-49%可,0-24%差。
对患者临床指标与治疗后恢复率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与结论:64例患者中步态不稳占41%。
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提高了(5.54±1.21)分(t=-34.68,P < 0.01),治疗后恢复率为(53.76±12.0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类特制
28
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胫前肌:伸踝关节(背屈),使足内翻
足跟着地时,离心性收缩控制踝关节zhe屈过 度,防止足放平时出现足前部拍击地面 足趾离地时,胫前肌收缩,保证足趾在摆动 时能够离开地面,使足离地动作顺利完成
一类特制
29
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小腿三头肌:包括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作用:屈踝屈膝
骨盆
骨盆移动可被认为是重心的移动 上下移动约为4.5cm,最低双支撑相,最高单支撑相 侧方移动3cm 水平面沿垂直轴旋转单侧4°,双侧8° 沿冠状轴倾斜约5°
一类特制
17
身体主要部位及关节的活动
髋关节
最大屈曲约30°(摆动相中期) 最大伸展约20°(足跟离地) 最大外展约6°(足跟离地) 最大内收约4°(足底着地) 最大外旋4°(足趾离地到足跟着地的摆动相) 最大内旋4°(足跟着地到足跟离地的支持相)
一类特制
2
正常步态特征
稳定性 周期性 方向性 协调性 个体差异性
一类特制
3
基本参数
一类特制
4
步态分析中常用的基本参数包括步长、步幅、 步频、步速、步行周期、步行时相等
步长、步频、步速是罪常用的三大要素
一类特制
5
步长
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到紧接着的对侧足跟着 地所行进的距离,又称单步长,以cm表示
健康人平地行走时,步长50-80cm
步长的个体差异主要与腿长有关
一类特制
6
步幅
行走时,由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 地所行进的距离,又称复步长或跨步长
通常是步长的两倍
一类特制
7
步宽
在行走中左、右两足间的距离 通常以足跟中点为测量参考点,以cm表示 正常人约为8± 3.5cm
一类特制
8
足角
在行走中人体前进的方向与足的长轴所形 成的夹角,通常用°(度)表示
正常人约为6.75°
一类特制
9
步频
行走中每分钟迈出的步数,又称步调 正常人95-125步/分
一类特制
10
步速
行走时单位时间内在行进方向上整体移动 的直线距离,即行走速度,m/min表示
正常人65-95m/min
一类特制
11
步行周期
步行周期(gait cycle):是指一侧下肢完成 从足落地到再次落地的时间过程
一般成人的步行周期:1-1.32s
一类特制
12
步行时相
行走时每个步行周期都包含一系列典型姿位 的转移,人们通常把这种典型姿位变化划分 出一系列时段,称之为步态时相
一个步行周期可分为:支撑相和摆动相
一类特制
13
支撑相:stance phase
指下肢接触地面和承受重力的时间,占步行周期 的60%,分为:
髂腰肌第二次收缩活动始于摆动相初期,使髋 关节屈曲,以保证下肢向前摆动
一类特制
25
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股四头肌:膝关节强有力的伸肌
在支持相负重时离心性收缩,避免支撑相中期出现 膝关节过度屈曲产生跪倒的情况
支撑相末期,作为髋关节屈肌,提拉起下肢进入摆 动相,作为膝关节伸肌,通过离心性收缩限制和控 制小腿在摆动初期、中期向后的摆动,从而使下肢 向前摆动成为可能
摆动相早期:足刚离开地面阶段,主要动作为足廓清地面
和屈髋带动屈膝,加速肢体向前摆动(13-15%)
摆动相中期:迈步的中间阶段(10%) 摆动相末期:下肢向前运动减速,准备足着地(15%)
一类特制
15
正常步态的运动学变化
1.身体主要部位及关节的活动 2.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一类特制
16
身体主要部位及关节的活动
一类特制
26
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缝匠肌:屈髋屈膝肌,并使已屈的膝关节旋内 在支撑相末期和摆动相初期,屈髋屈膝 在摆动相末期和支撑相初期,是膝关节旋内
一类特制
27
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腘绳肌:包括股二头肌、半键肌、半膜肌
作用:伸髋屈膝
摆动相末期,作为屈膝肌,离心性收缩使小腿向前的 摆动减速,为足跟着地做准备 足跟着地时及着地后,作为伸髋肌,协助臀大肌伸髋, 同时通过稳定骨盆,防止躯干前倾
在支撑相,能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以防止身 体向前倾斜
一类特制
30
正常步态的动力学变化
1.步行中的动力学改变 2.正常行走状态的动力学区别
一类特制
31
正常步态的动力学变化
人体在行走过程中承受着来自地面的地面反应 力和力矩。
地反应力分为垂直分力,前后分力和侧向分力。
一类特制
32
正常步态的动力学变化
步态分析
一类特制
1
步态分析
• 步行定义(walking):指通过双足的交互动作移 行机体的人类特征性活动
• 步态定义(gait):是人类步行的行为特征
• 步态分析定义(gait analysis):是研究步行规律的 检查方法,旨在通过生物力学和运动学手段,揭示 步态异常的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从而指导康复评 定和治疗。
支撑相早期:包括首次触地和承重反应(10-12%) 支撑相中期:支撑足全部着地,对侧足于摆加速蹬离的阶段,足跟离地到
足离地(10-12%)
一类特制
14
摆动相:swing phase
指足离开地面向前迈步到再次落地之间的阶段, 占步行周期的40%,分为:
肘关节屈伸在双足同时支撑时改变运动方向 最大屈曲约为38.9° 最大伸展约为-0.4°
一类特制
21
身体主要部位及关节的活动
头颈部 头的上下移动与重心的上下移动几乎一致 上下振幅约5-6cm 左右移动振幅约5-6cm
在头移动的同时,颈部也做着相应的位移
一类特制
22
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竖脊肌:背部深层肌 在步行周期支撑相初期和末期,活动达到高峰 确保行走时躯干保持正直
一类特制
23
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臀大肌:髋关节伸肌
收缩活动其余摆动相末期,在支撑相中期活动 达到高峰
在支持相,臀大肌起稳定骨盆、控制躯干向前 维持髋关节于伸展位的作用
一类特制
24
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髂腰肌:髋关节屈肌
为对抗髋关节伸展,支撑相开始至足趾离地前, 髂腰肌呈离心性收缩,使髋关节从支撑相末 期由伸展转为屈曲
一类特制
18
身体主要部位及关节的活动
膝关节
最大屈曲约65°(摆动中期) 最大伸展为0°(足跟着地)
一类特制
19
身体主要部位及关节的活动
踝关节
最大背屈约15°(足跟着地) 最大zhe屈20°(足跟离地)
一类特制
20
身体主要部位及关节的活动
上肢
上肢的关节运动主要发生在肩关节 足跟着地时最大伸展,约21.1° 足跟离地时最大屈曲,约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