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藻水华
水华对水产养殖的影响有哪些
![水华对水产养殖的影响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e1e2a585f01dc281e43af015.png)
水华对水产养殖的影响有哪些裸藻水华初形成前后对鱼虾无害裸藻是养鱼池塘中最常见藻类之一,数量多时可形成水华,是池塘肥水和老水的标志。
那么水华对水产养殖的影响有哪些?水华现象的形成原因与治理措施有哪些?水华对水产养殖的影响如下:1.这些同裸藻种类和发生时态以及养殖条件相关,不能一概而论,需辩证对待。
好的水色不是以‘色’定性,而应该以生物的摄食、生长状况和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为依据。
2.裸藻水华形成中期影响鱼虾摄食、生长虽然裸藻水华的初期对鱼虾的生长没有多大的负面影响,但长期发展下去,鱼虾类会发生食欲减退,生长缓慢等现象。
这可能是部分裸藻死亡分泌毒素所至,此时,如能及时换水和采取解毒措施,对鱼虾也无大碍,一般能够正常生长。
3.裸藻水华形成后期致使鱼虾得病此时,裸藻大量繁殖迅速铺盖整个水面,不但封闭水体,影响空气的溶入,并且分解为有机质大量耗氧,致使水下溶解氧很低、生态系统面临崩溃、致病细菌大量繁殖、鱼虾体质极度虚弱,鱼虾患病在所难免。
这也是在水华盛期,不治水单纯治鱼病,鱼病难治的原因所在。
曾有报道:鲢鱼肠道裸藻达到相当数量可能发生爆发性流行鱼病,如:爆发性出血病、肠炎病、消化性疾病、肝胆问题。
4.裸藻水华衰败后可引起鱼虾泛塘、死亡如前所述,裸藻大量死亡后,其藻类尸体迅速被分解,不但败坏水质,而且分泌的物质对鱼类产生毒害作用很大。
多起渔业事故表明:虽然它不像多数甲藻和某些蓝藻的毒素大,但也不容小觑,如措施不力,必将导致鱼虾大量死亡。
现在的关健是,多数渔农对裸藻的毒性理解不深,还停留在裸藻水华仅是肥水和高产的标志的简单认识上。
为此,加大对裸藻毒性的宣传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上面对其水华对水产养殖影响作了详细的讲解,让大家知道了水华对其水产养殖造成的危害性有多大,要多关注,多了解海洋灾害小知识。
蓝藻水华治理工程方案
![蓝藻水华治理工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245bb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1.png)
蓝藻水华治理工程方案一、工程概述蓝藻水华是一种湖泊、河流中常见的一种藻类,由于水体富营养化、氮磷的浓度过高,以及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蓝藻水华的大量繁殖,给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治理蓝藻水华,改善水体环境,保护生态系统,需要进行蓝藻水华治理工程。
本工程针对蓝藻水华的特点和治理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综合的蓝藻水华治理工程方案,包括在源头治理、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等方面进行治理,旨在实现水质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工程目标1.改善水质,减少蓝藻水华对水体的污染;2.恢复生态环境,提高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3.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三、工程内容1.源头治理源头治理是蓝藻水华治理工程的基础和重点,主要包括农村污水处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针对农村居民和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污水排放和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等问题,可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农田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将污水和农田径流进行集中处理,减少氮磷等养分的输入。
2.生物修复通过引入适宜的水生生物,如红树林、鲢鱼、螺、虾等,利用它们对水体的吸收、分解和转化能力,减少水中营养盐的含量,改善水体环境。
同时,进行水生植物的引种和栽培,增加水生植物的生物量,利用水生植物的吸收和降解作用,净化水质,改善水体环境。
3.化学修复化学修复是蓝藻水华治理工程的一种有效手段,主要包括化学药物的投放和药物微生物联合处理。
通过投放氧化性剂或杀藻剂,破坏蓝藻的生长环境,阻断其繁殖过程,减少水华的发生。
同时,利用生物修复和化学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如投放生物活性剂和微生物菌剂等,利用微生物对水体中有机物的降解作用,降低水体的有机负荷,改善水体环境。
四、工程实施1.前期调研在实施蓝藻水华治理工程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调研,了解水体的污染状况、蓝藻水华的分布情况、水体的生态状况以及周边的人文环境等情况,为工程实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2.工程设计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制定蓝藻水华治理工程的设计方案,包括工程的布置、工程的施工设备和材料、工程的时间节点等内容。
裸藻有哪些危害
![裸藻有哪些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0bcf6ff30722192e4436f6a8.png)
裸藻有哪些危害
裸藻(又称绿虫藻),是五亿年前就已经在地球上繁衍的生物,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兼有动物和植物的双重特性,几乎含有人类必需的所有营养元素,既有植物所含有的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叶绿素等,同时又有动物所含的DHA·EPA等59种人体每天必需的营养素,所以裸藻又有“水中的冬虫夏草”的美称。
然而裸藻有哪些危害?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裸藻难消化,利用率低,鱼类不喜摄食;裸藻大量死亡时容易败坏水质,分泌的物质还对鱼、虾、蟹类产生毒害作用。
另外藻类还能引起水华的出现,水华对水质污染是非常严重的,因此一定要及时预防,那么水华是如何形成的?
“水华”主要发生在的静态水体,尤其以鱼塘、流动不畅的内河涌等较常出现。
“水华”现象的出现对鱼类的影响很大,往往使鱼产量逐渐减少,更甚者会使鱼类出现大批死亡。
对饮水安全造成威胁,长期饮用这种水,对人体健康不利。
淡水中富营养化后,“水华”频繁出现,面积逐年扩散,持续时间逐年延长。
太湖、滇池、巢湖、洪泽湖都有“水华”,就连流动的河流,如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下游汉口江段中也出现“水华”。
淡水中“水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蓝藻“水华”的次生代谢产物MCRST能损害肝脏,具有促癌效应,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此外,自来水厂的过滤装置被藻类“水华”填塞,漂浮在水面上的“水华”影响景观,并有难闻的臭昧。
提醒您:水是生命的源泉,因此一定不能污染,因此大家一定要多了解一些水华知识,比如生物灾害知识与自然灾害知识等。
湖北地区常见15种水华颜色和藻类组成
![湖北地区常见15种水华颜色和藻类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3f6194cada38376baf1fae02.png)
水华的颜色和藻类的组成关系池塘养鱼以肥水、密养、混养为特点,由于水中溶解有机质和营养盐类十分丰富,浮游植物量很高,水色很浓,有时还出现藻团、浮膜等,也就是说经常保持强烈的是水华。
常见的水华,按优势种类可以分为15个基本类型。
(1)隐藻水华这是我国池塘养鱼常见的一种水华,其出现频率在各地肥水中可达到80%--100%,次优势种常称为小环藻、蓝隐藻和绿球藻的一些种类。
水色褐、红褐、褐绿和褐青。
全年都可出现。
(2)膝口藻水华这是湖北鱼池夏季肥水最常见的水华,在生长期中出现的频率近60%。
优势种为扁型膝口藻,次优势种为隐藻和裸甲藻,有时绿球藻类也较多,水色褐青或褐绿。
(3)裸甲藻水华这是由蓝绿甲藻)大量繁殖引起的,在湖北、江浙和广东肥水中较常见,夏秋季出现较多。
夏季常与扁型膝口藻共存。
水色褐绿,褐青或铁灰,水面长有云雾状蓝绿色斑团,鱼农称为“转水”(4)角藻水华在养鲤池中有时见到,优势种为飞燕角藻,水色呈不均匀的黄褐色,可见到飞燕藻集群形成的浓褐色斑块。
(5)颤藻或席藻水华由颤藻属或席藻属的某些种类形成的水华。
水色蓝绿到灰绿,但个别种类可引起特殊的水色,如孟氏颤藻,水华常呈黄褐色,微红颤藻水华呈红色,泥褐席藻水华呈红褐色。
多在夏季出现。
(6)鱼腥藻或拟鱼腥藻水华由螺旋鱼腥藻或其他鱼腥藻属种类以及拟鱼腥藻引起的水华。
优势种极为突出,可占生物总量的95%以上,水色蓝绿或深绿,可见到翠绿色絮纱或蓝绿色浮膜。
夏季出现。
(7)微囊藻水华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和粉状微囊藻,水色蓝绿,深绿或黄绿发白。
铜绿微囊藻水华水面常有蓝绿或黄绿色浮膜,主要夏季出现。
(8)尖头藻水华水色蓝绿或黄绿,水面常有浮膜,夏季或初秋出现。
(9)微型蓝球藻类水华由蓝球藻目一些极微型种类引起的水华。
优势种常为蓝球藻、棒条藻、蓝纤维藻、粘球藻和平裂藻等属的种类,水色深绿、蓝绿、褐绿、褐和黄褐。
(10)团藻目水华通常由衣藻、四鞭藻、空球藻和实球藻等形成的水华,阴藻和其它鞭毛类的数量也较多。
水库蓝藻“水华”的暴发成因及防治措施
![水库蓝藻“水华”的暴发成因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e6bb7442e3f5727a5e96263.png)
中光合作用 极大减弱 ,从而使水体溶 解氧降低 ,引起
鱼、虾等生物 的大量死亡 ,产生生物污染 。
二 、诱发水库暴 发蓝藻水华的成因 1 水体 中的氮、磷 (、P 比例失调 ,易暴发 蓝藻 . N )
N 、P比例在 水体 中达 到 7:1 ,是浮 游植物 正 常
磷酸盐 的代用 品 。农业生产上应合理控制施肥量 。实
依据水体水华暴发形成 的机理 ,防治水 体蓝藻大 量产生 的根本性措施是减少水 体的氮 、磷含 量,控 制 主要污染物一 藻类 、有机物生成 ,使 富营养化水体得 到净化。
氮 、磷 含量增加 ,使得水体透 明度下 降,深层喜光 的 生物 因缺 光而 大量 死 亡 ,导致 水体 生物 生 态环 境 失
施 污水 分 流 、截 流 和污 水净 化处 理 ,减少 污水 排放 量 。在水 体投 饵养殖 时 ,要做好养殖规划 ,兼顾经济 效益和生态效益 ,且把生态效益放在首位 。
2 物 理 方 法 治 理 .
营 养盐 的 需求 比例 。一般 暴 发蓝 藻水 华 的水体 N: P 达到 1 0:1 乃至 2 l 0: 。在蓝 藻大量 生长 时 ,此 时增
华 ”的藻类能产 生不好 的气味及毒素 ,会严 重影响城 市供水 。 () 体 生态 环 境 失衡 2水 水体 富 营养 化 ,有 效
条件 ,p 值 达到 8 0 H ~l ,水 体严 重老化 时 ( 久旱不 下
雨) 都可 以诱发蓝藻 的大量生长 。
三、水库预防和控制蓝藻水华大量暴发的措施
() 响供水 1影 水体 暴发蓝 藻水华 后 ,水质 的感 官性状和饮水安全性均 发生显著变化 ,许 多形成 “ 水
食蓝藻 的生物控制蓝藻 的力度 是有 限的。
蓝藻水华成因与食物安全隐患
![蓝藻水华成因与食物安全隐患](https://img.taocdn.com/s3/m/d0c90f1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b.png)
蓝藻水华成因与食物安全隐患蓝藻水华是一种富含蓝藻的大规模浮游生物现象,通常发生在富含营养物质的水体中。
它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还对食物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蓝藻水华的成因以及与食物安全相关的隐患。
蓝藻水华的成因主要与富营养化和气候变化有关。
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营养物质(如氮和磷)过量输入,主要源于农业和城市污水排放。
这些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后促进藻类的生长,特别是蓝藻的繁殖。
另外,气候变化也会影响蓝藻水华的发生。
温暖的气候条件创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使蓝藻能够迅速繁殖并形成大规模的水华。
此外,降雨和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也可能导致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藻类的迅速增加。
蓝藻水华对食物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首先,蓝藻水华会产生一种名为微囊藻毒素的有毒物质。
微囊藻毒素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例如引起肝脏病变、中毒及免疫抑制等问题。
而且,微囊藻毒素在食物中的积累可能引发食物中毒事件,如鱼类和贝类等水产动物摄入微囊藻毒素后成为人类食物链的一部分,使得人们可能在食用这些食物时受到毒素的危害。
其次,蓝藻水华也会造成水质的恶化,从而影响水产养殖业。
由于蓝藻水华在水体中大量繁殖,其代谢产物会导致水体富氧,形成缺氧的环境。
这种缺氧现象会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造成危害,导致大量死亡。
水产养殖业是许多地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因此蓝藻水华对水产养殖产业的影响将直接影响农民的经济状况和食物供应。
除了水产养殖业,蓝藻水华也会对水源供应造成威胁。
蓝藻水华引发的水体富营养化可能导致水源的备用系统,如水库和水井等受到污染。
一旦水源受到污染,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和精力进行处理,以确保人们的饮用水安全。
此外,当蓝藻水华进一步蔓延到地表水体中,会导致水体的极度浑浊,使得水净化过程更加复杂和困难。
为了应对蓝藻水华和保障食物安全,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监测和预测蓝藻水华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水体中营养物质的监测,可以提前发现富营养化的迹象,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营养物质的输入。
池塘裸藻的处理方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池塘裸藻的处理方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https://img.taocdn.com/s3/m/2d743d1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63.png)
池塘裸藻的处理方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1、生物防治:池塘中移栽适量的水葫芦,合理套养鲢鱼、鳙鱼和罗非鱼等滤食性鱼类。
2、物理防治方法:经常更换新水,保证池塘水质清新,同时在每天的下午5-6点,使用密网打捞裸藻。
3、化学防治方法:每亩池塘使用20kg的生石灰,或者是每亩池塘使用4-5kg 的粗盐。
一、池塘裸藻的处理方法1、生物防治方法(1)在池塘中移栽适量的水葫芦等水生植物(草鱼池塘以移栽浮莲为宜)。
(2)进水20-50cm(水中含有丰富的硅藻、绿藻),然后施加生物肥,培养其它的藻类。
(3)在池塘中合理套养鲢鱼、鳙鱼和罗非鱼等滤食性鱼类。
2、物理防治方法(1)经常更换新水,保证池塘水质清新,可以有效抑制裸藻大量繁殖(裸藻水华初期形成后,立即换水30-50%)。
(2)在每天的下午5-6点,准备一个密布网,在水中捕捞裸藻,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裸藻数量。
(3)每天的中午12点至下午的1点,开启增氧机1-2小时左右。
(4)使用絮凝剂。
3、化学防治方法(1)裸藻对于水体的ph比较敏感,因此可以通过调节水体ph 来控制裸藻数量。
一般情况下,每亩池塘使用20kg的生石灰(如果是盐碱地,不宜使用)。
(2)裸藻主要生长在淡水之中,因此对于耐盐能力较强的鱼类养殖池塘,可以将水体的盐度提高至5-10‰,即每亩池塘使用4-5kg 的粗盐。
(3)全池泼洒灭藻剂药物。
二、池塘裸藻是什么原因导致的1、池塘底部的淤泥过厚,腐殖质较多,分解后产生大量的无机营养盐,被藻类利用后,导致藻类疯狂繁殖生长。
2、肥水的时候,有机肥施加过度,水草无法完全吸收,从而导致部分营养物质被藻类吸收,最终使得藻类大量繁殖生长。
3、裸藻大多发生在静水、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水体中,并且适宜生存温度较广(20-35°C),发生时间横跨春、夏、秋三个季节。
4、饲料投喂过多,残余饲料在水中被分解,产生大量营养物质,供裸藻吸收利用,从而大量繁殖。
某市自来水裸藻水华应急处理
![某市自来水裸藻水华应急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0f8e913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48.png)
2020年第5期某市自来水裸藻水华应急处理钟 声 傅 静 杨仁凯(重庆水务集团水质检测有限公司,重庆 400070)摘要:2019年4月某市爆发饮用水源裸藻“水华”现象,导致该市发生自来水发绿发臭的公共水质事件。
本文分析了本次裸藻“水华”爆发的原因,比较了两种应急处置技术方案效果,最终选择多点投加预氧化剂,强化混凝等措施,使藻类和耗氧量(COD Mn )去除率达到70%以上,在48小时内使出厂水水质达标,快速有效的保障了供水安全。
关键词:裸藻水华;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近年来,突发性水质污染事件频繁发生,诸如松花江硝基苯污染事件[1]、涪江锰污染事件[2]、兰州苯污染事件[3]、绵阳锑污染事件[4]等等,都给人民饮用水安全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和困扰。
2019年4月,某市饮用水源爆发了罕见的裸藻污染事件,重庆水务集团受该市市政府所托,派出专家技术团队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专家团队采取有效应急处置技术方案在48小时内使出厂水水质指标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以下简称为“国标”)所要求的限值范围,用最短的时间解决了该市市民自来水无法使用的问题,保障了饮用水安全。
1.基本情况1.1 事件过程某市从4月23日开始有市民反映放出自来水偶有绿色,至25日城区全部自来水呈现绿色并伴有土腥味,市民拒绝饮用自来水,事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事件发生后该市市政府启动应急响应:首先确认本次事件原因为水源水受到上游生活废水污染,从而导致裸藻爆发;其次该市紧急从上游水质较好的水库向受污染的水源补水,稀释污染物,但效果不明显;三是邀请并组织专家会商,讨论制定水厂供水应急处理方案。
4月26日重庆专家技术团队抵达现场并及时调整应急处置方案,27日出厂水感官指标恢复正常,同时现场采样进行“国标”出厂水106项水质全分析检测,检测结果全部符合国标要求。
4月28日供水水质恢复正常,该市裸藻污染导致自来水发绿发臭的公共事件得到及时控制。
蓝藻及蓝藻水华的治理措施
![蓝藻及蓝藻水华的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c09312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0e.png)
蓝藻及蓝藻水华的治理措施蓝藻水华是水体中的蓝藻快速大量增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蓝藻群体或者导致水体颜色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严重时可在水体表面漂浮积聚形成一层绿色的藻席,甚至藻浆,蓝藻水华发生的根源主要在于水体富集了过多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近年来,蓝藻水华在养殖水体中呈现高发、频发、暴发态势。
从本质上讲,蓝藻水华是以蓝藻为载体的物质和能量转换的结果。
在含营养物质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在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或并有腥臭味的浮沫,被称为“水华”。
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孔繁翔研究员等在2007年对蓝藻水华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4阶段的理论假设:即蓝藻的生长与水华的形成可以分为休眠、复苏、生长、上浮及聚集4个阶段。
每个阶段中,蓝藻的生理特性及主导环境影响因子有所不同。
在冬季,水华蓝藻的休眠主要受低温及黑暗环境所影响。
春季的复苏过程主要受湖泊沉积表面的温度和溶解氧控制,而光合作用和细胞分裂所需要的物质与能量,决定水华在春季和夏季的生长状况。
一旦有合适的气象与水文条件,已在水体中积累的大量蓝藻群体将上浮到水体表面积聚,形成可见的水华。
水华的出现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远远大于水体环境的自身容量。
形成水华的蓝藻主要有微囊藻、鱼腥藻、色球藻、螺旋藻、拟项圈藻、腔球藻、尖头藻颤藻、裂面藻、胶鞘藻、束毛藻等十多个属,其中微囊藻属是分布最广、最为常见的蓝藻。
当微囊藻之类具假空泡的蓝藻过量繁殖时,水的透明度极低,有光层变的很薄,蓝藻长时间处于低光照下,假空泡形成很快使细胞迅速上升,以致内压的升高尚来不及使假空泡破裂,藻体已升到光照过量的表层,形成斑状浮渣,浮渣分解时散发腥臭味,夜间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容易使鱼缺氧而死。
而且蓝藻死亡后产生羟氨或硫化氢,对水生动物有毒,破坏水体,降低水体的利用价值。
1蓝藻水华的一般成因1.1内因——蓝藻生物学特性蓝藻对高温、低光强和紫外线的适应,可以过量摄取无机碳和营养物质,低的氮磷比等因素都有利于蓝藻生长。
血红裸藻可在养鱼池大量生殖是肥水
![血红裸藻可在养鱼池大量生殖是肥水](https://img.taocdn.com/s3/m/56417ae07f1922791688e896.png)
一、形态特征
1.体质:多数为单细胞,具鞭毛,仅少数具胶质柄, 营固着生活。细胞呈纺锤形、圆柱形、卵圆形等。 2.表质:细胞裸露,无细胞壁,外层特化为表质。细 胞能变形,表质表面常具纵行、螺旋行的线纹、肋纹、 点纹或光滑。有的种类外具囊壳,囊壳因铁质沉淀多 少而呈现不同的颜色。
3.色素和色素体:植物体大多呈绿色,少数种类 具特殊的裸藻红素而呈血红色。色素体形状一般 为盘状、片状或星芒状,蛋白核有或无。
柄裸藻属Colacium
多呈卵圆形、纺锤形或椭圆形。色素体圆盘形。
(三)变胞藻科Astasiaceae
具1~2条鞭毛。鞭毛基部无颗粒体。 无色素体和杆状器。大多种类无眼点。
1.变胞藻属(素裸藻属)Astasia
具1条鞭毛,细胞形态易变,常为纺 锤形或圆柱形,表质具线纹。
2.弦月藻属Menoidium
4.贮存物质:为副淀粉(裸藻淀粉),有些种类 也有脂肪。副淀粉是一种遇碘不变色的非水溶性 多糖类,反光性很强,具同心层理结构,有球形、 盘形、环形、杆形或其它形状。
5.鞭毛:大多具一条鞭毛,从储蓄泡基部经胞口 伸出体外。
鞭毛
胞口 胞咽
眼点 储蓄泡
伸缩泡
裸
藻
色素体
形
副淀粉
态
构
杆状器
造
裸 藻 形 态 构 造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裸藻当中的某些分子伴随 着基因组的变化加强了运动、摄食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逐步“丢失”了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和功能, 最终生活方式转变成为完全的异养;另外一些分 子则伴随着基因组的其它方式的变化向着完全自 养的方式转变。前一种方式代表着最早的动物的 产生,后一种方式代表着最早的植物的出现。
裸藻干燥重量中百分之五十是蛋白质,其质 量优于植物产生的蛋白质,内含20多种氨基酸, 其中有异亮氨酸等人体必需氨基酸,比小球藻更 适合作为食品。目前正在进行作为牛饲料的试验。
如何区分蓝藻水与裸藻水?
![如何区分蓝藻水与裸藻水?](https://img.taocdn.com/s3/m/cd521b44650e52ea55189868.png)
大家先看看下面的照片,看看爆发的是什么藻类?
上面的图片不是蓝藻,而是裸藻。
判断是否是裸藻爆发,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裸藻是具有鞭毛的,往往集中在水体表面,集中的地方,还可以看到其形成的小泡沫。
裸藻的粘性比较大,你如果用水去趴它,它会沾很多在你手上,由于他多半集中在水体表面,表层水看起来很浓很粘稠,但是只要你一拨开,下面的水是比较清的。
另外,裸藻有趋光性,我们在池塘中偶尔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就是早上起来,在池塘中漂浮的比较少,越到中午就越来越多,到下午阳光强烈的时候,整个池塘都布满,下一场大雨,或许它就消失了。
蓝藻:蓝藻水华多发生在夏季6-9月,有明显的季节性,受温度、阳光、营养物质的影响;温度在20℃以上;水体PH值偏高、光照度强且时间久的条件下,蓝藻形成气囊浮出水面并且迅速繁殖,以至形成蓝藻水华的现象。
蓝藻爆发很好判断,发现藻类一粒一粒呈现粉状的就是蓝藻了,当蓝藻爆发后,可以用赛有渔超能乳酸菌发酵,泼洒全池降低PH值,以平衡蓝藻。
遥感水华的种类
![遥感水华的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64e55fc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7.png)
遥感水华的种类一、蓝藻水华蓝藻水华是一种由蓝藻细胞大量繁殖形成的现象。
蓝藻是一类原核生物,它们能够利用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并且能够在缺氧条件下生存。
蓝藻水华通常发生在温暖的季节和富含养分的水体中。
蓝藻水华会导致水质恶化,产生大量有毒物质,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二、绿藻水华绿藻水华是由绿藻细胞大量繁殖形成的现象。
绿藻是一类光合作用生物,它们能够利用阳光合成有机物质。
绿藻水华通常发生在富含营养物质的水体中,如农田排水沟、湖泊和池塘等。
绿藻水华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对水生生物造成窒息,还会产生臭味和污染水质。
三、硅藻水华硅藻水华是由硅藻细胞大量繁殖形成的现象。
硅藻是一类单细胞藻类,它们具有坚硬的细胞壳,主要生活在淡水和海水中。
硅藻水华通常发生在富含硅酸盐的水体中,如河口和海湾等。
硅藻水华会导致水质变浑浊,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光合作用造成影响。
四、有毒赤藻水华有毒赤藻水华是由有毒赤藻细胞大量繁殖形成的现象。
有毒赤藻是一类光合作用生物,它们能够产生一种名为赤藻毒素的有毒物质。
有毒赤藻水华通常发生在温暖的海洋水域中,如红海、印度洋和太平洋等。
有毒赤藻水华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对人类健康和经济造成威胁。
五、浮游植物水华浮游植物水华是由浮游植物细胞大量繁殖形成的现象。
浮游植物是一类微小的光合作用生物,它们能够悬浮在水中,并且对水质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浮游植物水华通常发生在富含养分的水体中,如河流、湖泊和海洋等。
浮游植物水华会改变水体的光照条件和透明度,对水生生物和水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六、黄藻水华黄藻水华是由黄藻细胞大量繁殖形成的现象。
黄藻是一类原核生物,它们具有黄色的色素,能够利用光合作用产生能量。
黄藻水华通常发生在富含有机物质的水体中,如池塘、河流和湖泊等。
黄藻水华会改变水体的颜色,破坏水生生物的生态平衡。
七、水华与地表温度关系的遥感研究水华是一种常见的水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水体的生态和水质。
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大范围、高精度的遥感数据,可以有效监测和评估水华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常见水华种类及其识别
![常见水华种类及其识别](https://img.taocdn.com/s3/m/fb77e688af45b307e87197cc.png)
常见水华种类及其识别水是鱼类生活生存的环境和载体,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要想养好一塘鱼,先要养好一池水”。
充分说明了水对养鱼的重要性。
“鱼离不开水!”的道理天下尽知,但是水有不同的水,不同的水养同样的鱼,效果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我们去尽量多认知一下水的属性,特别是对"水华"的判别是相当重要的。
一、“看水养鱼”与藻类水华水体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鱼类及养殖动物的生长和疾病的发生。
我国池塘养鱼由于水中溶解有机质和营养盐类十分丰富,浮游植物量很高,水色浓,或者混养品种不当,有时还出现藻团、浮膜等,也就是说经常出现水华,简单点说就是水有很明显的颜色了。
水华,又称藻类水华,显而见知是有藻类才会有水华发生,水华是池塘养殖中常见的现象,优良水华是基于滤食性鱼类的饵料作用而言,对于未放养滤食性鱼类(比如白鲢)的养殖池塘,任何藻类水华都可能导致水质恶化,都是有害的。
一般认为:产生水华的藻类种类很多,金藻、黄藻、硅藻和甲藻的细胞呈褐色或褐绿色,其水华也接近上述颜色,绿藻和裸藻细胞呈绿色,其水华也接近绿色,常见的蓝藻水华看起来在水面像一层绿色的油漆,蓝藻的细胞呈深绿或深蓝色,其水华也接近深绿或蓝绿。
隐藻水华就像一团黑水,还有其他种类,各有不同症状。
(优良水体)二、藻类水华的复杂性同一门藻类在色素组成上虽然有其共性,但也还有其特殊情况,如蓝藻门种类一般呈蓝绿或灰绿,而有些种类(孟氏颤藻、泥褐席藻等)因含较多的黄褐素(胡罗卜素和叶黄素)和红色色素(藻红素)而使细胞呈黄褐、红褐和紫色等颜色;裸藻通常呈绿色,但血红裸藻和细胞内有大量血红素而使水呈红褐色;有些藻类因具囊壳被甲,使水呈壳、甲的颜色。
此外,同一种类的色素组成在生活条件变化时也可以改变,特别是蓝藻和绿藻,当种群的增长达到指数增长期末时,常因养分(氮、磷、碳或微量元素)不足或其他原因而使细胞出现蓝藻和绿藻“老化”现象,这时叶绿素减少而胡萝卜素和叶黄素量增多,因而使藻体发黄或呈褐色。
淡水池塘裸藻水华的特点危害和调控
![淡水池塘裸藻水华的特点危害和调控](https://img.taocdn.com/s3/m/2fdaa2e77c1cfad6195fa746.png)
3.3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
如前所述,特种野猪野味浓、肉质好,营养与保健作用强,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3.4国家鼓励和支持。
国内人民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我国各级政府支持繁育与驯养特种野猪的政策力度不断强化,为生态法驯养特种野猪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本项目为新余市科学技术重点计划项目(编号2013BN360503)。
参考文献[1]徐尚喜.特种野猪养殖技术及发展前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13):46.[2]张海斌,柳昌锐.野猪人工养殖技术[J].汉中科技,2010(4):38~39.[3]刘务勇.特种野猪饲养技术[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江西众鑫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新余市2013年科技项目申报书[Z].2013.[5]江西众鑫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态法繁育驯养特种野猪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2013.336600江西省分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张梨花养殖天地淡水池塘裸藻水华的特点危害和调控在淡水养殖中,蓝藻水华比较常见,危害和防治已为大家熟知,而对裸藻水华认识较少。
但在近几年,随着水源的日趋紧张和养殖密度不断提高,无论是精养鱼塘还是精养虾塘,或是鱼虾套养池塘,裸藻水华均时有发生,特别是养殖中、后期较严重,给养殖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
结合多年实践,总结了裸藻水华的发生特点、危害、调控措施,供养殖户参考。
1发生特点裸藻是典型的鞭毛藻类,裸藻细胞无细胞壁,只是由质膜下的原生质体外层特化成表质,多数表质软的种类,其形态还能发生变化,故具变形特性。
1.1裸藻水华多发生在静水、富含有机质的水体。
1.2裸藻生存的温度范围较广。
1.3裸藻水华水色多样。
一是绿色、蓝绿色;二是红褐色,俗称“铁锈色”、“铁锈水”,三是酱油色。
2危害2.1裸藻为优势的池塘鱼虾厌食,生长缓慢。
2.2裸藻池塘早晨太阳未出之前鱼虾有轻浮头现象。
2.3裸藻池塘特别是养殖中、后期,养殖水体pH 值较高,鱼虾长期在这样的水体中易得烂鳃、肠炎等疾病。
不同类型水体水华有哪些特征
![不同类型水体水华有哪些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b8b68fd96c85ec3a86c2c559.png)
不同类型水体水华有哪些特征不同类型的水体水华造成的危害不一样,水体水华现象很常见,那么不同类型水体水华有哪些特征?通过通过对全国各地常见水华的调查和统计,按优势种类可以分为l5个基本类型。
隐藻水华这是我国池塘养鱼常见的一种水华,其出现频率在各地肥水中可达到80% 一100%,次优势种常称为小环藻、蓝隐藻和绿球藻的一些种类。
水色褐、红褐、褐绿和褐青。
全年都可出现。
膝口藻水华在无锡地区的鱼池中,是夏季肥水后最常见的水华,在生长期中出现的频率近60%。
优势种为扁型膝口藻,次优势种为隐藻和裸甲藻,有时绿球藻类也较多,水色褐青或褐绿。
裸甲藻水华这是由蓝绿甲藻大量繁殖引起的,在江浙和广东肥水中较常见,夏秋季出现较多。
夏季长与扁型膝口藻共存。
水色褐绿,褐青或铁灰,水面长有云雾状蓝绿色斑团,渔农称为“转水”。
角藻水华在养鲤池中有时见到,优势种为飞燕角藻,水色呈不均匀的黄褐色,可见到飞燕藻集群形成的浓褐色斑块。
颤藻或席藻水华由颤藻属或席藻属的某些种类形成的水华。
水色蓝绿到灰绿,但个别种类可引起特殊的水色,如盂氏颤藻水华常呈黄褐色,微红颤藻水华呈红色,泥褐席藻水华呈红褐色。
多在夏季出现。
鱼腥藻或拟鱼腥藻水华由螺旋鱼腥藻或其他鱼腥藻属种类以及拟鱼腥藻引起的水华。
优势种极为突出,可占生物总量的95% 夏季出现。
微囊藻水华为铜绿微囊藻和粉状微囊藻,水色蓝绿,深绿或黄绿发白。
铜绿微囊藻水华水面常有蓝绿或黄绿色浮膜,主要夏季出现。
尖头藻水华水色蓝绿或黄绿,水面常有浮膜,夏季或初秋出现。
微型蓝球藻类水华由蓝球藻目一些极微型种类引起的水华。
优势种常为蓝球藻、棒条藻、蓝纤维藻、粘球藻和平裂藻等属的种类,水色深绿、蓝绿、褐绿、褐和黄褐。
团藻目水华通常由衣藻、四鞭藻、空球藻和实球藻等形成的水华,隐藻和其它鞭毛类的数量也较多。
水色绿,水面常有绿色浮膜。
绿球藻目水华通常由小球藻、栅藻、四角藻、十字藻、绿球藻和空心藻等形成的水华,阴藻等鞭毛藻类和小环藻占一定数量,水色绿或黄绿,透明度较大,易在水浅和常施化肥的鱼池出现。
水中藻类知识点归纳总结
![水中藻类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e73f03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a.png)
水中藻类知识点归纳总结水中藻类是一类原生生物,也是水生生物中最为重要的一类微生物。
它们包括多种多样的藻类,广泛分布在淡水和海水中,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中藻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为水体中其他生物提供氧气,并且在有些情况下,它们还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本文将从水中藻类的分类、生物学特性、生态功能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一、水中藻类的分类水中藻类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原生生物,根据其形态和生活习性的不同,可以将其分类为以下几类:硅藻、绿藻、蓝藻、金藻、裸藻、硬藻、褐藻等。
这些水中藻类在形态结构、色素组成、生活史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对它们的分类和命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1.硅藻硅藻是水中藻类中形态最为多样的一类,主要分布在淡水和海水中,生活在水体中呈现为单细胞或链状聚集的形态。
硅藻的细胞壁富含硅质,具有一定的硬度,可以在化石中保存下来,因此在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硅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水中浮游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为水域中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2.绿藻绿藻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原生生物,它们具有叶绿素a和b等绿色色素,因此在植物界中被归类为植物门。
绿藻在水体中广泛分布,包括淡水和海水中,生活习性也非常多样化。
有些绿藻可以形成细胞丝状的结构,有些可以形成片状的体形,还有些可以形成球状的细胞。
绿藻在水中起到重要的生态作用,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可以为水域中其他生物提供氧气。
3.蓝藻蓝藻是一类古老的藻类,具有天然气囊来浮力的藻类,但是由于其各种经济效应,近期在水库,白化等问题所以被深度研究。
有些蓝藻具有固氮能力,并且可以生长在低营养盐的水体中。
但是,蓝藻在水体中过度繁殖会导致水华的形成,对水域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4.金藻金藻是一类单细胞的藻类,其细胞含有金黄色素和叶绿素,因此呈现出金黄色的颜色。
金藻在水体中广泛分布,包括淡水和海水中,生活习性也非常多样化。
养殖塘裸藻水华的特点、危害和调控
![养殖塘裸藻水华的特点、危害和调控](https://img.taocdn.com/s3/m/11a33d8ea26925c52dc5bf15.png)
池塘裸藻水华的特点、危害和调控“水华” 是水体藻类大量生长或聚集并达到一定浓度的现象(一般淡水上称为“水华”、海水称为“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和特定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能够形成水华的藻类有蓝藻、甲藻、硅藻、隐藻、绿藻、裸藻等,其中,蓝藻、甲藻水华比较常见,它们的危害和防治已为大家熟知,而对裸藻水华认识较少,其对水产养殖生物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报道也较少。
但在近几年,随着水源的日趋紧张和养殖密度不断提高,无论是精养鱼塘还是精养虾塘,裸藻水华均时有发生,给养殖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
裸藻大量繁殖的池塘,在当前养殖模式与养殖环境评估中,可以判断水体属于比较清瘦的,因为它抑制了其他有益藻类的生长,使得水体清瘦。
本文结合临塘实践,试对裸藻水华的发生特点、危害、调控和“倒藻”(转水)后的处置谈点浅见。
一、特点1.裸藻“水华”多发生在静水、有机质丰富的小水体比如水源不充足的精养池塘、稻田等,而水库、河沟、江河等有流动性的水体很少见。
套养不合理的精养鱼池和虾池容易发生。
2.裸藻生存的温度范围较广裸藻“水华”形成的适宜温度为20 C ~35C (实际上北方地区冰下也可形成优势种群);生长时间横跨春、夏、秋三个季节,尤以6、7、8、9月份生长最旺盛。
也就是说,裸藻水华在鱼虾主要生长期均可发生。
即使是冬棚养殖,如具备裸藻生长的温度、光照、pH 等条件,仍可发生。
3.裸藻“水华”水色多样常见有三种:一是绿色、蓝(深)绿色:以绿色裸藻为优势种,因其色素体为绿色而使“水华”呈绿色,大量繁殖后即呈蓝绿色。
北方池塘以这种“水华”比较常见二是红褐色:俗称“铁锈色” ,“铁锈水”属于一种清瘦的水质,水表层具铁锈色油膜、有黏性,以变形裸藻和血红裸藻为优势种,因其色素为红色或橘黄色,加之趋光性强,常呈红色或褐红色,并聚集在水面表层,形成浮膜,多出现于在春夏之交或夏秋之交时节,形成后,水面覆盖率可达30%〜100%,这种水华还常有“晴红阴绿”、“昼红夜绿”、“朝红夕绿”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随光的强弱而变化)。
池塘裸藻水华的防治技术
![池塘裸藻水华的防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27f512db52acfc789ebc9e3.png)
池塘裸藻水华的防治技术作者:杨子璇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7年第01期摘要:裸藻是池塘中一种较为常见的藻类,其适应的生长环境是在有机质丰富的水中,但当其大量繁殖的时候,就会严重影响池塘中养殖品的生长,最终造成严重后果。
因为裸藻大量死亡时,会产生一种毒素,导致养殖水产品的大量死亡,所以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治池塘裸藻水华。
关键词:池塘裸藻水华防治技术一、裸藻水华的简介每年的四月至十一月间,当我们经过池塘、稻田等地方时,经常可以看到水面上会有一层带有颜色的浮膜。
在早晨的时候,由于光线原因,这些浮膜一般呈现出较浅的黄绿色。
中午时,光线逐渐变强,浮膜开始变为黄红色,最后变成像铁锈一样的颜色。
随着夜幕降临,浮膜的颜色逐渐变淡,直到变为最初的黄绿色。
这些就是我们常说的裸藻水华。
池塘水产品的养殖旺季一般是在每年的五月至十月份,这段时间非常适合水产品的生长,同时也是藻类的生长旺季。
在温度合适的条件下,尤其是在有机质较为丰富的静水中,非常容易形成大规模水华,而在面积较大的湖泊、水库、江河等地方一般不会发生水华现象。
二、裸藻水华的危害当裸藻水华形成后,整个静水水面会被迅速覆盖,空气很难透过水层表面进入水体,致使水中的含氧量大幅度降低。
水中的鱼虾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同时细菌在缺氧的条件下会大量的繁殖,导致产生许多奇怪的鱼虾疾病。
当裸藻水华衰败后会产生大量的毒素,患病的鱼虾吸入毒素后会大量死亡,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三、裸藻水华的防治池塘中存在少量的藻类,这是必要的,因为有些鱼类会食用藻类,而且这些藻类有助于保持池塘中的生物以及食物链的多样性。
因此,水产品的养殖人员不要看到水中存在藻类就将其清除,而是要科学地留下部分藻类。
当然,当看到池塘中的藻类出现快速繁殖的迹象,养殖人员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性。
裸藻水华的防治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1.生物防治技术在池塘中放养一些滤食性鱼类,这个方法主要是针对前期的水华预防。
水产养殖中的几种藻类
![水产养殖中的几种藻类](https://img.taocdn.com/s3/m/66129a3549649b6649d74779.png)
水产养殖中的几种藻类淡水常见藻类大致分为:蓝藻门、裸藻门、金藻门、甲藻门、隐藻门、硅藻门、绿藻门、黄藻门等。
蓝藻、微囊藻(死亡后产生的毒素更大,抑制其它藻类生长);螺旋藻(不易消化)、颤藻(不易消化)、平裂藻、项圈藻、鱼腥藻、微囊藻(易产生水华)。
其中有的是有益藻,有的是有害藻。
、蓝藻蓝藻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温度。
蓝藻繁殖时对温度敏感,水温在17 C以下时,不会大量发生,或者不会对鱼类构成危害。
当水温上升到28 C时,由于其它藻类的生长受到抑制,同时又大量被鱼类吞食(温度高鱼类摄食代谢增强),蓝藻很容易形成优势种群而大量爆发。
(1 )蓝藻的习性1、PH值:藻类喜欢偏碱性的水体,高PH(PH8.0 —PH9.5)会促进蓝藻的发生,故应避免单一使用泼洒石灰水的方法改善水质。
2、氮磷比:蓝藻既可利用水体中的氮,又具有更高的利用磷的能力,低氮磷比或含磷较高富营养化的水体都可能导致蓝藻的大量发生。
适当提高氮磷比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的蓝藻的生长。
3、生态关系:蓝藻与其它藻类一起构成池塘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提供了89%以上的溶氧。
因此这些生产者除了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外,还影响到鱼类的生存4、蓝藻水华的成因:不同阶段的关键因素不同,一般可以将蓝藻水华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休眠、复苏、生物量增加、上浮。
上浮后形成蓝藻水华,然后开始出现转水。
5、蓝藻的危害:蓝藻可以改变膨压,在高温强光照的天气情况下,聚集在水体表层,吸收了大部分的阳光,在自己大量繁殖的同时抑制其它藻类的生长。
蓝藻的大量繁殖,不断向水体分泌有毒代谢物质,从而影响浮游生物的种群演替、繁殖周期,还可引起一些浮游动物的大量死亡。
(2)蓝藻大量发生的危害蓝藻颗粒很难被鱼类消化,大量繁殖后很快就会成为优势种群。
这种通过种空间竞争形成的过度繁殖,必然也会带来种内斗争,这种内斗的结果又将导致大量的蓝藻死亡。
蓝藻的大量死亡使得水体的生产者锐减,造成水体中的溶氧供应严重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养殖池塘裸藻水华的特点、危害和调控方法日期:2014-06-30 11:27 作者:来源:农博网点击:54水华是水体藻类大量生长或聚集并达到一定浓度的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和特定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能够形成水华的藻类有蓝藻、甲藻、硅藻、隐藻、绿藻、裸藻等,其中,蓝藻、甲藻水华比较常见,它们的危害和防治已为大家熟知,而对裸藻水华认识较少,其对水产养殖生物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报道也较少。
但在近几年,随着水源的日趋紧张和养殖密度不断提高,无论是精养鱼塘还是精养虾塘,裸藻水华均时有发生,给养殖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
裸藻大量繁殖的池塘,在当前养殖模式与养殖环境评估中,可以判断水体属于比较清瘦的,因为它抑制了其他有益藻类的生长,使得水体清瘦。
本文结合临塘实践,试对裸藻水华的发生特点、危害调控和倒藻后的处置谈点浅见。
一、特点1、裸藻水华多发生在静水、有机质丰富的小水体比如水源不充足的精养池塘、稻田等,而水库、河沟、江河很少见。
套养不合理的精养鱼池和虾池容易发生。
2、裸藻生存的温度范围较广水华形成的适宜温度为20~C-35℃;生长时间横跨春、夏、秋三个季节,尤以6、7、8、9月份生长最旺盛。
也就是说,裸藻水华在鱼虾主要生长期均可发生。
即使是冬棚养殖,如具备裸藻生长的温度、光照、pH等条件,仍可发生。
3.裸藻水华水色多样常见有三种:一、是绿色、蓝绿色,以绿色裸藻为优势种,因其色素体为绿色而使水华呈绿色,大量繁殖后即呈蓝绿色。
二、是红褐色,俗称“铁锈色”、“铁锈水”,属于一种清瘦的水质,水表层具铁锈色油膜,有黏性,以变形裸藻和血红裸藻为优势种,因其色素为红色或橘黄色,加之趋光性强,常呈红色或褐红色,并聚集在水面表层,形成浮膜,多出现于在春夏之交或夏秋之交时节,形成后,水面覆盖率可达30%~100%,这种水华还常有“晴红阴绿”、“昼红夜绿”、“朝红夕绿”的变化。
三、是酱油色,多发生在养殖中后期和老化池塘,是水质极度富营养化和多种裸藻大量繁殖的结果,此时水色变化不大。
凡以裸藻为主的水华,均可称为裸藻水华。
实际上,会因各藻种比例、光照强弱、有机质和泥沙的多寡等,存在细微水色差异,情况比较复杂,需仔细鉴别。
4.裸藻水华容易倒藻裸藻细胞无细胞壁,只是由质膜下的原生质体外层特化成表质,多数表质软的种类,其形态还能发生变化,故具变形特性;裸藻绝大多数生长于中性或偏酸或偏碱的水体中,pH在6.5~8.5之间。
这与蓝藻有区别,蓝藻大量繁殖时,pH多在8.5以上;裸藻对温度适应范围虽然很大,但对温度突变很敏感。
基于上述特点,当遇到恶劣天气或环境变化较大时,裸藻比蓝藻、绿藻等更容易突然集体死亡而发生倒藻现象。
5.裸藻水华不易杀灭据试验:0.7mg/L硫酸铜对裸藻的杀灭作用不明显,但76.8小时以上能明显抑制裸藻活动;1.4mg/L硫酸铜对裸藻的杀灭作用也不明显,48d时以上能明显抑制裸藻活动;2.8mg/L硫酸铜对裸藻的抑制作用迅速而明显,杀灭作用也显著;5.6mg/L以上硫酸铜能迅速杀灭裸藻。
这说明在鱼虾安全浓度内,很难杀灭裸藻。
另外,裸藻属鞭毛藻类,活动速度较快,用药物杀灭时,会迅速逃离高浓度药物区域,在药物浓度低的池塘中部和底部避难,待药性消失后,又可重新大量增殖,这也是药效不明显的原因之一。
6.裸藻水华有毒赵玉衍分别于1990年5月27日和1991年7月30日,针对一种裸藻进行的二次毒性试验表明:这种裸藻的死体分解后,其内含物可造成鱼类中毒死亡;李学军于2002年5月10日报道由于裸藻过度繁殖,造成了一农场罗非鱼春片池塘发生泛塘;笔者也于2007年和2008年,曾亲历了多起因裸藻水华造成的鱼、虾精养池塘泛塘、倒藻事件。
虽然,目前针对裸藻毒素的成份和毒理尚无报道,但多起事故说明:裸藻毒素是存在的,并且毒性很大。
二、危害裸藻水华初形成前后对鱼虾无害裸藻是养鱼池塘中最常见藻类之一,数量多时可形成水华,是池塘肥水和老水的标志。
多年来,渔农常将“昼红夜绿”“朝红夕绿”等具日变化的水称为“活”水,是渔民喜爱的水色之一,实际生产中,也证明这种水养殖产量较高。
这说明裸藻同其它藻类一样,能够为鱼虾提供充足的溶解氧,而且也可作为饵料供滤食鱼类摄食。
虽然也有“裸藻难消化,利用率低,鱼类不喜摄食”的报道,但笔者认为:1.这些同裸藻种类和发生时态以及养殖条件相关,不能一概而论,需辩证对待。
好的水色不是以“色”定性,而应该以生物的摄食、生长状况和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为依据。
2.裸藻水华形成中期影响鱼虾摄食、生长虽然裸藻水华的初期对鱼虾的生长没有多大的负面影响,但长期发展下去,鱼虾类会发生食欲减退,生长缓慢等现象。
这可能是部分裸藻死亡分泌毒素所至,此时,如能及时换水和采取解毒措施,对鱼虾也无大碍,一般能够正常生长。
3.裸藻水华形成后期致使鱼虾得病此时,裸藻大量繁殖迅速铺盖整个水面,不但封闭水体,影响空气的溶入,并且分解为有机质大量耗氧,致使水下溶解氧很低、生态系统面临崩溃、致病细菌大量繁殖、鱼虾体质极度虚弱,鱼虾患病在所难免。
这也是在水华盛期,不治水单纯治鱼病,鱼病难治的原因所在。
曾有报道:鲢鱼肠道裸藻达到相当数量可能发生爆发性流行鱼病,如:爆发性出血病、肠炎病、消化性疾病、肝胆问题。
4.裸藻水华衰败后可引起鱼虾泛塘、死亡如前所述,裸藻大量死亡后,其藻类尸体迅速被分解,不但败坏水质,而且分泌的物质对鱼类产生毒害作用很大。
多起渔业事故表明:虽然它不像多数甲藻和某些蓝藻的毒素大,但也不容小觑,如措施不力,必将导致鱼虾大量死亡。
现在的关健是,多数渔农对裸藻的毒性理解不深,还停留在裸藻水华仅是肥水和高产的标志的简单认识上。
为此,加大对裸藻毒性的宣传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调控1.裸藻水华的调控鱼虾池塘有少量裸藻水华无害,但过量就有害。
裸藻水华调控的方法大致可分三类:一是生物方法,具体是:(1)移植适当数量的水生植物,如水葫芦等,草鱼池宜用浮莲。
(2)培养其它藻类,使藻相复杂不单一,可采取进含有硅藻、绿藻丰富的水500px~1250px,然后施用专用生物肥,如:活而爽或高硅双效肥,少量多次。
(3)混养滤食鱼类,主要是鲢、鳙和罗非鱼,一般每亩投放50尾~150尾,数量依据池塘营养盐状况和水华大小而定,这也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4)投放生物制剂,如:原菌片(每包5亩)、菌满多(每包4亩)等。
二是物理方法,具体是:(1)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可抑制裸藻的大量繁殖,防止裸藻水华的发生。
在裸藻水华初期形成后,立即换水30%~50%,裸藻水华的爆发性生长可得到有效遏制。
在抽水时,注意务必选择在裸藻集中的地方,这是最快速并直接的方法。
(2)用絮凝剂,如:增氧底保净(注意加量到每包2亩水体,必要时配合净水产品)在裸藻集中的地方泼洒,可降低裸藻的密度,之后注意使用原菌片(5亩)或活而爽(8亩)培水。
(3)人工捞取也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只是劳动强度较大。
(4)每天中午12点~13点钟,坚持开启增氧机2小时,增加水体交换。
三是化学方法,主要有:(1)调节水体pH,可以利用有些裸藻对pH敏感的特点,调节裸藻的生长。
可用生石灰或硝克(1亩)或碱消,生石灰一般亩用20kg左右,硝克按照一亩用一瓶的使用量。
(2)调节盐度,裸藻大部分生长在淡水中,针对耐盐的养殖品种,可采用提高盐度至5‰~10‰的方法,也就是一亩用粗盐8-10斤左右,可抑杀裸藻。
(3)在裸藻集中的区域或全池泼洒鑫洋二氧化氯(5-10亩),注意用药后用水质保护解毒剂(1亩)解毒。
(4)淡水池塘可局部泼洒克藻灵,但是用药后注意用水质保护解毒剂解毒。
(5)使用季铵盐络合碘全池泼洒。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化学方法虽然是最常用和最快速的方法,但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使用剂量,确保鱼虾安全,最好是局部少量多次使用,近段时间,本人应用此方法,效果明显。
另外,还要注意使用时机,千万不可在裸藻衰败期使用,以免造成人为倒藻、泛塘。
2.裸藻水华倒藻后的处置依倒藻程度不同,可划分三期。
一期表现是:水色变化不大,只是在下风处有绿色或色藻沫,是少量裸藻死亡的结果,水质指标无变化,基本正常,鱼虾摄食、生长正常。
处置方法是:换水10%~20%,补充有益藻类,调整藻类比例,补施有利于硅藻、绿藻生长的专用肥,如活而爽或高硅双效肥或原菌片,加大增氧机的开机时间,密切监测藻类的生长状态,查看滤食鱼类投放数量,如不足,及时补投。
二期表现是:水色变化仍不大,只是颜色发暗,下风处藻沫很多,可闻到阵阵腥臭味,pH降低,表层溶解氧正常,但中下层很低,氨氮、亚硝态氮略有升高,水质混浊,悬浮有机质多,镜观裸藻活力差,有死体,鱼虾摄食差,但大部分仍能抢食,部分呈浮头状,散布于全池,无围增氧机现象,有“昼浮夜沉”、“晴多阴少”特点,鱼体无明显病症,仅腮丝呈紫褐色,或见少量死亡,虾体暗红色,呈浮头状,有少量浮边、死亡。
此由一期发展而来。
处置方法:停止投喂,立即加开增氧机,迅速换水30%~60%,投放增氧剂,如:颗粒氧或富氧,立体增氧,使用水质保护解毒剂等解毒药,大剂量解毒,待鱼虾好转,投施一次消毒剂,控制细菌数量,之后3天,可重新调整生态系统,如投放原菌片等。
上述措施,应依次进行,其中,换水最为重要,也最易被忽视,多因无水源或水质差而被耽搁。
如确无水源,最好立刻将鱼虾倒人它池,以免投入过大,损失更大这往往因不能迅速改善水质,造成裸藻持续死亡,而增氧、解毒措施仅是杯水车薪。
总之,换水是其它措施的基础,即使水质差一些,也应该迅速换水。
三期表现是:水色变化很大,有蓝绿色或红褐色变为灰绿色或灰褐色,下风处藻沫很多,面积很大,腥臭味很浓,pH变化大,可降到8.0甚至7.0以下,上下水层溶解氧均较低,氨氮、亚硝态氮均明显升高,悬浮的有机质很多,水质昆浊似稀粥状,鱼虾基本不摄食,多在水面,呈浮头状,死亡增多。
此多是因二期贻误而成。
处置方法:基本同二期,只是换水量应再加大至60%~90%,其它措施也要加大。
此时,除换水外,药物成本往往很高,如可出塘,应不失为明智之举。
(怀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