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划分四类环境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局部调整方案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局部调整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1.11•【字号】桂政办发[2008]1号•【施行日期】2008.01.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局部调整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08]1号)北海、防城港、钦州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广西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局部调整方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二○○八年一月十一日广西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局部调整方案前言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地区包括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三个行政区域,海岸线长1595公里,沿海滩涂1005平方公里,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在泛北部湾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中具有明显的战略地位优势。
1998年11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我区下发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1998]142号)。
《广西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实施近十年来,对广西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部分近岸海域实际使用功能发生了较大变化。
1999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8号令《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2001年发布了《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HJ/T82-2001)》(以下简称《技术规范》),《方案》中规划的功能划分原则、管理措施均与《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有一定的偏差;200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功能区划方案的通知》(桂政发[2005]5号文,以下简称《通知》),《方案》部分规划的海洋功能区水质管理目标与《通知》管理目标不一致,客观上形成了管理上的困难,严重影响对近岸海域环境的管理,也严重影响重大建设项目的立项和建设进度,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方案》需要及时调整,以适应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社区停车位重新划分通知
社区停车位重新划分通知尊敬的社区居民们:大家好!随着社区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加,原有的停车位规划已经难以满足居民们的日常停车需求。
为了更好地规范社区停车秩序,提高停车位的使用效率,给大家创造一个更加便捷、有序的居住环境,经过社区管理部门的认真研究和规划,我们将对社区内的停车位进行重新划分。
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重新划分的原因1、车辆增多导致停车难近年来,社区内的车辆数量持续增长,原有的停车位数量已经无法满足居民们的停车需求。
许多居民反映,下班回家后经常找不到合适的停车位,不得不将车辆停在路边或者较远的地方,给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停车位布局不合理原有的停车位布局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例如部分区域停车位过于密集,而有些区域则停车位稀少;有些停车位的尺寸过小,不便于大型车辆停放;还有些停车位的位置设置不当,影响了车辆的通行和消防安全。
3、提高社区整体形象杂乱无章的停车现象不仅影响了居民的出行,也破坏了社区的整体形象。
通过重新划分停车位,可以使社区的停车更加整齐、规范,提升社区的美观度和舒适度。
二、重新划分的范围本次停车位重新划分将涵盖社区内的所有公共停车位,包括小区道路两侧、停车场、花园周边等区域。
三、重新划分的原则1、公平合理原则我们将根据社区内居民的车辆数量和实际停车需求,合理分配停车位资源,确保每个居民都有公平的停车机会。
2、安全便捷原则新的停车位划分将充分考虑车辆的通行安全和居民的停车便捷性,避免停车位设置在影响交通和消防安全的位置。
3、因地制宜原则我们将结合社区的实际地形和建筑布局,合理规划停车位的形状和尺寸,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空间,增加停车位数量。
四、重新划分的时间安排1、勘察规划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1)在此期间,专业的规划人员将对社区进行实地勘察,制定详细的停车位重新划分方案。
2、施工准备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2)完成方案设计后,我们将进行施工准备工作,包括采购施工材料、组织施工人员等。
车间清洁等级划分
车间清洁等级划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车间清洁等级划分是指根据车间的清洁程度和维护状况,对车间进行等级划分,以便于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和维护车间环境。
车间清洁等级划分的目的在于保证车间生产环境的卫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风险,确保员工身体健康。
根据国家标准,车间清洁等级通常分为四级:A级、B级、C级和D级。
不同等级的车间要求不同的清洁标准和维护措施。
下面将一一介绍各个等级的清洁标准及维护要求。
A级车间是车间清洁等级中最高级别的标准。
A级车间要求车间环境非常干净、整洁,没有任何杂物、污渍和灰尘,地面光亮如镜。
A级车间通常是高标准的无尘车间,适用于对生产环境要求尤为严格的企业,如医药、电子等行业。
在A级车间中,通常要求全面实施5S管理,不仅要保持车间干净整洁,还需要做好定期巡检和维护工作,确保车间环境的良好状态。
C级车间是相对较低的清洁标准。
C级车间要求车间环境相对较为简单,地面可以有少量杂物和污渍,但不影响正常生产。
C级车间通常是一些简单生产车间的标准,如一些加工车间、装配车间等。
在C级车间中,要求定期清扫车间地面和墙壁,清除杂物和污渍,确保车间环境相对干净整洁。
第二篇示例:车间作为生产制造工厂的重要区域,其整洁度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对车间清洁等级进行划分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生产中,常常根据车间的功能和要求对其进行不同等级的清洁划分,以确保车间环境达到工作要求,提高生产效率。
一般来说,车间清洁等级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A级、B级、C 级、D级和E级。
不同等级的车间清洁要求和管理措施也各有差异,具体如下:A级车间是最高等级的清洁标准,主要用于需要高度洁净环境的生产制造过程,比如医药、电子等行业。
A级车间要求地面无灰尘、无杂物,墙壁和天花板无尘污,生产设备、工作台面等也必须保持干净。
在A级车间中,通风、空气净化等环境设施也需要达到严格标准,以保证生产过程的无菌和净化。
B级车间要求相对较高,用于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的行业,比如食品加工、化妆品生产等。
最新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方法优秀文档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方法通过定量分析企业生产、加工、使用、存储的所有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Q),评估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以及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E),按照矩阵法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等级进行划分。
环境风险等级划分为一般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和重大环境风险三级,分别用蓝色、黄色和红色标识。
评估程序见图1。
1 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针对企业的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原料、“三废”污染物等,列表说明下列内容:物质名称,化学文摘号(CAS号),目前数量和可能存在的最大数量,在正常使用和事故状态下的物理、化学性质、毒理学特性、对人体和环境的急性和慢性危害、伴生/次生物质,以及基本应急处置方法等,对照附录B标明是否为环境风险物质。
计算所涉及的每种环境风险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如存在总量呈动态变化,则按公历年度内某一天最大存在总量计算;在不同厂区的同一种物质,按其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计算)与其在附录B中对应的临界量的比值Q:(1)当企业只涉及一种环境风险物质时,计算该物质的总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Q;(2)当企业存在多种环境风险物质时,则按式(1)计算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1)式中:q1, q2, ..., qn——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Q1, Q2, ..., Qn——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临界量,t。
当Q<1时,企业直接评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以Q表示。
当Q≥1时,将Q值划分为:(1)1≤Q<10;(2)10≤Q<100;(3)Q≥100,分别以Q1、Q2和Q3表示。
2 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采用评分法对企业生产工艺、安全生产控制、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环评及批复落实情况、废水排放去向等指标进行评估汇总,确定企业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评估指标及分值分别见表1与表2。
表1 企业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评估指标分值生产工艺20分安全生产控制(8分)消防验收2分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2分安全生产许可2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备案2分水环境风险防控措施(40分)截流措施8分事故排水收集措施8分清净下水系统防控措施8分雨水系统防控措施8分生产废水系统防控措施8分大气环境风险防控措施(12分)毒性气体泄漏紧急处置装置8分生产区域或厂界毒性气体泄漏监控预警系统4分环评及批复的其他环境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10分废水排放去向10分表2 企业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值(M)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25M1类水平25≤M<45M2类水平45≤M<60M3类水平M≥60M4类水平2.1生产工艺列表说明企业生产工艺及其特征:生产工艺名称,反应条件(包括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是否属于《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或国家规定有淘汰期限的淘汰类落后生产工艺装备等。
环境标准分类
环境标准分类环境标准是指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而设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根据其所针对的环境问题和应用范围的不同,环境标准可以分为多个分类。
本文将对环境标准的分类进行介绍,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环境标准。
首先,环境标准可以根据其应用范围的不同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环境标准可以分为大气环境标准、水环境标准、土壤环境标准等。
大气环境标准主要针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和浓度进行规定,以保护空气质量和减少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水环境标准则主要关注水质的保护和水污染物的排放控制,以维护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保障人类饮用水安全。
土壤环境标准主要规定土壤中各种污染物的容许浓度,以防止土壤污染对农作物生长和地下水质量的影响。
其次,环境标准还可以根据其针对的环境问题进行分类。
例如,大气环境标准可以分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空气质量标准等;水环境标准可以分为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地表水质量标准等;土壤环境标准可以分为土壤污染物容许浓度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
每种环境标准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对象和规定内容,以便对特定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另外,环境标准还可以根据其制定机构和适用范围进行分类。
例如,国家环境标准是由国家环境保护部门或相关部门制定的,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地方环境标准是由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的,适用于特定地区;行业环境标准是针对特定行业的环境问题而制定的,适用于特定行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不同的环境标准适用于不同的环境管理对象和管理范围,以实现对环境问题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总之,环境标准是环境管理和保护的重要工具,其分类对于理解和应用环境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环境标准的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其适用范围和规定内容,有助于加强环境管理和保护工作,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和人类健康的保障。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环境标准的分类有所帮助,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会计实务:审计环境的分类有哪些
审计环境的分类有哪些
(一)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体现一国领导集团的方针、政策、措施等。
政治需要国家审计,但在如何发挥审计职能方面,各国采取的方式却不完全相同,由此出现了各国不同的审计管理模式。
不同的审计模式又直接而具体的制约了国家审计的审计行为和审计效果。
(二)法律环境。
法律环境是指一国法律的完善程度、执法力度和社会的法律意识。
国家审计必须依据法律开展工作、履行职责并强制被审计单位接受、配合审计,因此需要良好的法律环境和完善的法律体系支持,以发挥其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三)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一国一定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回顾审计史,我们可以看到审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发展也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
(四)社会环境。
包括科学技术水平、社会传统文化、公民道德素质、信仰及民众对审计职业的认识、对审计结果公允性、可靠性的看法等。
目前我国社会环境制约国家审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审计科学技术水平上,另一方面表现在诚信、人情、人治对于审计实践的制约。
(五)国家审计组织内部环境。
主要包括审计管理、审计资源、审计信息和审
计后勤保障等方面。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天道酬勤嘛!。
请介绍环境的范围和分类
请介绍环境的范围和分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环境是指生物和非生物元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整体,是生物生存和繁衍的物质基础。
它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地球的水、空气、土壤等非生物元素以及生物界中的植物、动物等生物元素。
环境又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大类。
一、自然环境1.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是指围绕地球的气体层,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
大气环境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空气中的氧气可供人类呼吸,二氧化碳则被植物吸收进行光合作用。
但由于工业生产排放大量有害气体,造成大气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
2. 水环境: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覆盖着地球表面的70%。
水环境包括海洋、江河、湖泊等水体,是生物生长和繁殖的重要场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体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给人类和生物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3. 土壤环境:土壤是地球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气体、水和生物组成的复杂系统。
土壤环境对作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过度的农业开垦、化肥农药的使用、以及工业排放等,导致了土壤的退化和污染。
4. 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的生态系统。
生物环境包括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空中生态系统等。
生物环境的平衡是生态平衡的基础,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许多生物物种濒临灭绝。
二、人工环境1. 城市环境:城市环境是人类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包括建筑、道路、绿化等。
城市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污染、噪音、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突出,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困扰。
2. 工业环境:工业环境是指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环境。
工业污染是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排放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平衡。
3. 农村环境:农村环境主要包括农田、农村居民点等。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了农田的土壤退化和水体污染,农村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环境分类名目
环境分类通常指的是根据环境的功能、特征、污染程度、保护目标等标准,将环境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这样的分类有助于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进行环境管理和监测,以及评估环境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环境分类名目:
1. 生态系统类型:根据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可以将环境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
2. 环境质量分类:根据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等环境要素的质量状况,可以将环境分为优质、良好、一般、较差和差等级别。
3. 环境功能区分类:根据区域功能和保护目标,可以将环境分为居住区、工业区、农业区、自然保护区、旅游区等。
4. 污染程度分类:根据污染物的浓度和种类,可以将环境分为未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等。
5. 环境风险分类:根据事故或自然灾害潜在的影响程度,可以将环境分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等。
6. 环境保护目标分类:根据保护的目标和对象,可以将环境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水源涵养区、土壤保持区等。
7. 环境管理分类:根据环境管理的需求,可以将环境分为重点污染源控制区、生态修复区等。
这些分类名目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可能存在重叠和交叉。
在具体的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过程中,可能会根据实际需要创造出新的分类方式,以适应特定的管理需求。
环境生态学重点知识点
环境生态学知识点第一讲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一、环境的概念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个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分为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为地球环境,包括:大气圈对流层、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生物圈,又称为地理环境。
二、环境的类型1. 按环境主体分:以人为主体的人类环境、以生物为主体生物体以外的环境2. 按环境性质分: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3. 按环境范围大小分:微环境、内环境、区域环境、地球环境、宇宙环境第二节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一、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地球上生物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源泉——光(一)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黄化现象是光与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最极端的典型例子,黄化是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
光合作用饱和点是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与光强成正比,但到达一定强度光合效率不会再增加,若继续增加光强,光合效率下降,这点谓之饱和点。
光补偿点植物同化器官中,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按照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程度分为:阳地植物:适应强光照地区生活。
蒲公英、蓟、杨、柳、桦、槐等阴地植物:适应弱光照地区生活。
连线草、铁衫、红豆衫、人参、三七(二)光质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光质变化规律空间变化随纬度增加而减少,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时间变化冬季长波光增多,夏季短波光增多;中午短波光最多,早晚长波光较多。
生物的适应植物不同的光质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色素形成,向光性,形态建成的诱导等的影响是不同的。
例如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只是可见光区。
动物可见光对动物生殖,体色变化,迁徙,毛羽更换,生长及发育等都有影响;紫外光有致死作用,特别是细菌,病毒及微生物,但昆虫对紫外光有趋光反应。
(三)生物对光周期的适应光周期现象生物对昼夜周期变化发生各种生理、生态反应的现象。
植物的光周期临界暗期指在昼夜周期中能诱导植物开花所需的最短或最长的暗期长度。
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及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总体方案
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及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总体方案随着人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环境问题愈来愈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球社会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为了更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各国政府纷纷提出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及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总体方案等相关政策措施。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通过区域分区、动态调整等方式,划定不可破坏的生态核心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确保人类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存。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最后一道防线。
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需要遵循科学规划、公众参与、透明公开等原则,在划定过程中考虑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历史、生态健康等因素。
环境质量底线是指对某一区域内环境质量的最低要求,主要是限制各种有害物质的排放和申请,以保持环境的基本健康状况。
环境保护部推出的“空气十条”、“水十条”等措施,旨在通过技术手段、行政手段等方式严格控制排放标准,促进环保治理。
资源利用上限是指将资源在特定时间和区域内的使用明确限制在一个可持续的范围内,避免过度使用导致资源枯竭。
这需要建立科学严谨的资源利用管理制度,推进资源可持续利用,鼓励节约型、环保型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指针对特定产业和项目,对其生态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进行准入管理和监管。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生态环境风险,强化环境风险防范,推进绿色产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总体方案是指以区域分区为基础,采取多种措施,统一规范对不同区域生态环境的管控和治理。
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总体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生态环境分区体系,力争清晰界定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特征、功能和价值,为生态保护划定范围、确定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更好地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及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总体方案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道阻且长,我们也要不断努力,积极投身环保事业,为人类和地球的未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分类垃圾桶图片有哪几种
四分类垃圾桶图片有哪几种?
四分类垃圾桶图片有哪几种?2003年10月,国家出台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根据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志,生活垃圾被重新划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今天就让湖南利鑫塑料垃圾桶厂家给你阐述下四分类垃圾桶吧!
2019年1月,生活垃圾被分成了四类它们分别是:
1、可回收物
属于再生资源,指生活垃圾中未经污染、适宜回收循环利用的废物,主要包括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等五类,是现阶段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要工作和影响垃圾减量的重要因素。
2、餐厨垃圾
根据城市实际分为家庭中产生的易腐食物垃圾(剩菜剩饭、动物类废弃物、废弃食物等)和餐饮服务单位(餐馆、饭店、宾馆等餐饮企业以及单位食堂)在食品加工、饮食服务、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食物残渣、残液、废弃油脂等)。
3、其他垃圾
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外的其他生活垃圾,即现环卫体系主要收集和处理的垃圾。
主要包括:纸巾、菜帮菜叶、保鲜膜(袋)、食品袋、包装袋、瓜皮果壳、烟头等。
4、有害垃圾
生活垃圾中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必须单独收集、运输、存贮,由环保部门认可的专业机构进行特殊安全处理。
湖南利鑫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分类垃圾桶的生产厂家,工厂拥有12年的生产经验及技术积累,价格优势再创新高,到湖南利鑫源头厂家下订单,可帮您省钱20~30%,热烈欢迎您来公司实地考察及洽谈合作,一起来见证湖南利鑫塑料垃圾桶厂家真正实力。
环境对组织设计的影响
外部环境对组织设计的影响摘要:良好的、合理的组织机构是企业高效运作的必要条件。
本文首先对组织设计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接着归纳了组织设计要考虑的关键要素,并找出组织环境与组织设计的关系,提出组织环境是通过影响组织设计的相关内部要素,进而间接影响组织结构的,而后归纳了外部环境对组织结构的具体影响。
文章的最后对外部环境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并提出不同环境类型下,组织可以采取结构类型以及结构特点。
关键词:组织设计、组织结构、外部环境一、组织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一)组织设计的定义、内容和发展组织设计一般是指对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的框架体系,是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员、工作、技术和信息所作的制度性安排,组织设计是确定适合于组织的战略、组织成员、技术和组织任务的组织结构的过程。
组织设计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是因为其对组织的决策和绩效影响非常大,良好的组织设计即是企业管理能力的体现,也是企业的一大优势。
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或者说设计任务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确定组织结构的形式;第二,确定组织层级,即确定权利链或命令链;第三,确定管理幅度,即对权利和任务进行划分,确定权利和任务的大小;第四,确定协调机制,包括沟通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以保证组织整体的统一性和目标的一致性。
组织设计的理论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个阶段是古典组织理论,是以马克思·韦伯、亨利·法约尔的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第二阶段是近代组织理论,以西蒙的行为科学为理论依据;第三个阶段是现代组织理论阶段,是以权变管理理论为依据。
前面两个阶段是把组织当成一个封闭的系统,组织设计所考虑的因素基本都是组织的内部因素。
而越来越受大众认同的权变理论则认为组织是一个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的系统,因此组织设计要考虑组织的外部环境等相关权变因素。
(二)组织设计要考虑的几点要素1.企业环境。
企业是经济社会的细胞,不可能脱离经济社会这个外部环境而运作,环境是组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图文
(4) 重点污染源治理: 污染物处理量、削减量 工程建设年限,投资预算及来源
(5)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重点保护的濒危动植物物种和保存繁育基地数目、名称 自然保护区类型、数量、面积、占国土面积百分比和新辟建的自然保护区
(6)环保投资: 环保投资总额占国民收入的百分数 环保投资占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资金的比例
(2)水环境: 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饮用水源数 地表水达到地表水水质标准的类别 地下水达到地下水水质标准的类别 海水达到近海海域水质标准类别
(3)噪声: 区域噪声平均值和达标率 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声级和达标率
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根据一定地域的环境特点和容量来确定,其中又有容量总量控制 和目标总量控制两种。 容量总量控制体现环境的容量要求,是自然约束的反映; 目标总量控制体现规划的目标要求,是人为约束的反映。我国现在执行的指标体系是将二 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采用。
污染源整治类、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类指标。 4、相关性指标:城市建设类指标、生态类指标、经济和社会发展类指标。
1.环境质量指标
(1)大气: TSP(年日均值)或达到大气环境质量的等级 SO2(年日均值)或达到大气环境质量的等级 NOx(年日均值)或达到大气环境质量的等级 降尘(年日均值) 酸雨频度与平均pH
二、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
(4)坚持污染防治与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和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实行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 (5)坚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的原则,建立以保护资源为核心的环保战略,合理开发
利用自然资源,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 (6)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环境目标应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要从实际出发,切实
水平所作的规定。
2.环境规划目标的类型
混凝土工程及环境作用等级
一、两本混凝土验收标准的主要差异二、设计使用年限、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1.设计使用年限设计使用年限分为3级:一级100年,二级60年,三级30年。
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级别2.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环境类别分为5类:碳化环境、氯盐环境、化学侵蚀环境、冻融破坏环境和磨蚀环境。
作用等级按其侵蚀的严重程度,分别划分为3~4个不同的环境作用等级。
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不同类别环境的作用等级可按表1、2、3、4、5、所列环境条件特征进行划分。
表1碳化环境注:当混凝土薄型结构的一侧干燥而另一侧湿润或饱水时,其干燥一侧混凝土的碳化环境作用等级应按T3级考虑。
表2氯盐环境表3化学侵蚀环境注:1 对于盐渍土地区的混凝土结构,埋入土中的混凝土遭受化学侵蚀;当环境多风干燥时,露出地表的毛细吸附区内的混凝土遭受盐类结晶侵蚀。
2 对于一面接触含盐环境水(或土)而另一面临空且处于干燥或多风环境中的薄壁混凝土,接触含盐环境水(或土)的混凝土遭受化学侵蚀,临空面的混凝土遭受盐类结晶侵蚀。
3 当环境中存在酸雨时,按酸性环境考虑,但相应作用等级可降一级。
注: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和微冻地区是根据其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划分的。
严寒地区、寒冷地区的微冻地区最冷月的平均气温t分别为:t≤-8℃,-8℃<t<-3℃和-3℃≤t≤2.5℃。
表5磨蚀环境3.2.2环境作用等级为L3、H3、H4、D3、D4、M3级的环境为严重腐蚀环境。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表5.2.1和表5.2.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表6.3.4-1和表6.3.4-2修改为: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三、主要耐久性指标1.混凝土电通量对于碳化环境、氯盐环境、化学腐蚀环境而言,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其密实度密切相关。
密实度是判定混凝土抵抗环境中各种有害离子侵入性能的重要指标。
传统上,人们采用混凝土抗高压水渗透的能力—抗渗标号来表示混凝土的密实性能。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技术报告
XXX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技术报告目录一、前言 (1)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依据 (1)(一)法律依据 (1)(二)相关标准及技术规范 (1)(三)相关规划 (2)(四)其他 (2)三、各类标准适用区域及执行标准 (2)(一)各类标准适用区域说明 (2)(二)各类标准适用区执行环境噪声标准 (5)四、生环境功能区划分原则 (6)五、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的范围与年限 (7)(一)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范围 (7)(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年限 (7)六、基础资料分析结论 (7)(一)土地利用情况 (7)(二)2020年噪声监测情况分析 (9)七、各类标准适用区划分调整说明 (13)(一)关于0类区的划分 (13)(二)关于1类区的划分 (13)(三)关于2类区的划分 (13)(四)关于3类区的划分 (13)(五)关于4类区的划分 (15)八、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结果 (16)九、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面积统计 (24)十、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图 (24)一、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进一步改善和巩固我区声环境质量,按照《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2014)要求,结合城市发展的需要,对XXX声环境功能区进行重新划分调整。
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依据(一)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3.《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4.《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办法》(二)相关标准及技术规范1.《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2.《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2014)3.《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 12525-90)4.《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 9660-88)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6.《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7.《环境专题空间数据加工处理技术规范》(HJ 927-2017)(三)相关规划1.《XXX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 3 -2.《XXX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3.《XXX高快速路网规划》(2021—2035年)4.《XXX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5.《XXX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征求意见稿)(四)其他XXX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内河航道、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及XXX各镇(街道)现状主、次干路名称及里程清单。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修正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调整方案有关内容的通知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修正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调整方案有关内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公布日期】2007.10.12•【字号】渝环发[2008]78号•【施行日期】2007.10.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修正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调整方案有关内容的通知(渝环发[2007]78号)各区县(自治县)环保局,市环保局经开区、高新区分局,各有关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我局对《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调整方案的通知》(渝环发[2007]39文)的附件《重庆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调整方案》中第二条内容进行了修正。
修正后该条内容如下:“二、对适用4类标准的区域范围划分进行调整(一)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适用4类标准。
对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范围(渝府发[1998]90号文中附表13及注解)进行重新划分,按以下规定执行:(1)临路建筑以高于三层楼房以上的建筑为主时,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的区域为交通干线两侧区域。
(2)临路建筑以低于三层楼房的建筑(含开阔地)为主时,道路路沿外一定距离内的区域为交通干线两侧区域。
若相邻区域为1类标准适用区域,则距离为45米:若相邻区域为2类标准适用区域,则距离为30米:相邻区域为3类标准适用区域,则距离为20米。
(二)穿越城区的高速公路两侧区域适用4类标准。
其两侧区域范围同交通干线两侧区域范围的划分规定。
(三)穿越城区的铁路两侧区域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适用4类标准。
其两侧区域范围为铁路路沿外一定距离内的区域。
若相邻区域为 1类标准适用区域,则距离为45米;若相邻区域为2类标准适用区域,则距离为30米;相邻区域为3类标准适用区域,则距离为20米。
(四)穿越城区的轨道交通(地上部分)两侧区域适用4类标准。
危险源等级划分标准
危险源等级划分标准危险源等级划分标准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制度,用于规范不同危险源的管理措施。
针对不同危险源的等级划分,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从而降低安全风险。
以下是危险源等级划分标准的重新整理:一、一级危险源一级危险源是指具有较大危害和灾害性的危险源,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且影响范围较广,其等级划分标准为:1.可能对周围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2.需要进行高强度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并对其周围区域进行防护措施;3.需要制定详细而完善的应急预案,保障人员安全,减少损失。
二、二级危险源二级危险源是指具有一定危害和灾害性的危险源,可能引发较大安全事故,其等级划分标准为:1.可能对周围环境和设备造成较大危害,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产生较大损失;2.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对其周围区域进行合理的防护措施;3.需要制定必要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减少损失。
三、三级危险源三级危险源是指具有一定危害和灾害性的危险源,不容忽视,其等级划分标准为:1.可能对周围环境和设备造成一定危害,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产生一定损失;2.需要进行一定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防范事故的发生;3.需要制定基本的应急预案,提高人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四、四级危险源四级危险源是指具有轻微危害和灾害性的危险源,其等级划分标准为:1.可能对周围环境和设备造成轻微危害,不会对人员安全造成直接威胁;2.需要进行基本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3.需要制定简单的应急措施以处理小范围事故。
危险源等级划分标准的重新整理,更加科学、合理、实用。
不同等级的危险源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降低安全风险。
有了这个管理制度的支持,可以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保障生产和员工的安全,提高企业竞争力。
新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对比2008-2015
新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对比2008-2015A类1、A类新增B类2、原B类2,“不涉及环境敏感区的”改为“其他”3、原B类3,报告类别降低4、原B类5,环评类别全部归为报告表5、原B类7、8,合并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重新划分规模,并提出折算,无报告表类别。
6、原水产养殖项目,细化分为“淡水养殖工程、海水样子工程”,并相应减低评价类别。
7、B类新增“海洋人工鱼礁工程、围填海工程及海上堤坝工程、海上和海底物资储藏设备工程、跨海桥梁工程、海底隧道、管道、电(光)缆工程。
C类8、原C类3,变为矿产资源地址勘查,并明确包括勘探活动。
D类煤炭9、取消原D类3(焦化)和4(煤炭液化、气化)10、原D类5,降低评价类别,全部为“报告表”E电力11、原E类1,将燃气发电单独提出,降低评价类别为报告表,其他未变。
12、原E类3,报告书类别中新增“污泥焚烧发电”。
13、原E类4,报告书类别去掉“污泥、蔗渣”;报告表类别括号内新增“瓦斯”。
14、原E类5,报告书类别新增“波浪电站、温差电站等”,风力发电界定改为“设计环境敏感区的总装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上”;报告表类别新增“并网光伏发电”;登记表类别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
15、原E类6,报告书类别界定范围都加“及”;报告表类别注明不含100千伏一下。
16、原E类7,全部归为报告表类别。
F类石油、天然气17、原F类2,报告书类别新增页岩气开采。
18、原F类3、4、5项目类别中分别注明“不含加油站的油库、不含加气站的气库、不含城市天然气管线”;新增“成品油管线”。
G类黑色釐属19、原G类1,项目类别中注明“含单独尾矿库”20、原G类2,项目类别中去掉“含熔融还原”。
21、原G类4,项目类别中将“其他釐属冶炼”变为“锰、铬冶炼”。
22、原G类5,报告书类别界定加“及”。
H类有色釐属23、原H类1,项目类别中注明“含单独尾矿库”。
24、原H类2,项目类别中“含废釐属冶炼”变为“含再生有色釐属冶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新划分四类环境.
.Ⅰ类环境为采用空气洁净技术的诊疗场所,分洁净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
• Ⅱ类环境为非洁净手术部(室);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等保护性隔离病区;重症监护病区;。
• Ⅲ类环境为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包装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血液透析中心室);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
• IV类环境为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注射、换药等)室;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和病区。
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 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与医院环境有关时,应进行目标微生物检测。
医务人员手 .
• 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cm2。
• 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5cfu/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