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生
关于李白的生平
![关于李白的生平](https://img.taocdn.com/s3/m/d667cc8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c.png)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于公元701年,逝世于公元762年,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但出生地有争议,一种说法是他出生在唐朝设安西都护府管辖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西南),另一种说法是他出生在唐剑南道绵州(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李白五岁时随父迁居至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自此开始了他的成长和求学之路。
李白少年时期便显露出非凡的才华,他善于作诗,且诗作风格独特,充满想象力。
他广泛涉猎各类书籍,不仅学习经典,也热爱诗词歌赋,这都为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年后,李白开始游历四方,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甚至远至边疆。
他游历的目的不仅在于欣赏自然风光,更在于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寻求政治上的出路。
然而,尽管他才华横溢,但仕途并不顺利,他在政治上并未获得大的成就。
天宝初年,李白得到唐玄宗的召见,并供奉翰林,但不久因权贵的谗言,他被排挤出京。
此后,李白的生活陷入困境,他的心情也极度烦闷,但他并未放弃诗歌创作,反而将更多的情感投入到诗中,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晚年的李白在穷困和疾病中度过,但他对诗歌的热情并未减退。
他的诗作情感深沉,充满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反思。
公元762年,李白在安徽当涂病逝,享年61岁。
李白的一生虽然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的诗歌却永远熠熠生辉,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
他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他个人的情感和思考,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时代精神。
他的诗作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图看懂诗仙一生
![一图看懂诗仙一生](https://img.taocdn.com/s3/m/021a035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72.png)
一图看懂诗仙一生说起李白,头脑中便会跃然上贵妃研墨,高力士脱靴典故,“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其狂放不羁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今天,便是以时间轴的方式解读李白诗仙。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谪仙人,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其人爽朗狂放,嗜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
本脑图从经历轴、地点轴、朋友轴、时代背景轴四个维度去解读李白的一生。
丹菡脑图•一、天才少年,崭露头角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出生于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青莲乡。
5岁发蒙读书,诵六甲。
15岁,已赋诗多首,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
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喜任侠,好剑术。
十八岁,隐居四川省江油读书。
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等地,增长阅历和见识。
•二、辞亲远游,尚不得志724年,24岁。
离乡远游,再游成都、峨眉山,舟行重庆。
25岁出蜀,26岁春往扬州。
秋,病。
冬,离扬州北游河南临汝县,至湖北安陆县。
途经陈州时与李邕相识,结识孟浩然。
727年,有诏令民间文武高才者,可到朝廷进行自荐。
秋,全国六十三州水灾,十七州霜旱。
李白27岁。
居于安陆寿山,与故宰相许圉师孙女结婚,安家于安陆。
728年,土蕃屡次入侵。
李白28岁。
早春,出游武汉,与孟浩然相会。
29岁在安陆。
是年八月五日,唐玄宗四十岁生日盛大的庆贺活动。
30岁,春在安陆。
遭人谗谤,上书自白,终被拒。
初夏,往长安,结识宰相张说之子张垍。
寓居玄宗御妹终南山玉真公主别馆,谒见其它王公大臣,均无果。
731年,玄宗多宠高力士。
十月,玄宗驾幸洛阳。
李白31岁,穷愁潦倒,自暴自弃。
初夏,离长安,经河南省开封,到宋城。
秋到嵩山中岳,起隐居之意。
暮秋,滞留于洛阳。
732年10月,玄宗出巡,令地方官员可直接举贤。
十二月,归洛阳。
李白在洛阳结识元演、崔成甫。
秋,返安陆。
途经河南南阳,与崔宗之结识。
冬,元演自洛阳到安陆相访,二人同游随州。
李白生平介绍
![李白生平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7d7a1b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7.png)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区别于另两位文学家李商隐与杜牧的“小李杜”。
他的诗才横溢,想象丰富,语言生动,形式多样,既有豪放的风格,又有婉约的情感。
李白出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他的母亲是突厥人,父亲是汉族人。
他的家族世代居住在西域,但他自幼就跟随父亲回到中原地区。
李白的少年时期在四川度过,他在那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对古代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
他的诗歌才华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显现出来,十四岁时就开始创作诗歌。
李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曾游历四方,广泛涉猎各种知识,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
他的诗歌作品有《将进酒》、《庐山谣》、《夜泊牛渚怀古》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豪放奔放的气势,又有婉约柔美的意境。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李白的诗歌创作受到了道家、儒家、佛教等多种思想的影响。
他的诗歌中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他的诗歌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婉约的情感。
他的诗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国家民族的忧虑。
他的诗歌既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也有对历史传统的反思。
李白的诗歌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作品被誉为“诗中之仙”,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他的诗歌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启示,许多文人墨客都以他为榜样,学习他的诗歌创作技巧和精神风貌。
李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曾游历四方,广泛涉猎各种知识,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
他的诗歌作品有《将进酒》、《庐山谣》、《夜泊牛渚怀古》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豪放奔放的气势,又有婉约柔美的意境。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李白的诗歌创作受到了道家、儒家、佛教等多种思想的影响。
他的诗歌中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他的诗歌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婉约的情感。
李白的生平和思想
![李白的生平和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cf984dda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94.png)
李白一、李白的一生大致可分五个时期:1.蜀中学习与漫游时期(25岁以前):李白自少年时就博涉百家,习辞赋,学剑术,好任侠,慕神仙。
2.远游求仕时期(26至42岁):李白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游历过江陵、洞庭湖、扬州,后在湖北安陆与故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
此后以安陆为中心,游历过梁宋、齐、鲁等地。
在漫游中结交了许多友人,曾经隐逸学道,也干谒过权贵,希望得到重用和引荐,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报复。
3.长安时期(42至45岁):天宝元年李白应诏进京,为翰林待诏,供奉宫廷。
但李白地位和处境并不能实现他的理想,傲岸不羁的个性又难容于世,饮酒狂放,蔑视权贵,终招嫉恨谗毁,自请放还。
长安的生活实践,使他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认识。
4.再度漫游时期(45至55岁):李白离开长安后游历过梁宋、齐鲁、燕赵、江浙等地。
其间结识了杜甫。
理想的破灭、人生的失意及对现实的不满,使其思想充斥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5.安史之乱时期(44至62岁):安史之乱起,李白由宣城奔剡中,旋又隐于庐山。
次年应聘参加永王璘幕府。
永王抗命兵败,李白以“附逆”论罪,长流夜郎,中途遇赦而还。
李白身经战乱,始终满怀着报国靖乱的志向和忧国伤时的情怀。
二、李白的主要思想李白的思想主要体现为儒、道、侠三者兼综的特点。
儒家的忧患精神与用世济时的思想及其人生价值观,始终影响着李白,而道家超尘出世、追求精神自由的人格精神及道教的神仙世界,又始终沾溉着李白的思想与性格。
此外,李白的思想与人格中还渗透了游侠和纵横家的侠义精神和人格理想。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表现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建功立业的渴望,以及理想和愿望难以实现的失意与愤懑的情绪。
如《梁甫吟》、《古风》(第十首)等,赞美古代名臣贤相借表达自己的人格理想与建功立业、拯物济世的雄心壮志。
《行路难》、《将进酒》、《登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表现了失意后的抑郁愤懑和鄙弃世俗、蔑视权贵的傲岸个性,以及欲求超脱的旷达情怀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李白人生四个阶段及其代表作
![李白人生四个阶段及其代表作](https://img.taocdn.com/s3/m/551d623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2.png)
李白人生四个阶段及其代表作1. 游学阶段 (公元701年-725年)李白在这个阶段主要在江南游学,他的诗歌充满了豪放的气息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他的诗歌饱含深情,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有《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飘泊阶段 (公元725年-742年)李白在这个阶段的生活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他的诗歌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的诗歌开始表现出深深的忧郁和失落,但同时也充满了坚韧和斗志。
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有《行路难》、《月下独酌》等。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3. 仕宦阶段 (公元742年-755年)李白在这个阶段被唐明皇召入朝为官,他的诗歌开始反映出朝廷生活的辉煌和繁荣,但同时也揭示了宫廷斗争的尖锐和残酷。
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有《白马篇》、《劝酒诗》等。
白马篇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青天舞长剑,为我挥一曲。
4. 平反归隐阶段 (公元755年-762年)在安史之乱后,李白被贬谪,后得以平反。
他的诗歌开始反映出对人生的深深的沉思和对人间世事的冷嘲热讽。
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有《将进酒》、《边诗》等。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以上就是李白人生四个阶段及其代表作的简要介绍。
每个阶段的李白都以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沉的人生观赋予了他的诗歌无尽的魅力和生命力。
李白的一生简介
![李白的一生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f3dba46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8.png)
李白的一生简介李白的一生简介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北京大学教授李志敏评价:“李白之诗呼吸宇宙,出乎道;杜甫之诗德参天地,源于儒,皆至天人合一境界,故能出神入化。
“《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的一生简介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物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诗风雄奇豪放。
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且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汉族,李白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公元701年2月28日(武后长安元年夏历正月十六)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
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游历了大半个中国。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理想。
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
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
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
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
李白的一生 与诗词
![李白的一生 与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2d86b75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6c.png)
李白的一生与诗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出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也有说法认为他出生于西域碎叶城。
李白早年受到道教和边塞文化的影响,中年得到高宗、玄宗的赏识,晚年则因安史之乱而漂泊不定,最终病逝于当涂,享年61岁。
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其中包括《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经典之作。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形象生动、意象丰富、语言优美而著称,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诗歌才华。
在李白的一生中,他的诗歌创作与他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紧密相连。
他善于从自然景色、人际交往、历史传说中汲取灵感,将其融入诗歌中,形成独具特色的诗意世界。
同时,李白也善于运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抒发内心的激情和感慨。
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他的诗歌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
因此,李白被后人誉为“诗仙”,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生平 记诵
![李白生平 记诵](https://img.taocdn.com/s3/m/654fdb2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9.png)
李白一生分为五个时期:
1、二十五岁以前——蜀中读书与任侠时期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上安州裴长史书》)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
”(《与韩荆州书》)
十八岁独行川蜀,读书、写作、学剑、任侠、访道
2、二十五岁到四十一岁——仗剑去国、追求功业时期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上安州裴长史书》)
在湖北安陆娶故相许围师孙女为妻。
“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开元十八年,李白三十岁一入长安,四处碰壁。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上李邕》)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
3、四十一到四十四岁——三年长安供奉翰林时期
天宝元年,因贺知章的赏识和玉真公主推荐,被诏入京,作《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玄宗“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
”待诏翰林。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天宝三载春,上书求还山,玄宗赐金遣之。
4、四十四到五十五岁——十年求仙问道漫游时期
天宝三年,李白与杜甫相识于洛阳,后与杜甫、高适畅游梁宋一带,又到齐鲁,金陵等地。
5、五十五到六十二岁——报国蒙冤时期
天宝十四载11月,安史之乱爆发。
因从永王李璘被牵连,被流放夜郎(今贵州)。
宝应元年,病死于当涂(今属安徽)族叔李阳冰家。
李白的生平简介
![李白的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7083f9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b.png)
李⽩的⽣平简介李⽩的⽣平简介 李⽩是唐朝著名诗⼈,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之⼀,是我国⽂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的浪漫主义诗⼈,有“诗仙”之称。
李⽩和杜甫合称“李杜”。
下⾯是⼩编精⼼整理的李⽩的⽣平简介,欢迎⼤家分享。
李⽩简介 李⽩(701—762),字太⽩,号青莲居⼠。
祖籍陇西成纪(今⽢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
幼时随⽗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五岁起 “辞亲远游”,仗剑出蜀。
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年余即离开长安。
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
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
唐元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前“志在青⼭”的遗愿,将其墓迁⾄青⼭。
有《李太⽩⽂集》三⼗卷⾏世。
李⽩的诗歌今存990多⾸。
有⼤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调。
李⽩有强烈的⾃我意识,多次以⼤鹏⾃⽐,「⼤鹏⼀⽇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上李邕》。
但李⽩在长安三年失意⽽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出:「⼤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鸡⽩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李⽩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
《将进酒》:「⼈⽣得意须尽欢,莫使⾦樽空对⽉,天⽣我材必有⽤,千⾦散尽还复来,烹⽺宰⽜且为乐,会须⼀饮三百杯」与这种豪放奔涌,⽆所掩抑的感情⽓势相适应,李⽩的诗歌在艺术⼿法⽅⾯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城。
天台四万⼋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夜飞渡镜湖⽉。
湖⽉照我影,送我⾄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荡漾清猿啼。
李白的人生四大阶段与其经典之作
![李白的人生四大阶段与其经典之作](https://img.taocdn.com/s3/m/e8e94f9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66.png)
李白的人生四大阶段与其经典之作
李白(701年-762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
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第一阶段:放浪青年期
在李白的早期,他游历各地,放浪江湖,追求自由和个性的表达。
这个阶段的作品充满了豪放和奔放的气息,展现了他的独特才
华和不拘一格的创作风格。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望庐山瀑布》
和《早发白帝城》。
第二阶段:政治追求期
在成熟期,李白开始投身政治,追求官位和权力。
他积极参与
政治活动,并成为了一位官员。
这个阶段的作品更加注重社会和政
治议题,体现了他对时事的关注和思考。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将进酒》和《行路难》。
第三阶段:流亡与思考期
由于政治上的不顺利,李白被贬谪到一些偏远地区,这个时期
他感到孤独和失意。
在这段时间里,他开始进行深思熟虑的创作,
作品更加富有哲理和内省。
代表作包括《静夜思》和《月下独酌》。
第四阶段:归隐与回忆期
李白的晚年生活相对较为平静,他选择了归隐田园,回忆往事。
这个时期的作品充满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他对
生命的洞察和对自然的赞美。
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是《将进酒》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的人生四大阶段各自展现了他不同的情感和创作风格,他
的经典之作也反映了他不同阶段的心境和思想。
通过研究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这位伟大诗人的人生和创作成就。
唐代诗人李白生平介绍
![唐代诗人李白生平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4b58e0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9.png)
唐代诗人李白生平介绍李白是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相信大家都读过不少由他所创的诗作吧!那么你想了解李白的一生是怎样的吗?如果想知道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赶紧和小编我一起来了解吧!人物生平早年天才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字太白。
其生地今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青莲乡。
祖籍为甘肃天水。
其家世、家族皆不详。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
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
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
李白五岁。
发蒙读书始于是年。
《上安州裴长史书》云:“五岁诵六甲。
”六甲,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长史,州之次官。
开元三年(715年),李白十五岁。
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
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
是年岑参生。
开元六年(718年),李白十八岁。
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书。
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
辞亲远游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二十四岁。
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
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
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开元十四年(726年),李白二十六岁。
春往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
秋,病卧扬州。
冬,离扬州北游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至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
途经陈州时与李邕相识。
结识孟浩然。
开元十五年(727年),是年诏令“民间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荐”。
秋,全国六十三州水灾,十七州霜旱。
李白二十七岁。
居于安陆寿山,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逐家于安陆。
是年王昌龄进士及第。
开元十六年(728年),土蕃屡次入侵。
李白二十八岁。
早春,出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与孟浩然相会于斯。
开元十七年(729年),八月五日,唐玄宗为自己四十岁生日举行盛大的庆贺活动,并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
李白生平
![李白生平](https://img.taocdn.com/s3/m/855f49014a7302768e9939b0.png)
(四)李白诗歌的评价
• 贺知章曾因李白的〈蜀道难〉而惊叹,称 赞李白为“天上谪仙人”,因此后世常以 “谪仙”来称李白,除了可以表现李白不 同凡俗、犹如谪仙的才情,同时也彰显他 飘逸的诗风。
• 杜甫和李白曾三次碰面,杜甫毕生对李白 有着浓浓的钦佩、仰慕之情,因此杜甫写 了许多思念李白的诗,以下举两首为例: • 〈春日忆李白〉 •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CONTENTS
ADD YOUR TITLE ADD YOUR TITLE
CONTENTS
ADD YOU TEXT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ADD YOU TEXT
(二)李白思想的复杂性
• 一方面源于家世,另一方面源于从小接触过不 少文化典籍,李白的思想比较复杂,兼有儒、 道、游侠、纵横家的成分,而以儒、道为主, 甚至把庄子抬高到屈原之上。李白的政治理想 是“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但以李白的性 格,他并不想参加科举,而是隐逸于世,广为 交游,希冀走一条“终南捷径”之路,名动京 师,待朝廷征辟。李白甚仰慕姜尚、范蠡、鲁 仲连、张良、谢安等人的风骨,期为帝王之师 ,以建奇功,后便功成身退。
一生分为五个时期:
• 1.二十五岁以前——蜀中读书与任侠 时期
• • • • • • 李白早期曾受过很好的教育。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 开元五年(717)隐居大匡山读书,从赵蕤学 纵横术。
• 2.二十五岁到四十二岁——仗剑去国 、追求功业时期 •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 在湖北安陆娶故相许圉师孙女为妻, “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 • 开元十八年(730)一入长安,隐居 终南山。迁家山东寓居任城(今山东 济宁)。
李白的生涯四个主要阶段和他的主要作品
![李白的生涯四个主要阶段和他的主要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8880f12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4.png)
李白的生涯四个主要阶段和他的主要作品第一阶段:早年生涯李白(701年-762年),唐朝时期的杰出诗人,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仙"。
他的生涯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他的早年生涯,这个阶段从他的出生到他离开家乡开始。
李白出生在一个文化丰富的家庭,他从小就展示出了对文学的天赋。
他的早期作品主要以描绘自然景物和写情感为主题,如《子夜吴歌·春歌》和《秋浦歌》。
第二阶段:游历求仙第二阶段是李白的游历求仙阶段,这个阶段从他离开家乡开始,到他开始在宫廷中执教。
李白对仙道和神秘的事物充满了向往,他离开家乡后四处游历,寻找仙人的指导。
在这个阶段,他创作了一系列意境深远、富有幻想的作品,如《望庐山瀑布》和《登金陵凤凰台》。
第三阶段:宫廷生涯第三阶段是李白的宫廷生涯,这个阶段从他被唐玄宗召入宫廷开始。
李白在宫廷中担任过多个职位,包括执教和参与政务。
在这个阶段,他的作品主题更加宏大,涉及政治、社会和历史等方面,如《将进酒》和《白日依山尽》。
第四阶段:晚年归隐第四阶段是李白的晚年归隐阶段,这个阶段从他离开宫廷开始,直至他去世。
在这个阶段,李白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放弃了宫廷的荣华富贵,归隐山水之间。
他的作品在这个阶段更多地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生命的思考,如《静夜思》和《登岳阳楼》。
结论李白的生涯可以划分为早年生涯、游历求仙、宫廷生涯和晚年归隐四个主要阶段。
每个阶段都反映了李白不同的创作风格和主题。
通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仙道、政治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李白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浪漫主义的情怀,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诗人之一。
唐代诗人李白的生平简介
![唐代诗人李白的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840760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79.png)
唐代诗人李白的生平简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报告材料、策划方案、条据文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plans, report materials, planning plans, doctrinal documen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唐代诗人李白的生平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的生平
![李白的生平](https://img.taocdn.com/s3/m/a4ff447425c52cc58bd6bea5.png)
为是天书,李白是神仙。便慌忙逃走
了
李白游华山
李白游华山,县令方决事,白乘醉跨驴过 门。宰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辄 敢无礼!”白乞供状曰:“无姓名,曾用 龙巾拭吐,御手调羹,力士脱靴,贵妃捧 砚,天子殿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 驴?”
二、 蔑视权贵,追求自由 他觉得凭借自己的才能,可以“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 俯视巢许”(《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对于那些靠着 门第荫封而享高官厚禄的权豪势要,他投以强烈的鄙视,表 现出傲岸不屈的性格。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不愿阿谀奉迎, 也不屑于与俗沉浮。现实的黑暗使他 理想幻灭,封建礼教
等级制度的束缚使他窒息,他渴望个 性的自由和解放,于是采取狂放不羁 的生活态度来挣脱桎梏、争取自由其 表现方式或纵酒狂歌,寻仙学道,然 而,酒既无法销愁,神仙更虚无飘渺, 于是他“一生好人名山游”(《庐山 谣》),把美好的大自然作为理想的 寄托、自由的化身来歌颂。他笔下的 峨嵋、华山、庐山、泰山、黄山等, 巍峨雄 奇,吐纳风云,汇泻川流;他 笔下的奔腾黄河、滔滔长江,荡涤万 物,席卷一切。表现了诗人桀傲不驯 的性格和冲决羁绊的强烈愿望。
三、揭露现实,抨击时政
这是李白对社会的愤怒抗争,是他叛逆 精神的重要体现。他反对玄宗好大喜功, 穷兵黩武,揭露将非其人,致使百姓士 卒白白送死,由于玄宗的骄纵,宦官权 势炙手可热……通过对政事朝纲的分析, 并到幽燕的实地观察,李白以诗人的敏 感,洞幽烛微,在当时诗人中他和杜甫 最早揭示祸乱将作。“安史之乱”爆发, 他的爱国热情因此升华,摆脱了用藏出 处的矛盾。他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神具 有深刻的爱国内涵,并富于社会意义和 时代特征。
分期
一、蜀 中生活:学习 、 游历 (25岁以前) 二、第一次漫游时期: (25-42) 饱览奇山胜水,广交名流 提高声誉 作品多 感情强烈 想象丰富 形式自由 语言清新 三、供奉翰林时期:(42-44) 在长安3年经历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 了深刻的影响 四、第一次漫游 邂逅杜甫 高适,创作出大量表现反抗精神和描绘 祖国壮丽山河的作品。 五、晚年身经动乱时期(55-62) 诗歌的基本特征:爱国精神
历史人物:李白的一生和作品分析
![历史人物:李白的一生和作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239c4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d.png)
历史人物:李白的一生和作品分析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是唐朝时期的著名诗人。
他以其豪放不羁、旷达奔放的风格,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仙"。
本文将详细介绍李白的一生和对他作品进行分析。
一、李白的一生1. 早年经历李白出生于今天的陕西省凤翔县一个贫寒家庭。
在他童年时代,他展现了出色的才华和文学天赋。
他通过勤奋学习和广泛阅读古代经典文献,培养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
2. 游历与仕途青年时期,李白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并结交了许多知名文化人士。
他以诗歌表达自由思想和崇高情感,在建立声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然而,在平定安史之乱后,他曾因反对政府腐败而被贬谪到偏远地区。
3. 晚年与去世晚年时期,李白承受了许多心灵上的痛苦和困境,但他依旧坚持写作。
他的晚年诗歌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间万物的独特见解。
762年,李白逝世于今天甘肃省银川市一带。
二、李白的作品分析1. 豪放奔放的笔调李白擅长运用豪迈激昂、奔放自由的笔调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
他常以山水、月夜等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这些壮美景色来表达自己内在情感和对人生之大道的思考。
2. 对社会现实的咏史与抒怀在政治动荡时期,李白通过描写历史人物和挥毫间接表达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关切。
他运用诗歌将咏史与抒怀结合起来,既寄托了个人情感,又反映了当时社会风云变幻之下人们的普遍心态。
3. 具有超脱尘世意味的仙侠题材李白的诗作中还以仙侠题材为题材,描绘了一个奇幻且超脱尘世的仙境。
他以神话传说和想象力为素材,创造出了一系列关于仙人、神剑和神兽等元素构成的作品。
结论通过对李白的一生和作品的分析,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诗人。
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表达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他用自己独特而豪放的风格塑造了不朽的诗歌形象,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李白的一生
![李白的一生](https://img.taocdn.com/s3/m/5dabd9d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9.png)
李白的一生李白一生主要分为五个阶段1、读书与蜀中游历期:5岁-25岁五岁随父到江油县,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十八岁隐居戴天大匡山读书,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二十五岁李白出蜀。
2、壮游与求仕期:26岁-42岁李白不屑参加科举,希望通过漫游求得引荐的机会。
二十六岁途经陈州时与李邕相识,结识孟浩然。
到湖北安陆时,与高宗时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在此约十余年。
3、长安三年入仕期:42岁-44岁有人考证,李白曾两入长安,开元后期一次,但无功而返。
天宝元年可能由于玉真公主、吴筠、贺知章等人的推荐,召入长安作家供奉翰林。
而李白自恃太高,无心理准备,依旧纵酒狂歌,桀骜不驯,后受排挤,赐金放还。
二入长安在李白一生中很重要,使其后的创作有着强烈的思想性和政治性。
4、再次游历期:44岁-55岁离开长安,李白又开始漫游。
在洛阳遇到了去长安的杜甫,杜随白游历,二人有近一年的交游(李白有二诗与杜,杜有十二首诗赠白)。
之后,白与武后时的宰相宗楚客的孙女结婚。
这期间,白热衷于求仙访道。
5、安史之乱期:55岁-62岁安史乱后,白隐居庐山。
玄宗奔蜀,马嵬后,肃宗在灵武继位。
玄宗在成都尚不知时,发布公文,命其子平定天下。
永王李璘在江陵招募将士数万人,东下平乱,实则别有野心。
他经庐山辟李白为幕僚。
李白是不懂政治的人,只是出于报国安民的意图而入幕。
肃宗以逆反镇压永王,白以“附逆”罪长流夜郎。
玄宗还都,大赦天下,白得还。
据郭沫若考定“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诗即是李白听到遇赦而作,极高兴。
他丛九江到三峡走了一年多,而回来是“千里江陵一日还。
”62岁的白死于当涂,一说患腐胁疾而死,一说是因醉入水捞月而死。
唐朝诗人李白的一生
![唐朝诗人李白的一生](https://img.taocdn.com/s3/m/5d187b1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f.png)
唐朝诗人李白的一生
李白(701年7月8日-762年9月9日),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末唐初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
出生于洛阳,卒于潼关,汉族,其祖居西鄙(今河南开封),他的父亲是中国唐朝武宗李暠的表弟,所以当时他受到了很多官方优待,可以自由出入宫廷,受到了很多政客扶助。
自从注入月仼峰后,李白就开始充分利用家族联系,在宫廷政坛发展自己。
因他勤奋好学,得到各大诗人欣赏,历任太常少卿、尽劳太守、中书舍人等职,官至中书令,曾从事多种多样的公务。
此外,李白还曾隐居多山,他的大部分诗篇都是在不同的洞庭湖的周围写的。
即使有一段时間他也曾经在家读书,但他对于自由的强烈渴望体现在他的许多诗中。
李白的诗歌以行而自由的气质,浪漫主义的文体和豪放不羁的抽象性而闻名,诗歌中飞扬放荡的笔势,犹如一股强大的风,瞬时便能把读者带到情感外延的宇宙空间中。
论李白诗歌风格,有诸多学者对其分析与讨论,有以“寓歌以言”来描述的,也有以“饮水思源”来描绘的,无论何种方式,每篇李白诗歌都处处玲珑剔透,这也让他名声大噪。
李白的作品有《行路难·其一》、《将进酒》、《望庐山瀑布》、《赤壁怀古》、《游子吟》、《春江花月夜》等,其中有一些现存于《全唐诗》之中,被誉为“古典名篇”,至今受到千百世代读者的津津乐道。
此外,他还曾有许多散文作品。
李白确实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正如他留传给人们最重要的杰出遗产。
他的著作代表了当时的浪漫主义文学,也构成了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的发展将会让他永久凝聚在人们的记忆中。
李白的生平简介
![李白的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2066f27f12d2af90342e627.png)
李白的生平简介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下面一起看看他的生平简介吧。
李白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
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
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
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
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
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音调。
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
《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适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
《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其次 ,当平常的事物不足以表现 他的澎湃的激情时 , 就用大胆的神 奇的夸张和比喻、象征的手法。 比 如 《 秋 浦 歌 》 其 十 五 :“ 白 发 三 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 又如《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片吹落轩辕台”。“黄土捧上 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载。”
3.长安三年
——从天宝元年到天宝三年, 李白44岁。天宝元年,李 白因人推荐被征召到长安, 高兴的狂呼:“仰天大笑 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 人。”但供奉翰林的闲暇 生活使李白感到失望,常 纵酒狂饮,最后被玄宗赐 金放还。近三年的长安生 活,使李白参与了现实政 治,感想和愤懑更多。
4.再度漫游时期
——到天宝十四载李白55岁, 共十年。漫游中,在洛阳 遇到了杜甫,在汴州遇到 了高适,三人同游了许多 地方。分手后,李白在山 东临淄正式加入道士籍, 以解脱政治失意后的苦闷。 此期李白的出世思想表现 得最为明显。
1.读书和任侠时期。
——李白25岁以前, 主要在蜀中读书,受 个性和当时社会风气 的影响任侠好施。
2.仗剑远游时期
——到李白42岁止。离开 四川开始漫游。他不屑 于参加科举考试,想采 取纵横家游说的方式, 希望凭自己的文章才华 得到知名人士的推荐, 一鸣惊人,从布衣一跃 而为宰相。漫游中,他 还曾和一些著名的道士 隐居,希望沿着当时已 成风气的那条终南捷径 来树立风气,直上青云。
《横江词》的“一风三日吹倒山” 等写得惊心动魄 , 而又不失于险怪。
• 再次,当现实生活不足 以表现他的思想愿望时, 他就借幻助想、梦境、 神话、传说等来构成各 种瑰丽奇特的艺术境界。 如《蜀道难》、《梦游 天姥吟留别》、《登太 白峰》等。
3、李白诗歌的语言清新明快 , 不受格律的限制 , 不雕琢字 句 , 一切归于自然 , 一切服从内容、感情表达的需要。
回 。
, 黄 河 之 水 天 上 来 , 奔 流 到 海
将 进 酒
行路难三首(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停 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 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 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 挂云帆济沧海。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 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 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 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 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 期邈云汉。
《唐诗别裁》:脱口而出,纯乎天籁,此种诗人不易学。 《唐宋诗醇》:千古奇趣,从眼前得之。尔时情景,虽复潦 倒,终不胜其旷达。陶潜云:“挥杯劝孤影”,白意本此。
酒放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李白 (701~762)
一、李白生平
——李白(701~762),是紧接 着陈子昂把唐诗推上高峰的伟 大诗人。他的出现,促成了中 国古典诗歌第一个黄金时代的 到来。他把屈原开启的浪漫主 义诗歌传统推上了新的高潮。
——其作品今存诗九百多首。
二、李白的思想与个性
1、天才横放,具有强烈的自 我意识,高度的自信、自 负, 自命不凡。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 经籍书,制作不倦。”(《上 安州裴长史书》)
——“ 十 五 观 奇 书 , 作 赋 凌 相 如。”(《赠张相镐》)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 抵卿相。虽身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 公大人许其义气。”(《与韩荆州书》)
5、与诗人豪迈不羁的性格相联 系, 其诗歌体裁主要运用古 诗及乐府歌行 , 因为“歌行 大小短长 , 错综开阖 , 素 无定体 , 故极能发人才 思”( 胡应麟《诗薮》), 形 式自由灵活 , 宜于表现丰富 复杂的内容和他那错综变化 的情感。诗体的选择也体现 着诗人的个性。
四、李白的诗歌
1、奋进精神 2、高大的人格 3、热爱生活 4、“多元一体”的思
—— 他 一 生 无 论 隐 居 、 漫 游 , 都 在追求这种政治理想的实现。
三、李白的诗歌风格
1、李白诗歌具有高度的个性化 , 充
满着异常强烈的主观情感。
——从他的作品中 , 随处可见诗人傲岸 不屈、咨意反抗、 潇洒放旷、纵情欢 乐的为人和愤世嫉 俗、渴望建功立业、 追求个人自由的性 格。
2、李白诗歌想象丰富奇特 , 意象纷繁变幻。
• 四十岁以前上书州郡长宫,无半点 媚态,充满着自信与自傲。
• 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 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 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他的 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也与众不同 , “常欲一鸣惊人 ,一飞冲天”。
4、具有崇高理想、执着的理想信念,乐观豪迈的精神
——“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 奋其智能,愿为辅弼 ,使寰区 大定,海县清一。” 然后功成 身退,泛舟五湖:“事君之道成, 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 侯,浮一五湖,戏沧洲,不足 为难矣。”
• 他自己所说其作“清水出芙蓉 , 天然去雕饰” 。清赵翼《瓯北 诗话》说李白“诗之不可及处 , 在乎神识超迈 , 飘然而来 , 忽 然而去 , 不屑屑于雕章琢句 , 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 , 自有天 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
4、诗歌风格丰富多样。
朱熹说 :“李太白诗不专是 豪放 , 亦有雍容和缓 的”(《朱子语类》)。 其诗以雄奇飘逸为主要 风格 , 也有不少诗体现 一种清新隽永、蕴藉含 蓄的风格。
——“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文可以变风俗, 学可以究天人。”(《为宋中丞自荐表》)
——“诗人之文,犹山无烟霞 ,春无草树,李白 之文 ,清雄奔放,名章俊句,络绎间起,光 明洞彻,句句动人。”(《上安州裴长史书》)
2、 好剑术,任侠仗义,轻财好施
——他自称“十五好剑术”,且剑 术高超,常使“四座皆扬眉” 魏颢《李翰林集序》说他“少任 侠,手刃数人”。他自己也 说:“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3、狂狷独立, 傲视权贵, 笑傲王侯
• “天为容,道为貌,不屈己,不干人, 巢、由以来,一人而已。”
• ——高力士脱靴 • “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俦视巢
许。”
• 有人说“唐人言李白不能屈身,以腰 间有傲骨”。他自己也说:“安能摧眉 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强调追求个性的独立,自由人格, 独立人格。
—李白的身世:
——最早记载李白家世的是李阳冰 《草堂集序》、范传正《唐左拾遗翰 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说他是凉 武昭王李嵩的九世孙,其先世在隋末 被窜碎叶的条支,神龙初回到陇西。
——陈寅恪提出“李白为胡人,生于 西域”的说法。对“胡人说”郭沫若 表示反对,但他同意出身于西域的说 法,并认为此碎叶即今吉尔吉斯斯坦 的托克马克。但仍非定论。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蜀道难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 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 方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 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 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 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 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兀豕 ,冰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 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 常咨嗟!
想
五主陈古钟与岑烹天人 君 君
与花人王来鼓君夫羊生生暮不不不
尔马何昔圣馔歌子宰我得成见复见
,
同 销 万 古 愁 。
千 金 裘 , 呼 儿 将 出 换 美 酒 ,
为 言 少 钱 , 径 须 沽 取 与 君 酌 。
时 宴 平 乐 , 斗 酒 十 千 恣 欢 谑 。
贤 皆 寂 寞 , 唯 有 饮 者 留 其 名 。
玉 何 足 贵 , 但 愿 长 醉 不 愿 醒 。
一 曲 , 请 君 为 我 侧 耳 听 。
, 丹 丘 生 , 将 进 酒 , 杯 莫 停 。
牛 且 为 乐 , 会 须 一 饮 三 百 杯 。
材 必 有 用 , 千 金 散 尽 还 复 来 。
意 须 尽 欢 , 莫 使 金 樽 空 对 月 。
雪 。
, 高 堂 明 镜 悲 白 发 , 朝 如 青 丝
——轻财好施 :
• 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 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 又昔与蜀中友人吴指南同游于楚,指南死于洞 庭之上,白禅服恸哭,若丧天伦。炎月伏尸, 泣尽而继之以血。行路闻者,悉皆伤心。猛虎 前临,坚守不动。遂权殡放湖侧,使之金陵。 数年来观,筋肉尚在。白雪泣持刃,躬申洗削。 裹骨徒步,负之而趋。寝兴携持,无辍身手, 遂丐贷营葬于鄂城之东。故乡路遥,魂魄无主 , 礼之迁窆,式昭朋情。此则是白存交重义也。 (《上安州裴长史书》)
• 首先,诗人感情太奔放强 烈,现实中习见的事物不 足以表现他的感情,于是 对现实加以奇特的想象。 比如写相思 、写离愁 :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 树 。 …… 望 望 不 见 君 , 连 山 起 烟雾。(《乡送韦八之西京》 )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 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 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5.身经战乱时期
安史之乱次年,李白带 着抗敌平乱的报国思想应邀 加入永王李麟的幕府,“但 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 胡沙”。但李麟不久因谋反 罪被其哥唐肃宗消灭,李白 因而获罪被流放夜郎。关于 李白之死,有多种说法,有 说随李光弼征讨史朝义时战 死,有说在族叔当涂令李阳 冰家中病死,有说醉游采石 矶,入水捉月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