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找最小公倍数》优秀教案模板

合集下载

《找最小公倍数》数学教案

《找最小公倍数》数学教案

《找最小公倍数》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最小公倍数的定义。

2. 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最小公倍数的定义,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最小公倍数的定义、找最小公倍数的例子。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最大公因数,引导学生思考: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联系?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通过PPT上的例子,自主探究最小公倍数的定义。

(2)讲解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先找最大公因数,分别将两个数除以最大公因数,将所得的商相乘。

3. 巩固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PPT上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和求法。

5.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练习找最小公倍数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和求法。

2. 利用PPT展示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最小公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最大公因数,引导学生思考: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联系?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通过PPT上的例子,自主探究最小公倍数的定义。

(2)讲解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先找最大公因数,分别将两个数除以最大公因数,将所得的商相乘。

3. 巩固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PPT上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和求法。

小学五年级数学《最小公倍数》优选备课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最小公倍数》优选备课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最小公倍数》优选备课教案三篇数学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整除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数学《最小公倍数》优选备课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数学《最小公倍数》优选备课教案一教学要求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除的意义。

②使学生掌握整除、约数与倍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③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除尽和整除,约数和倍数等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计算下面三组题。

(1)23÷7=(2)6÷5=(3)15÷3=11÷3=1.8÷3=24÷2=2、观察并回答。

(1)上面哪个算式中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2)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3)如果用整数a表示被除数,整数b(b≠0)表示除数,可以怎样说?(让学生看教材第49页关于“整除”的一段话)3、思考:我们在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①被除数、除数都是整数,除数不等于0明确三点②商必须是整数缺一不可③商的后面没有余数4、除尽与整除的区别与联系。

(1)像6÷5=1.21.8÷3=0.6我们只能说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

(2)除尽被除数和除数(不等于0),不一定是整数,商是有限小数,没有余数。

整除被除数和除数(不为0)都是整数,商是整数,没有余数。

(三整无余) 师: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表示的是两个整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它们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约数和倍数关系(板书课题: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二、探索研究1.小组学习--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1)让学生看教材第50页有关约数和倍数的一段话。

(2)小组讨论:两个数在什么情况下才有约数和倍数关系?“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是什么意思?(3)在复习的第1题中,请你指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约数?为什么?(4)倍与倍数意义一样吗?如:15是3的倍数,表示15能被3整除。

《找最小公倍数》五年级数学教案五篇

《找最小公倍数》五年级数学教案五篇

《找最小公倍数》五年级数学教案五篇《找最小公倍数》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公约数”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发现、归纳的基础上认识并建立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的过程。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找最小公倍数》五年级数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找最小公倍数》五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2、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比较推理与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建立。

教学难点: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法学法:根据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创造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学习。

独立思考可以使每个人深入的探究、冷静的分析;小组合作,可以更全面的思考,解题思路得以发散。

教具准备:印有月历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引入教师谈话:从11月1日起,小兰的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他们打算等爸爸妈妈休息时,全家一块儿去公园玩。

(小黑板出示:小兰一家和一张11月份的日历)那么在这一个月里,他们可以选哪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请学生相互议论后,教师提示:同桌两位同学可分工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位同学找小兰妈妈的休息日,另一位同学找小兰爸爸的休息日,然后再把两人找的结果合起来对照一下,就可以很快找出小兰爸爸和妈妈共同的休息日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完成以下板书妈妈的休息日:4、8、12、16、20、24、28爸爸的休息日:6、12、18、24、30他们共同的休息日:12、24其中最早的一天:12(以讲故事的形式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倍数”的实体模型,让学生借助“日期”这一具体有实际意义的“数”,初步感知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特点,体会求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思路。

《找最小公倍数》五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找最小公倍数》五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找最小公倍数》五年级数学教案模板教学内容:最小公倍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目标:1、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2、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学习任务:任务一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任务二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1、师:同学们,看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最小公倍数)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倍数)2、师:(出示课件)谁会求这俩个数的倍数?有了这个知识做铺垫,相信我们这节课一定会学的很轻松。

3、(出示目标)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请同学们默读一遍,并牢牢的记住它。

二、民主导学任务一一、任务呈现师:过几天,我们五年级的同学将外出旅游,高兴吗?小兰也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玩,可从7月1日起,小兰的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他们打算等爸妈全部休息时,全家一块儿去。

那么在这一个月里,他们可选那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要求:先独立思考,不会的小组商量。

提示:每4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3天休息一天,每6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5天休息一天二、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学习情况三、展示交流1、师:他们可选那几日外出?(12、24)你是怎样选出来的?根据回答板书;妈妈的休息日:4 8 12 16 20 24 28 ---- 4的倍数爸爸的休息日:6 12 18 24 30 -----6的倍数。

共同的休息日:12 24 -----4和6的公倍数最近的一天:12------4和6的最小公倍数还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2、仔细观察两组数据有什么特征?3、再次强调4 的公倍数就是妈妈的休息日6 的公倍数就是爸爸的休息日4 和6的公倍数就是爸爸和妈妈的共同休息日4、最近是哪一天? 1212也是这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

第五单元《找最小公倍数》教案

第五单元《找最小公倍数》教案
第五单元《找最小公倍数》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找最小公倍数》教案
1.教材章节:本节课内容依据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第三节“最小公倍数”。
2.教学内容:
a.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b.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列表法、短除法;
c.能够应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概念。最小公倍数是指两个或多个数共有的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它是解决周期性活动安排、时间规划等问题的有力工具。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一个班级每5天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而学校规定每7天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我们如何找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以协调这两项活动?通过这个案例,展示最小公倍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b.辨别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学生可能会混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需要通过实例解释两者的区别,并强调最小公倍数的唯一性。
c.解决实际问题时选择合适的方法:在实际问题中,学生可能难以判断使用哪种方法求最小公倍数更为合适,需要指导学生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
举例:对于短除法的难点,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1.培养学生逻辑推理与数学抽象能力:通过探索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其求法,使学生能够理解数学问题中的规律性,提高逻辑推理及抽象思维能力。
2.增强学生数学运算与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不同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运算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与反思评价能力:在小组合作探索最小公倍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反思和评价的能力,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及自我评价意识。

《找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找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找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找最小公倍数一、课程背景分析:找最小公倍数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应用,它涉及到对数的理解和运算,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2.掌握寻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3.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最小公倍数;2.最小公倍数的寻找方法;3.最小公倍数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5分钟)1.根据学生的实际经验,引导学生思考两个数的倍数和公倍数的概念,并写在黑板上。

2.给出一个例子:已知4和6是两个数的公倍数,那么最小公倍数是多少?通过计算。

3.提问:根据这个例子,我们能总结出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吗?第二步:学习最小公倍数的方法(20分钟)1.通过演示和讲解,向学生介绍两个数的倍数和公倍数的概念。

2.讲解“倍数”的概念: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意味着它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3.提供一个新例子:已知3和5是两个数的公倍数,那么最小公倍数是多少?4.引导学生思考:最小公倍数一定是两个数的公倍数,那么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两个数的倍数中的最小值。

5.教师讲解寻找最小公倍数的步骤:找到两个数的倍数,从中找到最小的一个数即为最小公倍数。

第三步:实际操作(3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份练习题。

2.学生自行寻找练习题中的两个数的公倍数,并计算出最小公倍数。

3.学生互相讨论并交换答案。

4.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纠错和提醒。

第四步:情景学习(20分钟)1.教师设计一个情景:小明要在花坛中栽种植物,花坛的长度是6米,宽度是8米。

为了能够规律地摆放植物,小明想知道最短的摆放距离是多少?2.学生思考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小公倍数》教案3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小公倍数》教案3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小公倍数》教案3篇1、初步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2、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水平。

3、培养学生的比较推理与抽象概括水平。

教学重点: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建立。

教学难点:使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法学法:根据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创造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方法实行学习。

独立思考能够使每个人深入的探究、冷静的分析;小组合作,能够更全面的思考,解题思路得以发散。

教具准备:印有月历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引入教师谈话:从11月1日起,小兰的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他们打算等爸爸妈妈休息时,全家一块儿去公园玩。

(小黑板出示:小兰一家和一张11月份的日历)那么在这个个月里,他们能够选哪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请学生相互议论后,教师提示:同桌两位同学可分工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位同学找小兰妈妈的休息日,另一位同学找小兰爸爸的休息日,然后再把两人找的结果合起来对照一下,就能够很快找出小兰爸爸和妈妈共同的休息日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完成以下板书妈妈的休息日:4、8、12、16、20、24、28爸爸的休息日:6、12、18、24、30他们共同的休息日:12、24其中最早的一天:12(以讲故事的形式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倍数”的实体模型,让学生借助“日期”这个具体有实际意义的“数”,初步感知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特点,体会求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思路。

)二、激思引探,教学新知1.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学从“妈妈的休息日”、“爸爸的休息日”、“他们共同的休息日”、“其中最早的一天”分别引出“4的倍数”、“6的倍数”、“4和6的公倍数”、“4和6的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师修改并完成板书。

五年级上册《找最小公倍数》的教案设计

五年级上册《找最小公倍数》的教案设计

五年级上册《找最小公倍数》的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最小公倍数的定义2. 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教学重点:1. 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2. 掌握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1. 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2. 灵活运用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找倍数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究(15分钟)1. 介绍最小公倍数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 分组讨论:如何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3. 分享各组讨论成果,总结找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三、实践(10分钟)1. 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巩固(5分钟)1. 出示一组数,让学生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 学生互相检查,教师点评。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找方法。

2. 强调最小公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最小公倍数概念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概念理解能力的培养,可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总结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堂练习(10分钟)1. 设计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对找最小公倍数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互相交流答案,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七、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出示一道实际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最小公倍数知识解决。

2. 分组讨论,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

八、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及应用。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总结并给予鼓励。

《找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通用11篇)

《找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通用11篇)

《找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找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找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找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在表示倍数和公倍数时进一步体会集合思想。

2.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在具体的情境当中体验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师:咱们先来玩个拼图游戏,每张桌面都摆着两个正方形,大正方形边长为8厘米,小正方形边长为6厘米。

桌面还放着一叠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

请你选择一个正方形,将小长方形铺在它的上面,要正好铺满,没有空隙。

同桌合作完成就举手示意,开始。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师:你们选哪个正方形?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们选的是小正方形,因为6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这样才能刚好铺完。

生:大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8是2的倍数,但不是3的倍数,所以大正方形不合适。

师:也就是说得考虑正方形的边长与小长方形长,宽的关系咯?生: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是小长方形长与宽的公倍数。

师:刚才他提到了一个新词叫什么?生齐答:公倍数。

师:你懂它的意思吗?生:几个数共有的倍数。

师:那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还能刚好铺满边长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生:12厘米,18厘米,24厘米师:12,18,24等这些数就是2和3的公倍数,在生活中,公倍数有很多用处,那怎样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呢?教学意图:选择长方形纸片铺正方形的活动教学公倍数,让学生通过操作领会公倍数的含义。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体会公倍数的意义。

《找最小公倍数》五年级数学教案五篇

《找最小公倍数》五年级数学教案五篇

《找最小公倍数》五年级数学教课方案五篇《找最小公倍数》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条约数”等的基础长进行教课的,是指引学生在自主参加、发现、归纳的基础上认识并成立最小公倍数的观点的过程。

下边就是本文库整理的《找最小公倍数》五年级数学教课方案,希望大家喜爱。

《找最小公倍数》五年级数学教课方案1教课目的:1 、初步成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观点;2、初步培育学生的数学应企图识与解决简单实质问题的能力。

3、培育学生的比较推理与抽象归纳能力。

教课重点: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观点成立。

教课难点: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解决生活实质问题教法学法:依据教课的要求,联合教材的特色,为了达成教课任务,我主要采纳情形教课法,创建生动详细的教课情境,使学生在快乐的情形中学习数学知识。

学生经过独立思虑、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学习。

独立思虑能够使每一个人深入的研究、沉着的剖析 ; 小组合作,能够更全面的思虑,解题思路得以发散。

教具准备:印有月历纸。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设疑引入教师讲话:从 11 月 1 日起,小兰的妈妈每 4 天歇息一天,爸爸每 6 天歇息一天,他们打算等爸爸妈妈歇息时,全家一块儿去公园玩。

( 小黑板出示:小兰一家和一张 11 月份的日历 ) 那么在这一个月里,他们能够选哪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 ?请学生互相谈论后,教师提示:同桌两位同学可分工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位同学找小兰妈妈的歇息日,另一位同学找小兰爸爸的歇息日,而后再把两人找的结果合起来比较一下,就能够很快找出小兰爸爸和妈妈共同的歇息日了。

依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渐达成以下板书妈妈的歇息日: 4、8、12、 16、20、24、 28爸爸的歇息日: 6、12、 18、24、30他们共同的歇息日: 12、24此中最早的一天: 12(以讲故事的形式提出问题,为学生供给了一个“公倍数”的实体模型,让学生借助“日期”这一详细有实质意义的“数”,初步感知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特色,领会求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思路。

找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找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找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数学教材中有关最小公倍数的内容。

2. 教具:黑板、粉笔、计算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或举例,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如果小明需要同时做两个任务,一个任务需要30分钟完成,另一个任务需要45分钟完成,小明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同时完成两个任务?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最小公倍数的定义: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或多个数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数。

然后,通过几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意义。

3. 计算方法(15分钟)教师通过运算示范和讲解,详细讲解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

首先,介绍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求出两个数的倍数,直到找到其中一个公倍数,这个公倍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然后,介绍两个以上数的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先求出其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将这个最小公倍数与第三个数求最小公倍数,依次类推,直到计算出所有数的最小公倍数。

4. 练习与巩固(25分钟)学生进行练习题的完成,并互相交流,解答问题。

5. 拓展与应用(15分钟)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尝试解决一些与最小公倍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例如:班级上的24个学生需要同时参与两个活动,一个活动需要10分钟,另一个活动需要15分钟,为了让所有学生同时参与两个活动,至少需要多长时间?6. 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与学生共同反思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五、作业布置布置合适的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掌握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六、课后辅导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额外的辅导,巩固知识点,解决疑惑。

最小公倍数优秀教案(优秀9篇)

最小公倍数优秀教案(优秀9篇)

最小公倍数优秀教案(优秀9篇)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建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掌握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及求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判断、推理、分析能力。

学会反思,学会合作。

3、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学会欣赏他人。

教学过程一、再现原有知识结构1、用短除法求30与45的最大公约数独立完成,一人板演,集体订正。

师提问:怎样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评析:根据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课堂引入环节,实实在在,利于学生再现原有知识结构,为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做好了知识准备与心理准备。

)二、构建新的知识结构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研究最小公倍数。

(板书课题)2、明确意义师:你认为什么是最小公倍数?生1:两个数公有的最小的倍数。

师:说的很好,你很会扩写。

(生笑)生2: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生3:公倍数可以是两个数公有的倍数,也可以是三个或四个数公有的倍数。

我认为应改成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师:太好了,谁能再说一遍。

生说完师出示,齐读。

(评析:有了最大公约数的认知基础,学生很容易通过迁移实现对最小公倍数这一概念的自主建构。

因此教师直接揭示课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补充完善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探讨求法出示:求4与5的最小公倍数。

师:你认为可以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生1:用短除法。

(师板书:短除法)师:oh,你会吗?(生摇头。

受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的影响,直觉让他有此想法。

这种直觉思维值得呵护。

)暂时不会不要紧,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研究。

还有其他方法吗?生2: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但我暂时没想出来。

(师板书:分解质因数)生3:,他们俩的方法太麻烦,我觉得把两个数直接相乘就行了。

(师板书:直接相乘)其余学生露出惊奇与赞同的表情。

师:你们认为他的方法怎样?生4:很简单。

《找最小公倍数》数学教案

《找最小公倍数》数学教案

《找最小公倍数》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符号表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运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 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 学生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学生准备:1. 笔记本。

2. 学具(如计数器、纸牌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最小公倍数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思考并总结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 合作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分享各自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出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常用方法。

5. 课堂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8和12;(2)15和20。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小明有一本故事书,每页有12行,每行有15个字。

请问,这本书一共有多少个字?(2)妈妈买了一箱苹果,共有36个。

如果每次吃6个,请问最多可以吃几次?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应用。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最小公倍数概念的理解。

《找最小公倍数》五年级数学教案五篇-最新范文

《找最小公倍数》五年级数学教案五篇-最新范文

《找最小公倍数》五年级数学教案五篇《找最小公倍数》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公约数”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发现、归纳的基础上认识并建立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的过程。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找最小公倍数》五年级数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找最小公倍数》五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2、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比较推理与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建立。

教学难点: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法学法:根据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创造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学习。

独立思考可以使每个人深入的探究、冷静的分析;小组合作,可以更全面的思考,解题思路得以发散。

教具准备:印有月历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引入教师谈话:从11月1日起,小兰的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他们打算等爸爸妈妈休息时,全家一块儿去公园玩。

(小黑板出示:小兰一家和一张11月份的日历)那么在这一个月里,他们可以选哪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请学生相互议论后,教师提示:同桌两位同学可分工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位同学找小兰妈妈的休息日,另一位同学找小兰爸爸的休息日,然后再把两人找的结果合起来对照一下,就可以很快找出小兰爸爸和妈妈共同的休息日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完成以下板书妈妈的休息日:4、8、12、16、20、24、28爸爸的休息日:6、12、18、24、30他们共同的休息日:12、24其中最早的一天:12(以讲故事的形式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倍数”的实体模型,让学生借助“日期”这一具体有实际意义的“数”,初步感知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特点,体会求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思路。

《找最小公倍数》数学教案

《找最小公倍数》数学教案

《找最小公倍数》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最小公倍数的定义: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那个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 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1)列举法:分别列举出两个数的倍数,找出共同的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即为最小公倍数。

(2)素因数分解法:将两个数分别分解为素数的乘积,找出共同的素数和独有的素数,相乘得到最小公倍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最小公倍数的定义,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素因数分解法求最小公倍数。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最小公倍数的定义、求法及实例。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2. 新课讲解:(1)教师讲解最小公倍数的定义,通过PPT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教师讲解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包括列举法和素因数分解法,并通过PPT展示实例,让学生掌握这两种方法。

3.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方法和心得,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题目的完成情况,观察学生对最小公倍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小组讨论的参与度,评估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课后作业的提交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七、拓展活动:1. 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最小公倍数问题,如三个数或四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 组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五年级数学上册《找最小公倍数》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找最小公倍数》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其寻找方法。
2.学会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难点
1.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约数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寻找最小公倍数的不同方法,如列表法、交集法、短除法等。
3.将最小公倍数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分析问题、提炼数学模型。
(2)自主探究:让学生尝试寻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引导学生发现寻找最小公倍数的规律和方法。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寻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探索的方法进行讲解,强调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寻找方法,并进行典型例题的分析。
(5)课堂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1)请用列表法找出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
(2)运用短除法求出24和30的最小公倍数。
(3)解决实际问题:两个工厂分别每3天和4天生产一批产品,请问它们至少多少天后会在同一天生产出产品?
2.选做题:
(1)用交集法找出20和25的最小公倍数。
(2)已知一个数是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求这个数是多少?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不同难度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解题方法和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个别辅导。
3.学生完成后,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强调解题方法和注意事项。
4.学生互评互改,交流解题心得,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寻找方法以及应用。

小学数学《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优秀6篇

小学数学《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优秀6篇

小学数学《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优秀6篇《最小公倍数》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22--23页,练习四1--4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3、培养学生推理、归纳、总结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以趣激疑比比谁的声音亮?请两组学生报数,并请报到2、3倍数的同学分别起立。

问:你发现(教了什么?为什么有些人起立了两次?让学生初步感受有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师引导学生用“既是…又是…”来表达想法。

)师: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我们就可以说6、12、18、24……是2和3的公倍数。

(师板书“公倍数”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公倍数”的问题。

二、创设情境,感知概念1、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学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阿凡提吗?为什么喜欢他?(他聪明、机智、幽默、……)今天老师也给你们讲个阿凡提的故事:从前有个长工,在巴依老爷家干了一年也没有拿到一个铜板。

长工们于是自发地组织了起来并邀请阿凡提帮他们去向巴依老爷讨工资。

巴依老爷含着烟斗冷笑着说:“工资我可以给你,不过我的钱都在我的账房先生那里。

从八月一日起,我要连续出去收账3天才休息一天,我的账房先生要连续收账5天才可以休息一天,你们就在我们两人同时休息的时候来吧。

我肯定给钱。

”阿凡提动了动脑筋,便带长工们离开了。

到了某天,他真的从巴依老爷家帮长工拿到了工钱。

请大家想一想,阿凡提是哪天去巴依老爷家的?他用的是什么办法找到这个日期的?你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整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讨论。

全班汇报,交流想法。

(同学们达成共识:要先分别找出巴依老爷、账房先生的休息日、再找出他们两人的共同休息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师生共同观察分析得出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方法。
四、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习题。
五、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找最小公倍数
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 …
6的倍数有:6、12、18、24、30、… …
4和6公倍数有:12、24、… …
最小公倍数:12
教材分析:
1.“找最小公倍数”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册教材对找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知识与约分、通分的知识进行了整合。
方法:1.列举法;2.短除法;3.分解质因数法
评价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给予表扬肯定。
2.学生有比较类推的能力及时鼓励和加以培养。
3.课堂中学生的闪光点要及时表扬,对典型的合作学习给予肯定性评价。
4.学困生要适宜鼓励。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提高
1.教材做一做
2.用短除法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四、思维训练
16和245和818和36
有一袋果,3个3个分余1个,5个5个分还余1个,这袋果至少有多少个?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设计:
找最小公倍数
定义: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公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完成以下板书
妈妈的休息日:4、8、12、16、20、24、28
爸爸的休息日:6、12、18、24、30
他们共同的休息日:12、24
其中最早的一天:12
(以讲故事的形式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倍数”的实体模型,让学生借助“日期”这一具体有实际意义的“数”,初步感知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特点,体会求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思路。)
小学五年级数学《找最小公倍数》优秀教模板《找最小公倍数》一课是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发现、归纳的基础上认识并建立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的过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数学《找最小公倍数》优秀教案模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三、巩固练习
1、书本练一练的第一题
2、书本练一练的第三题
3、书本练一练的第四题。
4、判断题
(1)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2)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两个数的公倍数是无限的,而最小公倍数只有一个。()
此题从整体上挈领知识要点,要求学生对各项知识进行抽象的比较、类比,进而推理、概括,对知识有深入完整的理解。学生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用数学语言进行合乎逻辑的讨论与质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掌握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说出2的倍数有哪些,3的倍数有哪些?
二、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一)探索公倍数
1.观察刚才同学们说的2的倍数和3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最小公倍数
二、探讨新知
1.出示教材中的表格,让学生用符号标出4的倍数、6的倍数
问: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有哪些?
根据我们刚学过的知识它们是4和6的( ),它们的最小公数是( )。
2.明确给出定义。
3.自主探索:找6和8的最小公倍数,总结找两个数的公倍数的方法
4.总结常用的求最小公倍数方法是:短除法
教学难点:
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复习铺垫
(1)找出18和24的公因数。
(2)归纳整理找公因数的方法。
2.情境引入,进行找倍数活动。
出示题目:暑假其间,*每隔2天上网,苏老师每隔4天上网,7月31号她们都同时上了网,8月份两个老师哪几天上网的?分别用不同的颜色圈出来。
2.让学生观察日历之后回答:*上网和苏老师同时上网的日子是( )。它们都是()和()共同的倍数,也就是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公倍数是(),这也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四、课堂小结:学生回忆整堂课所学知识。
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将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按一定的线条梳理新知,形成整体印象,便于知识的理解记忆。
整节课的设计,我通过四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的理念。我主要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等方法,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过程中获得知识。
3、培养学生的比较推理与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建立。
教学难点:
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创造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学习。独立思考可以使每个人深入的探究、冷静的分析;小组合作,可以更全面的思考,解题思路得以发散。
二、激思引探,教学新知
1.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学
从“妈妈的休息日”、“爸爸的休息日”、“他们共同的休息日”、“其中最早的一天”分别引出“4的倍数”、“6的倍数”、“4和6的公倍数”、“4和6的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师修改并完成板书。
4的倍数:4、8、12、16、20、24、28
6的倍数:6、12、18、24、30
(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作进一步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修改板书,让学生亲身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化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不仅能帮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点。)
2、及时练习
师:认识了那么多关于倍数的关系,我们就来用一用。完成(试一试)。
2.师生共同观察分析得出公倍数的含义。
(二)探索最小公倍数,引出课题。
三、探索找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一)找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
1.列举法
2.分解质因数法
3.短除法
(二)找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特殊方法
1.找出下面几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7和148和249和18
5和62和79和4
2.观察每横数据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注意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类推,培养学生迁移、分析、推理的数学能力。
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对认知“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还停留在肤浅、模糊的状态,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会利用列举等方法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过程和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和应用,在原有的基础上比较类推,探索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和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
4和6的公倍数:12、24
其中最小的一个:12
师:教师:为什么要打省略号呢?(因为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不可能写出一个数的所有倍数).
师:请你仔细观察妈妈和爸爸的休息的日子又什么特点?(引出4的倍数和6的倍数,并板书)
师:在6的倍数和4的倍数中,你觉得哪些数字比较特别呢?(引出4和6的公倍数)师:其中最小的一个是12。(引出最小公倍数)
2.根据课标要求,本册教材对“找最小公倍数”的要求适当地限制,求最小公倍数把两个数限制在100以等。
3.“找最小公倍数”是学习通分的基础,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计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分数教学的重点。
学情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在学习“找最小公倍数”之前,学生已掌握“找公因数”的方法和“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为学习“找最小公倍数”作好了铺垫。
教具准备:
印有月历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教师谈话:从11月1日起,小兰的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他们打
算等爸爸妈妈休息时,全家一块儿去公园玩。(小黑板出示:小兰一家和一张11月份的日历)那么在这一个月里,他们可以选哪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
请学生相互议论后,教师提示:同桌两位同学可分工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位同学找小兰妈妈的休息日,另一位同学找小兰爸爸的休息日,然后再把两人找的结果合起来对照一下,就可以很快找出小兰爸爸和妈妈共同的休息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