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课件讲义PPT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培养PPT课件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培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9c096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7.png)
特殊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 需求
了解需求:了解特殊教育学生的心理健 康需求是培养他们心理健康的第一步。
提供支持:为特殊教育学生提供情感支 持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 我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
特殊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 需求
创造安全环境:创造积极的学 习和社交环境,让特殊教育学 生感到安全和被接纳。
培养特殊教育 学生心理健康
的策略
培养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 康的策略
建立良好关系:与特殊教育学生建立信 任和亲近的关系,为他们提供支持和鼓 励。
提供积极反馈:及时给予特殊教育学生 积极的反馈,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自 尊心。
培养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 康的策略
尊重个体差异:理解特殊教育 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 特殊需求和个人发展路径。
教授心理技能:教授特殊教育 学生一些简单的心理技能,如 情绪管理和压力缓解方法,以 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困难和挑 战。
培养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 康的策略
建立支持网络:与学生的家长、其他教 师和专业人士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为特 殊教育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关爱。
总结
总结
总结:特殊教育学生的心理健 康培养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了解他们的需求,并采 取相应的培养策略,我们可以 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 ,提升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感谢大家参加本次课程!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 健康培养PPT课件
目录 引言 特殊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 培养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 策略 总结
Hale Waihona Puke 引言引言引言:欢迎大家参加本次特殊 教育学生心理健康培养课程的 PPT。本课程旨在帮助教师了解 特殊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 ,并提供简单有效的培养策略 。
特殊教育学生 的心理健康需
特殊儿童的教育课件
![特殊儿童的教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f519d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e.png)
02
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与 方法
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
适应儿童原则
尊重特殊儿童的个性差异,根据其 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制定合适的 教学计划。
家庭与社区参与原则
鼓励家庭和社区成员参与特殊儿童 的教育过程,为其提供支持。
多学科协作原则
跨学科团队合作,为特殊儿童提供 全面的教育支持。
个性化评估原则
定期进行个性化评估,以便为特殊 儿童提供最适宜的教学策略。
03
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的定义与重要性
早期干预定义
早期干预是指为特殊儿童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包括医疗、教 育、心理咨询等,旨在帮助他们克服身心障碍,提高适应社 会的能力。
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早期干预有利于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减轻家庭 和社会负担,提高特殊儿童的生活质量。
早期干预的内容与方法
重要性
家庭教育与康复对特殊儿童及其家庭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特殊儿童提高生活质 量、促进社会融合,同时为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家庭教育与康复的内容与方法
内容
家庭教育与康复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特殊儿 童的心理和情绪支持、沟通技巧和社交技能的培养、生活自 理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训练等。
方法
家庭教育与康复的方法包括:提供专业的教育培训课程、心 理咨询和支持服务,组织亲子活动和社交聚会等。
另一个案例是关于一名患有自闭症的儿童,通过学校与医疗 机构的合作,采用行为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训练,成功地帮助 他克服了严重的社交障碍,并能够与周围的人进行基本的交 流。
05
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与社会 支持
家庭教育与康复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家庭教育与康复是指为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支持和培训,以促进儿童在家庭、 学校和社会中的发展。
关注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关注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5d313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1.png)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的困惑和对策
困惑 - 个性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和落实 - 学校心理保障力度不足 - 家庭教育缺乏重视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的困惑和对策
对策 - 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对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 投入
- 学校建立健全特殊教育 学生心理健康保障网络
- 家庭加强对特殊教育学 生的心理关爱和支持
目标和方案 - 借助家庭和社会资源进
行辅助教育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的策略
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 - 自我认知和控制训练 - 情绪调节训练 - 认知行为疗法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的策略
加强家校合作 - 家庭关心和支持 - 家长参与个性化教育计
划的制定和执行
特殊教育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的困惑和对策
特殊教育学生 心理状况分析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状况分 析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状况的特点 - 脆弱性 - 敏感性 - 不安定性题的典型 表现
- 自卑感和自我怀疑 - 社交障碍 - 意志力不足 - 注意力不集中 - 行为问题
特殊教育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的必要性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的必要性
帮助学生改善心理问题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的必要性
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特殊教育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的策略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的策略
了解学生 -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关注学生需求和心理变化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的策略
制定个性化计划 - 根据学生特点确定教育
总结
总结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 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希望广大特殊教育从业者能够深 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并采取有 效措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特殊儿童教育》课件.
![《特殊儿童教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5b4b1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7.png)
《特殊儿童教育》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特殊儿童教育》教材第四章“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详细内容包括: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及教育对策、特殊儿童情感发展与社会适应、以及个性化教育方案的制定。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掌握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及教育对策。
2. 了解特殊儿童情感发展与社会适应的重要性,提高教育实践能力。
3. 学会制定特殊儿童的个性化教育方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特殊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及教育对策,特殊儿童情感发展与社会适应。
教学重点: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个性化教育方案的制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案例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特殊儿童成功案例,激发学生对特殊儿童教育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 知识讲解:a. 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特点b. 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及教育对策c. 特殊儿童情感发展与社会适应d. 个性化教育方案的制定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案例,讲解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特殊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问题,设计教育对策。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特殊儿童情感发展与社会适应的重要性,分享教育教学经验。
六、板书设计1. 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特点2. 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及教育对策3. 特殊儿童情感发展与社会适应4. 个性化教育方案的制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为自己所熟悉的特殊儿童设计一份个性化教育方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书籍和资料,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学习特殊儿童教育知识。
同时,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特殊教育学校,亲身感受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特殊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及教育对策。
2. 教学重点: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个性化教育方案的制定。
《特殊儿童教育》课件
![《特殊儿童教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2e412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9.png)
《特殊儿童教育》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特殊儿童教育》教材的第四章“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需求”,具体内容包括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学习特点、情感与社会交往需求,以及相应的教育策略。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掌握教育需求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关爱特殊儿童的意识,提高教育公平观念。
3. 学会针对特殊儿童设计合适的教育方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特殊儿童心理特点与教育需求的匹配,教育策略的实践运用。
教学重点: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教育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资料、特殊儿童教育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特殊儿童生活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特殊儿童的生活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介绍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情感与社会交往需求,结合教材案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讲解特殊儿童教育策略的应用,以具体案例为例,展示教育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设计教学方案,并进行分享与点评。
六、板书设计1. 特殊儿童心理特点发展特征学习特点情感与社会交往需求2. 教育需求与策略教育需求教育策略教育方案设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为一位特殊儿童设计一份教育方案。
2. 答案要点:包括特殊儿童的基本情况、教育需求、教育目标、具体实施策略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特殊儿童心理特点与教育需求的掌握程度,以及教育方案设计的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特殊儿童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了解国内外特殊儿童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实践成果,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特殊儿童心理特点的深入理解。
2. 教育策略的实践应用。
3. 教育方案的个性化设计。
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特殊儿童心理特点的深入理解1. 发展特征:特殊儿童在认知、语言、运动等方面的发展可能与普通儿童存在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教师制定针对性的教育计划。
特殊儿童的教育课件
![特殊儿童的教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898932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4.png)
鼓励特殊儿童参与社会活动,如社区服务、文化活动等, 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价值感。
THANKS
感谢观看
结果分析
对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提 供依据。
详细评估
采用多种评估工具,包括问卷调查、观察、面谈、身体检 查等,全面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认知、语言、社交、情 绪等方面的情况。
制定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包括教育目标、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评估结果的分析与解读
。
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针对每个特殊儿童的特点和需求 ,融合教育应采用个性化的教学 策略。这可能包括差异化教学、 辅助技术、同伴支持等,以支持
儿童的学习和成长。
家庭和社区的参与
融合教育应积极邀请家庭和社区 参与其中,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支 持儿童。家庭和社区可以提供宝 贵的资源和支持,帮助特殊儿童
更好地融入社会。
特殊儿童的教育策略与方法
结合多种教学方法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提供辅助技术支持
注重生活技能培养
针对特殊儿童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教师需 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直接教学、同伴 辅导、自主学习等,以提供全面的教育支 持。
为特殊儿童创造一个积极、支持和鼓励的 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激发学习 动力。
根据特殊儿童的需求,提供适当的辅助技 术支持,如学习软件、助教工具、听力设 备等,以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
评估特殊儿童的需求
对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生理、心理、认知、 情感和社会交往等方面。
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为每个特殊儿童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包括短期 和长期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特殊儿童教育》课件
![《特殊儿童教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1b8b8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7.png)
组织志愿者、社工等为特殊儿童提供社区服务,如陪伴学习、心理疏导等,促进 特殊儿童的社会融入。
05
特殊儿童教育的未来发展
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趋势
融合教育
随着社会对特殊儿童关注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将有机 会进入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实现融合教育。
科技助力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AI、VR等,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加个性化、 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家长培训
开展针对家长的培训课程,教授特殊 儿童教育方法和技巧,提高家长的教 育能力。
学校支持与培训
学校资源
为特殊儿童提供专门的教育资源,如教材、教具、设施等,满足特殊儿童的学 习需求。
教师培训
对教师进行特殊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确保教学质量。
社会支持与培训
社会倡导
倡导社会各界关注特殊儿童教育,提高社会对特殊儿童教育的认知度和支持度。
注重培养特殊儿童的实用技能 ,如语言交流、生活自理、社 会适应等。
支持性课程
为特殊儿童提供必要的心理支 持和学习辅导,帮助他们克服 学习困难和提高学习效果。
综合性课程
将各类课程内容相互融合,形 成综合性的课程体系,促进孩
子全面发展。
04
特殊儿童教育的支持与服务
家庭支持与培训
家庭支持
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心理辅导、经济 援助等支持,帮助家庭更好地照顾孩 子,减轻家庭负担。
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起源
特殊儿童教育的起源可以 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 就有为有缺陷的儿童提供 教育的记载。
发展
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理念 的更新,特殊儿童教育逐 渐受到重视,并经历了从 隔离到融合的发展过程。
特殊儿童心理学(6) PPT
![特殊儿童心理学(6) PPT](https://img.taocdn.com/s3/m/455c20779ec3d5bbfc0a740e.png)
(例如制订计划、实施奖励规则、忽视某些行为、暂时分离等)
三、流行状况
3 %-5 %儿童患有多动症;男女比例约是34:1。 ADHD通常在学前或学龄早期表现明显, 一直 持续到青春期,在成人中也偶有发现。
四、注意缺损多动障碍与注意缺损障碍
注意缺损障碍(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即ADD)是一种不伴有多动的 注意缺损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心 不在焉,行为退缩,行动迟缓,情绪抑郁。
1
2
7)要求必须立即满足 0
1
2
8)好大声叫喊
0
1
2
9)情绪改变快
0
1
2
10)脾气容易爆发
0
1
2
15分以上并持续6个月则有诊断意义。
很多
3 3 3 3 3 3 3 3 3 3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二、教育治疗
1.教育
1)给父母的教育建议 (1)了解ADHD和 ADD的知识。 (2)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应给予表扬。多谈孩子的长处和优点。 (3)教育孩子时要保持明确、一致和积极的态度。 (4)学会管理孩子行为的策略。
ADHD和ADD的区别
第二节 儿童多动症的特征
一、儿童多动症的可能病因
1 疾病因素 母体孕期疾病 和婴幼儿疾病等导致婴幼儿
脑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而产生。
2 遗传因素
根据家族调查和 双生子研 究表明,本病具有一定的遗 传基础。
ADHD患者常至少一位亲 戚也患有ADHD。1/3的患 儿的父亲也患有ADHD。
(5)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
特殊儿童心理学精品PPT课件
![特殊儿童心理学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4d845783c4bb4cf6ecd14d.png)
第三节 儿童脑性瘫痪
一、 定义 脑瘫(cerebral palsy),又称大脑性麻痹。
是指生前至生后4周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 障碍和姿态异常的疾患。 约48%的患者智力低下,患病率2‰。
二、 病因 发病原因还不完全清楚。但一些病例是由于母亲
孕期前3个月有过病毒感染、X光照射、接触或化学药剂、 核素检查等。高龄(大于35岁)、低龄(小于20岁)、早 产、难产、颅内出血、感染等为发病的高危因素。
此外,还有肌肉痉挛型、颞叶痉挛型、L-G综合型等。
四、 治疗与预后
常见药物: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 苯妥英钠 (phenytoin)、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丙 戊酸(valproic acid)等。此类药物有的会有肝功能受 损、白细胞减少等一些副作用。
癫痫已能用药物完全控制 发作,但尚难以痊愈,也难以 阻止遗传。发病愈早,先天、 遗传因素愈多,预后可能愈差。 控制诱发因素(如及时退热), 可减少发作频率。
第二节 儿童癫痫
一、 定义 癫痫(epiepsy)是多种原因所导致全身或局部
肌肉阵发性抽搐伴意识障碍的综合症。患病率3‰-5‰,男性略 多于女性。发病年龄早晚不一,发作类型多样。75%在14岁 以前发病。约1/3患儿智力低下,而且随年龄增加,智力水平 有下降趋势。
二、 病因 1)颅内外感染(细菌性
2 语言发育障碍:患儿开始学说话的平均年龄为4-6岁,95%有发音缺陷、 口齿含糊不清、口吃、声音低哑;1/3以上有语音节律不正常,甚至呈爆发 音。
3 行为障碍:大多性情温和,常傻笑,喜欢模仿和重复一些简单的动作, 可进行简单的劳动。
唐氏综合征患者的瞳孔上会有典型的 白点,叫Brushfield斑点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材料PPT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材料PPT](https://img.taocdn.com/s3/m/fbcbbb7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13.png)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的案例分享
案例一: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案例二:促进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的案例分享
案例三:提供适应能力训练的 实践活动
总结
总结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总结
提供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的案例分享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材料PPT
目录 引言 了解特殊教育学生的心理需求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 实施策略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 案例分享 总结
引言
引言
什么是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引言
本PPT旨在提供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的相关材料
了解特殊教育 学生的心理需
求
了解特殊教育学生的心理 需求
特殊教育学生的心理特点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 常见类型
了解特殊教育学生的心理 需求
如何对特殊教育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评 估
心理健康教育 的重要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建立积极的情绪管理能力 培养自尊和自信心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发展良好的社交技巧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培养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
特殊教育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的实施策略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的实施策略
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提供个性化的心理策略
引导学生充分参与社交活动 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
特殊教育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PPT课件
![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d823fe2e3f5727a4e962a5.png)
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或 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
15
(六)孤独症儿童的治疗
目前孤独症的病因仍不明,医疗上不知如何应对,转向 心理学上寻找方法。
经过心理援助和干预的孤独症患者,现状如下: 有些仍然带着病症,与常人不同,走进了正常人的世界, 能和正常人一起生活——这是最好的状态;
误区一:孤独症是家庭教育缺乏
孤独症是与身俱来,先天带来的儿童疾病,起病和家庭 教育无关。
误区二:孤独症儿童都有某种超长能力
1.有些孩子对数字、日期等敏感,在音乐、绘画有超长能力。 2.孤独症儿童中75%存在智力障碍,存在感觉统合障碍,存 在听觉异常,存在视觉异常。 3.有些孩子有常超能力,有些并不具备,需要家长观察,关 键找到他们生活的立足点,培养生存能力。
4.智能
在孤独症儿童中,大多数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 障碍。
国内外研究表明,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智力测验,发现 5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为中度以上的智力缺陷(智商小于 50),25%为轻度智力缺陷(智商为50~69),25%智力 在正常(智商大于70),智力正常的被称为高功能孤独症。
8
(三)对孤独症理解的几个误区
语言与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重要症状。孤独症儿童对 语言的感受和表达运用能力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障碍。
语音:啊啊... 语义:听不懂指令,不理解语言 语法:特别对代词“你、我、他”听不懂
通常在两岁和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 育后出现语言倒退,在2~3岁以前有表达性语言,随着年 龄增长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
10
(四)孤独症的成因与影响因素
1.生物学因素
(1)遗传 大样本调研,家庭中有类似的孤独症表现。 孤独症儿童,弟弟妹妹也是孤独症者占10%。 二胎非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关注:教育PPT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关注:教育PPT](https://img.taocdn.com/s3/m/d9bd6c5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e.png)
认识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
特殊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特点 - 情绪波动较大 - 自尊心和自信心问题 - 社交困难
认识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对特殊教育学生的影响 - 学习成绩下降 - 行为问题增加 - 自我发展受限
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健康问题 的关注重点
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重点
情绪管理 - 帮助学生认识和管理自己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 关注:教育PPT
目录 引言 认识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重点 心理健康支持措施 总结
引言
引言
特殊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心理健康对特殊教育学生的学 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引言
本次PPT将介绍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 的重点关注内容
认识特殊教育 学生心理健康
社交交流 -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支持 措施
心理健康支持措施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 -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 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心理健康支持措施
家庭支持 - 家长关注和参与孩子的心
理健康 - 提供情感支持和理解 - 与学校建立紧密联系
总结
总结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是教育工作的重 点
的情绪 - 提供情绪调节的技巧和工
具 - 建立良好的情绪表达方式
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重点
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 - 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和鼓励 - 提供适当的挑战和成功体验 - 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重点
社交技巧的培养 - 提供社交技巧的培训和实
践机会 - 鼓励学生参与团队活动和
关注情绪管理、自尊心和自信心、社交 技巧的培养
总结
提供学校和家庭的心理健康支 持措施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特殊儿童教育》课件.
![《特殊儿童教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4574d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7.png)
《特殊儿童教育》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特殊儿童教育》教材第四章“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其教育策略”。
具体内容包括: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分类、针对不同心理特点的特殊教育策略。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
2. 学会针对不同心理特点的特殊教育策略,提高教育效果。
3. 培养关爱特殊儿童的意识,提高教育者的专业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特殊儿童心理特点的分类及其教育策略的运用。
教学重点: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针对不同心理特点的教育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资料、实物展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特殊儿童的生活画面,让学生了解特殊儿童的生活现状,引发学生关爱特殊儿童的共鸣。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理解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特殊儿童心理特点的分类。
4. 例题讲解:针对不同心理特点的特殊儿童,给出相应的教育策略,并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针对特殊儿童心理特点设计教育方案。
六、板书设计1. 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2. 特殊儿童心理特点分类3. 针对不同心理特点的特殊教育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份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案。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给出具体的教育策略,并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特殊儿童心理特点及其教育策略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更多特殊儿童教育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同时,关注特殊儿童的生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特殊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特殊儿童心理特点的分类及其教育策略的运用。
2. 实践情景引入的案例选择与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智力偏常. • (二)感觉缺陷. • (三)交往障碍. • (四)行为障碍. • (五)多重严重障碍.
视觉障碍儿童
感官残疾儿童 肢体残疾儿童
听力障碍儿童 聋盲双残儿童
残疾儿童
语言残疾儿童 病弱与多重障碍儿童
特
智力障碍儿童
殊
学习障碍儿童
儿 童
问题儿童
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 自闭症儿童 孤儿和寄养儿童
• 不足:
– 家长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问题 – 对社会的隔离 – 儿童进步和成长可比性的缺乏 – 松散,家长间的交流缺乏 – 家长的教育态度与亲情负面影响
计、医学和社会常模三个维度来区分特殊 儿童和正常儿童。
统计原理认为,人的行为特征、智力状况大致上都是呈正态分布。
医学原理认为,没有疾病,便是正常。
社会常模,长期形成的、大家认可的、比较稳定的社会行为标准。
三、特殊教育的原则
• 早期教育(早期干预)原则 • 个别化教育原则 • 补偿教育原则 • 系统教育原则
➢
医疗养护、教育训练、劳动就业的一体化
•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残疾人提供了帮助
• 国际合作日益加强
家庭教育模式
社 会
邻 居
家 庭
儿童
特殊儿童生活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家庭教育模式
• 家庭教育模式是将家庭作为教育基地,由接受过
最基本训练的特殊儿童的父母来承担主要教育任 务的一种教育模式。
• 优点:
– 自然轻松 – 家长的独特地位与儿童的熟悉 – 全体家庭成员的参与 – 经济
发展的具体情况,本着事实就是的精神, 制定个别化的教育与训练方案,进行有针 对性的教育。
• 在特殊教育中,个别化教学通过为特殊儿
童拟订和实施IEP、IFSP来实现。
4、系统教育原则
• 系统教育原则,即从家庭、学校、社会等
几方面,从教育预防、教育诊断、教育训 练、劳动就业这几个环节来统筹安排特殊 教育,巩固特殊教育的成果,使特殊教育 与普通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超常儿童
掌握特殊儿童心理,就是一把金钥匙
智商
50~69 35~49 20~34 20以下
等级
轻度弱智 中度弱智 重度弱智 深度弱智
特点
可以接受教育 可以进行训练
必须监护 依靠别人生活
• 1.相信他们像铁树一样总会开花。 • 2.冷处理:不去理会他的不当行为。 • 3.热处理:强化那些符合我们愿望的行为。
早期教育的模式
➢家庭教育模式 ➢训练中心模式 ➢综合教育模式 ➢医疗康复模式
2、补偿教育原则
• 补偿教育原则,即在特殊教育过程中,要
针对特殊儿童不同的身心特点,尽量用健 全器官来代替受损器官的组织功能,充分 地发挥儿童内在的潜能,增加特殊儿童的 适应能力。
3、个别化教育原则
• 个别化教育原则,即要根据特殊儿童身心
四、特殊教育的过程
• 教育预防 • 教育诊断 • 教育训练 • 就业培训
1、教育预防:
具体措施包括: ➢1)开展婚前教育,使青年男女充分地认识到结 婚、生育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有关婚后生活的常识。 ➢2)开展有关优生优育的知识宣传,禁止近亲结 婚,大力提倡婚前检查,对有遗传疾病的夫妇提供 咨询和帮助。 ➢3)加强孕妇产前检查,采取相应的方法来减少 残疾儿童的出生率。 ➢4)加强产后的医疗保健工作,防止疾病感染, 大力宣传儿童保健,加强儿童免疫。
• (一) 特点:听力、智力正常。
发病率为3-10%, 男多于女,
患病的高峰在7-14岁, 到青春期症状多消失缓解。
案例:孙某某
更要多一分关心 多一分理解和包容 相信他们在学校会 慢慢开花、慢慢长大。
学习视频(电影):
视觉障碍:天堂的颜色 听觉障碍:悲怜上帝的女儿,不能没有你,练习曲 智力障碍:不一样的爸爸I am Sam,阿甘正传,舟舟 学习障碍:地球上的星星 自闭症:海洋天堂,自闭历程 情绪与行为障碍:热血教师 超常儿童:天才宝贝Little Man Tate,香水 肢体障碍和病弱:我的左脚 多重障碍:奇迹的缔造者
特殊教育(special education)
• 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需要,采
用一般或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限 度地发挥受教育者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 识,获得技能,拥有良好品德,提高适应 能力的一种教育。
二、特殊教育的对象
➢ 特殊教育的对象是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或
者说 是特殊儿童。 特殊儿童相对于正常儿童,我们根据统
1、早期教育(早期干预)原则
• 早期教育原则,即应尽早地抓住时机,对
特殊儿童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教育和早期 干预与训练。
• 早期干预:对学龄前具有发展缺陷或者可
能具有发展缺陷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 保健、医疗、营养、心理咨询、社会服务 与家长指导等综合性服务。
早期教育(干预)的内容
➢运动领域 ➢语言领域 ➢认知领域 ➢社会行为领域 ➢生活自理能力领域 ➢入学准备 ➢特殊发展缺陷领域的技能训练
特殊学校
特殊收养机构
家庭
多
重
轻
缺 陷 程 度
3、教育训练
• 教育目标的调整 • 课程内容的调整 • 课堂教学的调整 • 支持性服务
4、就业培训
特殊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为了特殊儿童 的毕生发展,社会有责任对特殊儿童进行职业培训, 使他们能够成为既有生活自理能力又能为社会作出 一定贡献的自食其力的公民。
五、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及其趋势
(三)特殊教育发展趋势
• 特殊教育观念的变化:从医学到社会生态学的转变
• 特殊教育范围的扩大:家庭的关键性作用
• 政府的直接干预和特殊教育立法
• 特殊教育一体化:
➢
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一体化:反标签化运动、残疾人权
利运动和回归主流运动
➢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
置和制定教育计划与策略的依据。主体:各专业人 员、教师、家长、教育行政人员等构成的诊断小组。
➢在诊断过程中,通常包括以下几项基本工作:访问
家长建立个案、实施诊断测验、观察儿童行为、个 案会议。
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
• 原则:最少受限制的环境
最少受限制的环境
儿童人数
少
正常班随班就读
学 习 环 境
巡回教师 资源教室 辅读班
2、教育诊断与安置
• 诊断的基本程序: ➢发现:及时发现问题儿童与高危儿童,推荐为诊断
对象,以便找到问题的实质,为特殊教育的及早介 入提供可能。主体:家长、儿科医生和教师。
➢筛选和鉴定:鉴别问题的实质,确定可能的教育需
要。主体:特殊教育机构、指定医院医生、经过培 训的教师。
➢诊断:确定儿童身心发展潜能与缺陷程度,作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