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包装》教案范文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4包装(4)-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4 包装(4)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数学下册——3.4 包装(4)——北师大版我今天要教学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3.4节——包装(4)。
这一节主要介绍如何通过合理的包装方式,减少包装纸的用量,提高包装效率。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包装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的包装设计,并理解包装纸的最小用量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包装纸的最小用量原则,重点则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为了进行有效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包装纸、剪刀、胶水等。
同时,我也会准备一些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和练习。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结合一些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例题理解包装纸的最小用量原则。
例如,给出一个正方形的礼物,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包装方式,找出最省包装纸的方法。
随堂练习是巩固学生知识的重要环节。
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例如:“给出一个长方形的礼物,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包装方式,计算出最省包装纸的方法。
”板书设计是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板书,我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包装纸的最小用量原则。
我会通过一些图示和公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包装纸的用量与包装方式之间的关系。
在作业设计中,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巩固。
例如:“给出一个不规则形状的礼物,让学生通过合理的包装方式,计算出最省包装纸的方法。
”我会进行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通过反思,我可以了解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改进。
拓展延伸则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更广泛的问题中,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这就是我今天要教学的内容。
希望通过我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包装方法,理解包装纸的最小用量原则,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教学目标和难点的设定,接着是教具与学具的准备,教学过程的设计,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包装》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包装》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包装》这一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包装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包装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对包装并不陌生,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包装。
但学生对包装的方法、原理可能还没有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包装,理解包装的方法和原理,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包装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包装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包装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包装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践、讨论、总结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包装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包装实例,引发学生对包装的兴趣,导入新课。
2.探究:让学生观察、分析不同的包装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包装的规律,总结包装的基本方法。
3.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包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包装的方法和原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6.拓展:布置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包装问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包装》|北师大版(2023秋)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包装的基本概念。包装是指将物品用一定的材料和方法进行覆盖或容纳,以达到保护、美化或便于运输等目的。它是商品流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关系到商品的销售和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计算一个长方体盒子的包装纸面积,以及如何在实际中应用这一知识来解决问题。
(2)在解决实际包装问题时,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3)针对空间想象力不足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直观教具,如立体图形模型,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包装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四、教学流程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包装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包装表面积计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包装》这节课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表现出较大的兴趣。他们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积极投入到包装问题的探索中。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思考和总结: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展示了很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动手能力。他们在讨论中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如对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重复和遗漏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我及时进行了纠正和指导。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包装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生们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想法,如如何设计环保、实用的包装等。这一环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3.4《包装》(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3.4《包装》(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我今天要教学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的3.4《包装》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应用。
我们将通过实际包装问题来引入这些概念,并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这个问题,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加对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先通过一个实际包装问题来引入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探索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在学生理解了这两个概念后,我会给他们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这两个概念来解决。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把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写下来,并配合一些图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让学生运用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的数量相等,或者找出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等。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部分,我会让学生谈谈他们对这一课的理解和感受,以及他们觉得这一课的难点在哪里。
同时,我也会给他们一些拓展的问题,让他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这一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这个问题,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加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关于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我采用了实际包装问题来引入。
我拿出了一盒糖果,告诉学生我们要把这盒糖果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的糖果数量要相等。
这时,学生就会自然地想到要把糖果分成几份,每份的数量相等。
这就是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
通过这个实际问题,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关于如何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理解,我设计了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包装》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包装》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包装》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面积”中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并掌握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的面积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计算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具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理解并掌握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正方体和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将表面积计算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并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借助教具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模型、平面图形的卡片、计算器等。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模型,以便进行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包装实例,如礼品盒、饮料瓶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包装的形状和表面积。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点。
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包装教学设计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小组合作和实验操作。
5. 练习题库:准备一些与包装问题相关的练习题,以便于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提高自己的数学应用能力。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包装案例分析环节,我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和思考,以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案例。同时,我也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内容。
此外,课堂展示和点评环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们积极参与,展示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成果,并得到了其他学生和教师的反馈和建议。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促进了全班同学对包装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当堂检测:
1. 选择题:
(1) 下列哪种包装方式能够使得包装纸的用量最小?
A. 直接包裹 B. 使用缓冲材料 C. 真空包装 D. 罐装
(2) 下列哪个物体适合使用真空包装?
A. 水果 B. 蔬菜 C. 肉类 D. 液体
2. 简答题:
(1) 请简述包装的组成部分和功能。
(2) 请解释为什么包装设计在实际生活中非常重要。
目标: 让学生了解包装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过程:
讲解包装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和常见的方法。
详细介绍不同包装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包装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包装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包装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包装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包装(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包装(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一起学习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包装”。
这是一个既实用又有趣的学习主题,通过这个主题,同学们将学习如何利用几何知识来优化包装的方法,从而达到节约材料和提高包装效率的目的。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四章第二节“包装”。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学习如何用一张矩形纸板制作一个体积最大的包装盒,以及如何利用立体图形的知识来优化包装过程。
我们将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包装的基本方法,提高我们的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掌握用一张矩形纸板制作最大体积包装盒的方法,难点则是如何让同学们理解和运用立体图形的知识来优化包装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学习,我已经准备好了矩形纸板、剪刀、胶水等教具,同学们则需要准备好自己的笔记本和彩笔,以便于记录和绘制。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应该已经掌握了用一张矩形纸板制作最大体积包装盒的方法,以及如何利用立体图形的知识来优化包装过程。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将在课后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更好地为同学们服务。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对于教学内容的介绍,我选择了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包装”章节。
这一章节的内容不仅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且能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这个部分,我详细描述了我们将学习如何用一张矩形纸板制作一个体积最大的包装盒,以及如何利用立体图形的知识来优化包装过程。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描述,让同学们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我强调了教学目标和难点。
教学目标是指我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达到的具体目标,包括理解包装的意义,掌握制作最大体积包装盒的方法,以及学会如何利用立体图形的知识来优化包装过程。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包 装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包装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包装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的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包装”,主要包括两个章节:第一章是“包装的方法”,第二章是“包装的设计”。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包装的基本方法,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包装方法来解决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包装的方法和设计的原则。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不同的包装方法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包装的方法,我准备了一些实物包装材料,如纸箱、胶带等,以及一些图片和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包装案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包装是如何完成的?2. 讲解:然后我会向学生介绍不同的包装方法,如封口包装、封箱包装等,并解释每种方法的适用场景。
4. 讨论: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包装方法。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黑板进行板书设计,将不同的包装方法进行展示,并标注出每种方法的优点和适用场景。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观察身边的包装案例,分析并描述其包装方法。
2. 请学生设计一个包装方案,可以是封口包装或封箱包装,并说明其设计原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包装的方法。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的包装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活动的设计在这个环节中,我会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并提供必要的指导。
我会鼓励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包装方法,以提高包装的效率和美观度。
实践活动结束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分享和讨论,让他们交流经验,互相学习。
二、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_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_教学设计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对于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的教学设计如下:一、教学内容:我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们将学习如何通过包装来减少表面积,从而节省材料。
具体内容包括不同形状的包装盒如何选择,如何计算包装纸的面积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包装的基本原理,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包装盒,以及如何计算包装纸的面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在这一章节中,计算包装纸的面积是难点,而选择合适的包装盒则是重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各种形状的包装盒,以及计算器。
学生们则需要准备纸和笔。
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们展示一些实际的包装案例,让学生们观察并思考,如何选择包装盒以及如何计算包装纸的面积。
2.讲解知识点:接着,我会讲解包装的基本原理,如何选择合适的包装盒,以及如何计算包装纸的面积。
3.例题讲解:我会出一道例题,让学生们跟着我一起解答,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
4.随堂练习:例题讲解完毕后,我会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包装的基本原理,如何选择合适的包装盒,以及如何计算包装纸的面积。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的妈妈要给小明做一个长方体的玩具箱,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高是6厘米。
请问,小明妈妈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来制作这个玩具箱?答案:小明妈妈至少需要392平方厘米的硬纸板来制作这个玩具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教学的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包装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包装盒,如何计算包装纸的面积。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是包装的基本原理,是选择合适的包装盒,是如何计算包装纸的面积。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3《包装》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3《包装》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包装》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3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包装的方法,从而理解并掌握一些包装的基本技能。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包装方式,如单层包装、多层包装等,并学会如何计算包装的最小表面积。
这部分内容既考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包装这个问题,他们可能还没有接触过,因此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可能还不够强,需要通过实际的模型来帮助他们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理解包装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计算包装的最小表面积。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实际应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理解包装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计算包装的最小表面积。
2.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包装的最小表面积的概念,并学会计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际的模型和动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包装的方法和计算过程。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包装的过程,从而加深对包装方法的理解。
3.采用问题解决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计算包装的最小表面积。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实际的包装模型,如纸盒、塑料盒等。
2.准备一些动画和视频,用于直观地展示包装的过程。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包装方法的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包装模型,引导学生思考包装的方法和目的。
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见过的包装方式,并解释他们的目的。
2.呈现(10分钟)通过动画和视频,展示一些包装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包装的最小表面积。
第三单元包装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包装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包装》。
本节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包装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包括包装的种类、包装的方法以及包装的美学价值。
第二部分则是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包装设计,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包装的基本概念和种类,掌握包装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美学的认识和理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包装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包装设计。
难点则是让学生理解包装的美学价值,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教材、PPT、剪刀、胶水、彩纸、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包装实例,引发学生对包装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利用PPT,详细讲解包装的基本概念、种类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包装的基本知识。
3. 演示:通过演示不同的包装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包装的技巧。
4.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包装设计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包装设计作品,互相评价,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包装的基本概念包装的种类包装的方法包装的美学价值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家里的一种物品进行包装设计,并拍照记录,下节课分享。
答案:略2. 请学生思考,还有哪些物品可以进行包装设计,并将它们列出来,下节课分享。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包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也让我感到欣慰。
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包装设计中过于依赖他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包装》|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包装》|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包装》|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三单元《包装》。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如何用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纸进行包装,使包装后的体积最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体积的概念,掌握计算体积的方法,以及运用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知道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2. 让学生掌握计算体积的方法,能够运用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来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来解决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体积的方法,能够运用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正方形纸、长方形纸、直尺、剪刀。
2. 学具:正方形纸、长方形纸、直尺、剪刀、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然后教师用正方形纸和长方形纸分别包装这两个物体,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使包装后的体积最大?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以及如何计算它们的体积。
然后教师用正方形纸和长方形纸分别包装这两个物体,并展示包装的过程。
3. 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用正方形纸和长方形纸分别包装给定的物体,并计算出包装后的体积。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道例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例题:用两个相同的正方形纸包装一个长方体,如何使包装后的体积最大?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正方体:特征:六个面都是正方形,边长相等体积计算:边长×边长×边长长方体:特征: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体积计算:长×宽×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两个相同的正方形纸包装一个长方体,如何使包装后的体积最大?(2)用两个相同的正方形纸包装一个正方体,如何使包装后的体积最大?2. 答案:(1)将两个正方形纸分别切成四个小正方形,然后将两个小正方形叠在一起,包装成长方体,包装后的体积最大。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包装》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包装》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
下面是我为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包装》课题所编写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我打算用这一课时的时间,让学生掌握《包装》这一章节的知识。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如何用相同面积的纸板包装物体,使表面积最小化。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包装问题的实际意义,掌握包装方法,学会计算表面积,寻找最优包装方案。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包装问题的实际意义,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掌握包装方法,能够用相同面积的纸板包装物体,使表面积最小化。
3. 学会计算表面积,能够准确计算不同包装方案的表面积。
4. 寻找最优包装方案,能够通过比较不同方案的表面积,找出最优包装方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在这一章节中,学生需要掌握如何用相同面积的纸板包装物体,使表面积最小化。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我将通过讲解实例,让学生理解包装问题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动手实践,引导学生掌握包装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包装方法,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纸板、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包装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我会详细讲解包装问题的实际意义,以及如何用相同面积的纸板包装物体,使表面积最小化。
3. 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尝试用相同面积的纸板包装物体,并计算不同包装方案的表面积。
4. 讨论: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比较不同方案的表面积,找出最优包装方案。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包括课题《包装》,以及包装方法的步骤和计算表面积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用相同面积的纸板包装一个长方体,使表面积最小化,并计算出最小表面积。
答案:假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则纸板的面积为2(ab+ac+bc)。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当a=b=c时,表面积最小,最小表面积为6ab。
2. 请用相同面积的纸板包装一个正方体,使表面积最小化,并计算出最小表面积。
包装(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包装(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四年级下册数学的包装教案,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包装》的第一课时。
这部分教材主要介绍了包装的方法以及如何选择最佳的包装方案。
我们将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如何用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纸包装礼品,并从中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简单的包装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用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纸包装礼品,并选择最佳的包装方案。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包装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学习,我已经准备好了正方形纸、剪刀、胶水等教具,以及练习题和答案。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包装情景来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
我会问大家:“如果你要用一张正方形纸来包装一个礼物,你会怎么包装呢?”然后我会给大家一些时间,让大家自己尝试不同的包装方法。
然后,我会给大家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大家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我会给大家一些时间,让大家独立完成练习题,然后我会讲解答案,并给大家一些提示和指导。
我会让大家进行一个小游戏,通过游戏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我会给大家一些正方形纸,让大家在游戏中尝试不同的包装方法,并选择最佳的包装方案。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用黑板来展示包装的方法和步骤,以及一些关键的数学概念。
我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图示来帮助大家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是让大家用自己的正方形纸尝试不同的包装方法,并选择最佳的包装方案。
他们会有一段时间来完成这个作业,然后我会收上来批改,并给出一些反馈和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课堂学习和作业实践,我相信大家已经对包装的方法和选择最佳包装方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包装》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包装》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包装》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发现并掌握简单的包装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教材中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如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基本的测量、计算方法。
但学生对于立体图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过渡,理解包装的方法和原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包装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包装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包装的方法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包装的方法和原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关注包装的方法和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简单的包装方法,如“捆绑法”、“折叠法”等。
3.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包装,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自的包装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5.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包装礼物、整理物品等。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包装的方法和原理。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包装》教案范文

【导语】《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从学⽣已有的⽣活经验出发,让学⽣亲⾝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解释与应⽤的过程,进⽽使学⽣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得到进步和发展。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能⼒⽬标:能根据“包装”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会⽤竖式计算⼩数乘法,并培养估算能⼒。
体会⼩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
过程⽅法:通过解决学⽣⽣活中的包装问题,通过⾃主探究合作交流,利⽤知识的迁移掌握算理和计算⽅法,培养学⽣的探究能⼒,发展数学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感受到数学与现实⽣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综合应⽤的能⼒。
教学难点:探索⼩数乘⼩数的⼀般竖式计算⽅法及估算能⼒。
教学重点:让学⽣体会两个乘数共有⼏位⼩数,积就有⼏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课时。
学⽣已经学习了⼩数乘法意义,⼩数点移动引起⼩数⼤⼩的规律,以及初步讨论了积的⼩数位数与两个乘数⼩数位数的关系。
这为本节课学⽣理解⼩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打下了基础。
本节课让学⽣探索⼩数乘⼩数的⼀般计算⽅法,即将⼩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计算,然后根据乘数扩⼤的倍数,将积缩⼩相同的倍数。
使学⽣体会到:两个乘数共有⼏位⼩数,积就有⼏位⼩数。
教学过程: ⼀、课前导⼊: 1、板演: 2 6×8= 0.85+2.4= (注:找学⽣板演同时⼝算。
) 2、⼝算:0.2×3= 5×0.01= 3.2+2.3= 10-5.5=2.5×10= 32.6÷10=3.25×0=4.8+1= (提问:0.2×3= 2.5×10= 怎么算的? 5×0.01= 算式意义。
) 3、检查板演并导⼊:今天我们学习⼩数乘⼩数。
4、出⽰课题:《⼩数乘法》。
⼆、新授过程: 1、课件出⽰主题图:包装。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包装》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包装》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学习的教材为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包装》一课,主要内容是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包装的作用,并让学生学习认识常见的包装方式,探讨包装设计的形式和美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本章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和常用的计量单位,如:厘米(cm)、盒子的长、宽、高等。
通过对本章教学的探讨和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逻辑性。
二、教学目标1.按照长、宽、高的方法测量盒子;2.认识、理解并掌握常用的包装方式;3.学习并掌握厘米衡量长度的方法;4.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6.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其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测量盒子长、宽、高的方法;2.常见的包装方式的认识与理解。
2. 教学难点:1.厘米衡量长度的方法;2.对常用计量单位的理解与掌握。
四、教学内容和流程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认识包装的作用;2.学习盒子长、宽、高的测量方法;3.了解常见的包装方式;4.学习厘米衡量长度的方法;5.探讨包装设计的形式和美学。
2. 教学流程① 课前导入(5分钟)1.通过观察一些物品的包装,让学生了解包装的作用;2.运用学生熟悉的物品,出示盒子,并让学生围绕长、宽、高的概念作讨论。
② 新课讲解(15分钟)1.出示不同的盒子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测量盒子的长、宽、高;2.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包装方式;3.介绍厘米衡量长度的方法。
③ 讲解实例操作(20分钟)1.出示一些实物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测量长度;2.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包装方式,并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包装方式,进行思考和实践。
④ 讲解包装设计的形式和美学(15分钟)1.通过课件展示漂亮的包装设计,引导学生探究包装设计形式与美学;2.引导学生自行设计一款盒子,让学生理解包装设计的原则,掌握包装设计的实践操作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包装》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包装》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包装》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并掌握圆柱和长方体的特征,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来包装物品,以达到节省材料和空间的目的。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包装现象并不陌生。
但是,对于如何科学地包装物品,以达到节省材料和空间的目的,可能还没有明确的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包装的方法对于节省材料和空间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并掌握圆柱和长方体的特征。
2.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来包装物品,以达到节省材料和空间的目的。
3.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圆柱和长方体的特征,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来包装物品。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包装的方法对于节省材料和空间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包装的方法和效果。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发现包装的方法对于节省材料和空间的影响。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不同形状的物品,如圆柱和长方体。
2.准备各种包装材料,如纸箱、塑料袋等。
3.准备投影仪和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包装实例,如饮料瓶、化妆品盒等,引导学生关注包装的方法和效果。
提问:你们注意到这些包装有什么特点吗?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包装呢?2.呈现(10分钟)展示圆柱和长方体的物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然后,展示不同的包装方法,如裸装、纸箱包装、塑料袋包装等。
提问:你们认为哪种包装方法更节省材料和空间呢?为什么?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包装物品。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包装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包装北师大版教案:包装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中的“包装”一章。
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解如何通过合理的包装方式,使得包装材料的使用最少,同时保证包装的稳固性。
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不同形状物体的表面积,并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包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包装问题中,找到最合理的包装方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并掌握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难点:如何将所学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应用到实际的包装问题中,找到最合理的包装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我们要为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礼物包装,我们需要多少包装纸?怎样包装才能使包装纸的使用最少?2. 讲解计算方法:我们需要知道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如何计算的。
长方体的表面积等于各个面的面积之和。
假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那么表面积S = 2ab + 2ac + 2bc。
同样的,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也是如此,只是长、宽、高都相等,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S = 6a^2。
3. 例题讲解:假设有一个长方体,长为10cm,宽为8cm,高为6cm,我们如何计算它的表面积?解答:根据公式S = 2ab + 2ac + 2bc,代入a=10cm,b=8cm,c=6cm,得到S = 2108 + 2106 + 286 = 160 + 120 + 96 = 376cm^2。
4. 随堂练习:请同学们计算一下,一个长为12cm,宽为10cm,高为4cm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解答:根据公式S = 2ab + 2ac + 2bc,代入a=12cm,b=10cm,c=4cm,得到S = 21210 + 2124 + 2104 = 240 + 96 + 80 = 416cm^2。
5. 实际应用:现在我们来解决开始的实践情景问题,如何为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礼物包装,使得包装纸的使用最少?解答: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包装方式,计算每种方式的表面积,找到表面积最小的那一种。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4包装(3)-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4 包装(3)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数学下册3.4 包装(3)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第3.4节——包装(3)。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如何用相同面积的纸板制作不同的包装盒,以及如何计算包装盒的表面积和体积。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平面图形在空间中的变换,掌握用相同面积的纸板制作不同包装盒的方法,并能够计算出包装盒的表面积和体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平面图形在空间中的变换,掌握用相同面积的纸板制作不同包装盒的方法。
难点:计算包装盒的表面积和体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纸板、剪刀、胶水、直尺、铅笔。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几个用相同面积的纸板制作的包装盒,让学生猜测这些包装盒的面积是否相同,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我会通过PPT展示不同形状的包装盒,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用相同面积的纸板制作这些包装盒。
3. 讲解与演示:我会用实物和PPT相结合的方式,讲解如何用相同面积的纸板制作不同形状的包装盒,并演示制作过程。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出给定面积的纸板可以制作的几种不同形状的包装盒。
六、板书设计我会用PPT制作板书,内容包括:包装盒的形状、制作方法、表面积计算公式、体积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面两个包装盒的表面积和体积,并填写在练习本上。
包装盒1:长5cm,宽3cm,高2cm。
包装盒2:长6cm,宽4cm,高3cm。
2. 答案:包装盒1的表面积:54cm²,体积:60cm³。
包装盒2的表面积:90cm²,体积:72cm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用相同面积的纸板制作不同包装盒的方法,并能计算出包装盒的表面积和体积。
在课后,学生们可以尝试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包装盒,计算其表面积和体积,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包装》教案范文篇一教学目标:能力目标:能根据“包装”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并培养估算能力。
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通过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包装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利用知识的迁移掌握算理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教学难点:探索小数乘小数的一般竖式计算方法及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课时。
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意义,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以及初步讨论了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
这为本节课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打下了基础。
本节课让学生探索小数乘小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然后根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的倍数。
使学生体会到: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1、板演:2 6×8= 0.85+2.4=(注:找学生板演同时口算。
)2、口算:0.2×3= 5×0.01= 3.2+2.3= 10-5.5=2.5×10= 32.6÷10=3.25×0=4.8+1=(提问:0.2×3= 2.5×10= 怎么算的?5×0.01= 算式意义。
)3、检查板演并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小数乘小数。
4、出示课题:《小数乘法》。
二、新授过程:1、课件出示主题图:包装。
(1)、从主题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编一道完整的数学问题吗?2、课件出示题1:包装一个礼品盒用纸0.8米,每米2.6元,需要多少元?(1)、谁会列式?(2.6×0.8=)(2)、这个算是表示什么意思?(2.6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3)、谁知道列小数乘法竖式要注意什么?(两个乘数末位数字对齐。
)(4)、根据它你能推想出2.6×0.8的多少吗?2 . 6 扩大到10倍2 6× 0 . 8 扩大到10倍× 82 . 0 8 缩小到1/100 2 0 8(注:让学生根据自主探索。
)(5)、小结:做小数乘法时,先把它看成什么乘法来计算呢?3、课件出示题2:包装一个礼品盒用彩带2.4米,每米0.85元,需要多少元?(1)、谁来列式?(0.85×2.4=)(2)、你能估算出买彩带需要多少钱吗?说说理由。
(3)、看老师列竖式:0 . 8 5× 2 . 4(注:给学生一个错误信息,让学生主动发现错误,并与板演的小数加法竖式题进行比较,为此加深怎样列小数乘法竖式的印象。
)(4)、计算0.85×2.4的竖式时,计算谁乘谁就可以了?(看成85×24。
)(5)、再想一想0.85×2.4的积是多少?为什么?(6)、小数末位有零怎么办?(7)、通过这道题的计算,你知道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4、观察:(1)、看黑板的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小数乘法。
)(2)、计算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按照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3)、再看看,这两道题的积的小数点是怎样确定的?(课件出示: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5、质疑问难:(1)、这节课我们所学习的内容是书中第44页,请打开书看一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2)、共同做一道题:1.12×1.4= (找学生板书。
)(3)、小结:怎样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三、巩固练习:1、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
1 .3 6 0 . 7 8× 0.8 × 0 . 0 4(强调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用“0”补位。
)2、直接得数。
0.6×0.7= 0.9×0.1= 0.8×5=3、判断题:①一个两位小数乘一个两位小数,积一定是四位小数。
()②因为8×2=16,所以0.8×0.2=1.6。
()③一个数除以0.8等于0.7,这个数是0.56。
()④在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按照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只要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就行了。
()4、用竖式计算:4.8×0.25= 0.32×1.2= 9.8×0.5=5、解决实际问题:草原牛的身高是蒙古牛的1.2倍,体重是蒙古牛的1.4倍。
草原牛的身高、体重各是多少?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小数乘法0.85+2.4=2.6×0.8=2.08(元)0.85×2.4 = 2.04(元)2 . 6 扩大到10倍2 6 0 .8 5× 0 . 8 扩大到10倍× 8 × 2.42 . 0 8 缩小到1/100 2 0 8 0. 2 4 0答:需要2.08元。
答:需要2.04元。
教学反思:本节课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意义,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以及初步讨论了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探索小数乘小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然后根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的倍数。
使学生体会到: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1)、课前铺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授前,在板演中出现的26×8,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探索到与2.6×0.8的关系。
使教师毫不费力让学生明白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理解了根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的倍数。
再者,板演中出现的0.85+2.4,与0.85×2.4进行对比,列竖式的不同之处,加深了小数乘法怎样列竖式的印象。
在学习中,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很容易地解决问题,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们很容易掌握。
(2)、由浅入深,逐步递进,掌握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每一步课堂教学要完成什么教学任务。
出示题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然后根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的倍数;出示题2,解决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及积的末尾有零要去掉;最后,通过两道题的对比,完成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逐层深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使学生很快地掌握。
(3)、练习巩固,围绕知识点,增强挑战。
本节课是学生刚进入竖式小数乘法计算的知识。
在新授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富有变化的练习题,使学生在充满激情地挑战性中,进一步地巩固知识点。
本节课,在我的精心设计下,课堂教学的“脚步”一步跟一步,师生间合作紧密。
学生作为课堂的小主人真正地“动”起来了,思维真正地“活”起来了。
让学生在对比中学知识;在观察中明方法;再发现中学会探究。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在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急于让学生说好而浪费了时间。
其实,第一课时学生刚接触小数点的确定,应该多给些提示,多给些时间。
我想,这样的教学,从旧知导新知,从旧知比新知,从旧知探新知,使学生很容易学会,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
学生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加,还有思维的训练及个性的张扬。
我也受益匪浅。
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
教学重点: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
教学难点:引导观察、比较、交流、反思,得出节约包装纸的策略。
教学用具:课件、盒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收过礼物吗?能说说你都收到了什么礼物?生:玩具车,变形金刚……师:你们的礼物包装过吗?老师也收过一些礼物,而且是包装过的礼物,想看看吗?(课件演示,欣赏包装好的各种礼物)师:刚刚大家欣赏的礼物怎么样?师:生活中我们如果要送某种礼物给别人,通常会用漂亮的包装纸包起来更漂亮,要包装一个礼品,要考虑哪些数学问题呢?生1:如何进行包装(师:问的真好,等我们动手操作了,你就知道了)生2:怎样知道需要用多少包装纸(师:你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明白其中的道理的)生3:怎么包装最省纸呢?(师:聪明的你上课认真思考相信你一定能想出的)师:哦,包装礼物中有这多的我们还不知道的学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包装的学问(板书:包装的学问)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究1.师:老师收了这么多的礼物,老师怀有一棵感恩的心,我也想给我的亲人送上一些黄金搭档,(课件出示图片)首先我要送给我的第一个亲人。
猜猜他是谁呢?请听广告词——黄金搭挡送小孩,个子长高不感冒,你说他是谁?师:老师准备送一盒黄金搭挡送给我的弟弟,希望他健康成长.我也想用包装纸包装成精美的礼物。
师:可至少要用多大的包装纸呢?你能帮帮老师吗?生:求出表面积,量出长,宽,高(课件出示有关数据)生:求出的表面积就是包装纸的大小。
(师用惊奇的表情注视)师:这个同学真厉害,知道包装纸的大小就是表面积的大小,你们和他一样聪明吗?试试看,怎么样来计算包装纸的大小了吗?动手算一算.(生独立完成,投影出学生答案,并对其进行讲解)师:来,你来给大家展示一个你的结果,你是怎么来算的?并说说你的想法)师:你们都是这样算的吗?同学们真不错,来,掌声欢送她.2. 师:刚才老师在同学的帮助下,知道包装一个黄金搭挡至少需要1300m2的包装纸,我想我弟弟收到这么漂亮的礼物,一定会很高兴,在这里老师替弟弟谢谢大家了。
现在我想送给第二个亲人,我要送给谁呢?请听广告词——黄金搭挡送女士,细腻红嫩有光泽师:对,同学们真是我知心朋友,老师想送给我尊敬的妈妈。
我要送给她两盒黄金搭挡。
(手势)师:你觉得可以怎么来包装呢?有几种包装方式呢?你建议老师选择了哪种方式包装?为什么?(手势配合指向屏幕)师:想想看(凝视5-6钞钟)来,同桌之间借助手中的模型摆摆看.小组反馈,小组登讲台进行解说。
师:同学们不仅是个爱动手,也是一个爱动脑的好学生。
掌声赠送给他们精彩的解说。
师:有3种包装的方法,那你想建议老师选择哪种包装的方法.(第C 种)生1:第C种,因为遮住了的面,所以最省纸。
师:你这个想法真好,很有节约意识,你真是个懂节约的好孩子。
(板书:节约用纸)师:但这种包装方式真的是最省纸吗?(表情怀疑状)有什么方法证明是最节约的呢?生2:计算出包装后的表面积.再进行比较。
师:真不错,我们试试看。
(学生反馈,展示学生计算结果)找两位学生上台板演,方法不一,并扣留这两位同学,要求学生听听这两位学生的想法,(掌声欢迎我们小老师为我们说说他的想法)师: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发现果然是第C种最省包装纸,那现在你能发现包装的秘密吗?生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