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学第九章
采矿学电子教案(中国矿业大学)
![采矿学电子教案(中国矿业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7c31111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b.png)
采矿学电子教案(中国矿业大学)第一章:采矿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采矿学的定义、任务和研究内容;2. 掌握采矿工程的基本概念和采矿方法分类;3. 了解采矿工程在矿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采矿学的定义与任务;2. 采矿工程的基本概念;3. 采矿方法分类及特点;4. 采矿工程在矿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采矿学的定义、任务和研究内容;2. 讨论法:分析采矿工程的基本概念和采矿方法分类;3. 案例分析法:介绍采矿工程的成功案例,阐述采矿工程在矿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 教材:采矿学相关教材;2. 多媒体课件:采矿工程图片、视频等;3. 网络资源:国内外采矿工程成功案例。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采矿学概述的理解;第二章:矿床开采理论与技术教学目标:1. 掌握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2. 了解矿床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3. 熟悉矿床开采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教学内容:1. 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2. 矿床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3. 矿床开采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2. 调查法:了解矿床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3. 讨论法:分析矿床开采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教学资源:1. 教材:矿床开采相关教材;2. 多媒体课件:矿床开采技术图片、视频等;3. 网络资源:国内外矿床开采技术最新研究成果。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矿床开采理论与技术的理解;第三章:矿山地面建筑物与结构教学目标:1. 掌握矿山地面建筑物的类型与结构特点;2. 了解矿山地面建筑物设计与施工的要求;3. 熟悉矿山地面建筑物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教学内容:1. 矿山地面建筑物的类型与结构特点;2. 矿山地面建筑物设计与施工的要求;3. 矿山地面建筑物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矿山地面建筑物的类型与结构特点;2. 实地考察法:参观矿山地面建筑物施工现场,了解设计与施工要求;3. 讨论法:分析矿山地面建筑物安全性与稳定性。
中国矿大《采矿学》习题集
![中国矿大《采矿学》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001c5b24dd36a32d737581ac.png)
《采矿学》习题集(徐永圻主编. 采矿学.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总论1. 《采矿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 井田内的划分?阶段与水平的基本概念?采区、盘区、带区的基本概念?3. 矿井开拓、准备及回采的含义及作用是什么?4. 何谓采煤方法?5. 我国较广泛采用的采煤方法有哪几种?应用及发展概况如何?6. 简要说明《采矿学》各分支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向。
第一篇长壁采煤工艺第一章长壁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规律1. 解释最大、最小控顶距,放顶步距,伪顶,直接顶,基本顶,矿山压力,矿山压力显现的概念。
2. 什么叫支承压力?工作面周围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如何?影响支承压力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 简述长壁工作面顶板来压的一般规律?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的估算方法是什么?4. 试述工作面来压预报的机理和方法。
5. 简述直接顶、基本顶、底板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指标。
6. 采高、控顶距、工作面长度、推进速度、倾角对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影响如何?7. 简述长壁工作面覆岩移动的一般规律。
为什么要研究裂隙带岩体的移动结构?8. 试述压力拱结构、砌体梁结构、传递岩梁结构、悬梁结构、假塑性梁结构的异同点及适用条件。
第二章破煤、装煤原理及装备1. 简述影响破煤的煤层物理机械性质有哪些?2. 简述爆破落煤的炮眼布置及其适用条件?3. 试述采煤工作面的装药结构和爆破工艺?4. 试述截齿破煤过程?刀形齿和镐形齿的优缺点?5. 什么是左、右螺旋滚筒?其旋转方向为什么是固定的?6. 螺旋滚筒的主要参数有哪些?它们对装煤效果的影响如何?7. 薄煤层采煤机有何特殊要求?为什么?8. 刨煤机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适用条件如何?9. 试述采煤机选型原则。
影响采煤机选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第三章煤的运输及装备1. 简述刮板输送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与运送煤炭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范围。
2. 简述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类型、优缺点与适用条件。
3.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运转时应注意的主要事项有哪些?4. 试述桥式转载机的转载原理。
采矿学地采7 第八、九、十章
![采矿学地采7 第八、九、十章](https://img.taocdn.com/s3/m/e66cd8abfd0a79563c1e72ba.png)
25
第一节 运输阶段和副阶段
一、主运输阶段 主运输阶段巷道:井底车场、石门、运输巷道及硐室。 【功能】 连接矿块与井筒,形成完整的运输、通风、排水系统。 二、副阶段 副阶段是在主运输阶段之间增设的中间阶段。 一般是因主阶段过高致使回采产生困难,或因地质和矿床 赋存条件发生变化而加设的阶段。 副阶段一般不联通井筒,只掘部分运输巷道并用天井和溜 井与下主阶段贯通。
23
第九章 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
第一节 运输阶段和副阶段
第二节 阶段运输巷布置的影响因 素和基本条件
第三节 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形式
24
第一节 运输阶段和副阶段
矿床开拓分为: 立面开拓 确定竖井、斜井、通风井、溜井、充填井的位置、数目、 断面形状及大小以及与它们相互连接的矿石破碎系统和转运系 统等。 平面开拓 确定阶段开拓巷道的布置(包含井底车场和硐室)。 包括:主运输阶段、副阶段。 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或称阶段平面开拓设计,是矿床开拓的
四、上下盘沿脉巷道加穿脉布置(环形运输布置) 设有空车线、重车线和环形线,环形线是装车线和空、重车 线的联结线。多用在规模大的厚和极厚矿体中。 【优点】生产能力很大,可达150~300×104t/a。 【缺点】掘进量很大。
35
第三节 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形式
五、平底装车布置
由装岩机将矿石装入运输巷道的矿车中,再由电机车拉走; 由铲运机在装运巷道中铲装矿石,运至附近的溜井卸载。
18
第三节 地下硐室
2、地下破碎站布置形式 分散旁侧式 集中旁侧式 矿体下盘集中式
19
第三节 地下硐室
二、地下水泵房和水仓 采用竖井、斜井、斜坡道开拓时,均需在地下设置水仓和水 泵房,将矿坑水汇流至水仓并导流至水泵房吸水井中,由安设在 水泵房的水泵,经敷设在水泵房、管子道、及副井中的排水管排 出地表。 ※排水系统分类: 直接排水系统 分段排水系统 主水泵站排水系统
《采矿学》习题选集-地下开采
![《采矿学》习题选集-地下开采](https://img.taocdn.com/s3/m/1bca5b8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d.png)
《采矿学》习题选集-地下开采《采矿学》习题集选第⼆篇地下开采第六章矿床地下开采基本概念⼀、思考题:1.什么是矿⽯、废⽯?划分矿⽯与废⽯的原则有哪些?2.试述确定井⽥划分的原则?3.阶段⾼度确定的原则有哪些?4.矿床地下开采中采准⼯作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衡量采准⼯作量的⼤⼩?5.何谓矿⽯损失?在矿床地下开采中产⽣矿⽯损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在地下开采中什么是矿床开拓及开拓巷道?7.矿床地下开采包括哪⼏个步骤?8.何谓三级储量?三级储量计算的原则是什么?第七章矿床开拓⼀、思考题1.简述平硐开拓法的适⽤条件?2.平硐开拓法有哪⼏种?并分别阐述其适⽤条件?3.竖井开拓主要应⽤于什么条件?竖井开拓有⼏种⽅案?各适⽤于什么条件?4.下盘竖井相对上盘竖井有哪些优点?5.斜井开拓主要适⽤开拓何种矿体?它于竖井开拓相⽐有哪些缺点?6.斜坡道主要适⽤什么条件?它⽐竖井开拓、斜井开拓有哪些优越性?7.简述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确定的原则?8.简述中段运输平巷布置的主要影响因素?9.中段运输平巷布置的形式有哪⼏种?10.竖井井底车场有哪⼏种形式?分别画出各种形式的⽰意图?第⼋章矿床开拓⽅案选择⼀、思考题1.选择地下开采矿床开拓⽅案的基本原则?2.简述地下开采矿床开拓⽅案选择的因素?3.试述地下开采矿床开拓⽅案选择的⽅法和步骤?4.简述矿床开拓选择专家系统的结构?⼆、开拓⽅法选择例题:例 1.某铁矿设计年产量为150万吨,矿体⾛向长度为1700~3500⽶,矿体埋藏深度为300⽶,矿体平均厚度53⽶,矿体平均倾⾓46度,磁铁矿的坚固性系数f=10~12;上盘为闪长岩、⼤理岩,f=13;下盘为花岗岩、矽卡岩,f=14;试根据上述条件选择开拓⽅案?该采⽤⽆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阶段⾼度为70⽶,矿⽯平均品位为50~55%。
开拓⽰意图如下:开拓系统⽰意图例 2.某铁矿设计年产量为50万吨,2#矿体⾛向长度最⼤为920⽶,矿体厚度约3~25⽶,矿体倾⾓50度,矿体埋藏深度较⼤,如4#矿体达780⽶。
第9章_充填采矿法
![第9章_充填采矿法](https://img.taocdn.com/s3/m/14d21cc3ad51f01dc281f1cb.png)
矿柱回采
第三节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
一般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第一步回采矿房,第二步 回采矿柱。回采矿房时,自下而上水平分层进行,随工作面向
上推进,逐步充填采空区,并留出继续上采的工作空间。充填
体维护两帮围岩,并作为上采的工作平台。崩落的矿石落在充 填体的表面上,用机械方法将矿石运至溜井中。矿房回采至最 上分层时,进行接顶充填。矿柱则在采完若干矿房或全阶段采 完后,再进行回采。 回采矿房的充填方法,可用干式充填、水力充填或胶结充 填。
(1)充填体主要起限制采场围岩的变形和位移作用,但它不
能改变围岩及未采矿柱内的应力场分布;
(2)对矿柱提供水平压力,改善矿柱的受力状态,从而提高
矿柱的承载强度,同时充填体也可以防止矿柱的剥落和坍塌;
(3)降低能量释放速度,提高地下结构抵抗动载荷的能力,
控制岩爆或地下矿山结构发生突然破坏。
B 胶结充填体强度确定方法
1.3 充填采矿方法发展现状及趋势 充填采矿法是地下开采中矿石损失与贫化最低的采矿方法。应
用条件主要是围岩不稳固或围岩与矿体均不稳固的有色金属富矿或
贵金属、稀有金属矿床,以及深部开采使用的主要采矿方法。 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减少,一些价格不高的矿产开采也开始使 用充填法开采,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随着无轨设备、高分层落矿、充填系统自动化等技术的应用, 全尾砂充填材料的广泛使用,逐步降低了采矿成本,实现高效安全 文明开采成为可能。 有鉴于此,使充填采矿法在相对低价值矿种的开采中也具有广 阔的应用前景。
接顶工作
人工接顶:就是将最上部一个充填分层,分为1.5m宽的分条,逐
(1)矿山充填技术发展简史
矿山充填技术的发展,在国外有近70年历史,在我国也有近
采矿学试题
![采矿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6f8bee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1.png)
采矿学试题第一章煤田开发概论1.根据煤炭开采的技术特点,可根据厚度划分哪些煤层类型?2.根据煤炭开采的技术特点,根据倾角可划分为哪些煤层类型?3.什么是煤田、矿区和矿区?4.井田划分时依据的原则是什么?划分方法有哪些?5.为何要对矿井井型进行分类?我国怎样分类?6.初步设计时,矿井储量是如何分类和计算的?7.如何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8.井田再划分有哪些?9.阶段内的布置有哪些?10.何谓采区、盘区?11.什么是阶段、级别和开采级别?12.何谓立井、暗立井、斜井、暗斜井、平硐、平巷、石门、煤门、上山、下山、斜巷?13.什么是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14.什么是雷区开发?矿区开发模式?矿田开发方法有哪些类型?第二章矿田开发模式1.对照教科书的图,叙述立井(或斜井)开拓系统各巷道的名称及作用。
2.描述竖井(或斜井)多级上坡开拓的开挖顺序;煤炭运输系统,煤矿通风系统,煤矿面运料系统。
第三章分析了发展的基本问题1.叙述影响井筒位置的因素。
2.描述上坡和下坡开采的优点、缺点和适用条件。
3.描述开采水平垂直高度的合理确定。
4.水平大巷有哪些布置方式?优缺点及适用条件?第四章井底车场1.简述井底停车场的基本概念。
2.井底车场按井筒形式、大巷运输方式、矿车类型及运行线路不同是如何分类的?3.以立井刀式环行井底车场为例,说明井底车场的组成、线路长度要求、硐室布置和调车模式类型。
4.简述选择井底车场形式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和原则。
第五章矿井开拓延深与技术改造1.简述采矿平衡在煤矿生产中的意义。
2.简述三量的规定与要求、用三量反映采掘关系的合理性。
3.简述矿井开拓延深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第六章单一煤层走向长壁采煤法1.绘制并描述单走向长壁采矿法的巷道布置、开挖顺序和生产系统。
2.简要描述按照中线和腰线建造采矿巷道的区别。
3.不同采煤工艺对区段平巷的坡度和方向各有什么要求。
4.断面巷道单巷布置与开挖、双巷布置与开挖、沿空留巷的特点及应用条件。
采矿通论 第九章
![采矿通论 第九章](https://img.taocdn.com/s3/m/ac7340a0284ac850ad0242b0.png)
采用巷道的联合布置,是采区巷道布置的一项重大改革。 采用巷道的联合布置,是采区巷道布置的一项重大改革。实 践证明,采区巷道联合布置与单层布置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践证明,采区巷道联合布置与单层布置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减少了采区上( 山和采区车场及峒室的数量, 1 ) 减少了采区上 ( 下 )山和采区车场及峒室的数量 , 降低了掘 进和维护费用。 进和维护费用。 2 ) 增加了采区数量,采区的服务年限相对增长,缓和采区接替 增加了采区数量, 采区的服务年限相对增长, 和提高采区生产能力,减少矿井同时生产数目, 和提高采区生产能力,减少矿井同时生产数目,有利于实现集中 生产。 生产。 能采用能力大、效率高、性能可靠的机械设备, 3 ) 能采用能力大 、 效率高 、 性能可靠的机械设备, 有利于提高 机械化水平,对保证采区正常地安全生产有利。 机械化水平,对保证采区正常地安全生产有利。 减少了巷道的保护煤柱,降低了煤炭损失, 4 ) 减少了巷道的保护煤柱 , 降低了煤炭损失 , 有利于提高采区 回采率。 回采率。
二、采区内的生产系统
采区内的生产系统主要包括:运煤系统、运料及排矸系统、 通风系统、供电系统。根据图13-1所示将各生产系统分述如下: (1)运煤系统 工作面的煤炭经区段运输平巷和采区运输上山进入采区煤 仓,然后在采区下部车场装车外运至井底车场。 (2)运料及排矸系统 采区下、中、上部车场、轨道上山及各区段的回风平巷内 均铺设有轨道、并与大巷接轨。采区和工作面所使用的材料和 设备均沿轨道运输线路用材料车运往各个地点。掘进时所出的 煤和矸石,利用矿车按与运料相反的方向运出采区。
三、采区生产能力
(1)采区生产能力 是指单位时间内采区所能生产煤炭的数量。一般以 采区日产量(t)或年产量(t/a)来表示。是采区内同 时生产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总和 (2)采区生产能力是一项综合性指标 是工作面生产能力、平巷、上山运输能力,采区煤仓、 采区车场的通过能力相配合的结果 相配合的结果。 相配合的结果
采矿学电子教案(中国矿业大学)
![采矿学电子教案(中国矿业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c0a81a4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b.png)
采矿学电子教案(中国矿业大学)第一章:采矿学概述1.1 采矿学的定义解释采矿学的概念和定义强调采矿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2 采矿工程的基本过程介绍采矿工程的基本过程,包括勘探、设计、开采和闭矿解释每个过程的作用和意义1.3 采矿方法分类介绍常见的采矿方法,如地下开采、露天开采、浅埋开采等解释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1.4 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学教育背景介绍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学的教育背景和发展历程强调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学的优势和特色第二章:岩石力学基础2.1 岩石的物理和力学性质介绍岩石的物理和力学性质,如密度、强度、硬度等解释这些性质对采矿工程的影响和重要性2.2 岩体的工程分类介绍岩体的工程分类方法,如按照岩性、结构特征等分类解释不同分类方法的应用和意义2.3 岩石力学试验方法介绍岩石力学试验的方法和设备,如压缩试验、抗拉试验等解释试验结果的解读和应用2.4 岩石力学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介绍岩石力学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领域,如支护设计、岩体稳定性分析等强调岩石力学对采矿工程安全的重要性第三章:采矿设计与规划3.1 采矿设计的基本原则介绍采矿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安全性、经济性、可行性等解释这些原则在采矿设计中的应用和意义3.2 采矿设计的内容和方法介绍采矿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包括矿区规划、开采方法选择等解释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决策依据3.3 采矿规划与管理介绍采矿规划与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如CAD软件、采矿软件等解释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包括资源优化、进度控制等3.4 采矿设计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采矿设计案例,如金矿、煤矿等强调案例分析对提高采矿设计能力的重要性第四章:地下开采技术4.1 地下开采的基本概念介绍地下开采的基本概念,如矿体、采场、巷道等解释这些概念在地下开采中的作用和意义4.2 地下开采方法和技术介绍地下开采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如空场法、充填法、长壁法等解释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4.3 地下开采设备与工艺介绍地下开采设备的使用和工艺流程,如钻探机、挖掘机、运输车辆等解释设备选择和工艺安排的重要性4.4 地下开采安全与环境保护介绍地下开采过程中的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如通风、防尘、排水等强调安全和环境保护对地下开采的重要性第五章:露天开采技术5.1 露天开采概述介绍露天开采的概念和特点,如直接开采、经济效益等解释露天开采与地下开采的优缺点比较5.2 露天开采方法和技术介绍露天开采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如阶梯开采、钻孔爆破法等解释每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应用实例5.3 露天开采设备与工艺介绍露天开采设备的使用和工艺流程,如挖掘机、破碎机、输送带等解释设备选择和工艺安排的重要性5.4 露天开采环境保护与复垦介绍露天开采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复垦措施,如土地复垦、水质保护等强调环境保护和复垦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第六章: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6.1 矿山压力的概念与特点解释矿山压力的定义和特点,如地压、顶板压力等强调矿山压力对矿山安全的影响6.2 矿山压力监测与预测介绍矿山压力监测的方法和设备,如压力计、微震监测系统等解释矿山压力预测的方法和应用6.3 岩层控制技术介绍岩层控制的技术和方法,如支护、锚喷支护、充填法等解释每种技术的适用条件和效果评价6.4 矿山安全与事故预防介绍矿山安全的重要性和事故预防措施,如安全规程、应急预案等强调矿山安全对员工和企业的意义第七章:矿井通风与空调7.1 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解释矿井通风的原理和目的,如空气流通、降温等强调矿井通风对矿山安全的重要性7.2 矿井通风设备与系统介绍矿井通风设备的使用和系统设计,如风机、风道、通风设施等解释通风设备的选择和系统设计的要求7.3 矿井空调技术与应用介绍矿井空调的概念和技术,如温度控制、湿度控制等解释矿井空调的应用和效果评价7.4 矿井通风与空调的环保要求介绍矿井通风与空调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要求,如节能、减排等强调矿井通风与空调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第八章:矿井给排水与环保8.1 矿井给水的基本原理解释矿井给水的来源和处理方法,如井下涌水、水质处理等强调矿井给水对矿山生产的影响8.2 矿井排水设备与系统介绍矿井排水设备的使用和系统设计,如水泵、排水管道、排水设施等解释排水设备的选择和系统设计的要求8.3 矿井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介绍矿井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如水资源回收、废水处理等解释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性8.4 矿井给排水与环保的关联分析矿井给排水与环保之间的关系,如废水排放、水质标准等强调矿井给排水与环保的协同重要性第九章:矿山机械与设备9.1 矿山机械的分类与特点介绍矿山机械的分类和特点,如挖掘机械、输送机械、破碎机械等解释每种机械的应用领域和性能评价9.2 矿山设备的选择与维护介绍矿山设备的选择方法和维护要求,如设备选型、定期检查等解释设备选择与维护对矿山生产的影响9.3 矿山设备的现代化与自动化介绍矿山设备的现代化和自动化技术,如远程控制、智能监测等解释现代化与自动化对矿山生产的优势和挑战9.4 矿山机械设备的安全要求介绍矿山机械设备的安全要求和标准,如安全防护、操作规程等强调矿山机械设备安全对员工和企业的意义第十章:矿山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10.1 矿山经济效益分析分析矿山经济效益的构成和计算方法,如成本、收益、投资回收期等解释经济效益分析对矿山决策的重要性10.2 矿山可持续发展策略介绍矿山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策略,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解释可持续发展对矿山长远发展的意义10.3 矿山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介绍矿山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内容和实施方法,如环保投资、社区参与等强调矿山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10.4 矿山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分析矿山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矛盾,如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等强调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应兼顾可持续发展。
采矿教程《采矿学》电子教案
![采矿教程《采矿学》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c1095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7c.png)
采矿精品教程《采矿学》电子教案第一章:采矿学基础1.1 课程介绍了解采矿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明确采矿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2 采矿的基本原理掌握矿床的概念和分类理解矿体的几何特征和开采技术指标1.3 采矿方法分类掌握常见的采矿方法及其特点了解采矿方法选择的原则和依据第二章:地下开采技术2.1 地下开采概述掌握地下开采的基本工艺流程了解地下开采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2.2 地下开采方法掌握长壁开采、短壁开采和房柱开采的原理与工艺了解地下开采中巷道布置和支护技术2.3 地下开采安全生产技术掌握地下开采安全的主要危害及其防治措施了解地下开采中的监测技术和事故应急预案第三章:露天开采技术3.1 露天开采概述掌握露天开采的基本工艺流程了解露天开采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3.2 露天开采方法掌握台阶开采、沟壑开采和跳跃开采的原理与工艺了解露天开采中道路布置和边坡稳定技术3.3 露天开采安全生产技术掌握露天开采安全的主要危害及其防治措施了解露天开采中的监测技术和事故应急预案第四章:采矿工程设计与施工4.1 采矿工程设计概述掌握采矿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流程了解采矿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依据4.2 采矿工程施工技术掌握采矿工程施工的基本工艺和方法了解采矿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和质量控制技术4.3 采矿工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掌握采矿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了解采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和环保要求第五章:矿井通风与安全5.1 矿井通风概述掌握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矿井通风设备及其工作原理5.2 矿井安全技术掌握矿井安全的主要危害及其防治措施了解矿井安全监测技术和事故应急预案5.3 矿井紧急救援与事故处理掌握矿井紧急救援的组织和管理了解矿井事故处理的方法和技术第六章:矿床开拓与设计6.1 开拓方式与结构掌握矿床开拓的基本方式及其适用条件了解开拓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6.2 井巷工程设计与施工掌握井巷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流程了解井巷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6.3 矿井生产能力与提升掌握矿井生产能力的计算方法和提升系统设计了解矿井提升设备的选型和运行管理第七章:矿物加工与利用7.1 矿物加工概述掌握矿物加工的基本概念、目的和任务了解矿物加工的方法和工艺流程7.2 破碎与筛分掌握破碎和筛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破碎和筛分设备的选型和应用7.3 浮选与浸出掌握浮选和浸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浮选和浸出设备的选型和操作第八章:矿产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开发8.1 矿产资源保护概述掌握矿产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法规了解矿产资源保护的技术方法和措施8.2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掌握矿产资源节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和工艺8.3 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掌握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基本概念和战略了解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技术途径和管理措施第九章:采矿工程经济评价与风险管理9.1 采矿工程经济评价掌握采矿工程经济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指标了解采矿工程经济评价的案例分析9.2 采矿工程风险管理掌握采矿工程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方法了解采矿工程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9.3 采矿工程投资与融资掌握采矿工程投资和融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采矿工程投资和融资的案例分析第十章:采矿工程技术发展趋势10.1 采矿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掌握当前采矿技术的主要发展领域和方向了解未来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10.2 数字化与智能化采矿技术掌握数字化采矿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智能化采矿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展10.3 绿色采矿与清洁生产掌握绿色采矿的基本概念和技术途径了解清洁生产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和管理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矿床开拓与设计矿床开拓方式及其适用条件的选择是教学重点,需要详细讲解各种开拓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最新矿业大学--采矿系统工程-第九章精品课件
![最新矿业大学--采矿系统工程-第九章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1a1c394028915f814dc219.png)
第四页,共45页。
开关量采集(cǎijí)系统
开关(kāiguān)量采集系统由输入接口电路,输入缓冲器等组成。
采集(cǎijí)系统的技术性能和指标
智能化程度 分站计算机类型
分站容量 防爆型式 传感器最大传输距离 对传感器的供电方式
第五页,共45页。
法对于矿井运输调度也是适用的。由于矿井环境条件的限制,形成自 动化的运输设备调度系统较之露天矿更为复杂困难,这方面的技术发 展近年才引入矿井。 • 初步实践可看出如下特点: • ①由于矿井运输系统设备运行空间的限制,运输设备运行路线的选择 余地较小,往往实行定点配车。因此,虽然优化调度的目标仍力图(lìtú) 使系统产量最大化及设备停顿最小化,但所获调度效果往往不明显。 • ②由于矿井环境对无线电设备的限制,在调度硬件系统方面,宜采用 有线通讯系统。而在调度中心配备、移动设备通讯装置、沿途固定通 讯装置等方面,与露天矿卡车调度系统基本相似。 • ③矿井运输调度系统的功能,更多地着眼于运输系统的监测与管理, 通过实时的图表显示,控制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
第十九页,共45页。
第二十页,共45页。
第二十一页,共45页。
• 5)电源箱、数据接口箱 • (1)KDW65隔爆兼本安型多路电源 • 设备采用隔爆兼本安型设计,输入电路为交流127/220/380/660V,输出为直流
15V/1000mA一路、直流15V/900mA两路,总线输出RS485、1200 bps,传输距离大于 2 公里,备用电源转换时间0 S,额定容量24 V/12 AH,额定负载时工作时间不低 于3 小时。 • (2)KTG2A矿用本安型光湍机 • 设备采用矿用本安型设计,供电电源为DC15V、650mA,2路100M以太网光纤传输,1 路10/100M以太网电接口,2路可选的CAN、RS485总线接口。 • 6)胶轮车运输监控系统软件 • 软件具有以下功能:动画演示车辆行驶;井下设备远程管理;历史数据记录、查询、 报表打印;行车信号手动控制;车辆行驶路线记录;闯红灯记录告警;电池电量记 录告警;机车参数超限记录告警;设备故障(gùzhàng)记录告警;下井次数统计。
采矿教程《采矿学》电子教案
![采矿教程《采矿学》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8ad53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a.png)
采矿精品教程《采矿学》电子教案第一章:采矿学概述1.1 采矿学定义解释采矿学的概念和定义强调采矿学在矿业工程中的重要性1.2 采矿工程的基本任务描述采矿工程的目标和任务介绍采矿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1.3 采矿方法分类列举常见的采矿方法解释各种采矿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第二章:矿产资源与矿床2.1 矿产资源的概念与分类定义矿产资源并介绍其重要性列举常见的矿产资源类型2.2 矿床的形成与分类解释矿床的形成过程介绍矿床的主要分类2.3 矿床地质特征与勘探强调矿床地质特征的重要性介绍矿床勘探的方法和技术第三章:矿区设计与开采3.1 矿区设计的基本原则介绍矿区设计的目标和原则解释矿区设计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3.2 矿区开采方法的选择介绍矿区开采方法的选择标准分析不同采矿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3.3 矿区开采工艺与设备介绍矿区开采工艺的基本流程列举常见的矿区开采设备及其作用第四章:矿井通风与安全4.1 矿井通风原理与方法解释矿井通风的必要性和目的介绍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2 矿井安全问题与控制分析矿井中常见的安全问题介绍矿井安全控制的方法和措施4.3 矿井安全事故与应急处理描述矿井安全事故的种类和危害介绍矿井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流程第五章:矿产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5.1 矿产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强调矿产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和意义介绍矿产资源保护的目标和方法5.2 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解释矿产资源合理利用的概念介绍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方法5.3 矿产资源政策与法律法规分析矿产资源政策的作用和重要性介绍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第六章:爆破技术与采矿6.1 爆破技术概述介绍爆破技术在采矿中的应用解释爆破技术的基本原理6.2 爆破材料与设备列举常见的爆破材料及其特点介绍爆破设备的功能和应用6.3 爆破设计与施工强调爆破设计的重要性介绍爆破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第七章:矿岩稳定性与支护7.1 矿岩稳定性分析解释矿岩稳定性的概念介绍矿岩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和技术7.2 矿岩支护方法与技术列举常见的矿岩支护方法介绍矿岩支护技术的设计和应用7.3 矿岩支护材料与设备介绍矿岩支护材料的特点和选择列举矿岩支护设备的功能和应用第八章:矿井水文与防治8.1 矿井水文概述解释矿井水文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矿井水文研究的主要内容8.2 矿井水害与防治分析矿井水害的成因和危害介绍矿井水害防治的方法和措施8.3 矿井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强调矿井水资源的价值和保护意义介绍矿井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技术第九章:矿区环境恢复与生态补偿9.1 矿区环境恢复的意义与目标解释矿区环境恢复的重要性介绍矿区环境恢复的目标和原则9.2 矿区环境恢复技术与方法列举矿区环境恢复的主要技术介绍矿区环境恢复的方法和应用案例9.3 矿区生态补偿与可持续发展解释矿区生态补偿的概念和原则介绍矿区生态补偿的措施和实施方法第十章:采矿工程案例分析10.1 采矿工程案例选择与分析方法介绍采矿工程案例选择的标准和原则解释采矿工程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步骤10.2 采矿工程案例分析内容列举采矿工程案例分析的主要内容强调案例分析对采矿工程实践的意义介绍采矿工程案例分析报告的结构和内容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介绍了《采矿学》的基本概念、矿床的勘探、矿区设计与开采、矿井通风与安全、矿产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爆破技术与采矿、矿岩稳定性与支护、矿井水文与防治、矿区环境恢复与生态补偿以及采矿工程案例分析等内容。
露天采矿学第9章露天矿生产能力
![露天采矿学第9章露天矿生产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a1d9ce3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0.png)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随着采矿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未来研究应更加关注露天矿生产能力的提高,探索更加高效、环保 的采矿方法和技术。
对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露天矿,需要深入研究其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提高 采矿效率。
未来研究还应加强露天矿生产能力的评估和优化,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采矿业的发 展。
02
采矿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是 制约露天矿生产能力的重要因 素,先进的采矿技术和高效的 管理可以提高生产能力。
03
设备能力和设备更新也是影响 露天矿生产能力的因素之一, 高性能的采矿设备可以提高生 产效率。
02
露天矿生产能力的计算
计算方法介绍
直接计算法
根据露天矿的年工作日数、日工作时间、工作面生产能力等参数, 直接计算出露天矿的生产能力。
采剥设备自动化
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采剥设备,减少人工干预,提 高设备的作业精度和稳定性。
提高生产能力的组织管理措施
01
优化生产计划
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采剥、运输 等生产计划,优化生产流程,提 高生产效率。
02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03
提高员工素质
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 设备的正常运行。
露天矿生产能力的重要性
露天矿生产能力是衡量矿山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提高生产能力可以降低单位产 品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露天矿生产能力还关系到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市场份额,生产能力不足会限制企业 的发展和扩张。
露天矿生产能力的制约因素
01
矿床地质条件是影响露天矿生 产能力的首要因素,包括矿体 形态、矿石品位、围岩稳定性 等。
THANKS
采矿学知识点总结4
![采矿学知识点总结4](https://img.taocdn.com/s3/m/cdcb258e84868762caaed5bc.png)
三、液压支架的移架方式
移架方式: 单架依次顺序式 分组交错式 成组整体顺序式
四、综采工作面循环图表
劳动组织: 四六制,三采一准 三八制,二采一准 两班半采煤,半班准备 开机率—采煤机实际运转的时间占可利用的采煤作业时 间的百分比。
2
五、大倾角综采工艺特点
1、防止输送机下滑的措施: 防止煤进入底槽。 工作面调成伪斜。 从工作面下端移输送机。 推移输送机时,用支柱顶住机头,拉紧机尾。 设防滑千斤顶。
6
• 2、缺点: –1)岩石工程量大(设区段集中平巷及联络巷);
–2)生产系统复杂;
–3)同采工作面能力不易发挥;
–4)初期准备时间长。
• 随着机械化水平提高,综采放顶煤、大采高综采的发展, 工作面生产能力加大,分层同采的优点已逐渐弱化,缺 点是主要是岩石工程量大、生产系统复杂,分层同采已 少用。
第九章 单一 长壁采煤法
1、熟练画图 2、巷道名称 3、掘进顺序 4、生产系统
14
2
10 6
A
9பைடு நூலகம்
7 13
11 8 9'
7' 1
5
4
12
11 8'
9 3
4
7'
8' 9'
3
4,5
12 1
7 89
14 6
10
2
+1.5
+1.0
+0.5
0
-0.5 A
B
-1.0
-1.5
F C
D G
+1.5 +1.0 +0.5
不留三 角煤端 部斜切
进刀
二、采煤机进刀方式
采矿学第九章2
![采矿学第九章2](https://img.taocdn.com/s3/m/db115ad026fff705cc170a31.png)
通风方式
Y型通风 型通风 稀释风流中的瓦斯。 稀释风流中的瓦斯。 要求:有边界上山、留巷。 要求:有边界上山、留巷。
Y型通风 型通风
通风方式
H型通风 型通风 稀释瓦斯,系统复杂, 稀释瓦斯,系统复杂, 先掘后留,少用。 先掘后留,少用。
通风方式
W型通风 型通风 对拉工作面
(八)地质构造影响时区段平巷布置
F1
F12
F10 F8
断层构造, 断层构造, 权台矿综采面布置
增加面推进长度, 增加面推进长度,减少边角煤
(八)地质构造影响时区段平巷布置
陷落柱
第二节
倾斜长壁采煤法
倾斜长壁采煤法 回采工作面沿煤层走向 布置,沿倾斜(仰斜或俯斜)推进采煤。 布置,沿倾斜(仰斜或俯斜)推进采煤。 长壁工作面沿倾斜推进的采煤方法。 或 长壁工作面沿倾斜推进的采煤方法。 该法采煤量占总产量的12% 12%以上 该法采煤量占总产量的12%以上
1、采面前进式沿空留巷 、 采面前进式回采, 采面前进式回采,沿采空区 留出平巷。 留出平巷。 采面后退式沿空留巷 2)采面后退式沿空留巷 先掘区段平巷到采区边界, 先掘区段平巷到采区边界, 采面后退回采, 采面后退回采,沿采空区留 出平巷,为下区段服务。 出平巷,为下区段服务。
沿空 留巷
3)往复式沿空留巷 我国后退式沿空留巷适用: 沿空留巷适用 4)我国后退式沿空留巷适用: 煤层倾角中倾斜以下,2m以下的薄及中厚煤层 以下的薄及中厚煤层。 煤层倾角中倾斜以下,2m以下的薄及中厚煤层。 沿空留巷比较困难,使用的比例有下降的趋势。 沿空留巷比较困难,使用的比例有下降的趋势。
6 1
a 5 4
2
3
仰斜开采与俯斜开采 2、俯斜开采 — 采面沿 、 倾斜自上向下推进采煤。 倾斜自上向下推进采煤。 适用:煤厚, 适用:煤厚,α 大, 煤松软易片帮, 煤松软易片帮,CH4大。 当 α < 5 ∼ 8° 仰斜与俯 斜相结合的形式。 斜相结合的形式。
煤矿开采学习题及答案
![煤矿开采学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e4202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6d.png)
煤矿开采学习题及答案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煤矿地质知识1.什么叫地质作用?内、外力地质作用有哪几种作用形式?2.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有哪几种?3.常见的沉积岩主要有哪几种?4.什么叫地史?地层和地史的区别是什么?5.简述煤的形成过程?6.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主要包括几种?常用的煤质指标和工业分类指标各有哪些?7.煤层按厚度可分为哪几类?8.反映煤层赋存状态的指标主要有几种?煤层按厚度和倾角如何分类?9.什么煤层的顶板、底板?10.反映煤岩层产状要素是什么?11.影响煤层的主要构造有哪几种?12.断层的要素有哪几部分?什么叫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13.煤田地质勘探的任务是什么?煤田地质勘探划分为哪几个阶段?煤田地质勘探有哪几种方法?14.矿井储量是如何分类的?第二章煤矿地质图1.地质图件中采用什么表示方向?什么是等高线?各种地形在等高线图上有什么特点?2.试述根据等高线图作地形剖面图的步骤?3.如何根据煤层底板等高线确定煤层产状?4.各类地质构造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有什么特征?5.煤矿常用的地质图件主要有那些?6.简述读图的基本方法第三章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1.什么叫井田开拓?2.煤田划分井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如何合理确定矿井生产能力?4.井田再划分方式有哪几种?如何划分?5.什么叫采区?采区具有哪些特点?6.什么叫区段运输平巷?什么叫区段回风平巷?7.什么叫单水平开拓?什么叫多水平开拓?8.巷道如何按空间特征和用途进行分类?分哪几类?9.什么是开拓巷道?什么是准备巷道?10.在确定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时,为什么要考虑储量备用系数?11.什么叫井田开拓方式?12.在解决开拓问题时,应遵循什么原则?第四章井田开拓方式1.片盘斜井开拓的优点、缺点和适用条件是什么?2.斜井单水平分区式开拓的优点、缺点和适用条件是什么?3.立井开拓的优点、缺点和适用条件是什么?4.简述平硐开拓有几种方式,说明其布置特点及适用条件?5.什么叫综合开拓?通常有哪几种综合开拓方式?第五章井田开拓中的几个主要问题1.井筒的位置及数目如何确定?2.运输大巷的布置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3.什么叫井底车场?井底车场有哪几种形式?4.井底车场内的主要硐室有哪些?各具有什么用途?5.矿井开拓延深方案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第六章钻眼爆破1.岩石分级的目的是什么?举出两种常用的岩石分级方法,并说明其特点?2.炮眼的种类和作用?3.矿用炸药的种类和特点?4.简述钻眼爆破常用的起爆器材及其工作原理?5.什么是毫秒爆破?其爆破效果有何特点?6.分析光面爆破的机理?第七章巷道支护1.什么是巷道围岩压力,其影响因素有哪些?2.简述巷道矿压控制的途经和方法?3.简述金属支架的类型及使用条件?4.简述喷射混凝土支护的特点?5.什么是锚杆支护,从锚固方式、锚固长度方面锚杆支护如何分类?6.试分析如何提高锚杆的延伸率?第八章水平及倾斜巷道掘进1.巷道断面形状如何确定?1.简述巷道断面尺寸确定的步骤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矿体厚度和矿石,围岩的稳固性
•
•
• 3、应贯彻探采结合的原则 • 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要既能满足探矿的要 求,又能为今后采矿、运输所利用。 • 4、必须考虑所采用的采矿方法(包括矿柱回 采方法) • 例如崩落法一般需布置脉外巷道,并且要布 置在下阶段的移动界线之外,以保证下阶段 开采时作回风巷道。有些采矿方法不一定要 布置脉外巷道。此外,矿块沿走向或垂直走 向布置以及底部结构形式等,决定矿块装矿 点的位置、数目及装矿方式。
第二节 阶段运输巷道布置的影响 因素和基本要求
1、满足中段运输能力 (中段运输平巷一般有单轨、双轨和环形等形式 )
• 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首先要满足阶段生产能力的要求,亦 即应保证能将矿石运至井底车场。其次,阶段运输能力应留 有一定余地,以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 一般阶段生产能力大时,多采用环形布置;阶段生产能力小 时,可采用单一沿脉巷道布置。 矿体厚度小于4~15m,采用一条沿脉巷道。厚度在15~30m,多 采用一条(或两条)下盘沿脉巷道加穿脉巷道,或两条下盘 沿脉加联络巷道。极厚矿体多采用环形运输。 阶段运输巷道应布置在稳固的围岩中,以利于巷道维护、矿 柱回采和掘进比较平直的巷道。
课间休息
阶段平面开拓分为主运输阶段和副阶 段。 主运输阶段巷道是以解决矿石运输为主 ,并满足探矿、通风和排水等要求。因此, 阶段运输巷道布置是否合理,直按影响到地 下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工作条件、开拓工作量 的大小、运输能力及矿块的生产能力等。 副阶段一般不联通井简。副阶段只掘部 分运输巷道并用天井、溜井与下主阶段贯通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三节 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形式
一、单一沿脉巷道布置 单一沿脉巷道布置 巷道 这种布置又可分为脉 内布置和脉外布置,其轨 道布置形式分为单轨会让 式(加局部双轨会车段) 和双轨轨过渡式两种。
• 单线会让式,如图7-24a所示,除会让站外运 输巷道皆为单线,重车通过,空车待避,或 相反。因此,通过能力小,多用于薄或中厚 矿体中。 • 如果阶段生产能力较大,采用单线会让式难 以完成生产任务。 这种情况下应采用双线渡线式布置,如图724b所示。即在运输巷道中设双线路,在适当 位置用渡线连接起来。 • 这种布置形式可用于年产量20~60×104t的矿 山。
五、组合布置 这种布置如图所示。
六、平底装车布置 这种布置是由于采用平底装车结构和无轨装运 设备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 矿石装运一般有两 种方式:一是由装 岩机将矿石装入运 输巷道的矿车中, 再由电机车拉走; 二是由铲运机在装 运巷道中铲装矿石, 运至附近的溜井卸 载。平底装车布置 见图9-5。
穿脉巷道间距的确定: 穿脉巷道间距的确定: 1. 2. 3. 根据采矿方法而定,因穿脉垂直于矿体走向布置, 如矿房宽为8m,则间距15m为宜。 取决于生产探矿需要,如探矿规定穿脉间距为30m 。 以上所述是阶段运输的一些基本布置形式。由于矿 体形态、厚度和分布等往往是复杂多变的,实际布 置形式应按生产要求,灵活运用。
三、沿脉平巷加穿脉布置 如图所示,当矿体厚度大于8m时,多采用 这种布置方式,即沿脉平巷布置在下盘围岩内 ,每隔一定距离掘一穿脉与沿脉平巷配合;在 线路布置上,沿脉和穿脉巷道均为单轨布置。
• 一般多采用下盘脉外巷道和若干穿脉配合。 从线路布置上讲,采用双线交叉式,即在沿 脉巷道中铺双线,穿脉巷道中铺单线。沿脉 巷道中双线用渡线联结,沿脉和穿脉用单开 道岔联结。 这种布置的优点是阶段运输能力大,穿脉巷 道装矿安全、方便、可靠,还可起探矿作用 。缺点是掘进工程量大,但比环形布置工程 量小。 • 这种布置多用于厚矿体,阶段生产能力在 60~150×104t/a。
• 5、符合通风要求 • 阶段巷道的布置应有明确的进风和回风路线,尽量减 少转弯,避免巷道断面突然扩大或缩小,以减少通风 阻力,并要在一定时间内保留阶段回风巷道。 • 6、系统简单,工程量小,开拓时间短 • 这就要求巷道平直,布置紧凑,一巷多用。 • 7、其它技术要求 • 如果涌水量大,且矿石中含泥较多,则放矿溜井装矿 口应尽量布置在穿脉内,以避免主要运输巷道被泥浆 污染。
二、下盘双巷加联络道布置 这种布置如图所示,沿走向下盘布置两条 平巷,一条为装车巷道,一条为行车巷道,每 隔一定距离用联络道联结起来(环形联结或折返 式联结)。其优点是行车巷道平直利于行车,装 车巷道掘在矿体中或矿体下盘围岩中,巷道方 向随矿体走向而变化,利于装车和探矿。安全 ,方便,巷道断面小有利于维护。缺点式掘进 量大。这种布置多用于中厚和厚矿体中。
• 在矿体中掘进巷道的优点是能起探矿作用和 装矿方便,并能顺便采出矿石,减少掘进费 用。但矿体沿走向变化较大时,巷道弯曲多 ,对运输不利。因此,脉内布置适用于规则 的中厚矿体,且应产量不大,矿床勘探不足 ,矿石品位低,不需回收矿柱。 • 如果矿石稳固性差,品位高,围岩稳固时, 采用脉外布置有利于巷道维护,并能减少矿 柱损失。 • 对于极薄矿脉,应使矿脉位于巷道断面中央 ,以利于掘进适应矿脉的变化。如果矿脉形 态稳定,则将巷道布置在围岩稳固的一侧。
四、上下盘沿脉巷道加穿脉布置(环形运输布置) 上下盘沿脉巷道加穿脉布置(环形运输布置)
• 从线路布置上讲设有重车线、空车线和环形 线,环行线既是装车线,又是空、重车线的 联络线。从卸车站驶出的空车,经空车线到 达装矿点装车后,由重车线驶回卸车站。环 形运输的最大优点是生产能力大。此外,穿 脉装车安全方便,也可起探矿作用。缺点是 掘进量很大。这种布置能力可达 150~300×104t/a,所以多用在规模大的厚和 极厚矿体中,也可用于几组互相平性的矿体 中。 • 当开采规模很大时,也可采用双线环形布置 。
第九章 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
第一节 运输阶段和副阶段 第二节 阶段运输巷道布置的影响因素和 基本要求 第三节 阶段运输巷道的布置形式
第一节 运输阶段和副阶段
阶段平面开拓设计是矿床开拓设计的一部分,如 果从开拓巷道的空间位置来看,可大致将矿床开拓分 为立面开拓和平面开拓两个部分。立面开拓主要是确 定竖井、斜井、溜井、通风井和充填井的位置、数目 、断面的大小及形状,以及与它们相连接的矿石的破 碎系统和转运系统等。阶段平面开拓设计主要是阶段 (中段)开拓平巷的布置(包括井底车场和硐室)和 井口运输线路的布置。 阶段开拓需要开掘一系列巷道如井底车场、石门、 运输巷道及硐室等,将矿块和井筒等开拓巷道连接起 来。从而形成完整的运输、通风和排水系统,以保证 将矿块中采出的矿石运出地表;将材料、设备运送至 工作面;从进风井进来的新鲜空气顺利地流到各个工 作面给井下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将地下水及时 排至地表以及保证工作人员安全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