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课型:新授主备人:文永江审核人:李建光、杨再兴班级:七年级(1-10)授课时间:课时安排:l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学会运用科学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

3、思想情感方面: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形成科学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惯。

二、材料准备1、空易拉罐一个2、50mol锥形瓶一个3、温度计一只4、洒精灯天平花生种子三、探究过程(一)提出问题:---------------------------------(提示:根据控究的题目提问)。

(二)作出假设------------------------------------(提示: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进行,因而对同一问题不同的人作出的假设允许不同)。

(三)制定计划------------------------------------(提示:1可以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的热量来测定食物中能量的多少;2选用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如花生种子,核桃种子等;31毫升水每升高1度需要吸收4。

2焦的热能)。

1、在空易拉罐顶部的中央剪一个比锥形瓶口略大的圆孔,圆孔周围以及罐底部四周剪若于孔洞,以便通风。

2、取一只锥形瓶(50mol),注入30mol水,并放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下端要没入水中)。

3、安装好装置,测量水温。

4、称出一粒干燥花生种子的重量,将这粒种子放到火上燃烧。

5、将刚刚燃烧的花生种子尽快放到锥形瓶底,持这粒花生种完全燃烧后,测量水温。

四、实施计划按照探究计划进行实验,并及时统计和分析数据。

五、提出结论你得出的数据是------------------------------,结论是------------------------------------------------。

六、表达和交流你得出的数据与第41---42页附表中的数据相同吗?如果不同分柝一下可能有哪些原因?(如果不同,原因可能是:实验操作不够规范,测量不够准确或计算出现错误等。

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教学设计

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教学设计

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生能说出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来测定食物中能量的多少。

2、学生能总结出科学测量,避免实验误差的有效方法。

(二)能力目标:1、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学生能说出有创造性的见解。

2、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通过失败的尝试与纠正,能总结出几条科学研究的注意事项及基本研究策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学会关心、参与、进取。

2、通过定性定量的分析,学生能过认识到人体生命活动能量的来源。

二、教学重点:①学习一种简易的测定能量的方法,了解不同的食物所含的能量是不同的。

②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三、教学难点:①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②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四、教学过程:五、教学板书:一、实验原理1、通过花生燃烧来加热水,根据水温升高差值来计算花生种子中所含能量。

2、假设花生燃烧全部用于升高水温,即水吸收能量=花生中所含能量二、实验数据分析:《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一课的教学反思1、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不仅局限于教师这单一途径,在信息时代,我深感一种无形的压力在不断的督促自已要不断进步,现在特别是我们这些综合学科的教师也必须是一个知识多元化的教师。

2、研究性学习向学科的渗透不是给教师减负,把学生推向自学。

教师的责任更为重要,应做好学生探究的舵手,为不同层次,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创设出适合他们的问题情境,或采用小组研究的方法采取合理的分工合作。

使每一次探究活动都成为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殿堂,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3、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采用两人小组进行自主式探究讨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条件,比方说,开放生物实验室,让他们能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进一步探究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个性通过这次探究活动我发现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是较强的,研究热情也是超乎想象的。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教学设计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教学设计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教学设计第一篇:《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教学设计《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探究活动教学设计活动目的:1、让学生学会量筒、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对试管里的液体进行加热的方法。

2、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3、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材料器具:花生米、铁架台、带孔的橡皮塞、量筒、温度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解剖针、烧杯、水活动指导:课前准备:教师将花生种子用天平测量好备用;将橡皮塞打好孔,插入温度计备用,将铁架台与试管夹固定起来,备用。

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在探究食物中的能量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不同,作出的假设也就不同,实验的方法步骤也会有区别。

例如: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作出假设:问题一: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问题二: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讨论后作出假设。

例如:食物中确实含有能量;问题二无需做假设。

制定实施计划:问题一: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采用全班交流的形式进行。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感受种子释放的热能。

问题二: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这个问题对学生而言有些困难,我采用小组讨论和对照实验装置进行大胆猜测的方法,给学生一些提示,后全班交流实验计划。

步骤:(1)组装实验装置(2)用量筒量取20毫升的水,放入试管中,用橡皮塞塞紧。

(3)读出温度计的读数T1(4)将种子点燃,尽快移到试管底部进行加热,待到种子完全燃烧后停止(5)读出读数T2(6)根据公式,计算出热量得出结论: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将部分组的结果整理到黑板上,全班同学进行分析:1、每个组的数据有差别,甚至会差别很大,分析原因有哪些?2、这个探究实验只做一次,结果可靠吗?应当怎么做?全班进行交流。

得出结论:食物中含有能量,不同的食物含的能量多少不同。

表达交流:完成实验报告中的问题,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发言,小组间进行交流,说出实验结论。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的教学设计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的教学设计
物学 教学 21 年( 5 第2 00 第3 卷)

3 7・
“ 定某 种 食 物 中的能 量 " 验 的教 学 设计 测 实
廖会娇 ( 州 玉 中 5 5 ) 广 市 岩 学 13 00
摘 要 本文从实验装置修改 、 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等方面介绍 了初 中“ 定某种食物 中的能量” 测 实验课的设 计和实施 。
() 5 用铁 架 台上的试 管 夹 固定 试 管 , 并用 透 明胶 将牛奶 盒粘在试管上 , 以固定整个装置 。
装 置 图如 下 :
量水
内容
花 生 种 子 质 量
仪 器
托 盘 天 平
数 据
M =
量筒 、 试管 温度计 手表
表 2 数 据 处 理
V = 1 = " 1 T 2=
生物学教学 2 0 ( 5 第2 0 年 第3卷) 期 1
反 复再 现 动脉 血 脉 血 实验 探 究 静
黄平 生 ( 海 真 中 23 ) 上 市 光 学 03 03
尽管在学 习人体或动物血液循环 系统 的结构 与功 能时 , 教师都会组织学 生讨论 “ 么是动 脉血 , 么是 什 什 静脉血” 等问题 , 并从外观颜色和气体 的成分 以及 变化 等方面加 以阐明 , 以图让学生理解什 么是 动脉血 , 什么
活, 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 如天平 、 量筒 、 温 度计 、 酒精灯等实验器 具 的正 确使用 和数据读 取 。但
按照教材提供 的实验装 置 , 实际操作 过程 中可能会 在
出现 以下几个 问题 : ①易拉罐不容 易剪 孔 , 一不小心把
整个 易拉罐的顶部 给剪 坏 ; 由于易拉罐剪 口极其锋 ② 利, 容易把手刮 出血 , 不安全 ; 由于锥 形瓶底 部较 很 ③ 大, 燃烧空间有限 , 生经常会 熄灭 , 花 能量散 失多 。笔

测定食物中的能量教案

测定食物中的能量教案

实验课题: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目标:会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情感目标:1、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养成不挑食的习惯。

2、初步学会测定方法。

实验重点、难点通过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处理数据能力、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课前准备实验材料用具:易拉罐15个,温度计15个,试管15个,花生米(老师用天平已称好重量),试管夹15个火柴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士力架的广告,让学生谈感受,从而得出食物中含有能量,但是所有的食物中都含有能量吗?我们学过的六大营养物质,哪些能够提供能量?哪些不能?那么这些营养物质中究竟含有多少能量呢?我们需要通过探究实验来获得。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板书)二、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回顾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根据步骤我们必须先提出问题,看到题目后,你想提出哪些问题?提示:探究的食物必须是容易燃烧的。

一、根据本组的实验材料小组讨论完成学案第一步骤——提出问题1、学生小组讨论写出本组所要探究的问题,展示问题。

2、根据提出问题,能否对这个问题作出假设?提示: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必须作出假设的。

二、制定计划并完善实验计划1、提示:(1)、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可以通过测量食物燃烧释放的热能多少来完成。

(2)、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能量(焦是能量的单位)由此可得计算公式:(学生写在学案上,教师板书)1克食物释放的能量=水的毫升数×(加热后水温—加热前水温)×4.2焦水的质量2、根据公式提问:公式中哪些数值是已知的,哪些需要测量?(学生回答)测量需要工具,展示实验材料和工具,对照自己实验台上的工具检查是否一致,3、介绍自制的燃烧装置以及酒精灯和量筒的使用。

4、小组合作制定计划,把步骤写在学案上指导方法:看课本23-24页“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5、小组展示计划,其他组提出建议给予完善。

三、实施计划分组实验:全班4人一组,共15个小组,其中一人是组长,负责本组员的学习及器材管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教学设计
对比数据,明显看出我们测得的数据要低于参考值,而且每个小组得出的数据也是不一样的,说明我们的实验出现了误差。哪些环节导致了误差的出现呢?下面反观实验过程,讨论原因。
出示问题组织学生思考:
1、你们测定的数据与提供的参考值数据有差别吗?原因是什么?
2、你们测定的数据与其他小组的数据相同吗?如果不同,可能有哪些原因?
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
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
肯定和鼓励学生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每个小组都计算出了实验数据,下面我们来分析数据,看能不能针对前面提出的问题,得出相应的结论?
首先解决花生或核桃有没有能量的问题?能不能得出结论?
再来看花生或核桃含有多少能量的问题。我可不可以任意取其中的一个数据当做实验结论?为什么?那么数据应该如何处理?
2、有多少?
3、哪个多?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可以通过探究实验的方法来解答。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探究实验的步骤。
引导学生回顾探究实验的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小组根据各自实验台上的食物提出问题。
1、花生(或核桃)中有没有能量?
2、花生(或核桃)含有多少能量?
链接生活---合理饮食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食物中含有能量,那么我们的一日三餐摄入的能量是不是越多越好?出示图片,这个女孩的食物是汉堡、薯条,这样吃饭引发了什么结果?是不是体重超标?引发肥胖?肥胖会给生活学习带来哪些不便?
肥胖同时还会引发多种多样的疾病。出示资料,明确肥胖造成的健康危害。当人体发生疾病的时候,不仅降低了我们生活的质量,同时也会缩短我们生命的长度,所以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合理的一日三餐开始。如何做到合理饮食呢?出示图片。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教学设计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教学设计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发现问题:在生物教学中实验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教材中原有的实验是基础,教师还要进行二次备课,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教学环境的需求..以《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为例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食物中含有能量。

2.学习测定食物中能量的方法。

教学重点探究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教学难点二、教学设计1.创设情境参与质疑2.仪器使用量杯、温度计和单孔胶塞的使用方法介绍并示范。

3.制定计划指导学生学习并明确探究实验的步骤及责任安排,要求各组作出并宣布各自的探究课题和实验方案。

4.实施探究注意事项:a.安全用火 b.重复实验,准确记录 c.多种材料探究 d.鼓励每个学生都能操作整个探究实验三、教学过程1.将一个易拉罐从中部剪开,下半部剪开一个缺口,上半部顶部剪一个略大于锥形瓶颈部的圆孔。

2.取一只锥形瓶,注入30毫升水,锥形瓶加打洞胶塞,胶塞插入温度计。

3.参照右图安装好实验装置,并测量水温。

4.领取称好重量的(核桃仁、粉条),将这粒种子放到火焰上燃烧。

5.将刚刚燃烧的花生种子(核桃仁、粉条)尽快放到锥形瓶底部。

待这粒种子完全燃烧后,测量水温。

6.计算出每克实验材料所含有的能量,并比较测量结果。

(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各组的探究项目)四、课后反思生物学科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他的可观察性和可操作性。

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种限制常常难以落实,需要教师结合实际加以改进完善。

在初中生物探究课中学生的素质有高低之别,兴趣、悟性各异,实难加以总评,这就需要对大多数学生进行鼓励和督促,而对个别的表现突出的优异生要有及时的褒奖和引导。

探究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探究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一、实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通过燃烧种子实验,尝试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引导学生尝试分析测量误差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不挑食、节约粮食的习惯,以及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二、实验原理我们吃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

有机物储存有大量的能量,能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食物燃烧时,有机物内储存的能量会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这些释放的能量能被水吸收,水在加热时吸收这些热量后水温会升高,通过测量水升高的温度,就可以推算出被燃烧的食物中含有多少的能量。

水的吸热特点,在常态下,1ml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耳(J)的热量。

所以计算公式如下:Q(该粒种子中含有的能量)=水的容积(ml)×温差(℃)×4.2 J/ml·℃q(每g种子含有的能量)= Q÷种子燃烧前后的质量差(g)三、实验仪器材料1. 材料:花生种子、核桃种子。

2. 用具: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天平、镊子、锥形瓶、量筒、滴管、火柴。

四、实验方法1. 取一只250ml锥形瓶,注入100ml水,将他固定在铁架台上。

2. 在锥形瓶里放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下端要浸入水中,但不要接触锥形瓶的瓶底)。

3. 安装好实验装置,并测定水温。

4. 称一粒干燥的花生种子和核桃种子的质量,将这粒种子放在火焰上点燃。

5. 将刚燃烧的花生(核桃)种子尽快放到锥形瓶的底部,待这粒种子完全燃烧后,测量水温。

五、实验数据的采集分析1.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同是测定同一种物质为什么测定的数据会不同?学生分析原因。

解析:如果探究同一种食物的各个小组,所得的数据有差距,可能是因为各小组实验测量中,实验器具不一样,能量的损失有差距,也可能是实验操作不规范,测量不准确或计算出现错误等。

2. 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每个小组都是测定几次?这样的实验数据可靠吗?应该怎样做?(应该设置重复组,取其平均值,从而减少误差)六、实验总结反思与修正1. 种子在燃烧的过程中释放的热量,除了被水吸收的部分,还有一部分丧失在空气中了。

初中生物《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学习目标
知识方面:
1.了解食物中含有能量。

2.不同的食物含有的能量不同。

3.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能力方面:
1.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高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设计探究方案、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3.训练解读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实验和学习进行反思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实事求是、学以致用的科学态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板书设计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提出问题方法得出结论食物中有没有能量?燃烧
食物中含有多少能量? 4.2*30*(t2-t1)/m 哪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对照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创新设计【范本模板】

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创新设计【范本模板】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说课稿济源市实验中学荆惠芳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本实验进行说明。

一、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中的一个探究实验,本实验是在学生已经了解食物中有六大营养物质的基础上设计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能量以及测定能量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在自己提出探究问题的基础上去设计与完成实验,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该实验还十分重视探究过程的反思,通过反思与改进,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因此本实验是七年级生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探究实验。

二、原实验装置的不足1。

原实验装置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热量散失非常多. 在原装置中锥形瓶没有封口,下面种子在燃烧过程中没有挡风和保温装置,这就会使热量散失很多,从而导致测出的数据误差很大。

这就使该实验的创新突破点落在了如何减少食物燃烧时热量的散失上了。

2.原装置下面没有铺垫任何东西,燃烧物容易落在桌面上而损坏实验台。

三、实验创新的目的与原理(一)实验创新的目的1。

使用简易的实验装置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增大实验的可行性.2. 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改进来减小实验误差,验证学生对课堂探究活动中出现很大误差的分析。

3.通过对本实验的创新设计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理:该实验的原理是根据食物燃烧时有机物储存的能量会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这些释放出来的热量会被水吸收,水在吸收这些热量后水温会升高,因此可以通过测量水升高的温度来推算被燃烧的食物中含有多少能量。

根据1毫升水每升高1度能吸收4。

2焦的热量,可以计算出每克食物所含的能量。

四、实验材料及用具:茶叶桶、花生、单孔橡皮塞、三脚架、带橡皮塞的温度计、50ml试管、50ml烧杯、酒精灯、火柴、解剖针、托盘天平、量筒、滴管、铁丝网。

五、实验创新1。

初中生物_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_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学习目标知识方面:1.了解食物中含有能量。

2.不同的食物含有的能量不同。

3.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能力方面:1.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高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设计探究方案、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3.训练解读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实验和学习进行反思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实事求是、学以致用的科学态度。

教学时间:一课时板书设计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提出问题方法得出结论食物中有没有能量?燃烧食物中含有多少能量? 4.2*30*(t2-t1)/m哪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对照实验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学情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他们对知识的获取方式并不满足于老师的说教,更愿意自己去探索。

他们的自我意识强烈,拒绝固定的模式和固定的实验资源,拒绝千篇一律。

而且学生经过七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于探究性实验的一般过程也有所了解。

所以,对于本节探究内容,学生不仅想要自己动手,还想要让自己的实验与众不同,彰显个性。

但是,根据初一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他们的心理发育尚且不够成熟,对于抽象深奥的概念缺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过度,思维逻辑的严谨性和严密性也不够,所以探究过程中应当启发思考,转换思维方式,将抽象知识转换为直观认识,去帮助理解,并且能将所得数据用科学的方法去处理而得出结论,同时还要学会对探究过程的反思,提高学习能力。

效果分析生物学提倡探究式教学理念,就是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主动思考,主动参与探究,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在这节课中,让学生自己去提出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自己找出探究的方法,自己选择想要探究的实验材料,将课堂放手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成长体验场。

学生通过以往学过的知识,找到解决本节问题的新方法,知识迁移,温故知新。

通过对提出问题的归纳,让学生知道探究的顺序。

初中生物《测定某种事物中的能量》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测定某种事物中的能量》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活动目的:1、学会用燃烧法测定食物中能量的方法。

2、学会计算1 克花生种子(1 克核桃仁)所含的能量。

3、学习对数据的处理方法,会比较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能量不同。

4、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分析解决问题。

二、材料器具:烧杯、胶头滴管、锥形瓶(50ml)、温度计、托盘天平、解剖针、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花生种子(核桃种子)、火柴、湿毛巾.......三、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2 人一个小组,选出组长,并分工负责操作:A 负责用天平称取花生的质量,用量筒量取清水的容积。

B 负责用温度计测出水温, 负责对锥形瓶里的清水进行加热。

共同负责记录、处理数据和发言。

共同准备好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各种材料、用具。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我们大家知道汽油可以为飞机、汽车、轮船提供能量,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能量又是谁提供的呢?需要展示课件2、这些食物含有的能量相同吗?3、我们能不能用实验的方法来测定它们含有多少能量呢?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二)出示目标课件展示,学生读出目标。

(三) 提出问题1、大家回想一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哪些?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课件展示,这是我们常见的两种食物,对这两种食物你提出哪些问题?(花生种子和核桃种子是否含有能量?花生种子含有多少能量?核桃种子含有多少能量?1 克花生种子和1 克核桃种子那一个含的能量多?...........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我们选择1 克花生种子和1 克核桃种子哪种含的能量多作为本节课探究的问题。

现在同学们思考:我们如何对这个问题作出假设?(四)作出假设学生展示,对这个问题作出假设。

刚才同学们给出了不同的假设,到底哪一个正确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作出假设,你比如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这种具体数值的问题,就不需要作出假设。

(课件展示)(五)实验原理我们如何测出1 克花生种子和1 克核桃种子含有多少能量呢?(思考,交流,小组展示)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可以转化成热能。

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实验

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实验

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食物中含有能量;了解不同的食物能量不同;学会测定食物能量的实验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学会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对实验现象作出分析。

(三)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乐于探究问题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透过实验探究问题难点: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材料与用具:锥形瓶(50毫升)、量筒、温度计、试管夹、带孔的橡皮塞、酒精灯、火柴、细铁丝、天平、易拉罐(事先设计好带孔的)、花生米、水教学过程:导入:(1)吃早餐的同学与没吃早餐的同学的表演;(2)早餐吃馒头的同学和吃油条的同学的表演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吃饭就不会饿,不吃饭就很快饿了,说明食物中含有能量;同样吃饱了饭,但是饿的时间不同,说明油条的能量多,馒头的能量少。

提出问题:我想知道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食物中含有能量;了解不同的食物能量不同;学会测定食物能量的实验步骤。

2、过程与方法:学会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对实验现象作出分析。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乐于探究问题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透过实验探究问题三、难点: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四、材料与用具:锥形瓶(50毫升)、量筒、温度计、试管夹、带孔的橡皮塞、酒精灯、火柴、细铁丝、天平、易拉罐(事先设计好带孔的)、花生米、水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吃早餐的同学与没吃早餐的同学的表演(2)早餐吃馒头的同学和吃油条的同学的表演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吃饭就不会饿,不吃饭就很快饿了,说明食物中含有能量;同样吃饱,但是饿的时间不同,说明油条的能量多,馒头的能量少。

(二)、实验提出问题:我想知道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作出假设:花生种子中含有能量制定计划、实施计划:(1)事先用易拉罐做好带孔的装置,再取锥形瓶注入水,置于装置中,放入温度计,用带孔的橡皮塞固定温度计,测量水温,作好记录。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说课稿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说课稿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说课稿本节课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课本。

教学内容是第四单元第二章节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中第一部分的内容,同第一章比较,本章加大了探究性学习的力度,在“测定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能力,以及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技能,除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探究的基本过程,还十分重视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反思,鼓励学生在完成探究活动后,如果发现结论与其他人不一样,一定要分析原因。

评价与反思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学会反思自已的学习,学习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本章节的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解读图表和数据的能力,教材在练习和各种学习栏目中多次呈现图表资料,目的就是让学生提高解读各种图表和数据的能力,所以在这节课的探究活动中要使学生对所测得的数值进行解读和分析。

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把生物教学当成是生物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学习过程。

因此,教学中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地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使学生通过活动掌握生物学知识、思想和方法。

新课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实验的制定计划,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不断完善自已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此外,让学生学会从生物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根据以上的教材和教法、学法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而教师更多的是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引导者。

这堂课主要的内容是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因为考虑到课时的安排,我没有按书中的教学顺序进行,而是单独把这个实验放在第2课时。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教学设计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教学设计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食物中含有能量。

2、能力目标:学习设计实验并实施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感受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二、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原理
教学难点:制定并实施实验。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不吃饭时还有力气玩吗?这说明了食物中含有什么?(二)新课
1)学生阅读教程“实验内容”。

2)实验原理:
化学能
(温度升高)
3)探究实验步骤
1、回顾探究实验的步骤;
2、完成课本中步骤1、2;
3、教师展示实验器材使用方法;
4、实验数据处理: (T1-T2 )*4.2J*30
Q=
M
(三)学生实验
分组进行实验。

(四)结果讨论
1、为什么每组实验数据不相同?
2、测得的数据与附表比较,食物中的能量为什么减少了?(五)实验结论
1、食物中含有能量,每种食物所含能量不等;
2、实验有误差,可多做几次取平均值尽量减少误差。

4.2.1.2《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4.2.1.2《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用同样的方法测出一粒核桃种子所含能量和一克核桃种子 所含能量。
三、实验探究
【环节2 :教师引领】
实施计划(做实验的过程)
实验注意事项: 1.温度计不能接触到锥形瓶的底部。 2.要等到被测食物彻底燃烧后再测量水温。 3.在实验中应选择容易燃烧的食物,操作过程要规范,
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 4.读数要符合要求,计算过程要细心,为了保证结果
(4)实验注意事项是什么?
五、梳理总结
实验大致步骤:
【环节1 :师友梳理】 【环节2 :教师总结】
五、梳理总结
实验的注意事项:
【环节1 :师友梳理】 【环节2 :教师总结】
1.选用的食物应是容易燃烧的; 2.食物应充分燃烧; 3.温度计应避免碰到装置的壁上和底部; 4.待温度计水银柱不再上升时再读数。 5.设置重复组同等条件下重复试验(3次), 结果取重 复组的平均值。
二、互助设计
【环节2 :教师指导】
作出假设: 强调:作出假设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 行。针对不同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不同的。
例如: 问题一:花生的种子含有多少能量?此为定量试验,
是不需要做出假设的。 问题二:花生仁和核桃仁哪个能量多?此为定性试验,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做出更为合理的假设为: 核桃仁含有的能量比花生仁多。
3.相同质量的核桃种子比花生种子含有的能量多。
三、实验探究 表达和交流:
【环节1 :师友探究】 【环节2 :教师引领】
1.你们测定的数据与其他小组的数据相同吗?如不同,原因是什么?
不同;实验操作不规范,测量不准确,计算错误。
2.这个探究实验只做一次,结果可靠吗?应当怎么做?
不可靠;重复多做几次,取平均值,可减少实验的误差。
的准确性,应重复做3次,尽量减少误差的影响。 5.如果测量两种食物中含有的能量多少,应注意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探究活动教学设计
活动目的:
1、让学生学会量筒、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对试管里的液体进行加热的方法。

2、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3、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材料器具:花生米、铁架台、带孔的橡皮塞、量筒、温度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解剖针、烧杯、水
活动指导:
课前准备:
教师将花生种子用天平测量好备用;将橡皮塞打好孔,插入温度计备用,将铁架台与试管夹固定起来,备用。

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在探究食物中的能量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不同,作出的假设也就不同,实验的方法步骤也会有区别。

例如: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
作出假设:问题一: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问题二: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讨论后作出假设。

例如:食物中确实含有能量;问题二无需做假设。

制定实施计划:
问题一: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采用全班交流的形式进行。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感受种子释放的热能。

问题二: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这个问题对学生而言有些困难,我采用小组讨论和对照实验装置进行大胆猜测的方法,给学生一些提示,后全班交流实验计划。

步骤:(1)组装实验装置
(2)用量筒量取20毫升的水,放入试管中,用橡皮塞塞紧。

(3)读出温度计的读数T1
(4)将种子点燃,尽快移到试管底部进行加热,待到种子完全燃烧后停止
(5)读出读数T2
(6)根据公式,计算出热量
得出结论: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将部分组的结果整理到黑板上,全班同学
进行分析:
1、每个组的数据有差别,甚至会差别很大,分析原因有哪些?
2、这个探究实验只做一次,结果可靠吗?应当怎么做?
全班进行交流。

得出结论:食物中含有能量,不同的食物含的能量多少不同。

表达交流:完成实验报告中的问题,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发言,小组间进行交流,说出实验结论。

引导同学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改进方案中的一些步骤。

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