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名著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中考必读名著中考必读名著重要考点-V1

中考必读名著中考必读名著重要考点-V1
中考必读名著是中学生必须熟知的文学作品,它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
水平,还能够拓宽文化视野。
以下是中考必读名著中重要的考点。
一、《红楼梦》
1. 对全书情节和人物的掌握: 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的性
格特点、关系,以及宝玉的身世、情感等。
2. 对全书主题的理解: 如金钗之约、荣府水月的寂寞等。
二、《西游记》
1. 对主角孙悟空的性格特点的掌握: 如他拥有的超凡力量、妙手仁心、不服输等。
2. 对各种妖魔鬼怪的形象特征: 如白骨精、沙悟净等。
3. 对佛道两教的思想的理解: 如从《取经记》反映出来的内容。
三、《水浒传》
1. 对各位主角的掌握: 如宋江梁山起义的始末、各位好汉的形象特点等。
2. 对全书主题的理解: 如忠诚、义气、劫后余生等。
四、《三国演义》
1. 对各位主角的掌握: 如刘备、孙权、曹操等人物的身世、性格特点、战略策略等。
2. 对全书主题的理解: 如忠诚、智略、武艺等等。
五、《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精选》
1. 对作者的作品的了解: 如《长恨歌》、《离骚》、《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名作的作者、写作背景、主题、情节结构等。
2. 对名篇文学的文学特色的理解: 如古代文学的优美词藻和哀婉动人的情感等。
以上就是中考必读名著中重要的考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和理解,为中考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中考语文必考名著知识点(精选)

中考语文必考名著知识点(精选)中考语文必考名著知识点(精选)据了解,中考马上就要启动啦,中考语文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广,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中考语文必考名著知识点内容,欢迎使用学习!中考语文必考名著知识点1《简爱》1、作者概况:夏洛蒂·勃朗特,19世纪的英国女作家。
2、主题思想: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3、人物性格:简·爱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有浪漫主义文学传统,渴求更加丰富的人生。
4、精彩章节:①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勇敢地宣布了自己对罗切斯特的爱情。
②简·爱在婚事受阻后毅然离开自己所爱的人远走他乡。
5、艺术特色: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
小说情节诡异,气氛诡异,悬念迭起。
小说始终洋溢浓郁真挚、丰富细腻的情感。
那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和色彩斑斓的景物描写,以及悬念的巧妙设计和气氛的渲染,都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西游记》1.《西游记》,长篇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事件。
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玄奘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全书100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第8至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修成正果的人生真谛。
3.《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州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4.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老祖,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
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行者。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必考文学常识汇总,期中、期末、中考必考!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必考文学常识汇总,期中、期末、中考必考!初中语文必读名著常识汇总1《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明)主要人物形象:①孙悟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好动、顽皮,武艺高强,勇敢机智,疾妖如仇。
②猪八戒:憨厚纯朴,贪吃好睡,滑稽荒唐,作战勇敢,不畏妖魔,有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
③唐僧:是个善良闵诚的苦行僧,不辞劳苦,不畏艰险,但有昏庸顽固,是非不分。
主要艺术特色: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想象超凡,夸张神奇,变形荒诞。
精彩片段①孙悟空大闹天宫②真假美猴王③孙悟空三调芭蕉扇④孙悟空三打白骨精⑤猪八戒高老庄招亲2《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主要人物形象或主要内容:①宋江:人民理想的忠义之士,起义军中最有威望的领袖。
能团结兄弟,网罗人才;多谋善段,有军事、组织才能;性格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
②鲁智深:正直无畏、见义勇为的豪侠。
③林冲:逼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其后变得精明果敢,凶狠泼辣。
④武松:力、勇和正义的象征。
勇士的典型,复仇的代表,刚正的义士。
⑤李逵:淳朴、粗鲁、富有反抗性和同情心,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游民的典型。
主要艺术特色:①全文结构宏伟完整,众多人物一个引一个,每个英雄故事都像一篇英雄传记,传记间一环套有环。
②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英雄人物形象。
③叙事翔实精彩。
④语言通俗生动,充满个性化特色。
精彩片段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②智取生辰纲③武松打虎、斗杀西门庆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⑤宋江题反诗⑥真假李逵3《朝花夕拾》作者:鲁迅主要艺术特色①语言优美、流畅,生动幽默,妙趣横生。
②叙事充满奇妙艺术。
主要内容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阿长与〈山海经〉》③《二十四孝图》④《藤野先生》⑤《无常》⑥《五猖会》记叙了作者少年时一次看五猖会时发生的波折,控诉了封建家长和封建教育制度对青少年身心的摧残;《父亲的病》揭露“巫医不分”的名医敲诈勒索、封建迷信,鞭挞了复古倒退的反动;《范爱农》通过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前、中、后的不同遭遇,深刻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软弱性;《琐记》歌颂了“不满现状”的革命青年。
初三语文名著阅读考点梳理

初三语文名著阅读考点梳理初三阶段,名著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对于中考而言,掌握名著阅读的考点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之一。
以下是对初三语文名著阅读常见考点的梳理。
一、《水浒传》1、作者及作品背景《水浒传》的作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
这部作品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背景,描绘了一群梁山好汉的故事。
2、人物形象书中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宋江的忠义、吴用的智谋、鲁智深的豪爽、武松的英勇等。
考生需要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经历和相关情节。
3、故事情节例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林冲风雪山神庙”等经典情节,要清楚情节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主题思想作品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农民起义的必然性,歌颂了梁山好汉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追求。
5、艺术特色其语言生动形象,具有浓郁的口语化特点;在结构上采用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
二、《儒林外史》1、作者与创作背景作者吴敬梓,该书以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
2、讽刺手法这是该书的重要特色,通过对人物言行的夸张、对比等手法,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文人的毒害。
3、人物形象如范进中举后的癫狂、严监生临终前的吝啬等,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丑态和社会的弊端。
4、主题探讨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虚伪与腐朽。
三、《简·爱》1、作者及作品风格作者是夏洛蒂·勃朗特,作品具有浓厚的自传色彩,展现了女性对平等和自由的追求。
2、主人公形象简·爱是一个自尊自爱、独立自主、敢于反抗的女性形象。
3、爱情观探讨了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真挚而平等的爱情。
4、社会背景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等级观念和女性地位的低下。
四、《骆驼祥子》1、作者及创作意图老舍先生的作品,旨在揭示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2、祥子的命运从一个充满梦想的青年逐渐堕落为“行尸走肉”,了解其命运变化的原因。
3、老北京风情书中描绘了大量的老北京风俗和社会场景。
4、语言特色具有浓郁的北京方言特色,生动鲜活。
中考语文总复习常考部名著知识点梳理 (一)

中考语文总复习常考部名著知识点梳理 (一)中考语文,是每年的一场重要考试,对于学生来说,语文总复习是必须的。
在复习阶段,许多学生都会遇到名著部分的知识点掌握不牢,无从下手的情况。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就中考语文总复习常考部名著知识点做一个梳理。
一、古诗词1.《古诗十九首》:主要包括《登高》、《望庐山瀑布》、《赋得古原草送别》等等。
2.《唐诗三百首》:主要包括《静夜思》、《登鹳雀楼》、《春晓》、《将进酒》等等。
3.《宋词三百首》:主要包括《钗头凤·世情薄》、《满江红·怒发冲冠》、《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等。
二、文言文1.《论语》:主要包括《学而篇》、《为政篇》、《八佾志》等等。
2.《大学》:主要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等等。
3.《孟子》:主要包括《公孙丑下》、《离娄上》等等。
三、小说1.《红楼梦》:主要包括主要人物形象、主要情节、主要思想等等。
2.《三国演义》:主要包括主要人物形象、主要情节、主要思想等等。
3.《水浒传》:主要包括主要人物形象、主要情节、主要思想等等。
四、历史1.《春秋左传》:主要包括《鲁隐公二十五年》、《僖公十四年》、《昭公七年》等等。
2.《战国策》:主要包括《齐桓公》、《孙子》等等。
3.《资治通鉴》:主要包括《东周列国志》、《战国策》、《秦纪》等等。
五、散文1.《希望》:主要包括作者李克勤的写作特点、主题思想、文体等等。
2.《读书独好》:主要包括作者张小娴的写作特点、主题思想、文体等等。
3.《品味人生》:主要包括作者夏达的写作特点、主题思想、文体等等。
以上就是中考语文总复习常考部名著知识点的梳理。
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整体把握,重点掌握,同时细节处也不能忽略。
希望能对广大学生有所帮助,取得优异成绩!。
中考名著考点知识整理2023

中考名著考点知识整理20231.《红楼梦》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母、王夫人、贾琏等。
情节:描写了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及后来的种种矛盾和纷争,燕子楼、荣府、贾府、景芝院等地成为了人们熟知的文化地标。
考点:人物形象、情节、文化背景、寓意等。
2.《西游记》主要人物: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白龙马等。
情节:讲述了唐僧带领三个徒弟西天取经的故事,其中孙悟空妖娆多端、顽皮幽默,猪八戒爱吃懒做、善良天真,沙僧沉默内敛、举止稳重。
考点:人物性格、取经路线、文化背景、寓意等。
3.《水浒传》主要人物:宋江、林冲、鲁智深、李逵、武松、关胜、秦明等。
情节:描写了108位梁山好汉的故事,包括他们的出身背景、义气、困难险阻、斗争等,记载了梁山泊起义的历程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考点:人物形象、情节、历史背景、寓意等。
4.《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周瑜、诸葛亮、司马懿等。
情节: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包括各路英雄豪杰的纷争、合纵连横、背叛倒戈、三国割据等。
考点:人物形象、情节、历史背景、寓意等。
5.《红岩》主要人物:谢晋、叶红晨、余则成、谭家桥、马三立等。
情节:讲述了发生在重庆市的革命斗争故事,描写了谢晋等共产人在各种细微的生活场景中进行组织宣传、联系汇报、策划行动的情节,表达了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考点:人物形象、情节、历史背景、语言风格等。
6.《孔乙己》主要人物:孔乙己、丙丁、阿Q等。
情节:讲述了孔乙己在酒楼里与四个出场的角色交往的故事,描写了孔乙己心灵的孤独与苦难、对世俗的否定和对生命的无奈。
考点:人物形象、情节、语言风格、寓意等。
7.《老人与海》主要人物:圣地亚哥、马诺利诺等。
情节:讲述了老渔夫圣地亚哥独自出海长达85天的艰难历程,以及他与大马林鱼的搏斗和心灵的成长。
考点:人物形象、情节、语言风格、寓意等。
8.《莫泊桑短篇小说选》主要作品:《牛虻》、《如风过境》、《感伤时刻》、《后巷》、《一片叶子》等。
初中语文中考必考的文学名著知识最全汇总

初中语文中考必考的文学名著知识最全汇总《西游记》1、名著背景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居士,明朝著名小说家。
《西游记》写于明朝,现在仍然是我国四部古典名著之一。
2、中心思想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3、写作特点①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②善于塑造任务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
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4、人物性格唐僧: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孙悟空:桀骜不驯、敢作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疾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仗义、无所畏惧、敢于反抗压迫。
猪八戒:一方面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话、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另一方面又不失忠勇和善良、战斗勇猛、知错能改、淳朴憨厚。
沙僧: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劳任怨,谨守佛门戒律,踏踏实实,谨守本分。
5、阅读感受办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绝非易事。
想要成功就必须付出努力和心血。
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
《水浒传》1、名著背景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
本书写于明朝。
2、主要内容《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3、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中考语文四大名著常考知识点整理

中考语文四大名著常考知识点整理《三国演义》常考知识点: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锏的刘备,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分。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
例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计。
7、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3)(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8、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周瑜、曹操。
9、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三顾茅庐人物及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
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及故事: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
10、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西游记》常考知识点:1、《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组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孙行者。
初中考试必考名著阅读要点梳理

初中考试必考名著阅读要点梳理一、《朝花夕拾》一、内容精要主要篇目:共十篇——《狗·猫·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父亲的病》《二十四孝图》《琐记》《五猖会》《藤野先生》《无常》《范爱农》《朝花夕拾》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第一篇作品《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噑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
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初中语文名著必考考点整理-知识点+练习题-(可打印)

初中语文名著必考考点整理,知识点+练习题(可打印)近年来,各地的中考语文考试中都会出现对名著的考核,但很多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学习任务重,对名著的阅读也越来越少。
今天,分享的是初中阶段重点考察的一些名著考点+中考真题,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一名著考点整理1《西游记》3《伊索寓言》4《童年》5《昆虫记》6《朝花夕拾》7《骆驼祥子》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9《海底两万里》10《名人传》11《水浒传》13《格列夫游记》14《简·爱》二中考典型真题1.(2017·绍兴中考)名著阅读。
(1)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项是( )A.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C.写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2)《老人与海》的主人公名字叫桑地亚哥,但小说称呼他为“桑地亚哥”仅4处,以“老人”称呼他却有214处,结合人物形象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1答案:(1)D(2)《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桑地亚哥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精神,一种永恒的、超时空的存在,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
作者将富有生命的形象同朦胧的寓意融合在一起,将现实生活的诗情画意同深刻的哲理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体现着人类尊严和命运重压下仍有优雅风度的硬汉形象。
2.(2017·湖州中考)学校开展“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1)为下面三位同学的读后感标题选择合适的书名。
(填写字母)标题:①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读《________》有感②我也可以旧事重提——读《________》有感③见字如面墨短情长——读《________》有感书名:A.《朝花夕拾》B.《简·爱》C.《培根随笔》D.《傅雷家书》(2)同学们针对《骆驼祥子》中“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中去”这句话展开了讨论。
中考语文课外名著知识点总结

中考语文课外名著知识点总结关于任何事物的知识都有五个层次或者要素:事物的名称、定义、形象,有关事物的智识或者知识,以及事物本身,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考语文课外名著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课外名著知识点1《童年》主要内容1.(故事)梗概:《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主人翁在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过早的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主人翁在这样可怕的环境里依旧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2.概况:高尔基(1868—1936),是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3.人物性格:阿辽莎是全书的中心人物,他从小心地善良,特别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生成了一颗善恶分明、是非分明、能爱能恨的灵魂。
他勤于学习,刻苦耐劳,严峻的生活使他锻炼成长为一个意志刚强、有理想有作为的新人。
他性格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对知识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生活的困苦并没有使他退却,他坚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将会一片光明。
阿辽莎这个形象是俄罗斯一代新人的代表,他的成长道路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之路。
4.经典名句:①人生是艰苦的。
在不甘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个无日无止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寂静中展开的斗争。
②当全世界都在哭泣的时候是不应该嬉戏的,为了一个人的诞生而举行庆祝是缺乏知觉的人的行为。
应当保留你的欢乐,在一个充分生活了的人死去的时候发泄。
③生命还须前进。
动,便是生。
考题练习1.《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2.《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生动地再现了俄罗斯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 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初中语文四大名著中考点汇总

初中语文四大名著必考点汇总【四大名著】相关考点一、常识1、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淮安阳山(今江苏淮安人。
2、体裁:长篇神话小说3、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4、精彩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等。
5、艺术特色: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③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二、人物分析1、孙悟空(行者)①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
②性格:桀骜不驯、忠心耿耿、聪明幽默、爱憎分明、勇敢机智,好勇斗胜、嫉恶如仇。
③典型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车迟国斗法。
2、唐僧(玄奘)①姓名: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
原是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长老投胎。
②性格:勤敏好学,意志坚定,勇往直前、心地善良、正直不阿、毫无主见、迂腐顽固,胆小懦弱,无智无能,是非不分,耳根子软。
③典型情节: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女儿国遇难。
3、猪八戒(悟能)①身世:原是仙界天蓬元帅,因醉调嫦娥,被贬下凡,投错了胎,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脸的模样。
②性格:贪吃好色,见识短浅、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胆小怕事、吃苦耐劳、忠勇善良、知错就改、淳朴憨厚。
③兵器:九齿钉耙④典型情节:四圣试禅心,三打白骨精,偷吃人参果4、沙和尚(悟净)①身世:原是天庭中的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盘踞在流沙河,兴风作浪,危害一方。
唐僧途径流沙河时收为徒弟。
②性格:正直无私,任劳任怨,忠心不二,踏踏实实,谨守本分③兵器:降妖宝杖④典型情节:大战流沙河一、主要内容《三国演义》艺术地再现了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到西晋重新统一的历史进程,描写了当时魏蜀吴三国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矛盾和冲突,有明显的“拥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语文中考中名著阅读常考知识点总结

语文中考中名著阅读常考知识点总结
1、作者和作品:了解名著的作者及其作品是非常重要的。
考生需要掌握名著的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其主要内容。
常考的名著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老人与海》等。
2、内容梗概:了解名著的基本情节和主要故事线是必要的。
考生需要掌握名著的主要人物、背景设定、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主要事件的发生。
3、人物形象与性格:掌握名著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和性格塑造。
了解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习惯、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并能够分析其形象塑造的意图和作用。
4、主题思想:理解名著的主题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名著作品往往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生哲理。
考生需要能够理解名著所传达的核心思想,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要阐述。
5、名句引用:熟悉名著中的名句和经典台词是常考的内容。
掌握名著中的重要语段,包括富有表现力和意义深远的句子,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阐释名著。
6、人物关系和情节推演:理解名著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是重要的分析能力。
考生需要能够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互动和影响,以及情节的起伏和发展,从而深入理解名著的内涵。
7、文化背景和时代特点:了解名著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对于理解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考生需要了解名著所处的历史时期、社会
背景、文化氛围等,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这些知识点是语文中考名著阅读常考的内容。
通过对名著的深入学习和理解,考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名著阅读题目,提升语文考试的成绩。
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对名著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中考必考的十二本名著重点知识点

中考必考的十二本名著重点知识点中考是中国学生在初中毕业后要参加的一项重要考试,而名著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中考中常常会考察学生对于经典名著中的重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下面将介绍中考必考的十二本名著的重点知识点。
1. 《红楼梦》:《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其中的重点知识点包括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精彩片段、文学特点等方面。
2. 《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重点知识点包括《西游记》的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精彩片段等。
3. 《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宋江带领草莽英雄起义的故事。
重点知识点包括《水浒传》的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精彩片段等。
4.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的战争和英雄人物的故事。
重点知识点包括《三国演义》的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精彩片段等。
5. 《儿子与情人》:《儿子与情人》是中国作家孟郊的作品,是一部反映唐代社会底层百姓生活的小说。
重点知识点包括《儿子与情人》的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精彩片段等。
6. 《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中国作家老舍的作品,讲述了一个为了摆脱贫困而奋斗的人物祥子的故事。
重点知识点包括《骆驼祥子》的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精彩片段等。
7. 《茶馆》:《茶馆》是中国作家老舍的话剧作品,讲述了清末民初北京茶馆里的一群人物的故事。
重点知识点包括《茶馆》的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精彩片段等。
8. 《红与黑》:《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作品,是一部对19世纪法国社会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批判的小说。
重点知识点包括《红与黑》的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精彩片段等。
9.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古代军事家孙武的作品,是一部著名的兵法著作。
重点知识点包括《孙子兵法》的作者、主要内容、兵法原则等。
中考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复习资料整理

中考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复习资料整理四大名著是初中语文的常考内容,对于初中语文中考名著阅读题的复习资料有很多,同学们要注意知识点的复习。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知识点整理,给大家作为参考阅读!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知识点整理一、《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1、作者:冰心2、体裁:诗歌(“小诗”)3、成因:受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影响写成。
4、内容:(1)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2)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
(3)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5、艺术特色: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瞬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与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语言上,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
6、相关练习:①“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一哲理性名句出自冰心的作品《繁星》。
冰心还“为诗人歌德九十年纪念”作了一首诗是《向往》②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
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③、《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④《成功的花》: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⑤冰心原名谢婉莹,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
⑥“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诗句出自福建长乐(籍贯)的冰心(作家)写的《繁星》(篇名)二、《伊索寓言》1、作者:伊索,相传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故事。
2、文学价值:《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两千多年来以独特的人生智慧和艺术魅力受到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
3、内容提要:内容十分丰富,影射社会现实;批评为富不仁;表现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对恶人不能心慈手软;要尊重自然规律,讽刺好逸恶劳等。
初中语文必考名著大汇总

中考必考12本名著最全知识点整理,初中语文必考名著大汇总一、《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
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
⊙作者介绍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分篇简介⑴《狗·猫·鼠》描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⑵《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⑶《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⑷《五猖会》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⑸《无常》通过描写无常救人反遭毒打事件,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
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
中考必考十二部名著知识点

中考必考十二部名著知识点
1.《三国演义》
关羽义气、赤壁之战、刘备草船借箭、诸葛亮七擒七纵等。
2.《水浒传》
梁山好汉、晁盖义愤填膺、宋江斩杀鲁智深、武松打虎等。
3.《红楼梦》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人物形象,荣府、怡红院、金陵十二钗等环境描写。
4.《西游记》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等人物形象,妖怪、佛教等文化背景。
5.《青年文摘》
文化大革命的疯狂、支持群众的感人,反对文化舒适等。
6.《鲁迅文选》
《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7.《岳阳楼记》
"滕王阁序"的作者许绍金,介绍了北宋时代著名楼阁岳阳楼。
8.《论语》
孔子、子路、子贡等人物形象,强调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
9.《史记》
西汉大历史文献,司马迁的史学方法。
10.《牛涧辞》
北宋晚期文学作品,反映了人物虚弱无力的心灵状态。
11.《聊斋志异》
清代蒲松龄的小说集,以鬼神怪谈为主题。
12.《红岩》
毛泽东主义的小说,反映了革命时期的置身,塑造了乡镇革命领导人的形象。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必考名著考点整理含习题 (一)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必考名著考点整理含习题(一)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必考名著考点整理含习题语文中考中,总有一部分题目与名著相关,那语文名著该怎么复习呢?下面就给大家整理一些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必考名著考点及相关习题,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
1、红楼梦(1)人物:关注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贾母四人的关系、贾宝玉和黛玉之间的感情变化以及黛玉死亡的原因等。
(2)题材:描写贵族家庭的婚姻、生活与文化等。
透过描述大观园的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让读者体味出古代士大夫闲居时的安乐、优雅和虚荣。
(3)文章结构:《红楼梦》可以分为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
前八十回主要描写贾、史、王、薛四家以及荣府和贾府的衰落。
后四十回则着重刻画了贾家潦倒后的家族生活和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的感情纠葛。
【习题1】“在花神庙答会,姑苏城中大妆。
”这是《红楼梦》的哪一回?请答题人如实填写。
2、水浒传(1)人物:关注宋江的领导能力、林冲的嫉妒、武松的勇猛以及卢俊义等人的形象特点以及他们的行为。
(2)题材:水浒传主要描写的是农民起义的历史,以及他们的组织、官员的腐败和社会动荡等。
(3)文章结构:广阔的史诗布局,从官、匪、民三方面作出了全面而深入的刻画。
并且将全书分为六回,各回名义虽不同,但内容各有侧面之强调,营造出了一种既宏大又精彩的气氛。
【习题2】《水浒传》的主要题材是什么?3、西游记(1)人物:关注职业选择、性格、能力以及各自的形象特点、行为举止。
其中以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的形象最为鲜明。
(2)题材:描绘的是唐朝的历史,以及佛教和道教的传统的故事情节,同时也有关于人性、贫富差距、道理、道德、行为的方方面面。
(3)文章结构:《西游记》主要分为四部分,分别是“东游记”、“南游记”、“西游记”和“北游记”。
其中的每一部分都以取经历程为主线,通过人物的奋斗历程,逐步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人性的深层次问题。
【习题3】《西游记》的主线是什么?4、三国演义(1)人物:关注于诸葛亮、曹操、孙权、刘备四位军事、政治领袖。
中考语文名著知识点归纳—中考必记考点

中考语文名著知识点归纳—中考必记考点在中考语文考试中,名著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名著作为中文语言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是中考语文考试的重点。
掌握名著知识点,对于提高中考语文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中考语文名著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并列出中考必记考点。
一、名著的作者、作品及中心思想掌握名著的作者、作品及中心思想的是中考语文考试的必备知识。
以下是常见的几个名著和其相关的作者、作品以及中心思想:1.《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描写了一个大家族贵族的兴衰历程。
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爱情、权力、世俗习俗等多方面的人性问题。
2.《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四位取经人的故事。
通过他们历经千辛万苦走过的路程,体现了人类在实现信仰和追求自由过程中的不懈努力。
3.《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讲述了梁山泊中的英雄故事,描写了梁山泊108名好汉为了保卫自己的头领宋江,共同抗御朝廷官兵的故事。
该作品主要表现了人类的正义感和对自由的追求。
4.《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讲述三国时代的历史故事,主要描写了曹操、刘备、孙权等三国时期的王朝和政治斗争。
该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风貌和历史背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军事文化精神。
二、名著中的语言技巧和文学手法要想在中考语文考试中高效地掌握名著知识点,需要对名著中的语言技巧和文学手法有一定的掌握能力。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语言技巧和文学手法:1.比喻:用一个事物去比拟另一个事物,以此来表现被比喻的事物特征的方法。
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居住的“荣府”,是一个朱墙高瓦、翠竹清阴、小桥流水、富丽堂皇的大宅,富丽堂皇,形容豪华华贵。
2.暗喻:用表面上的事物所隐含的深层意义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法。
例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破长蛇宴,借助桃园结义等诸多团结协力的经历,成功地团结一切正义之士,反映出了中华民族在困难面前始终团结一心的精神品质。
3.类比:以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或可相似之处,以一个为别的表示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年来,各地的中考语文考试中都会出现对名著的考核!!但很多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学习任务重,对名著的阅读也越来越少,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中考较为常考的语文名著必考知知识点。
《骆驼祥子》
主要内容
1、故事梗概:《骆驼祥子》以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为线索,概括了祥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奋斗直到精神崩溃,走向堕落的悲惨一生。
2、作者概况: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小说家、戏剧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等。
3、主题思想:表现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苦难生活,揭露和声讨了把祥子逼进深渊的黑暗社会,说明了旧社会凭个人奋斗发家只不过是一种幻想。
4、艺术特色:作品的悲剧性色彩,平民化语言,合理的心理描写以及环境描写。
5、精彩名句:①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②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准备反抗。
6、精彩情节:①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
②祥子进城准备拉车为生那一部分对祥子的描写。
7、人物性格:
祥子:老实、健壮、坚忍,如骆驼一般;后来变得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成了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虎妞:霸道泼辣,心理变态,却有着自己的苦闷和追求幸福的愿望。
考题练习
1.请用简洁的语言(150字左右)叙述《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
祥子从农村来到北平,他希望能做一个能拉上属于自己的洋车的上等车夫,在被乱兵抓走失去新买的洋车之后,祥子并不灰心,倔强地从头再来。
但他攒下的钱又被侦探洗劫一空。
后来,他以与虎妞结婚为代价,又拉上了自己的车,但是虎妞的死使他人财两空。
连遭打击,加上失去心爱的小福子让他自甘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
2.请简述祥子的“三起三落”的过程。
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
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干包月时,在一次搜捕中,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抢去,第二次希望破灭。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来安葬虎妞。
3.请尝试从主题、写作特点、语言中的一个方面用一句话谈谈阅读《骆驼祥子》这部作品的感受。
示例:
①通过祥子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这个黑暗的社会;
②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怵目惊心的、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
③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④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
4.请简述“骆驼祥子”这一个绰号的由来。
略,具体见故事梗概。
5.请简述一个体现祥子爱心的行为。
示例:一天晚上,祥子送曹先生去看电影,在茶馆里碰见了饿晕倒地的车夫老马。
祥子为老车夫买了10个羊肉包子。
6.祥子前后有什么变化?你认为造成祥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祥子开始是“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而后来变成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这是由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7.祥子前后有什么变化?你认为造成祥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前期特点: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后期变化: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原因:黑暗的旧社会对普通劳动者的摧残,造成人性的扭曲。
8.用简洁语言把省略部分的情节补写完整。
(60字左右)
祥子辛辛苦苦攒钱买到第一辆车……最后一次买到的车还是卖掉,给虎妞办丧事。
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
后来,他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结果碰上孙侦探一锅给端掉了。
祥子跟虎妞结了婚,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
9.《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样子原本以为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实现他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一次次与命运抗争,却以惨败告终。
请问样子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梦想破灭后,他最终变成一个怎样的人?
他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他最终变成了麻木潦倒、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人。
或:他最终变成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无业游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主要内容
1、故事梗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品以作者自己的经历为基础,通过描述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一个普通工人子弟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过程,展示了俄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过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的广阔画面。
2、作者概况: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作家。
代表作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暴风雨所诞生的》第一卷。
他在同外国占领军,白党匪徒的战斗负伤,后来身带弹伤、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仍与各种困难作斗争,充分体现出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一代新人的高尚品质。
3、主题思想:歌颂了苏维埃青年为保卫革命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而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
4、艺术特色:
①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
②写进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群众英雄的业绩。
③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如格言警句、内心独白、日记、回忆等。
5、人物性格:
保尔:个性倔强,充满青春活力,不畏困难,勇敢坚强,意志坚定,对共产主义事业抱着坚定不移的信念。
朱赫来: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引导者。
6、精彩语段: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7、精彩情节:①在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的严峻时刻,相自杀最终战胜自我。
②保尔在身体残疾,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以文学作为继续战斗的武器,靠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
考题练习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主人公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
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
3.1928年,在他24岁的时候,终于完成了一部中篇小说《科托夫斯基》,也就是后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几章的初稿,这大大地鼓舞了他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