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小学音乐欣赏课“五环节”教学模式探究
小学音乐欣赏课“五环节”教学模式探究摘要:小学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这就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最有效的途径,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
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有效教学设计中,要牢牢抓住情感这一主线,不断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情感强度。
因此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抓住重点,使受教育者的审美情感不断深化,注重培养学生情感的外化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分析新课标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
每一位音乐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音乐形象不像图画那样直观、具体,而是在听的过程中对音乐作品中的内容、情感的领悟。
通过欣赏,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发智力,从声音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辨别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努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模式的一些粗浅的体会和理解:一、“五环节”欣赏课教学模式结构小学欣赏课教学环节应是犹如一首完美交响曲,它包括:(一)能勾起人遐想的呈示——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二)主题鲜明的发展——新作赏析,感知体会;(三)音乐的再现——理解体验,创编实践;(四)音乐与相关的文化——情感升华,拓展延伸;(五)引起共鸣——课堂小结。
二、“五环节”欣赏课教学模式设计意图与操作说明(一)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上课开始的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师生相互问候既是情感的交流也是集中学生注意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音乐课的新课导入虽然不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但却是通向赏析新作品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科学诱导积极启发学生主动学习新课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此阶段所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有:故事导入法、情境图片视频导入法、启发谈话法、音乐导入法、预留悬念式导入法、开门见山式导入法、设问式导入法、复习导入法等。
小学音乐课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音乐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音乐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本课题旨在探讨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策略,以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题研究意义1.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情境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和审美情趣,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3. 推动音乐教育改革: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小学音乐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音乐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的内涵与特点(1)内涵: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和教育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探究、体验和创造。
(2)特点:①以学生为中心;②注重情境创设;③激发学生兴趣;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策略(1)情境创设策略:①生活化情境;②故事化情境;③游戏化情境;④艺术化情境。
(2)教学活动策略:①探究式教学;②合作学习;③体验式教学;④评价与反馈。
(3)多媒体教学策略:①音乐欣赏;②音乐创作;③音乐表演。
3. 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实施路径(1)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情境教学的认知,掌握情境教学的基本方法。
(2)课程开发: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具有情境教学特色的课程。
(3)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4)评价与反思:对情境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不断改进。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情境教学的文献资料,了解情境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2. 观察法:观察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实践,分析情境教学的效果。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具体方法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具体方法一、预热在开始音乐欣赏课之前,可以进行一些热身活动,如唱一首简单的儿歌,或者做一些身体激活的动作。
这有助于让学生进入音乐的氛围,并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二、音乐简介在开始欣赏首音乐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简单地介绍一些与音乐相关的背景知识。
例如,作曲家、音乐的类型、风格等。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来龙去脉和背后的意义。
三、欣赏音乐播放音乐之前,可以告诉学生,他们需要留心一些特定的要素,如旋律、节奏、乐器的运用等。
然后,播放音乐,让学生仔细聆听。
四、带领问题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问题,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
比如,问学生对这首音乐有何感触?音乐让他们想到了什么?他们对音乐中的哪些内容最感兴趣等。
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音乐。
五、展示乐谱如果可能的话,教师可以展示音乐的乐谱给学生。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乐谱,他们可以了解音乐的结构、乐器的运用和音符的表示方法。
这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视听能力非常有帮助。
六、配合多媒体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多媒体设备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音乐的视频、演唱家的表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音乐。
同时,多媒体设备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音乐资源,丰富他们的音乐欣赏范围。
七、学生互动在音乐欣赏课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
教师可让学生就音乐欣赏过程中的感受或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给予积极评价。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同学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八、展示音乐作品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示。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并且能提高他们自己表达音乐的能力。
九、延伸活动一堂音乐欣赏课结束后,可以布置一些延伸活动来巩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例如,让学生用简单的乐器演奏一段乐曲,自己创作一首小曲子,或者写一篇关于音乐欣赏体会的短文等。
以上是一种可行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情趣,提高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摘要:现阶段结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教师教学时难以找到科学合理的教学原则,所以本文主要分析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进而提出以下内容,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音乐欣赏;问题;措施引言:由于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音乐在教学中的质量已经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也比较重视学生音乐欣赏教学。
但实际教学中,学生欣赏能力的局限,音乐教材的局限等,导致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效难以提升。
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性格特点,制定有效的欣赏课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加强他们的音乐素养。
1.目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一是小学音乐开展的欣赏课,面临的对象对是年龄比较小,并且理解能力不强的学生,同时对音乐欣赏能力处于起步阶段,这给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带来难度。
二是音乐欣赏教学在选择音乐教材过程中的难度比较大,首先分析音乐自身是否具有欣赏价值,其次还要考虑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选择他们能够欣赏的音乐类型。
大多数教师为了能够加强音乐欣赏教学效果,通过不断创新,希望能找到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校次,促小学生音乐欣赏。
但由于实际操作时,教学设备落后、教学模式单一等,阻碍音乐欣赏课的开展。
2.提高音乐欣赏教学对策2.1提高音乐教师的自身专业素养对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而言,占据音乐总课时的比例比较大,会涉及到乐器欣赏、曲艺欣赏以及歌曲欣赏等一系列内容。
所以也对小学音乐教师提出比较高的要求,要具备相对来说比较扎实的音乐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掌握戏曲、文学、历史以及美术等相关学科知识。
只要对这些知识具备的基础上,才能在课上以生动的讲解对学生注意力不断吸引。
同样的乐曲,教师如果使用不同方式开展欣赏教学,也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欣赏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的过程中,教师要声情并茂的将这首歌演唱出来,同时在欣赏教学时,将手鼓的演奏合理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被教师精彩的表演所吸引,具有一定的代入感,学生也能较好的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研究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研究音乐是一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课堂是他们接触和了解音乐的重要途径。
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有效的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和努力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展开,探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研究。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教师设计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明确音乐课程的培养目标,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合理设计课堂内容和任务,使学生能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发展。
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为音乐课堂教学增添色彩,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多媒体工具的运用,教师可以播放音乐视频、展示音乐知识的图文等,使学生能够畅览更多音乐作品,了解更多音乐风格,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情感与认知的融合音乐是一门情感寄托的艺术,音乐课堂教学应该注重情感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选取和演唱、演奏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情绪共鸣,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四、合作学习的开展音乐课堂教学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合奏等集体演出,鼓励他们共同合作完成音乐创作和表演,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有助于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和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
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精选音乐作品,讲解音乐背后的故事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欣赏,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六、多元化评价的引入在音乐课堂中,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偏重以笔试形式,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因此,引入多元化评价方法,包括观察、访谈、展示、作品展览等,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前言:所谓的双减政策主要是有效地减轻当前学生的各种作业负担、减少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数量。
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当前的教学质量,秉持着立德树人的发展理念,国家颁布了一系列针对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以及校外培训机构的相关意见。
对于双减政策的有效实施和开展,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得以有效的提升。
另一方面,对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规定,通过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数量递减,能够为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搭建更多的发展平台,这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全面提高孩子们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家长和老师们的普遍共识。
双减政策的落地,意味着素质教育将成为学校的核心教育,一些“非学科类”的教育,如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将会受到学校与社会越来越高的重视,特别是这两年网络上相继出现的“艺术学科将纳入中考”的说法,如果真是这样,我们音乐教师社会价值将会越来越高,肩上的责任也会变得更加重大。
在这种教育形式下,特别是现在这种双减政策下,作为音乐老师该如何上好音乐课,应该是我们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双减”落地,聚焦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号角井然吹奏。
艺术教育成为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陶冶审美情操具有重要作用,是全面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需要。
“双减”政策推出后,青少年的课业负担明显减轻,业余时间明显增多,可以有大量时间追求自己的爱好、特长,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同时也在思考怎样将“双减”与艺术教育结合起来,让青少年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双减”背景下,作为美育教育的一部分,艺术教育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的作用就更加凸显。
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性格、塑造优良的品格,从而使其更好融入社会发展、实现自身价值。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素质教育的推动有所助力,同时也让公众对教育的目的与本质又一次有了思考。
音乐课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音乐课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目标与范围这项研究的目标是探索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重点在于如何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学习兴趣。
研究将涵盖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传统教学法、游戏化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旨在为小学音乐教师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参考。
现状与需求分析当前许多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往往以灌输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能力。
根据某地教育局的调查,约75%的学生表示对音乐课的兴趣不足,主要原因在于教学方式的单调。
教师普遍反映,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工具,导致课堂效果不理想。
通过分析现状,可以看出以下需求:1. 提高课堂互动性:学生希望能够在课堂上多参与、多互动。
2. 丰富教学手段:教师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评估和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实施步骤与操作指南教学方法的选择1. 传统教学法:结合音乐理论知识的讲解,适用于知识传授的基础阶段。
2. 游戏化教学:通过音乐游戏、竞赛等形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3.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表演和创作,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欲。
教学内容的设计内容设计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建议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音乐基础知识:乐理、乐器的认识等。
- 歌曲演唱: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的歌曲,进行合唱和个人演唱。
- 音乐欣赏:通过欣赏经典音乐、现代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 音乐创作:鼓励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旋律,增强他们的创作意识。
课堂实施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设计好课程大纲,准备好教材和教具。
2. 课堂活动:根据所选的教学方法组织相应的活动,如小组讨论、音乐游戏等。
3. 反馈与评估:课堂结束后,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通过问卷、口头交流等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资源配置为了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建议准备以下资源:- 教材与教具:选择适合小学生的音乐教材,准备乐器、音响设备等。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验研究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验研究引言小学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审美情趣、音乐欣赏能力等的重要环节。
而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发展十分有限的问题仍然存在。
针对这一问题,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进行实验研究,探索可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探索有效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学生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实验设计实验对象本实验选取某小学三年级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每个班级30名学生,共60名学生。
实验内容实验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知识普及,包括音乐的基本元素、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等。
2.音乐作品的欣赏,选择适合小学生的经典音乐作品,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3.音乐听力训练,通过听一段音乐,学生能够准确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包括音乐作品录音、音乐欣赏教材等。
2.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知识普及,将音乐的基本元素、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等内容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进行普及。
3.音乐作品的欣赏,选择适合小学生的经典音乐作品,通过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美妙。
4.音乐听力训练,通过播放音乐片段,让学生准确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5.实验结束后,进行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评估实验效果。
实验评估数据统计为了评估实验效果,我们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向学生发放问卷、进行听力测试等方式来获得实验数据。
实验效果评估通过统计和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比较学生在实验前后的音乐欣赏能力差异,以及对实验内容的接受程度等指标,来评估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
结论通过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进行实验研究,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提高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音乐欣赏课中_重点_教学法探究
的动作,好不好?”孩子们积极性可高了,伴着音乐唱着自己作词的歌曲,跳着自己编排的舞蹈。
喜悦之情跃然脸上,孩子们用自己的智慧让这堂音乐课变得更加美丽。
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就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真正体现着以审美为核心的课程理念。
费尔巴哈说过:如果你对音乐没有欣赏力,没有感情,那么你听到最美的音乐,也只是像听到耳边吹过的风,或者脚下流过的水一样。
对音乐教师来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学生的审美情感不断深化,并提高他们情感外化的表现能力。
音乐欣赏是以人的听觉系统为物质基础,以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各种手段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中所蕴涵的美,从而得到精神愉悦或情感共鸣的一种审美活动。
目前,音乐欣赏教学存在的主要弊端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更有甚者,打着“充分发挥学生音乐想象力”的旗号,认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只要给学生听听音乐,再说一说心里的想法就万事大吉了。
殊不知,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教学中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更为持久、更为深刻的一个动力源。
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提高音乐记忆力,丰富音乐想象力,增强音乐理解力,以引起情感共鸣,丰富情感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达到这些目标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以此形成音乐欣赏活动的支撑。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果对每个音乐作品都进行力度、速度、节奏、旋律、情绪、曲式结构及体裁的分析,显然是机械而枯燥的,这样做不但不会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反而会因为知识性的过于繁琐而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音乐能力的提高和音乐素养的形成。
如果不考虑音乐表现要素、曲式结构、体裁形式等音乐基础知识,只去感受、体验、想象音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但长此以往,则会导致学生对音乐认识和理解的片面性,甚至只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理解,这样的音乐欣赏教学显然是空洞的,是不可取的。
那么,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如何既让学生理解、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又使他们感悟到音乐的真谛,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农村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报告
农村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马克思曾说:“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
”哪里有人类的存有,哪里就有歌声。
音乐是实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小学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音乐还能够调节人类大脑层的机能,消除因学习过度紧张而产生的体力、脑力和精力的疲劳,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激发学生艺术创作的才能。
发展学生的个性是世界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持续调整,各经济领域之间渗透的增强,世界发达国家开始致力于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个性的培养。
20世纪末,美国、日本、韩国等国都提出了“尊重个性的原则”,主张培养人格健全、富于个性的青少年;提出实现教育多样化,重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实现教育个性化。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大力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发展,理解到在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不是一个待灌的瓶,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水平的人,开始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但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所提不多,能够说,当前这是一个具有相当价值的可探索领域。
二、课题界定及理论支撑(一)课题界定农村小学是指不在城市,属于乡镇、乡村的完全小学,有1——6年级的学生,教学条件相对薄弱。
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升音乐感受、理解、鉴赏水平以及发展想像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师引导学生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是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一方面从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理性的满足,另一方面老师能够通过音乐欣赏使学生的鉴别水平、音乐记忆水平得到增强,音乐艺术审美评价水平得到提升。
而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音响艺术和时间艺术,它没有视觉可见的形象,没有描绘客观对象的形状和色彩,也不具备内容的确定性、具体性和详尽性的特征。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研究1. 引言1.1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研究意义小学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而教学策略则是实现优质音乐教育的关键之一。
研究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的意义在于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
研究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有利于深入理解学生的音乐需求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
每个学生在音乐欣赏方面的兴趣和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研究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运用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进而促进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
研究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不断总结和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推动音乐教育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1.2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分析小学音乐欣赏课作为学生接触音乐艺术的重要途径,其教学现状则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培养。
目前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存在以下问题: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深度,导致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和欣赏能力有限;教学方法呆板,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资源匮乏,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多样化资源的应用,限制了教学效果的提升;缺乏评价和反馈机制,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缺乏清晰的认识和反馈,使得教学效果无法有效地评估和指导。
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对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对音乐的全面理解和欣赏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总结,可以更好地把握问题的关键所在,为制定更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的制定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的制定是教学工作中的首要任务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和欣赏水平。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研究》开题报告《国家音乐课程标准》规定一至六年级音乐教材每个单元都设置有欣赏课。
我们要重视欣赏课,利用现在的教学条件、电教设备等良好的资源,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使每位学生喜爱上音乐欣赏课,从欣赏中享受音乐无穷的魅力与乐趣。
要使学生学会欣赏、学会分析和挖掘每首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意义与价值,进而激发他们充满激情、充满朝气、充满对生活的热爱。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努力寻求和实践“音乐欣赏课”的合理内容与方式,给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高与学生心理健康及全面发展搭建“彩虹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价值(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门类。
艺术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实行新课改的今天,国家的教育方针更明确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国外教育界也十分重视音乐艺术教育和为学生提供欣赏音乐的平台。
美国提出:“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德国人说:“听音乐、听音乐,让每个孩子不能离开音乐!”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欣赏懂得音乐,这是审美的基本标志之一,离开这点就谈不到完美的教育。
”……无论外国、中国,很久以来就懂得音乐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培养学生艺术素质的主要途径。
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音乐使人心灵净化、精神高尚、思想丰富、身心健康……据调查资料显示:第一、人们对于音乐教育及音乐中的欣赏有专门的研究,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但这些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都倾向于“专业化”方面,对于小学音乐欣赏课来说过于高深,也就是说,目前“音乐欣赏”教育缺失的是小学年龄段这个空间和领域的音乐欣赏研究。
所以,我们有必要开展“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研究”。
第二、目前小学音乐欣赏研究已经起步,比如:“小学音乐欣赏课运用教学策略的研究与探索”等。
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方法分析
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方法分析小学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学生培养音乐情操,增强音乐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成为了一项极富挑战性的任务。
在本文中,将对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建议。
一、启发式提问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启发式提问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提出一系列开放性、引导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当教师播放一首古典音乐时,可以问学生这首音乐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又或者这首音乐使用了哪些乐器?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实物教学法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往往是以直观感知为主。
教师可以采用实物教学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
教师可以带着一些乐器到课堂上,让学生亲自感受乐器的声音和演奏方式,从而深入了解音乐的表现形式。
教师还可以带着学生参观音乐厅、音乐会等实地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音乐环境中进行欣赏和学习。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了教学中的重要辅助手段。
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播放音乐视频,让学生通过视听方式来欣赏音乐。
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音乐家的生平和作品,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历史和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
四、情境体验法五、整合性教学法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整合性教学法来进行教学。
通过将音乐与其他学科(如语文、美术、体育等)进行有机结合,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音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结合语文内容,让学生朗读有关音乐的诗歌或故事;也可以结合美术内容,让学生进行音乐绘画等创作活动。
通过整合性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欣赏音乐。
小学音乐课例教研(3篇)
第1篇一、引言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开展了小学音乐课例教研活动。
本文以一堂小学音乐课为例,探讨如何进行音乐课例教研。
二、课例背景本次教研活动选取的课例为三年级音乐课《小星星》。
这是一首简单、易懂、充满童趣的歌曲,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师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课例分析1.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唱、欣赏、创编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3)知识与技能: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能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
2. 教学内容(1)歌曲学习:学习歌曲《小星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音乐欣赏:欣赏其他相关歌曲,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3)创编活动: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进行简单的创编。
3.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音乐规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小星星》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歌曲学习:教师带领学生演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3)音乐欣赏:欣赏其他相关歌曲,如《月亮代表我的心》、《小苹果》等,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
(4)创编活动: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进行简单的创编,如改变节奏、加入歌词等。
(5)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素养的重要性。
四、课例反思1.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在演唱、欣赏、创编等方面都有所收获。
但部分学生在节奏掌握方面仍有待提高。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堂“四美”教学模式的研究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堂“四美”教学模式的研究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四美”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四美”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理论基础1.音乐欣赏的概念音乐欣赏是指通过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音乐作品的一种艺术活动。
它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2. “四美”教学模式的含义“四美”教学模式是指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感官美、情感美、思维美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二、实践方法1.感官美的培养感官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感官的刺激,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提高音乐欣赏的效果。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视听、触摸、嗅觉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感。
2.情感美的培养情感是音乐作品所传达的基本要素之一,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共鸣能力。
4.审美能力的培养三、实证研究与评价1.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一所小学的音乐欣赏课堂进行观察和实践,结合学生的反馈和测试结果,进行实证研究。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学生对“四美”教学模式的感受和反馈。
2.评价标准四、结论与展望1.结论2.展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四美”教学模式,探索更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
还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音乐教育APP等,创造更好的音乐欣赏教学环境和体验。
小学音乐欣赏教研(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音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激发想象力。
小学阶段是音乐教育的黄金时期,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我校特开展小学音乐欣赏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研讨、实践、反思,提高教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的认识,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音乐欣赏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明确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2. 探讨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策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音乐欣赏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音乐欣赏教学理论研讨(1)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和任务(3)音乐欣赏教学的方法和策略2. 音乐欣赏教学案例分析(1)优秀音乐欣赏教学案例分享(2)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3. 音乐欣赏教学实践探讨(1)音乐欣赏教学活动设计(2)音乐欣赏教学活动实施(3)音乐欣赏教学效果评价4. 音乐欣赏教学反思与总结(1)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2)音乐欣赏教学改进措施四、活动过程1. 理论学习阶段组织教师学习音乐欣赏教学相关理论,了解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概念、目标、方法和策略。
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提高教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的认识。
2. 案例分析阶段邀请优秀教师分享优秀音乐欣赏教学案例,分析案例中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使教师了解音乐欣赏教学的成功经验。
3. 实践探讨阶段组织教师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活动设计、实施和评价。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设计教学活动,并在课堂上进行实践。
同时,教师之间相互观摩、交流,共同探讨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策略。
4. 反思总结阶段教师对音乐欣赏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撰写教学反思、开展教学研讨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小学音乐欣赏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音乐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欣赏教学水平,我校特举办本次音乐欣赏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探讨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方法,提升教师的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的认识,明确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2. 深入挖掘音乐作品内涵,丰富教师的音乐知识储备。
3. 探讨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活动开始,校长发表讲话,强调了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性,并对本次活动提出了期望。
2. 专题讲座邀请知名音乐教育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包括:(1)音乐欣赏教学的理论基础(2)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与任务(3)音乐欣赏教学的方法与策略3. 互动交流教师分组讨论,就以下问题进行交流:(1)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2)如何将音乐欣赏与音乐创作相结合?(3)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4. 课堂观摩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欣赏课例进行观摩,课后进行评课议课,总结经验教训。
5. 总结与反思活动最后,各小组代表分享活动心得,总结活动成果,并对今后音乐欣赏教学提出改进意见。
四、活动过程1. 开场致辞校长在致辞中强调了音乐欣赏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指出音乐欣赏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同时,校长对本次活动提出了期望,希望教师们能够积极参与,共同提高音乐欣赏教学水平。
2. 专题讲座讲座环节,音乐教育家详细讲解了音乐欣赏教学的理论基础、目标与任务、方法与策略。
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使教师们对音乐欣赏教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3. 互动交流在互动交流环节,教师们分组讨论,针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如何将音乐欣赏与音乐创作相结合、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具体方法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具体方法1.清晰的目标设定:在教学前,教师需要明确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
例如,培养学生分辨不同音乐风格和曲种的能力,学会运用音乐相关的术语进行描述和分析,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欣赏音乐的能力等。
2.多样的音乐选材:教师应该精心选择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包括不同音乐风格、曲种和艺术家的作品。
既有经典的作品,也有当代的作品,以及留声机等音乐设备上的各种音乐资源。
这有利于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并增加他们的音乐知识。
3.亲身体验:学生应该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比如带领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身体动作,如摇摆、拍手等。
通过参与其中,学生更容易理解音乐的节奏、旋律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4.课前预习:在音乐欣赏课前,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如作曲家的生平事迹、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意义。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语了解音乐,了解音乐的形式、内容和风格。
5.音乐鉴赏: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选取一部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进行鉴赏。
教师可以分析音乐的形式结构、旋律特点、表达情感的方式等,引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发现其中的美和感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和魅力。
6.情感互动: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分享个人的感受和情感互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共鸣。
可以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如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情绪变化、想法等。
通过情感的互动,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认同。
7.创作活动:音乐欣赏不仅是被动的,学生还应该有机会自己创作音乐或与音乐进行互动。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编写一个小曲调、创作一个简单的歌曲,或是配合音乐进行简单舞蹈。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8.跨学科教学:音乐欣赏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联动,例如语文、美术等。
在音乐欣赏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与文学作品的关联,或是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音乐的理解等。
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理解。
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方法分析
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方法分析小学音乐欣赏课是音乐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感,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丰富他们的音乐知识和文化素养。
如何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是每一位音乐教师都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对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教学策略和建议。
一、教学目标分析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通过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感知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并能够了解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2.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
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3.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引导学生用专业的眼光欣赏音乐,使他们能够辨别音乐作品的优劣,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取向。
4.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扩展学生的音乐知识面,让他们了解不同音乐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到音乐的基本要素、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以及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等方面。
教学内容应该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探索和思考。
1.音乐的基本要素。
包括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基本要素,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和解释这些要素,让他们能够准确地感知音乐中的各种元素。
3.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
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介绍音乐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民俗传统等,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增加他们的文化素养。
在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课堂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并分析其特点和适用情况。
1.讲述式教学法。
这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口头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音乐作品的特点和背景,让学生通过听教师的讲解来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小学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下面就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希望能对音乐教师有所帮助。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听音乐、观看音乐影视作品、欣赏音乐会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感知体验,引导学生从情感上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情感投入。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各种音乐作品,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不同风格音乐的欣赏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手段提升教学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手段已经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音乐欣赏课制作成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课程。
在音乐欣赏课中,可以通过播放音频或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听音乐、观看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感官体验,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介绍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演奏技巧、乐器演奏等知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音乐作品,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探究、发现和思考的教学方法,对于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也非常适用。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音乐作品。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你觉得这首曲子表达了什么情感?你能听出曲子中的旋律和节奏吗?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四、组织音乐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实施方案
负责人:王良英
课题组成员:王良英,肖小花,邓佑建,李平艳
一、课题的提出
1、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
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情境教学坚定不移的目标。
心理学告诉我们:好动、生性好强是学生的天性,活动是学生生命的本性。
列昂节夫强调,心理的发展,是个性和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外部活动逐步内化而成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过程,心理意识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列昂节夫的观点给我们一个启示——研究学生的心理产生及发展,必须研究学生的活动,把学生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又在连续情境中,不断强化学习动机。
2、从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来看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提出的“两最”——最佳方案、最佳效果,给人以思考。
即用什么样的最佳方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而情境的提出,为选择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提出一个新的课题,那就是教学模式的最佳方案,应体现出主体的主动性、感受性、创造性、教育性,使学生达到最大发展。
3、从“发现学习理论”来看
布鲁纳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这
就要求我们教师教一门学科,不是要建造一个活着的小型藏书室,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快乐。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音乐教师是一种演奏高超的艺术师,把讲台当舞台,把课堂当情感场,用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唤起学生共鸣。
”可见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记住教师所讲的内容,而是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互动合作,使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获得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
4、从情感驱动理论来看
成功的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科教学为主渠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真正让学生成为素质教育的主人。
而情境教学从理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统一,有意识心理活动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统一的观点出发,通过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环境和个人之间的连续不断地信息交流,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使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又精神放松、放松愉快情况下进行学习,以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课题的界定
“情境”含有情景、境地的意思,即情况、环境,一般是指由景物、事件、人物关系等诸多要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有机结合的境地。
情境教学,主要包括语言文字、图表、图像、实物材料、人物动作、人际关系等,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的教学。
具体说是指教师以现行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周围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选择综合而典
型的材料,创设特定的语言、形声色、问题等情境,真实而全面地反映或模拟现实,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地探究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作用,分析理解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从而形成新知识、新观点,并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手段。
三、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1)形成结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际,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方法的经验。
(2)提升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与审美空间。
(3)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方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2、研究内容
(1)情境教学方法与音乐鉴赏内容的研究。
(2)情境教学方法与唱歌内容的研究。
(3)情境教学方法与音乐相关文化内容的研究。
3、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主要有行动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的综合运用。
(1)应用行动研究法,及时收集处理情境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的反馈信息,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方案,使研究更具实效性。
(2)应用个案分析法,通过对课题研究对象的个案分析,正确
认识研究对象发展的特点及其所处的水平。
(3)应用经验总结法,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分析研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与研究报告等。
4、研究对象:全体学生
四、课题实施原则
1、创设教学情境要从教学目标出发,真正为教学服务,以实现“三维目标”为基本价值标准。
2、教学情境的创设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感悟知识的环境,帮助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判断、思考、建构知识。
3、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紧贴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与学生经验相符。
4、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吸引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激发动机。
五、研究措施与步骤
1、步骤:
(1)准备阶段(2012.5--2012.6):确定好研究人员,总结已有经验,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学习相关的立项调查研究、论证研究资料,提出具体的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12.6—2012.12):实施课题有关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开展音乐教学;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以及在不同学科、不同年级方面的个体差异,进行理性的分析,从而设计符合情境教学的指导策略。
(3)总结阶段(2013.4—2013.5):收集、整理有关材料,结合
理论综合分析,形成初步的理论成果。
2、措施:
(1)创设情境内容
a、重组教材。
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中有一些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不易理解。
这就需要在教学中调整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教学秩序,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把陌生的内容熟悉化,把陈旧的内容时代化,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景中,主动探究、发现、体验、学会、掌握、运用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b、学科融合。
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课程资源,通过课程内容及方法拓宽情境内容,有利于学生感受鉴赏音乐,以及提高演唱演奏能力丰富相关文化的内容。
语言加以详尽描述,启发诱导学生对于生活的感受。
二是以生活实物再现音乐形象。
学生学习过程中,在实物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不仅能迅速地感知,而且易于接受和理解。
三是借生活游戏走近音乐形象。
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产生丰富的想象进行音乐学习,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c、让情境贴近现实。
一是用生活语言描述音乐形象。
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诱导学生对于音乐所表现的生活形象的感受。
(2) 创设情境空间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拓展学生生活空间的基本要求,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本身对学生课堂精神生活具有发展性意义。
以生活式交往进行师生、生生互动交流,这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协调沟通、相互作用的过程。
又是实施真诚对话,在交往中理解,并且共同摄取双方的经验和智慧。
(3) 在情境中表现音乐
新课标提出逐步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a、在亲历生活过程中感知音乐。
生活化情境伴随着学生的生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亲身经历,得到积极的启发和暗示,在此过程中发展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b、在模拟生活角色中体验音乐情感。
模拟生活角色就是指角色体验。
是通过选择一个角色(人或物)作为学生体验的对象,并感受其在生活中的情感。
在学习中进行角色模拟,目的是让学生重归真实的生活世界,以自由的思想体验生活,回归人性的本质。
c、在生活情境感染中表达音乐思想。
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真实可感的场条件等,让学生在实境体验中感悟知识,体验生活。
还可在每堂课之末安排学生说一说(我听了什么?我唱了什么?我想表达什么?)的环节。
d、在生活实际锻炼中展现音乐。
动员学生参加社区的纳凉晚会和社会中的一些音乐性质的比赛,都能使学生的音乐实践得到充分的锻炼,使学生所学的音乐体现出生活的魅力。
六、课题预计成果形式
科研论文、研究报告、教学案例和课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