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整理第十五章所得税.docx

合集下载

中级会计实务第15章所得税

中级会计实务第15章所得税
【答案】B
其他负债 如企业应交的罚款和滞纳金等,在尚未支付之前按照会计规定确认为费用,同时作为负债反映。税法规定,罚款和滞纳金不得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为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0之间的差额,即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
【例20-13】
特殊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 除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以外,对于某些特殊交易中产生的资产、负债,其计税基础的确定应遵从税法规定,如企业合并过程中取得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 由于会计与税收法规对企业合并的划分标准不同,处理原则不同,某些情况下,会造成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有关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
(三)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1.某些交易或事项发生以后,因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而未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负债,但按税法规定能够确定其计税基础的,其账面价值0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也构成暂时性差异。 如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广告费、业务宣传费 会计: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税收:开始生产经营后5年分期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例20-14】 2.按税法规定以后年度可弥补的亏损 【例20-15】
第十五章 所得税
第一章
掌握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
01
01
02
03
04
05
掌握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
掌握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
掌握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掌握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等。
02
03
04
05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所得税会计概述
所得税会计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预习:当期所得税与递延所得税

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预习:当期所得税与递延所得税

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预习:当期所得税与递延所得税
中级会计师考试科目《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五章所得税
知识点九:当期所得税与递延所得税
一、当期所得税(当期应交纳的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应交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税收法规的要求进行调整得到的。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二、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对于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应确认为暂时性差异,分录通常为: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注意:此时,当期所得税费用减少,故这种情况又称为递延所得税收益;
或作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注意:此时,当期所得税费用增加,故这种情况又称为递延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当期发生额,但不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及企业合并(商誉)的所得税影响。

用公式表示即为:
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
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注意:如果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应计入所有者权益,则其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中级会计实务第15章所得税--资料

中级会计实务第15章所得税--资料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小于取得时成本 【答案】ABD
【解析】“选项C”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三)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1.某些交易或事项发生以后,因不符合资产、负 债的确认条件而未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 负债,但按税法规定能够确定其计税基础的,其 账面价值0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也构成暂时性 差异。
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以外,企业对于 所有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相关的 递延所得税负债。除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的交易或事项以及企业合并外,在确认递 延所得税负债的同时,应增加利润表中的 所得税费用。
【例题3】某企业于2006年12月31日购入某 项机器设备,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税法规定允许采用加速折旧,其取得成本 为1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 计税时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列折旧。不考 虑中期报告的影响。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 税率为33%。
第十五章 所得税
主要内容
(1)掌握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 (2)掌握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 (3)掌握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
差异的确定; (4)掌握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的确认; (5)掌握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等。
第一节 所得税会计概述
所得税会计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 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 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 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 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 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 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四、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 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资产暂时性差异=资产账面价值-资产计税基础 负债暂时性差异=负债账面价值-负债计税基础

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五章所得税

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五章所得税

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五章所得税在中级会计实务中,第十五章所得税可是个相当重要的章节。

对于很多学习者来说,这部分内容可能会有些头疼,但只要我们理清思路,掌握好关键要点,也能轻松应对。

首先,我们得明白所得税的基本概念。

简单来说,所得税就是企业按照国家税法规定,根据其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的一种税款。

那什么是应纳税所得额呢?这可不是企业会计利润那么简单。

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税法规定进行调整后得出的。

比如说,有些费用在会计上可以列支,但税法不允许扣除;或者有些收入在会计上还没确认,但税法要求交税。

这就产生了会计和税法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以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呢,就是那些未来期间不会转回的差异,比如企业的罚款支出,在会计上计入营业外支出,但税法上不允许扣除,这就是永久性差异。

而暂时性差异就不一样了,它在未来期间是可以转回的。

比如说,企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会计上减少了资产的账面价值,但税法在当期不承认,这就形成了暂时性差异。

接下来,我们重点讲讲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通俗理解就是企业预先多交了税,以后可以少交;递延所得税负债则相反,是企业预先少交了税,以后得补上。

比如说,企业有一项资产,账面价值是 100 万元,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是 120 万元,这就形成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0 万元。

因为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未来期间可以少交税,所以就形成了递延所得税资产 20 万元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税率。

再比如,企业有一项负债,账面价值是 100 万元,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是 80 万元,形成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20 万元。

因为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未来期间要多交税,所以就形成了递延所得税负债 20 万元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税率。

在计算所得税费用时,可不能简单地用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税率。

我们得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就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来的当期应交的所得税。

中级会计实务 (15)所得税

中级会计实务 (15)所得税

第十五章所得税知识点所得税会计概述【例】支付管理部门水、电费5 000元借:管理费用 5 000贷:银行存款 5 000核心公式非暂时性差异常见的非暂时性差异纳税调增超标的业务招待费,罚没支出,超标的非公益性捐赠支出等纳税调减国债利息收入,研发费用的加扣税额等应交所得税练习甲公司2018年全年利润总额(即税前会计利润)为1 008万元,其中包括本年收到的国债利息收入2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

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企业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免交所得税,即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将其扣除。

另外,甲公司当年营业外支出中有12万元为税收滞纳罚金。

假定甲公司全年无其他纳税调整因素。

甲公司当期所得税的计算如下:应纳税所得额=1 008-20+12=1 000(万元)当期应交所得税额=1 000×25%=250(万元)借:所得税费用25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50暂时性差异所得税核算程序知识点:计税基础一、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扣除的金额资产项目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实际成本-累计折旧(会计)-减值准备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累计折旧(税法)产生差异的原因: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的不同以及减值准备的计提等甲公司于2×16年1月1日开始计提折旧的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3 000 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

税法规定类似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的折旧可予税前扣除,该企业在计税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

2×17年12月31日,企业估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2 200 000元。

分析:2×17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3 000 000-300 000×2-200 000=2 200 000(元)计税基础=3 000 000-3 000 000×20%-2 400 000×20%=1 920 000(元)该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2 200 000元与其计税基础1 920 000元之间的280 000元差额,代表资产项目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无形资产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符合税法“三新”标准)账面价值=实际成本-累计摊销(会计)-减值准备计税基础=实际成本×175%-累计摊销(税法)一般情况下初始确认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成本与其计税基础应当是相同的。

中级会计实务15至20章总结资料

中级会计实务15至20章总结资料

一、所得税会计解决的问题及其思路1.解决的问题:所得税会计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应交所得税基础上如何确定所得税费用。

2.解决的思路:(1)最简单的方法——应付税款法,即将当期应交所得税作为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缺点:这是收付实现制的思路,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的要求。

为了实现会计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确定所得税费用。

(2)新准则规定的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二、所得税核算的基本程序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核算有三个步骤:1.计算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2.计算暂时性差异的影响额,分别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期末余额①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适用所得税税率②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期末余额×适用所得税税率③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期末余额减期初余额得到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本期的发生额。

(3)计算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三、资产计税基础及其确定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如果有关的经济利益不纳税,则资产的计税基础即为其账面价值。

即:● 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未来期间计税时可税前扣除的金额通常情况下,资产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因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可能造成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 某一资产负债表日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 如果有关的经济利益不纳税,则资产的计税基础即为其账面价值。

【总结】1.当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时,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当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企业应当按照适用的税收法规规定计算确定资产的计税基础。

中级会计考试辅导 中级会计实务 第十五章 所得税

中级会计考试辅导 中级会计实务 第十五章 所得税

第十五章所得税一、单项选择题1.甲公司2018年因债务担保于当期确认了100万元的预计负债。

税法规定,有关债务担保的支出不得税前列支。

下列关于甲公司该事项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0B.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万元C.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0万元D.不调整应纳税所得额『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选项A、B、C,预计负债账面价值=100(万元),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00-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0=100(万元),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等,所以,本期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0(即永久性差异)。

选项D,产生的是永久性差异,即只需要调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即可。

2.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为2 000万元,账面价值为2 2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50万元。

2018年12月31日,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 300万元。

2018年税前会计利润为1 000万元。

2018年甲公司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是()万元。

A.-25B.25C.75D.-7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2018年年末账面价值=2 300万元,计税基础= 2 000万元,累计应纳税暂时性差异=300万元;2018年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300×25%=75(万元);2018年“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75-50=25(万元),故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为25万元。

快速计算:本年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 300-2 200=100(万元),2018年“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100×25%=25(万元),故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为25万元。

3.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其2018年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160万元,相关资产至年末尚未开始计提折旧,税法规定此补助应于收到时确认为当期收益。

甲公司2018年利润总额为1 000万元,假定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年初余额均为零,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五章所得税试题

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五章所得税试题

资料二:2016年12月31日,该专利技术出现减值迹象,经减值测试,该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42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3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摊销。

资料三:甲公司2016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根据税法规定,2016年甲公司该专利技术的摊销额能在税前扣除的金额为160万元,当年对该专利技术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

除该事项外,甲公司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本题不考虑除企业所得税以外的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1)编制甲公司2015年1月1日取得专利技术的相关会计分录。

(2)计算2015年专利技术的摊销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计算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对专利技术应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4)计算2016年甲公司应交企业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所得税费用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5)计算甲公司2017年度该专利技术应摊销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018年)【答案】(1)甲公司2015年1月1日取得专利技术借:无形资产800贷:银行存款 800(2)2015年专利技术的摊销额=800÷5=160(万元)。

借:制造费用(生产成本)160贷:累计摊销160(3)甲公司2016年12月31日对专利技术应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800-160×2)-420=6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60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60(4)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所得税税率=(1000+60)×25%=265(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60×25%=15(万元)。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265-15=250(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15所得税费用25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65(5)甲公司2017年度该专利技术应摊销的金额=420÷3=140(万元)。

2018年中级会计实务 知识点整理 第十五章所得税

2018年中级会计实务 知识点整理 第十五章所得税

第十五章所得税
计税基础
1.资产的计税基础:即某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税前抵扣的金额
PS: 特殊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资产、负债,计税基础遵从税法规定
如企业合并过程中取得的
→被合并方应视为按公允价值转让、处置全部资产,计算资产转让所得,缴纳所得税→合并方可按经评估确认的价值确定计税基础
若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影响利润总额→递延所得税计入所得税费用
若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影响其他综合收益→递延所得税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若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是由于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免税合并)形成→递延所得税计入商誉若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是由于会政变更、前期差错更正→递延所得税计入留存收益。

中级会计师考试《中级会计实务》预习:所得税费用

中级会计师考试《中级会计实务》预习:所得税费用

中级会计师考试《中级会计实务》预习:所得税费用中级会计师考试科目《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五章所得税知识点十:所得税费用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两个部分组成: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计算题】丁公司20×8年度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为12 000 000元,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存在期初余额。

该公司20×8年发生的有关交易和事项中,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存在差别的有:(1)20×7年12月31日取得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为6 000 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会计处理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收处理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假定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预计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

(2)向关联企业捐赠现金2 000 000元。

(3)当年度发生研究开发支出5 000 000元,较上年度增长20%.其中3 000 000元予以资本化;截至20×8年12月31日,该研发资产仍在开发过程中。

税法规定,企业费用化的研究开发支出按150%税前扣除,资本化的研究开发支出按资本金额的150%确定应予摊销的金额。

(4)应付违反环保法规定罚款1 000 000元。

(5)期末对持有的存货计提了300 000元的存货跌价准备,该批存货的入账成本为8 300 000元。

【正确答案】(1)20×8年度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12 000 000+600 000+2 000 000-1 000 000+1 000 000+300 000=14 900 000(元)应交所得税=14 900 000×25%=3 725 000(元)(2)20×8年度递延所得税该公司20×8年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金额及其计税基础如表2所示:表2 单位:元递延所得税收益=900 000×25%=225 000(元)(3)利润表中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3 725 000-225 000=3 500 000(元)借:所得税费用 3 500 000递延所得税资产 225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 725 000。

中级会计实务常见疑难问题第十五章所得税

中级会计实务常见疑难问题第十五章所得税

中级会计实务常见疑难问题第十五章所得税1.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税率变动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怎样理解?企业应该于每期期末计算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余额,递延所得税期末余额由两个因素决定:暂时性差异和所得税税率。

企业必须按照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适用的税率确认当期期末递延所得税应有余额。

在解题过程中,应关注题目所给的所得税税率的条件。

如果企业能够预计暂时性差异未来转回期间适用的税率会发生变动,则应该按照新税率(而不是当期适用的税率)来确定当期期末递延所得税应有余额,但要注意当期的应交所得税还是按照原税率来计算。

这里还应关注暂时性差异将会在何时转回,如果企业当期期末存在的暂时性差异预计将在税率变动后转回,计算期末递延所得税余额时,应该采用新税率;如果企业当期期末存在的暂时性差异预计将在税率变动前转回,则计算期末递延所得税余额时,则仍应该采用原税率。

2.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的情况下,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的组成部分是什么?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的情况下,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两个部分组成: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为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具体确定是在税前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税收法规的要求进行调整,计算出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确定。

用公式表示如下:当期所得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递延所得税是指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综合影响结果。

即按照准则规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期末应有的金额相对于原已确认金额之间的差额,也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当期发生额,但不包括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所确认的所得税的影响。

用公式表示如下:递延所得税=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如果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也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会计职称-中级实务-第十五章 所得税(29页)

会计职称-中级实务-第十五章 所得税(29页)

第十五章所得税考情分析本章历年考试在10分左右,在各个题型中都可以考查,尤其是计算题和综合题,属于非常重要的内容。

所得税可以与各个章节进行渗透融合,尤其是当其与政策变更、差错更正、日后调整事项,以及合并财务报表结合时,综合性非常强,难度较高。

在学习本章时,要重点关注常见的所得税事项,把握其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的计算套路和规则,为以后章节的学习打好基础。

目录01 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02 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03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第一节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考点】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一)所得税会计概述【提示】(1)“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理解:未来才可以抵扣的暂时性差异,当期不能抵扣,纳税调增;由于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入,所以确认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

(2)“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理解:未来才需要纳税的暂时性差异,当期不需纳税,纳税调减;由于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所以确认一项递延所得税负债。

(二)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在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1.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成本-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税基础=成本-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累计折旧【提示】会计上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税法是不承认的,只有实际发生减值损失时,税法才予以承认。

【例15-1】甲公司于2×16年1月1日开始计提折旧的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3000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

税法规定类似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的折旧可予税前扣除,该企业在计税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

2×17年12月31日,企业估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2200000元。

分析:2×17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3000000-300000×2-200000=2200000(元)计税基础=3000000-3000000×20%-2400000×20%=1920000(元)该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2200000元与其计税基础1920000元之间的280000元差额,代表着将于未来期间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产生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增加,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会计职称-中级实务教材精讲-第十五章 所得税(14页)

会计职称-中级实务教材精讲-第十五章 所得税(14页)

第十五章所得税内容框架一、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二、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三、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考情分析本章非常重要,主客观题型均可出现。

在考试中,侧重考核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的计算等。

本章既可以单独命题,又可以与其他章节内容结合,尤其是,可与会计政策变更、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以及合并财务报表等内容结合。

第一节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例题·单选题】20×3年甲公司实现利润总额210万元,包括:20×3年收到的国债利息收入10万元,因违反环保法规被环保部门处以罚款20万元。

甲公司20×3年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20万元,年末余额为25万元,上述递延所得税负债均产生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3年的所得税费用是()万元。

A.52.5B.55C.57.5D.6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甲公司20×3年的所得税费用=(210-10+20-5/25%)×25%+(25-20)=55(万元)★永久性差异:(1)国债利息收入;(2)超过税前扣除标准的业务招待费[允许税前扣除60%,最高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的5‰];(3)超过扣除标准的职工福利费(工资总额的14%)、工会经费(工资总额的2%);(4)费用化的研发支出加计75%扣除;(5)超过税前扣除标准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6)罚款支出;(7)非广告性赞助;(8)向非金融企业借款超过同期同类银行贷款利率的借款利息不予扣除。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能够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有()。

A.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资产B.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负债C.超过税法扣除标准的业务宣传费D.按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选项CD,仅能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会计职称-中级实务-第十五章 所得税(31页)

会计职称-中级实务-第十五章 所得税(31页)

二、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
(一)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
●资产的账面价值:会计认可的资产价值,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在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
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公式:
资产的计税基础=取得成本-以前期间按税法规定已税前扣除金额
即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
●负债的账面价值:通常为负债的账户余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
额。

公式:
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按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三、暂时性差异
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站在未来看问题)。

会计职称-中级实务-第15章 所得税(31页)

会计职称-中级实务-第15章 所得税(31页)

(二)所得税会计的特点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三)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手写板】二、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本质上就是税法口径的资产价值标准。

通常情况下,资产在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过程中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可能造成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一)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原值-累计折旧(会计口径计算)-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税基础=原值-累计折旧(税法口径计算)【提示】一般而言,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在税法上是认可的,因此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标准一般不存在差异。

二者的差异通常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1.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等不同产生的差异;2.因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

【随堂例题】某企业固定资产税法规定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而会计核算则按5年计提折旧,且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因此会产生暂时性差异(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随堂例题】某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预计净残值与税法规定一致,2018年年末企业对其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减值准备20万元,因此会产生暂时性差异(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随堂例题】甲公司于2×17年1月1日开始计提折旧的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3 000 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

税法规定类似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的折旧可予税前扣除,该企业在计税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

最新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整理-第十五章所得税

最新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整理-第十五章所得税

第十五章所得税
计税基础
1.资产的计税基础:即某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税前抵扣的金额
PS: 特殊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资产、负债,计税基础遵从税法规定
如企业合并过程中取得的
→被合并方应视为按公允价值转让、处置全部资产,计算资产转让所得,缴纳所得税→合并方可按经评估确认的价值确定计税基础
递延所得税
若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影响利润总额→递延所得税计入所得税费用
若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影响其他综合收益→递延所得税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若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是由于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免税合并)形成→递延所得税计入商誉若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是由于会政变更、前期差错更正→递延所得税计入留存收益。

会计职称-中级实务基础精讲-第十五章 所得税(6页)

会计职称-中级实务基础精讲-第十五章 所得税(6页)

第十五章所得税【考试大纲要求】1、掌握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2、掌握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3、掌握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4、掌握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5、熟悉所得税会计处理程序【本章分值】2018年卷一 16.5分(单选+综合)2018年卷二 3.5分(单选+多选)第一节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例15-16】p253【解析】2×16年,会计利润=1 200万元本期应交所得税=本期应纳税所得额×当期税率本期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差异差异分析: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1 200+差异290=1 490万元应交所得税=1 490×25%=372.5万元......需要实际交纳的金额=现金流出故,应交税金≠所得税费用会计先于税法计入支出的,本期纳税时不能抵减,这部分差异对应的应交税金属于“预付的税款”,计作“递延所得税资产”。

本期的所得税费用=应交税金372.5-(60+30)×25%=372.5-22.5=350(万元)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 350递延所得税资产 22.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72.5步骤:第一步:依照税法计算应交所得税第二步:分析差异,确定本期预付或推迟交纳的税款。

即,递延所得税——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第三步:按照权责发生制,将应交税金调整为“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一、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1、定义2、应用(1)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实际成本-累计折旧(会计)-减值准备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累计折旧(税法)【例15-1、2】p238(2)无形资产①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符合加计扣除标准)账面价值=实际成本-累计摊销(会计)-减值准备计税基础=实际成本×150%-累计摊销(税法)【例15-3】p239②其他来源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实际成本-累计摊销(会计)-减值准备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累计摊销(税法)【例15-4】p239(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①交易性金融资产;②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期末公允价值。

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考点:所得税费用

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考点:所得税费用

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考点:所得税费用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处于提高阶段,无忧考网希望考生全面掌握考点,特整理发布“2018年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考点:所得税费用”希望大家认真学习第十五章所得税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所得税费用1.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2.会计处理步骤第一步:计算应交所得税(当期所得税)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当期所得税税率=(会计利润+纳税调增—纳税调减—税法允许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当期所得税税率=(会计利润±利润表永久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当期所得税税率【解读】(1)纳税调整增加额①.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时不作为收益计入财务报表,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作为收益需要交纳所得税。

②.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时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财务报表,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允许扣减。

(2)纳税调整减少额①.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时作为收益计入财务报表,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确认为收益。

②.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时不确认为费用或损失,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减。

【提示】暂时性差异对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不考虑永久性差异)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本期发生的影响损益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本期转回的影响损益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本期发生的影响损益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本期转回的影响损益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若暂时性差异不影响损益,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正常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则不需要纳税调整。

第二步,计算递延所得税1.暂时性差异=(资产类)账面价值-计税基础=(负债类)(账面价值-计税基础)×(-1)正差=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负差=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2.计算递延所得税【解读】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暂时性差异,代表的是累计差异,因此要和期初的暂时性差异相比较,差额(发生额)才是本期应确认的金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所得税所得税会计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 VS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对于暂时性差异,未来期间由税前会计利润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纳税调减→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条件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纳税调增→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符合条件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一般应于每一资产负债表日进行所得税的核算:( 1)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一般程序( 2)分别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 3)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增-纳税调减,乘以税率得出当期应交所得税( 4)确定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计税基础1.资产的计税基础:即某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税前抵扣的金额通常资产在取得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过程中因会计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造成差异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折旧税法:按直线法计提折旧,规定了每类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其他资产若会计折旧年限<税法最低折旧年限→ 会计折旧费用高于税法折旧费用的折旧产生的差异部分调增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税法规定实行加速折旧的,按加速折旧计算的折旧额可全额在税前扣除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减值准备在转化为实质性损失之前,不允许税前扣除→纳税调增除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外,其他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间一般不存在差异会计:研究支出费用化,开发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本化税法:费用化的研发支出按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资本化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内部研发形成若会计摊销方法、年限、净残值均符合税法规定:→每期纳税调减金额=(费用化的研发支出+形成无形资产后的摊销额)×50%→形成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50% 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使用寿命有限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摊销摊销及减值准备账面价值=实际成本-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使用寿命不确定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摊销税法上不认可公允价值波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在实际处置时,处置取得的价款扣除其历史成本后的差额计入处置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账面价值=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计税基础=取得时的成本账面价值=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税基础=取得时的成本账面价值=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计税基础=历史成本账面价值=期末摊余成本= 期初摊余 +实际 - 名义 - 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国债)计税基础=账面价值+减值准备2.负债的计税基础:即负债的账面价值-未来期间按税法规定可税前扣除的金额通常负债的确认和偿还不会影响未来期间的损益,可税前扣除的金额为0,计税基础即为账面价值预计负债按或有事项准则规定,应将预计提供售后服务发生的支出在销售当期确认为费用,同时确认预计负债如税法规定,有关的支出应于实际发生时税前扣除→则计税基础为0,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预收账款若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则可在未来期间抵扣,计税基础为=账面价值 - 可抵扣金额 =0若未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则未来期间不可抵扣,计税基础=账面价值- 可抵扣金额 =账面价值税法规定了扣除标准的,按会计准则确认费用的金额超过标准的部分需纳税调增若超标部分以后也不允许抵扣的→应付职工薪酬计税基础=账面价值,纳税调增应付职工薪酬若超标部分以后允许抵扣的→纳税调增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超过 14%部分福利费,超过 2%部分工会经费,超过 2.5%部分职工教育经费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形成的应付职工薪酬,在未来实际支付时可税前扣除,计税基础为0递延收益确认为递延收益的政府补助,若按税法规定为免税收入→不构成应纳税所得额,不产生递延所得税若按税法规定计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税基础为0,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其他负债行政性罚款和滞纳金不得税前扣除→计税基础=账面价值PS: 特殊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资产、负债,计税基础遵从税法规定如企业合并过程中取得的→被合并方应视为按公允价值转让、处置全部资产,计算资产转让所得,缴纳所得税→合并方可按经评估确认的价值确定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 :基本界定分类特殊项目产生的递延所得税1.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原则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特殊情况指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有些不符合资产负债确认条件未在财报中列示的,如按税法可确定其计税基础,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指在确定未来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1)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2)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指在确定未来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2)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1)未作为资产、负债确认的项目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15%予以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年度扣除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 2.5%予以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年度扣除( 2)未弥补亏损及税款抵减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因为具有同样作用,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符合条件的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除外)(2)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增加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及企业合并除外)(1)商誉的初始确认:→在免税合并的情况下,计税基础为0,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责→在应税合并的情况下,计税基础=账面价值,不产生暂时性差异商誉的后续计量:→因减值使其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除企业合并外的其他事项,如果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又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其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3)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投资等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一般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除外:→投资企业能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对于采用权益法的长投,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应考虑持有意图→准备长期持有的,不确认相关所得税影响→拟近期出售的,暂时性差异将在可预见的未来转回,确认相关所得税影响以相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的所得税税率计量(在我国即以现行适用税率)计量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不要求折现2.递延所得税资产( 1)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未确认的在附注中披露)确认原则(2)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减少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及企业合并除外)除企业合并外的其他事项,如果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又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其产生的可抵扣暂时不确认递延所得税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原因:无对应科目,不得调整资产负债入账价值不然违背历史成本计资产的特殊情况计量量属性)(1)适用税率的确定应估计相关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时间,以转回期间适用的税率为基础计算无论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如何,递延所得税资产均不予折现某一会计期间适用税率变化的→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按新税率重新计量因为在计量递延所得税时,应采用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Eg.20X7 年适用税率15%,预计从20X8 年开始适用25%且未来期间保持不变则计算 20X7 年应交所得税时仍使用15%,计算 20X7 年递延所得税时使用25%( 2)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B/S 日,应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若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以后可恢复)3.特定交易中涉及递延所得税的确认(1)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所得税及递延所得税→计入所有者权益→可供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对会政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或对前期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调整期初留存收益(2)与企业合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购买方取得被购买方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购买日不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的,不予确认→购买日后 12 个月内,取得新信息表明相关情况在购买日已存在,预期在购买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带来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减少商誉;商誉不足冲减的,差额部分确认为所得税费用→除上述情况外的,符合条件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计入所得税费用,不得调整商誉若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影响利润总额→递延所得税计入所得税费用若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影响其他综合收益→递延所得税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若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是由于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免税合并)形成→递延所得税计入商誉若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是由于会政变更、前期差错更正→递延所得税计入留存收益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增-纳税调减-不征税或免税项目当期所得税考虑暂时性差异对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本期发生的影响损益的可抵扣-本期转回的影响损益的可抵扣-本期发生的影响损益的应纳税+本期转回的影响损益的应纳税若暂时性差异不影响损益,则不需纳税调整当期递延所得税费用(收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递延所得税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不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及企业合并的所得税影响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当期递延所得税费用(收益)所得税费用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所得税费用=不考虑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 -应交所得税应交税费 -应交所得税( B/S),若余额为借方→其他流动资产(B/S)所得税费用应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同时在附注中披露与所得税有关的信息列报递延所得税资产→非流动资产(B/S)递延所得税负债→非流动负债(B/S)个别报表中→当期所得税资产与负债or 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可抵消后以净额列示合并报表中→一方与另一方的不可抵消,除非有以净额结算的法定权利和意图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分录贷:应交税费 -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