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古代诗歌五首
古代诗歌五首赏析
课内古诗赏析(一)登幽州台歌⑪陈子昂前不见古人⑫,后不见来者⑬。
念天地之悠悠⑭,独怆然而涕下⑮。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
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
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
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
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
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词句注释⑪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
⑫前:名词作状语,向前。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⑬后:名词作状语,向后。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⑭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⑮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
涕:古时指眼泪。
诗歌节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请自己翻译在下面)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当堂背诵,默写。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最著名的唐诗5首
最著名的唐诗5首唐诗历来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相传唐朝是中国诗歌黄金时代。
唐代的文化交流使唐诗融合了多种文化因素,它时代的背景和诗人的感觉和思想正是唐诗的基本元素。
以下是五首最著名的唐诗,它们的普遍认知度和影响力在中国文化中都是不可替代的。
一、《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李白最著名的诗歌之一,这首诗通过一个深夜思乡的人的视角,描写出山川河流的怀旧情感。
全诗无多余的修辞手法,但它依靠简朴表述的方法表现出作者的思绪及对远方故土的向往。
《静夜思》对诗人的叙述方式和表现手法具有极高的创新性,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杰作。
二、《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代表作,尤以其末两句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所表达的柔弱心情著名。
这首诗使用了大量形象性的比喻,描绘出诗人的起伏和心情的变化。
虽然《登高》描绘了作者生活中困难的一面,但在其中体现出的精神和豁达给人以鼓舞和启示。
三、《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影响了无数诗人和艺术家。
全诗尽管是一张宏大壮丽全景图,但其繁而简合颇显古典之美,近现代文化 left,敢写出自己感受的表述方式给中国古典文化注入了新鲜和活力。
这首诗描绘出瀑布从三千尺落入山谷的景象,结合了中国的地理和传说元素,堪称杰出。
四、《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是晋人孟浩然早期的小诗之一,它描写出春天洋溢着生机的景象。
全诗简洁而意境深刻,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景象感受。
它让读者在简洁的语言中感受到生命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首诗表达了中国古代对春天特殊感受的独特文化理解,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珍宝之一。
古代诗歌五首课文翻译
古代诗歌五首课文翻译一、《观沧海》(东临碣石)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幺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二、《次北固山下》译文: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
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
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
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
我多幺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论语》十则译文: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望岳、游山西村、己亥杂村
诗人的形象是什么?
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的形 象。
诗歌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怀? 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 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 盼,也表达了人生的孤独感 。
《望岳》
杜甫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怀抱“致君尧舜上,在使风俗淳”的理想,但仕途坎 坷,身经离乱,看到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就用诗 歌抒写情怀,反映时事,其作品思想深刻,境界广阔, 有强烈正义感和鲜明倾向性,风格沉郁顿挫,形式多样。 由于他的诗真实的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诗 史”;又由于他能忧国忧民,被誉为“诗圣”。代表作 品:《前出塞》 《咏怀五百字》《北征》《兵车行》 “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 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
•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含义: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在最高层。
•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转入议论 ,其实也有写景的形式,“不畏”二字,道出了 “身在最高层”的独特感受,观景难免遇到浮云 蔽日,施政也有小人当道的忧虑,但是诗人却加上 “不畏”二字,反映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登飞来峰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 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北宋政 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嘉祐 三年(1058)上书,提出改革政治的主 张。他积极推行新法,抑制官僚地主和 豪商的特权,但遭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对。 晚年退居江宁(今南京),封荆国公, 世称荆公。他的散文雄健峭拔,为“唐 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 集》。
“落红”的形象,就成了 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诗词曲五首原文及翻译
诗词曲五首原文及翻译诗词曲五首原文及翻译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
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
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
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诗词曲五首原文及翻译!《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词句注释⑴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
用诗歌赠答。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见赠:送给(我)。
⑵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
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
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⑶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冬应召,约二十二年。
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二十三年。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置:放置。
弃置:贬谪。
⑷怀旧:怀念故友。
吟:吟唱。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
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⑸到:到达。
翻似:倒好像。
翻:副词,反而。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二十三年的感慨。
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⑹侧畔:旁边。
⑺沉舟、病树: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
⑻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⑼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
长:增长,振作。
唐诗五言律诗
唐诗五言律诗
第一首: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第二首:
送梓州李使君/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第三首: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第四首:
落花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古代经典诗歌
古代经典诗歌古代经典诗歌如下: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7、《鸟鸣涧》唐代: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8、《渡荆门送别》唐代: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过零丁洋》宋代: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凉州词二首·其一》唐代: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五言唐诗大全
五言唐诗大全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的诗。
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五言唐诗大全,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蝉(虞世南)垂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二、秋夜喜遇王处士(王绩)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三、入朝洛堤步月(上官仪)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四、于易水送人(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五、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六、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七、闺怨(沈如筠)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八、蜀道后期(张说)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九、汾上惊秋(苏頲)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十、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十一、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十二、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十三、终南望馀雪(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十四、孟城坳(王维)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
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十五、白石滩(王维)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十六、辛夷坞(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十七、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十八、栾家濑(王维)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十九、木兰柴(王维)秋山敛余晖,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二十、漆园(王维)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二一、鹿砦(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二二、柳浪(王维)分行接绮树,倒影入清漪。
不学御沟上,春风伤别离。
50首经典五言 七言古诗鉴赏
50首经典五言七言古诗鉴赏五言、七言古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其中蕴含了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50首经典的五言、七言古诗,带您领略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一、五言古诗1.《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谭家翁。
6.《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宿建德江》——王之涣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9.《赤壁》——杨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七言古诗1.《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长恨歌》——李白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3.《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4.《早望洞庭》——杜荀鹤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鹿柴》——王之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木兰花慢》——刘邦复战士冲冠一怒横,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7.《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之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遭难处,即应勇敢报恩人。
最好的五言律诗
古代五言律诗二十首惊艳之作
五言律诗是独具魅力的一种古诗类别,简称五律。
五言律诗8行40字,比五言绝句4行20字内涵更丰富,格律更严谨。
杜甫和王维是五言律诗两座高峰,他们的五律对后世影响极大。
此外,李白亦是一位五律绝顶高手,其五律作品独具风采。
以下所选的七言律诗二十首惊艳之作,均是千古流传的名篇,诗中均有千古传颂的名句,且都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是意境与情感的水乳交融之作。
(1)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古代诗词五首
古代诗词五首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诗歌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承载着古人的情感、思想和对世界的观察。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代诗词中的五首经典之作。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静夜思》,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直抒胸臆,让人回味无穷。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借酒浇愁,对世事充满疑惑的心情娓娓道来,展现出一种豁达从容的气度。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以枯荣对比的手法,表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诗中蕴含着对生命变迁的深刻思考。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北宋文学家柳宗元的《江雪》,通过冰雪覆盖的江面和寒风凄冷的
意境,描述了一种孤独与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和力量。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视角,领略了自
然景观的壮丽和无限风采,展现了人类对于探索和追求的不懈精神。
以上五首古代诗词,各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内涵深意,传承了中
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令人心驰神往,永志不忘。
愿我们能够
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国古代诗词的经典之美,让这份文化瑰宝永续流传。
诗词五首原文及译文
诗词五首原文及译文行路难(原文)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樽斟满清酒,一杯要十千钱,玉盘里摆满精美的菜肴价值万钱。
面对佳肴我放下杯子,停下筷子,不能下咽,拔出剑来,四处看看,心中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封住了河面;想要登上太行,大雪盖满了山。
闲时我像姜太公在碧溪上垂钓,忽又梦见伊尹乘船经过日月边。
行路艰难,行路艰难,岔路这么多,今后要去哪?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挂起高帆渡过茫茫的大海。
凉州词(原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译文)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咏煤炭(原文)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译文)深深的土层凿开了才能挖到煤炭,黑黑的煤炭中储存着极大的热量。
小小的`煤块能让人感受到春之暖,沉沉的黑夜也竟被那炉中煤照亮。
鼎彝这类器具,要依赖煤炭才能熔铸而成,铁石这般坚硬,但依然存有为民造福之心。
只希望百姓都能享温饱,所以我不辞辛苦出山林。
虞美人(原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一年的时光何时才是尽头?往日的事情记得很多很多。
昨夜里春风又吹到了我居住的小楼,明月下故国又浮上了我忧愤的心头。
雕绘栏杆和玉石台阶,应当还在吧,昔日宫殿已斑驳褪色,面目全非了。
要问我长歌当哭,有多少愁苦吗?就像那一江春水,东流不断,无穷无尽。
破阵子(原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五言诗句古诗100首
五言诗句古诗100首五言诗句古诗100首如下: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证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4、《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7、《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8、《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9、《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0、《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1、《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2、《绝句》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3、《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4、《山中》唐·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5、《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6、《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7、《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18、《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9、《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20、《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唐诗五首》原文及翻译
《唐诗五首》原文及翻译
以下是五首唐诗的原文及翻译:
1.《静夜思》 - 李白
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月亮照进床前明,像地上落了霜。
我抬头看着明月亮,低头思念故乡情。
2.《登鹳雀楼》 - 王之涣
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白天日落山尽头,黄河水流入大海。
想要看尽千里景,还要再登一层楼。
3.《春晓》 - 孟浩然
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翻译:春天沉睡不知晓,到处闻鸟鸣咬。
夜里吹风雨声,花儿落下来不少。
4.《梅花》 - 王安石
原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翻译:在墙角几枝梅,寒冷中独自开放。
远看不是飘雪花,因为有暗香相吸引。
5.《登高》 - 杜甫
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翻译:大风呼啸高天急,猿猴悲鸣声音亦哀。
湖泽清澈沙洲白,鸟儿在飞翔。
无边的枯叶纷纷下落,长江水滚滚来不止。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古⽼的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现代诗,⽆⼀不在彰显着中国⼈的浪漫情怀。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第20课《古代诗歌五⾸》课⽂原⽂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昂 【朝代】唐 前不见古⼈,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涕下! 望岳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曾云,决眦⼊归鸟。
会当凌绝顶,⼀览众⼭⼩。
登飞来峰 【作者】王安⽯ 【朝代】宋 飞来⼭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缘⾝在层。
游⼭西村 【作者】陆游 【朝代】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鸡豚。
⼭重⽔复疑⽆路,柳暗花明⼜⼀村。
箫⿎追随春社近,⾐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拄杖⽆时夜叩门。
⼰亥杂诗(其五) 【作者】龚⾃珍 【朝代】清 浩荡离愁⽩⽇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第20课《古代诗歌五⾸》知识点 登幽州台歌 ⼀、作者简介 陈⼦昂(661~702),字伯⽟,梓州射洪(今属四川)⼈。
唐代⽂学家。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陈⼦昂是唐诗⾰新的先驱。
他的诗思想进步⽽充实,语⾔刚健⽽质朴,风⾻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对唐代诗歌影响巨⼤。
现存诗⼀百多⾸,其中代表性的是《感遇》和《登幽州台歌》。
有《陈伯⽟⽂集》传世。
⼆、故事背景 《登幽州台歌》:696年,契丹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昂随军出征。
武攸宜为⼈轻率,少谋略。
陈⼦昂进⾔,武攸宜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等诗篇。
三、课⽂翻译 前:过去。
古⼈:古代能够礼贤下⼠的圣君。
后:未来,后世。
来者:后世重视⼈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
怆然:悲伤的样⼦。
涕:眼泪。
译⽂:往前望不到古代礼贤下⼠的圣君,往后看不到后世重视⼈才的贤明君主。
(完整版)《古代诗歌五首》
古诗五首知识点《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注释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在北京市。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造的。
前:过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后来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
涕:眼泪。
译文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译诗】向前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 向后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天地的高远广袤,我独自感伤,泪水流下!相关要点一(1).请从“古人”和“悠悠”中选择一个进行解释。
(1分)(1)古人:贤明的君主(能礼贤下士的圣君);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2).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2分)(2)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3.这是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
诗人通过书写的感慨,抒发了的思想感情。
(2分)3.(2分)登楼远眺,凭今吊古(1分)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三个词答对一个即给1分)4.“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
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3分)4(3分)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⑴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
诗中,作者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诗人①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或者渴望知遇、实现雄伟抱负的强烈愿望)的思想感情。
同时由于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希望平定叛乱、巩固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
十首最经典的五言绝句,首首都有千古名句
十首最经典的五言绝句,首首都有千古名句0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本诗是首千古传诵的名篇,平淡的语言娓娓道来,如清水芙蓉,不带半点修饰,完全是信手拈来!正是平平淡淡才是真。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
”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
李更自然,故居王上。
”这首《静夜思》就是一个榜样,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此诗极为流行,有唐人的地方就有这首诗。
(中华第一诗!绝句的代表作!)02.《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
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
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
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就象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
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大自然的诗篇,天籁之音)03.《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诗人,20岁,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壮,便已穷经典之奥。
如此有才华之人,可惜终不见用,天也不假其年。
这也是一切有才华的正直知识分子的常见结局。
他的诗虽只流传下六首,但这寥寥数首,确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的精华。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的精华之一)04.《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
古诗五言古诗
古诗五言古诗
1、《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7、《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8、《杂诗》唐·王维
双燕初命子,五桃新作花。
王昌是东舍,宋玉次西家。
小小能织绮,时时出浣纱。
亲劳使君问,南陌驻香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就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害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 因为我站在此处最高的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
思想感情: 诗人以饱满的热情为我们勾勒了一幅雄奇壮丽的泰山风光图,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和志向。
后两句赏析:①写法:对比,将群山和泰山对比,突出泰山的高大雄伟。②内容: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
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表现出高瞻远瞩的雄伟气魄联用疑问语气,勾勒出怎样的图景?
勾勒出 一幅雄奇壮丽的泰山风光图。
2.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表现出高瞻远瞩的雄伟气魄。
3.“阴阳割昏晓”一句,突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 雄伟高大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请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阴阳割昏晓。“割”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大。
荡胸生曾云,细望,以景衬情,热爱之情可见。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极望,抒发志向。 (想象)
一览众山小。 译文: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⑵“古人” “来者”指的是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独”字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采用 直抒胸臆 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苍凉悲壮。的感情基调。
2、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什么人?
“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
4、请联系生活实际具体探究这首诗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答: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无论生活或学习,都要有一个较高的立足点和较 为长远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避开种种假象的迷惑,排除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向理想之境迈进。
5.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chu e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
涕:眼泪。
译文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
泪纵横凄恻悲愁!
【译诗】
向前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向后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天地的高远广袤,我独自感伤,泪水流下!
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3•这是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的感慨,抒发了的思想感情。(2分)
3.(2分)登楼远眺,凭今吊古(1分)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三个词答对一个即给1分)
4•“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3分)
古诗五首知识点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在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是燕昭王为招纳
天下贤士而建造的。
前:过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后来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4(3分)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⑴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诗中,作者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
达了诗人①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或者渴望知遇、实现雄伟抱负的强烈愿望)的思想感情。同时由于它是在
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希望平定叛乱、巩固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的爱国情感。
7、最后一句中的“自”字,有的写作“只”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为什么? “自”用得更好,它在诗中是自然之义,用在此处使诗句的原因解释不来得绝对;而“只”则过于绝对.
登飞来峰
望岳
[ t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远望,从“色”写连绵之磅礴气势。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近望,运用拟人手法, “钟”聚集,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1、这首诗中, “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答案: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3、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第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飞来峰高耸入云,传说在飞来峰的千寻塔上可以听见天鸡鸣叫,可以目睹壮观的东方日出(2分),诗人借神 话传说侧面烘托出飞来峰的高大(1分),为下两句的议论做铺垫,使议论自然。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
5、《登幽州台歌》的抒情方式是 直抒胸臆,它的语言风格是沉郁悲壮。
7•本诗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 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句子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念天地之悠悠”写出了空间的什么特点?
相关要点
一(1).请从“古人”和“悠悠”中选择一个进行解释。(1分)
(1) 古人:贤明的君主(能礼贤下士的圣君);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2).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2分)
(2)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