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小说)(蒲松龄)知识点
2019年秋初一语文部编版第五单元《狼》(蒲松龄)知识点梳理
![2019年秋初一语文部编版第五单元《狼》(蒲松龄)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63ddc63f2b160b4e767fcff0.png)
《狼》(蒲松龄)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1.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朝山东淄川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2.出处:节选自《聊斋志异》中的《狼三则》。
第一则说的是屠户为狼所迫,把肉吊在树上,狼为食肉而被钩吊死的故事;第三则写屠户被狼困在一个席棚内,狼以爪伸入,结果为屠户割破皮肉、吹气胀死的故事;教材所选的《狼》为第二则故事。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
聊斋:书斋名;志异:记述奇异的故事。
3、《狼》体裁:短篇小说。
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蒲松龄自题诗:“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二、读准字音缀(zhuì)窘(jiǒng)苫蔽((shànbì)弛(chí)眈(dān)黠(xiá)瞑(míng)暇(xiá)隧(suì)尻(kāo)寐(mèi)少时(shǎo)积薪(xīn)奔倚(yǐ))少时(shǎo)顷刻(qǐng)变诈(zhà)三、试读出下列几个句子的停顿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其一/犬坐于前。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④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四、字词分类整理1.一词多义①之:又数刀毙之/亦毙之(代词,它,指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久之(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的)②以:投以骨(把)以刀劈狼首(用)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来,用来)③止:止有剩骨/止露尻尾(只,仅)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停止)④前: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形容词,先前的,前面的)狼不敢前(动词,上前)⑤意:意暇甚(神情)意将隧入以攻其后(想要,打算)⑥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人,名词)⑦其:恐前后受其敌(代词,指它们的)场主积薪其中(代词,指麦场)屠乃奔倚其下(代词,指柴草堆的)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代词,指屠户的)3.古今异义场主积薪其中:古义:柴草今义:工资少时:古义:一会儿今义:数量小一狼径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盖以诱敌:古义:原来是今义:覆盖;盖子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今义:一门学科止增笑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4.词类活用:①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用为动词,攻击。
初中语文狼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狼文言文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888b21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7.png)
初中语文狼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一、文学常识:体裁:是短篇小说,选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聊斋”是他的书房的名字,“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
郭沫若盛赞蒲氏的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二、特殊字词1。
通假字止有剩骨“止”通“只”2、古今异义:①股:古义为大腿,身已半入,只露尻尾;今为屁股。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几何:古义:多少,这里是能有几何的意思。
今义:数学中的一个分支。
③耳:古文言文中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只增笑耳。
今为耳朵。
3、词语活用:①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③一狼洞其中(洞,名词作动词,"打洞"的意思。
另一只狼正在那里打洞。
)④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做动词,攻击,胁迫的意思)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作动词:从柴草堆中打洞。
)4、特殊句式投以骨:应为“以骨投之”,意思是“把骨头扔给狼”。
5、虚词:①之:(1)助词,无实在意义,用在表示时间的词后面,起凑足音节。
久之。
(2)代词,它。
例:又数刀毙之(代狼)(3)助词,的。
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4)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
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其:(1)恐前后受其敌:代狼。
(2)场主积薪其中:代指麦场。
(3)屠乃奔倚其下:代指积薪。
(4)一狼洞其中:代指积薪。
(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代指屠夫。
(6)屠自后断其股:代狼。
③以:(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2)以刀劈狼首:介词,表示工具,用。
④于:介词,在。
例:其一犬坐于前。
⑤而:连词,表转折,但,可是。
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6、一词多义:(1)意: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企图。
意暇甚:神情。
(2)敌:恐前后受其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
盖以诱敌:敌方。
(3)前:狼不敢前:向前前后受其敌:前面。
三、全文翻译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
蒲松龄《狼》知识点汇总(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蒲松龄《狼》知识点汇总(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https://img.taocdn.com/s3/m/f43c5c2d312b3169a551a459.png)
《狼》(蒲松龄)知识点【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只)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重点字解释】zhuì)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惧:恐惧。
投以骨:把骨头丢给狼。
从:跟随。
人教版文言文狼知识点
![人教版文言文狼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53b383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4.png)
人教版文言文狼知识点文言文《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被选入人教版语文教材。
这篇文章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屠夫与两只狼斗智斗勇的故事,富有深刻的寓意和教育意义。
以下是关于这篇文言文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 年 6 月 5 日-1715 年 2 月 25 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
济南府淄川(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
2、作品简介《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 491 篇。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二、字词解释1、止:仅,只。
2、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3、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
以,把。
4、从:跟从。
5、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并,一起。
驱,追赶。
如故,跟原来一样。
6、窘:处境困迫,为难。
7、恐:恐怕,担心。
8、顾:看,视。
9、积薪:堆积柴草。
10、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
苫蔽,覆盖、遮蔽。
11、弛:解除,卸下。
12、眈眈相向:瞪眼朝着屠户。
眈眈,凶狠注视的样子。
13、少时:一会儿。
14、径去:径直离开。
径,径直。
15、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6、久之:时间长了。
17、瞑:闭上眼睛。
18、意暇甚:神情很悠闲。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从容、悠闲。
19、暴:突然。
20、以刀劈狼首:用刀砍狼的头。
21、又数刀毙之:又连砍几刀杀死了它。
毙,杀死。
22、洞其中:在柴草堆中打洞。
洞,名词作动词,挖洞。
2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图想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隧,名词作状语,从通道。
24、止露尻尾: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尻,屁股。
25、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
股,大腿。
26、乃悟前狼假寐: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
乃,才。
假寐,假装睡觉。
《狼》知识点梳理
![《狼》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e60ec20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d.png)
《狼》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清代文学家。
郭沫若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共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鬼怪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他称他是“孤愤之作”,聊斋是他的书房名字,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他被称为是“我国古代的短篇小说之王”。
二、问题探究1、屠户的形象——机智、勇敢、细心、果断2、狼的形象——凶恶,贪婪,狡猾,但又愚蠢3、表现狼贪得无厌的语句是: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4、表现狼狡诈阴险的句子是: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5、本文的写作思路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6、指出能够概括文章中心的语句,说说这篇故事说了什么道理?答:主旨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道理:人类富有智慧,一定能够战胜任何狡猾凶残的动物,说明对待像狼那样的恶势力不能妥协退让,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7、屠户与狼斗争的变化过程屠户由开始的怯懦畏惧,心怀侥幸,到后来的占据有利地形,与狼对峙,接着抓住时机,果断出击,最后通过细心察看,取得完胜。
8、屠户先后用了哪些办法对付狼?最终能战胜狼的原因是什么?办法:开始,屠户以“投骨喂狼”的方式试图解围。
接着,骨头没有后,屠户开始占据有利地势,使用武器与狼对峙。
最后,屠户不为狼的欺诈手段所迷惑,抓住战机,趁其不备,力毙两狼。
原因:丢掉幻想,坚定与狼战斗的决心;占据有利地势,借助武器,抓住战机,突袭敌人;细心观察,勇敢镇定;9、本文的主人公是屠户还是狼?要判断主人公是谁,必须先把握文章的主旨。
本文的主旨很清楚,即最后一段作者的议论,它是借狼自取灭亡来告诉我们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将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本文以狼的出场开启故事,以狼的自取灭亡来结束故事。
《狼》的文言文知识点
![《狼》的文言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a883ff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da.png)
《狼》的文言文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狼》的文言文知识点《狼》的文言文知识点_文言文知识归纳《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初中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狼》
![初中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狼》](https://img.taocdn.com/s3/m/0a488fb3ba1aa8114531d958.png)
《狼》知识要点归纳 一、文学常识: 体裁:是短篇小说,选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蒲 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聊斋是 他的书房的名字,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郭沫若盛赞蒲 氏的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二、特殊字词 1.通假字 止有剩骨 止通只 2、古今异义: ①股:古义为大腿,身已半入,只露尻尾;今为屁股。
凑足音节。久之。 (2)代词,它。例:又数刀毙之(代狼)(3)助 词,的。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 译。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其:(1)恐前后受其敌:代狼 (2)场主积薪其中:代指麦 场 (3)屠乃奔倚其下 :代指积薪(4)一狼洞其中:代指积薪 (5)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代指屠夫。(6)屠自后断其股:代狼
(3)前:狼不敢前:向前 前后受其敌:前面
三、全文翻译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 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 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 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一 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 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 瞪眼朝着屠户。
③以:(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2)以刀劈狼首:介词,表示工具,用。
④于:介词,在。例:其一犬坐于前。
⑤而:连词,表转折,但,可是。 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蒲松龄《狼》知识点
![蒲松龄《狼》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e7de5c169eae009581becfd.png)
一 屠 晚 归,担中 肉尽, 止仅,只有 剩 骨。
途 一个屠户很晚/傍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一些剩下的骨头。
(屠户)路中 两 狼, 缀紧跟着 行走了 甚很远远。
上(遇到)两只狼,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 惧, 投以骨以骨投(之)把骨头投给狼。
一 狼得 骨 止停止, 一 狼仍从跟从。
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屠户)又把(一块)骨头扔给狼 ,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但两只狼仍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 大窘处境困迫,为难,恐前后 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顾看,视野 有 屠户的处境很为难,恐怕前后一起遭受狼的攻击。
(屠户)看到野地里有一个打 麦场,场主 积薪堆积柴草其 中, 苫蔽覆盖、遮盖成丘。
屠乃于是,就奔 倚 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一样。
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其 下, 弛解除,卸下担 持 刀。
狼 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都 不敢 上前,眈眈相向瞪眼朝着屠户。
眈眈 注视的样子。
瞪眼 朝着 屠户。
少时一会儿 ,一狼径去径直离开。
径,径直。
,其一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坐于前蹲坐在前面。
久 之,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时间长了,目 似瞑闭上眼睛, 意暇甚神情很悠闲。
屠 暴突然 起,以刀劈狼首,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很悠闲。
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数 刀 毙杀死之。
方正 欲行,转视积薪后, 一 狼 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户正要赶路,转身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 洞名词作动词,挖洞其中,意将隧名词作状语,从通道入 以来攻其 后也。
身已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狼的身子已半入,止露尻屁股 尾。
屠自后 断 其 股大腿,亦经钻进了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
部编版七年级文言文《狼》(知识梳理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文言文《狼》(知识梳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fc6f6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6.png)
《狼》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
《狼》选自代小说家的作品。
蒲松龄,字,一字,别号,世称“”。
“”是他的书房的名字,“志”是的意思,“异”是指。
郭沫若盛赞蒲松龄的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二、字音字形缀()窘()苫蔽()弛()眈()黠()瞑()暇()隧()尻()寐()少时()积薪()奔倚())顷刻()变诈()三、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释义缀(zhuì)行甚远:。
惧:。
投以骨:。
从:。
并驱如故:。
大窘:。
恐:。
敌:。
顾:。
积薪:。
苫蔽成丘:。
乃:。
倚:。
眈眈相向:。
少时:。
径去:。
犬坐于前:。
瞑:。
意暇甚:。
暴:。
洞其中:。
隧入:。
股:。
寐:。
黠:。
顷刻:。
变诈:。
几何:。
增:。
笑:。
耳:。
(二)通假字止有剩骨。
(三)古今异义1.一狼径去去古义:今义:。
2.少时少古义:今义:。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几何古义:今义:。
4.屠自后断其股股古义:今义:。
5.弛担持刀弛古义:今义:。
(四)词类活用1.其一犬坐于前。
2.一狼洞其中。
3.恐前后受其敌。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5.狼不敢前。
6.弛担持刀。
(五)一词多义1.意: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暇甚。
醉翁之意不在酒。
2.敌: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3.前:狼不敢前。
恐前后受其敌。
4.止: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5.积薪:场主积薪其中。
转视积薪后。
(六)虚词用法1.之:复投之。
又数刀毙之。
亦毙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久之。
2.其:恐前后受其敌。
场主积薪其中。
屠乃奔倚其下。
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屠自后断其股。
3.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以刀劈狼首。
投以骨。
以刀劈狼首。
盖以诱敌。
4. 乃:屠乃奔倚其下。
乃悟前狼假寐。
四、特殊句式省略句:省略宾语:“投以骨”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充为“投之以骨”。
省略介词:“场主积薪其中”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场主积薪于其中”。
省略主语:“顾野有麦场”中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
初中文言文《狼》知识点汇总
![初中文言文《狼》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f7079a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6a.png)
初中文言文《狼》知识点汇总基础知识一、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文学家,清朝山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淄川区)人,代表作是《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有491篇,多以鬼狐故事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表露作者的思想。
二、文体知识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
志怪,就是记录怪异。
志怪小说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
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节选自《聊斋志异》中的《狼三则》。
第一则说的是屠户为狼所迫,把肉吊在树上,狼为食肉而被钩吊死的故事;第三则写屠户被狼困在一个席棚内,狼以爪伸入,结果为屠户割破皮肉、吹气胀死的故事;教材所选的《狼》为第二则故事。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
聊斋:书斋名;志异:记述奇异的故事一、读准字音缀(zhuì)窘(jiǒng)苫蔽((shànbì)弛(chí)眈(dān)黠(xiá)瞑(míng)暇(xiá)隧(suì)尻(kāo)寐(mèi)少时(shǎo)积薪(xīn)奔倚(yǐ))少时(shǎo)顷刻(qǐng)变诈(zhà)试读出下列几个句子的停顿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其一/犬坐于前。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④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三、理解文言文1.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注释】屠:屠户。
止:仅,只。
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行,走。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译文】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2.原文: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初一语文课文知识点
![《狼》初一语文课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8b5292319e8b8f67c1cb9f9.png)
《狼》初一语文课文知识点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狼》初一语文课文知识点,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狼》初一语文课文知识点一、文学常识:体裁:是短篇小说,选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聊斋”是他的书房的名字,“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
郭沫若盛赞蒲氏的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二、特殊字词1.通假字止有剩骨“止”通“只”2、古今异义:①股:古义为大腿,身已半入,只露尻尾;今为屁股。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几何:古义:多少,这里是能有几何的意思。
今义:数学中的一个分支。
③耳:古文言文中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只增笑耳。
今为耳朵。
3、词语活用:①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②一狼洞其中(洞,名词作动词,"打洞"的意思。
另一只狼正在那里打洞。
)③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做动词,攻击,胁迫的意思)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作动词:从柴草堆中打洞。
)4、特殊句式投以骨:应为“以骨投之”,意思是“把骨头扔给狼”。
5、虚词:①之:(1)助词,无实在意义,用在表示时间的词后面,起凑足音节。
久之。
(2)代词,它。
例:又数刀毙之(代狼)(3)助词,的。
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4)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
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其:(1)恐前后受其敌:代狼(2)场主积薪其中:代指麦场(3)屠乃奔倚其下:代指积薪(4)一狼洞其中:代指积薪(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代指屠夫。
(6)屠自后断其股:代狼③以:(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2)以刀劈狼首:介词,表示工具,用。
④于:介词,在。
例:其一犬坐于前。
⑤而:连词,表转折,但,可是。
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6、一词多义:(1)意: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知识点梳理+复习
![《狼》知识点梳理+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8c0884ae87101f69e3195d7.png)
《狼》知识点梳理1、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朝山东淄川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2、出处:节选自《聊斋志异》中的《狼三则》。
第一则说的是屠户为狼所迫,把肉吊在树上,狼为食肉而被钩吊死的故事;第三则写屠户被狼困在一个席棚内,狼以爪伸入,结果为屠户割破皮肉、吹气胀死的故事;教材所选的《狼》为第二则故事。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
聊斋:书斋名;志异:记述奇异的故事。
3、《狼》体裁:短篇小说。
字词分类整理缀(zhuì)窘(jiǒng)苫蔽((shànbì)弛(chí)眈(dān)黠(xiá)瞑(míng)暇(xiá)隧(suì)尻(kāo)寐(mèi)少时(shǎo)积薪(xīn)奔倚(yǐ))少时(shǎo)顷刻(qǐng)变诈(zhà)1、通假字:“止”通“只”,意思是只,仅仅.(止有剩骨;止露尻尾;止增笑耳)。
2、一词多义:①之:复投之(代词,代骨头)又数刀毙之/亦毙之(代词,代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主谓之间,不译)久之(助词,凑足音节,不译)②以:投以骨(把)以刀劈狼首(用)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来,用来)③止:止有剩骨(“止”通“只”)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停止)④乃: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乃悟前狼假寐(才)⑤前: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形容词,先前的)狼不敢前(动词,上前)⑥意:意暇甚(神情)意将隧入以攻其后(想,打算)⑦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方,名词)3、古今异义:①弛担持刀弛古义:放下;今义:松弛。
②屠自后断其股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4、词类活用:①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用为动词,攻击,胁迫。
②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犬一样。
③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
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从柴草堆中打洞。
《狼》知识点归纳
![《狼》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6bdd365f18583d0496459fb.png)
《狼》知识要点归纳一、文学常识:体裁:是短篇小说,选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聊斋”是他的书房的名字,“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
郭沫若盛赞蒲氏的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二、特殊字词1.通假字止有剩骨“止”通“只”2、古今异义:①股:古义为大腿,身已半入,只露尻尾;今为屁股。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几何:古义:多少,这里是能有几何的意思。
今义:数学中的一个分支。
③耳:古文言文中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只增笑耳。
今为耳朵。
3、词语活用:①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③一狼洞其中(洞,名词作动词,"打洞"的意思。
另一只狼正在那里打洞。
)④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做动词,攻击,胁迫的意思)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作动词:从柴草堆中打洞。
)4、特殊句式投以骨:应为“以骨投之”,意思是“把骨头扔给狼”。
5、虚词:①之:(1)助词,无实在意义,用在表示时间的词后面,起凑足音节。
久之。
代词,它。
例:又数刀毙之(代狼)助词,的。
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4)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
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其:(1)恐前后受其敌:代狼(2)场主积薪其中:代指麦场(3)屠乃奔倚其下:代指积薪(4)一狼洞其中:代指积薪(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代指屠夫。
(6)屠自后断其股:代狼③以:(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2)以刀劈狼首:介词,表示工具,用。
④于:介词,在。
例:其一犬坐于前。
⑤而:连词,表转折,但,可是。
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6、一词多义:(1)意: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企图。
意暇甚:神情。
(2)敌:恐前后受其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
盖以诱敌:敌方。
(3)前:狼不敢前:向前恐前后受其敌:前面三、全文翻译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
语文《狼》课文原文及知识点总结
![语文《狼》课文原文及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ae87a7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1.png)
教学建议与方法
4.2 教学方法与活动设 计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 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和语 言魅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 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 形象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 行表演或角色朗读增强学生 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 言表达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化和文学特点
第六章:学生自主学习建议
6.4 培养学习兴趣与习惯
学生应该培养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和习惯,通 过多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可以参加文学社团、朗读比赛、写作比赛等活 动,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6
总结
总结
1
《狼》这篇课文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篇目之一,通过教学实施和学 生学习建议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其教学的重要性和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 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2
3
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习惯, 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BRILLIANT JOURNEY ABOUT NATURE
-
感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课文原文
2.4 知识拓展(文言文常识及作家介绍)
文言文常识:简要介绍文言文的历史和 特点;简述古文中一些常见语法结构; 文言文的鉴赏要点和如何学习和阅读文 言文的方法等
作家介绍:介绍蒲松龄的基本信息(生 平、成就等);其代表作品的特点;创 作背景等。可以详细说明《聊斋志异》 的内容及风格如何与《狼》篇相关联
课文原文
2.5 文学教育意义
通过学习《狼》
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 理解能力、文学鉴赏 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引导学生从故 事中学习到面对困难 时的智慧和勇气;可 以帮助学生理解人性 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
《狼》知识点归纳
![《狼》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cd8188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7.png)
《狼》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狼》选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二、重点字词1、止:仅,只。
2、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3、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
以,把。
4、从:跟从。
5、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并,一起。
驱,追随、追赶。
如故,跟原来一样。
6、窘:处境困迫,为难。
7、受其敌:遭受它们的攻击。
敌,攻击。
8、顾:看,视。
9、积薪:堆积柴草。
10、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
苫蔽,覆盖、遮蔽。
11、弛:解除,卸下。
12、眈眈相向:瞪眼朝着屠户。
眈眈,凶狠注视的样子。
13、少时:一会儿。
14、径去:径直离开。
径,径直。
15、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6、久之:时间长了。
17、瞑:闭上眼睛。
18、意暇甚:神情很悠闲。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从容、悠闲。
19、暴:突然。
20、以刀劈狼首:用刀砍狼的头。
21、数刀毙之:几刀杀死了狼。
毙,杀死。
22、方欲行:正想要走。
23、洞其中:在柴草堆中打洞。
洞,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2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图想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背后。
隧,这里用作动词,指从通道进入。
25、止露尻尾: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尻,屁股。
26、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
股,大腿。
27、乃悟前狼假寐: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
寐,睡觉。
28、盖以诱敌: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
盖,大概,原来是。
29、狼亦黠矣:狼也太狡猾了。
黠,狡猾。
30、而顷刻两毙: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
顷刻,一会儿。
三、一词多义1、止止有剩骨:仅,只。
一狼得骨止:停止。
2、意意暇甚:神情、态度。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图。
3、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盖以诱敌:敌人。
4、前恐前后受其敌:前面。
狼不敢前:上前。
5、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代词,指狼。
《狼》必备知识清单
![《狼》必备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9ae27a2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1.png)
《狼》知识清单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堆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一、诵读理解1、字音缀(zhuì)窘(jiǒng)苫(shàn)眈(dān)少(shǎo)时瞑(míng)寐(mèi)黠(xiá) 2、字词屠:这里指屠户,宰杀牲畜卖肉的人。
晚:夜晚,晚上。
归:回家。
止:通“只”,翻译为仅,只。
缀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甚,很。
惧:害怕投以骨:倒装,就是“以骨投之”,意为把骨头扔给狼。
以,把。
从:跟从,跟随。
复:又,再。
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并,一起。
故,旧、原来。
窘(jiǒng):困窘,处境危急,困迫为难。
恐:恐惧,担心。
敌:意动用法。
这里是动词,指攻击的意思。
顾:看,视。
这里指往旁边看。
积薪:堆积柴草。
积,堆积。
薪,柴草。
苫(shàn)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
苫蔽,覆盖、遮盖。
乃:于是,就。
弛:解除、卸下。
眈眈(dān dān)相向:(狼)瞪着眼看着(屠户)。
眈眈,注视的样子。
相:表示偏指一方,指狼瞪屠户,非“相互”。
少(shǎo)时:一会儿犬坐于前: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久之:很久。
之,音节助词,表示修饰前字,没有实在意义。
瞑(míng):闭上眼睛。
意暇甚:神情很悠闲。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悠闲、从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狼》(小说)(蒲松龄)知识点
《狼》知识点
【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
屠夫于
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重点字解释】:屠:宰杀畜牲,指屠户,即宰杀牲畜的人。
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惧:恐惧。
投以骨:把骨头丢给狼。
从:跟随。
矣:了。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故:原来。
驱:追赶。
窘:紧张、为难。
恐:恐怕、担心。
敌:敌对,胁迫、攻击。
顾:转头看、看见。
积薪:堆柴草。
薪:柴草,指麦秸。
苫蔽成丘shàn:覆盖成小山似的。
苫:盖上、覆盖。
蔽:遮蔽。
乃:于是,就。
倚yǐ:靠。
眈眈相向:瞪眼朝着。
眈眈:注视的样子。
少时:一会儿。
径去:径直离开。
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瞑:闭眼。
意暇甚:神情悠闲得很。
意:神情、态度。
暇:空闲。
暴:突然。
毙:杀死。
洞其中:在其中打洞。
洞:打洞。
其:指柴草堆。
隧入:从暗
道进去。
尻āo:屁股。
股:大腿。
寐èi:睡觉。
黠xiá:狡猾。
顷刻:一会儿。
变诈:作假、欺骗。
几何:多少。
增:增加。
笑:笑料。
耳:罢了。
【词性活用现象】: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
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其一犬坐于前。
【通假字】:“止”同“只”,只有。
止有剩骨。
【一词多义】:
止:同“只”,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神情:意暇甚。
想: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攻击:恐前后受其敌。
敌方:盖以诱敌。
前:前面:恐前后受其敌。
向前:狼不敢前。
【虚词的用法】:
之:①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
②助词,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以:①介词,把:投以骨。
用:以刀劈狼首。
②连词,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
用来:盖以诱敌。
“其”的含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
②场主积薪其中。
③屠乃奔倚其下。
④一狼洞其中。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③屠自后断其股。
【小结】:
.本文按照屠夫遇狼——屠夫惧狼——屠夫御狼——屠夫毙狼——嘲笑恶狼的思路,叙述了一个屠户回家途中与狼斗争的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善于斗争的品质,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应丢掉幻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文中表现狼狡猾的语句有:答:“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之并驱如故。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结尾一句有何作用?
答:结尾一句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卒章显志,表达了作者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它告诉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幻想妥协,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性格特点:屠夫:机智勇敢,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狼:贪婪、凶狠、狡诈。
有关“狼”的成语、格言:
成语:狼子野心、狼狈不堪、如狼似虎、狼吞虎咽、狼狈为奸、引狼入室、狼奔豕突、鬼哭狼嚎、杯盘狼藉、狼心
狗肺。
格言:①前怕狼,后怕虎。
②狼肚子里没有好心肝。
③狼披羊皮还是狼。
④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⑤可怜狼的人要被狼吃掉。
⑥可怜狼的猎人,羊群不会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