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教学案例

校本研修教学案例
校本研修教学案例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需求评估 1.明晰学校教育哲学 开发实施校本课程,首先要有明确的学校教育哲学,即学校根据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学校教育传统以及教育者的办学宗旨,确立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它反映的是学校的个性,体现的是学校特色。我校的教育哲学是实施人本管理,让学校成为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绿洲,实施人本教育,让学校成为学生展示生命力的舞台。 2.评估学生的发展需要 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个性的充分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重要依据。为了对我校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合理评诂,我们组织设计了问卷,针对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的选项,成长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以及学生对学校课程设置的需求。在评估过程中按照学生年龄特征,学校就高、中、低三个年龄段的学生分别采取了直接答卷、选项填空、大规模访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最后形成科学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我校小学生的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的共性:健康生活的需求、快乐学习的指导、幸福成长的体验、创新的思维品质的养成。 3.评估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 学校是学生幸福成长的摇篮,是他们实践与体验生活的基地。我校虽然是中心校,但教学资源相对于城区来进比较匮乏。加之生源多属于农村家庭。父母的教育意识淡薄。部分学生由于父母的娇惯,忽视了礼仪与感恩,部

分学生由于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身体素质差,缺乏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水平。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又迫切地想促使孩子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在特长方面有所发展。基于这样一种现状,需要重建学校文化,重新审视学校的育人目标,使这所半个多世纪的老校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学校发展提供了平台,课程管理与决策权利的下放,给学校课程创新创造了机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满足了学校发展的需求,学校在实践探究中明确了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现学校教育哲学的方向。 4.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 近年来,县局、政府为学校投入了大量财力。扩建了图书室、微机室。语音室。光盘播放室、卫星收视室等。这些无疑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提供了很好的课程资源。在人力上,我校的教师年龄年青化。他们爱好广泛,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比较快。例如,王丽萍老师毕业于专业音乐学校。擅长器乐、舞蹈。门殿宗老师擅长微机知识,在flash制作方面更是游刃有余。苗秀玲老师一直任教科学、自然学科,对于种植、养殖也属于内行,总之,我们能根据教师的擅长来满足学生的所需。 另外,我们可利用的校外课程资源也很丰富,学校附近,各种机构、企事业单位较多,居民较集中,镇领导也力图改善生活环境,扩大了服务的范围:维修、购物、扶贫帮困、关爱弱小、节日喜庆活动等。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美化生活环境,与当地居民共同建设美好的精神家园。 (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总体目标

校本研修案例分析修订稿

校本研修案例分析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校本研修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在开展的“高效课堂”模式下,强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只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而有效性恰恰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一节课,使师生的生命有了怎样的变化;收获了那些知识与思考;获得了怎样的身心体验,是考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个重要指标。客观地说,师生从走进课堂到走出课堂,总要发生一些变化,收获一些东西,好像每节课都是有效的。但是课堂的有效程度是很不一样的,有的课堂能对师生产生终生的影响;有的课堂只给学生留下一些机械的记忆,日积月累的差异就导致人的素质的差异,人的生活状态的差异。因此,每一节课的效果都不可忽视。 二、研修主题: 1)虽然新教材编写得很好,但感到难以驾驭,配套的教参所给的建议远远不够,大大增加备课难度,降低工作效率。再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学总是匆匆忙忙,对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有所担心。 2)由于教材的内容缺乏前后联系,学生对有些内容不太了解或缺少兴趣,学生的能力要发展更是难上加难。 3)到底要不要淡化知识的系统性,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但这样一来学生的考试成绩肯定要受到影响。该怎样在这两者中寻求平衡所以如何提

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重中之重,所以最后大家确定研修主题为:通过设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案例实施过程 (一)学习资料,教师独立备课 研修主题确定后,我们组老师开始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学习,在学习中,教师们都意识到,设计《春》这个教学案例时,把写作手法融合进去,还要考虑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学习资料后,让老师们独立进行备课。 (二)交流研讨,集体备课 教师们完成教学设计后,我们再组织教师交流各自的设计与设计意图,就在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发现教师们设置的问题不够具体,学生通过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是模棱两可或抽象笼统的。那怎样才能把问题设置得科学、准确、具体,又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开展了多次研讨,讨论过程,老师们各抒己见。有的老师则发现,这些问题正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碰到的。为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又找来有关的学习资料组织大家学习。 随着学习的深入,有些老师开始发现:1、问题不够具体,是因为我们没有给出具体的载体和路径。我们可以在设计中加入一些生活的场景,加入一些材料,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老师们还就加入哪些生活场景哪些材料进行了讨论等,集体备课后,老师们都修改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并交上来,评选出一篇较优秀的教学设计,让写这篇教学设计的老师做好上课的准备。

校本课程(案例)

校本课程(案例) 走进湖父——小学校本课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 今天这堂课我们要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湖父,来了解一下我们家乡的风土人情,领略一下湖父的迷人风光。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了一些有关湖父的资料,下面我就请每个小组派几名代表上来介绍一下你们收集到的资料。 二、学生介绍资料: 1、我们湖父素有“茶的绿洲”的美称,古人有云:“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上个星期天,我们小组一起去了阳羡茶场,参观了那里的茶园和制茶的过程,还借来了一些有关阳羡茶的音像资料,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我们湖父的阳羡茶。(播放片段)我想大家看了我们组收集的资料一定会对湖父的茶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2、大家好,湖父不仅是“茶的绿洲”,而且是“竹的海洋”,我们小组在学校的阅览室里收集到了很多有关竹的资料,有竹的种类、竹的作用等。你们看,我们湖父的竹种类很多,有毛竹、青竿竹、紫竹、孝顺竹、大佛肚竹等。毛竹的用途很广,可以用来做成很多东西,我家的簸箕、扫帚、筷子、凉席都是竹子做的,非常耐用。如今我镇还开发了竹海公园,十八万亩翠竹与浙江、安徽的竹连成一片,随山势起伏,似波涛翻滚,绵延不绝,非常壮观。

3、赏完了竹,请跟我们到洞的世界去游一游。湖父的洞是宜兴地区最多的,也是最有名的。为了收集更多有关洞的资料,我们组在老师的带领下,特意游览了张公洞和慕蠡洞。张公洞是一个古老的石灰岩溶洞,该洞素以道教胜地而闻名于世。唐代以来,名贤胜士游历者甚多,留有大量诗文石刻。洞内有气势雄伟的海屋大场和富丽堂皇的海王厅。海王厅是全洞精华所在,洞顶钟乳累累,不计其数,厅内经常云雾缭绕,游人若置身于海底宫殿。从洞内登云梯达山巅,既可俯瞰洞中景致,又可远眺太湖烟波。 慕蠡洞景观壮丽、气宇非凡,是宜兴众多溶洞中绽放的一朵奇葩,为国家级太湖风景区又一亮丽游览景点。慕蠡洞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与生态旅游景观“竹海公园”相连,这里山水相依,景色迷人。慕蠡洞总面积达一万余平方米,游程九百米,其中水洞一百五十米。洞内有九大宫厅,均钟乳林立、怪石嶙峋,奇异天成。游览慕蠡洞,洞外可饱览青山绿水、茶洲竹海秀丽的自然田园风光;洞内可感受冬暖夏凉、垂石跌岩的天成景观气象。欢迎您到慕蠡洞探奇、寻幽、休闲、揽胜! 4、我们湖父不光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请看这就是板栗,板栗俗称大栗,咖啡色,外壳光洁有油光,味清甜,既可生食、炒食和煮食,又能制成香甜的糕点、糖果等。7月末陆续成熟,冷藏贮存可供应至次年4月份。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设计说明

校本课程开发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切实地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为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将在切实科学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根据我校环境、文化等各种校本资源,考虑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背景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和背景具体表现为“四个需要”。 一是体现我校特色的需要。每一所学校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综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风和办学传统。校风是“此校与彼校之间自然存在的个性差异”,而办学传统是办学历程中所积淀的学校文化的结晶。中外名校成功经验表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如陶行知先生创建的晓庄学校几十年来一直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我校要实现“以激励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深化素质教育,造就‘做地球村主人’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成为富有特色、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的一流名校,除切实、科学地落实好国家课程外,还应

(完整版)校本研修案例分析

校本研修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在开展的“高效课堂”模式下,强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只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而有效性恰恰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一节课,使师生的生命有了怎样的变化;收获了那些知识与思考;获得了怎样的身心体验,是考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个重要指标。客观地说,师生从走进课堂到走出课堂,总要发生一些变化,收获一些东西,好像每节课都是有效的。但是课堂的有效程度是很不一样的,有的课堂能对师生产生终生的影响;有的课堂只给学生留下一些机械的记忆,日积月累的差异就导致人的素质的差异,人的生活状态的差异。因此,每一节课的效果都不可忽视。 二、研修主题: 1)虽然新教材编写得很好,但感到难以驾驭,配套的教参所给的建议远远不够,大大增加备课难度,降低工作效率。再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学总是匆匆忙忙,对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有所担心。 2)由于教材的内容缺乏前后联系,学生对有些内容不太了解或缺少兴趣,学生的能力要发展更是难上加难。 3)到底要不要淡化知识的系统性,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但这样一来学生的考试成绩肯定要受到影响。该怎样在这两者中寻求平衡?所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重中之重,所以最后大家确定研修主题为:通过设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案例实施过程 (一)学习资料,教师独立备课 研修主题确定后,我们组老师开始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学习,在学习中,教师们都意识到,设计《春》这个教学案例时,把写作手法融合进去,还要考虑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学习资料后,让老师们独立进行备课。 (二)交流研讨,集体备课 教师们完成教学设计后,我们再组织教师交流各自的设计与设计意图,就在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发现教师们设置的问题不够具体,学生通过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是模棱两可或抽象笼统的。那怎样才能把问题设置得科学、准确、具体,又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开展了多次研讨,讨论过程,老师们各抒己见。有的老师则发现,这些问题正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碰到的。为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又找来有关的学习资料组织大家学习。 随着学习的深入,有些老师开始发现:1、问题不够具体,是因为我们没有给出具体的载体和路径。我们可以在设计中加入一些生活的场景,加入一些材料,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葫芦的种植管理与艺术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某开发区七小 一、校本课程开发背景 我校座落于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最西端,是一所典型的规模较小的农村小学。结合我校地理位置及特点:我校拥有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略懂种植技术的教师、学生,精通葫芦烫画的教师,因此我校决定开发“葫芦的种植管理与艺术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校本课程。这一课程的开发不但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提高了学生艺术创造力的热情,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校本课程设计 (一)总体目标 开发“葫芦的种植管理与艺术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精神”。 (二)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能力。通过对葫芦的种植、管理,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观察能力;通过对葫芦的艺术设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之情。 2.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对葫芦生长过程的观察,葫芦的艺术设计,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3.了解中华民族艺术瑰宝。葫芦烫画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开发烫画课程就是要让学生了解中华的烫画艺术源远流长。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之情。 4.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葫芦的种植管理与艺术设计过程中,学生能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培养了学生初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包括:(1)葫芦的种植、管理;(2)葫芦的艺术设计(包括:烫画设计,绘画设计,雕刻设计)。 2、资源来源:(1)网上下载图片;(2)选置于书籍上的图片;。 三、校本课程实施 (一)内容层次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设计

. 校本课程开发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切实地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为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计划,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将在切实科学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根据我校环境、文化等各种校本资源,考虑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背景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和背景具体表现为“四个需要”。 一是体现我校特色的需要。每一所学校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综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风和办学传统。校

风是“此校与彼校之间自然存在的个性差异”,而办学传统是办学历 程中所积淀的学校文化的结晶。中外名校成功经验表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如陶行知先生创建的晓庄学校几十年来一直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我校要实现“以激励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深化素质教育,造就‘做地球村主人'的现 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成为富有特色、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的一流名校,除切实、科学地落实好国家课程外,还应有自身的办学思路. . 和风格,而当前我们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追求的就是自己的办学特色。二是张扬本校教师的个性的需要。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往往把教师视为一种职业更多地提倡具共性,而忽视了教师作为人的个性特点。实质上,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真正的教师永远是一个个性,一 个鲜明的个性,独具一格的个性”。也正因为如此,教师的个性品质 必然影响着其对课程的选择与组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学识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人格方面。学生的个性往往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他的老师的个性的痕迹,这就是所谓的“以智慧培育智慧,以个性养成个性”的必然结果。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须立足于教师的个性,校本课程的研究、设计、实施和评价都由一线教师来承担,使教师与其工作效能直接发生关系,这必将有利于教师专业精神、专业技术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个性特长的发挥,有利于造就一支专业素

语文校本研修案例

语文校本研修案例 一、教研概况教研主题: 语文教师活动目标: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中,提升能力,让教师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教研流程 (一)问题提出 1、课标要求:写作: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2、教学困惑自新课标实施以来,老师们曾多次开展了习作教学研讨活动,很多老师在怎样知道写作方面做了各种尝试,但总是找不到最佳的方法,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大家的心头。学生生活场所有限,校园家庭之间往返,因此,大家认为有必要以校园生活为突破口,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的素材,激发写作的兴趣。 (二)讨论过程 1、我以《以校为家》为题,提出了自己观点: (1)学会观察,积累习作素材(2)捕捉亮点,激发写作欲望,感悟校园生活(3)小练笔,抒写精彩2、卢琳琳老师以《有趣的校园生活》为题,介绍了她的习作教学的案例(1)创设有趣的情境(2)搜集生动的材料(3)仔细观察(4)学

会记录(5)大胆尝试。在座的教师也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申老师说:“这样的习作教学,可以抓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场景,学生有话可讲,写起来会比较顺手。”常玉玲老师说:“只要教师有心,用心去捕捉学生生活中有趣的场景,并带着学生去品味精彩的校园生活,精彩之作一定会成功。”教学中,只要教师能立足学段特点,把教学内容与学校生活,与写作相结合,着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自然就有佳作产生。 三、教研反思 校本教研活动, 唤醒了教师的教研主体意识。这种教师群体之间互相合作、切磋交流的对话氛围最令人感动,在共存和谐的教研氛围中强化团队合作意识,使不同个体的知识与能力在探讨、冲撞、分享等行为之中得到提升。 1、抓住细节教研活动中的主题讨论,不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的,而是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现象,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细节,从重点着手,引发教师的深度思考。 2、老师都积极主动参与,发表真知灼见,会场内人人举手发言,碰撞出智慧的思维火花,教师的群体灵感被激活了,教师的生命活力在涌现。 3、在百家讲坛中,教师们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互相支持。说者意气风发,不但敢说而且会说;听者心潮澎湃,赞赏之情溢于言表,相互间洋溢着一份民主平等、信任融洽的教研氛围,加强了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和对话。

舞蹈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校本课舞蹈课教学设计 宁安市三陵学校吴雪花 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舞动奇迹》 开发教师:吴雪花 课程类型:艺术类 授课对象:初中生 开发的背景和依据: 随着素质教育浪潮的高涨,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就显的尤为重要。现在的家长,已经不再象过去那样,只要求孩子学习好,其他方面不用管。他们已经完全转变了观念,更注重的是孩子的能力培养,修养培养,以及兴趣培养。所以,家长们都给孩子选择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比如:舞蹈班,美术班,写字班,英语班等等。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学校专门为学生们提供了发挥才能,培养兴趣的机会,开设了舞蹈班。对于女孩子来说,气质是尤为重要的,不管以后是否能在舞蹈方面有成就,增加一下修养,参加这个班也是不错的选择。 一、课程目标 1.倡导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2.训练学生的肢体,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能够掌握舞蹈的基本技能,基本舞步。 3.在培训期间,能够学会至少三种舞蹈:健美操、民族舞、

现代舞。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舞蹈的快乐。 二、课程形式安排 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针对爱好舞蹈的中学生,开设了“舞动奇迹”舞蹈班。 其理论依据与方法手段如下: 1.理论依据:全体学生强调自主合作交流,一切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切实重视所编学校课程的基础性、兴趣性、合作性、交流性。 2.方法手段: 第一:以自编教材为载体,开设一周一节的舞蹈班 第二:发挥学生的优势,也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根据学生 特点灵活处理。 三、课程内容安排: 1.基本功练习2。基本功练习3。基本功练习4。健美操基本舞步练习5。健美操基本舞步练习6。健美操基本舞步练习7 。健美操8 。健美操9。健美操10。健美操11。民族舞基本步练习12。民族舞基本舞步练习13。民族舞基本舞步练习14。民族舞15。民族舞16 。民族舞17 。现代舞18。现代舞19 。现代舞20。汇报演出 四、课程实施建议: 1.让学生在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感受舞蹈的魅

[高中二年级]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完整方案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课程开发的目的与背景 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教学效率低,这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更是把“人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 为了能使孩子们更好地成长,对他们加强信息技术素养、特别是操作技能的培养,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从建校就开设计算机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电脑操作技术。主要通过硬件基础、操作系统、文字处理、从网上获取信息、信息发布(网页制作)以及程序设计基础几个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最简单的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输等技术。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令人倍感欣慰。 我校一直努力构建“全面+特色”办学模式。“办一所有个性的特色学校”,这是全体师生共同追求,也是社会各界对立发中学的殷切期待。希望通过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来提高子女的电脑操作水平、从网上获取资料的能力、完成简单的文字处理等,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我校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正是在这种形式下开设的,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我校有着较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先后建起两个机房、校园网等。3位专职的信息技术教师,近年的风雨兼程奋力拼博,不断积累宝贵的经验,不断茁壮成长,如今信息技术教学已初见成效,取得令人欣喜的好成绩:马宁、崔红娟等老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竞赛”中获奖,还有一大批学生获计算机大赛一等奖,为了进一步提升计算机爱好者的操作水平,我们到了非开选修课的时候了。 二、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根据本校自身优势,经校课程开发小组共同讨论,初步确定我校现阶段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为: 1.通过信息技术学习,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他们今后的自我发展提供空间。 3.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荣誉感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校本课程的设置

校本研修案例 (1)

校本研修案例 案例:苹果被涂成咖啡色后…… 一、背景: 个别化学习活动开始了,小伟和其他几个孩子在美工角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涂着颜色,小伟选择了一张苹果的画纸,坐在桌旁选了一支红颜色蜡笔涂起了颜色。可过了不久,美工角里传来了孩子们的争吵声,从孩子们的言辞中听出事情的起因是因为小伟把苹果涂成咖啡色的缘故。 二、实录: 我走过去,看见小伟原本涂得红红的苹果上又涂上了一层咖啡色。一旁的孩子急向我告状:“老师,小伟拿咖啡色的油画棒涂苹果了。”有的孩子索性对着小伟说:“你画得苹果真难看,一点也不漂亮。”我说:“好了,我知道了。我们听听小伟说说他为什么要给苹果涂上咖啡色,好吗?”我蹲下身说:“小伟,大家都觉得你涂咖啡色不好看,说说你为什么给苹果涂上咖啡额色呀?”小伟看看我低下头小声地说:“我们家苹果烂掉了,就是咖啡颜色的。我画得是烂掉了的苹果!”我笑着说:“小伟为什么把苹果画上咖啡额色颜色的原因你们知道了吗?”有的孩子看看我说:“哦!老师他说他画得是烂掉的苹果!”(此时,我想到昨天在整理教室中时看到展开水果主题收集的水果中,有一个搁置了很久的苹果出现了斑点。)于是,我说:“那闵老师去找个水果,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像小伟说的那样,好吗?” 我找来了那个苹果给孩子看:“宝贝们,你们看这个苹果宝宝变成了什么颜色?”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是咖啡色。我说:“你们说的太对了!苹果在腐烂的时候有的会变咖啡色,而有些水果会变黑色。所以,小伟说的没错、画得也没错!“得到表扬的小伟刚才一脸的阴霾顿时化为“阳光灿烂。” .紧接着我问道:“你们想不想也来画一画正在腐烂的水果呢?”这对于极少用咖啡色涂色的孩子们来说是件新鲜事,一个劲的点头表示同意。于是,一个个烂苹果、烂香蕉在孩子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出现了…… 反思: 在这个案例中孩子们争吵的焦点源于我在开学初的要求。在开学之初,我觉得小班孩子用咖啡色和黑色咖啡色油画棒涂色,常常弄得纸上黑糊糊的一片。所

校本课程案例

一、设计背景 国家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课程多样 化和个性化呼声日益强烈, 教育的均衡化与优质化已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中之 重。国家相关教育改革文件中反复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同 时也明确规定:“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占课时总比例的10%~1 2%。”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 重大举措。 实施学校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发展办学特色的有 效途径;实施学校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校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 随着课程权利 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加强,学校课程开发研究将会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精 神。 学校背景:三大优势:1.学生素质:最大优势是学生的素养良好,有较好的 家庭教育背景, 家长对孩子的有较高的期望值, 能够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等。 2.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优良,有较高的人文素养。3.学校办学条件:新校的建立 为实施课程改革提供了条件,我们有条件,也必须实施改革。 二个主要矛盾是孩子日益增长的能力培养需求与有限课程服务平台之间的 矛盾。学生较高的学习兴趣与有限课程教学手段之间的矛盾。在这一背景下,需 要在国家课程基础之上开发出能够满足孩子需求的学校课程。 为了全面实施学校学校课程的开发,进一步搞好课题研究工作,根据课改精 神,编制我校学校课程设计方案。 二、 指导思想 从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和 开发新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和专家、家长共同开发的原则开发具有 26 中特 色的学校课程,以体现个体差异,全面育人的开发宗旨,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 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 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三、开发目标 (一)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 学校的办学理念:厚积薄发、高端定位、科学发展、跨越提高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所以,历史教研组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课程名称一:中外历史风云人物评述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各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想与实践,更加深切感受和理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更清晰的理顺历史发展脉络,从而学会正确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进一步提高大家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可以更加走进历史人物,走近他们的思想、生活、主要活动,帮助大家更好的汲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以更多的聪敏和智慧去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二)课程内容

(三)授课方式及计划 本课程授课时间为一学期,共18课时,授课15课时,复习考试3课时。使用多媒体投影、录像资料等教学设备。 (四)课程评价 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在授课和学习过程中对同学们进行参与度、作业完成等过程性评价,学期授课结束时通过纸笔测试或小论文、研究报告等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 二、选课建议 1、选择本课程的同学应对历史学科有较高兴趣爱好和一定的历史学习基础。 2、限定人数50----60人。 课程名称二:世界优秀文化遗产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目标 通过对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人类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的辉煌灿烂的文明,体会这些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同学们不仅可以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可以收到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世界优秀文明的濡染。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弘扬民族精神,开阔国际视野,确立文化与自然协调一致的思想。(二)课程内容 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 2、古代埃及的历史遗产-----雄伟的金字塔 3、佛教建筑的瑰宝-----印度泰姬陵 4、圣城----耶路撒冷 5、石头的交响乐-----巴黎圣母院 6、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

校本研修优秀案例名师优秀资料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优秀案例) 为了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 石连平:⑴巧妙组编小组成员,促使合作协调有序。一般分四人一组,每小组要选出小组长,或者各小组4人每天轮流当组长,以便组织、管理、协调小组的学习活动。小组成员要相对稳定,既要考虑平时座位的安排,又要考虑到学生个性的组合。作为同桌,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彼此十分熟悉,交流与交往又十分方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大力倡导同桌之间互帮互助的合作学习,并教给一些基本方法:互默词语、互背课文、合作探讨等等。例如在教学《公输》一文时,我有意识地布置自学生词,后让同桌学生交流,再在此基础上说出重点词语的意思,可以适当比赛,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同桌间相互练习既可以增加练习机会,又培养每个学生互助互学、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唐淑霞:合理配置合作时间,让学生各有收获。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从教学内容出发,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首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以产生对所需讨论的问题的见解,然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进一步讨论、合作学习,以达到合作的最佳效果。 王晓羽:精心设计合作内容,让学生有层次达成目标。合作内容制定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制定合作内容的时候要十分慎重、严谨,要对自己的教材了如指掌,要把内容的操作性、难易程度等都把握好。我在教《变色龙》一课时就采用了学生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进行教学。找六名学生分角色朗读之后,默读课文,小组合作,集体探究:小说的主人公?此人的特点是什么?警官奥楚篾洛夫一共变化了几次?变化的原因和内容?怎样处理狗咬人事件?狗的主人是谁?奥楚篾洛夫始终不变的思想和行为?等等。通过探究,变色龙的形象已在学生心目中扎下根。他们会记住这印象深刻的一课。课堂效果很好。

校本研修成果(案例分析)

xx 中心小学校本研修成果(案例分析) 时间: 姓名xx 单位 年级xx 中心小学 一年级级别 学科数学要求目标明确、主题紧扣案例。 交待清楚事件发生的有关情况。案例 《让学生登上成长的舞台——课堂》主题案例背景本节课的《找规律》是人教实验版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找简单的图形规律的内容。本课时找的都是一些直观事物和图形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一年级的小学生的注意力是无法持久于同一件事情的。新课标强调指出: 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开联欢会是学生所熟悉的并且感兴趣的活动,在这一个活动中我们便用“母亲节”快到了,小朋友给亲爱的妈妈开了一个联欢会为主线,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生动有趣的乐于参与的情境。教师在自己的服装和发型上也花了一些心思: 辫子上有规律的缠上彩色的皮筋,在衣服的领口用一些贴纸贴上有规律的图案。并制作了精美地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规律。 1、新课开始,师: 你们爱妈妈吗? 生齐答: 爱。师紧接着就问: " 母亲节要到了,你们希望妈妈怎样呢?你们准备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生1:妈妈幸福。 生2:让妈妈快乐。 生4:做卡片送给妈妈。,, 师抓住机会及时导入主题,“有几个小朋友想给妈妈开一场联欢会,他们布置好了会场,你们想去看看吗?” 2、课件出示课本上的会场的主题图。漂亮的画面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 师引导观察: " 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睁大眼睛,仔细观察屏幕,有的说看见了花,有的说看见了小旗,有的说看见了灯笼,, 师便问: " 它们是乱七八糟摆放的吗?" 生: 不是。 师: 那它们是怎样摆放的呢? 有的孩子便开始说了起来。 师小结导入"象小旗这样,一个黄色一个红色再一个黄色一个红色有顺序的摆放,就是有规律的"出示"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把这些规律找出来"出示"找" 使课题完整。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师: 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他们的会场布置完了吗?案例描述描述真实语言生动生: 没有。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教学案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教学案例 《旅游地理》§1旅游景观的欣赏 绥林一中张慧文 【课标要求和解读】 1.课标内容: 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活动建议----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交流欣赏旅游景观的体验。 2.课标解读: 要正确欣赏旅游资源,首先要以了解旅游资源的不同类型和景观特点为前提,并且对中外著名旅游景点有必要的了解; 不同旅游景观形成原因不同,所以欣赏方法不同; 了解欣赏旅游景观的主要方法----了解景观特点、选择合适的观察位置、把握有利的观察时机、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和历史内涵、激发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目标:明确旅游景观的描述和欣赏是多角度的,掌握不同景观的一般欣赏方法----了解景观特点、精选点位、把握时机、洞悉文化定位。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不同的地文景观、气象景观、水域景观的正确的欣赏方法。 3.德育目标: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激发学生探索神奇大自然的兴趣;巩固学生热爱自然和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在这一章中起导入作用,为学习旅游资源评价形成感性基础。 对旅游资源的了解,学生兴趣高,但亲身旅游经历少,所以对旅游景观欣赏方法的介绍,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联系生活实际,先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感性认识,然后分别从地文景观、气象景观、水域景观、人文景观等不同方面,以典型而著名的旅游景观为例,分别介绍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精选观赏电位、把握观赏时机、了解人文景观的内涵和特点......这既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也是本节的学习难点。

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经历得以充分体现,善于运用引言的探索和课后的案例,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拟采用“激趣-探究-讲授-反馈-延伸”的教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教学中要避免景观图像的简单堆砌,必须精选图案,注意知识的扩充和延伸。旅游景观千差万别,旅游主体的人文素养和审美素质也各有差异,必要让学生明白欣赏旅游景观的多样性,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精神情操。 【教学对象分析】 我们学生对旅游资源的了解,还只是停留在初步的感性认识,缺乏系统的了解。但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旅游活动活跃,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旅游体验,为学习旅游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为课堂的互动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可以通过学生的谈体验、感受发挥他们的主动作用,老师只是需要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分析,形成不同类别旅游资源的一般欣赏方法,并帮助他们适当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教学实施过程】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精神,我校在切实保障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同时,充分挖掘学校内外的优势资源,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开设了适合学生兴趣和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 我校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将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使课程体系逐渐完善,课程设置渐趋合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校校本课程目标、课程的设置、课程的管理、课程的评价按以下要求开发和实施。 一、课程目标 学生层面 1.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2.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层面 1.促进教师积极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促进教师在研究中发展,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的水平。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开发教师的教育潜能,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 学校层面 1.努力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 2.体现办学理念,促进学校发展。

二、课程的设置 (一)课程设置的原则 我校校本课程的设置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从办学理念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开发具有可操作性的校本课程。 2.开放性——课程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克服传统课程在时间、空间、内容等方面的限制,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3.多样化——课程开发从学生多样化需求出发,组织形式多样化,开设课程多样化,培养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人才。 (二)课程种类及内容 校本课程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每周按课表上安排的固定时间上课,学生人人参与学习;选修课学习时间设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每周两次课,面向有一定兴趣和特长的学生。 1.校本必修课

校本研修的案例

校本研修的案例 校本研修工作将以学校与教师的发展为根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扎实有效地实施校本研修,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努力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学习型教师队伍,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稳步实施新课程改革。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如何转变自身的角色,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进而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校本研修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针对我校实际,我们确定了如下的研究目标、内容、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目标:探索一贯制学校有效研修的基本模式、途径、方法,如何充分发挥学校教研活动的辐射、引领作用,指导组织教师展开有效的研修活动。 (二)研究内容: 1、有效研修的基本模式。即:探讨怎样的研修才是有效研修,如何展开有效的研修,对研修的途径和方法实行探讨、尝试。 2、教师自我反思自我研修的途径和方法,及其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作用。即:教师的自我研修,教师个体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或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寻求相关协助,研究具体问题。 3、校本研修的途径和方法及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作用。即以学校为单位,以校内——组内——组组之间的教研活动为平台,以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促动为目的,促动学校及教师的共同成长。 4、分类研修的途径和方法及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作用。分类研修,即各级培训机构和教研部门组织不同类型的教师围绕某一主题展开一些培训或研修活动,从而保证同类教师的共同成长。 1.1 引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诱发动机;因为儿童的学习动机更多地被感情驱使,所以情境教学强调在连续动态的情境中持续地维持、强化儿童的学习动机,促动学习动机与情境之间持之以良性的互动。 1.2 凭借情境,在审美的乐趣中丰富感受;情境教学提出了“强化感受、淡化分析”,即“通过优化情境,引导儿童从感受美的乐趣中感知教材”。美感教育是情境教学原则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够分为以下四个环节:(1)带入情境,感知美的表象;(2)分析情境,理解美的实质;(3)再现情境,表达美的感受;(4)驾驭情境,诱发审美动因。而这些环节都是离不开具体的审美感受的。 1.3 融入情境,在体验的乐趣中陶冶情感;情境教学是一种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这里所说的情感活动体现在多个方面,如(1)教师与学生之间。(2)学生与教材之间。(3)学生与学生之间。 1.4 优化情境,在活动的乐趣中增长力量;在教学过程中让儿童活动,并不是追求形式的生动,而是让儿童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让儿童在乐中学,趣中学,活中学,坐中学。既然如此,将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就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而要突出教材重点,针对教材特点,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与水平训练相结合,从而增强基础。语文教学中的训练强调操作情境中的基础训练,它包括以词句为主的基础训练、增强应用为目的的整体训练和结合感知为媒介的思维训练。 情境创设是一个提供各种形式的刺激信息,引起心理反应或活动的过程,它不是教学过程的自然伴随物,而是教师主动设计的产物。它要求教师以实际行动关心全体学生成长,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专治的精神、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

东营小学数学组校本研修案例

东营小学数学组校本研修案例 “解决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主题研修 实践探索研修案例 一、教研活动背景 新课程“解决问题”从一年级开始便渗透于数与运算领域之中,从理论上讲,六年的学习,学生的解题能力也应该会得到加强。但在我校实际教学中发现,我们学生的解题能力不但没有得到加强反而越来越弱了。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与传统应用题教学下的学生相比,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什么降低了,为什么学生拿到应用题会无所适从,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通过推门听课等常规调查,我们发现教师在教学应用题时,他们将教学的关注重心过多的放在了对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上,教学中缺乏对数量关系的渗透、分析,从而导致我们的教学从生活情境直接走向综合应用。这样的教学,导致许多学生不会做应用题,害怕做应用题,拿到题目,无处下手。长期下来,势必会削弱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本学期以“解决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作为切入口,让老师们在理论——实践——反思——跟进实践——再反思的不断循环中,提高对数量关系教学的再认识,以此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教研活动过程 2012年9月,我们进行了主题研修第二阶段活动——实践探索。本次活动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一节课。在此之前,每位数学教师对这节课进行了教学设计的构思,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等有了初步的了解。上午第二节,我们进行了讨论,针对本节课的数量关系教学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节课,有李艳婷老师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对本节课进行了课堂实录。中 午,我们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进行了评课活动,下面是一些评课的片段:

张宏伟:在复习和引入阶段,李老师紧扣教学内容,使学生从开始就进入了“综合列式”的构建模式中去,有利于下面教学的开展。利用多媒体,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处理,用比较小的数字对问题进行解决,符合小学三年级的认知水平。在学生出示了计算结果后,教师让学生进行思维的整理、学生通过说一说、倾听等方式,让学生更加好的进行了问题的解决思维训练;练习题设计有一定的梯度,有利于思维的发展。 杨秀静:李老师先创设情景,把一步计算合并成综合算式引入到新课。先出示一个方阵有4行,每行5人,再出现3个方阵,进入了数学的主题。学生自行是做,经过交流出现了几种不同的计算方式。让学生说自己计算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比较评论,学生掌握了连乘的算理,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并解决了一些计算的实际问题,紧扣了数学目标。 以上两位教师的发言刚结束,我们立刻打断接下去的发言,因为发现教师没有围绕主题进行有效的评课。因此,在经过再次强调后,出现了以下的几位发言: 刘海平: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注重对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上,缺乏对数量的具体分析。比如,4表示什么?5在这里表示什么,那么4×5先求出的是什么,除了让学生明白先求什么,还要提问为什么要这样算呢?很明显4表示的是行,5表示列,每行×几列=一个方阵的人数。包括其他的两种策略,我们要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 最后教研组长进行了总结。 三、教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我们主题研修的第二阶段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引领教师解决教学问题,提升评课水平,做到能够围绕主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点评。 1、精心准备,认真策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