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诵读 村居∣鄂教版
古诗《村居》教案6篇

古诗《村居》教案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年终总结、实习报告、述职报告、事迹材料、活动方案、合同协议、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year-end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job reports, performance materials, activit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古诗《村居》教案6篇教案通常包括课堂活动的详细说明,以及学生参与和互动的安排,教案的适切性应包括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发展阶段,以确保教学方法的合适性,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古诗《村居》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诵读村居∣鄂教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诵读村居∣鄂教版乡村的二月,天气温顺起来。
春光明媚,和风丽日,青草生长,鸣莺翩飞。
春风吹动下,垂柳的枝条正拂着堤岸,看起来正在春光中沉醉。
白昼慢慢长了,儿童沐浴着春光,呼吸着新奇空气,奔驰着放飞风筝。
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乐趣,勾画出一幅朝气蓬勃的“乐春图”。
诗人抓住早春二月的特点,以精练的语言绘出了明媚的乡村春景,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欢乐和颂扬。
1.学会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想象诗中描画的情形,练习说话。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读明白这首古诗,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画的春天朝气蓬勃的景象。
读准生字的字音,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画的春天朝气蓬勃的景象。
春天来了,大自然到处差不多上漂亮的景象。
瞧,春天多美呀!1.观赏春天的美景图片。
(出示大屏幕,配乐)2.看到这么美的大自然,你的脑海中显现了哪些有关于春天的四字词语呢?(指名说,师相机板书)3.古代的许多文人墨客,将自己在春天里的所见所想用一首首脍炙运气的诗记录了下来。
今天,老师还想带大伙儿随着清代诗人高鼎,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板书课题:村居4.简单介绍作者。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1.请大伙儿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遇上不认识的字、不明白的词、难写的字等,做好记号。
[来源:]2.大伙儿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风筝上的生字读准,让风筝飞起来吗?(指名认读幻灯片风筝上的生字)重点指导读“莺、趁”。
3.同学们真能干,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
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把它们收回来吧!4.进行自学,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字?5.互相交流。
6.师指导记字方法:编顺口溜、熟字加偏旁、熟字减偏旁、形近字对比等。
[来源:学+科+网]三、品悟古诗,感受春天1.让我们随着生字宝宝回到课文,再读读古诗吧!读完这首诗,你的眼前看起来看到了哪些景色?你从哪句读出来的?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1)师引:漂亮的二月,草芽儿长出来了,杨柳绿了,鸟儿也叫起来了,如此的景色美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村居教案 《村居》教学设计(优秀7篇)

村居教案《村居》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是小编帮家人们整理的7篇村居教案的相关范文。
村居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鸢”字,了解全诗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全诗。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的意境,感受到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与生机勃勃。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初步感知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哪些是写春天的?谁来背几首?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课题)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
(作者简介)4、大家猜猜看,这首诗的题目为什么叫“村居”?5、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6、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自学古诗,读准字音1、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这首诗。
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1个生字和7个要求会认的新字的读音:提示:平舌音的字:散、醉翘舌音的字:趁、纸后鼻音的字:莺3、同学之间相互听读古诗,纠正读音。
4、指名读古诗,全班听评是否读得正确。
5、全班齐读古诗。
三、感情朗读,了解诗意1、学习一、二句:⑴指名读一句,思考:这句诗写了些什么?⑴朗读指导:草长/莺飞/二月天,⑴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
我们继续读:全班读第二句。
⑴这句诗写了些什么?⑴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朗读指导:拂堤/杨柳/醉/春烟。
⑴前两句朗读训练:自由读。
开火车。
朗读比赛。
2、学习三、四句:⑴指名读。
⑴解释:“纸鸢”就是指风筝。
⑴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
从这两句中,你读懂了什么?⑴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⑴男女比赛读。
⑴再次体会从这两句中读懂了什么。
四、背诵诗歌,借诗练说1、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背诵。
《村居》教案(通用10篇)

《村居》教案《村居》教案(通用10篇)《村居》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请你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是《村居》。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1、出示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
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三、学习生字1、正字音: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纸”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趁:走字底,最后三撇要写得短而倾斜。
纸:右边是“氏”不要加一点,易和“低”字相混。
3、学生自由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出示要求认读的四个字:开火车读。
四、感情朗读,了解诗意1、学习一、二句:①指名读第一句:其他同学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②指名说,老师补充:二月,青草茁壮的成长,黄莺飞来飞去③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④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
我们继续读。
⑤全班读第二句。
⑥看课件师配音说:看,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卷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⑦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看课件自由说。
⑧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⑨指名反复读。
老师指导:河堤,杨柳,醉,春烟。
⑩全班齐读一二句。
2、学习三、四句:①指名读。
②老师解释:“纸鸢”就是指风筝。
③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这两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④指名朗读。
老师相机指导。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⑤男女比赛读。
⑥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五、背诗练说1、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背诵。
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诵读:村居》PPT课件2

yuān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村居
(清)高鼎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课文学习 课堂练习 补充阅读
看一看 春天在哪? 听一听 听到了什么?
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
绿的新芽,黄莺在天上飞着,
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
作业: 练习一 选择正确读音。 练习二 把诗句补充完整。
作业
读了这首诗,你的眼 前出现了什么情景?请你 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听。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田园乐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村居
村居
(清)高鼎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儿 童 散 学 Nhomakorabea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dī
堤
chèn
趁
yuān
鸢
(长堤) (趁机) (纸鸢) (河堤) (趁早)
(堤坝) (趁势)
( 千里之堤 ( 趁火打劫) 溃于蚁穴 ) (趁虚而入 )
Sàn(分散)
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 草长莺飞二月天,
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
摇晃。
拂堤杨柳醉春烟。
拂儿:童轻散轻学擦过归。来早,
醉:沉迷、沉醉。
春忙烟趁:东春风天蒸放腾纸起鸢的烟。雾。
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
赶忙趁着暖人的东风放起了 风筝。
草长莺飞二月天,
村居:在农村居住。本文是指诗所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诵读村居_鄂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诵读村居_鄂教版村居教学目的:1. 认识4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3. 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时刻:1课时教学预备:挂图(一) 导入新课1.最近我们学习的几首古诗差不多上写自然景物的,哪一首是写春天美景的呢?谁来背一背?(指名背《咏柳》)2.今天,我们再学一首颂扬春天的古诗——《村居》。
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
4.解题:“村居”确实是在农村居住。
这首诗所描画的景象确实是作者在农村居住时所看见的。
作者所看到的是什么景象?又是如何样描写所看到的景物的呢?(二) 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意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看图。
(三)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意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2.用卡片检查生字,指导识字。
3.指名读课文,如有不正确的读音及时纠正。
4.齐读课文。
(四) 自学课文汇报自学情形(五) 借助课件,加强朗读,感悟诗意1.学习古诗一、二两句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到诗人写的村居去看一看?(学生确信会回答想)师:但是那个村居,在专门久专门久往常,在专门远专门远的地点,如何去呢?(学生可能会回答出坐飞机,坐火车,坐汽车,坐轮船等)师:还不够快。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坐上时刻列车,穿过时空隧道去村居看一看。
“车”来了,快闭上眼睛(课件中传出时刻列车快速前进轰隆隆的响声,最后展现村居图)——到了!(当全体学生睁开眼睛,看到如此漂亮的画面,他们确信会发自内心的赞扬:“太美了!”)师:是啊,确实专门美!谁能说说是什么美呢?(学生会答出是村居太美了!)师:春天到底在哪呢?事实上就在我们小朋友的眼睛里。
认真看看图,再读读古诗一、二句,找找春天在哪?(从故事的头两个字“草长”可找到春天;从“二月天”那个词中可找到春天;从“拂堤杨柳醉春烟”这句诗中可找到春天;从图上杨柳长出绿芽也可找到春天。
)师:谁能把描写春天的一、二两句读一读?(指名读,如读得不理想,老师范读后再指名读)师:读得太棒了。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诵读:村居_鄂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古诗诵读:村居_鄂教版一、教学思路与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村居》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农历二月,地面青草生长,空中莺儿翱翔,堤岸上杨柳漂动,人们沉醉在大好春光里。
放学回来的小孩们,忙趁着东风放起风筝。
在学习时,我们能够先借助拼音帮小孩读通诗句,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观看图,对比图简单大致地说说诗句的意思,说说春天的美景,如嫩绿的小草,翱翔的莺儿,漂动的柳枝,说说飞奔的儿童放风筝的情形等,从而体会一二两句中春景的美好,三四句中小孩的欢乐。
因此,这首诗重点在于背诵,因此读是关键,增加语言积存即可。
【教学理念】以读为主,以评判促进展,在读与评判相结合中感悟诗文的声调,节奏等品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从而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在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中进展学生的个性。
二、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一首风景诗,全诗如一幅漂亮的风俗画:乡村的二月,天气温顺起来。
春光明媚,和风丽日,青草生长,鸣莺翩飞。
春风吹动下,垂柳的枝条正拂着堤岸,看起来沉醉在融融的春光中。
白昼慢慢长了,儿童沐浴着春光,呼吸着新奇空气,奔驰着放飞风筝。
诗人抓住早春二月的特点,以精练的语言勾画出一幅春光明媚、朝气蓬勃的“乐春图”:景、人、事融为一体,充满了生活乐趣,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欢乐和颂扬。
【学情分析】这是学生开学后要学习的第一篇描写春天的课文,也许那个时候学生还沉醉在冬的寒意中,因此教师能够借助学生在上学期古诗诵读大赛中的成功,体验到品读古诗的欢乐,把学生带入《村居》迷人的意境之中。
【教法与学法分析】1、教法:创设情形,进行层进式的引导与点拨。
2、学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感悟诗意诗情。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了解生字组成词语的大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能联系课文内容明白得诗句的大意,在朗读、感悟中想像诗中描画的情形。
【情感目标】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农村儿童生活的乐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珍爱童年的美好感情。
《村居》教案

《村居》教案《村居》教案(通用9篇)《村居》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后7个生字,会写“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村居》,背诵《村居》。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背诵《春晓》。
3、出示新课课题《村居》,读题,学习“村、居”两字,解题。
二、学习《村居》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醉春、烟、散、学、忙、儿童(读准音──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随机理解词义,用“醉、忙”各说一句话)3、指名读全诗。
4、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先认真地读古诗,看看图,想想这首诗中又写了哪些景物?用“”划出来。
哪些地方读不懂的用“?”标出。
两分钟后(小组长记时)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解决解决。
5、全班汇报交流。
6、学习全诗:⑴学习第一、二句:通过“长、拂堤、醉、春烟”的`理解,感悟草、莺、杨柳的形象。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谁能来说一说。
指导朗读:用轻缓的语气读,感受春天的美景。
⑵学习第三、四句: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你见过的风筝有哪些?风筝是怎样放的?(唤起放风筝的记忆,体味其中的乐趣)指导朗读:读出放风筝的快乐之情。
7、吟诵全诗。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知、忙”四、拓展阅读有关春天的诗《村居》教案篇2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1.读词语,巩固生字两首古诗一首儿歌冬眠到处见闻乡村春色满园2.口头扩词(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诗诗人()闻见闻()()古古人()()3.背诵《春晓》,回顾学法。
(1)借助拼音读古诗,学生字。
(2)朗读体会诗意。
(3)熟读成诵。
二、随文识字,体会诗意1.(课件展示主题图)说一说人看到了什么?图中画的是城镇还是乡村,从哪看出来的?(主题图中显示题目与作者,认读“村、居”,口头扩词,理解题目。
)2.(课件展示古诗,生字“醉、烟、童、散、忙”用红色字显示)借助拼音初读古诗,画出生字。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村居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村居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内容,认识传统村居的文化;•学会运用“长歌行”的语言表达方式;•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和家乡的文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长歌行的语言特点和意义;•学生对文本中的的古代文化有所认识。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理解古代文化;•学生如何运用长歌行的表达方式进行自我表述。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唱歌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长歌行”的流畅和悠扬。
课堂开始时,播放学唱“长歌行”(詹天佑)的视频,并让学生跟着唱。
在唱歌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详细地讲解“长歌行”的语言特征以及表达方式。
2. 新课的讲解和解读•首先让学生听录音或朗读。
在听读或朗读过程中,突出“长歌行”的语言特点:音调承接和抑扬顿挫、押韵、象征性的描绘等等。
•在理解完课文内容之后,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村居是如何生活的?有哪些文化你们感兴趣?•让学生自主发现并讨论文本中的文化现象,比如,为什么村庄里盖的房子都是红色的、古代的鸡缸中文化内涵是什么等等。
通过这些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文化现象背后的文化含义和意义。
•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帮助学生整理和梳理他们探讨出的文化现象,并且可以适当拓展学生的知识,增加学生的认识面。
3. 学生自主表达根据新课讲解的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
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的学生介绍一些他们自己家乡的文化现象。
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出发,用生动形象、有趣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后,教师可以选取几个比较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
四、教学方法和学法1.教学方法:•举例分析法:用一些具体生动的事例和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课内容。
•交互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活跃和丰富。
2.学法:•问题发现法:在新课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逐渐构建知识体系。
•体验式学习法:通过听歌、唱歌、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全身投入到学习中,更好地体验文化学习。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村居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村居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时,使学生能够了解村居的特点和村民的生活,掌握相关词汇和语言表达。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农村、热爱劳动的情感,增强学生对传统乡村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村居的特点和村民的生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乡村文化的认同感。
三、教学准备1.教材: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3.教具:图片、课件、课堂练习题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2. 新课讲解(10分钟)•老师用图片和简单的语言给学生介绍村居的特点,如清新的空气、美丽的田园风光等。
•老师通过图片和实物等教具,让学生了解村民的生活,如耕田、养鸡、养猪等。
同时让学生学习与村居生活相关的词汇。
3. 阅读文章(15分钟)•老师给学生发放课文《村居的一天》,并要求学生默读一遍。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例如:“村居的一天里,村民都在做些什么?”“村居的一天有哪些特点?”等等。
4. 文章讲解(10分钟)•老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意思,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村居的一天的特点。
•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村居的一天,并指导学生将自己的描述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5. 模仿写作(20分钟)•老师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村居的主题(如:早晨、中午、傍晚等),并展开讨论和想象。
•每个小组组长将小组成员的想法整理好,并用简单的语言写下来。
•老师选择几个小组让他们派代表上台朗读和展示他们的作品。
6. 总结归纳(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村居的特点和村民的生活。
•老师提问学生:“村居的一天有哪些特点?”“你有没有体验过村居的生活?”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诵读村居》课件

景色?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2)在这美丽的春天里, 你最喜欢去做什么?心情是怎样 的?你能读读这首诗吗?(读出 孩子的快乐、欢畅)
湖北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课外作业
1、美美地把古诗读给家人听。 2、读课外书,查查还有哪些写春天的古诗。 3、到大自然中去,看看你身边的春天是怎样的?
湖北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第一单元 · 古诗诵读
村居
湖北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课程导入
湖北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课程导入
湖北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课程导入
看到这么美的大自然,你的脑海中出 现了哪些有关于春天的四字词语呢? 古代的许多文人墨客,将自己在春天 里的所见所想用一首首脍炙人品的诗记录
了下来。今天,老师将带大家随着清代诗
人高鼎,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
春天!
Hale Waihona Puke 湖北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认识生词
湖北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熟读古诗
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 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 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 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
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看着这美
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好吗?
湖北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熟读古诗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 (2)村子里的孩子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想去做什
么呢?你从哪句读出来的? (3)你能读好它吗?自由读古诗第二句。
湖北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课堂讨论
(1)你们村有哪些美丽的
《村居》古诗教案(通用5篇)

《村居》古诗教案《村居》古诗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村居》古诗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村居》古诗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散、归、趁”3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朗诵音频、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
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板书课题:村居二、自读古诗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学习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
(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
“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
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4、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5、互相交流。
6、师针对难字进行指导。
三、品悟古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2、学生自由读诗。
3、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4、(小黑板上的诗句)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
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
《村居》教案(通用13篇)

《村居》教案(通用13篇)《村居》篇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口述这首诗所描绘的情景。
4、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农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受诗篇的语言美和情景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词语是描写春天的,能说给大家听吗?2、指名说。
3、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是哪一首呢?自读课题。
我们要学习的是《村居》。
二、初读全诗,读准读通1、释题:在乡村居住。
作者:高鼎,清朝人,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2、听录音读。
3、自读,要求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读后检查:⑴出示生字,读准音,记住形。
⑵指导书写,描红,临写。
⑶指名朗读,正音。
⑷跟录音读。
三、细读全诗,解词释句,弄懂诗意1、诗歌主要写了哪个季节的什么景色?2、小组讨论,弄懂相关词语的意思。
3、交流,你理解了哪些词语?草长莺飞:野草旺盛生长,黄莺自由飞翔。
拂:飘拂、拂拭、掠过。
堤:堤岸。
醉春烟:陶醉在迷人的春光之中。
纸鸢:纸做的风筝。
4、诗句的意思知道吗?同桌互说后集体交流。
(早春二月,地面草儿旺盛生长,空中莺儿自由飞翔,堤边杨柳飘拂摇曳,仿佛也陶醉在迷人的春光之中。
孩子们放学回来天色还早,赶忙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那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5、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再朗读全诗,读出感情:自读──指名读──纠正──指名读──齐读──跟录音读。
四、赏读全诗,进入意境,熟读成诵1、看图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想,在头脑中再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作者写出了我们儿童生活的乐趣,你喜欢这首诗吗?练习背诵。
3、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时你是怎么做的,心情如何?说一说。
五、作业1、把《村居》这首诗描写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村居》教案(通用8篇)

《村居》教案《村居》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村居》教案(通用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村居》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后7个生字,会写“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村居》,背诵《村居》。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背诵《春晓》。
3、出示新课课题《村居》,读题,学习“村、居”两字,解题。
二、学习《村居》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醉春、烟、散、学、忙、儿童(读准音──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随机理解词义,用“醉、忙”各说一句话)3、指名读全诗。
4、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先认真地读古诗,看看图,想想这首诗中又写了哪些景物?用“”划出来。
哪些地方读不懂的用“?”标出。
两分钟后(小组长记时)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解决解决。
5、全班汇报交流。
6、学习全诗:⑴学习第一、二句:通过“长、拂堤、醉、春烟”的理解,感悟草、莺、杨柳的形象。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谁能来说一说。
指导朗读:用轻缓的语气读,感受春天的美景。
⑵学习第三、四句: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你见过的风筝有哪些?风筝是怎样放的?(唤起放风筝的记忆,体味其中的乐趣)指导朗读:读出放风筝的快乐之情。
7、吟诵全诗。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知、忙”四、拓展阅读有关春天的诗《村居》教案篇2预设目标:1、教育学生要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2、展开丰富的想象,扩充古诗的内容,能口头作文,或是书面写作。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春天的成语及诗歌(古诗、儿歌、歌曲等)教学过程:一、趣味拼图,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出示:柳树太阳房子云朵孩子风筝燕子游戏:智力拼图1.让学生点击鼠标,移动图片,将以上事物拼成一幅图画。
2024年《村居》教案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刮起的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儿童处在人生早春,东风带来融融的暖意,纸鸢是放飞的乐趣,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几分希望。
2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每句诗的大意。
(五)指导朗读,体会诗情画意。
1自己试读,评议指导。
2学生仿读。
(六)看图练习背诵。
(七)指导写字。
(八)完成课后第3题:进行想象、口述训练。
《村居》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配乐欣赏、赏画吟诗来感受诗中山村热闹的春景,并尝试有感情朗诵古诗。
2.通过古诗新唱、表演等方式,拓展幼儿对古诗的感受,喜欢学习古诗。
不要让学生死记如上的句意描述,教师要引起学生的`想象,开启思维,要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以帮助了解内容。
(四)朗读、背诵指导
朗读、背诵是小学低年级学习古诗的主要方法,也是教学指导的重点。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读古诗,可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录音,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整体印象。再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识生字,把句子读流利,在练读中对词句有个初步的感悟。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逐句了解大意,对诗中的内容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就可以指导学生理解地朗读了。所谓理解地读,就是读出诗句要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感情,要逐句地指导,读出诗的节奏,读出韵味。通过读加深理解诗的内容,加深体会思想感情。
(二)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作者诗中是怎样描写所看见的景物的呢,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边听边看图。
《村居》教案(优秀3篇)-最新

《村居》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的为您带来的3篇《《村居》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村居》教案篇一一、教学要求1毖岜究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闭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毕胂笫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二、教材说明《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
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
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
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写时间和自然景物。
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
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人物活动。
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刮起的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
儿童处在人生早春,东风带来融融的暖意,纸鸢是放飞的乐趣,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几分希望。
本课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和识字写字。
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插图投影片或教学挂图。
课文朗读录音带(光盘),或多媒体课件。
(二)识字、写字教学1笔蹲纸萄А本课要求学会3个字,要求认识4个字。
要在学生自学生字的基础上,用生字卡片检查指导,使所有学生读准7个生字的读音。
烟:要用形声字规律记字形和字音。
趁:翘舌音,声母不要读成“c”。
纸:翘舌音,声母不要读成“z”。
长:多音字,本文读zhǎng。
莺、拂、堤、醉四个字只识不写,要记住字形,读准字音。
2毙醋纸萄А要一个一个指导学生把要求学会的字写好。
注意字的各部分在田字格里的占位。
趁:半包围结构,走字旁的捺脚要写长些,包住里面的“”。
纸:右边是氏字边,不要在下面多加一点。
《村居》教案四篇

《村居》教案四篇《村居》教案篇1【教学目的】1、读顺古诗文字,读懂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蕴涵的情感,进行有感情地诵读训练。
2、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
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置疑解疑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画意入题,激发兴趣1、谈话:同学们喜欢春天吗?回忆一下自己在春天里都有哪些活动?你当时的心情怎样?能说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吗?2、学生交谈。
3、谈话:老师这里有一幅关于春天的画,请大家按一定顺序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并说说看了画面之后你有什么感觉?(投影出示插图)4、学生交流。
5、谈话:清朝诗人高鼎在有一年的春天亲眼目睹了这一画面,并且有感而发作了一首诗,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村居》。
(板书课题)6、齐读课题,解题。
二、初读古诗,感知文字1、请同学们看着画面,听老师范读古诗,注意边听边想,谈谈自己听后的感受。
2、学生自己借助拼音把古诗读准确,并画出生字多读几遍,然后在小组内检查生字和古诗朗读。
3、小组选派代表全班检查古诗朗读情况并正音。
三、尝试释疑,读懂内容1、这首古诗的内容比较浅显,同学们有没有信心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2、学生回答。
3、下面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古诗,充分利用手上的资料,看看弄懂了哪些词句的.意思,并把小组同学学习中共同的难点找出来,全班共同解决。
4、学生小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5、交流学习结果:⑴拂:做动作帮助理解。
醉:联系生活经验(喝醉酒的样子)帮助理解。
⑵结合插图及生活经验理解句意。
6、让学生结合插图说说诗句的意思。
其他同学谈听后感受。
(鼓励学生结合画面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四、品味诗句,朗读悟情1、朗读前两句。
抓住“醉”字,对照图画,联系往年见过的春日美景体会那种陶醉的感觉,然后将这种感觉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指名读。
3、朗读后两句:谈谈自己放风筝的情景和当时的的心情,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去读这两句诗。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诵读 村居|鄂教版 (共10张PPT)

湖北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认识生词
湖北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1 .8.821. 8.8Sunday, August 08,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1: 11:1421 :11:142 1:118/ 8/2021 9:11:14 PM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1. 8.821:1 1:1421: 11Aug-218-Aug -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1:11: 1421:1 1:1421: 11Sunday, August 08, 2021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
湖北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熟读古诗
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 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 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 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 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看着这美 丽的画面,湖北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第一单元 · 古诗诵读
村居
湖北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课程导入
湖北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村居》
这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一首风景诗,全诗如一幅美丽的风俗画:乡村的二月,天气暖和起来。
春光明媚,和风丽日,青草生长,鸣莺翩飞。
春风吹动下,垂柳的枝条正拂着堤岸,仿佛正在春光中陶醉。
白昼渐渐长了,儿童沐浴着春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奔跑着放飞风筝。
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
诗人抓住早春二月的特点,以精练的语言绘出了明媚的乡村春景,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说话。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读懂这首古诗,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重点】
读准生字的字音,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走进春天
春天来了,大自然到处都是美丽的景象。
瞧,春天多美呀!
1.欣赏春天的美景图片。
(出示大屏幕,配乐)
2.看到这么美的大自然,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有关于春天的四字词语呢?(指名说,师相机板书)
3.古代的许多文人墨客,将自己在春天里的所见所想用一首首脍炙人品的诗记录了下来。
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随着清代诗人高鼎,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板书课题:村居
4.简单介绍作者。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遇上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做好记号。
[来源:]
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风筝上的生字读准,让风筝飞起来吗?(指名认读幻灯片风筝上的生字)
重点指导读“莺、趁”。
3.同学们真能干,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
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把它们收回来吧!
4.进行自学,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字?
5.互相交流。
6.师指导记字方法:编顺口溜、熟字加偏旁、熟字减偏旁、形近字对比等。
[来源:学+科+网]
三、品悟古诗,感受春天
1.让我们随着生字宝宝回到课文,再读读古诗吧!
读完这首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哪些景色?你从哪句读出来的?
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师引:美丽的二月,草芽儿长出来了,杨柳绿了,鸟儿也叫起来了,这样的景色美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来源:]指名读一、二句。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2)播放画面: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
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
看着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好吗?
3.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来源:学#科#网Z#X#X#K]
4.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2)村子里的孩子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想去做什么呢?你从哪句读出来的?
板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你能读好它吗?自由读古诗第二句。
指名读、齐读。
5.设置情境谈话:
(1)小山村孩子,你们村有哪些美丽的景色?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指名说。
(2)在这美丽的春天里,你最喜欢去做什么?心情是怎样的?你能读读这首诗吗?(读出孩子的快乐、欢畅)
6.想不想加入他们放风筝的队伍?这样吧,让我们一起放飞快乐的心情,一边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心情。
(齐读古诗)[来源:学&科&网Z&X&X&K]
7.古诗不仅可以读,还可以唱呢!听,多美的歌声。
(出示大屏幕,播放古诗新唱《村居》)
师带领学生拍手齐唱古诗。
四、背诵全诗,欣赏美
1.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
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
多美的春景图呀!它不仅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
我相信这一首古诗你一定能背下来。
2.生自由背。
3.师检查,指名试背。
集体配乐吟诵。
4.同学们学得真不错,老师为你们喝彩,奖励一首歌给我们听。
让我们在动听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歌曲:《春天在哪里》)
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相信同学们可以发现大自然中更多的美。
五、课外活动,寻找美
1.美美地把古诗读给家人听。
2.读课外书,查查还有哪些写春天的古诗。
3.到大自然中去,看看你身边的春天是怎样的?
板书:
村居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
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
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
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