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技术标)
勘测定界技术方案
勘测定界技术方案一、背景勘测定界技术是在工程建设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主要用于对所需建设区域进行勘测和定界,以便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参考标准。
本文将介绍勘测定界技术的相关内容,并提供技术方案。
二、技术概述勘测定界技术是指通过测量、调查和分析,获取建设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方面的数据,以及确定建设区域的范围、界限等信息的技术。
勘测定界技术包括测量、勘探、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方面。
其中,测量是勘测定界的基础,勘探是为建设区域提供更全面的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则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和管理。
三、技术流程勘测定界技术方案的流程如下:1.编制勘测规划并确定基准点2.进行地图调查3.进行野外测量4.进行室内处理和分析5.生成勘测定界报告3.1 编制勘测规划并确定基准点在勘测定界前,需要编制勘测规划,确定勘测的目标、范围、内容和方法等。
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基准点,作为测量的起点和参考系。
3.2 进行地图调查进行地图调查,了解建设区域所在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行政区划等基础信息,为后续的野外勘测和数据处理提供基础资料。
3.3 进行野外测量野外测量是勘测定界技术的核心部分,需要使用测量设备进行实地测量,包括位于地面上和地下的测量工作。
常用的测量设备包括全站仪、水准仪、 GPS 等。
在测量中,需要注意测量点的选取、精度控制等问题。
3.4 进行室内处理和分析野外测量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常用的处理软件包括AutoCAD、GIS 等。
通过这些软件,可以对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统计分析、制图等工作,以生成最终的勘测定界报告。
3.5 生成勘测定界报告根据上述步骤的工作,可以生成勘测定界报告。
报告应包括测量数据、处理结果、地图及图表等详细信息,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决策依据。
四、技术方案在勘测定界技术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和处理软件,以保证测量的精度和数据的准确性。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技术标)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技术标)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依据发布的招标文件,项目工作的进度、质量、安全生产等控制和指导,确定其用地范围、界址、面积、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状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甘肃省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发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原建设部颁发的《城市测量规范》、2007年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印发的有关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文件资料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程状况项目,项目施测面积约6508亩,施工工期为20天。
该项目测区面积较大,施工工期较短。
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
3,《城市测量规范》。
4,《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
三、勘测定界工作情况:1 工作底图的准备1.1工作底图是用于进行勘测定界及编绘勘测定界图的基础图件。
1.2工作底图应是地籍图、地形图、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1.3 工作底图的比例尺不小于1:2000大型工程工作底图比例尺不小于1:10000。
1.4 工作底图的现状不能满足勘测定界工作要求时应对界址线附近和界址范围内的地形地物进行修测或补测。
2 权属界线的调绘2.1查阅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土地登记的有关资料,并将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界线、行政界线转绘到工作底图上。
2.2 其它土地权属界线的确认需要在当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组织下,由相关权属单位有关人员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要求共同到现场指界,并将权属界线测绘到工作底图上。
3.1 土地利用类型及土地利用类型界线的调绘依据全国统一的土地分类,利用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地形图上的有关土地利用类型界线,通过现场调查及实地判读,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各土地利用类型界线测绘或转绘在工作底图上,并标注三级土地利用类型编号。
勘测定界技术方案
勘测定界技术方案简介勘测定界技术是采用一定的测量技术和方法,确定土地使用权的范围和性质、地块中存在的基础设施、自然资源等情况的一种技术。
勘测定界技术方案就是勘测定界工作的具体方案,包括测量方法、技术要求、数据处理和成果输出等。
测量方法勘测定界工作需要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来获取地块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
目前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法全站仪测量法是利用全站仪设备对地块进行三维坐标点的测量,再通过数据处理,得出地块的详细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
GPS/导航卫星测量法GPS/导航卫星测量法是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对地块进行测量,通过对卫星信号的接收、处理,得出地块的三维坐标点和属性信息。
图像测量法图像测量法包括航空摄影或斜摄影测量以及无人机摄影测量等技术,通过对地块的航拍或摄影,得出地块的高分辨率影像和属性信息。
技术要求为确保勘测定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勘测定界技术方案需要具备以下技术要求:测量精度测量精度是勘测定界工作中最为关键的要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工作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应根据工作的具体需求和标准要求,制定合理的测量精度要求。
现场控制现场控制是指在勘测定界工作中,对现场情况的实时控制和监测,包括对测量仪器、数据采集和处理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勘测定界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决定了工作成果的质量和精度。
应根据测量方法和工作需求,制定合理的数据处理流程和方法。
数据输出勘测定界工作的最终成果需要进行数据输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定界报告定界报告是勘测定界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它是对定界工作过程、结果的详细说明和总结,包括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和成果展示等内容。
定界图纸定界图纸是勘测定界工作中的重要成果之一,它是对工作结果的直观表现和展示,应包括地形图、平面图、剖面图等。
结论勘测定界技术方案是勘测定界工作中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应根据工作需求和标准要求,制定合理的技术方案和技术要求,以保证工作成果具备准确性和可靠性。
勘测定界技术方案
勘测定界技术方案第一部分:背景简介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土地使用者需要了解土地的情况,并实现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勘测定界技术因此而应运而生。
它是土地开发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负责确定土地的范围及性质、评估建设的可行性等。
本文主要深入探讨勘测定界技术方案。
第二部分:技术体系勘测定界技术方案首先需要建立完整的技术体系。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现场勘查与调查技术首先,现场勘查与调查技术至关重要。
这项技术将利用测量仪器对该区域进行实地勘察,根据不同建设过程的要求进行采样、分析和研究,并记录下来。
这样做能够更好地支持后续勘测定界的技术实施。
2. 档案销售技术第二项技术则是通过综合利用现有资料,将勘测现场采集的数据整理、分类,同时辨别、分析并形成科学合理的边界定位方案,以评估这些土地的货值。
3. 工具和设备技术最后,勘测定界技术方案中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形、时间、要求等因素,确定使用何种测量工具、设备。
第三部分:技术流程勘测定界技术方案的实施需要遵循严格的技术流程,以下是勘测定界技术的一般流程:1. 数据采集在现场勘查中,需要进行详细的数据采集,包括林地、草地和其他地形特征等,既可以手工测量,也可以使用现代化测量仪器。
2. 数据分析和处理在数据采集完成后,需要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录入。
这些数据需要与文件记录相对应,便于后续的比对取证。
3. 地图制作根据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需要制作地图来描述土地的特征和地形。
可以使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等软件进行制图。
4. 边界定位根据分析结果制定边界定位方案。
按照方法完成地界标志以及固定测量网,为后续的规划、开发提供保障。
第四部分:技术优势勘测定界技术方案具有以下几个技术优势:1. 精准度高通过传统的勘测技术,可以实现很高的测量精度,满足不同土地使用者、开发者或经营者的需求。
2. 数据丰富采集的数据十分丰富,可以为后续的使用和管理提供更加精确、详细的信息。
土地整治技术标
一、主要施工办法土地平整1、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水准测量点,用测量仪器进行放线定位,并用木桩做好标志,定出挖填区域及挖填深度。
根据测量结果和设计图纸进行土方平衡计算,制定合理的土方作业计划和就近调度方案,在一个区段范围内尽量做到挖填平衡,土方场地运输控制在推土机的经济推距内30米以内。
如存在较大差错时,邀请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进行协调,研究解决方案,如有较大变更设计,按规定的变更程序进行变更。
高程复核完后,则对该田块底层基础进行检查,看田块耕作层底下是否为砂漏地或淤泥,如是进行处理,以保证施工机械及人员的安全和耕作侧防渗能力。
2、表土剥离认真控制剥离厚度,剥离的表土中不得含有石块和杂物,剥离表土必须集中堆放,不得与弃土混堆。
必要时用塑料布遮盖,避免暴雨淋刷而使土壤流失。
3、地块平整(人工平土)表土剥离后,应及时填写相应的隐蔽工程验收报告,经监理单位验收签证合格后,才可进行地块平整。
平整应根据不同地形坡度,因地制宜整治成不同规格耕作田块。
在平整过程中应采取就近原则,尽量做到挖填平衡,对于填土地块要用推土机或其它设备进行推平、压实,使其形成具有较好防渗、防漏性能的隔离层,整个基础垫层应有1%~2%的平整度坡度。
4、表土回复控制把原来收集的表土摊铺到地块上,土层厚度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切实保证表土质量,一般厚度大于30cm,回填时要分阶段进行。
做到先填生土,后填熟土,同时,铺完后地面高程与设计高程误差不应超过3cm。
回填的表土中不得有石块(卵石)、砂砾石、草根等杂物,若有必须彻底清除干净。
5、土石方工程对填方区域采用振动辗反复辗压,对原土石作自然含水量及标准容重试验。
挖方段表土清除后,再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进行挖运作业。
所有挖出的土方,除预留部分可用于填方的土料就近堆放以外,其余均运至河道、沟渠等填方位置堆放。
回填土方区应设专人严格掌握卸土位置和土壤分类,采用竹杆标出分层厚度和配合推土机平场,确保填土厚度以及表面平整和横向坡度。
勘测定界技术方案
勘测定界技术方案勘测定界技术方案一、前言勘测定界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工程建设前期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
本文将就勘测定界的技术方案作一定的介绍和分析。
二、勘测定界的概念及作用勘测定界是指在设计工期前对整个地区内的各项要素进行详细的勘测、营业,了解可用土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情况等内容,并确定其界限。
勘测定界的主要作用在于确立建设项目的用地位置及规模,并为项目拟定详细规划方案提供基础数据,使开发建设既符合国家城乡规划发展战略,又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土地闲置和浪费,确保建设项目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三、勘测定界的技术方案1. 勘测定界前期工作勘测定界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用地动态监测调查、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域气象、社会环境调查等内容。
这些前期工作的目的在于了解研究区域的整体情况,为后续勘测定界工作做好准备。
2. 勘测定界的综合利用勘测定界的综合利用是指将各类地图、统计数据、文献资料、遥感影像等各种数据资料进行整合和分析,得出整体的地理信息图件。
综合利用要对研究区域进行归纳总结,清楚地显示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土壤类型、气候年份数量、生长植物种类、社会经济情况等基础情况,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3. 勘测定界的测量方法勘测定界的测量方法有三种:地面勘测、空中搭配、航空摄影。
其中以空中搭配的方法为优,其次为航空摄影,最后是地面勘测。
空中搭配是通过现代 GPS 技术、遥感技术及 CAD 三维可视化技术相结合,制作一幅高精度的三维地图,以此为依据来进行土地测量,具有省时省力、效率高、精度高等优点。
4. 勘测定界的测量资料测量资料是勘测定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勘测定界测量资料包括定界状况、地图和班图等资料。
其中的定界状况是指定界时留下的标志点、照片等定界资料,主要用于磁盘文件与工程文件之间的比对、定界档案的建设等;地图主要是根据勘测定界中获得的土地数据资料制成的地形地貌图、水文地质图、土壤类型图、生长植物种类图等等;班图是指将各类地图分别分区,根据调查时的实际调查结果制成的图版。
勘测定界技术方案
勘测定界技术方案背景在进行工程建设以及土地开发项目时,常常需要对目标区域进行勘测和定界,以确定项目范围、地形地貌、工程建设条件等,为后续规划与设计提供依据。
因此,勘测定界技术方案的制定变得尤为重要。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勘测定界技术方案,让读者了解勘测定界的相关概念、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以提高勘测定界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勘测定界的相关概念勘测勘测是指对目标区域进行详细的检查、测量、记录和分析等工作,以获取目标区域的各类基础数据和特征信息,为规划和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和数据支持。
定界定界是指对项目目标区域进行范围的确定,以确定项目所占用的实际用地范围、耕地、林地、水域、草原等不同类别的土地用途。
勘测定界的方法实地勘查实地勘查是指通过现场实地观测、测量、采集基础数据等方式获取目标区域的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地形地貌数据•土壤地质数据•植被分布数据•道路、河流等自然条件数据•建筑和设施情况数据摄影测量利用无人机、直升机等飞行器进行航拍,然后通过遥感、计算机图形处理等技术手段,生成目标区域的空间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三维建模等,可快速获取目标区域的全貌特征信息,同时还能为规划和设计提供有力的图形参考。
GIS技术GIS指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卫星遥感、地图、GPS等技术,获取地理空间信息,实现对天然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相关数据的综合管理和分析,为有效地实现勘测定界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勘测定界技术方案的注意事项安全在进行实地勘查时,要注意安全问题。
应根据勘查区域的自然环境及变化情况,选择合适的勘查方法和工具,遵守安全法规,提高应变能力,做好应急准备措施。
精度勘测定界过程中,准确度和精度是非常重要的。
应根据工程建设和土地开发的实际需要,选择与任务相匹配的精度标准,并尽可能地保证测量数据准确性,以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管理勘测定界涉及到大量数据和文件记录,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强数据质量控制,做好数据存档、备份和保密工作。
土地整治项目勘测-技术标
土地整治项目勘测-技术标目录一、投标人承诺 (2)二、实施方案 (3)(一)服务方案 (3)(二)人员组织管理方式 (8)(三)质量控制措施 (12)(四)时间安排及保证措施 (14)(五)配备物力组织管理方式 (16)(六)合理化建议 (21)一、投标人承诺我公司郑重承诺完全服从采购人的工作安排和管理,接受监督考核,完全按照国家技术规范和采购人的委托任务及技术要求进行项目勘测,按规定的时间提交质量合格的成果资料。
我单位有充足的人员及设备,具有较强本地化服务能力。
我们将按照委托方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充分发挥我单位的技术优势和工程经验,确保本工程的各项投入,做到人员、设备、管理三到位,精心组织施工,创造优质工程。
我单位具备标书中要求的各项条件,经慎重研究,就项目承诺如下:(1)我公司承诺在收到入库通知书后,在入库通知书规定的服务质量、技术标准、期限内按照你方要求签订合同;我们承诺在接到贵方的委托后,按照委托要求的期限调遣人员,并开始服务,并在委托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任务。
所调遣人员保证与投标文件中人员一致,如不一致,愿接受贵方的处理。
(2)质量承诺:我公司所提交的成果严格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划编制规程以及业主单位的技术要求进行勘测,测绘整体质量一次验收合格,优良率达到90%。
(3)工期承诺:我公司将明确落实项目经理制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期下,精心计划,合理安排,保证在工期内提交所有成果,供甲方组织验收。
(4)保密承诺:我公司对业主提供的资料妥善保存并对机密资料按秘密级做好相应的保密工作。
项目完成后,及时将有关资料归还甲方,不留备份。
完成的设计成果,只提供给业主单位,不提供给其他无关单位或个人。
(5)服务及时到位承诺:土地整治项目牵扯部门多,面积大,涉及村庄多,工程复杂,所以勘测单位将及时按照业主要求,在规定的时间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6)后续服务承诺①我方承诺对提交的全部成果质量终身负责;②对保证期后出现的质量问题,若因我方原因造成,我公司终身负责免费处理;③承诺对投标方进行永久的技术交流与技术支持;④遵守甲方安排,参加前期设计的答疑、技术交底等工作;⑤协助业主单位做好其他需要技术支持的工作。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技术标)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依据发布的招标文件,项目工作的进度、质量、安全生产等控制和指导,确定其用地围、界址、面积、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状况,根据《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省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发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原建设部颁发的《城市测量规》、2007年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省国土资源厅印发的有关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文件资料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程状况项目,项目施测面积约6508亩,施工工期为20天。
该项目测区面积较大,施工工期较短。
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
2,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
3,《城市测量规》。
4,《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
三、勘测定界工作情况:1 工作底图的准备1.1工作底图是用于进行勘测定界及编绘勘测定界图的基础图件。
1.2工作底图应是地籍图、地形图、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1.3 工作底图的比例尺不小于1:2000大型工程工作底图比例尺不小于1:10000。
1.4 工作底图的现状不能满足勘测定界工作要求时应对界址线附近和界址围的地形地物进行修测或补测。
2 权属界线的调绘2.1查阅用地围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土地登记的有关资料,并将用地围的权属界线、行政界线转绘到工作底图上。
2.2 其它土地权属界线的确认需要在当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组织下,由相关权属单位有关人员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要求共同到现场指界,并将权属界线测绘到工作底图上。
3.1 土地利用类型及土地利用类型界线的调绘依据全国统一的土地分类,利用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地形图上的有关土地利用类型界线,通过现场调查及实地判读,将用地围及其附近的各土地利用类型界线测绘或转绘在工作底图上,并标注三级土地利用类型编号。
同时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核实,与实地不一致的,按变更地籍调查的有关规定处理。
勘测定界技术实施方案
勘测定界技术实施方案一、引言。
勘测定界技术是地质勘探中的重要环节,其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勘测定界技术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技术背景。
勘测定界技术是指通过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手段,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测定界,确定矿产资源的地质储量、产状、分布规律等。
这项工作对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三、技术实施方案。
1. 勘测区域划分。
根据勘测区域的地质特征和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对勘测区域进行合理划分,确定勘测的范围和重点区域。
2. 勘测方法选择。
结合勘测区域的地质特征和矿产资源类型,选择合适的勘测方法,包括地球物理勘测、地球化学勘测、遥感勘测等。
3. 数据采集与处理。
利用现代化的勘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勘测区域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获取准确、全面的地质信息。
4. 地质勘探工作。
组织专业的地质勘探队伍,进行地质勘探工作,包括地质调查、地质钻探等,获取地质剖面和岩心样品。
5. 数据分析与评价。
对采集到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确定矿产资源的地质储量和产状。
6. 技术应用与成果展示。
将勘测定界技术的应用成果进行展示与应用,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四、技术保障措施。
1. 设备保障。
确保勘测所需的设备、仪器的完好性和准确性,提供技术保障。
2. 人员培训。
对从事勘测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技术水平。
3. 质量控制。
加强勘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总结。
勘测定界技术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矿产资源的勘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能够提高勘探工作的效率和成果。
因此,需要加强对勘测定界技术实施方案的研究和总结,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有力支持。
六、参考文献。
[1] 张三, 李四. 勘测定界技术应用手册.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8.[2] 王五, 赵六. 地球物理勘测技术原理与应用.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7.[3] 陈七, 钱八. 地球化学勘测实用指南. 北京: 矿业出版社, 2019.以上就是勘测定界技术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是土地利用和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中,需要运用一系列科学技术手段,以确保土地界址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
GIS 技术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空间分析和管理,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和地理信息数据,对土地进行精准的勘测定界。
同时,GIS技术还可以实现地理数据的可视化和空间分析,为土地勘测定界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在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中,需要运用全站仪和GPS定位技术。
全站仪可以实现对土地界址的精准测量和定位,保证勘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GPS定位技术可以实现对土地位置的全球定位和导航,为土地勘测定界提供精准的空间参考。
另外,在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中,需要充分考虑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
无人机可以快速、高效地获取土地勘测定界所需的影像数据,实现对大范围土地的快速勘测定界,提高勘测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此外,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还需要结合地籍调查和土地利用规划,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利用需求和保护要求,确保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符合国家土地管理政策和法规的要求。
综上所述,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需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站仪和GPS定位技术、无人机遥感技术等一系列科学技术手段,以确保土地界址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结合地籍调查和土地利用规划,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利用需求和保护要求。
希望本文对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推动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服务方案1、项目概况土地勘测定界是根据土地征收、划拨、征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复垦等工作的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型工作,最终形成勘测定界报告,为风机基础和升压站及其道路的建设用地报批提供技术支持。
报告内容反映项目来源,内容和目標、作业区范围和行政隶属、任务量、完成期限、项目承担单位和成果接收单位,土地利用现状面积表、勘测定界图、勘测定界用地范围图等。
本项目为风电场项目,按自治区建设用地报批现行的规定,项目开工建设前应取得建设用地手续。
本项目建设用地报批范围有风电机组用地、生产区、生活区和永久性道路。
建设用地总面积不得超过国家规定指標面积,也不得超过预审面积。
建设用地范围不得占用耕地。
项目概况主要说明项目来源,内容和目標、作业区范围和行政隶属、任务量、完成期限、项目承担单位和成果接收单位。
2、项目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需要收集项目区自然地理概况的内容有项目区的地形概况、地貌特征:居民地、道路、水系、植被等要素的分布和主要特征,地形类别、困难类别、海拔高度、相对高差等。
项目区的气候情况:气候特征和风雨季节等。
自接到甲方委托书后,查阅项目区前期已经取得相关部门的审查意见,规划用地范围图,征地资料等。
参考项目区所在地用地范围内的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权属界线图、基本农田界线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3、主要技术依据(1)《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 1008-2007;(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4)《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5)《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
(6)《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7)《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216-20084、主要技术指標(1)坐標系统:2000国家大地坐標系。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1. 引言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是现代土地管理和规划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对土地进行精确测量和定界,可以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和规划,为农业、城市规划、工程建设等领域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和数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的目的、应用范围、步骤以及具体操作流程。
2. 技术方案目的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的目的是确定土地的边界和范围,包括土地的面积、边界线的位置和形状等关键要素。
通过精确测量和定界,可以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和数据,为土地管理、规划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技术方案的目标是确保土地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用性,为土地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3. 技术方案应用范围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适用于农业、城市规划、工程建设等领域,具体应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地籍调查和土地登记•地块分割和划拨•土地使用规划和调整•土地承包和出租•土地资源调查和评估•土地征收和补偿•土地变更和更新等4. 技术方案步骤4.1 需求分析在开始进行土地勘测定界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和要求。
通过与客户的沟通和详细的需求分析,确定勘测范围、精度要求、勘测时间等关键要素。
4.2 勘测准备在进入现场进行勘测之前,需要进行勘测准备工作。
具体包括准备勘测设备和工具,制定勘测计划和组织勘测队伍,了解现场情况和准确位置等。
4.3 实地勘测实地勘测是土地勘测定界的关键环节。
通过使用全站仪、GPS定位系统和测量工具等,对土地进行精确定位和测量。
勘测员需要按照事先制定的勘测计划,对土地的边界、角点、高程等进行测量和标注。
4.4 数据处理与分析完成实地勘测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包括数据的校正、整理和修正,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4.5 报告编制与交付最后一步是编制土地勘测定界报告并交付给客户。
报告应包括勘测概况、勘测数据和分析结果、范围确定等内容。
报告需要以清晰、准确的方式呈现勘测结果,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勘测定界技术方案
勘测定界技术方案1. 简介勘测定界技术是在地面勘测的基础上,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将工程任务区域进行界定,并确定行政界限、地界限、建筑物位置和高度等技术方案。
该方案针对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土地压实、填方、渣土填筑及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排铺等工程特征,以及土地开发、道路建设、水利工程等不同类别工程情况提供技术支持。
2. 技术方案勘测定界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勘测勘测是勘验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地理位置等信息的过程。
在进行勘测工作时,需要使用工程测量仪器和设备,主要包括全站仪、沉降监测仪和GPS等。
勘测要求测量精度高、精细度高,确保勘测结果客观真实,符合现代工程建设的要求。
2.2 定界根据勘测结果,在保证工程任务区域内的主要要素的前提下,要求尽可能的缩小需要勘测的区域范围。
例如,针对道路建设工程,根据勘测结果确定路基、路堤、路面等所处的位置、高程和面积,最终确定行政区划和行政界限。
2.3 制图勘测定界技术的制图方案要求制图精度和制图要素的准确性。
制图要使用专业绘图软件,如CAD和GIS等。
制图所需数据包括互联网等平台上提供的地形、地势和地质等影像数据,以及实地测量数据和地形地貌勘测资料。
制图的结果要直观、精细、准确,便于工程管理和施工难度评估。
2.4 编写技术指导文件为了保证工程施工和运作的顺利,勘测定界技术方案需要编写技术指导文件。
技术指导文件包括技术标准、技术要求和规范,主要是向工程管理和施工人员提供操作方法、技术流程和操作规范等,以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
3. 应用范围勘测定界技术方案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和建设工程,例如:•道路建设工程•水利工程•建筑工程•区域开发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此外,勘测定界技术方案还可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和规划、城市国土空间管理等领域。
4. 总结与展望勘测定界技术方案作为现代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未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提高,勘测定界技术方案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将得到更大的推广。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
详细描述
传统测量技术包括平板仪、经纬仪、测距仪等,具有精度高、操作简单的特点。 在小范围测量中,传统测量技术仍然是一种重要的勘测定界方法。虽然其效率相 对较低,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04 土地勘测定界应用案例
城市规划与建设用地勘界
总结词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用地勘界中,土地勘测定 界技术方案通过精确测量和界定土地范围, 为城市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目的
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确保土地利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技术原理
基 于 GPS/ BDS/ GLONASS等 卫 星 定 位 技 术 , 结 合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 GIS) 技 术,实现土地勘测定界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和输出。
利用遥感技术(RS)进行大面积的影像解译和分析,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
地形测量
对勘测区域内的地形进行 测量,获取地形图和相关 数据,以便进行后续的数 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处理
对实地调查和测量获得的数据进 行整理、编辑和加工,确保数据 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分析
利用专业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 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为后续 的土地规划和利用提供依据。
成果制作
根据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制作 相应的图表和成果报告,以便更 好地展示勘测结果和规划要求。
结果输出与报告编写
报告编写
根据勘测结果和数据分析结果,编写 土地勘测定界报告,明确土地权属、 界址点和相关规划要求。
成果输出
将勘测结果和报告以纸质或电子形式 输出,提供给相关部门和单位使用, 以便更好地进行土地规划和利用。
03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法
全 球 定 位 系 统 ( GPS) 技 术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设计方案(技术标)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依据发布的招标文件,项目工作的进度、质量、安全生产等控制和指导,确定其用地范围、界址、面积、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状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甘肃省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发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原建设部颁发的《城市测量规范》、2007年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印发的有关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文件资料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程状况项目,项目施测面积约6508亩,施工工期为20天。
该项目测区面积较大,施工工期较短。
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
3,《城市测量规范》。
4,《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
三、勘测定界工作情况:1 工作底图的准备1.1工作底图是用于进行勘测定界及编绘勘测定界图的基础图件。
1.2工作底图应是地籍图、地形图、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1.3 工作底图的比例尺不小于1:2000大型工程工作底图比例尺不小于1:10000。
1.4 工作底图的现状不能满足勘测定界工作要求时应对界址线附近和界址范围内的地形地物进行修测或补测。
2 权属界线的调绘2.1查阅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土地登记的有关资料,并将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界线、行政界线转绘到工作底图上。
2.2 其它土地权属界线的确认需要在当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组织下,由相关权属单位有关人员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要求共同到现场指界,并将权属界线测绘到工作底图上。
3.1 土地利用类型及土地利用类型界线的调绘依据全国统一的土地分类,利用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地形图上的有关土地利用类型界线,通过现场调查及实地判读,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各土地利用类型界线测绘或转绘在工作底图上,并标注三级土地利用类型编号。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设计方案(技术标)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依据发布的招标文件,项目工作的进度、质量、安全生产等控制和指导,确定其用地范围、界址、面积、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状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甘肃省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发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原建设部颁发的《城市测量规范》、2007年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印发的有关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文件资料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程状况项目,项目施测面积约6508亩,施工工期为20天。
该项目测区面积较大,施工工期较短。
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
3,《城市测量规范》。
4,《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
三、勘测定界工作情况:1 工作底图的准备1.1工作底图是用于进行勘测定界及编绘勘测定界图的基础图件。
1.2工作底图应是地籍图、地形图、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1.3 工作底图的比例尺不小于1:2000大型工程工作底图比例尺不小于1:10000。
1.4 工作底图的现状不能满足勘测定界工作要求时应对界址线附近和界址范围内的地形地物进行修测或补测。
2 权属界线的调绘2.1查阅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土地登记的有关资料,并将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界线、行政界线转绘到工作底图上。
2.2 其它土地权属界线的确认需要在当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组织下,由相关权属单位有关人员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要求共同到现场指界,并将权属界线测绘到工作底图上。
3.1 土地利用类型及土地利用类型界线的调绘依据全国统一的土地分类,利用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地形图上的有关土地利用类型界线,通过现场调查及实地判读,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各土地利用类型界线测绘或转绘在工作底图上,并标注三级土地利用类型编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 63-11-8E -8A -EC
整理人 尼克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技术标
技术方案
一、拟设置使用台站的用途
本部分应描述拟设置使用台站的用途。
二、技术实施方案
本部分应描述拟设置使用台站的技术实施方案,组网使用的台站应一并说明通信网技术方案。
三、电磁环境条件
本部分应根据前述电磁环境测试报告,说明拟设置使用台站站址的电磁环境满足使用要求。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如符合相应条件需要加以阐明的内容)
(一)具有固定台址的无线电台(站),需要说明其符合城乡规划要求的情况。
(二)拟设置使用的台站属于射电天文台、气象雷达站、卫星测控(导航)站、机场无线电台站等需要电磁环境特殊保护的项目,需要说明其进行电磁兼容分析和论证的情况,并将
相关证明材料附后。
(三)如事先已经与预选站址附近的射电天文台、气象雷达站、卫星测控(导航)站、机场无线电台站等需要电磁环境特殊保护的台站进行过电磁兼容分析和论证,应说明分析结果并将相关证明材料附后。
五、结论
本部分应根据前述各部分内容做出结论,即拟设置使用的无线电台站在技术上可行。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