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我们生活在一起”,主要包括“家庭与社区”、“遵守规则”、“关爱他人”和“公共生活”等内容。
本单元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和关注自己生活的环境,学会与家人、邻居和谐相处,遵守规则,关爱他人,参与公共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社交能力,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家庭、社区生活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不遵守规则、缺乏关爱他人和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社区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
2.学会与家人、邻居和谐相处,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3.遵守规则,维护公共秩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增强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提高公共事务参与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家庭与社区的概念,与家人、邻居和谐相处的方法,遵守规则的意义,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
2.难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 教学方法1.生活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和关注家庭、社区生活。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事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遵守规则、关爱他人、参与公共生活的重要性。
4.实践操作法: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2.教学课件:家庭、社区相关图片,案例分析材料。
3.实践活动材料:如公共事务参与表、关爱他人记录表等。
4.教学视频:有关家庭、社区生活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课件展示家庭、社区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生活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一、单元概述本单元以“在集体生活中”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集体的概念、特点、作用,以及在集体生活中应有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尊重集体、团结合作、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提高他们在集体生活中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单元教学目标1. 了解集体的概念和特点,认识集体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2. 理解集体生活中的规则和制度,学会遵守和执行。
3. 掌握在集体生活中与人交往、合作、分享的技巧和方法。
4. 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树立主人翁意识。
5.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学会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本单元共包括四篇课文,分别是《我们的班集体》、《一起来,试一试》、《别把花草弄疼了》和《让我们的班更美好》。
每篇课文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集体的概念、特点、作用,以及在集体生活中应有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1.《我们的班集体》:本课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了什么是集体,集体的特点是什么,以及集体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集体的概念和特点,认识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经历出发,深入理解集体的概念和作用。
2.《一起来,试一试》:本课从实践的角度介绍了如何在集体生活中与人交往、合作、分享。
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在集体生活中与人交往、合作、分享的技巧和方法。
难点在于如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体验和实践这些技巧和方法。
3.《别把花草弄疼了》:本课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在集体生活中关心他人、保护环境。
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关心他人、保护环境的意义和方法。
难点在于如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产生共鸣和思考,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关心他人的情感。
4.《让我们的班更美好》:本课从反思和总结的角度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集体生活中的表现,并提出了改善的建议。
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反思自己在集体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找到改进的方法。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2
《2.不一样的你我他》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理解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2.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和接纳他人的态度。
3.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独特性,学会尊重和接纳他人。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同学们是否喜欢动画片,最喜欢的动画角色是谁。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喜欢这些角色?他们有什么特点?2.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包括外貌、性格、兴趣、特长等方面。
(2)讲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性别、年龄、家庭背景等。
(3)讲解尊重和接纳他人的重要性,强调不要因为差异而歧视和排斥他人。
3.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案例,如小明和小红因为性格差异而产生的矛盾。
(2)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如缺乏理解和尊重。
(3)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4.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组长。
(2)教师给出讨论题目:如何在生活中尊重和理解他人?(3)各小组展开讨论,组长负责记录讨论成果。
5.分享交流(1)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认真倾听。
6.实践活动(1)教师设计一个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
(2)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与不同的人相处的感受,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
7.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生活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四、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写一篇关于“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感悟文章。
2.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是否能够尊重和理解他人。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3.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每个人的独特性,并能够具体描述尊重和接纳他人的行为表现。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朋友的意义,认识到朋友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关心他人的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朋友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朋友的意义,学会尊重与关心他人。
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朋友交往中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小故事,让学生思考故事中朋友的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让学生翻开课本,阅读《我们的朋友》这一章节,引导学生关注朋友的意义。
3. 例题讲解:(1)讲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是友谊的基础。
(2)讲解关心他人的方法,举例说明如何关心朋友,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的技巧。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故事,分享如何尊重与关心他人。
六、板书设计1. 主题:我们的朋友2. 内容:朋友的意义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交往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认为朋友应具备的品质,并说明理由。
(2)描述一个你关心朋友的经历,谈谈你的感受。
2. 答案:(1)朋友应具备的品质:诚实、善良、宽容、有爱心等。
理由:这些品质有助于建立和维护友谊,使双方都能在交往中受益。
(2)答案开放,要求学生描述清楚经历,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掌握了尊重与关心他人的重要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主动关心他人,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教师可推荐相关书籍或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友谊的内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的把握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4.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开放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的社区生活》中的第一课《社区,我们的家》。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社区的意义、社区生活中的规则以及如何参与社区活动,共建美好社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区的概念,认识到社区是我们的家,培养他们的社区意识。
2. 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社区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提高道德素养。
3. 培养学生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社区规则的意义,并能自觉遵守。
教学重点:认识社区,了解社区的重要性,学会参与社区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社区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社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讲解社区的概念、意义以及社区生活中的规则。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社区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和体验社区规则。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如何参与社区活动,共建美好社区。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社区活动,并展示成果。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社区的概念与意义2. 社区生活中的规则3. 参与社区活动,共建美好社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内容,以“我的社区生活”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我的社区生活我住在一个美丽的社区。
这里环境优美,邻里关系和谐。
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和小朋友们一起在社区广场上玩耍。
我们遵守社区规则,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共设施。
前不久,我们社区组织了一次植树活动。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了这个有意义的活动。
我们挖坑、浇水、施肥,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小树苗茁壮成长,我们心里充满了喜悦。
社区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要爱护它,为它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全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全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家规、学校规章制度、社会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2. 掌握与学校规章制度相关的内容,如校园卫生、安全、秩序等方面;3. 了解家长、老师和社会的期望,加强对学校规章制度遵守的自觉性。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1. 家规、学校规章制度、社会法律了解家规、学校规章制度、社会法律所起到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学校规章制度了解学校规章制度内容,并掌握校园卫生、安全、秩序等方面内容。
3. 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了解家长、老师和社会的期望,加强对学校规章制度遵守的自觉性。
三、教学方法课前画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感知本单元的重点;课堂讲解与示范的相结合;情境教育法,引导学生在模拟实际情境中掌握研究;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了解研究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学校规章制度相关的内容。
2. 教学难点加强对学校规章制度遵守的自觉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英文课前的情景模拟,引出本单元需要研究的知识点。
2. 研究(25分钟)- 第1课研究家规、校规的意义- 第2课研究校园卫生- 第3课研究校园安全- 第4课研究校园秩序- ...3. 讲解(10分钟)讲解本单元中研究的重点知识点。
4. 练(15分钟)- 读一读,想一想,你的家规有哪些?- 合作完成校园安全或秩序情景演练。
- ...5. 作业(5分钟)总结本单元所学知识,完成书面笔记。
六、教学反思认为本单元中情境教育法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让课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将来的教学中要多尝试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心态放松,乐意投入学习。
同时,作业可以增加合作完成的部分,使学生之间互动更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集体生活》,具体内容包括:第1节《我们是一个集体》、第2节《集体力量大》、第3节《遵守集体规则》和第4节《我们在行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学会关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2. 培养学生遵守集体规则,懂得集体力量大的道理,学会团结协作。
3. 引导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集体力量大的意义,学会遵守集体规则。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团结协作的意识,提高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体会到集体合作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1)让学生自主阅读第1节《我们是一个集体》,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
(2)教师讲解第2节《集体力量大》,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明白集体力量大的道理。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遵守集体规则,学会团结协作。
(4)结合第4节《我们在行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参与集体活动的经历,提高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举例说明集体合作的好处。
(2)让学生谈谈如何遵守集体规则,团结协作。
六、板书设计1. 第二单元集体生活2. 内容:(1)我们是一个集体(2)集体力量大(3)遵守集体规则(4)我们在行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集体合作的好处。
(2)举例说明你是如何遵守集体规则的。
2. 答案:(1)集体合作可以让我们共同完成任务,提高效率,还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2)遵守集体规则,如:按时到校、排队就餐、保持卫生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我家好邻居》教学方案
本次教学的主题为《我家好邻居》,是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该课程主要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友好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意识和能力。
本教学方案旨在通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方面综合运用,有重点有难点地讲解和学习,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树立互助、合作、包容、友好的邻里关系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法律意识和行为习惯。
一、教学内容1、课时名称:我家好邻居2、教学目标:(1)了解邻里关系的意义和构成;(2)明确家庭规矩的重要性和意义;(3)学习礼仪规范和礼仪用语;(4)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5)引导学生关注家庭、邻里和社区的热点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点(1)了解邻里关系的意义和构成;(2)明确家庭规矩的重要性和意义。
4、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在情境教学法的指导下,本次教学将更加注重搭建情境,营造现实情境,在情境中教学,让学生通过体验、感受、思考,深刻理解学习内容,把学到的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2、案例教学法在本次教学过程中会运用丰富的案例,让学生通过举例,加深对邻里关系的认识,明确家庭规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这样不仅便于学生理解,而且通过案例学习,可以更加深刻地记忆学习内容,提高理解、记忆和运用能力。
3、交互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强教学与学习的交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体验和收获,总结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积极地思考、探究、学习和创新。
三、教学手段1、PPTPPT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教学手段,可以通过图片、文字、音效等形式将教学内容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视频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学生可以生动地感受到在不同情境下,邻里之间如何友好相处,分享经验,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思考。
教科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家庭因我更美丽5、让家人省心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不做父母的“小烦恼”。
2.能够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父母省心,让家人开心。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懂得自理与分担家务的意义,自愿培养自理能力,自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联系家长,了解孩子自理能力和家务劳动情况,争取家长配合参与课堂活动。
学生:课前对父母进行访问,了解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最担心的一件或几件事,并了解父母认为孩子应该做好哪些事。
教学过程: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教师:同学们《弟子规》里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对我们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父母喜欢我们做什么?又不喜欢我们做什么呢?教师:你们知道对于你们的希望,家长提到最多的是什么?(板书:让家人省心)怎样让家人省心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活动一:不做“小烦恼”教师:王叔叔最近特别烦恼,因为他的女儿到工地去玩,被玻璃割伤了脚,你想起《弟子规》中哪句话?对!“身有伤,贻亲忧”。
李叔叔也很烦恼,而且这烦恼还不好意思跟别人说,他的儿子在商店里拿了一支玩具手枪没付钱,让人家找上门来了。
李叔叔觉得丢死人了。
这又让你想起《弟子规》中哪句话?“德有伤,贻亲羞”。
关于这两方面的例子,你们还能举几个吗?(学生举手,依次介绍,可介绍别人的事,也可介绍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师:姐姐不小心受伤,父母是怎样的心情?虽然父母在她面前表现出极大地宽容和安慰,但孩子受伤,他们多么担心呐。
如果这些事不发生,那不是更好吗!关于安全,老师们基本每天都在提醒,目的只是为了让大家减少意外的发生,让父母放心。
《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注意安全,保证身体不受伤,这就是孝敬父母的表现。
教师:你们当中某些同学小时候也误拿过别人的东西,以为是人家不要的东西,但尽管如此,这样的行为你们的父母还给人家赔了理,让父母很难过。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第二单元 单元方案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第二单元单元方案1.了解社区和家乡的基本情况,感受归属感。
2.掌握正确的邻里交往方式,构建和谐的社区邻里关系。
3.了解社区的运作和管理方式,明白社区活动对居民的影响。
4.发现居住地的问题,并通过办法解决问题,让居住地更加美好。
5.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景物和人文特点,对家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知。
6.培养同情心和爱心,愿意尽力帮助弱势群体。
7.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等方式获取信息,提高信息获取能力。
2.通过组织、表达、交流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等方式提高实践能力。
4.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提高社会参与能力。
三、教学重点:1.了解社区和家乡的基本情况,感受归属感。
2.掌握正确的邻里交往方式,构建和谐的社区邻里关系。
3.了解社区的运作和管理方式,明白社区活动对居民的影响。
4.发现居住地的问题,并通过办法解决问题,让居住地更加美好。
5.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景物和人文特点,对家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知。
四、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邻里交往方式,构建和谐的社区邻里关系。
2.如何让学生了解社区的运作和管理方式,明白社区活动对居民的影响。
3.如何通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等方式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小组合作研究法3.案例教学法4.游戏教学法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我的家在这里1.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介绍社区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兴趣。
2.阅读教材《我的家在这里》,了解社区的人、物、事,感受归属感。
3.小组讨论:讨论社区的运作和管理方式,明白社区活动对居民的影响。
4.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居住地的问题,并通过办法解决问题,让居住地更加美好。
5.总结: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社区的认识和了解。
第二课:我家的好邻居1.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介绍邻里交往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优质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规则在哪里》中,深入探讨第9课《守规则,大家一起来》。
该课详细内容涉及:认识规则重要性,理解遵守规则意义,学会自觉遵守规则,并能够在生活中践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规则作用,认识到遵守规则对个人和集体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意识,提高他们道德素养。
3. 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和讨论,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规则。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意义,自觉遵守规则。
难点: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规则,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实际行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挂图。
2. 学具:课堂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挂图,呈现一个没有规则场景,引发学生思考:这样生活会是怎样?2. 理论讲解:讲解规则定义、作用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意义。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规则,并讨论遵守规则好处。
4. 例题讲解:以红绿灯为例,讲解遵守交通规则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遵守规则对安全影响。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分享一个自己遵守规则例子,并进行交流讨论。
六、板书设计1. 大守规则,大家一起来副规则重要性与遵守规则实践2. 板书内容:规则定义与作用遵守规则意义生活中规则实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三个你生活中遵守规则,并说明为什遵守这些规则。
(2)试举一个例子,说明不遵守规则可能带来后果。
2. 答案:(2)示例:在教室里不奔跑,如果不遵守这一规则,可能会发生碰撞,导致受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重要性,但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践行规则,仍需进一步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积极发现不遵守规则现象,并提出改进措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和道德规范,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
2.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4.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有道德、有法治意识的人。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生活中的法律第1课:我们生活中的法律第2课: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第二单元:我们与社会第3课:我们与社会第4课:关爱他人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第5课:我们的国家第6课:爱护公共财物第四单元:我们的家园第7课:我们的家园第8课:环境保护第五单元:安全生活第9课:安全生活第10课: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和道德规范,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案例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 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法律和道德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实地考察法:带领学生走进社区、法院等场所,亲身感受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调节作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的综合素质。
4. 学期末考试: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
五、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第一单元第3-4周:第二单元第5-6周:第三单元第7-8周:第四单元第9-10周:第五单元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
2. 辅助材料:案例集、讨论题、角色扮演剧本、实地考察指南。
3. 多媒体资源:教学课件、视频、音频资料。
4. 网络资源:相关法律知识网站、道德教育平台。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教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5、我的家在这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研究,深入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2、过程与方法:在游戏及分享的活动过程中,掌握与人交流的方法,主动与人交流。
3、情感与态度:通过加深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培养对社区的热爱和自豪。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并且能简单介绍给大家。
教学难点:使每位同学都能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热爱自己的家。
教学准备: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等。
预要求:了解自己家周围的环境,看看有哪些建筑物、公共设施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XXX说,这里有温暖的泥窝:XXX说,这里有可爱的小河:小山羊说,这里有青青的山坡:小朋友说,这里到处都是有我成长的足迹。
小结:不管生活在什么地方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家乡,因为家乡总能带给我们欢乐。
二、讲授新课(一)说说自己的家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家乡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能看出图片上是哪里吗?刚才的画面是不是让你想到了自己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的家?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回忆一下,自己的家在哪里?家的周围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教师指定学生描述自己的家。
师:同学们都讲得津津有味,说得很详细。
从大家的描述中,我也感受到了大家都很爱自己的家。
师:我想再请人人想一想,在你生活的村子或小区里,除了家人,你最熟悉哪些人呢?他是做什么工作的?你为何会对他们印象深刻呢?师:你知道自己的村子或小区的村志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为什么叫那个名字吗?小结:我们生活在一个平安和谐的大家庭里,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有我们熟悉的人和事,我们在这里快乐地成长,留下了无数的欢声笑语。
这里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了解自己家的具体位置,能清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
(二)我想说师:我们一起来阅读故事《井深情更深》。
师: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请大家思考:村里家家户户有了自来水,人们为什么还喜欢到井边来呢?全班内交流。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地球上的国家”,第一节“世界上的国家”;第二节“我国的地理位置”;第二章“地球上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气候”;第二节“自然资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
2. 使学生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了解我国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3. 培养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我国的地形和气候、自然资源的分布。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爱国情怀和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地图、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特点和我们在地球上的位置。
2. 新课导入:(1)学习第一章“地球上的国家”①讲解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让学生通过地球仪观察各大洲的分布。
②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
(2)学习第二章“地球上的自然环境”①讲解地形和气候,通过地图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地形、气候的特点。
②介绍自然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
3. 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
(2)动手制作地图,让学生在画纸上画出我国地图,标注出主要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
4. 例题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们的地球2. 板书内容:(1)世界上的国家①各大洲的分布②我国的地理位置(2)地球上的自然环境①地形和气候②自然资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
(2)列举我国的主要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
2. 答案:(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我家好邻居》课堂实施方案
本实施方案旨在让学生了解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公德心和家庭美德,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互助精神。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述小故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好邻居,好邻居的表现和他们所起的作用,让学生初步掌握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互助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好邻居”的概念,了解好邻居的表现和作用,培养互助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能力目标:能够感受到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学会与邻居相处的技巧,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3.情感目标:培养互助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家庭美德,形成和谐的家庭和邻里关系,促进社区和谐。
三、教学重点了解好邻居的概念和表现,培养互助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互助精神。
五、教学方法情境模拟法、问题导入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课堂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
六、教学过程Step1:导入通过问题导入,让学生反思家庭和邻里关系的现状,启发他们认识到好邻居的重要性。
Q1:你们家有好邻居吗?他们都做了哪些好事?Q2:如果你碰到了困难,你会向谁寻求帮助?Step2:情境模拟让学生通过情境模拟,体验到好邻居的作用和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互助精神。
情境一:安全警示学校门口的马路很窄,学生们经常在路上玩耍,车辆很容易发生事故。
请学生分组,设计一幅标语或海报,呼吁大家注意安全。
情境二:口腔保健在校门口粘贴标识牙齿健康的标志,展示和介绍口腔保健的知识。
情境三:环境整治学生自愿参加社区环境整治活动,清理小区里的垃圾和杂草。
Step3:课堂讨论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了解邻里关系的重要性,探讨和分享好邻居的经历,提高互助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Q:你们心目中的好邻居是什么样子的?Q:你们是否经历过无助之时得到邻居的帮助?Step4: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到邻里关系的互助和融洽的氛围。
情境一:A学生不小心掉了钱包,B并不知道是A掉的,拾到后主动去A家归还。
未来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第二单元健康安全的生活3、珍惜我们的生命第一课时1、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明白父母为我们的生长付出了无数的心血,我们要珍惜和爱护自己的生命。
2、了解父母和所有的亲人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以及对我们的期望,懂得我们要努力学习,不辜负家人对我们的期望。
3、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爱惜自己的生命,懂得为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生命才有意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认识到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和爱护自己的生命。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生命,正确认识到生命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本插图、母亲怀孕的一些资料、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回家跟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交流交流自己小时候的一些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爱惜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生命,健康安全的生活。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
揭示课题:第二单元健康安全的生活。
2、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三课。
板书课题:3、珍惜我们的生命二、认识生命的宝贵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妈妈是怎样把我们生下来的吗?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回家跟妈妈交流,了解爸爸妈妈是怎样生下我们,又怎样把我们抚养大的。
2、出示课本18 页的图片,教师一边指着图片,一边引导学生了解我们在妈妈肚子里面的情况。
3、教师相机补充婴儿在妈妈在妈妈肚子里面生长发育的一些知识,引导学生体会妈妈怀孕的辛苦以及对肚子中新生命的期待,进一步感受妈妈对我们的爱。
4、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是爸爸妈妈生命的延续,从妈妈孕育我的那一天起,他们就对我们有着许多美好的期待。
在妈妈怀孕期间,爸爸妈妈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迎接我们的到来。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爸爸妈妈和所有的亲人就盼着我快点儿长大,他们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我们。
当我们有了一点点进步,他们就会非常高兴。
下面就让我们分小组来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关心我们的一些点点滴滴,与同学分享分享。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1.学习伴我成长教学目标:1.能够多角度地了解自己的特点与品质。
2.正视自己的不足,有信心改进自己。
3.能够肯定、接纳自己,有自信成为更好的自己。
教学重点:能够多角度地了解自己的特点与品质。
教学难点:正视自己的不足,有信心改进自己。
能够肯定、接纳自己,有自信成为更好的自己。
课前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出示目标出示本课简洁化的学习目标,老师带读,引导学生明白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活动教学(一)活动一:我有自己的特点1.看一看:课件出示情景动画视频《独一无二的我》。
观察镜子中、活动中的自己,让学生从自己的外貌特征和兴趣爱好中初步了解自己。
2.说一说:(1)个别学生做示范,老师点评鼓励。
(2)玩大转盘,抽学号进行自我介绍。
3.学一学:从他人的看法了解自己。
出示第3页“赵兴的调查结果”,从父母、老师和同学这些身边重要的人那里获得自我认识。
(1)老师示范:我所了解的某某同学。
(2)请同学说一位自己熟悉的同学。
老师点拨,鼓励评价。
4.想一想:“我是这样的吗?”,引导学生回应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针对这些看法,学生应给予回应,或是认同,或是部分认同,或是不认同,并说出理由。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他人看法与自我认识不一致的问题。
(二)活动二:理想自我,神奇变身1.看一看: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从理想自我的角度更深人地了解自己。
2.说一说:(1)请学生想象自己愿意成为的事物,以及愿意拥有这一事物的特点是什么。
(2)结合自己喜欢玩的游戏,说说各自喜欢扮演的角色及角色拥有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想象中,找到想象对象的特点、品质,并通过追问学生想拥有这些特点、品质的原因,将学生与理想自我联系起来,从而增加学生的自我认识。
3.读一读:看教材第5页“阅读角”,描述了一位儿童的内心世界,通过感受故事中主人翁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感受自己丰富、独特的内心世界。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第一章:《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和意识。
3. 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1. 尊重他人的概念。
2. 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教学视频或案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尊重他人。
2. 新课导入:讲解尊重他人的概念和重要性。
3. 案例分析:观看一个关于尊重他人的视频,让学生深入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尊重他人的经验和方法。
第二章:《遵守规则》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
3. 让学生学会自觉遵守规则的方法。
教学重点:1. 规则的概念。
2. 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让学生学会自觉遵守规则的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教学视频或案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思考规则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规则的概念和重要性。
3. 案例分析:观看一个关于遵守规则的视频,让学生深入理解遵守规则的意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遵守规则的经验和方法。
第三章:《诚实守信》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3. 让学生学会诚实守信的方法。
教学重点:1. 诚实守信的概念。
2. 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让学生学会诚实守信的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教学视频或案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思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诚实守信的概念和重要性。
3. 案例分析:观看一个关于诚实守信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诚实守信的意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诚实守信的经验和方法。
第四章:《关爱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O1【单元教材解读】一、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是“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家乡”,围绕学生成长的地方安排内容包括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第6课《我家的好邻居》、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三课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认识家乡自然风物与家乡人的贡献,帮助学生实现对家乡的认同,树立学生的家乡观,激发学生的家乡情。
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成长需求,本单元引导学生认识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能够对社区产生归属感,并能积极参与社区公共生活。
二、内容分析教材首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引导学生了解社区,增强学生对社区里人、事、物的了解,促使他们主动维护社区利益,积极为社区生活的改善建言献策。
再聚焦到互动性更强、与儿童生活更直接的邻里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邻里交往方法。
最后,在社区邻里生活的基础上,扩展到对“家乡”这一更广阔的生活环境的学习中。
本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如图:我在这里长大学习主题社区与家乡三、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能体会邻里生活的人情温暖,懂得邻里生活中应有的言行礼仪。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和邻居,学会处理邻里生活中的小摩擦小问题,进一步了解家乡,认识家乡自然状况与家乡人的贡献,帮助学生增强自豪感,实现对家乡的地理认同、文化认同,树立学生的家乡观,激发学生的家乡情。
四、素养落实点本单元三课所对应的核心素养有两方面:“道德修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是指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把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本单元内容属于社会公德部分对应《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3版)》中践行以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做社会的好公民。
如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第6课《我家的好邻居》要让学生懂得邻里之间要互帮互助、和睦相处、有为居住地尽责任的意识。
而第一学段则要求学生懂得爱护家庭、学校和公共环境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我家好邻居》课程教案总结
本次教学活动我们进行了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我家好邻居》的课程教学,本次教学活动结合了教材和真实生活案例,旨在引导孩子们学会尊重、爱护邻居,培养其良好的社会交往习惯和修养。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如何与邻居相处,了解邻居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习如何尊重、关心和帮助邻居。
2、能力目标:通过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使其能够学会与邻居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和修养,树立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我家好邻居”。
我们通过教材和真实生活案例,引导学生从身边事例入手,学习如何与邻居相处,了解邻居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习如何尊重、关心和帮助邻居。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课堂讲解,讲解邻居间的相互关系、友好交往等问题。
2、讨论法:老师以问题为引导,带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吸引学生积极思考。
3、角色扮演法:老师提供案例,分角色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邻里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关注邻里间的相互关系,理解和学习如何尊重、关心和帮助邻居。
2、难点: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使其能够与邻居间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五、教学步骤1、引入:“我家好邻居”,学生张口就来介绍自己家门口的好邻居,让学生感受到邻里关系的温馨与和谐。
2、讲授内容:“我家好邻居”,带领学生了解邻居间的相互关系,学习如何尊重、关心和帮助邻居。
3、小组讨论:“如果你的邻居不友好怎么办?”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改善邻居间的关系。
4、角色扮演:“我们的邻居关系”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邻里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5、总结:“我的邻居关系”让学生用一句话总结自己的邻居关系,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重视发展性评价,对学生充分、合理利用时间的想法与行为要予以肯定,对改正了过去时间观念不强、常常浪费时间缺点的突破自我的行为要予以积极表扬。
2、对于学生制订的活动时间安排计划,教师要在班级中给予其展示的机会,并要求学生坚持。对坚持合理安排时间的学生,教师尤其要多表扬,鼓励其发挥带头作用。
3、小结。教师总结评价与交流的结果,引导学生认识到:完成作业是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要努力独立完成;不能让别人代劳,也不能一有困难就请别人帮忙;合理利用学习工具,与别人进行讨论与合作完成作业同样是正确的做法。
活动二:怎样正确地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1、活动导人。教师衔接上一一个活动,要求学生对照自己,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根据“活动场”中的提示,学生试着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并在班级中汇报独立完成的情况。教师尤其要重视学生回答或者汇报遇到困难时自己是怎么“独立完成”作业的。
旁注
活动一:如何完成作业
1、提问导人。作业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需要完成各门课程的作业。教师询问学生日常的作业是怎样完成的,请几名学生讲述做作业时的情况,既包括简单的作业,也包括比较难的作业。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根据回答情况做进步提问。比如,作业比较简单,没意思,不想做,怎么办?作业比较难,自己一个人完成不了,怎么办?作业比较有趣,但有点难,怎么办?有些作业需要动手实践,怎么办?
教
后
记
课题
2、我能独立完成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1、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独立”完成作业。
2、能在学习中做到独立完成作业。
3、能在学习中树立诚信的意识,任何时候都不作弊。
教学重点
在学习中独立完成作业,树立诚信的意识,任何时候都不作弊。
教学难点
树立诚信的意识,任何时候都不作弊。
教学准备
课件、插图
预习要求
教学过程
2、拓展提升。根据“透视窗”中的内容线索,学生讨论四种常见行为的后果,进一步提升对“独立完成”的认识。
3、举一反三。通过“故事屋”中的人物故事,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能不能通过作弊的方式获取好成绩?教师要让学生开放性地讨论作弊的危害,包括作弊是如何危害学习者的独立性等问题,使学生建立不作弊的诚信理念。同时,教师可以举一此反面的事例强化诚信教育,警示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要诚信。
3、成果展示。教师展示学生合理安学制订计划的重要性,以及坚持执行计划的意义,认识制订计划不能仅停留在表面,制订了计划不能忘了执行。
4、小结。学生阅读“美文篇”,回顾“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古训,教师强化本课要好好学习、珍惜美好时光的主题。
2、拓展交流与讨论。结合先前的提问,学生分析“交流厅”中完成作业行为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独立“完成作业;“独立”完成作业是不是就是指自己一个人完成所有的任务,不能向别人求助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向他人求助。小组讨论完成后,派代表向全班陈述小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把学生讲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意见记录下来。
4、小结。教师总结学生的相关讨论,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才是真正的独立学习,以及如何在H常学习过程中保持独立学习的习惯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建议:
1、教师可以引用多个案例进行示范教学,指导学生从具体的学习任务着手独立完成。
课题
1、做时间的主人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1、知道时间-去不复返,知道光阴的珍贵。
2、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
3、有“今日事今日毕”的意识,能做到做事有计划有目标。
教学重点
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树立“今日事今日毕”的意识,能做到做事有计划有目标。
教学准备
课件、插图
教学建议:
1、教师可通过多个具体事例,最好是学生身边的具体案例,说明“一小光阴一寸金”的道理,让学生懂得惜时如金的意义。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时间的指导可以呈现优秀学生的案例,给其他学生提供榜样。
2、教师要鼓励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并努力去坚持。
3、教师要突出时间管理的意识,让学生学会做自己时间的主人,并吸引家长参与学生的时间管理,在评价学生的自觉性时,要参考家长的评价。
2、案例展示。教师展示统筹利用时间的正面例子,如妈妈做家务,在电饭煲煮饭的同时完成了选菜,还把洗衣机中甩干的衣服晾好了……教师可以请学生在举同类正面事例时也举此反面的例子,两相比较,得出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做事效率的-些具体做法,完成“金点子”活动中的任务。
3、讨论与尝试。学生对“交流厅”中的几个例子进行讨论,分析相关原因。学生再结合生活与学习中的事,谈谈可以怎样更有效地利用时间。
3、拓展。诵读(明日歌》,学生交流有关“时间宝贵”的格言和谚语。教师可以补充一些例子以更具体地说明时间的宝贵。如,小学六年只有约2190天、一个星期只有168个小时等具体事例,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珍惜时间的认识。
活动二:统筹安排,有效利用时间
1、谈话导人。生命宝贵,时间有限,我们不能随意浪费时间。有些人能高效地利用时间,看起来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完成的好几件事,他们却可以很快完成。有些人却效率很低,过了好久了,几件事情-件也没有完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任务,更好地利用时间呢?
预习要求
教学过程
旁注
活动一:寸时寸金,珍惜光阴
1、游戏导人。通过“1分钟可以完成哪些任务”的游戏活动导人时间的概念,引出有效利用时间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形成1分钟其实可以完成很多事,要充分利用时间、充分利用每分钟的认识。
2、故事体验。以故事《杜鹃和山雀》为素材,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表现对待时间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的后果,相互评价,并说一说自己的体会与启发,
4、小结。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有效利用时间、统筹安排时间是学会学习的重要前提。
活动三:科学制订计划,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
1、故事导人。重温故事《杜鹃和山雀》,导人凡事要制订计划和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的教学目标。
2、实践尝试。以“活动场”内容为主题,学生动手制作自己一天时间分配的“时间转盘”,在小组内展示交流,再设计一个寒假时间安排表。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运动娱乐、休息与学习等活动的主次,合理安排寒假一天的时间,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