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简介_2000字

合集下载

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简写

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简写

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简写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简写”的资料,供大家参阅。

抗日历史简写抗战大事记1931.9.18,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就此展开;1932.1.28,日军于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在上海建立侵华桥头堡;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同年在北平爆发了一二.九学生运动;1937.7.7,日寇于北平发动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中国开始全面抗战;1937.8.13,日军发动侵略上海的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8.13——11.12)就此展开;1937年9月至11月,太原会战展开,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并于9.25.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所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忻口之战十万将士壮烈殉国;1937.12.13,日军攻陷南京,进行了长达六个星期的血腥屠杀;1937年年底1938年5月,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以徐州为中心展开徐州会战,其中在台儿庄战役中取得重大胜利;1938.6.12至10.27,武汉会战展开.武汉会战后抗战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1939年冬至1940年春,国军主动发起“冬季攻势”,取得一定战果;1940.5月至6月,枣宜会战展开,国军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壮烈殉国;1940.8月至12月,百团大战;1942年起中国远征军入缅甸参战,于1945年与美英军队配合初击败侵缅日军;1944年抗战转入战略反攻阶段;1945.8.6与8.9,美军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1945.8.9,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击溃日本关东军;1945.8.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9.2,日本签署投降书;1945.9.9,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1948.12.23,东条英机等七名甲级战犯于东京巢鸭监狱被处以绞刑. 根据这个大事记选择你所感兴趣的事件去搜索一下就好.牢记历史,珍爱和平,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抗日战争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

抗日战争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

抗日战争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抗日战争,也被称为中国抗日战争,是指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全民族抗战。

这场战争可以追溯到1931年,一直持续到1945年。

在这个时间范围内,中国人民经历了艰难的抵抗与长期的战斗,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的起始时间可以追溯到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

当时,日本军队制造了一个假借中国军队袭击铁道的事件,以此为借口,占领了中国东北的辽宁省。

这个事件标志着日本侵略的开始,也是抗日战争的起点。

随后的几年里,日本侵略军不断扩大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进一步侵占中国的土地和资源。

1937年,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全面爆发的阶段。

这一年发生了著名的七七事变,日本侵略军发动了一系列的进攻,企图占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

这场事变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和全民族的抵抗呼声。

中国军队与日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同时中国人民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参与到抗日战争中来。

在随后的八年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

他们在战争中忍受了巨大的痛苦和困难,但始终坚守抵抗,决心保卫自己的国土免受日本侵略军的侵害。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人民积极组织起来,成立了抗日游击队、抗日义勇军等抵抗组织,发动了一系列的抵抗行动,给日本军队带来了重大的威胁。

在战争中,中国军队和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士兵和平民丧生,许多城市和村庄被摧毁。

然而,中国人民保持了顽强的抵抗意志,他们利用地形、运用战术上的巧妙手段,对抗日军进行了有效的反击。

同时,中国得到了盟国的支持,包括苏联、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对中国进行了援助。

抗日战争进入了最终阶段是在1945年。

在这一年,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原子弹被投放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这个事件震惊了整个世界,包括日本。

这两次核打击让日本军队和政府认识到自己已经失去了抵抗的能力。

同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抗日战争宣告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意味着中国人民从日本的侵略中赢得了解放。

这场战争不仅对中国人民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整个东亚地区带来了重要影响。

中国抗战史概述

中国抗战史概述

中国抗战史概述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

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

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但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前,未能形成全国性的民族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发动进攻,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

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

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

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

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亡的严重形势,率先捐弃前嫌,主张国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共同挽救中华民族。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就此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作为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方针。

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年9月,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日战争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

日本军队为了占领中国,先侵占我国东北地带后,继续向南前进,企图占领华北。

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军事演习。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称有一名日军士兵于演习时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

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与意义

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与意义

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与意义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而进行的一场伟大斗争。

这场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对于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及中日关系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历史背景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中国。

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列强侵略和分割的威胁,中国人民的生活和尊严受到了严重的侵害。

而在这个时期,日本迅速崛起,开始对中国进行侵略扩张。

日本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夺取了台湾和辽东半岛。

此后,日本继续对中国进行侵略,先后侵占了山东、东北等地。

二、抗战爆发抗日战争爆发于1937年,起初是因为日本在中国的卢沟桥发动了一系列军事行动。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面的中日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抵抗。

抗战初期,中国军队在装备和战略上处于劣势,但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坚定不移。

中国人民以顽强的战斗精神和牺牲精神,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时间的殊死搏斗。

三、意义与影响中国抗日战争的意义和影响深远。

首先,这场战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勇气。

中国人民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他们坚信自己的力量,坚决捍卫自己的国家尊严。

这场战争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独立自主的中国,也让中国人民意识到了自己的力量。

其次,抗战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得到了推动。

抗战期间,中国人民为了战胜日本侵略者,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军事技术和工业水平。

中国在战争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后来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最后,抗战对中日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尽管战争结束后,中日两国之间的矛盾并未完全解决,但抗战期间的合作和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的经历,为两国之间的和平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充满艰辛和牺牲的历史时期。

这场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对于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及中日关系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铭记这段历史,珍惜和平,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世界。

抗日战 争简介

抗日战 争简介

抗日战争简介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伟大的民族凝聚力。

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称霸亚洲,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

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1932 年 2 月,东北全境沦陷。

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 14 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1937 年 7 月 7 日,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 29 军严辞拒绝。

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

第 29 军奋起抗战。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表现出了无比的英勇和顽强。

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在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战役中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浴血奋战,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了广大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平型关大捷,八路军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百团大战,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中国人民承受了巨大的牺牲。

日军实行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即烧光、杀光、抢光,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血腥惨案。

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大量的无辜百姓惨遭杀害。

但是,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更加坚定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中国抗日战争详细资料

中国抗日战争详细资料

中国抗⽇战争详细资料以史为镜,可以正⾐冠。

历过的耻辱让我们⾃省⾃强,更加清醒、更加警觉、更加坚韧。

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关于中国抗⽇战争详细资料,希望⼤家喜欢。

中国抗⽇战争资料:中国抗⽇战争中国抗⽇战争,⽇本称其为⽇华战争,西⽅国家多数称其为第⼆次中⽇战争(把甲午战争称为“第⼀次中⽇战争”),是指从1937年7⽉7⽇的“卢沟桥事变”开始,由⽇本帝国⼊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陆,两国军队鏖战⼋年,⾄1945年9⽉2⽇,以中国的胜利⽽告终。

实际上,从1931年9⽉18⽇的九⼀⼋事变开始,中⽇两国就开始了地区冲突,⽇本先后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上海市,以及热河、察哈尔两省,⾄1937年扩⼤为全⾯侵华战争。

对于最早失陷的东北三省来说,抗⽇是从1931年到1945年,长达14年之久。

1941年12⽉9⽇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两天,中华民国政府才公开宣布正式同⽇本宣战,如果以两国宣战⽇算起,中国抗⽇战争历时不到4年。

在这段时间⾥,战争扩⼤到整个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中国和美国、英国等同盟国共同抗击⽇本,⽽中国战场也成为第⼆次世界⼤战太平洋战争的⼀个重要战场。

最后,⽇本节节败退,战争以同盟国胜利⽽结束。

1945年8⽉15⽇,⽇本天皇宣布⽆条件投降。

1945年9⽉2⽇上午9时,在停泊于⽇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号”上,⽇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本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

随后,接受投降的同盟国代表:盟军最⾼统帅麦克阿瑟上将,美国尼⽶茨海军上将、中国徐永昌将军、英国福莱塞海军上将、苏联杰列维亚科中将,以及澳⼤利亚、加拿⼤、法国、荷兰、新西兰等国的代表依次签字。

⾄此,⽇本帝国主义的对外侵略战争,以彻底失败⽽告终。

第⼆次世界⼤战也以全世界⼈民的伟⼤胜利⽽结束。

中国抗⽇战争资料:战争释名习惯上,中国⼈所说的“抗⽇战争”⼀般指称“中国抗⽇战争”。

但各地中国华⼈习惯上也将各⾃国家或地区同时期反抗⽇本侵略的战争称为“抗⽇战争”,并将其和中国抗⽇战争视为⼀体,或作为它们的总称。

中国抗日战争的背景与历史意义

中国抗日战争的背景与历史意义

中国抗日战争的背景与历史意义中国抗日战争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一段历史。

这场战争既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斗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抗日战争的背景和历史意义两个方面来探讨。

背景:中国抗日战争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列强侵略。

当时,中国的国力衰弱,社会动荡不安,列强逐渐侵占中国的领土和资源。

1894年至1895年的甲午战争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

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中国人民开始反思自己的国家状况,呼吁民主和科学,追求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然而,这一时期的中国政府内部腐败,国民经济状况不佳,社会矛盾激化,使得中国面临着更大的危机。

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东北。

随后,日本侵略军逐步向中国内地扩张。

而当时的中国政府由于内部的腐败和分裂,无法有效阻止日本的侵略。

这使得中国人民面临着生存的威胁,只能通过武装抵抗来保卫自己的家园。

历史意义: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是多方面的。

首先,这场战争是中国人民自主抵抗外来侵略的一次伟大斗争。

中国人民在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军时,表现出了顽强的抗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中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勇敢。

其次,中国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成为了东方战场上最重要的一支力量。

中国人民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军队在战场上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长时间的殊死搏斗,消耗了日本军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最后,中国抗日战争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的重要范例。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组织和指挥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抗战。

他们通过游击战、地下战和正规战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并为中国人民争取了胜利。

中国抗日战争与日本侵略的惨痛历史

中国抗日战争与日本侵略的惨痛历史

中国抗日战争与日本侵略的惨痛历史中国抗日战争是二战期间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伟大战斗。

自1937年至1945年,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与损失,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抵抗精神。

一. 背景介绍20世纪上半叶,日本的军国主义壮大,开始实施扩张政策。

1931年,日本发动了所谓的“九一八事变”,并侵占了中国的东北地区。

接下来,日本继续对中国进行侵略,意图建立一个大东亚共荣圈。

二. 中日战争的爆发1937年,中日两国爆发了全面战争,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是“七七事变”,即日本在上海发动的一系列侵华事件。

中国采取了积极的抵抗措施,全国上下形成了抗战的大联合,中国人民开始了浴血奋战的抗日战争。

三. 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经历了艰苦的岁月。

面对强大的日本军队,中国的抵抗力量显得十分脆弱。

然而,中国人民并没有退缩,他们组织抵抗,进行游击战争,同时还面临着日本的轰炸和屠杀。

许多城市被日军占领,无数的无辜百姓被杀害、奴役和掠夺。

四. 抗战胜利的重要事件抗日战争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和事件。

比如,百团大战、淞沪会战和台儿庄战役等,这些战役都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和军队的勇气。

此外,中国的抗日游击战争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使用游击战术进行袭击和骚扰,给日军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五. 国际援助与战争结果抗战期间,中国获得了一定的国际援助。

小泉秀树所领导的援华医疗队在敌后的抗战医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包括美国等国家也向中国提供了物资和经济援助。

最终,中日战争的胜利多亏了中国人民的努力和国际援助。

六. 抗战的启示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重要历史。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抗战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抗争精神,在困难时期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国际援助的重要性也得到了体现,国际合作对于战争的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七. 结束语中国抗日战争的惨痛历史使我们铭记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

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

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

这场战争从1937年7月7日开始,一直持续到1945年8月15日。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展现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抗战爆发的原因抗日战争的爆发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一方面,日本通过侵略中国来寻求更多的资源和市场,满足自己的扩张需求;另一方面,中国长期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欺凌,民族尊严受到严重挑战。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

二、艰苦的抗战岁月中国抗日战争是一场艰苦的战争。

在战争初期,中国军队面临着日军的空前猛烈的进攻,中国军民被迫进行艰苦的拼搏。

由于军力和装备的不平衡,中国军队一度处于劣势,但他们积极抵抗,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同时,中国人民也进行了广泛的抗战活动,组织起游击队和民兵,从各个地方积极参与到战斗中。

中国全国形成了抗日统一战线,共同抵抗外敌入侵,战胜了重重困难。

三、重大战役的胜利中国抗日战争中发生了许多重大的战役,这些战役胜利的取得对于整个战争的结果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比如,淞沪抗战中的满城战役、台儿庄战役和武汉会战等,都是中国军队奋勇杀敌的典型例子。

特别是台儿庄战役,中国军民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一战击溃了日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意志。

四、中国与国际抗战中国抗日战争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事业,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在战争初期,中国抵抗日本侵略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有力支援。

抗日战争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力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五、抗战胜利与和平中国抗日战争最终于1945年胜利结束。

日本在中国沦陷近八年后被打败,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战胜利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和平的胜利。

抗战胜利由于争取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失败,为中国取得了独立和和平的机会,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支持。

结语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英勇抵抗外敌侵略的伟大历史,为中国人民争取独立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八年抗争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八年抗争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八年抗争中国抗日战争,是指从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为抵抗日本侵略而进行的浴血奋战的战争。

这场战争对于中国和整个东亚地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历史背景、战争进程和胜利成果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八年抗争。

一、历史背景中国抗日战争是在日本侵略中国的背景下爆发的。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在实施侵略政策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包括占领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华北等行动。

由于国共两党的内战和社会动荡,中国的抵抗力量一度分散,但逐渐觉醒并走向统一,终于迎来了全国性的抗战。

八年抗争之前,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斗争已有多年,八年抗争则是抗战的高潮和转折点。

二、战争进程八年抗争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初期、艰难时期和反攻时期。

1.初期阶段(1937年-1940年)中国在初期阶段几经劫难才能组织全国性的抵抗,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

这一阶段中国军民所处的环境异常艰难,但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和坚决的抵抗精神击退了日本军队的进攻。

2.艰难时期(1940年-1943年)在这个时期,日本军队迅速占领了大片的中国土地,并严重摧毁了中国的经济基础。

中国反抗力量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困境。

然而,中国军民不屈不挠,开始了艰苦的游击战和抗战教育运动。

同时,国共两党也举行了合作抗日的两次会议,形成了抗日统一战线,有效地推动了抗战进程。

3.反攻时期(1943年-1945年)到达这个阶段时,中国军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并逐渐形成了强大的抗日力量。

随着国际形势的转变,中国得到了苏联等国家的支持,中国军队在各个战场上发起了反攻。

最终,中国军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赢得了抗战的胜利。

三、胜利成果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八年抗争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对于中国和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维护了中国领土的完整中国军民在八年抗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最终保卫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中国对抗日本侵略的抗战历史

中国对抗日本侵略的抗战历史

中国对抗日本侵略的抗战历史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充满艰辛和血泪的历史。

自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逐渐陷入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

这场战争是中国人民与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华民族坚强意志力的象征。

本文将回顾中国对抗日本侵略的抗战历史,以展示中国人民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

一、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抗日战争的爆发源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

九一八事变成为了战争的导火索,日本军队趁机占领了中国东北部分地区。

接着,日本不断扩大侵略规模,先后侵占了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区。

面对侵略者的屠杀和残暴行径,中国人民秉持抵抗到底的信念,挺身而出,展开了迎击日军的斗争。

二、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装备和训练上明显劣于日军,但他们顽强的战斗精神和国家意识让他们不屈不挠。

中国人民以最殷切的希望和渴望取得对侵略者的胜利,投身到了战斗之中。

游击战和运动战成为中国军队在抵抗日军侵略中主要采用的战术。

中国还设立了抗日根据地,以提供后方支援和培养抗日军事力量。

三、抗战胜利的转折点抗战历史中,有几个重要的战役改变了战争的态势,对中国取得最后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卢沟桥事变、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长沙保卫战、武汉会战、台儿庄战役等。

这些战斗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勇敢与坚决的决心,在可怕的困境中,他们没有屈服,他们与侵略者进行了顽强抗争。

四、中国与盟国的合作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并非孤军奋战,国际局势的变动为中国抗日战争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中国与苏联、美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中美援助合作在战争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美援与中共的合作使得中国军队的装备和训练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与意义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保卫了中国的独立和尊严。

这场战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让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团结,培养了众多英雄,打破了中国军队的长期消极防御的战略模式,为中国人民赢得了应有的尊重。

关于抗日战争的资料

关于抗日战争的资料

关于抗日战争的资料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

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

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但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前,未能形成全国性的民族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奋起抵抗。

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

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

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

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亡的严重形势,率先捐弃前嫌,主张国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共同挽救中华民族。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就此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作为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方针。

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年9月,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宣告成立。

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

当时,日本侵略者把国民党作为主要作战对象,所以由国民党军担负的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战场。

在全国抗战初期,国民党表现了一定的抗日积极性,先后进行了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重要战役,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阻滞了日军的推进,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中国抗日战争八年艰苦卓越的抗战史

中国抗日战争八年艰苦卓越的抗战史

中国抗日战争八年艰苦卓越的抗战史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重大战争。

自1937年7月7日淞沪会战爆发起,至1945年日本在广岛遭到原子弹轰炸,中国抗日战争共历时八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艰苦卓越的抗战史。

本文将从战争的背景、战争的过程以及抗战的意义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战争背景1937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了中国全面抗战。

此前,日本侵略者已经在东北地区掌握了实际统治权,并在华北地区扩张势头迅猛。

以国共两党为核心的中国人民已经达成抗战共识,全国上下迅速奋起响应。

在此背景下,中国抗日战争爆发。

二、战争过程中国抗日战争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的顽强抵抗、战略退却与游击战以及全面反攻。

1. 初期的顽强抵抗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民面对日军的侵略,展现出顽强的抵抗精神。

1937年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以及武汉保卫战等一系列战斗,中国人民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向日本侵略军展示了中国人民崇高的抗战精神。

2. 战略退却与游击战随着战局的恶化,中国军队在一些战略地区采取了战略性的退却,为集中兵力,进行游击战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路军、新四军等中国人民解放军游击战争的开展,大大削弱了日军的战斗力度,对中国抗日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3. 全面反攻1943年至194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迎来了全面反攻的机会。

长沙、常德、平汉、淮海、渡江等重要战役相继打响,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多次决战,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尤其是194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的渡江战役,成功解放了南京,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抗战的意义和影响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勇敢抵抗外敌入侵的历史见证,并取得了重大成果和伟大胜利。

抗战的意义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中国抗战展示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抗战精神,激发了每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2. 削弱了日本侵略势力,为二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历程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历程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历程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历程,是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的历史见证。

今天,让我们回顾一下抗日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历程。

第一阶段: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初期抵抗(1937-1938年)中国抗日战争始于1937年7月7日,它的导火索是日本帝国主义军队在中国北部的卢沟桥附近挑起的一起冲突。

日本侵略者的侵略行动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中国全面抵抗的序幕由此拉开。

中国军民积极参与抗日战争,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这一阶段,中国军民以顽强的意志和无比的勇气,奋起抵抗侵略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和抗争精神。

第二阶段:百团大战和长沙会战(1940年)在抗日战争的第二阶段,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组织了一系列有力的反攻行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百团大战和长沙会战。

百团大战是中共中央决策发起的一次全面反攻行动,中国军民在这次战役中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和顽强的意志,给日本侵略者以迎头痛击。

长沙会战是中国军队在湖南进行的一次重要阻击战,中国军队成功挫败了日本侵略者的进攻,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百团大战和长沙会战的胜利,为中国人民坚定了抗日战争的信心,也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1941-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八年抗战的时期,中国军民面临了严峻的挑战和艰苦的岁月。

在这个阶段,中国人民面临着日本侵略者的强大压力,同时还要应对内忧外患。

然而,尽管遭受着巨大的牺牲和损失,中国军民以令人敬佩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继续进行了浴血奋战。

中国军民的反击和抵抗,最终使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大陆陷入了困境。

第四阶段: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投降(1945年)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是中国人民顽强抗战的结晶,是无数英勇牺牲者的流血付出的结果。

中国军队和民兵的奋战最终迫使日本侵略者无法继续坚持战斗,并最终于1945年8月15日正式宣布投降。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论文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论文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开始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日本发动这场劳民伤财的战争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说这场战争不可避免呢?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思想界开始对中国传入日本的“汉学”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激烈的批判,对于世界和东亚局势以及日本的未来进行了重新思考,日本思想界产生了“脱亚论”和“兴亚论”两种表达对亚洲形势看法的思想。

而这两种的思想的共同之处是视中国为弱者,用武力占领中国,并演变成企图实现日本称霸东亚“领导”中国等所谓的半开化亚洲国家的侵略野心的工具。

这种思想深深的影响了日本的平民和统治者,而且中国近代的衰落更加激发了日本人对中国的敌视,开始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学习西方,当中国正在爆发太平天国时,日本国内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改革,并且在短短的几十年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一跃成为资本军事强国。

然而国内有线的资源又制约了日本的发展,使得他不得不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其他国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中国自然成为它觊觎的对象。

随着天皇制国家体制的确立,日本政府开动了全国的教育机器来推行军国主义教育,把“忠君爱国”作为教育的最高宗旨,标榜天皇是唯一的上帝,誓死效忠天皇,把侵略正义化、合法化。

并通过种种手段,军事主义的思想被强制灌输给孩子们,是他们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接受各种歪理邪说,最终沦为日本侵略战争的炮灰。

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然而就在上节课老师让看的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那一幕幕让我触目惊心啊!日本军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已经不能用禽兽来形容他们了。

这足以看出日本军事主义洗脑教育对他们的毒害,连人最初的本性都抹杀啦!!明治维新后,随着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他急需商品的倾销市场和原料的供应市场,还有就是在1933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承重打击了日本的经济,为了转移危机对日本的影响,再加上日本军事主义教育造就了一批高度忠于天皇的军队,他毅然发动侵华战争,所以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必然的。

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与意义

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与意义

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与意义中国抗日战争是二战期间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所展开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抗战。

自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至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八年时间的浴血奋战。

这场战争不仅对中国民族的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带来了重要的变化。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战争经过、抗战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背景19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建立满洲国,旨在扩张其势力范围。

随后,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侵华战争,一系列的战斗导致了中国抗战的爆发。

中国国内各界人士纷纷响应抗战号召,形成了抗日统一战线,共同抵御日本帝国主义。

二、战争经过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书写了中国人民抗战壮丽史诗。

首先是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阶段,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既有正规军的阻击,也有民间武装的游击战争。

然后是八年抗战的长期斗争,中国人民坚持持久战的战略,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多次正面和游击战斗,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三、抗战意义1. 维护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捍卫国家独立和尊严的重要历史事件。

中国军民的顽强抗战,彰显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使中国的抗日斗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部分,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2. 促进了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抗日战争是二战中最早爆发的一场抗战,中国人民给予了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

中国的抗战牵制了日本侵略者的兵力,削弱了其在亚洲的强大实力,为其他反法西斯盟国在太平洋战场取得胜利提供了宝贵支持。

3. 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中国抗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牺牲,但也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抗战期间,中国军民表现出了顽强的抗争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4. 推动了社会变革和国家建设: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战争期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了国家统一和军队建设,提高了人民的国防觉悟。

抗日战争资料

抗日战争资料

抗日战争资料概述抗日战争,又称中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全民族战争。

该战争于1937年7月7日爆发,直至1945年底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历时8年。

战争背景抗日战争的爆发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侵略的结果。

日本在20世纪初便开始对中国的侵略行动,并在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东北三省。

此后,日本进一步扩大侵略行动,逐步占领中国的大片领土,并建立傀儡政权。

抵抗运动的兴起对日本侵略的加剧促使中国民众的抵抗意识觉醒,各种抵抗运动纷纷兴起。

1936年底至1937年初的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形成了以抗日救国为共同目标的统一抗日战线。

淞沪会战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淞沪会战,这是抗日战争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中国军民虽然力量悬殊,但坚决抵抗,最终在3个月的激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打退了日军的侵略。

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抗日战争中最为残暴的一幕,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后,对平民百姓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规模屠杀和强奸。

数十万中国人丧生于此,成为了抗日战争的一大烙印。

重庆谈判1939年到1945年期间,蒋介石政府将首都迁往重庆,与美国、英国等盟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谈判。

重庆谈判的目标是争取外国盟友对中国的援助和支持,并加强对日战争的国际宣传。

八年抗战抗日战争持续了整整八年,期间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胜利。

八年抗战极大地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意志,奠定了新中国成立的基础。

抗战胜利和影响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这一胜利使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了四大盟国之一,并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战胜利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成为了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结语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战争,它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顽强抗争精神。

这场战争的历史教训仍然深刻,我们应当牢记历史,珍惜和平,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及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它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中期,对于中国的历史发展和国家命运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战争的意义以及对中国社会和国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背景抗日战争的爆发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中国,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重困境。

中国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割地,辛亥革命后,国家政权逐渐由北洋政府掌握,但仍然无法有效地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尊严。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军国主义把中国视为其扩张的目标之一,他们先后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并将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纳入其殖民统治。

这些侵略行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抗日情绪逐渐高涨。

同时,国共两党在党内关系紧张的背景下,也意识到必须团结一致,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二、战争的意义抗日战争的意义不仅仅是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的反抗,更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

抗日战争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团结。

在战争的压力下,中国人民和政府意识到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抵抗外敌。

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长期敌对的两党的合作,这对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的斗争和牺牲。

在长达八年的战争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无数英勇的战士和民众为国家的独立和尊严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种牺牲精神和爱国情感在中国人民心中深深扎根,成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的胜利和国家的崛起。

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树立了抵抗外敌的形象,也为中国的国家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战争结束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并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多的尊重和地位。

三、对中国社会和国家的影响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和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抗日战争基本简介

抗日战争基本简介

抗日战争基本简介抗日战争基本简介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抗日战争基本简介,希望对你有用!抗日战争起因根据既定国策,日本在1927年东方会议上确定“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

现实原因:受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面临严重打击。

国民经济亏损,黄金不断外流,工业萎缩,农业告急。

为了摆脱世界经济危机造成的深重困扰,转移国内的注意力,日本帝国走上侵略道路。

另一方面,国民政府正全力围剿红军,中国的内战为日本侵华提供了可乘之机。

抗日战争战争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

第一,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它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极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成为抗战的最强音和主旋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勤劳勇敢,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自强不息,开拓创新。

抗日战争的实践使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领导核心。

第三,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抗战的胜利创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

中国人民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抗日战争简介_200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
小学作文作文网
中国抗日战争,是1937
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战场主要在中国大陆。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7月7日,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日,拉开了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

在战争初期,中国投入大量军队以遏制日军的进攻;随后交战双方即转入相持,中共领导的敌后力量逐渐发展壮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战争过程中民众的国家观念得到了增强,战争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战争阶段第一阶段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

当时,日本侵略者把国民党作为主要作战对象,所以由国民党军担负的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战场。

在全国抗战初期,国民党表现了一定的抗日积极性,先后进行了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重要战役,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阻滞了日军的推进,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但是,由于国民党在政治上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在军事上则采取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所以,尽管国民党军队的许多官兵对日军的进攻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正面战场的战局仍非常不利,先后丢失了华北、华中的大片领土,国民政府亦迁都重庆。

而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一条依靠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的路线。

1937年8月下旬,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0月间,南方各省的红军游击队也改编为新四军,开赴华中前线。

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主要从战略上配合国民党军作战。

第二阶段
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日
军的财力、物力、兵力严重不足,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

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抗日根据地的扩大,使日军在其占领区内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一些大城市,广大农村均控制在以八路军、新四军为主的中国军队手中。

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问题,批判和克服了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原则,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

在此阶段,日本的侵华方针有了重大变化: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对国民党政府则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

日本侵略军集中了大部分兵力和几乎全部伪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

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艰苦的斗争,坚决地进行反“扫荡”、反“蚕食”斗争,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在日本政府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投降。

1940年3月,他在南京成立了伪国民政府,组织伪军,协同日本侵略军进攻抗日根据地。

同时,国民党的反共倾向也日渐增长,蒋介石采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妄图消灭共产党和敌后抗日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领导解放区军民一面抗击日伪军的“大扫荡”,一面打退了国民党的三次反共高潮,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

至1943年12
月,日军在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被迫收缩战线,华北方面军停止向抗日根据地的进攻。

第三阶段
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1944年,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

与此同时,国民党正面战场却出现了大溃败的局面,先后丧失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

1945年,八路军、新四军向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春、夏季攻势,扩大了解放区,打通了许多解放区之间的联系。

当时,由于国民党军队主力分散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日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都处在解放区军民的包围之中,因此全面反攻的任务,自然地主要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军队来进行。

1945年5月,苏军攻克柏林,德军正式向盟军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争宣告结束。

1945年8月,美国军队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作战胜利,逼近日本本土。

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

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8月9日,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要求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在一切可能的条件下,对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

1945年8月
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9月9日,在南京陆军总部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日本驻中国侵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
书上签字,并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

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

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

关于八年抗战中国的损失,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作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指出,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

自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我军伤亡331
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其他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更不可胜计。

直接财产损失313亿美元,间接财产损失204亿美元,此数尚不包括东北、台湾、海外华侨所受损失及41.6亿美元的军费损失和1000多万军民伤亡损害。

此外,七七事变以前中国的损失未予计算;中共敌后抗日所受损失也不在内。

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
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