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系统教学教案
人教版教学教案第3章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人教版教学教案第3章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https://img.taocdn.com/s3/m/7af1bf62a98271fe900ef900.png)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体验科学家研究细胞膜的历程,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3)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1)以细胞膜分子结构的探究历程为主线,学生动脑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并构建模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3.情感目标:1).通过细胞膜结构的发现史,使学生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激发探求生命科学奥秘的兴趣。
2)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学习建议在学习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实验基础上,了解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以及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在学习时应将细胞的物质组成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有机地联系起来,对细胞形成系统的认识。
从细胞膜的组成物质入手理解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在细胞膜的结构基础上,理解细胞膜的主要功能,并进一步认识从细胞膜的角度所体现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规律。
※背景资料:探究资料1:①1859年,欧文顿(E.Oerton)选用500多种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
发现凡是易溶于脂类的物质,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类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
②1897年,Crijins和Hedin用红细胞做实验,同样也证明分子的通透性与其在脂类中的溶解度有关。
(提示学生:化学课上学习的相似相溶原理)■⑴依据科学家经过大量的艰辛实验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⑵那么联想前面所学知识,回想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哪种脂质含量最多?探究资料2:科学家对细胞膜化学成分深层分析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提示:蛋白酶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只对蛋白质分解起催化作用的物质)。
■⑶你从以上实验中能得出什么结论?探究资料3:20世纪初,科学家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
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细胞膜教案-公开课
![细胞膜教案-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546a451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9.png)
细胞膜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膜的基本组成成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细胞膜的结构2. 细胞膜的功能3.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4. 细胞膜的作用及其重要性5. 细胞膜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膜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细胞膜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准备实验材料,如细胞膜模型、显微镜等。
3. 划分学习小组,分配任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药物递送,引发学生对细胞膜的兴趣。
2. 讲授细胞膜的结构:介绍细胞膜的基本组成成分,如蛋白质、脂质等。
3. 演示实验:观察细胞膜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胞膜的结构。
4. 讲授细胞膜的功能:讲解细胞膜的作用,如物质交换、信号传递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细胞膜功能的重要性。
6. 结合实际案例:介绍细胞膜在医药、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
8.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深入了解细胞膜的相关知识。
9. 课堂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疑问,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细胞膜的流动性:讲解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以及其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2. 细胞膜的损伤与修复:介绍细胞膜损伤的原因及修复机制。
3. 细胞膜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细胞膜研究的新技术和新发现。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在细胞中的作用,回答相关问题。
2. 讨论环节:让学生探讨细胞膜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八、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细胞膜相关知识的了解。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55305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2.png)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教案: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教学目标:1.理解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掌握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特点;3.了解细胞膜系统的多样性和功能分工;4.理解细胞膜系统在物质传递和细胞内外交流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2.细胞膜系统的多样性和功能分工。
三、教学准备:1.教材:生物教材相关章节;2.实验器材:显微镜、玫瑰酚溶液、洋葱片;3.实验材料:盐水、二氧化碳、小分子染料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细胞膜的照片,引导学生回忆细胞膜的形态和位置,并引发学生对细胞膜的探究兴趣。
2.探究细胞膜的组成与结构(20分钟)通过研究细胞膜的结构,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片细胞膜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特点,并解释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
3.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细胞膜的组成与结构,理解细胞膜的功能。
第二课时:细胞膜系统的多样性1.导入(5分钟)通过引用生活中不同的细胞膜系统的例子,如肌肉细胞的骨骼膜,引发学生对细胞膜系统多样性的思考。
2.学习细胞膜系统的种类(20分钟)通过讲解细胞膜系统的种类和功能分工,帮助学生了解细胞膜系统在细胞内外物质传递和交流中的作用。
3.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细胞膜系统的多样性和功能分工,并了解不同细胞膜系统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细胞膜的作用1.导入(5分钟)通过举例子说明细胞膜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性方面的作用。
2.学习细胞膜的作用(25分钟)通过讲解细胞膜在物质传递、细胞间通讯和细胞外环境适应等方面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细胞膜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3.实验(15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如使用小分子染料观察细胞膜的渗透性示例,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进一步加深对细胞膜作用的理解。
4.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细胞膜的作用,如物质传递、细胞间通讯和细胞外环境适应,并了解细胞膜与细胞内其他结构和器官的关系。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5d1fdbaaea998fcd220e7f.png)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2.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过程189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类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
这说明了什么?(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含有脂类物质。
)用蛋白酶处理细胞也能破坏膜结构,这又说明了什么?(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师生共同总结细胞膜结构。
总结: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糖类。
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和固醇,磷脂含量最丰富。
蛋白质和细胞膜的关系──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巩固练习:课后题2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呢?(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①激素②细胞膜接触③胞间连丝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组成成分:纤维素和果胶,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内容。
深入理解。
快速完成。
独立完成及时巩固新知。
让学生自主学习。
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总结新知,为下一节学习细胞膜的功能打下附笔。
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
板书设计: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实验:制备细胞膜1.选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4.结果分析二.细胞膜的成分三.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四.植物细胞的细胞壁1、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2、主要功能:支持和保护五、布置作业:六、教学反思: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本节的重点,主动运输是本节的难点。
3.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3.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7167c6240c844769eaee2f.png)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新教材第一模块《分子与细胞》部分的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的第1节,是细胞结构的最外层,在教材中处于基础地位,是细胞结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与第四章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有着直接的联系,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新教材中只讲了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而原教材讲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和功能。
新教材着重实验和生活事例,从“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中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与生活的联系”使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树立科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2.学情分析
基于必修1前两章的学习和初中相关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知道细胞的基本结构、组成细胞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功能、细胞成分鉴定的一般方法。
学生喜欢做实验,本着对实验的好奇,可以很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能力目标
初步尝试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合作精神和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
(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2fd1da1a37f111f1855ba2.png)
教学课题: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并能说出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 能力目标: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3. 情感目标: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边界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相对稳定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1. 细胞膜的成分及其功能。
2. 理解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1. 体验细胞膜制备方法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2. 理解细胞膜功能及意义比较抽象
四、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1. 分组讨论法
2. 动画演示法
3. 讲授法
4. 资料分析法
5. 举例法
五、教学用具/教学媒体
PPT
六、课时安排
40min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1.制备细胞膜
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原理:没有细胞壁、复杂的细胞器膜和细胞核
红细胞置于清水中吸水涨破
2. 细胞膜的成分
糖类:与蛋白质共同组成糖蛋白,参与细胞识别
脂质:主要为磷脂
蛋白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越多
3. 细胞膜的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相对性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 细胞壁的成分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全透性支持和保护。
生物细胞膜的教学设计生物细胞膜的教学教案
![生物细胞膜的教学设计生物细胞膜的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102d6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95.png)
生物细胞膜的教学设计生物细胞膜的教学教案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解释细胞膜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2)理解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2.教学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2)理解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三、教学方法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问题引导法、资料分析法四、教学用具多媒体、、教科书、黑板、粉笔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细胞这个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物质成分,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一步认识细胞这个基本的生命系统,我们来认识由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细胞的基本结构。
大家对于细胞应该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在初中学习过,在前面的实验中我们也曾经观察过一些细胞。
T:你认为细胞最外面的结构是什么?S:。
(学生发言:脱口而出的同学可能往往回答细胞膜;略有思考的同学回答细胞壁;比较严谨的同学会回答“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是细胞壁,动物细胞的最外层是细胞膜”,等)(教师点评后总结,注意点评学生的思维习惯)T: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而像植物、真菌、细菌等生物,细胞往往具有细胞壁。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它们没有生命活动的特殊功能,主要是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而对于真菌和细菌的细胞壁与植物不同,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逐步了解。
然而我们今天要重点讨论的话题不是细胞壁,因为我们将讨论的是“系统的边界”,系统的边界是什么?这里的答案就只有一个:细胞膜。
因为,我们这里指的“系统”是:生命系统!在组成细胞的结构中,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而细胞壁并没有像它们这样的生命活性。
细胞膜教案-公开课
![细胞膜教案-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d57c91d02f60ddccdb38a024.png)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体验科学家研究细胞膜的历程,2.能力目标: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第三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细胞膜的结构1、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2、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糖类二、细胞膜的功能1.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三、细胞壁1、成分:纤维素和果胶2、功能:支持和保护3、特点:全透性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教学理念1.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是学生为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思想、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2. "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教学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也是一个传授生成学习,激发学生学会生成的过程。
3.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发现法教学",他指出:"把一门科学教给一个人,不是要他把结果记在心头,确切的说,就是要教给他参与知识建立起来的这一过程。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让学生注重科学研究方法和探究过程,通过学生的积极探索,使他们利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进行"组装",使之能够主动建构成为新的知识、技能、方法,甚至产生新的观念和发现。
二、教材分析本节介绍了化学物质如何有序排列构建成细胞膜,以及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相互联系,从而树立起生命的物质性和运动性观点。
本节内容是学习植物水分代谢、矿质代谢、光合和呼吸作用以及动物新陈代谢和生物膜系统的基础,因此具有承前启后的知识地位。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公开课(新)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公开课(新)](https://img.taocdn.com/s3/m/c2e35218c77da26925c5b0ce.png)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讲课人:指导老师:教研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体验科学家研究细胞膜的历程。
2).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能力目标: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相结合五、课时安排 1课时六、教学过程裂,让细胞内容物流出来?用针扎?镊子剖?师:细胞内的物质是有一定浓度的,如果把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把细胞胀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细胞膜了。
依据红细胞吸水胀破的实验原理,接下来的实验步骤比较简单,同学们也看了实验视频,老师就不再重复讲了。
细胞太小了。
细胞膜的成分师:我们学习了科学家制备细胞膜的过程,许多有关细胞膜化学组成的资料,都来自对哺乳动物红细胞膜的研究。
我在发给你们的导学案里提供了三个材料,请第一组讨论材料一并总结出你们的结论。
第二组讨论材料二,第三组讨论材料三,现在开始你们的讨论。
材料一:1859年,欧文顿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动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
发现凡是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
材料二:科学家对细胞膜化学成分深层分析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提示:蛋白酶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只对蛋白质分解起催化作用的物质)。
材料三:以下是细胞膜的分子构成模式图,结合材料①和②,观察图形找出细胞膜的第三种组成成分。
板书:细胞膜的成分讨论时间结束,第一组有哪个同学能大胆的说出你们的讨论结果吗?师:第一组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含有脂质。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教案(通用6篇)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教案(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eac08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c.png)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教案(通用6篇)一、教学分析:首先,我从这四个方面进展教学分析。
(展现幻灯片)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前两章学习了细胞的定义以及组成细胞的分子,后面将要学习细胞的物质、功能以及生命历程,所以《细胞的根本构造》这章处于过渡的地位,在整个必修一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整章甚至整个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起铺垫作用。
学情分析:作为季延中学的高一年学生他们已有了肯定的学问根底:知道了细胞的分子组成,初步了解细胞膜;初步把握了显微镜的使用;同时细胞膜的功能对于学生而言是抽象的、不易理解的;2、力量根底:肯定的自学力量;肯定的分析材料和推理推断的力量;3、情感根底:我们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泼,上课布满热忱、积极发言、擅长表达自己;具有合作精神;教学目标分析: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的详细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构造和心理水平,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学问目标:知道如何选用提取细胞膜的试验材料,明的确验方法,理解的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及功能。
详细内容如下4点:(展现)(1)能够解释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为试验材料的缘由(2)能够明确提取细胞膜采纳的试验方法;(3)能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推理得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4)能够简述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具有的功能;力量目标:能找出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并进展试验,提高实践力量、猎取信息力量等。
通过以下三点进展具体的阐述。
(1)尝试从已有学问背景中找出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2)通过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试验,提高动手操作力量,进一步娴熟把握使用显微镜的技能,提高实践探究力量;(3)通过对资料、图片的分析和推理,进一步提高提取信息的力量和推理力量。
情感目标:通过体验制备细胞膜的试验,体验自然科学根本的讨论方法,培育科学兴趣,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过程,体验自然科学根本的讨论方法,逐步形成科学素养;(2)通过对细胞膜成分与功能的资料分析探究的学习,培育科学兴趣,探究科学精神,进一步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以课标的要求为动身点,在吃透教材的根底上,考虑到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对抽象的学问理解把握力量仍有待提高的现状,我确定了如下重难点。
高中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教案
![高中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92357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33.png)
高中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膜的作用及其在细胞内外物质交换中的重要性;
3. 讨论细胞膜在细胞生物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内容:
1. 细胞膜的结构和组成;
2. 细胞膜的功能及其在细胞内外物质交换中的作用;
3. 细胞膜与细胞膜蛋白的交互作用;
4. 细胞膜在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细胞膜在细胞中的作用,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学习和讨论(30分钟)
1. 学生通过讲解和课堂讨论,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组成;
2. 分组小讨论细胞膜在细胞内外物质交换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3.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细胞膜与细胞膜蛋白的交互作用;
4. 学生展示观察结果,共同讨论细胞膜在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三、总结和拓展(10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与学生进行复习;
2. 学生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扩展对细胞膜和细胞生物学的认识。
四、课堂练习和作业(5分钟)
布置相关复习题,以加深学生对细胞膜系统的理解。
教学反馈: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和作业后,教师可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巩固学习成果。
补充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和繁琐,建议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注重实践和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对细胞膜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高一生物上册必修二《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高一生物上册必修二《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f8d01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e.png)
高一生物上册必修二《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导语】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胸怀企图,珍爱时间,奋发学习,立志成才,让青春载着企图飞扬!这篇关于《高一生物上册必修二《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是作者高一频道为你准备的,期望你爱好!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2.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能力目标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难点细胞膜的制备教学进程本节课主要环绕细胞膜的成份与功能展开的。
我分为四个环节来设计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言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够留下悬念。
本节课的导言我采取设疑的方法。
提出问题(1)不论是微小的细菌还是高大的乔木,不论是低等的原生动物还是高智商的在座各位,都是由什么构成的?(2)细胞有什么功能?(3)细胞结构有哪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回答这些问题,而进入新知识的学习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2.引导探索,学习新知(1)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由于这部分知识比较简单,而且学生也很熟悉,因此我主要采取提问的方法,你认为细胞最外面的结构是什么?让学生得出结论,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主要是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回想细菌的细胞壁的成份。
教师点评后总结,注意点评学生的思维习惯。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它们没有生命活动的特别功能。
能知道细胞壁的成分与功能就可以了,重点讨论的是“系统的边界”,系统的边界是什么?这里的答案就只有一个──细胞膜。
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
(2)细胞膜的功能这部分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抽象,学生缺少感性认识,所以我主要采取讲授法并借助电脑动画、真实的录相来演示相应进程以及让学生亲身动手做死与活的玉米种子胚被红墨水染色的实验,非常直观、形象、生动,引发学生的注意,学生会充满好奇并有强烈的求知*,在这种情形下,学生会仔细视察并积极摸索,这时教师给与适当的指导,积极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有利于组织教学又利于调动全部学生的积极性,符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规律,把难点分散、转化,便于学生接受、掌控细胞膜的功能。
细胞膜系统的分类和特性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分类和特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0b346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c.png)
细胞膜系统的分类和特性教案一、细胞膜的概念细胞膜是细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有机脂质双层,分隔着细胞内部和外部环境。
其主要功能是维护细胞的稳定性,控制物质的进出和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二、细胞膜的分类按照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将细胞膜系统分为质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叶绿体膜、溶酶体膜、脂肪体膜等七类。
1.质膜质膜是植物细胞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细胞内部和外部环境隔离开来,控制物质的进出,并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同时还参与了细胞的分化和生长。
2.内质网膜内质网膜是一种细胞膜系统,由平滑内质网膜和粗面内质网膜两部分组成。
平滑内质网膜含有许多酶,可以合成脂质和糖类等有机物质,粗面内质网膜则含有许多细胞内分泌蛋白质,它们被合成后将在粗面内质网膜上进行修饰、排列和包装,并运输到细胞膜上进行分泌或者到其他细胞内部进行功能活动。
3.高尔基体膜高尔基体膜是一个由一系列可逆的、具有酶活性的囊泡和合并的膜片组成的结构,它是内质网膜合成和分泌的最终部位,具有分泌、加工和转运蛋白质及其他物质的功能。
4.线粒体膜线粒体膜是动物和植物细胞中一种重要的细胞膜系统,它是线粒体的外膜和内膜的分界部分,同时也是线粒体呼吸和能量合成的中心。
线粒体膜中有丰富的酶系统,其中包括部分三羧酸循环酶和氧化磷酸化酶等。
5.叶绿体膜叶绿体膜是植物细胞中色素体的外膜和内膜之间的结构,其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和其他光合色素,能够完成光合作用反应,并将光能转化为生物能。
6.溶酶体膜溶酶体膜是一种发生在动物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膜系统,其中包含许多酶,能将细胞内的废物、过期或受损细胞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后进行再利用或排出细胞外。
7.脂肪体膜脂肪体膜是脂肪细胞内部由致密细胞器形成的细胞膜系统,其功能是在体内进行脂质代谢和脂肪酸合成。
三、细胞膜的特性细胞膜具有以下几种特性:1.半透性: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只允许特定的物质穿过,而阻碍其他物质。
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膜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4df2a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9.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膜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膜的通透性和选择性通透性。
3. 理解细胞膜在物质运输和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学现象。
【教学重点】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膜的通透性和选择性通透性。
3. 细胞膜在物质运输和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详细理解。
2. 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的解释。
【教学方式】1. 讲授2. 实验3. 讨论【教学设计】【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二、讲授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5分钟)1. 细胞膜的结构:由脂质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
2. 细胞膜的功能:分隔细胞内外环境、调节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
三、呈现实验现象和进行实验(20分钟)1. 展示实验现象:使用荧光探针显示细胞膜的通透性。
2. 进行实验: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观察荧光探针在细胞膜上的行为,总结实验结果。
四、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细胞膜的通透性和选择性通透性。
2. 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在物质运输和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五、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细胞膜在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细胞膜在不同细胞功能中的作用,并写一份小结。
【教学反思】本教案旨在通过讲授、实验和讨论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细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注重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高中生物膜系统教案
![高中生物膜系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5dc1f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9.png)
高中生物膜系统教案
目标:使学生了解膜系统的结构、功能和重要性,以及膜系统在细胞内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目标:
1.了解膜系统的结构和不同类型的膜系统;
2.掌握膜系统的主要功能;
3.探讨膜系统在细胞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
1.膜系统的概念和结构;
2.膜系统的类型;
3.膜蛋白的功能;
4.膜系统在细胞内的作用。
教学流程:
第一部分:导入(5分钟)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膜系统?膜系统在细胞内的作用是什么?
第二部分:讲解(15分钟)
讲解膜系统的结构和类型,以及膜蛋白的功能。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15分钟)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探讨膜系统在细胞内的具体作用和重要性。
第四部分:讨论和总结(10分钟)
带领学生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膜系统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五部分: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总结膜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在细胞内的作用,以及膜系统与其他细胞器的关系。
教学资源:
1.教科书和课堂投影仪;
2.案例分析资料;
3.整理好的课堂讲义和学生笔记。
评估方式:
1.课堂问答;
2.作业表现;
3.小组讨论表现。
拓展学习:
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膜系统在细胞内的作用,并展示实验结果和分析。
高中生物教案细胞膜
![高中生物教案细胞膜](https://img.taocdn.com/s3/m/70bd881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57.png)
高中生物教案细胞膜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膜的结构组成;2. 掌握细胞膜的主要功能;3. 能够解释细胞膜在细胞生存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2.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1. 理解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 掌握细胞膜在细胞生存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1. 课件、PPT等教学辅助工具;2. 实验仪器和材料,如显微镜、细胞膜模型等;3. 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相关的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并简要介绍细胞膜在细胞中的作用。
二、讲解:1. 细胞膜的结构组成:细胞膜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磷脂分子具有疏水性和亲水性,形成了一个半透性的膜结构;蛋白质分布在细胞膜的表面,承担多种功能。
2. 细胞膜的功能:a. 分隔:细胞膜能够将细胞内部和外部环境分隔开来,维持细胞内部稳定的环境;b. 运输:细胞膜通过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实现物质的进出过程;c. 识别: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能够识别外界信号,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
三、实验操作:利用细胞膜模型等实验仪器,让学生亲自体验细胞膜结构和功能。
四、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细胞膜的重要性和作用,并与其他细胞器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细胞膜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对细胞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展示与评价: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对细胞膜的认识和观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高中生物细胞膜的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膜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50f79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a.png)
高中生物细胞膜的教案
年级:高中生物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主要成分
2. 掌握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3. 理解细胞膜在细胞内外交换物质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1. 细胞膜的结构:磷脂双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胆固醇
2. 细胞膜的功能:选择性通透性、信号识别、细胞间交流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细胞膜的结构,并引入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2. 探究:学生自行阅读相关资料,讨论细胞膜在细胞内外交换物质的重要性,并总结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3. 教学:教师介绍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并进行示范演示
4. 实践: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细胞膜对不同分子的通透性,并记录实验结果
5. 总结:学生总结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实验结果,并进行合理分析
教学资源:
1. 图片或视频展示细胞膜结构
2. 实验材料:不同溶液和温度、细胞膜模型
教学评估:
1. 实验报告: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描述细胞膜对不同分子的通透性
2. 口头答辩:学生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角度进行口头答辩
拓展活动:
1. 观察活细胞中细胞膜的运动和变化,并进行记录
2. 探究细胞膜在细菌耐药性中的作用
教学反思: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和实践,引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促进其深入学习和思考。
细胞膜的功能教案
![细胞膜的功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1f250f4b73f242336c5f8c.png)
细胞膜的功能教案【篇一:细胞膜教案】【篇二:细胞膜教案】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是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的第一节。
此外还包括: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课本的内容是按细胞的结构由外向内引导学生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介绍的是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课本介绍了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素材,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的奥秘,教材安排了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实验。
细胞膜作为细胞系统的边界,其功能是多种多样的。
课本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采用类比、打比方等手法,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等几种主要功能。
至于其他功能,则以开放的处理方式,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自己去探究。
学习重点是掌握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学习难点是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上课充满热情、积极发言、善于表现自己,并且具有合作精神。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材料和辨别重点难点的能力。
在学习这节课之前,由于学习了第1章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和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的内容,学生已知道了组成细胞的物质种类,初步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且在初中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时,也对细胞膜已经有了初步了解。
这些均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细胞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关于细胞的内容学生常常感觉距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因而兴趣不浓。
【设计理念】基于诱思探究教学活动,必须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合作化的学习方式。
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满堂教式的单方向的教师传授知识的倾向和问答式的简单的对话式的模式,努力实现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地转变。
这节课如果不精心设计,很有可能变成满堂教的课堂。
本节课对学生的要求不高,但要使学生对细胞膜有个直观形象的了解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课堂上安排学生利用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使学生对细胞膜有个感性的认识。
高中人教版生物细胞膜教案
![高中人教版生物细胞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8554b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e.png)
高中人教版生物细胞膜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2. 理解细胞膜在细胞内物质运输和细胞信号传导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对细胞膜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2. 细胞膜的功能;3. 细胞膜在物质运输和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细胞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透过性;2. 细胞膜的离子泵和酶活性。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实验器材:显微镜、荧光染色剂、细胞培养物等;3. 实验材料:洋葱片、盐水、甘油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细胞膜的外貌和功能。
2. 探究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15分钟):以显微镜观察洋葱片染色体并结合PPT介绍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和结构。
3. 探究细胞膜的功能(15分钟):结合实例分析细胞膜在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稳定性、物质运输和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4. 实验探究细胞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透过性(20分钟):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细胞在盐水和甘油中的变化,讨论细胞膜的渗透现象。
5. 总结(5分钟):回顾本课内容,强调细胞膜在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作用。
课堂作业:1.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写一份100字的体会或笔记;2. 准备下节课展示细胞膜的知识和相关实验。
拓展阅读:1. 在生物学实验中如何检验细胞膜的离子泵机制;2. 细胞膜的脂质组成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加深了对细胞膜的认识,培养了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实践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名师教学设计《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完整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dbe7f8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3.png)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解释细胞膜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2.理解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2.理解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引入问题:1、大家在小的时候有没有玩过肥皂泡,肥皂泡是怎样的气泡是光亮的,里面只有空气。
2、细胞是不是也跟肥皂泡一样很简单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而且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在显微镜下,通过调节焦距可以观察到细胞的不同层面。
3、大家身体最外层是什么器官呢如果它破了,我们会怎样皮肤,会痛,很容易受细菌的感染。
人体有皮肤可以保护自身,与外界相隔开。
那么,细胞的边界是什么呢细胞膜我们今天就开始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首先是细胞膜:板书:细胞膜——系统的边界问题:光学显微镜下能否看见细胞膜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见细胞膜,但是能够观察到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是有界限的。
科学家在电子显微镜诞生之后,用它清晰地观察到了细胞膜;但在此之前,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
依据的实验事实主要有:1.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很快逸出细胞。
2.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用微针触碰细胞表面时,细胞表面有弹性,可以伸展;用微针插入细胞内,细胞表面有一层结构被刺破;如果细胞表面结构受损面过大,细胞会死亡。
3.鸡蛋的卵黄部分就是一个细胞,轻轻碰触完整的卵黄表面,可以感受到它有弹性,用尖锐的物体挑破它,黄色的浆液就流散出来。
也就是说,那层包裹着黄色浆液的透明薄膜就是细胞膜了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它化学成分与功能和细胞的稳定性密切相关,而我们要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首先要把细胞膜与细胞的其他成分分离开,下面我们就结合实验,体验一下细胞膜的制备:板书:一、实验:制备细胞膜对于一个实验来说,合适的实验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H标记N-乙酰葡萄糖胺
2.蛋白质的修饰加工
糖蛋白 N-连接的寡糖链:在rER腔内合成。
O-连接的寡糖链:在高尔基复合体内合成。
O-连接糖蛋白的合成和修饰
酪氨酸,丝氨酸,苏氨酸 側链的-OH与寡糖链共 价结合. HO-CH2-CH-COOH
|
NH2 丝氨酸
CH3 |
信号假说
(1)核糖体上合成信号肽(18-30AA) (2)细胞质中有信号识别颗粒(SRP) SRP能识别信号肽,SRP占据核糖体A位, 蛋白质合成暂时终止
(3)核糖体与内质网结合 内质网膜上有SRP受体,SRP能识别其受体并与 之结合,核糖体附于内质网后,SRP便与受体分离 再循环 (4)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腔 SRP与受体分离后,蛋白质合成又开始,蛋白质合成 完成后,被转运到内质网腔,信号肽被信号肽酶解离
4.蛋白质肽链的折叠、组装
(二)滑面内质网的功能
1.脂类合成与代谢 合成组成膜的磷脂和胆固醇,合成类固醇激素
2.糖原代谢 含葡萄糖-6-磷酸酶,将葡萄糖-6-磷酸分解为 葡萄糖和-磷酸
.3.参与横纹肌收缩 在肌细胞中滑面内质网特化为肌质网,为钙贮库
4.解毒作用 含丰富的氧化酶,如细胞色素P450,可使脂溶性药物 及不溶于水的废物羟基化而溶于水而排出
胞内膜 内质网 高尔基复合体 溶酶体 核膜 线粒体
内膜系统形成的意义:
将细胞内部空间区域化,形成执行不同功能 的膜性细胞器。
为细胞内各种功能的进行提供了充足的表面 积. 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进化的标志。
粗面内质网 二.内质网的类型
糙面内质网(RER):膜表面附着核糖体;形 态多为板层状排列的扁囊;
质集中在高尔基复合体,
117分钟放射性物质集中
在细胞顶部的酶原颗粒.
外输性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途径
粗面内质网合成,加工 重点 高尔基复合体小 囊 泡
扁 平 囊泡加工 大 囊 泡浓缩 与细胞膜融合 胞吐作用排出细胞外
细实胞验 用3H标记甘露糖进行短期培 养,经放射自显影电镜观察 ,发现只在内质网出现, 3H标记半 乳糖;唾液酸只在高尔基体出现, 3H标记N-乙酰葡萄糖胺同时在内 质网和高尔基体出现
SRP是连接核糖体和内质网的桥!!
mRNA
AP
核糖体 信 号 肽
信号假说
A
tRNA
.
信号识别颗粒
(SRP)
SRP受体
核糖体结合蛋白
2020/4/23
SRP颗粒
2.蛋白质的糖基化 N-连接糖基化: 寡糖链与天冬酰胺残基 侧链上的-NH2连接
O || H2N-C-CH2-CH-COOH
| NH2
3.蛋白质的运输 以出芽形式形成运输小泡
内膜系统:在结构、功能及发生上为连续 统一体的细胞内膜相结构。
胞内膜:细胞内所有的膜结构。
生物膜:细胞中所有的膜结构统称生物膜。 生物膜=细胞膜+胞内膜
膜相结构:由单位膜构成的一切细胞结构。 非膜相结构:不是由单位膜构成的一切细胞结构
内膜系统 内质网 高尔基复合体 溶酶体 核膜
膜相结构 内质网 高尔基复合体 溶酶体 核膜 线粒体 细胞膜
两种类型内质网比较
结构
形态 功能
分布
粗面内质网 膜表面粗糙 有核糖体附着 扁平囊状 分泌蛋白的运输 和加工, 蛋白分泌及代谢 旺盛的细胞 如胰腺细胞
重点
滑面内质网 膜表面光滑 无核糖体附着, 泡状、管状 脂类、糖原的合成 与分解、解毒 脂类、糖类代盛 的细胞 如小肠上皮细胞
微粒体是指在细胞匀浆和差速离心过程中获得的由破碎 的内质网自我融合形成的近似球形的膜囊泡状结构,它包 含内质网膜和核糖体两种基本成分。 在体外实验中,具有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糖基化和脂类合成 等内质网的基本功能。 微粒体在细胞生物学中定义为从内质网的碎片所得到的 小型囊泡。必须将肝脏或其他组织磨碎 (均质化)之后, 才能得到微粒体。微粒体含有细胞色素P450 (CYP),与 药物代谢有关。
凹 面:成熟(反)面
小囊泡
30-80nm球形小泡 来源:由rER‘芽生’而来。 凸面:形成(顺)面;
二.高尔基复合体的化学组成 特征酶:糖基转移酶
三.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 117分钟
1.细胞的分泌活动
3H标记亮氨酸
Palade实验
17分钟
将豚鼠胰腺组织浸入含
3H的亮氨酸培养液中,
3内分质钟网放,1射7分性钟物放质射集性中物在3分钟
光面内质网(SER):膜表面无核糖体 滑面内质网 附着;形态多为分枝小管或小泡;
粗面内质网 核糖体
滑面内质网
2020/4/23
三.内质网的功能 (一)粗面内质网的功能
重点
1.合成蛋白质 主要是输出蛋白,又称分泌蛋白,包括肽类 激素,酶类,抗体等,也合成一些结构蛋白, 如膜镶嵌蛋白,溶酶体蛋白
核糖体如何附着于内质网,1975年Blobel和 Dobberstein提出
高尔基复合体对糖蛋白的合成和修饰过程具有 严格的顺序性,先切去大部分甘露糖,再结合N-乙 酰葡萄糖胺,而后加半乳糖,唾液酸.
2020/4/23
内质网 (110AA)
内质网腔 (86AA)
高尔基复合体 (51AA)
2020/4/23
2020/4/23
2020/4/23
烟草根尖细胞高尔基体
2020/4/23
高尔基复合体
一.高尔基复合体的形态结构 成熟面(反面)
大囊泡
电 扁平囊 镜
小囊泡
有极性细胞器!!!
形成面(顺面)
大囊泡
100-500nm; 来 源:扁平囊周边或局部球 状膨突脱落形成。
扁平囊
呈盘状,3-10层,称 高尔基堆 来 源:小囊泡融合。
HO-CH-CH-COOH | NH2
苏氨
扁 平 囊至少分为三个区室,每个区室含特定的酶, 分别对蛋白质进行不同加工,使其获得分选信号后 被分泌到不同部位,其中加N-乙酰葡萄糖胺, 加半乳糖作为膜糖蛋白与分泌蛋白信号,甘露糖-6 磷酸作为溶酶体蛋白信号.
内膜系统
内膜系统 真核细胞内那些在结构构成、功能和发生 上为连续统一体的膜性结构。
内膜系统的结构构成 核膜 内质网 高尔基复合体 溶酶体 过氧化物酶体 小泡和液泡等
质膜,单位膜,内膜系统,胞内膜,生物膜,膜相结构
单位膜 电镜下观察生物膜,可见为“两暗一明”的三层结构, 通常将这三层结构型式作为一个单位,称为单位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