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速路设计——含高架)

合集下载

4 城市快速路

4  城市快速路
6.停车视距
4.3 快速路纵断面设计
快速路纵断面设计应符合城市竖向规划控制标高,与城市设 计相协调,与环境相协调。纵断面设计应考虑地上、地下构 筑物、管线、水文、地质等条件,纵坡要均匀、缓顺。
一、纵坡
4.3 快速路纵断面设计
二、坡长
4.3 快速路纵断面设计
三、竖曲线
4.4 快速路出入口设计
快速路出入口在位置、间距及端部的几何设计上,应保证不让 主线的直行交通受到干扰,并安全、迅速的实现分、合流交通。
2.集散车道:交织车流严重时设。一般为双车道7m。 3. 变速车道:与辅路和匝道相接,设计宜为单车道。 4.紧急停车带:为保证行车安全,四车道快速路一般设置连续或不连续紧急
停车带,不连续时500m设置一处,高架路一般采用连续紧急停车带。 5.辅路:
集散车道
Ⅰ类交织区
Ⅱ类交织区
Ⅲ类交织区
停车带

5、分离式高架(双层)-1
分离式高架道路无匝道路 段横断面
5、分离式高架(双层)-2
分离式高架道路有匝道 路段横断面
6、堑式横断面-1
堑式快速路主路设置在地面以下双向行驶,辅路(地面 道路)应设置在主路两侧单向行驶或一侧双向行驶。 (1)路堑式
a、平面布置及层位 路堑式系堑式的一种,在地面以下开挖路堑修建的城市快速路,一般主路在地面以下,地面两侧或一侧修建辅路,主 路辅路通过上下匝道联系。 b、适宜条件 路堑式快速路适合修建在排水无问题的山丘城市。其优点是方便与其它城市道路立体交叉,缺点是排水困难,占地较 大。由于路堤式与路堑式横断面模式主要应用于特殊地理环境。
(3)入口应设在主线的下坡路段,以便于重型车辆利用下坡加速, 并使汇流车辆汇入主线之前保持充分的视距,以利合流。

城市高架快速路设计研究

城市高架快速路设计研究

区域治理ON THE W AY城市高架快速路设计研究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魏志刚摘要:城市高架快速路的设计,能够有效应对城市交通流量增大的问题,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避免交通拥堵现象。

不过,高架快速路交通职能的发挥,与其设计方案息息相关,设计人员应该全面采集城市交通网络与规划建设信息,制定合理的高架快速路平面线形设计与纵断面设计方案,合理选择上、下匝道的地理位置,优化上、下匝道横断面设计,优化上、下匝道与平面交叉口设计,合理设计主线出入口间距,以满足车流交织需求。

关键词:城市高架快速路;设计中图分类号:U412.3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9-0260-0001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扩大,交通流量日益增大,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避免交通拥堵现象,建设高架快速路是一条极为有效的策略。

当前,我国各个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城市快速路,这类道路交通容量大、车辆行驶速度快,与地面辅道系统相辅相成,能够显著提升城市交通能力,便于市民出行。

不过,为了让城市高架快速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需根据实际情况,优化道路设计。

一、高架快速路平面线形设计及高架桥纵断面设计分析(一)高架快速路平面线形设计城市高架快速路由高架桥系统、地面辅道系统两部分组成,二者在设计速度采用值、设计标准上是不同的,设计人员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合理设计方案,比如说新建项目,地面道路平面线形可与高架一致,而对于老路改扩建项目,应该基于老路路基路面情况,合理设计高架桥、地面道路的平面线位进行分别设计。

以某高级快速路为例,地面道路中心线的设计标准为时速60km/h的城市主干路标准,道路中间预留8m高架桥墩的中央分隔带,整个路段设置了两处曲线半径为1000m的圆曲线,无缓和曲线,道路改造展开高架桥平面线形设计时,为满足高架桥80km/h的时速要求,在两处圆曲线两侧增设缓和曲线,高架桥与地面道路轴线偏差最大处为0.34m,分开设计了高架桥平面线位与地面道路平面线位,曲线处桥墩间距适当缩小,并调整了结构配筋,实现了对于老路资源的有效利用[1]。

关于城市快速路高架桥路段复杂出入口安全优化设计

关于城市快速路高架桥路段复杂出入口安全优化设计

关于城市快速路高架桥路段复杂出入口安全优化设计摘要: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规模不断扩大,连接大中城市的城际高速公路发展迅速。城市快速路是城市内部各区域间快速交通的主动脉,高速公路是城市对外交通的快速通道,两者互通节点的高效衔接对于提升城市交通服务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优化城市快速路的出入口匝道设计,应对接入方案进行专题对比分析,研究其方案的通行效率及安全,最终选定实施方案。关键词: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出入口;VISSIM;优化设计出入口指设置于快速路右侧、供车辆出入快速路的单向交通路口。相邻的两个出入口端部之间的距离就叫出入口间距。快速路通过出入口与周边道路进行衔接,出入口间距是为了保证分合流交通的加减速转换的安全,使主线交通顺利、流畅的进行,因此出入口的间距应满足规范要求。1项目概况某高速公路某标段,其中在某处大桥处设置A、C匝道与G路快速路相接,A、C 匝道为单向双车道,设计速度为40km/h,行车道宽度为3.5m,路基宽度为12m,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05g。A、C匝道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各设计要素技术指标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7]和《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JTG/TD21-2014)[8]的要求。2项目安全特点本项目主要的安全特点如下:(1)本立交已有道路及新建道路为高速公路与城市快速路,设计标准高,车速较快,对各类指标的要求较高;(2)立交连接道路交通量大,2036年FJ~市区预测交通量38349pcu/d,市区~FJ预测交通量达32931pcu/d,开放交通后对运行效率的要求高,且这2条路均是连通市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行车安全性要求高;(3)该处出入口匝道聚集,快速下桥的匝道有4条,高速公路连入2个匝道,多股交通流在此切换,交织频繁,且存在非机动车的出入,交通组成复杂;(4)凭借原收费广场建设,且位于高架桥上,建设空间有限,可选的方案受限。3方案设计原设计方案利用大桥收费站外侧车道汇入快速路主线,现G大桥收费站已拆除,原设计方案无法实施。为尽量减少对G大桥主线和上、下桥匝道交通的影响,对A、C匝道接入方案(见图1)进行如下设计:(1)G大桥下桥匝道车流与上桥匝道、H高速公路C匝道汇入G线车流存在交织,受减速车道长度限制下桥车流需提前减速,如外侧车道保持80km/h将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为确保该区域交通安全,G大桥主线外侧车道限速60km/h,采用半径120m的S型曲线与G主线衔接,刚好满足60km/h快速路标准加速车道120m的长度;(2)4个上下桥匝道均保留,C匝道车辆汇入G路主线及居民车辆下岛可按现状驶出,设红绿灯实现各走向交通的切换,且功能不受影响。4方案评价4.1设计要素在路段平面交叉部分,C匝道收费站过后进入G快速路的合流路段与G快速路FJ至市区方向下桥匝道方向的路段平面交叉角为45°,满足规范要求;在进出口车道数部分,C匝道出口处设置信号交叉口,进口道车道数与上游路段车道数相等,满足其交通量所需的车道数要求。在同一信号相位下,交叉口出口道车道数与进口道车道数基本匹配,满足规范要求。当信号灯处于G快速路出口匝道路段直行通行时,进口道车道数为3,出口道车道数为2,由于上桥匝道方向的车流量很小,对交叉口的交通流影响不大,可视为进口道车道数为2,满足行车安全。4.2VISSIM仿真分析4.2.1实验方案方案1:FJ-下桥匝道和C匝道-市区交叉处设置红绿灯,红绿灯时间分别为下G快速路等待时间30s,通行时间10s;C匝道出口处等待时间10s,通行时间30s。方案2:仅设置FJ-下桥匝道优先原则,不设置红绿灯。方案3:FJ-下桥匝道和C匝道-市区交叉处设置红绿灯,红绿灯时间分别为下G快速路等待时间30s,通行时间10s,且上桥匝道和下G快速汇流处两个车道均可右转,在进入下桥匝道时多设置一个右转辅助车道;C匝道出口处等待时间10s,通行时间30s,A匝道收费口2个,为本收费广场最终设计方案。VISSIM仿真结束后,将数据转化为EXCEL格式,进一步分析仿真结果。4.2.2VISSIM仿真结果各方案从仿真结果可知,X村互通立交针对目前设计方案3整体运营情况良好,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到如下结论。(1)方案1中,平均车道占有率较低,行程时间稳定。路段交叉口处排队长度最大分别为FJ-下桥匝道43m、市区-A匝道27m、C匝道-市区25m、上桥匝道-市区0m 和上桥匝道-FJ0m,均满足已提供的可排队长度。冲突数据说明运行1h内15%的车辆会因交通不畅而选择紧急制动,C匝道进入市区、市区进入A匝道和FJ进入下桥匝道,平均延误时间都在10s以上。(2)方案2中,平均车道占有率较低,行程时间稳定。路段交叉口处排队长度最大分别为FJ-下桥匝道10m、市区-A匝道27m、C匝道-市区13m、上桥匝道-市区0m和上桥匝道-FJ0m,均满足已提供的可排队长度。冲突数据说明说明运行1h内18.2%的车辆会因交通不畅而选择紧急制动,C匝道进入市区和市区进入A匝道,平均延误时间都在10s以上。(3)方案3中,平均车道占有率较低,行程时间稳定。路段交叉口处排队长度最大分别为FJ-下桥匝道31m、市区-A匝道36m、C匝道-市区16m、上桥匝道-市区0m和上桥匝道-FJ0m,均满足已提供的可排队长度。冲突数据说明运行1h内13.8%的车辆会因交通不畅而选择紧急制动,G快速进入下桥匝道、市区进入A匝道和FJ进入下桥匝道,平均延误时间都在10s以上。(4)方案1中收费站前后及红绿灯加减速及中间停留原因,使延误时间变长及停车次数增加。方案2中,虽延误时间及停留次数虽有所下降,但冲突率增加,行车风险提高。方案3中,由于改进了两车道均可以右转的车道,并且增设辅助车道使H高速公路C出口与下桥匝道单独相连,导致C匝道出口排队长度降低,使出下桥匝道的车辆更顺畅。下桥匝道入口前段左侧设置了硬隔离,避免逆行上桥车辆汇入G快速。由于将A匝道收费站口减少到2个,使市区到A匝道的车辆停留次数增加,行程时间增加。5结语由此可见,方案3整体效果最好。针对以上情况,建议:(1)将上桥匝道与C匝道出口交织段设为虚实线,使出C匝道直行车辆可以进入左侧车道等待;(2)G快速FJ至市区方向,驶出G快速的车道左侧增加一条停车等候车道,减小停车排队长度避免干扰G快速路主线处的运行;(3)G快速市区至FJ方向,驶出G快速的车道左侧增加一条并行车道,减小停车排队长度,避免干扰G快速路主线处的运行。参考文献:[1]宋惠娟.高速公路与关联城市快速路匝道控制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2]史夕金,宋宇衡,高政.城市快速路与高速公路互通节点交通衔接方案初探[J].市政技术,2019,37(4):56-59.[3]孙有望.关于城市快速道路出入口设置的改进方案探讨[J].交通与运输,1997,(1):10-11.。

2024年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课件

2024年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课件

2024年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依据《现代交通工程》教材第四章“城市高架及快速路”展开,详细内容涉及高架及快速路的设计原则、结构特点、交通流特性、以及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案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城市高架及快速路的基本设计原则和结构特点。

2. 使学生理解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交通流特性,提高其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交通流特性分析。

教学重点:城市高架及快速路的设计原则、结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黑板。

2. 学具:教材、《现代交通工程》案例资料、笔记本电脑、图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实景图片,引发学生对城市高架及快速路的思考。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提出问题。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积极思考。

2. 理论讲解:讲解城市高架及快速路的设计原则、结构特点。

教师活动:详细讲解,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 实践案例分析:分析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交通流特性。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供案例资料。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分析案例,汇报成果。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活动:布置练习题,解答疑问。

学生活动:完成练习题,交流讨论。

学生活动: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想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2. 板书内容:(1)城市高架及快速路设计原则(2)城市高架及快速路结构特点(3)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案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城市高架及快速路的设计原则。

(2)分析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交通流特性。

2. 答案:(1)设计原则:满足交通需求、安全、经济、环保、美观。

(2)交通流特性:高峰时段拥堵严重,非高峰时段交通流畅。

快速路设计方案

快速路设计方案

快速路设计方案快速路设计方案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快速路是连接城市及周边地区的重要交通干道,具有快速通行、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的特点。

为了设计一条高效、安全的快速路,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如道路宽度、道路线形、交通组织等。

首先,快速路的道路宽度是设计的基础之一。

根据快速路的交通流量以及预计日均车辆通行量,应合理确定快速路的车道数。

一般来说,城市快速路应设置双向6车道,其中包括4条行车道和2条超车道。

此外,快速路应设置足够的应急车道,以应对突发情况。

其次,快速路的线形设计也至关重要。

由于快速路通常较长,为了确保快速路的视线良好,应采用平坦的线形设计。

同时,快速路的坡度应符合标准,避免陡坡或过大的坡度差,以确保车辆的平稳行驶。

此外,快速路的交通组织也需要仔细考虑。

为了保证车辆的安全与通行效率,应设置合理的匝道和收费站。

在匝道设置方面,应根据道路交通量分布情况,合理设置出入口匝道,并保证匝道与快速路平行,并尽量减少匝道转弯半径,以便车辆顺利进出快速路。

同时,收费站应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干扰,采用分散設置和人工/电子收费的方式,以提高通行效率。

快速路的设计还应充分考虑交通组织的配套设施。

例如,合理设置交通导向标志,方便驾驶员准确辨认道路交通信息。

此外,应设置合理的照明设施,以确保夜间行驶的安全性。

同时,应设置合理的交通信号灯,确保匝道与主干道之间的车辆安全通行。

此外,为了提高快速路的通行效率,还应考虑合理的交通限速设置。

根据不同路段的道路状况,合理设置限速标志,以确保车辆在快速路上的平稳行驶。

此外,可以考虑引入智能交通系统,通过监控设备和交通管理系统的配合,及时提供交通信息,减少拥堵现象。

综上所述,设计一条高效、安全的快速路需要综合考虑道路宽度、线形设计、交通组织以及交通限速等因素。

只有在充分考虑各项因素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符合城市交通需求的快速路,提高交通系统的通行效率。

城市快速路高架桥工程方案设计

城市快速路高架桥工程方案设计

城市快速路高架桥工程方案设计城市快速路高架桥工程方案设计目录第一章总体概述. (5)1.1 工程概述 (5)1.1.1 工程概述 (5)1.1.2 工程量 (5)1.2 吊装施工条件与环境情况 (7)1.2.1 地质条件 (7)1.2.2 交通环境 (7)第二章总体施工部署. (10)2.1 项目组织机构 (10)2.2 钢箱梁吊装施工总体步骤 (10)2.2.1 单件分段吊装施工步骤 (10)2.2.2 w023-w024 整联钢箱梁吊装施工步骤 (11)2.2.3 施工准备 (16)2.3.4 设备、设施配置 (18)2.3.5 施工人员配置 (18)第三章临时支墩施工. (20)3.1 临时支墩结构形式 (20)3.2 支撑安装 (22)3.2.1 临时支撑体系的安装 (22)3.2.2 临时支墩受力分析 (24)第四章钢箱梁吊装. (34)4.1 吊装设备选型 (34)4.2 钢箱梁安装吊耳的选用 (38)4.3 分段吊装施工工艺 (39)4.3.1 L7 联钢箱梁吊装施工 (39)4.3.2 临时支撑基础压载试验 (39)4.3.3 张拉用钢混地锚设置 (40)4.3.4 临时支撑搭设安装 (40)4.3.5 钢箱梁分段吊装 (40)4.3.6 搭设支撑(拼装支撑、顶升/落位支撑、张拉顶支架、工装) (40)4.3.7 吊、安装、校正应变梁/滑移轨道调整胎架线 (41)4.3.8 拼、吊装钢箱梁 (42)4.3.9 安装张拉顶、穿绕钢绞线 (43)4.3.10 安装前导梁 (43)4.3.11 实施整体滑移 (44)4.3.12 安装千斤顶,实施整体顶升钢梁 (44)4.3.13 W022-w023 墩分段吊装 (44)4.3.14 W024-w026 墩分段吊装 (45)4.3.15 合拢段吊装 (46)4.3.16 钢箱梁卸载 (47)第五章吊装施工测量. (48)5.1 测量施工布置. (48)5.2 测设步骤. (48)5.2.1 高程水准点和导线控制点的复测和加密 (48)5.2.2 钢箱梁安装测量控制 (49)5.2.3 钢箱梁滑移测量控制 (50)第六章钢箱梁的卸载. (51)6.1 卸载前的准备工作 (51)6.2 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51)第七章交通疏导. (53)7.1 交通警示装置的安装、拆除 (53)7.2 L27 联钢箱梁吊装交通疏导 (54)第八章安全防护措施. (55)第九章安全保证措施及紧急预案 (56)9.1 安全管理目标 (56)9.2 安全管理体系 (56)9.2.1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56)9.2.2 安全事故报告流程图 (56)9.3 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57)9.3.1 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 (57)9.3.2 安全组织技术措施 (57)9.3.3 重要施工方案和特殊施工工序的安全过程控制 (60)9.4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62)9.4.1 安全小组组成及职责划分 (62)9.4.2 触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3)9.4.3 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5)9.4.4 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6)9.4.5 车辆、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8)9.4.6 中毒、高温中暑应急救援预案 (70)第一章总体概述1.1工程概述1.1.1工程概述某公路改造工程始于栅栏口立交二期,止于青菱立交。

2024年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课件演示

2024年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课件演示

2024年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课件演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现代城市交通》第五章“城市高架及快速路”,详细内容涉及: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历史发展、功能定位、规划设计原则及其在现代城市交通体系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发展历程,理解其功能定位。

2. 使学生掌握高架及快速路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现代城市交通问题,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高架及快速路规划设计原则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功能定位及其在现代城市交通体系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规划图、相关视频资料。

2. 学具:教材、《现代城市交通》第五章学习指导、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其发展历程和功能定位。

2. 知识讲解:(1)回顾第四章内容,引出高架及快速路在现代城市交通体系中的重要性。

(2)详细介绍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发展历程、功能定位和规划设计原则。

3. 例题讲解:(1)分析上海市中心城某高架及快速路的规划设计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规划设计原则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2)讲解分析过程,强调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巩固所学内容。

5.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每组针对某一高架及快速路的规划设计提出改进方案,并进行汇报。

六、板书设计1. 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发展历程2. 功能定位3. 规划设计原则4. 案例分析5. 互动环节:各组分高架及快速路规划设计改进方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市中心城某一高架及快速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答案要点:(1)明确问题:如交通拥堵、噪音污染等。

(2)分析原因:如规划设计不合理、交通组织混乱等。

多主梁钢混工字结合梁城市快速路高架桥设计

多主梁钢混工字结合梁城市快速路高架桥设计

世界桥梁㊀2019年第47卷第1期(总第197期)多主梁钢混工字结合梁城市快速路高架桥设计肖海珠,胡文军(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56)摘㊀要:长沙市湘府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位于长沙市城市南部,主线全长约11.85k m .主线高架桥长9.051k m ,除节点桥外,标准跨度为30~32m ,3~5跨一联.标准跨上部结构为钢板-混凝土结合梁,横向共11片结合梁,间距2300m m ,钢梁高1080m m ;混凝土板分2层,底层10c m 为预制结构,底层板和钢梁工厂结合,现场吊装施工,顶层20c m 混凝土板以底层板为底模现场浇筑.下部结构为双柱式框架墩,基础及承台现场施工,墩柱和盖梁工厂预制,现场吊装,墩柱和承台之间㊁墩柱与盖梁之间均采用灌浆套筒连接.设计体现了 工厂化㊁预制化㊁装配化 的理念,减少了施工现场作业量,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和对现状交通的干扰.关键词:高架桥;结合梁;钢板梁;预制结构;墩柱;盖梁;吊装;桥梁设计中图分类号:U 448.28;U 44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767(2019)01-0006-04收稿日期:2018-06-22作者简介:肖海珠(1970-),男,教授级高工,1992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桥梁工程专业,工学学士,2007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工程硕士(E Gm a i l :x i a o h z @b r d i .c o m.c n).1㊀工程概况湘府路位于长沙市城市南部,为一条东西走向的城市主干路.湘府路西侧接湘府路大桥东岸跨线桥,东侧接规划浏阳河桥,沿线经过湘江大道㊁新开铺路㊁新姚中路等多条干路,是长沙市南部一条重要的城市主干路,车流量大,现状交通拥堵.湘府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为主路和辅路双系统,在不同地段选择了 高架快速路+地面辅路 ㊁ 地面快速路+地面辅路 及 地下快速路+地面辅路 3种敷设形式.项目西起湘府路大桥东引桥路桥分界点,东至川河路交叉口东侧,全长11.85k m ,其中高架桥段长9.051k m [1].主线高架跨路口㊁河道节点桥采用大跨变高钢板-混凝土结合梁或钢箱梁,主要节点桥有跨韶山路主跨63m 变高钢板-混凝土结合梁;跨洞井路㊁香月路㊁白沙湾路㊁红旗路主跨60m 变高钢板-混凝土结合梁;跨圭塘河主跨75m 连续钢箱梁;跨万家丽路主跨90m 连续钢箱梁;跨京珠高速公路主跨72m 连续钢箱梁等.标准区段均为跨度30~32m ㊁3~5跨一联的钢板-混凝土工字形结合梁桥.以5ˑ30m 连续梁为例,论述主线高架桥标准联结构设计.5ˑ30m 标准联钢板-混凝土结合梁结构总体布置如图1所示,其标准横断面布置如图2所示.连续梁桥主要技术标准如下:图1㊀5ˑ30m 标准联钢板-混凝土结合梁结构总体布置图2㊀标准横断面布置(1)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2)设计速度:主路80k m /h .(3)荷载标准:城-A 级(包括高架桥梁及地面6多主梁钢混工字结合梁城市快速路高架桥设计㊀㊀肖海珠,胡文军辅道).(4)行车宽度:双向6车道,标准断面宽25m .(5)抗震标准:地震基本烈度6度,地震动加速度峰值A =0.05g ,场地类型为Ⅳ类,场地设计特征周期T g =0.65s.该桥位于湘江㊁浏阳河与圭塘河阶地部位,地貌单元为典型河流侵蚀堆积地貌.覆盖层为杂填土及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以古近系古新统泥质粉砂岩为主,局部夹砂岩及砾岩.2㊀结构设计2.1㊀上部结构主梁采用钢板-混凝土结合梁,整幅桥宽25.0m ,为多主梁式钢混组合结构.钢板梁在工厂制造完成后,在上翼缘焊接剪力钉,然后与底层10c m 预制混凝土板组合.结合梁在工地安装完毕后,利用薄铝板和环氧砂浆密封底层混凝土板之间的1c m间隙,然后利用底层10c m 混凝土板作为底模,现场浇筑上层20c m 混凝土板形成最后主梁结构,上层混凝土板与底层混凝土板分别通过高低剪力钉与钢梁进行连接,形成组合结构[2G5].主梁横向由11片结合梁组成,各片结合梁之间横向间距为2.3m ,主梁横断面布置如图3所示.单片梁预制吊重不超过30t ,主梁墩顶处设置混凝土横梁.图3㊀主梁横断面布置(成桥后)单片钢主梁为工字形结构,中跨梁长30000m m ,边跨梁长29990m m ,梁高1080m m ,工字形钢梁主要由上翼缘板㊁腹板㊁底板焊接组成,钢梁材质采用Q 345q D .钢梁上翼缘板厚度为16m m ,宽400m m ;腹板厚度为16m m ;底板宽600m m ,跨中区域厚度为36m m ,梁端以及墩顶区域为32m m .在一孔30m 跨钢梁端部焊接横向封板,封板总宽为2300m m ,与主梁横向间距相同,高1080m m ,厚为10m m .封板在小结合梁安装完毕后与相邻结合梁的封板进行焊接,封板一方面可充当墩顶混凝土横梁的侧向模板,另一方面各结合梁架设之后焊接各封板,既有利于保持施工期间各片小结合梁的横向稳定性,又可充当临时支点的竖向加劲肋.底层混凝土桥面板采用C 50混凝土,中梁处宽2290m m ,边梁处宽1995m m ,厚100m m .底层混凝土板采用分块预制,纵向分块长度为4,4.15,4.5m ,单块吊重不超过3t .在工厂完成底层板与钢梁的结合.顶层混凝土桥面板采用C 50混凝土,总宽25.0m ,厚20c m ,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施工.各片小结合梁安装完毕后,用薄铝板和环氧砂浆封闭主梁之间1c m 接缝,吊装工厂预制好的成片钢筋网,连接与底层板之间的锚固钢筋,最后浇筑顶层混凝土.墩顶横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C 50混凝土,横梁高1.4m ,边墩处宽0.7m ,中墩处宽1.2m ,墩顶横梁按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设计.墩顶横梁在每片结合梁处均设置支座,混凝土横梁加强了结构的整体性,有利于提高整个结构的抗扭刚度.混凝土桥面板与钢梁之间通过布置于钢梁顶板的焊接剪力钉连接,剪力钉直径22m m ,分为90m m ㊁240m m 两种高度,钉高较矮的剪力钉钉头锚固于底层混凝土板,较高的钉头锚固于顶层混凝土板;单片工字形钢梁顶板横向布置3根,间距为110m m ;纵向采用均布式布置,端部1m 范围为长剪力钉,间距100m m ,相接1m 范围为 一长一短 相间布置,间距100m m ,其余跨中区段为 三长两短 相间布置,间距200m m ;端封板及横梁范围内钢梁底板均布置240m m 剪力钉,剪力钉立面布置如图4所示.图4㊀剪力钉立面布置2.2㊀下部结构主线高架桥标准段下部结构采用双柱式框架墩,根据中央绿化带的宽度不同,墩柱横桥向中心距分别为5.4,7.4,10.4m .主线高架桥标准段下部结构如图5所示.基础采用2根ϕ2m 钻孔灌注桩,平均桩长约为25m .墩柱截面尺寸为1.6mˑ1.6m ,平均墩高约8m .墩高15m 以下墩柱采用预制拼装工艺施工,墩柱最大吊重约100t .为便于预制墩柱与现浇桩基的连接,在墩柱与桩基之间设置现浇承台,承台平面尺寸为2.5mˑ2.5m ,厚度为2m .7世界桥梁㊀㊀2019,47(1)图5㊀主线高架桥标准段下部结构盖梁长度为24.6m ,截面顺桥向墩顶尺寸为2.2m ,盖梁高度分别为1.6,1.8,2.1m ,盖梁采用预制拼装工艺施工,整个盖梁吊重分别约为180,200,220t ,结合工程现场构件运输及吊重施工条件,预制部分吊重控制在100t 以内;盖梁布置预应力,待盖梁安装到位后分批张拉.预制墩柱与现浇承台㊁预制盖梁之间通过灌浆套筒进行连接,灌浆套筒设置在墩柱底面和盖梁底面[6G8].3㊀主要静力计算结果对横向多片钢板-混凝土结合梁分别求得活载横向分布系数,并对边梁和中梁分别进行纵向计算,混凝土桥面板进行横向计算,并对结构强度㊁刚度㊁剪力钉承载能力㊁抗滑移等内容进行检算.计算结果表明,在运营阶段,考虑重要性系数后跨中钢梁最大拉应力约为255M P a ,混凝土桥面板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最小安全系数为1.6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裂缝宽度最大值约为0.16m m ;活载作用下主梁最大挠跨比为1/1463,剪力钉承载能力安全系数最小值约为1.39,滑移值为0.15m m .上述各项计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对横向多片钢板-混凝土结合梁结构也进行了空间有限元分析,整幅钢梁均采用梁单元进行模拟,2层桥面板均采用板单元模拟,主要计算结果与上述平面分析结果基本一致.4㊀主要施工方法基础采用现场钻孔灌注桩基础,承台也采用现场浇筑;墩柱㊁盖梁㊁结合梁均在预制场预制,桥位现场以吊装工作为主,采用汽车吊或者履带吊吊装墩柱㊁盖梁和结合梁,吊装选在夜间施工(见图6㊁图7).白天仅进行拼装接头灌浆㊁结合梁桥面板上方钢筋绑扎工作.结合梁顶层桥面利用底层10c m 预制混凝土板作为底模现浇施工,无须搭设支架和设置大量模板,体现了市政桥梁建设的快速化㊁绿色建造理念[9G10].图6㊀墩柱、盖梁吊装示意图7㊀结合梁吊装示意5㊀结㊀语长沙市湘府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主线标准段高架桥的设计方案选择了墩柱㊁盖梁在工厂预制,现场吊装,灌浆套筒连接的施工方法.上部结构采用多片式钢板-混凝土结合梁方案,混凝土板与钢结构分2次结合,先结合的混凝土板可作为后浇混凝土的模板.设计方案体现了 工厂化㊁预制化㊁装配化 的理念,尽可能地减少了施工现场作业量,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和对现状交通的干扰,是一种节能环保㊁绿色建造的工程实践,为市政桥梁的建设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8多主梁钢混工字结合梁城市快速路高架桥设计㊀㊀肖海珠,胡文军参㊀考㊀文㊀献:[1]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湘府路(湘江大道~浏阳河西岸)快速化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Z].武汉:2017.[2]张㊀鸿,郑和晖,陈㊀鸣.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节段预制拼装工艺试验[J].桥梁建设,2017,47(1):82-87.[3]梅应华,胡㊀可,陈㊀亮,等.全体外预应力节段预制拼装箱梁桥震害研究[J].桥梁建设,2017,47(6):54-59.[4]金㊀辉,徐㊀岳,郑求才,等.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在空心板桥中的应用[J].桥梁建设,2017,47(1):114-118.[5]吴平平.新型钢板组合梁结构桥梁的应用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5):71-73.[6]周㊀良,闫兴非,李雪峰.桥梁全预制拼装技术的探索与实践[J].预应力技术,2014(6):15-17,38.[7]黄国斌,查义强.上海公路桥梁桥墩预制拼装建造技术[J].上海公路,2014(4):1-5.[8]靳春尚,刘晓敏,陈㊀勇,等.文莱淡布隆高架桥预制管桩打入施工技术改进与优化[J].世界桥梁,2017,45(4):36-40.[9]徐长峰,高崇威.诊断性荷载试验方法在装配式梁桥中的应用[J].世界桥梁,2017,45(2):72-75.[10]夏樟华,邵淑营,葛继平.美国华盛顿州桥梁快速施工技术研究与实践[J].世界桥梁,2017,45(6):1-6.D e s i g no fM u l t iGM a i nG i r d e rE x p r e s s w a y V i a d u c tw i t hS t e e lGC o n c r e t eC o m p o s i t e IG i r d e rX I A OH a iGz h u,H UW e nGj u n(C h i n aR a i l w a y M a j o rB r i d g eR e c o n n a i s s a n c e&D e s i g n I n s t i t u t eC o.,L t d.,W u h a n430056,C h i n a)A b s t r a c t:T h eX i a n g f uR o a d U p g r a d i n g P r o j e c t i s l o c a t e d i nt h es o u t h e r n p a r to fC h a n g s h a C i t y.T h em a i n r o a d l e n g t h i s11.85k mi n t o t a l,i nw h i c ht h ev i a d u c t s c o v e r9.051k m.B e s i d e s t h e s p a n s c r o s s i n g r o a d s a n d r i v e r s,t h e t y p i c a l s p a n l e n g t h i s30t o32m,a n d3t o5s p a n s f o r ma c o n t i n u o u s u n i t.I n t h e t y p i c a l s p a n s,t h e s t e e l p l a t eGc o n c r e t e c o m p o s i t e g i r d e r i s u s e d,11p i e c e s o f c o m p o s i t e g i r d e r a r e i n s t a l l e d a l o n g t h e b r i d g ew i d t h,w i t h i n t e r v a l s o f2300m m.T h e s t e e l g i r d e r i s1080m md e e p.T h e c o n c r e t e s l a bc o n s i s t so f t w o l a y e r s.T h eb a s e l a y e r i s a p r e c a s t s t r u c t u r e w i t h a d e p t ho f10c m,w h i c h i s c o m b i n e dw i t h t h e s t e e l g i r d e r i n t h e f a c t o r y a n d l i f t e d a n d a s s e mGb l e d i n t h e f i e l d.A n d t h e t o p l a y e r i s t h e20c md e e p c o n c r e t e s l a b t h a t i s c a s t i ns i t u,t a k i n g t h e b a s e l a y e r s l a b a s t h e b a s em o u l d.T h e p i e r s a r e t h e d o u b l eGc o l u m n f r a m e p i e r s,t h e f o u n d a t i o n a n d p i l e c a p s a r e c o n s t r u c t e d i n s i t u,w h e r e a s t h e p i e r s h a f t s a n d c a p b e a m s a r e p r e f a b r i c a t e d i n t h e f a cGt o r y a n da s s e m b l e d a n d l i f t e d i n t o p l a c e a t t h e b r i d g e s i t e.T h e p i e r s h a f t s a n d p i l e c a p s a sw e l l a s t h e p i e r s h a f t s a n d c a p b e a m s a r e c o n n e c t e dw i t h s l e e v e s f i l l e dw i t hm o r t a r.T h e d e s i g n r e f l e c t s t h e c o n c e p t o fm a k i n g c o m p o n e n t s p r e f a b r i c a t e d i n t h e f a c t o r y a n da p p l i c a b l e f o r i nGs i t ua s s e m b l y a n d i n s t a l l a t i o n,s o a s t o r e d u c e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m o u n t a t t h e b r i d g e s i t e,t h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o l l u t i o n a n dd i s r u p t i o n t o t h e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K e y w o r d s:v i a d u c t;c o m p o s i t e g i r d e r;s t e e l p l a t e g i r d e r;p r e f a b r i c a t e ds t r u c t u r e;p i e r s h a f t;c a p b e a m;l i f t i n g a nd a s se m b l y;b r i d g e d e s i g n(编辑:刘海燕)9。

城市快速路高架桥工程方案设计

城市快速路高架桥工程方案设计

城市快速路高架桥工程方案设计目录第一章总体概述 (5)1.1工程概述 (5)1.1.1工程概述 (5)1.1.2工程量 (5)1.2吊装施工条件与环境情况 (7)1.2.1地质条件 (7)1.2.2交通环境 (7)第二章总体施工部署 (10)2.1项目组织机构 (10)2.2钢箱梁吊装施工总体步骤 (10)2.2.1单件分段吊装施工步骤 (10)2.2.2 w023-w024整联钢箱梁吊装施工步骤 (11)2.2.3 施工准备 (16)2.3.4 设备、设施配置 (18)2.3.5 施工人员配置 (18)第三章临时支墩施工 (20)3.1临时支墩结构形式 (20)3.2支撑安装 (22)3.2.1 临时支撑体系的安装 (22)3.2.2 临时支墩受力分析 (24)第四章钢箱梁吊装 (34)4.1吊装设备选型 (34)4.2钢箱梁安装吊耳的选用 (38)4.3分段吊装施工工艺 (39)4.3.1 L7联钢箱梁吊装施工 (39)4.3.2 临时支撑基础压载试验 (39)4.3.3 张拉用钢混地锚设置 (40)4.3.4 临时支撑搭设安装 (40)4.3.5 钢箱梁分段吊装 (40)4.3.6 搭设支撑(拼装支撑、顶升/落位支撑、张拉顶支架、工装) (40)4.3.7 吊、安装、校正应变梁/滑移轨道调整胎架线 (41)4.3.8 拼、吊装钢箱梁 (42)4.3.9 安装张拉顶、穿绕钢绞线 (43)4.3.10 安装前导梁 (43)4.3.11 实施整体滑移 (44)4.3.12 安装千斤顶,实施整体顶升钢梁 (44)4.3.13 W022-w023墩分段吊装 (44)4.3.14 W024-w026墩分段吊装 (45)4.3.15 合拢段吊装 (46)4.3.16 钢箱梁卸载 (47)第五章吊装施工测量 (48)5.1测量施工布置 (48)5.2测设步骤 (48)5.2.1 高程水准点和导线控制点的复测和加密 (48)5.2.2 钢箱梁安装测量控制 (49)5.2.3 钢箱梁滑移测量控制 (50)第六章钢箱梁的卸载 (51)6.1卸载前的准备工作 (51)6.2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51)第七章交通疏导 (53)7.1交通警示装置的安装、拆除 (53)7.2L27联钢箱梁吊装交通疏导 (54)第八章安全防护措施 (55)第九章安全保证措施及紧急预案 (56)9.1安全管理目标 (56)9.2安全管理体系 (56)9.2.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56)9.2.2安全事故报告流程图 (56)9.3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57)9.3.1 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 (57)9.3.2 安全组织技术措施 (57)9.3.3 重要施工方案和特殊施工工序的安全过程控制 (60)9.4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62)9.4.1安全小组组成及职责划分 (62)9.4.2触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3)9.4.3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5)9.4.4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6)9.4.5车辆、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8)9.4.6中毒、高温中暑应急救援预案 (70)第一章总体概述1.1 工程概述1.1.1工程概述某公路改造工程始于栅栏口立交二期,止于青菱立交。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分析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分析

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分析1. 引言1.1 快速路规划的背景意义快速路是城市交通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城市主干道和周边道路的高速通道,具有快速、便捷、高效的特点。

快速路规划的背景意义在于提高城市交通网络的整体效率和运行效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升城市交通运输的质量和水平。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而快速路作为城市交通网络中的高速通道,可以有效分流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快速路的建设还能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便利市民出行,改善城市生活质量。

快速路规划的背景意义还在于促进城市交通系统的完善和升级,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可以有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完善城市交通网络结构,提升城市的整体交通运行水平,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快速路规划的背景意义不容忽视,对城市交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现阶段城市快速路规划存在的问题现阶段,城市快速路规划存在着一些问题。

部分城市快速路规划存在规划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导致规划的效益和实际使用效果出现偏差。

城市快速路规划中未充分考虑交通流量的分布情况,导致部分路段拥堵严重,影响了整体的交通运行效率。

城市快速路规划中缺乏与周边环境的有效衔接,造成了部分路段的特性不明确,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部分城市快速路规划对于未来发展需求的考虑不足,导致规划制定后无法有效应对城市发展变化,需频繁进行改建和扩建,增加了城市规划的不稳定性和成本。

现阶段城市快速路规划存在着规划与实际不符、交通拥堵、环境衔接不足、未来发展需求考虑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革新快速路规划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城市快速路规划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现阶段城市快速路规划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城市高架桥方案设计

城市高架桥方案设计

城市高架桥方案设计摘要:高架桥在城市发展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工程案例分析了高架桥方案设计中需要进行的主要比较方面,通过总体结构形式、上下部结构构件形式、施工方案比选,并最终得出了适合于某市的高架桥方案,对工程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城市;高架桥;方案Scheme design of Urban ViaductYang xingang(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GROUP)CO.,LTD .(TIANJIN BRANCH),TIANJIN 300042)Abstract: Viaduc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urba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comparison aspects in the viaduct scheme design through engineering case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and selection of overall structure form, upper and lower structure member form and construction scheme,and finally obtains the viaduct scheme suitable for a city, which has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Key words: urban;viaduct; scheme引言:城市逐渐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车辆也在增多,平面交叉口会造成车辆堵塞和拥挤。

为保证交通顺畅,在道路交叉处建设桥梁,从而形成高架桥、立交桥等的多层立体布局,以提高车速和通过能力。

快速路的设计

快速路的设计
2)快速路联系各功能组团或分区,将形成有力地支撑或推进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 调整)。 3)快速路系统的建立完善了市内交通与市际交通的有序衔接,扩大了城市的辐射 吸引能力,提升城市区位优势。 4)快速路使城市各主要节点快速通达,加强城市的运转效率。 5)地面快速路对区块的分割
总体设计
1.2快速路网的布局结构
667
549 450
258
599 453 312
1.37 1.14 1.12
1.16
0.6 0.98 0.88
5.93 6.74 4.55
4.93
8.55 6.65 7.45
2.65
50 6.34 330 7.5 0.5
2.33 2.41
64 8.06 240 5.4 0.43
35 6.96 288 9.2 0.64
基本路段
匝道、交织影响区
快速路基本路段位置示意图
Ⅰ类交织区
Ⅱ类交织区
450m
合流影响区示意图
450m
分流影响区示意图
Ⅲ类交织区
交织区类型
总体设计
1.5 通行能力
服务水平 城市快速路把交通流运行状态分为四级,定性地描述交通流从自由流、稳定流到饱和流 和强制流的变化阶段。
(1)基本路段
城市快速路基本路段服务水平在不同的设计车速100、80、60km/h条件下,相应的速 度、密度、流率比(V/C)以及最大服务交通量是不同的,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车道数不平衡导致主线拥堵
合流后主线没有相应增加车道数,导致匝道车流很难汇入主线,主线车速也大大降低,严重时导致该段高 架路的拥堵。因此,建议高架路在匝道合流后流量明显增加的路段主线增加车道数,不应该拘泥于高架快速路全 线保证同样的车道数。

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课件

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课件

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城市交通规划》第三章第三节: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规划与设计。

详细内容涉及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规划原则、设计要点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规划原则和设计要点。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规划原则和设计要点。

教学重点: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分类、功能及在实际交通规划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规划图、设计图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上海市中心城交通拥堵的实际情况,引发学生对交通规划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讲解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功能。

(3)阐述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规划原则和设计要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上海市中心城某一区域的高架及快速路规划。

六、板书设计1. 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分类与功能2. 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规划原则3. 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设计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上海市中心城某一区域的高架及快速路规划。

答案: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该区域的高架及快速路规划是否符合规划原则和设计要点。

2. 作业题目:简述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规划原则。

答案:从城市规划、交通需求、环境保护等方面简述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规划原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城市交通规划的动态,了解先进的城市交通规划理念和技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及快速路的规划原则和设计要点。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
2.线形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 3.处理好直线与曲线衔接,合理设置缓和曲线及加宽。
8.3.2 高架与相邻建筑物的最小间距
尚无一个合理的数值; 上海市提出为12m宽。
8.3.3 直线、平曲线的连接
高架路系连续车流,车速容易提高,也曾有车辆翻到地面 的记录,故线形标准应较地面的为高。
8.4 纵断面设计
6.匝道布置形式应因地制宜,减少拆迁,充分利用现有路 幅宽度;
7.根据实际情况、道路路网及交通的需求,布置匝道位置及形式; 匝道布置形式见规范,图8.5.1。
8.5.2 匝道间的最小间距
应符合本规程第7.2.2条规定,如不符合应加设集散车道。
8.5.3 上、下匝道的起、终坡点至交叉口的距离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
第8章 高架快速路
8.1 一般规定
8.1.1 城市高架快速路适用于下列地区:
1.用地受限制的市区; 2.地下水位高的地区; 3.地下设有大量公用管线设施的地区; 4.横向道路密集,交通较为繁忙的地区; 5.其他必须设置高架快速路的地区。
8.1.2 按道路用地范围和交通运行特征,分别选择:
1.整体式高架
2.分离式高架 (1)双层式; (2)左右分离,上下行在同一个平面上; (3)座椅式,上下左右均分离; (4)混合式,与其他交通方式合用。
8.1.3 充分考虑地面交通和桥下空间的利用
要根据周边环境及需要,可以辟为: 1.绿地; 2.休闲地; 3.停车场; 4.市政设施管理用房; 5.车行道; 6.满铺,不作他用。
出入口部分在高架快速路中是较为复杂的地方,该处有交织、车 道增减、分合流、标志标线、车速变化、纵坡、弯道,有时车辆走错 道而停车、倒车,突然变化车道等,故是最容易出事故的地方;

城市高架桥设计与施工方案

城市高架桥设计与施工方案

城市高架桥设计与施工方案一、设计依据与原则设计依据:城市高架桥的设计将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法规、标准与规范,包括但不限于《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

同时,设计将参考城市总体规划、交通流量预测、地质勘察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资料。

设计原则:设计将遵循安全、经济、实用、美观、环保的原则,确保高架桥结构安全稳定、经济合理、施工方便,并尽可能减少对城市环境和交通的影响。

二、施工工艺与方法施工准备:完成施工现场的清理、测量放样、临时设施建设等工作。

基础施工:根据地质条件,采用明挖、钻孔灌注桩等方法进行基础施工。

桥墩施工:采用翻模、滑模或爬模等施工方法,确保桥墩的垂直度和精度。

梁部施工:采用预制梁或现浇梁的施工方法,确保梁的线形和预应力张拉质量。

三、施工安全与质量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

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四、施工过程监控监控内容: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进行实时监控,包括基础的沉降、桥墩的垂直度、梁的线形等。

监控方法:采用测量仪器、监控设备等工具,对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五、施工结束后的清理清理范围: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现场进行彻底清理,包括残余材料、垃圾等。

清理要求:确保施工现场整洁、无垃圾残留,达到环保要求。

六、施工环境保护噪音控制:采取低噪音施工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措施,减少施工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扬尘控制:对施工现场进行洒水降尘、设置围挡等措施,减少扬尘污染。

七、交通管理方案交通疏导:制定详细的交通疏导方案,确保施工期间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交通设施:设置施工标志、警示灯、导向牌等交通设施,引导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过施工区域。

八、资金准备与风险评估资金准备:根据项目规模和施工进度,合理估算资金需求,确保资金的及时到位。

风险评估: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第十章 城市快速路规划

第十章 城市快速路规划
总体而言,在城市快速路的构造选择中,高架式、隧道式比较常见。这主要是因为快速路的修建很多情况下是针对大城市中心区边缘的长距离、大流量的交通,而在这些地方往往用地紧张,拆迁困难,而高架式和隧道式被选用的情况更多。另外一方面,快速路之所以具备几倍于主干道的通行能力,主要是消除了交叉口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因此很多城市在考虑修建快速路时,是逢路口上跨或下穿,路段保留原有道路断面,即采用地平式。因此在资金约束条件下,地平式快速路也是很多城市的选择。
另外城市快速路出入口设置还应注意保持主线基本车道的连续性,同时在出入口分、合流处维持车道数的平衡。我国城市道路相关设计规范并没有给出城市快速路设置出入口时如何保持连续与平衡的标准,公路相关设计规范互通式立交设计要点中明确给出了车道数平衡的概念和出入口分、合流出车道数平衡公式:
(10-1-2)
式中: ——分流前或合流后的主线车道数;
表10-1-2快速路的基本通行能力与设计通行能力
设计时速(km/h)
100
80
60
基本通行能力(pcu/h/ln)
2000
1800
1700
快速路上的交通属于连续流,因此单向车道设计通行能力可按下式计算[54]:
(10-1-1)
式中: ——单向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基本通行能力(pcu/h),根据设计车速不同而异;
由图10-1-6a可以看出,当采用单向两车道,如果某一车道上的一辆车抛锚或发生交通事故,快速路的单向通行能力立刻锐减为原来的1/2,起初是两个车道变成一个车道通行,但很快将演变为两个车队的头车互不相让而导致全线瘫痪的局面,可见单向双车道快速路运行可靠性是比较差的。而若采用单向三车道或以上,当一个车道出现了事故,其通行能力还保留了原来的2/3,在交通量不大的情况下,交通流可以演变为较大的饱和度的较低的交通流,尚能维持道路的通畅。

第十章城市快速路规划

第十章城市快速路规划
图10-1-1高架式快速路
路堤式——在地面以上铺设路基和路面,路堤作为快速路主路,两侧或一侧修建辅路,主、辅路通过简易上下匝道联系。路堤式快速路适合修建在地质松软的平原地区。其优点是造价低,主、辅路之间联系方便;缺点是占地很大。如图10-1-2所示。
图10-1-
路堑式——在地面以下开挖路堑修建的城市道路,一般主路在地面以下,地面两侧或一侧修建辅路,主、辅路通过上下匝道联系。路堑式快速路适合修建在排水无问题的山丘城市。其优点是方便与其它城市道路立体交叉;缺点是排水困难,占地较大。如图3-3所示。
图10-1-
需要指出的是,在工程设计中,进行快速路构造型式的选择时,要考虑具体地形地质、其它构筑物以及交通、投资等诸多因素。实际总往往是针对不同路段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构造型式。因此具体快速路的构造型式往往是组合型的,即同一条快速路中常采用多种构造型式。比如南京市的快速内环西线,采用的是高架式+地平式的组合型式,而快速内环东线则采用了高架式+地平式+隧道式的组合型式。
图10-1-
地平式——主路与辅路及两侧建筑地坪基本位于同一平面层次,车辆通过主路与辅路之间的绿化隔离带(或设施带)的进出口驶入或驶出主路。地平式快速路适用于地势平坦的平原城市,以及规划红线较宽、横向交叉道路间距较大的城市外围与等级公路相连接的地区,新建城区用地比较富裕或结合城市改造拆迁较少的路段。其优点是主路与辅路之间的交通转换比较方便,工程造价较低;缺点是占地较多。如图10-1-4所示。
图10-1-
隧道式——在地面道路以下开挖修建隧道作为快速路的主路,地面道路作为快速路辅路,一般通过立交或与地面辅路的交织实现与其它城市道路的联系。在大城市主城区内,车流量很大,而道路红线较窄,拆迁困难的时候可考虑建设隧道式快速路。隧道式快速路的优点是对沿线建筑的噪音、尾气和景观影响较少,与辅路结合后,通道通行能力很大;缺点是造价很高,与其它城市道路衔接困难。如图10-1-5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