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达:反省越战——写在越战结束二十五周年之际@

合集下载

对越自卫反击战35周年祭

对越自卫反击战35周年祭

对越自卫反击战35周年祭前言:在纪念中国改革35周年的辉煌时刻,不能忘记曾经有22万中国热血青年,为了国家利益,从广西、云南突进越南境内,付出了不亚于朝鲜战场的惨烈牺牲,攻克越南重镇谅山、老街。

通过这场“自卫还击战”,这些二十岁上下的小伙子,以自己殷红的鲜血为墨,改写了国际政治版图。

改革初年的对越“自卫还击战”,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纪元。

1979年二三月间的中越战争,完全可以视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奠基之战。

我们不能忘记,多少美好的身躯,多少纯净的青春,消逝在近35年财富涌流、物质繁华的前夜。

改革30年,也是个人和家庭改变命运的大时代,演绎了多少商场暴发、仕途跃迁、学业精进的传奇;可是,我们的民族英雄风华正茂,却仆倒在人生的起跑线……历史的伤痛不能遗忘,纯净的灵魂不能遗忘。

在今天对越自卫还击战35周年纪念之际。

让我们向我伟大的,英雄的,人民子弟兵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并且。

深切的怀念。

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为国捐躯的烈士们!1979年2月17日,新华社发布声明:“越南当局无视中国方面的一再警告,最近连续出动武装部队,侵犯中国领土,袭击中国边防人员和边境居民,局势急剧恶化,严重威胁我国边疆的和平和安全。

中国边防部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奋起还击。

”顿时,中国人民把揪心的目光投向南疆,多少军属家庭更是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为自己的儿子和兄弟夜半惊魂、虔诚祈祷。

第二天,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新华社前线讯,关于战事只有短短一句话:“战斗在我国广西的龙州、靖西和云南河口、金平地区展开。

”对参战人数、主攻方向、战役进展、伤亡情况,均只字未提。

“文革”后国内新闻观念比解放战争时期更加保守,战争新闻以防止泄密为最高准则。

从当时的人民日报上,无从知晓这些青涩男儿如何一个个剃了光头,照了相,给亲人留下遗言,在军旗下宣誓,喝了首长敬的壮行酒,然后无限留恋地回望北方祖国的方向,心里喊着“再见吧妈妈”,便顶着越军疯狂的炮火,踏上了布满地雷、竹尖陷阱和异族仇恨的征程。

越南战争战后演讲稿范文

越南战争战后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纪念越南战争结束五十周年。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回顾的时刻,一个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日子。

在此,我谨代表所有参加今天纪念活动的人们,向在越南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表示最深切的哀悼,向为和平付出艰辛努力的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越南战争,是一场发生在20世纪中叶的局部战争,它不仅改变了越南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

这场战争,持续了长达20多年,无数家庭因此破碎,无数生命消逝,无数梦想被无情摧毁。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这段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首先,让我们共同回顾越南战争的历程。

越南战争起源于1955年,当时越南被分为南北两部分,北方由胡志明领导,南方则由美国支持的吴庭艳政权统治。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越南战争逐渐演变成了一场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代理人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美国投入了大量的军事力量,而越南人民则在胡志明党的领导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从1955年到1975年,越南战争经历了几个阶段。

1955年至1960年,越南南方爆发了抗法战争;1961年至1968年,越南战争进入了战略防御阶段;1969年至1973年,越南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1973年至1975年,越南战争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

在这漫长的战争中,越南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据统计,越南战争共造成约300万越南人民死亡,其中士兵和 civilians 占据了很大比例。

此外,还有数百万人受伤,无数家庭失去了亲人。

与此同时,美国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共计58万美军士兵在越南战争中丧生,数十万人受伤。

然而,在历史的洪流中,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1975年4月30日,越南北方军队攻克了越南首都河内,标志着越南战争的结束。

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属于越南人民,也属于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

接下来,我想谈谈越南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首先,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越南战争是一场残酷的战争,它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越败越战,愈挫愈勇(人生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你就挂了!)

越败越战,愈挫愈勇(人生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你就挂了!)

越败越战,愈挫愈勇(⼈⽣就像⼼电图,⼀帆风顺,你就挂了!)我和马云差了 8 个字:越败越战,愈挫愈勇。

阿⾥巴巴市值:2728亿美元;新东⽅市值:75亿美元。

马云,我真的⾮常的佩服他,⾸先佩服他的是他跟我有同样的经历,我考了3年才考上了⼤学;他也是考了3年。

我⽐他还要幸运⼀点,我考上的是北⼤的本科,马云考上的是杭州师范学院的专科。

可见,我们除了长相上的不同,还有智商上的差别。

但是,阿⾥巴巴在14年到美国纽交所去上市,市值200亿美⾦,新东⽅⽐阿⾥巴巴早⾛了⼀步,我们在2006年就到美国上市,新东⽅的市值到今天为⽌才75亿美⾦。

当然同学们不要⼩看40亿,你想做⼀个75亿美元的公司给我看看也是不容易的。

有时候我想,我跟马云的差距在什么地⽅呢?后来发现,我跟他的差距就在最后⼋个字上,马云是⼀个典型的越败越战,愈挫愈勇的⼈物,我是典型的不是越败越战,愈挫愈勇的⼈物。

我到后来有了这样⼀点精神,也是从周围的朋友⾝上学来的。

阿⾥巴巴是马云做的第5个公司。

马云在⼤学毕业以后,当了⼤学⽼师,也跟我⼀样,出来开了⼀个外语培训班,新东⽅第⼀个外语培训班招⽣⼈数13⼈,3年以后,新东⽅同期学⽣到了5000⼈,⼀举成功。

马云第⼀个培训班招了20个⼈,3年以后的培训班还是20个⼈,开培训班失败了。

马云⼜做了⼀个翻译社,怎么做怎么亏本,紧接着做了⼀个中国黄页,⼜失败了。

马云⼜跑到北京开了⼀个合资公司,做了不到半年,还是失败了。

请⼤家想⼀想,如果是你,连做4个公司都失败了,你会怎么办?你会怎么想⾃⼰?你会想,⽼⼦天⽣不是⼲这个事情的料,我天⽣是给别⼈打⼯的料,我再也不开公司了。

但马云想的是,前⾯的失败是为了奠定未来做世界⼤公司的基础。

我终于看出了,我和马云的区别。

⼈的区别,不在于家庭⾝份,不在于长相,不在于上什么⼤学。

请记住了,这个世界上,能掌管命运的就是你⾃⼰。

没有任何⼈能把你从泥泞中拉起来,只有你⾃⼰可以爬起来;没有任何⼈可以阻⽌你前进,只要你⾃⼰往前⾛。

韩亚青写的越战日记

韩亚青写的越战日记

韩亚青写的越战日记1985年4月5日星期五今天太阳很旺,我们全天顶着烈日刻苦训练。

上午、下午全都湿透了衣服。

这几天主要是瞄准镜的装定与改装,烈日下大家练得头昏脑胀。

天太热了,除了数字就是瞄准点的分化,枯燥无味。

可马上就要上战场了,不练行吗?为了更好地完成战斗任务和更有效地保存自己,我和战友们咬牙坚持着,没有一个人偷懒。

今天是清明节,一切照常。

1985年4月6日星期六今天的训练,让南方的烈日晒得睁不开眼,一天爬三次山(早操和上、下午的训练),近似于魔鬼训练了,累得不行,汗水湿透的军装没干又接着湿透了。

战友们没有一个叫苦的,甚至连一句牢骚话都没有。

晚上连点名,讲了一些当前连队的情况。

我与连长明天参加团里在古木镇搞的炮兵指挥员集训,带着生活用品。

听说团长、政委、参谋长、作训股长去八里河东山阵地上看了一下,那里山不高,但很陡,他们从山下到山上用了两个半小时,阵地上战士们很乐观,晾晒着衣服,生活也可以,住的也不错(当然仅是相对而言)。

36师从上阵地至今四个月有120人踩中地雷,平均每天一人。

师、团的野战医院没法医治重伤员,这几天看见直升机来回飞,可能是往昆明后送伤员。

另外,今后训练每天由每8小时增至12小时。

1985年4月7日星期日今天未过星期天,说今后也不过了,全搞训练。

原来说今天搞集训(炮兵连的连长、迫击炮排排长、107炮连和100炮连的连长、指挥排长),故上午我未同战士们一起训练。

下午4点坐车来到古木镇一炮连的驻地。

晚上炮兵股长过来说,战场上迫击炮的主要射击方式是有间隔射击,82迫击炮距我步兵前沿几百米的距离。

全团的炮兵同时展开,不轮换。

友军的一个连队在防御作战时,有次我步兵阵地上只剩下一个战士,并且受了伤,还被越军包围,呼唤炮兵“向我开炮”,结果我炮兵真的打到我步兵阵地上去了,他躲进猫耳洞,结果他自己居然没事。

1985年4月8日星期一今天是集训第一天,科目是《简易法准备射击诸元》,收获不小,其中许多东西都是未学过的。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范文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范文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范文林达的《历史深处的忧虑》是他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第一本。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喜欢!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范文(一)一个上下五千年的古国和一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隔洋相望,误解和隔阂不仅源自于遥远的距离,更主要的因为两者有完全不同的价值体系,这和历史有关,和文化有关。

要穿过误解的迷雾看清这个热衷于向全世界推荐“自由”和“民主”国家,我们就得走进它,走进它的历史,了解它的“自由和民主”到底是什么。

在《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之一》这本书中,林达以他在美国草根层摸爬滚打的经历、感受写下了对美国民主制度、自由、美国历史的深刻观察、认识。

书中以委婉的笔触、平易近人、朴实的文风把美国复杂、历史背景深远的法律、制度的渊源梳理得井井有条,让大陆民众读到的不是法律的繁文缛节,也不是政治理论的高深晦涩,而是用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将深远的道理复杂的过程、美国人民两百年来的思考娓娓道来。

作者的眼光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但他的很多话、很多事,都有在投射大陆,给我们以思考、启发。

说到美国,我们也许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国的自由。

是的,美国人有着典型的西方民主制度价值观,这从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中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

但是,正如林达所说,要想理解美国的自由,你得先看到美国的不自由。

在欣赏美国自由的同时,我们所不能忽略的,是美国人为了自由而付出的代价。

美国人热爱自由,他们甚至可以为了自由而选择承受随之而来的牺牲,即使在经历了如诸如恐怖袭击、种族冲突、信任危机等情况下,也不轻易放弃自由,虽然有时候,他们为了自由,不得不付出惨重的代价。

"不自由,毋宁死",在这个国度得到最真切的还原。

一直以来美国政府总是以一个强势蛮横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了解美国的建国历史,才发现政府在民众面前,也是一个不可信赖甚至要小心提防的野兽。

人民得时刻担心它滥用人民赋予它的权力,做出剥夺人民自由权利的龌龊事,并尽一切可能限制它的权力。

《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 读书报告

《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 读书报告

《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读书报告一、基本信息书名: 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作者:罗伯特·S·麦克纳马拉(美前国防部长)译者: 陈丕西、杜继东、王丹妮等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出版时间: 1996年二、内容简介:本书对美国陷入越战泥潭的过程做了详尽的解释,揭露了美国政府政治、军事的内幕,是美国历史必不可少的一个篇章,他不仅解释了“最优秀”和“最聪明”的人们使美国和越南陷入灾难的原因,而且总结了应该从他们的错误中吸取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如何面对冷战以后的二十一世纪的问题。

三、目录:1.前言2.第一章走向华盛顿的历程(一九一六年六月九日至一九六一年一月二十日)3.第二章早期的岁月(一九六一年一月十九日至一九六三年八月二十三日)4.第三章一九六三年的寒秋(一九六三年八月二十四日至十一月二十二日)5.第四章过渡时期(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至一九六四年七月二十九日)6.第五章东京湾决议(一九六四年七月三十日至八月七日)7.第六章一九六四年的选举及其后果(一九六四年八月八日至一九六五年一月二十七日)8.第七章决定扩大战争(一九六五年一月二十八日至七月二十八日)9.第八章圣诞节暂停轰炸——一次未成功的和谈尝试(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九日至一九六六年一月三十日)10.第九章麻烦越来越大(一九六六年一月三十一日至一九六七年五月十九日)11.第十章疏远和离任(一九六七年五月二十日至一九六八年二月二十九日)12.第十一章越南的教训13.附录六十年代的核战危险及其对二十一世纪的借鉴意义四、关于本书(心得体会):罗伯特·S·麦克纳马拉是美国人进入越南的决策人之一。

他认为牺牲美国人的生命在亚洲反对共产主义是值得的,然而,他后来意识到这场战争根本赢不了。

由于希望继续打下去的占大多数,他离开了约翰逊政府,脱离了越南问题的漩涡。

他拒绝对越战进行任何公开评论,保持沉默将近三十年。

越战的结束,并没有终结美国人因越战而起的梦魇。

对越自卫反击战 这个总结讲话够直白

对越自卫反击战 这个总结讲话够直白

对越自卫反击战,这个总结讲话够直白邓小平(1979年3月16日下午)报告王尚荣同志作了,我不算报告,讲几句。

这次对越自卫反击战,决心进行一次有限度的惩罚作战,所谓有限度,就是打击深度浅一点,时间短一点,目的是教训教训这个狂妄的东方古巴,取得我们中越边界的比较安定的边界线,同时也是对于柬埔寨反对越南侵略的一个支援。

当然,从更广泛意义上说,这是我们扩大“反对霸权国际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行动。

现在,这个仗今天真正完了。

5日宣布结束战争,部队开始向后撤,到今天撤完了。

这11天,在回来的路上扫了一些洞,藏在这里、藏在那里的一些物资,一些小村子,也扫了好几千上万人。

大家知道,党中央、中央军委下这个决心是不容易的。

经过反复考虑,差不多经过两个月的考虑,才下了这个决心。

我们党、我们人民当中,很多担心这个问题,能不能搞得好,连锁反应有多大,会不会影响我们四个现代化建设,打得好打不好?这些担心是对的,是个严肃的问题。

中央、中央军委经过反复考虑,下了这个决心。

今天看来,这个决心下得是对的。

当时,下决心时,最大的担心是怕北边苏修有强烈的反应。

所以我们下这个决心时,对这样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科学的分析。

因为影响我们四个现代化建设,不是南边仗打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北边反应有多大,北边反应不大,那影响就不大。

但是,在考虑这个问题时,越南仗恃有苏越友好条约,仗有这个条约大举进攻柬埔寨,仗这个条约在中越边界闹事,搞得我们不安宁。

他们在北方的军队有20万人,有7个师布置在我们边界线上,还有公安屯,边界长大约1700公里,队伍密集。

同时,越南经营同中国对抗、打仗好多年了,就在我们加紧援助他们的时候,有的工事搞了7年,有的搞了3年,到处是工事,屯积大量的物资,好多物资都是我们援助的,大米、弹药、武器,这次搜回来一批,越南就仗恃有苏越条约才敢这样。

它也想仗恃这个条约把苏拖下水,也仗恃这个条约认为我们不敢采取相当规模的惩罚。

就在我们出兵前几天,它还估计我们只有两个师的小范围的行动。

越战回忆录残酷的药物实验五

越战回忆录残酷的药物实验五

越战回忆录残酷的药物实验五越战回忆录残酷的药物实验五越战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缔造了大量的英雄与血泪。

然而,在这个战争中,除了战斗场面的残酷,还发生了一系列不人道的药物实验。

这些实验涉及到无辜的士兵和被囚禁的战俘,他们成为了实验的对象。

其中,有一种药物实验被称为“药物实验五”,该实验至今令人痛心。

据历史记录,这种药物实验是在繁忙而杂乱的战时环境中进行的。

战争中的军方为了寻找能够提高士兵战斗力的药物,不择手段地进行实验。

他们选择了大规模测试这种被称为“实验五”的药物,以此来评估其对士兵体能和心理的影响。

在实验开始之初,军方将志愿士兵分为两组。

一组服用低剂量的“实验五”,另一组服用高剂量的“实验五”。

随着时间的推移,军方观察到士兵们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

低剂量组的士兵开始出现迅猛的体能提升,他们的力量和耐力明显增加。

他们的反应速度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且能够忍受更长时间的身体透支。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出现各种副作用,如失眠、焦虑、心悸等。

更为严重的是,他们的情绪也开始变得不稳定,时而情绪低落,时而情绪激动。

相反,高剂量组的士兵经历了更为残酷的遭遇。

虽然最初他们也经历了类似低剂量组士兵的体能提升,但很快就开始出现血压、心跳频率突然升高的情况。

这种剧烈的身体反应常常导致他们在战斗中无法集中注意力,进而影响了他们的作战能力。

更令人震惊的是,高剂量组士兵的心理状态也着实令人担忧。

他们开始变得异常暴躁和易怒,甚至出现了丧失理智和攻击其他战友的情况。

这无疑给士兵之间的信任和团队合作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大大降低了整个部队的战斗力。

关于“实验五”药物的具体成分和作用机制,至今仍然不得而知。

军方也没有公开相关实验的结果和数据,这让人们更加对这些药物实验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众多士兵的经历和实验的存在令人痛心。

药物实验五的残酷性和人道主义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批评。

多年来,人权组织和国际社会一直在努力追究相关军方人员的责任,并呼吁对这种不人道实验进行彻底调查。

【读后感】读《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有感_450字

【读后感】读《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有感_450字

【读后感】读《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有感_450字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书讲述了作者林达在流亡国外多年后,终于翻越封锁线回
到祖国的故事。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自己的祖国有了更深的思考。

这本书让我想起了我离开祖国的那一天,心情复杂而又兴奋。

我意识到,离开并不是
放弃,而是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正如书中所描述的,作者在流亡期间仍然惦记着自己的祖国,思念着家乡的亲人和好友,为国家的繁荣与进步祈祷。

这种情感使我感受到了自己的
责任和使命,即使身在异乡,也要尽自己的力量去为祖国做贡献。

这本书也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幸运。

虽然我离开了祖国,但我没有经历过流亡和离乡
别井的痛苦,没有亲眼目睹战乱和动荡。

我想起了那些为了更好的生活而背井离乡的人们,他们有时被边境守卫拦住,有时被敌人围困,有时连逃生的机会都没有。

这让我更加珍惜
自己的生活,也更加感激祖国为我提供的安全和稳定。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本书给我带来了许多思考和感慨。

通过这本书,我更加热
爱自己的祖国,同时也更加珍惜自己的机会和福祉。

我希望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为祖
国的繁荣与进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相信,只有每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才能让祖国更加
美好。

美国第5个遇刺身亡的总统

美国第5个遇刺身亡的总统

美国第5个遇刺身亡的总统今年最期待的电影之一,英国佬制作的伪纪录片《总统之死》,他们让布什在这部电影里,成为继林肯、加菲尔德、麦金利、约翰•肯尼迪之后,美国第5个遇刺身亡的总统。

美国总统总是很容易被刺杀,甚至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只要总统允许堕胎,他就可能被一个激进的保守派给干掉,就算他的政绩再非凡也无济于事。

如果他的爱好远远不止这些,甚至喜欢把子弟兵往前线上送,那他就更招子弹了,况且还有更多的所谓恐怖主义者乐此不疲。

然而美国总统不是皇帝,根据历史表明,美国总统的遇刺从来都不能使这个国家完蛋,总统只不过是一个机制里的可更换零件而已,就像《近距离看美国》里写的,总统是靠不住的。

但是,总统代表着一群人,他替这一群人说话、帮这一群人实现决策,可怕的是,这群人只要够聪明,就能知道大多数人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往往会煽动得大家对他的想法深信不疑——至少能达到法案通过的地步,而美国人在乎的就是这种理念,这个理念是否是忽悠,人民群众也未必就能在总统任期里看出来。

对于一个对此深恶痛绝的人来说,杀死总统背后的一帮人,显然没有杀死他们的代言人来得方便或者有效。

肯尼迪就是一个例子,假如奥斯瓦尔德没有那么早杀死他,让约翰逊这个混球上台,可能越战就早早结束,而不会成为美国人心中的伤痕。

这部电影的有趣之处在于:一,它并非像以往某些调侃美国总统的电影那样把故事与人物完全架空,它针对的就是小布什。

二,它一点也不虚妄,作为一部伪纪录片,它已经极力做到真实,无论是总统被刺之前、被刺时,还是被刺之后的各界反应,都下了很多工夫,简直就像是一部政治预言。

把这部片子给一个不常看新闻的人看,会被以为是真的。

从技巧上来说此片跟真正的政治纪录片没有区别,真实资料的偷天换日是FILM4一贯的特长,加上实拍镜头与探头纪录、访谈、照片的巧妙剪接,人物惟妙惟肖的表情和语气,使得电影题材本身尽管让人偷笑,但制作却显得相当严肃,所以共和党对此相当不满——当然,所有不爽布什和喜欢看他笑话的人都会觉得相当有趣,很明显,英国佬的黑色幽默比起法国人的放肆更加有杀伤力。

林达:惟有直面历史,后代才会记住教训

林达:惟有直面历史,后代才会记住教训

美国来信之林达专栏今年6月13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一致通过决议案,为参议院曾经阻挡反私刑法的立法而向私刑的牺牲者及其家属后代、向全国人民道歉。

私刑是美国历史上最血腥最黑暗的现象。

美国的私刑专门指有些地方的民众,抛开法律,仗着人多势众,以直接伸张正义的名义,迫害甚至杀害被他们指称有罪的人。

这种民主理念伪装下的“多数的暴政”,曾经在美国社会长期存在。

有一个纯粹美国产的英语词lynching,专门指这种民众私刑。

南北战争以后,由于废除了奴隶制度,黑人在法律上得到自由的同时,却不再有他们以前被迫作为奴隶主的财产而得到的“财产保护”。

在南方原来的蓄奴州,那些仇视黑人的人,借事端迫害黑人,动用民众私刑杀害未经法庭审判的黑人或者已经被法庭宣布无罪的人。

从1882年到1968年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全国有记录可查的民众私刑受害者,达4743人,大部分是黑人。

美国南方的民众私刑,大多发生在小城镇上。

白人民众听说发生了什么罪案,或者谣传黑人强奸白人妇女,他们在仇恨和偏见的驱使下,等不及法律程序,决定自行执法。

他们常常强攻县监狱或者警察局,把所谓涉案的黑人抢出来,完全不顾起码的程序和证据,光天化日之下加以残酷杀害。

有时就把黑人吊死在城镇中心的电线杆或大树上,有时在广场上把黑人烧成焦炭。

这种多数暴政,常常堂而皇之地进行,附近民众驱车前来观看,成为群众的节日狂欢。

有时候当地市长和警察局长也在场旁观,当地报纸加以报道,甚至有人拍照留念,把照片印成明信片寄给亲友。

这样完全蔑视法律的杀人暴行,陆陆续续地持续了一百年,令美国朝野有良知的人良心难安。

他们要促使联邦立法,当私刑事件发生的时候,如果州政府和当地政府没有惩罚这种谋杀罪行,联邦政府就可以加以干涉。

也就是说,要在立法上把地方上的民众私刑确定为一种联邦法涵盖下的罪行,可以由联邦政府来惩治。

在这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总共有两百来个反私刑提案到达联邦国会,有三次已经在国会众议院通过。

但是,根据宪法规定,法案必须经过参众两院通过,经总统签字才能生效。

走出炭子冲读后感

走出炭子冲读后感

走出炭子冲读后感《走出炭子冲》是中国作家朱自清的长篇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林达的成长故事,深刻揭示了中国农村教育的困境与挑战,以及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

读完全书,我深有感悟,融合了自己的思考和对书中的情节与人物的理解,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参考内容的论述。

首先,主人公林达所表现出的坚毅品质和对知识的渴望,给予了我巨大的启示与鼓励。

其次,书中反映了中国农村教育的种种不足与问题,引发了我对于农村教育改革的深思。

最后,我对于小说中部分情节的思考,分享了我对于人生的某些真实感悟。

接下来,我将结合这些参考内容来详细阐述。

首先,林达的成长经历给我带来了启示与鼓励。

小说中,林达生活在贫穷的农村,但他热爱读书,希望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自学了英文,通过勤奋努力考上了县城的学校,并最终考取了北京大学。

林达不畏困境,坚持追求知识的品质令人钦佩。

他的坚毅与意志力,让我深感敬佩并从中得到鼓舞。

这让我明白:只要有梦想,就要坚持不懈地追逐,不畏艰难困苦,只有自己付出努力,才能真正实现梦想。

其次,小说中所反映的中国农村教育的困境与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林达在家乡的小学只学到了一些基础的汉字和读数的知识,缺乏全面的教育。

他的老师也只有初中毕业,缺乏专业的教学指导。

而在贫穷的家庭背景下,很多孩子连基本的学习条件都无法得到保障。

这引发了我对于中国农村教育的反思和思考。

我认为,需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更好地为孩子们提供教育机会。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公平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最后,我对小说中的某些情节进行了思考。

例如,林达在农村教书育人的经历,他的父亲因为炭坑事故去世后,他勉强照顾家人的故事等等。

这些情节让我深入地思考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我明白到,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挑战和考验,但最重要的是坚守自己的内心和信念,像林达一样,追求自己的价值和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林达:美国朝鲜战争纪念碑前的思考

林达:美国朝鲜战争纪念碑前的思考

美国朝鲜战争纪念碑前的思考丁林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是一个相当出名的设计作品。

今天的建筑系学生,在学到当代纪念碑设计的时候,恐怕都会接触到这个设计范例。

在中国,有不少介绍美国的文章,都提过到青草坪上,刻满了阵亡者姓名的这个黑色花岗岩墙。

一方面,人们当然是被它别具一格的设计思想和表现手法所吸引;另一方面,人们也好奇地注意到,纪念碑的设计者林璎是当时刚二十出头的一个华裔女孩,她当时还是建筑系的大学生。

更何况,她和中国似乎有著丝丝缕缕的关系,追根溯源,她原来是中国著名建筑师梁思成的夫人林徽音的一个远亲。

这样,就有了一点传奇色彩。

也使美国越战纪念碑的在中国的知名度,远远超出了建筑系大学生的范围。

可是,在中国很少有人知道,就在这个著名的越战纪念碑近旁,还有一座与中国关系更为密切的战争纪念碑,那就是美国的朝鲜战争纪念碑。

不锈钢的散兵线这实际上不止是一个纪念碑,而是一个小小的纪念园区。

走进这个园区,首先相遇的,是19个与真人尺度相仿的美国军人雕塑群。

这些不锈钢雕塑是写实的。

大家都知道,以写实的战士塑像作为战争纪念碑的组成部分,这已经是一个古老得不能再古老的设计手法,似乎了无新意。

可是,这个纪念碑以最传统的设计方法入手,却能够赋予参观者一种特殊的感受。

作为对一个设计作品的分析来说,它的突破点在哪里呢?朝鲜战争纪念碑的设计者,并没有按照通常的做法,把这些雕塑集中在一起,而是将他们一个个拉成散兵线,撒开在一片长满青草的开阔地上,“搜索前进”。

他们头戴钢盔,持枪驱前,表情显得非常紧张。

它和一般纪念碑设计另一个不同之处是,这些塑像都没有高台底座。

他们不是高耸的英雄,而是普通士兵。

他们的脚就结结实实地踏在这片开阔地上。

这么一来,士兵脚下的这块土地就自然地融入,成了雕塑群的一部分,战场也就因此而被生生地移进了这个纪念园。

当烈日炎炎,当狂风扫过,当暴雨倾注,当皑皑冬雪覆盖在这片开阔地和士兵们的身上,这时,设计者甚至将整个气候和环境都引了进来,成了这个雕塑群最真切的背景和注释。

他冒死披露真相致越战终结

他冒死披露真相致越战终结

战 争 的 真 相 ,也 包括 了继 任 的 尼 克 松 政 “五 角 大楼 事 件 ”
府 是 如 何 继 续 欺 骗 美 国 公 众 ,掩 盖 战 争
越 战 绝 密 档 案 刊 出后 ,在 全 美 引 起
真 相 的
轩 然 大 波 ,掀 起 了反 战 狂 潮 尼 克松 恼
火 不 已 艾 尔斯 伯 格 于 1971年 6月 下 旬
史海钩 沉
他 冒死披露真相致越战终结
口 范浩 哲
1971年 ,丹尼 尔 ·艾 尔斯 伯 格 将 美 国 五 角 大楼 有 关 越 战 真 相 的 7(}(1I J多 页 内 幕 文件 泄 密给 《纽约 时报》,导 致 了全 美 的 反 战 浪 潮 ,促 使 美 国 政 府 不 得 不 彻 底 结 束越南战争 .、这 就是 美 国政 治史和新 闻 史上 著名 的 “五 角 大楼 事 件 ”
容 是 这 样 的— — 尼 克 松 说 :“让 我 们 将 这
l c,71年 ,艾 尔斯 伯格 将 他 掌握 的 所 有 个 人投 进 监 狱 ”基 辛 格 道 :“我 们 已经 抓
关 于越 战 的 绝 密 资料 给 了 最敢们 要
战 队 连 长 .赴 越 南 前 线 参 战 由 于 对 越 战 的 了解 ,退 役 后 他 被 聘 为 美 国 著 名 智
库 兰德 公 司的 军事分析 员,该 公 司 - ' 3-时
专 门 为 美 国 国 防 部 和 国务 院 作 越 战 形 势
分 析 他 在 1964年 出任 负责 国际 安 全 事 角 大楼 绝 密 文 件 。此 时《华 盛 顿 邮报 》接
件 ,向 全 世 界 靠 女 人 养 的 花 花公 子
公 布 真 相 。 美

三十年后重访越南

三十年后重访越南
1
1965

儿 女而 建立 的 纪念 碑 碑 上 刻着 烈 士 名 字
,
至 1 9 6 9 年期 间美机 轰炸 采访 时大 不相 同 从机 场到 市 区 沿路 的许 多 土 房 和 茅 屋不 见 了 现 在是 砖房 和 水 泥
, ,
号公 路 在战 争期 间 是 美 机轰 炸 的重点 这条 公


路 通过 的 上 述 省城更 是 首 当其 冲
,
河 内商 店里 的东西 很多

航桃 街是 一个 百货 店铺
,
集 中 的的街 道 从 西装 夹 克到 各种 式样 的皮 鞋 和 旅 游 鞋 从 钟表 眼镜 到 自行 车 应 有尽 有 还 有 专卖 摩托 车 的商 店 进

炸边 海 的北岸 永灵 地 区 行地 毯式 轰 炸
。 , ,
,
包 括 出动

B一 5 2
。 ,
日抵 广平 省 洞 海市 日 丽饭
。 ,
间 在越 工作 过 的 新华 社 记者 一行 8 人 不 久前 对 越 南
,
一 路上 风 和 日 丽 吁 陌 纵横 禾 苗茁 壮 一座 座砖 在村 庄之 间


瓦房 掩 映在 柳 树 和 香蕉 林 中 时许 我 们乘 坐 的飞 机抵 达
:
,
常有 一 座
今年
型 轰 炸机 进
, ,
;

,
现 在 边 海河 上架 起 水泥 桥 在 桥 头北 记者 站 在永 灵街 道上
, 。 、
离这条 街 不 远处 有 一家 自选 商场
。 ,
,
里边多 是

部左 侧 建有 纪念碑 以 示 纪 念

中越战争英文读后感

中越战争英文读后感

中越战争英文读后感The Vietnam War, also known as the Second Indochina War, left a profound impact on both Vietnam and the world. This conflict, which lasted from 1955 to 1975, pitted North Vietnam and the Viet Cong against South Vietnam and its principal ally, the United States. It was a complex and devastating conflict that resulted in immense suffering and loss of life on all sides. As I reflect on the Vietnam War, several key themes emerge.Firstly, the Vietnam War was a conflict deeply rooted in the Cold War rivalr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The United States viewed Vietnam as a crucial battleground in its efforts to contain the spread of communism in Southeast Asia. This ideological struggle fueled American involvement in the war and led to the deployment of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troops to Vietnam.Secondly, the Vietnam War was characterized by its guerrilla warfare tactics and the use of unconventional tactics by the Viet Cong. The dense jungles and rugged terrain of Vietnam provided ideal conditions for guerrilla warfare, allowing the Viet Cong to launch surprise attacks and evade capture by American forces. This asymmetrical style of warfare posed significant challenges for theUnited States and ultimately contributed to its eventual withdrawal from Vietnam.Thirdly, the Vietnam War was a deeply divisive conflict within American society. The war sparked widespread protests and demonstrations against U.S. involvement, with many Americans questioning the morality and necessity of the war. The anti-war movement gained momentum throughout the 1960s and early 1970s, leading to growing calls for an end to the conflict.Lastly, the Vietnam War had far-reaching consequences for Vietnam and its people. The war resulted in the deaths of millions of Vietnamese civilians and soldiers, as well as widespread destruction and displacement. The legacy of the war continues to affect Vietnam to this day, with lingering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issues caused by the extensive use of chemical defoliants such as Agent Orange.In conclusion, the Vietnam War was a complex and tragic chapter in modern history. It was a conflict driven by ideological, geopolitical, and strategic considerations, and its impact continues to be felt decades later. As we reflect on the Vietnam War, it serves as a reminder of the human cost of war and the importance of seeking peaceful resolutions to conflicts.。

越战创伤观后感

越战创伤观后感

越战创伤观后感越战(越南战争,1965-1975)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残酷而可怕的战争,它对越南人民和美国士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

这场战争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不仅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深思。

作为一个非参战国家的观察者,我在深入了解越战历史背景后,深感战争的残酷与无辜受害者的悲惨遭遇。

这场战争给越南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痛,无数家庭被撕裂,无数生命因此消逝。

而这一切的起因则源于意识形态及政治利益的争斗,无辜的人们被当作筹码被牺牲。

越战引发的创伤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破坏和人员伤亡,更是对人们精神和情感的摧残。

无论是身处其中的士兵,还是被卷入战火的平民,都难以逃脱战争所带来的阴影。

士兵们经历了残酷的战斗,他们亲眼目睹了战友们的牺牲和丧失,这一切无疑对他们的精神和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很多士兵在战后陷入无尽的内心痛苦和创伤之中,无法释放内心的煎熬。

对于越南平民来说,他们更是无辜的受害者。

他们的家园被摧毁,亲人被杀害,生活条件变得艰难。

每个人都带着创伤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心中的伤痛和恐惧无处宣泄。

这些创伤不仅仅影响到当时的一代人,而且传承给了后代。

许多越南战争的幸存者和他们的家人,长期饱受着创伤引发的心理困扰。

越战创伤的影响也延伸至国际社会。

战争给美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反思,对于战争的合法性、道德和伦理问题引起广泛讨论。

这场被许多人视为错误的战争在美国社会引发了分歧和不满,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越战创伤也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思考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警示。

越战创伤让我深刻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和无谓。

战争不仅仅剥夺了人们的生命和幸福,更摧毁了人类文明和社会的发展。

人类应当反思战争的本质,并从中吸取教训,以避免同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和平与共存的价值,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避免冲突和战争。

战争只会给无辜的人们带来伤害和痛苦,战争所造成的创伤也是难以弥补的。

为了实现持久和平,我们需要培养理解、宽容和尊重的文化。

越战的启示

越战的启示

越战的启示
李集慧
【期刊名称】《大众科技》
【年(卷),期】2000(000)008
【摘要】杀戮战祸今年4月30日,越战结束25载,今年也是法军强行在越重建殖民统治而登陆西贡55周年,美、法、越都举行各种有关越战的研讨会,探讨越战血泪教训。

越战是20世纪十场大战之一,从1961年5月14日肯尼迪总统下令100名美军特种部队人员人越开始,到1975年4月30日北越军队解放西贡,战争历时14年才告结束。

美国卷人越战的时间,比美军参加一战、二战和韩战加起来还长6年。

【总页数】3页(P2-4)
【作者】李集慧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333.9
【相关文献】
1.越战给台海问题的启示 [J], 佚名
2.科波拉的越战之殇r——评电影《现代启示录》 [J], 宋晓军
3.从“越战升级”看合理化陷阱——“合理化”心理机制及其管理启示(四) [J], 王兆春;
4.越战启示录 [J], 红云
5.越战启示录part.3 [J], 红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越战争听后感

抗越战争听后感

抗越战争听后感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越南对我国边境进行多达几百次的骚扰,打死打伤我国边境上的人民。

1979年2月,中央决定在同一时间从多个地点对越南进行反击。

越南不但山高林密,而且经常下雨,道路泥泞。

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路,战士们只能一边开路一边走,还要背枪支弹药、食物、行李。

为了不被敌人发现,战士们很少做饭,有时一连几天都吃不上饭,有时甚至连喝的水也没有,还要随时参加战斗,条件十分艰苦。

在我们国家,只有军人才上战场,参加战斗,而在越南却是全民皆兵,每个人都有武器。

当你在野外碰到农民、老人、妇女、儿童时,炮弹、子弹都飞过来了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有一次,战士们正在山谷里行军。

突然,密集的炮弹像流星一样从空中飞来,在战士们身边爆炸,很多战士都倒下牺牲了。

山谷里顿时血流成河、惨不忍睹……听到这里,我气得两眼发红,拳头紧握,恨不得跑过去帮战士们把敌人全部消灭掉!有时几百人、几千人的战斗,到最后活下来的只有几十人、十几人。

在攻打四号桥的战斗中,我军伤亡也非常大。

四号桥是一座独木桥,易守难攻。

以前有一个国家打四号桥的时候用了半年时间,还有一个国家打四号桥用了三个月,而我军只用了一天一夜,战斗非常惨烈。

在这次战斗中,有一名战士全身中了30几颗子弹,有一名战士全身中了100多颗子弹,还有我乡的一名战士,第一次头部受伤,包扎后冲上去继续战斗,最后壮烈牺牲。

听到这里,我已经泪流满面。

一个月后战斗胜利结束。

我军在撤退的同时又把越南的道路、桥梁、城市炸了160多处。

我听了热血沸腾,连声说:“炸得好!炸得好!”任何制造侵略战争的人,都会以失败而告终。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刻苦钻研,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美好、强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省越战——写在越战结束二十五周年之际
丁林
彼得·彼得森是越南战争后的第一任美国驻越南大使。

今年4月,当美越双方都在纪念越战结束25周年的时候,美国的公共电视网播出了他的故事。

对于美国人来说,越战的正式结束,是以美国放弃驻西贡大使馆为标志的。

1975年4月美国放弃使馆时,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在楼顶上,用直升飞机仓促地撤走使馆人员,这是一场有电影记录的大溃逃,它象征美国延续了4任总统的越南政策以失败告终。

这场溃逃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一个无法磨灭的历史刻痕。

前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在20年后重新与越南建交的时候,还特地要求把当年使馆屋顶上的铁梯运到美国,放在卡特博物馆内作为历史的纪念。

越战对美国人来说永远是一个痛苦的话题,正因为这个话题包含着痛苦和深刻的历史教训,它年年都被提起,美国人几乎每年都可以在电视上再次看到西贡大撤退时混乱而痛苦的景象,今年是第25年。

经过25年的淘洗,越南战争的失误已经不再是国内政治争论的焦点内容,人们对越战期间国内政治的是非已经没有太大兴趣,但是,对战争本身却难以忘怀。

早在80年代初,国会决定建造越战纪念碑而广招设计方案的时候,就明确规定,纪念碑对那场战争本身将不作评价。

如今,美国人对越战的纪念和反思,更多地抵达一个新的层面——人道与和解的层面。

彼得·彼得森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

1966年,31岁的彼得森是美国空军驾驶员,在被派往越南执行了六十几次任务后,他驾驶的F-4被击落,彼得森成了俘虏,被关押在大名鼎鼎的美军俘虏监狱———别号叫“河内希尔顿”的监狱。

在3年半的监禁中,彼德森被单独囚禁3年,与外界完全隔绝,他的亲属对他的生死一无所知。

可是,他还算幸运,成为第一批被释放回国的美军战俘之一。

美国任何一场战争的俘虏回国,都是被同胞当作英雄对待的,彼得森也一样。

当他步出监狱上飞机时,还穿着囚犯的服装,而到达美国下飞机的时候,就又是一身戎装了。

彼得森试图彻底抛开过去的记忆,他说,在满载被释战俘的飞机升空的一刹那,他就决心把越南彻底抛在身后了。

彼得森渐渐参与政治活动,1990年开始挑战美国国会竞选,并成功地当选为国会议员。

可是,命中注定一般,他在众议院第一次投票表决的时候,议题就是战争。

普通的一场表决,对于彼得森却是一次痛苦的经验,他发现自己的记忆并没有消失。

最终,彼得森投了反对票。

成功的政治生涯和国会议员的生活不能使彼得森忘却过去,他决定不再竞选第四次连任众议员,而要求白宫把他作为大使派往越南。

1995年,彼得森终于成为越战后的第一任美国大使。

彼得森坚持“和解”的信念并不容易。

“河内希尔顿”战俘监狱以用酷刑迫使战俘签署认罪书闻名于世。

然而,和解是他30年心理历程的结果。

作为美国大使,他带着和解的愿望几乎走遍了越南,参加各种会议、与各界人物会谈、帮助先期来越南投资却亏损连连的美国商人,最重要的,他要寻找越战期间美军失踪人员的下落。

越战期间,美军在越南总共有58000多人死亡。

在五角大楼的越战失踪人员名单上,至今还有1500个名字。

在美国,人们常可以看到一面黑色的旗帜,上面有一个低垂的人像剪影———那是一个组织的旗帜,他们的请求就是要政府查清所有越战失踪人员和战俘的下落。

总统和国防部长都一再承诺,只要失踪人员名单上还有一个人,他们就不会放弃努力。

搜寻工作类似大规模的考古发掘。

彼得森大使雇用当地民工,挖起泥土,一寸一寸地筛,一点一点地洗,只要找到一片人体尸骨,就会送回美国进行DNA对比,以确定阵亡者的身份。

然后,把所有能够找到的一切,带回美国,带回士兵的家。

确认一个失踪士兵的下落,大约要耗资100万美元。

如今的美国总统和国防部长,早已不是当年的人,但总统和国防部却必须继续作出努力。

这是美国的传统,向父母招募了孩子,政府就必须有所交代。

同时,这也是他们对当年这场战争的一种反省方式。

在美国的电视上,对于战争伤痛的描述是双方的。

媒体在时时提醒美国民众,越南在几十年的战争中,死亡人数高达100万,失踪人数高达30万。

在讲述彼得森故事的同一部影片里,观众还看到,一个灰白头发的越南母亲,小心地向来访者展示,她21岁失踪儿子幼时的衣服鞋子和红领巾,这是儿子给母亲的全部遗物。

他失踪在著名的“胡志明小道”上。

20年来,母亲倾其所有,4次沿胡志明小道查访,央人开掘了45座当年战场上的群葬坟墓,但是没有找到任何可以辨认儿子的痕迹。

在每一座无名坟墓里,母亲都要带走一把土。

现在,68岁的母亲已经没有财力和体力进行第五次寻访,她把45把土合葬在一个墓穴里,墓碑上是她儿子的名字。

电视屏幕上,是一个越南母亲坐在儿子的坟前,无限悲伤却无泪的面容。

越战是冷战时代的悲剧后果。

然而,美国媒体对于双方战争伤痛和生命损失的报道,却从战争尚未结束的时候就开始了。

正是这些对士兵的生命价值以及对无辜越南民众的生命价值的报道,极大地影响了美国民众,影响了美国政府撤离越南的后期决策。

5月底,是一年一度的国殇日,美国纪念为国捐躯士兵的法定假日。

黑色大理石上58000个突然中止的生命,逼迫着人们思考和反省这场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