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汇编
文学概论 08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高尔基论真实
‚文学是巨大而又重要的 事业,它是建立在真实上面的, 而且在与它有关的一切方面,要 的就是真实‛ —— 高尔基
巴尔扎克论真实
‚获得全世界闻名的不朽的成功 的秘密在于真实‛,不真实的作品 ‚现在与将来都不会有任何价值‛。 ——巴尔扎克
别林斯基论真实
‚真正的艺术作品永远以真实、 自然、正确和切实去感染读者‛,这 样的作品越是多读,‚你和它之间的 内在情意和联系也就越深入、实切而 不可分割。‛ ——别林斯基
《西游记》、《变形记》
• 唐僧(现实形象)与孙悟 空、猪八戒以及神仙、妖 魔(非现实形象)的结合 • 《变形记》主人公格里高 里变成甲壳虫(非现实形 象)与周围其他人(现实 形象)的结合
《雷雨》
假定性情境:让两个家庭 八个人物之间的矛盾纠葛 发生在两个场合(周家客 厅与鲁家住宅)及一昼夜 之内,冲突集中而强烈。
第一节 求真的文学
• 2.文学创造要求的真实是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是主体把内 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中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 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 • 二、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 1.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比较 • (1)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 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 凡是历史上出现过和现实中存在的一切事物与现象,都是 生活真实,生活真实为文学创造提供了原型启示,但艺术 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它在假定性情境之中,解释社 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必然性,以此作为自己的目标。
• ‚文化大革命‛时‚四人帮‛提倡的文艺作品要‚在所有 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 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而‚中心人物‛必是‚高、大、 全‛那样的角色,以此指导塑造反剥削反压迫的无产阶级 英雄形象的。 • 1.电影《金光大道》的主人公的名字就叫‚高大泉‛,这 也是‚高大全‛这一概念的由来。‚高、大、全‛三个字, 没有明明白白的注解,但是根据‚三突出‛的原则,主人 公必须形象高大、胸怀宽广,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没 有缺点的英雄,总之必须是一个完人。 • 2.于洋扮演的《火红的年代》中的炼钢工人赵四海,粉碎 了国际帝修反的封锁和阶级敌人的捣乱破坏,为中国工人 阶级炼出了‚争气钢‛。赵四海起码也三十好几的人了, 只守着老母亲过日子,那时候的导演不允许他有老婆。
第八章 文学创作的价值追求
第八章文学创作的价值追求一、名词解释艺术真实:指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艺术真实是一种审美意义上的真实。
艺术概括: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人文关怀:简单地说,就是对人的关怀。
它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独立人格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
它是“善”的终极价值体现。
人文主义是文学的灵魂和存在的根据。
形式创造:是文学审美价值追求的最后完成,是一个内容形式化与形式内容化的互动过程。
它体现为对艺术内容内在结构的组织和构成,又体现为运用语言材料及艺术手段(表层结构、体裁样式、韵律节奏、表现手法)生成内容并使之呈现的外在形态的创造。
形式创造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它是文学的真善美价值追求的最后完成,它的基本内涵是内容形式化和形式内容化。
二者是一体化过程或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有意味的形式”:由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在其著作《艺术》一书中提出,他说:“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的关系,激发我们的审美感情。
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的形式,我视之为有意味的形式。
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切艺术的共同本质。
”总起来说,形式之所以是“有意味”的,是因为它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
审美理想:审美理想也称美的理想,是指审美主体在长期社会实践和审美活动中形成的、由个人审美经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融合了特定历史文化传统的关于美的理想观念或范型。
审美理想的形成深受文化传统、社会语境和阶级身份的影响,因此具有鲜明的民族和阶级特征;审美理想又与个体的秉性、经历和修养密切相关,因此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
关于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第八章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延伸阅读1、列·斯托洛维奇:诠释艺术的多方面本性的审美价值论2、卢那卡尔斯基:审美价值——真善美之合一3、席勒:艺术真实是诗意的真实而有别于历史的真实4、黑格尔:艺术的真实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协调一致5、冈察洛夫:艺术真实和现实真实不是同一东西6、卢卡契:文学创造中的人的主观性7、高尔基:文学的真实是从同类许多事实中提出来的精粹8、歌德:艺术的真正生命在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9、丹纳:艺术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个特殊表现得彰明较著10、莫泊桑:艺术真实是运用诗艺创造出来的11、迪伦马特:艺术的主观性12、胡风:主观精神和客观真理的融合13、阿恩海姆:艺术创造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14、恩格斯论文学创造中的情感评价15、列宁论托尔斯泰作品里情感评价的价值取向16、中国古典诗学论情17、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艺术是表现情感的18、鲁迅论情感评价的品格及其社会功利性19、童庆炳: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张力基本概念1.艺术真实: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2.艺术概括: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3.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
4.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
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
5.艺术形式: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的有机结合,使艺术内容的组织,生成与呈示,使艺术文本的存在形态,是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方式。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章节习题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圣才出品】
第8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一、名词解释1.诗意裁判(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诗意裁判”是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时使用的一个概念。
恩格斯说自己“从这个卓越的老头那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因为在他的作品里不仅“有1815年到1848年的法国历史”,还有他对这个历史的富有“诗意的裁判”。
“诗意的裁判”是善与美的统一,它既是对情感评价的价值品格内容的规定,也说明了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
情感评价作为“诗意的裁判”有着其自身的内涵,意味着情感评价作为“善”的价值追求具有高尚品格和功利取向。
2.情感把握(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情感把握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要求作家对自己的创作对象作情感性体验和评价。
情感把握作为一种主体心理过程,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性评价。
3.俄国形式主义答:俄国形式主义是1915年至1930年在俄国盛行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其组织形式有以雅克布逊为首的“莫斯科语言学学会”和以什克洛夫斯基为首的“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其成员多为莫斯科大学和彼得堡大学的学生。
他们认为,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在于它的文学性,而文学性存在于形式之中,形式主要指语言。
此外,俄国形式主义还提出了“陌生化”理论,在当时及后来影响甚大。
4.英美新批评答:英美新批评是20纪20年代发端于英国,40、5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形式主义批评流派之一,它的基本理论原则是:①诗歌是一个客观的、独立自足的有机统一体;②诗歌使读者能够具体地、感性地理解和把握人类经验。
但由于新批评忽视了文学的社会性、忽视了文学作品与历史现实的联系,所以在五十年代后期它逐渐失势,走向衰落。
5.形式美答:形式美是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从美的事物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各种形式因素及其按特定规律所作的有机组合。
文学作品的形式除了对内容具有表现和塑造的意义外,其自身也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2、假定的真实 p155
假定性是艺术真实的外部特征。
以假定性情境反映或表现社会生 活的内蕴是一切文艺的共同特征。
普希金生前参加过“扮演普希金”比赛
结果普希金本人 只得了第三。也 就是说有两人比 他更象“普希 金”。
生活的真实是—是;艺术的真实是—象(假定)。
(1)浪漫型和象征型作品
或把现实形象与幻想的非现实形象融会成一 个荒诞不经的情境世界,或完全抛开现实的形 象而以虚拟的形象世界取而代之。 P155-2-8
“真”是“善”的基础。
怎样理解文学中情感的价值和意义? p177 -4
情感是基于人的需要、观念等思想意识而 对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评价。文学在创造艺术 真实时运用“内在的尺度”,实际已把情感 评价融入其中,因此,艺术形象都是理智与 情感的统一,情感评价是文学创造的本质属 性。文学创造正是以这一本质属性,在向人 们呈现着意义——尚“善”的审美价值追求。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因伦理评价而引发的情感表现是文学 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 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隐含着人的社会性 需要与态度。 P161↑1 -162.1
艺术是情感的符号,情感是艺术 之根本。艺术形象是因情而动人。
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书上动物图像精确,却不动人,而 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却能动人心情。
一、审美理想的烛照 (一)审美理想的特征 (二)审美理想的功能
(一)审美理想的特征 p171
首先,审美理想是以理念形式存 在的鉴赏的原型好最高典范。
艺术真实总是与发掘和表现社会 生活的本质与规律联系在一起。
例:艾青《礁石》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文学概论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现实型文学: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再现是指对客观现实作如实刻画或模拟,它要求文学立足现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忠于现实。
逼真是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的描绘。
理想型文学: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表现是指把主观世界状况以形象呈现出来。
虚幻指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而遵循情感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
象征型文学:象征性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暗示指词语寄寓某种弄超出本义的内涵,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
朦胧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通过暗示表现出来。
诗:诗是一种语言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韵律、高度集中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
诗可以分为抒情诗与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等。
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
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体裁。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
小说的基本特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复杂完整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的文学体裁。
剧本可以分为喜剧、悲剧与正剧,独幕剧与多幕剧等。
它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与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散文: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散文可以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
它的主要特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受。
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它的基本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
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叙事学:叙事学是指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文学研究领域受到结构主义个普洛普民间故事分析影响后出现的,通过一系列学术活动的尝试和探索形成的一种新的研究叙事的艺术理论和方法。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
目录分析
第1章文学理论 的性质和形态
第2章马克思主 义文学理论与 中国当代文学 理论建设
1.1复习笔记 1.2课后习题详解 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2.1复习笔记 2.2课后习题详解 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4章文学活动的 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第3章文学作为活 动
第5章社会主义时 期的文学活动
10.1复习笔记 10.2课后习题详解 10.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11.1复习笔记 11.2课后习题详解 1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12.1复习笔记 12.2课后习题详解 1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13.1复习笔记 13.2课后习题详解 13.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5章文学接受过 程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复习
真题
第版
名校
典型
真题
文学
笔记
教材
文学理论 复习
第章
教程
题 习题 笔记
形态
文学理论
文学作品
内容摘要
答:文学四要素说是美国学者M. H.艾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 的观点。他认为文学是一种活动,由四个相关的要素构成,即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四者共同构成文学活动。 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世界”;生活要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改造,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 义的文本,即“作品”;作品如果束之高阁,不跟读者,即“欣赏者”见面,也还不能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这 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第八章文学创造审美价值追求
刘白羽
诗艺性(诗艺的真实) • 含义
诗的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
• 文学按照主观化方式把握客体世 界,必然要讲究“诗艺”
理性因素与诗艺的真实
• 文学作品中同样表达着一定的理性认识, 但文学作品中的理性因素应当是“如水中 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现相 无相,立说无说”将哲理性的感悟寓于意 象之中的,以象显质、以象显义、以形传 神,讲求含蓄、委婉、曲折、暗示、象征 等的表现,而不是干巴巴的说教,这也是 文学和哲学、伦理学等最大的不同之处。
艺术真实主要是一种情感的真实。
• 艺术家对于客体的认识是一种情感的把握、情感 的评价、情感的认识。 • 三种情感流:一是作家在遭遇客体时所生发的情 感,也即“气之动物,物之感人”的情感,其次 是作家在进行文学写作活动中,回味起来的对于 客体的情感,由于这个时候作家已经与创作所指 向的客体有了一定的距离,这种情感更具有无功 利性,第三种情感流是伴随着作家的文学创作而 产生的由于创作渐入佳境,或者文思阻塞而产生 的或愉悦,或郁闷的情感体验。在对文学情感真 实的讨论中主要涉及的是前两种情感。
真相事理层
历史文化层 哲学意味层
小宋做乞丐
文本赏析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或表现社会生活的 内蕴。
作家、艺术家必须同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和感悟对生活进行选择、提炼、集中、概括,通 过想象与虚构予以重现、变形和再造。 生活中的真与假是对立的,真的假不了,假的 真不了,而艺术中的真与假是辩正的,假中见真, 以假为真,有时是越假越真,要想真必须假。 亚里士多德:“把谎话说得圆”
第8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第8章⽂学创造的价值追求第8章⽂学创造的价值追求⼀、求真的⽂学(⼀)⽂学中的求真1.“真”的含义(1)⽂学创造⾸先是理解、反映和阐释对象世界的认识活动。
(2)认识活动的价值取向是以“理性”求“真知”。
(3)“真”乃是⽂学的审美价鱼追求的基础。
2.⽂学求真的特点(1)⽂学对“真”的探求不同于⾃然科学,后者更注重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学则是通过语⾔来表现处于审美价值之中的⼈的世界。
(2)⽂学创造要求的“真实”是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既⾮⽣活真实亦⾮科学真实,⽽是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到对象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共⽣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
(⼆)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1.与⽣活真实相⽐与⽣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1)内蕴的真实⽂学创造是在既有理智体察⼜有直觉把握的⼼理机制和思维活动中,透过⽣活真实的表层对社会⽣活的内蕴作出艺术的揭⽰和表现。
(2)假定的真实如果说表现社会⽣活中某些本质性东西的价值取同是艺术真实的内在要求,那么艺术情境的假定性则是艺术真实的外部特征。
2.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
(1)主观的真实⽂学创造是站在⼈的⽣命体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对社会⽣活给予⼈⽂关怀的⽴场上,因⽽其对客体世界的认识、感悟与表现带有浓厚的主体性或主观性。
(2)诗艺性⽂学按照主观化⽅式把握客体世界、以激发⼈们的审美情感为⽬的的价值取向,使它必然要讲究“诗艺”,即艺术⼿段和艺术技巧。
运⽤艺术⼿段和艺术技巧创造的艺术真实,能够使其价值取向得到理想的表现,产⽣强烈的感染⼒和震撼⼒。
(三)真实的发掘与表现通过个别来表现普遍和⼀般的⼿段是艺术概括,其所发掘和表现的普遍性能创造巨⼤的艺术效应。
1.艺术概括的含义艺术概括是指作家依据⾃⼰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的⽅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在主体与客体相统⼀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法。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考试题目(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无论是中国还是在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科都叫(C )A.文艺学B.文学学C.诗学D.文学理论2。
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独立的分支是在(D ) 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3.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A )A.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B.文学理论史、文学史、文学批评史C.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史D.文学理论、文学学、文学批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的作者是(D )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英伽登D.艾布拉姆斯在文学研究中提出文学活动由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四个要素构成的理论家是(D )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英伽登D.艾布拉姆斯在中国古代提出“知人论世"批评方法的是( B )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石之一的文学活动论把文学艺术看成是(C )A.社会生活的反映B.精神生产C.人的生活活动D.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石之一的文学反映论把文学看成是(B ) A.人的生活活动B.社会生活的反映C.精神生产D.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交往马克思主义解答文学源泉问题用的是( C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反映论D.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石之一的艺术生产论把文学看成是(C )A.人的生活活动B.社会生活的反映C.精神生产D.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交往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石之一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把文学看成是(C )A.人的生活活动B.社会生活的反映C.一种社会意识形态D.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交往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石之一的文学艺术交往论把文学看成是( C )A.人的生活活动B.社会生活的反映C.一种社会意识形态D.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交往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C )A.社会生活B.文学作品C.人D.摹仿文学活动的前提是(B ) A.生活的积累B.人的生活活动C.知识的积累D.作家的出现人的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同对象(C ) A.发生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形成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C.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D.形成对立关系马克思说“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这个尺度是指( A )A.合规律性B.合目的性C.深刻性D.丰富性马克思说人“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这个尺度是指( B )A.合规律性B.合目的性C.深刻性D.丰富性从世界与作品的关系角度认识文学的本质,所形成的文学观念是(A )A.摹仿论B.表现论C.文学本体论D.读者反应论从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角度认识文学的本质,所形成的文学观念是(B ) A.摹仿论B.表现论C.文学本体论D.读者反应论从作品自身要素的角度认识文学的本质,所形成的文学观念是( C )A.摹仿论B.表现论C.文学本体论D.读者反应论从作品与读者关系的角度认识文学的本质,所形成的文学观念是( D )A.摹仿论B.表现论C.文学本体论D.读者反应论在西方,强调文学与作者的联系,进而强调作品表现功能的表现论正式出现于(C )A.15世纪B.16世纪C.17、18世纪D.19世纪创造“文学本体论"这一术语的是英美新批评的(B )A.英伽登B.兰瑟姆C.萨特D.伽达默尔西谚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和中国古语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已触及读者阅读的( B )A.创造性质B.再创造性质C.意识形态性质D.反映论性质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兴起于(D )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60年代接受美学的创始人是(C ) A.英伽登B.兰瑟姆C.姚斯D.伊瑟尔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中提出“隐含的读者"概念的是(D )A.英伽登B.兰瑟姆C.姚斯D.伊瑟尔用哈贝马斯的理论来看,文学活动系统是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构成的一个(B )A.系统结构B.交往结构C.读者反应系统D.创造系统在文学活动发生问题上提出巫术发生说的是( C )A.康德B.席勒C.弗雷泽D.格罗塞在弗雷泽《金枝》有两条巫术原理,其中“同类相生或同果必有同因”称为( A )A.相似律B.接触律C.必然律D.可然律在弗雷泽《金枝》有两条巫术原理,其中“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称为(B ) A.相似律B.接触律C.必然律D.可然律最早在理论上阐述游戏说的是( A )A.康德B.席勒C.黑格尔D.普列汉诺夫系统地阐述游戏说,并作为游戏说代表的是( B )A.康德B.席勒C.黑格尔D.普列汉诺夫文学艺术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D )A.巫术B.游戏C.宗教D.劳动刘勰《文心雕龙》提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强调的是( B )A.文学发展与经济的关系B.文学发展与时代的关系C.文学发展与情感的关系D.文学发展与政治的关系文学发展与物质生产的关系(C )A.总是平衡B.总是不平衡C.并不总是平衡D.基本平衡经济是支配文学发展的(D )A.惟一因素B.一般因素C.次要因素D.最终因素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章炳麟认为:“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之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其文学的概念是( A )A.广义的B.狭义的C.审美的符号学的中国最初关于文学的定义所体现的文学含义是(A ) A.广义的B.狭义的C.审美的符号学的《论语·先进》:“文学,子游子夏"所讲的“文学"的含义是(A )A.广义的B.狭义的C.审美的D.符号学的在西方18世纪之前所使用的“文学”一词的含义基本上是(A )A.广义的B.狭义的C.审美的D.符号学的在中国,文学的审美属性被正式确认是在(B )A.先秦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鲁迅所称的“文学的自觉时代”是指(B )A.先秦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在西方,狭义的文学从广义的文学中独立出来是在(C )A.古希腊时期B.古罗马时期C.18世纪D.19世纪在现代世界,文学的通行含义是( C )A.广义的B.狭义的C.审美的D.符号学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的含混主要是指话语意义的( B ) A.单一性B.多重性C.明确性D.完整性第五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发展中价值观的中心问题是( B )A.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B.文学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C.文学的创作原则的问题D.文学的反映对象问题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根本目标是(B )A.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C.为一定政治服务D.为特定时期的中心任务服务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指出了(B ) A.文学活动与现实生活的关系B.文学活动的历史继承性C.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D.文学活动的人民性对于古代的文化遗产,正确的态度应该是(C )A.全盘继承B.全盘否定C.批判地继承D.无须继承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时期的科学文化的根本性方针是( C )A.为人民服务B.为社会主义服务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继承文学遗产提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塑物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A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判断古代文学遗产价值的一条重要的标准是( C )A.革命性B.先进性C.人民性D.当代性第六章文学作为特殊的精神创造“精神生产”的概念首见于(A )A.《德意志意识形态》B.《共产党宣言》C.《剩余价值论》D.《〈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文学创造与科学创造比较,其特点是(C ) A.揭示客体的真实本质B.如实地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C.力求表达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D.获取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知识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它所凭借的“艺术符号"是( B ) A.语言B.言语C.线条D.色彩与科学语言和日常语言比较,文学语言强调的是(D )A.严谨的逻辑B.严谨的语法结构C.服从说明的需要D.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西方从古希腊开始形成的文学观念是(A )A.艺术摹仿自然B.艺术表现情感C.艺术即直觉D.艺术是情感的形式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学观念是( A ) A.诗言志B.诗缘情C.诗者,吟咏情性D.感物吟志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是( C ) A.《毛诗序》B.《乐记》C.陆机《文赋》D.钟嵘《诗品》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的职责,在于(B )A.描述已经发生的事B.描述可能发生的事C.叙述个别的事D.描述体现理念的事认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的是(A )A.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B.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C.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史达尔夫人D.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认为“艺术乃是象征人类情感的形式之创造"的是( B ) A.科林伍徳B.苏珊·朗格C.贝尔D.阿恩海姆西方古代文学理论认为,文学创造的主体就是( A ) A.艺术的摹仿者B.艺术的创造者C.艺术生的产者D.生活的旁观者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B )A.别林斯基B.立普斯C.洛克D.克罗齐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评价的心理特征是( C ) A.逻辑推理B.感性直观C.情感体验D.理性思维创造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把握的思维特征是( B ) A.逻辑推理B.感性直观C.情感体验D.理性思维创作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首先体现在( C )A.实际创造过程中对“具体客体"的剪裁、缀合、概括、综合等B.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观念移注C.主体对创作客体的选择D.客体被创作主体重新塑造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文学创造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生产,文学创作的材料应该是(B )A.独立于作家之外的物质B.贮存于作家内心的精神现象C.记录于书本上的知识D.独立于作家之外的社会生活文学创作活动发生的最早契机是(B )A.素材积累B.艺术发现C.创作动机D.艺术构思作家所有文学活动能否发生的枢纽是(B ) A.素材积累B.艺术发现C.创作动机D.艺术构思文学创作活动的内驱力指( C )A.素材积累B.艺术发现C.创作动机D.艺术构思创作动机的触发往往表现出一种( C )A.单一性B.直接性C.复杂性D.机械性对记忆表象进行重新组合以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称为(A ) A.想象B.联想C.幻想D.记忆由此形象想到彼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为( B )A.想象B.联想C.幻想D.记忆接近联想是指(A ) A.由于事物间在时间或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B.由事物间类似的特征引起的联想C.由事物间相比照的关系而引起的联想D.由对象在特定关系情境中引起的联想类似联想是指(B )A.由于事物间在时间或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B.由事物间类似的特征引起的联想C.由事物间相比照的关系而引起的联想D.由对象在特定关系情境中引起的联想对比联想是指(C )A.由于事物间在时间或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B.由事物间类似的特征引起的联想C.由事物间相比照的关系而引起的联想D.由对象在特定关系情境中引起的联想文学创作中的灵感是指(A ) A.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B.省略推理过程而对事物底蕴作出直接把握的心理过程C.由一个事物形象想到另一个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D.改造和重新组合记忆表象以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文学创作中的直觉是指(B )A.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B.省略推理过程而对事物底蕴作出直接把握的心理过程C.由一个事物形象想到另一个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D.改造和重新组合记忆表象以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艺术构思中的动力因素是指(D )A.记忆B.想象C.联想D.情感颜之推说:“为文犹须放荡,但又须随时以嚼勒制之”,强调的是( B )A.回忆与沉思的关系B.情感与理智的关系C.灵感与直觉的关系D.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略去具体细节抓住主干,形神兼备地传达出形象的大致轮廓的构思方式称为( D )A.夸张B.变形C.突出D.简化在艺术构思中,将习见的事物换一种样式出现,以取得最佳效果的方式称为(C )A.变形B.漫画C.陌生化D.粘合文学创作中由“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的过程属于(C )A.积累阶段B.构思阶段C.物化阶段D.修改阶段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说:“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强调的是( B )A.“形之于手”是“形之于心"的深化B.“形之于手"与“形之于心”的矛盾C.“形之于手"与“形之于心”的统一D.“形之于心”对“形之于手"的制约曹植写七步诗的情况,是一种( B )A.推敲B.即兴C.雕琢D.灵感第八章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从文学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的角度说,衡量文学创造成就的首要标准是(C ) A.人民性B.倾向性C.真实性D.功利性袁于令认为《西游记》是“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指出了文学的真实乃是(B )A.客观的真实B.假定的真实C.历史的真实D.科学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比较,艺术的真实是一种(C )A.客观的真实B.事实的真实C.假定的真实D.历史的真实文学创作中的艺术概括要达到的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这种统一应该是( B ) A.为一般而找特殊B.在特殊中显出一般C.只要描写了特殊就具有了一般D.把特殊归纳为一般西晋的陆机充分肯定文学的情感性,他在《文赋》中说: ( C )11A.情动于中而形于言B.为情造文C.诗缘情而绮靡D.为文造情恩格斯在评价巴尔扎克时使用的一个概念是( B )A.以热情为元素B.诗意的裁判C.唤起自己的情感传达给别人D.诗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古往今来一切优秀文学的总主题是(D )A.认识真理B.反映生活C.表现情感D.人文关怀文学创造的终极价值追求和永恒主题是(D )A.认识真理B.反映生活C.表现情感D.人文关怀与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相比,作家的使命是( C )A.诠释社会发展规律B.总结历史发展规律C.宏扬人文精神D.发现客观真理俄国形式主义和新批评派理论上片面性主要表现为(C )A.重视艺术形式的地位B.认为形式与内容的地位相等C.把形式的作用推向极端D.强调形式与内容不可分割在20世纪提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理论的是( A )A.克莱夫·贝尔B.苏珊·朗格C.什克洛夫斯基D.阿恩海姆12。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课后习题归纳整合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全书章节·课后习题·归纳整理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基本概念]·文艺学·文学活动·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思考问题]1.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及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建设】[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特色当代性[思考问题]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试作简要的说明。
2.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理解的特点。
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二编文学活动【第三章文学活动】[基本概念]·生活活动·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文学本体论·劳动说·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思考问题]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2.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请简述之,并指明它们的片面性。
3.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
4.试辩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种原因。
【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基本概念]·文学的含义·话语·话语蕴藉·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思考问题]1.文学有哪两种含义?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什么?2.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3. 什么是话语蕴藉?怎祥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试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4.当前在文学的含义和属性问题上有哪些代表性观点?这里把文学视为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它表现在哪几点上?【第五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基本概念]·主导性与多样性·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人民性[思考问题]1.简述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重点总结笔记
文学理论教程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研究其发展过程、相关知识、基本规律的学科,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
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2文学理论:以哲学方法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的一门学科。
其任务: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其基本形式: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3文学活动:是人类一种高级特殊的精神活动。
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产生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交往论。
2马克思文学理论:从人类学观点看,文学是人的活动;从哲学的观念看,文学是人的一种反映活动;从现代的经济学观念看,文学是一种艺术产生活动;从美学的社会学得观点看,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从媒介和符号的观念看,文学是一种交往对话。
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A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B坚持中国特色C具有当代性,体现时代精神。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1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的确证;2文学活动的要素:世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3文学活动的起源:巫术发生说(巫术意义的产生过程对文学创作有某种启发意义);宗教发生说(艺术当成一种宗教);游戏发生说(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劳动发生说:A劳动提供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B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C劳动构成了文学描述的主要内容D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4文学发展的原因:根本动力是生产劳动。
经济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最终制约文学发展水平。
《文学概论》复习题
《文学概论》复习题一.填空1.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家、作品、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
2.艺术构思的方式:综合、突出和简化、变形、陌生化。
3.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回忆与沉思、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感情、意识与无意识。
4.陌生化的提出者为苏联学者什克洛夫斯基.5.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真、善、美。
其中,要义是求“真”,核心是尚“善",境界是呈“美”.“真实性”是衡量文学创造成就的首要标准。
6.艺术真实是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假定的真实,内蕴的真实。
7.在艺术概括的“个别与一般的统一"中分为席勒式和歌德式。
8.黑格尔从不同历史阶段的艺术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将艺术分为三种类型: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我们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
9.对诗艺术形式的三种态度:重内容轻形式、重形式轻内容、内容形式并重。
10.闻一多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指: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11.高尔基的《母亲》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
.12.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变形记》,主人公为格里高尔。
13.诗歌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小说的基本特征是:深入细微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着重刻画人物形象是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
剧本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社会生活、集中地表现人物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散文的基本特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受。
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
14.我们大体将文学文本划分为三个层次:文学言语层、文学形象层、文学意蕴层。
15.马克思提出的“特征性原则"成为了文学典型的首要的和基本的特点。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内容摘要: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是以真、善、美为内涵的,这三者在文学创造的价值结构中虽然“三位一体”,相互融通,但就其内在机制的主要方面而言,“真”是以艺术真实反映生活,“善”是以情感评价裁判生活,“美”是以形式创造呈现生活。
它们侧重的方面各有不同,本文将通过对“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这三个基本概念的诠释,揭示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关键词: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作为审美活动,对客体世界进行情感评价;最后,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
一、艺术真实文学是理解、反映和阐释对象世界的认识活动。
认识活动的价值取向是以“历史理性”求“真”,“真”是文学的审美价值追求实现的基础,而文学创造要求的“真实”是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科学真实不同,它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即它是假定的真实,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内蕴的真实。
艺术真实是内蕴的真实。
顾名思义,“艺术真实”贵在一个“真”字,但这并不意味着作家对生活真实的照抄照搬。
艺术真实应是基于作家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作家只有对社会现实有比较深刻的认识、理解和感悟,即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才能超越社会现实的表象,而对社会生活的本质进行揭示和反映,才能写出为人民大众所接受的符合时代主流的作品,而这些作品又能使读者产生某种共鸣,从而使他们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享受。
此处的“真”还有“真情实感”的意思。
作家在创作时应表露个人真实的情感,而不能无病呻吟,否则让人觉得矫揉造作。
艺术真实是诗艺的真实。
“艺术真实”是一个文学概念,而文学的一个创作目的就是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所以这就使得艺术真实具有了文学作品所必备的诗艺性。
这种诗艺性往往通过创作手段和创作技巧表现出来,能够给读者美的享受,并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导言文学创造作为一种创作性的艺术形式,追求着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是对美的喜悦和理解,文学创造通过情感、语言和结构等手段,唤起读者的审美感受,以呈现艺术的美丽和真理。
本文将探讨文学创造追求审美价值的过程和意义。
文学创造的审美手段文学作品通过情感、语言和结构等手段,实现审美价值的追求。
情感表达文学创造通过情感表达,将作者的情感传递给读者,激发读者共鸣和情感共振。
通过对人类情感的表达,文学作品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世界,引发情感共鸣,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快乐、悲伤、希望等情感体验。
语言运用文学作品通过独特而精炼的语言运用,达到审美的效果。
文学创作者运用富有想象力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打造独特的文学语境,使读者沉浸其中。
同时,文学作品还通过修辞手法、对比、象征等艺术手段,丰富了文学的内涵和审美价值。
结构安排文学作品的结构安排也是实现审美价值的重要手段。
良好的结构安排能够使文学作品更加美感和感染力。
例如,小说中的起承转合、诗歌中的韵律和押韵、戏剧中的情节冲突等,都是通过合理的结构安排展现出文学作品的审美特点。
文学创造的审美意义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对于个体和社会都有重要意义。
个体层面文学作品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带来快乐和愉悦。
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个体能够沉浸其中,忘却日常烦恼和压力,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
同时,文学作品中对人性、社会等问题的探讨和反思,也能够引发个体对自身的思考和成长,提升个体的审美修养和思辨能力。
社会层面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对社会也有积极的影响。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
文学作品中对社会问题的批判和思考,促使社会对问题的重视和反思。
同时,文学作品还能够传递积极的精神力量,激发社会成员的创造力和价值观的更新。
通过共同阅读、讨论和研究文学作品,社会成员能够促进交流和理解,提高社会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
结论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是文学作品引发审美感受和心灵共鸣的重要原因。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课后习题 第8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圣才出品】
第8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1.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答:对“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的理解:(1)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义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
作为实践活动,文学创作探索伦理问题,其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并激发人的丰富情感。
最终,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饱含真情实感的形象“造形”,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呈现美的境界,体现为“文体升华”。
总之,真善美即文学创造的价值原则。
(2)真善美是文学创造活动中“三位一体”的价值结构,它们相互融通,属于人类三个根本的精神世界:认识、伦理和世界。
(3)“真”是文学的审美价值追求的基础,是与“善”“美”共生共存的审美化的真实;“善”是高尚的品格和利他的取向,求真是尚善的基础,没有真,善就流于无历史内容的虚伪的“爱的呓语”;真和善的表现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在追求真和善的同时,还要完成美的创造;作为文学创造的审美追求,“善”是其价值结构的核心,不是善的就不可能是“美”的,并且“善”与“美”的存在和呈现都要以“真”为根据和基础。
因此,真善美及其统一便构成了文学创造审美追求的价值追求。
2.艺术真实有哪些主要特征?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的原理。
答:(1)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①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艺术真实是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
②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艺术真实是主观的真实、诗意的真实。
(2)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①一切现实中存在的和历史上出现过的事物与现象,都是生活真实,包括一些假象。
生活真实为文学创造提供了原型启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然而艺术真实则是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内蕴的揭示,作为自己求“真”的审美价值取向,并表现在其创造的假定性的情境之中。
因而,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体现着主体对生活的能动性认识和把握。
文学概论知识汇总
文学概论知识汇总第八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名词解释艺术真实:它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和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艺术概括: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题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的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的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对艺术概括的理解:1从个别到一般(类型化)2个别与一般的统一论述:试论述艺术真实的特征一首先艺术真实:它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和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二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景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一)内蕴的真实。
艺术真实总是与发掘和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与规律联系在一起。
如卡夫卡的《变形记》主人公形象尽管荒诞,然而其遭际却是西方现代社会中的人生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真实而深刻的感受和发现。
(二)假定的真实。
艺术真实在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假定性和虚拟性,艺术情景的假定性则是艺术真实外部特征。
如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最讲究艺术情景的假定性。
浪漫型和理想型的艺术情景假定性显而易见。
现实型作品虽然保留着社会生活的原生态,形象是写实的,但是其艺术情景也是虚构的、假定的。
但无论怎样假定必须要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做到合情合理。
三与科学真实的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一)主观的真实。
它是站在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对社会生活给予人文关怀的立场上,因而其对客体世界的认识、感悟和表现带有浓厚的主观性。
如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虽然与科学真实相去甚远,却表达了普通人的真、真实的生活体验。
(二)诗艺性的真实。
诗艺即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诗人的出发点不是使读者相信白发真的有三千丈,而只是表现其真实的愁怨之情。
《文学理论教程》练习题
4、______________在《新科学》中“发现了真正的荷马”。
5、文艺心理学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一、填空1、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德国哲学家______________。
2、黑格尔将艺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不同的类型。
3、文学的党性原则是由______________提出的。
4、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是毛泽东在______________中提出的。
5、提出艺术“只是真正人的本质的现象或显示”的是德国哲学家______________。
三、简答1、试说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革命性转换。
2、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总的理解是怎样的?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填空1、提出艺术是“摹仿的摹仿”的是古希腊哲学家______________。
3、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游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文学发展的终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接受美学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_。
3、文学起源的劳动说4、文学艺术起源的巫术仪式说三、简答1、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2、简述马克思所说的人脑掌握世界的几种不同方式。
3、简述文学起源的几种学说,比较说明他们各自的合理性所在。
4、简述物质生产与文学生产发展上的不平衡关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一、填空1、提出“诗缘情”的是______________。
2、话语的五个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学的双重性质是指它既是______________的,又是______________的。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章节题库 第8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圣才出品】
第8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一、名词解释1.诗意裁判(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诗意裁判”是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时使用的一个概念。
恩格斯说自己“从这个卓越的老头那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因为在他的作品里不仅“有1815年到1848年的法国历史”,还有他对这个历史的富有“诗意的裁判”。
“诗意的裁判”是善与美的统一,它既是对情感评价的价值品格内容的规定,也说明了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
情感评价作为“诗意的裁判”有着其自身的内涵,意味着情感评价作为“善”的价值追求具有高尚品格和功利取向。
2.情感把握(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情感把握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要求作家对自己的创作对象作情感性体验和评价。
情感把握作为一种主体心理过程,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性评价。
3.俄国形式主义答:俄国形式主义是1915年至1930年在俄国盛行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其组织形式有以雅克布逊为首的“莫斯科语言学学会”和以什克洛夫斯基为首的“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其成员多为莫斯科大学和彼得堡大学的学生。
他们认为,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在于它的文学性,而文学性存在于形式之中,形式主要指语言。
此外,俄国形式主义还提出了“陌生化”理论,在当时及后来影响甚大。
4.英美新批评答:英美新批评是20纪20年代发端于英国,40、5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形式主义批评流派之一,它的基本理论原则是:①诗歌是一个客观的、独立自足的有机统一体;②诗歌使读者能够具体地、感性地理解和把握人类经验。
但由于新批评忽视了文学的社会性、忽视了文学作品与历史现实的联系,所以在五十年代后期它逐渐失势,走向衰落。
5.形式美答:形式美是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从美的事物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各种形式因素及其按特定规律所作的有机组合。
文学作品的形式除了对内容具有表现和塑造的意义外,其自身也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文学概论重点归纳
文学概论重点知识点归纳第八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1、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是真、善、美。
真、善、美即是文学创造的价值原则。
真是文学的审美价值追求的基础,真实是一切优秀文学作品的共同价值追求及审美品格。
2、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1、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是一种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
○1内蕴的真实:“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定时代的“人性心理”真实○2假定性的真实:第一,假定性情境的多样性(浪漫型:夸张、变形、荒诞而特别明显,象征型:夸张、变形、荒诞而特别明显;现实型:“虚构而看不出虚构”)。
第二,“假中见真”的条件(艺术情境自身必须具有完整性、统一性和内部演进的必然性。
亚氏“把谎话说得圆”。
假定性情境应符合客体的事理逻辑,或符合主体的情感逻辑)2、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与诗艺性,是一种主观的真实与诗艺的真实。
主观的真实:主观倾向性(自然情境的主观性,生活情境的主观性)诗艺的真实:形式审美性(叙事作品故事情节的艺术处理,抒情作品审美意象的艺术化创造)3、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区别辨析艺术真实是“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要求作家以主观性感知和诗艺性创造,通过营造假定性情境去表现生活的内蕴与本质。
“真实性”是文学的认识与审美两大价值功能产生、实现的基础和前提。
生活真实是指历史和现实中出现和存在过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自然与社会的、物质与精神的存在,即生活的原态和原始面貌。
区别:(1)生活真实是自然形态的、纯客观的东西,艺术真实是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主、客观的统一。
(2)艺术真实是生活真实典型化和审美化的反映。
联系:生活真实是基础,艺术真实必须以生活真实为基础,脱离生活真实的艺术真实是虚假和编造,不能引起人们的喜爱与共鸣。
艺术真实是生活真实的提练和升华。
艺术真实源于生活真实又高于生活真实,是文学艺术家追求的终极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呐喊》——病态社会的病态 人格
诗人艾青
文本赏析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假定的真实
《西游记》、《变形记》
唐僧(现实形象)与孙 悟空、猪八戒以及神仙、 妖魔(非现实形象)的 结合
《变形记》主人公格里 高里变成甲壳虫(非现 实形象)与周围其他人 (现实形象)的结合
戏剧家:曹禺
《雷雨》
假定性情境:让两个家庭八 个人物之间的矛盾纠葛发生 在两个场合(周家客厅与鲁 家住宅)及一昼夜之内,冲 突集中而强烈。
——恩格斯
历史上的两个经典批评案例:
其一,恩格斯对英国女作家哈克纳斯的 《城市姑娘》的具体分析。
其二,列宁对托尔斯泰作为“天才的艺 术家”的总体评价。
《城市姑娘》以“如实的叙述”把陈旧 的故事“变成”新的故事,但仅仅描写工 人群众消极的一面并不是时代面貌的真 实反映。
虽然列宁猛烈地抨击了作为思想家的托尔斯泰 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勿以暴力抗恶”说 教,却高度赞扬他“创作了俄国生活的无以伦 比的图画”,认为他的一系列作品,不仅真实 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最后30年俄国实际生活 所处的矛盾条件的表现”,而且“作为俄国千 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到来的时候所具 有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对“原始资本积累” 所造成的灾难还进行了深刻的揭发和愤怒的抗 议,从而成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 态,是认识与审美的统一。
真、善、美:
认识活动——艺术真实——真 审美活动——情感评价——善 美的规律——形式创造——美
第一节 艺术真实
认识与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艺术概括
1、认识与艺术真实
文学作为认识活动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提供了一部 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 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人类社 会活生生的横断面的表现
《追忆似水年华》和《人间喜剧》
普鲁斯特通过自己的 感觉表现客体世界的 《追忆似水年华》
巴尔扎克表现人类社 会生活的活生生的横 断面的《人间喜剧》
文学是理解、反映和阐释对象世界的 认识活动,价值取向是以历史理性求 “真”
“真”是文学的审美价值追求实现的 基础,巴尔扎克论真实、别林斯基论 真实
真实:是一个表示客观存在的概念,指的 是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人、事、 物及其客观规律。
文学的真实性:文学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反 映生活所达到的准确和客观实在的程度以 及读者的真实感达到的可信程度。
艺术概括的具体方法
艺术概括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基本类型有两种:
“杂取种种人, 合成一个”
“专取一种人”
No.
No.
1
2
第二节 情感评价
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 情感评价作为“诗意的裁判” 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
一、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 无情便无文
认识与情感
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客观反映, 情感是对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评价
艺术真实的三个维度: 创作真实——艺术家的真切体验和情感 本体真实——主观性与假定性的统一 鉴赏真实——在“重建”中的认同和信任
文学的发展使其真实性有不同的侧重: 事真(现实型文学) 情真(理想型) 理真(象征型)
巴尔扎克论真实
“获得全世界闻名的不朽 的成功的秘密在于真实”, 不真实的作品“现在与将 来都不会有任何价值”。
——鲁迅:《给徐懋庸》(1933)
“假中见真”的条件: 首先,艺术情境自身必须具有完整性、统
一性和内部演进的必然性。 亚氏“把谎话说得圆” 《许三观卖血记》 林冲被逼上梁山 其次,假定性情境应符合客体的事理逻辑,
或符合主体的情感逻辑。——合情、合理 《牡丹亭》《窦娥冤》《瑞云》
作用
艺术概括是实现艺术真实的基本途径。比 如《追忆似水年华》和《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艺术的综合” “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
想。”
刘勰:“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别林斯基:“通过个别的、有限的现象来
表现普遍的、无限的事物。”
《红楼梦》——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 全书”
与审美感受以及对社会生活给 予人文关怀的立场上,对客体 世界的认识、感悟与表现带有 浓厚的主观性色彩。
文学创造对自然界的主观认识: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陶渊明)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李白)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二)实现“个别”与“一般”相统一 是一个艺术提炼的过程
作家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情感经验, 对其所观照和描述的“特殊”进行开掘、提炼、 补充和改造。
歌德:“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 但这种完整体不是他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 是他自己的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产 的神圣的精神贯注生气的结果。”
艺术概括的规律
No.1
在对富有特征的
具体事物的观照和描
述中,实现“个别”
与“一般”的统一。
(歌德的论述)
No.2
实现“个别”
与“一般”相统一的
过程,始终体现为主
体意识对客体对象的
能动性介入和把握。
(一)“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艺术概括是以对特殊的即富有特征的事 物的观照和描述为途径,实现个别和一 般的统一。
《牡丹亭》
《牡丹亭》中杜丽娘 “梦而死”、“死而生” 式追求爱情幸福的离奇 情节,由于情感真挚, 人们就会从心理倾向上 忽略其他而“以假为 真”。
B、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 世界的反映与表现具有主观性和诗艺 性。
主观的真实——非客观的真实
诗艺性创造——非科学发现
主观的真实
文学创造有主体性或主观性 文学创造是站在人的生命体验
原因:特征是本质的最显著的体现
歌德:“诗人究竟是为一般而找特殊, 还是在特殊中显出一般,这中间有一个 很大的差别。”
祥林嫂、方鸿渐、福贵
屠格涅夫谈艺术概括
屠格涅夫
我在生活中遇到了某一位费克 拉·安德烈耶夫娜、某一位彼得、 某一位伊凡,……我仔细观察他, 他或她使我产生了特殊的印象; 我反复思索,后来这个费克拉、 这个彼得、这个伊凡离远了,不 知流落到哪里去了,但是他们所 造成的印象,却深印下来,逐渐 成熟。
认识是情感形成的依凭,情感是渗透着 认识的情感
文学创造以艺术真实反映生活和情感评 价裁判生活的方式实现其价值功能
情感评价是文学创造的本质属性
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 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 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 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 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
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反映或表现社会生 活的内蕴
假中求真,以假为真 艺术真实是作家创造的产物,不是纯客观
的存在。 艺术真实的创造必须以生活真实为依据,
以审美理想为引导,是主客观结合的产物。
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我们是听到过的, 因为后者须有其事,而创作则可以缀合,抒写, 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也。然而他所据以缀合, 抒写者,何一非社会的存在,从这些目前的人, 的事,加以推断,使之发展下去,这便好像预言, 因为后来此人,此事,确也正如所写。这大约便 是韩先生之所谓大作家所创造的社会底存在的可 能的人物事状罢。
真相事理层——契诃夫、鲁迅等 历史文化层——《竹里馆》 哲学意味层——《局外人》《礁石》 《红楼梦》——封建社会的盛衰,礼教制度的吃人, 各阶层的矛盾冲突,叛逆者的人生悲剧,美的易逝
性
各种文化的展览,色空观念 (梦幻泡影)
契诃夫——短篇小说——凡人琐事—— 俄国现实的真实写照。
真实是一切优秀文学作品的共同的价值 追求及审美品格。
文学创造要求的“真实”是“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既非生活真实亦非科学真实, 而是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 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造,与 “善”“美”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
2、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A、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 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 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内蕴的真实——内在追求 假定的真实——外部特征
内蕴的真实
艺术真实不是生活真实的自然主义摹 本,而是对它的反映,是作家对社会 生活的认识和感悟的产物。
即以“历史理性”的眼光,透过生活 真实的表层对社会生活的内蕴作出艺 术的揭示和表现。
内蕴即生活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
社会生活内蕴的层次
文本赏析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艺术真实的概念可以作如下表述:
它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 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 特别是那些规律性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 家的认识和感悟。
三、艺术概括
含义
艺术概括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 求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对个别或特 殊的事物加以独特处理,在主体与客体统 一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普 遍性的艺术形象。
中外文论家对情感的强调
齐白石的虾
徐悲鸿的马
二、情感评价作为“诗意的裁判”
“类型化”主张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的贺拉斯那
里,他以不同年龄的人各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为例,强 调文学应描绘同类人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