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实验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册(3篇)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册(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8f070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f.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微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 熟悉微机硬件设备和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3.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深入理解微机原理课程内容,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实验内容1. 微机系统认识实验2. 微机硬件组成实验3. 微机指令系统实验4. 微机寻址方式实验5. 微机程序设计实验6. 微机接口技术实验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微机原理实验箱2. 示波器3. 数字万用表4. 计算机一台5. 实验指导书四、实验步骤与内容1. 微机系统认识实验(1)观察实验箱的结构,了解各个模块的功能;(2)熟悉实验箱的电源、复位、运行等按钮的使用方法;(3)学习微机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加电、复位、启动等过程;(4)观察微机系统启动后的运行状态,了解各个模块的协同工作。
2. 微机硬件组成实验(1)观察实验箱的CPU、内存、I/O接口等硬件模块;(2)学习CPU的内部结构,包括寄存器、控制单元、运算单元等;(3)学习内存的存储原理,了解ROM、RAM等存储器的特点;(4)学习I/O接口的工作原理,了解中断、DMA等传输方式。
3. 微机指令系统实验(1)学习微机指令系统的基本格式,包括操作码、地址码等;(2)掌握微机指令系统的寻址方式,包括立即寻址、直接寻址、间接寻址等;(3)编写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实现加、减、乘、除等运算;(4)学习微机中断处理过程,了解中断向量表、中断服务程序等概念。
4. 微机寻址方式实验(1)学习微机寻址方式的基本概念,包括直接寻址、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等;(2)编写程序,实现不同寻址方式下的数据访问;(3)观察不同寻址方式对程序执行速度的影响。
5. 微机程序设计实验(1)学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数据定义、指令编写、程序结构等;(2)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数据交换、排序等操作;(3)学习微机程序的调试方法,包括单步执行、断点设置等。
6. 微机接口技术实验(1)学习微机接口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并行接口、串行接口等;(2)观察实验箱中的并行接口、串行接口等模块,了解其工作原理;(3)编写程序,实现数据在并行接口、串行接口之间的传输;(4)学习微机中断处理在接口技术中的应用。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2ff351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1.png)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概述:微机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实验学习,可以加深对计算机内部运行原理的理解,提高软硬件的开发和调试能力。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我对微机原理实验的学习和思考。
实验一:二进制转换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首先了解了二进制数的概念以及其和十进制数的转换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加深了对计算机内部数据表示方式的理解。
这对于后续学习计算机系统结构和编程语言至关重要。
实验二:逻辑门电路实验逻辑门电路是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我学会了使用逻辑门芯片构建各种逻辑电路,并能够通过真值表分析和验证逻辑电路的正确性。
这对于理解计算机内部的数据处理和控制逻辑有着直接的帮助。
实验三:运算器设计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通过学习和设计算术逻辑单元(ALU),了解了计算机的算术操作过程,并能够通过运算器实现基本算术运算。
这对于理解计算机内部数据的处理和计算机指令的执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验四:存储器与外设实验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存储器的类型、组织结构和访问方式,并通过外设与存储器的交互,实践了计算机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过程。
实验五:微处理器实验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通过实验,我学习了微处理器的基本运行原理,能够通过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并通过微处理器执行程序实现特定的功能。
这个实验为我今后学习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操作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验总结:通过这几个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微机原理课程的实践内容和相关知识。
实验的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使用仪器设备和工具,还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不断的实践,我对计算机内部结构和运行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提高了我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未来展望:微机原理实验的学习只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一小部分。
我希望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加深对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等方面的学习,并不断深入钻研,成为一名优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
微机原理的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4d5090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8.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微机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的功能;2. 掌握微机的工作原理和指令系统;3. 熟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4. 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验内容1. 微机系统组成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微机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的功能。
(2)实验内容:观察并记录微机系统的各个部件,如CPU、内存、硬盘、主板等,并了解它们的功能。
(3)实验步骤:①观察微机系统各个部件的连接情况;②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③分析微机系统的整体结构。
2. 微机工作原理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微机的工作原理。
(2)实验内容:观察并记录微机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如指令的取指、译码、执行等。
(3)实验步骤:①观察微机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阶段;②了解各个阶段的功能和作用;③分析微机工作原理。
3. 指令系统实验(1)实验目的:熟悉汇编语言指令系统。
(2)实验内容:学习汇编语言的基本指令,如数据传送指令、算术运算指令、逻辑运算指令等。
(3)实验步骤:①学习汇编语言的基本指令;②编写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实现数据传送、算术运算、逻辑运算等功能;③调试程序,观察程序运行结果。
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1)实验目的:提高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2)实验内容:编写一个汇编语言程序,实现以下功能:①计算两个数的和;②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偶数;③输出程序运行结果。
(3)实验步骤:①编写汇编语言程序,实现上述功能;②调试程序,观察程序运行结果;③分析程序运行过程,确保程序正确性。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微机系统组成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微机系统的各个部件,了解了微机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的功能。
2. 微机工作原理实验:通过观察微机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掌握了微机的工作原理。
3. 指令系统实验:通过学习汇编语言的基本指令,熟悉了汇编语言指令系统。
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通过编写汇编语言程序,提高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四、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微机原理实验,我对微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指令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9bc11b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5.png)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微机原理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微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掌握微机系统的编程和调试方法,提高我们对微机原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设备1、计算机一台2、微机原理实验箱一套三、实验内容1、 8255 并行接口实验了解 8255 芯片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通过编程实现 8255 芯片的 A 口、B 口、C 口的输入输出控制。
2、 8253 定时/计数器实验掌握 8253 芯片的工作方式和编程要点。
利用 8253 芯片实现定时和计数功能。
3、 8259 中断控制器实验学习 8259 芯片的中断管理机制。
编写中断服务程序,实现中断响应和处理。
四、实验原理1、 8255 并行接口8255 是一种可编程的并行接口芯片,具有 A、B、C 三个 8 位端口。
通过对控制字的编程,可以设置各个端口的工作方式为输入或输出。
2、 8253 定时/计数器8253 包含三个独立的 16 位计数器,每个计数器可以工作在不同的方式下,如方式 0 到方式 5。
通过对计数器的初值设置和控制字编程,可以实现定时和计数功能。
3、 8259 中断控制器8259 用于管理外部中断请求,可实现中断优先级的判断和中断嵌套。
通过对 8259 的初始化编程,可以设置中断触发方式、中断向量等。
五、实验步骤1、 8255 并行接口实验连接实验电路,将 8255 芯片与实验箱上的相关引脚连接好。
编写程序,设置 8255 的控制字,使 A 口为输出,B 口为输入。
向 A 口输出数据,从 B 口读取数据,并观察实验结果。
2、 8253 定时/计数器实验连接实验电路,将 8253 芯片与实验箱上的相关引脚连接好。
编写程序,设置 8253 计数器 0 的工作方式为方式 2,初值为 1000。
启动计数器,观察输出引脚的波形变化。
3、 8259 中断控制器实验连接实验电路,将 8259 芯片与实验箱上的相关引脚连接好。
微机原理的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0fba67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a.png)
微机原理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深入理解微机原理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微机原理的实验方法与技巧。
二、实验内容1. 搭建微机实验系统:根据实验所需,搭建适当的微机实验系统,包括各种硬件设备的连接与设置。
2. 硬件接口的实验:通过连接不同的硬件接口,进行实验操作,学习硬件接口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3. 程序设计与调试实验:使用相应的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编写程序并进行调试,观察程序的执行结果。
4. 中断实验:通过调用不同的中断服务例程,进行实验操作,学习中断的使用原理和应用场景。
三、实验步骤与结果1. 实验步骤:(1) 搭建微机实验系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连接各种硬件设备,确保能够正常工作。
(2) 硬件接口的实验:选择一个硬件接口,例如并行口,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读取和输出数据的功能。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3) 程序设计与调试实验: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相应的程序,并进行调试。
观察程序的执行结果,并记录相关数据。
(4) 中断实验:选择一个中断服务例程,例如键盘中断,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对键盘输入的响应。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相关数据。
2. 实验结果:(1) 硬件接口的实验结果:通过编写程序并连接硬件接口,成功读取和输出数据,实现了相应的功能。
(2) 程序设计与调试实验结果:编写的程序能够正确执行,并得到了预期的结果。
(3) 中断实验结果:编写的程序能够响应相应的中断信号,并实现了对键盘输入的处理。
四、实验分析与讨论1.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微机原理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了微机原理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2. 实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例如硬件接口的连接和调试,程序的编写和调试等。
但通过彼此的合作与讨论,我们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并成功完成了实验。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微机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了微机原理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微机原理(单片机汇编)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单片机汇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e568521b4daa58da0114a81.png)
软件实验报告软件实验一一、实验目的1.熟悉软件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汇编程序的调试方法;2.了解内存块的移动方法;3.了解将十六进制数转换成ASCII值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用MOV和MOVX指令可以进行数据的赋值和移动,用循环可以完成大量数据的复制。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软件设置为模拟调试状态,在所建的Project文件中添加例程1的源程序进行编译,编译无误后,可以选择单步或跟踪执行方式或全速运行程序。
打开CPU窗口,观察CPU窗口各寄存器的变化。
打开View菜单中的Memory Window,可以观察内部RAM、外部RAM的数据和程序存储器中的程序。
在Address窗口输入X:8000H后回车,观察8000H-800FF起始的256个字节单元的内容。
2、新建一个Project文件,添加例程2的源程序进行编译,编译无误后,可以选择单步或跟踪执行方式或全速运行程序。
打开View菜单中的Memory Window,在Address 窗口的Memory#1输入X:3000H后回车,点击运行按钮后, 在Memory#2输入X:4000H后回车,观察外部RAM3000H和4000H中的内容。
3、添加将片内30H-3FH单元的内容复制片外片外1030H~103FH中的源程序,编译运行,观察比较30-3FH单元中的内容和片外1030H-103FH中的内容。
4、添加将30H、31H单元中的十六进制数,转换成ASCII码,存放到40H开始的4个单元中的源程序,编译运行,观察结果。
5、添加求内部RAM 30H—37H单元中8个无符号数的算术和的源程序,8个无符号数设定为25H,36H,4AH,65H,7FH,82H,9BH,1DH,观察39H,38H中的数字是否分别为02H,C3H。
四、实验结果1.步骤1的结果为8000H-80FFH的内容都为1.2.步骤2的结果为3000H起始的256个字节存储块与4000H起始的256个字节存储块各单元内数据对应相同。
微机原理实验一
![微机原理实验一](https://img.taocdn.com/s3/m/8c1dd8c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4.png)
微机原理实验一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掌握微机原理的基本知识,了解微机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微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内容:
1. 掌握微机的基本组成结构。
2. 了解微机的工作原理。
3. 学习微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仪器和设备:
1. 微机主机。
2. 显示器。
3. 键盘。
4. 鼠标。
实验步骤:
1. 打开微机主机电源,启动计算机。
2. 通过鼠标和键盘操作,进入操作系统界面。
3. 了解微机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4. 学习并掌握微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注意事项:
1. 在操作微机时,要注意避免静电干扰,避免损坏微机设备。
2.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操作方法,避免误操作导致系统崩溃。
3. 学习微机原理时,要认真听讲,理解每个步骤的操作原理。
4.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关闭微机电源,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微机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微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学习微机原理的重要性,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结语:
微机原理实验一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微机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也掌握了微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实验,加强对微机原理的学习,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微机原理实验总结
![微机原理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ecd0eb5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5.png)
微机原理实验总结微机原理实验总结一、实验目的和背景:微机原理实验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实验课程,通过该实验能够加深对微机原理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供了锻炼实验技能和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
本次实验主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CPU的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运行过程,并通过搭建系统、调试和测试,加深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的实验内容:1. 实验器材和器件的测试与调试;2. CPU运行状态及信号测试;3. 总线状态测试;4. 存储器的组织和访问方式测试;5. 输入输出接口测试。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1. 实验器材和器件的测试与调试在进行实验之前,首先需要对实验器材和器件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器材和器件的正常工作。
具体步骤如下:a. 检查硬件连接是否正确,包括主板、显示器、键盘等部件;b. 检查排线是否插好,开关是否处于正确的位置;c. 将电源插上,开机检查电源是否工作正常;d. 按照实验要求进行相应的仪器设备的调试。
2. CPU运行状态及信号测试通过搭建CPU运行测试电路,观察和测试CPU的运行状态和输出信号。
具体步骤如下:a. 按照实验要求搭建电路,包括主板、CPU、存储器、时钟等;b. 打开电源,上电后等待系统启动,观察CPU的运行状态;c. 使用示波器进行信号测试,观察时钟信号、读写信号、控制信号等。
3. 总线状态测试通过搭建总线状态测试电路,观察和测试总线的状态。
具体步骤如下:a. 按照实验要求搭建电路,包括总线、存储器等;b. 在开关电源的同时观察总线上的信号变化;c. 使用示波器进行信号测试,观察总线控制信号、数据信号等。
4. 存储器的组织和访问方式测试通过搭建存储器组织和访问方式测试电路,观察和测试存储器的组织和访问方式。
具体步骤如下:a. 按照实验要求搭建电路,包括存储器、地址线、数据线等;b. 打开电源,上电后等待系统启动;c. 运行程序,观察存储器的读写操作;d. 使用示波器等设备进行信号测试,观察地址信号、数据信号等。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1b2402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6.png)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报告实验一,微机原理实验。
1.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微机原理的实验,加深学生对微机原理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2. 实验内容。
本实验主要包括微机原理的基本知识、微处理器的结构和功能、微机系统的总线结构、存储器与I/O接口。
3. 实验步骤。
(1)了解微机原理的基本知识,包括微处理器的分类、功能和工作原理。
(2)学习微机系统的总线结构,掌握总线的分类、功能和工作原理。
(3)了解存储器与I/O接口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4)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实验板进行微机原理实验,加深对微机原理知识的理解。
4. 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理解了微机原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微处理器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了微机系统的总线结构,以及存储器与I/O接口的工作原理。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微机原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实验二,接口技术实验。
1.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接口技术的实验,加深学生对接口技术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2. 实验内容。
本实验主要包括接口技术的基本知识、接口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接口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3. 实验步骤。
(1)了解接口技术的基本知识,包括接口的分类、功能和设计原则。
(2)学习接口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掌握接口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调试技巧。
(3)了解接口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包括各种接口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案例。
(4)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实验板进行接口技术实验,加深对接口技术知识的理解。
4. 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理解了接口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了接口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了解了接口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接口技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总结。
通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实验,我对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希望通过今后的学习和实践,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知识,为将来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微机原理期末设计实验总结
![微机原理期末设计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f0ce5c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9a.png)
微机原理期末设计实验总结一、实验背景:微机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工作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实验是微机原理课程的期末设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设计,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并使学生通过设计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是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该程序能够实现两个十进制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输出结果。
实验要求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并通过汇编器生成机器码,最终在实验板上执行程序。
三、实验过程:1. 硬件准备: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台微型计算机,以及相应的开发工具和实验板。
实验板上包含了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关键部件。
2. 开发环境设置:我们使用的是80x86系列的微处理器,因此需要安装对应的开发软件。
首先,我们安装了MASM(Microsoft Macro Assembler)汇编器,用于将源代码转化为机器码。
其次,我们安装了DOSBox来模拟DOS环境,以便在个人计算机上运行汇编程序。
最后,我们还下载并安装了TASM(Turbo Assembler),该软件可以生成与MASM兼容的机器码。
3. 编写源代码:我们首先使用文本编辑器创建一个汇编源文件,并编写相应的汇编代码。
源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两个变量用于存储输入的两个十进制数,以及一个变量用于存储运算结果。
接下来,我们使用汇编语言实现了加法和减法运算的逻辑,并将结果存入运算结果变量中。
最后,我们使用中断调用将运算结果输出到屏幕上。
4. 汇编程序生成:我们通过命令行界面进入DOSBox环境,将源代码保存为.asm文件,并使用TASM编译生成机器码。
编译完成后,生成的机器码被保存为.obj格式文件。
5. 机器码加载:我们将生成的.obj文件加载到实验板的存储器中,以便实验板能够读取并执行该程序。
6. 程序运行:最后,我们通过实验板上的按钮触发程序的运行,观察并记录程序输出的结果。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592e7e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4.png)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控和操作微型计算机,深入了解微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加深对计算机硬件结构以及基本操作的理解,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二、实验内容1.熟悉微机系统组成部分:主机、显示器、键盘等。
2.掌握微机系统的基本操作:开机、关机、复位、重启等。
3.了解微机系统的工作原理:运行机制、输入输出等。
4.实践运用微机系统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操作。
三、实验步骤1.开机操作:按下主机电源按钮,等待主机启动。
2.系统自检:主机启动后会进行自检操作,检查硬件是否正常。
如果发现问题,主机会发出蜂鸣声。
3.输入输出设备准备:连接好显示器和键盘,并检查是否正常连接。
4.系统登录:按照屏幕上的提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系统登录。
5.系统操作:根据实验要求,进行相应的系统操作。
6.关机操作:在操作完成后,选择关机选项进行关机。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微机系统的基本操作,并对其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际操作,我可以熟练地开机、关机、复位等操作,并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操作。
同时,我也了解到了微机系统由主机、显示器、键盘等多个组成部分组成,不同组成部分的协作工作实现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微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对我后续学习计算机原理和操作系统提供了基础。
在实验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操作系统选择界面的选择问题,我没有选择正确的操作系统,导致后续实验操作遇到一些困难。
这些问题提醒我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格外注意,仔细阅读提示并选择正确的操作选项。
总结来说,本次实验对我深入理解微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通过实际操控和操作微型计算机,我对计算机硬件结构以及基本操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掌握了一些基本操作技能。
在未来的学习和应用中,我将更加注重细节,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并不断深入学习和了解更多关于微机系统的知识。
微机原理实验
![微机原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12a94d1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c.png)
微机原理实验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微机原理的理解,掌握微机原理的实验技能,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
1. PC机一台。
2. 数字示波器一台。
3. 信号发生器一台。
4. 示波器探头若干。
三、实验原理。
微机原理实验是通过对微机原理相关知识的实际操作,来加深对微机原理的理解。
包括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总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存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内容。
四、实验内容。
1. 实验一,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
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微处理器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运行情况,了解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内部结构。
2. 实验二,总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利用数字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对总线进行测试,观察总线的工作情况,了解总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 实验三,存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通过对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观察存储器的存取过程,了解存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五、实验步骤。
1. 实验一,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
(1)将微处理器插入主板插槽,并连接电源。
(2)通过示波器观察微处理器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波形变化。
(3)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
2. 实验二,总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到总线上。
(2)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化。
(3)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
3. 实验三,存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利用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观察存储器的存取过程。
(2)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操作,得出了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总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存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方面的实验结果,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微机原理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了微机原理的实验技能,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八、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体会到了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只有亲自动手去做,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微机原理相关知识。
同时,也感受到了微机原理实验的乐趣,希望通过不断地实验操作,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微机原理实验求最大值和最小值
![微机原理实验求最大值和最小值](https://img.taocdn.com/s3/m/d970abd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9.png)
微机原理实验求最大值和最小值
本实验旨在通过学习微机原理,掌握如何求解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实验中,
我们将使用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开发板作为实验平台,结合C语言编程,实现最大值和
最小值的求解,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环境
首先,需要准备好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开发板,并将其连接到电脑上。
在开发板中,需要连接到单片机的引脚上,可以使用杜邦线进行连接。
将开发板上的电源接好,并打开
电源开关。
2. 编写程序
接下来,我们需要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实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解。
程序的具体实
现方法如下:
(1)定义一个数组,用于存储一组数据。
(2)定义两个变量,用于分别记录最大值和最小值。
(3)使用for循环遍历数组中的所有元素,依次比较,更新最大值和最小值。
(4)输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3. 烧录程序
将编写好的程序烧录到AT89C51单片机中。
可以使用KEIL或proteus等软件进行烧录。
4. 测试程序
在烧录程序成功后,需要进行测试,以确保程序能够正确运行。
可以使用模拟器或者
连接GPIO口的LED等外部设备定位问题。
实验结果:
总结:
本实验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微机原理。
通过本
次实验,学生学会了如何利用单片机和C语言编程解决实际问题,为以后的学习和实践打
下了基础。
(完整word版)微机原理完整实验报告+程序
![(完整word版)微机原理完整实验报告+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921e29d66c175f0e7dd1375f.png)
实验题目8253定时/计数器实验 一、 实验目的与要求: 1. 学会8253芯片和微机接口原理和方法。
2. 掌握8253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和编程原理。
二、 实验内容: 1、实验原理 本实验原理图如图 1所示,8253A 的A0、A1接系统地址总线 A0、A1,故8253A 本实验通道2 有四个端口地址,如端口地址表 1所示。
8253A 的片选地址为 48H~ 4FH 。
因此, 仪中的8253A 四个端口地址为 48H 、49H 、4AH 、4BH ,分别对应通道 0、通道1、 和控制字。
采用8253A 通道0,工作在方式3(方波发生器方式),输入时钟CLK0为 输出OUTO 要求为1KHZ 的方波,并要求用接在 GATE0引脚上的导线是接地("0" 甩空("1"电平)来观察GATE 对计数器的控制作用,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
2、实验线路连接 (1) 8253A 芯片的CLK0引出插孔连分频输出插孔 (2) 8253A 的 GATE0 接+5V 。
实验步骤 (1) 按图1连好实验线路(2) 运行实验程序 1. 按“调试”按钮2. 选“窗口” “进入示波器窗口” ,然后最小化3. 按“运行按钮”4.将模拟示波器窗口打开,选择“串行口 2”,再按 Ctrl + F2按钮即可看到波形 显示“ 8253-1 ”用示波器测量8253A 的OUT2输出插孔,方波输出,幅值0〜4V 三、实验代码: 1MHZ ,电平)或 3、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TCONTRO EQU 004BH TCON2 EQU 004AH CONT PORT EQU 00DFH DATA PORT EQU 00DEH DATA1 EQU 0500H START: JMP TCONT TCONT: CALL FORMATCALL LEDDIS P MOV DX,TCONTRO1MHZ 。
微机原理da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da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e32325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5.png)
微机原理da实验报告实验介绍本实验是微机原理课程的实践环节,旨在通过组装和调试一个简单的微机原理实验板,加深对微机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材料- 微机原理实验板x1- 电源线x1- 扁平电线x10- LED灯x5- 电阻x5- 开关x5- 七段数码管模块x1- 七段数码管驱动芯片x1- 逻辑开关芯片x1实验原理微机原理实验板是由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系统总线等组成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微机原理实验板通过连接各个器件和电路,利用微处理器来控制和操作其他设备,实现各种功能。
实验步骤1. 将微机原理实验板放在平整的工作台上,并且确定没有裸露的金属物体接触电路,以防止静电对电路的损害。
2. 使用扁平电线连接实验板和电源,注意正确连接正负极。
3. 将扁平电线连接到实验板上的开关模块,并确保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4. 连接LED灯和电阻,通过扁平电线将它们与开关模块连接起来。
5. 使用扁平电线将七段数码管模块和驱动芯片连接到实验板上的特定接口。
6. 检查所有连接并确保紧固可靠。
7. 打开电源,观察LED灯和七段数码管的显示效果。
8. 打开开关,观察LED灯是否亮起,七段数码管是否显示正确的数字。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微机原理实验板,并能够通过开关控制LED灯的亮灭和七段数码管的数字显示。
实验结果符合预期。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微机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组装和调试实验板,我掌握了实际操作微机原理的技能,对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的理解,并加深了对微机原理实验的兴趣。
实验心得微机原理实验板的搭建过程虽然简单,但要求仔细、耐心和细致。
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连接错误和接触不良的问题,通过排除故障并调整连接,最终解决了问题。
这让我懂得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仔细检查和耐心排查问题,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微机原理在现代计算机技术中的重要性,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电路组装和调试技巧,并体验了微机原理的实际应用。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893d58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3.png)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微机原理的基本知识,了解微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微机系统的组装和调试方法。
实验一,微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1 微机系统的组成。
微机系统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部设备等组成。
其中,CPU是微机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
1.2 微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微机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CPU对内存中的指令进行解释和执行,从而实现各种功能。
CPU通过总线与内存、输入输出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信号的交换,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控制和管理。
实验二,微机系统的组装和调试。
2.1 微机系统的组装。
在组装微机系统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主板、CPU、内存、硬盘等配件,然后按照正确的安装顺序和方法进行组装。
组装完成后,还需连接电源、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外部设备。
2.2 微机系统的调试。
组装完成后,需要对微机系统进行调试,检查各个部件是否连接正确,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通过BIOS设置和操作系统的安装,完成对微机系统的调试和配置。
实验三,微机系统的应用。
3.1 微机系统的应用领域。
微机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办公、教育、科研、娱乐等。
在办公领域,微机系统可以用于文字处理、表格制作、图像处理等;在教育领域,微机系统可以用于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
3.2 微机系统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机系统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性能不断提升,体积不断缩小,功耗不断降低。
未来,微机系统将更加智能化、便携化,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微机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微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了微机系统的组装和调试方法,对微机系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将有很大的帮助。
微机原理实验 原理
![微机原理实验 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fd1c347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8.png)
微机原理实验原理
实验1:微机原理实验的实验目的
实验2:微机原理实验的仪器和材料
实验3:微机原理实验的实验步骤
实验4:微机原理实验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5:微机原理实验的实验结论
实验1: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微机原理实验仪器和材料,了解微机原理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实验2:仪器和材料
本实验所需的仪器和材料包括微机原理实验仪器、计算机、电源线、串口通信线、示波器等。
实验3:实验步骤
1. 将微机原理实验仪器与计算机连接,确保连接稳定。
2. 打开电源线,将微机原理实验仪器通电。
3. 配置串口通信线,确保仪器与计算机之间的串口通信正常。
4. 在计算机上开启相关的软件程序,进行实验参数的设置与调整。
5. 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以及实验结果的观察与记录。
6.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目的得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4:实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我们得到了实验结果。
经过对实
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实验结果符合预期,验证了微机原理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 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异常
状况,需要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实验5: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微机原理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微机原理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微机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基础课程,对于理解和掌握计算
机系统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
-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理解微机原理,为今后的学
习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c65a99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0.png)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微机原理、学习微机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操作方法,还有熟悉微机实验室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过程
在实验室中,我们首先进行了掌握微处理器的基本指令集和编程技巧的实验。
通过对微处理器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微处理器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同时也了解了微处理器的基础指令集,包括数据的传送、算术、逻辑、分支、循环指令等等。
接着我们进行了CPU总线实验。
通过对CPU总线的学习,我们了解了CPU读写内部和外部存储器的方法和原理。
同时,我们学习了编写程序来控制CPU读写存储器等。
最后,我们进行了8255并行接口控制实验。
通过学习并实践8255并行接口控制实验,我们了解了接口及其编程。
三、实验结果
在实验中,我们成功地掌握了微处理器的基本指令集和编程技巧,了解了微处理器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同时掌握了CPU总
线实验和8255并行接口控制实验。
在实验中不仅增长了专业知识,而且也培养了我们的实验能力,并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四、实验心得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计算机专业
人才,必须首先打牢微机原理的基础,通过大量的实践和实验,
来应用理论知识,深入了解计算机底层的数据处理方式以及处理
器和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日后工作中运用自如,并且在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更具备竞争力。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将持续学习和实践,不断探索和发现,提
升自身的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微机原理实验
![微机原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f71d143e5a8102d276a22f8c.png)
实验一:两个多位十进制数相加
本程序将两个多位十进制数相加, 其中加数与被加 数均以ASCII码形式存放在以DATA1和DATA2为首的5 个内存单元中(低位在前), 相加结果被送回DATA1 处。
程序中先要把加数与被加数由十进制ASCII码转化 为十六进制的数字串, 然后将它们进行带进位相加并 作AAA调整,最后将结果保存。 程序流程图见下页:
实验二:排序
本程序将数据区中的10个数由小到大排序,而且 排序后的数, 仍存放在该区域中。 程序采用冒泡法,设置了内、外两层循环, 其中 在第 i 次外循环中通过(10 - i)次内循环找出剩下 数中的最小数, 然后与当前数进行交换,从而完成 排序。 程序流程图见下页。
实验三
一、实验目的
RAM 实验
微机原理课程实验
实验一:两个多位十进制数相加 实验二:排序 实验三 RAM 实验
《微机原理》是一门对实际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 的学科。由于《微机原理》课程的实验种类繁多,但 课时有限,我们选择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实验。 该课程在硬件方面着重讨论了8086的体系结构、接口 技术 及其应用等。而这些硬件方面的内容如果能够结 合实际动手进行实验,将获得较佳的学习效果。
1、熟悉6116静态RAM的使用方法,掌握PC机外存扩充的手段。 2、了解PC机62芯总线信号的定义,领会总线及总线标准的意 义。 3、通过对硬件电路的分析,了解总线的工作时序。
二、实验内容 对指定地址的RAM进行数据读/写
1、将硬件电路连接好,如左图所示。 2、编制程序,将A--Z26个字符序列寸入A0000~A07FF单元, 再从中读出并显示在屏幕上。 3、使用DEBUG的F命令,填充6116RAM的A000:0000~07FF单元 全'A'字符,再填充A000:0800~0FFF单元全为'B'字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MASM For Windows 的使用及顺序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1、熟悉在PC机上建立、汇编、连接、调试和运行8086汇编语言程序的过程。
2、熟悉masm for windows调试环境及DEBUG常用命令的使用二、实验内容1.DEBUG常用命令(U、R、D、E、F、T、G、Q)的操作使用2.编程实现两个16位无符号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有两个两字节无符号数分别放在存储单元A、B起始的缓冲器中,求其和,结果放在A起始的缓冲区并在屏幕上显示。
相加若有进位不存入存储单元。
三、实验设备PC机一台四、实验准备1) 分析题目,将程序中的原始数据和最终结果的存取方法确定好。
2) 画出流程图。
3) 写出源程序。
4) 对程序中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准备好上机调试与用汇编程序及汇编调试的过程。
五、实验步骤1) 输入源程序。
2) 汇编、连接程序,生成 .EXE文件,执行文件,检查结果。
六、学生实验报告的要求1) 列出源程序,说明程序的基本结构,包括程序中各部分的功能。
2) 说明程序中各部分所用的算法。
3) 说明主要符号和所用到寄存器的功能。
4) 上机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5) 对调试源程序的结果进行分析。
4) 说明标志位CF、SF和OF的意义。
DEBUG的常用命令1、R 显示或修改寄存器的内容命令格式:-R2、 D 显示存储单元的内容命令格式:-D[地址1, 地址2]3、E修改存储单元的内容命令格式:-E[地址1, 地址2]4、U反汇编命令格式:-U[地址1, 地址2]5、T单步执行命令格式:-T6、G连续执行命令格式:-G[=起始地址, 结束地址]A小汇编命令格式:-A7、Q退出DEBUG,返回DOS实验一源程序 EXAM1-2 .ASMDATA SEGMENTA DB 34H,18H,2 DUP(0),’$’B DB 56H,83HDATA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MOV AX,DATAMOV DS,AXMOV AL,AMOV BL,BADD AL,BLMOV AH,A+1MOV BH, B+1ADC AH, BHMOV A, ALMOV A+1, AHMOV CX, 0004HMOV DI, OFFSET AMOV DX, [ DI]ADD DI,03NEXT: MOV AX, DXAND AX,000FHCMP AL,0AHJB QQQADD AL, 07HQQQ: ADD AL, 30HMOV [DI], ALDEC DIPUSH CXMOV CL, 04SHR DX, CLPOP CXLOOP NEXTMOV DX, OFFSET AMOV AH, 09HINT 21HMOV AH,4CHINT 21HCODE ENDSEND START执行程序EXAM1-2·EXE,屏幕上显示结果:9B8A实验二分支、循环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1) 掌握分支、循环程序的结构。
2) 掌握分支、循环程序的设计,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1 当X>0时1.编程求Y值。
其中Y= 0 当X=0时-1 当X<0时2、在一串给定个数的数中寻找最大值(或最小值),并且放至指定的存储单元。
每个数用16位表示。
3、编制程序计算S=1+2·3+3·4+4·5+……+N(N+1)+……直到N(N+1)大于200为止,并将结果由屏幕上显示出来。
其程序的逻辑框图如图3. 1所示。
三、实验准备1) 阅读教材中有关顺序、分支程序的内容。
2) 按要求编写程序。
3) 对照实验步骤,将要测的数据事先画好表格。
四、实验设备PC机一台五、实验步骤1) 输入源程序。
2) 汇编、连接程序,生成 .EXE文件,执行文件检查结果。
六、学生实验报告的要求1) 列出源程序。
2) 将实验测得的数据与理论分析比较。
3) 总结为什么在设计分支程序时必须解决三个问题:判断、转向和定标号。
源程序清单:EXAM2-1.ASMdata segmentbuffer dw 10y dw ?data endscode segmentasumme cs:code,ds:datastart:mov ax,datamov ds,axmov ax,bufferor dx,axje zerojns plusmov bx,0ff hjmp contizero: mov bx,0jmp contiplus: mov bx,1conti: mov y,bxcode endsend start执行程序EXAM2-1·EXE:查看Y=1[调试中应注意的问题]:应改变X(buffer单元)的值,分X>0,X<0,X=0三种情况执行.源程序清单:EXAM2-2DATA SEGMENTBUF DB’S=1+2×3+3×4+4×5+…+N(N+1)+…=’,’$’RES DW 4 DUP(0),’$’DATA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TASTART: MOV AX,DATAMOV DS, AXMOV DX, OFFSET BUFMOV AH, 09HINT 21HMOV DX, 1MOV BL, 2NEXT: MOV AL, BLINC BLMUL BLADD DX, AXCMP AX, 200JNA NEXTMOV CX, 0004HMOV DI, OFFSET RESADD DI, 03HNEXT1:MOV AX, DXAND AX, 000FHCMP AL, 0AHJB NEXT2ADD AL, 07NEXT2:ADD AL, 30HMOV [DI],ALDEC DIPUSH CXMOV CL,04SHR DX,CLPOP CXLOOP NEXT1MOV DX, OFFSET RESMOV AH, 09HINT 21HMOV AH, 4CHINT 21HCODE ENDSEND START执行程序EXAM3-2·EXE,屏幕上显示结果:S=1+2×3+3×4+4×5+...+N(N+1)+ (045)EXAM3-3ORG 2000H2000 BF0030 MOV DI, 30002003 B164 MOV CL, 642005 C60500 MOV BYTE PTR[DI],02008 47 INC DI2009 FEC9 DEC CL200B 75F8 JNZ 2005200D F4 HLT实验三 8253定时/计数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 学会通过62芯总线驱动器,译码器等在PC 机外扩展新的芯片。
2) 掌握8253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方式及应用编程。
二、实验内容编程将定时器0设置为模示3,定时器1设置为模示2,定时器0的输出作为定时器1的输入时钟信号,在示波器中观察定时器0与定时器1的输出波形及其关系。
三、实验设备TPC-1A教学实验箱,PC机,SR-8示波器四、8253工作原理及初始化编程1、工作原理2、工作方式方式0—方式5方式2:速率发生器方式3:方波速率发生器3、8253的控制字计数器读/写格式工作方式数制00 选择计数器0 00 计数器锁存命令 000 方式0 0=二进制01选择计数器 1 10 只读写最高有效位字节 001 方式1 1=BCD码(高8位) X10 方式2 10选择计数器 2 01只读写最低有效位字节 X11 方式3(低8位) 100 方式411 非法选择 11先写最低有效位字节 101 方式5然后写最高有效位字节0 0 1 1 0 1 1 000 选择计数器0 11先写最低有效位字节 x11 方式3 0=二进制然后写最高有效位字节1、8253的初始化编程过程如下图所示:TPC-1A教学实验箱上的8253芯片接法介绍实验要求,8253 0#计数器的CLK0与250HZ信号源相连,作为时钟输入信号;8253的0#计数器OUT0与1#计数器的CLK1相连作为1#计数器时钟输入信号,引出信号端为OUT0,OUT1(在示波器中观察)。
四、实验步骤(1) 编制程序,并输入调试生成可执行文件。
(2) 按图连接好实验线路。
(3) 运行程序,在示波器中观察OUT0,OUT1波形及其关系。
(4) 修改8253的1#计数器时间常数,再运行程序,在示波器中观察OUT0,OUT1波形变化。
五、思考题1) 在将计数初值赋给8253后,马上就可以启动并进行定时或计数吗?2) 若CLK0输入1.1925MHZ的时钟,能否在OUT0实现输出30ms的定时脉冲?提示:计数初值=f clk/f out=T out/T clk程序清单:EXAM8-1.ASMTIM_CTL EQU 203HTIMER0 EQU 200HTIMER1 EQU 201HMODE03 EQU 36HMODE12 EQU 74HDATA SEGMENTMESS DB '8253A TIMER0 IN MODE3! COUNT=0200H',0AH,0DHDB '8253A TIMER1 IN MODE2! COUNT= 0aH',0AH,0DH,'$' DATA ENDSCODE SEGMENTMAIN PROC FAR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PUSH DSMOV AX,0PUSH AXMOV AX,DATAMOV DS,AXCLIMOV DX,TIM_CTLMOV AL,MODE03OUT DX,ALMOV DX,TIMER0MOV AL,00hOUT DX,ALMOV AL,02HOUT DX,ALMOV DX,TIM_CTLMOV AL,MODE12OUT DX,ALMOV DX,TIMER1MOV AL,0aHOUT DX,ALMOV AL,00OUT DX,ALSTIMOV DX,OFFSET MESSMOV AH,09INT 21HRETMAIN ENDPCODE ENDSEND START实验四、8259中断控制器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微机中断系统的了解 ,熟悉8259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2、掌握8259的编程和中断处理程序的编制方法。
二、实验要求1、中断请求通过PC62芯总线的IRQ4端输入,中断源可以是片外8253定时器输出的脉冲,也可以是其它脉冲,2、编写程序要求主机每次响应外部中断IRQ4时,显示中断处理信息,中断十次后,程序退出。
图5-1 中断实验原理图三、实验设备TPC-1A教学实验箱,PC机,导线若干四、编程提示本实验使用PC机内的8259A芯片,本系统实验中使用总线的IRQ4端作中图5-2 主程序流程图图5-3 中断处理子程序流程图五、实验步骤(1)编制程序,并输入调试生成可执行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