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管理学原理小抄
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知识点复习
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知识点复习(一)预算控制1.预算:预算就是用数字编制未来某--个时期的计划,也就是用财务数字(例如在财务预算和投资预算中)或非财务数字(例如在生产预算中)来表明预期的结果。
简言之,预算是计划的数量表现。
2.预算的种类:预算有许多类型。
(1)按照预算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运营预算、投资预算和财务预算三大类。
①运营预算:是指对企业日常发生的各项基本活动的预算。
②投资预算:是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的购置扩建、改造、更新等,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编制的预算。
③财务预算:是指在计划期内反映有关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
(2)从财务角度,预算可分为收入预算、支出预算和现金预算。
①收人预算:由于企业收入主要来源于产品销售,因此,收人预算的主要内容也是销售预算。
②支出预算: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就必然要利用和消耗一定的资源,因此,也就需要编制能够保证经营活动得以进行的各种支出预算。
③现金预算:是对企业未来生产与销售活动中现金的流入与流出进行预算,通常由财务部门编制。
(3)根据预算编制的基础,预算可分为零基预算和增量预算。
①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领,而是以所有的预算支出为零作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一种方法。
零基预算的优点有:有利于动员全体员工参与预算编制,提高员工的“投入——产出”意识:有利于合理分配资金,能使有限的资金流向富有成效的项目;增加了预算的透明度,更好地起到控制作用,预算管理水平得以提高。
零基预算的缺点有:零基预算法编制工作量大、费用相对较高;有主观影响,容易引起部门之间的矛盾。
②增量预算:是指以基期的业务量水平和成本费用消耗水平为基础编制的预算,又称调整预算。
增量预算的优点有:预算编制工作量较少,容易实现协调预算。
增量预算的缺点有:鼓励将预算全部用光以便下一年可以保持相同的预算,因而,没有降低成本的动力。
自考管理学原理知识要点
各管理理论学派的主要特点
主要管理理论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 社会技术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
经理角色学派
主要特点
代表人物
代表作
①企业是一个人造的开放系统; ②企业内部包括各子系统; ③从系统的观点考察企业管理的具体职能, 认识企业系统在更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使管理的各个职能围绕企业系统的总目标 而发挥作用。
方案的作用
1、有利于明确工作目标,提高工作效率。 2、有利于增强管理的预见性,躲避风险, 3、有利于减少浪费,取得最正确经济效益, 4、有利于控制工作的开展。
战略方案的重要性
①战略方案是协调组织内部各种活动的总体指导思想; ②能促使决策者从全局出发,高瞻远瞩地考虑问题,不仅要考
虑顺境下,尤其要考虑逆境下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③可以减轻甚至消除出乎意料的市场波动或事件对企业造成的
决策程序
识别时机或者诊断问题点----决策的起始点 确定目标-----决策的前提 拟定可行性方案----决策的根底 在可行性方案中择优----决策的关键 试验-----决策的试点 普遍实施----决策的落实 跟踪控制----决策的检查
方案
方案的概念
方案就是围绕一个总体目标或者分之目标,而进展行动任务、 行动路线、行动方针、行动规划等筹划,规划、选择的过程
等
管理者技能
技术技能 管理者熟练和精通某种专业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如工程,计算
机,财务和营销。 不一定做到内行,但是必须懂行。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技能。 这些对基层管理者很重要,因为有时候他们直接处理雇员的工
作。 人际技能 管理者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理解和鼓励他人的技能,并与他
自考00054 管理学原理自考笔记 自考小抄-简答题配答案版集合
艺术?1.2.简述掌握管理的两重性的重要意义。
1.3.简述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与范围。
1.4.简述系统的观点。
2.1.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点有哪些?2.2.简述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2.3.简述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
2.4.简述学习型组织的特点。
2.5.简述卓越绩效标准的核心价值观。
2.6.按照卓越绩效模式的要求,组织领导履行的职责有哪些?2.7.什么是战略管理?简要说明其特点。
2.8.霍桑试验的结论包括哪几个要点?3.1.举例说明组织环境的类型。
3.2.简述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
4.1.简述计划工作的原理。
4.2.简述灵活运用原理的限制条件。
4.3.简述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4.4.简要说明管理中计划工作的意义。
5.1.简述组织目标的三个基本层次。
5.2.简述组织目标的激励作用。
5.3.简述目标的作用。
5.4.简述目标管理的过程。
5.5.简述竞争对手分析的四个方面。
5.6.简述企业核心能力的表现。
5.7.目标管理的局限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6.1.简述预测的作用。
6.2.简述预测的步骤。
6.3.简述正确决策的特征。
6.4.简述决策有效性的标准。
7.1.简述组织工作的原理。
7.2.简要分析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主要因素。
7.3.试论述组织工作的内容。
8.1.简述专业化分工的优缺点。
8.2.简述部门划分的方法。
8.3.简述部门划分的原则。
8.4.简述直线型组织结构的特点及其优缺点。
8.5.简述职能型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8.6.简述直线一参谋型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8.7.简述矩阵型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8.8.简要说明组织结构中扁平结构的优缺点。
9.1.如何处理直线职权、参谋职权和职能职权三者之间的关系?9.2.简述授权的步骤。
9.3.简述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
9.4.简述实现员工活性化的途径。
9.5.简述正确利用委员会应重视的问题。
9.6.为了实现组织目标,授权是管理者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选择。
请简要说明有效授权应遵循的要求。
自考00054理学原理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
管理学原理(00054适用全国)速记宝典一、简答题命题来源:课程的学习重点包括管理、管理者、组织环境、组织文化、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等基本概念和范畴,以及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等管理职能活动的内容、方法及原理。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考点1:简述管理的概念及其特性。
答:(1)概念: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2)管理的特性①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②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③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处理好人际关系)。
考点2:简述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答:㈠计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的预先筹划和安排㈡组织是为了完成计划而对分工协作关系所做的整体安排㈢领导是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㈣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监督检查工作。
考点3:管理者的概念及分类一、管理者的概念: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二、管理者的分类:按管理者所处的层次不同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按管理者所处从事工作领域及专业不同:综合管理者、专业管理者考点4:不同层次管理者的技能区别:技术技能(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人际技能(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概念技能(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是指纵观全局、洞察企业与环境要素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能力。
考点5:简述管理学的概念及其特点:一、管理学的概念: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二、管理学的特点:①综合性、②不精确性、③实践性、④历史性、⑤发展性(附:①一般性②多科性③实践性④历史性)考点6: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自考管理学原理重点
自考管理学原理重点一、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起源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组织和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一种协调性社会活动。
2.经营管理的特点:目标性、系统性、科学性、协调性、动态性和综合性。
3.管理学的起源:管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现代管理学主要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科学管理运动。
二、管理学的基本原理1.分工和协作原理:通过适当的分工和协作,实现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和个体之间的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2.稳定性和变化性原理:管理需要处理稳定性和变化性之间的平衡,既要保持组织的稳定性,又要适应环境的变化。
3.统一指导和个体活动自由原理:管理需要统一指导组织的整体活动,同时也要给予个体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由和发挥。
三、管理学的基本职能1.计划职能:制定组织的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方案。
2.组织职能:确定组织结构,分配职责和权力,建立明确的权威和责任关系。
3.领导职能:通过指导、激励和影响来带领员工,实现组织的目标。
4.控制职能:通过制定指标、收集信息、评估绩效和采取纠正措施,确保组织的活动符合预期目标。
四、管理学的重要理论1.科学管理理论:由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对工作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和规划,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组织的效益最大化。
2.行为科学理论:由埃尔顿·梅约提出的行为科学理论关注人的行为和动机,认为组织的绩效受到员工的行为和动机的影响,激励和培养员工的积极行为是提高组织效益的关键。
3.系统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将组织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和相互依赖性。
通过理解系统的环境和内部结构,可以进行系统分析、优化和改进。
4.战略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强调制定和实施组织的长期目标和策略。
通过分析竞争环境和组织内部资源,制定适应性的战略,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五、管理的实践方法1.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员工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等,旨在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绩效,实现组织的人力资源优化。
管理学原理自考笔记
管理学原理自考笔记管理学原理第一章管理与管理1、管理的概念:组织为了更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管理的特征: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管理职能:规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的预先规划和安排;组织是为了完成计划而进行的分工与合作的总体安排;领导是指导和影响下属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控制是一系列检查,以确保组织按照预定的要求进行。
管理的概念与分类:管理者是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基层管理/综合管理者、专业管理者)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概念技能管理学的概念: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科学。
管理的特点:全面性、不精确性、实践性、历史性和发展性。
管理学的学习方法:唯物辩证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和系统方法。
第二章: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萌芽期的形成与发展1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提出了“分工协作原则”和“生产合理化”,提出了“经济人”的观点。
查尔斯.巴贝奇:劳动分工,边际熟练原则,管理的机械原则。
罗伯特.欧文:人是环境的产物。
古典管理理论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工作定额原则;标准化原则;科学选择工人,成为“一流工人”;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度;管理专业化原则;管理控制的例外原则。
2.法约尔的综合管理理论:运营和管理的不同管理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五大功能。
14.管理原则:分工、权责、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报酬公平、集中分散、等级连锁、有序、公平、人员稳定、主动性和集体精神3。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理想的行政集权制有三个方面:理性的组织形态(超凡权力、传统权力、法定权力);理想组织形态的管理制度;理想组织形态的组织结构。
行为科学理论1、梅奥的“霍桑实验”(1) 1924-1927年的照明试验(2)1927-1932年的继电器装配室试验(3)1928-1931年的访问职工试验二(4)1931-1932的布线观察室试验2.霍桑实验的结论(再次基于人际关系理论):1。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自考)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自考)《管理学原理》学习资料(仅供参考)第一篇绪论一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3、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4、管理的基本职能:1.计划2.组织3.人员配备 4.领导 5.控制5、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1.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学习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3.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学习运用。
6、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7、管理学的特点:1.一般性 2.多科性 3.历史性4.实践性8、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三个层次或侧重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深层建筑。
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9、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10、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1.唯物辩证法2.系统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11、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12、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2.目的性3.开放性4.交换性 5.相互依赖性 6.控制性13、系统的观点:1.整体观点2.“开放性”与“封闭性”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4.模糊分界的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6.信息反馈观点7.分级观点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9.等效观点二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六个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3.管理理论丛林 4.战略管理5.全面质量管理6.学习型组织管理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00054管理学原理自考知识点汇总
00054管理学原理 -目录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的概念2.管理的特征3.管理的职能4.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5.管理有效性的衡量6.联系实际说明管理的必要性7.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8.管理者的角色9.管理者的技能10.不同层次管理者应重点掌握的技能11.举例说明管理者扮演的角色12.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13.管理学的概念14.管理学的特点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5.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16.古典管理理论的特点17.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18.一般管理理论的要点19.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20.古典管理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21.霍桑试验的结论22.行为科学的建立与发展23.行为科学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24.各管理理论学派的主要特点第三章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25.组织环境的概念26.组织环境的分类27.组织环境的特点28.组织与环境的关系29.一般环境分析(PEST分析)30.具体环境分析31.内部环境分析32.SWOT分析法33.组织文化的概念与特征34.组织文化的基本内容35.组织文化的产生与发展36.组织文化的功能37.组织文化塑造的途径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38.管理道德的概念与特征39.管理道德的影响因素40.培育管理者道德的途径41.社会责任的含义42.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观43.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44.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第五章决策45.决策的概念46.决策的类型47.决策的地位和作用48.决策的原则49.决策的标准50.决策的影响因素51.决策的程序52.运用所学决策方法进行决策第六章决策53.计划的概念与特点54.计划的“5WIH”55.计划的分类56.计划的作用57.联系实际分析计划制定的程序58.计划工作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59.愿景与使命60.战略计划的重要性61.战略计划与长期计划的区别62.企业的基本战略63.目标管理的概念与特点64.滚动计划法及其特点、优点65.甘特图及特点66.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67.联系实际分析目标管理方法应用第七章组织68.组织的概念与特征69.组织的分类70.组织的作用71.组织的目标72.组织设计的含义73.管理层次74.管理幅度与层次的关系75.垂直结构与扁平结构76.职权的概念及分类77.管理幅度的影响因素78.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与原则79.组织设计的部门化80.集权与分权81.授权82.组织结构的概念83.不同类型组织结构的特点、优缺点及在实际中的应用第八章人员配备84.人员配备的概念与特点85.人员配备的过程86.人员配备的原则87.管理人员招聘的标准88.外部招聘及优缺点89.内部提升的优缺点90.甄选的含义91.培训的目标92.培训的方式93.绩效考核的概念94.招聘的程序95.甄选的方法与程序96.绩效考核的意义、程序与方法第九章组织变革97.组织变革的概念98.组织变革的方式与内容99.组织变革的动因与目标100.组织变革的过程101.组织变革的阻力及管理102.组织扁平化、柔性化、团队化,大企业内部“小企业化经营”的变化第十章领导103.领导与领导者的概念104.领导者影响力的来源105.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与特征106.领导的作用107.领导与管理的区别108.领导特质理论109.人性假设理论110.领导方式理论111.领导权变理论112.分析各种领导艺术第十一章激励113.激励的概念114.激励的基本过程115.激励的目的与作用116.需要层次理论117.双因素理论118.成就需要理论119.期望理论120.公平理论121.强化理论122.归因理论123.激励的原则与激励的方法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第十二章沟通124.沟通的概念125.沟通的要素126.沟通的特点127.沟通的必要性128.沟通的作用129.沟通的原则130.沟通的过程131.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132.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133.下行沟通、上行沟通与平行沟通134.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135.沟通网络136.沟通的障碍137.沟通障碍的克服第十三章控制138.控制的概念139.控制的必要性140.控制与其他管理职能的关系141.控制的目的142.控制的类型143.控制的过程144.有效控制原则在实践工作应用145.预算及其种类146.ABC分类法的含义147.经济批量的含义148.控制的内容149.全面质量管理。
自考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1 管理的产生和必要性一.管理的产生1管理产生于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的协调2 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二.管理的必要性1 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活动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2 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3 管理活动具有普遍性1.2 简述管理的概念和特征一.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组织为了更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二.管理的特征1 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2 管理活动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3 管理活动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以人为本1.3 管理的含义有哪些1 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2 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3 管理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4 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5 管理的实质是协调1.4 管理的职能有哪些?1 计划(首要职能,是基础和依据)2 组织3 领导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是计划和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4 控制1.5 简述管理有效性的衡量?管理的有效性是由效率和效果共同衡量效率是投入和产出的比值;效果是目标达成度1.6 简述管理者的概念和分类?一.管理者的概念管理者是组织活动中形式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同自己共同完成组织目标的人。
二.管理者的分类1 按所处层次的不同: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2按所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及专业不同:专业管理者、综合管理者1.7 管理者的角色有哪些?1 人际关系角色2 信息传递角色3 决策制定角色1.8 建设管理者的技能?1 技术技能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2 人际技能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3 概念技能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1.9 简述有效的管理者和成功的管理者?有效的管理者决定了组织的效率,成功的管理者决定了组织的效果。
鉴于此,在一个组织中管理者的类型体现了管理学能级原理的要求,将适合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
自考管理学原理知识点
自考管理学原理知识点管理学原理自考知识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 管理的基本特征。
(P5)(一级重点)选择、简答2. 管理的两重性。
(P8)(一级重点)选择3. 管理是一种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P7)(二级重点)单选4. 唯物辩证法是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总的方法论。
(P17)(二级重点)单选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5. 霍桑试验的结论。
(P47)(一级重点)简答、选择6. 战略管理及其特点。
(P57)(一级重点)选择、名词解释7. 管理过程学派的内容。
(P49)(二级重点)简答8. 权变理论学派。
(54)(二级重点)选择9. 全面质量管理。
(P59)(二级重点)名词解释10.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
(P32)(二级重点)单选第三章管理环境、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11. 组织环境的四种状况。
(图)(P80)(一级重点)选择12. 社会责任。
(P81)(一级重点)名词解释13. 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P83)(二级重点)简答、多项选择14. 管理一般环境与具体环境的具体内容。
(P73)(二级重点)单选、简答第四章计划工作概述15. 计划工作的程序。
(P93)(一级重点)简答、单选16. 计划工作的原理。
(P96)(一级重点)简答、名词解释17. 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P88)(二级重点)选择18. 计划的种类。
(P92)(二级重点)选择第五章目标与战略19. 第二节目标管理的全部内容。
(P106-111)(一级重点)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20. 战略选择。
(P120-122)(注意表格内容)(一级重点)单选、简答21. 波特五力模型。
(P114)(图)(二级重点)简答22. 价值链模型。
(P115)(图)(二级重点)简答第六章预测与决策23. 正确决策的特征。
(P129)(一级重点)单选、简答24. 主观决策法和计量决策方法。
(P141)(一级重点)名词解释第七章组织工作概述25. 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因素。
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重点归纳
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重点归纳1.简述管理的产生?管理产生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2.简述管理的必要性?管理是组织不可缺少的因素,有组织就需要管理,管理与组织如影相随。
1.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 2.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3.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3.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管理的含义包括以下:1.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2.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3.管理是由一些列活动构成的4.管理是一个追求效果的过程5.管理的实质是协调4.简述管理有效性的衡量?管理的有效性是有效率和效果来衡量的。
所谓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值。
例如,设备利用率、工时利用率、劳动生产率、资金周转率以及单位生产成本等,这些是对组织效率的具体衡量。
效果指目标达成度,涉及活动的结果。
具体衡量指标有销售收入、利润额、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资金利润率等。
利润率是衡量效果的一项客观指标。
管理的有效性既追求效率更追求效果,就是“正确的做正确的事”5.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1.工作定额原理2.标准化原理3.科学地挑选工人并使之成为“第一流工作” 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管理工作专业化原理6.管理控制的例外原理6.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什么?1.明确经营与管理的区别2.提出了管理五要素,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职能3.提出了管理的十四条原则7.法约尔的十四条管理原则是?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报酬要公正;集中与分散;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8.行政组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韦伯的“理想的行政集权制”是通过职位或职务来实现管理职能的一套管理体系,即理想的组织、理想组织形态的管理制度、理想组织形态的组织结构,总结了大型组织稳定、严密、高效、哈呼理性的管理体系理论9.梅奥的霍桑实验的主要结论有?1.工人是“社会人”,金钱并非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所构成的动力,对劳动生产率有极大的影响2.认为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人的态度,即所谓“士气”,而这又是由个人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所决定的3.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这种无形组织有它特殊的感情、规范和倾向,非正式组织左右成员行为4.新型的领导能力就是要在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和工人的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平衡,通过对职工的满足度的提高来激励职工的士气。
管理学原理自考必过重点完全归纳小抄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们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3、管理的任务、职能和层次;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管理的五个基本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层次分为上、中、下三个管理层次。
※管理是一种艺术,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管理具有两重性:1、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指管理的发展状况受到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水平的制约,社会属性指管理的发展状况受到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2、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
管理的两重性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即管理是有效组织劳动所必需的)和目的性(即管理反映了生产资料占有者组织劳动的目的)。
※掌握管理两重性的意义:1、认真总结我国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对我们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3、要结合实际,随机制宜地学习与运用※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管理学的特点:一般性、多科性、历史性、实践性※管理学研究的内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可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上层建筑;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来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原因: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2、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3、是未来的需要※学习与研究管理学的方法:1、唯物辩证法,总的方法论的指导;2、系统方法;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完整word版)自考本科《管理学原理》-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第一章【识记】管理的概念:组织为了更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1、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
2、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3、管理是一系列活动构成的,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
它们成为管理的基本职能。
4。
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
5、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识记】管理的特征:1、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
2、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3、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管理活动是产生于作用活动并为作业活动服务的一种活动,是为了确保作业活动有效进行的手段。
(理解)管理活动与作业活动的关系,两者既有密切相关,又有明显区别.1、管理活动的范围更广,不仅贯穿作业活动的始终,而且包括作业前的调研,作业后的经验教训总结等。
2、管理活动比作业活动承担更多责任,作业活动一般是作业者自己负责自己的工作,做好本职工作即可,而在管理活动中,不仅管理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还要对作业人员的行为承担一定的责任。
3、管理人员的本职工作是管理活动而非作业活动.【识记】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1.计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进行的预先筹划和安排2.组织是为了完成计划而对分工协作关系所做的整体安排。
3.领导是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
4.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监督检查工作。
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基础和依据,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是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是计划及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领会】: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1、管理产生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2。
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人类活动可以分为二个方面:1、人类为实现自身目的而进行的活动称为作业活动。
2、使这种作业活动变得更有效的活动称为管理活动.管理活动是产生于作业活动并为作业活动服务的一种活动。
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重点
第三章
1、 一般环境包括哪些 P73 经济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技环境;全球化环境。
3、 组织工作的5个原理 (理解) P157 目标统一原理、分工协作原理、管理宽度原理、责权一致原理、集 权和分权相结合的原则、稳定性与适应性的原理。
第八章 1、 职位设计 (名词解释) P161
就是将若干工作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 2、 管理宽度的概念以及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 P168
又称管理幅度,是管理者有效的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人数。1管 理者与其下属双方的能力2面对问题的种类3组织沟通的类型及方 法4授权5计划6组织的稳定性也影响着管理宽度
2、 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选择) P79 ①简单和稳定的环境(容器制造商、软饮料生产企业、啤酒经销商); ②复杂和稳定的环境(医院、大学、保险公司和汽车制造商);③简单 和动态的环境(唱片公司、玩具制造公司和时装加工企业);④复杂和 动态环境(电子行业、计算机公司电子仪器制造);
3、 社会责任的含义 (名词解释) P81 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 方面嗦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2、 正确决策的特征 P129 有明确而具体的决策目标;以了解和掌握信息为基础;有两个以上的备 选方案;对控制的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追求的是最可能的优化效 应。
3、 按决策对象的内容分类,决策的类型有哪些? P131 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4、 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的概念 P132 非程序化决策表现为决策的新颖、无结构,具有不寻常影响,非程序 化决策又被称为结构不良的决策。
(完整)管理学原理自考知识点,推荐文档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的产生:1、管理产生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2、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2.管理的必要性:1、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2、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3、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
3.管理: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4.管理概念包括的内容:1.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2.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3.管理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4.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5.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5.管理的特性:1、管理活动不同与作业活动;2、管理工作及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3、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6.管理活动与作业活动的关系:两者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区别:1.管理活动的范围更广,它不仅贯穿于作业活动的始终,而且包括作业活动之前的调研、作业活动之后的经验教训总结等;2.管理活动比作业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3.管理人员的本职工作是管理活动而非作业活动。
7.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1、计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进行的预先筹划和安排;2、组织是为了完成计划而对分工协作关系做的整体安排;3、领导是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4、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监督检查工作。
8.管理有效性的衡量:效率和效果。
1、效率:指投入与产出的比值。
具体衡量标准有:设备利用率、工时利用率、劳动生产率、资金周转率以及单位生产成本等(正确的做事)。
2、效果:指目标达成度,涉及活动的结果。
具体衡量标准有:销售收入、利润额、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资金利润率等(做正确的事)。
管理的有效性既追求效率更追求效果,即“正确地做正确的事”。
9.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指在组织中行驶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分类:1、按管理者所处层次的不同分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2、按管理者所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及专业不同,分综合和专业管理者。
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核心笔记——考试必看
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核心笔记——考试必看1.在协调人类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的过程中产生的是管理。
2.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诞生的标准是《科学的管理原理》。
3.在组织环境中,不确定性最高的是:复杂和动态的环境。
4.正式的规章制度可以促进行为的一致性。
5.“最优标准”提出的学者是泰勒。
6.赫威斯准则又成“乐观决策法”。
7.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条件而制定的全局性的,较长时期发展方向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地位的重大计划是战略计划。
8.组织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组织的效率与效益。
9.实行分权的主要手段是授权。
10.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这提现了管理学的历史性。
11.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属于宏观因素。
12.衡量每个管理者管理道德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是:刚毅果敢的管理道德意志。
13.提出“满意标准”的学者是西蒙。
14.在决策中,不能肯定哪种自然状态容易出现,哪种状态不容易出现,可以一视同仁,认为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决策方法是:同等概率法15.麦当劳的“控制全球食品服务业”及福特公司的“汽车要进入家庭”的口号,体现的是企业的愿景。
16.根据专业原则把性质类似或有密切关系的活动划分在同一个部门内,以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是部门化。
17.适合环境比较复杂,从事多文化经营的较大规模的企业的组织结构类型是事业部制18.管理职能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从事的活动。
19.当一个人不能脱离集体而独立生存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管理活动。
20.组织管理的基础是内部环境。
21.每个管理者的职业准则为做一个有道德的管理者。
22.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的决策的始点。
23.计划的适应性要求,在制定计划时要留有充分的余地。
24.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与效率主义的结合。
25.按职能划分部门试用于稳定的技术和环境。
26.整个组织由执行组织各项任务的团队组成的组织结构是团队结构。
27.管理的首要职能是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原理简要复习资料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3.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份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份。
4.霍桑试验:1924-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
由于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
分为:工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的访问和普查;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
5.管理理论丛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普遍重视并从各自所处的角度,结合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去研究现代管理问题,形成了多种管理学派。
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把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
6.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7.全面质量管理TQM: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8.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指组织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
9.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10.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地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11.许诺原理: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能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小。
12.目标:是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13.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14.战略:是为了实现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对所要采取的行动方针和资源使用方向的一种总体项目。
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
分为:企业总体战略,事业战略和职能战略。
15.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昔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
16.决策: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17.外推法:是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
18.德尔菲法:专家预测法,美国兰德公司在50年代初与道格拉斯公司协作研究如何通过有控制的反馈使得收集专家的意见更为可*,以德菲尔作为方法的名称。
19.组织工作:是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有效的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的活动过程。
20.组织结构:是组织中划分,组合和协调人们的活动和任务的一种正式的框架,表现为组织各部份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和相互关系。
21.目标统一原理:是指组织中每个部门或每个人的贡献越是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就越是合理有效。
22.职位设计:就是将若干工作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
23.职位特征模型:MPS=(技能多样性+任务同一性+任务重要性)/3*自主性*反馈。
24.安东尼结构:是美国斯隆管理学院提出的一种经营管理的层次结构。
该结构把经营管理分成上中下三个层次:战略规划层,战术计划层和运行管理层。
25.部门:是指组织中管理者为完成规定的任务有权管辖的一个特殊的领域。
26.授权:是指上级委授给下属一定的权力,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之下,有相当的自主权,行动权。
授权者对被授权者有指挥监督权,被授权者负有报告与完成任务的责任。
27.活性化:是员工参与的一种高级形式,在这种状态下的员工在规定的限度内拥有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的知识,技能,职权以及意愿,同时,他们对自己行动的后果以及对企业的成功又有高度的责任感。
28.业务流程再造:为了在诸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这些关键的当今绩效指标方面实现剧烈的改进,而对业务过程进行的根本的再思考和激进的再设计。
29.人员配备:是指对管理者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和考评,其目的是为了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30.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备,是对组织中全体人员的配备,它既包括管理者的配备也包括非管理者的配备。
31.时距判定法:是在知道下属是否准确地做出判断之前所必需消耗的最长时间。
32.领导工作:是指对组织内每个成员(个人)和全体成员(群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使个体和群体能够自觉自愿而有信心地为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努力。
33.命令一致原理:是指管理者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下达的各种命令越是一致,个人在执行命令中发生矛盾就越小,领导与被领导双方对最终成果的责任感也就越大。
34.团队是指完成相互依存的任务,实现共同使命的一群人。
35.推进者:是帮助一个团队的管理和维护的人。
36.沟通:就是信息交流,是指将某一信息或意思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反应效果的过程。
37.激励:是指管理者通过设置需要,促进,诱导下级形成动机,并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活动过程。
38.控制工作:是指管理者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和组织的发展需要重新拟订的标准,对下属的工作成效进行测量,评价和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
39.间接控制:是以人们常常会犯错或没有觉察到那些将要出现的问题,因而未能及时采取适当的纠正或预防措施为依据的管理。
40.直接控制:是相对于间接控制而言的,它是通过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来进行控制工作并认为全格的管理者出的差错最少。
41.预算:就是用数字编制未来某一个时期的计划,也就是用财务数字或非财务数字来表明预期的结果。
42.可变预算:是随着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它主要是限于在费用预算中应用。
当单位可变费用(成本)不变时,可变费用总数是随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实际当中可变预算主要是用来控制固定费用(成本)的。
43.零基预算法: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时,将所有还在进行的管理活动都看作重新开始,即以零为基础。
44.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金总额,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产品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税金)/营业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产品销售成本,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全部资产总额,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平均存货 45.盈亏分析:又称量本利分析,根据销售量,成本和利润三者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对企业的盈亏情况的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46.计划评审技术PERT:是把工程项目当作一个系统,用网络图或表格或矩阵来表示各项具体工作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以时间为中心,找出从开工到完成所需时间最长的关键线路,并围绕关键红路对系统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以及对各项工作的完成进度进行严密控制,以达到用最少的时间和资源消耗来完成系统预定目标的一种计划与控制方法。
47.平衡计分卡:由凯普兰和诺顿提出,即单一的绩效指标都难以反映出组织的绩效全貌,必须用一套平衡的指标体系来要求组织才能使之健康的发展。
包括:财务,顾客,内部过程和学习与成长四套指标。
48.管理审核:是一个工作过程,它以管理学基本原理为评价准则,系统地考查,分析和评价一个组织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成效,进而采取措施使之克服存在的缺点或问题。
49.信息系统:是用于获取,组织,存储,处理和传输信息的系统。
简答题1、计划工作程序:①估量机会②确定目标③确定前提条件④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⑤评价各种方案⑥选择方案⑦制订派生计划⑧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2、内部提升制优缺点:优点:1.由于对机构中的人员有较充实可靠的资料,可了解候选人的优缺点,以判断是否适合新的工作。
2.组织内成员对组织的历史和现状比较了解,能较快地胜任工作。
3.可激励组织成员的进取心,努力充实提高本身的知识和技能。
4.工作有变换机会,可提高组织成员的兴趣和士气,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情绪。
5.可使过去对组织成员的训练投资获得回收,并判断其效益如何。
缺点:1.所能提供的人员有限,尤其是关键的管理者,当组织内有大量空缺职位时,往往会发生“表黄不接”的情况。
2.会造成“近亲繁殖”。
3.组织内没有被提升到的人的积极性将会受到挫伤。
3、简述实现“管理突破过程”的步骤实现“管理突破过程”的步骤:论证必要性;组织落实;进行“诊断”;治疗过程;克服阻力;在新的水平上控制。
4、领导工作的影响力来源于哪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所谓的正式的权力或职位的权力,一类称为个人的权力或非职位的权力。
职位的权力又分为奖赏权力、强制的权力和合法的权力;个人的权力又分为专家的权力和榜样的权力。
奖赏的权力是通过给予别人期望得到的东西来影响他们的行为的能力;强制的权力是通过惩罚来影响别人的行为的能力;合法的权力是指一般人都认为主管人员有权命令或批示下属的工作;专家的权力是个人通过别人需要的知识、经验或消息来影响别人行为的能力;榜样的权力是指利用别人对自己的认同而影响他们行为的能力。
5、组织工作的内容①职位和岗位设计,②组织结构纵向划分③组织结构的横向划分④职权配置⑤纵横两个方面对组织结构进行协调和整和⑥组织变革 6、扁平结构优缺点:扁平的结构的优点(ACD)有利于缩短上下级距离,密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信息纵向流通快,管理费用低,而且由于管理宽度大,被管理者有较大的自由性和创造性,因则有满足感,同时也有得选择和培训下属人员。
缺点:但由于不能严密的监督下级,上下级协调较差,管理宽度加大,也增加了同级间相互沟通的困难。
7、有效激励的要求:坚持物质利益的原则;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随机制宜,创造激励条件;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作用。
8、科学管理理论要点:科学管理的中心总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人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实行职能工长制;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9、组织工作的基本原理:目标统一原理;分工协作原理;管理宽度管理;责权一致原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理;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理。
10、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又称管理幅度,是指管理者有效地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