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集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

一、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我校油气储运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四川省特色专业。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从1998年以来,我校油气储运专业在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均按重点批次招生;历年来,本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均在98%以上。

本课程是我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四大主干专业课之一,在全国同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也属于主干专业课程。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布署下,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顺利实施,跨国油气管道紧锣密鼓的建设,“陕京输气复线工程、川气出川、海气登陆”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的规划、建设,全国天然气主干线的联网,开创了我国天然气工业的新局面,迫切需要大批思想素质高、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依据本专业面向21世纪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整体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课程建设必须体现:以提高学生综合业务素质为出发点,拓宽专业面,加强专业基础理论,紧跟科学发展新技术,体现储运大工程的思想,注重创新思维,突出储运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科技开发规律、通用性技术的学习,强调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加强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的学习,强化提高创新设计能力的训练。按照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层次性的标准,构建能力型综合素质教育的新体系,将油气集输理论与工程应用、工程优化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多学科有机地融入整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之中,体现当今《油气集输》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先进水平。

课程的系统目标是面向高等教育新形势、拓宽基础和视野、培养能力和素质、促进教育现代化,具体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油气集输的基本理论、方法、系统工程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知识模块按体现教改教研最新成果和能力型素质教育课程新体系而展开。该体系由基础知识模块、实践环节模块组成,各知识模块及其对应学时为:

一、基础知识模块

1、绪论(1学时)

2、原油、天然气的物理化学性质(2学时)

3、原油、天然气矿场集输系统(7学时)

4、油气分离与换热设备(6学时)

5、矿场集输管路(5学时)

6、天然气脱水、凝液回收与酸性气体脱除。(23学时)

7、原油净化与稳定(12学时)

二、实践环节模块

1、实验项目名称:集输工艺元件演示实验学时2 验证型

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气体的脱水;甘醇的再生;气体中机械杂质的分离。

实验设备:SJT—88型筛式精馏塔装置;列管式换热器;XFQ—88旋风式分离器;TST填料吸收塔。

2、实验项目名称:乳状液的鉴别和含水量的测定学时:2 验证型

实验目的:掌握乳状液的配备和类型鉴别方法;乳状液的破乳;乳液中的含水量的测定

实验设备:显微镜;汽轮机油破乳时间测定仪;离心机

3、两相管验学时:2 综合型

实验内容:观察气流两相流的各种流型、测量水平或倾斜气液两相管路的压降和截面含液率。

实验仪器:多相管流实验环道。

4、原油流变性测定实验学时:2 综合型

实验内容:认识和了解各类流变仪的结构、特点和测量原理,测定指定温度下原油的动力粘度、测定原油某条件下的非牛顿特性。

实验仪器:旋转式流变仪、管式流变仪。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课程的重点、难点

课程重点突出理解油气田内部集输系统各个工艺环节的作用和功能的基础上,掌握天然气脱水、脱出酸性气体和回收液烃的过程、原油的净化工艺及稳定方法,并了解油气集输系统主要设备(分离器、换热器、塔器等)的工作原理、结构及选型设计计算,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承担矿场油气集输系统的设计与管理工作。

课程的专业性强、信息量大,油气集输对新技术、新工艺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些因素构成了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具体表现为:

(1) 新技术、新工艺与本课程的结合

油气集输技术是多学科的结合体,传统工艺技术被广泛应用,而教材偏向于介绍成熟的技术和经典的理论,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现有教材只能是一个重要的参考资料,由于课时的限制,学生必须在课后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和专业文献,这样,学生才能在有限的课时之内既学到传统的理论和技术,又能掌握最新的技术,这些新技术广泛地用于工程实践。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和现场采用的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保证授课知识和工程实践不脱节,是授课课程中的一个难点。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油气集输》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这些理论知识在工程上的应用是一个难点。同时,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对于工科学生而言,也是一个重点。

(3)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其它专业课与本课程的结合

油气集输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专业、多部门并贯穿整个从油气田到用户的复杂系统工程。如何将基础理论应用于油气集输必须向学生讲述清楚,而这些基础理论对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多学科综合应用和知识点的结合是《油气集输》这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二、解决的办法

(1)科研促教学。《油气集输》由于实践性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基本概念和学科新技术的结合,要求任课教师将相关科研中取得的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使学生及时掌握本学科的最新技术。

(2)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课程在教学手段上采用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以加大信息量并生动展现抽象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采用CAI与黑板相结合、课堂互动的方式,重视启发式、讨论式和开放式教学。

(3)配合使用油气集输仿真实验室。学生在课后可以到实验室动手做实验,教师也可以在某些章节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难点,了解自动化技术在本课程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配合使用录像教学手段。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播放相关的教学录像片。这些录像片与油气管道输送的实践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一、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

本课程以培养工程师并从中选拔油气储运科研后备人材为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强化了工程师和科研人材素质的培养,相应的实践教学包括:

(1)集输工艺元件演示实验——让学生了解气体的脱水;甘醇的再生;气体中机械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