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SPD五维层次分析法(李)
5层次分析法(eastevil)
§层次分析法1层次的实质和层次的划分(1)层次的两种含义:解释来源---自变量√研究对象---因变量(2)层次分析的目的:使研究者更好地辨别和区分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各种变量从而使研究者在不同的变量间建立可供验证的关系假设体系层次:结构(3)层次的划分:互动层次:进程单元层次:属性结构:体系构成单元之间的排列以及这种排列所依照的原则进程:体系的构成单元之间联系和互动的方式,尤其是那些经久不衰、反复出现的方式属性:体系构成单元的内部特征(4)层次的相对性:体系---单元(国际体系---国家国家---个人)2层次回落与比较政治学的回归---单元层次(1)不同逻辑:市场---国家→经济学---政治学国际政治---国内政治→国际关系---比较政治学(2)比较政治学的意义①有助于国际关系研究者更加全面地理解国家的对外政策②有助于国际关系研究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国际体系的变化③有助于国际关系研究者发掘影响国际关系运动的社会性因素在国际关系学中导入比较政治学,其目的是将被结构主义者“扔掉”的国内政治过程“重新找回来”,将比较政治学中已有的关于国家、政府、政党、利益集团、阶级、个人等更加微观层次的理论成果纳入到国际关系的研究中来,以作为对宏观层次理论路径的补充。
但除此之外,比较政治学所强调的对不同国家进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于归纳不同国家的国际行为规律具有重要意义3国际结构与策略互动---互动层次(1)定义结构的方法: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本质主义(属性)的概念(2)结构的三种特性: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整性(3)结构概念中的争议---构成要素①互动是否属于结构的内容②结构的本体地位问题③还原论与方法论的个体主义(4)策略互动---替代选择①博弈论则是研究行为体的策略选择及其互动的理论工具。
②结构的本体地位问题③还原论与方法论的个体主义(5)策略互动的意义①博弈论者一般不直接谈国际博弈论的关注点在于行为体之间的策略互动以及由此将会形成的(均衡)状态。
五维模型分析
五维分析模型整理厂确认需求:客户决定是否采购;销售人员挖掘需求,买点与卖点。
评估方案:客户确定采购标准;销售人员提供优势卖点为客户树立采购标准。
『采购流程解决疑虑:发生在确定供应商与签约之间; 销售人员应驱除客户不安情绪。
客户如何买?实施安装:设备进场或服务方案实施阶段;销售人员应管理客户期望确保合作成功并挖掘新需求。
采购者:参与采购的人如何决策销售人员处理人的关系时易出现的三大误区:(1) 、重产品忽略人,认为只要东西好就会有人买的误区;(2) 、重“关系”忽略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规律,认为关系广深就可以成功的误区;(3) 、“不可知论”认为天生好销售订单偶然性不可复制的误区大订单销售有法可依 一五维模型:【马一般做法:绘制组织结构图 对于大客户经理来说是家常便饭,亿基公司绘图后与最 高领导外的各决策人进行拜访,销售依然陷入困境。
有效做法:带入五维模式分析采购者维度一:马斯洛需求层次分析:① 职位较低采购者的 生理需求(项目中获取好处)一 销售人员给以不违反规定的 物质利益 ② 保护自身职位安全需要的 安全需求一初到某地或将退休中高层;内部政治斗争的 一方;采购者的谁也不得罪心里一销售人员宣传采购安全性公平性打消对方疑虑。
③ 新上任或有上位机会的中层人员对供应商的态度与高层保持一致的归属需求一销斯洛需求层次,对待变革的态度、决策 关注点、与我方的联系紧密度、我方的 态度】“五维模式”的亿基公司案例分析(亿 基案例背景在文章最后页附简介图): 具体表现采购者关注业务突破、企业市场地位的提升、个人的功成名就售人员帮其分析高层态度展示与高层的良好关系以及合作带来的利益。
④初到未稳的高层人员借此项目证明权威的尊重需求一销售人员分清阵营不可搭错线挑战权威。
⑤高层人员的实现目标及个人成就的自我实现需求一销售人员站在对方立场观察企业描绘蓝图。
维度二:对待变革的态度:①革新主义者一销售人员要强调技术领先性②高瞻远瞩者一销售人员方案与企业发展战略吻合并在未来时间可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③实用主义者一销售人员强调对企业处境的理解并表示能够提供解决困境的方案④保守主义者一销售人员强调方案成熟度以及成功案例⑤落后主义者一销售人员可选择放弃,不作为主攻线维度三:决策的关注点:①关注业务(目标、营运效率、成本等)一销售人员强调米购对业务的促进作用②关注技术(性能、行业成功案例、技术验证、技术人员专业程度)一销售人员应突出产品和方案的技术优势③关注财务(预算、折扣、成本、性价比、付款条件)一销售人员应强调采购成本低收入高④关注关系(上级领导下属意见、合作关系、销售人员亲密度)一销售人员应与本人或所在圈子打好关系维度四:与我方的联系紧密度由于很多销售人员会根据采购者对自己的态度来决定于他们交往的频率,有意减少对不太好打交道的人的额拜访,所以通过这一维度,我们可以看到销售人员是否在重要任务身上花了足够多的时间,是否去得了理想的效果。
TOPSIS法(优劣解距离法)
TOPSIS法(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场景分析层次分析法在某些指标数据已知时候不可⽤。
成绩和排名已知的时候,要我们对⼏名同学进⾏合理评分(能够描述其成绩的⾼低,可以理解为前⾯的权重),⽤归⼀法就可以直接根据排名(倒序)计算评分了,但是却有⼀些不合理的地⽅。
我们可以看出这样计算时,我们修改成绩只要保证排名不发⽣变化,我们得到的评分也就不会发⽣改变,⽐如:当最低分特别低或者最⾼分特别⾼的时候,他们的排名是不变的。
这说明我们给出的评分不⾜以反应出原数据的信息。
我们可以构造⼀个计算评分的公式,来避免此类问题发⽣。
当根据多个指标来评分时,我们需要根据多个指标进⾏综合判断评分。
我们增加BMI指数对⼏位同学进⾏综合评分,BMI指数在18.5~23.9之间为正常,评分标准与成绩也不同,就需要我们对每个指标设定⼀个统⼀的标准,然后进⾏各指标评分,最后进⾏综合处理得到最后的评分。
⼆、简单介绍TOPSIS法是⼀种常⽤的综合评价⽅法,根据有限个评价对象与理想化⽬标的接近程度进⾏排序的⽅法,是在现有的对象中进⾏相对优劣的评价。
它能够充分利⽤原始数据的信息,它的结果能精确地反映出各评价⽅案之间的差距。
三、基本步骤1、将原始矩阵正向化常见的四种指标:a、极⼤型(效益型)指标,如:成绩、GDP增速、企业利润,指标特点:越⼤越好 b、极⼩型(成本型)指标,如:费⽤、坏品率、污染程度,指标特点:越⼩越好 c、中间型指标,如:⽔质量评估时的PH值,指标特点:越接近某个值越好 d、区间型指标,如:提问、⽔中植物性营养物量,指标特点:越接近某个值越好。
所有指标转化为极⼤型指标就是原始矩阵正向化。
2、正向化急诊标准化⽬的:为了⼩区不同指标量纲的影响。
标准化处理公式:每个元素除以本列所有元素平⽅和开根号。
3、计算得分并归⼀化只有⼀个指标时构造计算评分的公式:(x−min)(max−min)可以化成:D(x−min)D(max−x)类⽐只要⼀个指标计算得分定义最⼤值向量Z1,最⼩值向量Z2,定义第i个评价对象与最⼤值的距离为D i1,最⼩值距离为D i2,则第i个评价对象未归⼀化的得分为S i=D i2D i1+D i2且0≤Si≤1,S i越⼤D i1越⼤,越接近最⼤值。
层次分析法 (3)
层次分析法1. 介绍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种用于多准则决策分析的方法。
该方法由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L·塞蒂在1970年代初开发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层次分析法通过将复杂的决策问题分解成多个层次,并对不同层次的准则进行比较和评价,帮助决策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2. 基本原理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一个复杂的决策问题层层分解为若干个层次。
这些层次由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等组成,形成一个层次结构。
在每个层次上,决策者需要对不同的元素进行比较和评价,以确定它们之间的重要性和优先级。
层次分析法的核心是通过建立成对比较矩阵,从而将主客观因素相结合,实现准则之间的比较和权重的确定。
在层次分析法中,决策者需要对每个准则对两两进行比较,根据重要性进行两两判断。
这些判断形成了一个判断矩阵。
然后,通过特征向量法计算各个准则的权重。
最后,将这些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每个准则的相对重要性。
3. 应用步骤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3.1 确定决策目标首先,需要明确决策的目标是什么。
目标是整个决策过程的核心,决策者需要明确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的决策分析。
3.2 构建层次结构根据决策问题的特点和要求,构建一个包含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的层次结构。
目标层表示决策的最终目标,准则层表示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种准则,方案层表示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案。
3.3 构建比较矩阵对于每个层次的准则,决策者需要对其进行两两比较,并判断各个准则之间的重要性。
通过构建比较矩阵,可以很直观地展示各个准则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3.4 计算权重通过特征向量法,根据比较矩阵计算各个准则的权重。
特征向量法是一种数学方法,可以根据比较矩阵的特征向量,得到每个准则的权重。
3.5 归一化处理将准则的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每个准则的相对重要性。
归一化处理可以使不同准则的权重在同一尺度上进行比较,更加公平合理。
层次分析法步骤
层次分析法步骤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一种用于多准则决策的定量分析工具,可以帮助决策者以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比较和评估不同准则和选择之间的重要性。
它由美国数学家托马斯·L·塞蒂(Thomas L. Saaty)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并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复杂的决策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并在每个层次上进行比较和评估,最后得出一个综合的决策方案。
整个分析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目标和准则:首先需要明确决策的目标以及与之相关的准则。
目标是决策问题的总体要求,而准则则是用来评估和比较不同选择的标准。
2.建立层次结构:将决策问题分解为层次结构,利用层次结构可以清晰地表示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
层次结构由目标层、准则层和选择层组成。
目标层位于最高层,准则层位于中间层,选择层位于最底层。
3.构建判断矩阵: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元素两两进行比较,构建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中的每个元素表示一些准则或选择相对于其他准则或选择的重要性。
判断矩阵需要满足一致性要求,即矩阵的特征向量要满足一致性指标。
4.计算权重向量:通过对判断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可以得到特征向量。
特征向量表示各个准则或选择的重要性权重,可以用于比较和评估不同准则和选择之间的优先级关系。
5.一致性检验:对于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要求需要进行检验,通常使用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来评估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程度。
如果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超过了一些阈值,就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直到满足一致性要求为止。
6.综合评估和决策:根据权重向量可以对不同准则和选择进行综合评估,计算出每个选择的得分。
最终选择具有最高得分的方案作为决策方案。
7.灵敏度分析:对比不同决策方案的得分,可以进行灵敏度分析,评估权重向量的变动对决策结果的影响程度。
层次分析法兼容主观和客观因素,能够定量评估和比较不同准则和选择之间的重要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TUSPD五维层次分析法(李)
1、政府视角的我国农村宅基地置换政策运行绩效评估政府作为农村宅基地置换政策的制定者和组织者,有义务及时宣传置换制度和组织被征地农民参与置换过程,促进征地问题的解决,维护社会的稳定。
农村宅基地置换政策的制定经过“技巧度、通畅度、满意度、参与度、灵活度”这样一个五维的系统的分析,不同的阶段都会存在一定的因素影响最终政策的执行和实施,根据不同维度的目标评判其执行效果。
1.1评估思路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座谈会、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广泛收集评估信息和资料,运用对比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方法,对政府视角的农村宅基地置换政策进行定性分析。
TUSPD的政策演进是从决策开始到决策终结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大致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1)矛盾出现阶段;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解决旧问题并不断遭遇新问题中螺旋式上升发展的。
在社会发展的时代进程中,当一些社会问题悄然兴起并开始显著地影响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时,政府就不可避免的制定政策来进行干预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2)矛盾确认阶段;绝大部分的社会问题都能被社会的自身调节功能所化解,一般而言,那些经过确认在政府决策范围内,并不能由社会自我调节,且进入政府议程的社会问题,才能转化为政府政策问题。
3)政策制定阶段;众所周知,每个政府部门都有一些常规的决策议程,且政府部门常为解决重大问题而建立专门的重大事项决策议程。
顶层设计是政策生命周期的核心所在,主要包含政策策划、政策设计、政策绩效评价等多方面。
4)政策执行阶段;政府政策的执行阶段就是把政策的文本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客观的现实的过程。
在这一充满变数的过程中,政策的执行者应该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建立必要的执行机构、利用多种技术手段,把形而上的东西转化为现实存在。
5)政策调整阶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通过对政策执行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绩效评价,决策者与监督者可以发现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
任何政策都不会是完美的,也不会是一劳永逸的,只能将它不断完善。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一种用于多因素决策和评估的定量方法。
它由美国运筹学家托斯·L·赛蒂(Thomas L. Saaty)在1970年代提出,并成为了一种广泛应用的决策支持工具。
层次分析法通过将一个复杂的决策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和因素,然后利用专家的主观判断,对这些层次和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和权重分配,最终得出最优选择的方法。
下面是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建立层次结构:确定决策问题的目标和准则,并将其拆分为若干层次,形成一个层次结构。
两两比较:对每个层次的元素进行两两比较,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比较可以使用数字尺度,通常是一个1到9的比较矩阵,其中1表示相同重要性,9表示极端重要性差异。
构建判断矩阵:将两两比较的结果整理成一个判断矩阵,其中矩阵的元素表示各个元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计算权重:根据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向量,表示各个元素相对于其上一层次的重要性,通常使用特征向量法进行计算。
一致性检验: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确保专家的判断具有合理的一致性。
综合评价:利用权重向量和层次结构中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估和决策选择。
层次分析法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包括工程、管理、市场营销、投资决策等。
它能够帮助决策者在复杂的决策问题中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评估,从而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层次分析法步骤介绍
层次分析法整个计算过程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应用AHP解决实际问题,首先明确目标;接下来分析影响目标决策的各个因素,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条理化、层次化;最后,用线将各个层次、各个因素间的关系连接起来就构成了递阶层次结构。
[25]通常,递阶层次结构包括以下三个基本层次:1.目标层:通过分析,明确目标是什么,将其作为最高层的元素,必须是唯一的,如: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2.准则层:即中间层,元素包含所有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准则,且会随着问题的复杂程度增多。
这时,需要详细分析各准则元素间的相互关系(是同级关系还是隶属关系)。
如果是隶属关系,则需要构建子准则层甚至更下一层准则。
3.措施层:即方案层。
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哪些,并将其作为最底层因素。
(2)构造判断矩阵并赋值1.构造判断矩阵:将每一个具有向下隶属关系的元素作为判断矩阵的第一个元素(位于左上角),隶属于它的各个元素依次排列在其后的第一行和第一列。
2.填写判断矩阵:最常用的方法是咨询专家,将两个元素两两比较,按照重要性程度表赋值(见下表)。
表3 重要性标度含义表设填写后的判断矩阵为A=(a ij)n×n,判断矩阵具有如下三个性质:1.a ii=12.a ji=1/a ij3.a ij>0(3)层次单排序与检验1.层次单排序利用数学方法将专家填写后的判断矩阵进行层次排序。
层次单排序是将每一个因2素对于其准则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实际就是计算权向量。
计算权向量有特征根法、和法等,以下详细介绍特征根法的计算方法。
A. 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nj ij i a M 1 (3.2)式中:M i 第i 行各元素的乘积a ij 第i 个元素与第j 个元素的关系比值B. 计算Mi 的n 次方根n i i M W = (3.3)式中:W i 第i 行各元素的乘积的n 次方根M i 第i 行各元素的乘积C. 对向量正规化(归一化处理)∑==ni i ii W W W 1 (3.4)式中:i W 特征向量W i 第i 行各元素的乘积的n 次方根D. 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根 j nj ij i W a ∑-=1λ (3.5) 式中:λi 第i 个特征根 a ij 第i 个元素与第j 个元素的关系比值W j 第j 个特征向量E. 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n i i iW n 1max λλ (3.6) 式中:λmax 最大特征根λi 特征根n 判断矩阵的阶数W 特征向量2. 层次单排序一致性检验需要特别注意:在层层排序中,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交互设计:五维分析法
交互,或是帮助以产品为媒介的人与人间的交互。
虽然一些人视交互设计特指那些信息系统——电脑系统或者具有计算能力的设备——我认为排除非信息设备是可耻的。
我们交互观念的形成来源于感官和运动,比如看和触摸,和社会以及文化现象,比如模仿和时尚。
这一切和该产品是否信息化并没有任何卵关系,非信息产品的设计理论同样适用于信息产品的设计。
设计潮牌服饰的思想同样可以转化来设计酷炫的按钮。
最后,当计算机系统越来越融入我们的生活时,甚至连日常生活用品都必须信息化时,信息化的概念都可能会逐渐消失了。
交互设计场景图示是纽约华盛顿很多人下国际象棋的画面。
画面的下方我们能看到棋盘和两个聚精会神的棋手。
棋盘的一侧放着被吃到的黑棋,另一侧摆放着计时器。
稍后一点,我们能看到其他的棋局,每个周围都有些观众。
再往后,能看到闲逛的路人,过阵子他们也许会来看别人下棋也有可能自己下,谁知道呢? 照片最后是树影和墙垣,哈哈,所以这是个室外露天棋牌室,那么问题来了,城管在哪里呢。
虽然这仅仅是一张照片,但,在我眼里,它就是一个交互设计场景的缩影。
作为一个设计师,我会经常面对新的网站和场景。
对每一个网站,我需要从特定的角度去分析,设计,去理解我所做的对网站的影响。
我发现,当我对网站的实际交互场景有了深切了解后,我的设计是最棒的。
先对整体网站有一个概念,然后概念框架,设计方法,设计工具便随之而来了。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度关注场景中的某一个方面,不要陷入特定的思维和方法。
我的方法是将自己沉浸在实际网站中,通过不同的概念层面去分析,而不是去寻求某一独特合适的概念。
五维下面让我们回到图中。
我们将从每一个维度纵观全图,就像我设计网站时那样。
意识维也许和我早期受到的教育有关,我首先会从纯认知角度上感知这个游戏。
从意识维度上来看下棋这一行为,它涉及到感知,思考以及行动。
这是认知心理学家的领域,如 Donald Norman(1986),同时又涉及到人们是如何学习下棋的,学习中可能会犯那些错误,如何从新手进阶为大神,以及人们为什么能发现下棋的技巧等。
5层次分析法
随机一致性比率: CR = 规定:
CI RI 接受;
当 CR ≤ 0 .1 时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 当 CR > 0 .1 时,需调整判断矩阵。
5. 计算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时, 可以采用近似算法。
算法步骤: 给定判断矩阵 A = [ a ij ]n× n 。
已知上例中对功能准则 的判断矩阵如下 ⎛ ⎜ ⎜ A1 = ⎜ ⎜ ⎜ ⎝ 1 4 1 2 1 4 1 1 8 ⎞ 2⎟ ⎟ 8⎟ 1⎟ ⎟ ⎠
另一方面 , 如果不知道 w ,但是已建立了各物体 对于重量准则 的判断矩阵。 ⎛ ⎜ ⎜ A=⎜ ⎜ ⎜ ⎝ a 11 a 21 M a n1 a 12 a 22 M an2 ⎛ ⎜ L a1n ⎞ ⎜ ⎟ ⎜ L a2n ⎟ ⎜ ⎟=⎜ M M ⎟ ⎜ L a nn ⎟ ⎠ ⎜ ⎜ ⎝ w1 w1 w2 w1 M wn w1 w1 w2 w2 w2 M wn w2 L L M L w1 wn w2 wn M wn wn ⎞ ⎟ ⎟ ⎟ ⎟ ⎟ ⎟ ⎟ ⎟ ⎠
在 A1 中:1) ii = 1 ; ( 2) a ij = ( a
1 。 a ji
如何从判断矩阵中计算下层各因素对上层某一因 素的权重?
计算权重的方法:权向量和一致性指标。
原理: 设已知 n 个物体的重量为 w = ( w 1 , w 2 , L , w n )T , 则 w 即为 n 个物体对重量准则的权 向量。
介于前面相 邻判断之间
倒数 反比
含义 相等 稍强
非常强 极强
(3)判断矩阵:利用成对比较的比值建立判断矩阵。 例: 对准则C1(功能准则),通过比较得到下述判断矩 阵。
PC 1 PC 2 PC 3 ⎛ ⎜ ⎜ A1 = ⎜ ⎜ ⎜ ⎝ 1 4 1 2 1 4 1 1 8 ⎞ 2 ⎟ PC 1 ⎟ 8 ⎟ PC 2 1 ⎟ PC 3 ⎟ ⎠
五层维度思考方法
五层维度思考方法五层维度思考方法是一种问题解决方法,它包括从不同的层次来思考和分析问题,以达到深入了解和全面解决问题的目的。
该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问题,并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下面将对这五层维度思考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层维度是事实层次。
在这一层次上,我们收集和整理与问题相关的所有事实和信息。
这包括对问题的背景、原因、发展以及相关方面的了解和分析。
通过事实的收集和整理,我们可以获得对问题的基本了解,并为下面的分析和解决提供基础。
第四层维度是价值层次。
在这一层次上,我们评估问题的价值和影响,以及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和效果。
这包括对问题的重要性、优先级和目标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价值的评估,我们可以确定问题的紧迫性和解决的必要性,并为后续的分析和解决提供方向。
第五层维度是未来层次。
在这一层次上,我们预测和规划问题的未来发展和解决方案的长远影响。
这包括对问题的趋势、变化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未来的预测和规划,我们可以为问题的决策和行动提供指导,并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五层维度思考方法提供了一个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框架。
通过从不同的层次来思考和分析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原因和规律,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并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
同时,这种方法也能够帮助我们从长远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预测和规划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五层维度思考方法,我们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和处理问题,提高问题解决的效果和质量。
以上是关于五层维度思考方法的详细阐述。
通过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处理问题,提高问题解决的效果和质量。
同时,这种方法也能够帮助我们从长远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预测和规划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五层维度思考方法,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解决问题,为个人和组织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层次分析法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分析方法简介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一种常用的多标准决策分析方法,由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L·赛蒂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
它通过将复杂的决策问题分解为层次结构,对各层次标准进行定量评估和权重分配,最终得到综合的决策结果。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基于专家经验和主观判断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方法,适用于复杂的多因素多目标决策问题。
它以一种系统化和结构化的方式帮助决策者进行决策分析,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方法步骤层次分析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建立层次结构:首先,需要将决策问题进行逐层分解,形成一个层次结构模型。
层次结构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构成,决策问题从目标层开始,经过准则层逐步分解,最终得到方案层。
目标层表示整个决策问题的目标或要达到的结果,准则层表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关键因素,方案层表示可行的解决方案。
2.构造判断矩阵:在层次结构的每一层中,需要对各个元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得到一个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的每个元素表示两个层次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比较的方式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常用的比较方法有9点量表法和1-9标度法。
3.确定权重向量: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可以得到每个层次因素的权重。
特征向量即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
通常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通过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来衡量。
4.计算综合评估值:根据各个层次因素的权重和方案的评价指标,可以计算得到每个方案的综合评估值。
综合评估值可以表示方案的优劣程度。
5.灵敏度分析:层次分析法可以进行灵敏度分析,通过改变判断矩阵中的比较数据,可以检测到不同因素权重发生变化时对决策结果的影响。
优点和应用范围层次分析法具有以下优点:•结构化:通过将决策问题分解成层次结构,使得问题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
•定量化:通过构造判断矩阵和计算权重向量,将主观因素定量化,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
五维剖析资料
五维剖析
点:这是问题的具体表现或现象,也称为问题罗列法。
从岗位风险和个人风险两个层面以及思想建设、选人用人、民主决策、制度落实、行风建设、勤廉底线等六个方面,全面排查梳理罗列存在的问题风险,找准找全每一个问题点位。
面:将孤立的问题点位联系起来,寻找彼此存在的逻辑联系和共性特点,形成存在问题的完整画像,理性剖析存在问题的切实根源。
这有助于杜绝问题剖析的片面性,既从正面看待问题,也从反面剖析问题。
体:用立体的角度检视问题,不孤立僵化的排列问题,而是从多角度、多侧面检视问题,把问题的多个面找准找全,力求客观全面剖析问题成因,找准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
宏观:从宏观角度剖析问题,用历史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来检视和剖析问题,既找到问题产生的主观客观原因,也找到解决问题的完整思路和有效途径。
微观:从微观的角度剖析问题,从细节入手,深入问题表像,由表及里,在宏观检视问题的基础上,深入解剖问题,找出并细化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举措。
这种五维剖析方法可以用于各种领域,包括物理实体的分析、问题的诊断和解决、政策制定等。
它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层次分析法的详细步骤
每一层中的各因素对上一层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可以用问题1中的方法确 定,由层次关系可以计算出措施层各方案最高层的相对权重,从而给出 各方案的优劣次序。
层次单排序
不同准则对目标的影响已经在问题1中得到了解决,现假定不同措施 对各准则的影响如下:
1.不同措施对调动职工劳动生产积极性影响的成对比较矩阵 (12)
问题1
某工厂在扩大企业自主权后,厂领导正在考虑如何合理地使用企业留 成的利润。在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1) 调动职工劳动生产积极性; (2) 提高职工文化水平; (3) 改善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状况。
请你对这些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以供厂领导作参考。
分析和试探求解
这个问题涉及到多个因素的综合比较。由于不存在定量的指标,单凭 个人的主观判断虽然可以比较两个因素的相对优劣,但往往很难给出一 个比较客观的多因素优劣次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能不能把复杂 的多因素综合比较问题转化为简单的两因素相对比较问题呢?运筹学家 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首先找出所有两两比较的结果,并且把它们定量 化;然后再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从所有两两相对比较的结果之中求出多
决策。
解答
划分层次 显然这是一个多目标的决策,问题涉及到许多因素,各种因素的作用
相互交叉,情况比较复杂。要处理这类复杂的决策问题,首先需要对问 题所涉及的因素进行分析:哪些是要相互比较的;哪些是相互影响的。 把那些要相互比较的因素归成同一类,构造出一个各因素类之间相互联 结的层次结构模型。各因素类的层次级别由其与目标的关系而定。在上 述问题中,因素可以分为三类:
一致性的缺少是造成两种类比方法结果不同的原因。利用最小二乘法 可以证明:用求解特征方程得到的权重向量平均误差较小。因此我们最 好采用这个方法来求解权重向量。
层次分析法步骤介绍
层次分析法步骤介绍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用于多因素决策分析的常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决策问题。
下面,我们将介绍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步骤一:构建指标体系题目所涉及的各种因素需要先确定一个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就是一些可以考核、量化和评分的指标,它可以用于衡量问题的不同方面。
例如,如果你要进行人才选拔的决策,可以设置以下几个指标:知识技能水平、工作态度、适应能力等。
步骤二:建立判断矩阵在确定好指标体系后,我们需要通过对指标两两之间的比较,建立一个判断矩阵。
这个矩阵表示各因素之间的重要性关系。
每一列都代表一个指标,每一行则代表这个指标相对于其他指标的权重值。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需要根据经验、专业知识或实测数据来确定各项因素之间的权重。
步骤三:计算加权平均值一旦确定了判断矩阵,接下来我们需要将判断矩阵中的值代入计算公式。
这一步需要计算每一列的加权平均值,加权平均值是指在各指标权重下,各行的值的加权总和。
步骤四:计算一致性检验指标在计算加权平均值后,我们还需要计算一致性检验指标。
一致性检验指标代表了矩阵的整体一致性程度。
如果一致性检验指标达到一定要求,则认为该判断矩阵具有较高的精度。
否则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
步骤五:反复调整以获取最优矩阵如果一致性检验指标低于要求,我们需要反复调整权重值和比较两两指标,直到一致性检验指标达到要求为止。
当然,这个过程需要基于专业知识和经验,并且需要经过多次计算和比较。
步骤六:应用结果最后,我们需要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的结果,进行决策分析。
根据得出的本质指标,我们可以比较各选项的差异,以选择最佳的因素组合或最优的决策方案。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决策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决策问题。
当然,该方法的应用需要基于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且需要注意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问题。
五层次分析法(AHP法
n1
其中 n 为判断矩阵的阶数;
(2) 查找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R.I.: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是多次(500次以上)重复 进行随机判断矩阵特征根计算之后取算术平均得到的。 龚木森、许树柏1986年得出的1—15阶判断矩阵重复 计算1000次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如下:
阶数 1 2 3 4 5 6 7 8 R.I. 0 0 0.52 0.89 1.12 1.26 1.36 1.41 阶数 9 10 11 12 13 14 15 R.I. 1.46 1.49 1.52 1.54 1.56 1.58 1.59
1
w 1 w 2
即 aikakjaij i,j1,2, ,n
A
但在例2的成对比较矩阵中, a23 7,a21 2,a13 4 a23 a21a13
在正互反矩阵A中,若 aikakjaij ,(A 的元素具有 传递性)则称A为一致阵。
定理:n 阶正互反阵A的最大特征根max n, 当且仅当 =n时A为一致阵
层次分析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关于最低层对最高层的相 对权重问题,按此相对权重可以对最低层中的各种方案、 措施进行排序,从而在不同的方案中作出选择或形成选择 方案的原则。
2 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
在建立递阶层次结构以后,上下层次之 间元素的隶属关系就被确定了。假定上一层 次 的 元 素 Ck 作 为 准 则 , 对 下 一 层 次 的 元 素 A1, …, An 有支配关系,我们的目的是在准则 Ck 之下按它们相对重要性赋予 A1, …, An 相 应的权重。
上述两相邻判断的中值
因素i与j比较的判断aij,则因素j与i比较的判断aji=1/aij
对于 n 个元素 A1, …, An 来说,通过两两比 较,得到成对比较(判断)矩阵 A = (aij)nn:
五维模型分析整理
五维模型分析整理五维模型是一种分析工具,用于评估和理解一个组织或团队的发展情况。
它由彼得·辛格等人在1970年代中期提出,通过对五个维度进行评估来帮助组织或团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整理,以便更好地制定发展战略。
五个维度包括:组织的结构、策略、系统、文化和领导力。
首先,组织的结构是指组织内部的层次结构和权力分配。
通过评估组织的结构,可以了解组织的形式和功能的分配,从而确定组织是否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
其次,策略是指组织为实现其长期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计划。
通过评估组织的策略,可以了解组织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是否明确,并且能否有效地进行实施。
第三,系统是指组织内部各种流程和程序的集合体。
通过评估组织的系统,可以了解组织的运作是否高效、有序,并且能否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
第四,文化是指组织内部的共同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
通过评估组织的文化,可以了解组织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沟通方式以及对工作和业务的态度。
最后,领导力是指组织领导者的能力和行为。
通过评估领导力,可以了解组织领导者的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建设能力以及对组织的愿景和目标的推动力。
在进行五维模型分析整理时,需要首先收集有关组织或团队的相关信息,然后对这五个维度进行评估和分析。
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等收集数据,然后将数据整理并进行比较和总结。
在整理分析结果时,可以使用SWOT分析等工具来确定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同时,还可以针对每个维度的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和行动方案。
最后,通过不断地监测和评估,可以进行反馈和修正,以确保整理分析的有效性。
总之,五维模型是一种全面分析和整理组织或团队发展情况的工具,它可以帮助组织或团队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通过使用这个模型,可以提高组织或团队的效能和绩效,从而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
五层次分析法(AHP法汇总
判断矩阵元素aij的标度方法
标度 1 3 含义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具有同样重要性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稍微重要
5 7
9 2, 4, 6, 8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明显重要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强烈重要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极端重要 上述两相邻判断的中值
例 2
旅游
假期旅游,是去风光秀丽的苏州,还是
去凉爽宜人的北戴河,或者是去山水甲天下
的桂林?通常会依据景色、费用、食宿条件、 旅途等因素选择去哪个地方。
例 3
择业
面临毕业,可能有高校、科研单位、企
业等单位可以去选择,一般依据工作环境、
工资待遇、发展前途、住房条件等因素择业。
例 4
科研课题的选择
例1. 选择旅游地
目标层
如何在3个目的地中按照景色、 费用、居住条件等因素选择.
O(选择旅游地)
准则层
C1 景色
C2 费用
C3 居住
C4 饮食
C5 旅途
方案层
P1 桂林
P2 黄山
P3 北戴河
例2
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问题 获得大学毕业学位的毕业生,在“双向选择” 时,用人单位与毕业生都有各自的选择标准和要求。 就毕业生来说选择单位的标准和要求是多方面的, 例如: ①能发挥自己才干作出较好贡献(即工作岗位适 合发挥自己的专长); ②工作收入较好(待遇好); ③生活环境好(大城市、气候等工作条件等); ④单位名声好(声誉等); ⑤工作环境好(人际关系和谐等) ⑥发展晋升机会多(如新单位或前景好)等。
比较同一层次中每个因素关于上一层次 的同一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在确定各层次各因素之间的权重时,如果只是 定性的结果,则常常不容易被别人接受,因而 Saaty等人提出构造:成对比较矩阵A = (aij)nn,即: 1. 不把所有因素放在一起比较,而是两两相互比 较。 2. 对此时采用相对尺度,以尽可能减少性质不同 的诸因素相互比较的困难,以提高准确度。 成对比较矩阵是表示本层所有因素针对上一层某一个 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判断矩阵的元素aij用 Saaty的1—9标度方法给出。
5 层次分析评价方法
5 层次分析评价方法5.1 概述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即AHP ),又称多层次权重解析方法,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萨蒂(T.L.Saaty )教授首次提出来的。
该方法是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把数学处理与人的经验和主管判断相结合,能够有效地分析目标准则体系层次间的非序列关系,有效地综合测度评价决策者的判断和比较。
由于它系统、简洁、实用,在资源系统分析、城市规划、招标评标、经济管理、教育管理、科研成果评价、社会科学等许多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5.1.1 层次分析法德基本原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从一堆同样大小的物品中挑选出最重要的物品,如重量最大的物品,即至少要确定各物品的相对重量。
这是,经验和常识告诉我们,可以利用两两比较的方法来达到目的。
假设有n 个物体,其真实重量为1ω,2ω,……,n ω,如果人们可以精确地判断两两物品之重量比,那么就可以得到一个重量比矩阵A 。
111211112121222212221212//////()///n n n n ij n nn n nn n n n nA δδδωωωωωωδδδωωωωωωδδδδωωωωωω⨯⎡⎤⎡⎤⎢⎥⎢⎥⎢⎥⎢⎥===⎢⎥⎢⎥⎢⎥⎢⎥⎣⎦⎣⎦(5—1)显然,1/ij ji δδ=,1ii δ=,,,1,2,,.i j k n =用重量向量12(,,,)T n W ωωω= 右乘矩阵A ,其结果为:1112111212222212/////////n n n n n n n nn n AW nW n 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 (5—2) 从上式不难看出,以n 个物品重量为分量的向量W 是比较判断矩阵A 的对应于n 的特征向量。
根据矩阵理论可知,n 为上述矩阵A 唯一非零的最大特征根,W 是矩阵A 的特征根n 对应的特征向量。
五维方法论
五维方法论:解锁未来成功之门现代社会变化极快,人们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物质层面,更多地涉及精神、文化、品质等方面,这对于个人与组织的成长、发展提出了高要求。
而五维方法论作为一种先进的综合性方法,提供了一种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人们掌握多重技能,拓展多元思维,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认知和成长的目标。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五维方法论带来的变革和特性。
第一维:自我认知力自我认知力强,掌握自己的优劣势和能力,是许多成功人士的普遍特质。
然而,很多人对自己并不了解,缺乏自我意识和反思能力。
五维方法论提供的自然调和、禅修冥想等训练,帮助人们探索内心,认识自己,超越自我,形成与环境和谐的积极态度和行动模式。
第二维:跨文化交流力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而要适应并胜任这种环境与工作,需要拥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智慧,包括语言、礼仪、沟通和积极心态等方面。
五维方法论的跨文化训练能调整文化差异对人们的影响,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文化适应性,帮助人们深入研究和理解不同的文化,以及有效地在这个背景下发挥自己的能力。
第三维:创新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变革,创新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关键词,创新人才更是社会所需。
五维方法论在创新方案提供了多样化方法,包括思维导图、借鉴法等方面,帮助人们在思维跨界、拓展想象、融合贯通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和做事效率,实现变革和突破。
第四维:协作领导力现代社会,不仅是个人的成功,更是团队集体的奋斗。
而团队领导力、协作协调等能力更是团队成功的重要保障。
五维方法论提供的领导力培养、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等训练,帮助人们具备了在团队环境下有效协作和领导的基本技能,提升凝聚力和执行力,打造高效、创新的成功团队。
第五维: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任何一个社会成功组织必不可少的特质之一,也是一个文明社会符合道德规范的基础。
五维方法论在品牌和企业管理方面,提倡推广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呼吁企业和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和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关注自身的社会影响和责任,积极为社会作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政府视角的我国农村宅基地置换政策运行绩效评估政府作为农村宅基地置换政策的制定者和组织者,有义务及时宣传置换制度和组织被征地农民参与置换过程,促进征地问题的解决,维护社会的稳定。
农村宅基地置换政策的制定经过“技巧度、通畅度、满意度、参与度、灵活度”这样一个五维的系统的分析,不同的阶段都会存在一定的因素影响最终政策的执行和实施,根据不同维度的目标评判其执行效果。
1.1评估思路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座谈会、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广泛收集评估信息和资料,运用对比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方法,对政府视角的农村宅基地置换政策进行定性分析。
TUSPD的政策演进是从决策开始到决策终结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大致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1)矛盾出现阶段;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解决旧问题并不断遭遇新问题中螺旋式上升发展的。
在社会发展的时代进程中,当一些社会问题悄然兴起并开始显著地影响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时,政府就不可避免的制定政策来进行干预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2)矛盾确认阶段;绝大部分的社会问题都能被社会的自身调节功能所化解,一般而言,那些经过确认在政府决策范围内,并不能由社会自我调节,且进入政府议程的社会问题,才能转化为政府政策问题。
3)政策制定阶段;众所周知,每个政府部门都有一些常规的决策议程,且政府部门常为解决重大问题而建立专门的重大事项决策议程。
顶层设计是政策生命周期的核心所在,主要包含政策策划、政策设计、政策绩效评价等多方面。
4)政策执行阶段;政府政策的执行阶段就是把政策的文本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客观的现实的过程。
在这一充满变数的过程中,政策的执行者应该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建立必要的执行机构、利用多种技术手段,把形而上的东西转化为现实存在。
5)政策调整阶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通过对政策执行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绩效评价,决策者与监督者可以发现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
任何政策都不会是完美的,也不会是一劳永逸的,只能将它不断完善。
不断修正主观意识以适应客观存在是任何政策执行中的必然要求。
6)政策完结阶段;通过对执行效果的绩效评价,可以发现政策达到的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差距。
假如政策能达到既定目的,就继续执行。
或者外部大环境出现新的情况,进行新一轮的循环。
如果政策完全背离了既定目标,则要及时终止。
1.2TUSPD模型分析方法TUSPD模型分析方法是从一个选定的观点出发,对征地听证制度作出一个全方位、宽领域的分析与评价,包括技巧度(0.15)、通畅度(0.21)、满意度(0.29)、参与度(0.23)、灵活度(0.12)五大方面的系统的分析(T echnique,U nobstructed,S atisfaction,P articipation,D exterity,)。
该分析方法一方面重视不同立场的不同看法,同时另一方面提供一个逻辑构架去鉴认各个不同环节之间的配合。
针对征地听证制度,按照TUSPD方法分析,比较农村宅基地置换政策设计时的预期结果与日后的实际结果的差异、政策的设计是否逻辑、考虑是否充分、是否具有政策的先见和远见,针对发现的当前农村宅基地置换政策中的实际问题,对政策做出评价并提出政策建议。
2、理论基础征地听证制度绩效评价体系作为行政管理的一部分在建立过程中会涉及诸多理论,主要包括系统理论、信息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政府规制理论,这些理论为征地听证制度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依据。
2.1系统论系统思想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40年代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便创立了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也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思想基础,其核心思想——整体观念帮助管理人员从整体角度分析和解决绩效评价体系的相关问题。
根据此理论,管理人员在构建绩效评价体系时,应首先明确评价的主体、客体、目标以及评价的结果分析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实现征地听证制度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的系统化。
与此同时,系统理论的思想使管理人员们重视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的问题间的相关关系。
绩效评价涉及政府政策的不同生命周期,各周期的评价体系必然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说,在征地听证制度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和评价中,应格外注意理清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并且系统理论可以使得管理人员从更宽角度更广视野树立研究观念。
2.2 信息论上世纪中期,伴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这一概念出现在新兴科学领域。
时过境迁,随着不同领域对信息概念的研究不断深入,信息这一概念的内涵也日益丰富,不仅包括消息指令等因素同时也包括数据和形象等因素。
在信息化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信息传递和交换,信息似乎已经成为任何领域中决定性的因素。
企业绩效评价系统也是企业管理系统的子系统,政府绩效评价系统与企业绩效评价系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今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也是信息化大发展的时代,社会的各个角落都充斥着大量的信息资源等待开发和利用,而信息论为我们对信息的开发提供了有力武器。
从企业、政府的微观角度来看,信息理论对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权重的确定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2.3 委托-代理理论由于企业资本所有者、各级政府领导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单纯依靠个人管理各项活动已不可能。
为解决以上问题并实现良好发展,委托-代理理论应运而生。
宏观上来讲,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由一个行为主体雇佣其他行为主体提供劳务并支付报酬的契约关系,委托-代理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
微观上来看,委托代理关系是指由企业资本所有者、各级政府领导选派一些其他行为主体来管理企业、政府并为其提供服务,在这一过程中这些行为主体会被授予一定的决策权力,并根据所提供的服务支付相应的薪酬和福利。
委托代理理论在现代社会中应用极其广泛,该理论解决了所有者单独管理企业、政府所存在的局限性,但同时也造成了较多的代理成本,增加了支出。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代理成本,避免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现象,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机制来激励和约束经营者的行为成为了当务之急。
有鉴于此,将绩效评价体系作为一种机制来激励和约束经营者的行为,通过对其进行绩效评价可以考核实际工作业绩,基于业绩水平这一标准实施奖惩。
这样的绩效评价既可增强经营者的能动性,努力实现经营者目标和所有者目标的一致,又可使衡量业绩水平更透明,增加公平性,减少了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矛盾。
更为重要的是,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对经营者的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并且为评价经营者业绩水平提供重要依据。
2.4 权变管理理论1976年,美国学者卢桑斯(F. Luthans)在其著作《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中第一次系统全面的定义了权变管理理论。
当今学术界的流行观点是,环境是影响管理观念和技术的重要因素,既包括外部环境因素也包括内部环境因素。
从理论上讲,外部环境因素由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组成,宏观环境主要是指自然、社会、经济、法律、政治、军事等因素,微观环境主要指客户、公众、供应商、股东、竞争者等因素。
内部环境主要指企业和政府的内部组织管理系统。
根据权变管理理论的具体内容,研究者在构建征地听证制度绩效评价时应综合全面的考虑环境的影响。
同时,在应用评价体系对政府政策进行绩效评价时也要着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
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政府政策绩效评价体系也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与此同时,政府政策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构建时应综合考虑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并不断进行合理调整,以此来适应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环境。
2.5政府规制理论“规制”一词来源于英文“Regulation”,是规制部门通过对某些特定产业或企业的产品定价、产业进入与退出、投资决策、危害社会环境与安全等行为进行的监督与管理。
根据规制性质的不同,规制可分为经济性规制与社会性规制。
经济性规制主要关注政府在约束企业定价、进入与退出等方面的作用,重点针对具有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等特征的行业。
经济性规制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施:一是对企业进入及退出某一产业或对产业内竞争者的数量进行规制,这一规制可以通过发放许可证,实行审批制,或是制定较高的进入标准来实现;二是对所规制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定价来进行规制,也称为费率规制,包括费率水平规制或费率结构规制;三是对企业产量进行规制,产量高低直接影响着产品价格,进而关系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通过规制可限制或鼓励企业生产;四是对产品质量进行规制,相对于前几种方式,对产品质量进行规制的成本较高,主要包括监督成本、检查成本,由于规制者难以亲自监督产品生产,企业和规制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规制者对产品质量很难把握,因此实践中这类规制方式较少被采用。
而社会性规制是以确保居民生命健康安全、防止公害和保护环境为目的所进行的规制,主要针对与对付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外部性有关的政策(植草益,1992)。
社会性规制是近年来在各国逐渐施行的,主要通过设立相应标准、发放许可证、收取各种费用等方式进行。
3、基于TUSPD模型的征地听证制度运行绩效评估结果构建原则:本调查选取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花山镇基层的国土资源政策执行人员作为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73份。
(1)科学性与客观性原则;科学性与客观性原则要求设置的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要具有科学性,同时指标体系要符合征地听证制度的具体要求。
具体来说,科学性和客观性原则就是要求在对指标体系进行设置时要简明扼要,应保证具体评价指标能被政府政策的信息使用者理解和应用。
(2)效益优先原则;成本效益优先原则是指在对征地听证制度的绩效评价指标进行设置时要考虑设置过程的成本,控制好评价成本是实现绩效评价的良好效益的重要前提。
为了节约评价成本,在对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行设置时应注意控制评价指标的数量,尽量选择精准度高并且言简意赅的评价指标。
(3)可操作性原则;任何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都应当具有可操作性。
为了增强绩效评价的可操作性,在对征地听证制度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行设置时应当尽量选取定量指标。
但是由于客观现实的需要,政府政策的评价指标全部是定量指标是极为罕见的,必须选用一些定性指标来完善评价体系,对定性指标进行选择时应着重选择一些具有可验证并且指标数据信息容易获得的定性指标。
(4)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要求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要覆盖全面,囊括方方面面。
在过去的实际操作中,人们对政府政策的绩效进行评价时,一般仅仅使用由单纯的GDP或公众满意度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忽视了非关键性指标的重要作用。
而恰恰是非关键性指标可以从一个侧面更加全面客观的进行绩效评价,所以说非关键性指标也是绩效评价体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