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考行测常识要点:中国古代科技史
中国科技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科技史知识点总结中国科技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业、冶炼、纺织等领域。
古代中国人在农业、医药、建筑、天文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为世界科技史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科技史也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变革,为世界科技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科技史可以分为古代科技、近代科技和现代科技三个阶段。
在古代科技时期,中国人在农业、医药、建筑、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例如,在农业方面,中国人发明了耕耙、犁耕法等农具,使农业产量大幅提高;在医药方面,中国人发明了针灸、草药等治疗方法,奠定了中国医学的基础;在建筑方面,中国人设计了许多伟大的建筑,如长城、汉长城等,展示了中国人工程技术的卓越智慧。
近代科技时期是中国科技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中国在这时期开始接触西方的科学技术,对中国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中国人学习了西方的科学知识,掌握了西方的科学方法,复制了西方的科学成果,使中国的科技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例如,中国在这一阶段发明了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要的科学技术,为中国的科技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现代科技时期是中国科技史上一个积极向上的阶段,中国在这一阶段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科技改革,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阶段,中国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扩大了科技人员的规模,提高了科技人才的水平,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使中国的科技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例如,中国在这一阶段成功地研制了原子弹、氢弹、卫星等科技成果,使中国的科技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总的来说,中国科技史是一个充满了荣辱、辉煌和挫折的历史,中国在这个历史时期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取得了无数的重大成就,为中国科技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中国的科技史是世界科技史的一部分,它不仅记录了中国人民的科技成就,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科技精神和科技情怀。
中国科技史的研究意义重大,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中国科技的发展历程,也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中国人民的科技智慧和创造力。
行测常识历史部分

行测常识历史部分行测常识:历史部分一、中国古代历史概述中国古代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00年左右的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记载的朝代。
夏朝之后,历史进入了商、周、春秋、战国等时期,这些时期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公元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秦朝。
二、中国古代社会制度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主要有封建制度和官僚制度。
封建制度是指君主将土地赏赐给亲信的贵族,贵族通过领地来管理、统治百姓。
官僚制度则是指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官员来管理地方事务。
封建制度和官僚制度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
三、中国古代的科技与发明中国古代有许多重要的科技和发明,其中最著名的是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
这些发明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中国古代的文化与艺术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之一。
中国古代的文化表现在许多方面,如文学、哲学、绘画、音乐、戏剧等。
其中,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五、中国古代的外交与对外关系中国古代的外交政策主要由中央政府制定和执行。
中国古代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主要是以和平共处和贸易为基础的。
中国古代通过丝绸之路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也与邻近的国家进行了一些战争和征服。
六、中国古代的制度与法律中国古代的制度与法律主要体现在封建制度和法律体系上。
封建制度是中国古代的统治体制,法律体系则是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
中国古代的法律体系包括律令制度、刑法、民法等,这些法律对古代社会的秩序和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七、中国古代的战争与军事中国古代的战争与军事发展具有独特的特点。
中国古代的战争主要是由君主和贵族领导的,军事力量主要依赖于兵员的数量和武器的装备。
中国古代的战争包括内战和外战,其中最著名的是秦朝的统一战争和三国时期的战争。
八、中国古代的经济与贸易中国古代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基础。
2017年吉林省直事业单位通用知识:中国古代科技史知识总结

2017年吉林省直事业单位通用知识:中国古代科技史知识总结公共基础考试涉及到文史方面的知识就需要各位考生平时注意积累学习,那么要积累哪些知识可能是大家疑惑的,而有些知识散落在教材的各个部分,对于大家的积累和识记来说带来了不少困难,在这里中公教育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中国古代科技史》,按照朝代顺序先后将古代科技方面的成就系统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1. 《尚书》——最早的日食记录。
2. 商代甲骨文已记载日食、月食,并出现了原始历法——阴阳历。
3. 战国,扁鹊发明“望闻问切”,后世尊称“脉学之宗”。
4. 战国,发明“司南”,南宋时,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5. 汉代,《汉书·五行志》——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6. 汉武帝时期,《太初历》——第一部完整的历书。
7. 西汉,《神农本草经》——最早的药物学著作。
8. 东西汉时期,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
9. 东汉末,“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10. 东汉末,“神医”华佗发明“麻沸散”。
11. 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发明地动仪。
12. 南北朝,祖冲之编制大明历,求得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13. 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农书。
14. 隋唐,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15. 隋唐,僧一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测定子午线长度,创黄道游仪。
16. 唐代,“药王”孙思邈《千金方》。
17. 唐高宗时期,世界上最早由国家编订和颁布的药典——《唐本草》。
18. 北宋,毕昇——活字印刷书。
19. 南宋,世界最早的管型火器“突火枪”。
20. 元,郭守敬,《授时历》。
21.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
22. 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
23.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综合性科学技术著作, 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4. 明代,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第一次较全面地对自然地理现象及其成因理论进行探索。
中国古代科技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科技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科技是世界科技史上的瑰宝,它不仅涵盖了广泛的领域,而且创造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发明和创新。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科技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一、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5年的东汉时期。
通过使用纤维素质的植物纤维,如桑树皮、麻和黄麻,中国人成功地开创了制造纸张的方法。
这一发明对于传播知识、促进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最终传播到世界各地。
二、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大科技发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
这项发明革命性地改变了航海和导航的方式,并对世界贸易和探险产生了重要影响。
指南针的原理是利用磁性物质指向地磁场的方向,帮助航海者确定方位,提高了航海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三、火药火药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项伟大创举,对军事、烟花和炼金术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早在公元9世纪的唐朝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发现了火药的制造方法。
火药的组成成分包括硝石、炭和硫,通过混合并点燃这些成分,可以产生爆炸效果。
火药的发明推动了军事技术的发展,加强了中国古代对外防御和军事扩张。
四、印刷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又一伟大发明,于公元7世纪的唐朝时期开始出现。
通过使用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和木刻印刷等技术,中国人成功地开创了一种高效、快捷的印刷方法。
这项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书籍、文化和思想的传播,为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天文学中国古代天文学在观测、观念和仪器相关方面都具有重大的贡献。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通过观测星象和制作天文仪器,如天球仪和浑仪,对天体运行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还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天文理论,如天圆地方说和三纲五常说等,为后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六、农业技术中国古代农业技术也是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发明犁、耕田机械、种植和灌溉技术等,中国古代农民显著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强了农业生产能力。
2017国考试题及答案

2017国考试题及答案一、常识判断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A. 造纸术是汉代蔡伦发明的B. 印刷术是唐代毕昇发明的C. 火药是宋代发明的D. 指南针是战国时期发明的答案:B2.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学的表述,正确的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B.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部诗歌总集C.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答案:C3.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A. 张衡发明了地动仪B. 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的精确值C. 华佗发明了麻沸散D. 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答案:D4.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 西周时期的分封制B. 秦朝的郡县制C. 唐朝的科举制D. 明朝的内阁制答案:A5.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经济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 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B. 均田制是北魏时期的土地制度C. 屯田制是唐代的土地制度D. 一条鞭法是明代的土地制度答案:A二、言语理解与表达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B. 他不仅年轻,而且经验丰富。
C. 他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D. 他年轻,而且经验丰富。
答案:B7.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飞快地跑开了。
B. 他跑得像一只小鸟一样快。
C.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轻快。
D. 他跑得像一只小鸟一样。
答案:A8.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喜欢唱歌、跳舞和画画。
B. 他喜欢唱歌,喜欢跳舞,喜欢画画。
C. 他唱歌、跳舞和画画都喜欢。
D. 他喜欢唱歌,喜欢跳舞,也喜欢画画。
答案:B9.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他难道不聪明吗?B. 他不聪明吗?C. 他聪明吗?D. 他难道聪明吗?答案:A10.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他为什么迟到了?B. 他迟到了吗?C. 他迟到了,是因为他生病了吗?D. 他迟到了,因为他生病了。
公务员考试总结—三科技知识

科技史之古代中国一、四大发明(一)造纸术发明:西汉时发明植物纤维纸改进: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二)印刷术隋唐:雕版印刷术现存最早的印刷品是唐朝雕版印刷的《金刚经》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三)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唐末用于战争,宋还用于狩猎、采矿(四)指南针战国时发明司南北宋使用人工磁体指南针,用于航海二、天文学(一)天文观测商朝有世界最早的日食记录春秋有世界最早的慧星、哈雷慧星的记录汉代有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二)天体测量东汉张衡:地动仪、浑象仪;地圆学比欧洲早 1000 年;。
唐代僧一行:测出子午线长度;水运浑象仪元代郭守敬:发明简仪三、数学春秋:九九乘法表;筹算计算法东汉:《九章算术》计算面积、容积、正负加减、一元二次方程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 1000 年四、医学西汉:《黄帝内经》,战国问世,西汉编订。
东汉:“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华佗发明麻沸散,创“五禽戏”唐朝:药王孙思邈著成《千金方》明朝: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东方医学巨典”五、农学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求》,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书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介绍西方自然科学,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17 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科技史之国外一、第一次科学革命时间:17 世纪前后代表人物:牛顿科学成就:牛顿力学天文学:1543 年哥白尼“日心说”医学:注:牛顿力学被称为物理学第一次大综合。
二、第一次技术革命时间:18 世纪代表人物:瓦特代表成就:蒸汽机三、第二次技术革命时间:十九世纪代表人物:爱迪生代表成就:电力应用直流电机:德国西门子电灯:爱迪生电话:贝尔电视:贝尔德四、第二次科学革命时间:19 世纪末代表人物:麦克斯韦代表成就:电磁学。
注:电磁学被称为物理学第三次大综合。
五、现代科学革命时间:20世纪19世纪末物理学三大发现:X射线(伦琴)放射性(居里夫人)电子(英汤姆逊)代表人物:爱因斯坦、普朗克代表成就:相对论、量子力学六、第三次技术革命时间:20 世纪代表人物:电子计算机代表人物:冯诺依曼(美)注:20 世纪的四大发明:计算机、半导体、激光器、原子能中国科技一、科技规划1.基础理论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简称“937 计划”,2.应用科学计划1)星火计划:振兴农村经济,普及科学技术、带动农民致富的指导性科技计划,1986年实施,由科技部负责。
行测 历史科技文化

2.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的主张,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当时的思想家主要有墨家的墨子、儒家的孟子和荀子、道家的庄子和法家的韩非子。
★(诸子百家简表)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作主要思想观点a儒家孟轲《孟子》仁政,民贵君轻b 墨家墨翟(墨子)《墨子》兼爱,非攻c法家韩非《韩非子》“法”治,中央集权d道家老子《老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庄周《庄子》天人合一,清静无为。
韩非的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最有用。
他提出的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法治”等思想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又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李白和杜甫。
李白的诗的风格:雄奇飘逸,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人称“诗仙”。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的诗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细腻,感情真挚动人,富有现代主义精神。
诗的内容多位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后人称他为“诗圣”,称他的诗为“诗史”。
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
8、元曲:元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
元杂剧作家重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
王实甫,西厢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汉宫秋9、明小说:在明朝以叙事为主的通俗文学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
明清时期的四大名著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明)、施耐庵的《水浒传》(明)、吴承恩的《西游记》(明)和曹雪芹的《红楼梦》(清)。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步长篇历史小说,《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
汤显祖言”。
蒲松龄,字留仙,清代文学家。
代表作品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曹雪芹、名露,雪芹为其号,清代大小说家,《红楼梦》一书的作者。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纪昀,即纪晓岚,清大学者。
著有《阅微堂随笔》。
龚自珍,清末思想家、文学家。
文章《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诗歌《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较为有名。
李宝嘉.字伯元,通称李伯元,清末小说家。
著有《官场现形记》。
中国古代历史科技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历史科技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历史是世界上最为悠久的历史之一,也是科技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科技成就。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些重要科技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造纸术中国古代的造纸术是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公元105年,汉朝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使用麻和葛等植物纤维制成纸张。
这项发明大大提高了书写和传播知识的效率,对于古代文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科技发明之一。
北宋时期,中国发明了最早的磁铁指南针,它基于磁性所显示的指南针方向,使得航海活动更加准确和安全。
这一发明对于中国古代航海和地理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火药火药的发明和应用是中国古代科技的一大突破。
相传,东汉时期,中国人民发明了火药,最初用于医药和祭祀活动。
随后,火药在军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中国古代军事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四、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另一项重要科技成就。
南宋时期,印刷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用活字印刷术大量印刷了许多经典著作和文化作品。
这一技术不仅大幅提高了印刷效率,也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普及。
五、造船技术古代中国的造船技术也是举世闻名的。
从古代木船到唐宋时期的大型海船,中国人民对船舶设计和建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这为海洋贸易和航海探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为中国古代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六、农业科技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陶瓷农耕工具的发明、水利工程的建设、棉花和丝绸的种植与加工等,都为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七、纺织业中国古代的纺织业发展也卓有成就。
丝织品的生产和销售推动了城市和贸易的繁荣,培养了许多巧妙的纺织技术。
丝绸、棉花、麻织品等成为中国古代特色的出口产品,丰富了国家的财富和文化。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历史中涌现了许多伟大的科技成就。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造船技术、农业科技和纺织业等,都对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公考常识“中国古代科技” 考点

【常识】“中国古代科技”考点1.先秦时期(1)都江堰:始建于战国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2)郑国渠:公元前246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3)芍陂:是由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是古代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又称安丰塘,被誉为“天下第一塘、世界塘中之冠”。
(4)十进制:是中国人民的一项杰出创造,在世界数学史上有重要意义。
至迟在商代时,中国已采用了十进位值制。
(5)《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发现木卫三,比意大利欧洲的同一发现早近2000年,甘德、石申所测定的恒星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
(6)春秋时期,留下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春秋》记载,公元前 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即指哈雷彗星。
(7)中国古代采用立表测影的方法测太阳年长度。
《汉书·天文志》已有记录。
(8)《墨经》中有大量的物理学知识,记录了杠杆原理、小孔成像等,被称为“光学八条”。
(9)扁鹊发明了望闻问切四诊法,从脉象中诊断病情,被誉为“脉学之宗”。
(10)战国时期,出现了手工业专著《考工记》,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是最早关于手工业技术的文献。
2秦汉时期(1)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2)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3)东汉时,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4)张衡发明制作的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验地震的仪器,可以遥测千里以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比欧洲早1700多年。
(5)《九章算术》由张苍、耿寿昌所撰写,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国考常识备考:中国古代科技历史

国考常识备考:中国古代科技历史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河北华图教育精心整理了国家公务员行测真题及其他公务员笔试资料供考生备考学习。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常识会涉及到科技常识的考点,华图教育的专家将为考生分享中国古代科技历史的重要考点。
一、中国四大发明1、造纸术(1)西汉先后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2)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
(3)造纸术于6世纪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2、印刷术(1)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卷(2)五代有了雕版印刷的整部书籍。
(3)宋代雕版印刷业很发达。
北宋毕异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4)元朝出现锡、铅活字。
后来又有铜、铅活字印书。
(5)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
3、指南针(1)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南针特性,发明“司南”。
(2)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
后来把磁针装在罗盘上,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
(3)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4、火药(1)唐朝时《真元妙道要略》一书最早提到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2)北宋时火药已广泛在军事上使用,东京设立“广备功城作”,制作火药和火器。
(3)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型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4)金的火器制造业比较发达,所制的“震天雷”“飞火枪”威力很大。
(5)我国发明的火药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出入欧洲。
二、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成就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情况。
2017年高考历史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知识点

[键入文字]2017 年高考历史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知识点历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7 年高考历史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考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有其他最新的资讯,小编会在第一时间通知大家,请大家持续关注历史网。
在历年来的高考历史试题中,对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史的考查比重逐渐增大。
主要包括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科技、思想、教育、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以及宗教的传播和影响等基本知识。
掌握中国古代各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及产生的原因、影响,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与社会环境的促进与制约关系。
通过比较各时期文化发展的异同点,培养历史比较能力以及理解继承与发展的基本观点。
一、中国古代文化发展1. 【高考历史】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以铁器的使用和牛耕推广为标志的生产力发展、社会的变革,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科技、文化大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在天文学、物理学、医学领域,取得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就。
同时,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阶级关系发生巨变,新旧势力的剧烈斗争,促进了学术思想的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等一大批思想家。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辉煌。
2. 【高考历史】大一统的秦汉文化秦汉时期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社会稳定,封建经济发展,国内各民族之间联系密切,中外交往活跃,促成了文化的发达。
秦汉文化博大精深,在科学技术和思想、史学、文学、艺术诸方面,都创造了突出的成就。
在科技领域,天文历法、数学、医学、造纸术等,成就辉煌;在思想领域,儒学居于统治地位,王充的唯物思想与之尖锐对立,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观点;佛教传入,道教形成,古代宗教形成了新1。
公务员行测常识人文与科技详解(吐血整理)[1]
![公务员行测常识人文与科技详解(吐血整理)[1]](https://img.taocdn.com/s3/m/c6702312f18583d04964594e.png)
人文与科技第一章历史考点透视掌握古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
命题线索图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历史中共党史世界史第一节中国古代史一、先秦(一)我国最早的人类主要有距今170万年的元谋猿人、距今80万年的蓝田猿人、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猿人和1.8万年的“山顶洞人”。
(二)氏族公社距今约五六千年,氏族公社进入繁荣时期。
山顶洞人已过渡到氏族公社时期。
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分别发明了种植粟和水稻,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距今约四五千年,山东大汶口文化的居民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产生了阶级和阶级压迫。
(三)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启废除“禅让制”,实行世袭制,建立了夏朝。
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6世纪,商汤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
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因此商朝也叫殷朝。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在牧野打败纣王,灭了商朝,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周厉王时发生了“国人暴动”,起义的平民和奴隶攻入王宫,周厉王出逃,于是出现了“共和行政”的局面。
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西周末年,社会矛盾进一步加深,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入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幽王的儿子周平王继位后,将王都迁到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四)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先后起来争霸的诸侯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出现了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
公元前365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使秦迅速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商鞅变法的内容主要有: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实行军功爵制;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中国古代史专题之科技文化

中国古代史专题之古代科技、思想、文化(一)基础知识1、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改进。
2、印刷术:①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唐朝印制的,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②活字印刷术:北宋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3、指南针:时发明,并运用于航海事业,时,广泛用于航海。
4、火药:唐朝时开始用于军事,时,广泛用于战争。
1、楚辞:战国时期的创造,代表作。
2、唐诗:唐朝是我国诗歌创造的黄金时代,代表人物有、、。
“诗仙”指的是,“诗圣”指的是。
3、宋词: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
豪放派北宋的代表是,代表作是,南宋的代表是;婉约派的代表是。
4、戏曲:①元朝优秀的剧作家是,代表作是。
②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汤显祖,代表作有。
③19世纪中期,在徽剧和汉调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新的剧种。
5、明清小说:①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作者是。
②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作者。
③长篇神话小说是,作者是。
④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是,作者是。
五、史学巨著1、《史记》:西汉史学家编写,是我国第一部通史,记述了从到的史实。
2、《资治通鉴》:北宋史学家所著,是我国第一部通史,叙述了从到的历史。
六、汉字的演变和艺术成就1、汉字的演变:①甲骨文: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②金文:西周时期,铸刻在上的文字,也成“铭文”。
③小篆:秦朝统一后,把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后又推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2、艺术成就①书法⑴东晋“书圣”王羲之的《》,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⑵唐朝创“颜体”,是继王羲之之后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创“柳体”。
②绘画⑴东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⑵唐朝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步辇图》;“画圣”的《送子天王图》。
⑶北宋张择端的《》,反映了北宋商业的繁荣。
③雕塑⑴是秦汉雕塑艺术的杰作。
⑵北朝的山西大同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隋唐的敦煌。
④音乐: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编钟。
(二)真题再现1. 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历史知识点)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是一个拥有众多科技发明的国家,这些发明对世界的科技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国古代的重要科技发明。
一、纸张纸张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科技发明之一。
在西汉时期,汉武帝曾发出命令,要求每天都给他送来报纸。
这表明古代中国已经使用纸张来记录和传播信息。
纸张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二、火药火药被认为是中国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早在9世纪时,火药已经在中国广泛使用。
最初,火药是作为炼金术中的一种药物使用的,但后来人们发现它的爆炸力,于是开始将其用于军事目的。
火药的发明对战争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并对世界军事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
它最初是作为一种用于卜筮的工具出现的,但很快人们发现指南针可以用来指示方向。
这项发明对于航海和探索领域有着巨大的影响,使得人们能够准确地找到方向并开辟新的航线。
四、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科技发明。
在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使得纸张的生产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
这项发明推动了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知识的广泛传播。
五、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
在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得印刷变得更加快速和便捷。
这项发明对于书籍的大规模印刷和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了文化的传承和智识的传播。
六、井灌技术井灌技术是中国古代农业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
在北方干旱地区,人们通过挖掘井并利用地下水源进行灌溉,充分发挥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益。
这种井灌技术使得荒漠地区变得肥沃,增加了粮食产量,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七、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科技发明。
在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使得纸张的生产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
这项发明推动了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知识的广泛传播。
八、天文仪器中国古代也在天文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宋代的苏颂发明了浑仪,这是一种可以观测天体运行轨迹的仪器。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养科技常识备考要点(一)中国古代科技常识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养科技常识备考要点(一)——中国古代科技教师资格证统考综合素养考试当中的科技常识的复习往往是大家的复习盲点之一,因为涉及的内容广泛,知识点又比较零散,广大考生都不知道从何下手,因此失分比较多。
今天,我们就来帮助大家梳理一下,科技常识的常考点,帮助大家形成知识体系。
科技知识考点包含如下三个部分,如下图:我们将分成三讲来分别讲述科技常识的备考。
今天是第一讲,我们来谈一下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概要的复习方法。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都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中国历史上的科学技术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中国科技构成这一独特科学技术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陶瓷和建筑两大技术,以及震惊世界的四大发明。
首先我们先看看四大学科知识点要点梳理:(一)农学农业是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中国农学重视天时、地利和人力三者对农业生产的综合作用。
对于有利农作物生长的时令、土壤和施肥等环节,都分别作过十分细致的研究。
中国文化典籍中农书很多,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其中最著名的有《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
(二)医学中国古代医学有自己独特的体系,而《黄帝内经》是奠定我国中医理论体系的最重要著作。
千百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出现了一大批重要的医学家,其中,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在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天文学中国的天文学成就,包括阴阳历法的制定、天象观测、天文仪器的制造和使用以及构造宇宙理论。
在天象观测方面,尤其是在恒星观测方面,中国有世界上公认最早的星表“甘石星表”(公元前4世纪)。
(四)算学在中国,数学古称算学,侧重于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由于在天文历法的计算方面有很多数学问题需要解决,因而历法和算学的发展密切相关,许多科学家兼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于一身。
(五)综合类其次,我们来介绍一下陶瓷和建筑两大技术的知识点要点:中国的瓷器闻名世界,英文中的“china”(中国)一词又指瓷器,反映了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作为瓷器之国的形象。
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考点-中国科技史常识.doc

2017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考点:中国科技史常识2017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考点:中国科技史常识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国四大发明是指古代中国的四种发明,一般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1)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2)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
(3)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唐代的《金刚经》。
(4)北宋毕舁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5)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南特性,发明“司南”。
(6)唐朝时《真元妙道要略》一书最早提到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2.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成就(1)商朝:商朝甲骨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和新星记录。
(2)春秋:留下世界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3)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4)西汉:公元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记录。
(5)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
(6)隋唐: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主持实测了地球子午线长度,编制了《大衍历》。
(7)元朝:郭守敬改进了简仪和圭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制的《授时历》的年周期与现行公历相同。
3.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1)西周:商高讲过“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特例,载于《周髀算经》。
(2)春秋:九九乘法表。
(3)西汉:刘歆推算圆周率为3.1547.(4)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5)三国: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6)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 3.1415926~3.1415927之间,他还为《九章算术》作注,又著《缀术》一书。
(7)唐朝:著名数学家王孝通撰写《辑古算经》,首次提出三次方程式正根的解法。
(8)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著《算法统宗》,奠定了后世珠算法的基础。
(9)清代: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推出“割圆九术”。
2017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了”2017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
2017重庆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科技史剖析

一些地市省情是每年事业单位的必考内容,而省情里面的一个常考点就是历史文化名人。关于历史文化名人的考察,一般涉及其著作、成就等,如下题。
2.在山东的历史文化名人中,2500年前与学生们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实验,对光的直线传播第一次作出了科学解释的是( )。
A.曾子B.墨子C.鲁班D.甘德
一、对于古代科技史的考察
(一)结合人文考察科技史
这种类型的考察一般是让大家对不同类型的科技著作进行分类,如下题。这就要求大家对于我国古代科技史的相知道不同的科技成就出现的年代以及对应的科学家,这种考察在国考常识曾经出现,也很有可能会出现在事业单位的考察中。如给大家一些例子,让大家去判断出现的可能性,如“秦朝的小孩在田野里放风筝”、“唐代的居民用活字印刷印刷书籍”等。
1.下列对古代文化书典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史学类:《左传》、《史记》、《帝王春秋》、《论衡》
B.哲学类:《论语》、《墨子》、《韩非子》、《四存编》
C.文学类:《诗经》、《楚辞》、《宋元戏曲史》、《梦溪笔谈》
D.科学类:《农书》、《本草纲目》、《韩昌黎文集》、《天工开物》
【答案】B。解析:A中《论衡》是中国历史上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的一部著作,是一部宣传无神论的檄文,是一部古代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C中《梦溪笔谈》为宋代沈括所著的一部科技著作。D中《韩昌黎文集》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集。故本题选B。
3.“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成功发射升空,“嫦娥三号”探测器说法正确的有( )。
A.首次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
B.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
C.首次月面巡视勘察
D.首次与“天宫一号”对接
【答案】ABC。解析:嫦娥三号探测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嫦娥工程二期中的一个探测器,是中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探测器由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和月面巡视探测器组成。实现首次阮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故BC正确。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故A正确。2011年,神舟八号首次与天宫一号对接,故D错误。本题选AB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国考行测常识要点:中国古代科技史
中国古代的科技史也是国考行测的常考点哦,YJBYS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篇“2017国考行测要点:中国古代科技史”,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商代甲骨文已经记载了日食、月食,并且出现了原始历法一—阴阳历。
2•《尚书》记载了公元前2137年的一次日食,为人类最早的日食记录。
3.春秋战国时期,二十八宿体系已经建立。
4•春秋战国时期,采用的是古四分历,取周年长度为365又
1/4天,采用19年7闰的方法。
5.战国时期,扁鹊米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后世尊
为“脉学之宗”。
6.战国时,发明“司南”,到南宋时,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7•《汉书•五行志》中有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8.汉武帝时,编制我国第一部完整历书一一《太初历》。
9•东汉末年,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后人尊为“医圣”。
10.东汉末年,华佗发明的麻醉剂剂“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
多年,被人誉为“神医”。
11•东汉时,蔡伦造蔡侯纸。
12.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发明地动仪,比欧洲
早1700多年。
13.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编制的大明历取一周年长度为365.24231481 天,和近代科学测定的数值相差仅50余秒。
14.隋唐时期,印刷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一一《金刚经》。
15.隋唐时期著名学者僧一行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子午线长度的测定,创制了用于天体测量的仪器一一黄道游仪。
16.唐代孙思邈著有《千金方》。
17.唐高宗时编《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
18.北宋时,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19.南宋时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突火枪”。
20.宋元时代传统的天文仪器发展到尽善尽美的程度。
元朝科学
家郭守敬编制的恒星多达2500颗。
他在1280年完成了中国古代登峰造
极的历法一一《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比公历早300 年。
21.明代李时珍编著了中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22.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
寒
杂病论》、《神农本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