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及其应用》课件_沪科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全册 10.2 滑轮及其应用课件 (新版)沪科版

◆要点导航
§要点1 §要点2 §要点3
◆范例剖析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要点导航
§要点1 §要点2 §要点3
◆范例剖析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谢谢观赏!
◆要点导航
§要点1 §要点2 §要点3
◆范例剖析
§例题1 §例3
◆范例剖析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要点导航
§要点1 §要点2 §要点3
◆范例剖析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要点导航
§要点1 §要点2 §要点3
◆范例剖析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要点导航
§要点1 §要点2 §要点3
◆范例剖析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要点导航
§要点1 §要点2 §要点3
◆范例剖析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要点导航
§要点1 §要点2 §要点3
◆范例剖析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要点导航
§要点1 §要点2 §要点3
◆范例剖析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要点导航
§要点1 §要点2 §要点3
◆范例剖析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要点导航
§要点1 §要点2 §要点3
◆范例剖析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要点导航
§要点1 §要点2 §要点3
◆范例剖析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要点导航
§要点1 §要点2 §要点3
◆范例剖析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要点导航
§要点1 §要点2 §要点3
◆范例剖析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10.2滑轮及其应用 精品课件

四、滑轮组
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
想一想:还有别的绕线方法吗?
议一议
1.绳子的起点 2.拉力的方向 3.拉力的大小 4.移动的距离
这两种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
试一试
利用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 可以怎样绕绳子呢?
议一议
F F
讨论:这两种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
讨论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3)能否省距离?
定滑轮不能省距离。
F1
受力分析
物体匀速上升: F1 = G物
理论上不省力也不费力。
F1>G物
绳子与定滑轮之间有摩擦,拉力略大
F1 F1
假如摩擦忽略不计
G物
使用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理论分析 转轴固定不动,相当于支点 O,拉力相当于动力,
物体对绳子的拉力相当于阻力。
L1 = L2
于多少?
G
F=
1 5
(G+G/)
斜面也是一种省力机械
练一练
1.定滑轮左端绳子下端挂着相同的重物,若在
定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F3,
则 ( D )。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三个力一样大
F1
F2 F3
2. 用滑轮按图甲、乙、丙所示三种不同方式,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沪科版全一册第十章滑轮及其应用ppt课件

沪科版全一册第十章滑轮及其应用ppt 课件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沪科版全一册第十章滑轮及其应用ppt 课件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2、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每个滑轮重为20 N,绳重
及摩擦不计。用它匀速提升重为100 N的物
体,所用的拉力BF是( )
A. 50 N
B. 60 N
B. C. 70 N D. 120 N
3、几种升降机械
原始吊车
起重机
电 梯
在现代化生产中,人们使用的往往是复杂的机械, 但复杂机械中的许多部件就是由杠杆、滑轮等简单 机械组合起来的
沪科版全一册第十章滑轮及其应用ppt 课件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沪科版全一册第十章滑轮及其应用ppt 课件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课堂练习 1、学校旗杆顶端装有定滑轮,这样做 ( C ) A. 既省力,也改变施力的方向 B. 省力,但不改变施力的方向 C. 不省力,但改变施力的方向 D. 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的方向
(3)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重物 G/N
弹簧测力计 重物移动的 的示数/N 距离/cm
拉力作用点 移动的距离
/cm
6
3
10
20
实验结论
动滑轮特点: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能省一半的
力,而且费距离。
(4)动滑轮的实质
由杠杆平衡的条件:
F1 L1
L2 G
F1L1=F2L2
即:F1L1=GL2 L1=2L2 F1 =G/2
沪科版全一册第十章滑轮及其应用ppt 课件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沪科版全一册第十章滑轮及其应用ppt 课件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3、滑轮组 特点: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沪科版全一册第十章滑轮及其应用ppt 课件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2、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每个滑轮重为20 N,绳重
及摩擦不计。用它匀速提升重为100 N的物
体,所用的拉力BF是( )
A. 50 N
B. 60 N
B. C. 70 N D. 120 N
3、几种升降机械
原始吊车
起重机
电 梯
在现代化生产中,人们使用的往往是复杂的机械, 但复杂机械中的许多部件就是由杠杆、滑轮等简单 机械组合起来的
沪科版全一册第十章滑轮及其应用ppt 课件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沪科版全一册第十章滑轮及其应用ppt 课件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课堂练习 1、学校旗杆顶端装有定滑轮,这样做 ( C ) A. 既省力,也改变施力的方向 B. 省力,但不改变施力的方向 C. 不省力,但改变施力的方向 D. 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的方向
(3)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重物 G/N
弹簧测力计 重物移动的 的示数/N 距离/cm
拉力作用点 移动的距离
/cm
6
3
10
20
实验结论
动滑轮特点: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能省一半的
力,而且费距离。
(4)动滑轮的实质
由杠杆平衡的条件:
F1 L1
L2 G
F1L1=F2L2
即:F1L1=GL2 L1=2L2 F1 =G/2
沪科版全一册第十章滑轮及其应用ppt 课件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沪科版全一册第十章滑轮及其应用ppt 课件优 秀课件 (实用 教材)
3、滑轮组 特点: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滑轮及其应用课件共24张

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学 知识与技能 习
目 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温故知新
1、杠杆的五要素是什么? 2、杠杆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3、杠杆的运用有哪三种情况?
情景导入
1976年唐山大地震
救灾工具: 搞头、铁锹
情景导入
2013年芦山大地震
救灾工具: 起重机等大型机械
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使用滑轮时,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学情检测
3、如图(a)所示,物体B重100N,在力F作用下
匀速上升时,F应等于_10_0_N。(不计摩擦)
4、如图(b)所示,物体A重为100N,挂重物的钩
子承受的拉力是_1_00__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 是__50__N(动滑轮自重不计)
F 图(a)
图(b)
建构知识
1.定滑轮: (1)使用特点: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 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2)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2.动滑轮: (1)使用特点:能省一半力,但不改变 力的方向;要多移动一倍距离. (2)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学情检测
1.学校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 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
对这个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D )
A.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学情检测
2.一辆汽车不小心陷入了泥潭中,司机按 图5所示的甲乙两种方式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 出,其中省力的是使用动滑轮可 以省一半的力, 但不能改变作用力 的方向。
F=
1 2
G
S=2h
教师点拨
动滑轮
F
.O l1
过程与方法
学 知识与技能 习
目 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温故知新
1、杠杆的五要素是什么? 2、杠杆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3、杠杆的运用有哪三种情况?
情景导入
1976年唐山大地震
救灾工具: 搞头、铁锹
情景导入
2013年芦山大地震
救灾工具: 起重机等大型机械
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使用滑轮时,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学情检测
3、如图(a)所示,物体B重100N,在力F作用下
匀速上升时,F应等于_10_0_N。(不计摩擦)
4、如图(b)所示,物体A重为100N,挂重物的钩
子承受的拉力是_1_00__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 是__50__N(动滑轮自重不计)
F 图(a)
图(b)
建构知识
1.定滑轮: (1)使用特点: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 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2)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2.动滑轮: (1)使用特点:能省一半力,但不改变 力的方向;要多移动一倍距离. (2)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学情检测
1.学校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 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
对这个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D )
A.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学情检测
2.一辆汽车不小心陷入了泥潭中,司机按 图5所示的甲乙两种方式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 出,其中省力的是使用动滑轮可 以省一半的力, 但不能改变作用力 的方向。
F=
1 2
G
S=2h
教师点拨
动滑轮
F
.O l1
《滑轮及其应用》PPT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3.滑轮组 使用优点: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但不能既省力又省距离.
课后作业
1.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滑轮组
用动滑轮和定滑轮组 成的简单机械就称为滑轮 组,它即可省力又可改变力 的方向。
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 和定滑轮,可以组成怎样 的滑轮组呢?
G
G
实验探究
把提起重物所用的拉力与重物 相比较,再数一数承担物重的绳子 有几股,你发现了的往往是复杂 的机械,但复杂的机械中的许多部件就是由杠 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组合起来的。
随堂演练
1.如图所示,滑轮重力和摩擦力均不计,物体 重都是100 N,物体与水平间的摩擦力都是30 N,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则分别作用于各绳端
的拉力F1=_3_0__N,F2=_1_5__N,F3=_6_0_N。
2.如图所示,某人在A处提起重物,请在 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3.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
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沪科版 八年级下册
推进新课
认 识 滑 轮
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
使用滑轮时,其轴固定不 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实践告诉我们,使用定滑轮可以 将向下的对绳的作用力转化为绳对重 物的向上的拉力,对此,我们称之为 定滑轮可以改变作用力的方向。
rr O
F
想一想:使用定滑轮可以省力吗? G
是__乙___,若滑轮的自重和摩擦力不计,当分
别用F1、F2匀速提同一物体时,则F1、F2的
大小关系是:F1__>___F2。
课后小结
1.定滑轮: (1)使用特点: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 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2)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0.2《滑轮及其应用》ppt课件

1
F=G物S绳=2h物
2
使用定滑轮为什么不省力?
rr O
F
G
定滑轮实质 是一个等臂杠杆
(L1=L2)
练习:
• 1、如图9所示中,通过定滑轮匀速提起重 物G时,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F1、F2、
F3,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 D
• A.F1最大B.F2最大 • C.F3最大D.一样大
寻找支点
使用动滑轮为什么可以省力?
(不考虑绳与滑轮的摩擦)。要使A向右匀速
滑动,拉力F甲=牛,4F0乙=牛
20
小结
• 定滑轮:等臂杠杆,不省力,能改 变力的方向
• 动滑轮:省力杠杆,能省一半力, 但费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 滑轮组: F=—n1G
(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 道数)
中考连接
(山东临沂).如图所示,用滑轮 组将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提 升2m,不计摩擦和滑轮重, 所施加的拉力F=__3_0__0__N,
用动滑轮提升钩码的时候,注意观察:
①绳端拉力F(即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物重G大小的关系? ②注意观察用力的方向是否改变。
使用动滑轮能省力, 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F G0
G
实验结论
1,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 以改变力的方向
F拉=G物S绳=h物
2,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浪 费一倍的距离,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请设计两种不同的组装方法,比较两种情况下在提升 重物的过程中,滑轮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
使用时,滑轮 的轴固定不动
定滑轮
使用时,滑轮
的轴随物体一
起运动
动滑轮
(温州)下列各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 是() D
都使物体向上运动
F=G物S绳=2h物
2
使用定滑轮为什么不省力?
rr O
F
G
定滑轮实质 是一个等臂杠杆
(L1=L2)
练习:
• 1、如图9所示中,通过定滑轮匀速提起重 物G时,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F1、F2、
F3,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 D
• A.F1最大B.F2最大 • C.F3最大D.一样大
寻找支点
使用动滑轮为什么可以省力?
(不考虑绳与滑轮的摩擦)。要使A向右匀速
滑动,拉力F甲=牛,4F0乙=牛
20
小结
• 定滑轮:等臂杠杆,不省力,能改 变力的方向
• 动滑轮:省力杠杆,能省一半力, 但费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 滑轮组: F=—n1G
(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 道数)
中考连接
(山东临沂).如图所示,用滑轮 组将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提 升2m,不计摩擦和滑轮重, 所施加的拉力F=__3_0__0__N,
用动滑轮提升钩码的时候,注意观察:
①绳端拉力F(即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物重G大小的关系? ②注意观察用力的方向是否改变。
使用动滑轮能省力, 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F G0
G
实验结论
1,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 以改变力的方向
F拉=G物S绳=h物
2,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浪 费一倍的距离,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请设计两种不同的组装方法,比较两种情况下在提升 重物的过程中,滑轮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
使用时,滑轮 的轴固定不动
定滑轮
使用时,滑轮
的轴随物体一
起运动
动滑轮
(温州)下列各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 是() D
都使物体向上运动
10.2滑轮及其应用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优质教学课件

竖直向下
斜向下
水平
结论: 沿不同的方向,拉力大小都相等
L1 L2
O
F
L1=L2 等臂杠杆
G
改变拉力方向后,还是等臂杠杆,所以
只要是定滑轮,无论拉力方向怎么样, F=G
动滑轮实质:
支点
F
L1 2r
O
Lr2
G
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 L1=2L2)
总结:
1.定滑轮 不省力,但可以改变施力方向。 定滑轮的实质: 等臂杠杆
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物体时: (不考虑摩擦力)
思考与讨论:
滑轮实质上是杠杆的变形,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到底 是哪种类型的杠杆呢?
F F
活动:理论分析【滑轮的实质】
支点
rr O L2 L1
F
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 L1=L2)
G
3.探究定滑轮工作时施力方向的特点?
如下图所示,匀速提起相同的钩码,改变拉力方向,观察弹 簧测力的示数如何变化?
定滑轮: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动滑轮: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升旗
晾衣架 塔吊
滑轮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你觉得使用定 滑轮或者动滑轮有什么作用效果?
实验一、探究定滑轮工作时的特点 1.可以改变施力方向
实验一、探究定滑轮工作时的特点
2.探究定滑轮工作时是否省力?
(1)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中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分别为:f甲= 4 N、f乙= 2 N
作业布置
1.把一个定滑轮与一个动滑轮,组合成滑轮 组,你能设计出几种组合方式?
2.动滑轮 不可以改变施力方向,但可以省力。 动滑轮的实质:(当自由端竖直向上)
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省省力力杠杠杆杆
10.2滑轮及其应用PPT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

F
G轮
G (b)若动滑轮重G轮不能忽略 拉力F为多少?
F= 1 (G+G轮 ) 5
1 F= 5
G
三、巩固练习
1.如图(a)所示,物体B重100N,在力F作用下 100 N(不计摩擦) 匀速上升时,F应等于___ 2.如图(b)所示,物体A重为100N,挂重物的钩 100 子承受的拉力是____ 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 50 是____ N(动滑轮自重及摩擦不计)
第十章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本节课主要知识点: 1.了解定滑轮,知道使用定滑轮的优缺点, 会从杠杆角度分析定滑轮的实质。 2.了解动滑轮,知道使用动滑轮的优缺点, 会从杠杆角度分析动滑轮的实质。 3.了解滑轮组,会分析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能真确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及拉力移动 距离s与物体移动距离h的关系 4.能根据需要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2.拉力大小始终等于物重 。 F=G
G
F
3.拉力方向与重物移动方向不同
F
省力 结论:使用定滑轮不能____, (F=G) 但可以改变施力的___。 方向
二、 (2)从杠杆角度分析:动滑轮的特点
F O
A:支点在边缘O处
.
S
l1 l2
B: 动力臂L1为轮直径,阻力臂L2 G 为轮半径。 L1=2 L2 F= 1 2
一、滑轮分类: 滑轮在使用时,根据 轴的位置是否移动, 可分为:定滑轮和 动。
使用时,轴和 重物一起移动, 叫动滑轮
二、 (1):从杠杆角度分析:定滑轮的特点 A:支点在轴心O处。
.
L2
0 L1
B: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
1.定滑轮实质上就是等臂杠杆。
F
F 1 F= 3 G n=3
G轮
G (b)若动滑轮重G轮不能忽略 拉力F为多少?
F= 1 (G+G轮 ) 5
1 F= 5
G
三、巩固练习
1.如图(a)所示,物体B重100N,在力F作用下 100 N(不计摩擦) 匀速上升时,F应等于___ 2.如图(b)所示,物体A重为100N,挂重物的钩 100 子承受的拉力是____ 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 50 是____ N(动滑轮自重及摩擦不计)
第十章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本节课主要知识点: 1.了解定滑轮,知道使用定滑轮的优缺点, 会从杠杆角度分析定滑轮的实质。 2.了解动滑轮,知道使用动滑轮的优缺点, 会从杠杆角度分析动滑轮的实质。 3.了解滑轮组,会分析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能真确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及拉力移动 距离s与物体移动距离h的关系 4.能根据需要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2.拉力大小始终等于物重 。 F=G
G
F
3.拉力方向与重物移动方向不同
F
省力 结论:使用定滑轮不能____, (F=G) 但可以改变施力的___。 方向
二、 (2)从杠杆角度分析:动滑轮的特点
F O
A:支点在边缘O处
.
S
l1 l2
B: 动力臂L1为轮直径,阻力臂L2 G 为轮半径。 L1=2 L2 F= 1 2
一、滑轮分类: 滑轮在使用时,根据 轴的位置是否移动, 可分为:定滑轮和 动。
使用时,轴和 重物一起移动, 叫动滑轮
二、 (1):从杠杆角度分析:定滑轮的特点 A:支点在轴心O处。
.
L2
0 L1
B: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
1.定滑轮实质上就是等臂杠杆。
F
F 1 F= 3 G n=3
沪科版《9.2滑轮及其应用》ppt课件

滑轮组的绕法
F 1G 3
F 1G 3
F 1G 4
F 1G 5
滑轮组的绕法
F
F
F
F
F 1G 2
F 1G 3
F 1G 4
绕绳的起点:偶定奇动
F 1G 5
生活 物理 社会 轮轴和斜面
轮轴
F1·R=F2·r
F1 F2
=r R
动力作用在轮上,轮轴是
一个省力杠杆,但费距离。
动力作用在轴上,轮轴 又将起到什么作用?
F=1/2(G物+G滑轮)
G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有 F×2R=(G物+G滑轮)R
F (G物 G滑轮 )R 2R
1 2
(G物
G滑轮 )
F
1 2
(G物
G滑轮
)
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则有
F
1 2
G物
实验结论: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 但费一倍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
滑轮组
滑轮组同时具备定滑轮 和动滑轮的特点,既可以省 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cm) 10
12
14
实验结论: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费一倍距离, 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的实质
动滑轮在使用时,同样可以找出跟它相当的杠杆。 请认定一下,杠杆的支点是A还是O点?并指出拉力F与 物重G的关系。
F
F
L1 = 2R F
A O
L2 = R
O
G
G
G
杠杆的支点在O上
L1 = 2R
F
动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动力 臂二倍O 于阻力臂L2的=省R 力杠杆。因此拉 力与物重的关系是:
动滑轮
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PPT课件

F1
O
L2
斜拉:∵L1<2L2
∴ F1>
1 2
F2
G
②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使用滑轮时距离关系
物 体
上
升
2h
h 米
,
绳
子
自
h
由
h
端
上
物体上升h米
h
升
绳子自由端下降h米
即: S=h
即: S=2h
2h 米
我们能否用定滑轮、动滑轮组合出既 能省力, 又能改变用力方向的机械呢?
三、滑轮组 使用滑轮不可能既省力又省距 离的。要省力又要改变力的方向时,
的力F至少为
N, 2画0出该力的示意图
4.如图所示, 用一个定滑 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一个 最省力的滑轮组, 请画出 它的绕线方法
F= 1 G
n
n=3最大时, F最小。
5.利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 轮组提起重物, 如果所用的拉力是100N, 这
个滑轮组最多提起的重物的重力为( )C
A.100N B.200N C.300N D.400N
F=
1 3
G
F=
1 3
G
F=
1 4
G
F=
1 5
G
滑轮组省力多少取决于: 吊着动滑轮的绳子的段数
3.绕绳法: ①确定绳子段数n; ②绳子固定端:
“偶定奇动”
F=
1 2
G
F=
1 3
G
F=
1 4
G
F=
1 5
G
漫画中的物理道理
漫画中的物理道理
说明了: 胖子和瘦子不懂得定滑轮的作用
如果是你, 你如何做? 帮帮他们!
滑轮及其应用ppt10 沪科版优秀课件

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
F=
1 n
G
思考题: 在左图所示的滑轮组中,
分析:图中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为5段
(a)若动滑轮重G/不计,拉力F是多少?
F
F=
1 5
G
G/
(b)若动滑轮重G/不能忽略,那么图中的拉
力F应等于多少?
F=
1 5
(G+G/)
G
练习:
1、滑轮有______种,使用时滑轮的轴固定不 动的叫做_______,使用时滑轮的位置跟被 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的叫做______。 2、使用_____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 _____________;使用____滑轮可以省一半 力,但不能改变_____________。
2: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省_力_。
能否利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把它们组合起 来,使它们即省力又方便呢? 能。把它们组合成滑轮组。
3:滑轮组 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
F
F
F
G
G
G
实验结果:拉力F的大小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有关。
F=
1 2
G
F=
1 2
G
F=
1 3
G
n=2
n=2
n=3
实验表明,使用滑轮组吊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摩擦不计,动滑
9.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92.为了成材,松树从不向四季如春的温室外献殷勤。 48.与其追捧别人的强大,不如看看自己有多弱! 五、太多毒鸡汤告诉你,你想要的岁月都会给你,可它没告诉你,你想要的,岁月凭什么给你,所有逆袭,都是有备而来。所有光芒,需要时间才能被看到。所有幸运,都是努力埋下的伏笔。
滑轮及其应用ppt1 沪科版优质课件优质课件

思考题:在左图所示的滑轮组中,
分析:图中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为5
(a)若动滑轮重G/不计,拉力F是多少?
F
F=
1 5
G
(b)若动滑轮重G/不能忽略,那么图中
G/
的拉力F应等于多少?
F=
1 5
(G+G/)
G
三、质疑再探
关于滑轮,你还有什么疑问,请大胆提 出来,大家共同探究。
四、运用拓展
1、如图(a)所示,物体B重100N,在力F作用下匀 速上升时,F应等于_10_0_N。(不计摩擦)
滑轮在使用时,根据轴的 位置是否移动,又分为定 滑轮和动滑轮两种。
使用时,轴和 重物一起移动, 叫动滑轮。
二、解疑合探(1):定滑轮的特点
A:支点在轴心O处。
.0
l2 l1
B: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
1.定滑轮实际F 上就是等臂杠杆。
2.拉力大小始终等于重物的重力大小。
3.拉F=力G的方向与重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b)
(c)
(d)
附课堂小结:
1)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好处是可以改变用 力的方向。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2)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不能改变用力的方
向。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
F
1 2
G总
3)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也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起物体,则 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2、如图(b)所示,物体A重为100N,挂重物的钩子承受 的拉力是__10_0 _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是__50__N (动滑轮自重不计)
F 图(a)
图(b)
3、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中,图_( _b )_可省一半力,
分析:图中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为5
(a)若动滑轮重G/不计,拉力F是多少?
F
F=
1 5
G
(b)若动滑轮重G/不能忽略,那么图中
G/
的拉力F应等于多少?
F=
1 5
(G+G/)
G
三、质疑再探
关于滑轮,你还有什么疑问,请大胆提 出来,大家共同探究。
四、运用拓展
1、如图(a)所示,物体B重100N,在力F作用下匀 速上升时,F应等于_10_0_N。(不计摩擦)
滑轮在使用时,根据轴的 位置是否移动,又分为定 滑轮和动滑轮两种。
使用时,轴和 重物一起移动, 叫动滑轮。
二、解疑合探(1):定滑轮的特点
A:支点在轴心O处。
.0
l2 l1
B: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
1.定滑轮实际F 上就是等臂杠杆。
2.拉力大小始终等于重物的重力大小。
3.拉F=力G的方向与重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b)
(c)
(d)
附课堂小结:
1)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好处是可以改变用 力的方向。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2)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不能改变用力的方
向。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
F
1 2
G总
3)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也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起物体,则 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2、如图(b)所示,物体A重为100N,挂重物的钩子承受 的拉力是__10_0 _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是__50__N (动滑轮自重不计)
F 图(a)
图(b)
3、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中,图_( _b )_可省一半力,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10.2 滑轮及应用(共25张PPT)

实验探究: (1)实验需要哪些器材? 铁架台、滑轮、细线、刻度尺、钩码、弹簧测力计 (2)实验需要测量哪些量?要测量几组数据? 请设 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注意:实验过程中要匀速直线拉动弹簧测力计
数据记录:
实验 次数
操作
1
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提升 物体
2
用弹簧测力计通过一个 定滑轮沿方向1提升物体
3
用弹簧测力计通过一个 定滑轮沿方向2提升物体
课堂小结
定滑轮 动滑轮
轴不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不省力,也不费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等臂杠杆 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费距离 实质:省力杠杆
滑轮组
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叫滑轮组。
拉力 F 的大小与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n 有关。动滑轮 被几段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
从定 滑轮 挂钩 开始 绕线
从动 滑轮 挂钩 开始 绕线
2.探究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探究实验:
(1)按左图分别组装滑 轮组;
(2)测量物重G、拉力 F、物体上升的距离h和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填入表格中。
次数
操作
1 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提 升物体
2 用弹簧测力计通过一 个A滑轮组提升物体
3 用弹簧测力计通过一 个B滑轮组提升物体
力,物体对绳子的拉力作用在轴上相当于阻力。
F
l1= 2r F
OA
l2 = r
O
G
G
杠杆的支点在 O 点处
由图可知:l1是滑轮的直径,l2 是滑轮的半径,l1=2l2,因为杠 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所以
F1
1 2
F2
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动力臂是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旗杆 的顶部 安装了
一种 简单
的 机械,
滑轮
.轴
带凹槽的轮
滑轮 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滑轮的定义:周边有槽, 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
尝试采用绳,一个滑轮,铁架台将勾码提到 高处,你有什么方法?
细线
滑轮 钩码
铁架台
动滑轮和定滑轮
你使用的哪种方法?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呢?
动滑轮
、F3,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 ( D)
• A.F1最大
B.F2最大
• C.F3最大
D.一样大
寻找支点
使用动滑轮为什么可以省力?
F 动滑轮实质:
2r 动力臂是阻力
O
r
臂2倍的杠杆
G
• 2、图1中A是__动__滑轮。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 体举高,用力的方向应向_上___(选填“上”、 “下”)。如果用26牛的拉力,匀速提起50牛 的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 A重2 牛 。若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 __4__米。
例题反馈:
2、如下图所示,用四个滑轮组分别匀速提升
重力相同的物体,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
B 摩擦,其中用力最小的是( )
A.F1 B.F2 C.F3
D.F4
中考连接
(09山东淄博)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
速提升物体A时,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为 5.4 N,如果不计滑轮重和
摩擦,物体A的重力为 16.2 N。
F 图(a)
图(b)
2: 如上图(b)所示,物体A重为100N,挂重物的钩子承受 的拉力是__10_0 _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是__5_0 _N (动滑轮自重不计)
定滑轮虽然能改变力的方向,使我们工作 方便,但不能省力;
而动滑轮虽然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 的方向,使用时经常感觉不便.
于是人们就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 合起来使用,把它们各自的优点结 合起来,这样就组成了滑轮组.
小组讨论
由一个定滑轮和 一个动滑轮绕成滑轮 组有几种绕法?
G
经行实验收集数据
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 (匀速)
中考连接
(09山东临沂).如图所示,用滑轮 组将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提 升2m,不计摩擦和滑轮重, 所施加的拉力F=__3_0__0__N,
绳子移动的距离S = __6_ m
分析探究F与G及G动关系:
F: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G:被提升的物体的重力 G
F 动:动滑轮自身的重力
G动
G
h
36
WWW第2题:变形的滑轮组
定滑轮
定滑轮
动滑轮
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09温州)下列各图中利用了动滑轮
的是( D
)
这两种方案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
都
使
物 体
共同点
向
上
运
动
思考
区别
通过实验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研究使用定,动滑轮将物体竖直向 上提升过程中,用力大小、方向,移动距离与 物重、物体上升距离之间的关系。
10.2 滑轮及其应用
人类与动物的一个较大 区别是人类制造了工具, 并且懂得用工具去改变 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 世界,因此有了21世纪 伟大的今天
庄严的一刻
大家对这一现象有没有疑问?
五星红旗是向什么方向运动的? 向上 旗手施加给五星红旗的力向什么方向? 向下
为什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红旗 还可以顺利升起呢?奥妙在哪?
物
S=2h 物体上升 的距离
实验结论: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费一 倍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 忽略绳子与动滑轮, 定滑轮之间的摩擦 力,考虑动滑轮的
F拉=1/2(G物+G动滑轮) 重力
S=2h 物体上升
的距离
实验结论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浪费 一倍的距离,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1
F= G物+G动(忽略摩擦)
2
S绳=2h物
h
17
可见,滑轮也是杠杆
根据杠杆的种类的特征,和动、定 滑轮的特点,动、定滑轮分别属于 哪一类型的杠杆,为什么?分别找 出动、定滑轮的五要素。
使用定滑轮为什么不省力?
rr O
F
G
定滑轮实质 是一个等臂杠杆
( l1=l2 )
练习:
• 1、 如图9所示中,通过定滑轮匀速提起重
物G时,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F1、F2
很轻松地就 可将两木棍 拉合拢
说明使用滑 轮组可以省 力
2:滑轮组
实验表明,使用滑轮组拉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摩擦不计,动
滑轮被几股绳子拉住,所用的力就是物体与接触面摩擦力的几
分之一。即
F=
1 n
f
N F
. T
f
G
如图所示,拉力F的大小等于_F=__13 _f 。
实验表明,使用滑轮组吊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磨擦不计,动滑
(其中G物为物重,G动为 动滑轮的重力))
S绳=nh物
(其中S绳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为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绳子根数(n):与动滑轮直接接触的绳子根数
(2)滑轮组绕绳方法:根据n来判断:偶定奇动,由里向外
例题反馈:
1. 如图所示,物重100N, 不计摩擦、绳重及动滑 轮重,求拉力F的大小。
解:F= —G2 =50N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弹簧测力计测量物重和力的大小 尺子测量力移动的距离和物体移动的距离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定滑轮 使用定滑轮提升物体 (匀速) 拉力F 物体上升 绳端(拉力作用
F =G 物重G 大小 方向 拉
距离h
(物cm)
点)移动距离s (cm)
S=h 物体上升 的距离
实验结论:定滑轮不省力、不省 距离,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
F=
1 n
G
思考题:在左图所示的滑轮组中,
分析:图中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为5
(a)若动滑轮重G/不计,拉力F是多少?
F
F=
1 5
G
G/
(b)若动滑轮重G/不能忽略,那么图中的拉力
F应等于多少?
F=
1 5
(G+G/)
G
巩固练习: 1:如下图(a)所示,物体B重100N,在力F作用下匀速 上升时,F应等于_1_00_N。(不计摩擦)
滑轮组 拉力F 物体上 绳端(拉力 与动滑
F =1/nG 物重 大小 方向
G物G滑轮
拉
升距离h 作用点)移 (cm) 动距离s
(物cm)
轮相连 的绳子 段数
S=nh 物体上升 的距离
与
实验结论:滑轮组动可滑以轮省力,但费n倍
距离
相连的绳子段数
实验结论
(1)在不考虑摩擦的情况下
F G 拉=
Hale Waihona Puke 1 n物 +G动
实验结论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 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F拉=G 物 S绳=h物
h
14
经行实验收集数据
使用动滑轮提升物体 (匀速)
拉力F
动滑轮 物重
G物G滑轮
大小
方向
F =1/2G 拉
物体上升 距离h
(cm)
忽略动滑轮的重力
绳和端绳(子拉与力动滑作轮用, 点定)滑移轮动之力距间的离摩s擦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