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史生成期课件
合集下载
学习_课件2园林的生成期
1.中国古典园林史纲要
1.2 园林的生成期——先秦、两汉(前11世纪~220年) 2.2.3城市与建筑
二、秦、汉以前的建筑 (一)原始社会的建筑
1.中国古典园林史纲要
1.2 园林的生成期——先秦、两汉(前11世纪~220年) 1.2.3城市与建筑
二、秦、汉以前的建筑 (一)原始社会的建筑
1.中国古典园林史纲要
(三) 打击种族统治,维护封建变法的前期法家的朴素唯物论与朴 素辩证法思想。
(四) 把孔丘天命思想进一步主观观念化的子思、孟轲唯心主义哲 学。
(五) 反映没落种族统治者的意识——老子“旧根复命”的客观唯 心主义和庄周“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唯心主义。
1.中国古典园林史纲要
1.2 园林的生成期——先秦、两汉(前11世纪 ~220年)
园 林 历 史 与 理 论 概 王述
云
1.中国古典园林史纲要
1.2 园林的生成期——先秦、两汉(前11世纪~220年)
1.2.1总说
夏(前22世纪)——标志着奴隶制国家的诞生
商(殷)(前17-前11世纪)——灭夏,进一步发展奴隶制社会,以河南中、 北部为中心。最后200年建都于殷。
周(前11世纪-前220年)——前11世纪,陕西、甘肃一带的周族灭殷, 建立历史上最大的奴隶制王国,以镐京(西安西南)为首都,另 建东都洛邑(河南洛阳)。运用宗法、政治相统一手段,建许多 诸候国和采邑。 东周:由于国内动乱 、外族侵略,前
1.2 园林的生成期——先秦、两汉(前11世纪~220年)
1.中国古典园林史纲要
1.2 园林的生成期——先秦、两汉(前11世纪~220年) 1.2.3城市与建筑
一、秦汉以前的城市 (二) 殷周时代的城市
3.周代城制及其影响
3 第二章 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
岐 山 凤 雏 村 西 周 宫 殿
三、意识形态的因素
• (一)天人合一思想: • 1、人生的理想和社会的运作要作到与大自然
的谐调,保持二者之间的亲和关系; • 2、大自然的气质对人性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而形成民族心理、习惯等。 • (二)君子比德思想: •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智者动,仁者静” • (三)神仙思想:东海仙山和昆仑山; • “岱屿、员峤、方丈、瀛洲、蓬莱”。
• 濯龙园以水景取胜;“濯龙芳林,九谷八溪” • 西园堆筑假山,水渠周流澄澈,其中的市肆是
历史上最早的一处皇家园林的买卖街; • 上林苑、广成苑兼有狩猎、生产基地性质的园
柏梁台、凌室、温室殿、椒房殿等。
• 2、建章宫 • 正门(璧门)--东侧凤阙,西侧神明台(通
天台)上有仙人,掌有铜盘玉杯(承露盘);
• 太液池—池中筑瀛洲、蓬莱、方丈三座仙山 “一池三山”格局为后世皇家园林创造宫苑 池山的传统模式;
• 建章宫前宫后苑的总体布局,成为后世大内 御苑的传统模式。
建章宫
(二)台与沼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现与发展
• 积土四方而高曰台; • 台—观天象,通神明,对山岳的崇拜; • 山高势险;高山能够兴云作雨—五岳; • 登高远眺,观赏风景; • ‘美宫室,高台榭’;
• 沼—对水的崇拜; • 囿、沼、台三者的融合在周代确定下来。
• 帝尧、舜均修筑高台以通神; • 夏启作均台,桀作瑶台,殚百姓之财; • 商纣王建鹿台,“大三里,高千尺,临望云雨”; • 周文王灵台—观祲象,察氛祥; • 春秋战国时期的台—登高赏景。
第一节 历史概述
(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
• 前秦历史概述 • 三皇五帝 • 夏朝(启)--桀(都城河南登封市); • 商朝(汤)--纣(都城河南安阳);
02园林的生成期-中外园林史
—第二章 园林的生成期— 第二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 面的主要建筑物是“台”。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产生 于囿与台的结合,时间在公元前11世纪,也就是奴隶 社会后期的殷末周初。 最早的囿是蓄养禽兽的场所。即把一块较大的地 域范围起来蓄养禽兽,主要供帝王狩猎,也兼作宫廷 膳食和祭品的供应。《诗经》毛苌注:“囿,所以域 养禽兽也。”囿的建置与帝王的狩猎活动有着直接的 关系,也就是说,囿起源于狩猎。 囿除了为王室提供狩猎外,据《周礼·地官·囿 人》郑玄注:“囿游,囿之离宫,小苑观处也。”则 囿还兼有“游”的功能,即在由里面进行游观活动。
—第二章
园林的生成期—
除了社会因素以外,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 景式方向发展还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因 素——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 “天人合一”的命题由宋儒提出,但作为哲学思 想则起源于周代《易经》。(《易传·乾卦》:“夫 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 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 时。” ) “天人合一”思想包含着两层意义:第一层意义, 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第二层意义,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 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因此,人生的理想和社会的 运作应该做到人和大自然的协调,保持两者之间的的神话内容比较丰富,因而对园林发展 的影响也比较大。园林里面由于神仙思想的主导而摹 拟的神仙境界实际上就是山岳风景和海岛风景的再现。 这种情况盛行于秦汉时代皇家园林,对于园林向着风 景式方向的发展,当然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池三山”的布局即是象征神仙境界。所谓一 池为太液池,三山指的是蓬莱、瀛洲、方丈。
一池三山,是中国传统园林,直至现代园林中表 现最多的布局形式,而且成为定制。它源于齐国的东 海神话,成就于皇家园林的祈寿夙愿。
《中国古典园林》PPT课件
2021/4/9
18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 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
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早期宫殿遗址是现知最早 的宫殿,以廊庑围成院落,前沿建宽大院门, 轴线后端为殿堂。殿内划分出开敞的前堂和封 闭的后室。以后,院落组合和前堂后室(对于 宫殿又可称为前朝后寝)成了长期延续的宫殿 布局方式。
2021/4/9以一直追 溯到老子美学和庄子美学。
象(审美形象)——意象(形象和情趣的结 合)——境(象外之象,最早出于王昌龄《诗 格》,他还把境分为三类:物境、情境、意境, 分指自然山水、人生经历、内心意识的境界。)
意境说的意境是意(艺术家的情思)与境(审 美客体,包括物境、情境、意境)的契合。 (情景交融 )
园林的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年)
园林的成熟前期——宋、元、明、清初(公元 960—1736年)
园林的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公元1736 一1911年)
2021/4/9
5
中国古典园林史的特点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 3、诗画的情趣 4、意境的涵蕴
第二章 中国古典园林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第二节 中国园林生成期(先秦、秦汉) 第三节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 第四节 园林的全盛期(隋、唐 ) 第五节 园林的成熟前期(宋、元、明、清初 ) 第六节 园林的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 ) 本章重点: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各个时期的特点及造园
16
二、皇家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中首先出现的一个类型是皇 家园林,而历史上最早的,有信史可征的 皇家园林则是商的末代帝王殷纣王所建的 “沙丘苑台”和周的开国帝王周文王所建 的“灵囿”、“灵台”、“灵沼”。
二章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发展及分布修改过ppt课件
❖ 殷灭于周。周建都镐京(在今陕西西安的西南),配合分封 建制,周王朝开始进行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的营建城邑的活动, 并为此而订立一套严格的城邑规划建设制度,即所谓“营国 制度”。从而形成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奠定了中国古代的都 城以“前朝后寝”为主体的规划体系的基础。与这次城市建 设高潮的同时,开始了皇家园林的兴建,这就是著名的灵台、 灵囿、灵沼。(参《诗经·大雅·灵台》)
❖规模宏大,总体布局象征五岳、四海、四渎,是继秦 汉仙苑式皇家园林之后的象征手法的发展
❖苑内建筑物的名称包含形象丰富
建康
今南京,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吴、东晋、宋、齐、 梁、陈六个朝代的建都之地 大内御苑华林园,与宫城及其前的御街共同形成城 市中轴线的规划序列,是南方的一座重要的、与南 朝历史相始终的皇家园林除大内御苑外,还有二十 余处行宫御苑
魏、晋、南北朝的寺观园林
❖ 历史背景 ❖ 东汉,佛教传入,道教开始形成 ❖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兴盛 ❖ 作为宗教建筑的佛寺、道观大量出现,由城市及其近郊而遍及
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
❖ 未央宫 :位于长安城的西南角上,是长安最早建成的宫殿 之一,也是大朝和皇帝、后妃居住的地方,其性质相当于后 来的宫城。未央宫有内垣和外垣两重宫墙。
❖ 建章宫:是上林苑内主要的十二宫之一,其前宫后苑具有明 确中轴线的严整布局,为后世大内御苑规划的滥觞,他的苑 林区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 “一池三山”(蓬莱、方丈、瀛洲)从此成为历来皇家园林的 主要模式,一直沿袭到清代。
汉起称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 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 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 处理朝政。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 按照园林基址选择和开发的不同方式,中国 古典园林可以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规模宏大,总体布局象征五岳、四海、四渎,是继秦 汉仙苑式皇家园林之后的象征手法的发展
❖苑内建筑物的名称包含形象丰富
建康
今南京,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吴、东晋、宋、齐、 梁、陈六个朝代的建都之地 大内御苑华林园,与宫城及其前的御街共同形成城 市中轴线的规划序列,是南方的一座重要的、与南 朝历史相始终的皇家园林除大内御苑外,还有二十 余处行宫御苑
魏、晋、南北朝的寺观园林
❖ 历史背景 ❖ 东汉,佛教传入,道教开始形成 ❖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兴盛 ❖ 作为宗教建筑的佛寺、道观大量出现,由城市及其近郊而遍及
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
❖ 未央宫 :位于长安城的西南角上,是长安最早建成的宫殿 之一,也是大朝和皇帝、后妃居住的地方,其性质相当于后 来的宫城。未央宫有内垣和外垣两重宫墙。
❖ 建章宫:是上林苑内主要的十二宫之一,其前宫后苑具有明 确中轴线的严整布局,为后世大内御苑规划的滥觞,他的苑 林区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 “一池三山”(蓬莱、方丈、瀛洲)从此成为历来皇家园林的 主要模式,一直沿袭到清代。
汉起称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 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 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 处理朝政。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 按照园林基址选择和开发的不同方式,中国 古典园林可以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中国早期古典园林PPT_OK
• 最早建于史籍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面的主要构筑物是“台”。 中国古典园林产生于囿与台的结合,时间在公元前11世纪,也就是奴隶社会 后期的殷末周初。
• “囿”为狩猎之用,“台”为通神之用,所以,狩猎和通神是中国古典园林 最早具备的两个功能。
• 精神因素: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与神仙思想。
•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
19
一.昆仑神话(神木信仰)
• 《山海经·海内西经》: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 大五围。
• 《山海经·地形训》: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树、玉树、璇树、不死树在 其西。……绛树在其南,碧树、瑶树在其北。 ……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 下。
们心目中尚保持一种浓重的神秘性。
27
二.园林的转折期— 魏晋南北朝(220-589)
28
1.私家园林
• 城市私园 • 郊外别墅园(金谷园)
29
明代 仇英 金谷园(知 恩院)
30
晋代兰亭园
• 位于绍兴市西南14km的兰渚山下。 • 晋代永和9年(353年)3月初3日,王羲之邀友在
此聚会,书写《兰亭集序》,序中描写:此地有 崇山峻岭,茂竹修林,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 • ‘曲水流觞’的手法,自此相传下来,如故宫乾 隆花园,恭王府花园,檀柘寺园林等。 • 兰亭园特点: 1.自然造景。 2.建筑部局较为规整。 3.历史文化景观。
20
二.从昆仑神话到神仙思想
• 战国(BC475-BC221)之后,昆仑神话随着东西联系的显著增多而在中原各国 流传开来。西方的昆仑神话传到东方后,东方人根据自己的地理环境加以利 用和改造,创立了另一神话系统——蓬莱神话。
• “囿”为狩猎之用,“台”为通神之用,所以,狩猎和通神是中国古典园林 最早具备的两个功能。
• 精神因素: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与神仙思想。
•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
19
一.昆仑神话(神木信仰)
• 《山海经·海内西经》: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 大五围。
• 《山海经·地形训》: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树、玉树、璇树、不死树在 其西。……绛树在其南,碧树、瑶树在其北。 ……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 下。
们心目中尚保持一种浓重的神秘性。
27
二.园林的转折期— 魏晋南北朝(220-589)
28
1.私家园林
• 城市私园 • 郊外别墅园(金谷园)
29
明代 仇英 金谷园(知 恩院)
30
晋代兰亭园
• 位于绍兴市西南14km的兰渚山下。 • 晋代永和9年(353年)3月初3日,王羲之邀友在
此聚会,书写《兰亭集序》,序中描写:此地有 崇山峻岭,茂竹修林,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 • ‘曲水流觞’的手法,自此相传下来,如故宫乾 隆花园,恭王府花园,檀柘寺园林等。 • 兰亭园特点: 1.自然造景。 2.建筑部局较为规整。 3.历史文化景观。
20
二.从昆仑神话到神仙思想
• 战国(BC475-BC221)之后,昆仑神话随着东西联系的显著增多而在中原各国 流传开来。西方的昆仑神话传到东方后,东方人根据自己的地理环境加以利 用和改造,创立了另一神话系统——蓬莱神话。
2中国园林史生成期
第三节 私家园林
秦代,因秦始皇晚年滥用民力财力,私家园 林未见端倪。两汉时期,是私家园林开始形成并 有所发展的时期,它包括王侯官僚、富豪的苑囿 和文人的宅园。 据《西京杂记》载;“茂陵富民袁广汉,藏 镪巨万,家童八九百人。于北氓山下筑园,东西 四里,南北五里,激流水注其中。构石为山,高 十余丈,连延数里。养白鹦鹉、紫鸳鸯、牦牛、 等奇兽珍禽,委积其间。积沙为洲屿,激水为波 涛,致江鸥海鹤孕雏产彀,延馒林池;奇树异草, 靡不培植。屋皆徘徊连属,重阁移扉,行之古典园林从萌芽、产生 而逐渐成长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园林发展虽然尚处在比较幼稚的初 级阶段,但却经历了奴隶社会末期和封建社会初期 的一千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相当于商、周、秦、 汉四个朝代。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1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
囿、台、园圃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1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 囿: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1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 台:
周 文 王 所 建 的 灵 台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1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 园圃: 园,是种植树木(多为果树)的场地;圃,是 栽植蔬菜的场地。根据《说文》:“园,树果;圃, 树菜也。” 西周时,往往园、圃并称,其义亦互通。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食用和药用植物被培育成 供观赏的花卉,园圃原先单纯的经济功能也逐渐延 伸出审美功能。人们看待花草树木也越来越侧重观 赏的意义,这样就促使植物配置向有序化的方向上 发展,从而赋予园圃以园林雏形的性质。
第二节 皇家园林
2 汉代宫苑 苑 苑即园林,据史书记载,上林苑中有三十六 处“园中之园”。其中一部分是保留下来的秦代 旧苑,大部分是武帝时期及以后陆续兴建的,一 般都建置在风景优美的地段作为游憨的场所。 宫 宫即宫殿建筑群。史载上林苑范围内的宫殿 建筑群共计十二处,以建章宫的规模最大。
3 第二章 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
• 西周宫室建筑 • 1、宫室制度:“三朝五门” • 2、西周宫殿建筑:岐山凤雏村西周宫殿
• 3、辟雍、泮宫
• 春秋战国时宫苑
• 1、冀阙
• 2、宫室
岐 山 凤 雏 村 西 周 宫 殿
二、社会因素—山水审美观的确立
• 远古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把一切自然物和 自然现象是为神灵的为 可亲可爱的东西。
周文王灵台图
• 著名的台
• 文王的灵台
• 春秋时的古吹台(河南开封)
• 战国时的武灵丛台、楚章华台、吴姑苏 台
武灵丛台
高 台 榭 , 美 宫 室
吴姑苏台
秦汉时期主要园林
• 一、皇家园林 • (一)秦咸阳宫苑
• (二)汉长安宫苑
• (三)汉洛阳宫苑
• 二、私家园林
(一)秦咸阳宫苑
• 城市规划思想—法天,按照天上星座的布列安 排地上宫苑的布局
• 前秦时期小结
• 周代以前,台出现,筑土而成且体量巨大
• 以直线和斜线组成,表现体积感和力量感
• 沼、台的组合--以山水配置构成园林骨架 • 周代以前的园林主要是娱神,对自然的崇拜 • 周朝确立了囿的形式,游乐的功能增加,主 要是娱人
• 周朝确立了都城规划的形式-左祖右社,前朝 后市
秦汉时期小结
第二章 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 -------商周、秦、汉
• 第一节 • 第二节 历史概述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 第三节 生成期时期主要园林
• 第四节 小结
第一节 历史概述
(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
• 前秦历史概述 • 三皇五帝
部落 奴隶制
• 夏朝(启)--桀(都城河南登封市);
• 商朝(汤)--纣(都城河南安阳)
3 第二章 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
虬龙鸾凤,托为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 三、意识形态的因素
(一)囿的出现与发展
• 囿是我国最早的园林形式,出现在公元前11世 纪,即奴隶社会后期的殷末周初;
• 囿,所以域养禽兽也,主要功能—帝王狩猎; • “囿有韭囿也,囿见有杏”; • “囿游,囿之离宫,小苑观处也”; • “麀鹿濯濯,白鸟翯翯”。
台)、苑(御宿苑、思贤苑); • 6)生产基地:果园、蔬圃、养鱼场等。 • 特点: • 1)上林苑是范围辽阔的天然山水环境; • 2)建筑分布疏朗; • 3)功能多样-游憩、居住、朝会、娱乐、狩猎、
通神、求仙、生产、军训等。
(三)汉洛阳主要皇家宫苑
• 洛阳设北宫南宫两区,相距七里,中央作大 屋,复道,三道行,天子从中道;
十余丈,连延数里…引激流水为池,奇 兽珍禽,委积其间,积沙为洲屿,奇树 异草,靡不培植。
• 创造了石假山的记录。
• (三)隐士庄园 • 张衡庄园 • “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
奋藻,陈三皇之轨模”;
• 仲长统庄园 • “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
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
第四节 小结
• 2.梁冀与其妻孙寿的苑囿 • 园圃:“广开园囿,采土筑山,十里九坂,
以象二崤,深林绝涧,有若自然,奇禽驯兽, 飞走其间”;
• 梁冀创造了土假山的纪录,并开始模仿自然 山水,有别于虚幻的神仙境界;
• 菟园:“修缮楼观,数年乃成”; • “仙人好楼居”,观景、造景需要。
• (二)富豪大贾苑囿 • 茂陵袁广汉 • “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构石为山,高
(四)建筑的出现和发展
• 尧“堂高三尺,土阶三等,有草生于庭”; • 夏有世室,殷有重屋,周有明堂; • 桀造金楼玉殿; • 商朝的桐宫-离宫; • 周《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一)囿的出现与发展
• 囿是我国最早的园林形式,出现在公元前11世 纪,即奴隶社会后期的殷末周初;
• 囿,所以域养禽兽也,主要功能—帝王狩猎; • “囿有韭囿也,囿见有杏”; • “囿游,囿之离宫,小苑观处也”; • “麀鹿濯濯,白鸟翯翯”。
台)、苑(御宿苑、思贤苑); • 6)生产基地:果园、蔬圃、养鱼场等。 • 特点: • 1)上林苑是范围辽阔的天然山水环境; • 2)建筑分布疏朗; • 3)功能多样-游憩、居住、朝会、娱乐、狩猎、
通神、求仙、生产、军训等。
(三)汉洛阳主要皇家宫苑
• 洛阳设北宫南宫两区,相距七里,中央作大 屋,复道,三道行,天子从中道;
十余丈,连延数里…引激流水为池,奇 兽珍禽,委积其间,积沙为洲屿,奇树 异草,靡不培植。
• 创造了石假山的记录。
• (三)隐士庄园 • 张衡庄园 • “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
奋藻,陈三皇之轨模”;
• 仲长统庄园 • “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
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
第四节 小结
• 2.梁冀与其妻孙寿的苑囿 • 园圃:“广开园囿,采土筑山,十里九坂,
以象二崤,深林绝涧,有若自然,奇禽驯兽, 飞走其间”;
• 梁冀创造了土假山的纪录,并开始模仿自然 山水,有别于虚幻的神仙境界;
• 菟园:“修缮楼观,数年乃成”; • “仙人好楼居”,观景、造景需要。
• (二)富豪大贾苑囿 • 茂陵袁广汉 • “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构石为山,高
(四)建筑的出现和发展
• 尧“堂高三尺,土阶三等,有草生于庭”; • 夏有世室,殷有重屋,周有明堂; • 桀造金楼玉殿; • 商朝的桐宫-离宫; • 周《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2第二章生成期 中国古典园林史
儒、道、法、阴阳、 名、墨、纵横、农、 杂、小说家(九流 十家)
• 章华台——高台榭
湖北潜江县,建于楚灵王六年(公元前 535年),6年完工。方形台基长300米,宽 100米。其上为四台相连,最大的一台,长 45米,宽30米,高30米,分为三层。
楚郢都的章华台发掘现场
•姑苏台
吴国国都吴西 南12.5公里之姑苏 山上,始建于吴王 阖闾十年(公元前 505年),后经夫 差续建5年乃成。其 中有海灵馆、馆娃 阁、 春宵宫等。 (今灵岩寺即馆娃 宫)
• 囿和台 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两个主 要源头,前者有关栽培、圈养, 后者有关通神、望天。
3 园圃
– 园是种植树木(多为果树)的场地。 – 西周时,往往园、圃并称,其意亦互通。 – 春秋战国时期,果蔬纳入市场交易,园圃普遍 起来,带动植物栽培技术的提高和品种多样化 ,许多食用和药用的植物被培育成为以供观赏 为主的花卉。 – 殷周时期人们不仅取其外形,而且注意到象征 的寓意。
第六节 东汉的皇家园林
刘秀建东汉,于公元26年定都洛阳,为汉光武帝。 城内: 濯龙园 西园:建“列肆”——最早的皇家园林中的买卖街 南园(又名直里园) 永安宫 城郊: 上林苑、广成苑(狩猎、生产基地)、 圭灵昆苑、平乐苑、光风园(骑射演武 )、 鸿池、西苑、显阳苑、鸿德苑 特点:数量不如西汉多,规模远较西汉小, 但园林的游赏功能已上升到一定高度,园林 理水技艺的发展 。
后人仿建的阿房宫
– 兰池宫:园林里面挖池筑山,模拟海上仙
山的形象。
引渭水为池,池中堆筑岛,乃是首次见 于史载的园林筑山、理水之并举; 堆筑岛山名为蓬莱山以摹拟神仙境界, 比战国时筑台求仙的做法更赋予一层意象 的联想。
第五节 西汉的皇家园林
园林史第二章 园林生成期
❖ 《周礼》谓为地官司徒的属官。
园圃,作为种植树木、蔬菜的场地,其内所栽培的植物,一旦兼作观赏的目的,便会向着植物配置的有序化的方向
上发展,从而具有了园林雏型的性质。
❖
甲骨文
金文
❖囿
❖ 台(臺)
❖圃
台、囿、园圃的本身已经包含着园林的物质因素,可以视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原始雏型。
促成生成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景式的方向上发展的社会因素则是人们对大自然环境的生态美的认识——山水
条基本原则。在“天人合一”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典园林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范围中,模拟创造着自然之
美。
君子比德思想导源于先秦儒家,它从功利、伦理的角度来认识大自然。把泽及万民的理想的君子德行赋予大自然而
形成山水的风格,这种“人化自然”的哲理必然会导致人们对山水的尊重。
❖ 【原文】知者乐水,仁者爱山。
施。 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建成著名的灵台、灵沼、灵囿。此三者鼎足毗邻,总体上构成规模甚大的略具雏型的贵族园
林。 东周时,台与囿结合、以台为中心而构成贵族园林的情况已经比较普遍,台、宫、苑、囿等的称谓也互相混用,均
为贵族园林。其中的观赏对象,从早先的动物扩展到植物,甚至宫室和周围的天然山水都已收摄作为成景的要素 了。 这时的宫苑,尽管也还保留着自上代沿袭下来的诸如栽培、圈养、通神、望天的功能,但游观的功能显然已上升到 主要的地位。树木花草以其美姿而成造园的要素,建筑物则结合天然山水地貌而发挥其观赏作用,园林里面开始 有了为游赏的目的而经营的水体。 春秋战国时期众多贵族园林中,规模较大、特点较突出也是后世知名度最高的,当推楚国的章华台、吴国的姑苏台。 章华台 又名章华宫
❖ 圃:
❖ ①圃是指栽种蔬菜的土地;
❖ ②春秋战国时期,许多食用和药用的植物被培育成为以供观赏为主的花卉,人们看பைடு நூலகம்树木花草也愈来愈侧重于观
1第一章园林的生成期.ppt
三、夏商周小结——园林的源头
囿和台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两个源头 囿——关涉栽培、圈养 台——关涉通神、望天 狩猎、通神是中国古典园林最早具备 的两个基本功能,游观尚在其次。
三、夏商周小结——园林的源头
3、园圃 园,是种植树木的地方。“园,所以树木也”。 圃,人工栽植蔬菜的场地。“种菜曰圃”。
1多数人由漂泊不定开始过着定居生活2农业生产占有主导地位并开始饲养牲畜3生产力较为发达有了较多的剩余劳动果实4有了脱离生产劳动的特殊阶层5有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6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艺术开始较为发达周文王善用姜尚定国昌盛周武王灭商朝政治经济发展周成王政法兴旺天下太平其后王室日衰周幽王政绩荒芜烽火戏诸侯
春秋战国时期,民间经营的园圃开始普遍,同时从单纯的 “ 园圃”是中国古典园林除囿、台之外的 经济活动逐渐渗入人们审美领域。许多药用食用的植物被培育 称为以观赏为主的花卉。园圃内所栽植的植物,一旦兼作观赏 的目的,便会向着植物配置的有序化方向上发展,从而赋予园 第三源头。 林雏形的性质。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园林
七、园林的风景式发展方向的影响因素
1)山水审美观的确立
2)三个意识形态的影响
1)山水审美观的确立
随着社会进步,自然的审美价值逐渐为人 们所认识、领悟。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2)三个意识形态的影响
• ① 天人合一思想
• ② 君子比德思想
• ③ 神仙思想
囿多建在自然山水秀丽和林木水草丰盛之地,其 范围从几十里到几百里,周围以鹿紫或土墙,内以禽 兽充之,其内有台,台上有屋,用来观猎和栖息。
商代已具备了园林起始的条件
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章华台与姑苏台
– 选址和建筑经营都能够利用大自然山水环境的优势并发挥其成景 的作用。
– 园林里面多建筑,除了栽培树木,姑苏台里还栽植花卉,章华台 也可能有动物圈养。
– 人工开凿水体,创设了因水成景条件——理水。 – 代表着上代囿与台相结合的进一步发展,为过渡到生成期的秦汉
宫苑的先型。
秦朝时期
中国古典园林 —园林的生成期
(BC11世纪—AD220年)
本节课主要内容
• 历史背景与发展状况 •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重点) • 殷周时期 • 秦朝时期 • 西汉皇家园林 • 东汉皇家园林 • 总体特征(重点)
•
生成期即中国古典园林从萌芽、产生而
逐渐成长的时期。
•
这时期的园林发展尚处在比较幼稚的初级
关中地区秦宫分布示意图
西汉的皇家园林
• 皇家园林是西汉造园活动的主流,它继承秦代皇家园林的传统,保 持其基本特点而又有所发展、充实,皇家园林活动达到空前兴盛的 局面。
• 宫、苑代表两种不同的类别 – 宫:以宫殿建筑群为主体,山池花木穿插其间,“宫”与“苑” 浑然一体;也有呈“宫”中有“苑”格局。 – 苑:建置在郊野山林地带的离宫别苑,占地广,规模大,有呈 “苑”中有“宫”格局。
台
是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 原初功能是登高以观天象,通神明;台可以登高远眺, 观赏风景。 统治阶级就近修筑高台,模拟圣山进行祭祀之礼,因此 台成了山的象征。 周代,台的游观功能上升,成为一种主要的宫苑建筑物, 并结合于绿化种植而形成以它为中心的空间环境,又逐 渐向着园林雏形的方向上发展了。
园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三个源头
阿房宫
是皇帝日常起居、朝会、庆典的场 所,相当于一个政治中心
以“复道”连接背面的咸阳宫与东 面的骊山宫
形成以阿房宫为核心的辐射状交通 网络,是对天体星象的摹拟
清代画家袁耀所绘阿房宫图
想象中的项羽“火烧阿房宫”
阿房宫遗址的 夯土台想象图
• 关中地区
– 风景优美,且是粮食丰产区。 – 散布着秦代众多的离宫、御苑,如上林苑、宜春苑、梁山宫、骊
园是种植树木(多为果树)的场地;圃是人工栽植蔬菜 的场地; 园圃内所栽培的植物,一旦兼作观赏的目的,便会向着 植物配置的有序化方向上发展,从而赋予其园林雏形的 性质。
– 中国古典园林在其产生的初始便与生产、 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关系甚至贯穿 于整个生成期的始终。
二、社会因素
促成生成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景式的方向上发展的社会 因素是人们对大自然的生态美的认识——山水审美观念的确 立。 用比兴的方法把优美的自然物联系与人
山宫、林光宫、兰池宫等。
• 上林苑
– 是当时最大的皇家园林; – 苑内最主要的一组建筑群即阿房宫,也是上林苑的核心。
• 兰池宫
– 引渭水为池,池中堆筑高山,乃是首次见于史载的园林筑山、 理水之并举;
– 堆筑岛山名为蓬莱山以摹拟神仙境界,开启了西汉宫苑中的 求仙活动之先河;
– 在生成期的园林发展史中占着重要地位。
•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贵族园林: – 章华台
• 台的体量庞大,榭亦美轮美奂,是当时“高台榭”的典型 • 台的三面为人工水池环抱,临水成景 • 山环水抱的做法也是在园林里面开凿大型水体工程见于史书
之首例
– 姑苏台
• 建在山上,因山成台,联台为宫;居高临下,观赏太湖之景 • 规模宏大,建筑华丽
姑苏台
• 西汉宫廷造园的审美核心——皇家气派(雍容华贵之美) – 规模宏大 – 建筑美轮美奂
• 西汉的离宫别苑与皇室的生产、经济联系密切。 • 园林理水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市供水
– 汉武帝在上林苑开凿昆明池,保证了城市和宫苑的供水。 – 通过园林的理水来改善城市的供水条件,在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史
上,是一项开创性的成就。 – 之后,历代首都均把皇家园林用水与城市供水结合起来考虑,并
东周时比兴的运用多见于《诗经》和《楚辞》,且更贴近 人的品德和素质。 人们开始把自然风景作为品赏、游观的对象。
三、意识形态因素
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感应 天人谐和
君子比德思想 将大自然的外在形态、属性与人的内在品德相联系
神仙思想 两大神话系统:东海仙山(蓬莱、方丈、瀛洲)与昆仑 山 在园林中摹拟神仙仙境
阶段。
历史背景
• 氏族社会晚期(私有制萌芽,出现阶级分化) • 夏(奴隶制国家诞生) • 商(进一步发展奴隶制,生产力较前大为提高,后期又称为“殷”) • 周(最大奴隶制国家,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 春秋战国(奴隶制经济崩溃,封建经济兴起,铁工具普遍使用,
生产力提高,出现学术上“百家争鸣”)
历史背景
殷周时期
• 殷周时的王、诸侯、卿、士大夫所经营的园林,统称为 “贵族园林”,尚未具备皇家园林的性质,却是皇家园林 的前身。
殷周时期
• 春秋战国时期兴起在郊野兴建宫苑建设的高潮,修筑庞大、 豪华的离宫别苑。
• 春秋战国时期以台为中心构成贵族园林的情况很普遍,观 赏对象从动物扩展到植物,甚至宫室和周围的天然山水都 作为成景要素,游观的功能上升到主要地位。
• 秦(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度量衡,
尊崇法家)
• 西汉(巩固封建制的地主小农经济,强化官僚机构,“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
• 东汉(地方豪族势力强大,外戚与宦官之间进行斗争)
生成期发展状况概述
• 殷、周 →初始阶段
– 贵族园林相当于皇家园林的前身,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皇家 园林
• 秦、西汉 →重要阶段
– 出现了皇家园林这个园林类型,它的“宫”、“苑”两个类 别对后世的宫廷造园的影响极大
• 东汉→过渡阶段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一、园林的源头(物质因素)
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产生于囿与台的结合。(公元 前11世纪,也就是奴隶社会后期的殷末周初)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囿
殷代的帝王、贵族奴隶主的大规模狩猎→“田猎” →集中圈养→“囿”(因此囿起源于狩猎) 还具有游观功能,虽然不是主要功能,但它已具备 园林的雏形性质。
• 秦始皇时期
– 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 – 逐步实现其“大咸阳规划”,以及近畿、关中地区的史无前例的
大规模宫苑—皇家园林建设,参照天空星象组成以咸阳宫为中心、 具有南北中轴线的庞大宫苑集群。 – 秦始皇晚年,经营了阿房宫,代替信宫作为上林苑中心,作为 “大咸阳规划”的一部分。
秦始皇
秦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