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南大第一次中国文化地理作业及答案3
16秋华师《中国文化地理》在线作业
![16秋华师《中国文化地理》在线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599e0f3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e.png)
16秋华师《中国⽂化地理》在线作业奥鹏17春16秋华师《中国⽂化地理》在线作业⼀、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我们所说的“吃”从发展的⾓度来讲分为⼏个阶段呢?A. 四个B. ⼀个C. 两个D. 三个正确答案:2. 丝绸之路种哪种商品所占的⽐重很⼤呢?A. 马匹B. 丝绸C. 茶叶D. 陶瓷正确答案:3. 北京作为元、明、清三朝的都城,其原因主要与以下哪个选项有关?A. 地理区位B. 经济条件C. 政治集权D. 皇族习性正确答案:4. ⼭⽔画南北宗之分是以下哪项来分的呢?A. 画家的游历B. 绘画的笔法C. 画家之祖籍D. 艺术思想和审美思想正确答案:5. 从各具特⾊的民居建筑可以看出,中国各个地区的房屋结构基本都以哪种形式为主?A. ⼟楼B. 四合院C. 碉楼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近⼏⼗年北⽅饮⾷的变化的是?A. ⽔稻的出现B. ⼩⽶的减少C. 紫薯的引进D. ⽟⽶的发展7. 元明清的⾸都是在?A. 洛阳B. 杭州C. 开封D. 北京正确答案:8. 中国的早期畜牧业中,最为重要的是哪⼀种动物?A. ⽺B. 猪C. 狗D. 马正确答案:9. 南派始创的浓密墨点法,⼜称?A. 落茄点B. 落叶点C. 落点D. 花落点正确答案:10. ⾸都⼀般设在什么样的地区?A. ⼈⼝密集地区B. 经济发达地区C. 军事要地D. 地形险要地区正确答案:11. 从地形地貌来讲,⾸都⼀般设⽴在?A. 树⽊密集处B. 丘陵地区C. ⼭地12. 我国⼭⽔画的⿍盛时期是在?A. 唐宋时期B. 五代时期C. 明清时期D. 当代正确答案:13. 以下属于西藏民居的是?A. 四合院B. 碉楼C. ⼟楼D. ⼤房正确答案:14. 周朝中⼀个⾄关重要的发展是?B. 铸铁C. 天⽂D. 马的驯化正确答案:15. 中国早期建筑是⽤什么来做成墙壁的?A. 夯⼟B. ⽯块C. 泥巴D. 陶泥正确答案:16. 真正出现将⽔稻转换成农业的地⽅是在?A. 长江流域B. 海南C. ⼴东D. 西北正确答案:17. 四⼤⽂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A. 都在热带B. 都在东半球C. 都是亚热带季风⽓候18. 为了何种原因,秦朝开始修建长城?A. 抵御狂风B. 对付西⽅列强C. 对付北⽅游牧民族D. 修建皇陵正确答案:19. 丝绸之路的第⼀次中断是在哪个朝代?A. 元朝B. 明朝C. 宋朝D. 唐朝正确答案:20. 我国的⽂字最早出现在哪⾥?A. 南⽅B. 北⽅C. 黄河流域D. 长江流域正确答案:华师《中国⽂化地理》在线作业⼆、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2016全国1高考地理解析版
![2016全国1高考地理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8cf4d3960590c69fc3760a.png)
2016全国1地理解析版一、选择题。
共11个小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
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广阔B.原材料充足C.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A.产业结构调整B.原材料枯竭C.市场需求减小D.企业竞争加剧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资金充足B.劳动力成本低C.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解析】1、D。
20世纪80年,改革开放。
2、A。
3、C。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
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4﹣6题。
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5.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6.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市用地结构【解析】4、A。
“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
5、B。
各城市分工明确,同类产业活动集中在同一个城市。
南开16秋学期《中国文化地理》在线作业
![南开16秋学期《中国文化地理》在线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7231697227d3240c8447ef59.png)
17春南开16秋学期《中国文化地理》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北京作为元、明、清三朝的都城,其原因主要与以下哪个选项有关?A. 地理区位B. 经济条件C. 政治集权D. 皇族习性正确答案:2. 中国早期北方的文明出现在哪个区域?A. 黄河流域B. 西部地区C. 东北地区D. 长江流域正确答案:3. 人类最初开始选择的定居地是在?A. 平原之下B. 森林中C. 山洞之中D. 湖泊岸边正确答案:4. 五帝是指木帝、火帝、土帝、金帝和?A. 炎帝B. 皇帝C. 水帝D. 冥帝正确答案:5. 南宋的首都是?A. 洛阳B. 杭州C. 开封D. 北平正确答案:6. 曾被我们称作为“救荒作物”的是?A. 玉米B. 紫薯C. 白薯D. 红薯正确答案:7. 中国古代传说故事大概是从以下哪个时期传诵而来的呢?A. 夏朝B. 商朝C. 秦朝D. 春秋战国时期正确答案:8. “吃”的第三个阶段解决了以下哪个问题?A. 打牙祭的问题B. 温饱问题C. 品味问题D. 大锅饭问题正确答案:9. 丝绸之路的第二次中断是在哪个朝代?A. 元朝B. 明朝C. 宋朝D. 唐朝正确答案:10. 为了何种原因,秦朝开始修建长城?A. 抵御狂风B. 对付西方列强C. 对付北方游牧民族D. 修建皇陵正确答案:11. 我国首都的区位,按时代来分,可以分成几个阶段?A. 一个B. 两个C. 三个D. 四个正确答案:12. 以下属于小米生长范围的是?A. 小米生长范围很广泛大都地区都可以B. 山坡C. 河流边D. 平原正确答案:13. 中国早期建筑是用什么来做成墙壁的?A. 夯土B. 石块C. 泥巴D. 陶泥正确答案:14. 和亲政策实施后,新疆各国和中原地区的交往十分的频繁,汉朝政府总会给予当地国家以一些物资的帮助,而当地的国家在朝贡的时候,沿途各地都会给予访亲队伍很大的便利,对于所带物品都不收取关税,因此访亲队伍也会带些商品进行买卖,这个就是?A. 丝绸之路B. 茶马互市C. 茶马古道D. 朝贡贸易正确答案:15. 哪一朝代以后,中国引进了棉花,长江三角洲一带成为了棉花的生产基地?A. 宋朝B. 唐朝C. 元朝D. 明朝正确答案:16. 我国山水画的鼎盛时期是在?A. 唐宋时期B. 五代时期C. 明清时期D. 当代正确答案:17. 说起文明的起源,最为重要的就是?A. 人类的起源B. 文化的起源C. 农业的起源D. 社会的起源正确答案:18. 下列不属于北京的别称有?A. 北平B. 燕京C. 蓟D. 都城正确答案:19. 徽商受到以下哪一事件影响导致衰落?A. 诸侯争霸B. 红巾军C. 太平天国D. 改朝换代正确答案:20. 中国何时发明了造纸术?A. 宋朝B. 唐朝C. 东汉D. 西汉正确答案:16秋学期《中国文化地理》在线作业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文化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文化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d0710ba6c30c2259019edd.png)
论述题(10*10=100)1:试论述生产文化的地域性2:怎样理解生活文化的地域性3:影响物质文化地域性的因素有哪些?4:怎样理解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5:地名的主要性能(性质和职能)是什么?地名景观的种类有哪几种?6:宗教与地理环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7:你对文学的地域差异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有怎样的理解?8:文化生态学:9:怎样理解文化发展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10:应用文化生态学研究文化地理学问题应注意些什么(简答)1:(1)农业文化具有地域性,世界农业文化文化区的存在就是农业文化区域性的充分表现。
根据其鲜明的地域特点,分布上可分为热带雨林农业文化区、草原农业文化区、干旱沙漠农业区文化区等8大农业文化区。
(2)工业产业文化的地域性,一般遵循工业产业分布的特点和区域差异。
由于不同的工业生产的所要求的各类要素的配置不一样,所以工业产业就形成了明显的的地区差异。
此外,特定时期的国家政策也会对工业生产的布局带来影响。
2:主要可以分为衣、食、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服饰文化:在衣着方式、制衣布料、服饰色彩、服装形态等方面都有鲜明的地域性。
如制衣布料,因其衣料资源的分布差异,早期的地区差异明显:中国广泛使用丝绸,南亚多用黄麻,靠近北极都用兽毛衣料。
(2)饮食文化:在食物原料、烹饪等方面,区域间都出现了差异。
因各地食材不同,人们口味不一,形成了“南甜北咸”的八大菜系。
(3)居住文化: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和居住形式。
因地域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不用,就形成了口袋房、四合院、洞穴式、干栏式等风格形式的建筑。
3:(1)自然因素:主要指自然地理环境:气候通过对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而形成与各地气候条件相符的物质文化;地形和水文因素对于生产和生活方式有重要影响;而地质和生物对居住文化、交通运输、饮食结构都有一定影响。
(2)社会、人文因素:首先经济条件决定了物质文化的内容、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其变化还影响着居住文化;再者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对信仰宗教的民族的物质文化有重要影响;其次文化交流、民族交往可以使个民族、各地区的物质文化相互交融和吸纳。
2016年高考全国I卷文综地理(含解析)
![2016年高考全国I卷文综地理(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5b824958fafab069dc0269.png)
绝密★启用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
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市场广阔B. 原材料充足C. 劳动力素质高D. 国家政策倾斜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A. 产业结构调整B. 原产料枯竭C. 市场需求减小D. 企业竞争加剧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 资金充足B. 劳动力成本低C. 产业基础好D. 交通运输便捷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4—6题。
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A. 服务种类B. 服务等级C. 服务范围D. 服务人口5.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A. 技术创新B. 空间集聚C. 市场拓展D. 产品升级6.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A. 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 降低人口密度C. 促进城市竞争D. 优化城乡用地结构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2016年江苏高考地理真题及解析
![2016年江苏高考地理真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ef918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e.png)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图1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
读图回答1~2 题。
1.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A.①B. ②C.③D.④2.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A. 冰川作用、风力作用B. 流水作用、冰川作用C. 风力作用、流水作用D. 生物作用、流水作用【答案】1.D 2.C【解析】试题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地形崎岖,相对高度很大,属于山区,②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③沟谷发育比较好的地形,属于我国黄土高原,④地形有一定的起伏,但是相对高度不是很大,属于丘陵地形。
故选D。
2. ③属于沟谷发育比较好的地形,属于我国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早期是风从西北地区吹来的尘埃沉积而形成的高原,后来主要是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C正确。
考点:我国主要地形区,地形的形成原因。
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
图2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
读图回答3~4题。
图23.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A.①B.②C.③D.④4.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A.③B.④C.⑤D.⑥【答案】3.B 4.D【解析】试题分析:3.露营地应该远离危险地段,如独立的树下易遇电击,悬崖下方有落石之虑,高凸山区和山谷风口易受强风吹袭,草叶茂盛的地方多蛇虫,所以这些地点都应避免。
5月我国东南部已经进入雨季,降水较多,①靠河流太近,地势低洼,一旦河水上涨可能被淹没;②处地势平坦开阔,且有一定的坡度,距河有些距离,比较适宜露营。
③处位于陡崖,下面有落石之虑。
④处位于高凸山区,易受强风吹袭。
故选B。
4.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面向东方,且地势较高,前面没有障碍物。
从图中可以看出③④⑤⑥四地中⑥最佳。
2016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1卷--学生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1卷--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e9239a47bed5b9f3f90f1c85.png)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1卷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
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广阔B.原材料充足C.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A.产业结构调整B.原材料枯竭C.市场需求减小D.企业竞争加剧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资金充足B.劳动力成本低C.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4—6题4. 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5.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6.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据此完成7-9题。
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 反复进退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
地域文化作业(4)
![地域文化作业(4)](https://img.taocdn.com/s3/m/426b083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0.png)
地域文化作业(4)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作业 1、填空题1、据地质学家研究,台湾和台湾海峡,本来就是和福建相连的华夏古陆的一部分。
台湾是以大陆为根生成的一个岛屿,在地缘上与大陆是不可分的。
“东山陆桥” 是福建与台湾史前文化关系的一个有力的历史见证。
P1-22、春秋至秦汉时期,居住在福建境内的越人称“闽越” ,其最重要的文化标志是以蛇为图腾和断发文身,他们不少人迁徙到时台湾岛,成为台湾高山族族的祖先。
P73、有历史记载的台湾人定居大陆(福建)沿海的第一次是隋炀帝时期武贲郎陈棱从台湾掳回数千人安置于福清县福庐山。
此人被后世奉祀为台湾的“开山祖” ,郑成功在台湾为他修“ 开山宫”以为纪念。
P94、 13 世纪末,元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等岛屿,隶属于福建泉州路同安县(今厦门)。
这是我国在台湾附近岛屿上设立专门政权机构的开始。
P125、明代中叶,政府的文件中正式使用台湾这一名称。
P56、民族英雄郑成功是明末之际抗清名将,也是台湾省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
他对收复和开发台湾作出了重大贡献,被台胞尊称为“ 开台圣王”。
P157、朱熹于绍熙间任漳州知州,他笃意学校,力倡儒学;使“漳民独蒙大儒之泽” ,造就一些文人学者,文化发昌盛,文化教育普及。
P378、八宝印是漳州文化的缩影,与水仙花、片仔癀合称“漳州三宝” 。
P389、泉州别称“刺桐城” “ 鲤城”“温陵”,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P39二、选择题1、在中国古代文献里,台湾的名称有(ABCDEFG A 蓬莱B 贷舆C 员峤D 瀛洲E 岛夷F 夷州G 琉求 E 明教 F 天主教 G 印度教三、名词解释1、东山陆桥: 是闽台地缘关系的见证,在碧波万顷的台湾海峡上,有一道浅滩发端于福建东山岛,经澎湖列岛,抵达台湾。
这道浅滩平均水深不超过 40 米,最浅的地方只有 10 米。
这道浅滩曾经在过去的冰川时期,因海退而变成陆地,成为连接闽台两地的陆桥。
2016南大第一次中国文化地理作业及答案2
![2016南大第一次中国文化地理作业及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f0004714b52acfc789ebc9d9.png)
本题得分:0
题号:20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汉语主要的方言体系由以下()、()和()组成。
A、北方官话
B、西南官话
C、西北官话
D、西南官话
学员答案:ABC
本题得分:4
题号:21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中国农业文明发源的主要农作物为()和()。
A、小米
B、玉米
C、高粱
D、水稻
学员答案:AD
本题得分:4
题号:22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从语言的分布方面来讲主要包括()和()。
A、时间现象
B、异质现象
C、空间现象
D、同质现象
题号:4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以下朝代中是中国文明的起源的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2
题号:5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中国文明伊始最为辉煌的的时段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学员答案:B
内容:
以下()属于文化景观的特征。
A、占据一定空间
B、可随意变动
C、位置固定
D、一成不变
学员答案:AC
本题得分:4
题号:25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2016年文化地理考试答案解析
![2016年文化地理考试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05513b16fc700abb68fc7d.png)
返回∙《文化地理》期末考试新姓名:xxx班级:默认班级成绩:95.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东正教实行三级教阶制,最高教阶是()。
1.0分∙A、教皇∙B、神父∙C、主教∙D、牧首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2中国文化地域性差异的主要表现在()。
1.0分∙A、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差异∙B、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差异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异∙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3下列哪一个节日是庆祝丰收的节日?()1.0分∙A、万灵节∙B、复活节∙C、逾越节∙D、五旬节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天主教神职人员的是()。
1.0分∙A、教皇∙B、主教∙C、神父教父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5肚皮舞可以视为()的代表。
1.0分∙A、古罗马文化∙B、古希腊文化∙C、阿拉伯文化∙D、俄罗斯文化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6留居在中国境内的俄罗斯族人主要分布在()。
1.0分∙A、黑龙江∙B、新疆∙C、内蒙古∙D、吉林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日耳曼语族的语种是()。
1.0分∙A、英语∙B、德语∙C、日语∙D、荷兰语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8分布在台湾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1.0分∙A、赫哲族∙B、基诺族∙C、高山族∙D、独龙族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9关于印欧语系中南亚语族的语种分布,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1.0分∙A、印地语-柬埔寨∙B、乌尔都语-巴基斯坦∙C、孟加拉语-孟加拉∙D、比哈尔语-印度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10犹太民族的语言是()。
1.0分∙A、阿拉伯语∙B、印第安语∙C、希伯来语∙D、拉丁语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1关于五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分五岳最初是一种政治性的地标界限∙B、五岳以泰山为尊∙C、五岳的概念出现在汉朝∙D、五岳的概念被后来的五镇取代了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2文化积累通过()实现。
2016高考文综(全国I卷)地理试题+答案+解析
![2016高考文综(全国I卷)地理试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8ff9a7bd64783e09122bb9.png)
2016高考文综(全国I卷)地理试题+答案+解析1998年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在XXXX,佛山的主要陶瓷产区被划分为中心城区,陶瓷产业转移到景德镇和其他陶瓷产区。
相应地完成1-3个问题1。
与景德镇相比,XXXX年佛山陶瓷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市场广阔,原材料充足,劳动力素质高,国家政策倾向于。
佛山陶瓷产业外向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
产业结构的调整b .原材料的枯竭c .市场需求的减少d .企业竞争的加剧3。
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 .资金充足b .劳动力成本低c .工业基础好d .交通便利c .试题分析1.d2.a3.c.1。
值得注意的是,在XXXX,结合材料”早在XXXX年,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可以看出,早在XXXX年间,中国就在珠江三角洲实施了改革开放,国家政策的倾斜导致佛山引进了国外的现代陶瓷生产线。
2。
材料:“佛山的主要陶瓷产区划分为中心城区,陶瓷产业转移到景德镇等陶瓷产区”。
这表明佛山陶瓷工业区已经转变为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的中心城区,即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佛山陶瓷产业的外向转移。
3。
景德镇陶瓷发展历史悠久。
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陶瓷产业的中心,良好的产业基础是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
检查地点:工业区位条件和产业转移自XXXX时代以来,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历了多次空间规划,形成了城市外部和郊区内部的空间特征:在该地区的中部是一个“绿色的心脏”——一个接近3000平方公里的农村地区。
四个核心城市和- 1-个其他城镇围绕“绿心”呈环状分布。
在城镇之间建立了不死的绿化带。
这四个核心城市各有其特殊的功能。
每个城市都有明确的分工,并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在过去的XXXX年里,该地区的城镇规模有所扩大,基本保持了稳定的城市结构体系。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部分)试题(全国卷1,含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部分)试题(全国卷1,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7124eea98271fe900ef907.png)
绝密★启封前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文科综合(地理部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
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广阔B.原材料充足C.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A.产业结构调整B.原产料枯竭C.市场需求减小D. 企业竞争加剧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资金充足B.劳动力成本低C.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4—6题。
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5. 兰斯塔德空姐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6.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市天地结构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2016年文化地理考试答案解析
![2016年文化地理考试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a2442027d3240c8547ef18.png)
返回∙《文化地理》期末考试新姓名:xxx班级:默认班级成绩:95.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东正教实行三级教阶制,最高教阶是()。
1.0分∙A、教皇∙B、神父∙C、主教∙D、牧首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2中国文化地域性差异的主要表现在()。
1.0分∙A、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差异∙B、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差异∙C、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异∙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3下列哪一个节日是庆祝丰收的节日?()1.0分∙A、∙B、复活节∙C、逾越节∙D、五旬节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天主教神职人员的是()。
1.0分∙A、教皇∙B、主教∙C、∙D、教父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肚皮舞可以视为()的代表。
1.0分∙A、古罗马文化∙B、古希腊文化∙C、阿拉伯文化∙D、俄罗斯文化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留居在中国境内的俄罗斯族人主要分布在()。
1.0分∙A、黑龙江∙B、新疆∙C、内蒙古∙D、吉林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日耳曼语族的语种是()。
1.0分∙A、英语∙B、∙C、日语∙D、荷兰语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8分布在台湾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1.0分∙A、赫哲族∙B、基诺族∙C、高山族∙D、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9关于印欧语系中南亚语族的语种分布,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1.0分∙A、印地语-柬埔寨∙B、乌尔都语-巴基斯坦∙C、孟加拉语-孟加拉∙D、比哈尔语-印度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10犹太民族的语言是()。
1.0分阿拉伯语∙B、印第安语∙C、希伯来语∙D、拉丁语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1关于五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分∙A、五岳最初是一种政治性的地标界限∙B、五岳以泰山为尊五岳的概念出现在汉朝∙D、五岳的概念被后来的五镇取代了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2文化积累通过()实现。
1.0分∙A、语言和文字∙B、形象和声音∙C、历史和发展∙D、艺术和科学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13关于印度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地域文化第一次作业D卷+答案
![地域文化第一次作业D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4cfbea65ce050876321397.png)
第一次作业D卷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4分,共80分)1、国内发现最早的斜织机构件发现于()A、凤凰山墓B、仙水岩崖墓C、昌邑战国墓D、三星堆2、仙水岩崖墓遗址出现了何种音乐器材()A、筝、扁鼓B、锣、扁鼓C、筝、锣D、.筝、三弦琴3、战国粮仓遗址位于()A、吉安B、南昌C、新建D、新干4、战国粮仓遗址代表了江西文化与()的关系。
A、吴越文化B、湖湘文化C、荆楚文化D、闽粤文化5、永嘉之乱后,进入江西的中原移民主要分布在()A、浔阳郡B、豫章郡C、松滋郡D、庐陵郡6、()是明清时期闽粤移民的集中地和大本营。
A、赣南B、赣中C、袁州D、赣北7、春秋战国以前,江西境内的主要居民是()A、夷族B、畬族C、汉族D、百越族8、江西纯客家人县有()个。
A、9个B、10个C、11个D、12个9、“心学”的创立者是()A、陆九龄B、朱熹C、陆九渊D、周敦颐10、“崇仁学派”的开创者是()A、吴与弼B、陈献章C、颜钧D、欧阳修11、晚唐有民谚“筠袁赣吉,脑后插笔”,其中“筠”是指当今()A、高安B、上高C、宜春D、新余12、江西“讼风”最盛的时期是在()A、唐宋B、宋明C、元明D、明清13、明初被朱元璋称赏的铁冠道人是()A、周颠B、彭莹玉C、张中D、张三丰14、嘉靖时期极受明世宗宠信的江西道士是()A、李孜省B、李自然C、李日芳D、邵元节15、成化时期获明宪宗宠信的江西术士是()A、李孜省B、李自然C、李日芳D、邵元节16、仙人洞人的经济活动以()为主A、种植B、采集C、狩猎D、打渔17、仙人洞下层与()是同属于一个的文化遗存A、吊桶环下层B、吊桶环中层C、吊桶环上层D、仙人洞上层18、仙人洞遗址最早发掘于()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19、据现有考古资料,商方化南渐至赣境地区最迟在()A、夏代晚期B、商代早期C、商代中期D、周代早期20、吴城方国文明进入兴盛时期是在()A、商代早期B、商代中期C、商代晚期D、周代早期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西周中期,赣境内只有人个受命于中央王朝的地方政权。
2016年高考真题——地理(江苏卷)解析版
![2016年高考真题——地理(江苏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a155c4ad51f01dc281f1e0.png)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图1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
读图回答1~2 题。
1.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A.①B. ②C.③D.④2.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A. 冰川作用、风力作用B. 流水作用、冰川作用C. 风力作用、流水作用D. 生物作用、流水作用【答案】1.D 2.C【解析】试题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地形崎岖,相对高度很大,属于山区,②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③沟谷发育比较好的地形,属于我国黄土高原,④地形有一定的起伏,但是相对高度不是很大,属于丘陵地形。
故选D。
2. ③属于沟谷发育比较好的地形,属于我国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早期是风从西北地区吹来的尘埃沉积而形成的高原,后来主要是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C正确。
考点:我国主要地形区,地形的形成原因。
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
图2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
读图回答3~4题。
图23.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A.①B.②C.③D.④4.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A.③B.④C.⑤D.⑥【答案】3.B 4.D【解析】试题分析:3.露营地应该远离危险地段,如独立的树下易遇电击,悬崖下方有落石之虑,高凸山区和山谷风口易受强风吹袭,草叶茂盛的地方多蛇虫,所以这些地点都应避免。
5月我国东南部已经进入雨季,降水较多,①靠河流太近,地势低洼,一旦河水上涨可能被淹没;②处地势平坦开阔,且有一定的坡度,距河有些距离,比较适宜露营。
③处位于陡崖,下面有落石之虑。
④处位于高凸山区,易受强风吹袭。
故选B。
4.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面向东方,且地势较高,前面没有障碍物。
从图中可以看出③④⑤⑥四地中⑥最佳。
2016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南大第一次中国文化地理作业及答案3
考生答题情况
作业名称:中国文化地理第一次作业出卷人:SA
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
起止时间:2016-5-9 16:14:15 至2016-5-9 16:29:26
学员姓名:学员成绩:83
标准题总分:100 标准题得分:83
详细信息: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以下()是保留原始民族语言文化和汉语文化的结合及变种。
A、方言
B、官话
C、白话
D、普通话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2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经过科学断代,中国具有约()年的古代文明。
A、3000
B、4000
C、5000
D、10000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2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以下三个朝代中最为强大的朝代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2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以下朝代中是中国文明的起源的是()。
A、夏朝
C、周朝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2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中国文明伊始最为辉煌的的时段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2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中国的语言是以()的形式来传递的。
A、发音
B、文字
C、官话
D、白话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2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周朝统一夏和商的最主要因素是()。
A、辽阔的疆域
B、众多的人口
C、适宜的自然条件
D、先进的科学技术
学员答案:D
本题得分:2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拼音文字最早用于以下()产业中。
A、农业
B、商业
C、畜牧业
D、工业
学员答案:A
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是最后一个实行分封制的王朝。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2
题号:1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甲骨文文明出现在以下()朝代。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2
题号:1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文化景观属于()的研究范围。
A、人文地理学
B、自然地理学
C、部门地理学
D、综合地理学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2
题号:1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中国最大的店在以下()地方。
A、床垫
B、杯垫
C、商店
D、驻马店
学员答案:D
本题得分:2
题号:1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人类最早的聚居场所是()。
A、房屋
C、山洞
D、部落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2
题号:1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北方的文明出现在()。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学员答案:B
本题得分:2
题号:1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汉语属于以下()语系?
A、汉藏语系
B、阿尔泰语系
C、印欧语系
D、闪含语系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2
题号:16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以下()是中国从国外引进的粮食作物,并在国民生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A、花生
B、小麦
C、玉米
D、白薯
学员答案:BCD
本题得分:0
题号:17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位于地球西半球的三大文明发源地分别是:玛雅、()、()
A、巴比伦
B、印加
D、印度
学员答案:BC
本题得分:4
题号:18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世界上的语言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和()。
A、用拼音来写的
B、用文字写的
C、用符号写的
学员答案:AC
本题得分:0
题号:19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白薯在中国被称为“救荒作物”,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水分流失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储存时间长
D、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
学员答案:BCD
本题得分:4
题号:20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汉语主要的方言体系由以下()、()和()组成。
A、北方官话
B、西南官话
C、西北官话
D、西南官话
学员答案:ABC
本题得分:4
题号:21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四大文明古国有中国、()、()、埃及、()。
A、巴比伦
B、墨西哥
D、玛雅
学员答案:AC
本题得分:4
题号:22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中国农业文明发源的主要农作物为()和()。
A、小米
B、玉米
C、高粱
D、水稻
学员答案:AD
本题得分:4
题号:23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从语言的分布方面来讲主要包括()和()。
A、时间现象
B、异质现象
C、空间现象
D、同质现象
学员答案:AC
本题得分:4
题号:24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玉米在中国南方广泛种植的优势在于()。
A、玉米生长密集可以减少水分流失
B、玉米产量高
C、玉米可以作为粮食
D、玉米可以饲养动物。
学员答案:ABCD
本题得分:0
题号:25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
内容:
以下语言中属于阿尔泰语系的有()。
A、满语
C、英语
D、日语
学员答案:ABD
本题得分:4
题号:26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内容:
“三皇五帝”都是出现在商朝以前一千多年没有文字记载的时期。
1、错
2、对
学员答案:2
本题得分:3
题号:27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内容:
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基本在东西一条线上,呈不等距分布。
1、错
2、对
学员答案:2
本题得分:3
题号:28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内容:
原始文字是人类用来纪录特定事物、简化图像而成的书写符号
1、错
2、对
学员答案:2
本题得分:3
题号:29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内容:
青铜器等武器对于一个国家的管理记录和凭证是相当重要的。
1、错
2、对
学员答案:2
本题得分:0
题号:30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内容:
水稻在中国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整个黄河流域。
1、错
2、对
学员答案:1
本题得分:3
题号:31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内容:
纸张发明之前人们都把文字记录在竹片上。
1、错
2、对
学员答案:2
本题得分:3
题号:32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内容:
中国整个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1、错
2、对
学员答案:2
本题得分:3
题号:33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内容:
四大文明古国都位于地球东半球。
1、错
2、对
学员答案:2
本题得分:3
题号:34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内容: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一种方式。
1、错
2、对
学员答案:2
本题得分:3
题号:35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内容:
汉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1、错
2、对
学员答案:1
本题得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