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朝康熙帝的廉政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1-01-06

作者简介:岳圆(1987-),男,河南林州人,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在读研究生。

论清朝康熙帝的廉政观

圆1,岳铜铃2

(1.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阳550001;2.安阳市财政局,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清朝的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在“廉政建设”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整饬吏治,重视对官吏的考察选拔,奖励廉吏等的思想和做法,在今天仍有可鉴之处。

关键词:康熙;惩贪奖廉;节约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28(2011)05-0031-03

2011年9月

第10卷第5期(总第53期)

安阳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ept.2011

Vol.10No.5(Gen.No.53)

清朝的康熙皇帝,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为了国家的统一、安定,曾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打败噶尔丹,统一漠北,与俄国订立《尼布楚条约》等,使一个东至库页岛、台湾,南到南沙群岛,西逾葱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北接西北利亚,版图辽阔、强大的封建帝国出现在亚洲东方。在经济上,他废止“圈地”,奖励垦植,蠲免赋税,兴修水利,提倡节约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创了“康乾盛世”。同时,康熙为巩固其统治,整饬吏治,在“廉政建设”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值得后人借鉴。

一、“朝廷政治,惟在端本澄源”“源洁则流清”官吏腐败是封建制度下的痼疾,康熙为巩固其封建统治,极为重视廉政建设以澄清吏治。他在位期间,尤其是中期以后,采取多种措施整饬吏治,并经常处理贪官污吏。他认为,“朝廷政治,惟在端本澄源。”各级官吏是政事得失的“本”和“源”,应当首先“奉公杜弊”。御史余缙曾一针见血指出:“民生安危视吏治,吏治贪廉视督抚。”康熙同意这一观点,说:“大臣廉则督抚有所畏惮,督抚清正则属下官吏操守自洁。”他要求高级官吏应当做一般官吏的表率,在京的朝官应当成为地方官员的榜样。他认为“大法则小廉,源清则流洁,此从来不易之理”。

康熙亲政前不久,大臣熊赐履上疏指出:“蠲赋则吏收其实而民受其名,赈济则官增其肥而民重其瘠。”康熙十八年(1679年),京师地震,康熙宣布6项招灾的积弊,揭露官吏中的腐败现象:一是民生困苦已极,地方官吏谄媚上官,科派百姓;二是大臣朋比徇私;三是用兵地方,诸王将军大臣多掠小民子女;四是蠲免钱粮分数及给发银米面赈济,地方官吏苟且侵渔,以致百姓不沾实惠;五是大小问刑官员枉坐人罪,恐吓索诈;六是包衣下人

及诸王贝勒大臣家人侵占小民生理。由于康熙懂得“长吏贤则百姓自安”,故特令刑部立法对以上“积弊”加以严禁。

二、“治天下以惩贪奖廉为要”

康熙在位期间,为了社会的“长治久安”,十分重视对官吏的考察选拔。他考察官吏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以惩贪奖廉为要”,目的是“廉洁者奖一以劝众,贪婪者惩戒一以儆百”。他还说:“诚清廉中之卓绝者,不加表扬,何以示劝?”

于成龙是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1661年)以副贡任广西罗城知县。罗城处在万山之中,县衙设在树林竹丛中,于成龙“插棘为门,累土为几,旁置炊釜一,盂一,召民从容问疾苦”。百姓“皆感其至诚,益乐就”。于在罗成七年,“招流亡,建学宫,创设救济院,县大治”,被总督荐为卓异,升迁四川合州知州、后又任黄州知府,在任福建按察使时被荐为“廉能第一”,在任江南江西总督时,因其生活清苦,每天“惟啖青菜”,江南人称他“于青菜”。他死后,将军、都统到他居室,只见“周身布被袍一袭,靴带各一,堂后瓦瓮,米数斛,盐豉数盎而已”。康熙二十年(1681年)2月召见于成龙的时候,当面褒奖他:“尔为当今清官第一,殊属难得。”勉励他要“始终一节”,并赐食御书房。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于成龙病故,康熙因他“清操一辙,非寻常廉吏可比,破格抚恤,以为廉吏劝”,加赠太子太保,谥清端,荫一子入监。并御书“高行靖粹”四字为祠额,书楹联赐之。这是康熙对难得的清廉官吏的最高奖赏。

康熙经常让人推荐清官,提供人选,他再加以调查了解,以此办法发现清官。他要求九卿:“尔等俱为大臣,天下督抚之贤否应于平时留心细访,以备顾问,谁贪谁廉即行公举”。通州知州也叫于成龙,人称“小于成龙”。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

熙南巡到江宁,经过咨访,证实小于成龙“居官廉洁,与前所闻无异”,赐他御书手卷一轴,并说“所书字非尔等职官应得者,特因加尔清操,以示旌扬”,并勉励说“但观凡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尔必自始至终,毋有改操,务效前总督于成龙正直洁清,无负朕优眷之意。”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他被提升为直隶总督,工作颇受康熙的赞许和支持。

由于康熙奖掖廉洁,树立榜样,接连出现了两江总督傅腊塔、直隶巡抚格尔古德,继傅腊塔之后的两江总督范承勋、闽浙总督王骘等一批清官。康熙称傅腊塔“和而不流,不畏权势”,“江南江西总督居官善者,自于成龙以来,唯傅腊塔一人”。格尔古德平时“清介绝尘,衣布素,食唯菜韭,劫岁馈万计,纤毫不以自污”;他执法严明,反对大学士明珠圈占土地,被称为“铁面”。为了封建王朝的利益,康熙扶植了一批清官,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对立和矛盾,有利于社会发展。但他们毕竟是封建统治集团成员之一,为数不会太多,对于封建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对立的关系,不会有太大的改善。

三、“朕恨贪污之吏更过于噶尔丹”

噶尔丹是清朝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多次进攻清朝,制造分裂,康熙曾三次亲征,最后将其平定,是与康熙不共戴天的敌人。康熙曾对大臣们说:“朕恨贪污之吏更过于噶尔丹”,“凡别项人犯尚可宽恕,贪官之罪断不可宽”,可见他对贪官污吏的愤恨程度。

蔡毓荣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曾任云贵总督,二十五年(1686年)任兵部侍郎,贪贿黄金二百两、白银八千两,后被“籍没家产,著枷号三个月,鞭一百,并分家子发往黑龙江”。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山西巡抚穆尔赛因多加“火耗”(所谓火耗,就是税户向官府交纳税银,额外加成,归州县官吏私用,并向上司馈送)及嫁女时苛索属官礼物,被处绞监候。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山西太原知府赵风诏“巧立税规,勒索银两”,共贪赃十七万四千余两,尽管赵风诏是清官赵申乔之子,也不姑息。康熙说:“伊父赵申乔居官尚廉,赵风诏如此贪滥,不忠不孝极矣。似此不忠不孝之人,应当处斩”,后被处死。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以后,开始定期多方面考核官吏。在康熙晚期的30多年里,大批不称职的官吏受到处理,有1500多人因“才力不及”和“浮躁”被降职调用,还有1500多人因“不谨”和“罢软无力”而被革职,此外因“贪”“酷”被惩处的有500多人,因“年老”“有疾”而休致的达2600多人,而因廉洁能干受到表彰的也有700多人。之所以如此,是康熙以为“治天下以惩贪奖廉为要,廉洁者奖一以劝众,贪婪者惩一以儆百”。这对于防止官吏腐败,提高官吏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天下物力有限,当为天下惜之”

在对待天下财物方面,康熙认为:“天下物力有限,当为天下惜之”,“禁止奢侈而崇尚节俭,极当于理”。因此,康熙无论处理公事还是在私人生活上崇尚俭朴,注重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可以说这既是他个人的美德,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之一。

康熙十六年(1677年),修造仁孝皇后陵墓景陵的时候,按例陵殿所用木料必须是上好楠木,康熙看到“因采取楠木,致拆毁包衣佐领下人等所居房屋。又令江浙解送,劳苦人民”,他于心不忍,指示工部、总管内务府:“修造地宫,但当敬慎坚固为之”,不过,“殿门虽用楠木,年久仍至毁坏”,“着将沙河殿楼楠木取用,如不足,应否添用松木修造及减损尺寸”。在修造皇后陵墓的大事上,康熙都能既不忘减轻下人和百姓负担,又贯彻节俭实用的原则,可见他如何崇尚节俭。

康熙对光禄寺、工部的财政支出管的很严,对承办工程不作预算,“浮支肥已”造成巨大浪费的只要发现就严肃处理。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工部奏报制造六宫室座脚踏、屏风等,预算用银一万三千七百余两,康熙估计其中有“浮银六千余两”,就质问工部“无非上下通同欲侵蚀余剩耳!”后来按康熙估价,“另差官制造,结果比原估价节省过半”,最后将工部尚书及侍郎给降级处分。

不仅如此,康熙常以明朝帝王的奢侈腐化为戒,注重皇宫开支的节俭。每次出巡,都三令五申注重节俭。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令大学士们察明代皇宫开支费用与目前比较,结果得知:明代宫内每年用金花银九十六万九千两,现均已充饷;明代光禄寺每年送宫内所用各项银共二十四万余两,今只用三万余两。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对大臣屠沂专门条奏节俭之事给予肯定:说:“禁止奢侈而崇尚节俭,极当于理”。同时,康熙本人也十分注意节俭。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当时在宫中供职的法国传教士白晋给法王路易十四写了一份奏折,详细介绍了他所见的康熙皇帝:“中国皇帝,或者因为他拥有的无穷财富,或者因为他疆土的广阔富饶,说他是世界上一位最有势力的君主也许是没有人会反对的。尽管这样,他真正用于他自己身上的一切远远谈不上奢侈。……就其个人有关的方面看,那种恬淡素朴简直是没有先例的。……他毫无奢求,他满足于最普通的菜肴,从未有过丝毫的过度,他的淡泊超过了人们所能想象的程度。……在他周围的一切,人们丝毫感觉不到那种其他亚洲君主处处都要摆出来的穷奢极侈的排场。……康熙深信,君主的威信和真正伟大应当较少地借助于外在的豪华,而更多地是在于他道德的光辉。”这就

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