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治理
采空区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采空区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一、方案背景与目标方案背景:随着矿山开采规模的扩大和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提高,采空区的治理问题亟待解决。
治理目标:通过采空区的综合治理,实现以下目标:1.资源补偿:利用采空区的地质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再生利用;2.生态恢复:恢复采空区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3.经济发展:促进采空区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二、治理原则和方法1.原则:(1)综合治理原则:采取综合治理和综合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提高治理效果和资源利用率;(2)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确保治理过程的可持续性;(3)科学决策原则:依据科学评估和技术要求,制定治理方案和实施措施;(4)依法治理原则: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和相关政策规定,进行治理工作;(5)社会共治原则: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合作,形成治理的共识。
2.方法:(1)综合评估:对采空区的现状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地质、水文、生态等方面的评估,为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2)资源利用:根据采空区的地质特点和资源潜力,制定资源利用方案,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再生利用;(3)生态修复:通过采用生态工程、植被恢复等技术手段,恢复和改善采空区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4)经济发展:通过引入相关产业和项目,促进采空区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三、实施步骤1.方案制定阶段:(1)收集采空区的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和研究;(2)制定采空区综合治理方案和实施计划,明确治理目标、措施和时限;(3)开展社会调研和公众参与,征求公众意见和建议;(4)根据调研结果和公众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最终方案。
2.实施阶段:(1)资源利用:开展资源勘探和利用工作,制定资源利用规划和实施方案,推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2)生态修复:通过生态工程和植被恢复等手段,进行采空区的生态修复和恢复工作,提高采空区的生态价值和稳定性;(3)经济发展:引入相关产业和项目,促进采空区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地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
采空区治理方案

采空区治理方案引言采空区是指煤炭、金属矿山等矿产开采活动后的矿山空间,由于资源的开采,地下的矿石被掏空,导致地表产生了一定的沉陷和塌陷问题,给环境和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有效治理采空区,保护环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制定科学的治理方案。
采空区治理的目标1.恢复和修复采空区的地质地貌;2.防止采空区的地表沉陷和塌陷,减少对周边建筑物和土地的影响;3.修复采空区的生态系统,提高生态效益;4.利用采空区开展其他经济活动,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治理方案的具体措施1. 地质地貌修复对采空区的地质地貌进行修复,主要包括以下措施:•地表重新塑造:采用填方、挖掘、挖土等方式,填补和平整地表,恢复原有的地貌形态;•地下填充材料的选择:选择适当的填充材料,如砂石、砾石等,填充采空区的地下空间,增加地下承载能力;•地下排水系统建设:采用排水井、排水管网等方式,将地下水排出,减少沉陷和塌陷的风险。
2. 防止沉陷和塌陷为了保护周围的建筑物和土地不受沉陷和塌陷的影响,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建立监测系统:通过地面沉陷监测仪器和技术手段,对采空区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沉陷和塌陷的风险;•强化地下支护工程:采用钢支撑、预应力锚杆等方法,对采空区进行加固,增强地下承载能力;•控制开采活动:在开采矿产时,要合理控制开采速度、范围和方式,减少对地下空间的破坏。
3. 生态系统修复为了修复采空区的生态系统,需要进行以下工作:•植被恢复: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如草、树等,进行大面积植被覆盖,增强土壤保持能力;•水源修复:对采空区的水源进行清理和修复,加强水源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保护和引入适应采空区环境的野生动植物,维护物种多样性。
4. 资源再利用对采空区进行资源再利用,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建设工业园区:利用采空区的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吸引企业投资和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发展旅游业:利用采空区独特的地貌和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开展农业活动:利用采空区的土壤和空间,开展农业活动,提高土地利用率。
采空区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采空区综合治理实施方案采空区综合治理是指对采矿区剥离出来的采空区进行综合治理,以实现生态修复、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采空区综合治理的实施方案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生态修复、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
以下是一个关于采空区综合治理的实施方案:一、生态修复1. 采空区生态评估:对采空区进行全面的生态评估,包括土壤质量、植被覆盖、水源保护等方面的评估,以了解采空区的生态状况。
2. 生态修复方案制定:根据采空区的生态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生态修复方案,包括植被恢复、土壤修复、水源保护等具体措施。
3. 植被恢复措施:采用合适的植被种植技术,进行植被覆盖恢复,以提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4. 土壤修复措施:采用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等手段,修复采空区的土壤质量,使其能够支持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5. 水源保护措施:采用水源保护措施,包括建设水源保护区、修复水体水质等,以保护采空区周边的水源。
二、资源利用1. 资源评估:对采空区进行资源评估,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等的评估,以确定资源的潜力和可利用性。
2. 资源利用方案制定:根据资源评估结果,制定资源利用方案,包括矿产资源开发、水资源利用和再生资源利用等。
3. 矿产资源开发:根据采空区的矿产资源潜力,进行科学、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水资源利用:开展采空区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水库建设、灌溉和供水等,以满足当地的水源需求。
5. 再生资源利用:对采空区的废弃物进行再生资源化处理,如废砂石的再利用等,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三、环境保护1. 环境监测:建立采空区环境监测网络,对采空区的环境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包括大气质量、水质和噪声等。
2. 排污治理:对采空区的排污进行治理,包括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等,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生态修复监测:对采空区的生态修复进行监测,包括植被恢复、土壤改良和水源保护等方面的监测,以确保生态修复的效果。
采空区治理方案

【标题】采空区治理方案【引言】采矿是人类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但同时也带来了采空区问题。
采空区是指在矿区开采完毕后形成的空洞地带。
长期以来,采空区问题一直困扰着矿区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与人民生活。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采空区治理方案,对于保护环境、提高矿区周边地区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一、采空区治理现状】目前,我国已有多项政策法规来规范和管理采空区治理。
然而,由于采空区规模庞大、治理难度较大,治理工作仍面临一系列挑战。
首先,采空区空洞区域多种多样,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治理。
其次,采空区治理存在改造成本高、工程复杂度大的问题。
再次,因为采矿活动一般都在资源较为集中或地理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采空区治理也面临资金、技术等方面的苦恼。
【二、采空区治理方案】为了更好地治理采空区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治理方案。
1. 智能监控技术:采用智能监控技术,对采空区进行实时监测,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采空区漏水、塌陷等安全隐患。
2. 地表恢复:对于已经废弃的采空区进行地表恢复工作,包括地表绿化、土地整理等措施,以恢复其原有的自然景观,提高矿区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
3. 采空区资源化利用:将采空区内的矿石残余进行资源化利用,提高采矿活动的综合效益。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发文化旅游、科技研发等产业,使采空区成为经济增长点。
4. 防止次生灾害:加强对采空区周边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做好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5. 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大对采空区治理工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治理,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提高治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效果评估与监督】为了确保采空区治理方案的实施效果,需要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
政府部门应定期组织专业机构进行采空区治理效果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治理方案。
公众也应积极参与采空区治理工作,通过媒体等渠道监督和反馈治理进展情况。
【结论】采空区治理是当前矿业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采空区治理流程

采空区治理流程
采空区治理流程如下:
1.注浆孔的布置:场地采空区治理所设注浆孔和帷幕布置于前述采空区治理范围内,结合由岩体裂隙程度设定的浆液扩散半径,根据采空区及上部建筑物的特点进行布置。
2.注浆:注浆采用浆液浓度先稀后稠的方法,注浆开始后,要定时观测泵的吸浆量和泵压,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浆量和浆液浓度。
3.注浆效果检测:在注浆孔的注浆末期,当泵量小于
70L/min时,孔口压力大于1.0MPA并稳定保持10分钟以上或注浆孔周围有冒浆等现象出现时,可结束该孔的灌浆施工。
采煤采空区治理实施方案

采煤采空区治理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采煤采空区的治理问题日益凸显。
采煤采空区治理是保障矿山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采煤采空区治理实施方案,对于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治理目标。
1. 实现采煤采空区的安全稳定治理,确保周边居民和环境不受影响;2. 恢复和改善采煤采空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发展;3. 推动采煤采空区的资源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再生和可持续利用。
三、治理方案。
1. 调查评估。
首先,对采煤采空区进行全面调查评估,明确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生态环境等情况,为后续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地质治理。
针对采煤采空区的地质问题,采取填充、加固、支护等措施,确保矿山地质环境的安全稳定。
3. 水文治理。
对采煤采空区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分析,采取排水、防渗、水质治理等措施,有效控制地下水位和水质,防止水资源污染和地质灾害发生。
4. 生态治理。
通过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生物修复等手段,促进采煤采空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善,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 资源综合利用。
采煤采空区内的煤炭资源、矿石资源等可以进行资源综合利用,开展再生资源回收、煤矸石综合利用等项目,实现资源的再生和可持续利用。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详细的治理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各项治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时限。
2. 组织相关专业团队,进行采煤采空区的调查评估和治理设计。
3. 按照治理方案,分阶段、分任务进行治理工作,确保治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4. 加强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治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五、预期效果。
1. 采煤采空区的地质环境得到有效治理,确保周边居民和环境安全稳定。
2. 采煤采空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促进当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 采煤采空区的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实现资源的再生和可持续利用。
六、总结。
采煤采空区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科学合理地制定实施方案,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效果。
采空区治理

4、上述施工方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采空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公路、桥梁工程的要求。
对于一些小煤矿采空区,开挖情况不明,并且年久荒置,没有详细的采空区平面图,采空区埋深较深,采
用干砌法及浆砌法时,无法保证人员安全,不宜采用。
由于埋深较深,采用开挖回填的方法,工程量太大,并且存在安全隐患,工期长,也不宜采用。
采空情况不明,采用桥跨法时不能确定是否避开采空区,如果重新选择线路,势必会大大增加工程费用。
综合以上因素,采用注浆法可以大大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安全环保。
二、工艺原理
1、通过注浆,能有效地填充冒落带岩石空隙及空洞,增强了冒落带岩石密实度,提高了原冒落带岩层砌体结构的整体刚度,阻止了顶板继续垮落。
2、依靠浆液良好的流动性,对节理、裂隙、层理等软弱结构面进行填充胶结,提高了抗剪强度,增加了裂隙带的整体性。
3、水泥、粉煤灰浆液凝固后具有一定强度,经过对采空区填充加固,岩石的稳定性增强,提高地基承载力。
三、施工工艺流程
熟悉地质情况→设计、计算确定治理方案→施工现场准备→测量放线→注浆孔施工→浇筑孔口管→注浆→注浆质量检查→验收→检测。
采矿业中的矿山采空区治理

采矿业中的矿山采空区治理矿山采空区是指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矿石开采和地下水的抽取,导致地下空隙扩大,地面和地下的岩石层发生垮塌或下陷。
这些矿山采空区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地面塌陷、水体污染、土壤侵蚀等。
因此,矿山采空区治理成为了采矿业中的重要课题。
1. 矿山采空区治理的重要性矿山采空区治理是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关键工作。
采矿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而矿山采空区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未经治理的矿山采空区会导致地面沉降、塌陷,甚至形成陷落洞、地表断裂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矿山采空区还会引发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等水环境问题,影响到周边的生态系统。
因此,矿山采空区治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矿山采空区治理的方法和技术矿山采空区治理需要借助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其中,填充法是一种常用的治理方法。
通过将废弃物、泥浆或矿渣等填充到矿山采空区,填平地面塌陷区域,强化地质结构,恢复地面的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固结法、注浆法等技术来处理矿山采空区,提高地下岩石的承载能力,降低地下水位下降的风险。
以中国为例,在矿山采空区治理方面,采用的方法如喷浆充填法、混凝土隔离墙法等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 矿山采空区治理的挑战和对策矿山采空区治理既面临着技术挑战,也面临着经济和环境问题。
首先,治理技术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以提高治理效果和降低成本。
其次,矿山采空区治理涉及废弃物的处理和排放问题,需要合理处理废弃物,避免再次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加强监管和政府的引导也是关键,通过建立健全的治理规划和标准,推动矿山采空区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矿山采空区治理的重要案例世界各地已经做出了矿山采空区治理的重要案例。
比如,澳大利亚的卡拉杜拉铅锌矿,通过采用连续浆液填矿和粘土胶结灌浆方法进行治理,成功解决了矿山采空区引发的地面塌陷和地下水下降问题。
另外,中国的五矿化工集团在矿山采空区治理方面也有重要实践。
采空区治理实施方案

采空区治理实施方案采空区是指煤矿开采完毕后形成的空洞区域,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理,将会对周边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采空区治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采空区治理的必要性采空区治理是保障矿区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未治理的采空区存在坍塌、地裂、地陷等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和生产。
同时,采空区的废弃矿井和矸石堆积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影响了生态平衡。
因此,采空区治理的实施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采空区治理的原则1. 科学合理:采用先进的治理技术和方法,确保治理效果持久稳定。
2. 综合利用:充分利用采空区资源,开发绿色矿山经济,实现资源再生利用。
3. 生态环保: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促进生态修复。
4. 安全可靠:确保治理工程安全可靠,防止二次灾害发生。
三、采空区治理的具体措施1. 采空区封闭:对采空区进行封闭处理,采取填充、固化等措施,防止地表塌陷和地下水外溢。
2. 废弃矿井治理:对废弃矿井进行封堵、加固和排水处理,防止矿井坍塌和地下水位下降。
3. 矸石堆积处理:对采空区的矸石进行清理、整治和综合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生态修复:采用植被覆盖、土壤修复等技术手段,实施采空区的生态修复工程,恢复自然生态系统。
5. 安全监测:建立采空区治理后的安全监测系统,定期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四、采空区治理的保障措施1. 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采空区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治理责任和监管机制。
2. 技术支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采空区治理技术水平,推动治理工程的科学实施。
3. 资金投入:加大对采空区治理工程的投入力度,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宣传教育:开展采空区治理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公众对治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五、采空区治理的效果评估对采空区治理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包括安全稳定性、生态环境改善情况、资源综合利用效果等方面,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确保治理工程的长期效果。
煤矿开采的采空区治理研究

02
保护生态环境
采空区的形成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采空区治理可以减 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03
提高资源利用率
采空区治理可以优化煤炭开采布局,提高资源利用率, 促进可持续发展。
02 采空区治理方法
充填开采技术
总结词
充填开采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采空区治理方法,通过向采空区 充填废石、尾矿或其它材料,以控制地表沉陷和围岩崩落。
采空区对煤矿安全的影响
地面塌陷
采空区的形成会导致地面塌陷,对地面建筑物、道路 、管线等造成破坏,影响居民生活和生产安全。
矿井安全
采空区如果不及时治理,会导致矿井内部压力失衡, 影响矿井安全。
瓦斯积聚
采空区容易形成瓦斯积聚,增加瓦斯爆炸的风险。
采空区治理的必要性
01
保障煤矿安全
采空区治理是保障煤矿安全的重要措施,可以预防地面 塌陷、矿井安全事故等风险。
详细描述
采空区监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采空区的动态变化,为采空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常用的监测方法有地 表沉降监测、钻孔测斜和应力测试等。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采空区的安全隐患,采取 相应的治理措施,确保采空区的安全稳定。
03 采空区治理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矿山的采空区治理
总结词
成功案例,综合治理
详细描述
该矿山针对采空区采取了综合治理措施,包括采空区充填、围岩加固和地表沉陷控制等,有效减少了采空区对生 产和环境的影响。
案例二:某矿山的采空区监测与预警系统
总结词
技术先进,实时监测
详细描述
该矿山建立了采空区监测与预警系统 ,通过实时监测采空区的变形情况, 及时发出预警,有效预防了采空区事 故的发生。
详细描述
煤矿开采中的采空区管理与治理

采空区治理的主要措施
充填开采
利用砂石、膏体等材料对 采空区进行充填,以减小 采空区的空间。
崩落围岩
通过崩落上覆岩层,使采 空区得到支撑,防止顶板 塌落。
封闭采空区
通过构筑密闭墙或隔离带 ,将采空区与外界隔离, 防止气体和液体泄漏。
采空区治理的技术与方法
数值模拟技术
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采空区的应 力场、位移场等进行模拟分析,
采空区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目标
确保采空区的安全稳定,防止采空区 塌陷、瓦斯突出等事故的发生,同时 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原则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安全第一、预 防为主、综合治理。
采空区管理的主要内容
采空区勘察与监测
对采空区的形态、规模、地质 构造等进行勘察,同时建立监 测系统,实时监测采空区的稳
采空区的形成是由于开采作业将 煤层中的煤炭资源取出后,留下 的空间区域。
采空区的分类与特征
采空区的分类
根据采空区的形成方式和规模,可分为天然采空区和人工采空区。天然采空区 是指天然存在的地下空洞区域,而人工采空区则是由于开采作业形成的空洞区 域。
采空区的特征
采空区具有空间形态复杂、规模大小不一、分布范围广泛等特点,同时采空区 还可能存在一定的瓦斯气体和积水。
为治理方案提供依据。
遥感技术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对采空区的地形 地貌进行监测,为治理提供数据支 持。
地下水监测技术
对采空区的水位、水质等进行实时 监测,确保地下水系的安全。
CHAPTER 04
采空区管理与治理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矿区的采空区管理实践
总结词
科学规划、严格监管
详细描述
该矿区在采空区管理中,注重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开采顺序,严格控制开采范围 ,同时加强监管力度,确保采空区的安全稳定。
采空区综合治理工程方案

采空区综合治理工程方案一、前言采空区指的是矿山开采完毕后形成的空洞区域。
这些采空区通常具有深度深、面积广的特点,对周围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防止采空区造成的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方案将介绍采空区综合治理的方法和工程设计。
二、采空区综合治理的意义1.保护地质环境:采空区在矿山开采完毕后容易导致地质灾害,如塌陷、地面沉降等。
综合治理可以有效地防止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周边地质环境。
2.保护生态环境:采空区通常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综合治理工程可以修复这些破坏,保护采空区周边的生态环境。
3.资源再利用:采空区的综合治理可以将原本荒废的空间重新利用起来,开展农业、旅游等产业,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采空区综合治理工程的设计1.地质调查:对采空区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包括地质构造、地下水情况、岩石力学性质等,为综合治理工程的设计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
2.灾害评估:对采空区进行灾害评估,分析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和危险程度,为后续治理工程的设计提供依据。
3.采空区封闭:对采空区进行封闭处理,包括填充、加固、支护等措施,防止采空区带来的地质灾害。
4.生态修复:对采空区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包括植被种植、水土保持等措施,恢复采空区周边的生态平衡。
5.资源再利用:对采空区进行规划设计,开展农业、旅游等产业,实现采空区资源的再利用。
6.监测和管理:对采空区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管理,随时掌握采空区的变化情况,有效防止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四、采空区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1.组织建设:成立采空区综合治理工程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2.工程建设:根据设计方案,组织施工队伍开展采空区综合治理工程的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3.生态修复:组织植被种植、水土保持等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恢复采空区周边的生态环境。
4.资源再利用:制定资源再利用的规划,组织农业、旅游产业的开发和建设,实现采空区资源的再利用。
采矿业中的矿山采空区管理与治理

采矿业中的矿山采空区管理与治理矿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然而,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和采矿活动的不可避免,矿山中的采空区问题日益突出。
采空区是指在采矿过程中由于矿石抽取导致的地下空洞,它给矿山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
因此,矿山采空区的科学管理与有效治理成为了采矿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矿山采空区带来的问题矿山采空区带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灾害风险增加:采空区会导致地表沉陷、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发生,给矿山周边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带来巨大的威胁。
2. 水资源受损:由于采空区的形成,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流动会发生改变,造成水资源的损失和污染,给周围的农田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3. 生态环境恶化:采空区的形成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导致土地沙化、植被丧失等问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造成极大的困难。
二、采空区管理的原则与方法为了有效管理和治理采空区,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1. 全面调查和评估:对于已经形成的采空区,首先要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了解采空区的规模、形态、特征等信息,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预防为主:在采矿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措施预防采空区的形成,减少对地下资源和环境的破坏。
这包括科学合理的采矿设计、采矿方法的选择、支护和加固工程的建设等。
3. 综合治理:对于已经形成的采空区,需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填充、围堰、注浆等技术手段,将采空区填平或封堵,减轻地表沉陷和地质灾害的风险。
4. 生态修复:在治理采空区的过程中,应注重生态修复工作,通过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等措施,促进采空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三、成功案例:路南矿矿山采空区治理为了更好地展示矿山采空区管理与治理的成果,下面以中国某路南矿山的采空区治理为例进行介绍。
该矿山的采空区治理工作主要包括调查评估、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等四个方面。
通过全面的调查评估,确定了采空区的边界和特征,并采取了传感器和遥感技术进行连续监测和预警。
采空区治理工程施工

采空区治理工程施工采空区治理工程是近年来在我国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出现的一项重要工程。
由于多年的矿产资源开采,许多矿区出现了大范围的采空区,给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采空区治理工作,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治理。
本文将从采空区治理工程的意义、治理方法、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采空区治理工程的意义1.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采空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引发地面塌陷、山体滑坡等灾害,对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采空区治理工程能够有效消除这些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 改善矿区生态环境:采空区的存在导致土地资源的破坏、植被的损毁,严重影响了矿区的生态环境。
采空区治理工程能够恢复矿区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3.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采空区治理工程能够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为矿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治理工程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采空区治理方法1. 填充法:填充法是采空区治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砂浆填充、混凝土填充、注浆填充等。
填充法能够有效减小采空区的体积,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加固法:加固法主要包括锚杆加固、桩基加固、地基加固等。
加固法通过提高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防止采空区引发的地表塌陷和岩体滑坡等灾害。
3. 生态修复法:生态修复法是指在治理采空区的过程中,采取措施恢复和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包括植被恢复、土地整治、水文修复等。
生态修复法能够促进矿区生态平衡,提高矿区环境质量。
三、采空区治理工程施工技术1. 施工准备:在进行采空区治理工程之前,首先要进行详细的工程调查,查明采空区的分布范围、形态、尺寸等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编制治理方案,明确治理方法、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设计。
2. 施工设备:采空区治理工程需要选用合适的施工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混凝土泵车、注浆设备等。
煤矿开采的采空区治理

崩落法
总结词
通过控制崩落围岩,使采空区上覆岩层自然垮落或强制垮落,以减小采空区对地 面塌陷的影响。
详细描述
该方法通过在采空区周围布置适当的钻孔或巷道,控制上覆岩层的崩落,使采空 区上覆岩层自然垮落或强制垮落,以减小采空区对地面塌陷的影响。该方法适用 于采空区较小、地表变形要求不高的矿井。
支撑法
总结词
煤矿开采的采空区治 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1
REPORTING
• 采空区概述 • 采空区治理方法 • 采空区治理技术 • 采空区治理案例分析 • 采空区治理的未来发展
目录
PART 01
采空区概述
REPORTING
采空区的形成
开采后形成的空间
采空区是煤矿开采后形成的空间,随 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地下形成空 洞区域。
改进建议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一些改进建 议,包括加强监测、优化治理方案 等。
某矿区采空区治理经验总结
经验总结
总结了某矿区采空区治理的经验 教训,包括技术、管理、安全等 方面的经验。
推广应用
提出了将这些经验应用到其他类 似矿区的建议,以提高采空区治 理的效果和安全性。
PART 05
采空区治理的未来发展
采空区的大小与形状
采空区的稳定性
采空区的稳定性取决于岩石和煤层的 物理性质、地下水状况等因素,不稳 定的采空区可能引发塌陷等安全事故 。
采空区的规模和形状因开采计划和方 式而异,可能呈现不规则形态。
采空区的影响
01
02
03
地表塌陷
采空区的形成会导致地表 塌陷,破坏地形和生态环 境。
地下水流失
采空区可能破坏地下水层 ,导致地下水流失和地面 沉降。
采空区治理管理制度内容

采空区治理管理制度内容一、采空区治理管理制度的必要性1.采空区治理管理制度是对采空区进行规范化管理和综合利用的基础。
采空区作为矿山开采结束后的遗留物,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化、环境可持续和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2.采空区治理管理制度是确保矿山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采空区存在地质灾害、水质变化、土壤侵蚀等一系列问题,若不及时管理和综合利用,将对周边环境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3.采空区治理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采空区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等具有一定的资源利用潜力,通过合理的管理和综合利用,可最大程度挖掘采空区的潜力,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4.采空区治理管理制度是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可以将采空区打造成为生态园区、农业园区、旅游景区等,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采空区治理管理制度的构建1.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应对采空区的管理、利用等方面进行规范,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采空区的产权、权责关系等,为采空区治理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2.建立健全采空区信息系统。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采空区资源、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信息管理系统,为采空区的规划、管理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建立采空区治理管理机构。
设立专门的采空区管理机构,负责采空区的规划、管理和综合利用工作,明确机构职责、人员配置、工作流程等,确保采空区治理管理工作的顺畅进行。
4.制定采空区治理管理方案。
依据采空区的地质条件、水文地质、土壤状况等方面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采空区治理管理方案,明确治理目标、措施、时间表等,确保治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5.强化监督管理机制。
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逐级建立监督检查机构,对采空区的治理管理工作进行日常监督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和进行纠正,保证治理管理工作的落实和效果。
6.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发布宣传资料等方式,向社会公众普及采空区的重要性、治理管理的措施和效果,增强社会对采空区治理管理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采矿业中的矿山采空区管理与治理

采矿业中的矿山采空区管理与治理矿山采空区是指矿山从事开采之后所产生的空间。
在采矿过程中,为了获取目标矿石,矿石的周围岩体会被开采掉形成空洞,即采空区。
采矿业所带来的矿山采空区问题给环境和人类带来了很多困扰。
一、矿山采空区对环境的影响1. 土地破坏:矿山采空区往往会导致土地的大面积塌陷,甚至形成大量的坑洞,严重破坏土地资源。
2. 生态系统破坏:矿山采空区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导致植被、动物种群的减少甚至消失,破坏整个生态链。
3. 水资源威胁:矿山采空区可能对地下水资源产生威胁,空洞部分可能形成含水层,对周边的水源造成威胁。
二、矿山采空区管理的重要性矿山采空区管理的目标是尽量减少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
有效的矿山采空区管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矿山采空区问题,减少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的破坏。
1. 制定有效政策:政府应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政策,以规范矿山采空区管理,并鼓励矿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措施。
2. 加强监管和执法:加强对矿山采空区管理的监督和执法力度,确保矿山企业按照规定进行矿山采空区治理和修复。
3. 促进科技创新:鼓励矿山企业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提高采空区治理和修复的效率和效果。
三、矿山采空区治理的方法1. 注水充填法:利用水泥、石灰浆等材料将采空区内部注水充填,弥补空洞,减少地面塌陷风险。
2. 采矿填充法:将废石、废渣等填充到采空区中,有效减少土地破坏,同时可利用废弃物资源。
3. 生态修复法:通过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修复,使矿山采空区恢复自然生态,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四、矿山采空区管理的案例分析1. 案例一:某煤矿在采空区治理方面采用注水充填法,通过注水填充采空区内部,减少了矿山地面的塌陷现象,有效提高了矿山的安全性。
2. 案例二:某金矿采用生态修复法,通过植被的恢复和水体治理,使得采空区恢复为一个生态良好的湿地,实现了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3. 案例三:某铁矿在采矿填充法方面取得了成功,将废弃的石渣和废石填充到采空区,解决了土地资源的浪费问题,同时降低了环境污染。
采空区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采空区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一、背景采空区是指煤炭开采后形成的空洞或者裂隙地带。
采空区的存在给矿区安全稳定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采空区综合治理成为当前煤炭开采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为了有效治理采空区,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治理目标1. 实现采空区的安全稳定,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2. 恢复采空区的生态环境,促进植被恢复,改善生态环境;3. 利用采空区资源,进行资源化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三、治理方案1. 采空区地质调查对采空区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采空区的地质构造、地质条件、水文地质等情况,为后续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采空区安全稳定治理通过填充、固化、加固等措施,提高采空区的地质稳定性,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同时,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时发现地质异动,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3. 采空区生态环境治理采用植被恢复、土壤修复等手段,恢复采空区的生态环境,促进植被生长,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4. 采空区资源化利用根据采空区地质条件和资源分布情况,开展资源化利用工作,如填海造地、建设光伏发电站等,实现采空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四、实施步骤1. 制定治理方案根据采空区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治理方案,包括治理目标、治理措施、实施步骤等内容。
2. 组织实施成立采空区综合治理工作组织,统筹协调各项工作,确保治理工作有序进行。
3. 资金投入加大对采空区综合治理工作的投入,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完善监测系统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对采空区的地质、生态环境等进行持续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五、预期效果经过采空区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有效实施,预期能够实现采空区的安全稳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也能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六、结语采空区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煤矿开采的采空区治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1
目录
• 采空区概述 • 采空区治理方法 • 采空区治理案例分析 • 采空区治理的未来展望
01
CATALOGUE
采空区概述
采空区的形成
01
采空区的形成是由于煤矿开采过 程中,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被挖 掘,地下空间逐渐形成空洞。
02
随着时间的推移,采空区可能会 扩大,对周围岩层和地表结构造 成影响。
和效率。
推广示范工程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采空区,开展 治理示范工程,总结经验并推广 应用,促进采空区治理的普及和
深化。
提高采空区治理效果的措施
强化组织领导
01
建立健全采空区治理的组织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
合,形成工作合力。
加大资金投入
02
增加采空区治理的资金投入,保障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治理,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04
CATALOGUE
采空区治理的未来展望
采空区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监测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等技术,实现采空区的实时监测 和预警,提高治理的及时性和准
确性。
生态化修复
发展生态友好的采空区修复技术, 利用生物、植物等自然手段,降低 治理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矿区生态 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化治理
将采空区治理与矿区资源开发、土 地利用、城市规划等相结合,实现 矿区的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
采空区治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强化法律法规建设
完善采空区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明确责任和义务,加强监管力 度,推动采空区治理的规范化发
展。
加大科研投入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采空区 治理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技术 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治理效果
采空区治理及管理情况

采空区治理及管理情况一、背景介绍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量开采,采矿业已经成为了现代工业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矿区的开采逐步加剧,采空区问题也日益凸显,采空区治理和管理已逐渐成为了当前矿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采空区的形成原因采煤、采矿和采油是目前采空区形成的主要原因。
随着煤炭、金属、土石、油气和盐类等矿产资源的开采,采空区形成就逐渐增加。
而采矿的方式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其中表露开采法和地下开采法是两种常见的采矿方式。
在表露开采法下,矿井开挖在地表之上,通过对矿石的剥离和爆炸力量的释放,地表形成了一个或多个坑洞。
在地下开采法下,则是通过在地下挖掘矿山,逐渐形成一个所谓的采空区。
三、采空区对环境的影响采矿业的快速发展给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采空区在这其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以下是采空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1.水土流失。
由于采空区的存在,降水自然流入和滲透的面积就会减少。
同时,因为采空区地表的覆盖层已被去除,降雨将更容易造成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2.土地荒漠化。
采空区一旦形成,通常会变成一个物理空洞。
因此,采空区通常是没有植被的贫瘠地带,缺乏生命活动。
3.重金属污染。
与矿石相混合的沙子和矿物质等物质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还会伤害动植物的生长繁殖。
四、采空区治理的方法为了减轻采空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近几年,采空区的治理正逐渐得到重视。
以下是几种采空区治理的方法:1.植树造林。
通过植树造林来恢复采空区的生态系统。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土地的生产力,同时也可以很好地防止水土流失。
2.洞穴开挖。
在采矿之前,挖掘支撑井、泄水井和综采空隙等部分进行采空区地质、空间和热力分析和预警,采用加固和支撑的方法,使之不致崩塌。
减少采空区对地面的危害。
3.能源补充。
在采空区形成之后,可以把底部的薄层的井柱填补上,形成一个新的支持体系,可以提供部分的地面支撑作用。
五、采空区管理的现状和展望虽然采空区治理的方法有很多,但采空区治理与管理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这是一个非常系统性和复杂的问题,涉及到许多因素,如法规、政策和行业监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采空区治理工程一、概论(一)地理位置煤采空区位于苇元~冶头村之间(AK3+640~AK6+230)处。
(二)气象条件本工程地处内陆,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大陆性气候明显,冬冷夏热,寒暑变化剧烈,年温差较大,该区的主要气候特征值如下:多年年均降水量:628.3mm,全年最大降水量1010.4 mm(1956年),全年最小降水量295.9 mm(1965年),日最大降水量176.4 mm (1956年7月30日)。
积雪厚度21cm(1971年12月24日),年蒸发量1806.3 mm,极端最高气温37.9℃,极端最高地面温度70.5℃(1968年6月17日),极端最低气温-17.4℃,极端最低地面温度-33.1℃(1958年1月16日),最大冻土深度43 cm,年均风速2.4m/s,最大风速23m/s,风向NW。
(三)施工条件1、交通:施工现场与乡间公路距离较近,从乡镇到施工现场有山间小道或村际间便道,交通条件较便利。
2、通讯:可在施工现场安装电话,亦可使用全球通移动电话。
3、居住条件:现场附近租用民房,亦可自建临设。
4、施工用电:可通过当地电管部门联系接动力电,也可自备动力。
5、施工用水:可利用附近煤矿的矿井水,邻近水库水,亦可利用当地生活用水。
(四)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影响拟建公路路基、桥涵稳定性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煤采空区。
根据《山西省地震烈度区划图》,该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二、治理的目的和依据1、目的目的是选择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方案,治理影响拟建公路的采空区,确保路基的稳定,做到一次根治、不留后患,保证行车安全、舒适、平稳。
2、依据根据《勘察报告》的推荐方案和设计目的,参考晋城泽州县王坡煤矿铁路采空区以及太旧、晋焦高速公路采空区治理工程的成功经验,采用全充填压力注浆法对影响拟建公路的采空区进行治理。
本工程所依据和参考的主要技术文件有:《公路采空区勘察、设计与施工规范》;《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煤矿采空区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3、方案说明全充填压力注浆法是在地表打孔,通过注浆泵、注浆管,将水泥粉煤灰浆液注入采空区及其上覆地层裂隙中,浆液经过固化,胶结岩层裂隙带,同时采空区内的浆液形成的结石体对其上覆岩层形成支撑作用,保证路基的稳定。
4、治理后达到的效果采空区在进行治理后,地基的变形应满足公路工程对地基稳定性的要求,即:经治理后的采空区在公路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地基能有效地承受公路和车辆荷载,不产生破坏和影响公路工程正常使用的变形,保证公路安全营运。
三、注浆工程设计概述1、采空区治理范围采空区治理长度以采空塌陷区沿路线延伸方向分布长度为准,即L=路线延伸方向空洞长度,2232m。
治理宽度为路基范围内向两侧按68°的岩层应力扩散角考虑所确定的宽度,即:B=路面宽度(25.0m)+保护带宽度2(D)+2H ctgβ式中:B——为治理宽度,m。
D——挖方段为两侧路面边缘至坡口水平距离,填方段为两侧路面边缘至坡脚水平距离,初步设计按每侧10m考虑。
H——为路线左侧坡口或坡角至采空区底板的垂直距离,mβ——为采空区覆岩应力扩散角,β=68°。
2、采空区空洞体积与注浆量采空区空洞体积指采空区治理范围内的采出煤层体积,扣除采空区因顶板冒落所发生变形的体积。
《勘察报告》中按此原则已计算出太原至澳门国家重点公路晋城至河南济源段各采空区的剩余空洞体积△V。
详见采空区勘察成果表。
注浆浆液的结石率C应在注浆施工前先作试验确定,本设计按80%计算,浆液对采空区及上覆岩层中的裂隙、裂缝的充填率η要求为75%,考虑到在注浆过程中,浆液向地表、第四系跑浆及帷幕孔向外围跑浆,取浆液损耗系数A=1.1。
按注浆量Q=A×△V×η÷C计算,太原至澳门国家重点公路晋城至河南济源段各采空区的注浆浆液体积分别为:AK3+650~AK6+230段苇元~冶头煤、铁矿采空区47294 m3、K4+684~K4+746段铁矿采空区929m3,注浆体积总计为49730m3。
3、注浆孔的设计各采空区注浆孔的设计详见各采空区的设计说明。
本次设计注浆孔的设计深度按各采空区的平均深度计算,注浆孔的注浆长度为采空区最上部完整岩层顶面以下5m至采空区底板,孔口管长度为地表之上1m至完整基岩以下6m处的深度。
注浆孔的平面布置近似三角形。
(梅花点型),以保证浆液扩散半径不受影响。
鉴于勘察工作难以精确查明矿柱位置,有一部分设计孔在施工过程中会钻在矿柱上,施工中应根据已完成的钻孔随时调整。
4、浆液配合比设计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当地材料供应情况,确定注浆浆液为水泥粉煤灰浆,其水固比为1:1.0~1:1.4。
水泥占固相的25%,粉煤灰占固相的75%。
这种浆液配合比已经考虑了受采空区充水影响的情况。
在正式施工前,应按施工时使用的水泥、粉煤灰,在试验室作浆液配比试验,试验内容应包括每立方米浆液干料含量、浆液浓度、初终凝时间、结石率、试块无侧限抗压强度等。
帷幕孔须在浆液中掺加水泥重量2%的速凝剂,使注入采空区的浆液尽快凝固,以形成帷幕,防止浆液流失。
5、注浆工程量各采空区注浆工程量详见各采空区的设计说明。
6、注浆材料及其质量要求本设计文件中所规定的注浆材料由水、水泥、粉煤灰、速凝剂组成。
施工用水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水泥为符合国家标准的32.5#矿渣硅酸盐水泥或32.5#矿普通硅酸盐水泥,可选用距工地较近的水泥生产厂家的产品,采用汽车运输,运距10~20Km;粉煤灰质量除细度不作要求外其它指标应符合国家Ⅲ级标准。
可选用巴公电厂的产品,采用汽车运输,运距30~50Km;速凝剂可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速凝剂和水玻璃等。
7、注浆系统配置1)注浆系统构成注浆系统由:料场、一级搅拌池(机)、二级搅拌池(机)、供水系统、注浆泵、注浆管道、封孔装置等组成。
2)注浆系统配置要求a)料场:堆放材料的料场场地要平整,运料车辆能正常通行,且紧邻搅拌机,使材料便于运输、搬运、要求设有防潮、防雨措施。
b)搅拌机:要求能满足正常施工要求,搅拌后的浆液应均匀,符合设计要求,一次搅拌量应≥1.5m3。
c)搅拌池:修建的搅拌池应满足正常施工要求,一、二级搅拌池最好各为两个,池体为圆柱体,中间设置搅拌系统,使得搅拌后的浆液均匀,符合要求,一次搅拌量应≥1.5m3。
d)水池:制浆站应根据施工注浆总量需要,建立数个水池,以保证正常施工,水池建筑规模及要求视工地具体情况而定。
e)注浆泵:宜采用变档定量泵,其额定排浆量最大不小于200L/min,最小不超过80L/min,注浆泵压力表应大于注浆最大设计压力的3倍。
f)压力表:注浆用压力表最大指数应小于10MPa。
g)封孔装置:采用φ50mm钢管,在管子前端20~30cm处焊接一圆形法兰托盘(托盘直径φ120~130mm之间),下入孔内变径处。
见浇铸孔口管示意图。
h)注浆管:采用φ50mm钢管,丝扣管箍联接。
8、施工工艺及要求本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1)定点注浆孔应用全站仪、经纬仪进行实地测量放样,钻孔实际位置原则上不应偏离设计位置1.0m。
确因地形影响,钻孔不能放在设计位置时,应先施工其周围可以就位的钻孔,再根据钻探揭露采空区的情况予以调整。
鉴于小煤窑及铁矿开采和塌陷变形的复杂性,仅靠有限的勘探钻孔尚难以精确查明地下的全部情况,如出现与设计不符的情况,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以便对原设计进行适当的修正。
2)成孔工艺及技术要求a)成孔工艺①用φ130~150mm钻头开孔,钻至完整基岩5m后,下入φ130mm 套管护壁,然后变径为φ91mm。
遇第四系卵、砾石层时钻探工艺可采用跟管钻进。
②用φ91mm钻头,钻至采空区中的塌陷冒落带底板或煤层底板以下3~5m终孔(或保证底板岩芯采长≥0.5m)。
b)技术要求①设计要求全取芯的注浆孔,采空区上部覆岩部位岩芯采取率>60%,采空塌陷区部位岩芯采取率应>30%。
②做好钻探原始记录和岩芯编录工作。
③钻孔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漏水、掉钻、埋钻等现象要详细记录其深度、层位和耗水量。
④钻孔孔斜每100m≤2°3防止浆液大量渗漏。
然后灌入水灰比为1:1.5~1:2的稠水泥浆,浇铸长度为4~6m ,浇铸要求达到注浆过程中浆液不会从注浆孔壁四周溢出。
水泥浆液中应加入水泥重量2%的速凝剂,快速将注浆管与孔壁固结。
注浆孔浇铸孔口管4标。
b)原材料:水用水表或定量容器计量;水泥按袋或按定量容器(散装水泥)计量;粉煤灰用定量容器计量,并要求用磅称抽查水泥、粉煤灰的数量。
c)制浆工艺如下:d)搅拌过程:每次搅拌时间不得少于5分钟。
5)注浆工艺及其有关参数a)施工顺序:按采空区的倾斜方向,先施工采空区底板标高较低位置的帷幕孔、注浆孔及构造物工点处的注浆孔,再沿倾斜方向由低向高、由边部向中心展开施工,钻孔分二序次进行。
b)注浆注浆采用浆液浓度先稀后稠的方法,注浆开始后,要定时观测泵的吸浆量和泵压,记录注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现象,收集原始数据,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注浆量和浆液浓度。
注浆过程中若出现地表裂隙大量跑浆时,应采用间歇式注浆,或减小泵量及采取地表充填裂隙的措施,阻止浆液从地面大量流失。
注浆时,应避免在短时间内注入大量的水泥粉煤灰浆,当注浆量较大时(超量孔平均量的60%),应及时采用间歇式注浆法和稠浆施工,或在孔口加一漏斗状的投砂器,用浆液将砂或矿渣带入孔内,或在浆液中加入水泥重量2%的速凝剂。
c)单孔注浆结束标准①在注浆孔的注浆末期,泵压逐渐升高,当泵量小于70L/min时,孔口压力在1.0~1.5MPa,稳定10~15分钟,可结束该孔的注浆施工。
②当注入一定浆量,孔口压力≮0.3 Mpa,若出现地表裂隙大量跑浆时,即可结束该孔的注浆施工。
6)注浆技术要求a)注浆及间歇注浆前必须用清水洗孔,压水时间不得小于10分钟。
b)稀浆灌注量取单孔注浆量的30%为宜。
c)浆液配比试块强度要求达到0.5Mpa。
9、注浆质量检测1)注浆质量检测方法依据晋城市泽州县王坡煤矿铁路专运线下伏采空区治理工程的经验,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注浆检测:a)钻探验证:注浆施工结束6个月后,进行钻孔检验。
按注浆孔的2%设置检查孔数量,检查孔深度为原地面至采空区底板的深度。
通过孔内取芯直接观察采空区的浆液充填情况,并结合钻探过程中循环液的漏失情况及孔壁的稳定性等评价注浆质量。
b)物探检测法:对治理后的采空区采用测定波速的方法检验注浆质量。
若横波波速大于160m/s,则注浆质量符合要求,每个采空区波速测井数与检查孔数相同。
c)结合钻探和物探资料,做出综合评价。
在全面分析研究这些资料的基础上,最终确定注浆质量是否合格;是否需补充注浆。
2)注浆质量检测位置及工作量a)注浆质量检测位置宜布置在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段和构造物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