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说课稿讲解学习
《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精选6篇)
《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精选6篇)《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品味意味深长的语句。
3.学会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4.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挫折、征服大自然的坚强意志。
5.激起探索未知世界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为所热爱的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6.关注自然,关注人类。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难点】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教法学法】快速默读,重点朗读,品味文中的细节;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放视频录像导入千百年来,南极这个亘古长眠的世界一面向世人展示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以其层层冰嶂、酷冷奇寒的肃杀之气,凛然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
近百年来无数探险者在南极留下他们的足迹,他们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自己贡献。
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英国人斯科特就是值得我们缅怀的一位探险家。
南极点科学实验站的名称“阿蒙森---斯科特站”就是最好的见证。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根据斯科特当年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想象,饱含感情地描述了他们的这次失败之旅。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这些英雄再次体验这悲壮之旅吧。
二、作者简介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西欧,北非,印度。
美洲有游历。
在法国结识罗曼?罗兰、罗丹等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其间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1928年,结识高尔基。
1938年,流亡英国,加入英国国籍。
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方面。
作品有《三位大师》等。
三、整体感知文本1、跳读课文思考: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提示学生: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方面来概括)(这时可以给学生出示斯科特等人的行走路线图)。
伟大的悲剧 说课稿
伟大的惨剧说课稿【伟大的惨剧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了解惨剧的定义和特点;2. 了解莎士比亚的惨剧作品《哈姆雷特》;3. 分析《哈姆雷特》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情节;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惨剧的定义和特点,了解莎士比亚的惨剧作品《哈姆雷特》。
2. 教学难点:分析《哈姆雷特》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情节,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哈姆雷特》的相关介绍和分析内容。
2. 学生阅读材料:提供《哈姆雷特》的摘录和相关解读。
3.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片段和音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并讨论他们对惨剧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惨剧的兴趣和思量。
2. 介绍惨剧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通过教师讲解和课件展示,介绍惨剧的定义和特点,包括惨剧的起源、主要特征、情节结构等内容。
3. 了解莎士比亚的惨剧作品《哈姆雷特》(15分钟)通过播放相关视频片段和讲解,介绍莎士比亚的惨剧作品《哈姆雷特》的背景和主要情节,激发学生对该作品的兴趣。
4. 分析《哈姆雷特》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情节(20分钟)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一个小组选择一个主要人物形象或者情节进行深入分析,并准备简短的报告。
教师在小组之间进行巡回指导和点评。
5. 学生展示和讨论(15分钟)每一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分析报告,并进行全班讨论和互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的意义,并匡助学生理解莎士比亚的创作意图。
6.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惨剧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哈姆雷特》作品的影响力和艺术成就。
五、课堂延伸1. 阅读《哈姆雷特》全文,并进行个人阅读心得的撰写和分享。
2. 观看《哈姆雷特》的电影或者舞台剧演出,并进行比较和讨论。
3. 分析其他经典惨剧作品,如《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等,进行比较研究。
伟大的悲剧 说课稿
伟大的惨剧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了解惨剧的定义和特点;2. 熟悉几部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惨剧作品;3. 分析惨剧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4. 探讨惨剧对人类思量和情感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 惨剧的定义和特点;2. 几部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惨剧作品。
三、教学难点1. 分析惨剧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2. 探讨惨剧对人类思量和情感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电影或者戏剧中的惨剧片段,引起学生对惨剧的兴趣,并引出惨剧的定义和特点。
2. 惨剧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通过讲解惨剧的定义和特点,匡助学生理解惨剧作品与其他类型作品的区别,并引导学生思量惨剧的意义和价值。
3. 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惨剧作品(15分钟)介绍几部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惨剧作品,如古希腊的《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并简要介绍每部作品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
4. 分析惨剧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一个小组选择一部经典惨剧作品,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分析该惨剧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包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冲突与矛盾、命运的转折点等。
5. 探讨惨剧对人类思量和情感的影响(15分钟)引导学生思量惨剧作品对人类思量和情感的影响,如惨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如何触动人们的内心,如何反映人类的命运和生活等。
6. 总结与展望(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资源1. 电脑、投影仪;2. 惨剧作品的书籍或者电子版资料。
六、教学评价1. 学生的课堂参预情况;2.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展示表现;3. 学生的思量和发言质量;4. 学生对惨剧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经典惨剧作品,拓宽他们的文学视野;2. 引导学生写作关于惨剧的读后感或者思量感悟。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惨剧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几部经典惨剧作品的分析,激发了学生对惨剧的兴趣,并匡助他们理解惨剧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伟大的悲剧》说课稿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伟大的悲剧》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通过不同题材的学习,激起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豪情壮志。
《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像而写成的。
记叙了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探险失败后,和他的队员在返回的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
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的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
本单元选这篇正是要让学生感受这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品质和强烈的团队意识。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意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能力:快速阅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过程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味文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引导学生把对斯科特探险队崇高精神品质的颂扬和赞美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在饱含情感的文字中感受和体会斯科特队员的伟大高贵的品质,并在阅读中逐渐实现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升。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的熏陶感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蕴藏着的感情,说出自己的感受。
同时又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
”初二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对于文本有了自己独特的感悟,情感尤为丰富。
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会,在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感受能力。
伟大的悲剧 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伟大的悲剧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主要内容的语文课,教材选取了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中的一段描写伟大的悲剧的片段作为教学素材。
通过这个片段,让学生了解并思考伟大的悲剧对人们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的启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伟大的悲剧的概念,能够分析小说中的伟大的悲剧的表现形式和含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并表达自己对伟大的悲剧的看法。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伟大的悲剧,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伟大的悲剧的概念,分析小说中的伟大的悲剧的表现形式和含义。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伟大的悲剧对人们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的启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伟大的悲剧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对伟大的悲剧有什么了解?你们能说出一些伟大的悲剧的例子吗?”让学生进行讨论。
2. 阅读理解(15分钟)教师出示小说《红高粱家族》中的伟大的悲剧的片段,要求学生默读并理解文本内容,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a. 这段文字中的伟大的悲剧是指什么?b. 文中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达伟大的悲剧?c. 这个伟大的悲剧对人们有什么影响?3. 分析讨论(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如:a. 伟大的悲剧对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什么影响?b. 伟大的悲剧对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启示?4.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归纳,强调伟大的悲剧对人们的影响和对社会的启示。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名人名言或者文学作品的片段,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感悟。
5. 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拓展延伸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伟大的悲剧的短文,或者选择一部描写伟大的悲剧的电影或小说进行阅读和分析。
七年级《伟大的悲剧》说课稿(精选7篇)
七年级《伟大的悲剧》说课稿七年级《伟大的悲剧》说课稿(精选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伟大的悲剧》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伟大的悲剧》说课稿篇1[分析教材]《伟大的悲剧》是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通过不同题材的学习,激起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豪情壮志《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像而写成的记叙了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探险失败后,和他的队员在返回的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的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本单元选这篇文章正是要让学生感受这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品质和强烈的团队意识。
[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快速阅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过程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味文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把对斯科特探险队崇高精神品质的颂扬和赞美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在饱含情感的文字中感受和体会斯科特队员的伟大高贵的品质,并在阅读中逐渐实现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升。
[教法、学法]教法: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努力实践新课程教学理念,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整堂课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通过欣赏课件、整体感知、细节品味、联系实际说观点等途径,运用朗读、讨论、交流等方法,逐渐感受这种精神,受到情感的熏陶。
学法:这篇文章内容简单,让学生通过预习筛选文章内容,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情节十分感人,易于引起情感丰富的初二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读一读,说一说,达到读者、作者、文本三者合一的境界。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引言概述:
伟大的悲剧是文学作品中一种重要的文体,它通过展现人物的悲惨命运和悲剧性的结局,反映了人类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悲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伟大的悲剧的特点和意义。
一、伟大的悲剧的起源
1.1 古希腊悲剧的发展
1.2 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
1.3 中国古代悲剧的传统
二、伟大的悲剧的特点
2.1 人物的悲剧性命运
2.2 冲突的升级和解决
2.3 哲学思考和道德观念
三、伟大的悲剧的意义
3.1 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弱点
3.2 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共鸣
3.3 提升文学艺术的高度和深度
四、伟大的悲剧的代表作品
4.1 古希腊悲剧《奥德修斯》
4.2 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
4.3 中国古代悲剧《雷雨》
五、伟大的悲剧的影响和启示
5.1 对人类情感和思想的启示
5.2 对文学创作和审美观念的影响
5.3 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启示
结语:
伟大的悲剧作为文学史上重要的一部分,承载着人类情感和思想的深刻表达,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
通过对伟大的悲剧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意义,为文学创作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七年级语文(下)《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主题。
2、抓住文章中描写探险队员的几个细节,体悟文中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透过这个悲剧,增强学生追逐梦想的信念,培养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精神。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中国有句古话: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虽然也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是一直以来,人们歌颂的都是成功者、胜利者。
其实,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在人类征服自然界的领域里,都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失败英雄”。
——1986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7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即将返回地面时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遇难。
——2002年北大登山队攀登希夏邦马峰时,队员不幸遭遇雪崩,5人遇难。
人类科学探险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
但是,这一切从未阻止过人类继续探索的脚步!他们对于梦想的执着追求,给予了我们许多启迪。
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就是其中的一位。
下面,我们就跟着作家茨威格去认识一下这些失败的英雄。
二、作者介绍(师:注意外国作家的国籍,自己在书中作好批注。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
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篇小说家之一。
最善于写孤独的人的奇特遭遇。
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混乱的感觉》《人的命运转折点》(又译《人生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又译《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
伟大的悲剧 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伟大的悲剧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理解悲剧的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悲剧的欣赏能力和文学批评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悲剧的定义和特点;2. 理解悲剧与其他文学类型的区别;3. 通过经典悲剧作品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分辨悲剧与其他文学类型的区别;2. 分析经典悲剧作品中的悲剧要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悲剧作品的海报或剧照,引发学生对悲剧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讨论。
2. 概念解释与讲解(10分钟)向学生介绍悲剧的定义和特点,包括人物的命运悲剧性、情感的悲剧性、结局的悲剧性等。
通过讲解和举例,帮助学生理解悲剧的内涵和外延。
3. 悲剧与其他文学类型的区别(15分钟)与学生一起探讨悲剧与其他文学类型(如喜剧、讽刺剧等)的区别,帮助学生分辨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并理解悲剧作品的独特魅力。
4. 经典悲剧作品分析(30分钟)选择一部经典悲剧作品,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悲剧要素,包括主人公的命运、冲突与矛盾、悲剧性的情感表达等。
通过文本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意识。
5. 学生展示与总结(10分钟)请学生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悲剧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分享自己对悲剧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悲剧对人类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
五、教学辅助手段1. 悲剧作品的海报和剧照;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片段;3. 教学PPT,用于呈现教学内容和辅助讲解。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1.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展示,评价他们对悲剧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评价教学效果;3. 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准备相关的悲剧作品资料和案例,以便能够生动形象地讲解和引导学生思考。
七、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经典悲剧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拓宽自己的文学视野;2.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悲剧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3.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自己的悲剧作品,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和批评意识。
《伟大的悲剧》 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伟大的悲剧》。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伟大的悲剧》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旨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勇气。
这篇课文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作品,文章通过对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在南极探险归途中悲壮覆灭的描写,歌颂了他们勇于探索、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探险类的故事往往充满兴趣,但他们的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相对有限,对于文中所体现的深刻的主题和复杂的情感可能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逐步理解文章的内涵。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积累文中重要的字词,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2)理清故事情节,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默读、精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品味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探险队员们伟大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勇于探索、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文章主要情节。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2、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质,尤其是斯科特等人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操。
(2)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问题引导法: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中的氛围和情感。
(3)朗读品味法: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文中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伟大的悲剧 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来源于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伟大的悲剧》一文,该文是一篇记叙文,作者通过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展现了人类的伟大和悲剧。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人生的不可预测性,以及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如何勇敢面对和积极应对。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伟大的悲剧》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培养学生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
(2)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善良品质,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文章的重点。
(2)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悲剧吗?悲剧和喜剧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预习导入(10分钟)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并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3.阅读理解(15分钟)让学生读一遍课文,然后回答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细节。
4.词汇和短语学习(10分钟)通过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并进行相关的练习。
5.语言点讲解(10分钟)讲解课文中的一些重要语言点,包括句子结构、词义辨析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6.写作练习(15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伟大的悲剧”的短文,要求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同时要求语言简洁明了。
7.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引言概述:《伟大的悲剧》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讲述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
一、作品背景1.1 作者背景:《伟大的悲剧》是由莎士比亚创作的,是他的一部经典悲剧作品。
1.2 时代背景:作品创作于16世纪,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1.3 文学流派:属于悲剧文学,探讨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二、主题分析2.1 人性的复杂:作品通过主人公的命运展现了人性的善良与邪恶、懦弱与坚强。
2.2 社会的残酷:作品揭示了社会中的阶级差异、权力斗争和道德沦丧。
2.3 勇气与抗争:主人公在悲剧命运中展现出坚强的意志和对抗命运的勇气。
三、人物塑造3.1 主人公:主人公是一个具有复杂内心世界的人物,他的命运受到外部环境和内心挣扎的影响。
3.2 反派角色:作品中的反派角色形象鲜明,代表着邪恶和贪婪的一面。
3.3 配角:作品中的配角形象各异,为主线情节提供了丰富的戏剧性。
四、情节展开4.1 起承转合:作品情节起伏跌宕,通过各种冲突和转折展现了主人公的悲惨命运。
4.2 悲剧高潮:作品达到高潮时,主人公面临着生死抉择和道德挑战。
4.3 结局总结:作品结局悲情而震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思考。
五、文学价值5.1 影响力:《伟大的悲剧》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和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2 深度解读: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哲理,值得深入解读和思考。
5.3 艺术表现:莎士比亚的文学艺术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总结:《伟大的悲剧》是一部不朽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人性、社会和命运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莎士比亚作为文学大师的才华和智慧。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伟大的悲剧之作。
最新伟大的悲剧》说课稿教学讲义PPT
2、字词检测:
拽
毛骨悚然
怏怏不乐
毋宁
吞噬
羸弱
告罄
癫狂
凛冽
步履
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
(设计意图 新课标中对识字写字提出 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随文识字是学习语言
文字的基础,也是重点之一,因此课堂检 测是督促学生掌握字词的重要手段。)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分为两个步骤
(1)速读课文,完成以下表格
时间 1912.1.16 1912.1.18 1912.2.17 1912.3.2 1912.3.21 1912.3.29 1912.10.29 1912.11.12
(设计意图:两个问题分别以鲁迅和
罗曼罗兰的名言来引出。这一环节是本 节课的重点难点,通过采取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深入文本,与 作者对话,与事件中的人物对话,强化 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还能逐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探 究的学习精神。)
5、背景介绍,引出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 说家、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青年 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 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 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 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 巴西。第二次大战期间他编写剧本揭露法西斯德国迫害犹太 人的罪行。但在二战漫漫岁月中,他终没有能坚持到最后。 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茨威格和第二任妻子在里 约热内卢家中双双服用镇静剂自杀。
六、说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教 给学生正确的学法也体现了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教是为 了不需要教的目的。所以我确定了以下几点学法:
伟大的悲剧 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以伟大的悲剧为主题的说课,主要涉及到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
本节课的教材来源于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学作品,通过对这篇作品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了解伟大的悲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情感。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对伟大的悲剧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伟大的悲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者问题,引起学生对伟大的悲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知识讲解(15分钟)首先,向学生介绍伟大的悲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解释悲剧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方面的特点。
然后,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的细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3. 学习活动(2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析和解读一篇伟大的悲剧作品,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人物形象或者情节进行深入研究。
每个小组需要准备一份小组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讨论。
4. 总结归纳(10分钟)通过学生的小组报告和课堂讨论,总结出伟大的悲剧的共性特点和深刻思想,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思考。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一篇关于伟大的悲剧的作文,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对作品的理解,写出对伟大的悲剧的思考和感悟。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伟大的悲剧的具体例子,以及相关的文学理论和分析方法。
2.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第22课《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
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等七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具体内容如下: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伟大的悲剧》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本文通过讲述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的发现挪威人已经捷足先登,只好无奈又坚毅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的过程,颂扬了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2、学情分析: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较难理解含蓄而深刻的主题。
同时初中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也是必要的。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单元目标要求:浏览时一目数行地扫视文段,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结合学生阅读能力还不足的特点,我将三维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知识与能力目标:(1)结合课文注释,掌握拽(zhuài)、怏(yàng)怏不乐、毋(wú)宁、羸(léi)弱等重点字词。
(2)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以及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如: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
(3)体会传记文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述法、讨论法等,梳理斯科特一行五人的探险过程,体会文中关键语句,分析斯科特一行人心态变化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斯科特等人悲壮死去的悲剧,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正确的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根据单元目标浏览时一目数行地扫视文段,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的要求,我将教学重点设置如下:)(1)斯科特一行人探险过程的梳理。
(2)斯科特一行人心态变化及其原因的分析。
2、教学难点:(由于七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较难理解含蓄而深刻的主题,我将教学难点设置如下:)“伟大”与“悲”具体内涵的理解。
伟大的悲剧 说课稿
伟大的惨剧说课稿【伟大的惨剧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来源于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伟大的惨剧》一课,该课是一篇鲁迅先生的散文作品。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学生可以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文学风格,同时也能够深入思量社会现象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感受他的独特风格,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本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 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文学风格;(2) 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3)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本分析。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3) 培养学生的批评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伟大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2) 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量能力;(3) 培养学生的人文关心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 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文学风格;(2) 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 教学难点:(1)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本分析;(2) 培养学生的批评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鲁迅先生的图片和相关背景知识,引起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理解分段阅读《伟大的惨剧》一文,匡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引导学生思量和讨论。
3. 文本分析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主题、人物形象、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点。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量和分析。
4. 情感体验通过展示相关图片、视频和音频,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文学风格。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个人、社会和人文关心的角度,进行情感体验和思量。
5.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化学生对鲁迅先生的理解和文本分析能力。
五、教学手段与学具1. 教学手段:(1) 图片、视频和音频展示;(2) 课堂讨论和互动。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说课稿范文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说课稿范文一、背景介绍《伟大的悲剧》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阅读理解课文。
该篇课文讲述了由于自然灾害导致的一场悲剧,通过生动的事例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保护自然环境,从而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2.1 文本解析通过解读文章了解其中包含的故事情节,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2.2 知识扩展通过课文中的一些生词、短语、句子结构等内容,拓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3 学习策略指导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通过文本解析、信息概括、问题分析等策略有效地获取阅读材料中的信息和知识。
三、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3.1 知识技能目标1.熟悉和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2.熟悉并扩展相关语言知识;3.学习如何运用学习策略获取知识。
3.2思维品质目标1.学生能够对自然环境以及环保方面的概念和观点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2.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3.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环保意识。
3.3情感目标1.学生能够感受悲剧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2.学生能够尊重他人和自然,提高感恩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4.1 教学重点1.通过文章故事情节展示环境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利用学习策略获取知识的能力。
4.2 教学难点1.学生在掌握文章内容和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合适的学习策略获取和加工知识和信息;2.学生扩展语言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5.1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三步式教学法,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合作等能力。
5.2教学手段主要采用多种手段,如演示、讲解、提问、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六、教学流程及内容6.1 教学流程本课分为三步,每一步分别安排对应的教学任务,以达到课程目标。
伟大的悲剧 说课稿
伟大的惨剧说课稿【伟大的惨剧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和讨论,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惨剧的定义、特点以及相关的文学作品。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和批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和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惨剧,引导学生思量人生的意义、命运的无常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惨剧的定义、特点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2. 教学难点:惨剧与人生的关系,如何通过惨剧作品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 教师引入惨剧的概念,与学生分享一些著名的惨剧作品,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并让学生谈谈对惨剧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步:惨剧的定义与特点(15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惨剧的定义和特点,如主人公的惨剧命运、惨剧冲突的产生、惨剧结局的必然性等。
2. 教师提供一些经典惨剧作品的片段或者摘录,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找出其中的惨剧元素,并进行归纳总结。
第三步:惨剧作品的分析与解读(30分钟)1. 教师选择一部经典的惨剧作品,如莎士比亚的《麦克白》或者希腊惨剧《俄狄浦斯王》,向学生介绍该作品的背景和主要情节。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主人公的命运、冲突以及结局是否符合惨剧的特点,并通过文本的细节和对话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
3. 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对惨剧作品更深层次的思量和理解。
第四步:惨剧与人生的关系(2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量惨剧作品对人生的启示和反思,如何通过惨剧作品来理解人生的意义、面对命运的无常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感悟,并由每一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汇报。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从惨剧中吸收力量和智慧,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第五步:课堂小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回顾学生所学的惨剧的定义、特点以及对惨剧作品的分析与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峰峰矿区羊渠河学校马明老师《伟大的悲剧》说课稿峰峰矿区羊渠河学校马明老师《伟大的悲剧》说课程序一教材、教法二学情、学法三教学目标四教学重难点五教学流程一、教材、教法教材:《伟大的悲剧》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本文是一篇节选的传记,写的是20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与挪威探险家阿蒙森角逐南极点失败后,和他的队友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
本单元选这篇文章正是要让学生感受这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品质和强烈的团队意识。
教法:1、阅读发现法:学生通过阅读,走进文本,初步发现解决问题。
2、自主、小组合作法:解决基本的知识技能问题。
3、问题式教学法。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像。
4、讨论法和点拔法相结合。
二学情、学法本课面向对象是初一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对这类探险类外国题材的文章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可能陌生这么含蓄而深刻的主题,这正是在阅读这篇文章比较困难的地方。
所以教学的立足点不应太高太难,应重在培养他们的兴趣。
针对这一特点,结合单元教学重点,以及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出发,我这样设计了《伟大的悲剧》。
1、学生课前预习,熟悉生词,并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生默读课文,自主理解,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
三教学目标新课标中重点提出,要让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以上两方面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这样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过程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梳理故事发生的整个经过和结果。
2、学习南极探险悲剧所折射出来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难点:以“悲”为学习线索,感受悲,分析悲,评价悲,认识悲,理解斯科特等人的悲剧意义,形成对悲剧事件的系统思考和认识。
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二)介绍作者检查预习(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五)拓展深化课堂小结(六)作业布置(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设计意图:文章篇幅较长全文有4350多字学生正常读完的话,会占用太多时间,而且很累。
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充分地预习,熟悉故事情节和人物。
)1、导入:有人说“天上最难的是太空旅行,地下最难的是叩访南极。
”这虽然美丽神奇却变化莫测乃至冷酷的南极,回绝着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
却在1912年在一个月内,两次被人类访问。
但为此他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习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一起走近这些叩访南极的英雄们。
课件显示南极图片、南极的位置、气候特点以便学生初步了解探险队所要遭遇的磨难。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设置悬念,吸引学生。
)2出示图片:你了解南极吗?南极处在地球的最南端。
南极气候:科学家曾测得-88.3*C的平均最低气温。
(酷寒)世上风力最大风暴最多的. 每年约有2/3的时间刮大风。
有过每秒92.5米的风速。
(烈风) (设计意图:明确南极的位置,使学生在脑海形成清晰的图像。
直观、形象的把学生带到那个美丽而又危险的南极去。
对气候的介绍也可以使学生对南极的恶劣天气有初步印象。
)3、学习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
3、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对南极的了解导入课堂学习,创设凝重、沉思的气氛,建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激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
在此基础上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学的清楚,学有所得。
)(二)介绍作者检查预习1、介绍作者茨威格:奥地利的著名作家。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
代表作传记《罗曼·罗兰》《三位大师》唯一的长篇《焦躁的心》特点:不拘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个性。
(设计意图:对作者的简要了解,不必过于详细,只是从国籍、主要成就和写作特点三个方面来介绍)2、检查预习,解决生字拽癫狂凛冽吞噬销蚀羸弱步履告罄遗孀姗姗来迟忧心忡忡疲惫语无伦次毋宁(设计意图:初步解决生字障碍,为学生的阅读打基础。
)3、故事背景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海军上校斯科特各带领一支探险队向南极点进发,阿蒙森用20条爱斯基摩狗作为交通工具(狗拉雪橇前进),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点。
斯科特用西伯利亚矮种马和少量的爱斯基摩狗作为交通工具,中途狗跑了,只能靠人拉雪橇前进,前进速度大打折扣,在1912年1月16日终于到达南极点,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设计意图:因为本文是一篇传记,而且是节选的其中一部分。
所以就很有必要对传记的前面部分内容进行简要的介绍。
以便于学生尽快进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之中)(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默读课文,思考问题: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可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方面思考)2、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读完文章后的感受或心情。
(设计意图:遵循叙述类文体阅读规律,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同时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思维能力。
这也是本单元的单元要点: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默读要求①、不动唇,不指读,忌回视。
②、眼扫视,心专一,脑直映。
③、抓重点,记大意,明中心。
④、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设计意图:提出默读要求,训练默读能力)3、播放影片,加深理解①观看“阿蒙森·斯科特”南极探险的视频材料,回顾历史。
(设计意图:影片最能形象的展示出斯科特和阿蒙森的探险竞赛的过程,画面、文字、音乐把学生带到了那个年代,和他们一起去经历那令人难以忘怀的记忆。
并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的了解,为完成教学目标二做准备)②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1912年英国探险队斯科特一行5人,为实现“到达南极点第一人”这一目标,满怀信心地奔向目的地,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捷足先登,在从南极点返回的途中他们不幸遇难。
(设计意图:训练概括能力,经过前面的铺垫,老师的介绍、自主的阅读、图片、文字、影片的不断展现,学生现在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应该是水到渠成的,完成教学目标二。
)③今后当我们打开地图,要知道在世界的最南端有一个地方叫南极,在那皑皑白雪下躺着这几位英雄。
让我们一起记住他们的名字。
大家一起念。
埃文斯:海军军士奥茨:骑兵上尉斯科特:海军上校威尔逊:科研博士鲍尔斯:身份不明(设计意图:进一步使学生记忆主要人物的名字,加深印象,创设氛围。
为下面的流程图做准备。
)④标出文章中所有表示时间的词⑤展示流程图(另附)。
(设计意图:通过流程图,使学生不仅是对文章的内容,更对故事发生发展的经过有更形象、直观的了解,在学生脑海里形成英雄们行进的路线图。
由抽象到直观,由简单了解到明确掌握)(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 从题目入手,解读文本1、本文题目是《伟大的悲剧》,那么,题目中“悲剧”表现在哪里?(设计意图:进入本文的重点的讲解,以题目为中心点,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了解“悲剧”的表现,另一部分理解伟大的所在。
而悲剧部分分成四部分。
每一部分都通过合作探究来完成。
)一、失败之悲合作探究1斯科特探险队的最初目的是什么?他们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找出描写他们心情的词语。
合作探究2第二段“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第一个”只是先驱,是引导“第二个”、“第三个”继续前进的向导。
所以,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每年都要迎接来自世界各国的登山队,他们都不是“第一个”,但他们又都是挑战自我,探索自然的勇士。
(设计意图:这两个合作探究的内容都是围绕“斯科特的失败与成功”来设计的。
从中使学生首先清楚斯科特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失败者,使学生正确的看待第一名与第二名的内涵,他们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
教育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不要在乎名次的高低,而是看重自身的提高。
)二、作证之悲合作探究1“阿蒙森在南极极点给斯科特留下一封信,请他把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
”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不接受也可以,之所以他接受这项任务,是因为他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信,能勇敢地承认自己的失败。
合作探究2阿蒙森为什么要叫斯科特一行人把信带给哈康国王?阿蒙森不能肯定自己能活着回去,他知道斯科特即将到达,于是这么做。
这样可以算是个保险。
当时毕竟还没人去过南极点,南极对于那时的探险家来说太危险了,很可能回不去。
(设计意图:小诚信容易做,大诚信又如何?斯科特用自己的行为为学生树立了榜样。
那就是做人要时时刻刻讲诚信,要有绅士风度,更要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败,跌倒了,先要承认跌倒,然后才能爬起来,当你没有意识到自己跌倒时,又如何能够走上崭新的道路。
当然,同时也要纠正学生们可能产生的对阿蒙森的误解,阿蒙森同样值得我们学习,他的行为有他的考虑在内,并不是故意作弄斯科特,而从中又能看出探险家们面对危险的那种坦然。
)三、死亡之悲合作探究请简述英雄们是如何悲壮牺牲的?1.埃文斯因摔伤、精神失常而死去。
2.奥茨因冻伤,为了不拖累同伴,自己走向死亡。
3.斯科特、威尔逊、鲍尔斯三人因天气的极度恶劣,无法行走,而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
而且始终没向世界哀叹过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设计意图:司马迁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斯科特探险队的队员在面对恶劣环境时所表现出的坚毅、果敢、舍己为人、坦然面对、毫不抱怨的精神品质就是我想通过这个问题要传达给学生的。
)四、世人之悲合作探究“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斯科特他们没能实现“第一”的目标,而且没能成功地返回祖国,可以说他们是失败者,那么为什么国王要跪下来悼念他们呢?为了表达对英雄们的尊敬和哀悼。
对他们探险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和意志的的赞赏。
(设计意图:没有几个人的行为和品质能受到国王的如此大礼。
虽然文中只有这么一句,但是它所表达出的世人对英雄们的感情却抵得上千百句。
一个动作,能使学生深受感动,能引发学生的共鸣,使他们重新审视到底是怎样的行为品质会得到国王如此大礼呢?进而会更想加深对英雄的了解。
)(本小节设计意图:在整体把握和感受文章之后,引导学生从文章题目文眼入手进行自主阅读,学会思索,然后进一步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在提高学生对内容要点概括能力,语言感受能力的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
逐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探究的学习精神。
)(五)拓展深化课堂小结合作探究1文中哪些情节深深地打动了你?默读课文,圈划这些语句,并用一句话概括出探险队员们从中表现出的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