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内固定与桥接组系统
各种内固定方案及治疗原则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blade 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
新改进的PFN 股骨近端髓内钉 系统,一方面继承了原PFN 的优点,生物力学特点相同,另一方面在具体设计上有所创新,令固定更有效、操作更简单.
1969年成功设计了DCP接骨板 DCP--动力加压接骨板
动力加压接骨板 DCP
AO首创的动力加压设计
确立创伤骨科界的技术标准
螺钉多角度
双向加压的可能
平滑预弯
1981年全球首创 LC-DCP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 LC-DCP
主钉的特点
与髓腔解剖形态完全匹配。 6度外展角,便于从大转子顶点置入。 空心主钉,置入方便。 远端有一定的弹性,易于插入,并可避免应力集中。
螺旋刀片的特点
一个内固定同时完成抗旋转和成角稳定。 刀片具有宽大的表面积和逐渐增加的芯直径 4.5-9mm ,通过打入,填压松质骨,可提高其锚合力,尤其适合骨质疏松患者。 与骨质贴合紧密,增强了稳定性,抗旋转、抗骨折端塌陷和内翻畸形的能力很强。
锁定内固定器—LISS
微创内固定系统 LISS
内固定器 Internal Fixator 中螺丝钉与接骨板的锁扣固定,接骨板与骨面无紧密接触,最大限度保留了接骨板下方骨皮质的血供。
锁定内固定器—原理
2001年 接骨板发展的里程碑 LCP锁定加压接骨板
一个孔,两种功能
LCP结合孔
蝶形骨块、内踝骨折
推拉螺钉
作为牵开/加压方法复位骨折时的临时固定点
用于加压器、撑开器
复位螺钉
经过钢板孔将骨折块提拉靠近钢板的普通螺钉,骨折复位后可以取出或更换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及胫骨骨折中的应用分析
生; 优 良率为 9 3 . 8 %( 1 5 / 1 6 o结论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结构设计合理 , 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特性均符
合骨科发展的 B O原则 , 可有效避免应力遮挡 、 集 中及金属断裂等问题 , 有利于骨折愈合。 【 关键词 】 桥接组合式 内固定; 肱骨 ; 胫骨 ; 骨折 【 中图分类号 】 R 6 8 3 . 4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0 6 1 6( 2 0 1 4) O 2 — 1 6 8 — 0 3
o u t c o me s o f l i mb a n g u l a t i o n , r o t a t i o n a n d s h o r t e n i n g w e r e e v a l u a t e d. Re s ul t s Al l p a t i e n t s h a d s u c c e s s f u l s u r g e r y wi t h n o d e a t h s a n d n o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wo u n d i n f e c t i o n , l o o s e n i n g , f r a c t u r e o f me t a l f i x a t i o n , n o n u n i o n a n d o t h e r s e r i o u s
DI AO T i a n h De p a r t me n t o f Or t h o p a e d i c , t h e 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a l o f L i x i n C o u n t y , L i x i n 2 3 6 7 0 0 , C h i n a
锁定钢板加桥接技术治疗四肢骨折39例疗效观察
减低 , 大大减少医疗纠纷 的发生 ; 邻近关节可以早期 活动 , 减
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 , 最大程度恢复关节 的活动范围。
( 稿 日期 :OO0 43 收 2 l _9 )
1 01
结果 : 手术时间为 15— . , . 5 5h 其中最长手术 时间者为股
骨髁上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应用锁定钢板 固定 尺桡 骨 8例 ,
胫骨 1 例 , 1 股骨 1 , 3例 肱骨 7例。使用锁定钉数 4—1 O枚, 平 均 7枚。术中骨折粉碎严重伴有骨质缺损者 给予 自体髂骨植 骨或 同种异体骨植 骨。患者无术后感 染, 随访 2— 5个月 , 无
应用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控制血压 , 总有效率达 9 .% ; 32
而且两药合用安全 、 价格便宜 , 值得推广应用 。
( 收稿 日期 :0 01 - ) 2 1—00 9
锁定 钢板 加桥 接技 术治疗 四肢 骨折 3 例 疗效 观察 9
张 鹏
( 新汶矿 业集 团公 司中心 医院, 东新泰 2 13 ) 山 723
逐渐过渡至完全负重 ; 上肢允许沿骨长轴旋转运动。每月摄
片 了解 骨 折 愈 合 情 况 。
接钢板使用还有以下优点 : 内固定支架 、 矩形结构 , 发挥整体 固定性 ; 不塑形 、 单皮质固定 、 自攻型螺 丝钉 , 得操 作简便 、 使
手术 时间缩短、 出血量减少 ; 钢板可 以与骨质间有间隙 , 不压 迫骨膜 , 结合 间接复位桥接技术 , 有效保护骨折块 的血运 , 降 低骨折不愈合率 的发生 ; 固定坚 固, 内固定 物松动断裂 几率
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0 O ) 随 访 发 现 有 6例 ( .% ) 者 P< . 1 。 83 患 出现脸 红 、 心悸 , 关 节水 肿 , 响 服药 治疗 。 踝 未影 讨论 : 量研 究 表 明 , 血 压 是 脑 卒 中 持 续 和独 立 的 危 大 高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梁洞明【摘要】目的观察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对于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骨盆骨折提供理疗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该院接收治疗的骨盆骨折患者1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使用桥接组合式的内固定系统对其实施治疗,同时分析患者手术所需要的时间、手术实施过程中的出血量以及骨折复位效果等.结果此次研究的10例患者手术时间90~200min,出血量为200~1000ml,随机访问4个月~1年,此次研究所选取的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没有1例出现切口感染现象或者深静脉血栓等相关并发症,另外研究最终结果表明患者骨折全部治疗愈合,不但不存在延迟愈合的情况,同时也没有畸形愈合.结论桥接组合式的内固定系统使用在骨盆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其具有治疗灵活性较高、固定效果相对较为可靠及并发症的出现率相对较低等优点.早期的愈合往往效果非常好,而对于远期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则需要未来长时间的考察.【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年(卷),期】2016(024)006【总页数】3页(P104-106)【关键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骨盆骨折;内固定【作者】梁洞明【作者单位】广西省桂林市兴安界首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三科五区,广西兴安5413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3所谓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实际上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现象,占骨盆骨折的三分之一左右[1]。
该种类型的骨折非手术的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一般会伴随疼痛、功能障碍等,而临床研究显示手术治疗是现阶段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主要方法[2]。
而在手术治疗中,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则又是手术治疗中的主要手术方法,其中该方法的很多观点是现阶段部分手术所不具备的。
本文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本院接收治疗的骨盆骨折患者1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析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对于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器械结构所谓桥接组合式的内固定系统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设备,由多个装置连接组合而成,该种装置一般可以根据连接棒的直径分为多个类型,有2.5,3.0,4.0,5.0以及6.0这几种,此次研究使用的为3.0以及4.0规格的。
微创接骨技术综述
首次采用“螺纹-螺纹锁定”原则,实现接骨板-螺钉连接
历史
1982,Zespol 首次使用锁定钢板做为外固定器来治疗长骨骨折,钢板置于皮外
历史
1982,Zespol
历史
1983年,颈椎前路限制性接骨板(CSLP系统) 1984年,口腔颌面外科钛制空心螺钉重建接骨板
锁定接骨板研发始动因素
历史
骨折端加压
一期愈合
1958 AO 在瑞士伯尔尼成立
Maurice E. Müller
Hans Willenegger
Robert Schneider
Martin Allgöwer
Walter Bandi
Arbeitsgemeinschaft für Osteosynthesefragen 内固定研究协会
新型内固定物的设计和使用 固定技术的调整
锁定接骨板
定义:具有成角稳定的骨折固定装置
带螺纹:螺孔与锁定螺钉头部的螺纹锁 定 不带螺纹:螺钉头部与接骨板锁扣机制 固定
历史
Carl Hansman, 1886
单皮质固定器
.
历史
Paul Reinhold,1931
单向锁定螺钉技术的先驱
历史
骨折治疗-钢板固定 单皮质固定器
历史
Shermann 1926
方先之(1906-1968)
1939年引进Sherman型钢板螺钉
历史
华佗 (145-208)
“刮骨疗毒 ”-骨髓炎外科治疗
历史
蔺道人(约790~850年 唐)
骨折处理——小夹板固定
非牢固内固定效果劣于非手术治疗!
历史
George Perkins
99
历史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外固定治疗开放性胫骨中下段骨折
.经验交流.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外固定治疗开放性胫骨中下段骨折汪亮,王忍,顾卫东,熊亚林,吉林(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骨科,江苏常州213011)【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bridge-link combined fixation system,BCFS)外固定治疗开放性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采用BCFS外固定治疗11例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23~65岁,平均44.2岁;病程7~10d遥所有骨折为开放性胫腓骨中下段骨折。
骨折按AO分型:A型5例,B型5例,C型1例;按Gustilo-Anderson分型均为域型。
观察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采用Johner-Wruhs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7~13个月,平均10.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6.2个月;BCFS拆除时间5~11个月,平均7.8个月遥术后均无螺钉松动及桥接系统断裂等情况发生,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胫骨前侧近端及远端钉道相继感染,经抗炎及换药处理后治愈。
根据Johner-Wruhs评价标准,本组优8例,良3例。
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可经外固定方式治疗开放性胫骨中下段骨折,其体积小、使用灵活、立体固定、弹性固定,不仅能有效降低组织损伤,促进骨折愈合,且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患肢功能恢复好的优点遥【关键词】胫骨骨折;骨折固定术;外科手术...中图分类号:R683.42D0I:10.12200/j.issn.l003-0034.2021.02.010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Treatment of open middle and lower tibial fractures with bridge-link combined fixation system external by means of external fixation WANG Liang,WANG Ren,,GU Wei-dong,XIONG Ya-Un,and JI Lin.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the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ofChangzhou,Changzhou213011,Jiangsu,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clinical effect of bridge J ink combined fixation system(BCFS)in treating open middle andlower tibial fractures by external fixation.Methods:From October2016to September2017,11patients with open middle andlower tibial fractures were treated with BCFS by external fixation,including7males and4females aged from23to65years oldwith an average of44.2years old;the course of disease ranged from7to10days.All fractures were open袁middle and lower tibiofibular fractures.According to AO classification,5patients were type A,5patients were type B袁and1patient was type C.All fractures were classified as type域according to Gustilo-A nderson classification.The time of fracture healing袁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Johner-Wruhs standard were used to evaluate clinical effect.Results: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from7to13months with an average of10.1months.Fracture healing time ranged from4to8months with an average of6.2 months.The removal time of BCFS ranged from5to11months with an average of7.8months.No screws loosening and BCFS breakage occurred after operation,while1patient occurred infection of proximal and distal tibia after operation which was healedby anti-inflammatory treatment and dressing change.According to Johner-Wruhs standard,8patients were excellent and3patients good at the latest followup.Conclusion:BCFS could be used to treat open middle and lower tibial fractures by external fix-ation,which had features of small size,flexible use,solid and elastic fixation.It could not effectively reduce tissue injury and promote fracture healing,but also have advantages of les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better recovery of limb function.KEYWORDS Tibial fractures;Fracture fixation袁internal;Surgical procedures,operative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长骨骨折多见于股骨及胫骨基金项目:国家卫计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中心项目(编号:W2015QJ0 45冤Fund program:Development of Center Project for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No. W2015QJ045)通讯作者:王忍E-mail:*****************Corresponding author:WANG Ren E-mail:*****************骨折,其中又以胫骨骨折常见。
Liss与Mippo的关系
微创经皮钢板骨桥接技术:MIPPO微创稳定系统:LISS所以我觉得,MIPPO是一种技术,有很多类型,比如用liss钢板,pccp,LCP等.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是基于微创外科的原则,吸取交锁髓内钉技术与生物学接骨技术优点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内固定系统。
1990年AO开发了一种新型内固定产品-微创固定系统(LISS)。
由于使用体外螺钉孔瞄准器,使手术对软组织的损伤降低到最低程度。
具有成角固定作用的自钻螺钉可以提供更可靠的固定。
微创固定系统(LISS)适合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固定,尤其对骨质疏松患者和假体周围骨折的固定更有其独特的优势。
现结合初步的临床应用体会,参阅相关文献,讨论、介绍LISS治疗技术。
LISS的设计与优点LISS接骨板的设计,其形状是与骨的解剖轮廓一致的,即LISS-DF与股骨下端的外侧解剖学相适应,LISS-PT与胫骨上端相适应。
LISS骨端区域的自攻或自钻型锁定螺丝钉(Locking head screws,LHS)的位置与角度均经过精确的设计。
LISS的稳定性依赖于螺丝钉-接骨板组合锁定后的成角稳定性,同时LISS骨端区域的锁钉不仅能以最佳方式支持和固定接骨板,而且不会穿越髁间沟或穿至髌股关节面。
Ruedi等将LISS作为一种内固定器原则的概念,用外固定支架来理解,只是固定杆非常贴近骨面,接骨板与骨面无接触和压迫,这个特点可以防止任何对骨血运的破坏。
使用长接骨板来代替长的管状固定杆;使用能紧紧地锁扣于接骨板的头部带螺纹的强力自攻螺丝钉来取代外固定支架中广泛使用的Schanz钉和突起的紧固夹钳。
锁定螺丝钉在疏松的骨质内也能获得更好的把持力,故LISS更适合于假体周围骨折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固定。
LISS接骨板的每个锁定螺丝钉可借助于精确的螺钉孔轴心定位经皮拧入,因此在不暴露骨折区域的情况下,经皮插入接骨板并完成锁定螺丝钉的固定,体现了微创外科技术的原则,而且干骺端多不需要再植骨。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髋臼骨折疗效分析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髋臼骨折疗效分析关翔【摘要】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methods and advantages of bridge-link combined fixation system in the treatment of acetabular fractures . Methods Totally 27 cases were summarized of their perioperative period management ,essential operative points and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 Postoperative status of the reduction and the functional recovery of joint were observed through regular X ray plain films and follow -ups.Different approaches were adopted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acetabular fractures .Kocher-Langenbeck approach was adopted in 13cases,ilioinguinal approach in 8 cases,and anterior combined with posterior approach ( ilioinguinal approach com-bined with K-L approach) in 6 cases.Fracture sites were fully exposed,reduction was accurately conducted and in-ternal fixation was secured .Results All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12-18 months with an average of 15 months. The reduction quality was assessed with Matta radiographic grade .Fourteen cases were excellent ,11 good,2 poor, and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92.6%.Traumatic arthritis was found in one case .Conclusion Bridge-link combined fixation system applies to most surgical treatment of acetabular fractures .It can provide effective internal fixation and improve recovery rate .%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优势。
211057046_新式阴道前后壁修补联合改良坐骨棘筋膜固定治疗盆腔脏器脱垂临床研究
doi :10.3969/j.issn.1002-7386.2023.04.015·论著·新式阴道前后壁修补联合改良坐骨棘筋膜固定治疗盆腔脏器脱垂临床研究许红玲 王根生 李青 王书华 许冬娣 陈早琴 汪丹 高柳琴项目来源:安庆市医疗卫生类科技计划项目基金(编号:2021Z2016)作者单位:246004 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许红玲、王根生、李青、许冬娣、陈早琴、汪丹、高柳琴);安徽省潜山市立医院(王书华) 【摘要】 目的 分析新式阴道前后壁修补联合改良坐骨棘筋膜固定术与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LSC )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结局。
方法 搜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住院诊治的重度子宫脱垂患者102例,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新式阴道前后壁修补联合改良坐骨棘筋膜固定术(新式阴式组)与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LSC 组),每组51例。
2组患者均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 )诊断为Ⅲ度子宫脱垂,术后均随访6个月,分别比较2种术式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的恢复、复发等情况。
结果 LSC 组的手术时间长于新式阴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病例的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新式阴式组术后主观满意度为97.8%,LSC 组的术后主观满意度为96.4%,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依据POP⁃Q 分度法代表阴道残端最低点的C 点为评价指标,2组患者的治愈率各为94.7%、9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LSC 组术后出现1例阴道残端网片暴露。
结论 2种手术方式对重度盆腔器官脱垂都是安全、微创、效果肯定的术式,其中新式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联合改良坐骨棘筋膜固定术具有无网片暴露、脏器不易损伤、容易操作等优势。
【关键词】 坐骨棘筋膜固定;盆腔器官脱垂;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中图分类号】 R 71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386(2023)04-0544-04Clinical study on new⁃styl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vaginal wall repair combined with modified ischial spine fasciodesis for severe pelvic organ prolapse XU Hongling ,WANG Gensheng ,LI Qing ,et al.Anqing Municipal Hospital ,Anhui ,Anqing 246004,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new⁃styl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vaginal wall repair combined with modified sciatic spine fasciodesis and laparoscopic sacrocolpopexy (LSC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pelvic organ prolapse.Methods A total of 102patients with severe uterine prolapse hospitalized and treated from December 2020to December 2021were searched ,and the double⁃blind method was applied to randomly divide the patients into new⁃styl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vaginal wall repair combined with modified sciatic spine fasciodesis group (new⁃style vaginal group )and laparoscopic sacrocolpopexy group (LSC group )with 51patients in each group.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diagnosed as Grade Ⅲuterine prolapse by the 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 (POP⁃Q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followed up for 6months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perioperative conditions ,postoperative recovery ,recurrence ,etc of the two surgical procedures were compared ,respectively.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LSC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new⁃style vaginal group (P <0.05).Differences in th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postoperative subjective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new⁃style vaginal group and the LSC group (97.8%vs 96.4%,P >0.05,respectively ).Based on POP⁃Q was considered as the evaluation index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method denoting the minimum point C between the new⁃style vaginal group and the LSC group (94.7%vs 93.7%,P >0.05,respectively ).One case of vaginal stump mesh exposure was noted in the LSC group after operation.Conclusion Both the two surgical methods are safe ,minimally invasive and affirmatively effective for severe pelvic organ prolapse ,and the new⁃styl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vaginal wall repair combined with modified sciatic spine fasciodesis is advantageous with non⁃mesh exposure ,less organ damage and easy operation.【Key words 】 ischial spine fasciodesis ;pelvic organ prolapse ;laparoscopic sacrocolpopexy 自2008年FDA 发出阴式手术放置网片出现并发症的警示后,放置网片的阴式手术范围相对缩减,而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laparoscopic sacral colpopexy,LSC),因很低的网片并发症发生率,且术后性生活质量较高,目前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1],现已成为中盆腔缺陷的金标准术式。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第18卷第63期 87·临床研究·0 引言股骨是人体中最结实的长骨,股骨干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骨折以粉碎性骨折更常见。
本次研究为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5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11例,年龄18~66岁,平均(44.75±14.96)岁。
对照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为A型者9例,B型7例,C型9例。
观察组股骨粗隆间骨折为A型者8例,B型10例,C型7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取全麻,患者取仰卧位,将患肢垫高,C臂X光机闭合复位。
术后均常规监测血红蛋白(Hb)。
术后48h嘱患者床上锻炼股四头肌,根据恢复情况拔除引流管。
术后2周拆线,拆线后可根据具体情况行不负重下地锻炼。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接受桥接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患者接受外侧局部切开,根据骨折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模块和连接棒。
骨折复位困难的患者接受后外侧切口,从骨折中心部位切开,暴露骨折端,彻底清理断端,并于直视下复位。
骨折断端两侧至少使用3枚螺钉固定。
对照组患者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根据骨折面的跨度选择钢板长度,骨折断端两侧至少使用3枚螺钉固定。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74.92±11.57)min、(348.50±30.08)mL和(13.1±2.03)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01.59±12.63)min、(412.91±20.06)mL和(20.1±1.57)d。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对比分析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对比分析陈鑫磊;许超;谢兵;薛鹏;王树相【摘要】目的通过对锁骨中段骨折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式,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锁定加压钢板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1月间淄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31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9例;年龄23~61岁.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两组:(1)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组(桥接组):共15例,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29~61岁,平均44.67岁.(2)锁定加压钢板组(锁定钢板组):共16例,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23~60岁,平均45.19岁.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相关并发症、肩关节Constant评分,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85个月.结果两组患者伤口均无感染及不愈合等并发症,均为一期愈合.桥接组中骨折均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锁定钢板组中有2例男性患者分别在术后28 d及36 d出现钢板断裂.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桥接组骨折愈合时间为(20.60±2.41)周,显著短于锁定钢板组的(24.07±3.8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锁骨中段骨折,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固定效果比锁定钢板更好,能减少对骨折端血供的破坏,利于骨折愈合.【期刊名称】《创伤外科杂志》【年(卷),期】2018(020)009【总页数】4页(P679-682)【关键词】锁骨骨折;内固定系统;锁定加压钢板【作者】陈鑫磊;许超;谢兵;薛鹏;王树相【作者单位】255000 山东,淄博市中心医院;255000 山东,淄博市中心医院;255000 山东,淄博市中心医院;255000 山东,淄博市中心医院;255000 山东,淄博市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1锁骨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骨折类型,往往由直接外力所致,其中青壮年的锁骨骨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重建钢板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比较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重建钢板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比较关翔;宋香全;王洪炳;周朝波【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reconstruction plate or bridge combined fixation system in the treatment of acetabulum fractures. Methods Fifty-five patients of acetabulum fractures treated by surgery were selected for a case-control study. Twenty-eight patients was treated by reconstruction plate, while twenty-seven pa-tients was treatedby bridge combined fixation system.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hospital stay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time of hospital stay, operative time, amount of bleeding of the group treated by bridge combined fixation system was better than the group treated by reconstruction plate. There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 05). For the postoperative hip joint function of the reconstruction plate group,14 cases were excellent,9 good,4 fair,and 1 poor, and the rate of excellence and good results was 23/28. For the bridge combined fixation system group,13 cases were excellent,11 good,2 fair, and 1 poor, and the rate of excellence and good results was 24/27. There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urative effect ( P<0. 05 ) . Conclusions The bridge combined fixation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less trauma, better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les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hich can be used as the preferred way for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acetabulum fracture.%目的:探讨重建钢板与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髋臼骨折临床疗效。
桥接内固定系统案例
锁定螺钉
普通螺钉
BCFS手术固定模式
以BCFS选择固定模式 •单棒固定模式
BCFS手术固定模式
•双棒固定模式 •多根棒联合固定模式
BCFS手术固定模式
连接棒塑形固定模式
BCFS手术固定模式
不同规格联合固定模式
BCFS手术固定模式
以连接块移动选择固定模式
•桥接固定模式 •三维固定模式 •弹性固定模式
双侧股骨高能量损伤微创固定
双侧股骨高能量损伤微创固定
双侧股骨高能量损伤微创固定
股骨合并粗隆间骨折
股骨骨折治疗
股骨多节段骨折
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治疗
股骨双棒三维固定
股骨干多节段骨折
股骨干多节段骨折
股骨骨折
陈旧性股骨多节段骨折的治疗
股骨骨折翻修手术
高年龄严重骨质疏松
四、胫骨骨折桥接个性化治疗
效避免应力遮挡、提高抗拔出强度,并促进骨折愈合。 • 生物学:内支架结构,微创操作降低血供损伤、减少排异反应,动力加压和中
心固定效应,符合“BO”理论,有益促进骨痂生长。 • 适应症:多种规格、不同组合搭配和实现的多种固定模式,具备了更广泛的手
术适应症,特别是个性化手术的选择。 • 手术操作:术中微创操作和个性化组合搭配有益解决复杂的、畸形的和特殊的
上海交通大学提供
结论
在股骨骨折内固定上,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较 金属锁定接骨板钉系统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固定更牢靠、利于骨折生长,内固定系统断裂 失效的概率小,是骨折内固定的一种更好选择。
上海交通大学提供
BCFS的生物力学特性
LCP锁定固定 应力遮挡
BCFS动力固定
动态加压
3D效应
无动力 效果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四肢多段骨折的探讨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四肢多段骨折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四肢多段骨折患者实施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的有效性。
方法:以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为年限,采用回顾性分析的形式对收治的3例四肢多段骨折骨折患者进行分析,评定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价值。
结果:3例患者均进行为期90日到420日的随访。
其中苏XX随访到术后90日,因自身外出并未继续随访,在随访阶段未出现术后感染情况,无骨折愈合障碍,内固定系统松动,断裂和骨不愈合等不良反应情况。
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应用于四肢多段骨折患者中,不仅实现了临床创新,同时降低了应力遮挡、应力集中及断棒、断钉等发生率,促进骨折更快愈合。
关键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四肢多段骨折;效果分析前言目前,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增高的背景下,高能量伤害造成的长管壮骨多断骨发病率有所提升,以往采用的钢板治疗、髓内钉治疗形式和外固定支架等方法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1],但是也各自存在缺点。
因此本文以上述背景,着重分析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四肢多段骨折的有效性。
1 资料、研究方法1.1 基本数据纳入2018.4~2018.12阶段,接收的四肢多段骨折患者共计3例。
第一例患者文xx,男性,55岁,在2018.4.21下午4点入院,原因:坠落致左下肢、右前臂活动受限3小时余。
第二例患者李xx,男性,50岁,在2018.9.1入院,原因:车祸致伤左小腿肿痛、畸形、活动受限4小时。
第三例患者苏xx,女性,40岁,在2018.12.22日入院,原因:车祸致头部流血、左上臂及腰部疼痛1小时。
排除原则:满足骨折内固定的常规要求[2],①感染、开放性骨折>12小时;②软组织损伤严重,血管神经损伤需要进行探查者。
1.2 方法1.2.1文xx患者在本院进行体查证实为,右前臂稍肿胀,活动障碍,腕部及肘部可见一大小约2cmx3cm挫擦创面,明显渗血,肢体远端血运、感觉尚可。
左侧大腿中侧位置存在肿胀、畸形、短缩和压痛感,存在骨擦感和骨擦音,活动障碍,左侧膝盖下方存在4x3cm的皮肤挫擦伤口,伤口位置少量渗血,存在异物。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骨折治疗中应用研究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骨折治疗中应用研究孙全波;孙振彬;李海涛【摘要】目的比较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钢板或髓内钉固定在长管状骨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A组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固定,B组采用钢板或髓内钉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及肢体功能.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的骨折模糊及骨折线消失时间均短于B组,P<0.05.根据Sander标准进行肢体功能评价,A组优良率高于B组.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四肢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固定特性,手术操作简便灵活,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肢体功能恢复好,是治疗四肢骨折的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期刊名称】《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9(031)002【总页数】3页(P19-21)【关键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钢板;髓内钉;四肢骨折;临床疗效【作者】孙全波;孙振彬;李海涛【作者单位】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菏泽274000;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山东菏泽274000;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山东菏泽27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骨折是骨科常见的疾病,随着社会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引起的骨折越来越多,骨折的发病率持续升高。
骨折治疗的目的是通过骨折愈合恢复肢体的功能。
骨折治疗的原则是: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固定的方法有外固定和内固定,手术复位后固定的主要器材有钢板、髓内钉及外固定架,此三种内固定物各存在自己的不足,从而导致很多相关并发症。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是基于微创和生物内固定的理念,在结构操作性能方面集钢板、髓内钉和外固定架优点于一体的一种新型内固定系统。
我院自2016 年11 月—2018 年6 月应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39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锁骨中段骨折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刘其兴;李绍波;赵剑波;何宁;李超;赵浩东【摘要】目的观察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采取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天津市威曼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治疗锁骨中段骨折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3例,女性6例;年龄14~63岁,平均42.9岁;道路交通伤2例,摔伤17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情况及术后3个月患肩关节Neer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60~105min,平均72.4min;术中出血量30~70mL,平均50.3mL.19例患者随访6~18个月,平均12.3个月;骨折端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3个月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标准评估:优18例,良1例;优良率100%.随访期间未见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操作简单,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是锁骨中段骨折可靠治疗方式之一.【期刊名称】《创伤外科杂志》【年(卷),期】2018(020)012【总页数】3页(P900-902)【关键词】锁骨骨折;内固定;接骨板;疗效【作者】刘其兴;李绍波;赵剑波;何宁;李超;赵浩东【作者单位】671000 云南大理,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671000 云南大理,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671000 云南大理,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671000 云南大理,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671000 云南大理,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671000 云南大理,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1锁骨骨折多由暴力造成,在人体全身骨折中占2.6%~4.0%[1],其中锁骨中段最易出现骨折。
临床上对于锁骨中段骨折,尤其是对于粉碎性或者移位明显的骨折患者,多建议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2]。
目前,临床上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仍以传统的普通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最常用,但此方法术后易出现内固定物松动,骨折断端固定不牢靠的风险,此外,因软组织及骨膜术中破坏较大容易导致骨折端不愈合[3]。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儿童股骨干C2型骨折1例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儿童股骨干C2型骨折1例
王洪凯;朱世达;陈勇;陈凯;毛鹏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24(40)5
【摘要】股骨干骨折在儿童骨折中较为常见,致伤原因多为交通伤或高处坠落伤。
目前仍无统一的儿童股骨干骨折分类标准,根据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骨折可以根据断端的形状分为横向、斜向、螺旋状和粉碎性4种类型,这些类型均有其独有的特征。
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依赖于患儿的年龄和骨折类型。
其中C型股骨干骨折属于不稳定性骨折,多主张行手术内固定治疗。
该文对1例儿童股骨干C2型骨折中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应用进行分析,为治疗大龄儿童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提供参考依据。
【总页数】3页(P896-898)
【作者】王洪凯;朱世达;陈勇;陈凯;毛鹏
【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
【相关文献】
1.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传统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股骨干骨折患者围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
2.加压钢板内固定和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临床疗效骨折愈合和并发症的影响
3.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
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近端、股骨远端骨折4.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干AO-C型骨折5.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干C型骨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CFS的临床研究
临床病例 一、肱骨骨折桥接个性化治疗
肱骨骨不连
肱骨骨折治疗
肱骨骨折治疗
肱骨干伴肩胛骨骨折治疗
பைடு நூலகம்
肱骨干骨折治疗
肱骨髁上伴锁骨、肩胛骨骨折治疗
肱骨骨折固定治疗
肱骨髁上伴尺骨鹰嘴骨折
尺桡骨骨折桥接个性化治疗
尺桡骨骨折LCP与BCFS对照
尺桡骨双侧骨折
尺骨鹰嘴骨折
独特的术中撑开、加压和旋转调节功能
独特的术中自动贴服功能
BCFS推向临床的理由
• • • • • • • 设计结构:全锁定组合式内支架结构(国内外唯一设计) 结构力学:具备更好的生物力学性能,能有效分散应力、缓解应力集中,降低
内固定断裂风险。 生物力学:具备更好的动力固定、桥接固定、弹性固定、三维固定特性,能有 效避免应力遮挡、提高抗拔出强度,并促进骨折愈合。 生物学:内支架结构,微创操作降低血供损伤、减少排异反应,动力加压和中 心固定效应,符合“BO”理论,有益促进骨痂生长。 适应症:多种规格、不同组合搭配和实现的多种固定模式,具备了更广泛的手 术适应症,特别是个性化手术的选择。 手术操作:术中微创操作和个性化组合搭配有益解决复杂的、畸形的和特殊的 骨折类型。 术中复位功能:BCFS同时具备内固定和术中复位功能 (目前未见报告)。值 得一提的是, BCFS的术中复位功能比“AO”的复位器更有效。
DCP
LCP
BO 桥接技术 生物学固定 有骨痂二期愈合
LC-DCP LISS
内固定的研发改进
L
C
L+C
钉板研发规格为平均值
钢板规格与骨质情况
正常 骨质疏松
金属植入物断裂
不同人群使用 同类型钢板
内固定强度的问题
生物学与生物力学分析
内固定结构与应力的关系
AF
钉板系统结构变化
板孔结构
钉板系统的结构
该设计单一
仅限于股骨使用
四种组合连接的比较
CRIF
URS
SIF
BCFS
非锁定连接
锁定连接
锁定固定的功能和趋势
不具备锁定功能
内支架固定?
具备锁定功能
真正意义的内支架固定
BCFS的力学特性 生物力学性能
BCFS的力学特性
四点弯曲试验
测试结果
(上海交大提供)
分别按照接骨板标准要求,对接骨板及桥接系统 进行四点弯曲试验(试验结果见检测报告)。其 对比结果可显现: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
个性化内固定实施方案
桥接解剖块个性化制作
股骨近端 肱骨近端 股骨远端
桥接个性化内固定组配方案
肱 骨 组 配
肱骨组配
股 骨 组 配
股骨组配
股骨组配
股骨组配
胫骨组配
AO动向
CRIF
国外设计的组合结构
国外设计的组合结构
Selfdynamisable Internal Fisator
上海交通大学提供
结果分析
BCFS
对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爬楼梯时接骨块上的应力 比步态时增大了41.8%,最大等效应力393 MPa,危险部位 在中间靠下接骨块的螺钉孔处。爬楼梯时锁定螺钉上的应 力比步态时增大了45.0%,达到271 MPa,最大应力出现在 靠近股骨头近端的锁定螺钉上。因此,在桥接组合式内固 定系统中,最容易松动拔出的是近端螺钉。爬楼梯时中间 联接棒上的最大应力比步态时大34.1%,最大值为373.9 MPa,出现在联接棒中间略远端附近,该应力值小于钛金 属的屈服强度值,说明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出现内固定 断裂的概率较小。
个性化内固定概念及(BCFS)实施方案
Bridge-link Combined Fixation System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骨科 熊 鹰 教授
现代骨科
个性化内固定概念
解剖部位
生物力学
提高临床的有效性 安全性
内固定的研发与改进
产品 理论
AO,解剖复位,钢 板骨面摩擦力,无 骨痂一期愈合
BCFS手术固定模式
•内固定
•外固定 •内外混合固定
BCFS手术固定模式
•切开复位内固定(开放手术) •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
BCFS手术固定模式
•闭合复位内固定 (微创手术)
BCFS个性化手术固定
复杂的髋臼骨折
BCFS个性化手术固定
畸形骨骼的骨折
BCFS个性化手术固定
BCFS个性化手术固定
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治疗
股骨双棒三维固定
股骨干多节段骨折
股骨干多节段骨折
股骨骨折
陈旧性股骨多节段骨折的治疗
股骨骨折翻修手术
高年龄严重骨质疏松
四、胫骨骨折桥接个性化治疗
胫骨骨折的治疗
胫腓骨多段骨折的治疗
胫腓骨多段骨折的治疗
特殊部位骨折治疗
不同规格的联合运用
胫骨骨折治疗
胫骨骨折治疗
最终目的是保证内固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个性化内固定的目的
注重
生物力学
通过设计结构变化实 现固定强度与个体生物 力学性能相匹配
用什么来支撑个性化内固定手术
• Bridge-link Combined Fixation System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 (BCFS)设 计 结 构
(BCFS)基本结构
锁定螺钉
普通螺钉
BCFS手术固定模式
以BCFS选择固定模式 •单棒固定模式
BCFS手术固定模式
•双棒固定模式 •多根棒联合固定模式
BCFS手术固定模式
连接棒塑形固定模式
BCFS手术固定模式
不同规格联合固定模式
BCFS手术固定模式
以连接块移动选择固定模式
•桥接固定模式 •三维固定模式 •弹性固定模式
共同承受压力和张力
应力传导与分散
螺钉间距与受力的关系
应力传导与分散
杠杆原理与受力分析
应力传导与分散
弹性变形
杠杆与弹性原理
缓冲应力
杠杆增粗
硬度增加 弹性消失
截面
LCP BCFS
BCFS的桥接与弹性固定
LCP
BCFS
BCFS的三维固定
DCP
LCP
BCFS
具备更强的抗拔出强度
BCFS的三维固定
上海交通大学提供
结
论
在股骨骨折内固定上,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较 金属锁定接骨板钉系统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固定更牢靠、利于骨折生长,内固定系统断裂 失效的概率小,是骨折内固定的一种更好选择。
上海交通大学提供
BCFS的生物力学特性 LCP锁定固定 应力遮挡
BCFS动力固定
动态加压 3D效应
无动力 效果
设计创意
板状连接
棒状支架连接
设计创意
简化结构
棒状支架的复合体结构
(BCFS)锁定连接机制
锁定后
锁定前
棒状组合体结构
组合固定的优势
设计结构系统化 生物力学智能化 手术固定个性化
(BCFS)的系统化设计
规格与匹配
•按棒的直径分为:2.5;3;4;5;6五种规格 •连接块分普通连接块、块钩和异形块 •螺钉分为锁定钉和普通钉 锁定钉分3.0;3.5;4.5;5.0四种规格 普通钉分3.5;4.0;5.0三种规格 •连接块分五种规格分别与相应棒的规格配合 棒块3和4的规格与3.5锁定钉和4.0普通钉配合 棒块5和6的规格与4.5;5.0锁定钉和5.0普通钉配合
DCP
LCP
BCFS
具备更强的抗拔出强度
局部血供和排异干扰
LCP接触面
锁定固定
BCFS接触面
锁定与非锁定固定
非锁定加压固定
面
线
动物实验
动物实验
动物实验
组织学
BCFS
钢板
BCFS固定的使用模式
BCFS手术适应症
BCFS手术固定模式
以固定形式选择模式 •全锁定静力固定模式 •非锁定动力固定模式 •半锁定混合固定模式
尺骨鹰嘴骨折
股骨骨折桥接个性化治疗
股骨骨折术后疗效
股骨干骨折治疗
股骨干骨折治疗
假体周围骨折
假体下及周围骨折
股骨骨折的治疗
股骨骨折的治疗
股骨髁上骨折治疗
双侧股骨高能量损伤微创固定
双侧股骨高能量损伤微创固定
双侧股骨高能量损伤微创固定
股骨合并粗隆间骨折
股骨骨折治疗
股骨多节段骨折
手术前制定的最佳内固定实施方案 (量体裁衣)
个性化人工关节
• 现代医学的个性化治疗 方案与手段 • 人工关节个体假体定制
人工关节量产个体应用
组合式关节假体
个性化内固定遵行的原则
生物力学性能:固定强度、动态加压、断端负载 生物固定效应:局部血供、金属排异、弹性维动 手术可操作性:减少手术创伤和手术时间 应力集中问题:金属疲劳、内固定断裂 应力遮挡问题:骨质吸收、骨不愈合
BCFS的力学特性 有限元分析
LCP
BCFS 上海交通大学提供
BCFS的力学特性 有限元分析
LCP
BCFS
结果分析
LCP
对金属锁定接骨板钉系统,爬楼梯时接骨板上的应力 比步态时增大了34.4%,最大等效应力达到402.8 MPa,危 险部位在接骨板中间。爬楼梯时锁定螺钉上的应力比步态 时增大了48.6%,达到480 MPa,最大应力出现在中间锁定 螺钉上。这一应力值大于钛金属的屈服强度值461 MPa, 小于其抗拉强度值539 MPa,在这样大的应力作用下会导 致锁定螺钉变形失效,因此金属锁定接骨板钉系统最容易 失效是中间锁定螺钉的松动和接骨板中间的断裂,存在潜 在内固定失败风险。
骨科个性化内固定技术将
带来一场新的革命